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园林的转折点
导游基础文化知识——第四章中国古代园林
![导游基础文化知识——第四章中国古代园林](https://img.taocdn.com/s3/m/7bc9bf1158f5f61fb73666fc.png)
导游基础文化知识试卷第四章中国古代园林出卷人:金盈洁答卷人一.判断题(共20题,每题分,共30分。
)1.世界各国园林基本分为两类:一是19世纪以前的欧洲几何规则式园林;二是中国自然山水式风景园林。
2.中国古代园林充分体现了建筑美、人工美。
3.皇家园林专供帝王与宫室外戚休憩,表现了封建帝王拥有四海的权威。
4.北方类型园林也称“黄河类型”,以北京为代表;江南类型园林也称“扬子江类型”,以苏州为代表;岭南类型也称“广东类型”,代表有清辉园。
5.北京颐和园、河北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是自然式园林。
6.魏晋南北朝时期式中国园林发展的转折点,私家园林逐渐增加,并在池中筑蓬莱山以象征神山仙境。
7.亭榭是全园野境、画境、意境的汇集点。
8.叠山的石材主要有两种:一是浙江武康的花岗岩,称叠脚;二是太湖石,称收顶。
9.苏州四大历史名园是沧浪亭、网狮园、拙政园和留园。
10.中国古代园林重视饲养动物。
例如林浦养鹿放鹤。
11.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组成要素是叠山、理水、植物、动物、建筑、匾额、楹联与刻石等等。
12.杭州西湖北面宝石山上的保叔塔,与南面重建的雷锋塔,是一组绝妙的对景。
13.任何园林内都有必须遮挡之物。
用山、石、花木加以掩盖和处理也可以成为一种美景这叫障景。
杭州花港观鱼东大门的雪松,就是障景的典范。
14.北京颐和园、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江苏苏州拙政园、狮子林被称为我国的四大园林。
15.承德避暑山庄与1998年底,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6.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的十二石斋现已废圮。
17.苏州的画家很多,号称“吴门四家”的有沈周、唐寅、文徵明、仇英。
18.颐和园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
19.普宁寺“大乘之阁”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是我国最大的木雕佛像。
20.上海豫园的玉玲珑是江南最大的太湖石。
二.单选题(共20 题,每题2分。
共40分。
)1.中国古典园林的成熟阶段是在A.春秋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时期D.唐宋时期2.属于“岭南四大园林”之一的是A.苏州拙政园B.绍兴沈园C.顺德的清辉园D.留园3.古典园林中将全园的野境、画境、意境汇集在一起的建筑是A.厅堂B.楼阁C.亭榭D.馆斋4.杭州拥有江南三大奇石中的A.瑞云峰B.绉云峰C.冠云峰D.玉玲珑5.建于北宋的沧浪亭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它的特色是A.以假山著称B.以对比、借景取胜C.未入园林先成景D.以竹为植物主景,四季假山别具特色6.我国现存面积最大的帝王宫苑是A.颐和园B.承德避暑山庄C.拙政园D.清辉园7.江南最大的太湖石是A.玉玲珑B.冠云峰C.绉云峰D.环秀山庄假山8.中国古典园林重在体现A.天人合一B.人文的力量C.建筑美人工美D.整齐一律9.江南类型园林的特征是A.略显局促B.建筑物都较高而宽敞C.河湖圆石较少D.具有热带风光10.下列关于植物与寓意正确表述的是A.竹子—气节高尚B.松柏—坚强长寿C. 牡丹—洁净无暇D.紫薇—高官厚禄11.关于楼阁的是叙述错误的是A.是园林中的二类建筑B.用以储藏书画C.供读书用D.可以供佛12.西湖美景往往因为近处的盛开的桃花和倒挂的柳丝作为过渡景而显得更加生动。
第1章第2节中国古典园林转折期
![第1章第2节中国古典园林转折期](https://img.taocdn.com/s3/m/010513ec33d4b14e852468c9.png)
魏晋隐逸山水的思潮还影响到宗 教,出现了大量与私家园林异曲同工 的寺观园林,仅洛阳城内外就有1000 多处,建康一城就有500多处。许多自 然风景优美的山川都成为寺观所在地 ,天下名山多庙宇,成为中国风景名 胜地的一大特色。同时,园林艺术兼 融儒、道、玄诸家的美学思想而向更 高水平跃进,园林景观多有儒、释、 道思辨的色彩。从此以后,中国古典 园林形成了皇家、私家、寺观三大类 型并行发展的局面。
战事频繁,政治动荡
公元220年东汉灭亡→魏蜀吴 三国鼎立的局--公元265 建立 晋王朝(司马氏)→“门阀制 度”(九品中正制度 )士族集 团 , “下品无士族,上品无 寒门”思想 “八王之乱”(分封制度) 公元589年,隋文帝灭北周和 陈,结束了魏晋南北朝历史 369年分裂历史
消极情绪与及时行乐思想→行动上的两个极端 倾向:
隐士与隐士集团
