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制度
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制度
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制度生物安全实验室是进行高风险生物材料和病原体研究的特殊实验场所,为了确保实验人员的安全以及防止生物材料泄漏造成的公共卫生风险,需要建立严密的防护制度。
本文将从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级别、实验室的物理防护设施、个人防护措施、设备维护和管理、实验材料管理以及事故应急措施等方面来详细介绍生物安全实验室的防护制度。
一、生物安全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的防护制度首先需要根据实验风险级别确定生物安全级别。
生物安全级别一般分为四级,从Biosafety Level 1(BSL-1)到Biosafety Level 4(BSL-4)。
不同级别的实验室对生物材料的安全要求和防护措施也不同。
二、物理防护设施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物理防护设施是确保实验人员和环境安全的重要措施。
这些设施包括实验室的门禁系统、生物安全柜、通风系统、防护墙壁和地面等。
1. 实验室的门禁系统应设置为双层防护,包括电子密码和指纹等多种识别方式,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进入实验室。
2. 生物安全柜是进行生物实验最重要的物理防护设备,其密封性和过滤效果决定了实验室内生物材料的安全性。
实验人员在进行实验时应将生物材料放入生物安全柜中,确保操作过程中的生物材料不会外泄。
3. 实验室的通风系统应采用高效过滤器,保证空气流通的同时,有效过滤和清除空气中的有害微生物和颗粒物。
4. 实验室的墙壁和地面应具有抗腐蚀性和易清洁性,以防止微生物滋生并减少清洁的难度。
三、个人防护措施个人防护措施是保护实验人员的重要手段,包括实验人员的防护服、手套、防护眼镜和口罩等。
1. 实验人员应穿戴合适的防护服,包括实验服、实验鞋和帽子等。
防护服应选择材质耐酸碱、耐溅射和抗菌性能好的材料,并能够覆盖全身,确保实验人员的安全。
2. 实验人员在进行实验时应佩戴适合的手套,以防止生物材料接触皮肤。
3. 防护眼镜和口罩是保护实验人员眼睛和呼吸系统的关键。
防护眼镜应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耐腐蚀性,口罩应具有良好的过滤性和密封性。
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制度范文
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制度范文一、概述生物安全防护是保障人类及其他生物体免受生物有害因素侵害的重要措施。
为了确保实验室及其工作人员的安全,提高生物安全防护管理水平,制定本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实验室相关工作环节,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护工作人员和环境免受生物有害因素的侵害。
二、责任与义务1. 实验室负责人应制定和执行生物安全防护管理规章制度,指导实验室所有人员的操作行为,确保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2.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生物安全防护管理规定,具有相关的岗位职责和义务,负责实验室内生物安全工作的实施和监督。
三、实验室设施管理1. 实验室应配备符合安全要求的生物安全防护设施,包括通风消毒系统、负压工作台、生物安全柜等,保证实验室内的通风和排放符合规定。
2. 实验室应定期进行设施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及时清洁和维修设施,确保其正常使用。
四、实验室物品管理1. 实验室物品应分类整理,各类物品应储放摆放在指定的位置,确保实验室的整洁和安全。
2. 实验室物品的存放和使用应符合相关规定,有毒、有害物质应储放于专门的存放区域,防止其误用或泄漏。
五、实验室生物安全措施1.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接受相关的生物安全培训,熟悉各类生物安全防护装置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确保正确使用。
2. 实验室工作人员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应着实验服和配戴个人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暴露于有害生物因素。
3. 实验室所有工作台面、器皿和用具应进行严格的清洁和消毒,确保实验室环境的清洁和无菌。
六、实验室事故应急预案1. 实验室应编制完善的生物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2. 实验室工作人员在事故发生时应按照预案要求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保证事故的及时处理和有效控制。
七、实验室管理与监督1. 实验室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管理制度,确保实验室工作的有序进行和安全保障。
2. 实验室应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制度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责任追究:对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违规行为进行惩处,对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
添加标题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伦理审查:对涉及人体和动物的实验进行伦理审查,确保实验的合法性和伦理性,保护受试者和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权益和健康。
添加标题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保密制度:对实验数据和资料进行保密,防止泄露和滥用,确保实验结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实现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全面、系统化管理,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工作的有效实施。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管理创新与挑战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管理创新: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提高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管理效率和质量。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挑战:随着实验室规模的扩大和实验类型的增加,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如实验操作的风险、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等。
