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金融同业业务模式研究

合集下载

兴业银行金融同业业务发展调研报告

兴业银行金融同业业务发展调研报告

3、完善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银行业务发展的核心力量。兴业银行安庆分行应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 工作,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和培训体系,为业务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五、结论与展望
本次调研结果显示,兴业银行安庆分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在满足客户需求方面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未来,该行应继续加强产品创新 和服务升级,强化线上服务体验和安全保障,完善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三、未来趋势及挑战
1、监管环境变化
近年来,中国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同业业务的监管不断加强,尤其是对同业 存款、同业拆借等业务的监管力度加大。兴业银行需要密切监管政策的变化,及 时调整业务策略,以适应监管环境的变化。
2、市场竞争加剧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加入到金融同业业务竞争中。 兴业银行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加强与同业金融机构的合作,以应对市场 竞争的挑战。
3、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虽然兴业银行安庆分行个人理财业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和挑战。首先,市场竞争激烈,银行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和产品创新能 力。其次,部分客户对线上服务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存在疑虑,需要银行加强技术 保障和客户教育
。最后,人才队伍建设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银行持续投入和培 养。
以提升个人理财业务的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展望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 续发展和个人财富的进一步积累,个人理财业务将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 力。兴业银行安庆分行应抓住机遇,不断创新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为客户的财 富管理提供更加专业、高效的服务。
感谢观看
财业务的现状、问题及发展策略,为提升业务水平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和资料分析等方法。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兴业 银行安庆分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客户,了解他们对业务的满意度、需求和期望。访 谈则邀请了兴业银行安庆分行的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深入了解业务运营情况和 发展策略。

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作者:林志华来源:《金融经济·学术版》2013年第08期摘要:近年来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迅速,表现出合作范围广、增长速度快、比重高、品种多样化等特征,存款形式转化、实体经济下滑、资金缺口压力、利率市场化冲击以及监管相对宽松是影响银行同业业务扩张的主要因素。

实践表明,同业业务激增虽然拓展了银行的收入来源,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利差不稳定、流动性风险聚集、干扰金融秩序、弱化宏观调控等,笔者认为,保持适度规模、明确合作对象、拓展低成本负债、创新同业产品、完善外部监管,有助于商业银行同业业务良性健康发展。

关键词:同业业务发展策略同业业务是商业银行作为与对公业务、个人业务并列的主体业务之一,具有综合性、交叉性以及复杂性的特征,是商业银行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的特色领域。

自2010年以来,商业银行全力扩张同业业务,规模与比重逐年提高,对金融同业加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成为培育银行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流动性风险上升、逃避监管、扰乱市场秩序等。

本文拟对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扩张的特征、影响因素及问题逐一分析,探讨促进商业银行同业业务良性发展的有效对策。

一、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扩张的特征表现(一)合作范围广银行同业业务横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具有交叉性和复合性的特质。

近年来,商业银行不断扩展同业业务市场,除了过去传统的“银银平台”合作模式,如同业资金拆借、信贷资产转让、代理结算、代理银行汇票、互购债券、代理抵债资产处置、联合承销企业债券等,与证券、保险、信托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或企业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合作范围不断扩展(见表-1)。

表-1 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合作方式(二)增长速度快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由同业资产、同业负债以及同业中间业务三部分构成,其中同业资产是指“对其他存款或金融性公司债权”,同业负债是指“对其他存款或金融性公司负债”。

商业银行同业业务

商业银行同业业务
管理人: 存款
券商资管
受托银行
22
2、银证委托贷款业务
模式:银行总行授信,委托给分行由分行调用同业资 金/自有资金/理财资金委托证券企业成立定向资产管 理计划,证券企业定向资产管理计划向银行指定客户 发放信托贷款,或者受让银行存量信贷资产。
案例:借款人向A 银行提出2 亿人民币贷款需求,期 限一年,双方议定价格为年化7%。最终资金提供方银 行委托券商资管计划投资于该信贷资产,资管计划委 托A 银行向借款人发放贷款。资金提供方预期收益率 为年化6%;定向资产管理计划旳通道费用年化0.05%; 托管行为A 银行,托管费年化0.05%。 该方案中,委 托方银行整体收益6%,即1200 万人民币;券商收益 为10 万人民币;A 银行收益为190 万人民币。
29
图5:转存款业务模式简图
签订协议 券约定向资 资金投向 保险资产
出资银行
产管理计划
管理产品
协议存款
保险企业
资金转移
30
1、转存款-案例
案例:某银行(A 银行)希望取得一年期5 亿人民币 对公存款,B 银行经过券商资管和保险资管旳通道投 资于该协议存款。资金提供方预期收益率为年化4%; 定向资产管理计划旳通道费用年化0.05%, 托管行为 B 银行;保险资管计划通道费用年化0.3%,托管行为 A 银行,托管费均为年化0.05%,协议存款价格 4.45%。该方案中,B 银行整体收益2025 万人民币; 券商收益为25 万人民币;保险资产管理企业收益为 150 万人民币。
同业合作旳几种经典模式及案例
1
内容摘要
同业业务旳概念 同业业务类型 几种经典模式及案例
2
一、同业业务概念
定义:商业银行同业金融业务是指以金融同业客户

