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 物质的分类讲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一课时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
课标要求]
1.了解物质分类的方法和依据。

2.认识分类方法的应用。

3.感受分类方法对化学学科研究和化学学习的重要应用。

1.交叉分类法
(1)含义: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多种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

(2)举例
Ⅰ.碳酸钠的交叉分类:
分类标准 所属类别 组成的阳离子 钠盐 组成的阴离子 碳酸盐 溶解性
可溶性盐
1.常用的分类方法有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2.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常见的化合物有氧化物、酸、碱、盐。

3.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有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4.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5.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物质的分类方法
Ⅱ.在不同的物质和它所属的类别之间进行连线:
①K2SO4②K2CO3③Na2CO3④Na2SO4
a.钾盐
b.钠盐
c.硫酸盐
d.碳酸盐
提示:①—a、c②—a、d③—b、d④—b、c
2.树状分类法
(1)含义:对同类事物按照某些属性进行再分类的分类方法,即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

(2)举例
[特别提醒]物质的分类标准不同,同一种物质可能有不同的归类。

第二课时分散系及其分类
[课标要求]
1.了解分散系的概念及分散系的种类。

2.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3.了解胶体的介稳性和丁达尔效应。

1.三种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

2.一个本质:胶体与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在于胶粒大小(胶粒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

3.一个特性: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性。

4.三种方法(使胶体聚沉的三种方法):一是加热,二是加入电解质溶液,三是加入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

1.概念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

2.组成
3.分类
(1)按照分散系组成部分的状态分类
以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为标准,共有9种组合:
(2)按照分散质粒子大小分类
分散系间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分散系的性质,如是否透明、均一、稳定都由此决定。

[特别提醒] (1)分散系是混合物而不是纯净物。

(2)溶液是一种稳定的分散系,浊液是不稳定的分散系,胶体的稳定性介于二者之间。

1.制备[以Fe(OH)3胶体的制备为例]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滴~6滴FeCl 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得到的分散系即为Fe(OH)3胶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 3+3H 2O =====△
Fe(OH)3(胶体)+3HCl 。

2.性质
分散系及其分类
3.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质
溶液胶体浊液
分散质粒子大小<1 nm 1~100 nm >100 nm
性质
稳定性稳定介稳体系不稳定
能否
透过
滤纸能能不能
半透膜能不能不能
是否有丁达尔效应无有无实例
NaCl
溶液
豆浆泥浆水、油水
[特别提醒](1)有些胶体粒子带有电荷,但整个胶体呈电中性。

并不是所有胶体粒子都带有电荷,如淀粉胶体粒子不带电。

(2)书写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时,在Fe(OH)3后标记为“胶体”而不是“↓”(沉淀)。

1.丁达尔效应是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吗?
提示:不是;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二者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不同。

2.已知鸡蛋清是一种胶体,如何通过简便方法鉴别NaCl溶液和鸡蛋清溶液?
提示:可通过是否产生丁达尔效应进行鉴别。

当用光束通过两种溶液时,能够观察到一条光亮通路的是鸡蛋清溶液。

3.利用FeCl3溶液和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可以制备Fe(OH)3胶体吗?
提示:不能;因为FeCl3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了Fe(OH)3沉淀,而得不到Fe(OH)3胶体。

胶体的性质与应用
性质含义应用
丁达尔效应光束通过胶体时,从与入射光
线垂直的方向观察,可以看到
一条光亮的“通路”
区别溶液和胶体
布朗运动胶体粒子作不停地、无秩序地
运动
是胶体具有介稳性的原因之一,在涂料、颜
料、墨水、洗涤剂、喷雾剂的生产等领域有
着重要应用
电泳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粒
子在分散剂中向阴极(或阳极)
作定向移动
使用静电除尘器除去空气或工厂废气中的
飘尘,以及微细的固体颗粒物;分离蛋白质、
氨基酸;血清电泳用于诊断疾病等
胶体的聚沉在胶体中加入少量的电解质,
使胶体粒子形成沉淀,从分散
剂中析出的过程
制豆腐和果冻等;明矾净水等
第二节⎪⎪离子反应
第一课时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课标要求]
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

