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是历史编撰的基础 《史学概论》 马工程
认识历史的基本原则 《史学概论》 马工程
1.整体研究原则是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关 于普遍联系的观点相一致的。
2.就时间序列而言,整体研究原则就是 要把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发展,看成一个有 内在脉络的连续的过程,不因为后来的偏 见而割裂历史。
※不能把历史剪切成为零散的“例证和 插图”,不能因为后来的政治好恶而限制 历史学家的视野,不能有意的割断历史, 不人文学科
历史主义意味着对特殊性的关注,同 时叙述的表达方法也成为不言而喻的事情。 而一般所认为的科学,则是要把个别经验 同理论结构联系起来,将杂乱无章和五花 八门的感觉经验去对应一种逻辑上统一的 思想体系。这需要建构概念和理论模式, 解释普遍性的现象,得出普遍性的规律。
另外,因为历史主义认为历史学研究的 对象是曾经活着的个人和集团,他们的独特 个性只有用历史学家的直觉来理解才可捕捉。
3.在分析历史时期的阶级和阶级斗争问 题时,要遵循历史主义的原则,历史地看 待历史上的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注意把 某一时代的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置于其所 存在的具体的历史环境中考察,得出更加 接近历史实际的结论。
对各个阶级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要有贴近其所处的历史阶段和历史场景的 评价,既不能苛求古人,也要防止缺乏学 术批判精神的片面“弘扬”。
4.还要注意“阶级意识”如何产生和是 否存在的问题。
※由于在经济生产中的地位而划分的阶 级,就是所谓“自在之阶级”,这一范畴 描述的是阶级的客观生活。
※ “自为之阶级”是指因为从主观上对 本阶级的成员分享一种共同的经济地位和 利益,具有自觉的认识,产生了本阶级 “阶级意识”,从而达致的共同的阶级意 识和阶级组织的结合。
2.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
巴勒克拉夫认为:当历史主义(就其唯 心主义和相对主义的词义上说)困于本身 的内部问题而丧失早期生命力时,马克思 主义为取代历史主义提供了有说服力的体 系。
什么是历史观 《史学概论》 马工程
什么是历史观
2. 历史观决定着历史研究的方向
1.历史观的时代性和阶级性
○最初的历史观,带有朴素的、直觉 或直观的性质,因为它们只是对部分历 史现象或具体历史进程的零碎、片断的 认识和反映。
○不同的社会历史时代和不同的阶级 地位决定了人们不同的社会生活,因而 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阶级之间,会有 与之相适应的不同的历史观。
一、历史观是历史学的理论指导
1. 历史观是人们对历史的根本看法 主要指人们对社会的起源、社会生活的
本质,以及历史总体运动和一般规律的理论 性概括。它是史学的灵魂,是史学理论的核 心内容。
黑格尔:只有当我们能够提出一个确定 的史观时,历史才能得到一贯性。
(1770-1831)
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 德国著名哲学家,在逻辑学、历史哲学、美学、宗教、 形而上学、认识论、政治学、辩证法等方面都卓有建 树。著有《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 书》、《法哲学原理》、《哲学史讲演录》、《历史 哲学》 等等。马克思曾深受黑格尔影响,并吸收他的 一些思想。他的唯心主义则被马克思所批判和扬弃。
3.一些类似“历史观”的概念与观点
※ 历史心性 Historicity 参考王明珂《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历
史心性》,《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
※ 文化决定历史 参考黄应贵《历史与文化——历史人
什么是历史学 《史学概论》 马工程 ppt课件
《法国乡村史》、《会魔术的国王们》、《历史 学家的技艺》等什。么是历史学 《史学概论》 马工
程
2.历史学是研究历史矛盾运动过程及其规律 性的科学。
教材关于“历史学”的定义是在唯物史观 指导下的定义。 ※ 此处的“历史”同样指人类史。
这同样表明,历史并非研究“过去”。 ※ “矛盾运动过程”体现了辩证法的精神。
强调过程,就意味着关注时间性变化。而 “矛盾运动”则意味着辩证法。
什么是历史学 《史学概论》 马工 程
※ “规律性” 表明历史是客观的,它不以 人的意志为转移并且能为人们所认识,这 体现了唯物主义的原则。
讨论:
唯心主义的史学家反对历史是不以人的 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认为历史是思想 的产物。下面是我国著名学者朱光潜对意 大利著名唯心主义哲学家克罗齐的历史思 想的一段介绍,请先阅读,然后讨论。
什么是历史学 《史学概论》 马工程
什么是历史学
什么是历史学 《史学概论》 马工 程
什么是历史学
一、历史学的对象是人类史 1.马克·布洛赫:历史是研究时间中的人 的科学。 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 人们有时说,历史是一门有关过去的 科学,在我看来,这种说法很不妥当。
什么是历史学 《史学概论》 马工 程
什么是历史学 《史学概论》 马工 程
柯林武德(R.C. Collingwood)《历史的观 念》:历史学是一种研究或探讨。科学是要 把事物弄明白,在这种意义上,历史是一门 科学。历史学是作什么用的,我的答案是, 历史学是“为了”人类的自我认识。
