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导尿管的居家护理技巧6页手册

合集下载

留置导尿管护理措施

留置导尿管护理措施

留置导尿管的护理措施包括:
1. 妥善固定尿袋:对于能活动的患者,可以将尿袋用别针别在裤腿上;对
于卧床患者,可将尿袋用别针别在床旁的床单上。

但是两种方式均需要保持尿袋低于膀胱位置,以免尿液逆流引起尿道感染。

2. 保持尿管通畅:嘱患者翻身或下床活动时,注意及时调节尿管、尿袋位置,避免牵拉尿管,避免尿管发生扭曲折叠或者滑脱。

3. 定时开放尿管:遵医嘱每夹闭尿管2-4小时后,开放1次尿管,将尿液
引出。

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适当延长或缩短夹闭时间。

4. 及时更换尿袋、尿管:一般每周更换1次尿袋,每月更换1次尿管,具
体更换频率可根据患者情况调整。

医护人员需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以及混浊情况。

5. 清洁会阴:每天使用温水按照从前向后的方向,清洁会阴部两次并擦干。

同时注意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嘱患者勤换内衣裤。

如果出现腹泻,注意及时清洗会阴部,并用碘伏进行消毒。

6. 消毒尿道口:准备碘伏棉球,每天用碘伏棉球从内向外擦洗、消毒尿道
口两次。

7. 患者教育:嘱患者多喝水,上午可以适当多喝,下午及晚上少喝,以免
增加夜尿量影响睡眠。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出院携带导尿管患者家庭护理方法

出院携带导尿管患者家庭护理方法

出院携带导尿管患者家庭护理方法引言出院携带导尿管患者的家庭护理是确保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环节。

本文旨在为家庭提供一些简单实用的护理方法,以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导尿管的使用和维护。

定期导尿管护理1. 按照医生或护士的指示,定期进行导尿管的清洁和更换。

注意保持清洁、干燥和无菌的状态,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2. 使用适当的清洁剂和消毒液进行导尿管护理,确保操作正确并遵守卫生原则。

导尿袋使用和排空1. 配备一个合适的导尿袋,并确保其与导尿管连接紧密,避免漏尿。

2. 定期检查导尿袋的容量,避免超过其容量极限。

及时排空导尿袋,保持导尿管通畅且无积液,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导尿管固定1. 导尿管应该固定在患者体表,以避免滑动和拉扯。

使用合适的导尿管固定带,确保固定牢靠且不会对患者造成不适。

2. 定期检查导尿管固定情况,避免过紧或过松。

保持患者舒适和健康1. 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适当的水分摄入,以促进尿液流动和预防结石形成。

2. 帮助患者保持适当的体位,避免长时间居床或长时间坐姿导致不适。

3. 注意观察导尿管及周围皮肤的情况,如发现异常或感染症状,及时告知医生。

注意事项和预防措施1. 家属应接受相关护理知识培训,了解导尿管的使用和护理方法。

2. 定期与医生或护士沟通,汇报患者的情况和护理效果。

3. 避免患者过度活动或受到剧烈撞击,以免导致导尿管脱落或移位。

结论通过正确的导尿管家庭护理方法,患者可以更好地适应导尿管的使用,减少并发症的风险,并促进康复进程。

家属在护理过程中的参与和了解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留置尿管的居家照顾

留置尿管的居家照顾

留置尿管的居家照顧*尿道口分泌物,每天用沖洗大棉棒、溫水(勿加清潔劑)由上往下沖洗,沖洗時男性包皮向下推露出尿道口。

*女性撥開大陰唇沖洗,每天起码一次,分泌物多時每天二次。

*可剪一段褲襪,綁在大腿上以固定尿管,不行綁太緊,每二小時檢查能否受壓、歪曲、拉扯,並擠壓尿管、按摩下腹部(膀胱地点)預防堵塞(男性:固定於大腿前側或下腹部;女性:固定於大腿內側),固定部位可每天更換,以防皮膚過敏或發紅。

*病人飲水量,每天起码維持以上(包含灌食的牛奶)每天可補充:()蔓越梅果汁或健康醋()維他命單位,一天一顆,每天尿量起码維持。

如居心衰竭、腎功能不全者,需依醫師指示限制水分。

*尿袋開口隨時關閉,維持低於病人腰部(膀胱)以下,勿放地上起码離地面公分(可放在臉盆裡)*尿袋應搁置在他的腰部以下以防尿液逆流,且須每小時或尿量在尿袋處須將尿倒掉。

