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问题的由来是什么

合集下载

台湾问题是什么

台湾问题是什么

台湾问题是什么台湾问题,也叫台海问题,又或者叫两岸问题,其具体定义是指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退守台湾,至今所衍生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问题。

台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事实上已归还中国。

之所以又会出现台湾问题,主要是因为与中国国民党发动的反人民的内战有关。

当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依仗着美国的支持,置全国人民渴望和平与建设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的强烈愿望于不顾,再次把个人私利公然放在全国人民利益之上,撕毁国共两党签订的《双十协定》,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反人民内战。

1927年国民党右派在蒋介石领导下掌握了国民党大权。

同一年在蒋介石的领导下,建立起独裁统治,对内镇压、对外妥协,全面发动内战。

1927年发动了四一二政变,在各地进行清党活动,意味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公开破裂。

1928年不断进行新军阀混战。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疯狂残酷围攻红军革命根据地,妄图把中国残存的正义力量消灭。

1936年“西安事变”后,被迫接受抗日主张,蒋介石一心一意想溶共、剿共、灭共,于抗战期间积极进攻中共,反对人民,消极反日。

国民党上台后,为了不断进行内战,把许多有品德的人排斥在中高级职位之外。

国民党建立了与反动独裁统治相始终庞大的特务组织,在承认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法地位,参加统一战线的同时,又采取种种方式,限制和打击人民力量。

抗日战争勉强胜利后,当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依仗美国的支持,置全国人民渴望和平与建设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的强烈愿望于不顾,撕毁国共两党签订的《双十协定》,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反人民内战。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三年多的人民解放战争。

由于当时的国民党集团倒行逆施,已被全国各族人民所唾弃,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南京的“中华民国”政府。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为了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但由于国民党集团的一部分军政人员退据台湾,且他们在当时美国政府的支持下,最终造成了台湾海峡两岸隔绝的状态。

汇总台湾问题

汇总台湾问题

台湾问题总结1. 台湾两次分裂和两次回归的史实2. 台湾问题的由来(1)解放战争,人民解放军打败蒋家王朝,蒋介石兵败退到台湾。

(2)美派第七舰队阻挠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3. 对台政策一国两制,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武力。

(同港澳问题比较:允许拥有自己的军队)政治答案较为详细:中国政府对台的原则立场态度方针: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神圣领土不分割的一部分,两岸统一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是基本方针,坚持“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但我们不承诺放弃武力,决不允许任何势力以任何方式改变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地位,不惜一切代价维护祖国的统一。

4.近代史上侵略过台湾的国家(1)1840~1842年,英国入侵台湾。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边疆危机中,美国入侵台湾(琅王乔)。

(3) 日本明治维新后侵略过台湾,从中勒索50万两白银的赔款。

(4)1883~1885年,中法战争中,法国侵略台湾。

(5)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

5.目前实现祖国对然万地区的和平统一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有利因素: (1)大陆经济发展迅猛,海峡两岸经济差距缩小。

(2)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日渐繁荣,了解加深。

(3)两岸人民热爱和平,要求统一。

台湾人民有着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统一是大势所趋。

(4)一国两制提供了祖国统一的最佳道路和政策。

港澳回归一丰富“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5)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长,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我国建交,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并与台湾断绝外交关系,也为祖国统一提供了有利条件。

不利因素:(1)台独势力顽固的阻挠和破坏。

(2)国际的反华势力继续推行以华治华战略,企图推行分裂,阻挠中国统一。

6.台湾问题的实质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

属于中国内政问题。

7.谈谈对《反分裂国家法》和祖国统一的认识。

(1)《反分裂国家反》为祖国统一提供了法律依据。

(2)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的愿望。

高中历史知识点:台湾问题

高中历史知识点:台湾问题

高中历史知识点:台湾问题三、台湾问题: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见表)时期主要内容名称三国孙权派卫温、诸葛直率军到达台湾夷洲隋唐隋炀帝三次派人去台湾;流求元朝在澎湖设巡检司,管理澎湖及琉球琉球明朝前期称小琉球小琉球清朝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3年施琅打败郑军,台湾纳入清朝版图;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清朝设台湾省;1895年,中国清朝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日本强占台湾及附近岛屿、澎湖列岛等。

台湾南京国民政府1945年10月,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后,台湾回归祖国怀抱。

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大陆解放后,形成了台湾与大陆暂时隔离的状态;1979年至今,我国政府坚持以“一国两制”,和平统一,但不放弃使用武力为内容的祖国统一政策;坚决反对__势力和其他一切形式的分裂活动;台湾2、承认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的国际条约等:《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建交公报等国际文件,都阐明了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份。