银行同业业务的6种典型模式及其操作要点

银行同业业务的6种典型模式及其操作要点

银行同业业务的6种典型模式及其操作要点第一篇:银行同业业务的6种典型模式及其操作要点银行同业业务的6种典型模式及其操作要点作为银行表外融资的新型工具,信托受益权买入返售近几年已成为商业银行同业业务中广泛流行的操作模式。

商业银行通过信托收益权买入返售的形式,将传统上属于资金业务的同业业务演变成了类贷款业务,这种类贷款业务与银行常规的贷款业务相比,有如下几个优势:(1)不纳入银行存贷比考核,存贷比考核的公式是贷款/一般存款,上限是75%,由于同业资产不体现在贷款额度中,这对于存贷比较高而信贷额度不足的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来说,吸引力明显;(2)根据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同业业务的风险权重为3个月以内20%、3个月以上25%,而常规贷款业务的风险权重很高,比如投向工商企业的,风险权重为100%;(3)这种类贷款业务中的同业负债无需缴纳准备金。

买入返售业务的基本操作模式是三方协议模式,这种模式中通常会出现甲、乙、丙三方,甲方一般是资金过桥方,乙方是实际出资方,丙方是提供信托受益权远期受让的兜底方,也常常是融资客户的授信银行。

三方协议模式从2011年开始兴起,到2012年大发展,再到2013年的衍变和创新,走出了一条金融压抑下独具特色的同业创新之路。

模式一:抽屉协议暗保模式抽屉协议暗保模式是最简单、最基础的操作模式,通常是B银行由于信贷额度或贷款政策限制,无法直接给自己的融资客户贷款时,找来一家A银行,让A银行用自己的资金设立单一信托为企业融资。

这种模式下,B银行作为风险的真正兜底方,与A签订承诺函或担保函(暗保),承诺远期受让A银行持有的单一信托受益权或者基础资产。

这里B银行有两种兜底方式,一种是B银行出资受让信托受益权,另一种是B银行直接收购针对融资客户的基础资产。

前一种方式的优点是银行不用在表内发放一笔贷款,不用真实占用企业的授信额度。

但缺点有两个:(1)如果B银行用资金受让信托受益权,这样B银行成为信托受益人,但问题是信托计划并没有就此终止,信托到期时信托计划无法结束,就会发生信托贷款逾期,而信托逾期是需要向监管机构上报的;(2)很多银行的分行是不具备投资信托产品权限的,审批权限在总行,比如工农中建的二级分行和很多股份制银行的一级分行都没有这个权限,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银行的分行就不具备受让信托受益权的能力。

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的思考

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的思考

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的思考作者:童益文来源:《科学与财富》2021年第06期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市场经济环境当中商业银行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此其中商业银行的同业业务在流动资金的管理上对于金融的相关资源配置是有着直接联系的,这对于公共服务的工作也有着很大的推动性作用。

本文先阐述了商业银行业务发展在目前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分析和商业银行中同业业务发展存在的风险分析这两个方面,然后又对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的思考展开讨论,并提出了个人的见解。

关键词: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思考引言:商业银行的同业业务在和其它的金融类型之间是有着一定联系的,而在此其中所包含的一些金融行为就属于商业银行的业务,包括存款、代付、代售以及贷款等,开展这些同业业务不仅能够提高商业银行自身的稳定运行,而且也能够提高市场的占有率,这样一来的话就能帮助银行自身在市场中保持着优越性,从而促进其稳定发展。

一、商业银行业务发展在目前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分析(一)宏观金融环境现如今商业银行的同业业务发展从趋势上来看的话因为其中的流动资金是逐渐增加的,所以能够开展的金融活动也会不断的扩大,这样一来对于银行的业务来讲也是一种很大的机遇,但是相对而来的也存在着诸多挑战。

尤其是现如今市场的流动日益充足,银行信贷业务会将很多的资金逐渐流出,所以当下就必须要找到其他的资金出口,然后提高同业业务整体的水平。

与此同时市场多元化的发展状态使得我国的商业银行在业务的扩展上也出现了很多的机遇,比方说货币逐渐以债券的形式充斥着市场中,但存款的理论却没有真正的得到良好发展,这样一来就导致资金在市场当中会出现一些落差。

再者中央银行的基准利用与其它银行之间从同业的拆借上来看的话,银行从利率和信托的产品以及理财产品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而且这其中能够谋取利润的空间也较大,使得商业银行对于同业业务的开展与创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1]。

(二)金融机构功能差异逐渐突出银行同业业务的发展从目前的趋势上来看是十分乐观的,它能够带来很多的有效作用。

2023年商业银行同业业务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商业银行同业业务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商业银行同业业务行业市场发展现状随着金融市场不断发展和深化,商业银行的同业业务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业务板块。

同业业务是指各商业银行之间相互开展的资金交易和业务合作。

同业业务的发展对于整个银行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市场发展现状又是怎样的呢?下面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同业业务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自从2004年之后,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政策逐渐放宽,各银行之间的合作也越来越紧密。