*尿管應防止壓到、歪曲、且須常擠捏尿管以防堵塞,並觀察尿量、顏色、能否混濁。

*注意尿管有無堵塞、滲尿;會陰有無紅腫、分泌物,皮膚有無破損、紅疹並記錄之。

注意事項:有以下現象應聯絡(居家)護理師1.尿道口有滲尿情况,雖擠壓尿管但仍未改良(擠壓的方法為:一手固定尿管的近端,一手往下擠壓)2.無尿液流出,且膀胱脹滿。

3.血流不只。

4.尿管滑出。

5.有尿路感染的現象。

膀胱訓練須知*膀胱訓練法:1.將尿袋管對折,並用橡皮筋綁緊。

2.定時喝水:每小時喝或依指示攝取水分。

3.定時放鬆管夾:每小時放鬆(打開)尿袋管分鐘,後再繼續綁緊尿袋管。

4.訓練時間:睡覺時間除外*尿袋管綁緊後,若時間不滿小時患者就有想解尿或小便外滲,表示膀胱訓練有效。

*尿管拔掉後,須觀察小時有無自己解尿及膀胱脹,必需時與(居家)護理師聯繫。

夜晚點以後到隔日清晨九點从前不做膀胱訓練,讓病人有好的睡眠,請記得將尿袋管打開。

膀胱照廔口照顧*膀胱照廔口照顧1.無菌消毒棉棒沾無菌生理食鹽水由造廔口中心往外環形消毒公分。

2.無菌消毒棉棒沾﹪優點藥水由造廔口中心往外環形消毒公分。

你知道留置导尿管术怎么居家护理吗?

你知道留置导尿管术怎么居家护理吗?

你知道留置导尿管术怎么居家护理吗?急救过程中,或者是在泌尿系统疾病的患者术后,都会使用留置导管。

部分患者因为不同的理由而必须离开医院,回到家中接受治疗,但是患者及其家属却缺乏对导管的认识。

患者在居家治疗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尿路感染、导尿管脱出、漏尿和导尿管阻塞等多种并发症,会对患者治疗结果和生活质量造成影响。

比如高位截瘫、膀胱造瘘术等,都需要很长的时间来放置导管,有的还需要终身的住院治疗。

因其无足够的财力而无法接受医院的患者,往往会留在家中接受插管。

对患者和其家人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不仅可以预防泌尿系统出现感染,也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一、什么是尿路感染泌尿系感染是留置导管患者最容易发生的一种并发症,在长期留置导管的患者和老年患者中尤为常见。

引起尿路感染的因素有很多种,从正常的生理学的观点来看,泌尿系统具有自我防御和清洁的功能,可以阻止病菌的入侵。

当医生操作导尿术时,是一种机械的刺激物,会对泌尿系统的自身保护作用造成损害,再加上有很多的微生物在尿道口积聚,如果不注意或者不注意照顾,或者对尿道管的材质和型号不合适,都有可能导致尿道逆行的传染性。

在临床上做好留置导管患者的护理工作,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二、日常护理饮食干预:加强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中的营养指导,要多吃富含纤维素、清淡易消化的食品,可以选择一些瘦肉、鱼类、牛奶、豆制品等食品。

要多吃含有维生素的蔬菜,比如白菜、葱、芹菜、番茄等。

如果没有什么禁忌症,可以吃香蕉、梨、西瓜等水果。

注意不要吃辛辣,生冷,刺激的食品,并要多喝水。

在夏天和秋天,每天喝的水都在1500-2000毫升之间,建议早上喝的水比较多,晚上喝的水比较少,以免夜尿量增多,影响睡眠。

并嘱咐患者多喝水,不仅可以实现对膀胱的生理清洗,还可以预防便秘和泌尿结石。

留置导尿管患者首先应避免导尿管滑脱:为了防止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看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操作的时候,要遵守无菌操作的原理,在进行各项操作前,要做好手部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并尽量减少操作的持续时间,每天都要用浓度为0.5%的碘伏对患者进行尿道口的清洁消毒。

“带管”患者如何居家护理?“管”理有方 安心回家

“带管”患者如何居家护理?“管”理有方 安心回家

“带管”患者如何居家护理?“管”理有方安心回家住院老年失能患者病情稳定出院后,大多数老人居家养老,部分老年患者需要留置各种管路,对于居家照护者来说各种管路的日常护理尤为重要,照护者面对小小管路手足无措。

