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大变革的时代 导学案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学案
第7 大变革的时代学案【学习目标】通过本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情况;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通过学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提高学生初步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理论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通过对商鞅、李冰等人物的评价,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改革求发展,改革求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
适应时代的需要勇于改革的人,一定会受到后世的崇敬。
【重点难点】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难点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前预习】.战国时期,经过改革和变法,_________制度逐步建立起来,_________阶级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
2.著名的水利工程_________是秦国蜀郡太守_________在岷江中游修筑的。
3._____________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战国时期_______________的进一步推广,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4、公元前36年,商鞅在-的支持下开始变法。
、封建社会的两大对立阶级是和。
【合作交流】、春秋战国时期大国争霸的主要目的和结果怎样?那时社会阶级关系有怎样的变化?到战国时期,各国为什么纷纷进行改革?2、春秋战国时期最大的历史特征是什么?【重难解析】从现象入手,抓住本质。
各国变法的内容是具体的历史事实,是现象,但是只看到了现象还不能抓住本质。
只有通过每一个具体措施或现象的分析,才能找出它的本质。
例如学习“商鞅变法”的内容时,就必须思考:商鞅变法采取怎样的措施?它有利于哪个阶级?对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或军队的战斗力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对增强整个国家的实力会产生怎样的作用?深入地思考这些问题,以便抓住商鞅变法的本质。
【当堂评价】、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主要是因为A农业重视使用肥料B青铜器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水利工程的兴修D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2XX年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距震中不足1公里的岷江上著名水利枢纽工程(如右图)基本完好。
历史七年级上册《大变革的时代》导学案
历史七年级上册《大变革的时代》导学案
第7课作业
一、“大变革”具体指什么?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二、简答:
A.都江堰是在什么时期、由谁负责修筑的什么工程?这一工程建在什么河流之上?
B.说说都江堰的作用。
C.中国有句名言:创业难,守业更难。
这项工程直到今天依然造福于人民,完全归功于历代人们的维护。
说说你的好主意,看看如何更合理地保护和使用它。
三、材料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
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孝公曰:“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1)材料一中“卫鞅”指谁?“孝公”指哪国国君?
(2)他的变法主要内容是什么?
(3)“卫鞅”的变法对于该国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作用,请说一说有哪些?(4)材料二中的秦王是谁?“扫六合”是什么意思?
(5)请列举“秦王”为捍卫“扫六合”的胜利果实而采取的措施两条。
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第七课《大变革的时代》一、自学引导基础知识梳理我的疑问二、课堂探究活动1:读一读,想一想材料一:《管子》记载:春秋时齐国已经用铁农具耕种土地。
材料二:在辽宁、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湖南、四川等省的20多处地方,都发现有战国时的铁农具或铁器。
材料三:《国语》载:(春秋末年),晋国贵族范氏、中行氏,把作为祭祀宗庙的牛改用农耕材料四:孔子有个弟子叫冉耕,字伯牛;另一个学生名叫司马耕,字子牛。
晋国有个大力士名牛子耕。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信息?(2)材料三、四反映了什么现象?活动2:图说历史(1)商鞅在谁的支持下实行变法?变法的时间是什么时候?(2)从变法的内容中,你来推测一下变法会遭到哪些人的反对?哪些人的拥护?为什么?(3)假如你是商鞅,你会怎样说服那些反对变法的人?(4)你如何来评价商鞅变法?活动3:感悟历史材料一: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
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
材料二:商鞅虽死,秦法未灭。
1.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2.你从商鞅变法中学到了什么?三、当堂检测1.材料解析:“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
”回答下例问题:(1)材料所说的历史现象与哪项水利工程有关?(2)主持修建这项工程的是——? (3)该工程起到了什么作用?2.论从史出: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孝公曰:“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新法)“行五年,秦人富强”,“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商鞅有什么精神?(2)写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结合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谈谈群臣为何反对商鞅变法?(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商鞅变法有何影响?四、学后反思。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大变革时代导学案 新人教版
第7课大变革时代【课标要求】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学习目标】1.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和都江堰水利工程。
2.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3.通过学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提高初步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4.通过商鞅、李冰等历史人物的评价,提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5.通过对商鞅变法历史作用的分析,认识到:改革求发展、改革求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
适应时代的需要,勇于投身改革的人,定会受到后世的崇敬。
【学习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学习难点】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学习过程】本课的内容设计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社会进步生强梦—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第二部分“造福千秋发展梦—著名的都江堰”;第三部分“力主创新统一梦—商鞅变法”。
一、社会进步生强梦—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材料一牛耕铁器(1)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获取了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了什么?(2)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有什么历史作用?二、造福千秋发展梦----著名的都江堰1.阅读教材,找出都江堰修筑的时期、人物、地位、功能、影响。