随着同业市场不断拓展和创新,同业业务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截至目前,我国银行业同业市场以暂停同业拆借为标志分别出现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4-2007年,同业市场总规模缓慢增长;第二阶段是2008-2013年,同业市场迅速扩展,规模加快增长;第三阶段是2013年至今,同业市场规模达到顶峰,银行产品创新和市场化趋势明显。

据统计,我国银行同业业务市场规模已经超过20万亿人民币,是商业银行的重要业务板块之一。

其中,同业存单这一板块已经成为同业资金流转的重要工具,各大商业银行相继发行同业存单,市场规模达到2万亿元以上。

此外,同业拆借、各类资产证券化产品、债券市场等也为同业业务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二、同业业务覆盖领域不断扩展同业业务不仅仅是简单的资金交易,更包含了财务工具、我的资产管理、票据业务、利率互换等广泛业务的交易。

近年来,同业业务的覆盖领域和交易方式也在不断扩展和创新。

商业银行之间的合作重点逐渐由单一交易向链式交易和跨品种交易转移,市场需求越来越多样化,银行和银行之间的合作方式也愈加多变和灵活。

以票据业务为例,同业大型商业银行之间的支持方式逐步通过线上系统实现,市场系统平台更为透明,信息和价格更加公开,极大的推动了市场转型发展。

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例如贷款利率、定期存款利率、汇率等等各类市场化利率均已经通过该市场完成,同业业务的整个交易链路也更为高效和便捷。

三、同业业务风险管理得到重视同业业务涉及的风险比较大,风险把控越来越成为市场发展的一种新格局。

商业银行同业金融服务平台业务模式比较与分析

商业银行同业金融服务平台业务模式比较与分析

新经济 2016年2月(下)60商业银行同业金融服务平台业务模式比较与分析石展峰摘 要:在国内宏观经济处于“三期叠加”阶段、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互联网金融凶猛来袭的金融环境下,商业银行面临与以往相比更为严峻的经营环境,必须进行特色化经营,才能在市场中生存发展。

随着国内银行业经营环境的深刻变化,商业银行之间开展银银合作的动因、内容和层次也日趋复杂、丰富和深化。

总体上看,由于国内银行类金融机构主体的多元化格局已然形成,不同发展阶段、战略定位和经营特点的银行之间主动寻求合作的内在动力增强,与此同时,外部驱动的市场客户需求也持续扩张,且复杂多变,单个银行主体很难凭借一己之力予以有效满足,有很多银行采取各种形式的银银合作方式延伸业务和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商业银行 同业金融服务平台 业务模式在国内宏观经济处于“三期叠加”阶段、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互联网金融凶猛来袭的金融环境下,商业银行面临与以往相比更为严峻的经营环境,必须进行特色化经营,才能在市场中生存发展。

随着国内银行业经营环境的深刻变化,商业银行之间开展银银合作的动因、内容和层次也日趋复杂、丰富和深化。

总体上看,由于国内银行类金融机构主体的多元化格局已然形成,不同发展阶段、战略定位和经营特点的银行同业之间主动寻求合作的内在动力增强,与此同时,外部驱动的市场客户需求也持续扩张,且复杂多变,单个银行主体很难凭借一己之力予以有效满足,有很多银行采取各种形式的银银合作方式延伸业务和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多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纷纷按照自己的经营特点和思路创设同业金融服务平台,各平台具有不同的获客模式、盈利模式,其中又以兴业银行“银银平台”、平安银行“行E通”、招商银行“招赢通”最为人所熟知。

各家银行同业金融服务平台各有特色,具体定位可分为B2B、B2B2C、B2C三种模式,详见下图:模式分类 连接方式 代表银行B2B 无需系统对接 兴业银银平台、平安行E通客户端前置 招行招赢通专线直联 招行招赢通、兴业银银平台、 平安行E通B2B2C云端金融服务(轻型科技输出)平安行E通B2C 第三方支付为主 兴业银银平台、招行小企业e 家、平安橙子银行以及各家银行的直销银行B2B模式:平台发起行与合作银行通过线上/线下开展同业投融资交易;B2B2C模式:平台发起行向合作银行输出牌照、产品、科技等资源优势,与合作银行共同开发服务合作银行的个人、公司客户;B2C模式:即直销银行模式,平台发起行打造一个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直接面向所有个人、对公客户。

银行同业业务深度研究报告

银行同业业务深度研究报告

银行同业业务深度研究报告一、同业业务基本定义和特点习惯上,同业业务包括交易对手为金融同业机构、或交易承担的风险为同业风险的业务。

如果从这个思路出发,其实“同业业务”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可以包括银行间债券交易、转贴现,同业之间外汇及衍生品交易,也可以包括和境外同业金融机构之间进行的各类同业业务。

不过,本文提及“同业业务”特指银发[2014]127号文《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中定义的“同业业务”。

