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信息技术教案公开课
小学五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小学五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旨在让五年级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能掌握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的操作方法。
二、教学内容1. 信息技术基本概念介绍2. 常用信息技术工具的操作方法a) 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b) 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c) 幻灯片制作软件的基本操作三、教学流程1. 导入(5分钟)向学生介绍信息技术的概念,并让学生思考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2. 信息技术基本概念介绍(15分钟)通过教师讲解,向学生介绍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如电脑、网络、互联网等,并讲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3. 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25分钟)a) 通过教师演示,向学生介绍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及操作方法,如打开、保存、编辑、格式化等。
b) 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字处理软件,根据教师的指导完成一份简单的文字编辑任务。
4. 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25分钟)a) 通过教师演示,向学生介绍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功能及操作方法,如输入数据、进行计算、创建图表等。
b) 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电子表格软件,根据教师的指导完成一份简单的数据录入和计算任务。
5. 幻灯片制作软件的基本操作(25分钟)a) 通过教师演示,向学生介绍幻灯片制作软件的基本功能及操作方法,如插入文本、图片、音频等,设计幻灯片布局等。
b) 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幻灯片制作软件,根据教师的指导完成一份简单的幻灯片制作任务。
6. 总结与展望(5分钟)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展望信息技术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引导学生思考信息技术对他们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自主学习和探索信息技术的更深层次应用。
四、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在操作信息技术工具时的表现,包括是否能正确操作、操作是否流畅等方面给予评价。
2. 学生完成的作品评价,包括字处理软件编辑的文档、电子表格软件中的数据计算结果和图表、幻灯片制作软件制作的幻灯片等。
小学信息技术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通用15篇

小学信息技术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通用15篇理论知识:通过学生阅读书上内容、小组讨论和教师的适当补充,帮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并掌握所需了解的理论知识。
实践操作:利用广播教学演示、实际操作、比赛,让学生能够掌握“纸牌”游戏的规则,熟练掌握鼠标器的操作方法。
教学准备:计算机、网络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同学们都喜欢玩游戏吧,那大家想不想玩电脑游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玩“纸牌”游戏。
(板书课题)二、新课教学1、启动纸牌游戏师讲解并演示:启动纸牌游戏的操作方法单击“开始”按钮,然后将鼠标指针依次指向程序、附件、游戏,最后单击“纸牌”命令。
2、学生操作启动“纸牌”游戏程序。
3、学生看书认识“纸牌”游戏窗口的组成,师结合以前学过的窗口知识和学生一起认识“纸牌”游戏窗口。
4、纸牌游戏的规则师讲解并作演示:开始游戏时,在发牌区有一叠扣着的牌。
下方暂存区摆着7叠牌,每叠上面有一张翻开的牌。
在窗口右上方有四个目标空位。
游戏目标就是要将所有的牌以花色为区别,从A开始,按从小到大顺序放到这四个目标空位上。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就需要移动牌和翻开牌。
纸牌可以移动到暂存区的牌上摞起,也可以直接移动到目标位上。
移动到暂存区的牌叠上要求按照从大到小按照顺序、红黑相间的规则接在另一张的下面。
只有以K开始的牌叠可以直接移动到暂存区中的空位上。
当所有翻开的牌无法移动时,可以在发牌区发牌,寻找可以移动的牌。
新发出的牌也可以按规则移动到暂存区或者目标位上。
当所有的牌都按照花色的区别、大小顺序移动到四个目标位上时,你就可以看到移纸牌成功的画面了。
5、用鼠标器玩纸牌游戏的具体操作方法移动牌:正面朝上的牌通常是可以移动的。
移动时用鼠标拖动牌到需要的位置。
可以将牌移动到另一张牌的下面,也可以将牌移动到目标位上。
翻牌:用鼠标单击要翻开牌的背面,一张背面朝上的牌就会翻开。
发牌:当窗口中七叠牌中所有的牌都已无法移动时,用鼠标单击一下发牌区,可以开始翻牌。
信息技术公开课 学案

信息技术公开课学案一、课程目标:1、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2、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3、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1、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历史发展。
2、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操作。
3、办公软件的使用,如Word、Excel、PowerPoint等。
4、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应用。
5、多媒体技术和数字图像处理。
6、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
7、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文件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操作。
8、办公软件操作:学生将学习使用常见的办公软件,如Word、Excel、PowerPoint等,并掌握其基本操作和常用功能。
9、多媒体技术:学生将学习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原理和使用方法,包括音频、视频和图像处理等。
10、网络技术:学生将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协议和常见的网络应用,如浏览器、电子邮件和网络搜索等。
11、编程基础:学生将学习一种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算法,并通过编程实践培养其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历史发展,让学生对信息技术有初步的认识。
2、演示法:通过演示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操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
3、实践法:通过实践操作办公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应用、多媒体技术和数字图像处理等,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实际技能。
