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保护法律制度.doc

合集下载

耕地保护制度

耕地保护制度

耕地保护制度耕地保护制度,是指国家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耕地资源,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也是维持人类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保护和合理利用耕地资源至关重要。

首先,耕地保护制度需要确立耕地资源的专有权。

通过确立农民对自己所属耕地的承包权、经营权和土地流转权,激励农民保护耕地资源、增加投入和提高耕地利用率。

同时,在土地流转中,需要建立完善的土地确权登记管理机制,保障农民的权益和流转的合法性。

其次,耕地保护制度需要建立健全的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体系。

通过科学的土地评估、分类和分级标准,合理划定耕地保护红线和限制性开发区,严格控制非农业用地的占用。

同时,加强对土地利用的动态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行为,确保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三,耕地保护制度需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保护。

农田水利对提高耕地生产能力至关重要,因此要加大对农田水利的投资力度,修建、维护和改造农田水利设施,提高耕地的灌溉和排水能力。

同时,要加强水土保持工作,防止水土流失和农田湿地退化,保障耕地资源的持续利用。

第四,耕地保护制度需要加强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

通过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减少农业对耕地资源的需求。

同时,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和培训,提高农民的从业技能和管理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五,耕地保护制度需要加强监督和执法力度。

加大对非法占用耕地的打击力度,加强土地执法检查和监督,对违法占用、破坏耕地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罚。

同时,建立健全的耕地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耕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确保耕地资源的有效保护。

总之,耕地保护制度是保障农业生产和人类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

通过确立土地专有权、建立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保护、加强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加强监督和执法力度等,可以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耕地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耕地保护制度

耕地保护制度

呼和木独镇国土资源管理所耕地保护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当前法律规定的耕地保护制度结合我所辖区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几个方面:一、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条第一款规定:“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该条第二款规定:“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

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

”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采取措施,确保本行政区域内耕地不减少;耕地总量减少的,由国务院责令在规定期限内组织开垦与所减少耕地的数量与质量相当的耕地,并由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验收,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因土地后备资源匮乏,新增建设用地后,新开垦耕地数量不足以补偿所占用耕地的数量的,必须报经国务院批准减免本行政区域内开垦耕地的数量,进行易地开垦。

”三、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三十—条第二款规定:“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

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没有条件开垦的或者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专款用于开垦新的耕地。

”四、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度根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关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作为政府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的一项内容,并由上级人民政府监督实施”的规定,各级政府应当建立以基本农田保护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为主要内容的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每年进行考核。

五、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国家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耕地保护规章制度汇编范本

耕地保护规章制度汇编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耕地保护,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汇编。

第二条本汇编适用于本地区行政区域内耕地保护工作,包括耕地保护的目标、原则、措施、责任等。

第三条耕地保护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保护优先,合理利用;(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三)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四)科学规划,严格管理。

第二章耕地保护目标第四条本地区耕地保护目标为:(一)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二)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三)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耕地保护措施第五条耕地保护措施包括:(一)加强耕地保护宣传,提高全社会耕地保护意识;(二)完善耕地保护规划,合理布局耕地资源;(三)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禁止非法占用耕地;(四)实施耕地质量提升工程,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五)加强耕地保护执法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

第六条耕地质量提升工程:(一)推广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提高耕地水分利用率和肥料利用率;(二)推广秸秆还田、有机肥施用等技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三)实施中低产田改造,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

第七条耕地保护执法监管:(一)建立健全耕地保护执法体系,明确执法职责;(二)加强耕地保护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三)加大对违法违规占用耕地的查处力度,严肃追究相关责任。

第四章耕地保护责任第八条耕地保护责任主体:(一)各级人民政府;(二)农业、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相关部门;(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四)农业生产经营者。

第九条各级人民政府耕地保护责任:(一)制定耕地保护规划,明确耕地保护目标;(二)落实耕地保护政策措施,确保耕地数量和质量;(三)加强耕地保护执法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四)组织开展耕地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耕地保护意识。

第十条农业生产经营者耕地保护责任:(一)合理利用耕地资源,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二)加强耕地保护,防止耕地退化;(三)遵守耕地保护法律法规,不得非法占用耕地。

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

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

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近年来,中国政府面临日益加剧的耕地占用压力,为保障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推出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这一制度着重保护耕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

