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配电网规划建设的方案

合集下载

2024版智慧电力解决方案(智能电网解决方案)

2024版智慧电力解决方案(智能电网解决方案)

平台层技术及应用场景
平台层技术包括云计算、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用于对感知层采集 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挖掘。
应用场景包括电网规划、调度控 制、故障诊断等。
通过平台层技术,实现对电网的 智能化管理和优化运行,提高电
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应用层技术及应用场景
1
应用层技术包括电力市场交易、需求侧管理、综 合能源服务等,用于实现电网与用户之间的互动 和增值服务。
通信信道
采用230MHz无线专网、GPRS/CDMA无线公网、光纤专网等多种 通信方式,确保用电信息采集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分布式能源接入设备与系统
分布式电源接入设备
包括光伏逆变器、风电变流器、储能变流器等,实现分布式电源 的灵活接入和高效利用。
微电网控制系统
实现微电网的并网运行、孤岛运行以及两种模式间的平滑切换, 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
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成果转化
通过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智慧电力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培育新兴产业,拓展应用领域
通过培育新兴产业,拓展智慧电力的应用领域,推动电力行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结合新能源发电特性和市场需 求,开发新能源发电与传统能 源发电的联合调度和优化运行
模式。
05
智慧电力解决方案价值体现
提高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
01
02
03
通过实时监测和预警系统, 及时发现并处理电网故障,
减少停电时间和范围。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通 信技术,实现对电网设备 的远程监控和操作,提高
运维效率。
通过智能用电设备和家庭能源管理系统,实现用户侧能源消费的可视化、可控制和 可优化。

面向智慧配电网的网格化规划方法及典型网格配置方案研究

面向智慧配电网的网格化规划方法及典型网格配置方案研究

面向智慧配电网的网格化规划方法及典型网格配置方案研究智慧配电网是指通过物联网、云计算、传感器等信息技术手段,对传统配电网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的一种先进配电系统。

网格化规划是智慧配电网建设的关键环节之一,其目的是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实现电力供需的均衡和无功优化,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网稳定性。

1.负荷预测与均衡:通过对历史负荷数据的分析和预测,得到负荷需求的变化趋势,进而合理规划网格的容量和负荷。

同时,采用负荷均衡技术,保证各个网格之间的供电负荷均衡,避免因一些网格负荷过大而导致供电不足。

2.节能优化配置:在网格化规划中,需要结合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情况和电能质量要求,进行能源优化配置。

通过在合适的位置配置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以减少传输损耗和环境污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故障检测与定位:利用智能传感器和监测系统,实现对网格中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故障诊断。

通过智能算法分析,能够快速检测到异常事件和故障,并精确定位故障点,提高故障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4.无功优化配置:在网格化规划中,需要对无功补偿设备进行合理配置。

通过无功优化技术,调节电压和功率因数,减小系统的无功损耗,提高电能利用率。

典型的网格配置方案有以下几种:1.辐射型网格配置:将网格按照节点分布的特点,形成以变电站为核心,向四周辐射排列的网格形状。

这种配置方式适合于节点分布比较均匀的区域,能够减少输电线路的长度,降低损耗,提高电能传输效率。

2.环状网格配置:将网格按照环状排列的方式进行配置,将变电站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大的环状网格。

这种配置方式适合于节点分布比较集中的区域,可以减少变电设备的数量和线路的长度,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稳定性。

3.中央型网格配置:将网格配置为以一个或多个中央变电站为核心,向四周辐射排布的形状。

这种配置方式适用于供电范围较大的区域,能够提高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联网型网格配置:将多个独立的子网格通过环网方式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大规模的网格系统。

第八章智能配电网规划.ppt课件

第八章智能配电网规划.ppt课件

• 4.其它模式
• 真实的县级配电自动化系统可能是以上几 种模式的组合。建设的侧重点、强调的内 容各不相同。
四、馈线自动化模式
• 1.重合器—重合器—分段器馈线自动化模式
• (1) 重合器的性能和特点 • 重合器有电流型和电压型两种。反应故障
电流跳闸后能重合的,称电流型重合器; 检测到线路失压跳闸,来电后延时重合闸 的,称为电压型重合器。
正常动作的故障原因上报到控制系统。用
户选中需要遥控或遥测的断路器,右键单
击弹出菜单,通过选择指定的菜单项即可 进行闭合、切断、获取状态等操作。
2) 线路运行远程遥测
• 用户可以根据管理的实际需要,设置控制器运 行现场电压、电流的采样频率,如图8-15 中(a) 图所示。馈线自动化控制系统根据采样频率的 设置定时向远程控制器发送数据遥测命令,远 程控制器接到遥测命令后将实时的电压、电流 上传到控制器。
支持系统的全面建设,全面提升对于现代配电 网的驾驭能力,确保配网可靠、高效、灵活运 行; • (2)完成配电生产指挥与运维管理的信息化系统 建设,实现各类应用功能之间有机整合以及与 调度、用电等环节的信息互动; • (3)提高配电网对分布式发电、储能与微网的接 纳能力,实现分布式发电/储能与微网的灵活 接入与统一控制。
• 如图8-10中(a)图所示,IRM1、IRM2为电 流——时间型户内重合器,OSM1、OSM2、 OSM3、OSM4、OSM5为电压——时间型户 外重合器,其中OSM3为联络重合器,正常 情况下为分闸状态。重合器的重合间隔均 为两秒。F1、F2为计数次数分别是3次、2次 的跌落式分段器。
• 若故障发生在e区段,如图8-10 (a)图所示,户 内重合器IRM1检测到故障电流延时分闸,户外 重合器OSM1、OSM2检测到线路失压分闸。若 为瞬时性故障,三个重合器依次重合成功后恢 复线路供电。若为永久性故障 IRM1再次分闸, 线路失压,分段器F2由于达到整定的计数次数 跌落分闸,隔离故障e 区段,IRM1重合后按顺 序恢复无故障区段供电。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建设规划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建设规划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建设规划标题: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建设规划引言概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电力需求的增加,配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成为提高配电网运行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系统规划、设备选型、通信网络、数据管理和安全保障等方面,详细介绍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建设规划。

