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社会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分析
当前我国社会民生热点问题
• 2、今年,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农村最低 生活保障制度。农村人也能象城里人一 样享受低保,享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普 照。 • 3、今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范 围要扩大到80%以上的县市区,15种传 染病被列入国家免疫规划;
• 今年,要平抑房价过快上涨,所有城市 和县城镇将全部建立廉租房制度……而 更多的民生问题仍待破题,食品药品安 全、医疗服务、教育收费、收入分配、 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等方面,普遍的民 怨仍待纾解,土地征收、城市拆迁、企 业改制、环境保护等方面,损伤的民间 利益还未平复,激起的民间情绪亟需安 抚。
四、要补足“发展之短”
• 长期以来,我们在发展中重经济、轻社 会事业,形成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 “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不协调现象。 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含义,就是经济社 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坚持教育优化发展,加快义务教育普及、优质 和均衡发展,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切实提 高农村教师待遇和水平,实现义务教育城乡一 体化发展。全面落实对经济困难和智障、残疾 学生的教育资助,保障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 完善助学和奖学体系,规范招生和教育收费。 统筹各类教育资源,大力发展社区教育,形成 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良好氛围和 条件。
• 应该指出,当前民生福祉所系,与政府自身的 改革成败攸关。今日社会转型的诸多世态,民 情怨叹的种种问题,虽一时难以尽述,总理亦 不讳言,却不能不正视,问题之中,更有政府 自身改革不力,公权不彰,丧失监督,不尽善 治而造成的诸多方面。坦率而论,总理报告所 指陈的部门职责不清、效率低下、奢侈浪费、 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滥用权力,无不尽出于 分权制衡的不完善,以及政府自身改革的滞后 停顿。
• 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深化卫 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保障 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的责任,加强食品、 药品、餐饮卫生监管,确保人民群众健 康安全。大力建设面向基层、服务大众 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城乡社区体 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丰富群众生活。
社会民生热点总结汇报
社会民生热点总结汇报社会民生热点是指当前社会生活中受到广大民众关注和关心的一系列重要问题,涉及各个方面的民生福祉和社会发展。
针对这些热点问题,我们需要进行总结和汇报,以便更好地了解相关情况和趋势。
本文将对当前的社会民生热点进行总结和汇报。
一、就业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就业压力的逐渐增大,就业问题成为了社会民生的热点之一。
随着大规模企业倒闭和人员裁员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人们面临着失业的风险。
特别是在疫情影响下,很多行业受到冲击,劳动力市场更加紧张。
因此,加强就业培训、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及加强劳动力市场的监管等方面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二、教育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教育需求的不断增加,教育问题成为了社会民生的另一大热点。
教育公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牵动着大多数家庭的心。
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导致了贫困家庭子女教育机会不足的问题。
因此,解决教育问题、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的工作亟待加强。
三、医疗保健问题——健康是每个人追求的目标,因此医疗保健问题一直是社会民生的关注焦点。
在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医疗费用高昂等问题受到了广大民众的关注。
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医疗保健问题成为了全民关注的焦点。
因此,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降低医疗费用、推动医改等方面的工作势在必行。
四、社会保障问题——社会保障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
特别是在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下,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低保等社会保障制度显得更加重要。
然而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和外来务工人员中存在着一些困境。
因此,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高覆盖范围和保障水平等方面的工作亟待加强。
五、环境保护问题——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环境保护问题也成为了社会民生的热点之一。
污染严重、生态破坏等问题对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了严重威胁。
因此,加强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提高环境治理水平等方面的工作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社会热点与民生问题解读
社会热点与民生问题解读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热点和民生问题不断涌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
如何正确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对于广大民众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阐述社会热点与民生问题的解读。
一、教育热点问题教育热点问题指的是社会上普遍关注的教育领域中存在的问题。
例如,高考制度改革、普及高等教育、义务教育发展、中小学教育质量等等。
教育问题直接涉及到每个人的成长和未来,因此广受人们关注。
在解决教育问题时,我们首先需要认识到教育具有很高的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好坏决定了社会的未来。
其次,我们需要重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教育公平。
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政府需要提供足够的投入,保证贫困家庭孩子教育的就业机会和发展前景。
二、社会公平问题社会公平问题指不同阶层之间存在的财产、职业差异等不公平问题。
中国社会经历了快速的发展,然而所带来的收入分配不均使“三高”问题更加突出,也导致社会的贫富差距更加明显,社会公平问题也更加突出。
从解决社会公平问题的角度出发,我们需要重视中低收入群众的生存和发展,要通过提高社会保障政策,加强住房、教育、医疗等方向的投入,提高社会福利的覆盖面和质量,促进社会多样性和整体长期稳定的发展。
三、环保问题环保问题是当代社会非常重要的热点话题,全球变暖、空气污染、水质污染、垃圾围城等问题不断引发人们的关注。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愈加突出,给人们的生存带来巨大挑战。
针对环境问题,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首先,要重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各级政府要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促进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绿色生产等方向的发展,全社会齐心协力,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四、健康问题健康问题始终是人类关注的话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方式的改善,促进全民健康是十分迫切的。
