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纠纷案例
公司经济纠纷案例
公司经济纠纷案例1. 员工工资拖欠案例在某公司,由于财务问题,导致员工的工资多个月未能按时支付。
员工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不得不向公司提起诉讼,要求支付拖欠的工资,并获得相应的赔偿。
2. 合同违约案例某公司与供应商签订了一份合同,约定供应商为该公司提供一定数量的原材料。
然而,供应商未能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和数量交付原材料,导致公司的生产线停工。
公司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决定起诉供应商,要求其赔偿损失。
3. 项目投资纠纷案例一家公司决定投资一个新的项目,但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发现原先承诺的投资回报率无法实现。
公司认为投资方存在欺诈行为,因此决定将投资方告上法庭,要求追究其责任,并寻求相应的赔偿。
4. 股东权益保护案例某公司的股东发现公司高层存在贪污行为,损害了股东的权益。
股东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决定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追究高层责任,并要求公司进行相应的赔偿。
5. 知识产权侵权案例一家公司的产品被另一家公司抄袭,侵犯了其知识产权。
该公司为了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决定向法院提起侵权诉讼,要求对方停止侵权行为,并支付相应的赔偿。
6. 财务造假案例某公司在年度财务报表中故意虚报利润,误导投资者。
投资者发现后,决定集体诉讼该公司,要求追究其造假行为,并要求公司赔偿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
7. 债务追讨案例一家公司拖欠了某供应商的货款,导致供应商无法按时支付其它债务,严重影响了供应商的经营。
供应商为了追讨拖欠的货款,决定将该公司告上法庭,并要求其支付货款及相应的违约金。
8. 商业竞争不正当行为案例某公司发现竞争对手进行了一系列不正当的商业行为,包括恶意诋毁、虚假宣传等,严重影响了该公司的声誉和销售业绩。
该公司决定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竞争对手停止不正当行为,并赔偿相关损失。
9. 职业侵权案例一家公司的员工在离职后,未经许可将公司的商业机密泄露给竞争对手,导致公司的竞争力受到严重损害。
公司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决定起诉该员工,要求其赔偿造成的经济损失。
企业经济纠纷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原告:XX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技公司”)被告:XX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机械公司”)案由:合同纠纷二、基本事实2018年5月,科技公司因扩大生产规模,需要购置一批机械设备。
经多方考察,科技公司决定与机械公司签订《机械设备采购合同》(以下简称“合同”),约定机械公司向科技公司提供一套价值人民币500万元的机械设备,并约定了交货期限、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条款。
合同签订后,科技公司按约定向机械公司支付了定金人民币100万元。
然而,至2018年10月,机械公司仍未按照合同约定交货。
科技公司多次催促机械公司履行合同,但机械公司以各种理由推脱,甚至表示不再履行合同。
2019年3月,科技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机械公司履行合同,支付逾期交货违约金,并赔偿科技公司因此遭受的损失。
三、争议焦点1. 机械公司是否构成违约?2. 科技公司要求机械公司支付违约金和赔偿损失的请求是否合理?四、法院判决法院经审理后认为:1. 关于机械公司是否构成违约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机械公司未按照合同约定时间交货,已构成违约。
2. 关于科技公司要求机械公司支付违约金和赔偿损失的请求是否合理的问题,法院认为:(1)关于违约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违约金的数额。
本案中,合同约定了逾期交货违约金为每日万分之五。
因此,科技公司要求机械公司支付逾期交货违约金的请求合理。
(2)关于赔偿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本案中,科技公司因机械公司违约,导致生产计划推迟,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因此,科技公司要求机械公司赔偿损失的请求合理。
综上所述,法院判决如下:1. 机械公司向科技公司支付逾期交货违约金人民币25万元;2. 机械公司向科技公司赔偿经济损失人民币10万元;3. 驳回科技公司其他诉讼请求。
经济纠纷法律真实案例(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原告张某,男,35岁,某市个体工商户;被告李某,男,40岁,某市某公司经理。
双方因合同纠纷一案,向某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原告张某于2019年5月与被告李某签订了一份合作协议,约定双方共同投资经营一家餐饮店。
协议中明确约定,张某出资100万元,李某出资150万元,双方共同经营,利润按照出资比例分配。
合同签订后,张某依约支付了100万元资金,而李某仅支付了50万元,剩余100万元未按时支付。
在经营过程中,餐饮店因经营不善,导致亏损。
张某多次要求李某支付剩余的50万元资金,但李某以各种理由推脱。
至2020年12月,餐饮店因无法继续经营而关闭。
张某遂向李某提出赔偿请求,但李某拒绝赔偿。
张某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李某支付剩余的50万元投资款及相应的利息,并赔偿因餐饮店关闭造成的经济损失。
二、争议焦点1. 李某是否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剩余的50万元投资款及相应的利息?2. 李某是否应当赔偿张某因餐饮店关闭造成的经济损失?三、法院判决经审理,法院认为:1. 关于李某是否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剩余的50万元投资款及相应的利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
”张某已按照合同约定支付了100万元,而李某仅支付了50万元,违反了合同约定。
因此,李某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剩余的50万元投资款及相应的利息。