3、台湾问题的由来:①、1949年,蒋介石退守台湾,海峡两岸形成对峙局面;②、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挠中国统一。

4、国家统一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1)、有利条件:①、根本保证:现在,中国的综合国力极大增强,国际地位显着提高;②、民族心理:完成国家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③、历史证据:(见上);④、国际法依据:(见上);⑤、政策保证:邓小平“一国两制”的伟大理论。

⑥、榜样借鉴: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与繁荣稳定。

⑦、2005年,__主席连战、新民党主席宋楚瑜等在承认九二共识的基础上访问大陆。

(2)、不利因素:①、__势力的百般阻挠;②、美国政府对中国内政的肆意干涉;③、日本右翼势力与__势力相配合,不断制造事端,既影响中国统一,又影响中日关系的正常发展。

三、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统一问题1、美国内战:时间、背景、着名人物、经过、两个文件、转折战役、性质、进步作用、意义。

台湾问题

台湾问题
台湾问题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


台湾是中国的第一大岛,包括台湾本岛和兰屿、 绿岛、钓鱼岛等21个附属岛屿。台湾本岛面积 35.875平方公里。 1、由来 第一,1949年国民党集团在内战失败后退居台 湾,造成两岸分裂局面。 第二,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派出第七舰 队进入台湾海峡,阻挠中国解放台湾。 第三,中美建交过程中对台湾问题的处理。
2、2008年五月份以来,两岸关系初步步 入和平发展轨道。 第一,马英九开始反对台独,在九二共识 基础上初步开始了良性互动。 第二,陈云林访问台湾取得了成果。 第三,两岸三通迈出了实际步伐。 第四,两岸交流合作展开新的面貌。 第五,外部环境进一步改善。

3、问题和挑战 第一,民进党不放弃台独立场。 第二,随着两岸关系向纵深发展,出现 一些深层次问题。 第三,大多数台湾民众对大陆有较深疑 虑。 第四,国际影响。 第五,台湾经济下滑。

2、 当前党和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方针政 策。 第一,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第二, 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第三, 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 不改变。 第四, 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四、目前台海局势 的基本情况

1、 2008年三月,我们取得了反对台独 的重大胜利,两岸关系出现了难得的历 史机遇。 第一,台湾岛内的政治力量发生了不利 于台独的变化。 第二,我们和国民党的关系发生了历史 性的变化,打破了岛内政党一致对我的 局面。 第三,台湾大多数老百姓对发展两岸关 系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
1、 我对台斗争的五个阶段。 第一,1949年至1955年 “武力解放”台 湾时期 第二,1955年至1978年 “和平解放”、 “武力反干涉”时期 第三,1979年至1994年 “和平统一,外 交国堵”时期 第四,1995年至2008年 “反分裂、反 ‘台独’,和战两手并用”时期 第五,2008年至今

台湾问题的由来

台湾问题的由来

1949年12月7 日,以蒋介石 为首的国民党 统治集团退踞 台湾。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6月27日,美 国总统杜鲁门下令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 空军第13航空大队进驻台湾,粗暴干涉中国内政, 阻挠中国人民解决台湾问题。
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内战争遗 留下来的问题.
台湾问题实质是中国的内政 问题.


台湾岛上谷物、甘蔗、番薯、樟脑、茶 叶、桑蚕、香蕉、水仙花、耕牛等生产生活 资料都是由大陆传入。
台 湾 问 题 的 产 生
二、台湾问题的由来
1、 2、 3、
台湾问题是国民党发动反人民内战的结果
美国等外国反华势力阻挠我国解决台湾问题
2
日本、美国反华势力长期支持“台独”活动
自行添加标题
抗战胜利后,1946年蒋介石统治集团发动反 人民的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于是 1949年打败了蒋介石集团,推翻了其反动统 治。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 人民政府在北京宣告成立。
1992年11月16日“九二共识”
1993年4月27日--汪辜会谈
2003年1月台商春节包机首航
2005年1月两岸民航分离56年首次 对飞
2010年9月,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即ECFA)生效。
台湾回归,祖国 统一
——必然方向
文明起源

