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
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68c19735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4d.png)
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从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能力、激发学生思维意识、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推理、开展数学推理训练和实践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
结论部分总结了文章内容,展望了未来数学教学中培养推理能力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实践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讨论,可以为小学数学教学中推理能力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数学教学、小学、推理能力、观察、思维意识、逻辑推理、数学推理训练、实践案例分析、总结讨论、展望未来、实践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中,仅仅注重学生的记忆和计算能力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
学生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推理能力正是这些素质的基础。
引入推理能力培养成为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引导学生提出假设、进行推理和验证,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就。
推理能力的培养也有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促进其全面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2 问题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是一个重要而又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而推理能力的培养正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在推理能力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
他们在面对一些复杂的问题时常常无从下手,缺乏系统的推理思维,容易出现思维僵化和依赖性强的现象。
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如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如何引导他们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中去发现规律,并通过推理来解决问题。
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游刃有余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的教学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763a9fa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f3.png)
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的教学方法数学推理能力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对于他们的综合数学素养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培养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教学方法。
一、启发式教学法启发教学法是培养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给予提示、鼓励思考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例如,找出数学问题中的模式和规律,通过观察、推理和实践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推理能力。
二、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将数学推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例如,在解决几何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空间图形的特征,将其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
三、多元化的问题解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
例如,可以通过数学模型、图表、推理演绎等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求解兴趣,拓宽学生的思维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
四、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解题等方式,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共同探索数学问题,在合作中培养他们的数学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评价方式也需要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考试和作业评价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小组展示、个人陈述、设计论证等方式,评价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
六、虚拟实践教学法虚拟实践教学法是利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等手段模拟真实情境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
通过虚拟实验、模拟运算等方式,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数学推理实践,提高他们的数学推理能力。
总结起来,培养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共同的目标是通过启发式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多元化的问题解决方法、合作学习、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和虚拟实践教学法等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
教师在实施这些教学方法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选择适合的方法,灵活运用,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
数学教学中学生推理意识的培养
![数学教学中学生推理意识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2483685b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99.png)
数学教学中学生推理意识的培养数学是一门理科,它不仅仅是一门知识,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推理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推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它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数学教学中学生推理意识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观察力观察力是推理的基础,也是数学问题解决的第一步。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经常引导学生观察问题,培养他们对问题的敏感度。
例如,在教学中引入一些有趣的问题,通过让学生观察问题的特点和规律,激发他们的思考。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图形、数据等信息,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发现。
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是推理的核心。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举一反三、抽象思维等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逻辑思维模式。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推理,通过解决一些逻辑题目和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是推理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通过让学生分析问题的优劣、推究问题的原因和结果,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活动,让学生通过互相辩论、交流观点的方式,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是推理的最终目标。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解题空间和解题时间,鼓励学生主动思考、探索解题的方法和策略。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是推理的高级形式。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
通过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和探究性任务,让学生自主思考、发散思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建模,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和推理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和推理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dcb47c2a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b8.png)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和推理能力在现代社会中,数学思考和推理能力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不仅有实际应用价值,而且可以培养人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和推理能力是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方法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和推理能力。