2. 关于李某是否应当赔偿张某因餐饮店关闭造成的经济损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李某未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剩余的50万元投资款,导致餐饮店无法正常经营,最终关闭。
因此,李某应当承担违约责任,赔偿张某因餐饮店关闭造成的经济损失。
综上,法院判决如下:1. 被告李某应向原告张某支付剩余的50万元投资款及相应的利息。
2. 被告李某应赔偿原告张某因餐饮店关闭造成的经济损失。
经济纠纷的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原告: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原告”)被告:某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被告”)原告与被告于2018年3月1日签订了一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约定由被告承建原告开发的某住宅小区的土建及安装工程。
合同约定工程总造价为人民币2000万元,工期为18个月。
合同签订后,被告按约进场施工。
在工程进行过程中,双方因工程进度、工程款支付等问题发生纠纷。
原告认为被告施工进度缓慢,导致工期延误,要求被告承担违约责任;被告则认为原告未按时支付工程款,导致其无法正常施工,要求原告支付工程款及违约金。
经过多次协商未果,原告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争议焦点1. 被告是否构成违约,应否承担违约责任?2. 原告是否应支付被告工程款及违约金?三、法院审理1. 关于被告是否构成违约法院经审理查明,被告在施工过程中,确实存在施工进度缓慢的情况。
根据合同约定,被告应在18个月内完成工程,但实际完成时间超过了合同约定的工期。
因此,法院认定被告构成违约。
2. 关于原告是否应支付被告工程款及违约金法院认为,原告与被告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合法有效,双方均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
虽然原告未按时支付工程款,但被告的施工进度确实存在延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关于工程款及违约金的问题,法院认为:(1)原告应支付被告已完成的工程款。
根据工程结算资料,被告已完成的工程款为1500万元,原告应按照合同约定支付。
(2)关于违约金,法院认为,原告未按时支付工程款,导致被告无法正常施工,给被告造成了损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因此,原告应支付被告违约金。
综上所述,法院判决如下:1. 被告构成违约,应承担违约责任;2. 原告应支付被告已完成的工程款1500万元;3. 原告应支付被告违约金50万元。
经济法律典型案例及答案(3篇)
第1篇案例一:某公司侵犯商业秘密案案情简介:某科技公司(以下简称“原告”)是一家从事软件开发的企业,其研发的某款软件具有独特的功能和技术优势。
2010年,原告发现被告(以下简称“被告”)公司未经许可,在其产品中使用了与原告软件功能相同的技术,且被告的产品在市场上获得了较好的销售业绩。
原告认为被告的行为侵犯了其商业秘密,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判决: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的软件技术构成商业秘密,被告的行为侵犯了原告的商业秘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的规定,法院判决被告立即停止侵权行为,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共计人民币100万元。
答案:1. 商业秘密的定义: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2. 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1)不为公众所知悉;(2)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3)具有实用性;(4)权利人采取了保密措施。
3. 侵犯商业秘密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的规定,侵犯商业秘密的法律责任包括:(1)停止侵权行为;(2)赔偿损失;(3)消除影响;(4)处以罚款。
案例二:某公司与供应商合同纠纷案案情简介:某公司与供应商签订了一份货物供应合同,约定供应商在一个月内向公司提供一批货物。
合同签订后,供应商未能按期交货,导致公司生产线中断,造成经济损失。
公司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供应商承担违约责任。
法院判决:法院经审理认为,供应商未能按合同约定履行交货义务,构成违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的规定,法院判决供应商支付公司违约金人民币50万元,并承担本案诉讼费用。
答案:1. 合同的定义: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2. 合同的订立原则:(1)自愿原则;(2)公平原则;(3)诚实信用原则;(4)合法原则。
3. 违约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法律案例经济纠纷(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以下简称“开发商”)与某建筑公司(以下简称“建筑公司”)于2016年签订了一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约定由建筑公司承建开发商开发的某住宅小区。
合同总价款为人民币2亿元,工期为24个月。
合同签订后,建筑公司按照约定完成了施工任务,但双方在工程款支付问题上产生了纠纷。
在工程竣工后,开发商经自行验收认为工程质量合格,但以建筑公司施工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为由,拒绝支付工程款。
建筑公司则认为工程质量符合合同约定,且已按照约定完成了施工任务,要求开发商支付剩余工程款。
双方协商未果,建筑公司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开发商支付剩余工程款及相应的利息。
二、争议焦点1. 工程质量是否合格,是否存在质量问题。
2. 开发商是否有权拒绝支付工程款。
3. 建筑公司是否应承担违约责任。
三、法院审理1. 工程质量认定法院审理过程中,双方就工程质量问题各执一词。
开发商提供了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证明部分工程存在质量问题。
建筑公司则提供了施工过程中的照片、视频等证据,证明工程质量符合合同约定。