“竹林七贤” 白莲社(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隐士集团)
竹林七贤图
他们常集于山阳(今河南修武)竹林之 下,肆意酣畅,故世称竹林七贤。他们大 都崇尚老庄之学,不拘礼法,生性放达。 在政治上,阮籍、刘伶、嵇康对司马氏集 团均持不合作态度,嵇康更因此被杀。相 反王戎、山涛等则先后投靠司马氏,历任 高官,并成为其政权的心腹。在文章创作 上,以嵇康、阮籍为代表。如嵇康的《与 山巨源绝交书》嵇康写给朋友山涛(字巨 源)的一封信 ,他以老庄崇向自然为论
顾氏为当时苏州的四大家之一,这“四大
家”不仅“金玉满堂”,而且都有自家的 花园。顾辟疆园在当时最有名,号称“吴 中第一名园”,受到文人雅士的倾慕。其 时的苏州城里,与辟疆园齐名的还有戴氏 宅园,也是名噪一时。其园主的父亲戴逵 不仅是山水画的高手,而且傲视权贵,被 《晋书》列入“隐逸”之列。
2019导游基础知识第七章知识点: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
![2019导游基础知识第七章知识点: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https://img.taocdn.com/s3/m/e9737e3bbb68a98271fefac4.png)
2019导游基础知识第七章知识点: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一、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与发展依据文献记载,早在商周时期我们的先人就已经开始了利用自然的山泽、水泉、树木、鸟兽进行初期的造园活动。
最初的形式为囿。
囿是指在圈定的范围内让草木和鸟兽滋生繁育;还挖池筑台,供帝王和贵族们狩猎和享乐。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曾建“灵囿”。
春秋战国时期的园林中已经有了成组的风景,既有土山又有池沼或台。
自然山水园林已经萌芽,而且在园林中构亭营桥,种植花木。
园林的组成要素都已具备,不再是简单的囿了。
秦汉时期出现了以宫室建筑为主的宫苑,秦始皇建上林苑,引渭水作长池,并在池中筑蓬莱山以象征神山仙境。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园林发展中的转折点。
佛教的传人及老庄哲学的流行,使园林转向崇尚自然。
私家园林逐渐增加。
唐宋时期园林达到成熟阶段,官僚及文人墨客自建园林或参与造园工作,将诗与画融入园林的布局与造景中,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地主阶级的诗意化生活要求。
另外,唐宋写意山水园在体现自然美的技巧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如叠石、堆山、理水等。
明清时期,园林艺术进入精深发展阶段,无论是江南的私家园林,还是北方的帝王宫苑,在设计和建造上,都达到了高峰。
现在保存下来的园林大多属于明清时代,这些园林充分表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独特风格和高超的造园艺术。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一)造园艺术,“师法自然”“师法自然”,在造园艺术上包含两层内容:一是总体布局、组合要合乎自然,山与水的关系以及假山中峰、涧、坡、洞各景象因素的组合,要符合自然界山水生成的客观规律。
二是每个山水景象要素的形象组合要合乎自然规律。
如假山峰峦是由许多小的石料拼叠合成,叠砌时要仿天然岩石的纹脉,尽量减少人工拼叠的痕迹。
水池常作自然曲折、高下起伏状。
花木布置应是疏密相间,形态天然。
乔灌木也错杂相间,追求天然野趣。
(二)园林建筑,顺应自然中国古典园林中,有山有水,有堂、廊、亭、榭、楼、台、阁、馆、斋、舫、墙等建筑。
8.4.18.4.1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总说
![8.4.18.4.1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总说](https://img.taocdn.com/s3/m/f4c48637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60.png)
陶渊明《归田园居》
•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 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 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 前。……狗吠深巷中,鸡鸣桑 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 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 自然。”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抚孤松 而盘桓”,“登东皋以舒啸 ,临清流而赋诗”。