下面从政策背景、制度内容和效果评估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政策背景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耕地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

但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土地资源的紧缺,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且耕地质量下降,越来越多的耕地遭到非农用地占用。

中国政府意识到这一问题严重,整合资源、协调发展、促进绿色发展,保障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已成为当前中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提出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将是必要的举措。

二、制度内容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严格控制城市扩张,严禁非法征用、占用、变更耕地,严格规定各省、市、县耕地保护红线。

2、在保护耕地质量和在建设用地和其他领域平衡发展之间寻求最优解。

对于不能避免占用耕地的项目,要加强对土地征收、补偿、开发、利用的管理。

3、对于耕地占用造成严重影响的,须进行生态修复和恢复原状,且要追究有关单位及个人的责任。

4、建立健全耕地保护奖励制度,采用奖励与惩罚并举的方式,积极鼓励地方各级政府和地方农民保护耕地。

三、效果评估自推出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以来,中国已建立至今最为完善的耕地保护系统,实施“一河一策”、“一山一策”等新型区域绿色发展战略,促进了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同时,耕地保护技术的突破,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也受到一定的支持和鼓励,助力中国农业持续发展。

在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珠三角等地区实施的耕地保护试点取得了积极成效。

同时,严格控制非农用地占用,新闻报道普遍称中央公司地产将退出一级建设用地市场,耕地占用面积下降。

综上所述,中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推行至今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需要加强和改进。

未来,中国应更加全面、科学地制定农业发展策略,在保障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同时,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耕地资源。

耕地保护规章制度范本

耕地保护规章制度范本

耕地保护规章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耕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有效防止耕地荒芜、退化和滥用,促进可持续农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权益,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耕地保护工作,具体实施单位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

第三条耕地保护工作遵循保护为主、合理利用原则,坚持生态优先、市场运作、法治导向。

第四条各级政府要加大对耕地保护工作的投入力度,加强监督检查,强化责任追究,确保规章制度的有效实施。

第五条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建立完善的耕地保护信息数据库,及时更新和公开相关信息,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第六条本规章制度所称耕地,是指用于种植农作物、养殖畜禽的土地。

第七条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应当制定本地区的耕地保护规划,并报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备案。

第八条耕地保护的具体措施和政策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另行制定。

第二章耕地保护和管理第九条各地方政府要加强对耕地的立案审批,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的规模和数量。

第十条对于非法占用耕地行为,应当及时查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第十一条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组织开展耕地保护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掌握耕地数量、质量、利用状况等情况。

第十二条对于存在耕地扩大、荒芜的情况,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组织相关单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治,确保耕地的有效保护。

第十三条各地方政府要建立健全耕地承包经营制度,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

第十四条对于耕地的减损、退化等问题,各地方政府要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加强农地的修复和复耕。

第十五条各地方政府要鼓励农民采取科学种植技术,提高耕地的生产能力和质量。

第十六条各地方政府要开展耕地连片种植,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产出效益。

第十七条各地方政府要建立健全耕地流转市场,推动农地资源的流转和集约利用。

第十八条各地方政府要组织开展耕地资源节约利用和粗放经营改造,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益。

第十九条各地方政府要加强对耕地资源的监测和评价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形成治理措施。

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是保护国家的耕地资源,维护国家的粮食安全。

耕地是国家的宝贵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耕地保护制度,以加强对耕地的保护和管理。

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首先需要设立严格的耕地红线,划定出不可侵犯的耕地保护区域。

这些区域应当经过精密测绘,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加以保护。

任何违反耕地红线的行为都应被严惩,确保耕地资源的完整和可持续利用。

同时,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还需要建立健全的耕地准入制度。

在准入制度中,对耕地的开发利用必须经过严格的评估和审批,确保其对耕地资源的影响最小化。

任何对耕地资源有损害的项目都应予以拒绝或限制,保护耕地资源的完整性和可持续利用。

此外,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还需要设立严格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对因耕地保护而受损失的农民或农户进行补偿。

这可以激励农民更好地保护耕地,防止耕地被非农业活动占用或破坏。

同时,补偿机制也是对耕地保护制度有效执行的保障。

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还应设立严格的监督和执法机制,确保各项规定得以有效执行。