什么是历史学 《史学概论》 马工 程
二、历史学的学科特征 1.历史学的根本特征 ※以史料为基础,但史学不只是史料学。
什么是历史学 《史学概论》 马工 程
04第四章 《中国史学史》 马工程
第一节 史官的设立和官修正史的成就
三、实录和国史
• 隋唐皇朝重视修撰起居注、实录和国史,这是时人关 于本朝史的撰述
• 五代时,史家们撰写《唐书》(后世称《旧唐书》) ,唐代实录和国史以及会要等,都是最宝贵的历史资 料。
至德二载十一月二十七日,修史官太常少卿于休烈奏曰: “《国史》一百六卷,《开元实录》四十七卷,《起居注》并 余书三千六百八十二卷,在兴庆宫史馆,并被逆贼焚烧。且国 史、实录,圣朝大典,修撰多时,今并无本。望委御史台推勘 史馆所由,并令府县搜访。有人收得国史、实录,能送官司, 重加购赏。若是官书,并舍其罪,得一部超授官,一卷赏绢十 疋。”数月惟得一两卷。前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贼陷入东京 ,至是,以其家先藏 《国史》一百一十三卷送官。
没有提供更详细的记载。
第四节 历史撰述的多方面成就
七、佛教史籍的发展
隋唐时期,佛教史籍有了进一步发展,而且具有 前后相衔接的特点。依前例, 这里也略举一二,以窥全貌。 • 《历代三宝记》,十五卷,隋费长房撰。 • 《续高僧传》,三十卷,唐道宣撰。 • 《广弘明集》,三十卷,唐道宣撰。 • 《法苑珠林》,一百卷,唐道世撰。 • 《开元释教录》,二十卷,唐智癉撰。
——杜佑《通典》书首
第三节 典制体史书《通典》的旨趣及 其史学价值
三、杜佑史论的特色
• 关于《通典》史论的形式。《通典》的史论,有多样的形 式,包含序、论、说、议、评。
• 从今天的认识来看,序、论、说、议、评的区别和运用, 反映了杜佑治学的严谨和考量的细致,但这种区别又都包 含在议论这个大范畴之中,本无截然划分的界限。
• 《通典》作为中国古代史学上“三通”以至“九通”之首 ,不仅在制度史研究方面,而且在历史理论研究方面,都 有许多新的创造,在中国史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
11第十一章 《中国史学史》 马工程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史学主导地位的确立与发展
一、毛泽东论历史研究与史学发展及其理论 意义
• 第一,从宏观上重视历史唯物论和辩证唯物论的阐释 和运用。
• 第二,关于评价历史人物的理论和方法及具体运用。 • 第三,关于学术、文化、艺术的民族性和中国化的问
题。
吸收外国的东西,要把它改变,变成中国的。鲁 迅的小说,既不同于外国的,也不同于中国古代的, 它是中国现代的。
• 第三,对相关历史理论问题的讨论,还是一次将研究视角扩展 到中国史之外、是中西历史比较研究的一次大规模尝试。
• 第四,运用跨学科方法对历史进行研究和解读,也在讨论这些 重大历史理论问题过程中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反映。
• 第五,在讨论中起到最重要作用的是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史学家 ,如郭沫若、范文澜、侯外庐分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古史分期问 题讨论、汉民族形成问题讨论、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问题 讨论的开启者,翦伯赞、吕振羽等老一辈史家在其中的作用也 举足轻重。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史学主导地位的确立与发展
四、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史学的新气象
•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和运用逐步摆脱了教条化和公式化的 错误倾向,强调研究工作要从历史事实出发而不是从概念和原 则出发。
• 对唯物史观的重新理解还使人们认识到,唯物史观并不能包括 历史学自身的所有理论,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是马克思主义指导认识社会、认识历史的基本理论,并不只是 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基本理论。
• 刘大年强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有其历史 必然性。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建设新成就
二、关于历史学的理论建设
• 20世纪8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提出了历史学的理论建 设问题。
• 《建国以来史学理论问题讨论举要》 (齐鲁书社1983年版) • 刘大年《论历史学理论研究》 • 白寿彝主编《史学概论》 • 尹达《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学的发展》
历史研究的比较方法《史学概论》马工程
历史研究的比较方法《史学概论》马工程《史学概论》是马工程先生的重要著作之一,其中对历史研究的比较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探讨。
本文将对该书中关于历史研究的比较方法进行分析和介绍,内容涉及比较方法的引入、比较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比较方法的具体应用。