对于带管患者如何居家护理,做到“管理有方,安心回家”呢?首先来看看留置尿管患者的居家护理。

留置导尿管的日常护理1.清洁:用温开水冲洗会阴区及导管表面,每日两次,清洗时从尿道口向外清洗,保持导管清洁防治感染。

2.固定:尿管应进行二次固定,选用亲肤性较好的胶布固定于大腿内侧,防治牵拉,以不防治活动为宜,尿袋的位置应低于腰部,卧床老人翻身时动作要轻,可先将尿管夹闭,再更换尿袋的位置,防止尿液倒流,引起感染,集尿袋中的尿液最好不要超过2/3,及时清倒;集尿袋每日更换。

3.观察:注意观察尿管是否通畅,有无打折及尿液的颜色、性质、量等情况,如有絮状物,血尿等及时就诊。

4.饮水:无禁忌症的情况下,建议每日饮水2000ml以上,增加排尿起到冲洗尿管,预防尿路感染作用。

面对异常情况,该如何处理?1.出现漏尿怎么回事?漏尿是很常见的情况,可以考虑以下几点:①尿管型号过小或前端气囊注水量减少②膀胱痉挛(抽筋)③尿道括约肌松弛④尿管堵塞当出现漏尿情况,建议您咨询专业的护士或者到医院就诊。

2.出现血尿怎么办?首先观察尿管是否固定不当,是否因活动或翻身时牵拉尿管而引起了尿道损伤,疾病也可以导致血尿的发生,应及时就医。

3.尿管脱出怎么办?遇到这种情况不必惊慌,首先查看尿管是否完整,气囊有没有破裂,如果判断不好,可以先把管路拍下来,发给专业医护人员进行判断,其次应观察老人是否可以自行排尿,尿道口有没有出血,如果有少量出血不必紧张可以继续观察,如果大量出血或出血不止要及时就医,可适当饮水,观察尿量,6小时内仍无排尿或者排尿量少于:100ml应及时就诊。

居家留置尿管患者护理健康宣教知识

居家留置尿管患者护理健康宣教知识

居家留置尿管患者护理健康宣教知识居家留置尿管是指将导尿管放置在患者体内,以便他们能够排尿。

对于需要留置尿管的患者,护理健康宣教十分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居家留置尿管患者护理健康宣教知识。

一、尿管护理1.每天保持尿管通畅,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

用温水清洗尿管及其周围,确保清洁卫生。

2.保持尿袋垂直悬挂,不要让尿液倒流回尿管,注意尿袋的位置,防止意外牵拉导致尿管脱落。

3.定期观察尿的颜色和性状,如出现尿液变浑浊、有异味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4.定期更换尿袋和尿管,避免尿袋过度充满。

二、保持个人卫生1.居家留置尿管患者需定期洗澡,保持身体清洁。

注意避免水溅入伤口或尿管处,预防感染。

2.定期更换床单和衣物,保持干燥卫生。

3.保持手部卫生,洗手后使用洗手液或酒精消毒液洗手,避免手部细菌污染尿管。

三、饮食健康宣教1.多喝水,保持水分摄入量充足,以促进尿液排出,预防尿路结石形成。

2.避免饮用刺激性的饮料,如咖啡、茶和碳酸饮料,以防止尿液刺激尿管。

四、避免潜在的感染1.尿管脱落后应该立即就医,以免引起感染及其他并发症。

2.避免将尿管暴露在尘土等环境中,保持干净卫生。

五、定期复查和随访1.定期复查尿路感染和结石情况,及时向医生报告异常情况。

2.如有尿液异常、腰腹疼痛、发热等症状,要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

六、心理疏导和康复1.患者和家属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不要擅自拔除留置尿管。

2.需要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和支持,加强对患者的关怀和关注,提高患者的康复积极性。

居家留置尿管患者护理健康宣教是重要的工作,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细节,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同时,护理人员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护理知识和技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留置尿管护理

留置尿管护理

留置尿管的护理一、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留置尿管的护理方法,使其认识预防泌尿道感染的重要性,并主动参与护理。