相关部门应定期对耕地资源进行检查和评估,并对违法行为予以严厉打击。

同时,执法力度也应加大,对违法者进行严惩,以树立起对耕地保护制度的敬畏之心。

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还应强调科学种植,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科学种植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业对土地的消耗,保持耕地的肥沃和可持续利用。

推广科学种植技术和模式,培育农民科学种植的意识和能力,对于保护耕地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最后,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还需注重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耕地保护意识。

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对土地资源的认识和保护意识,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到耕地保护工作中来。

只有全社会形成对于土地资源的保护共识,才能真正实现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有效执行。

通过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可以确保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民法典耕地保护制度

民法典耕地保护制度

民法典耕地保护制度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问题越发凸显,尤其是耕地资源的保护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保护耕地资源,中国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2020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其中明确了关于耕地保护的法律规定。

耕地保护制度在民法典中的确立,标志着我国对耕地资源的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也为我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和食品安全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一、耕地保护的意义和目标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也是国家的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

保护耕地资源对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耕地保护制度的建立,可以保证耕地的数量和质量不受侵蚀,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田生态与农业生产的协调发展,为农民增收、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持。

二、耕地保护制度的主要内容1. 严格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耕地占用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为了控制耕地的非农业占用,民法典明确规定了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即对用地单位和个人占用耕地的,应当按相应比例补种相应的农作物,确保占用的耕地得到有效补偿。

2. 统一的农用地管理制度:为了合理保护和利用农用地资源,民法典对农用地的管理和利用进行了统一规定,明确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界定和保护措施,规定农用地的合理利用和生态保护措施等。

3. 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民法典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期限和保护进行了明确规定,对于侵犯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行为,给予了严厉的制裁。

4. 加强对耕地荒漠化和土地污染的治理:耕地的荒漠化和土地污染严重威胁着耕地的资源和生产环境,民法典在对耕地荒漠化和土地污染的治理上进行了规范,要求相关部门加强对耕地荒漠化和土地污染的防治工作,保护耕地的生态环境和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三、耕地保护制度的完善与实施耕地保护制度的实施需要相关部门积极出台配套的政策法规,以及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

应当加强对耕地保护目标的宣传、教育和监督,引导社会各界树立尊重耕地、保护耕地的意识和行动。

我国耕地保护法律制度研究

我国耕地保护法律制度研究

我国耕地保护法律制度研究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我国耕地数量每年都在缩减,加之土地资源的不均衡分布和利益上的纠葛,农村土地的保护和利用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因此,加强对耕地的保护和管理,促进农村土地可持续利用,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围绕我国耕地保护法律制度展开探讨。

1.法律原则(1)保护原则:在合法范围内,坚决保护耕地。

不得扰乱耕地的耕作状态,保障农民的农业生产权益,保护耕地质量和数量的稳定。

(2)优先原则:根据耕地面积规模,遵照“先保障,后开发”的原则,确实需要开发用地的,应优先选用非耕地和可退耕地。

(3)依法管理原则:各类主体必须依据法律法规,严格遵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格审批、备案、登记制度,不能违法用地或盲目扩张规模。

(4)限制原则:建设用地对土地资源量和质量的压力十分巨大,因此,在保障耕地利益的基础上,对建设使用的土地面积设定合理限制,并建立耕地预登记和备案制度,切实保护耕地。

2.现有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该法规定了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分别归属于国家、集体和农民,并对非农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审批、使用、监督等进行了重要规定,是我国土地管理的基础性法律。

该法规定了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明确了耕地承包的范围、安排方式、承包期限、承包权转让与继承等问题,保障了农民的承包权益,维护了粮食安全。

该法规定了城市规划编制、实施和监管的规定,对加强城市规划管理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4) 《耕地占用管制条例》该条例对耕地占用的范围、审批、补偿、退耕等问题进行了规定,是我国在土地保护方面的重要法律文件,是保障耕地质量和数量稳定的基础。

3.存在的问题和不足(1)在法律执行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基层执法不严格、执法标准不一、法律规范不完善等。

(2)对非法用地治理的力度还不够,相应的惩罚和处置能力较弱。

(3)在耕地保护机构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如机构设置较为混乱、职责不明确等,导致了耕地保护机构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解读耕地保护一票否决终身追责制度