针对健康问题,我们需要重视生活方式的调整和健康保障的推进。
通过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的运动、饮食和日常起居等方面的调整,同时也要加大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推广保健知识,提高人们的健康素养。
社会热点问题及分析
社会热点问题及分析社会热点问题是指在社会上被广泛讨论和关注的各种社会问题,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
这些问题广泛的关注和讨论的原因是它们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本文将从教育、医疗、环保三个方面,分析当今社会热点问题,探讨现状与解决方案。
一、教育问题教育问题是当前社会热门话题之一。
尽管中国的义务教育已经普及,但是教育质量却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一方面,部分地区和家庭因为经济原因,无法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教育资源的配置和公平性也存在着问题。
首先,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之一是程序化、量化、标准化的操作过程。
由于教育考核评价体系的局限性和过于追求分数,学校教育过于注重方法和手段,而忽略了核心价值观、道德观、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培养,使教育变成了应试教育。
这种情况导致学生只关注于记忆问题的解答,缺乏自主思考和综合素质培养。
其次,生源质量的下降已经对高等教育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尽管高等教育在过去十年间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却存在着一些基础问题,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质量参差不齐、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等等。
这些问题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高等教育的进步和实现世界一流高等教育的目标。
为了解决教育问题,政府应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特别是提高对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支持。
同时应该采用改革方法,建立更加符合时代和国情的教育模式,强调对学生的完整性和综合能力的发展,倡导多元化和创新性的教育,培养出更多拥有实践能力和创造力的人才。
二、医疗问题医疗保健是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日益严重的问题却在医疗行业的发展中涌现。
医疗片面追求利润的情况下,患者的医疗质量得不到保证。
医疗保障制度、药品质量监管、医院管理同样面临一系列问题。
首先,中国的医疗保健模式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由于医院和药品的高昂价格、医保制度不完善以及公立医院存在收费难题等原因,严重制约了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
其次,医疗资源的分配和配置不平衡。
社区民生方面的热点问题与解决方案
社区民生方面的热点问题与解决方案社区民生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涉及居民的生活品质、安全和福利。
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今天,社区民生问题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点,需要我们不断探讨和寻找解决方案。
首先,社区治安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社会治安情况也愈发复杂。
治安事件的发生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威胁,让人们倍感不安。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加强社区巡逻力量,提高社区的安全感。
同时,建立健全的社会监督机制,加大对涉事者的处罚力度,使犯罪者受到应有的惩罚,从而维护社会治安。
其次,社区环境卫生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热点。
城市社区的环境卫生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垃圾堆积、污水横流、绿化不到位等问题频发,让人们十分苦恼。
为了改善社区环境卫生,可以加强环境整治工作,增加环卫人员的数量,完善城市垃圾分类处理制度,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共同呵护家园的环境。
此外,社区教育资源不均衡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一些社区的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薄弱,学生缺乏优质的教育资源,导致了教育质量的参差不齐。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加大对基层教育机构的投入,提高师资待遇,完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公平。
最后,社区医疗卫生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热点。
社区医疗资源的短缺、医疗服务的不便利给居民的健康带来了隐患。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加强医生队伍建设,提升全民健康素养,让每个居民都能享受到及时、方便、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
总之,社区民生问题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我们密切关注,积极探讨解决方案。
只有做好社区民生工作,才能让社区居民安居乐业,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愿我们共同努力,共同建设美好社区!。
当前社会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分析【精选文档】
当前社会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框架最初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进入21世纪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把社会建设纳入四大建设之中,而且摆在突出的位置。
社会建设要是从大处着眼来讲,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经济基础、政治保证、文化支撑;要是由小处入手,就是从四位一体的扁度重点加强社会建设。
这样一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形成了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这四大理论。
党的十七大提出六大民生任务: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和社会管理。
社会管理是针对经济管理、行政管理、文化管理之外的整个社会的管理。
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民生建设概念和社会建设概念在进一步扩展,除了前面提到的那六大任务,还把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以及人口方面的工作也纳入进来。
为什么在新世纪要如此鲜明、如此高调的把社会建设摆在这么重要的位置?这主要是中国发展出现了阶段性特征的重大变化,这个重大变化还不仅仅是和改革开放前相比。
进入新世纪以后,我们发现中国发展出现的很多阶段性特征不仅不同于改革开放前,也不同于改革开放初期,可以大体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从短缺经济到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改革开放初期什么都短缺,所以对经济实行规模性扩张,迅速生产大量生活必需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
到现在为止,国家统计局统计的300多种产品基本上都供求平衡,一部分供大于求,还有一部分生产其剩·但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新的短缺一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短缺。