首先,马工程先生在《史学概论》中提出引入比较方法是为了拓宽历史研究的视野和深化历史研究的层次。
他指出,只有通过比较才能把握历史的整体性和普遍性,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动力。
通过比较研究,可以将一个历史事件或现象置于更大的历史背景之中,从而获得更全面和准确的理解。
最后,比较方法在历史研究中可以应用于不同层面和不同领域,例如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发展、比较不同时期的历史变迁、比较不同社会群体的历史经验等等。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并解释历史发展的异同,揭示不同因素对历史演进的影响,进而提高我们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在《史学概论》中,马工程先生还提出了一系列比较方法的具体应用案例,例如比较研究中的问题与方法、比较历史变迁的因素和机制、比较历史经验的价值和意义等。
通过这些案例,读者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比较方法在历史研究中的实际运用和效果。
总之,《史学概论》中关于历史研究的比较方法的论述和分析为历史学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比较方法的引入拓宽了历史研究的视野,提高了历史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使历史研究更具科学性和客观性。
因此,我们应当充分认识比较方法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性和价值,并在实际研究中加以应用和发展。
文物学概论马工程
文物学概论马工程1. 引言文物学是研究人类历史和文化遗产的学科,马工程是文物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本文将介绍文物学概论马工程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2. 文物学概论马工程的基本概念文物学概论马工程是指通过对马的遗骸、马具、马车等文物进行研究,了解古代马匹的品种、用途、驯化历史以及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马作为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对马文物的研究,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的农业、交通、战争等方面的情况,对于研究人类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3. 文物学概论马工程的研究方法文物学概论马工程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考古学、生物学、遗传学、形态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方法。
首先,考古学是文物学概论马工程的基础。
通过对马文物的发掘和整理,可以了解马在古代社会的使用情况、分布范围以及与其他文物的关联。
其次,生物学和遗传学的研究方法可以通过对马骨骼和遗传物质的分析,了解古代马匹的品种、遗传特征以及驯化历史。
通过对马的遗传信息的研究,可以揭示马在人类社会中的演化过程和驯化历史。
再次,形态学的研究方法可以通过对马骨骼和马具的形态特征进行分析,了解古代马匹的体型、功能以及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通过对马骨骼和马具的形态特征的研究,可以了解古代马匹在农业、交通、战争等方面的应用情况。
4. 文物学概论马工程的应用领域文物学概论马工程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
首先,文物学概论马工程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历史学领域。
通过对马文物的研究,可以揭示古代社会的农业、交通、战争等方面的情况,为历史学家提供重要的研究资料。
其次,文物学概论马工程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考古学领域。
通过对马文物的发掘和整理,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的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情况,为考古学家提供重要的研究依据。
再次,文物学概论马工程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生物学和遗传学领域。
通过对马骨骼和遗传物质的分析,可以了解马匹的演化过程和驯化历史,为生物学家和遗传学家提供重要的研究材料。
什么是历史 《史学概论》 马工程 ppt课件
3.自然史与人类史有着内在联系
※人类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创造自己 的历史的。
自然环境指位于一定气候带的土地、 矿藏、气候和动植物资,也包括人们生 存和生活的整个生态环境。这些自然条件, 是人类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劳动对象和劳 动环境。
什么是历史 《史学概论》 马工程
3. 讨论总结: 1)古汉语中无“历史”一词 2)古汉语中“史”的涵义 ※官名 ※史书 ※史学 ※史家 ※史事