解读耕地保护一票否决终身追责制度

解读耕地保护一票否决终身追责制度1. 耕地保护一票否决终身追责制度是指对于违法违规侵占耕地行为,实行一票否决,并对相关责任人实行终身追责的法律制度。

这一制度的出台旨在严厉打击耕地非农化和非农建设行为,保障耕地资源的稳定保护,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

2. 作为一个关乎农业、农村和国家生存发展的重要制度,耕地保护一票否决终身追责制度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和社会意义。

从法律层面来看,这一制度明确了耕地保护的底线和红线,并将相关责任人置于严厉的法律约束之下。

从社会层面来看,这一制度有力地阻止和遏制了耕地非农化和非农建设行为,有效保护了农民的土地权益和基本权益,有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3. 然而,对于这一制度的认识和理解需要更加深入和全面。

从实施的角度来看,如何确保一票否决和终身追责的制度落地生根、切实有效?如何确保该制度的公平公正性和法治性?如何在维护耕地资源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提升农民收入?这些都是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4.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我们要认真研究和探讨耕地保护一票否决终身追责制度,不仅要深刻理解其中规定的条款和要求,更要思考其背后的法律原则和价值取向。

必须充分认识到,耕地是农民的生命线,也是国家的宝贵资源。

保护耕地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法律责任,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

只有真正做到严肃认真地执行好这一制度,才能够真正维护好农民的利益,保护好耕地资源,并为农村振兴和国家粮食安全做出应有的贡献。

5. 解读耕地保护一票否决终身追责制度不仅要关注其表面规定和具体要求,更要理解其中的法律精神和社会意义。

只有结合实际情况,切实落实好这一制度,才能够更好地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保护好我国的耕地资源,更好地维护好农民的权益和利益。

在实践中,我们要深刻领会耕地保护一票否决终身追责制度的内涵和要求,积极参与到相关工作中,共同推动这一制度的落实和完善,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耕地保护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耕地保护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Why wait for the future, the dream is now.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耕地保护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基本农田保护实行全面规划、合理利用、用养结合、严格保护的方针。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作为政府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的一项内容,并由上一级人民政府监督实施。

在所有土地类型中,耕地是最重要的一个,其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我国对耕地的保护力度是很大的,这和我国耕地资源紧张有直接关系。

在耕地保护方面,有多部法律法规。

那么耕地保护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下面我们一起看看的这篇文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保护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促进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国家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本条例所称基本农田,是指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

本条例所称基本农田保护区,是指为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而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依照法定程序确定的特定保护区域。

第三条基本农田保护实行全面规划、合理利用、用养结合、严格保护的方针。

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作为政府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的一项内容,并由上一级人民政府监督实施。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基本农田的义务,并有权检举、控告侵占、破坏基本农田和其他违反本条例的行为。

第六条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工,依照本条例负责全国的基本农田保护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本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分工,依照本条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基本农田保护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基本农田保护管理工作。

耕地保护制度范本

耕地保护制度范本

耕地保护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耕地资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耕地保护管理工作。

第三条耕地保护工作应当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利用、严格保护、持续发展的原则,实行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保护制度。

第四条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责全国耕地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地方各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耕地保护工作。

二、耕地保护责任第五条各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耕地保护工作负责,应当将耕地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确保耕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

第六条耕地使用者应当合理利用耕地,保护耕地质量,不得擅自改变耕地用途。

第七条耕地保护责任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耕地保护制度,明确耕地保护目标和任务,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三、耕地保护措施第八条各级政府应当组织编制耕地保护规划,明确耕地保护的重点区域和措施,确保耕地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保护。

第九条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农用地,确需占用的,应当实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第十条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实施耕地质量提升工程,提高耕地生产能力。

第十一条建立健全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对耕地保护工作成效显著的地区和单位给予奖励,对耕地质量下降的地区和单位实行补偿。

四、耕地保护监管第十二条各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耕地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耕地保护执法检查制度,对违反耕地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查处。

第十三条耕地使用者应当接受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的监督和管理,如实提供耕地利用情况,配合耕地保护工作的检查和调查。

五、法律责任第十四条违反本制度的,由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在耕地保护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索贿受贿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我国耕地保护法律制度研究

我国耕地保护法律制度研究

我国耕地保护法律制度研究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耕地资源的保护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在城市扩张、工业化发展和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过程中,耕地资源受到了严重的侵蚀和破坏。