我们今天所说的民生问题,已经不是温饱层次上的民生问题了,上学难、就医难、出行难等都涉及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在理论上讲不是完全靠市场机制就能满足供求的,这需要政府建立公共财政,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产品的需求。
由于这一重大变化,党和政府才提出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服务型政府。
社会民生问题与解决方案
社会民生问题与解决方案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社会民生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人们对于社会民生问题的关注和解决方案的探索成为当下的热点话题。
本文将围绕社会民生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并探讨其可行性。
一、就业问题就业问题一直是困扰社会民生的重要问题之一。
随着经济的不稳定和就业机会的减少,越来越多的人面临失业的困境。
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创新教育模式: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教育体系,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加强对技术工种的培训,提高就业竞争力。
2. 扶持创业:加大对创业者的支持力度,提供创业资金、政策扶持和相关培训,鼓励创新创业,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
3. 发展新兴产业:积极引导投资和资源向新兴产业倾斜,鼓励创新科技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二、教育问题教育问题关乎国家未来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当前,我国教育体制存在诸多问题,如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等。
解决教育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公平教育: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和地区教育差异,确保每个孩子都能获得良好的教育。
2. 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质量。
3. 引导学科选择:提供全方位的职业指导和学科选择咨询,引导学生选择符合自身兴趣和发展需求的学科,减少学科错配。
三、医疗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疾病谱的变化,医疗问题逐渐成为社会民生的重要方面。
为了解决医疗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加强基层医疗服务: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医疗水平,加强对基层医护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供更便捷的医疗服务。
2. 建设多层次医疗体系:加大对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的建设和投入,建立起基层、县级、市级医疗机构相互配合的多层次医疗服务体系。
3. 推进健康保险制度改革:完善医保政策,扩大参保范围,降低医疗费用,减轻群众医疗负担。
四、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对于社会民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空气污染、水质污染、垃圾处理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解决民生工作的问题和措施
解决民生工作的问题和措施近年来,我国的民生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政府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广大民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在不断提升。
然而,在民生工作中,我们也不断发现了各种问题。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民生服务水平,是当前民生工作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问题分析1. 教育问题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学生的学习压力也越来越大。
同时,教育资源的分配也不够均衡,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依然存在。
这些问题导致了很多学生的学习成绩较差,甚至出现了辍学现象。
2. 医疗问题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医疗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医疗服务水平和技术水平不高等。
这导致了许多民众就医困难,有的患者甚至因无法承担高昂的医疗费用而无法得到及时救治,严重危害了他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3. 就业问题我国的就业形势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新生代劳动力的大量涌入,给就业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同时,一些产业不景气、企业倒闭、经济转型等因素,也让就业形式更加复杂。
4. 社会保障问题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完善,民众在医疗、养老、失业等方面的保障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有一部分民众没有参加社会保障,或者参保程度不高,面临生活困难的局面。
二、解决措施1. 教育问题解决措施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提高教育质量,让更多城市和农村的孩子都能享有公平的教育资源,缩小城乡和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
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和管理力度,提高教师素质,使教师能更好地承担起教育重任,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2. 医疗问题解决措施加大卫生健康投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加强中西医结合,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资源配置,缩小城乡和地区之间的差距。
发展医疗保险制度,增加医疗保障范围和报销比例,提高居民医疗保障水平,减轻民众的医疗负担。
3. 就业问题解决措施扶持创业,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市场活力,增加就业机会,让更多失业人员有工作机会。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提高其在用人单位中的竞争力。
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着的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谈谈我们[整理]
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着的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谈谈我们.txtゅ你不用一上线看见莪在线,就急着隐身,放心。
莪不会去缠你。
说好的不离不弃现在反而自己却做不到╮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着的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在实践中坚持群众观点,做到答案1、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
按照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必须相信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当前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儿女读书问题、住房问题、就医问题、低保问题,物价问题、贫富不均问题、腐败问题等。
3、在实践中,我党制定了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免除农业税,减免农村中小学学杂费,推广农村公费医疗,稳定高校学杂费,加大大学生助学金覆盖面和额度,稳定销房价格,建立安居房,建立和扩大城乡低保户范围并提高其标准,提高务工工资标准,保证农民工工资发放;平抑物价,解决民生问题,加大惩治腐败力度等,都是党的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