2.材料一材料二史书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1)材料一、二反映的是哪一项水利工程?是由谁主持修建的?有何功能?(2)根据材料一、二,请你说出这项水利工程是如何造福人类、功垂千古的。
今天我们该如何更合理地保护和使用它?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三、力主创新统一梦----商鞅变法1.阅读教材,找出商鞅变法的时间、支持者、内容、影响。
2.材料一乃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
材料二《史记》记载,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
(1)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内容简述商鞅变法的内容。
(2)结合商鞅变法的内容,思考材料二中守旧贵族为何要诬告商鞅“谋反”。
七课大变革的时代导学案
第七课大变革的时代一、温故知新1、默写出春秋战国的时间界限,并概括春秋战国的特点。
2、默写出齐桓公称霸的历史原因。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名称。
【学习目标】了解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情况,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二、读书知新自主学习,阅读课文,完成基础知识建构:1、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______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
_____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2、都江堰:时期,秦国蜀郡太守在中游修筑的,这是一项闻名世界的工程。
3、商鞅变法:a、原因: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争霸战争的现实压力。
b、年,商鞅在的支持下开始变法。
c、变法内容经济:;意义:;军事:;意义:;政治:;意义:;d、变法意义:4、封建制度确立:我国封建社会形成在时期,这一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与的矛盾,各国通过是方式确立封建制度的。
三、合作探究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孝公曰:“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请回答:⑴材料中“卫鞅”、“孝公”分别是指谁?⑵针对材料中的“不法古”,他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的观点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结果如何?(4)卫鞅的举措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什么借鉴意义?战国时期农业生产为什么能得到迅速发展?(大变革的表现有那些?)四、达标检测1.与“徙木立信”有关的历史人物是A.管仲B.齐桓公C.孙膑D.商鞅2.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是在A.夏朝B.商朝C.春秋D.战国3.我国农业发展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是指A.铁农具B.选种C.牛耕D.治虫害4.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的根本动力是A.生产力的发展B.力图称雄天下的C.周王室日渐衰微D.阶级斗争的尖锐5.战国时期是A.奴隶社会的衰落时期B.封建制的确立时期C.奴隶制的鼎盛时期D.统一的封建国家形成时期6.某校七年级二班的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这课中,表演了一出历史短剧。
大变革的时代导学案
大变革的时代导学案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我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全球化的加速推进,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何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做好导学,引领学生应对未来的挑战,成为了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关注未来职场需求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职场需求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传统的知识技能可能变得不再适用,而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跨界思维等能力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导学案应该紧密联系未来职场需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帮助他们做好适应和应对未来挑战的准备。
二、注重跨学科整合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知识呈现出跨学科、综合性的特点。
导学案不应该只局限于某一学科的知识,而是要注重跨学科整合,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系统的知识结构。
通过引导学生跨学科思考、学科间相互关联,培养他们的综合分析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学习压力和挑战。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愿意自觉投入到学习中去,是导学案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可以通过设计趣味性强、实践性强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
四、倡导学习方法的多样化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学习方法也需要与时俱进,适应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导学案应该倡导学习方法的多样化,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
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内外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倡学生思考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培养他们全面发展的学习能力。
五、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不仅是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更是需要具备一定的核心素养。
导学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等核心素养,帮助他们成为具有全面发展能力的未来人才。
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引领学生适应和应对时代的挑战,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第7课 《 大变革的时代》导学案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导学案第七页学习目标1了解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情况;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2.通过学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提高学生初步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通过对商鞅、李冰等历史人物的评价,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通过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改革求发展、改革求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
适应时代的需要,勇于投身改革的人,定会受到后世的崇敬。
学习重难点: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难点: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一、目标引领,自主学习(14分钟)1、导入新课(2分钟)复习提问:西周末年,周幽王做出了哪一件蠢事?(烽火戏诸侯)后果怎样?(诸侯再也不听周天子的号令,西周在公元前771年灭亡了。
东周虽然建立起来,但周天子已处于傀儡地位。
)到了战国初年,相继发生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等事件,说明某些大夫的势力已超越诸侯了。