一、系统规划1.1 系统目标:明确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建设目标,包括提高供电可靠性、降低供电成本、提高配电网运行效率等。

1.2 系统结构:确定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整体结构,包括主站、分站、终端设备等,确保系统各个部份之间的协调运行。

1.3 系统功能:明确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功能需求,包括故障检测、故障定位、智能调度等,确保系统能够满足实际运行需求。

二、设备选型2.1 主站设备:选择性能稳定、功能强大的主站设备,确保系统的数据采集、处理和控制功能正常运行。

2.2 分站设备:选择可靠性高、通信速度快的分站设备,确保系统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2.3 终端设备:选择智能化、可靠性强的终端设备,确保系统对配电设备的监测和控制能够及时有效。

三、通信网络3.1 通信协议:选择适合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通信协议,确保系统各个部份之间的数据传输稳定可靠。

3.2 通信网络拓扑:设计合理的通信网络拓扑结构,确保系统的通信效率和可靠性。

3.3 通信安全:加强通信网络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系统受到恶意攻击或者数据泄露。

四、数据管理4.1 数据采集: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机制,确保系统能够准确获取配电设备的运行数据。

4.2 数据处理:建立高效的数据处理系统,确保系统能够对大量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

4.3 数据存储:建立安全可靠的数据存储系统,确保系统的数据能够长期保存和备份。

五、安全保障5.1 系统稳定性:加强系统的稳定性保障措施,确保系统能够长期稳定运行。

5.2 系统可靠性:加强系统的可靠性保障措施,确保系统在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恢复。

10kV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建设

10kV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建设

10kV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建设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建设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10kV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智能化建设对于提高电网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提高供电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智能化建设的概念、目标、关键技术、应用效果等方面对10kV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建设进行探讨。

一、智能化建设的概念智能化建设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电力系统进行深度管理和控制,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供电质量。

通过智能化建设,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测、远程控制、智能分析和预测,从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智能化水平和经济效益。

二、智能化建设的目标1. 提高运行效率:通过智能化管理和控制,实现电网设备的自动化运行,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响应速度,降低运行成本。

2. 提高供电质量:实时监测电网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排除故障,保障供电质量和可靠性。

3. 降低运行成本:通过智能化管理和控制,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和维护成本。

4. 实现智能分析和预测: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智能算法,实现对电网设备运行情况的智能分析和预测,提前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措施,避免发生故障。

三、智能化建设的关键技术1. 传感技术:通过传感器和监测装置实时采集电网设备的运行数据,实现对电网设备的实时监测和状态诊断。

2. 通信技术:利用先进的通信技术,实现对电网的远程监控和控制,实现对电网设备的远程管理和运行。

3. 大数据技术:通过大数据技术对电网设备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实现对电网设备运行情况的智能分析和预测。

4. 人工智能技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电网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提高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和运行效率。

5. 云计算技术:通过云计算技术实现对电网设备的集中管理和数据存储,提高系统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10kV配网规划及配网自动化实施方案

10kV配网规划及配网自动化实施方案

10kV配网规划及配网自动化实施方案1. 引言1.1 研究背景10kV配网规划及配网自动化实施是电力系统升级改造的重要内容。

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和新能源接入的加速,传统的配网结构已经无法满足供电稳定和智能化管理的需求。

对配网进行规划和自动化实施成为当前电力行业的重要课题。

在过去的配网规划中,往往偏重于供电负荷的容量规划,而忽视了配电网的智能化需求。

而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10kV配网规划需要更加注重网络的可靠性、智能化和可持续性,以提高供电质量和服务水平。

配网自动化技术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通过智能化控制和数据分析技术,提高配网运行效率和可靠性,降低运行成本,提升供电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开展10kV配网规划和配网自动化实施研究对于提高配网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提升供电质量和用户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配网规划方案、配网自动化技术应用、实施步骤、关键技术及设备、成本预算等方面展开讨论,为配网升级改造提供重要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方面:- 确定10kV配网规划及配网自动化实施方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分析目前10kV配网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探讨通过配网规划和自动化实施可以带来的效益和改进- 寻找提高10kV配网运行效率和可靠性的途径- 为未来的10kV配网规划及配网自动化实施提供参考和指导- 解决10kV配网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障碍2. 正文2.1 10kV配网规划方案10kV配网规划方案是配电网建设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稳定。