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我国的耕地资源,我国不断加强对耕地保护的立法和政策制定,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

耕地保护法律制度的研究对于推动我国耕地保护工作,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耕地保护法律制度的理念与原则我国耕地保护法律制度的建立,立足于保护耕地资源、促进农业发展、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农民利益和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耕地保护法律制度的核心理念是以保护为主、合理利用为辅,坚持保护耕地资源不可逆原则,依法保护耕地资源,严格限制耕地占用和非农化,加强对耕地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利用监管,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耕地保护法律制度以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坚持可持续利用和生态保护原则,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效地保护了我国的耕地资源。

我国的耕地保护法律制度主要包括土地管理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耕地转用审核制度、农田水利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等。

1. 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是我国耕地保护的基本法律,主要规定了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管理制度和利用原则,明确了耕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要求,加强了对耕地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利用监管,保障了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我国土地利用的指导性文件,规定了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要求,明确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向和重点保护区域,为耕地保护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决策支持。

4. 农田水利法农田水利法是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基本法律,规定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原则和要求,保障了农田水利工程的顺利建设和有效管理,为提高耕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耕地保护管理规章制度

耕地保护管理规章制度

耕地保护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耕地保护管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所称耕地保护管理,是指对耕地进行保护、合理利用和开发,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生态不恶化,满足国家粮食和农业发展需求。

第三条各级政府应当将耕地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耕地保护工作的领导和协调,确保耕地保护目标的实现。

第四条耕地保护管理工作应当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利用、严格保护、适度开发的原则,促进耕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耕地保护责任第五条各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耕地保护工作负责,应当明确耕地保护责任,建立健全耕地保护责任体系。

第六条耕地保护责任主要包括:(一)制定耕地保护规划和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二)落实耕地保护目标,确保耕地数量和质量的稳定;(三)加强耕地保护执法监管,及时发现和处理耕地违法行为;(四)开展耕地保护和农业资源调查监测工作;(五)组织耕地保护和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耕地保护意识和能力。

第七条耕地保护责任主体包括:(一)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二)农业经营主体;(三)土地使用权人;(四)其他使用耕地的单位和个人。

第八条耕地保护责任主体应当履行以下义务:(一)合理利用耕地,不得闲置、荒芜耕地;(二)保持耕地质量,不得擅自改变耕地用途;(三)参加耕地保护和农业技术培训,提高耕地保护意识和能力;(四)配合政府开展耕地保护和农业资源调查监测工作。

第三章耕地保护措施第九条耕地保护措施主要包括:(一)耕地保护规划和政策措施的制定与实施;(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落实;(三)耕地质量提升和土地整治工作的推进;(四)耕地保护执法监管和违法行为的处理;(五)耕地保护和农业技术培训的组织开展。

第十条耕地保护规划和政策措施应当包括:(一)耕地保护目标和工作计划的制定;(二)耕地保护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三)耕地保护和农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四)耕地保护责任主体的确定和责任的分配。

村耕地保护制度

村耕地保护制度

村耕地保护制度一、总则1. 为了加强对村耕地的保护,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村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2. 本制度所称耕地是指我村集体所有或国家所有由我村农民耕种的土地,包括水田、旱地、菜地等。

3. 村耕地保护工作由村委会统一领导,实行专人负责,村民共同参与的原则。

二、耕地的规划和利用1. 村委会应组织专业人员对村耕地进行全面调查,根据土地性质、气候条件、农作物生长特点等因素,制定耕地的利用规划。

2. 利用规划应明确耕地的用途、种植结构、轮作制度等,确保耕地的可持续利用。

3. 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耕地,应进行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修复措施,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三、耕地的保护措施1. 严格控制非农用地占用耕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占用耕地。

2. 加强对耕地的水土保持工作,防止水土流失对耕地造成损害。

3. 加强对耕地的污染防治工作,禁止向耕地排放有害物质。

4. 鼓励村民采取有机肥料、生物防治等技术手段,提高耕地质量。

四、耕地的流转和管理1. 村集体所有的耕地,应通过承包、租赁等方式进行流转,明确流转程序和双方权利义务。

2. 对承包或租赁耕地的单位或个人,应加强管理,确保其按照约定使用耕地。

3. 对长期闲置的耕地,应进行收回或重新发包,确保耕地的有效利用。

五、法律责任1. 对非法占用耕地、破坏耕地质量等行为,应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 对不按照约定使用耕地、违反规划管理等行为,应按照合同约定或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如有未尽事宜,由村委会解释并制定补充规定。