新生的政治势力要求改变旧的政治制度,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他们怎样进行改革变法呢?请看33页“导入框”。
2、呈现目标:(2分钟)投影幻灯片初始学习目标(教师出示,学生阅读)3、独立自学(用10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或做“自主学习”部分,二选一)1.______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
_____时,铁农具使用反围扩大。
2.______末年已使用牛耕,_____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
3.______和_____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4._______时期,___国蜀郡太守______在岷江中游修筑______,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5.公元前_____年,_____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
6.经过商鞅变法,_____国成为战国时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我国封建国家形成了。
7.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有哪些变化?对社会的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8.二概述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和意义二、交流释疑,合作互学(15分钟)1、合作探究:课本中“动脑筋”题2、交流展示:分小组展示合作探究成果3、精讲点拨:1.学习商鞅变法,可以用下列图示去理解、分析,把握其内在联系。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导学案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学习目标1、掌握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都江堰的修建;商鞅变法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封建制度的确立和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2、分析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意义,培养初步理解、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讨论商鞅在历史上的贡献,认识到变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必要性、曲折性,从而培养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评价变革及历史人物的能力。
学习重点: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历史作用。
【学习过程】一、独立试航(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1、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时期出现牛耕,到时牛耕进一步推广。
2、时期,国蜀郡太守在岷江中游修筑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工程,都江堰消除了的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誉。
3、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4、思考:“动脑筋”一(第37页)、二(第39页)和“活动与探究”。
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二、合作探讨(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1、讨论解决:铁农具为什么能较快推广?当时标志着生产力提高的另一个因素为什么是牛耕?2、讨论解决:为什么李冰要在这个地方修建都江堰呢?3、讲述本课导言“立木为信”的故事,思考:这个故事说明商鞅为变法创造了什么样的条件呢?这启示同学们,要想做个成功的人,必须具备什么品质?4、(1)商鞅变法采取了哪些措施?(2)这些措施有利于哪个阶级?(3)对人民会产生什么影响?(4)对整个国家又有什么影响?三、扣标整合(围绕学习目标,梳理知识,形成网络)四、达标测评(我达标我快乐)1、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是在() A.夏朝 B.商朝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2、下列事件,成为我国春秋时期农业发展史上一次革命性标志的是()A.用磨制的石镰收割庄稼B.带木柄的耒耜在农业上的使用C.牛耕的使用和进一步推广D.铁制农具的使用和进一步推广3、都江堰属于()A.防洪工程B.灌溉工程C.水利航运工程D.防洪灌溉工程4、“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体现了()A.商鞅变法的精神和原则B.商鞅变法的具体办法C.商鞅向奴隶主贵族发出的挑战D.商鞅向秦国国君立下的保证5、《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A.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B.奖励耕战,免除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的徭役C.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D.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6、“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体现了()A.商鞅变法的精神和原则B.商鞅变法的具体办法C.商鞅向奴隶主贵族发出的挑战D.商鞅向秦国国君立下的保证7、《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A.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B.奖励耕战,免除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的徭役C.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D.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8、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于()A.商周 B.春秋时 C.战国时期 D.秦朝【知识拓展】(知识拓展迁移,开阔视野,提高能力)阅读材料:“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导学案
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勾划课本并写上提示语,熟记基础知识,思考回答右栏问题。
2.将预习中的疑难问题做好标识,填写到“我的疑问”处,以备课上集体讨论、突破。
3.形成自己的知识树,以备展示。
自主预习案(读书自学、自主探究)
一、知识清单
知识导学
一、农业的进步
1、铁农具:_______,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战国时使用范围扩大。
A.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广B.个体小农的出现
C.百家争鸣的影响D.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
4.“2011中国·都江堰放水节”于4月5日在都江堰渠首隆重开幕。主持修建该水利工程的人是()
A.李冰B.商鞅C.李春D.李时珍
5.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最能触犯奴隶主贵族特权的是()
A.允许土地私有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C.奖励耕战D.推行县制
A.铁制工具的广泛使用B.牛耕的推广
C.都江堰的修建D.商业、城市的兴旺
2.下列事件,成为我国春秋时期农业发展史上一次革命的标志的是()
A.用磨制的石镰收割庄稼B.使用翻车作为灌溉工具
C.牛耕的使用和进一步推广D.铁制农具的使用和进一步推广
3.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竞相改革成为时代风潮。推动这一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2、牛耕:
(1)使用:春秋末年使用牛耕,___________进一步推广。
(2)意义: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二、都江堰
1、修筑:_________秦国蜀郡太守在岷江中游修筑。
2、地位:是闻名世界的__________工程。
3、影响:消除水患,灌溉农田,使成都平原获得“”的美称。
三、商鞅变法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导学案