应对挑战的措施:采取有效的措施,如加强实验室人员的培训、建立完善的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制度等,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工作的不断深入,未来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将朝着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社会责任:实验室作为生物安全防护的重要场所,应承担起保护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的责任。实验室应建立健全的生物安全防护制度,确保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规范性,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和扩散。 公众意识在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中的作用:公众对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认知和意识对于防范生物安全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媒体和各类机构应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的良好氛围。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与公共卫生安全: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不仅关乎实验室内部的安全,也与公共卫生安全密切相关。实验室应加强对病原微生物的监测和防控,及时发现并报告异常情况,防止疫情的扩散和传播,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未来发展与挑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实验室规模的扩大,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同时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的生物安全挑战。
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制度
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制度引言生物安全实验室是进行高风险生物实验和研究的地方,为了保护实验人员和环境的安全,必须建立严格的防护制度。
本文档旨在介绍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制度的相关内容,包括实验室级别划分、实验人员防护要求、实验室安全设施和仪器的使用规范等。
一、实验室级别划分根据生物安全等级划分标准,生物安全实验室可以分为四个级别:实验室P1级、P2级、P3级和P4级。
不同级别的实验室在防护要求和使用限制上有所不同。
1.实验室P1级:适用于低风险的微生物实验,要求实验人员佩戴实验室常规防护服和手套,保持实验室内清洁卫生,使用标准的实验室设备和消毒材料。
2.实验室P2级:适用于中风险的微生物实验,要求实验人员在进入实验室前进行培训,并佩戴合适的防护服、手套、口罩和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
实验室内必须配备生物安全柜、消毒装置等安全设施。
3.实验室P3级:适用于高风险的微生物实验,要求实验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接受高级防护培训。
实验室内必须配备生物安全柜、负压系统、自闭门、空气过滤装置等高级防护设施。
4.实验室P4级:适用于特殊高风险的微生物实验,要求实验人员具备高级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接受特殊高级防护培训。
实验室内必须配备高级防护设施,如密闭实验室、生物防护服、生物过滤器等。
二、实验人员防护要求为了保护实验人员的安全,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工作人员需遵守以下防护要求:1.实验人员必须进行相关的防护培训,掌握基本的生物安全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
2.实验人员在进入实验室前必须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服、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3.实验人员在实验室内工作期间,严禁吃喝、吸烟和化妆等行为,保持实验室内清洁和整洁。
4.实验人员需要定期接受健康检查,确保身体状况符合实验要求。
5.实验人员在实验操作中遇到事故或意外情况时,必须立即上报,按照相应的紧急预案进行处理。
三、实验室安全设施和仪器的使用规范为了确保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安全性,以下是实验室安全设施和仪器的使用规范:1.生物安全柜:实验室内必须配备合适的生物安全柜,用于阻隔实验人员与实验物质的接触,避免生物材料的泄露。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制度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制度1.目的:确保实验室环境不受污染,保证工作人员安全2.范围: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3.职责:3.1实验室工作人员严格执行实验室特定的生物安全操作规程。
3.2遵守生物安全防护的基本原则,不得将污染的实验废物泄漏,严防对人员和环境潜在的危害4.内容:4.1在实验室中须穿着工作服或防护服、戴好口罩、帽子及一次性手套。
离开实验室时,防护服必须脱下留在实验室内。
不得穿着外出,更不能携带回家。
用过的工作服应统一洗涤。
4.2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
4.3接触微生物或含有微生物的物品后,脱掉手套后和离开实验室前要洗手。
一次性手套不得清洗和再次使用。
4.4 禁止在工作区饮食、吸烟、处理隐形眼镜、化妆及储存食物。
4.5 用移液器吸取液体,禁止口吸。
4.6 严格按照实验室安全规程操作,降低溅出和气溶胶的产生。
4.7 每天至少消毒一次工作台面,活性物质溅出后要随时消毒。
4.8 废弃物必须放在专用密闭容器内进行高压灭活后,放置医用垃圾袋中,运出实验室。
4.9可能产生致病微生物气溶胶或出现溅出的操作以及处理高浓度或大容量感染性材料均应在生物安全柜(Ⅱ级生物安全柜为宜)或配备有通风橱设备中进行。
4.10禁止用手处理破碎的玻璃器具。
装有污染及破碎玻璃的容器在丢弃前必须消毒。
4.11实验室设备在运出修理或维修前必须进行消毒。
4.12实验室工作人员要接受有关潜在的危险知识培训,掌握预防暴露以及暴露后处理程序4.13人员暴露于感染性物质时,及时向有关负责人汇报,并记录事故经过和处理方案。
4.14将生物安全程序纳入标准操作规范或生物安全管理手册,工作人员在进入实验室前要仔细阅读并按规范要求操作。
4.15实验室入口须贴上生物危险标志,注明危险因子、生物安全级别及进入实验室的要求。
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制度范文
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制度范文一、引言生物安全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是进行生物安全级别较高的实验和研究的场所,其任务是保护人类和环境免受生物危害。
为了确保实验室操作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制定了一系列的防护制度。
本文将介绍实验室防护制度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二、实验室进入和离开规定1. 实验室进入规定实验室进入前,实验人员应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和知识考核,并携带个人防护装备进入实验室。
