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物理学史、物理学思想与方法 高中物理微专题习题练习题天天练周周练【含答案详解】
2022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项练1物理学史和物理思想方法专练
专项练1物理学史和物理思想方法专练一、单项选择题1.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曾经说过:“在物理教学中适当增加一点物理学史的内容,或者在教学计划中增加一门物理学史选修课,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科学发展的历程.这对他们的成长是有益的”,以下说法符合物理学史的是()A.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最早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B.卡文迪许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之后,用著名的扭秤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C.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磁现象和电现象之间的联系D.牛顿最先通过实验和科学推理的方法发现了力和运动的关系,进而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2.对于曲线运动,当所研究的时间足够短(或位移足够小)时,它就可以认为是匀速直线运动.这种分析方法叫做“微小量分析法”,在物理学的研究中经常使用.下列使用到“微小量分析法”的有()A.当时间足够短时,平均速度就可以认为是瞬时速度B.利用激光放大微小形变C.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D.在伽利略的斜面实验中,当右侧斜面的倾角无限接近零时,小球就做匀速直线运动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交流电的有效值”使用了平均思想法B.探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粗细的关系,使用了控制变量法C.电场强度是用比值法定义的,电场强度与电场力成正比,与试探电荷的电荷量成反比D.“如果电场线与等势面不垂直,那么电场强度沿着等势面方向就有一个分量,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静电力就要做功”,这里用到了归纳法4.学习物理不仅要掌握物理知识,还要领悟并掌握处理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在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中,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相同的是()A.甲、乙B.乙、丙C.甲、丙D.丙、丁二、多项选择题5.物理学家通过对实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获得正确的科学认知,推动物理学的发展.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A.赫兹通过一系列实验,证实了麦克斯韦关于光的电磁理论B.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17 4N获得反冲核17 8O,发现了中子C.贝克勒尔发现的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D.卢瑟福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6.下图中有四幅图片,涉及有关物理学发展历史的四个重大发现,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片与居里夫人有关B.乙图片所反映的现象是贝克勒尔最先发现的C.丙图片是法拉第研究阴极射线并发现电子的装置D.丁图片与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有关专项练1物理学史和物理思想方法专练1.解析: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纽曼、韦伯最早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故A错误;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故B错误;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磁现象和电现象之间的联系,故C正确;伽利略最先通过实验和科学推理的方法发现了力和运动的关系,故D错误.答案:C2.解析:根据题干的介绍,选项A符合要求;选项B中利用的是放大法;选项C中利用的是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选项D中利用的是理想实验法.答案:A3.解析:“交流电的有效值”使用了等效替代法,A错误;探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粗细的关系,用的是控制变量法,B正确;电场强度是用比值法定义的,但电场强度与电场力、试探电荷的电荷量都无关,C错误;“如果电场线与等势面不垂直,那么电场强度沿着等势面方向就有一个分量,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静电力就要做功”用的是反证法,D错误.答案:B4.解析:比较平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来研究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运动的规律,用到了比较法;观察桌面的微小形变和测定万有引力常量的实验中,通过平面镜的反射,反射光线发生较大的角度变化,从而扩大了形变,该方法称为微小形变放大法;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所以,乙和丙用到了相同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故B正确.答案:B5.解析: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通过实验证实了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A正确,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铍核,发现了中子,B错误;贝克勒尔发现的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C正确;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D错误.答案:AC6.解析:结合教材史料,应用物理规律.甲图片为伦琴发现X射线后,照射的伦琴夫人手的照片,与居里夫人无关,故选项A错误;乙图片中反映的天然放射性现象是贝克勒尔最先发现的,故选项B正确;丙图片的现象是法拉第研究电磁感应规律时的装置,与阴极射线及电子的发现无关,选项C错误;原子弹的能量来源于核能,与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ΔE=Δmc2有关,故选项D正确.答案:BD。
高三物理周周练一及答案
高三物理周周练一及答案高三物理周周练(一)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48分)1.在直线运动中,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C )A.物体的速度大,加速度就大B.物体速度的改变量大,加速度就大C.物体的速度改变快,加速度就大D.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一定为零2 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情况如图1-3-3所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A.甲、乙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B.经过2.5s的时间,甲、乙两物体相遇,相遇时它们相对图坐标原点的位移相同C.经过5s的时间,乙物体到达甲物体的出发点D.经过5s的时间,甲物体到达乙物体的出发点3.一个初速度为6m/s做直线运动的质点,受到力F的作用,产生一个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大小为2 m/s2的加速度,当它的位移大小为3 m 时,所经历的时间可能为(ABC)4.物体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第 3 s 内通过的位移是3 m,则 (ABD )A.第3 s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 B.物体的加速度是1.2 m/s2C.前3 s内的位移是6 m D.3 s末的速度是3.6 m/s5.一辆车由静止开始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第8 s末开始刹车,经4 s停下来,汽车刹车过程也是匀变速直线运动,那么前后两段加速度的大小之比和位移之比分别是( C )6.物体沿某一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时间s处的速度为,在中t内内通过的路程为s,它在2间时刻的速度为.则和的关系是( B ) A.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B.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C.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D.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7.对于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ABC ).A.相邻的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常数B.相邻的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最初的那个等时间间隔内位移的两倍C.该物体运动过程中任意两个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速度的改变量均相等D.该物体运动过程中任意两个相等的时间间隔内位移大小之比一定是奇数比8.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先后经过A、B、C 三点, AB = BC.质点在AB段和BC段的平均速度分别为20 m/s、30 m/s,根据以上给出的条件可以求出( CD )A.质点在AC段运动的时间 C.质点在AC 段的平均速度B.质点的加速度 D.质点在C 点的瞬时速度题1 2 3 4 5 6 7 8号答案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24分)9.汽车以 12m/s行驶,刹车后减速行驶的加速度为1m/s2,则需经__12____s汽车才能停止,从刹车到停止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_6m/s_____,通过的位移是_72 m _____.10.质点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经5s后速度达到 10m/s,然后匀速运动了 20s,接着经2s匀减速运动后静止,则质点在加速阶段的加速度是_2_____ m/s2,在第 26s末的速度大小是__5__m/s.11.某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方程为s=10t-2t2(m),则该物体运动的初速度为_10m/s _____,加速度为__-4m/s2____,4s内位移为__8m ____。
高三物理选择题专项训练:物理学史、思想方法
选择题专项训练(物理学史.思想方法)1.以下说法符合物理史实的是()A.法拉第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B.牛顿的经典时空观认为,时间是绝对的C.亚里士多德发现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2.物理学中的许多规律是通过实验发现的,以下说法符合史实的是()A.法拉第通过实验发现了光电效应B.奥斯特通过实验发现了电流能产生磁场C.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证实了玻尔原子理论D.牛顿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发现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3.以下涉及物理学史上的四个重大发现,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定出了万有引力恒量B.奥斯特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C.法拉第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D.牛顿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4.下列有关物理学的史实中,正确的是()A.伽利略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奥斯特最早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C.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设并建立了光电效应方程D.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5.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伽利略认为力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B.奥斯特发现电磁感应现象C.贝格勒尔从含铀矿物中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D.库仑通过扭秤测出了万有引力恒量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α粒子散射实验表明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B. 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C.各种原子的发射光谱都是连续谱D.普朗克提出了光子说来解释光电效应现象7.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为库仑扭秤.细银丝的下端悬挂一根绝缘棒,棒的一端是一个带电的金属小球A,另一端有一个不带电的球B,B与A所受的重力平衡,当把另一个带电的金属球C插入容器并使它靠近A时,A和C之间的作用力使悬丝扭转,通过悬丝扭转的角度可以比较力的大小,便可找到力F与距离r和电量q的关系.这一实验中用到了下列哪些方法()①微小量放大法②极限法③控制变量法④逐差法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8.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微量放大的方法B.