4、作为大学生,必须树立群众观点,自觉地依靠群众,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确立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的理论基础。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坚持群众观点。
所谓群众观点就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坚持群众观点,是我们党在革命和建设中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之一。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强调必须以人为本,这是对党的群众观点的重大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解决热点难点民生问题
解决热点难点民生问题解决热点难点民生问题民生问题是一个社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领域。
在当今社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意识形态的多元化,不同层面的民生问题也逐渐涌现,给政府和社会带来了重大的考验。
为了确保人民生活的幸福和稳定,解决热点难点民生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
首先,要解决热点难点民生问题,必须深入了解问题的本质和原因。
热点难点民生问题是指那些影响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质量的突出问题。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薄弱环节和制度的不完善。
要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强调研,认真分析问题的根源和特点,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其次,要解决热点难点民生问题,需要改进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模式。
政府作为民生问题的主要解决者和调度者,必须提高服务意识和水平,加强对民生问题的调度和管理,确保政策的实施和效果。
政府应该积极采取措施,提高行政效能,强化责任落实,加强政策宣传和公开透明,使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政府的优质服务。
此外,解决热点难点民生问题还需要加强社会的参与和共治。
民生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政府单靠自身力量难以解决。
社会各界应该积极参与和贡献自己的力量,形成政府和社会共同发力的良好局面。
各级政府要积极引导和激发社会组织和公民的参与热情,通过协商、合作等方式,推动民生问题的解决。
同时,加强社会的监督机制和舆论引导,增加热点难点民生问题的曝光度,让民众更了解和参与问题的解决过程,形成合力,共同解决热点难点民生问题。
另外,建立科学的制度机制也是解决热点难点民生问题的关键。
制度是公共事务管理和社会调控的重要手段,要通过建立科学的制度机制,解决热点难点民生问题。
首先,要健全法律法规制度,完善政策体系,明确各方的权责和义务。
其次,要建立健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促使相关部门和人员真正履行职责和义务。
此外,还要加强监督和评估工作,强化问题整改和问责,确保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在解决热点难点民生问题的过程中,各方面利益的协调也是至关重要的。
浅谈当今社会的民生问题
浅谈当今社会的民生问题当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人们对于民生问题的关注也日益增加。
民生问题是指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利益密切相关的各种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教育、就业、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等方面。
在快速发展的经济背景下,社会的进步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的。
然而,当代社会仍然存在着一系列严重的民生问题,这些问题依然困扰着人们的幸福感和社会和谐。
首先,教育问题是当今社会的关键民生问题之一。
教育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基石,也是每个人成长的重要环节。
然而,当前我国教育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
一方面,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导致了城乡教育差距加大,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滞后。
另一方面,过度应试教育的倾向使得学生们面临着过大的学业压力,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
此外,教育质量的不均衡也是当前教育问题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其次,就业问题是影响当代社会稳定与和谐的重要因素。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然而,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农民工待遇低下等问题阻碍了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尤其是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就业率、提升就业质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医疗问题是现代社会的一大民生难题。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但当前医疗资源的不平衡分布以及医疗费用的不断上升,使得一部分贫困人口无法享受到医疗资源,社会忧病问题依然突出。
此外,医患关系问题也是一个困扰人民群众的严重问题。
此外,住房问题也是当前社会的民生问题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城市中购房难、住房质量差、租房市场的乱象等问题日益凸显。
高房价、高租金使得居民生活成本增加,同时也减少了人们的消费能力。
最后,食品安全问题也是当前社会的民生热点问题之一。
食品安全关系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然而,虚假宣传、食品添加剂超标、农药残留等问题频频出现,使得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受到严重打击,社会对谣言满天飞的食品安全形势感到担忧。
有关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的现状与对策等的调研报告
有关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的现状与对策等的调研报告2011年的中国全国两会适逢“十一五”和“十二五”的交汇点。
在这一节点上,中国已经实现从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向第二大经济体的跨越。
在中国经济世界座次不断上升的同时,隐藏在国内生产总值背后的未来发展问题更令人深思。
今年两会即将审查描绘中国今后五年发展蓝图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人们期待从年度最重要的“政治季”中找到如下问题的答案。
今年的“两会”有其特殊的意义,因为不但要部署2011年的工作任务,还要决定整个“十二五”期间的发展规划。
所以,温家宝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内容特别丰富。
在社会政策亦即民生方面,概括起来有几点可能应该引起特别的关注。
关于民生问题。
亦即改善人民生活将被始终放在一个极为显著的重要地位。
《报告》中说,要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以改革促进和谐稳定,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宁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包括六个方面: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当民富与国强终于能够摆到相同重要的位置,并基本形成共识之后,那些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也就应当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并得到富有成效的解决和提升。
民生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高效廉洁具有发展眼光的政府,从严峻民生角度出发我们对政府职能进行定位。