在进行10kV配网规划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现状分析:对目前的配电网进行全面的调研和分析,包括供电范围、负荷情况、线路容量等方面的数据收集和整理。

2. 未来需求预测: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用电需求增长趋势等因素,对未来的配电需求进行合理的预测,为规划提供依据。

3. 网络规划:根据现状分析和未来需求预测,制定合理的10kV 配网布局和拓扑结构,确保供电可靠性和负荷合理分布。

智慧化配电网建设方案

智慧化配电网建设方案

智慧化配电网建设方案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智慧化配电网建设已成为当前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之一。

智慧化配电网建设旨在通过引入信息技术,提升配电网的管理智能化水平,实现配电网的可靠、安全、高效运行,提供更优质的电力服务。

本文将从技术、管理和投资三个方面,提出智慧化配电网建设方案。

一、技术方面1.智能监测系统智能监测系统是智慧化配电网建设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智能监测、智能控制、智能保护、智能调度等功能模块。

通过传感器等技术手段实时监测电网运行状态,实现电力负载的准确计量,精细化管理电力资源,提升电网供电可靠性和智能化水平。

同时,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可实现对电网异常事件的快速判断和处理,提高配电网的应急响应能力。

2.智能电能质量分析电能质量是智慧化配电网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提高电能利用效率、保障用户电器设备安全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智能电能质量分析系统是通过对配电网中的电能质量进行实时检测和分析,帮助电力企业了解电能质量的变化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提高电网供电质量和可用性。

3.智能配电网智能配电网建设是智慧化配电网建设的重点内容,主要指基于数字化技术、信息技术和电力技术,建立智能化的配电网系统。

智能配电网实现了电力设备的互联互通和数据传输,能够对电网进行智能化管理和运行控制,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性。

二、管理方面1.完善管理流程智慧化配电网建设最终目的是提升配电网管理的水平。

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应当充分认识到管理流程的重要性。

通过梳理完善配电网管理流程,扩大运行数据的覆盖面和深度,全面提升企业对配电网的监控和管理能力。

2.强化安全意识智慧化配电网的建设必须要保证完善的安全保障措施。

企业应当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制订并执行配电网安全管理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事故发生。

3.优化运营管理实施智慧化配电网建设也要注重配电网的运营管理。

对于配电网运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运营管理水平,逐步提高电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十四五”配电数字化建设应用方案

“十四五”配电数字化建设应用方案

“十四五”配电数字化建设应用方案一、“十三五”配电自动化建设概况“十三五”期间,设备部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关于“加快推进配电自动化建设”相关工作要求,围绕“2020年配电自动化覆盖率达到90%”目标,坚持配电自动化与配网网架“统筹规划、同步建设”原则,采取“主站一体化、终端和通信差异化”建设模式,全面开展配电自动化建设,支撑配电网精益管理和精准投资,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供电质量和效率效益。

加快配电自动化覆盖率提升。

统一主站建设标准,全部337个地市单位建成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其中239个单位完成新一代主站建设,213个单位实现Ⅰ、Ⅰ区系统完整应用。

采用差异化建设模式完成29.5万条配电线路智能化改造,覆盖率提升至92.8%。

其中,18.4万条线路安装“两遥”开关或远传型故障指示器,具备故障快速定位功能;11.1万条线路在主要分段及联络位置安装“三遥”开关,具备故障隔离及快速自愈功能。