这是一个相对狭义的概念:指的是境内依法设立的金融机构之间以投融资为核心的各项业务。

具体而言,分为同业融资和同业投资两大类:(一)同业业务的基本定义(1)同业融资主要包括:同业拆借、同业存款、同业借款、同业代付、买入返售(卖出回购)等。

这里排除了境内金融机构和境外金融机构之间的同业拆借或存放;也排除了虽然交易对手是同业但清算交割后即没有同业风险的交易,如同业之间非金融债和外汇即期的交易。

同时,还排除了具备真实贸易背景的交易,包括福费廷、票据转贴现等。

(2)同业投资包括同业存单、金融债和"特定目的载体"。

不过,购买同业发行的同业存单和金融债、二级资本债等属于同业业务比较好理解;而将购买同业发行的特定目的载体视为同业业务,在实践中存在争议。

在2014-15年期间,表外资管业务是否属于同业业务的争议凸显。

这主要源于银发127号文有这样的表述:“特定目的载体之间以及特定目的载体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同业业务,参照本通知执行。

”实际上,该文及后来银监会发布的140号文(强调同业专营和同业授信),都是建立在同业业务必然产生同业风险这样的假设前提上的。

不论是单一集中度设置,还是后来限制同业空转,都是基于这个逻辑。

这种分类形式的隐含之意,是监管认为只要是金融机构发行的产品,不论风险隔离做得如何,都统一按同业投资处理。

这其实非常值得商榷——毕竟,如信托计划和公募基金产品,根据相应法规其实都是有明确的破产隔离规定的。

金融同业业务

金融同业业务

(四)银信合作—业务现状
合作数量:从总体上看,与我行合作的信托公司有40家,占全国 信托公司总数的74%, 。 合作模式:我行对信托公司没有直接的授信融资,主要通过具体产 品进行合作,并形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合作模式 。 合作部门:投资银行中心、零售银行部、私人银行中心、托管中心 及部分分行就具体产品与信托公司展开合作。
金融同业业务现状(二)
同业负债发展与我行流动性关系密切。 同业负债发展与资本市场关系密切。
1800.00 1600.00 1400.00 1200.00 1000.00
800.00 600.00 400.00 200.00
0.00
2019年1月-2009年2月全行同业存款总体走势
单位:亿元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月 2月
(三)银财合作—业务现状
合作对象:60家财务公司(主要集中在北京) 同业存款:2019年日均存款114.41亿元,规模偏小,存款定 价缺乏竞争力 同业授信:授信累计发生额近1000亿元 公司网银:18家集团帐户现金管理+2019年累计网银结算量 2702.8亿元。 归口管理:暂未实现归口管理,信息获取相对困难。
(三)银财合作—重点工作
授信归口管理:金融机构授信管理办法,加强授信归口管理,促 进同业资产业务运用; 分销渠道搭建:将财务公司作为理财产品销售和债券分销渠道; 集团帐户管理:促进分行加大对财务公司集团帐户现金管理的营 销; 同业负债推动:充分利用同业存款差异化定价方案的政策,促进 财务公司存款的增长; 人行票据系统接入:将财务公司作为目标客户,代理财务公司接 入人行票据业务系统。
金融同业业务概况
总行公司银行部

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发展及监管

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发展及监管

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发展及监管伴随着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爆发式增长,同业业务逐渐引起社会各界和监管当局的关注,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和外汇局于2014年5月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银发〔2014〕127号),对金融机构同业业务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规范。

2015年,随着经济增长步入新常态,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整体增长放缓,但相较银行资产增长仍旧较快,同时,在资本市场波动加大、货币市场基金等金融业务不断增长的背景下,金融市场对银行同业业务提出了新的需求,银行同业业务也展现了一些新的特征。

一国际金融机构同业业务及监管现状国际金融机构同业业务建立在混业经营的基础上,指以金融机构同业客户为服务对象,通过为同业客户提供各类交易银行、金融市场、资产管理及投资银行服务,从中获取利差及手续费收入的业务。

国际金融同业业务主要包括支付结算代理、现金管理、同业拆借、外汇交易、衍生品交易、债券交易、向同业销售基金或固定收益类产品、资本工具承销等业务类型。

(一)国际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发展历程以美国为例,国际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前):流动性管理为主的阶段。

该阶段商业银行为了保证必要的偿付能力等资产负债管理需求,通过银行间市场相互拆借资金管理流动性风险,同业业务以同业存放、同业拆借等为主,流动性管理意义大于盈利性要求。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末):追求盈利性为主的阶段。

该阶段美国步入了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商业银行为规避监管,加大业务创新,主动调整资产负债结构以追求盈利,主要表现在同业负债大幅扩张、增加高收益资产配置等方面:1970年至1999年,美国存款类金融机构同业负债规模增长了35.2倍,是同期存款规模增幅的5.8倍;同业资产规模增长了15倍,是同期贷款规模增幅的2倍;公司债券等高收益证券配置规模增长了23倍,是同期证券整体配置规模增幅的3倍[1]。

流动性新规下的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研究

流动性新规下的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研究

流动性新规下的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研究
葛岩
【期刊名称】《时代金融》
【年(卷),期】2022()7
【摘要】2018年5月25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流动性新规》),并要求自2018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