什么是历史 《史学概论》 马工程
4. 西文中的历史
“历史”一词的希腊语为“ἱστορία”,原义 为“调查、探究(而获得的知识)”。
李大钊《史学要论》:“历史”在英语为 History,在法语为Histoire,在义大利语为 Storia,三者同出于希腊语及腊丁语的 Historia,其初义本为“问而知之”;由是而 指把问而知之的结果写录出来的东西亦云, 遂有纪录的意义了。
※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自然史和人类史是客观物质世界的历 史,不是所谓“精神”的产物。
什么是历史 《史学概论》 马工程
《德意志意识形态》
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
撰写的,作于1845—
—1846年。该书第一
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
主义的基本原理,如社
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中
起决定作用、生产关系
2. 讨论:请说出下列材料中粗体字部分的 “历史”与“史”的涵义。 材料1《礼记·玉藻》(天子)动则左史书之,言 则右史书之。 什么是历史 《史学概论》 马工程
材料2 裴松之注《三国志》:吴王浮江万艘, 带甲百万,任贤使能,志存经略,虽有余闲, 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 句而已。 材料3 《北史》:道元第四弟道慎,字善季, 涉历史传,有干局。位正平太守,有能名。 迁长乐相。卒,赠平州刺史。
史料是历史编撰的基础 《史学概论》 马工程
顾颉刚的例子
材料时间
所述历史之时间
西周中叶《商颂》 禹敷下土方
鲁僖公《閟宫》
缵禹之绪
战国《论语》
尧舜禹
后人补入之《尧曰》 尧舜禹之关系
《尚书》
尧舜禹之更详
细事迹
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
材料排比可见,愈到后代,知道的古史 时间愈长,顾颉刚据此描述了古史的形成过 程,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古史传说的观点。
2.搜集史料的方法
※充分利用目录工具书 ○各种百科全书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中国丛书综录 ○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 ○各种大型类书丛书的目录
四部丛刊、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 书、续修四库全书、丛书集成初编、近代中 国史料丛刊等。
养成经常到图书馆工具书阅览室随便翻 翻的习惯,就知道有哪些可以利用的目录工 具书了。
陈垣总结的“校法四则”
○对校 用同一种书较早的本子与其他本子 对读,遇有不同处,即注出来,其主旨在 校异同,不校是非。
○本校 以同一部书前后互证,指明其前后 文字或记载的异同,并进一步判断其正误。 ○他校 以其他有关的书籍对照本书。
○理校 凡无其他本子可以依据,或数本互 异,无所适从,就凭校者的学识,据理判 明其正误。
※无重大缺陷
如果某些重要材料无法获取,则要另外 选题。例如,要研究明清时期天主教在江 南传播的历史,如果没有条件看到外文材 料,则不能做。要做一篇关于清代蒙古的 博士论文,如果看不懂蒙古文材料,也不 能做。
※不要破坏材料的语境
○切忌断章取义
要注意材料的上下文,不能断章取义,更 不能只摘取有利于证明自己观点的材料。
○正史类 包括正史、政书、实录等
20世纪前的西方史学 《史学概论》 马工程
人类社会不是自发的历史过程,而是神 定的。上帝不仅创造了万物,而且也支配万 物,包括国家、民族和个人。《圣经》具有 绝对的权威,它关于人和人类社会的起源, 以及对于历史人物的评述,成为中世纪欧洲 史学的理论基础。这样,历史研究的主要任 务,一改古希腊、罗马史学致力于对历史真 实的追求,而是对《圣经》和神学教义的诠 释。
塔西佗(Publius Cornelius Tacitus,约56—120),古 罗马历史学家、文学家,古罗马三大史家之一。他继承并发 展了李维的史学传统和成就,在罗马史学上的地位犹如修昔 底德在希腊史学上的地位。
波里比阿(Polybius)《罗马史》
亦称《通史》,由第一次迦太基战争开 始,主要叙述了公元前220—前146年间的历 史,共40卷。详细论述了罗马政治制度的特 点,以及罗马打败迦太基、征服地中海东部 的原因,但完整流传至今的只有前5卷,叙述 到公元前216年,其他则以片断或引用的形式 存在于李维及普鲁塔克的著作中。波里比阿 在《罗马史》中提出了一整套史学理论和史 学方法,深化了希腊史家倡导的垂训史观, 主张“以史为鉴”。
《马可·波罗游记》
共分四卷,第一卷记载了马可·波罗诸人 东游沿途见闻,直至上都止。第二卷记载了 蒙古大汗忽必烈及其宫殿、都城、朝廷、政 府、节庆、游猎等事;自大都南行至杭州、 福州、泉州及东地沿岸及诸海诸洲等事;第 三卷记载日本、越南、东印度、南印度、印 度洋沿岸及诸岛屿、非洲东部,第四卷记君 临亚洲之成吉思汗后裔诸鞑靼宗王的战争和 亚洲北部。该书掀起了一股东方热, 激发了 欧洲人对中国的向往。
20世纪前的西方 史学
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的史学
古希腊史学是西方史学萌生和最初的发 展时期, 它与后来的古罗马史学共同构 成了西方史学发展进程中的第一个阶段, 即古典史学阶段。古典史学的基本特征 是追求历史的真实。希腊文“历史” (ιστορια) 一词,原意是“通过对目击 者的调查, 获得事实的真相”。
以经世致用为撰述宗旨 《史学概论》 马工程
教材上列举了史学能够经世的若干理由, 你更赞成教材上的观点还是上述观点?