4、讨论法:通过课堂互动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加深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进度:1、第一周:信息技术基础知识(2课时)和办公软件操作(2课时)。
2、第二周:多媒体技术(2课时)和网络技术(2课时)。
3、第三周:编程基础(2课时)和数据结构(2课时)。
4、第四周:算法设计(2课时)和数据库基础(2课时)。
5、第五周:进行复习和总结(2课时)。
五、教学流程:1、开场:介绍课程目标和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
信息技术学科公开课教案

信息技术学科公开课教案课程名称:网络技术基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2.让学生掌握网络协议和IP地址的基本知识。
3.让学生了解常见的网络设备和网络连接方式。
4.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组成:网络是由多个计算机和其他设备组成的,它们之间通过通信协议进行连接和通信。
2.网络协议和IP地址:网络协议是网络中计算机和其他设备之间进行通信的规则,而IP地址则是每个设备在网络中的唯一标识。
3.常见的网络设备和网络连接方式:包括路由器、交换机、调制解调器等设备,以及有线、无线、VPN等连接方式。
4.网络技术的应用:包括文件共享、打印机共享、电子邮件等应用。
教学步骤:1.开场: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和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通过问题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组成是否了解,并引导学生思考网络协议和IP地址的作用。
3.讲解演示:通过PPT、视频、案例等方式,详细讲解网络协议和IP地址的概念和作用,同时介绍常见的网络设备和网络连接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4.学生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体验网络连接和配置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5.反馈评价:通过学生提交的作业和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反馈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6.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再次强调重点和难点知识,加深学生的印象。
7.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和实践操作任务,巩固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8.下课告别:宣布下课并提醒学生注意课堂纪律和安全问题,鼓励学生继续关注和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相关知识。
小学信息技术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集合15篇)

小学信息技术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集合15篇)小学信息技术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下载工具的使用;2、比较IE浏览器和下载工具下载的不同3、学生会使用网际快车下载需要的文件教学重点:学生会使用网际快车下载需要的文件,了解下载工具的作用,能够根据不同情境自主选择下载方法。
课前准备:保证每台学生用机上都安装了网际快车。
教学过程:一、对比导入:利用IE浏览器和网际快车下载一个大小相同的文件,比较时间的长短,从而说明,下载工具非常好用,能省长,方便,快捷。
二、师生探究,学习新知1.通过复制网址下载Flash动画。
学生可以登录课教材提供的网站,也可以登录其他有Flash动画的网站,引导学生比较全屏播放前后网址的不同,尤其是扩展名的变化,讨论交流复制末尾为swf网址的理由(Flash动画文件的扩展名一般为swf)。
选中并复制网址,通过“开始——程序——FlashGet——FlashGet”运行“网际快车”,选择“任务——新建下载任务”,所复制的网址就会自动粘贴到“网址”一栏中,就可以下载相应的动画了;在此^对`话框中还有“另存到(A)”、“重命名(E)”、“文件分成()同时下载”等设置,可让学生分别尝试。
“文件分成()同时下载”一项,可选择的数字为1——10,将文件分成的份数越多,即数字越大,下载速度越快。
可在“注释”里输入所下载文件的简单信息,方便查看关于文件的介绍。
下载完毕后,学生如果找不到下载的文件,可以通过计算机的搜索功能搜索到。
另外,在FlashGet的窗口左边还提供了“正在下载”、“已下载”、“已删除”三个文件夹,下载完毕的文件都存在“已下载”文件夹中,单击文件就会在窗口右边显示文件的文件名、大小等,下面还有此文件的详细信息,在“本地文件”一项就可以看到文件的保存位置。
有的文件是不不能下载的,让学生会判别当“网际快车”呈现什么状态(悬浮窗口不显示下载进度时,即显示红点时)表示此文件不可下载。
如果在下载中要暂停,可单击下载任务,选择“暂停”按钮即可,如要继续,则单击并选择“开始”按钮。
小学信息技术公开课教案开启学生数字化时代的学习之旅

小学信息技术公开课教案开启学生数字化时代的学习之旅小学信息技术公开课教案一、学习背景与目标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我们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小学作为孩子们的学习起点,信息技术公开课的开设将有助于引导学生进入数字化时代的学习之旅。
本教案的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运用,培养他们的计算机素养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1. 引入(5分钟)- 在班级中播放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视频,引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
- 向学生介绍信息技术的定义和作用,让他们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2. 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15分钟)- 向学生解释计算机、网络、软件和硬件等基本概念,帮助他们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多个方面。
- 通过图例和实物展示,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这些概念。
3. 信息技术的应用(20分钟)- 在与学生熟悉的学习场景中,展示信息技术的应用案例,如电子课本、在线学习平台等。
- 引导学生思考信息技术如何提高学习效果和便利学习过程,激发他们对数字化学习的兴趣。
4. 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与技巧(20分钟)- 向学生介绍一些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与技巧,如网上搜索、学习平台的使用等。
- 分享一些实用的网站和应用程序,帮助学生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创作。
5. 创造性应用与实践(20分钟)- 分组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合作设计一个使用信息技术的创造性项目。
- 鼓励学生提出创新的点子,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6. 总结与反思(10分钟)-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确保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有清晰的理解。
- 鼓励学生分享对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想,促进他们对数字化学习的思考。