二、鼓励患者每日摄入足够的液体,使尿量维持在2000毫升以上,达到自然冲洗尿路的目的,以减少尿路感染和结实的发生。

三、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导尿管受压、扭曲、阻塞。

留置导尿病人集尿袋应妥善固定在床边低于膀胱15~20cm处,以利于引流通畅,防止尿液逆流。

每隔2~3小时放尿一次,若使用脱水剂(20%甘露醇、速尿)治疗时,必须随时放尿并做好记录,密切观察尿液的颜色和量。

昏迷病人有躁动、手抓尿管等表现时,应及时处理。

四、防止泌尿系统逆行感染:1、保持尿道口清洁,女患者用消毒棉球擦拭外阴及尿道口,男患者用消毒棉球擦拭尿道口、龟头及包皮,1~2次/天。

每次大便后均应清洁会阴,防止细菌在局部繁殖而侵入尿道。

2、更换集尿袋1次/天,定时排空集尿袋,并记录尿量。

3、更换导尿管1次/周,硅胶导尿管可酌情延长更换周期。

五、患者离床活动时,应保持引流系统密闭性,保证尿管始终处于趾骨联合之下,使尿液逆流机会减少。

六、留置尿管拔出后,18.5%的患者易发生尿潴留,预防拔管后尿潴留的关键是尽量缩短置管时间,在置管期间采取个体化放尿方法保护或训练膀胱的储尿和排尿功能。

可采用间歇性夹管方式。

即夹闭导尿管,每4小时开放1次,使膀胱定时充盈和排空,促使膀胱功能的恢复。

七、倾听患者主诉,并观察尿液,若发现尿液混住、沉淀、有结晶,应做膀胱冲洗,行膀胱冲洗时,要严格掌握无菌操作技术。

采用类似静脉输液的方式,先用碘酒和酒精分别消毒导尿管,用8号头皮针刺入导尿管冲洗,这样可避免反复打开接头,以减少污染的机会。

尿常规检查1次/周。

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护理应急预案及程序一、医护人员在进行医疗操作时应特别注意被污染的锐器划伤刺破。

如不慎被乙肝、丙肝、HIV污染的尖锐物体划伤刺破时,应立即挤出伤口血液,然后用肥皂水合清水冲洗,再用碘酒和酒精消毒,必要时去外科进行伤口处理,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长期留置导尿管回家如何护理

长期留置导尿管回家如何护理

长期留置导尿管回家如何护理泌尿外科在治疗各种疾病的过程中,根据病情的需要,经常要给患者放置导尿管,有些患者需要长期留置导尿管。

导尿术是临床上常见的侵入性护理操作,虽然是一项简单的临床操作,但如果护理不当,极易发生导管伴随性感染、尿管堵塞、漏尿、出血及尿道损伤等相关并发症。

有些长期留置导尿的患者因多种原因家属在家自行更换尿管,由于家属对留置尿管相关医学常识不熟悉,而导致插管后并发症的发生,不但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还可直接影响患者预后,甚至危及生命。

那么留置导尿时应该注意什么?在家应该如何护理呢?一、什么样的患者需要长期留置尿管1.经医生诊断具有临床意义的尿潴留或膀胱颈口梗阻的患者。

2.如果药物治疗无效而又无外科治疗指证,需要暂时缓解或者长期引流的尿潴留。

3.尿失禁其他非侵入性措施如使用药物、尿垫等仍不能缓解且患者不能接受使用外部的集尿装置时。

4.为缓解临终患者的痛苦。

但大家要认识到所有患者都应减少导尿管的使用和留置时间,有适应症时,考虑采用其它方法替代留置导尿。

对于能够合作的、没有尿潴留或膀胱颈口梗阻的男性患者,考虑使用体外导尿管(阴茎套导尿管)替代留置导尿。

对于患有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应采用间歇导尿术。

对于必须长期留置导尿的患者,可行膀胱造瘘。

二、导尿管的选择1.选择适宜的双腔气囊导尿管,双腔气囊导尿管的优点是易于固定、便于清洁、对皮肤粘膜刺激性小。

2.选择合适的型号,不随意更换型号。

成人常用型号16#、18#、20#。

3.长期留置导尿患者选择有机硅弹性体涂层或凝胶涂层的乳胶导尿管,导管内外部表面光滑,耐结垢。

全硅胶:管腔比较大,更耐管腔堵塞,因为硅胶是惰性性质,所以可以减少刺激。

但是,质地较硬,所以部分患者感觉不舒服。

4.使用涂有抗菌剂(银或银合金或抗生素)的导尿管,可减少或延缓导尿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