台湾先民主要 是从大陆移居而来。 上世纪七十年代, 台南县两次出土被 认为是台湾最早的 人类“左镇人”化 石,考古认证他们 是3万年前从大陆移 居台湾。

台湾现有居民中,汉族占98%,少数 民族占2%。少数民族与大陆古越族有血缘 关系。大陆海南省的黎族与台湾的阿美族、 泰雅族同一族源。
武力解放
1955年

论述台湾问题形成的历史原因

论述台湾问题形成的历史原因

论述台湾问题形成的历史原因论述台湾问题形成的历史原因摘要:造成今天台湾和⼤陆对⽴的历史原因有很多,我觉得国共内战是最根本的原因。

中国⼈信仰暴⼒⾰命,思维定式就是枪杆⼦⾥出政权。

从历史上看,谁想在中国执政, 都必须经过⼀番⾎战。

如果当年国共两党都没有⾃⼰的军队, ⽽军队是国家的,那么⽆论谁想上台,都必须通过选举。

⽆论你主张共产主义还是资本主义,都必须通过和平的途径执政。

那就不会有国家的分裂,⼈民的对⽴。

关键词:历史回顾中美问题历史回顾正⽂:造成今天台湾和⼤陆对⽴的历史原因有很多,我觉得国共内战是最根本的原因。

中国⼈信仰暴⼒⾰命,思维定式就是枪杆⼦⾥出政权。

从历史上看,谁想在中国执政, 都必须经过⼀番⾎战。

如果当年国共两党都没有⾃⼰的军队, ⽽军队是国家的,那么⽆论谁想上台,都必须通过选举。

⽆论你主张共产主义还是资本主义,都必须通过和平的途径执政。

那就不会有国家的分裂, ⼈民的对⽴.美国的民主、共和两党的观点也对⽴,平时也是死掐。

但两党的⽃争⼿段是有限度的,⾄少不会变成武⽃,甚⾄内战。

原因就在于军队是国家的, 不是政治党派的⼯具。

⼀,中国台湾地区历史回顾1、三国时期,吴国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台湾);2、隋朝,隋熠帝曾三次派⼈去流求(台湾),加强了台湾与⼤陆的联系;3、元政府设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4、明朝,郑成功把荷兰侵略者从台湾赶⾛;5、1683年清军⼊台湾,第⼆年设⽴台湾府,⾪属福建,1885年正式在台湾设⾏省;6、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清政府签下《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本;7、1945年,中美英三国签订《波茨坦公告》,规定⽇本将台湾归还中国;8、⼆战后,国内解放战争国民党战败,1949年逃往台湾,在美帝国主义的“扶蒋反共”的政策下,台湾与⼤陆分离⾄今。

⼆,国共内战造成海峡两岸的长期对⽴⾃⼀九四六年中国内战全⾯爆发,到⼀九四九年底中国共产党占领了中国⼤陆的绝⼤多数地⽅,中华民国政府迁移到台湾,从此造成两岸实质上的分裂事实。

台湾问题

台湾问题

台湾问题1.台湾问题形成及原因(1)形成:1949年,国民党政府败逃台湾,将台湾与祖国大陆人为地分离开来。

1950年,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军统一祖国,从此形成了台海两岸长期对峙局面。

(2)主要原因: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的结果。

(3)根本原因:外国反华势力插手台湾问题,推行“以华制华”战略2.台湾问题的性质:中国实现国家统一的内政问题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早在三国时,吴国的孙权就派卫温率船队到达了夷洲,即今台湾。

(2)隋朝时,隋炀帝也曾三次派人去流求(今台湾),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

此后,历代政府更是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

(3)元朝时,政府设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

(4)明朝时,民族英雄郑成功曾把荷兰侵略者从台湾赶走。

(5)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885年,清政府正式在太湾设行省。

(6)甲午战争后,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及澎湖列岛1945.10,抗战胜利后收回4. 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条件(1)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础。

(2)中国提出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受国际社会的普遍赞同。

(3)大陆与台湾经贸联系加强,台湾人民加深对大陆的了解,为台湾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利条件。

(4)大陆与台湾同根同源,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使任何外来势力无法割裂的历史渊源。

(5)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成功经验,为台湾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成功范例。

5. 解决台湾问题的主要障碍(1)台湾岛内分裂倾向的发展。

(2)某些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

台湾问题,两岸关系

台湾问题,两岸关系

两岸关系主要问题的认识台湾问题一词及其相关概念,或者叫台海问题或者两岸问题,是指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退守台湾,至今所衍生的一系列主权或领土问题。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台湾问题一词及其相关概念,或者叫台海问题或者两岸问题,是指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从中国大陆败退台湾,至今所衍生的一系列主权或领土问题。

最早出现于1955年寓居美国的李宗仁之《对台湾问题的具体建议》一文,并因强力宣传而通行于中国民间以至国际社会迄今。

[1]台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事实上已归还中国。

之所以又出现台湾问题,与中国国民党发动的反人民的内战有关,惟当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依仗美国的支持,置全国人民渴望和平与建设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的强烈愿望于不顾,蒋介石再次把个人私利公然放在全国人民利益上面,蒋介石把个人私利公然放在全国人民利益上面,这是蒋介石的向来的做法,撕毁国共两党签订的《双十协定》,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反人民内战,还有重要因素是外国势力(美国、日本等)介入。