用点电荷来代替实际带电体是采用了理想模型的方法C.在探究求合力方法的实验中使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D.法拉第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时利用了理想实验的方法9.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安培首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B.伽利略认为自由落体运动是速度随位移均匀变化的运动C.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计算出太阳与地球间引力的大小D.法拉第提出了电场的观点,说明处于电场中电荷所受到的力是电场给予的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爱因斯坦在研究黑体辐射问题时提出了能量子假说B.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C.α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D.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康普顿效应进一步证实了光的波动特性B.为了解释黑体辐射规律,普朗克提出电磁辐射的能量是量子化的C.经典物理学也能解释原子的稳定性和原子光谱的分立特征D.天然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与化学.物理状态有关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太阳辐射的能量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B .根据氢原子光谱可知原子具有核式结构C .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可能是照射时间短D .运动的物体也具有波动性,只不过一般情况下不能观察到它的波动性1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对a 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使人们认识到中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wB .电子衍射现象的发现为物质波理论提供了实验支持C .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有复杂的结构D .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14.类比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归类和比较,有助于掌握新知识,促进对相关知识的准确理解。
高三物理专题物理学史科学方法习题
高三物理学史、科学方法专题复习1、下面列举的物理学史中正确的是( A )A. 伽利略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 牛顿成功地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C. 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轻重无关;D. 胡克认为在任何情况下,弹簧的弹力都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2、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物理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
以下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B )A.牛顿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笛卡尔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C.安培首先发现了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D.法拉第提出了电场的观点,但实际上电场并不存在3、下列关于物理学史、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CD)A仰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微量放大的方法B在探究求合力方法的实验中使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C伽利略探究物体下落规律的过程使用的科学方法是:问题→猜想→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D卡文迪许在研究万有引力常量时采用了微量放大的方法4、在物理学史上,首先发现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的物理学家是(C)A.安培B.法拉第C.奥斯特D.库仑5、关于物理学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A.电荷量e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得的B.焦耳最早引入电场线描述了电场(应该是法拉第)C.库仑发现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D.法拉第通过实验研究得出了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及通电时间成正比6、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以下几个说法和评价中不合理的是(ABC)A 19世纪30年代,法拉第提出一种观点,认为在电荷的周围存在着由它产生的电场,处在电场中的其他电荷受到的作用力就是这个电场给予的(错误,该观点是由库仑提出的。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总结出了定律)B 伽利略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由此总结出了惯性定律(错误,伽利略只是做了理想斜面实验,惯性定律是由牛顿总结出来的)C 牛顿第一次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错误,卡文迪许巧妙地利用扭秤装置,第一次在实验室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的数值G=1.60×10-19N•m2/kg)D 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在第谷的大量观测数据中发现了规律,并提出了著名的开普勒三定律7、在学习物理过程中也应加强物理学史的学习,物理学家们研究问题的思维方法对我们探究真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以下有关说法符合物理学发展史的是BDA.著名的比萨斜塔实验证实了物体越重下落越快B.爱因斯坦认为高速运动的时钟会变慢C. 法拉第不仅提出了场的的概念,而且直观地描绘了场的清晰图像D.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8、万有引力的发现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第一次大统一——“地上物理学”和“天上物理学”的统一。
高三物理复习练习题【物理观念、物理、思想方法与物理学史】
高三物理复习练习题【物理观念、物理、思想方法与物理学史】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随地球自转的物体在地球上任意位置受到地球对该物体的万有引力都大于其重力B.磁悬浮列车运行过程中悬浮于轨道上方,所以运行的磁悬浮列车处于失重状态C.β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电离形成的电子流,它具有中等的穿透能力D.法拉第最早引入了电场的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形象地描述电场2.如图所示,条形磁铁用细线悬挂于O点,一金属圆环放置在O点正下方的水平绝缘桌面上.现将磁铁拉至左侧某一高度后由静止释放,磁铁在竖直面内摆动,在其第一次摆至右侧最高点的过程中,圆环始终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磁铁始终受到圆环的斥力作用B.圆环中的感应电流方向保持不变C.桌面对圆环始终有摩擦力作用D.磁铁在O点两侧最高点的重力势能不相等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越来越多.现有两辆不同型号的电动汽车甲、乙,在同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朝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A.两车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1B.乙追上甲的时刻为15 s末C.乙刚出发时,甲车在其前方25 m处D.15 s后两车间距离开始逐渐增大4.1998年6月18日,清华大学对富康轿车成功地进行了中国轿车史上的第一次安全性碰撞试验,成为“中华第一撞”,从此,我国汽车整体安全性碰撞试验开始与国际接轨,在碰撞过程中,下列关于安全气囊的保护作用认识正确的是()A.安全气囊减小了驾驶员的动量的变化B.安全气囊减小了驾驶员受到撞击力的冲量C.安全气囊主要是减小了驾驶员的动量变化率D.安全气囊延长了撞击力的作用时间,从而使动量变化更大5.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关于物理学家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首先设想出的理想实验是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这是将可靠的事实与理论思维结合起来的研究方法B.安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C.卢瑟福预言了中子的存在,并通过实验发现了中子D .卡文迪许通过扭秤装置测出了静电力常量的数值6.如图,某同学用绳子拉动木箱,使它从静止开始沿粗糙水平路面运动至具有某一速度,木箱获得的动能一定( )A .小于拉力所做的功B.等于拉力所做的功 C .等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D.大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7.根据高中所学知识可知,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将落在正下方位置.但实际上,赤道上方200 m 处无初速下落的小球将落在正下方位置偏东约6 cm 处,这一现象可解释为,除重力外,由于地球自转,下落过程小球还受到一个水平向东的“力”,该“力”与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成正比.现将小球从赤道地面竖直上抛,考虑对称性,上升过程该“力”水平向西,则小球( )A .到最高点时,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和速度均为零B .到最高点时,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和速度均不为零C .落地点在抛出点东侧D .落地点在抛出点西侧8.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以下关于物理学史和所用物理学思想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伽利略应用理想实验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 .微小形变的演示、卡文迪许用扭秤测出引力常量和库仑用扭秤研究电荷之间的作用力都采用了放大法C .瞬时速度定义、瞬时加速度定义应用了极限法D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用各小段的位移之和代表物体的位移应用了微元法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居里夫妇发现了铀和含铀矿物的天然放射现象B .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电子的衍射实验说明粒子具有波动性C .爱因斯坦在实验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个使光的微粒理论得以东山再起的重要现象——光电效应D .卢瑟福通过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实验,发现了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的粒子组成的,并测出了该粒子的比荷10.下列问题的研究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的是( )A .在不考虑带电体的大小和形状时,常用点电荷代替带电体B .在研究复杂电路时,可用总电阻代替所有电阻产生的效果C .速度v =Δx Δt,当Δt 非常小时可表示t 时刻的瞬时速度D.在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11.在牛顿发现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过程中,得出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表达式后推出行星对太阳的引力表达式,是一个很关键的论证步骤,这一步骤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A.研究对象的选取 B.理想化过程C.控制变量法 D.等效法12.下面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电场强度的定义式为E=Fq,这个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B.在“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的实验中,为计算弹簧弹力所做的功,把拉伸弹簧的过程分为很多小段,拉力在每小段可以认为是恒力,用各小段做功的代数和代表弹力在整个过程所做的功.这是应用了微元法的思想C.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这里采用了等效代替的思想方法D.在不需要考虑带电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常用点电荷来代替带电体,这是应用了假设法13.以下是力学中的三个实验装置,由图可知这三个实验共同的物理思想方法是()A.极限的思想方法 B.放大的思想方法C.控制变量的方法 D.猜想的思想方法二、多项选择题14.以下说法符合物理史实的是()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且用扭秤装置测出了引力常量C.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描述为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奠定了基础D.库仑认为在电荷的周围存在着由它产生的电场,并提出用电场线简洁地描述电场15.