三、正确的置管1.留置导尿管应在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下进行。

2.在置管前后或者任何导尿管相关操作的过程中,都要进行清洁洗手。

留置导尿管病人的护理

留置导尿管病人的护理

留置导尿管病人的护理
1.防止泌尿系统逆行感染的措施
(1)保持尿道口清洁:女病人用消毒棉球擦拭尿道口及外阴,男病人擦拭尿道口、龟头及包皮,每天1~2次。

排便后及时清洗肛门及会阴部皮肤。

(2)集尿袋的更换:注意观察并及时排空集尿袋内尿液,并记录尿量。

通常每周更换集尿袋1~2次,若有尿液性状、颜色改变,需及时更换。

(3)尿管的更换:定期更换导尿管,尿管的更换频率通常根据导尿管的材质决定,一般为1~4周更换1次。

2.留置尿管期间,若病情允许应鼓励病人每日摄入2000ml以上水分(包括口服和静脉输
液等),达到冲洗尿道的目的。

3.训练膀胱反射功能,可采用间歇性夹管方式。

夹闭导尿管,每3~4小时开放1次,使膀
胱定时充盈和排空,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

4.注意病人的主诉并观察尿液情况,发现尿液混浊、沉淀、由结晶时,应及时处理,每周
检查尿常规1次。

留置导尿的居家护理

留置导尿的居家护理

留置导尿的居家护理
导尿是在无菌操作下,将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流尿液的方法。

留置导尿是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将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出尿液,并将导尿管保留在膀胱内一段时间的方法。

一些长期昏迷、卧床、危重的患者,尤其老年患者,因病情及生活护理需要,在其出院后仍然需要长期留置尿管,正确的居家护理方法有助于减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留置导尿的居家护理
01在家中及时观察尿管的情况及正确的护理方法,可以有效帮助预防泌尿系感染的发生。

02定期评估尿管管路情况,以减少导尿管堵塞、结痂、破裂、接口脱开或污染等发生。

03注意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导尿管受压、扭曲、折叠。

04每日使用清水、生理盐水清洁尿道口周围区域和导尿管表面,以保持局部清洁。

05鼓励多饮水以达到内冲洗的目的。

发现尿液浑浊、沉淀、有结晶时应查找原因,对症处理,如不能解决问题,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06保持集尿袋低于膀胱水平面。

07离床活动时,导尿管及集尿袋应妥善固定。

搬运时,夹闭引流管防止尿液逆流;注意要及时开放引流管,以保持引流通畅。

08若导尿管不慎脱出或导尿装置的无菌性和密闭性被破坏时,应前往医院更换导尿管或由医护人员上门更换。

09尿液及时倾倒,避免超过集尿袋的3/4。

用单独的容器用来收集集尿袋的尿液,清空集尿袋的尿液时避免溅洒,避免集尿袋直接接触非无菌收集容器,收集容器做到每日清洁。

10每日评估留置导尿的必要性,无继续留置指征时可提前拔除导尿管。

留置导尿管的居家护理技巧6页手册

留置导尿管的居家护理技巧6页手册

留置导尿管的居家护理技巧一、什么是导留置导尿管:导尿管留置是经由尿道将大小适合的尿管插入膀胱,以使小便流出,尿管前端的水球打入5-10ml的蒸馏水,能固定尿管防止滑出,尿管末端则与密闭式尿袋相接,并且适当的固定接头,以防止脱落。

二、导尿管种类:普通导尿管:适合短期使用,材质较硬,容易变硬,但成本低,需一至两週更换一次。

硅胶材质导尿管:适合长期使用,材质较软,不易变质,病患感觉较舒服但较贵,需一个月更换一次。

三、为何要作导尿管护理:为了预防长期使用导尿管之病患发生泌尿道感染。

所以每天早晚需执行导尿管护理1~2次。

若病患有分泌物多、大便或月经来潮,会阴部及导尿管易脏污,更需加强导尿管护理。

四、导尿管护理步骤:1准备用物:肥皂、便盆、冲洗壶、小毛巾、脸盆2洗手3注意拉上隔帘或关门窗维持病患的隐私及防止着凉4将便盆或尿布至房病患臀部下方,以冲洗壶冲水5用肥皂、涂抹于病患尿道口、会阴部及尿管上段处6以清水冲洗干净7将病患尿道口、会阴部及尿管上段以小毛巾擦干8协助更换干净的衣裤五、导尿管护理注意事项:1.除了心、肾衰竭病患之外,鼓励病患多喝水,每日约2500至3000ml,维持尿量在1500ml以上,另外多摄取富含维生素C之新鲜果汁,如蓝莓汁、蔓越莓汁、葡萄汁、柑橘类果汁,以预防泌尿道感染或尿管阻塞。

2. 适当固定导尿管,预防扭转导致阻塞或拉扯造成出血,男性固定在下腹部;女性在大腿内侧;固定时要预留活动空间,以防牵扯;轮流更换固定位置,避免刺激皮肤,造成皮肤破损。