• 东晋大名士孙绰的《遂初赋》
• “余少慕老庄之道,仰共风流久矣。却感于陵贤 妻之言,怅然司之,乃终始东山,建五亩之宅, 带长阜,倚茂林,孰与坐华幕、击钟鼓者同年而 语其乐哉。”
• 体现文人、名士们所经营的别墅,体现超然尘外 的隐逸心态,更着重于突出天然清纯之美。
2 转折期的园林发展特点
(5)寺观园林一开始便向着世俗化的方向发展。郊野寺观 对于各地风景名胜区的开发起到了主导性的作用。
2 转折期的园林发展特点
(4)私家园林集中地反映了这个时期造园活动的成就。 • 城市私园多为官僚、贵族所经营,代表一种华靡的风
格和争奇斗富的倾向。 • 庄园、别墅得到很大发展,是后世别墅园的先型,代
表一种天然清纯的风格。其所涵蕴的隐逸情调、表现 的山居和田园风光,深刻地影响着后世的私家园林特 别是文人园林的创作。
2 转折期的园林发展特点
(6)中国古典园林开始形成皇家、私家、寺观这三大 类型并行发展的局面和略具雏型的园林体系。
白莲社由东晋佛教高僧慧远(净土宗大师)在 庐山发起组织的一个社团,参加的有佛教徒、 儒生、玄学家共123人
1 中国古典园林转折期的历史背景
(2)社会背景
3)寄情山水,既陶冶了士人的性情,也重新鉴赏大自 然山水之美,发现大自然才是最“自然”、最“真”, 是“善”和“美”的。这些正是魏晋哲学的鲜明特点, 也就是魏晋士人寄情山水的理论基础。 •它以大自然的本来面目探讨深化对自然美的认识,发掘 、感知自然风景构成的内在规律。于是,人们对自然风 景的审美观便进入到高级阶段而成熟起来。
导游基础知识分类模拟题35
![导游基础知识分类模拟题35](https://img.taocdn.com/s3/m/97175d564b35eefdc9d3333f.png)
导游基础知识分类模拟题35(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4,分数:25.00)1.以康熙四字御笔“三十六景”,乾隆三字御笔“三十六景”而知名的园林是______。
(分数:1.00)A.颐和园B.圆明园C.拙政园D.承德避暑山庄√解析:[解析] 从康熙四十二年至康熙五十二年,避暑山庄初具规模。
康熙选园中佳景以四字为名题写了“三十六景”。
从乾隆六年至乾隆十九年,乾隆对避暑山庄进行了扩建,仿其祖父康熙,以三字为名又题了“三十六景”,合称为避暑山庄“七十二景”。
2.陈从周赞誉______“北国小园,能饶水石之胜者,以此为最”。
(分数:1.00)A.济南趵突泉公园B.青州偶园C.威海环翠楼公园D.潍坊十笏园√解析:[解析] A项,趵突泉公园位于济南市中心繁华地段,是以泉水、人文景观为主的文化名园,园里的趵突泉被誉为“天下第一泉”;B项,偶园位于青州,是清朝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刑部尚书冯溥的私家花园,当地人称为“冯家花园”;C项,环翠楼公园位于威海市区的中心地带,是威海市区主要的园林风景区;D项,潍坊十笏园是中国北方地区的汉族古典园林袖珍式建筑,总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
因占地较小,被著名古典园林建筑专家陈从周赞誉为“北国小园,能饶水石之胜者,以此为最”。
3.被称为南方私家园林的典型代表,连园林专家也惊叹“造园者未见此山,正如学诗者不知李杜”是______的假山。
(分数:1.00)A.苏州环秀山庄√B.扬州个园C.杭州竹素园D.上海豫园解析:[解析] 苏州环秀山庄是以湖石、假山为主的一处古典园林,园景以山为主,池水辅之,建筑不多,但景色奇特,突出了汉族园林建筑中雄、奇、险、幽、秀、旷的特点,是南方私家园林的代表。
4.下列至今未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著名园林是______。
(分数:2.00)A.豫园√B.颐和园C.拙政园D.避暑山庄解析:[解析] 《世界遗产名录》是于1976年世界遗产委员会成立时设立的。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配套题库-章节题库-选择题【圣才出品】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配套题库-章节题库-选择题【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52961a9e87c24028915fc3bd.png)
第二章选择题一、单选题1.秦代著名的园林有()。
A.洛阳西苑B.灵囿C.唐临潼华清池宫D.上林苑【答案】D【解析】上林苑,是汉武帝刘彻于建元三年在秦代的一个旧苑址上扩建而成的宫苑,规模宏伟,宫室众多,有多种功能和游乐内容。
A项,西苑建于西元605年5月,是隋炀帝营建东都洛阳时所建的皇家园林。
隋时又称会通苑,它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华丽的园囿之一。
B项,灵囿是周文王所建的苑囿。
C项,华清池又名华清宫,位于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麓,是以温泉汤池著称的中国古代离宫。
相传西周的周幽王曾在这里修建离宫。
秦、汉、隋各代先后重加修建,到了唐代又数次增建。
名曰汤泉宫,后改名温泉宫。