2. 本制度中的耕地包括农业用地和林地等其他类型土地,以确保对村土地资源的全面保护。

民法典中关于耕地保护制度

民法典中关于耕地保护制度

《民法典》中关于耕地保护制度的内容如下:
国家保护耕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

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没有条件开垦或者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专款用于开垦新的耕地。

非农业建设必须节约使用土地,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

国家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禁止占用耕地建窑、建坟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沙、采石、采矿、取土等;禁止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闲置、荒芜耕地,对已闲置、荒芜的耕地采取严厉的措施;鼓励合理地开发未利用土地;鼓励土地整理,改造中、低产田,整治闲散地和废弃地;对因挖损、塌陷、压占等使土地遭到破坏的,应当进行复垦,优先用于农业。

耕地保护管理规章制度

耕地保护管理规章制度

耕地保护管理规章制度1. 引言耕地是保障粮食安全、维护国家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耕地资源,制定和实施耕地保护管理规章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规范和指导耕地保护管理工作,确保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2. 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的目的是确保耕地的有效保护和管理,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适用范围包括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农业部门和相关研究机构。

3. 耕地保护原则3.1 公平原则: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保障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公平分配。

3.2 综合利用原则:通过综合利用耕地资源,实现农业的高效、高产、高质。

3.3 环境友好原则:在耕地利用和管理过程中,注重保护生态环境,积极推动绿色农业的发展。

3.4 长期稳定原则:在耕地利用和管理过程中,注重稳定性,确保耕地资源的长期可持续利用。

4. 耕地保护管理制度4.1 耕地保护目标根据国家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制定耕地保护目标,包括粮食生产能力稳定提高、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等。

4.2 耕地保护与管理责任明确耕地保护与管理的责任主体,包括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农业部门、地方政府和农民等,各方需按照分工合作的原则,共同推进耕地保护工作。

4.3 耕地保护和管理措施制定具体的耕地保护和管理措施,包括:•耕地规划管理:制定耕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区域详细规划,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对耕地的占用。

•耕地质量保护:加强农田水土保持工作,防治耕地退化和盗采土壤等行为。

•耕地面积保护:划定耕地红线,严禁违法违规占用耕地,加强执法监管。

•耕地资源监测和评估:建立耕地资源监测系统,定期进行耕地资源的监测和评估工作。

•耕地保护宣传教育:加强对农民和社会公众的耕地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对耕地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4.4 耕地保护考核和激励措施建立耕地保护考核和激励机制,对各级政府、农民等实施耕地保护管理工作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给予相应的激励和奖励。

5. 耕地保护管理的监督和评估建立耕地保护管理的监督和评估机制,通过定期检查和评估工作,确保耕地保护规章制度的有效实施和推进。

民法典耕地保护制度

民法典耕地保护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编“物权”第二分编“所有权”第四章“一般规定”中的第二百四十四条规定,国家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

不得违反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

此外,根据该法典,第十二条也明确规定了对于耕地的特殊保护措施,包括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控制耕地转为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并建立耕地保护补偿制度。

我国地少人多,耕地是宝贵的资源,且后备资源贫乏,如何保护我国宝贵的耕地资源,并合理利用,关系中华民族的生存。

因此,根据土地管理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有关耕地保护的基本政策还包括:1. 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2. 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
3.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以及保证耕地质量,非农业建设的用地原则是,必须节约使用土地,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禁止闲置、荒芜耕地;开发未利用土地等。

耕地保护巡田制度范本

耕地保护巡田制度范本

耕地保护巡田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耕地保护,防止耕地资源浪费和非法占用,确保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耕地保护巡田制度,是指对耕地实行定期巡查、监管和管理,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生态不恶化,保障耕地合理利用和粮食生产安全。

第三条耕地保护巡田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的所有耕地,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个体均应遵守本制度。

二、巡田组织与管理第四条建立四级巡田组织体系,包括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田长,以及村级巡田员。