讨论提示:
不管赞成还是反对,都必须建立在批驳 相反观点的基础之上,并努力寻找新的理 由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二、历史撰述与历史经验
1.对历史经验的重视 ※历史经验可以作为现实社会活动
的借鉴。 ※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2.揭示、总结历史经验是史学论著的重要撰 述宗旨之一。也是读史者需细心体察的。
※陶冶性情、知理明道、增益智慧,进而 积极参与现实的历史运动。
3. 史学经世作用的表现 ※史学是认识历史的基本途径。 ※史学对于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 ※史学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发展的记录和纽 带。 ※史学还是人生修养的重要的教科书。
讨论:
有人认为史学没有经世致用功能,理由 如下:
1.现代社会变迁非常快,古今社会差别太 大,古人经验不适合现代。
以经世致用为撰述宗旨
一、经世致用是史学之社会性的必然要求 1.中国很早就有强调史学经世功能的传统 ※资鉴 《诗经》: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惩戒 《孟子》: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明道
龚自珍《尊史》:出乎史,入乎道,欲知大 道,必先为史。
※修身
《国语·楚语》:庄王使士亹傅太子 葴,……问于申叔时。叔时曰:教之春秋 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以戒劝其心;教之 世,而为之昭明德而废幽昏焉,以休惧其 动;教之诗,而为之导广显德,以耀明其 志;教之礼,使知上下之则;教之乐,以 疏其秽而镇其浮……
※史事中包含着“道”,即人们可以从史事中 总结出某些规律性认识,用以指导治国、事 君、谋身、用兵行师、创法立制等。
司马迁: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 镜也,未必尽同。
朱 熹:读史当观大伦理、大机会、大 治乱得失。
李大钊的《史学要论》与新时期史学概论的编撰
李大钊的《史学要论》与新时期史学概论的编撰邹兆辰【摘要】Li Dazhao’s Principle of Historiography ,published in 1 924,is the first monograph on historiography under the guid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has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scien-tification of Chinese historical studies and becom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this process.The continual recompilation of books of historiography since the new period demonstrates the great impact of Principle of Historiography .%李大钊撰写的《史学要论》于1924年出版,它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史学概论性质的著作。
这部著作的问世已有九十多年,它对中国史学的科学化起到了巨大作用。
它的影响力随着中国史学科学化的不断进展反而显得更加增强。
从新时期以来史学概论教材的不断重新撰写,可以明显地看出《史学要论》在其中的影响。
【期刊名称】《唐山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29)002【总页数】7页(P1-7)【关键词】李大钊;史学要论;史学概论【作者】邹兆辰【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 10008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A81李大钊是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家,也是最早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考察历史的历史学家。
他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不仅在于用唯物史观考察和解释了诸多的社会历史问题,更在于他对中国史学的科学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6776马工程史学概论全套PPT课件(第二版)
26776马工程史学概论全套PPT课件(第二版)概述本文档介绍了26776马工程史学概论第二版全套PPT课件。
本课程是为了介绍马工程史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而设计的。
目录1.导论–引言–课程目标–学习方法2.马工程史学的基本概念–马工程史学定义–马工程史学的研究对象–马工程史学的研究方法3.马工程史学的发展历程–古代马工程史学–现代马工程史学–马工程史学的前沿研究领域4.马工程史学的研究意义–马工程史学对于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马工程史学对于文化传承的意义–马工程史学对于城市规划的启示5.马工程史学的研究案例分析–北京马家窑遗址的挖掘与研究–汉代马蹄铁的制作工艺研究–温州古驿道的历史价值评估6.马工程史学的未来发展趋势–技术创新对马工程史学的影响–跨学科研究对马工程史学的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7.总结与展望–课程回顾–对未来研究的展望1. 导论引言马工程史学是研究马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相关工程技术的学科。
本课程将深入探讨马工程史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研究意义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马工程史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马工程史学在农业、文化传承和城市规划等方面的研究意义,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跨学科思维。
学习方法学生需要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完成课程作业,并积极参加相关实地考察和学术研讨活动。
学生还可以利用本课程的PPT课件作为学习和复习的参考资料。
2. 马工程史学的基本概念马工程史学定义马工程史学是一门研究马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相关工程技术的学科。
它从马的驯化与马车的使用开始,包括马医、马术、马车、马铁、马道等方面的研究。
马工程史学的研究对象马工程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马的驯化与马品种、马车和交通运输、马医和马药、马术和马战、马铁和马具、马道和马站等。
马工程史学的研究方法马工程史学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考古发掘、实地调查、实验研究等。
历史研究的比较方法 《史学概论》 马工程
比较方法在中、西史学中都有着久远的传统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世俗所称师旅, 皆道孙子十三篇,吴起兵法,世多有,故弗论, 论其行事所施设者。语曰:“能行之者未必能 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孙子筹策庞涓明矣, 然不能蚤救患于被刑。吴起说武侯以形势不如 德,然行之于楚,以刻暴少恩亡其躯。悲夫!
