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明治维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治维新

课标要求:

①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②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③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高考考纲要求:

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过程和内容、历史地位。

知识结构提纲挈领:

一、历史背景:

1.幕府统治的危机:封建统治的基础开始动摇(内忧外患)

(1)内忧:幕府成为众矢之的:

(2)外患:黑船来航的冲击(1853年),欧美列强的侵略,日本面临沦为殖民地的危机。

(3)幕府高压政策:

2.武装倒幕运动的成功,建立明治新政府.

(1)倒幕派及其主张:

(2)武装倒幕胜利原因:

二、明治维新:

1.颁布《五条誓文》作为施政纲领,决心改革。核心:富国强兵,挽救民族危机,实现近代化

2.明治维新的内容

(1)政治:废除旧体制,确立与资本主义发展相适应的新体制,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

(2)经济:殖产兴业。利用政府力量发展新经济,大力促进工业化,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①

(3)文化:倡导“文明开化”,大力倡导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

(4)军事:建立新军队

三、对明治维新的评价、影响、历史地位:

1.历史地位: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使日本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

2.意义(作用):①崛起为东方强国;②促进了日本社会发展;③使日本的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

经济:

政治:

文化教育:

对外:

3.历史局限性(消极):

①经济上

③政治上:

④文化:

历年高考涉及该课的考题

1.(2010·安徽文综)19世纪80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其弊害大不可测”,进而采取的措施是

A.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B.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

C.建立“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

D.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

2.(2010·上海单科)基于“大凡国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财产之多寡”的认识,明治政府开始

A.实行地税改革

B.开化社会文明

C.引进欧美科技

D.鼓励工商贸易

3.(2010·海南单科)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主导的盟国军事占领当局推动日本进行改革,其主要指令和内容如下:

人权指

释放政治犯;废除治安维持会;修改宪法

社会改革指令

解放妇女;支持工人运动;教育自由化、民主化;废

除压制性制度;经济机构民主化

经济改

革指令

将财阀企业分割;限制地主对土地的占有

神道指

国家与神道分离

开出公

职指令

禁止旧议员参与选举

——摘编自《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后日本改革的背景。

①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的军国主义体制;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日本侵略战争失败;③美国主导的盟国军事占领当局管制日本。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推动日本改革的目的。

①促进日本非军事化,民主化;②使之符合美国的要求和利益。

4.(2009·山东文综)

维新派的目标正是我们的目标,他们的计划好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然而,距今大约三十年以前,绝大多数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而明治维新不是扫除了日本的旧秩序吗?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

----《泰晤士报》主编姬乐尔致该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的信(1898年11月25日)

(1)材料中“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的含义是什么?戊戌变法未能“打破鸡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含义:必须改变旧的政治制度,改革才能成功。

根本原因:①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弱小;②封建顽固势力强大。

(2)为了“打破鸡蛋”,明治政府在政治方面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①废藩置县,建立中央集权;②废除等级制度,取消武士特权,实现四民平等。

5.(2008·宁夏文综)

材料一昔彼得为欧洲所摈,易装游法,变政而遂霸大地。日本为俄、美所迫,步武泰西,改弦而雄视东方。此二国者,其始遭削弱与我同,其后的强盛与我异。闻日本地势近我,政俗同我,成效最速,条理尤详,取而用之,尤易措手。

--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材料二 1682--1725年在位的彼得一世,采纳西欧模式,对俄国进行彻底改革。1697-1698年,他率团往德、荷、英考察,学习其政府管理模式和军事技术,大量招募外国专家为俄国服务,对军事、行政体制和生活方式等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期中,强制剪须割袍即是其改革的戏剧性一幕。在当时的俄国,大多数贵族饱食终日,往往懒洋洋地拖着长袍,留着被视为“上帝赐予的装饰品”的大胡须,无所事事。彼得下令:除神职人员外,一律禁止留须,他甚至亲自将贵族的胡子剪掉,还在宴会上亲自剪短贵族的旧式长袍,规定只穿西欧式的短袍。改革引起包括其子阿历克基在内的一些人的反对,几经犹豫后,彼得将儿子处死。“在整个历史上,几乎没有什么恩那个产生如此重大的个人影响······他通过各种方法急切地把一种新的文化强加于俄罗斯,从而为他的帝国确定了未来性质······由于他的努力,俄国显然拜托了孤立的状态······此后,俄国的历史成为欧洲史的一部分,并愈益成为世界史的一部分”。

--摘编自(美)帕尔默等《近现代世界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康有为的主要观点。

①俄、日改革,由弱变强;

②中国应仿效日本,更易见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