进入实验室前,需穿戴好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并正确佩戴呼吸器等防护设备。
进入实验室时,需要经过指定的进入通道,严禁携带未经认可的物品进入实验室。
2. 实验室离开规定实验室离开前,实验人员应将实验室内的设备和实验材料整理妥当,确认无明火、电源等危险因素存在后方可离开。
离开实验室时,需脱下实验服和手套,并按要求进行洗手消毒。
离开实验室后,应及时关闭实验室门窗,确保实验室周围环境的安全。
三、个人防护制度1. 实验服实验室所有操作人员都应佩戴统一的实验服,实验服应符合防护要求,能够有效地防止病原体和化学物质的直接接触。
实验服的选择应根据实验的特性和要求确定,且需定期更换和清洗。
实验服的使用过程中,不得随意调整、拉扯,严禁将实验服用于非实验室场所。
2. 手套实验室操作人员在进行实验时,应佩戴符合要求的手套保护手部。
手套的选择应根据实验的特性和要求确定,且需经过消毒处理。
在使用手套过程中,需注意手套表面的完整性,如发现破损或污染现象,应及时更换手套,并进行正确的处理。
手套不能离开实验室使用,离开实验室时应将手套撕破,防止被他人随意使用。
3. 护目镜实验室操作人员在进行实验时,应佩戴符合要求的护目镜保护眼部。
护目镜的选择应根据实验的特性和要求确定,且需经过消毒处理。
在使用护目镜过程中,应注意护目镜的清洁和完整性,如发现模糊或破损现象,应及时更换护目镜。
四、设备和环境防护制度1. 实验室设备实验室设备应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选用和安装,并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
实验室生物安全保卫制度范文
实验室生物安全保卫制度范文为了保障实验室内生物材料的安全性,保障实验人员及环境的健康,我实验室制定了以下生物安全保卫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实验室内的任何生物材料的操作和管理工作。
一、实验室生物安全保卫制度的目的和意义1.目的本制度旨在建立和落实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管理体系,确保实验室内的生物实验能够安全进行,避免任何可能的生物灾害和事故的发生。
2.意义实验室内的生物材料以及相关活动的安全保卫是保证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实验人员的身体健康以及周围环境的安全的基础。
只有建立科学全面的生物安全保卫制度,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潜在的生物安全风险。
二、实验室生物安全保卫制度的内容1.生物材料存储和管理(1)所有生物材料的存储必须符合相关的规定和标准。
不同类别的生物材料应有专门的存储设施,并且标有相应的标识和警示语。
(2)所有生物材料的存储库房应具备相应的防护设施,保证温度、湿度和通风等环境条件符合规定标准。
定期检测和维护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
(3)所有生物材料的管理应建立详细的记录,包括来源、用途、数量和剩余量等信息。
库房管理员负责定期盘点和更新。
2.生物材料操作和实验员防护(1)生物材料操作和实验必须按照相关的操作规程进行,不得随意更改或超出规定范围。
实验员必须经过系统的安全培训,熟悉实验操作流程和安全规定。
(2)实验员在进行生物材料操作前,应检查个人防护装备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包括实验服、手套、口罩、护目镜等,确保防护措施不受损。
(3)实验过程中应遵循“无触摸”原则,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生物材料以及实验产生的废液、废弃物。
3.生物材料废弃物管理(1)生物材料废弃物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和储存,确保不同类别的废弃物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废弃物包装应符合安全要求,确保不会发生泄漏或破损。
(2)废弃物的运输和处理必须按照相关标准进行,不得违规倾倒或外运。
实验室应与专业的废弃物处理单位建立合作关系,确保废弃物的安全处理。
4.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处置(1)实验室应建立健全的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实验室内常见的生物安全事故的分类和处理措施。
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制度(5篇)
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制度1.工作人员必须认真负责,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种操作规程。
2.工作人员在实验室应穿工作服,必要时需带防护眼镜。
3.工作人员手上有皮肤破损或皮疹时应戴手套。
4.可能产生致病微生物气溶胶或出现溅出的操作以及处理高浓度或大容量感染性材料均应在生物安全柜(Ⅱ级生物安全柜为宜)或其他物理抑制设备中进行,并使用个体防护设备。
5.应有相应的生物安全防护SOP操作规程。
6.在实验室中应穿着工作服或罩衫等防护服。
离开实验室时,防护服必须脱下并留在实验室内。
不得穿着外出,更不能携带回家。
用过的工作服应先在实验室中消毒,然后统一洗涤或丢弃。
7.当手可能接触感染材料、污染的表面或设备时应戴手套。
如可能发生感染性材料的溢出或溅出,宜戴两副手套。
不得戴着手套离开实验室。
工作完全结束后方可除去手套。
一次性手套不得清洗和再次使用。
8.每天至少消毒一次工作台面,活性物质溅出后要随时消毒。
9.实验室内严禁吸烟或吃喝。
10.实验室主任应制定规章和程序,只有告知潜在风险并符合进入实验室特殊要求(如,经过免疫接种)的人,才能进入实验室。
否则不得进入实验室。
11.实验室工作人员每年须进行健康状况体检,接受疫苗接种,建立个人健康档案。
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制度(2)一、引言生物安全是指对生物安全风险进行预防、控制和管理,保护人类健康和生物多样性的活动。
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是一套在生物实验室、生物生产场所、生物出口入境等领域中制定和执行的操作规程,以确保生物物质的安全。
本文将重点讨论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制度的目的、原则、组织和实施等内容。
二、目的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生物实验室、生物生产场所、生物出口入境等环境的安全,防止生物物质的泄漏和传播,以保护人类健康和生物多样性的利益。
三、原则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制度应遵循以下原则:1. 风险评估原则:对生物物质进行风险评估,根据其危害程度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
2. 防范预防原则:通过加强生物安全防护设施和设备的建设,预防生物物质的泄漏和传播。
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制度模版
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制度模版引言本文是为了确保生物安全实验室舒适、安全、高效运行而制定的防护制度。
本制度的目的是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并预防实验室内生物危害物质的释放和传播,以维护公共安全。
请全体实验室工作人员严格遵守本制度的要求,确保实验室的安全运行。
一、生物安全分类为了便于管理和控制,生物安全实验室根据实验室研究对象及其对人体和生态环境的危害程度,将实验室分为四个生物安全级别:1级、2级、3级和4级。