一、培养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提升他们数学思考和推理能力的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数学感兴趣,学生才会主动投入学习中。
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数学故事、有趣的数学游戏和竞赛等活动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另外,将数学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现实中的应用,也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
二、提供挑战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和推理能力,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提供一定的挑战。
传统的计算题和应试导向的教学方法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相反,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复杂的问题或鼓励学生进行多样化的解题方法来挑战学生。
这样的教学方法将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意愿,并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是数学思考和推理的基础。
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采用数学推理题和逻辑游戏来训练学生。
比如,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条件推理出正确的结论,或者使用逻辑谜题锻炼学生的推理能力。
逻辑思维的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也可以在其他学科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是数学思考和推理的核心。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方式解决问题。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巧自主解决问题。
五、鼓励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数学思考和推理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
通过与同伴进行讨论和合作,学生能够分享思路、交流观点,并从中获得不同的解题方法和思考方式。
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辨精神,并培养他们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六、赋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自主学习是培养学生数学思考和推理能力的重要手段。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2ef3239e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c2.png)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一、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面临着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
1、学习兴趣不足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这主要源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枯燥性,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重要前提。
2、重结果记忆,轻思维发展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率,忽视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过分依赖记忆,缺乏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推理能力。
长此以往,学生将难以应对更高层次的数学学习。
3、对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对概念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推理能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仅停留在表面,未能深入挖掘其内涵和外延。
这使得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无法准确运用概念进行推理,从而影响了推理能力的培养。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实践与思考,探索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在下文中,我们将从教学实践与思考、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教学再思考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教学实践与思考1、梳理脉络,全面理解教材(1)从培养目标出发,理解课程核心素养的发展体系为了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教师首先需要从培养目标出发,深入理解课程核心素养的发展体系。
这意味着教师不仅要关注数学知识的传授,还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在教学中,教师应将推理能力的培养融入课程目标,通过设计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从而促进其核心素养的提升。
(2)从认知规律出发,理解教材知识结构的逻辑体系教师应充分了解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结合教材知识结构的逻辑体系,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分析教材内容,提炼关键概念和基本原理,明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适当调整教学难度和进度,确保学生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推理;- 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问题驱动、情境创设等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引导他们从具体实例中发现规律,逐步形成抽象推理能力。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ca7f7c72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3b.png)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数学推理能力是指学生在数学问题中进行思考和推理的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既能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水平,也能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
1.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例如,在进行几何题目的讨论时,可以让学生观察图形的性质,并引导他们提出一些关于图形的问题。
通过提出问题,学生需要进行思考和推理,从而培养他们的数学推理能力。
2.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指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初始条件和提示,让他们自己发现解题的方法和规律。
例如,在解决一个运算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试验不同的策略,并通过回顾讨论的方式,帮助他们总结出解题的规律。
3. 创设情境创设情境是培养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将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解几何图形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场景,让学生观察、发现并推理图形的性质。
4. 运用游戏和竞赛游戏和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数学推理能力的有效手段。
通过游戏和竞赛,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激发他们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欲望。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智力竞赛,让他们在竞争中锻炼数学推理能力。
5. 提供多种解题方法和思路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和思路。
通过提供多种解题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他们的数学推理能力。
例如,在解决一个数列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递推法、公式法和图像法等不同的方法。
6. 鼓励学生进行数学推理活动除了课堂教学,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数学推理活动。
例如,可以邀请学生参加数学建模比赛、数学创新大赛等活动,让他们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并进行推理和解决。
通过参与活动,学生可以锻炼和提高数学推理能力。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82e88168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aa.png)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推理能力是指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能够运用逻辑和推理的思维方式进行分析、推断和推理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还能够帮助他们在其他学科中运用推理思维进行问题解决。