司马迁《史记》
倍尔西阿尼的歌唱不能与青蛙的鸣叫相比, 虽然在这里也可以比较,但只是人与一般青蛙 之间的比较,而不是倍尔西阿尼与某只唯一的 青蛙之间的比较。只有在第一种情况下才谈得 上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比较,在第二种情况下, 只是他们的种特性或类特性的比较。
陈寅恪论比较研究
70多年前,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在《与刘叔雅论国 文试题书》就比较研究作过一段非常精辟深刻的论述, 至今仍然可供比较研究者借鉴:
——《金明馆丛稿二编》
陈寅恪的这段话, 虽然原是针对比较文 学的研究方法,但 “必须具有历史演变 及系统异同之观念”, 对于史学比较研究同 样如此。
运用历史比较方法,有助于克服历史研究中的 公式化、概念化倾向,有可能发现一些不应有 的偏见。
周谷城:“古典时期”一词,原来只是适用 于希腊、罗马。但学者们为着完成一个以欧洲 为中心的历史体系, 便不得不把印度、中国、 波斯等也纳入古典时期之下。如基督教时代, 本只适用于欧洲,但为着完成以欧洲为中心的 历史体系,便不得不把日耳曼人、波斯人、阿 拉伯人等一律纳入一个过渡时期, 即由古典 到基督教的过渡时期。
恩格斯《德国农民战争》:德国 1525 年革命和1848—1849年革命之间的 类似之处异常明显,以致当时不能完全 对它置之不理。
我们将会看到,1848年和1849年到处 叛变的那些阶级和那些阶级中的某些集 团,其实早在1525年就已经是叛徒了。
文物学概论马工程
文物学概论马工程引言文物学是一门研究古代文明遗存的学科,而马工程则是文物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马工程研究的是与马相关的文物,如马具、马蹄铁等。
通过对这些文物的研究,可以了解到古代文明中与马相关的生产、军事、交通等方面的信息。
本文将介绍文物学概论马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文物学概论马工程的定义文物学概论马工程是一门研究与马相关的文物的学科。
它以考古学和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通过对马具、马蹄铁等文物的发掘、分析和研究,来了解古代社会中与马相关的生产、军事、交通等方面的情况。
文物学概论马工程的重要性马在古代文明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是军事力量的象征,也是人们生产、交通的重要工具。
通过对与马相关的文物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古代社会的军事战略、交通运输方式以及农业生产等方面的情况。
马工程的研究对于了解古代社会的发展进程和文化特点有着重要意义。
文物学概论马工程的研究内容文物学概论马工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马具的研究马具是指用于牵引马匹的装备,一般包括马鞍、马韁绳、马鞭等。
研究马具可以了解到古代社会中马的利用方式、马匹的驯化和训练方法等信息。
马蹄铁的研究马蹄铁是战争时期马匹的重要装备,它可以保护马蹄免受磨损和伤病。
研究马蹄铁可以了解到古代社会中马匹的运动方式、军事战略以及交通运输方式等方面的信息。
马车的研究马车是古代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它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研究马车可以了解到古代社会的交通方式、交通网络的构建以及交通工具的技术发展等方面的情况。
马的埋葬和祭祀习俗的研究古代社会有一些将马作为神物或重要物品进行埋葬和祭祀的习俗。
研究这些习俗可以了解到古代社会的宗教信仰、社会结构以及人与马的关系等方面的信息。
文物学概论马工程的研究方法文物学概论马工程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来对与马相关的文物进行研究:考古发掘和文物收集通过对马具、马蹄铁等文物的考古发掘和文物收集,可以获取到珍贵的研究材料。
文物鉴定和分类对收集到的马具、马蹄铁等文物进行鉴定和分类,可以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
什么是历史学 《史学概论》 马工程
讨论:教材一方面说历史是不以人的意志为 转移的客观存在,历史研究要“正确地和准 确地描绘现实的历史过程”,历史研究可以 发现历史规律;一方面又说即使是同一信仰, 有相同历史观和价值观的历史学家,也会因 时代不同,条件不同,写出内容不同的历史 作品。
你认为教材这种观点有矛盾吗?