各级田长对所辖耕地保护负总责,村级巡田员负责具体巡查工作。

第五条各级田长应当定期组织巡查耕地,了解耕地利用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国家级田长每年至少巡查一次,省级田长每半年至少巡查一次,市级田长每季度至少巡查一次,县级田长每月至少巡查一次。

第六条村级巡田员负责日常巡查工作,每天至少巡查一次,及时发现并制止非法占用、破坏耕地等行为。

第七条各级政府应当为巡田工作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技术支持,确保巡田制度有效实施。

三、巡查内容与要求第八条巡查内容包括:耕地数量、质量、生态状况;耕地保护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耕地违法违规行为等。

第九条巡查要求:(一)详细记录巡查情况,填写巡查记录表;(二)对发现问题,应当及时采取措施,制止违法行为,并向上级田长报告;(三)对重大问题,上级田长应当及时处理,并向国家级田长报告。

四、问题处理与整改第十条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各级田长应当及时组织整改,确保耕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第十一条对违反耕地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予以查处,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第十二条各级田长应当定期汇总巡查情况,分析耕地保护形势,提出整改措施,并向上级田长报告。

五、考核与激励第十三条建立健全耕地保护巡田制度考核机制,对各级田长的耕地保护工作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作为对其考核的重要依据。

耕地保护工作责任制度范本

耕地保护工作责任制度范本

耕地保护工作责任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耕地保护,确保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耕地保护工作责任制度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原则,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明确责任、强化落实。

第三条各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耕地保护工作负总责,主要负责人是耕地保护的第一责任人。

第四条耕地保护工作责任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的耕地保护管理工作。

二、责任划分第五条耕地保护工作责任划分如下:(一)各级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耕地保护工作的组织实施,制定耕地保护政策措施,建立健全耕地保护制度,确保耕地保护目标得以实现。

(二)自然资源部门:负责耕地保护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耕地占补平衡的监督管理,违法占地行为的查处等工作。

(三)农业农村部门:负责耕地质量建设和管理,农业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审批,农业结构调整中的耕地保护等工作。

(四)发展改革、财政、生态环境、水利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参与耕地保护工作,形成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第六条各级政府要明确耕地保护工作的具体责任人和联系人,负责耕地保护工作的日常协调和推进。

三、责任落实第七条各级政府要根据耕地保护目标,制定年度耕地保护工作计划,明确工作任务、完成时限和具体措施。

第八条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耕地保护考核制度,将耕地保护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对耕地保护工作成效进行评价和通报。

第九条各级政府要加大耕地保护投入,确保耕地保护工作所需资金得到保障。

第十条各级政府要加强对耕地保护工作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全社会耕地保护意识。

四、责任追究第十一条各级政府要加强对耕地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对未完成耕地保护目标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十二条各级政府要严肃查处耕地保护工作中的违法行为,对违反法律法规,擅自占用耕地、破坏耕地等行为,要依法予以查处。

第十三条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耕地保护工作责任追究机制,对履行职责不力、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等行为,要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耕地保护法律制度
一、耕地保护概述
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三、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四、耕地占用审批制度
【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了解耕地保护的概念及其客观必要性,熟悉耕地保护内容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系统,深刻领会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和耕地占用审批制度。

【教学重点及难点】我国现行法律制度对我国基本农田的影响。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适量讨论和课后阅读。

第十章耕地保护的概论
一、耕地保护的概念
耕地保护不仅要保护耕地资源本身,还要保护使土地成为耕地的环境条件。

从保护的内容和任务来看,有协调人地矛盾的耕地数量保护,又有保证耕地生产水平的耕地质量保护。

它既包括为保护耕地生产力而采取的整治的办法,也包括对土地的一合理利用和浪费行为以及对一切导致土地生态环境遭受到破坏的活动或行为的制裁。

二、我国现有耕地资源状况
1.耕地逐年减少,人均占有量小,耕地数量保护任重道远
2.耕地的总体质量欠佳,质量保护刻不容缓
3.耕地后备资源匮乏,开发整理弥补耕地减少的难度加大
三、耕地保护内容
(一)耕地数量的保护
1、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行政区域内耕地总量不减少
2、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
3、节约用地,挖掘建设用地潜力,减少耕地占用
4、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闲置、荒芜耕地
(二)耕地质量的保护
禁止破坏耕地种植条件和毁坏农田的行为。