三、教学评价与反思本节课中,我们通过互动的方式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并通过案例和实践展示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学习方法。
通过小组活动,我们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并提醒他们注意网络安全问题。
小学信息技术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精选15篇

小学信息技术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精选15篇(3)师展示学生优秀作品,可让制作学生说一说他是如何操作的。
(4)学生完成自己作品,并保存。
(5)展示学生作品,学生可相互评点。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1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MP3播放器的相关知识,如常见品牌及其产地、容量、外形、价格等。
2、能力目标:通过上网了解MP3播放器的常见品牌、产地、价格及产品评论,进一步熟练掌握利用搜索引擎搜索网上资料的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上网搜索MP3的相关资料,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得出自己需要的结论,体验鉴别信息真伪的过程。
教学重点:对收集到的资料通过分析、比较来鉴别真伪。
教学难点:对信息真伪的鉴别。
课前准备:市场上一些常用电子产品的价格与性能资料。
教学过程:一、任务驱动、同学们,你们是不是很喜欢听歌,那一种方式,MP3,如何购买一只MP3播放器,你们觉得应该考虑哪些因素?一般来说学生能想到的因素有价格、外形、品牌,而对MP3的内存容量,容量大小,MP3型号的概念还模糊不清,所以很可能会忽视。
请同学们通过上网,给我推荐几个MP3品牌。
在交流品牌时,学生可以通过搜索查找到“爱国者、三星、索尼、明基、联想…”等一系列品牌。
你能告诉我这些品牌的产地在哪里?哪些品牌比较信得过?学生通过上网查询,了解相关的品牌知识。
二、假如我要买一个400块左右的MP3,你们能不能推荐几款信得过的?学生开始搜索,如何选择合理的关键字进行搜索。
基本上都能找到相应的网站。
网络信息多而杂,要学会从中选择适合的知识。
学会边查找,边做记录,并将搜索到的信息进行对比。
三、选中了一款自己喜欢的,价位合理的产品后,还应该考虑什么?一个产品的设计是否人性化、售后服务是否完善这些隐形因素也需要考虑。
查看网上的产品评论,有助于我们了解这些隐形因素。
在查看过程中,教师要提示学生,这些评论只能作为参考,帮助学生提高对信息真伪的鉴别能力。
四、课外延伸。
老师想同学们帮忙挑选一台8000元价位的MP3,当然价质量要有保证,外观也不能太落伍,功能合理,看谁找到的产品最棒。
小学信息技术公开课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如文字输入、电子表格制作等。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学生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建立积极的情感态度。
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培养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信息技术概述介绍信息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第二课时:文字输入练习学生学习基本的文字输入方法,如拼音输入法和五笔输入法。
学生进行文字输入练习,提高输入速度和准确性。
3. 第三课时:电子表格制作学生学习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如单元格格式设置、数据录入等。
学生完成一个简单的电子表格制作任务,如家庭支出统计表。
4. 第四课时:演示文稿制作学生学习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如幻灯片布局、插入图片等。
学生制作一个简单的演示文稿,展示自己的兴趣爱好。
5. 第五课时:网络搜索与信息获取学生学习利用搜索引擎进行有效搜索的方法。
学生进行网络搜索实践,获取所需信息。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
2. 实践操作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3. 任务驱动法:学生通过完成实际任务,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和准确性。
3. 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如文字输入速度、电子表格制作等。
五、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
2. 练习素材:提供相关的文字输入、电子表格和演示文稿练习素材。
3. 网络资源:提供可用的网络搜索引擎和其他相关信息资源。
六、第六课时:图片处理与美化学生学习基本图片处理软件的使用,如美图秀秀。
小学信息技术公开课《涂上美丽的颜色》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公开课《涂上美丽的颜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涂色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不同的颜色为图形、文字等对象进行上色。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创意表达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颜色选择与填充:学习如何选择颜色以及如何填充颜色。
2. 颜色搭配与审美:学习如何搭配颜色,提高审美能力。
3. 创意涂色: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创意涂色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涂色的基本方法,进行创意涂色。
2.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颜色搭配能力。
四、教学准备1. 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2. 教学素材:图形、文字等对象。
3. 彩色笔、画纸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美丽的图画,引起学生对涂色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与演示:讲解涂色的基本方法,并进行演示。
3.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涂色练习。
4. 创意涂色: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创意涂色练习,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互相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涂色技巧。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涂色练习,展示出基本的涂色技巧。
2. 学生的创意涂色作品能够体现出个人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3.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互相评价作品,提出建设性意见。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美丽的图画,引起学生对涂色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与演示:讲解涂色的基本方法,并进行演示。
3.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涂色练习。
4. 创意涂色: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创意涂色练习,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互相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涂色技巧。