目前存在问题:1.腐败问题依然十分严重。
当前腐败问题几乎成了影响和破坏社会和谐的头号死敌,它的泛滥严重损害着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激起群众怨恨,加深社会矛盾。
在经济上,腐败现象破坏市场经济制度,影响经济建设效益,危害和谐社会物质基础建设,严重扰乱和直接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政治上,腐败现象损害党和政府的廉洁形象,削弱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的公信力。
当前社会公共热点议题分析与探讨
当前社会公共热点议题分析与探讨当前社会面临着诸多公共热点议题,如社会保障、教育、环境保护、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等。
这些议题牵涉到人们的切身利益,关乎社会的稳定和进步,因此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关心。
本文将从社会保障、教育、环境保护、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社会保障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要求越来越高。
当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初步建立,但仍面临着诸多问题。
首先是缺乏全民覆盖的保障体系,城乡居民社保和医保制度不够完善,制度之间的差异性和重复性导致负担不公,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日益增长的需求。
其次是社会保障基金的缺口较大,资金短缺,加之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这都给社会保障制度的保障效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需要以全国性的规划、设计和实施来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提高保障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实现全民共享的强大生命力。
二、教育教育是一项非常基础的公共热点议题,是国家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基石,是现代化国家的标志和核心竞争力。
当前,我国的教育制度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但是,我们也需要看到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教育公平问题、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教师素质不高、家长過度干涉学生学习等。
解决以上问题,教育管理部门应进行深入研究,尽量制定针对性的措施,逐步完善教育制度,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教师培训和管理,确保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公正、公开的教育资源,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三、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保障人民健康和生存权益的重要因素,现代化国家的标志之一。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受到极大的挑战。
典型的案例包括:污染严重的水源、空气污染、垃圾处理问题等。
为了解决环境保护问题,我国应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制定严格的环保政策,加强对环保行业的监管,对环境破坏者进行严厉的惩罚,加大环保投入,提高环保科技创新,努力保护人民可持续发展所需的环境资源。
当前社会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分析
当前社会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框架最初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进入21世纪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把社会建设纳入四大建设之中,而且摆在突出的位置。
社会建设要是从大处着眼来讲,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经济基础、政治保证、文化支撑;要是由小处入手,就是从四位一体的扁度重点加强社会建设。
这样一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形成了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这四大理论。
党的十七大提出六大民生任务: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和社会管理。
社会管理是针对经济管理、行政管理、文化管理之外的整个社会的管理。
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民生建设概念和社会建设概念在进一步扩展,除了前面提到的那六大任务,还把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以及人口方面的工作也纳入进来。
为什么在新世纪要如此鲜明、如此高调的把社会建设摆在这么重要的位置?这主要是中国发展出现了阶段性特征的重大变化,这个重大变化还不仅仅是和改革开放前相比。
进入新世纪以后,我们发现中国发展出现的很多阶段性特征不仅不同于改革开放前,也不同于改革开放初期,可以大体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从短缺经济到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改革开放初期什么都短缺,所以对经济实行规模性扩张,迅速生产大量生活必需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
到现在为止,国家统计局统计的300多种产品基本上都供求平衡,一部分供大于求,还有一部分生产其剩·但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新的短缺一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短缺。
我们今天所说的民生问题,已经不是温饱层次上的民生问题了,上学难、就医难、出行难等都涉及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民生问题解决方案针对当前热点问题的具体措施
民生问题解决方案针对当前热点问题的具体措施在当前社会中,民生问题的解决方案对于促进社会稳定、提升居民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当前热点问题,提出一些具体的措施,以期解决民生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就业问题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下,就业问题是许多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政府鼓励创新创业,提供更多的创业支持和政策优惠,为新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就业岗位。
2. 制定和完善劳动合同法律法规,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建立健全的劳动关系制度,为劳动者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
3. 发展教育培训体系,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水平,适应市场需求,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二、教育问题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解决教育问题是改善民生的关键一环。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措施:1. 加大教育投入,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资源,提供优质的基础教育。
2. 建立更公平、透明的教育制度,改革升学制度,减轻学生过重的升学压力。
3. 推动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使其在未来的社会中立足。
三、医疗保障问题医疗保障是与人们健康和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以下是一些具体的解决措施:1. 加大医疗卫生投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使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平等的医疗资源。
2. 改革医保制度,完善社会医疗保险体系,减轻患者医疗费用负担。
3. 发展中医药事业,倡导健康生活方式,预防疾病的发生,降低医疗需求。