鼓励改良土壤,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防治污染,维护和提高农田生产力。

保护和利用耕地耕作层,减少耕地占用的损失。

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应与生态保护相结合。

四、保护耕地管理的基本思路
1、在体制上,采取治本之策
2、在机制上,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3、在法制上,必须遵守《宪法》、《刑法》、《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
4、在战略上,必须实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
5、在微观用地方式上,转换思路,注意内涵挖潜,提倡集约用地
第二节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一、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指在某一行政区域内一定时间耕地增加和减少的数量相抵消,耕地总量不得减少。

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系统
总体平衡
区域平衡
质量平衡
时间平衡
三、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
1.控制各项建设占用耕地
2.限制耕地转为非耕地
四、耕地的占补平衡制度
耕地的占补平衡制度即占用耕地补偿制度,是指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单位,要负责开垦与占用耕地的数量与质量相当的耕地作为对减少耕地的补偿。

任何建设占用耕地都必须改造开垦耕地的义务。

开垦耕地的责任人是占用耕地的单位。

建设单位和地方人民政府都必须根据需要落实开垦耕地的资金。

开垦耕地的地块应当落实。

缴纳耕地开垦费,专款用于新耕地的开垦
省级人民政府在耕地占补平衡中的职责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制定开垦耕地计划
对建设单位和县、市人民政府开垦耕地进行监督
组织开垦耕地
五、省级人民政府在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中的责任
1.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实行耕地总量平衡
2.保护耕地总量不减少是最低要求
3.关于生态建设退耕和灾害毁损等原因减少的耕地,集中组织对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并对退耕的目标,根据开垦情况有计划地做出安排
4.对省级人民政府没有切实履行耕地保护责任,国务院将及时采取措施,现今其组织开垦耕地,并进行验收
5.耕地保护指标核减
第三节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一、基本农田制度概述
(一)基本农田与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含义
基本农田,是指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

基本农田保护区,是指为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而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依照法定程序确定的特定保护区域。

(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的确定
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农田的划定、保护、监督管理以及违反基本农田保护规定所需承担的法律责任和处罚的办法等。

二、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划定
(一)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的依据及数量要求
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的依据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基本农田应当占本行政区域内耕地总面积的80%以上,具体数量指村根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逐级分解下达。

(二)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规划与划定
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编制全国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并
报国务院批准。

各级人民政府编制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时,应当确定基本农田保护的数量指标和布
局安排,并逐级分解下达。

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应当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农业资源调查区划为依据,并与城
市规划、村镇建设规划相协调。

凡是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由县级人民政府设立保护标志,予以公告;由县级人
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建立档案并报送同级农业行政管理部门。

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后,由省、自治区、协调人民政府组织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和农
业行政主管部门验收确认。

二、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划定
(三)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耕地范围
依据《土地管理法》第34条规定和《保护条例》第10条规定,下列耕地应当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严格管理:
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确定的粮、棉、油生产基
地内的耕地
有良好的水利和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正在实施改造计划以及可以改造的中、低产
田。

蔬菜生产基地
农业科研、教学试验田。

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铁路、公路等交通沿线,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区周
边的耕地,应当优先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

三、基本农田保护规定
(一)基本的数量保护
(二)基本农田的质量保护
(三)基本农田保护的监督管理
四、违反《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五、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的实施与完善
1.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管理过于僵化
2.基本农田保护管理机制不完善
3.基本农田保护法规不健全
4.缺乏基本农田保护资金
监督检查定期化和制度化
完善基本农田保护法律制度
第四节耕地占用审批制度
一、《土地管理法》修订前的耕地占用审批制度
二、现行的耕地占用审批制度
(一)耕地占用审批制度主要内容
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建设征用耕地及其他土地的,应按有关审批权限进行审批。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乡(镇)土地兴办企业或者与其他单位、个人以土地使用权
入股、联营等形式共同兴办企业,涉及占用农用地的,也应该依照上述第1条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农村居民使用宅基础占用农用地的审批。

(二)严格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审批
三、违反耕地占用审批制度所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一)对非法批地行为的认定
(二)对非法批地行为的处罚
1、行政处分
2、刑事责任
(三)对非法批准的土地的处罚
思考问题
学过了耕地的基本法律规定后,也基本了解了我国现行法律制度对耕地问题的基本架构,试着结合现行法律分析耕地保护应进一步采取的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