○唯物史观是探究历史规律的科学原则, 生产力是人类全部历史的基础。
(1896—1950)
傅斯年,字孟真,著名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专家。 著有《东北史纲》(第一卷)、《性命古训辨证》、《民 族与中国古代史》、《古代文学史》等等。除著述外,他 筹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并长期任所长,以其出色 的学术领导与组织能力,为中国史学、考古学发展做出了 较大贡献。
傅斯年强调近世的历史学只是史料学,
兰克(Leopold von Ranke)《论历史科学 的特征》:历史学区别于其他所有科学的 地方在于它同时又是一门艺术。历史学是 有关收集、查寻、洞悉的一门科学。它作 为一门艺术,则是因为历史学要重现和描 绘那些已经找到和认识了的东西。作为一 门科学,历史学与哲学相关,作为一门艺 术,则与诗歌相关。
可参考资料库中《〈历史学家的技艺〉导 读》
(1886-1944)
法国乡村史(法文版)
马克·布洛赫(Marc Bloch),法国著名历史学
家,年鉴学派的创始人之一。著有《封建社会》、
《法国乡村史》、《会魔术的国王们》、《历史
学家的技艺》等。
2.历史学是研究历史矛盾运动过程及其规律 性的科学。
教材关于“历史学”的定义是在唯物史观 指导下的定义。
(1866—1952 )
克罗齐(Benedetto Croce ),意大利著名哲学家、 历史学家。著有《美学》、《逻辑学》》、《实 践活动的哲学》、《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历史》、 《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等。其“一切真历史都 是当代史”的论段广为人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家在运用史料时,总会同一定的史观 相联系。
2.搜集史料的方法
※充分利用目录工具书 ○各种百科全书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中国丛书综录 ○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 ○各种大型类书丛书的目录
四部丛刊、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 书、续修四库全书、丛书集成初编、近代中 国史料丛刊等。
养成经常到图书馆工具书阅览室随便翻 翻的习惯,就知道有哪些可以利用的目录工 具书了。
随着新材料的发现,以顾颉刚为代表的 “疑古派”所得出的结论中,有些有不正 确之处。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顾颉 刚对史料的系统批判态度以及他的研究方 法的合理之处,如果要以得到的结论都正 确为标准,则所有的史学研究方法都应该 被抛弃了。这是近九十年过去后,我们回 首古史辨派时应该持有的态度。
三、史料在历史编撰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田野工作搜集史料
○文献材料
通过实地调查,访谈,同当地人建立友 好关系,可能搜集到许多族谱、碑刻、契 约等文献。
○非文字材料
自然、人文环境,各种风俗、仪式、口 碑等必须通过实地调查,别人已有的形成 文字的调查绝不能代替自己实地的了解与 体验。
3.充分占有材料
※≥前人
如果前人也做过相同专题,前人看过的 史料,自己必须也读过,而且还要争取读 前人没读过的,发现前人没有注意到的材 料。
※辨伪
陈垣总结的考证方法
○理证 通过逻辑推理来判断
○书证 指利用各种文献来证明某些史料正误的 方法,即以多种更为可靠的文献来证明一种记载 是否准确
○物证 以出土的实物来证明文献记载的真伪
王国维 二重证据法
5.史料运用
※坚持孤证不立和无征不信,同时不应堆 砌史料。
○孤证不立的原则必须与史料来源结合起
※口碑 ○神话 ○传说
※环境
人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创造历史的,环 境对理解历史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尤为值 得注意者,环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我们 在研究历史特别是某个区域的历史时,如 能够较深入地考察体验当地的环境(包括 自然与人文环境,如地形、植被、气候以 及庙宇、祠堂的分布,还有自然水源在哪 里,人工的导水工程如何分布等)对理解、 解释当地历史有很大帮助。
○正史类 包括正史、政书、实录等
○地方志
○档案
○报刊
○民间契约文书 a、契据 b、合同 c、阄书 d、账本 e、宗教科仪书 f、书信 g、诉讼文书 h、赋役文书 i、遗嘱
○族谱 ○碑刻 ○匾额 ○笔记、诗文集、游记 ○诗歌、小说 ○其他文字材料
※实物 ○遗迹 ○遗物 ○服饰
※行为 ○礼仪 许多历史不是通过文字,而是通过礼仪来记 录与传承的。 ○风俗
撰述一个历史过程,对两种时间序列的一 致、差异与矛盾作出合理诠释。
顾颉刚的例子
材料时间
所述历史之时间
西周中叶《商颂》 禹敷下土方
鲁僖公《閟宫》
缵禹之绪
战国《论语》
尧舜禹
后人补入之《尧曰》 尧舜禹之关系
《尚书》
尧舜禹之更详
细事迹
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