在物理学建立、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由它们的重量决定,伽利略在他的《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利用逻辑推断,使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陷入了困境B.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对他导师第谷观测的行星数据进行了多年研究,得出了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C.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卡文迪许扭秤”首先较准确的测定了静电力常量D.楞次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研究提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方法——楞次定律16.在科学发展史上,每一位科学家的成果无一例外的都是在前人成果及思想方法的启迪下,点燃了自己智慧的火花,并加之自己的实践及对理论的创新归纳总结而得出的.下列叙述符合物理史实的是()A.伽利略传承了亚里士多德关于力与运动关系的物理思想,开创了某些研究物理学的科学方法B.牛顿在归纳总结伽利略、笛卡儿等科学家的结论的基础上得出了经典的牛顿第一定律C.库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扭秤实验研究得出了库仑定律D.楞次在对理论基础和实验资料进行严格分析后,提出了电磁感应定律17.为了认识复杂的事物规律,我们往往从事物的等同效果出发,将其转化为简单的、易于研究的事物,这种方法称为等效替代法,下列哪些物理概念的建立使用了等效替代思想()A.惯性 B.重心C.平均速度 D.合力与分力18.下列关于物理学发展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伽利略通过大量实验,发现只要斜面的倾角一定,不同质量的小球从不同高度开始滚动,小球的加速度都是相同的B.奥斯特为了解释磁体产生的磁场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C.楞次在对理论基础和实验资料进行严格分析后,提出了电磁感应定律D.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经过多次实验,比较准确地测定了电子的电荷量答案与解析物理观念、物理、思想方法与物理学史1.D随地球自转的物体在地球两极位置受到地球对该物体的万有引力等于其重力,在其他位置受到地球对该物体的万有引力都大于其重力,选项A错误;磁悬浮列车运行过程中悬浮于轨道上方,所受磁力等于列车的重力,列车在竖直方向上没有加速度,所以运行的磁悬浮列车不是处于失重状态,选项B错误,β射线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释放出的电子形成的电子流,β射线具有中等的穿透能力,选项C错误;法拉第最早引入了电场的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形象地描述电场,选项D正确.2.D由楞次定律可知,磁铁靠近圆环时受到斥力作用,远离圆环时受到引力作用,A错误;磁铁由释放到第一次运动到右侧最高点的过程中,穿过圆环的磁通量先增大后减小,由于穿过圆环的磁场方向不变,而磁通量的变化趋势发生了改变,因此感应电流的方向发生变化,B错误;分析可知,在磁铁摆到竖直方向时,磁铁与环的作用力在竖直方向,环在水平方向没有运动趋势,此时桌面对圆环无摩擦力作用,C错误;由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流总是阻碍磁铁的相对运动,感应电流对磁铁的作用力总是阻力,因此磁铁的运动为阻尼运动,因此磁铁在右侧的最高点比释放点略低,则磁铁在两侧最高点的重力势能不相等,D正确.3.C由加速度定义式易得,甲车加速阶段的加速度a1=2 m/s2,乙车加速度a2=1 m/s2,A项错误;速度—时间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故在15 s内,甲车位移大于乙车位移,B项错误;由图象可知,t=5 s时乙车出发,此时甲车的位移为25 m,又两车从同一地点出发,故C项正确;15 s后,乙车速度大于甲车速度,在15 s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故两车距离开始不断减小,D项错误.4.C碰撞过程中,驾驶员的初、末动量与是否使用安全气囊无关,A项错误;由动量定理可知,驾驶员受到的撞击力的冲量不变,B项错误;安全气囊延长了撞击力的作用时间,但是撞击力的冲量一定,故驾驶员的动量变化不变、动量变化率减小,C项正确,D项错误.5.B理想实验是伽利略首先设想出的,A错误;安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B正确;卢瑟福预言了中子的存在,卢瑟福的学生查德威克通过实验发现了中子,C错误;卡文迪许测出了引力常量的数值,D错误.6.A由动能定理W F-W f=E k-0,可知木箱获得的动能一定小于拉力所做的功,A 正确.7.D由于该“力”与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成正比,所以从小球抛出至运动到最高点过程,该“力”逐渐减小到零,将小球的上抛运动分解为水平和竖直两个分运动,由于上升阶段,水平分运动是向西的变加速运动(水平方向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故小球到最高点时速度不为零,水平向西的速度达到最大值,故选项A错误;小球到最高点时竖直方向的分速度为零,由题意可知小球这时不受水平方向的力,故小球到最高点时水平方向加速度为零,选项B 错误;下降阶段,由于受水平向东的力,小球的水平分运动是向西的变减速运动(水平方向加速度大小逐渐变大),故小球的落地点在抛出点西侧,选项C 错误,D 正确.8.A 伽利略应用理想实验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微小形变的演示、卡文迪许用扭秤测出引力常量和库仑用扭秤研究电荷之间的作用力都采用了放大法;瞬时速度定义、瞬时加速度定义应用了极限法;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用各小段的位移之和代表物体的位移应用了微元法.9.B 贝可勒尔发现了铀和含铀矿物的天然放射现象,居里夫妇发现了钋、镭元素,选项A 错误;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电子的衍射实验说明粒子具有波动性,选项B 正确;赫兹在实验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个使光的微粒理论得以东山再起的重要现象——光电效应,选项C 错误;汤姆孙通过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实验,发现了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的粒子组成的,并测出了该粒子的比荷,故D 错误.10.C 点电荷是理想模型法,A 错误;在研究复杂电路时,可用总电阻代替所有电阻产生的效果,应用了等效替代法,B 错误;速度v =Δx Δt,当Δt 非常小时可表示t 时刻的瞬时速度,应用了极限思想法,C 正确;在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时,应用了控制变量法,D 错误.11.D 对于太阳与行星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太阳和行星的地位完全相同,既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符合关系式F ∝m 星r 2,依据等效法,行星对太阳的引力也符合关系式F ∝m 日r 2,故D 项正确.12.B 电场强度的定义式为E =F q,这个定义应用了比值定义法,故A 错误;在“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的实验中,由于弹力是变力,为计算弹簧弹力所做的功,把拉伸弹簧的过程分为很多小段,拉力在每小段可以认为是恒力,用各小段做功的代数和代表弹力在整个过程所做的功,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方法叫做微元法,故B 正确;研究多个变量时,应控制一些不变量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探究加速度、力、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故C错误;用点电荷代替带电体,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方法叫做理想模型法,故D错误.13.B这三个实验共同的物理思想方法是把微小量进行放大,使之能够观察和测量,即放大的思想方法,选项B正确.14.AC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选项A正确;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用扭秤装置测出了引力常量,选项B错误;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描述为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奠定了基础,选项C正确;法拉第认为在电荷的周围存在着由它产生的电场,并提出用电场线简洁地描述电场,选项D错误.15.AB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由它们的重量决定,伽利略在他的《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利用逻辑推断,使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陷入了困境,选项A正确;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对他导师第谷观测的行星数据进行了多年研究,得出了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选项B正确;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卡文迪许扭秤”首先较准确的测定了万有引力常量,选项C错误,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楞次研究得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方法——楞次定律,选项D错误.16.BC伽利略不是传承而是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关于力与运动关系的物理思想,A 错;法拉第提出了电磁感应定律,D错;B、C符合历史事实.17.BCD重心是将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等效为集中于一点;平均速度是将变速运动过程等效为匀速运动过程,匀速运动的速度则为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合力与分力是使力的作用效果相同.18.AD伽利略通过大量实验,发现只要斜面的倾角一定,不同质量的小球从不同高度开始滚动,小球的加速度都是相同的,选项A正确;安培为了解释磁体产生的磁场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选项B错误;法拉第在对理论基础和实验资料进行严格分析后,提出了电磁感应定律,选项C错误;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经过多次实验,比较准确地测定了电子的电荷量,选项D正确.。
2020届高考物理第二轮专题复习选择题模拟演练:物理学史、物理学思想与方法(含解析)
2020届高考物理第二轮专题复习选择题模拟演练物理学史、物理学思想与方法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设计了理想斜面实验,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与他同时代的法国科学家笛卡尔补充和完善了伽利略的观点,并明确指出,除非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将永远保持其静止或运动状态,永远不会使自己沿曲线运动,而只保持在直线上运动B.库仑不但提出了场的概念,而且采用电场线描述电场,还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台发电机C.牛顿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D.摩擦起电现象中,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是一种,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是另一种,美国科学家密立根把前者命名为正电荷,把后者命名为负电荷,并且用油滴实验最早测出了元电荷的数值2、在物理学发展历史中,许多物理学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下列关于物理学家所做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伽利略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的观点B.牛顿依据大量的观察数据归纳成简洁的三定律,揭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C.库仑引入“电场”的概念来解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D.奥斯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3、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为了得出同实验相符的黑体辐射公式,爱因斯坦提出了能量子假说B.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说明了原子核外电子的轨道是不连续的C.汤姆孙通过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发现阴极射线由带负电的粒子组成D.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发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4、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开辟了能源利用的新时代B.牛顿利用扭秤实验,首先测出引力常量,为人类实现飞天梦想奠定了基础C.安培首先提出了“场”的概念,使人们认识了物质存在的另一种形式D.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相结合的方法,得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5、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伽利略发现了单摆的周期公式B.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C.库仑通过扭秤实验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D.牛顿通过斜面理想实验得出了维持运动不需要力的结论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了胡克定律,提出了关于“太阳对行星的吸引力与行星到太阳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猜想B.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发现了海王星C.