深化配电自动化实用化应用。

光纤终端投入遥控功能,减少现场人工操作87万条次,倒闸平均操作时间缩短至30分钟,同比“十二五”末降低48%。

配网故障准确定位27.5万次,自愈动作26.4万条次,减少停电约3212万时户,非故障区域复电时间缩短至46分钟,同比“十二五”末降低53%。

推广应用一二次融合成套配电设备15.3万套,提升配网单相接地故障准确定位和快速处置能力;发布一二次融合配电设备标准化设计,提高设备通用互换能力。

深化营配调数据融合贯通,实现中低压故障等停电信息精准研判、设备重过载等运行状态实时分析,派发主动任务工单641.7万条,助力配网管理向工单驱动业务模式转型升级。

推进配电物联网标准化建设。

构建“云-管-边-端”体系架构,制定低压设备即插即用技术标准,完善配电物联网一体化信息模型,统一标准下完成102.72万台融合终端建设,覆盖率达到19.20%。

通过台区全景感知、营配数据本地交互,加强台区精益管理,实现台区综合线损率降低1.6%,产生经济效益8.5亿元/年。

昆明智能配电网建设方案研究

昆明智能配电网建设方案研究
第 3 卷 8 21 年 4 00 月






V0 . . 138 No 2
Apr 2 0 . 01
Yf INNA EL I I 0WER N ECr C P R
昆明 智 能 配 电 网建 设 方 案 研 究
字 美荣 熊 小伏2 方 正 云
(.云南 电网公 司 昆明供 电局 ,云 南 1 昆明 6 0 1 ; 5 0 1 4 03 0 0 0)
集成的、高速双 向通信网络 的基础上 ,通过 先进 的传感和测量技术 、先进 的设备技术 、先进 的控
制方 法 以及先 进 的决 策支 持 系 统 技术 的应 用 ,实 现 电网 的可 靠 、安 全 、经 济 、高 效 、环 境 友 好 和 使用 安全 的 目标 ,其 主要 特 征包 括 自愈 、激 励 用 户 、抵 御攻 击 、提供 满足 2 世 纪用户 需求 的 电能 l 质 量 、容许 各种 不 同发 电形 式 的接 入 、启 动 电力
取技术创新和管理 创新成果 ,为云南 电网及南方 电网的智能化建设提供经验。
除发 电不 足的原因) ;配 电网是 造成 电能质量恶 化的主要因素 ;电力系统 的损耗有近一半产生在
配 电网 ;分 布式 电源 接人 对 电 网 的影 响主 要 是对 配电 网的影 响 ;与 用 户 互 动 、进行 需 求 侧 管 理 的 着 眼点 也在 配 电网 。 因此 ,为 了取 得 系 统 整 体 的 最 大投 资收 益 ,必 须 给 予 配 电 网足 够 的关 注 。事 实上 ,配 电 网 的智 能 化 是 智 能 电 网 的 核 心 部 分 , 灵活 可重 构 的配 电 网络 拓 扑 结构 和 自动 愈合 功 能 是未来 智 能 电网 的基 础 。

智能电网中的配电网规划与运行管理

智能电网中的配电网规划与运行管理

智能电网中的配电网规划与运行管理第一章:智能电网介绍智能电网是一种高度自适应、高效、可靠、安全和可持续的电力系统,该系统能够将分散的、不同来源的能源和信息有效地集成起来,实现电力的高效利用和管理。

智能电网是由各种新技术和新概念构成的综合电力系统,其核心是智能电力网络。

智能电力网络是一种高度自主的、分布式可编程的电力系统,由大量的智能设备和软件组成,能够实现能量的高效传输、智能调度和智能控制。

第二章:配电网规划配电网是智能电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高压电源变压到低压接近用户的网格,其规划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用电负荷和负荷特性分析:配电网规划需要对用电负荷和负荷特性进行分析,了解用户用电特点,以确定合适的配电网布置方案。

2.配电网容量和可靠性分析:需要分析配电网的容量和可靠性,以避免过载和短路的发生。

3.变电站布置和数量:需要合理布置变电站,以保证配电网的合理运行。

4.配电线路布置和数量:需要确定配电线路的布置和数量,以便将电力供应到各个终端用户。

5.风险评估:需要对配电网的安全、可靠性、可操作性、经济性和环保性进行风险评估,以提高配电网规划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第三章:配电网运行管理配电网的运行管理是智能电网系统的基本要求。

配电网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配电设备的知识和技能:需要熟悉所有配电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变电站、开关柜、变压器、电缆等。

2.网络操作技能:需要掌握网络操作技能,包括智能电网的网络结构、数据交换方式、通信协议、信令等。

3.安全和应急管理:需要了解配电网的安全和应急管理措施,使配电网始终处于安全状态。

4.数据管理:需要熟悉配电网的数据管理系统,包括采集、存储和分析等。

5.维护和修理:需要熟悉配电设备维护和修理技能,以保证配电网的正常运行。

第四章:智能电网技术应用智能电网技术在配电网规划和运行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以下是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1.智能监控系统:配电网采用智能监控系统,能够对配电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和远程操控。

配电网工程创建方案

配电网工程创建方案

配电网工程创建方案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能源消费量也在不断增加。

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配电网容量扩展的需求。

为了提高配电网的供电能力、可靠性和安全性,需要进行配电网工程的创建。

本文将介绍配电网工程创建的方案,包括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

二、工程规划1. 环境分析在配电网工程创建之前,首先要进行环境分析,了解周边环境的情况。

包括城市规划发展、用电负荷需求、环境保护要求等。

通过环境分析,确定配电网的规划方向和工程建设的需求。

2. 用电需求分析根据地区用电需求的变化情况,对配电网的负荷进行分析。

确定目前和未来的用电需求量,以便确定配电网扩建的规模和容量。

3. 工程规划根据环境分析和用电需求分析的数据,设计配电网的规划方案。

包括配电变压站的选址、线路布置、配电设备选型等。

同时,要考虑到城市规划的要求,合理规划配电网的工程布局。

三、工程设计1. 系统设计配电网工程的设计是整个工程创建方案的关键部分。

设计包括配电网的整体布局设计、设备选型、线路参数计算、系统运行模拟等。

通过系统设计,确定配电网的结构和参数,确保配电网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2. 安全设计在配电网工程设计中,要重点考虑配电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包括设备的特性选择、过载保护、短路保护等。

确保配电网在运行过程中,能够保证用电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3. 自动化设计随着智能化的发展,配电网工程设计中也应该考虑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

通过自动化设计,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控制,提高配电网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四、施工及安装1. 设备采购根据设计方案,选定配电设备的供应商,进行设备采购。

要保证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确保设备的可靠性。

2. 工程施工在配电网工程创建的施工阶段,要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配电设备的安装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设备的性能和安全性。