1. 1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主要进行基础研究和教学实验,对人体和生态环境危害较小;2. 2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主要进行感染性微生物等生物物质的研究和工程实验;3. 3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主要进行能引起人体严重疾病的病菌和病原体的研究和工程实验;4. 4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主要进行高致病性病毒和生物战剂等危险性较高的研究和工程实验。
二、实验室管理责任1. 实验室主任:(1)负责对实验室的生物安全工作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2)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措施;(3)培训和指导实验室工作人员,确保他们熟悉并遵守生物安全操作规程。
2. 实验室工作人员:(1)接受正式的生物安全培训,熟悉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2)严格遵守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3)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4)将产生的生物危害废物妥善处理。
三、实验室基础设施1. 实验室空间:(1)实验室应建在独立的建筑物或区域内,有较强的围护结构,能有效控制病原微生物的释放和传播;(2)实验室应设有恰当的通风和排气系统,以保证空气流通,并可有效消除病原微生物污染源。
2. 实验室设备:(1)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生物安全设备,如生物安全柜、细胞培养器等;(2)生物安全设备应按时进行维护和检验,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
四、生物安全操作规程1. 实验室工作人员:(1)进入实验室前,应按规定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并接受必要的生物安全培训;(2)实验室工作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喝饮料等。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试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一.个人防护1.进入试验室前要摘除首饰,修剪指甲,以免刺破手套。
长发应束在脑后,严禁在试验室内穿露脚趾旳鞋。
2.在试验室里工作时,要一直穿着试验服,试验室外严禁穿防护服。
当有必要保护眼睛和面部以防试验对象喷溅、或紫外线辐射时,必须要配戴护目镜,面罩(带护目镜旳面罩)或其他防护用品。
3.试验室工作区不容许吃、喝、化妆和操作隐形眼镜,严禁在试验室工作区内旳任何地方贮存人用食品及饮料。
4.试验室防护服不应和平常服饰放在同一柜子。
个人物品、服装和化妆品不应放在有规定禁放旳和也许发生污染旳区域。
5.试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际或也许接触了血液、体液或其他污染材料后,虽然戴有手套也应立即洗手。
6.洗手池不得用于其他目旳。
在限制使用洗手池旳地点,使用手部清洁产品是可接受旳替代方式。
7.当试验过程也许波及到直接或意外接触到血液、有传染性旳材料时,必须要戴上合适旳手套,脱手套后必须洗手。
8.试验人员在操作完有感染性旳村料后,离开试验室工作区之前必须进行“六步法”洗手。
9.每日工作完毕,所有操作台面、离心机、加样枪、试管架必须擦拭、消毒。
二. 操作准则1.所有样本、培养物均也许有传染性,操作时均应带手套。
在认为手套已被污染时应脱掉手套,立即洗净双手,再换一双新手套。
2.不得用戴手套旳手触摸自己旳眼、鼻子或其他暴露旳黏膜或皮肤。
不得带手套离开试验室或在试验室来回走动。
3.严格严禁用嘴吸液。
试验材料严禁放入嘴里。
严禁舔标签。
3.所有样本、培养物和废弃物应被假定有传染性,应以安全方式处理和处置。
4.所有旳试验环节都应尽量使气溶胶或气雾旳形成控制在最小程度。
任何使形成气溶胶旳危险性上升旳操作都必须在生物安全柜里进行。
有害气溶胶不得直接排放。
5.应尽量减少使用利器和尽量使用替代品。
包括针头、玻璃、一次性手术刀在内旳利器应在使用后立即放在耐扎容器中。
尖利物容器应在内容物到达三分之二前置换。
6.所有溅出事件、意外事故和明显或潜在旳暴露于感染性材料,都必须向试验室负责人汇报。
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制度(5篇)
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制度一、的:加强生物安全管理。
二、适用范围:全体人员。
三、内容:(一)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二)根据病原体传播途径,采取接触隔离与空气隔离。
(三)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四)进入样本处理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戴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防护服或隔离衣、鞋套,戴手套、工作帽。
严格按照清洁区(外缓)、半污染区(内缓)和污染区(样本处理区)的划分,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卫生与保护。
(五)工作人员进入Ⅱ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穿戴防护用品程序:1、工作人员进入清洁区前,认真洗手后依次戴工作帽、防护口罩、换工作鞋袜,更换刷手衣裤。
2、在进入半污染区前穿工作服,手部皮肤有破损或疑似有损伤者戴手套进入半污染区。
3、在进入污染区前,穿防护服或者隔离衣,加戴一次性帽子和一次性外科口罩、防护眼睛、手套、鞋套。
(六)工作人员离开实验室脱摘防护用品程序:1、工作人员离开污染区前,应先消毒双手,依次脱摘防护镜、外层口罩和工作帽、防护服或者隔离衣、鞋套、手套等物品,分配于专用容器中,再次消毒手,进入半污染区。
2、离开半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先洗手与手消毒,脱工作服,洗手和手消毒。
3、离开清洁区前,洗手与手消毒,摘去防护口罩、帽子,沐浴更衣,并进行口腔、鼻腔及外耳道的清洁。
4、一次性外科口罩、防护口罩、防护服或者隔离衣等防护用品被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标本污染时应当立即更换。
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制度(2)是为了保护人员和环境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
以下是常见的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制度的要点:1. 出入实验室需进行注册和身份验证,仅有授权人员才能进入实验室。
2. 实验室内应设置紧急报警装置,以便在发生突发情况时及时报警求助。
3. 实验室内应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包括洗眼器、洗手设备、紧急淋浴装置等。
4. 实验室内所有操作必须遵循严格的操作规程,并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制度
1.政策2.临床检查工作者在试验室旳检测工作中, 对旳处理生物污染物而遵守旳规程。
3.目旳为了满足试验室工作旳需要, 保证试验室旳安全运作, 保证工作人员旳健康, 将事故控制在最低程度, 特制定试验室生物防护安全程序。
3.原则3.1程序合用对象: 临床检查试验室旳工作人员。
3.2本程序意在规范临床试验室旳生物安全管理, 内容着重是对试验室和工作人员安全旳规定。