到了唐玄宗时又大兴土木,治汤井为池,环山列宫殿,此时才称华清宫。
2.中国古代园林中属岭南类型名园的是()。
A.何园B.沧浪亭C.清晖园D.豫园【答案】C【解析】岭南园林有广东园林、广西园林、福建园林、台湾园林、海南园林等,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和兼容性,丰富多彩,风格各异。
清晖园设计精巧、布局细腻,属于岭南园林。
A项,何园是扬州住宅园林的典范;B项,沧浪亭是苏州园林的代表,属于江南园林;D项,豫园是上海园林的代表,属于江南园林。
3.园林的全盛期是在()。
A.明清时期B.隋唐时期C.商代D.春秋战国时期【答案】B【解析】秦汉时期是我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生成阶段。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园林建筑的转折时期。
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园林建筑的兴盛时期。
明代中叶以后,北京、南京、苏州及太湖周围地区掀起私人造园的高潮。
清代集历代造园艺术之大成,园林数量之多,规模之大,水平之高,均非前代所能比及。
4.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西湖分别属于()园林。
A.私家、私家、寺庙、皇家B.皇家、自然、自然、皇家C.皇家、皇家、寺庙、自然D.私家、皇家、皇家、自然【答案】D【解析】拙政园是江南园林的代表,也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是“中国园林之母”,是私家园林之最。
导游基础知识园林期中考试试题
![导游基础知识园林期中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04be1a64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5a.png)
导游基础知识园林期中考试试题一、判断题1. 世界各国的园林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19世纪以前的欧洲几何规则式园林,二是中国自然式山水风景园林。
( F )2. 中国古代园林重在体现“天人合一”的观念,而西方园林则重在体现自然的力量。
( F )3. 18世纪以前的欧洲园林,即西方园林,整齐一律,均衡对称。
( T )4. 中国古代园林源于自然,高于自然,是大自然形象的高度概括。
( T )5. 北方类型的园林按气候带划分也可称“中温带园林”。
( F )6. 江南园林也称“南方园林”或“扬子江类型”。
( T )7. 岭南类型的园林虽地处亚热带,终年常绿,又多河川,所以造园条件比北方好,但是没江南好。
( F )8. 私家园林的主人往往是宫室外戚、王宫官吏、富商大贾、退下来的士大夫等等。
( T )9. 根据文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我们的先人就已经开始利用自然的山泽、水泉、树木、鸟兽、进行初期的造园活动。
( F )10.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园林发展中的转折点。
( T )11. 唐宋写意山水园林在体现自然美的技巧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如叠石、堆山、理水等。
( T )12. 中国古代园林的游览方法与游览古建筑的方法有所不同,游览古建筑讲究“游”(漫步游览)与“停”(驻足欣赏)的结合。
( F )13. 计成在《园治》中说:“多年树木,碍筑檐垣,让一步可以立根,釿树桠不妨封顶。
” ( T )14. 园中的植物可以观赏娱乐,可以隐喻长寿,也可以借以扩大和深化自然境界,令人通过视觉、听觉产生联想。
( F )15. 书房馆斋是待客与集会活动的场所,也是园林中的主题建筑。
( F )16. 楼,四周开窗,每层设围廊,有挑出平座,以便眺望观景。
( F )17. 匾额是指悬挂在门楣之上的题字牌,楹联是指两侧柱上的竖牌。
( T )18. 沧浪亭位于苏州城区三元坊内,始建于南宋。
( F )19. 苏州的水陆交通便利,经济十分繁荣而甲于东南,这是江南私园荟萃苏州的原因之一。
园林模拟试题(一,二)
![园林模拟试题(一,二)](https://img.taocdn.com/s3/m/807213bf960590c69ec37667.png)
园林模拟试题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世界三大造园体系是中国园林、欧洲园林和西亚园林。
(R)2.计成于顺治年间所著的《园冶》,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一部造园著作。
( F)3.皇家园林是专供帝王休憩享受的园林,主要特点是规模大,真山真水多,建筑金碧辉煌,例如北京颐和园、恭王府、北海公园等。
( F)4.黄帝时期已经出现了最简单的囿和园。
( R)5.从心里角度来讲,园林中的游览路线有两条。
一条是进廊游览,一般供年轻人走,一条是登山越水的路或径,一般供老年人走 ( F)6.中国古代园林的组成要素主要有叠山、理水、植物、动物、建筑。