3. 调试和验收在完成设备的安装之后,进行设备的调试和验收工作。

确保配电设备的正常运行,满足设计要求及安全要求。

10kV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建设

10kV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建设

10kV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建设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电力供应质量和可靠性对城市化进程和居民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满足城市化进程对电力供应的高质量和高可靠性的要求,需要对配电网进行智能化建设,提升其自动化系统,提高其智能化水平。

一、智能化建设的概念智能化建设是通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实现电力系统设备和设施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提高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和运行效率。

10kV配电网智能化建设是针对10kV电网进行的智能化升级工程,通过引入智能化设备和技术,提高配电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和运行效率,实现配电网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1、提高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通过智能化建设,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设备和设施的远程监控、远程控制和远程通信,提高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减少人工干预,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智能化建设可以通过智能化设备和系统对电网设备和设施进行精准监测和控制,及时发现和处理电网故障,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性。

1、物联网技术通过物联网技术,配电网设备和设施可以实现远程监测和数据采集,将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参数实时传输到监控中心,实现对电网设备和设施的远程管理和控制。

3、大数据技术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对电网设备和设施的运行数据进行大规模的处理和分析,发现设备的运行状况和趋势,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4、云计算技术通过云计算技术,可以实现对电网设备和设施的远程管理和控制,提高管理效率和运行效率。

1、规划设计根据配电网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智能化建设的规划设计方案,包括智能化设备的选型、系统的架构设计、通信网络的规划等。

2、设备采购根据规划设计方案,进行智能化设备的采购和技术选型工作,确保设备的性能和质量符合要求。

3、系统集成将智能化设备与现有的配电系统进行集成,实现设备的联网和数据采集,搭建配电网的智能化管理系统。

4、系统调试对智能化系统进行调试和试运行,验证系统的功能和性能,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电力系统中智能配电网设计

电力系统中智能配电网设计

电力系统中智能配电网设计摘要:在现代社会人类的生活已经离不开配电网,其作为电能输送的媒介,在电力传输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国家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电力系统配电网的建设正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而智能配电网的设计也使得用电变得更为便捷,更加节约能源。

本文讨论了电力系统中的智能化配电网设计问题。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电网;智力设计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对电能的消耗量越来越大,而传统的配电网已经无法满足对电能质量的要求。

采用智能化的配电网络,不仅可以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而且在电力负荷高峰时,电力系统也不容易被烧毁。

1.智能配电网概述1.1智能配电网的组成智能配电网是一种基于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等技术技术结合的电力系统。

从技术层面看,现代电网与未来智能配电网之间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新能源发电、电力市场化、电能质量、电网自愈能力等方面,具体包括了智能传输网络和配电网络。

智能变电站能够实现对电网的智能运行和控制,按照智能电力调度的目的,将以同步信息为基础的广域保护和应急控制进行整合,对电力系统组件的保护和控制等综合防御系统进行协调。

配电网的构成包括:①主体部分包括配电网和变电所;②由微网、开关、回路构成的配电系统操作中心;③终端包括:配电设备, GPS,通讯网络,智能终端等,通过配电网的终端,实现了用户与配电网的互联。

1.2智能配电网设计在电力系统中的价值1.2.1安全价值电力能源的输配安全运行是电网运行的重要保证,不同于其它的工业设备,配电网的日常维护、电能的输送、以及客户的使用过程中,由于设备的不稳定,极易引起安全事故。

因此,加强配电网络的安全管理,是保证配电网络正常运转和稳定运行的关键。

智能化配电网的设计是基于现代智能化技术、自动化技术的,它能够实现配电网的整体升级,从而使配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在出现故障的时候,系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线路切断,从而避免电力事故的发生,从而保证用户用电安全和运维技术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10kV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建设

10kV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建设

10kV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建设摘要:配电自动化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等相关技术建立一个配网系统,从而实现对用户用电情况的监控与管理,同时也可以保障电网的安全使用与运行。

配电网自动化的智能建设对于配电网自动化的建设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本文对10kV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及其智能化建设进行分析。

关键词:10kV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智能化建设;自愈控制1.10kV配电网自动智能化系统概述10kV配电线网的智能、自动系统主要包括两大板块,即计算机网络软件系统和电网传输系统。

计算机网络系统包括计算机、专业软件和相关的通信设备,主要收集、存储、分析和处理配电线网运行的指令信息。

对电网的在线、离线、配电、用户、结构和地理数据信息进行集成,建设庞大的数据库,发挥信息共享功能优势,提高电网运行的便捷、高效、安全服务质量和现代化水平。

10kV配电网智能自动化有三大组成部分:配电网智能自动化的主站设备系统;配电网智能自动化的子站设备系统;配电网智能自动化的终端设备系统。

在10kV配电线网的智能、自动化项目建设中,充分了解电网智能自动化系统构成,有利于促进项目设计和施工建设。

一方面,能够使施工更加顺利,提高施工质量;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创新,使项目建设的水平与时俱进,实现可持续发展。

2.配电线网自动化系统的自愈控制10kV配网智能自动化系统的核心技术特征是自愈控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系统“免疫”、持续供电和功能恢复。