编制人:张欢审核人:黄瑞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导学案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学习目标】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2.知道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筑,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3.知道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认识改革使秦国强大起来。
【活动方案】活动一:自读教材,感知基本史实浏览教材P36~38,在课本上标出下面图示中的相关知识点并完成填空。
活动二:阅读教材,感受先民智慧阅读教材P37~38,回答下列问题。
(1)右图所示的是哪一水利工程?(2)该工程修建于何时?是谁修筑的?中国古人的智慧在该工程上表现在哪些地方?(3)该工程的主要功能有哪些?起到什么历史作用?春秋战国时期,铁 和 的推广,各国注意兴修水利。
生产力的发展 春秋以来,私田出现,新兴地主阶级出现。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封建制度确立。
变法最显著。
生产关系变革 社会制度变革活动三:阅读教材,理解商鞅变法1. 阅读教材P38~39的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完成下面图示。
2.结合商鞅变法内容,回答:商鞅变法中的哪一条是贵族阶层最为恼火?商鞅变法的内容对后世行政制度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哪一项?商鞅变法对我们有何启示?3.阅读教材P39的“动脑筋”:《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
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
请你发表看法,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检测反馈】()1.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指A.铁农具 B.筒车 C.牛耕 D.耒耜()2.战国时期修建的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位于哪一诸侯国境内?A.齐国 B.楚国 C.秦国 D.赵国()3.商鞅变法中对后世行政制度影响最为深远的内容是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B.奖励耕战C.建立县制D.废除旧贵族的特权()4.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主要原因是A.使用了铁农具B.实行商鞅变法C.修筑了都江堰D.牛耕得到推广()5.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于A.商朝时期 B.西周时期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巩固提升〗()1.春秋战国时期,新旧制度更替,社会大变革,其根本原因是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C.百家争鸣 D.生产力发展()2.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天府之国”的美称,主要得益于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的A.灵渠B.郑国渠C.都江堰D.大运河()3.商鞅变法的措施中,促使秦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的是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B. 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C.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地方D. 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4.战国时期秦国的变法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A.得到了国君的大力支持B.符合新兴的地主阶级的利益C.满足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D.改革者立场坚定,义无反顾()5.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最主要表现是A.争霸战争频繁B.诸子百家争鸣C.封建制度确立D.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参考答案活动二:(1)答:都江堰(2)答:战国时期。
江苏省徐州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学习目标1、掌握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都江堰的修建;商鞅变法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封建制度的确立和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2、分析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意义,培养初步理解、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讨论商鞅在历史上的贡献,认识到变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必要性、曲折性,从而培养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评价变革及历史人物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难点: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学习过程说明预习板块1、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2、我国至迟在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
3、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4、时期,秦国的蜀郡太守在岷江中游修筑了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
5、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量农田,使成都平原获得“”的美誉。
6、公元前年,商鞅在的支持下开始变法:国家承认_________,允许自由买卖;奖励___________,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___________;根据___________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立_________,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7、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逐步确立起来,_______ 阶级和________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预习填写探究板块讨论一:铁农具为什么能较快推广?当时标志着生产力提高的另一个因素为什么是牛耕?活动一:选生表演本课导言“立木为信”的故事。
讨论二:这个故事说明商鞅为变法创造了什么样的条件呢?这启示同学们,要想做个成功的人,必须具备什么品质?活动二:把握角色心理和语言,然后分改革派、守旧派和国君三组,各组派4—5名代表上台,演绎一下“商鞅舌战守旧群臣”。
之后出示问题组,学生抢答,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商鞅变法的内容及意义:(1)商鞅变法采取了哪些措施?(2)这些措施有利于哪个阶级?(3)对人民会产生什么影响?(4)对整个国家又有什么影响?生产力的两个因素:生产工具和劳动者。
人教版七上历史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导学案
朱田中学七年级历史学科导学案(新授课)
主备人:孙莉________ 审批人:学案编号:__2-4_____
班级:姓名:小组:___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情况,掌握商鞅变法的
主要内容和作用。
2.通过对商鞅、李冰等历史人物的评价,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的分析,是学生认识到:改革求发展、改革求进步,是
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2.难点: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三、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使用10分钟精读一遍教材,用红色笔进行勾画;再针对预习案二次阅读教材,解答预习案中的问题。
2.利用20分钟独立完成探究案,找出自己的疑惑或需要探究的问题,用红笔做好标记。
预习案。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导学案.