本文将从问题解决过程的引导、问题设计的合理性以及教学策略的运用等方面来探讨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一、引导问题解决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提问和讨论来激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个有趣而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引导学生从已知条件出发,运用逻辑推理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
通过解决一系列不同难度的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合理设计问题在数学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对于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至关重要。
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难度,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同时又不能太过困难,使学生望而却步。
问题设计应该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可以设计一些与现实生活相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数学方法进行推理和解决,这样可以增加问题的实际意义,使学生更加主动地进行思考和推理。
三、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合适的教学策略对于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是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从已知条件出发,运用逻辑推理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
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引导学生逐步推理,找出解题的关键步骤和方法。
同时,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让学生在彼此互相启发和讨论的过程中,培养推理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数学游戏或竞赛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培养小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有效路径
![培养小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有效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1ce24668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8e.png)
培养小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有效路径数学推理能力是小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他们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以及培养逻辑思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以下将从多个方面阐述培养小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有效路径。
一、激发兴趣,奠定推理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要培养他们的数学推理能力,首先要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生动有趣的数学故事、数学游戏或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例如,在教授加减法时,可以通过“购物游戏”,让学生扮演顾客和收银员,在模拟的购物场景中进行价格计算和找零,从而激发他们对加减法运算的兴趣。
又如,讲述“高斯求和”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数学家高斯在小时候是如何巧妙地计算从 1 加到 100 的和,激发他们对数学推理的好奇心。
二、注重直观教学,引导推理思考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起数学概念和数学关系,为推理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
例如,在教授几何图形时,可以使用实物模型、图片或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图形的特征,从而推理出图形的性质。
在教授乘法运算时,可以通过摆小棒、画点子图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乘法的意义和运算方法。
三、鼓励提问,培养推理意识提问是思考的起点,也是推理的动力。
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培养他们的推理意识。
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不要急于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推理来寻找答案。
例如,在讲解一道数学题时,教师可以故意留下一些悬念,让学生提出疑问,然后引导他们通过分析题目中的条件和关系,进行推理和尝试,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加强数学语言训练,提高推理表达能力数学语言是数学推理的工具,准确、清晰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够促进推理能力的发展。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用准确、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推理过程和结论。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ec74efd6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8f.png)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数学推理能力是学生在数学学习和解决问题过程中所需的重要能力之一。
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不仅有助于他们在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还能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下面将从教学方法和学生习惯培养两个方面介绍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
一、教学方法1.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提问,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小问题,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培养出敏锐的问题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2. 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可以激发他们的数学推理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探索和解决问题。
通过合作探究,学生可以相互启发和借鉴,培养出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他们的数学推理能力。
3. 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些富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
这些问题可以涉及多个数学概念和技能,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学生能够提升他们的数学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教师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如数学游戏、教学视频、数学实践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推理方法。
通过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实践和探索机会,促进他们的数学推理能力的提升。
二、学生习惯培养1. 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数学推理能力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上的。
学生在培养数学推理能力前,首先需要掌握好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四则运算、数学公式等。
通过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强化练习,学生能够建立起扎实的数学基础,为后续的推理能力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良好的思维习惯对于培养数学推理能力至关重要。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应养成严谨、细致的思考习惯,注意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寻找规律和总结方法。
通过不断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学生能够提高他们的数学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效率。
培养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教学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8614010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e0.png)
培养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教学方法数学作为一门学科,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更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
然而,很多学生对于数学推理感到困惑,教师应该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
本文将探讨几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推理能力。
一、寓教于乐:游戏和解谜在教学中,引入游戏、解谜等趣味性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有效策略之一。
通过游戏,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推理。
例如,可以设计一些数学谜题,要求学生用推理的方式解答。
