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数学作业分层布置的有效性研究》课题下半年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作业分层布置的有效性研究》课题下半年总结
《初中数学作业分层布置的有效性研究》课题下半年总结经过一年多的《初中数学作业分层布置的有效性研究》的课堂研究实施,在我校数学组分层作业越来越受到教师们的重视,同时也受到学生的欢迎。因为如何优化作业设置,提高作业效益,依然是学生快乐学习,提高兴趣,增加信心,减轻负担,增强能力的“瓶颈”,当然也是制约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难题。根据以上认识,我校全体学生和教师通过数学作业分层布置的实践,做了一些探索与尝试,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有一定的收获。现将课题组2015年下半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组织课题组成员加强理论学习
自从课题实施以来,课题组全体成员每月进行一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大讨论学习,进一步学习有关其他地区的数学作业分层方面的理论和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提高认识,如组织集体学习了顾元康关于《浅谈数学作业的设计原则》的文章【教学与管理2001(1)】学习了刘景蕉《分层作业的设计技巧》【教育参考(数学)2007.(7)】及刘春生关于《让学生爱上作业》【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等文章,大家心里有数了,大大提高了老师的分层布置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开展问卷调查,结合学生平时完成作业的情况及测试成绩,发现学生对分层作业较满意,明显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学生喜欢做数学作业了。不像以前,有些学生不能够按时完成作业,一刀切的作业让学生尤其是让学习弱者失去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现在的分层作业同学们能根据自己的学情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真正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第二,在教师方面,课堂上,老师不像以前那样,怕提问不愿意回答问题的学生,而现在,由于心中有分层作业的概念,在课堂教学中,一些简单的问题也能提问学习较弱者的学生,让所有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由于作业分层,教师在教学的方法上也发生了明显变化,课堂上师生互动交流、平等对话,处
处洋溢着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课后主动反思课堂教学,课题组每个成员都养成了写课后反思的良好习惯。
第三,由于在数学课题组的带动下,本学期,我校其它学科组的老师也慢慢地实施分层作业了,因为他们感到:以前让所有学生做所有一样的作业题,有些学生不能按时或根本不能完成作业,总感到吃不了,消化不了,有些学生只能偷偷地抄他人的作业了,要么干脆不交作业了;相反,而有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却感到吃不饱。总之,一刀切的作业让学习弱的学生产生厌学的念头,让老师感到爱莫能助,让家长感到无可奈何。现在,可好了,“一国两制”的作业也符合一个班级不同学生的学情,这也验证了“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让每个学生在数学方面都有不同的收获”的思想理念。
第四,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和对比班成绩相比,实验班班级的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比班的平均成绩,这就说明班级学习较弱的成绩提高了,班级的整体成绩也提高了,真正做到了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分层作业的具体操作方法基本确立
1、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原则
(1)作业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差异性。在课题实施的前期,我们的做法是将学生按照学业成绩分成了基础、良好、优秀三组,作业也相应分成了相对应的A、B、C三层。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发现,这样分组欠科学、不合理,不论是学生或老师,都不利于实施,难度较大。为此,本学期,又进行了多次大讨论,最终确定为:学生、作业都分为两层,对于老师而言,你只要把作业分成两层即可;对于学生而言,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即作业分层是固定的,但学生分层不用老师去具体分层,是学生自己自愿选择对号入座。
但这样就会给有些进取心较弱的学生给了可乘之机,偷懒不做选做题怎么办?于是,老师就在作业本上批注评语,如:某某同学,老师可不相信你不会做选做题啊!某某同学,今天的作业是否较多,你忘了今天的选做题了?某某同学,你难道真的不会做选做题吗?老师可不相信呀等等。或干脆就直接找有
能力做选做题而不愿去做的学生谈话、鼓励,从思想上动员、从行动上督促,让个别学生能真正认识到学习虽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为了你的将来,要想提高成绩,成就人生,在学生时代,就必须打好扎实的基础,这基础不仅仅是文化知识,这基础也包括从小就要培养自己敢于挑战的决心、敢于吃苦的精神、敢于担当的勇气。
总之,通过书面、面对面与学生交流,这不仅仅是让学生主动学习了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这些举措,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交流的机会增多了,感情加深了,关系更融洽了,大大促进了师生情感的升华,学生真正意义上的信其师,亲其道。教师根据不同数学能力的学生布置不同作业,增加作业的针对性和层次性,供学生选择,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例如:今年我带七年级数学,在学习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一章中数据的表示第三课时的学习中,对于绘制频数直方图,要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如第174页习题6.5第1、2题,有些学生确有困难,学生确定组数和组距较困难,完整地绘制直方图更困难,怎么办?教师在作业题中设置了一些有梯度的中考题,已绘制了统计图的一部分,让学生补充完成一部分的习题,再结合图像分析、思考问题。如:【练习题】为了了解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学校对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其中一个问题是“你平均每天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是多少?”,共有4个选项:
A、 1.5小时以上
B、1~1.5小时
C、 0.5—1小时
D、 0.5小时以下.
请你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以下问题:
(1)本次一共调查了多少名学生?
(2)将下边两个图中选项B的部分补充完整;
(3)若该校有3000名学生,你估计全校可能有多少名学生平均每天参加体
育活动的时间
在0.5小时以下.
针对各层次学生在认知与情感等方面不同的需求,在布置作业时应遵循:
对学习弱者,放低起点、小台阶、小步走、多反馈;对学习中等及以上者的学生,在抓好基础的前提下,大步走、多变化、有综合、提能力、促提高、多反馈。
(2)作业设计要体现实践性。数学课标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教师要把作业练习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层面和生活经验基础之上,多设计一些富有生活情趣、能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学以致用的数学问题,不局限于那种白纸黑字的书面作业模式,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空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学习了“对称、平移和旋转”后,可以设计这样的实践活动:① 收集一些图案,在小组内说一说。② 用纸剪出一个你喜欢的图形,通过平移或旋转绘制一幅图案。让学生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对称、平移和旋转的形成,感受图形的内在美,在欣赏漂亮的图案时,与同伴分享“创造”美的愉悦。 D 5%
C15% A30%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