第 7课大变革的时代备课人 : 使用人 : 备课时间 : 上课时间 : 【示标自学】 :1、展示学习目标 :⑴、知识与能力:在掌握和了解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的基础上,分析商鞅变法的成败,以掌握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⑵、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创设问题情境,培养“解决”历史问题,再实践前人的创新过程的探究式学习方式。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培养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教学难点: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2、自主学习 :(学生看课本 , 同时完成以下内容 , 教师巡视检查 , 完成后小组交流订正㈠、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⑴、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
到时期, 广泛使用。
⑵、我国至迟在已使用牛耕, 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
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㈡、著名的都江堰 : 时间:时期; 建造者:秦国蜀郡太守 ; 地点:江; 特点:闻名世界的 __________工程㈢、商鞅变法 :时间:;人物:商鞅、 ;目的:确立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内容:⑴、政治上建立 ,加强中央集权;⑵、经济上承认私有,允许买卖, 并奖励 ;⑶、军事上根据 _______授予爵位和田宅 .作用:秦国经济得到发展, ____________加强,发展成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为秦国 ___________奠定了基础。
㈣、封建社会的形成 : 时期,我国封建社会形成, 阶级和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合作精讲】 :(教师以提问的形式讲解 , 简单的一笔带过 , 较难的细致讲解1、春秋战国时期 , 标志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是哪些发明 ? 分别是在何时出现和推广使用的 ? 他们的使用有何意义 ?2、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是哪一项 ? 谁在什么地方主持兴建的 ? 发挥了什么作用 ?3、春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的背景是什么?4、商鞅变法发生在哪一年?主要内容有哪些? 有何影响?(或如何评价?5、战国时期封建制度是如何在我国建立起来 ?6、思考题: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试说明理由。
2020年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教学思路学生纠错教学思路一、学习目标1.识记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都江堰、秦国商鞅变法等历史基础知识。
这些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原因和表现。
2.通过对商鞅、李冰等历史人物的评价,初步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方法。
3.认识改革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我们要有改革创新精神。
二、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作用学习难点: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三、学法指导1.学会前后联系,把“春秋战国的纷争”和“大变革时代“联系起来进行分析,认识到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是历史的必然。
2.学会从历史现象入手,抓住历史的本质。
3.学会整合分析归纳历史。
四、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在春秋战国以前,农业和手工业工具以什么为主?阅读P36《战国时代的铁制农具》图,通过观察,与今天的农具比较,有什么异同?2.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生产力发展)的表现?3.列举商鞅变法的时间、原因(结合自主学习第二题)、目的、内容是什么?4.我国封建社会开始于什么时期?(二)合作探究材料一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建立县制。
由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
材料二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后五月而秦孝公卒(死),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想要反叛),发吏捕商君。
秦惠王车裂(古代一种处死犯人的酷刑)商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请回答:学生纠错①根据材料二,商鞅变法遭到哪些人的反对?为什么?试从材料一中举例说明。
②变法前后,国家的统治阶级和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那些变化?③商鞅后被车裂处死,请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④商鞅变法的性质、意义是什么?商鞅变法对我们有何启示?(三)达标检测1.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后因破齐有功被拜为内史(秦朝京城的最高行政长官),这主要得益于商鞅变法的规定() A.承认土地私有 B.奖励军功,按功授爵C.推行县制 D.生产大量的粮食和布帛2.与“徙木立信”有关的历史人物是()A.管仲B.齐桓公C.孙膑D.商鞅3.我国农业发展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是指()A.铁农具B.选种C.牛耕D.治虫害5.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的根本动力是()A.生产力的发展B.力图称雄天下的C.周王室日渐衰微D.阶级斗争的尖锐6.商鞅变法最突出的历史作用是:()A.推动生产力的发展B. 推行县制,加强中央集权C. 承认土地私有D.促进我国封建制度的形成7.右图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这个水利工程在8.2020年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中经受住了考验。
七年级历史上册 7 大变革时代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第7课大变革时代【学习目标】:1、了解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情况;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2、通过对商鞅、李冰等历史人物的评价,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通过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改革求发展、改革求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重、难点】: 1、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2、掌握封建社会的形成当堂测评分层达标基础落实★1、与“徙木立信”有关的历史人物是()A.管仲B.齐桓公C.孙膑D.商鞅2、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是在()A.夏朝B.商朝C.春秋D.战国3、我国农业发展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是指()A.铁农具B.选种C.牛耕D.治虫害4、李冰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是()A 灵渠B 都江堰C 白渠D 大运河5.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的根本动力是()A.生产力的发展B.力图称雄天下的野心C.周王室日渐衰微D.阶级斗争的尖锐6、战国时期是()A.奴隶社会的衰落时期B.封建制的确立时期C.奴隶制的鼎盛时期D.统一的封建国家形成时期7、商鞅变法中最大触动贵族利益的措施是()A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B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C 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D 建立县制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和的矛盾。
发展能力★★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从此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每一次变革都大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说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提升素养★★★本课讲述了很多春秋战国时期具体变革的事例,比一比,看谁找得多。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导学案 新人教版
第七课大变革的时代【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先秦文字的演变,天文、历法、医学和音乐的成就。
2、掌握商朝甲骨文、中国古代历法和诗人屈原。
3、通过学习屈原,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操教育。
【教学重点】甲骨文、商朝历法和诗人屈原。