《流动性新规》进一步体现了流动性监管工具的升级和监管要求的细化,引导商业银行回归业务本源,约束加杠杆行为,推动资产负债再平衡,必将对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总页数】3页(P33-35)
【作者】葛岩
【作者单位】交通银行北京市分行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
【相关文献】
1.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的新特点及流动性风险管理实践
2.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的新特点及流动性风险管理实践
3.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及其对流动性管理的影响
4.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与流动性风险的关系探究
5.资管新规背景下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问题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高杠杆化的模式、影响和监管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高杠杆化的模式、影响和监管分析

120大众商务商业银行的同业业务就是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开展的资产融通业务,在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动下,给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这一背景下,发展同业业务成为了商业银行的重要改革方向。

一、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高杠杆化的模式(1)银信合作。

银信合作是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一个初级模式,其诞生于2009年前后。

当时,国内信贷需求出现了膨胀,为了满足信贷要求,商业银行通过理财资金投资信托计划、理财资金投资信托贷款将一部分表内信贷资产转移。

后来,在此基础上,又衍生了过桥企业、过桥银行两种模式。

(2)同业代付。

在票据贴现、银信合作受到限制后,同业业务也开始朝着同业代付业务的方向转变。

2012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了《关于规范同业代付业务管理的通知》,对这项业务的处理做出了明确规定。

在 《关于规范同业代付业务管理的通知》出台后,同业代付业务的规模也开始逐步收缩。

(3)受益权合作。

受益权合作包括三方,甲方是过桥方,乙方是资金融出方,丙方是资产持有方,这种合作模式的本质是早期银信合作的升级,能够有效减少银行风险资产。

此后,又延伸出存单质押模式、配资模式等多种交易模式,但其本质是相同的。

(4)应收账款类投资。

从2013年开始,商业银行的应收账款投资科目资产表现出增长趋势,其中包括受益权类资产、同业资产。

应收账款类投资正是在这一时期发展起来的。

二、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高杠杆化的影响(1)杠杆扩张效应显著。

从财报披露来看,各个银行同业资产的发展是由同业负债支撑的,如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浦东发展银行,其同业负债比例甚至高于同业资产。

从银行整体负债来看,同业负债比例也呈现出上升趋势。

(2)增加资产负债久期错配压力。

银行资产的迁移和变化受到流动性约束、资本约束、信用风险约束及监管政策影响。

如果资金成本较低,通过做大同业、增大杠杆、提高资产风险等方式,能够有效地规避监管、提高收益,也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久期错配压力。

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交易模式及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交易模式及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交易模式及影响因素研究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交易模式及影响因素研究摘要:在我国金融业改革的过程中,各商业银行积极进行经营转型,同业业务开展非常迅速,已经成为了商业银行的一个主体业务。

本文对商业银行创新型同业业务交易模式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同业业务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影响因素;同业业务;商业银行为了更好的效劳实体经济,便于流动性管理,同时积极开展金融同业合作,各商业银行都将同业业务作为一项重要的实体业务。

在开展同业业务时也要对同业业务交易模式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创新,同时了解对商业银行同业业务交易模式产生较大影响的相关因素。

一、商业银行同业业务交易模式资产流转类业务。

当前我国的银行市场和金融市场之间尚未形成正规的资产流转渠道,二级市场的常见金融工具主要有信贷资产证券化和信贷资产转让,贷款证券化和贷款转让两种市场相互补充。

信贷资产转让具有较差的再转让流动性,标准化程度不高;信贷资产证券化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和透明度,但是具有较高的本钱【1】。

信贷资产流转类业务具有资产证券化的标准化,和信贷资产转让的操作流程简单的优点,2021年我国开始实行信贷资产流转平台的试点,逐步建立信贷资产转让二级市场,积极推进贷款转让的批量化和标准化。

该平台的优势在于受让方可以由银行设立的理财方案来充当,对贷款对应的债权收益权或贷款债权进行受让,使信贷资产和理财方案实现对接,商业银行能够对利差空间进行掌握,获得更加稳定的盈利来源。

信贷资产转让类业务要求商业银行必须找到适宜的买家,根据银监会的相关规定,信贷资产转让的交易双方不得有置换、返售、回购的条款,必须进行洁净和真实的转让。

由于商业银行不愿意流失客户,信贷资产转让模式在实际业务中使用的较少。

买入返售类业务。

买入返售的业务可以分为买入返售票据、买入返售信托受益权、买入返售其他资产3个类型。

买入返售票据主要是银行承兑汇票,票据持有人可以通过再贴现、转贴现、贴现的方式来获得资金。

脱虚向实背景下银行同业业务发展研究

脱虚向实背景下银行同业业务发展研究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9年第1期脱虚向实背景下银行同业业务发展研究郑秀峰刘承洋[提要]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不断创新,规模迅速扩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的同时,也造成了资金“脱实向虚”。

本文基于银行同业业务发展的特点和风险,运用TVP-VAR模型研究银行同业业务创新如何造成了“脱实向虚”,同业业务对“量”更敏感还是对“价”更敏感,以及如何引导资金“脱虚向实”。

研究结论表明:现阶段的商业银行同业业务规避了金融监管,弱化了货币政策调控效果,造成了资金“脱实向虚”。

同时同业业务发展提高了利率的敏感性和传导作用,对于同业业务,货币政策价格型调控更为有效;对于实体经济,货币政策数量型调控更为有效。

[关键词]银行同业业务;实体经济;货币政策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以同业业务为主的金融创新迅速发展.广义货币(M2)的高增长率与GDP的低增长率出现了明显背离。