小学信息技术公开课教案走进“写字板”

小学信息技术公开课教案——走进“写字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写字板”的基本功能和用途。
2. 培养学生运用“写字板”进行文字输入、编辑、格式设置等基本操作能力。
3. 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激发学生对计算机操作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写字板”的启动与退出2. 文字输入与编辑3. 字体、字号、颜色设置4. 段落设置5. 保存与打开文档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写字板”的基本操作,如文字输入、编辑、格式设置等。
2. 难点:字体、字号、颜色设置,段落设置。
四、教学方法1. 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完成实际操作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写字板”的基本功能。
2. 结合分组讨论法,让学生相互学习、交流,提高操作技能。
3. 教师示范法,教师演示操作步骤,学生跟随操作。
五、教学准备1. 准备计算机教室,确保每台计算机安装有“写字板”软件。
2. 准备教学PPT,展示操作步骤和实例。
3. 准备相关辅导资料,以便学生课后复习。
教案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写字板”的功能和用途。
2. 学生观看PPT,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任务一:启动与退出“写字板”(10分钟)1. 教师示范如何启动和退出“写字板”。
2. 学生跟随操作,熟悉“写字板”界面。
三、任务二:文字输入与编辑(15分钟)1. 教师示范如何在“写字板”中输入文字和进行编辑。
2. 学生跟随操作,掌握文字输入和编辑技巧。
四、任务三:字体、字号、颜色设置(15分钟)1. 教师示范如何设置字体、字号和颜色。
2. 学生跟随操作,学会调整字体、字号和颜色。
五、任务四:段落设置(10分钟)1. 教师示范如何设置段落格式。
2. 学生跟随操作,掌握段落设置方法。
六、任务五:保存与打开文档(10分钟)1. 教师示范如何保存和打开文档。
2. 学生跟随操作,学会保存和打开文档。
七、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八、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运用“写字板”制作一份个人简介。
小学信息技术公开课教案电脑操作

小学信息技术公开课教案电脑操作教案名称:小学信息技术公开课教案电脑操作一、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原理;2. 掌握计算机的启动和关闭;3. 学会使用鼠标进行基本操作;4. 熟悉电脑桌面的布局和常用图标;5. 能够进行简单的文件管理。
二、教学准备:1. 计算机课教室,每个学生配备一台电脑;2. PowerPoint演示软件;3. 电脑操作指南手册;4. 注意事项提醒卡片。
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老师向学生们介绍今天的课程内容,并与学生们分享一些关于计算机科技的有趣事例,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Step 2:计算机基础(10分钟)1. 向学生们展示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如主机、显示器、鼠标和键盘等,并简要介绍它们的作用。
2. 在演示软件上展示计算机工作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们了解计算机是如何将信息转化为可视化的数据。
Step 3:启动和关闭电脑(10分钟)1. 指导学生们依次按下电源按钮,启动电脑。
介绍启动过程中的一些提示信息和常见的启动问题解决方法。
2. 让学生们学会如何正确关闭电脑,避免操作不当造成数据丢失或损坏。
Step 4:鼠标基本操作(15分钟)1. 向学生们展示鼠标的左键、右键和滚轮的功能,并解释它们的作用。
2. 引导学生们进行简单的鼠标操作练习,如单击、双击、右击和拖动等。
Step 5:桌面布局和常用图标(15分钟)1. 演示电脑桌面的布局和常用图标,如文件夹、回收站、浏览器等。
2. 介绍每个图标的作用和常见操作,如打开、重命名和删除等。
Step 6:文件管理(20分钟)1. 详细讲解文件夹的概念和功能,指导学生们创建文件夹。
2. 引导学生们学会文件的复制、粘贴和删除操作,展示如何整理和管理电脑文件。
Step 7:课堂练习(15分钟)1. 分发练习册,并要求学生们完成与今天学习内容相关的练习题。
2. 巡回检查学生们的练习答案,并对常见错误进行纠正和解释。
小学信息技术公开课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
(2)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体验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2)利用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2)增强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计算机、互联网、移动终端等。
2.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教育、医疗、交通、环保等。
3. 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
2. 教学难点: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索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
3. 课堂讲授法:教师讲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2)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信息技术产品?2. 讲解:(1)教师讲解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2)举例说明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相关案例,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信息技术应用。
4. 小组合作:(1)教师给出主题,让学生分组探讨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
(2)每组展示讨论成果,分享创新应用想法。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悟。
6. 作业布置:(1)让学生搜集生活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案例,下节课分享。
(2)思考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创新解决实际问题,下节课讨论。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包括分析的深度和广度。
3. 小组合作成果: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贡献,包括创新应用的想法和实施计划。
部编5年级信息技术《四季之美》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一等奖

部编5年级信息技术《四季之美》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一等奖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能够了解四季的变化和特点。
- 学生将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以增进对四季的认识。
教学内容1. 四季的标志性特点2. 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记录和整理四季数据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 通过播放四季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四季的兴趣。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分辨四季的特点和变化。