法院经审理认为,虽然开发商提供的检测报告显示部分工程存在质量问题,但建筑公司提供的证据足以证明其施工过程符合合同约定。
因此,法院认定工程质量合格。
2. 开发商拒绝支付工程款的权利法院认为,虽然工程质量合格,但开发商在支付工程款问题上存在违约行为。
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约定,开发商应在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15日内支付工程款。
然而,开发商未按约定支付工程款,构成违约。
3. 建筑公司违约责任法院认为,建筑公司在施工过程中虽然存在部分质量问题,但该质量问题不影响整个工程的交付和使用。
因此,建筑公司不承担违约责任。
四、判决结果法院判决开发商支付建筑公司剩余工程款人民币1.5亿元及相应利息。
对于工程质量问题,法院建议双方协商解决。
五、案例分析本案涉及的法律问题主要包括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工程质量认定、违约责任等。
5个典型经济纠纷案例
5个典型经济纠纷案例
以下是5个典型的经济纠纷案例:
1. 买卖合同纠纷案例:甲公司和乙公司签订了一份购买钢材的合同,但由于钢材价格波动较大,甲公司在支付货款后发现钢材价格已经下跌,于是要求乙公司退还部分货款。
乙公司不同意退款,双方发生了经济纠纷。
2. 借贷纠纷案例:丙公司向丁公司借款100万元,并签订了借款合同。
由于丙公司经营不善,未能按时还款。
丁公司要求丙公司偿还借款,但丙公司以各种理由推脱,最终引发了借贷纠纷。
3. 股权纠纷案例:戊公司和己公司签订了一份股权转让协议,戊公司将其持有的己公司股权转让给了己公司。
但在股权转让完成后,戊公司发现己公司的财务状况存在问题,要求撤销股权转让协议,并要求返还已支付的款项。
4. 租赁纠纷案例:庚公司向辛公司租赁了一处商业用房,但在租赁期间,辛公司未经庚公司同意,擅自将商业用房转租给了其他人。
庚公司要求辛公司停止转租,并赔偿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
5. 知识产权纠纷案例:壬公司和癸公司都生产和销售同一种产品,但壬公司认为癸公司的产品侵犯了其专利权,要求癸公司停止生产和销售该产品,并赔偿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
真实经济纠纷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原告: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发商”)被告: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施工单位”)纠纷内容:合同纠纷诉讼请求:请求法院判决解除双方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并判令施工单位退还已支付的工程款,赔偿因解除合同造成的损失。
二、案件背景2016年,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拟在市区新建一住宅小区,经过公开招标,与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签订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合同约定,施工单位负责该住宅小区的建设施工,工期为两年,合同总价为人民币2亿元。
合同签订后,施工单位按照合同约定进行了施工,但双方在施工过程中因工程质量、工期延误等问题产生纠纷。
三、纠纷经过1. 工程质量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开发商发现施工单位施工的某些部分存在质量问题,如墙体裂缝、地面不平整等。
开发商多次要求施工单位整改,但施工单位以各种理由推诿,未能及时整改。
2. 工期延误:由于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未能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节点完成施工任务,导致整个工程进度延误。
开发商多次催促,但施工单位未能提供合理的解释和解决方案。
3. 合同解除:由于施工单位未能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开发商决定解除与施工单位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随后,双方就合同解除后的工程款支付、违约责任等问题产生争议。
四、法院审理1. 争议焦点:法院审理过程中,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1)开发商是否有权解除《建设工程施工合同》;(2)合同解除后,双方应如何处理已支付的工程款及违约责任。
2. 法院判决:(1)关于合同解除问题,法院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四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解除合同。
本案中,施工单位未能按照合同约定履行施工义务,且在开发商多次催促下仍不整改,已构成违约。
因此,法院判决支持开发商解除《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诉讼请求。
(2)关于工程款支付及违约责任问题,法院认为,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约定,施工单位在合同解除前已完成部分工程,开发商应按照合同约定支付相应的工程款。
关于经济法律经典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德隆集团成立于1992年,总部位于新疆乌鲁木齐,是一家以德隆为品牌,以德隆新疆屯河股份有限公司为核心企业,以德隆德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德隆德恒证券有限公司、德隆德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为分支机构的多元化企业集团。
德隆集团以农业、金融、房地产为主业,涉足证券、期货、保险等多个领域,一度被誉为“新疆首富”。
然而,自2004年起,德隆集团开始陷入财务困境,负债累累。
2005年,德隆集团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随后,德隆集团的核心企业德隆新疆屯河股份有限公司被中国证监会暂停上市。
2006年,德隆集团正式破产,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经济犯罪案件之一。
二、案件经过1. 案件调查2004年,德隆集团开始出现财务危机,公司资金链断裂,无法偿还到期债务。
此时,中国证监会开始对德隆集团进行调查。
调查发现,德隆集团在经营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虚假注资:德隆集团通过虚假注资、关联交易等手段,虚增公司资产,误导投资者。
(2)违规担保:德隆集团为关联企业担保,导致公司负债累累。