3.3生物安全防护工作旳职责:临床检查试验室旳工作人员必须执行生物防护安全程序, 以保证试验室旳安全运作。
3.4工作程序:3.4.1工作人员必须按照《临床检查试验室管理总则》进行试验室管理。
3.4.2工作人员必须按照《临床试验室人员流动管理程序》在试验室规范流动。
3.4.4试验室生物污染物严格按照《临床试验室生物污染物旳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临床试验室安全准则细则3.4.5.1试验室工作区内绝对严禁吸烟(点燃旳香烟是易燃液体旳潜在火种;香烟、雪茄或烟斗都是传染细菌和接触毒物旳途径)。
3.4.5.2 试验工作区内不得有食物、饮料。
试验室工作区内旳冰箱严禁寄存食物。
专用寄存食物旳冰箱应放置在容许进食、喝水旳休息区内。
试验室应制定严禁在同一种冰箱内寄存食物和标本旳专题制度。
3.4.5.3试验工作区内严禁进行化妆, 并提议常常洗手旳试验人员使用护手霜。
3.4.5.4在各工作区内, 应穿舒适、防滑、并能保护整个脚面旳鞋。
3.4.5.5试验室工作人员在脱下手套前后、离开试验室前、接触客户前后、接触标本前后都应当洗手。
接触血液、体液或其他污染物时, 应立即流水7步法洗手。
3.4.5.6所有试验室操作严禁用口移液, 应使用助吸器(加样器)。
3.4.5.7谨慎处理针头、解剖刀、玻璃瓶和碎玻璃等锐利物品。
使用后旳针具不要折断、弯曲、破损、反复使用或用手重装在针管上, 一次性注射器上旳针头用后不要取下。
锐利物品应立即放置在不易刺破旳容器(锐器盒)内, 在完全装满之前就应及时丢弃。
检验科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制度(4篇)
检验科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制度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是指为确保实验室中生物危害物质的安全管理,保护工作人员和环境不受生物危害物质污染和传播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操作程序。
检验科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制度的检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实验室环境:检查实验室的布局和环境是否合理,是否有适当的通风和排气系统,以确保生物危害物质不会泄漏到工作区域和环境中。
2. 个人防护措施:检查工作人员是否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室服、手套、口罩和护目镜等。
同时,检查这些装备是否正常使用、存放和消毒。
3. 实验室设备和仪器:检查实验室使用的设备和仪器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是否正常运行和维护。
例如,安全柜和生物安全柜能否正常工作,是否经常进行维护和清洁。
4. 生物危害物质的储存和处置:检查实验室对生物危害物质的储存方式是否安全可靠,是否存在泄露和污染的风险。
另外,检查生物危害物质的临时存放和处置措施是否得当。
5. 废弃物管理:检查实验室对生物危害物质的废弃物处理方式是否符合相关法规和规定,是否存在污染环境和危害人员健康的风险。
6. 培训和教育:检查实验室对工作人员进行的生物安全培训和教育措施是否有效,工作人员是否了解并遵守相应的生物安全规范和操作程序。
通过以上的检验,可以评估检验科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制度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而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检验科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制度(2)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是一种关于生物实验室安全的管理措施,旨在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和社会公众的生命安全和生物安全。
本文将以____字对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制度进行检验。
1. 引言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措施,为了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和社会公众的生命安全和生物安全,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
本文将从制度规范性、实际可行性和效果评估三个方面对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制度进行检验。
2. 制度规范性检验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制度应当具有一定的规范性,明确规定了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要求和操作流程。
检验科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模版
检验科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模版生物安全是指在生物实验或实际工作中,为保护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而采取的预防措施。
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是指为规范生物实验室的操作过程和保护措施,确保实验人员和环境的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下面是一个关于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制度的模板,用于指导和规范实验室的操作:一、引言本制度旨在规范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保护实验人员和环境的安全,并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制度包括实验室管理、实验操作、废物管理、事故应急和培训等方面的要求。
二、实验室管理1. 实验室安全意识培养1.1 实验室成员应接受生物安全意识培训,并定期复训。
1.2 实验室成员应明确实验室的安全责任和义务,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
2. 实验室设施与设备管理2.1 实验室设施应按照生物安全要求进行规划和设计。
2.2 实验室设备应具备相应的生物安全防护功能,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
3. 实验室进出管理3.1 实验室应设立相应的进出口,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应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测和许可。
3.2 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应穿戴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如实验服、手套和口罩等。
三、实验操作1. 生物材料管理1.1 生物材料应按照规定的分类和处理方法进行存储和处理。
1.2 生物材料的使用应具备相应的操作资质和经验,并在操作过程中遵守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
2. 实验操作流程2.1 实验操作应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导致的安全事故和污染。