3. 注意翻身或移动时避免尿管受压、扭曲或拉扯。

4. 保持尿道口、尿管、尿袋清洁和干燥,且维持尿袋低于膀胱部位,以防尿液回流造成发炎。

5.尿袋内小便量超过1/2至2/3时应倒掉,倒尿前后洗手,并避免尿袋出口碰到盛尿容器或接触地面。

6. 小便量突然变少或没有流出时,可挤压扭转尿袋连接处,检查尿管是否阻塞。

7. 尿管更换:尿管阻塞、污染、破裂、沉淀物堆积时需到医院及时更换;无此情况时按常规时间更换一次即可。

简述留置导尿管的护理

简述留置导尿管的护理

简述留置导尿管的护理
留置导尿管的护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观察:定期观察导尿管的通畅情况、引流液的颜色和数量,以及尿液的性状。

注意观察有无尿液混浊、气味异常等异常情况。

2. 清洁:每日或需要时,用温水和无刺激性的清洁剂清洗导尿管周围的皮肤,避免感染和皮肤损伤。

3. 固定:定期检查导尿管是否固定在正确的位置,并确保其不会被拉扯或移动。

可使用导尿管固定带或适当的皮肤粘合剂来固定。

4. 引流袋:定期检查并清空导尿袋,避免积液过多。

保持导尿袋低于膀胱,避免逆流。

5. 水分管理: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维持导尿畅通和尿液的稀释。

然而,避免过度水化和尿液稀释过度。

6. 监测尿量:记录每日尿量,并观察尿量是否正常或是否有异常。

7. 避免拔管:除非有医疗需要,一般不推荐频繁拔管和再插管,以避免导尿管引起的感染和损伤。

8. 观察感染迹象:观察是否有导尿管相关感染的症状,如尿液
发热、膀胱痛、尿频、尿急等。

及时通知医护人员处理。

总之,留置导尿管的护理需要定期观察、清洁、固定、护理引流袋、合理水分管理、监测尿量,避免频繁拔管和观察感染迹象等。

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留置尿管护理措施

留置尿管护理措施

留置尿管护理措施
留置尿管是一种用于排泄尿液的医疗器械,需要进行定期护理以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以下是留置尿管护理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1.保持清洁:使用温水和香皂清洗尿管附近的皮肤,并在更换尿袋或插入新的尿管前进行清洁。

2.保持通畅:每天至少清洗一次尿管,用30毫升的生理盐水冲洗尿管,避免阻塞。

3.避免拉扯:尿管不能被拉扯或移动,以免引起疼痛和感染。

4.定期更换: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更换尿管,一般情况下为4-6周。

5.观察症状:及时观察尿管周围的症状,如疼痛、红肿、发热等,及时报告医生。

6.避免感染: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化学品和病菌,保持清洁和干燥。

以上是留置尿管护理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如果出现任何异常症状,请及时咨询医生。

- 1 -。

出院携带导尿管患者家庭护理方法

出院携带导尿管患者家庭护理方法

出院携带导尿管患者家庭护理方法
1.清洁和消毒
导尿管需要定期清洁和消毒,以防止细菌滋生和感染的发生。

首先,
用温水和肥皂清洁您的双手,然后用消毒棉球蘸取75%的酒精擦拭导尿管
的接口和周围皮肤。

每天进行1-2次的清洁和消毒,并确保用清洁的水冲
洗患者的外阴区域。

2.防止感染
导尿管易受细菌感染,因此需要采取措施防止感染的发生。

首先是保
持导尿管的畅通,确保尿液能够正常排出。

其次,定期更换导尿袋,避免
尿液滞留并导致细菌滋生。

此外,注意保持患者个人卫生,定期更换床单
和衣物,并注意防止导尿管被拉扯或碰撞到。

3.注意饮食和药物
患者在导尿管期间需要保持充足的饮水,以促进尿液的生成和排出。

此外,饮食方面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和避免过度饮食。

同时,
注意按时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并遵循医生的用药指导。

4.监测尿液输出量
5.保持导尿袋的安全
患者使用导尿袋时,需要注意保持导尿袋的安全。

首先,尽量避免将
导尿袋放在高处,以免引起导尿袋被拉扯或碰撞的情况。

其次,不要将导
尿管拉扯或夹住,以免导致疼痛或导尿管松脱。

导尿袋应定期清洗和更换,以确保其功能良好。

6.观察并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留置尿管的护理

留置尿管的护理

留置尿管的护理一、护理●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误插阴道或脱出立即更换●2)控制尿潴留患者放尿速度和量:勿快,放≤1000ml夹管●3)观察记录尿颜色量性质(1)正常:1500-2000ml /24h 多尿>2500ml/24h 少尿<400ml/24h 无尿<50ml/24h 色:正常无色透明或淡黄色异常:血尿、血红蛋白尿、胆红素尿、乳糜尿●4)妥善固定尿管保持管道通常堵塞时及时检查并调整尿管位置,反复冲洗必要时更换。