事实上.受利率市场化逐渐深入、流动性宽松、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下降、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商业银行最初的同业业务模式早已出现异化。

银行同业业务不仅仅是金融机构在银行间市场调剂短期头寸的重要方式,更是银行主动进行负债扩张资产的重要渠道,其规模的迅速膨胀不仅引起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监管指标失真,还弱化了宏观调控效果,导致资金“脱实向虚”。

进入2018年,随着金融去杠杆的持续深入,央行继续保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并构建双支柱调控框架;银保监会在“三三四”的基础上进一步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①“金融回归本源,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成为今后指导金融工作的重要方针和原则。

因此,深入研究脱虚向实背景下银行同业业务创新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很多学者认为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的主要原因是规避金融监管。

李波和伍戈(2011)认为,在现阶段,包括同业业务在内的影子银行是商业银行规避信贷管控产生的.其运行机制游离于常规监管之外,对央行基础货币与货币供应量.以及货币政策工具效力均造成了重大影响。

银行金融同业业务简介

银行金融同业业务简介
商品衍生品
商品衍生品可以帮助银行规避商品价格波动 带来的风险。
银行间外汇市场业务
外汇交易
银行间外汇市场是银行间进行外汇交易 的市场。当一家银行需要将一种货币兑 换成另一种货币时,可以在该市场上与 其他银行进行交易。
VS
外汇掉期
外汇掉期是一种外汇衍生品,可以帮助银 行规避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
03
银行金融同业业务的交易流程和 管理要点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市场风险主要来源于利率、汇率、股票价格等市场因素的 波动。对于银行金融同业业务而言,市场风险主要表现为 因市场价格波动导致交易对手违约或资产价值下降,从而 给银行带来损失。因此,银行需要采取相应的管理策略来 应对市场风险,包括建立完善的市场风险管理机制,制定 风险限额,运用金融衍生品对冲风险等。
03
利率衍生品
银行可以通过利率衍生品对冲利率风 险,如远期合约、利率互换等。这些 衍生品可以帮助银行规避利率波动带 来的风险。
银行间货币市场业务
短期拆借
票据贴现
回购协议
银行间货币市场是银行间进行 短期资金拆借的市场。当一家 银行需要额外的流动性时,可 以向其他银行短期拆借资金。
票据贴现是指银行购买未到期 的票据,为其他银行提供流动 性。这可以帮助其他银行在需 要流动性时获得资金。
05
银行金融同业业务的创新和发展 方向
创新业务模式
发展互联网金融
银行金融同业业务应积极探索互联网金融领域,利用大数 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开发具有创新性的金融产品和服 务,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推进供应链金融
通过整合供应链上下游资源,为供应链上的企业提供更加 便捷、灵活的金融服务,实现供应链金融的全面升级。
回购协议是指银行与其他银行 达成协议,在未来的某一时间 点以约定的价格回购对方持有 的证券或其他资产。这可以帮 助银行调整其资产负债表,提 高流动性。

《商业银行同业业务金融监管研究》

《商业银行同业业务金融监管研究》

《商业银行同业业务金融监管研究》一、引言商业银行的同业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之间为了资金调拨、头寸调节、信用增强等目的而进行的各类金融交易和服务。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化,同业业务已成为商业银行的重要业务之一,对于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促进金融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同业业务的复杂性、跨市场性以及高杠杆性等特点也带来了较大的金融风险,因此,对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金融监管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二、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概述(一)同业业务的定义与分类商业银行同业业务主要包括同业拆借、同业存款、同业贷款、债券回购等业务类型。

这些业务在银行间市场进行,具有资金流动性强、风险传递快等特点。

(二)同业业务的发展现状与趋势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创新的推进,商业银行同业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业务类型日益丰富。

同时,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和科技金融的快速发展,同业业务的创新空间和潜力也在逐步扩大。

三、商业银行同业业务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一)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同业业务的复杂性和跨市场性使得风险容易在金融机构之间传递,一旦出现风险事件,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对金融市场造成较大影响。

因此,加强同业业务的金融监管对于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防范金融风险同业业务的高杠杆性和资金链的脆弱性使得其成为金融风险的重要来源之一。

加强金融监管可以及时发现和防范风险,防止风险的积累和扩散。

四、当前商业银行同业业务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一)监管标准不统一目前,针对同业业务的监管标准存在差异,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的监管标准不统一,导致监管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监管手段落后现有的监管手段主要依靠人工审核、现场检查等方式,难以应对日益复杂的金融市场和不断创新的金融产品。

因此,需要加强科技投入,提高监管手段的科技含量。

五、加强商业银行同业业务金融监管的建议(一)统一监管标准应制定统一的监管标准,明确各类同业业务的监管要求和风险控制措施,确保各地各部门之间的监管标准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银行金融同业业务模式研究摘要:商业银行金融同业业务已构成商业银行利润的重要来源,本文认为商业银行的实体网点、网上银行和客户资源构成了商业银行的网络外部性。