这样的练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探索与实践:课堂案例和实际应用数学推理需要学生积极思考和处理信息,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应用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一些实际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推理和解决。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数学推理的过程和方法,同时也能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启发性教学:探究和发现启发性教学是一种开放性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他们的数学推理能力。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引导他们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进而提高他们的数学推理能力。
四、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和合作解题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
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解题,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思考过程,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推理能力。
在小组中,学生可以相互启发,互相检查错误,并共同解决问题。
这样的学习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同时也促进他们的数学推理能力的提高。
五、反思与总结:归纳和复述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反思和总结,通过归纳和复述来梳理思路和提高数学推理能力。
反思和总结能够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数学推理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bf7d7f38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fd.png)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数学推理能力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他们的数学推理能力不仅有助于提高数学学习成绩,更能为其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推理兴趣,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推理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推理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数学推理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才会主动去思考和探索。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推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例如,在教授“乘法分配律”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学校要购买一批校服,上衣每件 50 元,裤子每件 30 元,现在要购买 50 套,一共需要多少钱?学生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来计算:一种是先分别算出50 件上衣和 50 条裤子的价钱,再相加,即(50×50)+(30×50);另一种是先算出一套校服的价钱,再乘以 50,即(50 + 30)×50。
通过比较这两种方法,学生可以直观地发现它们的结果是相等的,从而引出乘法分配律。
这样的情境不仅让学生明白了数学知识的来源,也激发了他们的推理兴趣。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数学游戏、数学故事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比如,在学习“找规律”时,可以让学生玩“猜数字”的游戏,教师先给出一组有规律的数字,让学生根据规律猜出下一个数字;或者给学生讲一些数学家的推理故事,让他们感受数学家的智慧和推理的魅力。
二、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观察和比较是推理的基础,只有通过仔细观察和认真比较,学生才能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差异,从而进行推理。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数学现象、图形、数据等,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比较和分析。
例如,在教授“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测量不同类型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然后让学生观察和比较测量结果,引导他们思考: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否与三角形的形状有关?通过观察和比较,学生发现无论三角形的形状如何变化,其内角和都是 180 度。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af1d83b9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68.png)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数学推理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而且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是数学推理的基础,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1. 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思考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提出一些有关数学问题的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思考和分析。
例如,在教授数学定理时,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个定理成立,以及如何利用这个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等。
2. 开展逻辑思维训练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数学逻辑思维的训练活动,如解谜题、数学推理游戏等,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引导学生进行证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当引导学生进行证明是非常有益的。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并给予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进行证明过程。
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除了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外,还应该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方法:1. 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因此,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对于数学学习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将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
2. 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解决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解决是培养数学思维方式的有效方法之一。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且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解决。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方式。
3.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数学的应用能力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推理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33226e9a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c0.png)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当培养小学生的推理能力时,数学教学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
以下是一些建议,可以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发展和提升他们的推理能力。
强调问题解决:在数学教学中,鼓励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培养他们的推理能力。
通过提供有挑战性的问题,学生将被激发思考和推理,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
这样的实践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力、逻辑思考和推理能力。
提供问题的多种解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解决方法。
通过展示不同的解决路径,学生将学会思考灵活多样的解决方案,培养他们的推理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解释他们的思维过程,以加强他们的逻辑推理和表达能力。
使用图形和模型:在数学教学中,用图形和模型来呈现问题是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有效方法。
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问题,并通过观察、推理和调整来解决问题。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推理和逻辑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提出问题,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还可以锻炼他们的推理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性的问题来帮助学生思考,并鼓励他们提出更多的问题,自主探索和解决。
强调推理过程:在教学中,注重推理过程的重要性。