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利用扭秤装置测得万有引力常量,“称量了地球的重量”D.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比较准确地测定了电子的电荷量,获得诺贝尔奖7.下列关于物理学史、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B.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微量放大的方法C.牛顿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使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普勒提出行星运动规律,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精确的计算得出万有引力常量C.万有引力常量是库仑通过扭秤实验测量得出的D.法拉第最早引入了场的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描述电场9.在物理学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通过逻辑推理和实验认为:重物比轻物下落的快B.牛顿根据理想斜面实验,首先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卡文迪许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D.法拉第以他深刻的洞察力提出电场的客观存在,并且引入了电场线10、牛顿建立的经典力学体系,是人类认识自然及历史的第一次大飞跃和理论的大综合,它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并对科学发展的进程以及人类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标志着近代理论自然科学的诞生,并成为其他各门自然科学的典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GB.牛顿通过论证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与他的引力理论间的一致性,证明了天上力学和地上力学的统一性,所以牛顿定律在非惯性系中也成立C.在著名的“月-地检验”中,人们计算出了月球绕地球运动轨道的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13 600D.牛顿第一定律又被称为惯性定律,任何物体都有惯性,速度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伽利略设计的斜面实验巧妙地借用了“冲淡”重力的方法,通过实验现象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的错误结论B.牛顿第一、第二、第三定律都可以用实验直接验证C.第谷通过多年的观测,积累了大量可靠的数据,在精确的计算分析后得出了行星运动三定律D.动量定理不仅适用于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而且对于微观粒子和高速(接近光速)运动的物体也适用12、2014年,我国在实验中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取得世界级成果.实验在物理学的研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B.密立根利用油滴实验发现电荷量都是某个最小值的整数倍C.牛顿运用理想斜面实验归纳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D.库仑做库仑扭秤实验时采用了归纳的方法13、2018年3月14日,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威廉·霍金逝世,享年76岁,引发全球各界悼念.在物理学发展的历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为物理学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做的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卡文迪许将行星与太阳、地球与月球、地球与地面物体之间的引力规律推广到宇宙中的一切物体,得出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B.根据玻尔理论,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将释放出核能C.布拉凯特利用云室照片发现,粒子击中氮原子形成复核,复核不稳定,会放出一个质子D.爱因斯坦的光子说认为,只要增加光照时间,使电子多吸收几个光子,所有电子最终都能跃出金属表面成为光电子14、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玻尔原子理论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成功地解释了各种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B.普朗克通过研究黑体辐射提出能量子的概念,成为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C.库仑最早测出了元电荷e 的数值D.牛顿推翻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15、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牛顿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B.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他概括出四类情况能够产生感应电流C.伽利略直接通过研究自由落体实验得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运动D.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时将直导线沿南北方向、平行于小磁针放置在其上方,给导线通电,发现小磁针偏转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说明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采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物理量有:电场强度E =F q ,电容C =Q U,加速度a =F mC.库仑通过实验得出了库仑定律,并用扭秤实验最早测量出了元电荷e 的数值D.放射性元素发生一次β衰变,新核原子序数比原来核序数增加117.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通过理想斜面实验证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万有引力定律和万有引力常量是牛顿发现并测量出的C.元电荷的数值最先是由库仑通过油滴实验测出的D.电场这个“场”的概念最先是由法拉第提出的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历史上首先正确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物理学家是牛顿C.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同时测出了引力常量D.伽利略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以及能量的概念19、伽利略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过程中,开创了如下框图所示的一套科学研究方法,其中方框2和4中的方法分别是( ) 观察现象→2→逻辑推理→4→修正推广→…A.实验检验,数学推理B.数学推理,实验检验C.提出假设,实验检验D.实验检验,合理外推20、(多选)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B.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答案与解析1.A解析:伽利略设计了理想斜面实验,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与他同时代的法国科学家笛卡尔补充和完善了伽利略的观点,并明确指出,除非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将永远保持其静止或运动状态,永远不会使自己沿曲线运动,而只保持在直线上运动,故A正确;法拉第不但提出了场的概念,而且采用电场线描述电场,还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台发电机,故B错误;伽利略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故C错误;富兰克林把自然界的两种电荷命名为正电荷和负电荷,故D错误.2.A解析:伽利略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的观点,选项A正确;开普勒依据第谷的大量的观察数据归纳成简洁的三定律,揭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选项B错误;法拉第引入“电场”的概念来解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选项C错误;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选项D错误.3.C解析:为了得出同实验相符的黑体辐射公式,普朗克提出了能量子假说,选项A错误;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量的电子的电量;玻尔根据氢光谱的特点,提出了核外电子的轨道是不连续的,故B错误;汤姆孙通过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发现阴极射线由带负电的粒子组成,选项C正确;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得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理论,选项D错误.解析:法拉第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开辟了能源利用的新时代,故A错误;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首先测出引力常量,为人类实现飞天梦想奠定了基础,故B错误;法拉第首先提出了“场”的概念,使人们认识了物质存在的另一种形式,故C错误;伽利略利用实验和推理相结合的方法,得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D正确.] 5.B [伽利略发现了单摆的等时性,惠更斯得出了单摆的周期公式,A错误;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B正确;库仑首先通过扭秤实验得出了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牛顿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C错误;伽利略通过斜面理想实验得出了维持运动不需要力的结论,D错误.6.C解析: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了胡克定律,提出了关于“太阳对行星的吸引力与行星到太阳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猜想,选项A正确;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发现了海王星,选项B正确;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测得万有引力常量,“称量了地球的重量”,选项C错误;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比较准确地测定了电子的电荷量,获得诺贝尔奖,选项D正确.解析: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故A正确;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抽象思维、数学推导和科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故B错误;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C错误;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使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故D错误.8.D解析:开普勒提出行星运动规律,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选项A 错误;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得万有引力常量,选项B、C错误;法拉第最早引入了场的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描述电场,选项D正确.9.D解析:伽利略通过逻辑推理和实验认为:重物与轻物下落一样快,故A错误;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首先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B错误;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利用“卡文迪许扭秤”首先较准确的测定了万有引力常量,故C错误;法拉第提出电场是一种客观存在,并且引入了电场线,故D正确.解析: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用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G,选项A错误;牛顿通过论证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与他的引力理论间的一致性,证明了天上力学和地上力学的统一性,但是牛顿定律在非惯性系中不成立,选项B错误;在著名的“月-地检验”中,人们计算出了月球绕地球运动轨道的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13 600,选项C正确;牛顿第一定律又被称为惯性定律,任何物体都有惯性,质量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选项D错误.11.D解析: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伽利略巧妙地利用斜面实验来冲淡重力影响使得时间更容易测量,最后逻辑推理证明了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故A错误;牛顿第二、第三定律都可以用实验直接验证,牛顿第一定律不能通过实验来验证,选项B错误;第谷通过多年的观测,积累了大量可靠的数据,开普勒在精确的计算分析第谷的观测数据后得出了行星运动三定律,选项C错误;动量定理不仅适用于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而且对于微观粒子和高速(接近光速)运动的物体也适用,选项D正确.