固定好各种导尿管及集尿袋,防止牵拉和滑脱。

尿道内置气囊导尿管者,气囊注水10~20ml可起到固定作用;肾、膀胱造瘘管于术后2周内严防脱落,否则尿液外渗到周围组织间隙而、引起感染,造成手术失败。

●5)预防泌尿道感染1.不必要每天行膀胱冲洗、需尿道口擦洗二次2.病情稳定早拔管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每日更换尿袋4.长期留管者每周更换导尿管一次5.留管期间鼓励患者多饮水●6)膀胱功能锻炼:每日夹管,每3-4h松管一次(用脱水药例外)●7)预防尿道出血渗尿:插入过浅,部分气囊紧贴后尿道易引起尿道出血,所以上尿管见尿再进4-5cm后充气或注水然后将尿管向外轻拉至不动即可;此时使气囊正好在膀胱颈部,可有效预防尿道出血或渗液。

二、特殊人群留置尿管的插入技巧前列腺术后、外伤性尿道断裂应持续冲洗2~ 3 天术后早期注意冲洗速度, 过快可使创面大出血, 过慢内出血凝固易形成血块使引流不畅。

引流液鲜红时应加快滴速, 及时冲出血液, 同时观察血压变化。

如有血块或组织碎片阻塞管道时, 可用手指挤压管子, 如仍不通畅加用一定压力冲洗, 使血块冲碎而排出。

膀胱手术者每次注入量不宜超过50m l, 冲洗液注入后, 应全部抽出后再注入, 反复冲洗。

三、长期留置尿管的常见问题及对策留置尿管常见问题有尿路感染、引流不畅、自行脱落、拔管困难、尿道狭窄、膀胱痉挛或挛缩等,但最常见的并发症为泌尿系感染。

1、并发症1、尿路感染尿路感染约占整个医院感染的40%。

老年人插导尿管家里怎么护理

老年人插导尿管家里怎么护理

注意事项:避免 使用刺激性强的 清洁剂,清洗时 要轻柔并遵循无 菌操作原则
预防感染:定期 清洗尿道口可以 预防尿路感染的 发生,减少并发 症的风险
观察尿液颜色、气味及量的变化,及时就医
观察尿液颜色:正常情 况下,尿液呈淡黄色, 如果尿液颜色发生变化, 如出现红色、深黄色等, 应及时就医。
观察尿液气味:正常情 况下,尿液有轻微的气 味,如果尿液气味发生 变化,如出现恶臭、氨 味等,应及时就医。
准备必要的护理用品
插导尿管:选择合 适的尿管和辅助用 品
清洁尿道口:保持 尿道口清洁,避免 感染
润滑尿管:使用润 滑剂减少插导尿管 时的摩擦和不适
准备尿袋:选择合 适的尿袋,以便及 时更换和清理尿液
插导尿管的护理
保持导尿管通畅,避免打折、扭曲
定期清洗尿道口: 每天用温水清洗 尿道口,保持清 洁,防止感染。
添加标题
康复训练的内容:包括肢体功能训练、语言训练、认知训练等,根据老年 人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添加标题
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在康复训练过程中,要注意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心 理状态,及时调整训练方案,避免过度疲劳和损伤
添加标题
康复训练的效果:通过科学的康复训练,可以帮助老年人恢复身体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增强自信心和幸福感
家庭护理的注意 事项:在家庭护 理中,需要注意 保持清洁、避免 感染、定期更换 导尿管等,以确 保老年人的健康。
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面对生活
接受现实,调整心态:老年人需要接受自己的身体状况,并调整心态,积 极面对生活。
寻求支持,分享感受:与家人、朋友或医护人员分享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寻求他们的支持和帮助。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定期清洗尿道口,预防感染