通过强调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和步骤,学生将学会将观察、推理和逻辑思考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推理链条。
这样的实践有助于学生培养整体思维和推理能力。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需要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注重问题解决、多样化解决方法、图形和模型的运用以及学生自主提问等方面的指导。
这样的实践将帮助学生建立起扎实的推理基础,为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持。
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策略
![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b0a5eb8d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e4.png)
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策略1. 引言1.1 背景介绍逻辑推理能力是指通过对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规律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在数学学习中,逻辑推理能力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中学数学教学中对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中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对逻辑推理能力培养不够重视、教学方法单一等。
有必要深入研究如何有效地培养中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数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为此,本文将从数学逻辑推理能力的重要性、培养逻辑推理能力的方法、案例分析、教学实践策略、评估与反馈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中学数学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通过分析逻辑推理能力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揭示培养逻辑推理能力的方法和策略,以及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和教学实践,提出一套科学有效的培养逻辑推理能力的教学模式。
也将深入探讨如何对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行评估与反馈,从而完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逻辑思维水平,提升数学学习的效果。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数学教师提供一些实用的指导和启示,帮助他们在教学实践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从而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更好的成绩和更高的学习兴趣。
也为今后的数学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推动数学教学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的转变,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2. 正文2.1 数学逻辑推理能力的重要性数学逻辑推理能力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种能力不仅仅是帮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快速准确地得出答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逻辑思考能力。
通过逻辑推理的训练,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逻辑推理能力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也有积极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技能。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891af9eb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8d.png)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因为推理能力是数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基础。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来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观察是思维的起点,通过观察可以发现问题,从而引发思考和推理。
在数学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设置观察问题的环节,引导学生细致入微地观察题目中的条件、规律和特征,并通过提问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出规律和特点。
给学生展示一组有规律的数列,引导学生观察其中的规律,让学生找到规律后进行进一步推理。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推理能力。
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
推理论证是数学思维的核心,通过推理论证可以得出结论并证明其正确性。
在数学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给学生一些推理问题,让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和推理方法进行推理。
给学生一个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按照这个策略进行推理,并用恰当的语言和符号进行论证。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推理能力得到了提升,从而能够更好地运用推理方法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21618832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fa.png)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意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首先能够促进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
小学生处于思维发展的具体运算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兼具抽象逻辑思维,但是抽象逻辑思维处于萌芽阶段。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能够促进其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
其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推理能力是一种逻辑思考能力,它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在新的情境中进行运用和迁移。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需要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的题型和知识类型,增强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就包含了创新思维的运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有效途径1.引导学生“说”推理过程小学生受其思维能力的限制,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常常不愿意或者不善于进行表达。
但是数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数学教学必须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
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说”推理过程。
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推理过程表达出来,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自己的推理过程。
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回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然后出示平行四边形图片,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思考过程说出来,有的学生可能会说把平行四边形沿着高剪开,转化成长方形进行计算。
通过这样的引导和交流,学生能够逐渐掌握数学知识的推理过程和方法。
2.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推理能力数学是一门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学科,小学数学知识虽然比较基础,但是也具有一定的应用性。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要注重结合生活实际。
例如在学习圆的周长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圆的直径、半径和周长之间的关系,有的学生通过观察会发现三者之间存在着一个固定的比值,即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有的学生通过测量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方法发现二者之间的比例是固定的。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56154426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f5.png)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有着很大的要求。
而数学推理能力作为数学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数学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是一个需要重视和探讨的问题。
一、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是数学推理的基础,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1. 创设情境与实例:教师可以通过设计问题情境和实例,使学生通过观察、探索和分析,逐渐形成逻辑思维的能力。