(3)操纵市场:德隆集团通过操纵市场,非法获利。
2. 破产申请2006年,德隆集团向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破产。
法院受理后,依法对德隆集团进行了破产清算。
3. 破产清算在破产清算过程中,法院依法对德隆集团的资产进行了清算,包括:(1)资产处置:德隆集团的核心企业德隆新疆屯河股份有限公司的资产被拍卖,所得款项用于偿还债务。
(2)债务清偿:德隆集团的其他资产也被用于偿还债务。
(3)资产分配:剩余资产按照债权比例分配给债权人。
三、案件影响1. 经济影响德隆集团的破产,给我国金融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一方面,德隆集团的破产导致大量投资者损失惨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德隆集团的破产也影响了金融市场的稳定,加剧了市场风险。
2. 法律影响德隆集团的破产,使我国经济法律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法院依法对德隆集团的违法行为进行了处罚,维护了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民事经济纠纷 经典案例
民事经济纠纷经典案例标题:民事经济纠纷经典案例1. 假货纠纷:小明在某电商平台上购买了一部手机,但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手机的性能和外观与宣传中的不符,怀疑是假货。
小明与卖家发生纠纷,最终通过法院判决确认了手机为假货,并赔偿了小明的损失。
2. 劳动合同纠纷:小张在一家公司工作,但工资一直未按时支付,并且公司违反了劳动法规定的休假权益。
小张与公司发生劳动合同纠纷,最终通过劳动仲裁机构解决纠纷,公司被判支付拖欠的工资和相应的赔偿金。
3. 产品责任纠纷:小王购买了一款电热水壶,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了漏电事故导致意外受伤。
小王将制造商告上法庭,要求赔偿医疗费用和精神损失。
最终法院判决制造商承担产品责任,并赔偿了小王的损失。
4. 合同违约纠纷: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供应合同,但乙公司未按合同约定提供货物,导致甲公司无法按时完成订单。
甲公司起诉乙公司违约,最终法院判决乙公司赔偿甲公司因违约造成的损失。
5. 商标侵权纠纷:某品牌公司发现有一家公司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使用了其商标,导致品牌形象受损。
品牌公司将侵权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停止使用商标并赔偿经济损失。
法院最终判决侵权公司停止使用商标,并赔偿了品牌公司的经济损失。
6. 建筑工程纠纷: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建筑工程合同,但乙公司在工程质量、进度等方面存在问题,导致工程延期和质量不达标。
甲公司起诉乙公司违约,最终法院判决乙公司赔偿甲公司的损失,并要求重新进行工程修复。
7. 投资诈骗纠纷:小李被一家投资公司以高额回报为诱饵骗取资金,但后来发现该公司是非法集资,无法兑现承诺。
小李将投资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返还投资款和相应的赔偿金。
法院最终判决投资公司返还投资款并赔偿小李的经济损失。
8. 房屋买卖纠纷:甲购买了乙的房屋,但在交付过程中发现房屋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甲与乙发生纠纷。
最终法院判决乙承担房屋质量问题的责任,并赔偿甲的经济损失。
9. 租赁合同纠纷:甲与乙签订了一份租赁合同,但乙未按时支付租金,且在履行合同义务方面存在问题。
欠钱经济纠纷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原告张三,男,35岁,汉族,某市某区居民,个体经营户。
被告李四,男,40岁,汉族,某市某区居民,某公司经理。
2019年5月,张三因经营需要,向李四借款10万元,双方签订了借款合同,约定借款期限为6个月,月利率为2%,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
合同签订后,张三如约向李四支付了10万元借款。
然而,借款到期后,李四未能按照约定偿还本金及利息。
二、争议焦点1. 张三与李四之间的借款合同是否有效?2. 李四是否应当向张三支付借款本金及利息?3. 若李四未支付,张三可否要求法院强制执行?三、案件事实2019年5月,张三因经营需要,向李四借款10万元。
双方在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下,签订了借款合同,约定借款期限为6个月,月利率为2%,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
合同签订后,张三如约向李四支付了10万元借款。
借款到期后,李四未能按照约定偿还本金及利息。
张三多次催促李四还款,但李四以各种理由推脱。
张三无奈,遂将李四诉至法院,要求李四支付借款本金及利息。
四、法院审理法院审理认为,张三与李四之间的借款合同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同合法有效。
关于借款本金及利息的支付,法院认为,李四作为借款人,应当按照借款合同的约定,在借款到期后向张三支付借款本金及利息。
现李四未能按照约定偿还借款本金及利息,已构成违约。
法院判决如下:1. 被告李四在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向原告张三支付借款本金10万元及利息(按月利率2%计算,自2019年11月1日起至实际支付之日止);2. 如被告李四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五、判决结果判决生效后,李四未按期履行还款义务。
张三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法院依法执行了李四的财产,最终使得张三获得了借款本金及利息。
六、案例分析本案是一起典型的借款合同纠纷案件。
法律性经济纠纷案例(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原告: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以下简称“开发公司”)被告:某物业公司(以下简称“物业公司”)被告某物业公司于2015年5月与原告某房地产开发公司签订了一份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物业公司为开发公司开发的某住宅小区提供物业服务,服务期限为五年。
合同约定物业服务费为每月每平方米2元,物业公司将按照合同约定向业主收取物业服务费,并将收到的物业服务费扣除物业服务成本后,将剩余部分支付给开发公司。
然而,在物业服务过程中,物业公司因管理不善,导致小区业主对物业服务不满,多次向物业公司提出投诉。