讲授环节1. 讲解四季的特点和变化,以及每个季节的标志性特征。
2. 介绍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记录和整理四季数据的方法。
实践环节1. 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工具收集四季的相关数据,包括气温、天气、植物生长等。
2. 学生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并制作报告或图表,展示四季变化的趋势和特点。
3. 学生分享自己整理的数据和发现,进行互动交流。
总结环节1. 整理学生分享的数据和发现,帮助学生总结四季的特点和变化。
2. 能够回答四季的特点和变化相关的问题。
师生互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与学生保持积极的互动,鼓励学生发言、提问和分享自己的观点。
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思考和理解四季的特点和变化。
教学资源1. 四季图片或视频2. 信息技术工具,如电脑、平板电脑等3. 教学投影仪或电子白板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
2. 对学生的数据整理和报告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四季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参考资料- 《部编5年级信息技术教材》- 网络资源补充以上为部编5年级信息技术《四季之美》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一等奖的简要概述。
教案的具体内容和教学步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安排,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信息技术公开课教案

一、教案名称:信息技术公开课教案章节一: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2.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件及功能。
3. 熟悉计算机的开关机操作。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简介。
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件:CPU、内存、硬盘、主板等。
3. 计算机的主要功能:数据处理、信息存储、网络通信等。
4. 计算机的开关机操作演示与练习。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2. 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件及其功能。
3. 演示计算机的开关机操作,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二、教案名称:信息技术公开课教案章节二:操作系统使用教学目标:1. 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及作用。
2. 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
3. 学会使用计算机的基本软件。
教学内容:1. 操作系统的概念及作用。
2. 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及基本操作:桌面、图标、菜单等。
3. 常用软件的使用:浏览器、办公软件等。
教学步骤:1. 讲解操作系统的概念及作用。
2. 引导学生熟悉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及基本操作。
3. 讲解并演示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三、教案名称:信息技术公开课教案章节三:网络基础与应用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2. 掌握网络连接的设置与使用。
3. 学会浏览网页、搜索信息。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局域网、广域网、互联网等。
2. 网络连接的设置:无线网络、有线网络等。
3. 浏览网页、搜索信息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步骤:1. 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2. 演示并指导学生进行网络连接的设置。
3. 讲解并演示浏览网页、搜索信息的方法与技巧,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四、教案名称:信息技术公开课教案章节四:文字处理软件教学目标:1. 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
2. 掌握Word的基本操作。
3. 学会制作简单的文档。
教学内容:1. 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文字输入、编辑、排版等。
小学信息技术公开课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公开课教案小学信息技术公开课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信息技术公开课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信息技术公开课教案篇1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会了“智能ABC输入法”和在“写字板中输入文字”的基础上,继续学习使用“智能ABC输入法”快捷输入词语以及特殊词语、保存“写字板”里的内容的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能加强学生输入文字操作技能的训练,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实现信息技术课和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智能ABC输入法”输入整个词语和“保存写字板里内容”的方法。
难点是特殊词语的输入方法。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熟练使用“智能ABC输入法”在“写字板”中输入文字并保存文件。
过程与方法:运用知识迁移方法和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帮助解决新的知识和问题,通过比一比、赛一赛的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动手实践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通过探讨学习,受到思想品德等德育教育。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初始能力和教学起点(知识和技能基础):学习本册教材的是三年级学生,他们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已掌握了一些电脑基本知识和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在学习这节课知识前已经学会了键盘操作知识,能够在“写字板”中输入汉字、数字和符号。
因此本节课通过小组合作、教师演示并加以指导,教学本节内容应该是水到渠成。
同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和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在本节信息课的教学中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但由于是多数孩子,家里几乎没有电脑,平日实际操作训练很少,因此学习兴趣浓厚但动手操作能力不强。