( F)7.通过景点之间的花卉乔木等的过渡景,使景色更有层次感这之间的乔木花卉就叫做夹景。
( F)8.抑景采用“先扬后抑”、“先藏后露”的方法,有山抑、树抑、曲抑之分。
( R)9.苏州四大名园是沧浪亭(宋代)、狮子林(元朝)、拙政园(明朝)、留园(清朝)。
(R)10.厅堂一般坐北朝南,向北望是全园最主要的景物。
( F)11.舫是仿造舟船造型的建筑,是将船的造型建筑化,例如苏州留园的涵碧山房、拙政园的香洲。
( F)12.按园林的艺术风格分,可分为规则式园林和自然式园林。
(F )13.借景有远借、近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之分。
例如借说中的游鱼,叫仰借;空中的飞鸟叫俯借;借四季或其他自然景色,叫应时而借。
( F) 14.厅堂类建筑,是全国的野境、画境、意境的汇集点,堪称情景交融的理想境界,是大可驻足停留的重要游览点。
(R )15.理水从理论上讲有掩、隔、破三种;从实践上讲,有分和合两种手法。
( R)16.自然式园林着意表现自然美,对花木有一定的选择标准:一讲姿美,二讲色美;三讲体态美;四讲味香。
( F) 17.花木对园林山石景观起衬托作用,又往往和园林主追求的精神境界有关。
例如兰花象征高官厚禄,紫薇象征幽居隐士等。
( F) 18.世界园林分为两大类;一是17世纪以前的欧洲几何规则式园林;二是中国自然式山水风景园林。
概括我国古典园林发展的特点
![概括我国古典园林发展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342b9391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5c.png)
概括我国古典园林发展的特点中国古典园林长期以来与汉文化一脉相承,其发展折射了中国古典传统美学与艺术欣赏的发展。
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我国古典园林发展的特点,欢迎阅读!我国古典园林发展的特点大致可以分成三个时期来概述之:(一)先秦及秦汉时期。
此时期或可称为“白然时期”,是从“固”到“苑”的发展时期,约相当于距今三四千年的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殷商西周时代。
根据史料记载,从殷周到秦汉时期这种“囿”的存在和发展,大体具有三个特点:1.:片地宽广。
一般方圆都在几十里、上百里左右,如春秋楚庄王“筑层台……延壤百里,’;2.工程浩大。
囿的周围有界垣,囿内有台屋构筑。
3.人工设施增加。
山于狩猎地距离统治中心地较远,不免要在“囿”内建寝殿屋宇。
这种最早期的“囿”到汉代有了新的发展,它不仅仅是一种自然山林的原始状态的存在,而是日趋专门化了。
帝王们在这里建“宫”设“馆”,除了为游猎所需要,增添了寝宫殿宇生活设施,还配置了观赏植物、人工山水等景色,初步具有了“园林”性质,从汉代起它的名称也从古代的“囿”改称“苑”或“苑圈”了。
著名的汉武帝的“上林苑”中,有“建章宫”,有“太液池”,周围数百里,盖起宫殿数十个,设置了“射熊馆”、“鹿观”、“虎圈观”等各种动物的圈观,并种植了各地送来的异树花木,如“核桃,,“紫纹桃”等等。
不过此时尚处于中国园林发展初期,对于苑囿的布局布置,并无一定规划,仍较多地带有古“囿”的持猎趣味。
建筑和山水的安排,也并不融洽有序,奇树异花的种植,只是猎奇罗列,虽然它有了某些园林的性质,开启了日后造园的新生面。
总的说,仍是处于自然发展的时期。
(二)唐宋时期。
它是我国古典园林的形成时期。
由汉代开端的中国园林发展进程,经过东汉、三国、魏晋南北朝到隋代统一中国的过渡,至唐代出现了一个兴盛的局面。
由于疆域的扩大、经济的发达、民族的融合,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达到了一个空前繁荣时期,和别的文化发展一样,园林发展中出现了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在苑囿的营建中注意了游乐和赏景的作用,如在殿宇建筑外,已注意到迭石造山,凿池引泉。
景观学史纲-中国-上篇
![景观学史纲-中国-上篇](https://img.taocdn.com/s3/m/10913494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c3.png)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2道题】
1.中国皇家园林中“一池三山”的做法始于( )。
A.秦代
B.唐代
C.0
2.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园林形式是( )。
A.台
B.园
C.囿
D.圃
用户答案:[C]得分:20.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1道题】
1.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是( )。
A.本与自然、高于自然
B.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C.诗画的情趣