2.了解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及导电的条件。

3.会书写电离方程式。

1.酸、碱、盐和水是电解质,SO2、CO2、NH3、酒精、蔗糖等是非电解质。

2.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是酸;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是碱;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盐。

3.溶液中离子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电荷越高,溶液的导电能力越强。

4.水溶液中的两个电离方程式:NaHCO3===Na++HCO-3;NaHSO4=== Na++H++SO2-4。

电解质
1.概念
2.常见的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常见的电解质
①酸:HCl、H2SO4、HNO3、H2CO3等
②碱:KOH、NaOH、NH3·H2O、Mg(OH)2、Al(OH)3等。

③盐:KCl、Na2SO4、Mg(NO3)2等。

④水。

⑤活泼金属氧化物:Na2O、CaO等。

(2)常见的非电解质
①部分非金属氧化物:CO2、SO2、SO3、P2O5等。

②非酸性气态氢化物:如NH3。

③部分有机物:蔗糖、酒精、CH4等。

[特别提醒](1)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金属、石墨、盐酸等。

(2)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电解质,CO2、SO2、SO3、NH3等是非电解质。

(3)CaO是电解质,它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其水溶液能导电,是由于CaO与水反应生成Ca(OH)2的原因。

[方法技巧]
电解质的判断方法
(1)从物质分类角度:电解质与非电解质都属于化合物。

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从物质性质角度:电解质导电的条件是电解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二者具备其一即可。

①有些电解质溶于水导电,但熔融状态下不导电,如HCl气体。

②有些电解质只在熔融状态下才能导电,如BaSO4。

(3)从概念涵义角度:
1.概念: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2.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
(1)酸的电离(如H2SO4):H2SO4===2H++SO2-4;
(2)碱的电离(如NaOH):NaOH===Na++OH-;
(3)盐的电离(如Na2SO4):Na2SO4===2Na++SO2-4。

3.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
4.电解质的导电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电离出自由离子,自由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NaCl在水溶液中溶解和电离的示意图为
[问题思考]
1.固体氯化钠能否导电?为什么?
提示:不导电;原因是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2.由图示可知NaCl发生了电离,电解质是否必须在通电条件下才能电离?试分析电解质发生电离的条件是什么?
提示:电解质不是在通电条件下才发生电离;电解质发生电离的条件是溶于水或熔融
状态下。

3.如何用化学用语表示图示中的变化?
提示:用电离方程式表示NaCl的电离:NaCl===Na++Cl-。

1.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1)强酸、强碱和绝大部分盐书写时用“===” 连接,如H2SO4===2H++SO2-4、NaOH=== Na++OH-、NaCl===Na++Cl-。

(2)酸式盐的电离方程式
①强酸的酸式盐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如NaHSO4===Na++H++SO2-4。

②弱酸的酸式盐在溶液中完全电离,生成酸式酸根离子和阳离子,如NaHCO3===Na++HCO-3。

(3)电离方程式书写注意事项
①符合客观事实,不能随意书写离子符号,离子所带电荷数必须等于该元素或原子团在该化合物中的化合价。

②质量守恒:电离方程式左右两侧元素的种类、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相等。

③电荷守恒:电离方程式左右两侧的正负电荷数相等,溶液呈电中性。

2.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影响因素
(1)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浓度及离子所带电荷多少有关,离子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电荷越多,导电能力越强。

(2)判断电解质是否导电,关键要看电解质是否发生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还要看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的大小,如CaCO3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溶于水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很小,故认为其水溶液不导电。

第二课时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课标要求]
1.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2.会书写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正误判断。

3.理解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4.掌握一些常见离子能否共存的判断方法。

1.离子反应 (1)实验探究
操作
现象 无明显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反应前溶 液中微粒 Na +
、SO 2-
4 Na +
、SO 2-
4 K +
、Cl -
Ba 2+
、Cl -
混合液 中微粒 Na +
、SO 2-
4、K +
、Cl -
BaSO 4、Na +、Cl -
离子之间 的反应 无反应 Ba 2+与SO 2-
4反应生成BaSO 4沉淀
(2)概念:有离子参加或有离子生成的化学反应。