比如,在教学中可以提出一些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问题,引导他们进行推理和解决,通过实际应用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 引导学生使用逻辑推理思维: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运用逻辑推理思维解决问题。
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提问、分析条件、推理等方式,激发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让他们习惯使用逻辑思维方法解决问题。
3. 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就要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从具体问题中提炼规律,建立抽象概念和模型,从而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二、提供合适的数学问题提供合适的数学问题是培养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关键。
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要提供合适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有机会进行数学推理。
1. 夺旗问题:夺旗问题是一类经典的数学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和策略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不同难度的夺旗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和解决。
2. 数列问题:数列问题是培养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重要题型之一。
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类型的数列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推理来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推理能力。
3. 几何推理问题:几何推理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几何推理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推理和解决,培养他们的几何推理能力。
如何培养初一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
![如何培养初一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ef1dc468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6d.png)
如何培养初一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数学推理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能力之一,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
对于初一学生来说,培养数学推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一些具体方法和策略,以帮助初一学生更好地培养数学推理能力。
一、培养数学思维方式数学推理需要依托强大的数学思维方式,因此初一学生应从培养正确的数学思维角度入手。
1. 培养问题意识:鼓励学生主动思考数学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法,让学生意识到数学问题的存在并乐于解决。
2. 培养逻辑思维: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思考,平时可以通过数学游戏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思维跳跃: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概念之间的关联,培养学生的思维跳跃能力,从而更好地进行数学推理。
二、提供实践机会实践是培养数学推理能力的重要途径,初一学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实践。
1. 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推理能力。
2. 进行团队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互相交流和合作,激发彼此的数学推理能力。
3. 参加数学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数学竞赛,通过与其他学生的切磋来提高数学推理能力。
三、注重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培养数学推理能力的有效方法,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启发式教学。
1. 引导发现问题: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解决问题,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提供多元化解题方法:让学生探索并提供不同的解题方法,在学生积极参与的基础上,激发他们的数学推理能力。
3. 提供实例讲解:通过具体实例的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推理的方法,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合理利用技术手段在现代科技时代,合理利用技术手段也可以有效地培养初一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
1. 使用互动教学工具:利用电子板书、多媒体等互动教学工具,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思维能力。
培养小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有效措施
![培养小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有效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59cbc8a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bf.png)
培养小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有效措施数学推理能力是小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他们理解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以及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呢?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措施。
一、激发兴趣,奠定推理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小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为推理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1、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如故事、游戏、生活场景等,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在教授乘法运算时,可以创设“小兔子采蘑菇”的情境,小兔子每次采 3 个蘑菇,采了 4 次,一共采了多少个蘑菇?通过这样的情境,学生更容易理解乘法的意义,也更愿意去思考和推理。
2、展示数学的魅力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如建筑设计、科学研究、经济管理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同时,还可以介绍一些数学史上的有趣故事和伟大数学家的事迹,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敬仰和向往。
二、注重引导,培养推理思维1、引导观察与比较观察和比较是推理的基础。
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数学现象、图形、数据等,发现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进行比较和分析。
例如,在教授三角形的分类时,让学生观察不同三角形的角的大小和边的长度,比较它们的特点,进而推理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定义。
2、鼓励猜想与验证猜想是推理的重要环节。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计算、推理等方法进行验证。
例如,在探讨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时,先让学生猜想圆的周长可能与直径有什么关系,然后让学生测量不同大小圆的周长和直径,计算它们的比值,从而验证自己的猜想。
3、加强分析与综合分析是把一个整体分解成若干个部分,分别加以研究;综合是把各个部分联系起来,从整体上加以考虑。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明确解题思路。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51658b68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0f.png)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数学推理能力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他们的数学推理能力不仅有助于提高数学学习成绩,更对其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呢?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奠定推理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首先要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入生动有趣的数学故事、数学游戏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例如,在教授乘法运算时,可以讲述“小兔子买萝卜”的故事:小兔子去市场买萝卜,每根萝卜 2 元,它想买 5 根,那么一共需要多少钱?通过这样的故事,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引导他们进行简单的乘法推理。
同时,利用直观的教具和多媒体资源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比如,在讲解几何图形时,使用实物模型或多媒体展示各种图形的变化,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思考,从而激发他们推理图形之间的关系。