材料排比可见,愈到后代,知道的古史 时间愈长,顾颉刚据此描述了古史的形成过 程,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古史传说的观点。
※无重大缺陷
如果某些重要材料无法获取,则要另外 选题。例如,要研究明清时期天主教在江 南传播的历史,如果没有条件看到外文材 料,则不能做。要做一篇关于清代蒙古的 博士论文,如果看不懂蒙古文材料,也不 能做。
※不要破坏材料的语境
○切忌断章取义
要注意材料的上下文,不能断章取义,更 不能只摘取有利于证明自己观点的材料。
历史编撰
历史编撰的史料基础
一、什么是史料 1.史料是过去遗留下来的所有文字记载、
遗迹、物品以及口碑、行为、环境等可以用 作了解、认识历史的资料。
2. 历史学家无法直接感受过去,必须借助 史料。史料的发现往往会带来史学的革命或 方法上的创新。
3பைடு நூலகம்史料的种类
※文献
文献是最基本、最根本、最重要的史料。 文献史料具有明确和不易更改的特点,文 字的表达方式比起口语更为固定,容量更 大,保持原状的时间更长,比起行为和实 物也更加具体,更易理解。文献的种类多 样,它们表达了不同层面的历史。
(1880—1971)
陈垣,字援庵,又字圆庵,中国著名历史学家, 在宗教史﹑元史﹑考据学﹑校勘学、古代历法等方面 都取得了重要成就。主要著述有《元西域人华化考》、 《元典章校补》 、《校勘学释例》、《史讳举例》、 《南宋河北新道教考》、《明季滇黔佛教考》、《清 初僧诤记》、《中国佛教史籍概论》及《通鉴胡注表 微》、《二十史朔闰表》等等。
※影像与音乐 ○纪实类 ○学术类(如影视人类学家摄制的作品) ○艺术类 ○娱乐类
※其他非文字材料 结论:处处留心皆史料
二、史料的搜集、整理、辨析和运用
1. 保存史料的场所 ※图书馆 ※档案馆 ※博物馆 ※网络 ※田野(field) 口碑、行为、环境等史料往往需要通过田 野考察工作去了解、搜集。 ※其他
陈垣总结的“校法四则”
○对校 用同一种书较早的本子与其他本子 对读,遇有不同处,即注出来,其主旨在 校异同,不校是非。
○本校 以同一部书前后互证,指明其前后 文字或记载的异同,并进一步判断其正误。 ○他校 以其他有关的书籍对照本书。
○理校 凡无其他本子可以依据,或数本互 异,无所适从,就凭校者的学识,据理判 明其正误。
※类型齐全
不同类型的材料往往表达了不同层面或 不同角度的历史,如果材料单一(例如只 用档案、只用报纸)是无法全面、立体地 展现历史的。
※来源清楚 ○搜集史料时必须注意记录来源,如来自
哪个图书馆、网络,版本如何,页码是多少等。
○如果是口碑资料,必须记录是在何时何 地听何人(年龄、性别、身份等)所讲,并且 要分辨哪些是受访人亲身经历的,哪些是受访 人听说的(要问什么时候听什么人说的,告诉 自己的那个人有多大年龄等),哪些是受访人 看书得来的,哪些是受访人推测的。
※坚持多种史料的互证,要在对同一问题 上的不同见解中发现问题;倡导开放的史 料观,避免封闭的史料观。
※不仅要通过史料讲述“是什么”,还要 在此基础上讲述“为什么” 。
※史料编年 历史学的核心是叙述历史过程,历史过
程的核心是时间变化。史料搜集好后,要 做两种编年。
○材料形成年代的时间序列 ○材料所讲述内容的时间序列
※充分利用网络
要充分了解图书馆的各种电子资源。 电子资源强大的检索功能为史学研究带来 了巨大便利,但基本材料必须全文阅读, 不能把找材料完全等同于鼠标加键盘的检 索。
※逐书(文)搜索
参考他人论著,根据征引找到其引用 的材料和论著,再根据找到的论著去查找 更多的材料和论著,如此反复,像滚雪球 般越来越大。
○尽可能注意文献的自身存在系统 即教材上讲的史料的“原生态”,更具体 言之,不要把史料同其存在的时空、人文环 境割裂。
一个实例:
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在搜集 贵州清水江流域的民间文书时,并非简单 地到当地收购文献,而是同当地档案馆等 单位的工作人员合作,为他们提供资金与 设备援助,并培训、指导他们进行搜集工 作,要求搜集上来的每一件契约、族谱、 碑刻等文献,都必须严格登记是在X县、X 镇(乡)、X村、某户家庭(某处)搜集
来才有意义,因为相互转抄的原因,许多 时侯群证=孤证,这在中国古代史料中特别 明显。
○如果来源与产生过程清楚,孤证也是极
其珍贵的材料。
※无逻辑矛盾
所使用的若干史料必须互不冲突或 矛盾,如果有冲突和矛盾,必须能够言 之有据地给出言之成理的解释。注意, 决不能用只使用一方面材料的办法来避 免矛盾!
※坚持论从史出
4.史料的考订
所谓的史料考订,不仅应包括纠正错 误,还应该搞清——是什么人创造了这件 史料(who)、他为什么创造了这件史料 (why)以及他是如何创造这件史料的 (how),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搞懂这件史 料的意义,才不会被这件史料牵着鼻子走。
※校勘(校雠)
即校对勘误,指利用同一书籍的不同版 本和有关资料,通过比较核对和分析推理, 发现并纠正古籍在流传过程中发生的错误。
的,然后原件留在档案馆,该中心只需要 复印件。这样,文献的脉络就基本被保存 下来了,因为地点、人物清楚,研究者既 容易了解文献之间的关联,也有足够的线 索回到文献产生的现场,进行田野体验与 调查。
在将搜集来的清水江流域文书整理出 版时,该中心也没有按田土、宗族等来分 类,没有割裂材料间本身的脉络,使深入 的研究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