四、住房问题住房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解决住房问题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方面。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解决措施:1. 加大公共住房建设力度,增加保障性住房供应,解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
2. 完善住房金融体系,开发更多的住房贷款和租赁服务,方便居民购房或租房。
3. 加强土地管理,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控制房地产市场过热,保持房价的稳定。
五、环境污染问题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是必要的。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解决措施:1. 强化环境监管,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加大对环境污染企业的处罚力度。
聚焦民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解读
聚焦民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解读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民生问题的关注越来越高涨。
民生问题是指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社会问题。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本文将聚焦民生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解读来深入了解这些问题的本质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一、住房问题住房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也是人们最为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住房问题日益突出。
房价上涨、租金过高、大城市中心地段房源匮乏等问题成为制约人们居住条件的重要因素。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买到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已经变得非常困难。
此外,一些人还面临居住环境恶劣、居住条件不达标等问题。
因此,住房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
二、医疗问题医疗问题是人们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医疗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然而,医疗资源不均衡的问题使得人们在就医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
一方面,一些地区医疗资源匮乏,导致居民就医困难;另一方面,医疗费用高昂,使得部分人民负担不起医疗费用。
因此,解决医疗问题成为了关键。
三、教育问题教育问题是人们长期以来非常关注的民生问题。
优质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使得一些地区的教育水平较低。
一些家庭由于经济条件限制,无法为子女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使得教育资源的不公平性进一步加剧。
教育问题涉及到每一个家庭,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
四、养老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日益突出。
一方面,现行的养老保障体系存在不足,养老金水平相对较低,无法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另一方面,养老服务的供给不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
因此,养老问题的解决成为了社会的紧要任务。
五、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空气污染、水质污染、噪音污染等问题都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人们希望政府和社会能够加大环保力度,改善生态环境。
在解决民生问题的过程中,政府应当发挥积极的作用。
时政热点民生问题
时政热点民生问题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时政热点民生问题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每个普通人的生活,涉及到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的大局。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当前备受关注的时政热点民生问题,并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分析。
首先,让我们聚焦在经济领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的基石,而民生问题则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指标之一。
当前,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等问题越来越突出。
对此,政府应该加大经济调控和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创业创新,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推动贫富差距的缩小。
其次,教育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教育是培养人才、提高国家素质的重要手段。
然而,当前一些地区仍然存在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不够。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应该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师待遇,改善学校设施条件,推行更加公平的教育政策。
同时,引入多元化评估方法,鼓励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减轻应试教育的负担。
环境污染问题也是民生问题中的重要一环。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环境问题逐渐凸显。
空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政府应该出台更加严格的环保法律法规,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减少排污和浪费行为。
同时,社会公众也应该提高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共同呵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医疗服务问题也是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民生问题。
当前,我国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医疗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医患矛盾频发。
这使得许多患者在就医过程中面临困难和苦恼。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应加大医疗改革力度,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完善医保制度,加强医患沟通与协商机制。
同时,鼓励社会各界加大对医疗事业的投入,提高医疗行业的整体水平。
最后一个问题是社会治安问题,这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当前,一些地区和社会群体存在着治安不稳定和犯罪活动频发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应该加强公安力量建设,加大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
社会民生的热点问题和政策考量
社会民生的热点问题和政策考量社会民生问题是当今中国社会不可避免的问题之一,而政策考虑则是对社会民生问题的解决所必需的一种手段。
本文将就社会民生中的几个热点问题和政策的考量进行探讨。
一、养老问题养老是一个难题,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我们必须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政府应该制订相关的政策规定,以确保老年人的权益得到保障。
例如,政府应该建立一个鼓励子女照顾父母的政策,提高养老金的标准,减轻老年人的经济负担等。