解析:在探究求合力方法的实验中使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故A错误;电子所带电荷量的精确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得的,他测定了数千个带电油滴的电荷量,发现这些电荷量都等于某个最小电荷量的整数倍,故B正确;伽利略首创了理想实验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理想斜面实验,故C错误;库仑做库仑扭秤实验时利用了微小量放大的方法,故D错误.13.C解析:牛顿将行星与太阳、地球与月球、地球与地面物体之间的引力规律推广到宇宙中的一切物体,得出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测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选项A错误;根据玻尔理论,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将释放出光能,不是核能,选项B错误;布拉凯特利用云室照片发现,粒子击中氮原子形成复核,复核不稳定,会放出一个质子,选项C正确;根据爱因斯坦的光子说认为,只要入射光的频率小于截止频率,即使增加光照时间,也不可能发生光电效应,故D错误.14.B解析:玻尔原子理论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故A 错误;普朗克通过研究黑体辐射提出能量子的概念,成为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故B 正确;密立根最早测出了元电荷e 的数值,故C 错误;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假设没有摩擦,物体将一直运动下去不会停止,从而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D 错误.15.D解析: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伽利略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A 错误;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但没有总结四类情况能够产生感应电流,B 错误;伽利略通过对不同斜面上物体的运动的研究,推测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运动,C 错误;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时将直导线沿南北方向、平行于小磁针放置在其上方,给导线通电,发现小磁针偏转,D 正确.16.D解析: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说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A 错误;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物理量在物理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电场强度E =F q ,电容C =Q U ,而加速度a =F m,公式中a 与F 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不属于比值定义法,故B 错误;库仑用扭秤实验最早得出库仑定律,密立根测出了元电荷e的数值,故C错误;放射性元素发生一次β衰变,放射出一个电子,原子序数增加1,故D正确.17.D解析: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证明了力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A错误;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而引力常量由卡文迪许测出,B 错误;密立根利用油滴实验,测出的油滴带电量均为一个最小单元的整数倍,把这个最小带电单元叫做元电荷,它是自然界中最小的电荷量,C错误;19世纪30年代,法拉第提出另一种观点,认为一个电荷的周围存在着由它产生的电场,另外一个电荷受到的作用力就是这个电场给予的,他还引入了电力线(又称电场线)来描述电场的性质,这个方法一直被沿用至今,故D正确.]18.D解析: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A错误;历史上首先正确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物理学家是伽利略,故B错误;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测出了引力常量,故C错误;伽利略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以及能量的概念,故D正确.19.C解析:这是依据思维程序排序的问题,这一套科学研究方法,要符合逻辑顺序,即通过观察现象,提出假设,根据假设进行逻辑推理,然后对自己的逻辑推理进行实验验证,紧接着要对实验结论进行修正推广,故C正确,A、B、D错误.20.AD解析:物体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即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则A项正确;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可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则B项错误;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是由于受到改变运动状态的向心力作用,其运动状态是不断变化的,则C项错误,D项正确.。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热点专练热点一物理学史及物理思想方法专项训练
热点一物理学史及物理思想方法高考对本考点的考查主要在对物理学史中重要发现、物理模型、重要物理方法的认识和对重要实验科学探究思想的理解上。
在备考时主要是对课本中出现的影响世界的重要发现及人物做一些了解,如力学中的伽利略、牛顿等,电磁学中的奥斯特、法拉第等,注意这些优秀物理学家的突破性思想及结论。
考向一考查物理学史或物理方法(多选)物理与科技和生活密切相关,物理的思想方法已经渗透到其他领域,下列关于物理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实验中,采用了等效替代法B.在研究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时,若带电体的尺寸远小于它们之间的距离,就可以把带电体看作点电荷,这是采用了微元法C.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把质点所受的两个力合成为一个力,采用了等效替代法D.把电子绕原子核的运动和行星绕太阳的运动相比较,利用电子和原子核之间的库仑力等于电子的向心力得出电子运动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关系,采用了类比法[解析] 由于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的合外力、物体的质量有关,所以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实验中,需要保持物体的质量不变,采用了控制变量法,选项A错误;在研究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时,若带电体的尺寸远小于它们之间的距离,就可以把带电体看作点电荷,这是采用了理想模型法,选项B错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把质点所受的两个力合成为一个力,采用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选项C正确;把电子绕原子核的运动类比为行星绕太阳的运动,利用电子和原子核之间的库仑力等于向心力可以得出电子运动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关系,选项D正确。
[答案] CD考向二以科研发现为背景围绕某知识点考查(多选)(2018·全国Ⅰ)2017年,人类第一次直接探测到来自双中子星合并的引力波。
根据科学家们复原的过程,在两颗中子星合并前约100 s时,它们相距约400 km,绕二者连线上的某点每秒转动12圈。
将两颗中子星都看作是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由这些数据,万有引力常量并利用牛顿力学知识,可以估算出这一时刻两颗中子星A.质量之积B.质量之和C.速率之和 D.各自的自转角速度[解析] 这两颗中子星合并可视为双星系统,二者距离L,共同角速度ω已知由GM1M2L2=M1ω2·r1=M2ω2·r2可知GM2=ω2·r1L2GM1=ω2·L2L2G(M1+M2)=ω2(r1+r2)L2GM=ω2LL2可求质量之和M=ω2L3/G,B正确,A错;v1=ω·r1v2=ω·r2v1+v2=ω(r1+r2)=ωL可知C正确;由已知知识无法求出自转规律D错误。
高中物理《物理方法》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物理方法》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根据速度定义式v=xt∆∆,当Δt极短时,x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下列物理方法中的()A.控制变量法B.假设法C.微元法D.极限法2.牛顿把光看做沿直线前进的“弹丸”、惠更斯把光看做和“水波”一样的机械波,都是运用了()A.理想化模型法B.类比法C.控制变量法D.等效替代法3.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分成很多小段,然后将各小段位移相加,这种处理问题的方法是()A.微元法B.理想模型法C.等效替代法D.控制变量法4.物理学中,总电阻与支路电阻,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所体现的共同科学方法是()A.比值定义法B.控制变量法C.理想棋型法D.等效替代法5.下列关于物理思想、物理方法、物理实验、物理学史,说法不正确的是()A.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加逻辑推理的方法研究了自由落体运动B.法拉第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总结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C.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个小段的位移相加,这应用了“微元法”D.电场强度FEq=和磁感应强度FBIL=都是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例子6.下列不属于物理模型的是()A.点电荷B.元电荷C.磁感线D.匀强磁场7.下列式子中不属于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是()A.Fam=B.FEq=C.WPt=D.xvt∆=∆8.物理学的发展,推动了技术的进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研究地球围绕太阳运动时,用质点来代替地球、太阳的方法叫假设法B.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成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得出物体的位移,这里采用了微元法C.法拉第在实验中观察到,在通有恒定电流的导线附近的导体线圈中会出现感应电流D.汤姆孙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电子,表明原子核是可以分割的二、多选题9.学习物理除了知识的学习外,还要了解物理学家对物理规律的发现,领悟并掌握处理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物理学史、物理学思想方法专练(含解析)教科版-教科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
物理学史、物理学思想方法1.(2019·山东潍坊市下学期高考模拟)在物理学中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如下物理量的表达式不是由比值法定义的是( )A .加速度定义式a =Δv ΔtB .点电荷电场场强E =k Q r 2C .磁感应强度B =F ILD .电阻R =U I2.(2019·山东临沂市质检)如下关于物理思想方法的表示中正确的答案是( )A .理想化模型是把实际问题理想化,略去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例如质点、点电荷、光滑面、位移等都是理想化模型B .重心、分力与合力和交变电流的有效值等概念的建立都表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C .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通常采用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这应用了微元法D .根据加速度定义式a =Δv Δt ,当Δt 趋近于零时,Δv Δ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某时刻的瞬时加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控制变量法3.(2019·江西重点中学协作体第一次联考)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2018年11月16日通过“修订国际单位制决议,正式更新了质量单位“千克〞、电流单位“安培〞、温度单位“开尔文〞和物质的量单位“摩尔〞4项根本单位定义方法.其中开尔文将用玻尔兹曼常数(K )定义,玻尔兹曼常数的物理意义是单个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E k 随热力学温度T 变化的系数,表达式为E k =32KT ,那么玻尔兹曼常数的单位应为( )A.kg·m 2s·KB.N·m s 2·KC.W KD.V·As K4.(2019·湖北鄂南高中、华师一附中等八校第一次联考)2018年11月16日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修订国际单位制〞决议,正式更新包括国际标准质量单位“千克〞在内的4项根本单位定义,新国际单位体系采用物理常数重新定义质量单位“千克〞、电流单位“安培〞、温度单位“开尔文〞和物质的量单位“摩尔〞.以F 表示力,v 表示速度,a 表示加速度,x 表示位移,t 表示时间,m 表示质量,借助单位制可知,如下表达式可能正确的答案是( )A .x =Ft mB .t =x aC .v =xatD .a =x t 2 5.(2019·湖南娄底市下学期质量检测)1766年英国的普里斯特利通过实验证实了带电金属空腔不仅对位于空腔内部的电荷没有静电力的作用,而且空腔内部也不带电.他受到万有引力定律的启发,猜测两个点电荷(电荷量保持不变)之间的静电力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1785年法国的库仑通过实验证实了两个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如下说法不正确的答案是.......( ) A .普里斯特利的实验明确,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带电金属空腔内部的电场强度处处为0B .普里斯特利的猜测运用了“类比〞的思维方法C .库仑定律的公式适用于直接求解任何两个带电体之间的静电力D .库仑利用扭秤装置验证了两个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6.