2.学生的一般特征分析:该年龄段学生对信息技术课非常感兴趣,乐于探究利用计算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且已经初步形成了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
此外,小学生动作敏捷灵巧、协调平衡、学习风格多表现为视觉型和动觉型,计算机等直观设备能有效地促进其认知的发展,本课内容的学习与他们的认知风格相符合。
五下信息技术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五下信息技术教案第一课:电脑基础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电脑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功能;2. 学习电脑的开机与关机操作;3. 掌握电脑的基本操作技巧。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对电脑的认识程度,激发学生对学习电脑的兴趣;2. 引入:介绍电脑的基本组成部分,如中央处理器、内存、硬盘等,并解释它们的功能;3. 讲解电脑的开机与关机操作步骤,并进行实地演示;4. 给学生分发电脑的键盘图示,引导学生学习常用的键盘操作技巧,如输入、删除、复制、粘贴等;5. 引导学生打开电脑上的文字处理软件,并进行简单的文字输入练习,如输入自己的姓名、年龄等个人信息;6.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并帮助他们完成练习;7. 教学总结,复习当天所学内容,强调电脑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第二课:操作系统教学目标:1. 了解操作系统的作用和常见的操作系统;2. 学习如何使用操作系统进行文件管理;3. 掌握常用的操作系统操作技巧。
教学步骤:1. 导入: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电脑基础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2. 引入:介绍操作系统的作用,解释为什么我们需要操作系统;3. 讲解常见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macOS和Linux,并对比它们的特点;4. 引导学生打开电脑上的文件管理器,并教授基本的文件管理操作,如创建文件夹、复制文件、删除文件等;5. 引导学生完成一些文件管理的练习,如创建一个新文件夹并在其中新建几个文本文件;6.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并帮助他们完成练习;7. 教学总结,复习当天所学内容,并强调操作系统的重要性和作用。
第三课:网络基础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的网络设备;2. 学习如何连接到互联网;3. 掌握安全使用互联网的基本原则。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几张图片让学生猜测与网络相关的事物,引发学生们对网络的好奇心;2. 引入:介绍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的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调制解调器等;3. 讲解如何连接到互联网,如使用无线网络、有线网络等,并进行实地演示;4. 引导学生了解互联网的安全问题,教授安全使用互联网的基本原则,如不随便点击陌生链接、不泄露个人隐私等;5. 引导学生进行网络连接和浏览器的使用练习,如连接到学校的无线网络并使用浏览器打开一个网页;6.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并帮助他们完成练习;7. 教学总结,复习当天所学内容,并强调网络的重要性和安全使用互联网的必要性。
小学信息技术公开课教案电脑小达人

小学信息技术公开课教案电脑小达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熟悉电脑的基本组成和操作方法;3. 学会使用常见的信息技术工具进行简单的任务。
二、教学内容1. 信息技术的定义和作用;2. 电脑的基本组成和功能;3. 电脑的开机与关机操作;4. 鼠标和键盘的基本使用方法;5. 学习使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简单的文档编辑;6. 学习使用网页浏览器进行简单的网页浏览;7. 学习使用图像处理软件进行简单的图像编辑。
三、教学步骤1. 信息技术的定义和作用(20分钟)- 介绍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领域;- 引导学生思考信息技术对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积极影响。
2. 电脑的基本组成和功能(20分钟)- 介绍电脑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基本组成部分;- 讲解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3. 电脑的开机与关机操作(15分钟)- 演示电脑的正确开机和关机操作步骤;- 强调开关机要注意的事项,如避免突然断电等。
4. 鼠标和键盘的基本使用方法(20分钟)- 讲解鼠标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如左键点击、右键点击、滚动等;- 讲解键盘的基本功能和常用按键的用途。
5. 学习使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简单的文档编辑(30分钟)- 介绍文字处理软件的作用和常见的软件;- 演示如何创建、编辑和保存文档。
6. 学习使用网页浏览器进行简单的网页浏览(30分钟)- 介绍网页浏览器的作用和常见的浏览器;- 演示如何打开网页、进行搜索和浏览网页内容。
7. 学习使用图像处理软件进行简单的图像编辑(30分钟)- 介绍图像处理软件的作用和常见的软件;- 演示如何打开图像、进行裁剪、调整亮度和对比度等操作。
四、教学辅助工具1. 电脑主机和显示器;2. 鼠标和键盘;3. 文字处理软件、网页浏览器和图像处理软件。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包括课堂参与、操作熟练度等;2. 布置小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简单的文档编辑、网页浏览或图像处理任务;3.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小学信息技术公开课教案走进“写字板”

小学信息技术公开课教案——走进“写字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写字板”的基本功能和用途。
2. 培养学生熟练使用“写字板”进行文字输入、编辑、格式设置等操作。
3. 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表达和沟通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写字板”的基本功能介绍2. 文字输入与编辑3. 字体、字号、颜色等格式设置4. 保存和打开文档5. 打印文档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写字板”的基本操作,如文字输入、编辑、格式设置等。
2. 难点:学会保存、打开文档以及打印文档。
四、教学方法1. 任务驱动法: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引导学生掌握“写字板”的操作方法。
2. 示范教学法:教师演示操作步骤,学生跟随操作。
3. 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实践,互相学习、交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写字板”的功能和用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与演示:教师讲解“写字板”的基本操作,并进行示范。
3. 实践操作:学生跟随教师操作,进行文字输入、编辑、格式设置等实践。
4. 任务驱动:教师布置具体任务,如编写一段话、制作一份通知等,让学生运用“写字板”完成。
6. 拓展练习:学生自主进行文档创作,如写日记、作文等,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9.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10. 家长沟通:教师与家长保持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下的信息技术学习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操作熟练度和合作精神。