商业银行利用这一网络外部性发展保险、理财、银行卡、银证合作等金融同业业务。

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消费者都要使用商业银行的营业网点、银行卡或转账服务进行交易,这使商业银行具有双边市场性质。

在双边市场中,网络外部性的大小、质量和进入壁垒是竞争成败的关键。

商业银行网络平台的质量和大小就决定了网络外部性的大小和商业银行金融同业业务的竞争力。

商业银行进一步发展金融同业业务的方向是拓展实体和虚拟网络,包括提高网上银行的便捷性和用户数量。

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同业业务研究一、金融同业的定义与发展商业银行金融同业合作是商业银行与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企业间的业务合作,以代理业务、资金业务最为常见。

金融同业合作交叉性较强,给银行带来的收益也是多元化、综合性的。

不仅能为银行提供可靠的资金来源、吸引更多的优质客户(如银证合作),同时发展同业合作还能够发展个人产品销售、银行卡、电子银行等业务,提高银行中间业务收入。

随着金融同业的合作范围不断拓展,合作层次不断提升,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同业合作不仅是金融机构赢利的重要来源,更为重要的是为其从分业经营走向综合经营打下基础,提供更广阔的前景。

金融同业合作可能成为整个金融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

商业银行大力拓展同业业务,既有利润收获,更有创新空间。

商业银行进行的金融同业合作主要包括商业银行与商业银行(银银),商业银行与证券公司(银证),商业银行与资产管理公司(银资),商业银行与基金(银基),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银保),银行与vc/pe机构(银投)等各种具体形式。

二、商业银行发展金融同业业务的逻辑:网络外部性许多研究只是将商业银行金融同业业务作为一项中间业务或业务创新进行研究,并没有系统的对其背后的发展逻辑进行说明,也因此只能简单的作出描述性研究或预测,本文提出商业银行发展金融同业业务的逻辑是因为商业银行业务具有网络外部性,而某些法律法规或商业银行自身人才条件又决定了商业银行不可能自己开展其它金融服务,于是商业银行将其网络平台共享给其它金融机构,从中获得收益。

许多产业组织的形态并非一条价值链可以概括,而是更像是一张价值网,企业基于这张价值网进纵向和横向一体化,与其它企业进行分工合作。

一个网络的价值,取决于已经连接到该网络的其他节点(会员、消费者或企业等)的数量,发达的网络会给企业自身带来几何级数的收益,发达的网络也可以在为其它企业带来收益时获得代理收益。

这种网络的规模效益常被称为网络外部性。

根据katz和shapiro(1985)的定义,网络外部性主要分为直接网络外部性和间接网络外部性。

直接网络外部性指消费者消费某种网络产品的价值会随着消费与该产品相兼容产品的其他消费者数量的增加而增加;间接网络外部性则是指消费者消费某种网络产品的价值随着与该产品相兼容的互补性产品种类增加而增加。

以通讯网络为例,如果通讯网内只有一部电话,网络价值为零,随着电话数量增加,网络的价值越来越大且呈几何级数增长。

基于通讯网络,还可以拓展出诸多业务,如电话广告、电话订货等。

这时通讯网的提供商便可以因用户数量庞大而向电话广告商等信赖网络经营产品的商家收费。

以更发达的互联网为例,拥有会员越多,意味着网络外部性越大,企业也会努力将会员带来的网络外部性内部化。

腾讯因其会员众多,而拓展出游戏、c2c(拍拍)、b2c(易讯)、财付通等业务,并获得较高收益。

淘宝也因平台上卖家和买家众多,在短时间内得到迅速发展。

与网络外部性概念密切相关的便是双边市场(two-sided market)。

双边市场也称双边网络(two-sided networks),是对两边的用户群体提供网络接入并获得收益的经济网络。

rochet和tirole(2003a)首先给出定义:双边(或多边)市场是一个或几个允许终端用户交易的平台,通过适当的方式吸引双边(或多边)保留在平台上,并收取费用。

平台提供商要做的即是服务交易的终端,使其一方或多方愿意付费留在平台上。

对商业银行而言,典型的例子即是银行卡业务,由商业银行发行大量银行卡,一边是pos 机商户要购买pos机并支付刷卡手续费,另一边则是银行卡的客户。

由于银行卡,尤其是信用卡为pos机商户和消费者都提供了便捷,其中的一方或多方往往愿意支付一定的手续费。

商业银行便从银行卡的网络平台中获得了收益(rochet和tirole, 2003b;王学斌等,2006)。

商业银行虽然无法取得通讯网络或互联网这样的网络外部性,但由于其营业网点众多,拥有大量储户和企业等客户资源,拥有大量客户的信息资料,这些都意味着商业银行也是一个网络平台,而且可以由柜员和客户经理进行面对面服务,为客户带来更好的客户体验。

因此,商业银行都会根据自己的网点和客户,扩展更多中间业务,从事混业经营,但由于对商业银行的监管较多,商业银行开展表外业务,进行混业经营终究有所限制,并且商业银行直接从事其它金融活动也需要相关技术人才,与其它专业金融企业竞争并非上策,而利用自身网点和客户优势,与其它专业金融企业合作,从合作中获得收益更为可行。