二、引导观察与比较,培养推理意识观察和比较是推理的基础。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数学现象、数学问题,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例如,在教授加减法时,给出两组算式:3 + 5 = 8 和 5 + 3 = 8,让学生观察并比较这两组算式,引导他们发现加法中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的规律。
在图形教学中,展示不同形状但面积相等的图形,让学生观察和比较它们的特点,从而推理出面积计算的方法。
通过这样的观察和比较训练,学生能够逐渐形成推理意识,学会从表面现象中发现内在的数学规律。
三、鼓励猜想与验证,提升推理能力猜想是推理的重要环节,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例如,在探讨三角形内角和时,先让学生猜想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剪拼、测量等方法进行验证。
在验证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错误,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让他们在不断尝试中完善自己的推理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16-07-07T16:35:25.430Z 来源:《文化研究》2015年10月作者:王如意[导读] 根据现代教学改革的目标,并结合中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中学生的推理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同时提出我们可以从课堂教学中例题的选择、寻找出培养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途径,从多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王如意六盘水市钟山区双戞彝族乡中心校
摘要:随着数学这门工具学科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发展和提高数学能力已成为现代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
根据现代教学改革的目标,并结合中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中学生的推理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同时提出我们可以从课堂教学中例题的选择、寻找出培养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途径,从多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关键词:推理能力培养途径融合交流合作一、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重要性
著名的数学家乔治.波利亚认为:“任何学问都是包括知识和能力两方面,能力比起知识来要重要得很多,因此学校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发展学生本身的内涵能力,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初中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培养会让学生更加喜欢数学、学会学习数学这门学科。
”应此,对于很多教师来说,在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不但要教会学生应有的数学知识,同时也应该注重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这样才能够避免很多同学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对于老师课堂上所讲的内容能够听懂,但是不能很好灵活运用,而学习中的这种现状最终不是导致了偏科就是厌学,成为我们数学教育中的一大阻碍。
因此只有在教学中重视数学推理能力的培养,因地制宜的实施教学活动,才能达到培养学生的目的。
二、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一些途径
1、在“空间与图形”中培养合情推理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既要重视演绎推理.又要重视合情推理。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指出:“降低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内在要求,力求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学习规律,着眼于直观感知与操作确认,多从学生熟悉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动手做一做,认识图形的主要特征与图形变换的基本性质,学会识别不同图形,培养学生一定的合情的推理能力,并为学生利用直观进行思考提供了较多的机会”。
如:在圆的教学中,结合圆的轴对称性,发现垂径定理及其推论;通过观察、度量,发现圆心角与圆周角之间的数量关系;利用直观操作,发现点与圆、切线与圆、圆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等。
2、从要证明的结论中去找使其成立的条件
在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变换探究出图形的性质后,还要求学生对发现的性质进行证明,使直观操作和逻辑推理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推理论证成为学生观察、实验、探究而得出的结论,在数学活动中可以去寻找使这个结论成立的条件,利用反推的方法。
比如: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比是1:2:3,则三个外角的比为(),解决这类似的题目时,就可以利用反推的方法去验证,要想求外角的比,必须先要把三外形的三个内角之间的关系弄清,从而引导学生设方程得出χ+2χ+3χ=180°,解得χ=30°,学生由此推得这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是30°、60°、90°,外角之比就为150°:120:90,化简之后为5:4:3,利用这种反推的方法还可以求另外类似的题。
另外在数学中要求证两个三角形全等,就利用相关的定理,找出边与边、角与角之间的相等关系,但是有时在数学解题过程中,往往就是把这些条件之一隐藏在图形中,这就需要学生利用反推的方法和所学过的数学知识去寻找条件,从而使其满足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通过这些方法就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两个三角形相似或者解决要证明两个三角形相似的问题。
这些程中就发展了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重视学生的逻辑推理与图形的有机结合,通过多种手段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为学生索提新知提供导向。
3、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让学生“推”着走。
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探索中体验—反思中提炼—迁移中应用”。
只需要给学生流出创新性解决问题的空间,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自由地思考问题,以此鼓励学生们进行猜想,激发他们探索发现的兴趣,让他们学会思考并乐于思考,通过实验、归纳、同类比较等推理方法去验证他们的各种猜想,从而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比如,矩形具有而菱形不具有的性质是A. 对角线互相垂直B. 对角线互相平分C.对角线相等D. 对边平行且相等,本题主要考查了矩形与菱形的对角线的性质,熟记它们的性质并能准确区分它们的区别与联系是解题的关键.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让学生根据“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这个定理和画图辅助去利用排除的方法来选择,最终确定选择C。
三、把推理能力的培养融合在学生的合作交流中
中学阶段是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重要阶段。
教师在每个教学环节都必须注意启发学生思维,不断训练,逐步提高学生思维质量。
数学的教学必须要改变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单一化,要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要设置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分析的过程,要恰当地组织、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并真正鼓励学生、尊重学生,与学生合作。
这样就能拓展学生的推理能力的空间,从而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比如:做一个菱形的风筝,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度之和为60cm,菱形的面积S随其中一条对角线的长度χ变化而变化,求χ为多少时S最大?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讨论本题考查的重点是菱形面积的表示方法,二次函数的性质与求函数的最大值,是一个综合题,学生利用讨论交流从而推出菱形S与χ的函数关系式:S=—χ+30χ,当χ=-<0,∴S有最大值。
∴χ=—=—=30,S的最大值为==450,在解决这个问题中,小组的同学通过交流有时必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的思路也许比我们想象的要多。
当经历猜测,实验到失败的过程,在通过实验、归纳、同类比较等推理方法去验证,最后得到正确的结论。
给学生的空间大,思维的面宽,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无疑让学生的学习经历丰富起来,让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多起来,推理能力在无形中得到了锻炼。
通过这样的探索思维过程,对于其他问题上开拓出一种新的思路,在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建立更完善的思维模式,对于学生推理能力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好的方向。
总之,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对于老师,能提高课堂效率,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优化教学条件、提升教学水平和业务水平;对于学生,它不但能使学生学到知识,会解决问题,而且能使学生掌握在新问题出现时该如何应对的思想方法参考文献:
[1].韩清华. 培养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途径[J]《教育文汇》. 2014.12
[2].梁镜清.小学数学教育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6-1,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