2. 任务完成情况评价:评价学生完成任务的质量,包括文字输入的准确性、格式的规范性等。
3.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资源1. 计算机教室:保证每位学生都有机会操作计算机。
2. “写字板”软件:安装在每台计算机上,方便学生实践。
3. 教学PPT:展示教学内容和操作步骤。
小学信息技术公开课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认识计算机介绍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和应用领域。
讲解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
1.2 学习键盘和鼠标操作讲解键盘的布局和功能。
练习鼠标的单击、双击、拖拽等基本操作。
1.3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讲解如何启动和关闭计算机。
学习使用桌面、任务栏、开始菜单等操作系统的基本界面。
第二章:文字处理2.1 认识Word文档讲解Word文档的基本概念和界面组成。
学习创建、保存、打开和关闭Word文档。
2.2 输入和编辑文字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文字和符号。
讲解如何选择、复制、粘贴、删除和移动文字。
2.3 格式化文本讲解字体、字号、颜色、对齐等格式化选项。
练习设置文本的格式。
第三章:电子表格3.1 认识Excel表格讲解Excel表格的基本概念和界面组成。
学习创建、保存、打开和关闭Excel表格。
3.2 输入和编辑数据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数据和符号。
讲解如何选择、复制、粘贴、删除和移动数据。
3.3 格式化表格讲解字体、字号、颜色、对齐等格式化选项。
练习设置表格的格式。
第四章:演示文稿4.1 认识PowerPoint演示文稿讲解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基本概念和界面组成。
学习创建、保存、打开和关闭PowerPoint演示文稿。
4.2 添加和编辑幻灯片学习添加、删除和复制幻灯片。
讲解如何输入和编辑文本、图片、图表等元素。
4.3 设计和播放演示文稿讲解背景、字体、颜色等设计选项。
学习使用动画、过渡效果等增加演示文稿的生动性。
第五章:网络基础5.1 认识互联网讲解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
介绍互联网的应用领域和常用术语。
5.2 浏览器使用讲解如何打开网页、搜索信息、收藏网页等基本操作。
学习使用搜索引擎查找资料。
5.3 电子邮件的基本操作讲解如何发送、接收、删除电子邮件。
学习使用电子邮件客户端软件进行邮件管理。
第六章:图片处理6.1 认识PowerPoint演示文稿讲解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基本概念和界面组成。
人教版五年级信息技术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
2. 能够使用计算机进行简单的文字处理和图片编辑。
3. 了解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
4. 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处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硬件及基本操作a.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b.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开机、关机、登录、桌面操作等。
c. 计算机的基本输入与输出设备:打印机、扫描仪等的使用方法。
2. 文字处理技能a. 学会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如Microsoft Word等。
b. 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如新建、打开、保存、编辑等。
c. 学会进行简单的文字格式设置和排版,如字体、字号、颜色等。
d. 熟悉文字处理软件的插入图片、绘图等功能。
3. 图片编辑与处理a. 学会使用图片编辑软件,如Adobe Photoshop等。
b. 掌握图片编辑软件的基本操作,如裁剪、调整亮度与对比度、添加滤镜等。
c. 了解图片编辑软件的高级功能,如图层、蒙版等。
4. 互联网应用a. 了解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组成,如网址、浏览器、搜索引擎等。
b. 学会使用浏览器进行网页浏览和搜索信息。
c. 掌握简单的互联网安全知识,如避免点击不安全链接、保护个人隐私等。
三、教学过程:1. 计算机硬件及基本操作a. 分组展示计算机的各个组成部分并进行解释。
b. 指导学生进行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实践练习。
c. 引导学生学会使用打印机、扫描仪等输入与输出设备。
2. 文字处理技能a. 分步指导学生安装和打开文字处理软件。
b. 分组进行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练习。
c. 指导学生进行文字格式设置和排版实操演练。
d. 引导学生插入图片和进行简单图文编辑。
3. 图片编辑与处理a. 分步指导学生安装和打开图片编辑软件。
b. 分组进行图片编辑软件的基本操作练习。
c. 引导学生进行图片裁剪、亮度与对比度调整等实操演练。
d. 展示图片编辑软件的高级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第一课走进WPS2000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对集成办公系统软件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使学生了解WPS2000软件的功能,掌握进入和退出WPS2~操作环境勺方法。
二、教学内容:
1.介绍文字处理系统软件WPS200;
2.启动WPS2000;
3.退出WPS2000。
三、教学重点:
启动和退出WPS2000。
四、教学难点:
对集成办公系统软件的理解。
五、教具:
1.一套多媒体计算机演示设备;
2.一套多媒体教学环境。
六、教学过程在演示时,每操作一步,都说出声来):
1.新课引入同学们,前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如何用画图软件绘制图形,在实际应用中更多的应用是文字处理。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来学习简单实用、功能强大的集成办公系统软件WPS2000。
2.讲授新课下面我们就来介绍如何启动和退出WPS20印文字处理系统。
WPS2000是一套支持Windows95/98,具有文字处理、表格应用、图像编辑、公式编辑、图形处理、样式管理、语音控制、多媒体播放、电子邮件发送等诸多功能的32位操作平台上的集成办公软件。
它和美国微软公司的Office系列是目前中国市场上使用最为广泛的集成办公系统,也是软件业中为数不多的能和国外软件抗衡的产品。
启动WIX32X)O的方法有三种,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如何用不同的方法达到同一目的。
利用多媒体演示系统演示WPS2000的三种启动方法,并让学生利用其中一种启动WP'32000)退出WPS2000的方法也有三种,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如何用不同的方法退出WPS2000。
利用多媒体演示系统演示WPS2000的三种退出方法,并让学生利用其中一种退出WPS2000)。
第二课调动文字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插入和改写状态的切换与区别。
2、学会插入和删除文字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
1、插入和改写状态的切换与区别。
2、插入、删除文字。
三、教学重点:插入、删除文字。
四、教学难点:插入、改写状态的切换与区别。
五、教具:
1.一套多媒体计算机演示设备;
2.一套多媒体教学环境。
六、教学过程
1、要求学生打开文本《日月潭》
2、在“令”字前面插入“景色怡人”四个字,该怎么办?