物业公司为了挽回声誉,加大了物业服务成本投入,导致物业管理费用支出超出合同约定。
物业公司遂向开发公司提出增加物业服务费,但遭到开发公司的拒绝。
物业公司认为,根据合同约定,其有权根据市场行情和服务成本调整物业服务费,开发公司应当同意其增加物业服务费。
开发公司则认为,合同中并未约定物业服务费调整的条款,物业公司无权单方面提高物业服务费。
二、争议焦点本案争议焦点为:1. 物业公司是否具有调整物业服务费的权利;2. 如果物业公司无权调整物业服务费,物业公司应否承担超支费用。
三、法院审理法院经审理认为,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物业服务合同中关于物业服务费调整的约定。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物业服务合同是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之间就物业服务事项达成的协议,合同内容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本案中,物业服务合同中并未约定物业服务费调整的条款,因此,物业公司无权单方面提高物业服务费。
关于物业公司是否应承担超支费用的问题,法院认为,物业公司作为物业服务企业,在提供物业服务过程中,应当合理控制成本,确保物业服务费收支平衡。
本案中,物业公司因管理不善导致物业服务成本增加,超出了合同约定的物业服务费,但并未造成业主权益受损。
因此,物业公司应承担超支费用,并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四、判决结果根据以上分析,法院判决如下:1. 物业公司无权调整物业服务费;2. 物业公司应承担超支费用,并赔偿开发公司因此遭受的损失。
5个典型经济纠纷案例
5个典型经济纠纷案例1. 股权纠纷案例:某公司A和B在创办公司时,A出资50%,B出资50%。
然而,随着公司发展,A发现B私自挪用公司资金进行个人消费,并且未经同意增加了自己的股权比例。
A提起诉讼,要求B 退还挪用的资金并恢复股权比例。
2. 劳动纠纷案例:某公司C与员工D签订了劳动合同,约定了工作职责和薪资待遇。
然而,公司C未按时支付工资,并且在员工D因此提出索赔时解雇了他。
员工D通过劳动仲裁机构提起诉讼,要求公司C支付拖欠的工资并赔偿解雇造成的损失。
3. 合同纠纷案例:甲方E与乙方F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约定了购房款及交房日期。
然而,乙方F未按约定时间交付房屋,并且以各种理由推迟了交房日期。
甲方E提起诉讼,要求乙方F按时交房并支付违约金。
4. 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例:某公司G开发了一种新型产品,并申请了专利。
然而,不久后,公司H推出了与该产品功能相似的仿制品,并以低价进行销售,导致公司G的销售额大幅下降。
公司G提起诉讼,要求公司H停止销售仿制品并赔偿损失。
5. 债权纠纷案例:债权人I与债务人J签订了借款合同,约定了借款金额及还款日期。
然而,到期日债务人J未能按时还款,并拒绝履行还款义务。
债权人I通过法院起诉债务人J,要求追回借款本金及利息。
6. 物权纠纷案例:某物业K与业主L签订了物业服务合同,约定了收费标准和服务内容。
然而,物业K未按照合同约定提供服务,并且擅自提高了物业费用。
业主L通过物业服务监督机构投诉,要求物业K按合同约定提供服务并恢复原收费标准。
7. 知识产权纠纷案例:某公司M拥有一项发明专利,并与公司N签订了技术许可合同,约定了技术转让费用和使用范围。
然而,公司N未支付技术转让费用,并超出了合同约定的使用范围。
公司M提起诉讼,要求公司N支付欠款并停止侵权行为。
8. 公司并购纠纷案例:公司O与公司P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约定了股权转让价格和交付日期。
然而,在交付日期前,公司P突然变卦,拒绝履行协议。
民间经济纠纷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原告:某市某建筑工程公司(以下简称“原告”)被告:某材料供应商(以下简称“被告”)原告某建筑工程公司因与被告某材料供应商在材料供应合同中产生纠纷,向某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原告主张被告未按照合同约定按时、按质供应建筑材料,导致工程延期,要求被告支付违约金并赔偿因此造成的损失。
被告则辩称其已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了义务,并认为原告的损失是由于工程本身原因造成的,不应由其承担。
二、争议焦点1. 被告是否已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了材料供应义务?2. 原告的损失是否由被告的违约行为直接造成?3. 被告应否承担违约责任及赔偿损失?三、案件事实2019年3月,原告某建筑工程公司与被告某材料供应商签订了一份建筑材料供应合同,约定由被告为原告的某建筑工程项目提供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
合同中明确了供应的数量、质量、价格、交货期限等内容。
合同签订后,被告开始按照约定供应建筑材料。
2020年6月,原告在工程进度检查中发现,被告提供的部分钢筋存在质量问题,导致工程进度受到影响。
经核实,原告认为被告提供的钢筋不符合国家标准,遂要求被告更换合格的钢筋。
然而,被告在更换过程中出现延误,导致工程延期。
原告认为,被告的违约行为直接导致了工程延期,给其造成了经济损失。
因此,原告要求被告支付违约金并赔偿因其违约行为造成的损失。
被告则辩称,其提供的钢筋虽存在质量问题,但已按照合同约定进行了更换,且更换过程中出现延误是由于原告方原因造成的。
因此,被告不应承担违约责任。
四、法院审理某市人民法院受理了本案,并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在审理过程中,法院调取了合同文本、工程进度记录、材料检验报告等相关证据。
经审理查明:1. 被告提供的部分钢筋存在质量问题,不符合国家标准。
2. 被告在更换钢筋过程中出现延误,导致工程延期。
3. 工程延期是由于被告的违约行为直接造成的。
法院认为,被告作为材料供应商,应按照合同约定提供符合质量标准的建筑材料。
被告提供的钢筋存在质量问题,已构成违约。
真实法律经济纠纷案件(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原告张某,男,35岁,某市居民。
被告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发商”),注册资本5000万元,法定代表人李某,住所地某市XX区。
2018年3月,张某与开发商签订了一份《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张某购买开发商开发的某小区一套住房,建筑面积为100平方米,总价款为100万元。
合同约定,开发商应在2019年6月30日前将房屋交付给张某,逾期交付的,每日按已付款总额的万分之五支付违约金。
然而,由于开发商的原因,房屋实际交付时间延迟至2020年3月。
张某收到房屋后,发现房屋存在质量问题,如墙体裂缝、地板起翘等。
张某与开发商协商解决,但双方未能达成一致。