【教学难点】甲骨文的文字结构、古代历法和《离骚》的艺术成就。
【课时】1课时【方式与方法】自主互助讨论式教学【自学导航】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1、()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2、我国至迟在()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
3、()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二、著名的都江堰4、()时期,秦国的蜀郡太守()在岷江中游修筑了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
5、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量农田,使成都平原获得“()”的美誉。
三、商鞅变法6、公元前()年,商鞅在()的支持下开始变法。
7、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逐步确立起来。
【合作探究】8、商鞅变法为什么会取得成功?【课堂小结】提问:大变革的时代,课本主要讲了那些变革?【课堂检测】选择题1、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于A、商朝B、西周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2、修筑都江堰的李冰是A、秦国人B、齐国人C、魏国人D、楚国人3、我国开始使用铁农具是在A、商朝B、西周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4、如果你想了解我国古代牛耕进一步推广的情况,应查找哪一时期的历史()A、商B、西周C、春秋 D\、战国5、《史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材料中的“天府”是指()A、江都平原B、关中地区C、成都平原D、中原平原6、伴随铁器、牛耕的开始使用和推广,我国的历史舞台上出现了后来成为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A、奴隶主阶级B、奴隶阶级C、农民阶级D、地主阶级7、李冰修建的都江堰有很多功能造福于后代,这些功能不包括()A、防洪B、灌溉C、旅游观光D、国防建设二、材料解析题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苛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苛可以民,不循其礼。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导学案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导学案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了解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情况;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历史文物图,寻找并分析图中历史信息,作出简单历史结论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的分析,认识到:改革求发展、改革求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
学习重点:本课的重点是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学习难点: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学习方法:学习本课时,应把“春秋战国的纷争”和“大变革的时代”两课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注意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过程中从量到质的变化。
自主学习问题: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1.我国开始使用铁农具是在——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二.著名的都江堰1.战国时期,秦国蜀守——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2.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位于——三.商鞅变法1.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以——国的——效果最为显著2.封建社会初期的主要矛盾是——合作探究:为什么说都江堰是中国水利史上的一颗明珠?归纳小结:1、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2、著名的都江堰3、对商鞅、李冰等历史人物的评价。
巩固提升一、选择题1.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A.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B.牛耕的推广C.肥料的使用和适时耕种D.大兴水利工程 2.我国古代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其地理位置处在战国时期的()A.齐国B.楚国C.赵国 D.秦国3.李冰修筑的都江堰在()A.黄河流域B.岷江流域C.淮河流域D.辽河流域4.战国时期,推动各国国君变法的直接原因是()A.生产力的发展B.称雄天下的欲望C.缓和阶级矛盾D.壮大新兴地主阶级力量5.商鞅变法实行奖励农耕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发展农业生产 B.限制商业活动C.增强秦国实力 D.废除旧贵族特权二、材料分析题6.“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07课 大变革的时代》导学案1(无答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07课大变革的时代》导学案1(无答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了解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情况;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历史文物图,寻找并分析图中历史信息,作出简单历史结论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的分析,认识到:改革求发展、改革求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
学习重点:本课的重点是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学习难点: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学习方法:学习本课时,应把“春秋战国的纷争”和“大变革的时代”两课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注意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过程中从量到质的变化。
自主学习问题: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我国开始使用铁农具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著名的都江堰战国时期,秦国蜀守——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位于——商鞅变法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以——国的——效果最为显著封建社会初期的主要矛盾是——合作探究:为什么说都江堰是中国水利史上的一颗明珠?归纳小结:1、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2、著名的都江堰3、对商鞅、李冰等历史人物的评价。
巩固提升一、选择题1.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A.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B.牛耕的推广C.肥料的使用和适时耕种D.大兴水利工程2.我国古代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其地理位置处在战国时期的() A.齐国B.楚国C.赵国 D.秦国3.李冰修筑的都江堰在()A.黄河流域B.岷江流域C.淮河流域 D.辽河流域 4.战国时期,推动各国国君变法的直接原因是()A.生产力的发展B.称雄天下的欲望C.缓和阶级矛盾D.壮大新兴地主阶级力量5.商鞅变法实行奖励农耕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发展农业生产 B.限制商业活动C.增强秦国实力 D.废除旧贵族特权二、材料分析题6.“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导学案 新人教版
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
3.老师的问题:
①认识生产力(三)拓展延伸
商鞅变法作为两千多年前效果显著的一场改革,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什么借鉴意义?
基础检测:
1.后人写诗赞李冰说:“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主要由于()
A.兴修水利,使关中成为沃野
阅读课本P36-P37,完成以下问题
1、铁农具:时期开始出现,到时使用范围扩大。
2、牛耕:已使用牛耕,时期进一步推广,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3、说出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时期、人物、地位。
阅读课本P38-39,完成以下问题
1、商鞅变法背景(原因)、目的、时间、主要内容、历史作用。
2、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主要矛盾是与。
①上述材料是谁的名言?
②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③为了“治世”“便国”他采取了哪些有力措施进行变法?
④从中我们应该学习他的什么精神?