其次,我们应该通过社会服务机构来提高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质量。
每个城市都应该建立老年人活动中心、老年人医院等设施,以方便老年人得到社会服务的照顾。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慈善机构等途径进行捐助,为老年人提供实际的物质援助。
二、教育问题教育是推动社会进步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为了进一步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政府应该优先发展农村地区的教育,通过提高教育质量来改善农村学生的发展状况。
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领域的资金投入,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以逐渐扭转当前贫困地区教育水平低下的现状。
此外,政府还可以采取措施优化教育体制。
例如,改革高校入学考试制度,允许更多高中生通过多种方式获得他们想要的大学录取机会。
除此之外,还可以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学习方式,从而推动教育全面发展。
三、医疗问题当前,医疗问题即使不说成为社会民生最严重的问题,也算是至关重要的一个。
在这一问题的解决中,政府应该优先解决医疗资源问题,坚持让医疗行业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初衷,建设更多优质医疗机构,提高医疗资源的整体水平,使人民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
其次,政府还可以通过改革医疗制度来实现病人的预防和治疗。
特别是针对大病和罕见疾病患者,通过提高医疗卫生专业人才的素质,和建设更专业诊疗的医疗机构,使患者能够得到更精准和专业级别的治疗。
总之,社会民生问题的解决需要政策和各种手段、机构之间的协调合作,只有如此,才能够让人民得到更好的生活。
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为社会民生问题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文,这也不论是我们个人的人生、还是我们的社会、国家的发展前景。
热点分析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摘要:本报告旨在分析2023年第一季度我国网络热点舆情的发展态势,通过对各类网络舆情事件的梳理、总结和深入分析,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舆情监测、应对和引导的参考依据。
一、引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网络舆情已经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3年第一季度,我国网络热点舆情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点。
本报告将从食品、环保、社会民生、企业品牌等多个领域对第一季度网络热点舆情进行分析总结。
二、食品领域热点舆情分析1. 舆情事件概述2023年第一季度,食品领域舆情事件主要集中在食品安全、虚假宣传、产品抽检不合格等方面。
2. 典型事件分析(1)某知名乳企产品抽检不合格事件:该事件引发消费者对乳制品行业品质安全的担忧,相关话题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2)某知名餐饮品牌虚假宣传事件:该事件暴露出部分餐饮企业存在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的问题。
3. 舆情分析(1)食品安全问题依然是食品领域舆情关注的焦点,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反映出社会对食品安全的担忧。
(2)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等问题逐渐成为食品领域舆情的新热点,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维护消费者权益。
三、环保领域热点舆情分析1. 舆情事件概述2023年第一季度,环保领域舆情事件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环保政策执行等方面。
2. 典型事件分析(1)某工业园区废水排放超标事件:该事件引发周边居民对环境污染的担忧,相关话题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2)某自然保护区非法捕捞事件:该事件暴露出部分地区生态保护形势严峻,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
3. 舆情分析(1)环境污染问题依然是环保领域舆情关注的焦点,消费者对环境保护的高度关注,反映出社会对生态环境的担忧。
(2)环保政策执行问题逐渐成为环保领域舆情的新热点,相关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确保环保政策落到实处。
四、社会民生领域热点舆情分析1. 舆情事件概述2023年第一季度,社会民生领域舆情事件主要集中在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社会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框架最初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进入21世纪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把社会建设纳入四大建设之中,而且摆在突出的位置。
社会建设要是从大处着眼来讲,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经济基础、政治保证、文化支撑;要是由小处入手,就是从四位一体的扁度重点加强社会建设。
这样一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形成了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这四大理论。
党的十七大提出六大民生任务: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和社会管理。
社会管理是针对经济管理、行政管理、文化管理之外的整个社会的管理。
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民生建设概念和社会建设概念在进一步扩展,除了前面提到的那六大任务,还把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以及人口方面的工作也纳入进来。
为什么在新世纪要如此鲜明、如此高调的把社会建设摆在这么重要的位置?这主要是中国发展出现了阶段性特征的重大变化,这个重大变化还不仅仅是和改革开放前相比。
进入新世纪以后,我们发现中国发展出现的很多阶段性特征不仅不同于改革开放前,也不同于改革开放初期,可以大体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从短缺经济到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改革开放初期什么都短缺,所以对经济实行规模性扩张,迅速生产大量生活必需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
到现在为止,国家统计局统计的300多种产品基本上都供求平衡,一部分供大于求,还有一部分生产其剩·但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新的短缺一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短缺。
我们今天所说的民生问题,已经不是温饱层次上的民生问题了,上学难、就医难、出行难等都涉及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在理论上讲不是完全靠市场机制就能满足供求的,这需要政府建立公共财政,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产品的需求。
由于这一重大变化,党和政府才提出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服务型政府。
二是从平均主义到收入差距扩大。
改革开放初期,党的十二大、十三大报告都在讲打破平均主义,当时认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障碍是大锅饭,所以提出打破大锅饭,拉开收入差距,引进竞争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等。
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收入差距的扩大逐步跨越了合理的区间。
最近几年党和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试图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但到目前为止,这一趋势还在朝巷继续扩大的方向发展,所以任务不再是拉开差距,而是控制差距.三是从低成本劳动到产业结构升级。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能够快速发展的一个比较优势就是劳动力,我国在资本和技术上并没有多大优势,靠着劳动力的无限低成本供给,我国的产品走向了全世界,我国成为了世界工厂。