(3)实质:反应物的某些离子的浓度减小。

2.离子方程式
(1)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1.两易、两等、两查判断书写离子方程式
(1)两易:易溶、易电离的物质以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非电解质、难电离的物质、难溶物、气体等物质用化学式表示。

(2)两等:离子方程式两边的同种元素的原子个数、电荷总数均应相等。

(3)两查:检查各项是否有公约数,若有必须约去,是否漏写必要的反应条件。

2.一色、二性、三反应:
(1)记住几种溶液颜色,如Cu 2+
(蓝色)、Fe 2+
(浅绿色)、Fe 3+
(棕黄色)、MnO -
4(紫红色)等。

(2)溶液酸性(如石蕊显红色、0.1 mol·L -
1 H +
、pH =2等)、碱性(如石蕊显蓝色、pH =12等)。

(3)能生成沉淀、气体、H 2O(难电离的物质)等符合离子反应发生条件的离子不能共存。

离子反应
(2)书写步骤:以Na2SO4溶液和BaCl2溶液反应为例。

①写:正确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SO4+BaCl2===BaSO4↓+2NaCl。

②拆:把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的形式:
2Na++SO2-4+Ba2++2Cl-===BaSO4+2Na++2Cl-。

③删: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SO2-4+Ba2+===BaSO4。

④查: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3)意义:
①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

AgNO3+NaCl===AgCl↓+NaNO3
如反应可表示为Ag++Cl-===AgCl↓。

②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如H++OH-===H2O可以表示强酸和可溶性强碱生成水和可溶性盐的反应。

[特别提醒]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写”是基础。

化学方程式若书写错误,则后面的“拆”“删”“查”是无用功。

“拆”是关键。

物质是保留化学式形式,还是拆分为离子,此步特别重要。

“删”是重点。

方程式两边的离子符号完全相同时才能删去。

“查”是保证。

检查原子、电荷是否守恒,避免出错。

1.参加离子反应的所有物质都是电解质吗?离子反应一定是离子与离子之间的反应吗?
提示:不一定;如Zn与稀H2SO4的反应(Zn+2H+===Zn2++H2↑)并不是离子与离子之间的反应,且Zn不是电解质。

2.书写离子方程式时把CaCO3拆写成Ca2+和CO2-3正确吗?为什么?
提示:不正确;原因是CaCO3难溶于水。

3.AgNO3溶液和Cu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写成Cu+Ag+===Ag+Cu2+正确吗?为什么?
提示:不正确;因为离子方程式两边电荷不守恒。

1.离子反应的实质
通过离子反应使溶液中某些离子浓度降低。

2.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拆分原则
(1)能拆写成离子的物质
(3)微溶物作为反应物,若是澄清溶液写离子符号,若是悬浊液写化学式。

微溶物作为生成物,一般写化学式(标“↓”),如石灰水和石灰乳:石灰水写成离子形式,而石灰乳则写化学式。

(4)氨水作反应物可写作NH3·H2O;作生成物,若有加热条件或浓度很大时,可写作NH3(标“↑”)。

(5)固体之间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如氯化铵与氢氧化钙的反应;浓硫酸与固体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

(6)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写,如NaHCO3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H+===CO2↑+H2O。

[方法技巧]
判断离子方程式正误的方法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1.实验探究
实验现象及离子方程式
产生蓝色沉淀
Cu2++2OH-===Cu(OH)2↓
溶液红色褪去
H++OH-===H2O
产生无色气泡
CO2-3+2H+===CO2↑+H2O 由上述实验探究可总结,发生离子反应的条件如下:
1.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Cu2+、Na+、Cl-、OH-吗?为什么?
提示:不可能;因溶液无色,故不含有色离子(Cu2+);并且Cu2+与OH-因生成Cu(OH)2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

2.某溶液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显红色,则该溶液中可能有Na+、CO2-3吗?为什么?
提示:不可能有CO2-3;原因是溶液呈酸性,H+与CO2-3不能大量共存。

判断离子能否共存实际上是看离子之间能否反应,若反应,则不共存;若不反应,则大量共存。

1.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三种情况
(1)生成难溶性或微溶性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①生成难溶性的盐:如Ca2+与CO2-3,Ba2+与CO2-3、SO2-4,Ag+与Cl-等。

