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三项系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意义
一、细胞因子系列
1、白细胞介素IL-1β
概述:白细胞介素IL-1βIL-1主要由巨噬细胞产生;此外几乎所有的有核细胞,如B细胞、NK细胞、体外培养的T细胞、角质细胞、树突状细胞、星形细胞、成纤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均可产生IL-1。

IL-1有两种不同的分子形式,一种称IL-1α,一种称IL-1β,两者由不同的基因分别编码。

虽其氨基酸顺序仅有26%的同源性,然而IL-1α和IL-1β以同样的亲和力结合于相同的细胞表面受体,发挥相同的生物学作用。

正常情况下只有皮肤、汗液和尿液中含有一定量的IL-1,绝大多数在受到外来抗原丝裂原刺激后才合成和分泌IL-1。

2、白细胞介素IL-2R
概述:IL-2主要由T细胞(特别是CD4+T细胞)在受到抗原或丝裂原刺激后合
B细胞、NK细胞及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亦能产生IL-2。

IL-2的靶细胞包括、B细胞、NK细胞及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等。

这些细胞表面均可表达IL-2R。

IL-2R包括3条多肽链:1条为α链,1条为β链,1条为γ链,。

α链的胞内区较短,不能向细胞内传递信号,而β链和γ链的胞内区较长,具有传递信号的能力。

3种肽链单独与IL-2结合亲和力较低,只有同时表达才能产生高度亲和力。

当IL-2R 从细胞表面被释放后成为可溶性(sIL-2R)。

3白细胞介素IL-6(Interleukin-6)
概述:白细胞介素IL-6 IL-6是由多种细胞包括活化的T细胞和B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等多种细胞产生的一种糖蛋白。

分子量为21~26KD,IL-6作用的靶细胞很多,包括巨噬细胞、肝细胞、静止的T细胞、活化的B细胞和浆细胞等,其生物效应十分复杂。

它可促进T细胞表面IL-2R的表达;作为肝细胞刺激因子,在感染或外伤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中诱导急性期反应蛋白的合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并产生抗体;IL-6还能有效地促进TNF和IL-1诱导的恶病质。

IL-6不能刺激相应细胞分泌其它细胞因子,其主要免疫学功能是加强其它细胞因子的效果。

细胞因子系列
肿瘤坏死因子(TNF-α)
㈠概述:肿瘤坏死因子(TNF-α)是由被激活的单核巨噬细胞分泌的一种细胞因子,属多肽类激素,具有双重生物学作用。

它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一方面是机体免疫防护的重要介质,另一方面可参与机体的免疫病理损伤。

在正常情况下,TNF-α具有抗肿瘤、抗感染等重要作用,能诱发炎症反应以及刺激某些正常细胞的生长,对机体有利。

但如持续释放或产生过多与其它细胞因子失调,又会引起机体的发热、休克、恶病质、组织与器官坏死等。

近年来,已经证实,TNF-α是体内重要的免疫功能调节剂,能诱导某些靶细胞表达MHC抗原,刺激单核巨噬前体细胞分化,诱导多形白细胞活化,诱导多形核白细胞活化及其它细胞因子的
合成。

在许多疾病中TNF-α均有明显的变化。

㈡正常参考值:临床意义:
●肺癌的发病原因较复杂,研究发现,TNF-α浓度变化与肿瘤的发生、发展
密切相关,如鳞癌、腺癌、未分化的小细胞癌,若检测TNF-α浓度不断下降,提示患者体内免疫机制紊乱,以致病情改善困难。

●胃肠道肿瘤术前血清TNF-α浓度明显升高,但术后也偏高,反映出机
体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水平,提示应采取相应免疫治疗措施。

●TNF在重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TNF-α是一种重的内源性细胞
因子,正常情况下,它在体内浓度较低,具有调节免疫应答、促进细胞生长分化等功能。

1988年Muto等用内毒素及氨基半乳糖建立暴发性肝衰竭模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肝脏的广泛出血坏死与TNF-α活性有关。

TNF-α的产生有赖于内毒素血症的存在。

重型肝炎患者常有内毒素血症存在,此时机体对内毒素敏感性可能增高,导致TNF-α增加。

●有助于良、恶性胸水鉴别诊断。

●败血症和新生儿脑缺氧患者血清TNF-α浓度显著升高。

肺结核治疗前及细菌感染,血清TNF含量显著高于正常人。

1·叶酸(Folat Acid)
㈠概述:叶酸又名蝶酰鼓氨酸,是由蝶啶、对氨基苯甲酸与谷氨酸组成,在维生素C和还原型辅酶Ⅱ的参与下,可以转变长具有生物活性的四氢叶酸、四氢叶酸分子上的第5位和第10位上是携带一碳单位的位置,在DNA 胸腺嘧啶的合成过程中,特别是磷酸尿嘧啶脱氧核糖核苷(DUMP)经甲基化
作用变成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Dtmp)的过程,需要N
5、N
10
-甲烯四氢叶
酸供给甲基。