3、操作步骤:
把光标移到“令”字前面。
输入“景色怡人”。
4、切换“插入”、“改写”状态的使用方法。
5、试一试:将文章中“景色怡人”几个字删除掉。
6、方法:
方法1:将光标移到指定文字的后面,按退格键删除。
方法2:将光标移到指定文字的前面,按DELETE键删除。
7、练一练:P9
第三课文字复印机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复制文本的三种方法;
2.使学生巩固剪贴板的有关内容。
二、教学内容:
1.使用工具条中的“复制”按钮复制;
2.使用编辑菜单进行复制;
3.使用鼠标直接拖放复制。
三、教学重点:
复制文本的三种方法。
四、教学难点:
复制操作的原理及剪贴板知识。
五、教具:
1.一套多媒体计算机演示设备;
2.一套多媒体教学环境。
六、教学过程在演示时,每操作一步,都说出声来):
1.新课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文本的选定,选定了文本之后,就可以对它进行复制、删除、移动等处理。
本节课我们学习文本的复制。
2.讲授新课
下面我们来学习如何复制一个文本。
复制文本有三种方法可以实现。
第一、二种方法其实也只是一个命令的两种不同启动方式。
使用工具条中的“复制”按钮
1.选定要复制的内容;
2.单击工具条上“复制”按钮;
3.用鼠标或光标控制键将光标移到要插入的位置;
4.单击工具条上“粘贴”按钮。
使用编辑菜单进行复制
1.选定要复制的内容;
2.单击“编辑”,在弹出菜单中单击“复制”;
3.用鼠标或光标控制键将光标移到要插入的位置;
4.单击“编辑”,在弹出菜单中单击“粘贴”按钮。
使用鼠标直接拖放复制
1.选定要复制的内容;
2.按住Ctrl键,指向选定内容;
3.用鼠标将选定内容拖至要复制的位置;
4.松开鼠标,松开Ctrl键。
练习:·说一说复制有几种方法?
第四课文字的设置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设置文字的字型和字间距的操作方法;2.使学生掌握设置文字粗体和斜体的操作方法。
二、教学内容:
1.如何设置文字的字型和字间距;
2.如何设置文字的粗体和斜体。
三、教学重点:
建立文本和保存文本文件。
四、教学难点:
文字的字型、字间距、粗体与斜体的设置。
五、教具:
1.一套多媒体计算机演示设备;
2.一套多媒体教学环境。
六、教学过程在演示时,每操作一步,都说出声来):
1.新课引人
为了让一篇文章题目更突出,标题更醒目,还可以设置文字的字型和字间距以及给文字设置粗体和斜体。
2.讲授新课
下面我们来学习如何给文字设置字型、字间距、粗体与斜体。
如何设置文字的字形和字间距
1.选定要设置字型与字间距的文本;
2.单击“文字”,在弹出的菜单中单击“字体”命令;
3.在“字型”中,单击相应字型;
4.在“字间距”中,输人数字;
5.单击“确定”按钮。
设置文字的字形和字间距并不是很常用的操作,一般都用缺省值。
只有在对文本格式有特殊要求时才会使用。
如何设置文字的粗体和斜体
方法一:利用格式栏里的粗体和斜体按钮。
方法二:利用“文字”菜单中的“字体”命令设置粗体和斜体。
设置粗体和斜体的最快捷方法是选中文本后,点击工具栏上的按钮。
练习:
·把“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设置成扁形、字间距为2毫米,并设置成粗体,再设置成斜体。
第五课小小印刷厂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页面设置、打印预览与打印输出的操作方法;
2.使学生了解纸张类型、打印机型号等相关知识。
二、教学内容:
1.设置纸张大小与页面方向;
2.页边距的设置;
3.打印预览与打印输出。
三、教学重点:
打印预览与打印输出。
四、教学难点:
设置纸张大小与页面方向。
五、教具:
1.一套多媒体计算机演示设备;
2.一套多媒体教学环境。
六、教学过程在演示时,每操作一步,都说出声来):
1.新课引入
文章或论文写好了,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磁盘的形式进行交流。
但很多人可能没有电脑,还只能用传统的方式把文章表现出来,这就需要打印文章。
2.讲授新课
下面我们来介绍如何进行页面设置、打印预览与打印输出。
我们最常用的纸张是A4纸、16K纸,可以在“页面设置”中的“纸型类型”中选择。
设置纸张大小与页面方向
1.单击“文件”一“页面设置”;
2.单击“纸张类型”;
3.设置纸张规格;
4.设置纸张方向;
5.单击“确定”。
页边距的设置大小对于不同的打印机可能有一定区别。
要想设置合适的页边距,最好打几张试一下。
页边框的设置
1.单击“文件”一“页面设置”;
2.单击“纸张边距”;
3.设置上、下、左、右各边距值;
4.单击“确定”。
打印预览与打印输出
·打印预览
·打印输出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