现在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从理论上计算,农村还有2亿剩余劳动力,但能够转移出来的多数在30岁以下,而现在农村里剩下的已经没有多少年轻人了,农业已经成为老年人的产业。
现在南方乃至全国都出现了民工荒的问题,这种趋势会推动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这就迫使我们必须进行产业结构升级。
“十二五”规划建议中讲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基本内容就是要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更多高附加值的产品。
四是经济增长从依赖投资和出口转向扩大国内消费。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发展的特点是高投入、高出口、高增长,外贸顺差一直被发达国家当作问题来向我国发难。
通过这次金融危机我们也看到,这种模式是很不稳定的,一碰到国际风波的冲击就会出现巨大波动。
在金融危机期间我国出口曾连续11个月负增长,为了保持中国经济在今后二三十年还能够持续稳定的增长,在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必须扩大国内消费。
一个大国不能像东南亚那些小国一样,把增长的筹码押在出口上,像美国、日本这些人口大国的外贸依存度只有30%左右,而我国一直高达将近60%,所以扩大国内消费和解决一系列的民生问题都是密切相关的。
公共服务均等化、解决分配问题、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解决劳动关系问题、扩大国内消费等有一个共同的指向一一公共产品,这些都和当前的民生问题联系在一起,所以民生问题非常重要。
当然,社会管理提出的不只是民生问题,还有一个社会安全稳定问题,大家也知道最近中东和北非出现了新的革命,这对我们是一个警示,社会问题解决不好整个社会稳定都将很难保证。
就业和劳动关系失业率过高往往是导致社会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
尽管我国进行了这么多年的改革,在经济管理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在社会管理方面还有很多漏洞,比如对失业人员的管理。
现在城镇登记失业率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监测市场变化的需要,因为它只统计城镇户籍人员的失业状况,农民工的就业情况这个数据就无法反映。
金融危机以后这个问题更加突出,就业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没有什么变动,2007年是4.0%,2008年是4.2%,2009年是4.3%,2010年是4.1%,我们的目标是控制在4.6%以下。
现在国际上通用的是调查失业率,调查失业率包括了所有的从业人员。
在农民工没进城以前,城镇登记失业率还是比较准确的,失业的第一个高峰在改革开放初期,是由知识青年返城造成的。
失业的第二次高峰是1997年到2003年,当时国有企业改制出现了大规模的职工失业下岗,在5年中全国将近有3000万职工失业下岗,今天垄断国企能够获得发展的优势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国外学者不理解什么叫下岗,后来他们明白了那是中国一种特殊的无工作状态。
最近我国就业市场出现一些变化。
一是大学生就业问题。
在农民工就业形势好转甚至出现民工荒的时候,大学生就业形势在不断变得更加严竣。
这个问题一方面和大学扩招有关,2001年到2010年,高校毕业生从114万增加到600多万,就业率也从90%下降到68%。
大学生就业严峻主要是因为大学生都想从事白领工作,但现阶段我国的经济结构以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为主,技工特别是高级技工大学生不屑于做,农民工做不了,全国短缺几+万人。
国家现在在调整大学的教育政策,把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并重,另外增加职业硕士的培养。
二是劳动关系问题。
比如2010年的富士康连续跳楼自杀事件,对这一事件各种评价都有,有人说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问题,有人说是企业管理问题。
实际上这个事件有一个深刻的背景,就是劳动力成本在逐步提高,这些民工有了新的要求,因为农民的生活也在提高,出来打工起码要比在家乡生活好一点,而我国这些出口企业大都是利润很薄的企业,人民币的升值又抵销了一部分企业利润。
如果中国按照美国的要求把人民币升值50%的话,那我国所有的出口产业几乎都要破产。
所以老板利益和工人利益的冲突越来越严重,甚至出现罢工,有的媒体在报道时编了一个新词叫集体停工事件,现在很多省份都要求在这方面应该明确立法,允许工人有这方面的权力,否则这个事情就会出现无序的状态。
广东省总工会正在制订相关的条例,在不伤害他人、不扰乱公共秩序、不堵塞交通、不砸毁机器等条件的前提下可以给工人一定的权力,进行有序罢工,对这方面的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快创新和推进。
收入分配与扩大消费我国的改革进行到今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从内部讲,收入分配问题是没有解决好的最大的问题,现在群众的很多不满以及造成很多问题的深层原因都是源于这个问题。
收入分配问题解决起来难度很大,但我们一定要解决好这个问题。
现在我国已经进入到人均国民产出倍增的时期,比如从1978年到2000年,人均GDP从300多美元增加到800多美元,但最近几年每两三年人均GDP 就增加1000美元,2003年是1000美元,2006年是2000美元,2008年是3000美元,2010年达到将近4000美元,但与此同时人均收入没有出现倍增。
收入增长慢于产出增长的原因主要是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政府和企业拿的多,居民拿的少,所以居民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在持续下降。
这个问题带来了一个结果,就是农民的收入过低二按照学者的测量,全国的收入差距中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可以解释整体差距的40%-60%,就是说绝大多数差距是城乡差距,而城乡差距主要是农民的收入太低。
在发达国家,从事农业的只有2%、3%的.人,而且收入一般都能达到中等收入水平,而我国的农民还给大家的是穷人的感觉,这是因为我国农民还是过多。
在我国的经济结构中,农业产出增加值占整个GDP的10%左右,但是从事农业劳动的、主要收入靠农业产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38%。
现在我国城镇化水平是48%,这已经把那些进城打工半年以上的农民工计算在城市人口里了,也就是说这48%并不是完全的城市化水平,里边有一部分人是半城市化的,.户籍、生活还没有完全在城市里。
这么多的农村人口分享的GDP蛋糕只有10%左右,所以现在需要大量的反哺。
我们必须发展现代农业,把更多的劳动力转移到传统农业以外,使人地比进一步提高,才能够解决农民收入问题,但这需要快速的城镇化能够提供更多的非农就业岗位。
现在,从宏观指标看出现了国内消费不振的现象。
从1985年到2008年,居民消费率从52%下降到了35.4%,这个数字不但低于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也属偏低。
美国的消费率占70%,日本占65%。
为什么我国不敢和美国撕破脸皮,因为我国的出口要依赖美国的市场,中国生产那么多产品自己消费不了,如果没有美国这个大市场的话中国也不可能持续发展。
美国3亿人一年消费10万多亿产品,我国13亿人一年才消费1万多亿。
我国居民的消费倾向即居民消费占其收入的比重也在下降,原因是由于生活预期不稳定,大家越来越倾向于存钱。
在国外看来,中国国内消费水平低是一个悖论,中国不是没有钱,现在是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再者,政府也不是没钱,从1994年到2010年我国税收总量从0.5万亿增加到7.3万亿,年均增长18%以上,而同期我国GDP每年增长10%左右。
不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也不一样,有人这样形容:“上边喜气洋洋,下边哭爹喊娘”,基层财政比较弱,现在乡镇特别是农业区域的财政,在取消农业税以后,基本上没有进项,要靠上级财政的转移支付。
另外,老百姓手里也比较有钱,从1994年到2009年底,全国城乡居民储蓄余额从2万多亿元增加到26万多亿元,年均增长也是18%以上,就是说整个储蓄增长也是远远快于GDP增长的。
对于老百姓手里有钱的说法还得具体分析,这个钱虽然总量在增加,但是不是平均分配呢?储蓄的增长多数还是掌握在富人手里,大概20%的富人掌握了全国60%的储蓄。
收入差距扩大是引起很多社会问题的一个深层原因,它和经济持续发展联系在一起,必须扩大消费,经济发展才能够维持。
为什么解决收入问题与消费有关系呢?这是因为一个家庭的消费率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递减。
要提高全国的消费水平,就要合理合法地把新增收入转移到中低收入家庭,这样才能把消费带动起来。
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都是和社会建设的核心任务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