叶酸盐是一种维他命,由小肠吸收后储存于肝脏。

其生物化学功能是辅酶A,与细胞生长及DNA合成密切相关。

㈡正常参考值:±L
㈢临床意义:
●叶酸缺乏常见于摄入不足,吸收不良或体内需求增加。

后者常见于怀孕、酗酒、肝炎或其他引起肝功能不全的疾病。

●叶酸缺乏将导致巨幼细胞或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并导致神经病理方面疾病。

●恶性疾患(肺癌、肠癌等)及肾性贫血,叶酸浓度低于正常。

●白血病病情监测,白血病患者叶酸降低,其水平与病情有关,活动期下降,缓解后正常,复发重新下降。

故可作为白血病监测病情变化的手段。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叶酸浓度高于正常。

2·维生素B12(VitB12)
㈠概述:由称钴胺素,其结构包括两个组分:一是咕啉换环,二是核
糖核苷酸。

钴离子与不同基因结合,形成不同形式的VB12,B12经口摄入后,与胃液中的“内因子”蛋白结合后,在回肠中吸收后储存于肝脏。

其生物化学功能与叶酸类似。

㈡正常参考值:± pmol/L
㈢临床意义:
●B12缺乏常见于:巨幼细胞贫血,胃粘膜“内因子”蛋白缺乏所至的
恶性贫血,恶性肿瘤所至继发贫血。

其它如胃、肠切除术后,肠炎、长期吃素者均影响B12吸收、摄取,使B12降低。

●B12异常增多见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肾
性贫血、真红细胞增多症、各类肝病。

3·铁蛋白(Ferritin)
㈠概述:
铁蛋白是一种棕色的含铁蛋白质复合物,分子量为45~90万,主要在肝脏合成,存在于机体、脾、骨骼等组织中。

它反应肝脏储铁总量及机体营养状态,是检测缺铁和铁负荷过多疾病的有效指标。

㈡正常参考值:
男:32-250ng/ml, 女:15-138ng/ml。

㈢临床意义:
●缺铁性贫血是临床最常见的贫血,实验室检查方法甚多,但不
及铁蛋白灵敏可靠,因体内铁缺乏早期无显著贫血改变,仅体内储铁减少,此时铁蛋白开始减少,以后才出现血红蛋白合成迟缓,临床上表现贫血。

●恶性血液病血清中铁蛋白含量上升。

●肝癌及肝病的辅助诊断正常时,体内多数铁蛋白在肝内合成储
存。

肝癌时,肿瘤生长引起肝细胞损伤坏死,使肝细胞内铁蛋白进入血中;
同时癌细胞亦可合成分泌铁蛋白,引起血清铁蛋白含量明显升高。

肝硬化、肝炎患者因肝细胞坏死损伤,肝转运,清除率降低,而引起铁蛋白升高。

●其它白血病、骨髓瘤、胃、肠、肺、乳腺癌、黑色素瘤等可有
铁蛋白异常增高,辅助诊断肿瘤。

铁蛋白在各种感染性疾病如炎症,感冒、肠炎、结核、类风湿关节炎等均升高且与病情相关,应与结合临床确诊。

血色素沉着病的诊断,铁蛋白浓度增高,分遗传性和继发性,遗传性的患者小肠吸收铁功能异常增高,继发性的因频繁输血引起铁负荷过量。

1·生长激素(GH)
㈠概述:生长激素(GH)是垂体前叶合成分泌的具有种属特异性的糖蛋白激素,是调节物质代谢的重要激素,GH的生理作用较复杂,既能影响生长,又能影响蛋白质、糖和脂肪的代谢。

检测血清GH浓度是早期诊断侏儒症和巨人症的一项重要指标,对其他内分泌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也有重要意义。

㈡正常参考值:GH分泌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其变化程度与年龄有关。

成人最明显,22:00-凌晨1:00时达高峰。

白天血液中GH浓度很低。

生理情况下,许多因素可影响血液GH浓度,如情绪紧张、各种刺激(如手术、静脉穿刺等)、
体力活动、进餐、入睡、过久的禁食等情况均可导致血清GH值的升高。

口服避孕药也会使GH浓度增加,故应严格控制采血条件。

通常基础值采血条件:受试者过夜禁食,晨6时起床,除排尿及测血压外不做任何运动,空腹采血。

活动值采血条件:受试者于早餐后30-60分钟,不做任何剧烈运动,步行或骑车到采血地点采血。

㈢临床意义:主要用于诊断垂体前叶疾患
●巨人症和肢端肥大症:患者空腹血清GH值升高超过正常范围,有的甚至高达1000μg/L,不受口服葡萄糖抑制试验抑制,或虽有抑制但仍明显高于正常水平。

检测血清GH对判断疗效也有重要意义。

葡萄糖抑制试验:在活动值测定条件下取血作为对照值,继口服葡萄糖100g后30、60、120、180min取血测定。

服后60-120minGH浓度降到最低点,活动值男性<2μg/L,女性<3μg/L,若>5μg/L为异常。

●垂体性侏儒症、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席汉氏病患者血清GH分泌不足。

有时因血清GH浓度甚微,尚需进行胰岛素兴奋试验来判断。

常用的方法是注射胰岛素(kg体重)诱发低血糖以兴奋GH的分泌。

正常人注射后60min血清GH 浓度达高峰,男性为±μg/L,女性为±μg/L,峰值均>15μg/L。

如注射后无反应或反应减弱,峰值<5μg/L,则表示GH分泌不足。

2·皮质醇(COR)
㈠概述:皮质醇(COR)是人类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分泌的一种主要的糖皮质激素,它的含量占血17羟类固醇的4/5。