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
4.我国实行县制最早是在()
A.春秋B.战国C.夏朝D.商朝
5、商鞅变法中提出的选官的标准是()
A.开科考试B.门第高低C.地方推荐D.军功大小
6、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确立起来的方式是()
A.革命斗争B.变法或改革
C.农民与地主阶级的出现D.地主阶级统治建立
能力提高: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请回答:
B.修筑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造福于人民
C.改进生产工具,推广牛耕
D.任秦国蜀郡太守,勤政廉洁
2.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诸侯国的最主要原因是()
A.商鞅变法B.使用铁器C.推广牛耕D.兴修水利
3.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根本动力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课大变革的时代学习目标:1、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2、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3、李冰与都江堰的修建4、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和历史作用学习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学习难点:三个子目的联系和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快速阅读课文,将重难点勾画出来,并完成下列的填空题,如有疑问标在书上)A、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1、铁农具时期开始使用。
到时,使用范围扩大。
2、牛耕开始使用。
时期进一步推广。
它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
B、著名的都江堰是时期,在修建。
功能是和。
造福,使成都平原变成“”。
C、商鞅变法1、背景:(1)春秋以来,大量被开垦出来。
(2)一些奴隶主转化为,租种地主土地的人成。
(3)战国时期,为了,各国先后掀起变法运动,以秦的变法效果最显著。
2、内容:(1)国家承认,允许。
(2)奖励 (3)建立。
3、作用:(1)秦国的得到发展。
(2)军队增强。
(3)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4、各国变法的影响:逐步确立起来。
和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我国形成了。
二、合作探究展示1.讨论解决:铁农具为什么能较快推广?当时标志着生产力提高的另一个因素为什么是牛耕?2.选生表演本课导言“立木为信”的故事,师即兴提问:这个故事说明商鞅为变法创造了什么样的条件呢?这启示同学们,要想做个成功的人,必须具备什么品质?3. 出示问题组,学生抢答,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商鞅变法的内容及意义:(1)商鞅变法采取了哪些措施?(2)这些措施有利于哪个阶级?(4)对整个国家又有什么影响?4.讨论39页动脑筋,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三、课堂小结:四、系统归纳:五、巩固练习1.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A.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 B.牛耕的推广C.肥料的使用和适时耕种D.大兴水利工程2.我国古代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其地理位置处在战国时的()A.齐国B.楚国C.赵国 D.秦国3.战国时期,推动各国国君变法的直接原是()A.生产力的发展 B.称雄天下的欲望C.缓和阶级矛盾 D.壮大新兴地主阶级力量4.商鞅变法实行奖励农耕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发展农业生产 B.限制商业活动C.增强秦国实力 D.废除旧贵族特权5.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阅读材料回答:①上述内容出自战国时期什么人之口?②他在哪国实现了这一理论?有何历史影响?6、读图回答问题:(1)上面的示意图是古代一个著名的水利工程,这个工程的名称是什么?负责修建工程的水利专家是谁?(4分)(2)你认为该水利工程在当时的功能有哪些?(2分)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学习目标:1、学习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了解夏朝和商朝的历法、战国的24节气;知道扁鹊的成就;了解屈原和编钟。
2、通过分析史料提高学习能力。
3、通过学习,了解我国劳动人民在古代就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学习重点:甲骨文、商朝历法和诗人屈原。
学习难点:甲骨文的字型结构、古代历法和《离骚》的艺术成就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快速阅读课文,将重难点勾画出来,并完成下列的填空题,如有疑问标在书上)1、人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
它已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开始的。
商周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也称“铭文”。
晚期文字统一整理成一种样式,这种字体称为“”。
时期,竹书和帛书开始出现,字体也发生了变化。
2、商朝甲骨文有了对、月食的记载。
今天的农历又叫“”来源于夏朝。
到时一年分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年增加一个月。
战国时测出,以便安排农业生产。
3、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扁鹊,采用、、、的方法诊断疾病,战国末期的“”,其中湖北随县出土的最为有名。
二、合作探究展示(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1.〈小组游戏〉参照现在的汉字想象甲骨文中的“日”“月”“人”字分别应该怎样书写?你们造字的依据是什么呢?由此通过从“甲骨文—汉字,汉字—甲骨文”的推理活动,还能得出什么结论(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2.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甲骨文的被发现,有什么意义?大家可以讨论一下。
3.你见过中医看病吗?中医大夫是如何看病、治病的?我们称医术高明的医生,常说:“神医扁鹊,起死回生”。
为什么人们这样喜好“扁鹊”4. 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人们都要吃粽子、划龙舟,相传是为了纪念谁?你能说出他的作品及名句吗?这种民俗反映了人们什么思想感情呢?三、课堂小结:四、系统归纳:五、巩固练习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骨文是指商朝人把文字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B.商周时期的金文是指用金属笔写的字C. “大篆”这种字体出现于春秋时期D.春秋时期人们用毛笔蘸墨,在竹简或丝帛上书写2、“痛饮读离骚,放开今古才子胆;狂歌吊湘水,照见江潭渔父心。