留置尿管会阴护理

留置尿管会阴护理
尿潴留,下腹膨隆,腹胀. • 预防:
• 1.拔除导尿管前定时夹管训练膀胱功能;
• 2.在夹管时,膀胱充盈,患者有尿意时拔除导尿管; • 3.拔除导尿管后宣教多饮水;
• 4.拔除尿管后及时排尿,勿憋尿 .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十三分。
• 处理: • 1.如发生排尿困难时,可先予诱导法排 尿,如:听流水
潴留,少量尿液从尿道口流出,下腹膨隆,腹胀. • 预防: • 1.留置导尿期间应指导患者活动,无心,肾功能不全者,应鼓
励多饮水,成人饮水量每天1500-2000ml; • 2.定期更换导尿管;
• 3.引流袋放置不宜过低,导尿管不宜牵拉过紧;
• 4.翻身活动时防止导尿管折叠扭曲.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十三分。
留置导尿患者会阴护理
目的 保持会阴部清洁,预防感染。 去除异味,增进舒适。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十三分。
• 患者/家属教育 • 1 向患者讲解保持会阴部清洁的意义,每天清
洗外阴一次,必要时增加。各种异常如烧灼、 疼痛等尿路刺激症状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 2 鼓励患者多喝水(禁食者除外),一般为2L/ 天,以达到自行冲洗尿道预防感染的作用; • 3 指导患者保持管道通畅,勿扭曲受压,引流 管始终保持向下,导尿管的未端及集尿袋不能 高于耻骨联合。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十三分。
• 护理记录 • 1 会阴护理的日期和时间。 • 2 会阴皮肤切口及敷料情况。 • 3 导尿管是否通畅及尿液的颜色、量,有
无尿路刺激症状。 • 留置导尿存在尿路感染,导尿管拔除困难,
尿潴留,尿道狭窄,引流不畅,过敏反应 和毒性反应,膀胱结石等风险,其防范如 下: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十三分。
局部反应表现为皮肤斑,瘙痒,水泡及丘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留置导尿管的居家护理技巧一、什么是导留置导尿管:
导尿管留置是经由尿道将大小适合的尿管插入膀胱,以使小便流出,尿管前端的水球打入5-10ml的蒸馏水,能固定尿管防止滑出,尿管末端则与密闭式尿袋相接,并且适当的固定接头,以防止脱落。

二、导尿管种类:
普通导尿管:适合短期使用,材质较硬,容易变硬,但成本低,需一至两週更换一次。

硅胶材质导尿管:适合长期使用,材质较软,不易变质,病患感觉较舒服但较贵,需一个月更换一次。

三、为何要作导尿管护理:
为了预防长期使用导尿管之病患发生泌尿道感染。

所以每天早晚需执行导尿管护理1~2次。

若病患有分泌物多、大便或月经来潮,会阴部及导尿管易脏污,更需加强导尿管护理。

四、导尿管护理步骤:
1准备用物:
肥皂、便盆、冲洗壶、小毛巾、脸盆
2洗手
3注意拉上隔帘或关门窗维持病患的隐私及防止着凉
4将便盆或尿布至房病患臀部下方,以冲洗壶冲水
5用肥皂、涂抹于病患尿道口、会阴部及尿管上段处
6以清水冲洗干净
7将病患尿道口、会阴部及尿管上段以小毛巾擦干
8协助更换干净的衣裤
五、导尿管护理注意事项:
1.除了心、肾衰竭病患之外,鼓励病患多喝水,每日约2500至3000ml,维持尿量在1500ml以上,另外多摄取富含维生素C之新鲜果汁,如蓝莓汁、蔓越莓汁、葡萄汁、柑橘类果汁,以预防泌尿道感染或尿管阻塞。

2. 适当固定导尿管,预防扭转导致阻塞或拉扯造成出血,男性固定在下腹部;女性在大腿内侧;固定时要预留活动空间,以防牵扯;轮流更换固定位置,避免刺激皮肤,造成皮肤破损。

3. 注意翻身或移动时避免尿管受压、扭曲或拉扯。

4. 保持尿道口、尿管、尿袋清洁和干燥,且维持尿袋低于膀胱部位,以防尿液回流造成发炎。

5.尿袋内小便量超过1/2至2/3时应倒掉,倒尿前后洗手,并避免尿袋出口碰到盛尿容器或接触地面。

6. 小便量突然变少或没有流出时,可挤压扭转尿袋连接处,检查尿管是否阻塞。

7. 尿管更换:尿管阻塞、污染、破裂、沉淀物堆积时需到医院及时更换;无此情况时按常规时间更换一次即可。

尿袋每周更换一次,可自行在家更换,更换前注意洗手,避免污染管腔内部。

8. 如有下列泌尿道感染征兆时,请立即就医:发烧、发冷、尿道疼痛、烧灼感、腰痛、下腹痛、尿液混浊、有恶臭味、血尿、脓尿、尿道口分泌物增加、尿道口有渗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