(2020·福建三明市质量检测)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 .在建立“合力与分力〞和“点电荷〞的概念时都用到了“等效替代〞方法B .“Wb/m 2〞和“N·A/m〞均可用来表示磁感应强度的单位C .伽利略用斜面实验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开创了运用逻辑推理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科学方法D .安培首先提出了“场〞的概念,使人们认识了物质存在的另一种形式7.(2019·市东城区上学期期末)如下关于物理学史或物理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 )A .伽利略利用斜面“外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直接测量铜球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得到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B .速度、加速度、动量和动能都是利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C .物理模型在物理学的研究中起了重要作用,其中“质点〞“点电荷〞“光滑的轻滑轮〞“轻弹簧〞等都是理想化模型D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定了引力常量G8.(2019·福建福州市期末质量检测)在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时,伽利略设计了著名的理想斜面实验如图1所示,将可靠的事实和逻辑推理结合起来,能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下面给出了伽利略斜面实验的五个事件,请对事件的性质进展判断并正确排序:由A点静止释放的小球,①假设没有摩擦时,能滚到另一斜面与A点等高的C点;②当减小斜面动摩擦因数时,滚到另一斜面的最高位置,更接近于等高的C点;③假设没有摩擦时减小斜面BC的倾角,小球将通过较长的路程,到达与A点等高的D点;④假设没有摩擦时当另一斜面放置水平时,小球将沿水平面一直运动下去;⑤不能滚到另一斜面与A点等高的C点.以下正确的答案是( )图1A.事实⑤→事实②→推论①→推论③→推论④B.事实⑤→事实②→推论③→事实①→推论④C.事实⑤→事实②→事实①→推论③→推论④D.事实⑤→事实②→推论①→事实③→推论④9.(2019·某某梧州市2月联考)牛顿、伽利略等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库仑最早通过实验比拟准确地测出电子的电荷量B.牛顿做了著名的斜面实验,得出轻重物体自由下落一样快的结论C.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D.光电效应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只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跟产生光电效应的材料无关10.(2019·河南驻马店市第一学期期末)法拉第是一位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他在电磁学方面做出了根底而重要的贡献,被称为“电学之父〞和“交流电之父〞.关于法拉第的成就,以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B.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C.验证了麦克斯韦关于电磁波的预言D.提出场的概念,认为电场对电荷有力的作用11.(2020·安徽黄山市检测)物理学家通过对实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获得正确的科学知识,推动物理学的开展.如下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A.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B.法拉第最早在实验中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现象,从而揭开了电磁学的序幕C.爱因斯坦给出了光电效应方程,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D.法国学者库仑最先提出了电场概念,并通过实验得出了库仑定律12.(2019·山东临沂市2月质检)2018年3月14日,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威廉·霍金逝世,引发全球各界悼念.在物理学开展的历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为物理学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关于如下几位物理学家所做科学贡献的表示中,正确的答案是( ) A.卡文迪许将行星与太阳、地球与月球、地球与地面物体之间的引力规律推广到宇宙中的一切物体,得出万有引力定律B.法拉第通过长时间的实验研究发现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C.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Be原子核发现了中子D.爱因斯坦的光子说认为,只要光照时间足够长,所有电子最终都能跃出金属外表成为光电子13.(2019·广东惠州市高三期末)如下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牛顿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B.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他概括出四类情况能够产生感应电流C.伽利略直接通过研究自由落体实验得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运动D.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时将直导线沿南北方向、平行于小磁针放置在其上方,给导线通电,发现小磁针偏转14.(2019·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第一次诊断)图2中图片来源于教材,与它们相关的知识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图2A.甲图,牛顿通过实验和逻辑推理将斜面倾角推近90°的方法,论证了自由落体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开启了实验检验猜测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改变了人类对物体运动的认识B.乙图,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库仑扭秤测定了引力常量G,获得了“测量地球质量的人〞的美誉C .丙图,“光电效应〞实验揭示了光的粒子性,爱因斯坦为此提出了光子说理论,建立了光电效应方程,认识到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特征.爱因斯坦被称为“量子之父〞D .丁图,重核裂变产生的中子能使核裂变反响连续地进展,核能持续地释放,这称为链式反响答案精析1.B [加速度定义式a =Δv Δt,用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来定义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故A 不符合题意;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根据库仑定律有F =k r 2,如此根据场强的公式可以得到点电荷电场强度公式为E =F q =k Q r 2,可知点电荷电场场强E =k Qr 2,不是由比值法定义的,是根据场强公式推导出的,故B 符合题意;磁感应强度公式B =F IL 是比值法定义的,磁感应强度B 与安培力F 、电流I 与导线长度L 均无关,故C 不符合题意;电阻R =U I,即电阻与电压无关,与电流也无关,是由比值法定义的,故D 不符合题意.]2.B [理想化模型是把实际问题理想化,略去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例如质点、点电荷、光滑面等都是理想化模型,但是位移是物理概念,不属于理想模型,选项A 错误;重心、分力与合力和交变电流的有效值等概念的建立都表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选项B 正确;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通常采用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这应用了控制变量法,选项C 错误;根据加速度定义式a =Δv Δt ,当Δt 趋近于零时,Δv Δ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某时刻的瞬时加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法,选项D 错误.]3.D [据E k =32KT ,得K =2E k 3T.E k 的单位为J,1J =1kg·m 2/s 2或1J =1W·s,热力学温度T 的单位为开尔文K ,如此玻尔兹曼常数的单位为kg·m 2s 2·K 或W·s K,故A 、C 错误;1J =1N·m 或1J =1V·A·s,热力学温度T 的单位为开尔文K ,如此玻尔兹曼常数的单位为N·m K 或V·A·s K,故B 错误,D 正确.]4.B [Ft m 的单位为m·s -1,而位移x 的单位为m ,故A 错误;x a 的单位为s 2,x a 的单位为s ,故B 正确;xat 的单位为m 2·s -1,xat 的单位为12m s -⋅,故C 错误;xt2的单位为m·s -2,x t 2的单位为112m s -⋅,故D 错误.] 5.C [普里斯特利的实验明确,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带电金属空腔内部的电场强度处处为0,故A 正确;普里斯特利联想到万有引力定律的猜测,故运用了“类比〞的思维方法,故B 正确;库仑定律的公式适用于求解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不能直接求解任何两个带电体之间的静电力,故C 错误;库仑利用扭秤装置验证了两个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故D 正确.]6.C [在建立“合力与分力〞的概念时用了“等效替代〞方法,建立“点电荷〞概念是利用了理想模型法,选项A 错误;“Wb/m 2〞和“N/(m·A)〞均可用来表示磁感应强度的单位,选项B 错误;伽利略用斜面实验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开创了运用逻辑推理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科学方法,选项C 正确;法拉第首先提出了“场〞的概念,使人们认识了物质存在的另一种形式,选项D 错误.]7.C [伽利略时代,没有先进的测量手段和工具,为了“冲淡〞重力作用,采用斜面实验,其实就是为了使物体下落时间长些,减小实验误差,根据实验结果,伽利略将实验结论进展合理的外推,得到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但不是直接得出的落体规律,应当选项A 错误;速度、加速度是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但是动量和动能都不是,应当选项B 错误;物理模型在物理学的研究中起了重要作用,其中“质点〞“点电荷〞“光滑的轻滑轮〞“轻弹簧〞等都是理想化模型,应当选项C 正确;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测定了引力常量,应当选项D 错误.]8.A9.C [密立根最早通过油滴实验测出了电子电荷量的大小,A 错误;伽利略做了著名的斜面实验,得出轻重物体自由下落一样快的结论,B 错误;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C 正确;根据E km =hν-W 0可知,光电效应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的频率和材料的逸出功都有关,D 错误.]10.D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发现了楞次定律,选项A 错误;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选项B 错误;赫兹验证了麦克斯韦关于电磁波的预言,选项C 错误;法拉第提出场的概念,认为电场对电荷有力的作用,选项D 正确.]11.C [玻尔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选项A错误;奥斯特最早在实验中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现象,从而揭开了电磁学的序幕,选项B错误;爱因斯坦给出了光电效应方程,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选项C正确;法拉第最先提出了电场概念,库仑通过实验得出了库仑定律,选项D错误.]12.C [牛顿将行星与太阳、地球与月球、地球与地面物体之间的引力规律推广到宇宙中的一切物体,得出万有引力定律,选项A错误;奥斯特通过长时间的实验研究发现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选项B错误;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Be原子核发现了中子,选项C正确;爱因斯坦的光子说认为,能否发生光电效应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光照时间无关,选项D 错误.]13.D [在物理学的开展历程中,伽利略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A错误;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但没有总结四类情况能够产生感应电流,B错误;伽利略通过对不同斜面上物体的运动的研究,推测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运动,C错误;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时将直导线沿南北方向、平行于小磁针放置在其上方,给导线通电,发现小磁针偏转,D正确.]14.D [题图甲,伽利略通过实验和逻辑推理将斜面倾角推近90°的方法,论证了自由落体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开启了实验检验猜测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改变了人类对物体运动的认识,选项A错误;题图乙,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测定了引力常量G,获得了“测量地球质量的人〞的美誉,选项B错误;题图丙,“光电效应〞实验揭示了光的粒子性,爱因斯坦为此提出了光子说理论,建立了光电效应方程,认识到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特征.普朗克在对黑体辐射的研究中,首先提出“能量子〞的概念,他被称为“量子之父〞,选项C错误;题图丁,重核裂变产生的中子能使核裂变反响连续地进展,核能持续地释放,这称为链式反响,选项D正确.。
高三物理下学期周练试题(5.)