蒋介石大肆出卖国家利益是蒋介石的向来的做法,早在1945年8月14日在日本投降前一天,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同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以蒋介石国民党政府承认外蒙古独立为主要条件换取苏联在日本投降前一天的8月14日出兵中国东北。

1946年1月6日当时的蒋介石国民党政府虽然对外蒙古的所谓投票有疑问,但还是正式承认外蒙古独立,至此失去18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华北正北的外蒙古的华北变成内凹形,边境线后退内凹达千余公里,中国北部版图从饱满形状到弯月形状。

二、正确认识和把握两岸关系的核心与关键随着去年以来“两会”商谈与处理台湾参与国际活动问题取得一系列进展,有关两岸关系后续发展的问题引起关注和讨论。

比如结束两岸敌对状态、签署和平协议的问题,比如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的问题,比如如何确保协商解决台湾参与国际活动空间未来不被“台独”所乘的问题,等等,在在事关重大,牵涉深远。

台湾问题的由来

台湾问题的由来

台湾问题解决猜想一、台湾问题的由来。

二、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性三、解决台湾问题的猜想1.台湾问题的由来1.1国民党败退台湾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采取两面手法,一方面邀中国共产党进行和平谈判,一方面在美国的支持下,抓紧时间调运兵力,把国民党军队部署到原日本占领地区,伺机发动全国内战。

1946年6月,蒋介石认为时机已到,撕毁双方协定,命令国民党军队向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发起全面进攻。

内战中,国民党军队在各战场节节败退。

1949年初,经过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有生力量被消灭过半,国民党统治面临彻底垮台的命运。

面对艰难的形势,蒋介石采纳历史地理学家出身的张其昀的建议,决定把台湾作为今后的退身之所。

他认为退居台湾,退可守,进可攻;台湾与大陆隔着一条海峡,凭借海峡天险和海、空军力量,完全可以抗衡当时尚无海、空军的共产党,以积聚力量,待国际形势发生于己有利的变化时,再反攻大陆。

1949年1月,蒋介石宣布下野,由李宗仁任代总统,但实际掌控权力。

1949年春,以李宗仁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正式派出代表与共产党在北平进行最后的和平谈判。

由于蒋介石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和平谈判破裂。

1949年4月,共产党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解放军以强大的攻势迅速解放了国民党统治区。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取代“中华民国政府”成为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1949年12月7日,国民党“国民政府”各部门从成都逃往台湾;12月10日,蒋介石和儿子蒋经国,乘飞机从成都凤凰山机场飞往台湾。

1.2中国解放军积极准备解放台湾随着国民党退居台湾,中共领导人就开始筹划渡过台湾海峡、彻底歼灭国民党残余,解放台湾进而解放全中国的计划。

1949年8月至1950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除金门、马祖以外的台湾外围的主要岛屿,并开始正式准备发起渡海攻台。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军第七舰队驶向台湾海峡。

台湾问题课件

台湾问题课件

三、解决台湾问题
(一)从“武力解放”到“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1、“、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 2、“、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二“、和平解放台 湾”的方针二“、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 3、“一纲四目”的设想 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 《反分裂国家法》与四点意见——从党的方针政策 上升到国家意志
三、解决台湾问题
三、解决台湾问题
(四)解读台海未来十种可能模式 美国兰德公司去年7月份在网上公布了一份 由其高级研究员柯瑞杰博士和政策分析员戴 维什拉帕克撰写的题为《台湾地位解决之后 的中美关系》的报告。《报告》分析了解决 台湾问题的十种可能模式:
三、解决台湾问题
一、以和平方式维持现状; 二、以和平方式统一; 三、以和平方式独立; 四、以和平方式达成妥协方案; 五、在美国不介入条件下以武力实现统一; 六、在美国不介入条件下以武力实现独立;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
(一)台湾问题原本没有问题 台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律上 而且在事实上已归还中国。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
(一)台湾问题原本没有问题
1895年,日本通过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将不平等的《马 关条约》强加于清政府,割占了台湾。随着第二次世界大 战的进程,中国成为反法西斯同盟国。大战进程中,中国 关于从日本收复台湾的正义要求得到包括美国在内的同盟 国的支持。1943年下半年,同盟国将取得战争胜利的形势 已比较明朗。美国总统罗斯福热衷促成美、英、苏、中四 大国首脑会议,以便协调盟国力量,尽快战胜法西斯,同 时商议战后世界格局事宜。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
1、台湾问题与国共内战
台湾问题的本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国共两党之间的内战 是导致台湾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中 华民族反抗侵略、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史,国共两党都扮 演了重要角色。抗日战争胜利后,两党本应继续携手,共 肩振兴中华大业,遗憾的是当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 治集团依仗美国的支持,置全国人民渴望和平与建设独立、 民主、富强的新中国的强烈愿望于不顾,撕毁国共两党签 订的《双十协定》,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反人民内战。