2.1系统“免疫”将自愈控制设备技术运用在配电网自动化建设中,能够充分发挥较强的“免疫系统”功能。

该技术设备能够及时发现电网运行中各种影响电网正常运行的不利因素和事故隐患,并及时自动维护恢复,为整个供电系统提供“免疫”功能。

2.2持续供电给电力客户造成损失最多的就是突发故障引发的停电和次生灾害性损失。

在电网供电系统中加装自愈控制技术设备,能够优化运行状态,预防故障发生,最大限度上保持电网的正常运行和持续供电,减少停电的发生。

智能化配电网的规划与建设

智能化配电网的规划与建设

浅析智能化配电网的规划与建设【摘要】配电自动化的建设与改造应与智能电网的规划实施相适应。

在条件具备时,可选择主站的智能化应用功能和相应的配电终端配置方案。

尤其应注重在自愈控制、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微电网系统的接入、与智能用电系统互动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智能化;配电自动化;scada;调控一体化1.配电自动化系统概述系统描述:配电自动化系统由主站、终端/子站、通信系统组成;上级调度自动化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故障报修系统、营销管理系统、负荷管理系统、配变采集与监测系统、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等为外部系统。

配电自动化系统主要实现配电scada、馈线自动化(fa)和电网分析应用等功能。

配电自动化系统借助多种通信手段,实现数据采集、远方控制,通过就地型或集中型馈线自动化,实现故障区段的快速切除与自动恢复供电。

通过信息交换总线,与外部系统进行互连,整合配电信息,外延业务流程,建立完整的配网模型,扩展和丰富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功能,支持配电调度、生产、运行以及用电营销等业务的闭环管理。

可以扩展对于分布式电源/储能/微电网等接入,通过电网分析应用软件实现配电网的自愈控制和经济运行分析,实现与上级电网的协同调度以及与智能用电系统的互动。

2.配电主站配电主站必须满足国家、行业的相关标准和要求。

具备可靠性、可用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并可根据各地区配电网架结构、配电自动化应用基础以及供电企业的实际需求,选择和配置软硬件系统。

2.1基本功能配电主站的基本功能包括配电scada和电网分析应用,其中配电scada为必备功能;电网分析应用为选配功能,可根据数据完备情况和实际需求进行选配。

配电主站在保证图形、拓扑来源的唯一性的前提下,具备下列功能:数据采集、状态监视、远方控制、交互操作、智能防误操作、图形显示、事件告警、事件顺序记录、事故追忆、数据统计、报表打印和配电通信网络工况监视等。

电网分析应用软件包括:模型拼接、拓扑分析、故障判断及处理、解合环潮流、负荷转供、状态估计、网络重构、短路电流计算、快速仿真、负荷预测、预警分析、经济优化运行和可视化调度操作等。

10kV配网规划及配网自动化实施方案

10kV配网规划及配网自动化实施方案

10kV配网规划及配网自动化实施方案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电力需求不断增加,同时新能源等新技术的应用也给电网带来了新的挑战。

作为电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0kV配网的规划和自动化实施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10kV配网规划和自动化实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10kV配网规划方案1. 地区电力需求分析需要对配电网所在地区的电力需求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分析,了解当地的用电负荷特点、产业结构、用电增长趋势等情况。

通过调研,可以为配网规划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2. 配网结构规划根据地区电力需求情况,对10kV配电网的结构进行规划。

包括配电变电站的选址、线路走向、连接方式等方面的设计。

确保规划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3. 配网设备选型根据配网规划,选择适合的设备进行配置。

包括配电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等设备的选型工作,确保设备的性能和配置符合实际需求。

4. 配网安全保障措施在规划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配网的安全保障措施。

包括设备的防护措施、灾害应急预案等方面的规划,确保配网在异常情况下能够快速应对,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5. 配网规划成本控制在规划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成本控制。

包括设备采购成本、施工成本、运营维护成本等方面的考虑,确保规划方案的经济合理性。

三、配网自动化实施方案1. 智能配电设备的引入通过引入智能化配电设备,如智能断路器、智能变压器等,实现对配网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控制。

从而提高配网运行的智能化水平,减少人为操作对配网设备的影响,同时提高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2. 配网远程监控系统的建设建设配网远程监控系统,通过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技术,实现对配网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和管理。

从而提高对配网设备的监控能力,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提高配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配网故障智能预测系统的引入引入配网故障智能预测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和算法模型,对配网设备和线路的状态进行分析和预测,及时发现潜在故障隐患,避免故障发生,提高配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配电网建设方案

配电网建设方案

配电网建设方案介绍本文档旨在提出一份配电网建设方案,以满足现有和未来的电力需求。

配电网的建设是为了有效分配电力,并确保供电稳定和可靠。

现状分析在开始建设配电网之前,我们需要进行现状分析,包括以下内容:1. 现有的电力供应和分配系统;2. 当前供电网络的容量和稳定性;3. 目前发生的故障和停电情况。

建设目标基于现状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制定以下建设目标:1. 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2. 增加供电容量,以满足未来的电力需求;3. 减少故障和停电时间。

建设方案为了达到建设目标,我们提出以下配电网建设方案:1. 网络升级和扩容首先,我们将对现有的配电网进行升级和扩容,以满足未来的电力需求。

升级包括更新设备、增加输电线路容量和改善变电站设施。

2. 智能监控和远程管理为了及时发现故障和处理问题,我们将引入智能监控系统和远程管理技术。

这可以帮助我们实时监测电网运行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修复故障和预防停电。

3. 能源存储技术为了应对能源波动和高峰期的需求,我们将考虑引入能源存储技术,如电池储能系统等。

这将帮助平衡供需关系,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新能源接入结合当地的新能源发展计划,我们将在配电网建设中考虑新能源接入。