咐呼州鸣咏市呢岸学校第二学期高三物理周练试题〔5〕一、选择题1.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力、长度和时间是力三个根本物理量,它们的单位牛顿、米和秒就是根本单位B. 法拉第最先提出电荷周围存在电场的观点C. 伽利略用“月地检验〞证实了万有引力律的正确性D. 牛顿在给出万有引力律的同时给出了引力常量2.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氢原子核外电子轨道半径越大,其原子能量越小B. 在核反中,比结合能较小的原子核转化成比结合能较大的原子核才会释放核能C. 射线是原子的核外电子电离后形成的电子流D. 氢原子从n=2的能级跃迁到n=l的能级辐射出的光恰好能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那么从n=3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辐射的光也可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3.关于力学单位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kg、m/s、m/s2是导出单位B. 后人为了牛顿,把 N 作为力的根本单位C. 在单位制中,时间的根本单位可以是 s,也可以是 hD. 只有在单位制中,牛顿第二律的表达式才是F=ma4.关于传感器,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传感器能将电学量按一规律转换成非电学量B. 金属热电阻是一种可以将电学量转换为热学量的传感器C. 干簧管是能够感知电场的传感器D. 半导体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5.某天体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自转周期为T,“北极点〞处的重力加速度是“赤道〞处重力加速度的k倍(k>1)。
假设该天体有一颗近地环绕卫星,那么近地环绕卫星的周期为A. B. C. D.6.如图1所示,在A板附近有一电子由静止开始向B板运动,那么关于电子到达B板时的速率,以下解释正确的选项是〔〕A.两板间距越大,加速的时间就越长,那么获得的速率越大B.两板间距越小,加速度就越大,那么获得的速率越大C.与两板间的距离无关,仅与加速电压U有关D.以上解释都不正确7.伽利略在<关于两门的对话>中写道:“我们将木板的一头抬高,使之略呈倾斜,再让铜球由静止滚下……为了测量时间,我们把一只盛水的大容器置于高处,在容器底部焊上一根口径很细的管子,用小杯子收集每次下降时由细管流出的水,然后用极精密的天平称水的重量.....〞。
物理学史、物理思想及方法(答案含解析)—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时练
一课一练70:物理学史、物理思想及方法1.(2020全国卷II)管道高频焊机可以对由钢板卷成的圆管的接缝实施焊接。
焊机的原理如图所示,圆管通过一个接有高频交流电源的线圈,线圈所产生的交变磁场使圆管中产生交变电流,电流产生的热量使接缝处的材料熔化将其焊接.焊接过程中所利用的电磁学规律的发现者为()A.库仑B.霍尔C.洛伦兹D.法拉第2.(2020天津卷)在物理学发展的进程中,人们通过对某些重要物理实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获得正确的理论认识。
下列图示的实验中导致发现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是()A.B.C.D.3.(2016全国卷III)关于行星运动的规律,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A.开普勒在牛顿定律的基础上,导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B.开普勒在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C.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找出了行星按照这些规律运动的原因D.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4.(2016天津卷)(多选)物理学家通过对实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获得正确的科学认知,推动物理学的发展,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A.赫兹通过一系列实验证实了麦克斯韦关于光的电磁理论B.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147N获得反冲核178O,发现了中子C.贝克勒尔发现的天然放射性向下,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D.卢瑟福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5.(2015天津卷)物理学重视逻辑,崇尚理性,其理论总是建立在对事实观察的基础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B .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具有核式结构C .α粒子散射实验的重要发现是电荷是量子化的D .密立根油滴实验表明核外电子的轨道是不连续的6.1916年,爱因斯坦基于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宇宙中存在引力波,他根据麦克斯韦的观点“电荷周围有电场,当电荷加速运动时,会产生电磁波”,提出了“当物体加速运动时,会辐射出引力波”的观点,这个研究过程采用了类比法.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合力、分力概念的建立体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B .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结果,能用实验直接验证C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理想模型法D .研究变速运动时,把变速运动看成很多小段匀速直线运动的累加,采用了微元法7.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科学假设法、建立理想模型法、微元法等等,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当Δt 非常非常小时,Δx Δ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法 B .用Δv Δt来描述速度变化快慢,采用了比值定义法 C .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D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运用了假设法8.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下列表述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A .法拉第首次引入电场线和磁感线,极大地促进了人类对电磁现象的研究B .伽利略猜想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C .牛顿利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D .胡克认为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9.(多选)学习物理除了知识的学习外,还要领悟并掌握处理物理问题的思想与方法.下列关于物理学中的思想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使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B .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微元法C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使用了理想化模型的思想方法D .卡文迪许开创性的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和静电力常量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千克、米、秒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B .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关系的实验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C .加速度a =F m 、功率P =W t的定义都运用了比值定义法 D .平均速度、合力、有效值等概念的建立运用了等效替代法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平均速度、总电阻、交变电流的有效值等概念的建立都体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B .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从而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C .库仑提出了电场线,用来形象地描述电场D .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总结出了右手螺旋定则12.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均为矢量的是( )A .路程和位移B .速度和加速度C .力和功D .电场强度和电势13.(多选)科学家关于物体运动的研究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 .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才会改变B .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运动必具有一定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C.笛卡儿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D.牛顿认为,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14.(多选)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观测、实验、假说和逻辑推理等方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高中物理《物理学史》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物理学史》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的是()A.光电效应揭示了光具有波动性B.玻尔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各种原子的发光现象C.爱因斯坦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D.赫兹从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2.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
下列表述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A.胡克认为任何条件下,弹簧的弹力都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B.伽利略用“月—地检验”证实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C.牛顿利用实验较为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D.卡文迪许利用实验较为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密立根用摩擦起电的实验发现了电子B.密立根用摩擦起电的实验测定了电子的电荷量C.密立根用油滴实验发现了电子D.密立根用油滴实验测定了电子的电荷量4.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的说法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微波炉加热食物是利用了微波有很强的热效应B.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安培通过实验发现磁场对运动电荷有力的作用D.麦克斯韦建立了经典电磁理论,并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5.历史上第一个在实验室里发现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的科学家和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者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两位()A.库仑,法拉第B.奥斯特,法拉第C.法拉第,奥斯特D.麦克斯韦,奥斯特6.有关科学家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安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总结出判定电流的磁场方向的方法——右手螺旋定则B.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通过实验捕捉到了电磁波C.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得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D.为了解释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普朗克提出了能量子的假设7.在物理学发展历史中,许多物理学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下列关于物理学家所做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说法的是()A.伽利略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的观点B.为了纪念牛顿,将力的国际单位命名为牛顿,并将其作为基本单位C.开普勒在牛顿定律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D.牛顿利用扭秤实验最先测出了引力常量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铀核(23892U)衰变为铅核(20682Pb)的过程中,要经过8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B.汤姆生通过研究天然放射现象发现了电子,并提出了“枣糕模型”C.一个氢原子从量子数3n=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最多可辐射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D.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可能是因为这束光的强度太小二、多选题9.在物理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
高三物理下学期周练试题(四)
峙对市爱惜阳光实验学校学2021—2021度第二学期物理周练试题〔三〕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44分,本大题共11小题,每题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至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至1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面有关物理学史和物理学方法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A.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由于物体下落时间太短,不易测量,因此采用了“冲淡重力〞的方法来测量时间,然后再把得出的结论合理外推B .根据速度义式,当△t 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义用了极限思想方法。
C .由可知,物体的加速度又叫做速度的变化率,其值由比值决。
D.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2.如下图,匀强电场中有一个以O为圆心、半径为R的圆,电场方向与圆所在平面平行,A、O两点电势差为U,一带正电的粒子在该电场中运动,经A、B两点时速度方向沿圆的切线,速度大小均为v0,粒子重力不计A.粒子在A、B间是做圆周运动B.粒子从A到B的运动过程中,动能先增大后减小C.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 =U RD.圆周上电势最高的点与O点的电势差为2U 3.如下图为一半径为R的均匀带电细环,其上单位长度带电量为η,取环面中心O为原点,以垂直于环面的轴线为x轴.设轴上任意点P到原点O的距离为x,以无限远处为零电势点,P点的电势为ϕ.那么下面给出的四个表达式中只有一个是合理的,这个合理的表达式是〔式中k为静电力常量〕A.ϕ=222R kR xπη+ B.ϕ=222RkR xπ+C.ϕ=222R kR xπη- D.ϕ=222R kR xπη+4.在物理学的开展过程中,的物理思想与方法对物理学的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以下关于物理思想和方法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质点和点电荷是同一种思想方法B.重心、合力和分力、总电阻都表达了效替换的思想C.加速度、电场强度、电势都是采取比值法义的物理量D.牛顿第一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能用直接验证5.一在平直公路上行驶。
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周周测试题 (2)
峙对市爱惜阳光实验学校致度〔上〕高三物理第一周周测卷一、选择题〔24分〕1.在物理学开展的过程中,家总结了许多重要的物理学思想与方法.以下有关物理学思想与方法的描述中正确的选项是〔〕A.在验证力的合成法那么的中利用了控制变量法的思想B.库仑在研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时,利用了微小量放大法的思想C.在研究加速度与合外力、质量的关系的中,利用了效替代的思想D.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把物体视为一个有质量的“点〞,即质点,利用了假设法的思想2.如图,在倾角为α的固光滑斜面上,有一用绳子栓着的长木板,木板上站着一只猫.木板的质量是猫的质量的2倍.当绳子突然断开时,猫立即沿着板向上跑,以保持其相对斜面的位置不变.那么此时木板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为( )A.sin2g B.gsinα C.gsinα D.2gsinα3.如下图,用力F把铁块压在竖直墙上不动,那么,当F增大时,关于铁块对墙的压力N,铁块受墙的摩擦力f,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N增大,f不变 B.N增大,f增大 C.N变小,f不变 D.N不变,f不变4.如图1-5-9所示,两个共点力F1、F2的大小一,夹角θ是变化的,合力为F.在θ角从0°逐渐增大到180°的过程中,合力F的大小变化情况为〔〕图1-5-9A.从最小逐渐增加到最大 B.从最大逐渐减小到零C.从最大逐渐减小到最小D.先增大后减小5.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以下说法中可能的是A.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B.加速度增大,速度减小C.加速度为零,速度变化D.加速度为正,速度的改变量为负6.如下图,一小滑块沿足够长的斜面以初速度v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依次经A、B、C、D到达最高点E,AB=BD=6 m,BC=1 m,滑块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的时间都是1s.设滑块经C时的速度为v C,那么( )A.v C=6 m/sB.DE=3 mC.从D到E所用时间为1sD.滑块上滑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2 m/s27.在研究下述运动时,能把物体看作质点的是〔〕A.研究地球的自转B.研究乒乓球的旋转C.研究火车从运行到的时间D.研究悬挂的轻绳下系着的小钢球的摆动8.在以下物理探究活动的表述中,加点标示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A.研究地球不同纬度处的自转线速度B.研究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C.研究飞机转弯时机翼的倾斜角度D.研究火车通过的时间9.A、B两质点向同一方向运动,A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做匀速直线运动,t=0时,它们位于同一位置,那么当它们再次位于同一位置时的速度v A、v B 的关系为.10.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可以用坐标轴上的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用坐标的变化量Δx表示物体的位移。
(高中物理)高二物理《物理学史和物理学研究方法》测试题
高二物理《物理学史和物理学研究方法》测试题1.〔年3月四市一模〕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科学假说法和建立物理模型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B.根据速度的定义式,当△t非常小时,△x/△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想方法C.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探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微元法1.答案:2.〔年3月一模〕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微小量放大的方法B.用点电荷来代替实际带电体是采用了理想模型的方法C.探究求合力方法的实验中使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D.法拉第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时利用了理想实验的方法2.答案:3.〔年3月市一模〕在物理学开展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突出奉献。
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奉献,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在热学、电磁学等方面做出了杰出奉献,成功地发现了焦耳定律B.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对他导师第谷观测的行星数据进行多年研究,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C.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卡文迪许扭秤首先较准确的测定了静电力常量D.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快慢由它们的重量决定,伽利略在他的《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利用逻辑推断使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陷入了困境3.答案:4. 〔年3月一模〕利用图像处理物理问题是我们常用的方法。
.以下列图象跟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ABCD存在实际物理意义的是4.答案:5.〔年一模〕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统一:“地上力学〞和“天上力学〞的统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力学单位制中的国际基本单位是质量、米、秒
D.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的测出万有引力常量,这体现了放大和转
化的思想
hing at a time and 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ethin
hing at a time and 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ethin
hing at a time and 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ethin
C.动量相同波动性
16. 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以下关于所用物理
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
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Δx
Δx
B.根据速度定义式 v=Δt,当 Δt 非常非常小时,Δ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 t 时刻的瞬时速度,
该定义应用了微元法
C.借助激光器及平面镜观察桌面的微小形变的实验中,运用了建立物理模型法
证,故 D 错误;本题选错误的,故选 D.]