台湾问题的历史和现状

台湾问题的历史和现状

台湾问题的历史与现状在当今时代,台湾问题成了每个人口中的焦点。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长期以来的梦想。

那么台湾问题是如何引起的呢?自古以来,台湾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由于清政府腐朽的统治,台湾被分割给了日本。

幸运的是,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随即,蒋介石撕毁了双方签订的《双十协定》,国民党和共产党爆发了内战。

台湾问题是国内解放战争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

中国共产党在人民群众的帮助下打败了蒋介石,推翻了中华民国政府,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民党残余被迫退到台湾,从此造成了两岸隔离。

台湾问题的引起同样有美国的参与。

美国曾表示扶蒋反共,支持国民党重新领导中国。

然而,美国政府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朝鲜战争中,党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美国出动武装力量来干扰,导致解放台湾的计划被迫搁置。

1954年12月,美国与台湾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将台湾置于美国的保护之下。

还有,在冷战期间美国需要以台湾来牵制中国。

在美国政府的不断干扰下,造成海峡两岸的分离和隔绝,两岸的关系一直处于严峻紧张的局势。

总的来说,造成台湾问题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蒋介石战败后,仍在台湾顽强反抗。

二是美国入侵台湾,直接干涉中国内政。

《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曾一度表明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但美日两国仍然阻扰解放台湾,坚持台独。

台湾问题属于中国的内政问题,不允许其他国家的干涉。

国共开始了第三次的谈判,台湾关系得到初步缓解。

马英九上台后,台海局势逐渐缓和,两岸交流趋于频繁,但是台湾问题仍然存在着很多未知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必须要坚持一个中国,可以实习不同的制度,不允许外国势力插手,反对台独。

和平发展的政策和两岸人民的热切盼望使海峡两岸的关系有了很大的缓解。

当前两岸关系总的发展趋势是在以和平互利、共同发展为主流的大背景下曲折前进。

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两岸通过不断地文化和经济交流来促进友好关系。

台湾问题

台湾问题

(4)用"一国两制"方式解决统一问题,台湾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不会改变,台湾人民没有任何损失。而且台湾资源贫乏,市场狭小,发展潜力有限;大陆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迅速,市场潜力巨大。两岸统一后,利用广阔的大陆市场空间,台湾经济将得到更大发展。近二十年来,两岸经济相互依存性的增强,祖国大陆成为台湾贸易顺差的最大来源,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第一,恪守一个中国,增进政治互信。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核心利益。
第二,推进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第三,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
第四,加强人员往来,扩大各界交流。
第五,维护国家主权,协商涉外事务。
第六,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
(5)实现祖国统一是历史的趋势,台湾的前途系于祖国统一。无限期地拖延统一,是所有爱国同胞不愿意看到的。台湾分裂势力阻挠祖国和平统一的图谋必将遭到最终失败。
第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第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第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避免了武力统一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第四,“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第五,“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2)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是个民族感情问题,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分裂是违背民族意志的。
(3)美国等一些国家的反华势力长期插手台湾问题,支持"台独"势力,阻挠中国统一大业,以达到把台湾从中国领土上分离出去的险恶目的。因此,邓小平多次指出,只要台湾不同大陆统一,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地位是没有保障的,不知道哪一天又被别人拿去了。

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

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

台湾问题实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马关条约》使中国丧失了台湾和澎湖列岛,《马关条约》签订后,遭 到了全国人民的反对,人们痛骂李鸿章是“卖国贼”,要求清政府严办 李鸿章。台湾人民更是义愤填膺。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台湾不仅在 法律上而且在事实上已经归还中国。台湾问题的出现,是国民党发动反 人民内战的结果,其本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承认台湾是中国 的一部分
二战期间,重要的国际协定都肯定了台湾是
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43年12月1 日,中、英、美三国政府签署的《开罗宣言》 明确规定:“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窃取 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 等,归还中国"。1945年7月26日中、英、美 三国共同签署的、后来又有苏联参加的《波 茨坦公告》中再次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 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 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之其他小岛之 内”。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
民党集团从中国大陆败退台湾,所衍生的维护国家 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最早出现于1955年寓居美 国的李宗仁之《对台湾问题的具体建议》一文,并 因强力宣传而通行于中国民间以至国际社会迄今。 台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 事实上已归还中国。之所以又出现台湾问题,与中 国国民党发动的反人民的内战有关,当时以蒋介石 为首的国民党集团依仗美国的支持,置全国人民渴 望和平与建设独立、民主、富强的新做法,
谢谢观看
任务:台湾问题的由来、性质和实质
第一组:曹俊伦 陈荣 刘平 董碧滔 张博华 冯阳
“台独”活动的出现,从一开始就有国 际背景。
从历史上说,日本军国主义是“台独”的始