2.2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个人和实验室的卫生,及时清理和消毒操作区域。
3. 实验室生物安全级别控制3.1 实验室应根据实验涉及的生物危害程度,设置相应的生物安全级别,并采取相应的防护和控制措施。
3.2 实验操作结束后,实验室应进行相应级别的清洁和消毒。
四、废物管理1. 废物分类1.1 实验室废物应按照生物安全标准进行分类,分为普通废物和生物危害废物。
1.2 废弃物应按照规定的方式进行包装和贮存,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检验科工作人员生物安全制度及防护措施
检验科工作人员生物安全制度及防护措施检验科作为医院的重要部门,承担着对患者样本进行检测和分析的任务,因此,生物安全对于检验科工作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为了保障检验科工作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安全,本文将从生物安全制度及防护措施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生物安全制度1. 人员培训检验科工作人员必须接受生物安全培训,了解生物安全的基本知识和要求,掌握个人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培训内容包括:病原体分类、实验室生物安全等级、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实验室操作规范、应急预案等。
2. 人员管理检验科工作人员需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取得相关资格证书。
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特别是乙肝、艾滋病等传染病筛查。
对于患有传染病的员工,应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3. 实验室分区管理检验科实验室应分为清洁区、缓冲区和污染区。
清洁区用于准备试剂和存放非感染性样本,缓冲区用于更衣和放置个人防护装备,污染区用于处理感染性样本和废弃物。
各区之间应设有明显的标识,确保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不会发生交叉污染。
4. 样本管理检验科应制定严格的样本接收、处理、检测和废弃物处理流程。
感染性样本应使用专用容器进行收集,并标明样本类型、患者信息和采集时间。
工作人员在处理样本时应戴手套、口罩和防护眼镜,必要时穿戴防护服。
5. 设备与设施管理检验科应定期对实验室设备进行维护和消毒,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实验室应配备足够的消毒剂、洗手设施和紧急洗眼装置。
同时,实验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设施,确保空气流通。
二、防护措施1. 个人防护装备检验科工作人员在处理感染性样本时,必须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手套、口罩、防护眼镜、防护帽等。
防护服应选用透气性好、防水防渗透的材料,确保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不受感染。
2. 手卫生工作人员在进入实验室前后、处理样本前后、用餐前后以及上厕所前后,都必须进行手卫生处理。
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手消毒剂进行消毒。
3. 实验室操作规范检验科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遵循实验室操作规范,尽量减少气溶胶和微小液滴的产生。
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制度
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制度一、引言生物安全实验室是指专门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实验室,其防护制度对于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实验动物以及周围环境的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生物安全实验室的防护制度,包括实验室设计、设施设备、操作规程、人员培训和管理等方面。
二、实验室设计1. 实验室应位于远离人口密集区、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的地方,以减少实验室感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 实验室应具有独立的入口和出口,以避免交叉感染。
入口处应设有更鞋区、更衣区、洗手池等设施,出口处应设有洗手池、消毒池等设施。
3. 实验室内部应合理布局,将污染区、缓冲区、清洁区分开,各区之间应设有缓冲间,以防止交叉污染。
4. 实验室应具有良好的通风系统,保证实验室内的空气质量。
通风系统应具有独立的排风系统和送风系统,排风系统应设有高效过滤器,以去除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
5. 实验室应设有独立的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供水系统应设有高温消毒设施,排水系统应设有防污染设施。
三、设施设备1. 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生物安全柜、离心机、显微镜等实验设备,以保证实验操作的安全性。
2. 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口罩、手套、护目镜等,以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
3. 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消毒剂、灭菌剂等消毒灭菌用品,以保证实验室环境的清洁和消毒。
四、操作规程1.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遵守实验室操作规程,按照实验流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改变实验流程。
2. 实验室工作人员在进入实验室前,应进行洗手、更衣、戴口罩等个人防护措施,进入实验室后,应严格遵守实验室内的操作规程。
3. 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操作实验动物时,应使用生物安全柜或隔离箱,以减少气溶胶的产生。
4. 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操作病原微生物时,应使用无菌技术,避免交叉污染。
5. 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验结束后,应进行清洁、消毒、灭菌等操作,以保证实验室环境的卫生。
五、人员培训1.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进行生物安全知识培训,包括实验室设计、设施设备、操作规程、个人防护等方面。
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制度
1. 2. 3.3.13.2 3.33.47步法洗手。
客户的血液和体液都被认为是具有传染性的。
所有血液和体液的标本都应放置于具有安全盖的结构优良的容器里,以防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泄漏。
采集标本时应防止污染容器的外表或随标本的检验单。
如果存在潜在的或实际的污染,则应再加一层包装(例如:包装袋)。
所有处理血液和体液(例如:取下真空试管的塞子)的工作人员都应戴上手套,核酸提取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
绝对禁止用口吸移液。
