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园课程乡土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初探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幼儿园课程乡土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初探容摘要:近年来幼儿园教科研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教育研究的氛围日趋浓厚,如何有效推进幼儿园教科研工作的开展,成为我们重点思考的问题。规程中指出:学前教育机构要构建以整合、开放为特点的课程容,根据幼儿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直接的、整体的体验,来生成课程容。强调让幼儿亲近大自然,主教育者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学习过程,丰富幼儿活动的经历和体验,为幼儿提供活动与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作为一所农村幼儿园,我园的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融入到大自然中去,从而获得有关大自然的丰富经验,更容易激发他们去探究大自然的兴趣。农村的乡土资源唾手可得、取之不尽。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将乡土资源应用于幼儿园课程中使幼儿园的活动更具时效性和地方特色,我园为此做了乡土资源在园本化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课题研究园本课程乡土资源

我园所倡导的园本化课程建设是指幼儿园教育本土化问题的研究,是指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充分挖掘本土教育资源,使主题容本土化,使课程能体现幼儿园的特色和涵。现在向我们走来的各种课程、各种教育观念都有它的可取之处,基本都满足了国家课程改革强调“满足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让每一个儿童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这一基本导向,所以我们幼教工作者总是敞开胸怀拥抱、吸纳着各种新的观

念、新的课程,但我们也不能盲目崇拜,一味照搬,我们要采用的是“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化积淀,转化行为;创新发展,唯我所有”的方式。在尝试的过程中我们更多的是吸取各方所长,在借鉴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关注本土的教育资源,并指导幼儿通过学习本土的文化知识,找到定位课程和本土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发展具有园本特色的课程。我园地处较偏远农村,山青水秀,民风淳朴,幼儿园周边有许多乡土资源,我们挖掘民间资源开展了有关民俗民风教育的课程。此外利用我园在民间童谣教学研究方面所积淀的经验,在课程中注入民间童谣特色,开展园本化特色课程等。

具体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园本化课程建设

农村本土资源丰富,花、草、木都能激发幼儿发现美和创造美。如幼儿利用收获后丢弃的稻草制作了花篮、小动物等工艺品;教师带领幼儿利用休息散步时间精心收集了各种凋的花瓣、树叶创作了各种贴画作品;同时我们和幼儿共同收集各类自然物品,经过改造后变成了各类教学活动的操作材料,如利用贝壳帮助幼儿巩固排序、分类等知识。用泥巴做成冰糖葫芦、月饼、小老鼠、小刺猬、小坦克等等或做摔泥巴的游戏;这些小小的手工作品不仅美化了教室环境,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幼儿变得更加心灵手巧。

我们的每个教室里都有自然角,教师根据季节变化把各种植物摆放在教室一角或窗台上,供幼儿观察探索,如春天我们就在窗台上摆上白菜花、萝卜花,空中悬挂上,墙上贴上老师与孩子做的手工作品柳枝、迎春花、桃花等等,使孩子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我们还适时向幼儿提供一些农村自然材料,有各种粮食、有幼儿自己收集的小树叶,各种植物的种子,果实等,在幼儿丰富的想象教师的引领启发下一件件艺术品便做成了:一只小手套稍加捆绑描画,就呈现出一只活泼可爱的小兔子;一粒蚕豆加上两粒豌豆,再采一片树叶,便做成了一条金鱼;一串串染色的山菱角便可组成一帘五彩的门帘,配上叮叮当当的小铃铛做成一串悦耳的手铃、脚铃……

自然材料对于农村幼儿园的孩子们来说是极为普通的,但只要善于加以利用,它就会发挥无穷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注意利用农村美丽的大自然,冶幼儿的情操,丰富幼儿的科学常识,加强对幼儿观察、思维能力、口语能力的训练,促进了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使幼儿对家乡的认识由表及里,逐渐深化,激发了幼儿热爱家乡、热爱农村的情感。我们充分利用农村的广阔天地,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去,在温暖的三月,洋溢着一片初春的景象,小动物们睡了一个冬天,开始醒了;春天最早的花“迎春花”开放了,小草发芽了,花儿开放了,枝头上冒出了点点绿色。这时,我们就

带领孩子们到田野乡间去观察、去寻找,体会春天的变化。就象小蝌蚪在我们这里随处可见,但谁也不会认真地去注意它们是怎么成长,变成小青蛙。孩子却不是这样,他们对自然界的一切都那么好奇,为了让幼儿更清楚地了解小蝌蚪的成长过程,我便定期带领幼儿在散步之际,到小水溏边去观察:第一次去观察看到一块块的蛙卵,被无色的卵泡包裹着连在一起,通过讲解,幼儿知道这是为了不让蛙卵散开而造成伤亡的缘故,当小蝌蚪从卵里钻出来,我便组织幼儿将这些小生命带到幼儿园里观察,孩子们通过长时间地观察,终于知道小蝌蚪变成青蛙的直接经验,这种直接的经验使得幼儿获取到不少科学性的知识,在活动中也能较好地发挥才能。同时,我们还带幼儿去感受季节更替的自然物、自然景象,让幼儿知道每个季节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如春季是个万物复、万象更新的季节,秋天则是丰收的季节。在领略大自然的丰富多姿的过程中,激发了幼儿热爱家乡的山水,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结合乡土资源课题研究,进行园本化课程建设

我园申报了县级实验课题《农村幼儿园课程乡土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在近三年的研究实践过程中,我们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并加以整理,并将其运用于幼儿园课堂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我们课题主要针对“民间童谣”、“民间游戏”、“民间手工艺”三方面开展的,在教学中,童谣可以和教材同步进行,以童谣为纽带,联系教材及其相关领域。例如,童谣《筛麦秸》,就是综合了健康、语言领域的活动。儿歌容是“筛筛筛麦秸,麦秸开花结石榴。石榴籽我吃了,石榴皮我卖了,叮啊铛的过来了”,幼儿一边唱一边做游戏,“两幼儿两手相扣边晃动边说儿歌,当念到叮啊铛的过来了时,将胳膊撑起并翻转过来成背靠背”。琅琅上口的儿歌,加上有趣的游戏,既增强了幼儿的体质,又使孩子们在相互游戏中锻炼了交往能力,这样孩子们乐于学习乐于接受。我们还组织幼儿“画童谣”,让孩子形象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拉近了文字与绘画的距离,激发了儿童对绘画表现题材的兴趣。给孩子以自由表现的空间,哪怕是一个符号、几根线条、几块色彩,只要是发自孩子心的感受,都要好好保护,要尊重儿童自己的想象、创意。允许孩子夸、离奇的想法,鼓励他们用自己的独特想法来表现。在这个基础上,再引导孩子用画笔画出来。就开发出幼儿多方面的思维空间。如童谣《月亮》“初一一根线,初二看的见,初三初四像弯眉,十五十六大团圆”。为了便于记忆可以边念边画,赋予童谣形象化。在画的过程中,既让幼儿对月亮的变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又发掘了幼儿的想象和创造潜能,增强了幼儿的记忆。很多童谣本身就是一个个浓缩、完整的故事,老师带领孩子们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