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乌鲁木齐市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0、引言

设施农业是建设城郊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对于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土地生产率、缓解人多地少矛盾、保障淡季市场销售、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乌鲁木齐市委、政府根据“大城市、小郊区”的城郊型农业经济的特点,把解决好首府城市百余万居民的蔬菜副食品生产和供应当做一项重要任务来抓。通过多年的发展,建成了一批蔬菜、畜禽、水产、水果等生产基地,设施农业生产得到了一定发展。

1、乌鲁木齐市设施农业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1975-1980年。70年代初受地理和经济发展影响,乌鲁木齐市农业以粮食为主,蔬菜面积在8.5-9.5万(667m2)之间。为解决蔬菜周期上市的问题,自1975开始发展保护地生产,到1980年保护地面积达到3764(667m2),占蔬菜总播面积的6.3%,其中温室305(667m2),拱棚373(667m2),烤盖2085(667m2),地膜1000(667m2)。

第二阶段:八十年代(1981-1990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根据“大城市、小郊区”的城郊型农业经济的特点,乌鲁木齐市把解决好首府城市百余万居民的蔬菜副食品生产和供应当做首要问题来抓,自1984年就确定了“服务城市、富裕农村、活跃市场、方便群众、以城市消费为生产导向,以集约化经营为主要手段,加速建设蔬菜瓜果、牛奶蛋禽、肉食水产三大副食品生产基地”的城郊型农业经济发展战略,1988年与国务院提出的大中城市“菜篮子工程”建设接轨,集中人力、财力、物力狠抓了“菜篮子工程”。到1990年我市设施农业面积已达到 2.6万(667m2),占蔬菜总播面积的39%,其中:温室1694(667m2),拱棚1511(667m2),烤盖6433(667m2),地膜16159(667m2)。1990-1995年,温室年均发展929(667m2),拱棚年均发展629(667m2)。地膜加小烤盖在蔬菜栽培中被广泛应用。

第三阶段:九十年代(1991-2000年)。我市充分发挥不同区域农业比较优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发展菜、果、林、花、草、药等名优经济作物为突破口,深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经济,优化“菜篮子”布局,每年安排大量的财政、信贷资金用于扶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高效农业、设施农业、精品农业。全市保护地生产形成北郊以安宁渠区为主,生产春夏菜及秋延晚无公害蔬菜,南郊以温室大棚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生产为主,露地反季节精细蔬菜兼种土豆等大路菜,达坂城区形成绿色加工型蔬菜基地。

第四阶段:二十世纪以后(2001-2006年)。市委提出全面发展和推进城郊农业现代化。2001年起重点建立了5个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以加快农业高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加快城郊农业特色资源的深度开发,从而大大提高了农业科学化水平和生产效率,促进了蔬菜优质快速育苗技术、棚室蔬菜综合栽培技术、无

公害生产技术、节水灌溉等一大批先进技术的推广和普及。设施农业应用领域广泛,已涉及蔬菜、水果、花卉苗木、药材等多种领域。建成了以新华联板房沟农业高科技示范园、水西沟镇天牧国家级高新农业科技示范园为代表的大型智能玻璃日光温室。2006年在市县政府的支持下,农民自发新建温室大棚260座,占地800(667m2)。

2、乌鲁木齐市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乌鲁木齐市设施栽培的类型主要是塑料中小拱棚、塑料大棚、简易日光温室、节能日光温室、智能温室等。栽培的作物以蔬菜、花卉及瓜果类为主。1993年起,连续三年我市对设施农业采取了补贴政策,每年都投入一定量的支农资金,用于扶持大棚温室生产。农民每建一座温室,财政补助1000元的棚膜、竹竿、水泥支柱等生产资料。同时,实施“北菜南移”工程,在南郊各乡开展由农民家庭经营的钢架温室大棚冬季生产试点示范工作,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改变了南郊农民农业生产观念。从2007年开始,市政府拿出1000万元扶持资金,用于对新建棚农户的补贴,对集中连片设施农业基地基础设施以及化肥、农药、良种、农机等进行扶持。

经过多年的发展,乌鲁木齐市设施蔬菜生产基本上做到了“春提前、夏排开、秋延晚、冬生产”,周年生产,均衡上市,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增加了农民收入。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7年底,乌鲁木齐市共有各类保护地面积8万(667m2),有温室7300座,面积5800(667m2);大棚6100座,面积6150(667m2);烤盖面积7050(667m2);地膜面积6.1万(667m2)。种植的主要有黄瓜、辣椒、茄子、番茄、刀豆、豇豆、葫芦、芹菜、早甘蓝、特稀蔬菜等四十余个种类。

3、设施农业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3.1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温室大棚的发展使我市蔬菜生产呈现多元化,北郊生产春夏菜及秋延晚无公害蔬菜;南郊改变常年只种植大宗农作物历史,发展以温室大棚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生产为主,露地反季节精细蔬菜兼种土豆等大路菜。

3.2成为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据初步调查,温室生产如按常规品种黄瓜年生产两茬测算,每(667m2)温室年收入平均在8000元左右,纯收入在4000元左右,均高于全市农牧民年人均纯收入。据2006年、2007年设施农业成本收益调查综合分析,建混合结构薄膜温室设施价值在10928元/栋,可使用10年,总成本10144元/667m2,净利润12680元/667m2,成本利润率125%。竹木结构大棚设施价值在3300元/栋,可使用6年,总成本4866元/667m2,净利润1940元/667m2,成本利润率41%。

3.3丰富了农副产品市场供求

据初步调查,目前我市大棚温室主栽的蔬菜、瓜果已达十几个品种,与常规农业生产相比,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产品质量和产量。

3.4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

大棚温室生产在一定程度上摆脱气候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减轻气象灾害,如冷害、冻害、霜害、风害、热害等,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稳定性;能较好地满足农作物对生态条件(光、热、水、肥等)的要求,从而获得高产优质的农产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