这包括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实施计划为了顺利实施配电网建设方案,我们建议以下实施计划:1. 制定详细的工程计划和时间表,确保工期的合理安排;2. 针对不同的建设阶段,制定相应的预算和资源分配计划;3. 考虑与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合作,以确保获得必要的许可证和支持;4. 招募技术专家和工程团队,确保项目的高质量完成。

结论配电网建设方案的实施将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满足未来的电力需求。

通过升级、智能化和新能源接入等措施,我们将为社会提供更可靠、可持续的电力供应。

电力系统中的智能配电网设计与优化

电力系统中的智能配电网设计与优化

电力系统中的智能配电网设计与优化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加和能源供应方式的多样化,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成为当代社会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

在这个背景下,智能配电网的设计与优化成为电力系统领域的关键议题之一。

本文将就智能配电网的设计与优化进行探讨,以期为更好地解决电力系统的供需矛盾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一、智能配电网的概述智能配电网是指在电力系统中,利用先进的传感器、计算机、通信和控制技术,实现对电力网络进行可靠、高效、智能地监测、控制和管理的系统。

智能配电网的设计与优化旨在提高电力系统的供能可靠性、降低供电成本、提高供电质量和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

二、智能配电网的设计要点1. 多源供电设计:智能配电网应考虑多种能源供应方式,包括传统的火电、水电、核电以及新能源如风电、太阳能等。

同时,应充分利用区域内的可再生资源,实现多种能源之间的平稳切换和互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高效配电网研究:通过合理布局和高效调度,实现电力的可靠供应和负荷的合理分配,避免网络过载和电压不稳定等问题。

同时,利用智能感知设备对电力网络进行实时监测,提前预警并解决潜在问题,有效降低故障发生的概率。

3. 充电设施规划:智能配电网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充电设施的规划,为电动汽车等新能源交通工具提供便捷的充电设施。

定期检查和维护充电设施,确保充电过程安全可靠,并进一步提高智能配电网的可持续性。

4. 能源管理系统建设:智能配电网的设计与优化需要建设完善的能源管理系统。

通过科学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实现对能源消耗的精确监测和计量,以及对供需匹配的精细化调度和控制。

在此基础上,可以优化能源的分配方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三、智能配电网的优化问题1. 供电系统的灵活性:智能配电网的优化需要考虑供电系统的灵活性问题。

通过引入可调度的负荷、能量存储装置和可再生能源等,实现电力系统的灵活调度和优化配置,以适应电力供需的变化和波动。

2. 数据管理与分析:智能配电网的优化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大规模数据的更好地管理和分析。

配电网优化规划

配电网优化规划

配电网优化规划标题:配电网优化规划引言概述:配电网是电力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其优化规划对于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降低能源损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配电网优化规划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通过合理的规划和优化措施来提升配电网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一、负荷预测与管理1.1 利用历史数据和趋势分析进行负荷预测,以便合理安排配电网的供电方案。

1.2 通过智能计量系统实时监测负荷变化,及时调整配电设备运行状态,保障供电质量。

1.3 引入智能电能管理系统,实现对用户用电行为的智能监测和管理,优化负荷分布。

二、设备升级与优化2.1 对配电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稳定可靠。

2.2 采用先进的设备监控技术,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

2.3 优化配电设备布局,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能源损耗。

三、智能化配电网建设3.1 引入智能感知技术,实现对配电网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

3.2 搭建智能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实现对分布式能源的有效管理和利用。

3.3 推广智能配电设备,实现对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智能控制。

四、电能质量提升4.1 加强对电能质量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电能质量问题。

4.2 优化电能质量调节装置,提高电能质量调节的精度和效率。

4.3 完善电能质量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电能质量监测和管理体系。

五、应急预案与故障处理5.1 制定配电网应急预案,明确各种故障情况下的处理流程和责任分工。

5.2 定期进行配电网故障演练,提高应急处理的效率和水平。

5.3 引入智能故障诊断技术,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速度,缩短故障处理时间。

结论:配电网优化规划是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和稳定性的关键,通过负荷预测与管理、设备升级与优化、智能化配电网建设、电能质量提升以及应急预案与故障处理等方面的措施,可以有效提升配电网的运行质量,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希翼本文的内容能够为配电网优化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ower Electronics •
电力电子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21【关键词】智能配电网 规划建设 方案研究1 智能配电网发展面临的问题、挑战及目标
1.1 智能配电网急需解决以下问题
(1)配电网发生故障时,解决如何发挥配电网自愈控制能力的问题;电能传输时,解决如何高效分配和传输电能的难点;
(2)配电网并入大量的分散式光伏、风电等新能源,解决如何减少分布式新能源对配电网的影响;
(3)解决如何对可再生能源合理配置,最大程度利用可再生能源进行发电问题;
(4)充电汽车的发展导致充换电站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解决如何减少充换电设备产生的谐波对配电网的影响;
(5)解决如何全面提升供电能力和用电安全指数,破解配电网“卡脖子”难题;
(6)解决如何提高用户用电效率,引导用户优化用电方式,即解决配电网需求侧管理问题;
(7)解决如何灵活投切负荷调峰的问题。