血液或其他体液发生泄漏或工作结束后,均应使用新鲜配制的0.2%次氯酸钠杀菌剂对实验室工作区进行表面消毒。
0.2%次氯酸钠溶液应至少作用15分钟。
实验中用过的污染物品在装入容器中按传染性废弃物进行处理前,应先进行去污处理。
3.5职业暴露防护和处理HIV后的处理客户痰标本的采集;3.5.3暴露于乙肝病毒(HBV):估计每例针刺伤感染乙型肝炎的可能性为19%—40%。
客户,以确定他或她是否是感染。
当查出感染源客户乙肝表面抗原(HBsAg)或核心抗体(HBeAb)阳性时,工作人员可能会发生感染。
(1周,注、5ug、3.5.5见,每年3.5.7:0.5%):均配有)5—15min (HIV理辅导并接受医学观察。
暴露后的追踪检查:肝功能五项(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乙肝两对半、抗—HCV、抗—HIV、梅毒。
如客户为HIV感染者,则当事人须到所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所在市CDC)接受抗—HIV检查。
检查时间分别为:0、6周、12周、6个月、12个月。
4.定义(无)5.指南本规程是对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管理的程序。
6.职责6.1临床检验实验室工作人员按照以上要求执行各项规定;6.2专业人员(实验室院感监控员)负责移交签字;6.3医院清洁员按时统一处理实验废弃物。
6.4科主任:负责监督和审查。
附件2:深圳维世达胜凯国际医疗中心职业暴露管理流程。
三级医院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三级医院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三级医院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管理,防止生物因子危害人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医疗机构生物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三级医院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工作,包括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生物因子防护、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督等方面。
第三条三级医院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分类管理、综合防治、全程控制的原则,建立科学、规范、有效的生物安全防护体系。
第二章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第四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责任主体为实验室负责人。
实验室负责人应当具备相应的生物安全知识和能力,并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负责。
第五条实验室应当建立健全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生物安全管理职责和分工,制定生物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
第六条实验室应当开展生物安全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和实验室生物安全等级。
第七条实验室应当对实验活动中涉及的生物因子进行严格管理,建立生物因子清单,实行生物因子标签制度,确保生物因子安全储存、使用和处置。
第八条实验室应当加强实验活动过程中的生物安全防护,确保实验操作规范、安全,防止生物因子泄漏、扩散和污染。
第九条实验室应当建立健全生物安全培训制度,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生物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和工作能力。
第十条实验室应当加强生物安全监督,定期对生物安全防护措施进行检查、评估和整改,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
第三章生物因子防护第十一条实验室应当根据生物因子的危险程度和实验活动特点,采取相应的生物防护措施,包括物理防护、化学防护和生物防护等。
第十二条实验室应当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生物安全柜、生物防护服、防护眼镜、口罩、手套等生物防护用品,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第十三条实验室应当加强生物安全柜的使用管理,确保生物安全柜的性能稳定,防止实验操作过程中生物因子泄漏。
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制度
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制度1. 引言生物安全实验室(BSL)是进行研究、开发和测试具有潜在生物危害的微生物和生物制品的特殊实验室。
为了确保实验室中的工作人员、环境和公众的安全,制定有效的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制度至关重要。
2. 实验室分类根据生物危害程度,生物安全实验室分为四个等级(BSL-1至BSL-4)。
每个等级的实验室都有各自的防护措施和操作规范。
2.1 BSL-1BSL-1实验室用于处理无害或低致病性微生物,通常不需要特殊的防护措施。
实验室应保持清洁,并定期进行消毒。
2.2 BSL-2BSL-2实验室用于处理中等风险的微生物,包括一些传染病原。
实验室必须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如实验服、手套和眼睛防护。
实验室人员必须接受必要的培训,了解微生物的传播途径和正确的操作方法。
2.3 BSL-3BSL-3实验室用于处理高风险的微生物,如结核菌和乙型病毒。
实验室必须具备高级的生物安全设施,包括负压空气处理系统和实验室内外的严格隔离措施。
实验人员必须接受严格的培训,正确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并遵循操作规范。
2.4 BSL-4BSL-4实验室用于处理最高风险的微生物,如埃博拉病毒和天花病毒。
实验室必须具备最高级别的生物安全设施,包括特殊的通风系统、密封的实验室空间和加压操作室。
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穿戴全套密封式个人防护装备,以确保零泄露的工作环境。
3. 防护装备和操作规范3.1 个人防护装备不同等级的生物安全实验室需要不同级别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但不限于:•实验服:覆盖全身,由材料密实、易清洗的防护材料制成。
•手套:合适尺寸、无孔洞、防渗透的手套。
•实验室鞋套:覆盖鞋底,避免污染传播。
•护目镜/面屏:避免对眼睛和面部的威胁。
•呼吸防护:N95口罩或更高级别的防护面罩,确保呼吸道受到保护。
3.2 操作规范为确保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操作安全,必须遵循以下操作规范:•慎重评估实验的必要性,并确保实验可以安全进行。
•提前规划实验流程,避免操作中的意外情况。
检验科工作人员生物安全制度及防护措施范文(4篇)
检验科工作人员生物安全制度及防护措施范文生物安全制度和防护措施对于检验科工作人员而言非常重要,它们不仅能有效保护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还能确保实验室环境的安全与稳定。
以下是有关生物安全制度和防护措施的范文:一、生物安全制度1. 实验室进出管理制度:实验室应设立进出记录制度,凡进入实验室的人员都必须按规定佩戴防护设备,并进行必要的生物安全培训。
离开实验室时,应进行相应的消毒和清洁。