D.意境的含蕴
用户答案:[ABCD]得分:20.00
三、判断题【本题型共2道题】
1.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转折时期。
Y.对
N.错
用户答案:[Y]得分:20.00
2.按照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的不同,中国古典园林可以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
Y.对
N.错
用户答案:[N]得分:20.00
全国导基模考试题与答案
![全国导基模考试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822044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e6.png)
全国导基模考试题与答案一、单选题(共31题,每题1分,共31分)1.我国历史上第一家旅行社是( )。
A、中国青年旅行社B、华侨服务社C、中国旅行社D、中国国际旅行社正确答案:C2.2004年12月30日建成的西气东输工程,全长约( ),设计年输气量120亿立方米。
A、3000公里B、2000公里C、1000公里D、4000公里正确答案:D3.清代刘坤一《南昌滕王阁联》的上联为“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下联为( )。
A、看松柏凌霄,纵横十万里,全球赤子仰黄陵B、缘结香火,来游福地,莫虚负荷花十里,桂子三秋C、人题二十八字,长留胜迹,可知佳句不须多D、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如何?正确答案:D4.我国成功发射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叫( )。
A、“墨子号”B、“嫦娥号”C、“玉兔号”D、“天宫号”正确答案:A5.抗日战争结束,日本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是( )。
A、1945年8月15日B、1945年9月15日C、1945年9月2日D、1945年9月3日正确答案:C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条电气化铁路是( )。
A、宝成铁路B、京沪铁路C、成渝铁路D、成昆铁路正确答案:A7.在党的( )上,确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
A、三大B、二大C、七大D、八大正确答案:C8.通过《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明确提出党的基本策略任务是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会议是( )。
A、遵义会议B、古田会议C、“八七”会议D、瓦窑堡会议正确答案:D9.卢沟桥事变爆发的时间为( )。
A、1937年8月22日B、1937年7月7日C、1937年12月12日D、1937年7月15日正确答案:B10.禅让制传承到( )时,被其子夏启破坏,改为王位世袭制。
A、太昊B、黄帝C、炎帝D、大禹正确答案:D11.化繁为简、化圆为方、化弧为直,字体方正,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是( )书体的特点。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https://img.taocdn.com/s3/m/570100fc4693daef5ef73dbe.png)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摘要:魏晋南北朝(220--589年)是中国古典园林史上的重要转折期。
在此期间,不但皇家园林继续发展,同时,私家园林,寺观园林等新类型出现。
园林的本质也有了新的变化,开始追求陶冶情操,安顿心灵的精神需求。
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山水特征由此显现,为后期的繁盛和成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古典园林在这一时期的发展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包括政治思想,文化艺术,宗教,经济,技术等。
本文着重于阐述这一时期影响园林发展的因素,以及这一时期各类园林的特征,整体把握这个园林史上重要的历史阶段,深化对于中国古典园林的认知。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转折,自然山水园,影响因素,特征1.总论在我国悠久的历史进程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称得上是时间最长的动荡混乱时期。
从魏蜀吴三国鼎立到西东两晋,再到北魏刘宋两方南北朝对峙,直至隋兵渡江灭陈,中国才又恢复统一。