人酶日分泌量约200mg,并呈昼夜周期性变化。

皮质醇是调节机体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的重要激素。

其分泌依赖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完整性,当此轴调节功能发生障碍时,皮质醇在血中的水平将回产生异常变化,皮质醇测定是了解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一项重要参数,糖皮质激素主要应用于内分泌及代谢失常有关的某些疾病,尤其是肾上腺皮质疾病的诊断,此外,它的许多兴奋或抑制等试验对糖尿病前期、结缔组织病和血液病也有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因此,测定血皮质醇的浓度,在临床诊断、治疗及实验医学中都有一定意义
㈡正常参考值:皮质醇分泌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变化,上午6-8时最高:138-690nmol/L;下午4-6时值为上午的一半左右:166-386nmol/L;晚上10时至凌晨2时最低:55-221nmol/L,正常曲线呈“V”或“U”型。

皮质机能亢进病人昼夜的差异缩小甚至消失。

㈢临床意义:皮质醇测定主要用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异常的诊断以及单纯性肥胖与皮质醇增多症的鉴别等方面。

详见下表:
皮质醇测定的临床意义
皮质醇升高皮质醇降低
皮质醇增多症(柯兴氏综合症)肾上腺肿瘤
异位ACTH综合症
各种应激情况
口服雌激素、糖皮质类固醇等药物
妊娠
脑血管意外有下丘脑症状者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阿狄森氏病)
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席汉氏症)
垂体肿瘤
垂体功能低下
口服苯妥英钠、水杨酸钠等药物引起的CBG下降
1、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在正常情况下,肾上腺皮质受ACTH的作用产生
氢化
可的松,而ACTH的分泌又受氢化可的松的约束,唯在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患者,ACTH处于高水平,选用地塞米松赖做抑制试验时,对此病无效果,而对正常人有明显抑制作用。

试验前测定皮质醇,然后口服地塞米松每6小时,共两天,于服药后次晨8时抽血复测皮质醇。

正常人或单纯性肥胖者下降50%以下,而皮质机能亢进症患者无明显改变。

(具体方法仅供参考)
2、ACTH兴奋试验:ACTH主要使促进皮质醇的合成,正常时静脉注射
ACTH
,即能使皮质醇升高,如持续给予ACTH(h),能使皮质醇反应达到最大量。

而在肾上腺皮质机能低下的患者,ACTH兴奋试验无反应或延迟反应。

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㈠概述:ACTH是垂体前叶分泌的小分子多肽激素,是由39个氨基酸组成的直链多肽,其相对分子量为4500,生物活性主要在N-末端的26个氨基酸,C-末端的13个氨基酸对生物活性无影响,但可起到分子结构稳定作用,ACTH在脑垂体贮存量很少,但在持续的应激状态下ACTH的合成可以迅速增加,ACTH在血中的半衰期约为20分钟。

ACTH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肾上腺皮质增生和肾上腺皮质激素(主要是皮质醇)的合成与释放和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雄激素、雌激素和醛固酮等。

ACTH分泌的调节主要受三个方面的控制;⑴受下丘脑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调节,即受控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⑵受生理性昼夜节律变化的影响;⑶受应激反应的影响。

血浆中ACTH水平,具有规律昼夜周期变化,一般早晨6~8点达高峰,以后渐低,到下午6~11点最低,以后又渐升,
㈡正常参考值:
8AM:临床意义:
●血浆ACTH浓度增高的疾病:
1、ACTN浓度增高,肾上腺糖皮质类固醇分泌增多的疾病有严重刺
激(如
手术、创伤、电休克、低血糖等)、增生型皮质醇增多症、注射垂体后叶加压素可兴奋垂体分泌ACTH 再兴奋肾上腺皮质产生糖皮质类固醇、产生异位ACTH的肿瘤(如肺小细胞型肺癌,胸腺癌、胰腺癌、甲状腺髓样癌等)。

2、肾上腺糖皮质类固醇产生减少,对下丘脑-垂体的反馈性抑制减
弱,
而使ACTH分泌增多的疾病有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伴羟化酶缺陷而使皮质醇的合成受阻碍。

●血浆ACTH浓度减低的疾病
1、垂体前叶毁坏、功能减退导致ACTH分泌减少,如产后垂体坏死、手术
切除
垂体、垂体柄切除、垂体瘤放射治疗等。

2、大量糖皮质激素抑制了垂体ACTH的分泌,如肾上腺皮质肿瘤分泌大量
皮质
醇、应用大剂量皮质激素进行治疗等。

注意:血浆中ACTH浓度很低(10-12mol),又易被玻璃器壁吸附等因素,因此抽
血必须用塑料EDTA-K2抗凝管,抽血后摇匀,然后尽快置普通冰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