”这幅对联所写的人物一直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怀念,他是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屈原3、“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人们最早可以用到这一成就是在()A.商朝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4、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它是由总结出来的()A.扁鹊 B.黄帝 C.华佗 D.张仲景5、下列哪一项史实不是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A.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年月日记录的日食B.定出一年中的24个节气C.观测到一颗彗星扫过北斗,留下了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D.扁鹊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6、最为珍贵的战国钟鼓乐器整套编钟出土于()A.湖北随州 B.河北邯郸C.四川成都 D.河南安阳7、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开始的()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学习目标:1、掌握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
2、了解老子及其他思想家和军事家的主张。
3、学会归纳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的能力。
4、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1.孔子的政治主张及教育成就。
2.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
学习难点: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学习过程: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快速阅读课文,将重难点勾画出来,并完成下列的填空题,如有疑问标在书上)1、百家争鸣的时间,原因。
2.春秋时(晚)期:a、孔子:学派的创始人。
政治主张:提出“”学说。
主张“”,“”反对和。
教育成就:创办,。
注意“”。
教育学生要要。
要求学生要及时复习以便“”。
他的言论被弟子整理成《》。
b、老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里。
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能够。
善于从面思考问题。
c、孙武:兵家鼻祖,著有《》,这是世界上的兵书。
军事格言。
3、战国时期:a、墨子:学派创始人,主张“”“”,支持正义战争。
b、孟子:提出“”,笼统的反对一切战争,要求统治者实行“”治国,轻徭薄赋。
主张保护c、庄子:主张顺其自然,“”。
d、韩非:学派的创始人,主张,实行,他提出建立。
二、合作探究展示(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1、在你的印象中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孔子)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值得我们继承?2、 2007年9月,以“走进孔子.喜迎奥运.同根一脉.共建和谐”为主题的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拉开帷幕。
儒家学说,被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孔子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2)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帮助或指导?3、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有哪些派别?他们的思想有哪些积极的东西值得现代社会吸收、利用?4、某同学前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心理很难过。
你认为用本课哪一学派的什么观点可以劝导他?并说明理由。
三、课堂小结:四、系统归纳:五、巩固练习1、儒家学派对我国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创始人是()A.孟子 B.庄子 C.孔子 D.墨子2、右图是某电视剧中出现的一块匾额。
匾额题字中“仁”的思想源自哪一学派()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3、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下面属于他的思想主张的是()A.顺应自然,清静无为 B.仁者爱人,克己复礼C.严刑酷法,加强君权 D.倡导兼爱,反对战争4、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播出于丹谈《论语》心得,引起了人们对儒家思想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下列主张符合孔子儒家思想的是()A.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主张人们要顺应自然B.主张强化中央集权和君主权力,提出“法治"思想C.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D.主张“非攻”、“兼爱”,要视人如己,互助友爱5、下列主张中,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这一思想的是()A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
B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C.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D.兵无常势,水无常形6、北京奥运火炬“祥云”的设计理念是“渊源共生,和谐共融”。
下列思想家的思想能体现之一理念的()①孔子②孟子③墨子④韩非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7、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主张的思想家是()A.庄子B.孙武C.墨子D.韩非8.推动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因素是()A.新兴地主的产生B.频繁的争霸战争C.社会大变革 D.井田制瓦解9.下列内容不正确的是()A.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B.孙武的著作是《孙子兵法》C.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D.孔子提出了“仁政”治国的学说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10课秦王扫六合学习目标:1、知道秦朝的建立及统一。
熟背秦朝中央集权的建立及巩固统一的措施。
2、感知秦朝的统一,增强统一中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学习重点:秦朝中央集权的建立及巩固统一的措施。
学习难点: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快速阅读课文,将重难点勾画出来,并完成下列的填空题,如有疑问标在书上)(一)、秦统一六国建立秦朝1、时间:从公元()年到公元()年,秦王()陆续灭掉六国。
2、都城:()。
3、意义: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上:创立了()制度。
最高统治者称(),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中央政府设()、()、()。
在地方上推行()。
2、经济上:(1)统一货币: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2)统一度量衡:对()、()斤两,作出整齐划一的规定。
3、文化上:统一():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
后来,又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
4、思想上:接受( )建议,(),加强思想控制。
```5、军事上:(1)派大将( )反击(),夺取河套地区,移民恳田戍边;(2)修筑西起(),东到()的(),抵御匈奴。
6、开发南疆:(1)统一东南、岭南等地区,开发那里的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