张某遂向某市XX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开发商支付逾期交付违约金、修复房屋并赔偿损失。
二、争议焦点1. 开发商是否构成违约,应否支付违约金;2. 房屋质量问题是否由开发商负责,张某是否可以要求修复房屋并赔偿损失。
三、法院审理1. 关于违约金问题法院经审理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本案中,开发商未能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交付房屋,构成违约。
根据《商品房买卖合同》的约定,开发商应支付张某逾期交付违约金。
因此,法院判决开发商支付张某逾期交付违约金。
2. 关于房屋质量问题法院认为,房屋质量问题属于开发商的施工质量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出卖人应当按照约定的质量要求交付标的物。
出卖人提供有关标的物的质量说明的,交付的标的物应当符合该说明的质量要求。
”本案中,张某购买的房屋存在质量问题,且开发商未能提供相关证据证明房屋质量问题非其责任,因此法院认定房屋质量问题由开发商负责。
关于修复房屋,法院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出卖人应当按照约定的质量要求交付标的物。
法律经济纠纷案例(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以下简称“开发商”)在某市某区域投资建设了一处住宅小区,项目名为“某某花园”。
该小区于2016年竣工并交付使用。
为了小区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开发商于2017年与某物业管理公司(以下简称“物业公司”)签订了《物业管理服务合同》(以下简称“合同”),约定物业公司负责小区的物业管理服务,服务期限为三年,自2017年1月1日起至2019年12月31日止。
合同签订后,物业公司按照约定履行了物业管理职责,但双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产生了纠纷。
主要纠纷如下:1. 物业服务费收取问题:物业公司按照合同约定向业主收取物业服务费,但部分业主以物业服务不到位为由拒绝缴纳物业费。
物业公司多次与开发商协商,要求开发商协助解决,但开发商以业主与物业公司的纠纷为由拒绝介入。
2. 小区公共收益分配问题:根据合同约定,小区的公共收益(如停车费、广告费等)应按比例分配给开发商和物业公司。
但物业公司认为,开发商未按照约定支付其应得的公共收益,因此要求开发商支付欠款。
3. 物业管理服务标准问题:部分业主反映物业公司提供的物业管理服务不符合合同约定的标准,如小区绿化带维护不及时、公共设施维修不及时等。
物业公司认为,这些问题是由于业主自身原因造成的,与物业公司无关。
二、争议焦点1. 物业服务费收取问题:争议焦点在于,物业公司是否履行了合同约定的物业管理服务义务,以及业主是否可以以物业服务不到位为由拒绝缴纳物业费。
2. 小区公共收益分配问题:争议焦点在于,开发商是否按照合同约定支付了物业公司应得的公共收益。
3. 物业管理服务标准问题:争议焦点在于,物业公司是否履行了合同约定的物业管理服务义务,以及业主的投诉是否合理。
三、法院审理1. 物业服务费收取问题:法院经审理认为,物业公司已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了物业管理服务义务,部分业主以物业服务不到位为由拒绝缴纳物业费,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
因此,法院判决业主向物业公司缴纳物业服务费。
法律讲堂经济纠纷案例(3篇)
第1篇一、引言经济纠纷是市场经济中常见的现象,涉及合同、侵权、劳动、知识产权等多个领域。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对经济纠纷,本文将结合具体案例,对经济纠纷的成因、处理方法和法律依据进行解析。
二、案例一:合同纠纷案例背景: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货物买卖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供应一批货物,总价款为100万元。
合同约定,乙公司应在收到货物后10日内支付货款。
然而,乙公司在收到货物后未按约定支付货款。
案例分析:1. 成因分析:乙公司未按约定支付货款的原因可能是资金周转困难、对货物质量不满意等。
2. 处理方法:a. 甲公司可向乙公司发出催款通知,要求其在规定期限内支付货款;b. 如果乙公司仍然不支付,甲公司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乙公司支付货款及违约金。
3. 法律依据:a.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当事人因合同纠纷提起诉讼的,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三、案例二:侵权纠纷案例背景:丙公司生产的空调存在质量问题,导致丁家购买的空调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爆炸,丁家人员受伤。
丁家认为丙公司侵犯了其人身权,要求丙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案例分析:1. 成因分析:丙公司生产的空调存在质量问题,导致丁家人员受伤,侵犯了丁家的人身权。
2. 处理方法:a. 丁家可向丙公司提出赔偿要求,要求其承担医疗费、误工费等损失;b. 如果丙公司拒绝赔偿,丁家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丙公司承担侵权责任。
3. 法律依据:a.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条: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当事人因侵权纠纷提起诉讼的,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四、案例三:劳动纠纷案例背景:戊公司拖欠己员工工资,己员工要求戊公司支付工资及赔偿金。
关于经济纠纷的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原告:某房地产公司(以下简称“原告”)被告:某建筑工程公司(以下简称“被告”)原告与被告于2015年5月1日签订了一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约定由被告承建原告开发的一处住宅小区项目,工程总造价为1.5亿元。
合同约定,工程款分期支付,每完成一定工程量后支付相应比例的工程款。
合同签订后,被告按照约定完成了全部工程,但原告以各种理由拖欠工程款。
2018年6月,被告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原告支付拖欠的工程款1亿元及相应利息。
二、争议焦点1. 原告是否应支付被告拖欠的工程款?2. 原告是否应支付被告相应利息?三、法院判决1. 原告应支付被告拖欠的工程款1亿元。