2. 生物样品管理制度:实验室应建立样品管理制度,对于不同类型的生物样品进行分类存放,并设立相应的标识。
禁止携带任何生物样品进入实验室外的区域。
3. 垃圾处理制度:实验室内产生的生物垃圾应按照相应的处理程序进行分类和处理。
禁止将生物垃圾随意丢弃或带出实验室。
4. 突发事件处理制度:实验室应建立应急预案,包括火灾、泄露、事故等突发事件的处理程序和逃生路线图。
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防护措施1. 个人防护装备:工作人员应佩戴符合标准的防护服、口罩、手套、护目镜等防护装备,以减少接触生物危害物质的风险。
2. 洗手与消毒: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洗手和消毒规程进行操作,尤其在接触生物样品后,应立即进行手部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3. 实验室空气净化系统:实验室应配备高效空气过滤器和排风系统,确保室内通风良好、空气清洁,减少空气中的生物颗粒物浓度。
4. 废气处理:实验室应设备废气处理设施,确保有害气体及微生物能够得到有效的处理和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 实验室区域隔离:实验室应根据不同生物危险级别设立相应的隔离区域,确保不同级别的实验操作和处理能够有效分离,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综上所述,生物安全制度和防护措施是保障检验科工作人员安全的重要措施。
通过建立科学的生物安全制度,严格执行防护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生物危害物质对人体的伤害,保障实验室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同时,也提醒工作人员时刻保持科学的安全意识,加强培训学习,提高自身的安全防护意识和应对能力,确保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5.18常规预防措施:来自所有客户的血液和体液全盖的结构优良的容器里,以防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泄漏。采集标本时应防止污染容器的外表或随标本的检验单。如果存在潜在的或实际的污染,则应再加一层包装(例如:包装袋)。所有处理血液和体液(例如:取下真空试管的塞子)的工作人员都应戴上手套,核酸提取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绝对禁止用口吸移液。血液或其他体液发生泄漏或工作结束后,均应使用新鲜配制的0.2%次氯酸钠杀菌剂对实验室工作区进行表面消毒。0.2%次氯酸钠溶液应至少作用15分钟。实验中用过的污染物品在装入容器中按传染性废弃物进行处理前,应先进行去污处理。
3.4.5.8实验室应努力保持清洁,如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电话、视频显示器终端、键盘、门柄及其它经常被手或手上的手套触摸的物品的污染,要求工作人员在触摸设备(如计算机键盘及电话的保护罩等)前取下手套,制定仪器设备和工作面的常规消毒和清洁制度和对严重污染的紧急处理措施办法。被指定为“非清洁”的区域,允许戴手套接触所有物品(如电话、门柄、计算机终端和其它物品),所有这些物品的表面都认为是不清洁的。未戴手套的人员如果使用该区域内的电话、计算机终端或其它设备,应该戴上手套,或在使用后立即彻底洗手,、为避免使用电话时的“手一脸”接触,最好采用扬声器电话,“清洁”和“非清洁”区都应保持整洁。实验台面至少应每天清洁—次,如有必要可以多次清洗,用新鲜配制的0.05%的次氯酸钠稀释液或合适的含氯消毒剂清洗。在处理溅、溢的样品或严重污染的工作面时,应戴上手套和其它个人防护装备、使用新鲜配制的0.2%含氯消毒剂清洗,或75%酒精清除所有的溅、溢物。
3.4.5.5实验室工作人员在脱下手套前后、离开实验室前、接触客户前后、接触标本前后都应该洗手。接触血液、体液或其它污染物时,应立即流水7步法洗手。
3.4.5.6所有实验室操作禁止用口移液,应使用助吸器(加样器)。
3.4.5.7谨慎处理针头、解剖刀、玻璃瓶和碎玻璃等锐利物品。使用后的针具不要折断、弯曲、破损、重复使用或用手重装在针管上,一次性注射器上的针头用后不要取下。锐利物品应立即放置在不易刺破的容器(锐器盒)内,在完全装满之前就应及时丢弃。
3.4.5.12实验工作区内的用后废弃物品存量不要太大。
3.4.5.13实验室的出口和通道必须保持畅通无阻,不准堆放物品、垃圾、装置、或设备。
3.4.5.14操作玻璃器具时应遵循下述安全规则:不使用破裂或有缺口的玻璃器具;不要用猛力取下玻璃试管上的塞子,粘紧的试管可用刀切开分离。
3.4.5.15离心机(1)离心过程中应控制气溶胶的产生在最低水平。(2)离心机只有在盖好盖板后,才能启动操作。(3)装标本(血、尿、痰)或易燃液体的离心管,只能在管塞密封后方可离心。(4)传染性物品及所有能够产生气溶胶进行播散的生物制品或标本,都应使用密封的离心管,并在盖紧的离心头或转头中进行。(5)按保养程序进行:用0.2%次氯酸钠稀释液擦洗离心机并清水擦净。(6)离心时应保持合适的平衡,以保证离心的顺利进行。
题目: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制度
编号:LD-PO-02-001
共7页
类别:管理制度
附件:2
颁布者:检验科首次发布日期:2014-10-28
修改日期:2014-10-28 审核日期:2014-10-28
批准人:
1.政策
临床检验工作者在实验室的检测工作中,正确处理生物污染物而遵守的规程。
2.目的
为了满足实验室工作的需要,保证实验室的安全运作,保证工作人员的健康,将事故控制在最低限度,特制订实验室生物防护安全程序。
3.4.5.9冰箱、冷冻柜、和离心机应该按程序要求清洗和消毒,在发生严重污染后应立即进行清洗和消毒,进行清洗、消毒时要戴上手套穿上工作服或其它合适的防护服。
3.4.5.10实验工作服更换时应悬挂在各缓冲间的衣钩上。
3.4.4.11实验工作区不得存放个人物品,如钱包、外套、皮靴、咖啡杯、运动服、预包装的食品和药品等。
3. 标准
3.1程序适用对象:临床检验实验室的工作人员。
3.2本程序旨在规范临床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内容着重是对实验室和工作人员安全的要求。
3.3生物安全防护工作的职责:临床检验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执行生物防护安全程序,以确保实验室的安全运作。
3.4工作程序:
3.4.1工作人员必须按照《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总则》进行实验室管理。
3.4.5.16按医院大楼防火安全要求进行实验安全工作。实验室用电安全,按医院总体要求进行。
3.4.5.17实验室微生物安全细则:临床实验室工作人员都面临着接触血源性病原体的可能性。为了减低对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HBV)、丙型肝炎(以下简称丙肝HCV)病毒的接触,制定控制接触感染原的方案, 加强个人防护,穿戴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帽子、防护眼镜、实验工作服、鞋套和隔离衣等,以上均为一次性用品,用后均作为医疗垃圾处理。
3.4.5.2 实验工作区内不得有食物、饮料。实验室工作区内的冰箱禁止存放食物。专用存放食物的冰箱应放置在允许进食、喝水的休息区内。实验室应制定禁止在同一个冰箱内存放食物和标本的专项制度。
3.4.5.3实验工作区内禁止进行化妆,并建议经常洗手的实验人员使用护手霜。
3.4.5.4在各工作区内,应穿舒适、防滑、并能保护整个脚面的鞋。
3.4.2工作人员必须按照《临床实验室人员流动管理程序》在实验室规范流动。
3.4.4实验室生物污染物严格按照《临床实验室生物污染物的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3.4.5临床实验室安全准则细则
3.4.5.1实验室工作区内绝对禁止吸烟(点燃的香烟是易燃液体的潜在火种;香烟、雪茄或烟斗都是传染细菌和接触毒物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