11.BC 12.C
13.A [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为长度、质量、时间、热力学温度、电
流、发光强度、物质的量.它们的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称为基本单位,则米、千克、摩尔、
安培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故 A 正确;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都揭示了光的粒子
F 感应强度 B=IL都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
2. 物理学中引入了“质点”、“点电荷”的概念,从科学方法上来说属于( )
A.控制变量法
.类比
C.理想化模型
.等效替代
3. 下面关于物理学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得出万有引力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规律
B.奥斯特通过实验发现变化的磁场能在其周围产生电场
A.把物体看成质点,这是采用了微元法
B.法拉第提出了电场的概念
C.光电效应实验中,入射光的强度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
D.汤姆孙发现了中子
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通过理想斜面实验,证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前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其环绕地球的速度大于 7.9 km/s
D.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精确的计算得出万有引力常量
18. 解决物理疑难问题的过程,往往伴随新理论的建立,在物理学史中,下列现象与物理
新理论的建立不存在必然联系的是( )
A.行星绕太阳运动与万有引力
B.电荷间作用力与电场
C.光电效应现象与光子说
D.氢原子光谱与质能方程
1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km/s 是第一宇宙速度,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的最大速度,所以前苏联成功发射
了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其环绕地球的速度不可能大于 7.9 km/s,故 B 错误;力学单位制中
的国际基本单位是千克、米、秒,故 C 错误;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
C.牛顿猜想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
D.法拉第首先引入“场”的概念用来研究电和磁现象
4. 下列关于物理学史的史实中,正确的是( )
A.奥斯特最早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
B.卢瑟福的 α 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与中子组成的
C.库仑发现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D.安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洛伦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
思想,故 D 正确.]
10.D [质点及点电荷采用了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的方法,所以质点和点电荷是同一种思想
方法,故 A 正确;重心、合力和分力、总电阻都采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故 B 正确;加速
Δv
F
Ep
度、电场强度、电势的定义式分别为:a= Δt 、E=q、φ= q ,都是采取比值法定义的物理
量,故 C 正确;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想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不能用实验直接验
B.重心、合力和分力、总电阻都体现了等效替换的思想 C.加速度、电场强度、电势都是采取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 D.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11.(多选) 关于物理学家的贡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牛顿做了著名的斜面实验,得出轻重物体自由下落一样快的结论 B.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 C.伽利略在研究工作中开科学实验之先河,奠定了现代科学的基础 D.库仑首先提出了电场的概念,并引入电场线形象地表示电场的强弱和方向 12. 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伽利略开创了运用逻辑推理和实验相结合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 B.卡文迪许在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测量万有引力常量时,应用了“放大法” C.电场强度是用比值法定义的,因而电场强度与电场力成正比,与试探电荷的电荷量成反 比 D.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用的是“等效替代”的方法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米、千克、摩尔、安培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B.光电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而康普顿效应则反映了光的波动性 C.安培最早引入场的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 D.卢瑟福用 α 粒子散射实验的数据否定了汤姆孙的“西瓜模型”,并估算了原子的大小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伽利略设计了理想斜面实验,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与他同时代的法国科学家笛卡尔补 充和完善了伽利略的观点,并明确指出,除非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将永远保持其静止或 运动状态,永远不会使自己沿曲线运动,而只保持在直线上运动 B.库仑不但提出了场的概念,而且采用电场线描述电场,还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台发 电机 C.牛顿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 物体的运动,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 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 D.摩擦起电现象中,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是一种,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 的电荷是另一种,美国科学家密立根把前者命名为正电荷,把后者命名为负电荷,并且用油 滴实验最早测出了元电荷的数值 1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 B.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元电荷 e 电荷量
决于 Q 和 U,且它能够反映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
7. 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中,先在斜面上做实验,得到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关系,
然后再逐渐增大斜面的倾角,这种正比关系依然成立,伽利略进行了合理外推,当斜面倾角
为 90°时,依然会保持这种关系,进而证明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运动.下列关于“合理外
推”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答案精析
1.A
2.C [“质点”、“点电荷”等都是为了研究问题简单忽略了大小和形态而引入的理想化的模型,
所以它们从科学方法上来说属于理想化模型,故 C 正确.]
3.D
4.C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A 错误;α 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原子的核式结构,B
错误;库仑发现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即库仑定律,C 正确;洛伦兹发现了磁场对运
性,故 B 错误;法拉第最早引入场的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故 C 错误;卢瑟福
用 α 粒子散射实验的数据否定了汤姆孙的“西瓜模型”,并估算了原子核的大小,故 D 错
误.]
14.A 15.B 16.A 17.C 18.D 19.B
20.D [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证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 A 错误;7.9
动电荷的作用规律,安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D 错误.]
5.B 6.AD 7.C 8.D
9.D [研究加速度与合力、质量的关系,采用控制变量法,不是等效替代,故 A 错误;建
立“质点”的概念,采用理想模型法,不是等效替代,故 B 错误;建立“瞬时速度”的概念,采
用极限思想方法,不是等效替代,故 C 错误;建立“合力和分力”的概念,采用等效替代的
A.理想化模型是把实际问题理想化,略去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例如质点、点电荷、
向心加速度等都是理想化模型
B.重心、合力和交变电流的有效值等概念的建立都体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Δx
Δx
C.根据速度定义式 v=Δt,当 Δt 足够小时,Δ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某时刻的瞬时速度,该
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
F
Q
D.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在物理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例如场强 E=q、电容 C=U、磁
hing at a time and 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ethin
84、物理学史、物理学思想与方法
1. 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也探索出了物理学的
许多研究方法,下列关于物理研究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D.在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9. 曹冲称象故事讲的是曹冲把象牵到船上,等船身稳定了,在船舷上齐水面的地方刻了一
条线.把象牵到岸上来后再把一块一块的石头装上船,等船身沉到刚才刻的那条线和水面平
齐后,石头总的重量等于大象的重量,下列物理学习或研究中用到的方法与曹冲称象的方法
相同的是( )
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U A.电流 I=R,采用了比值定义法
B.合力、分力等概念的建立体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C.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将物体抽象为一个有质量的点,这样的方法叫
理想模型法
W
W
D.根据功率的定义式 P= t ,当时间间隔 t 非常小时, t 就可以表示瞬时功率,这里运用
了极限思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