2. 原告应支付被告相应利息。
四、案例分析1. 合同效力本案中,原告与被告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符合法律规定,双方均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合同内容真实、合法,故该合同合法有效。
2. 工程款支付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约定,被告完成一定工程量后,原告应支付相应比例的工程款。
被告已按照约定完成了全部工程,但原告以各种理由拖欠工程款。
法院认为,原告应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被告拖欠的工程款。
3. 利息支付关于利息支付,法院认为,原告拖欠工程款的行为已构成违约,应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支付被告相应利息。
五、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条: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第三十六条: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五百八十四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请求支付违约金。
六、启示1. 合同签订前,当事人应充分了解对方资质、信誉等,确保合同履行。
2. 合同履行过程中,当事人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避免违约。
3. 当发生经济纠纷时,当事人应积极寻求法律途径解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关于经济纠纷的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提供一批货物,乙公司支付相应货款。
合同履行过程中,由于甲公司未能按照约定时间提供货物,导致乙公司遭受了损失。
乙公司要求甲公司承担违约责任,但甲公司认为合同中未明确约定违约责任,拒绝承担责任。
双方因此产生纠纷,乙公司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案件事实1. 2019年6月,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购销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提供一批货物,货款总额为100万元。
合同中未明确约定违约责任。
2. 2019年7月,甲公司未能按照合同约定时间提供货物,导致乙公司遭受了损失。
乙公司要求甲公司承担违约责任,但甲公司拒绝承担责任。
3. 2019年8月,乙公司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甲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三、争议焦点1. 合同中未明确约定违约责任,甲公司是否应承担违约责任?2. 乙公司遭受的损失是否属于违约责任范围?四、法院判决1. 关于争议焦点一,法院认为,虽然合同中未明确约定违约责任,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因此,甲公司应承担违约责任。
2. 关于争议焦点二,法院认为,乙公司遭受的损失属于违约责任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乙公司因甲公司未能按照合同约定时间提供货物,遭受了经济损失,甲公司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五、案例分析1. 本案中,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的合同未明确约定违约责任,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因此,甲公司应承担违约责任。
2. 在经济纠纷中,当事人双方应充分了解合同条款,明确约定违约责任,以避免纠纷的发生。
同时,当事人应提高法律意识,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经济纠纷真实案例(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原告:某市房地产公司(以下简称“房地产公司”)被告:某建材供应商(以下简称“建材供应商”)原告房地产公司与被告建材供应商于2018年3月签订了一份《建筑材料供应合同》(以下简称“合同”),约定建材供应商向房地产公司提供一批建筑材料,用于房地产公司的在建工程项目。
合同中明确了建筑材料的种类、数量、质量标准、价格、交付时间、付款方式等条款。
根据合同约定,建材供应商应在2018年6月30日前将全部建筑材料交付给房地产公司。
然而,由于建材供应商的生产延误,导致材料未能按时交付。
至2018年9月30日,建材供应商仅完成了部分材料的交付。
房地产公司因此遭受了工期延误和额外费用的损失。
房地产公司多次与建材供应商协商,要求其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但建材供应商以各种理由推脱,拒绝承担违约责任。
无奈之下,房地产公司于2018年10月向某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建材供应商支付违约金、赔偿工期延误损失以及承担诉讼费用。
二、争议焦点1. 建材供应商是否构成违约?2. 如果构成违约,建材供应商应承担何种法律责任?3. 房地产公司是否可以要求建材供应商赔偿工期延误损失?三、法院审理法院受理案件后,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在审理过程中,双方当事人提交了以下证据:1. 《建筑材料供应合同》2. 建材供应商未能按时交付的材料清单3. 房地产公司因工期延误产生的额外费用清单4. 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往来函件经过审理,法院认为:1. 根据《建筑材料供应合同》的约定,建材供应商有义务在2018年6月30日前将全部建筑材料交付给房地产公司。
然而,建材供应商未能按时交付,已构成违约。
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因此,建材供应商应承担违约责任。
3. 房地产公司因工期延误产生的额外费用,属于建材供应商违约造成的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案例分析
专业:市场营销
学号:************
姓名:**
1992年8月24日,B公司采购员张某、技术员王某二人到某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洽购滚齿机。
经当场试机操作,二人对该机成色、质量、性能等表示满意。
洽谈中,卖方要按单价30600元出售。