②生成难溶性的碱:如OH-与Cu2+、Fe2+、Fe3+、Mg2+、Al3+等。

(2)生成气体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与CO2-3、HCO-3等。

(3)生成水或其他难电离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与OH-、CH3COO-,OH-与NH+4等。

2.判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的“隐含条件”
(1)“无色透明”溶液不存在有色离子,如:
(2)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与H+反应的离子。

“酸性”溶液的不同描述:
①酸性溶液。

②pH<7的溶液。

③使石蕊溶液变红色的溶液。

(3)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与OH-反应的离子。

“碱性”溶液的不同描述:
①碱性溶液。

②pH>7的溶液。

③使石蕊溶液变蓝的溶液。

[方法技巧]
解答离子共存问题的方法
(1)看是否有隐含限制条件,如碱性、酸性、无色等。

这些问题较易忽视,故放在第一步。

(2)看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可分三步进行:
①查H+,主要看是否有弱酸根离子和酸式酸根离子等;
②查OH-,主要看是否有NH+4、酸式酸根离子和金属离子;
③查金属离子,主要看是否与酸根产生难溶性盐(包括微溶性盐)。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课时氧化还原反应
[课标要求]
1.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概念。

2.从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或电子对偏移的角度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3.培养由现象到本质的科学探究意识。

1.从得失氧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对于反应2CuO+C=====
高温
2Cu+CO2↑:
(1)CuO失氧,发生了还原反应,被C还原,得到Cu。

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2.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电子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3.反应物→得电子→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反应物→失电子→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4.两种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单线桥法、双线桥法。

从三个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2)C 得氧,发生了氧化反应,被CuO 氧化,得到CO 2。

结论:从得失氧的角度看,一种物质被氧化,另一种物质被还原的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

2.从元素化合价升降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1)对于反应CuO +H 2=====△
Cu +H 2O :

CuO 中铜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被H 2还原,得到Cu 。

②H 2中氢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被CuO 氧化,得到H 2O 。

(2)对于反应2Na +Cl 2=====点燃2NaCl :(反应物、生成物均无氧元素) ①氯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被Na 还原。

②钠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被Cl 2氧化。

结论:从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升降的角度看,只要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就叫氧化还原反应。

3.从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1)反应:2Na +Cl 2=====点燃
2NaCl
①氯元素化合价降低,氯原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

②钠元素化合价升高,钠原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

(2)反应:H 2+Cl 2=====点燃2HCl
①氯元素化合价降低,共用电子对偏向氯原子,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

②氢元素化合价升高,共用电子对偏离氢原子,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

结论:从电子转移的角度看,化学反应中凡是有电子转移(电子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的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

[特别提醒]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一定同时发生。

1.基本概念 反应类型 化合价变化
电子转移
氧化反应
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物质所含元素原子失去(或偏离)电
子的反应
还原反应 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物质所含元素原子得到(或偏向)电
子的反应
氧化还
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
有电子得失(或偏移)的化学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实质
原反应
反应中被还原的物质是CuSO 4,被氧化的物质是Fe , 被氧化的元素是铁,被还原的元素是铜, 氧化产物是FeSO 4,还原产物是Cu 。

2.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一种或几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3.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1.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是什么?如何记忆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提示: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是看反应前后是否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记忆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可利用如下口诀:
钾钠氢银正一价,钙镁钡锌正二价, 氟氯溴碘负一价,通常氧是负二价, 铜正一二铝正三,铁有正二和正三, 碳有正二和正四,硫有负二正四六。

2.在反应2KClO 3=====MnO 2
△2KCl +3O 2↑中,哪种元素被还原?哪种物质是氧化产物? 提示: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情况为 2KCl +5
O 3-2
=====MnO 2

2KCl -1+3O 0
2↑ 化合价降低的元素被还原,即氯元素;化合价升高得到的物质是氧化产物,即氧气。

3.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吗?
提示: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概念间的关系
记忆口诀:
升→失→氧→氧→氧
降→得→还→还→还
2.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
表明一种元素反应前后的电子得失(或偏移)情况。