这段动乱时期虽然产生了明显的弊端,但却是一个大融合的时代,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重大变化时期。
无论思想哲学,文化艺术,还是宗教科技都发生了诸多变化。
而中国古典园林,在商周秦汉时期形成雏形,魏晋南北朝时期发生了重大转折,后在唐宋时期逐渐走向繁盛和成熟,是中国古典园林史的转折期。
这个时期的园林在秦汉皇家园林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同时孕育了私家园林以及寺观园林,还有在当时属于非主流的具有公共园林性质的风景游览地。
自然山水式园林从这里萌芽,逐步发展成为中国园林的特色和瑰宝。
中国古典园林在这个时期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这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思想,艺术等等方面共同孕育的结果。
与此同时,园林的发展,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它领域的走向。
这一时期的园林特点比较明晰,除延续秦汉时期园林的气势和规模之外,摒弃了祭祀,神说等虚幻色彩,向自然山水园林逐渐过渡,开始了模仿自然,再现自然。
虽然还只是限制于对自然的写实,没有做到真正的写意。
但不可否认的是魏晋南北朝的园林为后来唐宋自然山水园林的发展繁盛做了坚实的铺垫。
导游基础知识(中国古代园林)-试卷2
![导游基础知识(中国古代园林)-试卷2](https://img.taocdn.com/s3/m/ccbc6c59cfc789eb162dc835.png)
导游基础知识(中国古代园林)-试卷2(总分:5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下列各项中,( )被称为“园中三杰”。
[2015年湖南真题](分数:2.00)A.水仙、兰花、蔷薇B.蔷薇、玫瑰、月季√C.月季、兰花、水仙D.水仙、玫瑰、蔷薇解析:解析:花木对园林山石景观起衬托作用,又往往和园主追求的精神境界有关。
玫瑰、蔷薇、月季都属于蔷薇科植物,茎干生刺刺,因其花朵娇艳,被称为“园中三杰”。
3.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的是( )。
[2014年上海真题](分数:2.00)A.中国园林√B.欧洲园林C.伊斯兰园林D.古埃及园林解析:解析:1929年,亨利·威尔逊在美国出版了《中国,园林之母》一书,从此,中国园林就有“世界园林之母”之称。
B项,欧洲园林以古埃及和古希腊园林为渊源,以人工美的规则式园林和自然美的自然式园林为造园风格,典型代表有意大利台地园林、法国古典园林和英国风景式园林;C项,伊斯兰园林是古代阿拉伯人在吸收两河流域和波斯园林艺术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模拟伊斯兰教天国的高度人工化、几何化的园林艺术形式;D项,古埃及园林初衷是为了避沙和避暑,树荫、果蔬和水体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总体目标是营造一种阴凉湿润的小环境,另外,园林高度对称是其一大特征。
4.我国现存占地面积最大的皇家园林是( )。
[2013年浙江真题](分数:2.00)A.北京颐和园B.承德避暑山庄√C.北海公园D.恭王府解析:解析:承德避暑山庄,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89年建成。
占地564万平方米,周长20华里,是颐和园的2倍,北海公园的8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动乱时期,也是思想十分活跃的时期。
儒、道、释、玄诸家争鸣,彼此阐发。
思想的解放促进了艺术领域的开拓,也给予以园林发展以很大的影响。
造园活动普及于民间,园林的经营完全转向于以满足作为人的本性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为主,并升华到艺术创作的新境界。
所以说,魏晋南北朝乃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上的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
以下是分别在背景,思想的文化上对魏晋南北朝园林转折的详述:一、背景
①社会经济出现新格局。
江南地区社会经济显著发展;土地私有制和庄园经济显著发展;生产技术进步。
②世家大族与门阀制度的改变时政治的最主要特征。
政治上,他们世袭高官,享有极高地位和特权,且在经济上占有雄厚财力,拥有大规模的土地和庄园,文化上实行垄断。
二、思想
①因战乱,更朝换代快,所以人们持悲观失望之态,消极颓废,盛行庄子的及时行乐、沉迷思想。
②文人追求返璞归真,追求自然,寄情山水,雅好自然成为风尚。
三、文化
①因思想不受朝堂,儒学限制,得到飞跃,人生追求返璞归真。
②壁画,书法,绘画技术得到发展,并成熟。
③文学大都表现悲观思想,感悟人生死痛。
同时建筑技术的进步,观赏植物栽培之普遍,则又为造园的兴旺发达提供物质的技术上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