台湾问题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台湾问题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所在院系:电气工程学院年级:2016级专业:自动化班级:16-1自动化学号:201401910034姓名:何建聪台湾问题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一、台湾问题的由来台湾问题与国民党发动的内战。

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在中国共产党和其他爱国力量的推动下,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抗日战争胜利后,两党本应继续携手,共肩振兴中华大业,惟当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依仗美国的支持,置全国人民渴望和平与建设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的强烈愿望于不顾,撕毁国共两党签订的《双十协定》,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反人民内战。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被迫进行了三年多的人民解放战争,由于当时的国民党集团倒行逆施,已为全国各族人民所唾弃,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南京的“中华民国”政府。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为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国民党集团的一部分军政人员退据台湾。

他们在当时美国政府的支持下,造成了台湾海峡两岸隔绝的状态。

民主政治的掩护下推动“台独”,不仅使大陆人民对台湾的民主进程失去了认同的基础,对原本独具魅力的某些政治人物感到失望,更使他们对台湾政治试验工程的积极价值产生了怀疑。

尽管如此,台湾对大陆的影响并没有消失,反而还在继续牵动着大陆的反应模式。

简单地说,台湾政局的演变,直接影响着北京方面的全局战略思维,间接左右着中国政治和社会的演变方向。

毫不夸张地说,台海问题是决定中国现状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还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的未来。

二、台湾的问题的现状对台海问题的强烈危机意识,使得中国大陆在开启政治民主化方面,始终缺乏信心和决心。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苏东剧变,已经使中国的政治管理者对激烈的政治变革深感疑虑。

现在台海局势不能给人以长期的安全感和稳定感,“台独”引发战争的威胁似乎时时刻刻都迫在眉睫,使得中国开启政治改革的意愿和决心都不足够。

当然,台海问题对中国大陆战略思维和战略决策的影响,不只表现在军事领域和内部政治上。

台湾问题的由来

台湾问题的由来

台湾问题的由来当我第一次正式接触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是在高中上历史课,那时的我们常被老师灌输着“我们是一个中国,总有一天台湾会回归祖国母亲怀抱”这样的思想。

一直到了大学,在老师的带领下,我才真正学会从更深处寻找台湾问题之由来,以及其由来的真正原因。

本文将从台湾问题是什么以及台湾问题之由来做简单的阐述。

台湾问题是指1949年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战败退居台湾从而衍生出的关于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两岸的内政问题。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领土,在春秋时期被称为“岛夷”,之后也有过“瀛洲”、“流求”这样的名称,直至清朝更名为“台湾”,并设置了“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这是台湾的正式定名。

但在15、16世纪之时,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荷兰殖民地为了拓展势力入侵南台湾,之后更是驱逐了侵占北台湾的西班牙殖民者,荷兰殖民者盘踞台湾整整38年。

而后在郑成功等人的努力下终于再次夺回了台湾。

但在1894年中国清政府战败甲午战争后把台湾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台湾终于再次回归祖国。

外国列强对中国领土的侵略是我们的屈辱历史,但不堪忍受的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人在1949年内战失利后退踞台湾,甚至封闭全省,限制出入境,封闭大陆。

从而台湾与中国大陆陷入了真正的分离状态,台湾问题也终于成为了众人所关注的问题。

在明确台湾问题为何物后,不禁要问台湾问题究竟从何而来?仅是因为国民党人退踞台湾,我们的再一次统一就成为了令人头疼的问题吗?在我看来这要从许多角度来进行分析。

首先从地理位置来看,台湾岛面积约36000平方千米,是中国的第一大岛。

其地势十分险要,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中国与亚太地区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及战略要地。