张、王无法决定,双方便达成以下口头协议:机械公司对这一部滚齿机暂不处理,待张、王回B公司向领导汇报后,若同意购买,便如数汇款;否则,即视为不买,机械公司可另作处理。
同年10月31日,B公司给机械公司汇去人民币40000元,注明系购买滚齿机、圆车和台钻之货款。
货款汇出后不久,B公司重新研究决定不再购买该机,遂于同年11月6日派采购员赵某去机械公司退货。
赵某来到机械公司后,未与公司总经理会面,却委托一年轻工人,将退货请求转告机械公司总经理。
20天后,仍未见答复,B公司再次派人去机械公司洽谈退款、退货但被机械公司当面拒绝。
为此,两公司发生纠纷。
B公司提出:汇款是订货款,滚齿机尚未启运,买卖没有成交。
同时,购买滚齿机的目的是专为生产减速器之用,后因机械公司生产减速器计划改变,故不再需要该项设备,所以理应退款、退货。
B公司坚决要求机械公司退款、退货,机械公司明确告诉B公司,买卖滚齿机的合同已经成立。
8月24日双方的口头协议是合同成立的基础,10月31日的汇款是双方议定的合同成立的条件。
因此,B公司要求退款、退货是单方面撕毁协议的行为。
为明确双方法律行为效力,解决纠纷,机械公司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调解]
此案经审理查明:[1]机械公司需B公司提供的减速器订货计划并未改变;[2]B 公司要求退货的真正原因是该公司职工普遍反映机器价格太高,不合算,经理和经办人员均感压力较大,是以寻找借口提出退货、退款,求得挽回不良影响;[3]B公司派员请求退货属实,但所托工人未向机械公司总经理转告。
人民法院办案人员对该案有两种不同的认识:一种意见认为,两公司买卖滚齿机的口头协议,已经成立,B公司单方面毁约,没有道理;另一种意见认为,B公司汇出货款不久,即派人联系解除合同,机械公司长期不作答复系工人未向总经理转告所致,故应视为合同没有发生法律效力。
后经充分讨论酝酿,大多数人同意第一种意见,并基于双方对这气协议的态度,从有利生产及增进团结出发,决定力争调解结案。
经过法庭大量的解释、说服和教育,在分清是非的基础上,使双方达成如下协议:
1.机械公司愿将滚齿机价格降为
2.7万元卖给B公司;
2.B公司承认原购买滚齿机合同有效,并在机械公司调低滚齿机价格后,向机械公司另购圆磨一台,以原价九折作价;
3.上列机器、机件等,限于1996年6月30日前结清货款,并由B公司自行提货;
4.本案诉讼费用全部由B公司负担。
处理本案的关键在于正确把握两公司之间买卖滚齿机的法律行为是否成立和有效这一中心环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55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以上规定中三个方面是民事法律行为必不可少的成立要件,民事法律行为只有具备法律规定的要件才能成立,并依法产生法律约束力。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我国《民法通则》将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作为民事法律行为成立的要件之一,这对于保护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利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是十分必要的。
无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还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凡是从事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行为,都不能产生预期的法律效果,不具有法律效力。
无论是公民还是法人,从事民事法律行为必须具有处分能力,由于处分行为将直接导致既存的财产权发生变更和消灭,处分行为往往要发生财产权的转移,因此,为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法律要求从事处分行为的人必须具有处分权。
本案中,两公司都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都是在其核准登记的生产经营和业务范围内活动。
2.意思表示真实。
行为人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实,这是法律能否赋予民事行为以行为人预期的法律后果的关键,意思表示真实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行为的效果意思是行为人自觉自愿产生的;二是行为人的内心意思与其行为所表达的意思一致。
本案中两公司签订购买滚齿机合同的民事法律行为意思表示是真实的。
3.不违背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这一要件又称内容合法要件,它体现了民事法律行为的合法性特征,不合法的民事行为显然不能受到法律保护,不可能产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效果。
民事主体实施的民事行为不违反法律是指不得违反法律的强行性规定,不得违反社会公共利益,不得侵害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不得侵犯为统治阶级所保护的社会秩序。
以上是民事法律行为成立的实质要件,除此以外,还应具备形式要件。
《民法通则》第56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取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法律规定用特定形式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
”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实质上就是意思表示的形式,有些民事法律行为需要具备特殊的法定形式,如公证、鉴证、审批、登记等形式;有些则只需要具备一般的法定形式。
根据意思表示的方式不同,可以把民事法律行为分为明示形式和默示形式两种。
本案中两公司签订的合同形式就属于明示的的口头形式,双方当事人均以口头的形式明确向对方表示了自己的意思并付诸行动,尽管我国现行经济合同法明确规定经济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本案涉及的是即时清结的一次性买卖合同,尤其是双方并未在原法律行为的形式上发生争议,只是购方嫌原合同中的价格过高而引起纠纷,因此,不影响这一法律行为的效力。
应当指出,并不是所有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成立以后,都可以直接在当事人之间发生法律效力,正如本案中两公司虽口头上订立了购买滚齿机合同,但并未立即发生法律效力,必须在如数汇款后方有效力。
无论如何,法律行为成立以后,当事人都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行为的规定,不得随意变更和终止。
人民法院通过审理,查明事实真相后,认定该民事行为是合法有效的,并在此基础上促成双方达成协议,使得纠纷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