网络外部性往往既可以由网络平台提供者独享,也可以由多方共享。

商业银行的网络外部性可以为许多业务提供收益,但法律规定了许多商业银行不得直接经营的业务,于是商业银行使用网络平台与其它金融企业共享,从中获得网络外部性的收益。

这便是笔者对商业银行金融同业合作业务发展的理论解释。

以保险和理财产品的代理为例,保险公司和新成立的基金理财等金融机构缺少网络平台,便要借助于和商业银行的合作,共享商业银行网络平台,利用商业银行的网点和客户资源开展业务。

上述的商业银行金融同业合作模式也是双边市场模式,即银行为交易双方提供平台,交易双方在该平台上达成交易,并以各种形式向平台提供者交费。

银保合作和银证合作也有类似的性质,交易的双方是保险公司与其客户或是证券公司与其客户,但由于使用了银行的网点、银行卡或转账服务,保险公司或证券公司便要向银行付费。

银行的竞争力便体现在网点和银行卡的数量,转账等服务的质量上。

因此商业银行网络平台的大小和质量在同其它商业银行的竞争中起关键作用。

三、商业银行金融同业业务的核心:网络平台基于对网络外部性的认识,可以发现,网络平台是金融同业的核心,只有网络外部性的提供者才能获得更多收益,对商业银行而言,提供网点—客户的网络平台,维护网络平台,在网上银行中集成更多面向企业和个人的金融同业产品是发展金融同业业务的核心。

由于商业银行是由网点和客户组成的网络平台的提供者,商业银行应当在金融同业中起到主导作用。

商业银行可以为需要网点和客户资源等网络外部性的金融同业提供服务,并从合作中获得收益。

收益的规模由商业银行的网络外部性决定,商业银行从自身网络外部性中获益需要:1、充分发挥自身网络外部性的作用,包括代理销售保险、基金等理财产品或是开发自己的理财产品;2、强化自身网络外部性,加强平台建设,包括传统的实体网点、银行卡业务和新型网上银行业务;3、在与金融同业的合作中共享网络平台,或发展成自身的网络平台。

以银证合作为例,同等收费下,证券公司更倾向于和银行卡发卡量最大的若干家商业银行合作,银行卡的网络外部性便在此体现。

以银保合作为例,保险公司更倾向于和营业网点最多的商业银行合作,网点的网络外部性便在此体现。

便捷安全的网上银行会带来更大网络外部性,并为金融同业合作提供新的契机。

商业银行往往会对银行卡用户建议开设并使用网上银行,并提供免费或低于成本价的u-key等产品,网上银行用户增加,除了可以为银行带来消费时的手续费,还在于庞大的用户群体本身就意味着互联网平台的网络外部性,商业银行可以在网上银行中提供购买保险、基金、纸黄金等投资产品的链接,优质用户体验的网上银行可以为金融同业合作提供新的平台。

除了商业银行自身的网络平台外,证券公司等同样联系着大量的股民,而股民往往是储蓄较多的个人客户。

与证券公司进行深度的银证合作还可以共享证券公司的网络外部性。

在传统的代理销售金融同业业务,商业银行间存在竞争,在现实中可以发现,一种保险产品会在多家银行网点销售,一家证券公司可以与多家银行进行银证合作。

最后的均衡结果是网络外部性最强的商业银行的合作最广泛,该商业银行从中获得的收益就越多。

保险公司会首选网点最多的商业银行代理销售,证券公司会首选银行卡最普及的商业银行进行银证转账业务合作。

网络外部性往往与垄断相联系就是因为这一原因。

商业银行间同样存在合作,为了推广银行卡业务,共享pos机消费网络,扩大银行卡的网络外部性,商业银行都会选择加入银联,但银联在异地、跨行等业务上的收费限制了网络的扩大。

四、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银行网络平台当面对支付宝、财富通这些互联网,尤其是在智能手机时代的移动互联网支付平台时,商业银行与移动互联网支付平台合作,为其提供支付便利。

但支付宝依靠移动互联网的庞大网络平台,得到快速的发展,具有了网络银行转账等功能,并在代理保险、代缴水电、小额信款等小微金融业务上寻求扩展。

由于其强大的网络外部性,支付宝将会成为商业银行许多业务的强有力竞争者。

当支付平台演化成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时,商业银行间需要更深层次的金融同业合作,依靠面对面的人性化服务和客户对实体平台的信赖,与支付宝等移动互联网平台互补或竞争,提高网上银行的普及度、易用度和安全性也是商业银行扩张网络外部性,寻求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方式。

参考文献:[1]katz m l,shapiro work externalities, competition,and compatibility[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5,75(3): 424-440[2]rochet j c,tirole j.platform competition in two-sided markets[j].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association.2003,1(4): 990-1029[3]rochet j,tirole j.an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determination of interchange fees in payment card systems[j].review of network economics.2003,2(2)[4]rochet j,tirole j.two-sided markets:anoverview[j].institut d’economie industrielle working paper.2004[5]王学斌,赵波,寇宗来,等.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双边市场中的银行卡组织[j].经济学(季刊).2006,6(1):227-2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