因此我们不难看出台湾是一个有着丰富可能性的岛屿,因此美国等国家对于台湾的觊觎使得我们中国大陆与台湾始终处于难以统一的状态。

其次从环境来看,台湾拥有着两大气候区,夏季长且潮湿,冬季短且温暖。

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剖析

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剖析

2009年12月22日,海协会 会长陈云林与海基会董事 长江丙坤在台中签署三项 协议。
变组 国 “ 平照 着 个 的 携 海 海 现 决 中 的成 特 和 统顾 尊 国 历 手 外 峡 代 定 国 基部 色 平 一各 重 家 史 合 侨 两 化 把 共 本分 社 统 、方 历 民 条 作 胞 岸 经 党 产 国, 会 一 一利 史 族 件 , 、 的 济 和 党 策是 主 一 国益 、 利 下 共 华 中 建 国 召 。中 义 国 两的 尊 益 , 同 人 国 设 家 开 国 理 两 制原 重 与 中 振 , 人 上 的 十 政 论 制 ”则 现 前 国 兴 都 、 来 工 一 府 和 ” 的, 实 途 政 中 殷 港 。 作 届 一 实 是 方提 、 的 府 华 切 澳 与 中 三 项 践 建 针出 实 考 出 。 期 同 此 心 中 长 的 设 。了 事 虑 于 在 望 胞 同 转 全 期重中 “求,对这两以时移会 不要 和是本整样岸及,到, ·
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
• 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以蒋介石为 首的国民党政府采取两面手法,一方面电 邀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国共产党进行和平 谈判,一方面在美国的支持下,抓紧时间 调运兵力,把国民党军队部署到原日本占 领地区,以积蓄力量,伺机发动全国内战。 到1946年6月,蒋介石认为时机已到,撕毁 双方协定,命令国民党军队向共产党领导 下的解放区发起全面进攻。
• 1949年4月,共产党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 令”,解放军以强大的攻势迅速解放了国 民党统治区。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取代“中华民国政府”成为中 国的唯一合法政府。1949年12月7日,国民 党“国民政府”各部门从成都逃往台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政府原本可以从中 国内战的泥潭中拔出来,但它没有这样做,而是 对新中国采取了孤立、遏制的错误政策。它在中 国人民积极准备解放台湾时,利用朝鲜战争爆发 的机会,公然派遣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挠 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的正义行动,武装干涉纯属中 国内政的海峡两岸关系,并通过与台湾当局签订 所谓“共同防御条约”,将中国领土台湾置于美 国的“保护”之下。美国政府的政策,造成了台 湾当局在其庇护下,与大陆军对峙超过50年。台 湾海峡地区局势因之长期紧张,台湾问题也由此 成为中美两国间的重大争端。因此,台湾问题的 产生,从本质上讲既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也 与美国势力的介入有密切关系。台湾问题长期得 不到解决,美国政府负有重大责任。

台湾问题的来龙去脉

台湾问题的来龙去脉

台湾问题的来龙去脉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问题,是高考的热点和焦点,也是国际敏感问题。

为此,必须引导学生从古代、近代、现代史中理清台湾与大陆的关系,搞清台湾问题的由来。

1、古代史中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三国时期,230年孙权派卫温至夷州,加强了台湾与大陆的经济文化联系,这是古代文献中关于大陆人大规模到达台湾的最早记录。

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加强了对琉球的管辖。

明末,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清初,郑成功于1662年收复台湾,此后台湾一直处在郑氏子孙统治下,通过1683年澎湖一战,施琅打败郑克塽,台湾纳入清朝版图,1684年清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加强了台湾与大陆的联系。

2、近代史中台湾问题中法战争清政府不败而败,但鉴于台湾在国防上的重要地位,1885年在台湾建立行省,刘铭传为第一任巡抚。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割台湾、澎湖列岛等给日本,迫使台湾与祖国隔离。

二战后期,国际社会明确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43年中、美、英三国签署《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把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1945年中、美、英签署《波斯坦公告》,进一步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须实施”。

抗日战争胜利,1945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重归中国版图。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败退后退踞台湾,从而导致海峡两岸长期隔绝、分离的状态。

3、现代史中台湾问题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一直为实现祖国统一努力奋斗,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使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1981年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主张国共实行第三次合作,阐明了中共对台湾当局的态度,阐明了统一后对台湾的基本政策,包含了“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

80年代初,邓小平正式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阐述了这一伟大构想,表明中国领导人的设想,已成为一种国策,具有法律效力。