①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基本步骤
③注意事项:
a.箭尾、箭头必须指向反应物、生成物中相应的同种元素。

b.采用a×b e-形式表示得失电子数,a为得失电子的原子总数,b为每个原子得失电子数,a、b是“1”时省略。

得到与失去的电子总数相等。

(2)单线桥法
表明反应中化合价变化的元素原子间的电子转移情况。

①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基本步骤
③注意事项
a.单线桥法从反应物中失电子的元素指向反应物中得电子的元素,表示反应物中变价元素原子间电子的转移情况;
b .箭头已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因此不需再标明“得”或“失”,只标明电子转移数目。

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即:
(1)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2)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3)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4)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第二课时 氧化剂和还原剂
[
课标要求]
1.认识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性、还原性等基本概念。

2.了解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

3.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1.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
(1)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 (2)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
1.氧化剂是得到电子的物质,具有氧化性,被还原为还原产物。

2.还原剂是失去电子的物质,具有还原性,被氧化为氧化产物。

3.氧化剂得电子的能力越强,其氧化性越强,还原剂失电子的能力越强,其还原性越强。

4.在给定的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氧化产物,还原剂的还原性>还原产物。

氧化剂和还原剂
2.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物质种类
常见物质
氧化剂部分非金属单质O2、Cl2等
含有高价态
元素的化合物
浓H2SO4、HNO3、KMnO4、
FeCl3等
还原剂
活泼的金属单质Al、Zn、Fe等
某些非金属单质C、H2等
某些非金属氧化物CO、SO2等[特别提醒]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同时存在,它们可以是不同的物质,也可以是同一物质。

如在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3.氧化性和还原性
(1)氧化性:氧化剂所表现出得电子的性质。

(2)还原性:还原剂所表现出失电子的性质。

4.氧化性、还原性和元素化合价之间的关系
[特别提醒]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与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而与得失电子的多少无关。

如钠失电子数小于铝,但还原性Na>Al。

1.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你能判断出Zn和Fe还原性的强弱吗?
提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Zn位于Fe之前,故Zn比Fe的还原性强。

2.已知还原性I->Fe2+,判断反应:I2+2Fe2+===2Fe3++2I-能否进行?
提示:若反应I2+2Fe2+===2Fe3++2I-能够发生,则还原性:Fe2+>I-,与题目中已知的还原性强弱相矛盾,故该反应不能进行。

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判断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特点:比什么性,找什么剂,产物之性小于剂。

2.根据元素的活动性顺序判断
特点:上左下右可反应,隔之愈远愈易行。

3.根据反应条件判断
当不同氧化剂作用于同一还原剂时,如氧化产物化合价相同,可根据反应条件的难易来判断。

反应越易进行或越剧烈,则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

如:
4HCl(浓)+MnO 2=====△
MnCl 2+2H 2O +Cl 2↑ 16HCl(浓)+2KMnO 4===2KCl +2MnCl 2+8H 2O +5Cl 2↑ 氧化性:KMnO 4>MnO 2。

判断还原剂还原性的原理与此类似。

4.根据氧化产物的化合价高低判断
当变价的还原剂在相似的条件下作用于不同的氧化剂时,可由氧化产物中元素化合价的高低来判断氧化剂氧化性的强弱。

即在相同条件下,使还原剂中元素化合价升得越高,则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

如:2Fe +3Cl 2=====△
2FeCl 3 Fe +S=====△
FeS 氧化性:Cl 2>S 。

判断还原剂还原性的原理与此类似。

1.守恒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总数相等,元素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反应前后电荷总数相等(离子反应)。

即有关系式:
还原剂失电子的总数=氧化剂得电子的总数 化合价降低的总数=化合价升高的总数 应用: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和相关计算。

2.强弱规律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应用:物质间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比较或判断氧化剂和有还原性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是否发生反应。

3.先后规律
(1)同一氧化剂与多种还原剂混合,还原性强的先被氧化。

(2)同一还原剂与多种氧化剂混合,氧化性强的先被还原。

应用:判断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或判断反应的先后顺序。

4.价态归中规律
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元素的化合价“只向中间靠拢不出现交叉”,如: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