1.2 智能配电网建设的目标
智能配电网建设的近期目标是解决目前滞后的配电网建设、薄弱的电网结构、较低的供电可靠性、较高的损耗等问题;远景目标是将智能配电网技术完全融入配电网,实现配电网自愈能力和配电网设备完全智能化,从而实现停电时间短和供电可靠性高的目标。

2 电力系统中的智能配电网规划建设方案的探讨
2.1 智能配电网规划建设应考虑的因素
(1)要对智能配电网的短、中、远期负荷进行预测,通过预测可以确定变电站的合理位置,确定变电站的容量以及馈线需求。

(2)要明确智能配电网与供电区域、网智能配电网规划建设的方案
文/程帅
络结构之间的关系。

举例来说,对于双射形的智能配电网而言,在智能配电网的搭建过程中应采取双环发展的发展方式,具备联络开关自动遥控投切功能;对于多段连接的智能配电网而言,应具备切断馈线故障、分散线路负荷的功能。

(3)合理的规划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随着大量分布式电源和储能装置的接入,智能配电网应针对这些装置进行传统配电网基础之上的升级和改进,使智能配电网可以更准确的对智能配电网的新型负荷进行预测和规划。

(4)供电能力的评估,智能配电网的供电能力评估取决于智能配电网的智能化水平,可以借助目标值评估法对各阶段和各部分进行评估。

2.2 智能配电网规划建设应具备的技术2.2.1 可视化与自动跟踪技术可视化与自动跟踪技术就是利用图像处理、自动跟踪技术对电网运行方式变化进行三维视频和自动跟踪,可以达到在第一时间发现电网安全隐患的目的,其特点是清楚、直观、一目了然,在故障情况下还会给我们提供消除隐患的控制措施,起到很好的辅助决策作用,保证配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2.2 配电数据采集与故障监控技术配电数据采集与故障监控技术是对配电网各个电网结点进行全面信息的收集及故障监控。

在智能配电网中引入配电数据采集与故障监控技术主要利用利用光纤、无线与载波把等对配电网的各个电网结点进行全方位覆盖,实现配网传输、配网信息和配网业务的一体化。

利用这一技术有利于配电网络故障问题的顺利解决。

如果配电网设备出现故障时,与故障相关的数据可以被收集在时间,然后反映到实际的员工,通过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和搜索相关的监测信息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可以进一步加强对故障的分析,从而促进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

2.2.3 高级配电自动化技术自动化技术可以说是建设智能配电网的基础技术。

其中,自动化技术的三大板块是运行自动化、管理自动化和用户自动化。

运行自动化指的是通过对计算机技术的运用,使得配电网的运行过程能够被自动的控制,如其运行过程中的数据发生错误,能够自动的实现调整,这对于其运行效率的提高意义重大。

管理自动化指的是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对配电网中的组成设备及其运行状况进行管理,相对于传统管理方法而言,自动化管理的实现有效达到了节约人力资源的目的,同时也避免了由人力管理所带来的疏忽与漏洞的出现,对于配电网以及电力系统管理水平的提高十分有利。

用户自动化指的是有关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自动抄表和用户信息管理的过程。

电力系统经济效益的提高要依靠对用户用电费用的收取,而抄表过程则是电力费用收取过程的重要环节,传统抄表过程需要由人工方式来完成,不仅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也容易造成抄表误差,进而对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造成影响。

2.3 智能配电网规划建设方案(1)更新当前运行的电网,清理不符合N-1的中压配电网络。

配电网系统需要符合N-1安全标准。

这样的做法有利于缩小机器故障引起的停电范围,有利于保证电网的可靠性。

(2)提升配电自动化的工作速度,促进电路故障的确定与分离工作。

智能分布式或者集中式的馈线自动化体系,能够在故障发生的开始,迅速地判断出故障位置。

同时自愈体系会按照故障发生的位置来重建网络,并且将拓扑的资料进一步完善,同时会上传到自动调配电网的总站上,调度部门的工作人员会按照拓扑的变位以及故障发生的位置资料来通知运作人员前往事故现场恢复用电。

在故障被解决后,调度员也可以通过远动遥控的指令使用电线路恢复到之前的运行方法。

这种技术方法有利于节约配电网单一方面的故障解决时间,有利于节约人力与物理资源。

(3)及时地更换旧设备,保证设备的可靠使用,避免风险。

逐渐地更新和替换故障情况较多的设备,而且会进行同步的建设工作,促进配电网的规范改造工作。

3 结束语在配电网中加入智能化技术可以保障电力“配得下、用得上”。

因此,智能配电网是我国配电网前进的方向,我们要做好了智能配电网的规划建设方案研究。

参考文献[1]由振宇,徐慧强.电力系统中智能配电网的设计[J].黑龙江科学,2015,6(06):55.[2]林习艺.城市配电网规划两大关键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14.作者简介程帅(1986-),男,江苏省淮安市人。

大学本科学历。

工程师。

研究方向为电气工程。

作者单位
国网淮安供电公司 江苏省淮安市 223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