台湾问题的由来与实质

台湾问题的由来与实质

台湾问题的实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 府成立,当即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 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 府”,国民党当局“已丧失了代表中国 人民的任何法律的与事实的根据”,完 全无权代表中国。
2 台湾问题与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有关
台湾问题的产生迟迟得不到解决,美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美国对 新中国采取孤立、遏制的政策,从政治、军事、经济扶植台湾当局,武力 干涉中国人民完成统一祖国大业。 1950年5月29日和6月14日, 美国远东军司令麦克阿瑟首次提出 台湾是美国在太平洋上的“不沉的 航空母舰”。同年6月27日,美国 总统杜鲁门借口朝鲜战争,下令美 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从此开 始了美国直接使用武力阻挠中国领 土统一。1958年8月我炮击金门期 间及其以后,美国加紧推行“划峡 而治”、制造“两个中国”、“一 中一台”的图谋。美国政府还长期 以各种借口,极力维持台湾当局的 “国际地位”,阻挠恢复中国在联 合国的合法席位。
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
1978年12月,美国政府接受了中国政府提出到 的建交三原则,即:美国与台湾当局“断交”、废 除《共同防御条约》以及从台湾撤军。中美两国于 1979年1月1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利坚合众 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 中国的一部分”。自此,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可见,正是由于美国等外国势力的阻挠和台湾 当局抗拒统一,两岸分离状态持续了半个多世纪之 久。
两岸中国人为反对外国侵 占台湾进行了不懈斗争
索久台 取为湾 。贵, 国中 所国 踞之 ,故 余土 今也 来,
一 六 六 二 年
一个中国是国际社会 公认的事实
《开罗宣言》 日本应将所窃取于中国 的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 在内的土地,归还中国。

台湾问题的由来

台湾问题的由来

台湾建省 的史实
2
台湾自古是中国的领土
清政府 割让台湾
甲午战争,清朝战败,1895年被迫签定《马关条约》, 割占了台湾和澎湖列岛。 根据《交接台湾文据》,台湾正式割让给了日本。
虽然台湾人民自发反抗日本的攻占,但最终失败。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根据《开罗宣言》 台湾回归 和波茨坦公告,日本将台湾、澎湖交还中国。
台湾问题的由来
台湾
台湾自古是中国的领 土
台湾问题的由来
台湾问题的实质
台湾自古是中国的领土
明朝时期 台湾与祖国 2 的联系
郑成功 收复台湾 公元1563年俞大猷、戚继光和后来的沈有容追剿海盗入台。 1604年,明朝政府在澎湖设立了名为“游岁”的军事管理机 构,并屯军,以防倭寇侵扰。
公元1661年4月21日,郑成功率将士2万5千余,战船百余艘进
1684年,清政府决定在台湾设一府三县,并明谕台湾隶 属福建省管辖。后增设了彰化县、淡水厅和澎湖厅,开 放熟番地区准租给汉人,允许移民携眷属入台。清政府 为鼓励开垦土地,在台湾设置了招垦局。 1727年,清政府将“台湾”正式定为官方统一名称。 1875年,台湾行政机构增为2府8县4厅,统治台湾澎湖 全部地区,并把原地名鸡笼改为基隆。 1885年7月,左宗棠上疏,建议立即建立台湾省。同年 10月,台湾建省方案得到批准。 1888年3月3日,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正式上任,台湾省 正式建立。
军台湾,经过激烈战争,郑成功打败盘踞台湾38年之久的荷兰 殖民者,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1684年7月31日,郑克爽派人到澎湖向施琅请降,随后向清军
清朝政府 收复台湾 的行动 正式递交了降书和所有印册。 后来,施琅亲自前往台湾,接受了郑氏的归降,清朝完成了对 台湾的统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湾问题的由来是什么?
1949年,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队兵败如山倒,覆灭已成定局,蒋介石便开始寻求将台湾作为最后的退路,并积极进行部署。

他任命陈诚为台湾省主席与台湾警备司令部司令,孙立人为台湾防卫司令,蒋经国为中国国民党台湾省党部主任委员,严家淦任台湾省财政厅长。

同时,把大量黄金与重要物资运往台湾。

5月底,蒋介石抵达台湾,开始构思防守与治理台湾的计划。

8月1日在台北草山(即今阳明山)成立总裁办公室。

12月7日,时任“行政院长”的阎锡山召开紧急会议,决议“迁都台北”,并随后与一批重要官员飞抵台北。

12月11日,国民党中央党部迁至台北。

中国解放战争基本结束,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势力全面撤退台湾。

自此,台湾再次陷入了与祖国大陆的分离状态之中,也开始了国民党在台湾的长期统治,也成为今日台湾问题的起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1949年以后,台湾问题得以形成、发展乃至今天悬而未决,不仅是蒋介石挑起内战的结果,更是美国等国际反华势力插手、干涉的结果。

刚刚败退台湾的蒋介石集团犹如汪洋中的一条船,处在风雨飘摇之中。

然而,就在中国人民解放台湾指日可待的时候,朝鲜战争爆发。

美国基于冷战的需要,又一次采取了“扶蒋反共”的对华政策,立即派出美军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第13航空队进驻台湾,美国总统杜鲁门并
正式抛出所谓“台湾地位未定论”;1954年12月2日,美国和台湾当局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台湾躲进了美国的保护伞下,美国为两岸的统一设置了更大的障碍,其结果是造成台湾海峡地区长期的军事对峙,台湾问题自此也成为中美关系中的核心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