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00c2747058fb770bf78a55e4.png)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目录第一单元战争记忆 (2)第二单元关爱生命 (5)第三单元建筑古迹 (8)第四单元科学精神 (11)第五单元探究人生 (14)第六单元山水诗文 (24)第一单元战争记忆第1课新闻两则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荻dí溃kuì退泄xiè气阻遏è绥suí聿yù2.解释下列词语。
(1) 业已:已经。
(2) 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两则新闻的第2课芦花荡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提防dī fang 疟yào子寒噤jìn吆喝yāo he 蹿cuān 仄zè歪转弯抹mò角(点拨:注意“提”“喝”“抹”等是多音字。
)2.解释下列词语。
(1) 寒噤:因寒冷而哆嗦。
(2) 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3.用恰当词语填空。
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2) 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事情。
二、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第3课蜡烛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匍匐pú fú揣chuāi在怀里衰shuāi老淹没mò(点拨:注意多音宇“揣”“没”的读音。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jū gōng) 鞠躬肃(mù) 穆3.解释下列词语。
(1) 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2) 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第4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珐琅fà láng 脂zhī粉惊骇hài 箱箧qiè野蛮mán2.解释下列词语。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总结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a32fcd4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e5.png)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总结本文旨在对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进行总结,简要概述该单元的内容和教学目标,并给出一些建议和反思。
一、内容概述该单元主要讲述了诗歌的分类和鉴赏,通过研究不同类型的诗歌,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具体内容包括:1. 诗的形式分类:韵文诗和无韵文诗,押韵和不押韵的区别。
2. 赏析现代诗歌:研究现代诗人的作品,感受现代诗歌的特点和魅力。
3. 朗读表演:通过朗读诗歌并进行表演,提升口语表达和艺术表现能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研究,旨在帮助学生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熟悉诗歌的分类和特点,理解韵律对诗歌的影响。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欣赏能力,提升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3.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朗读能力,培养良好的语言节奏和语调。
三、建议与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 给予学生足够的实践机会,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和朗读表演,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
2.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背后的情感和意义,阅读诗歌时注重情感体验和内涵的发掘。
3. 加强和语文其他知识的联系,将诗歌研究与其他单元内容进行整合,提升学科间的综合能力。
在教学结束后,应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反思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总结通过本单元的研究,学生在诗歌的分类和鉴赏方面得到了较好的提升,不仅提高了审美能力,还培养了良好的口语表达和表演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在以后的研究中不断发展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以上是对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总结,希望能对教师和学生有所帮助。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f15402019b89680202d825b6.png)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第四单元十六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1、本文说明语言:准确,周密,简洁,生动优美,典雅。
2、说明方法:举例子(最多)3、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由现象引出原理(由表及里)4、大自然的语言:物候现象,更形象化5、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说明以一些普通的自然现象在农业生产中起到了预报农时的作用。
6、草木枯荣、候鸟来去等自然现象称为物候。
7、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称为物候学。
8、物候现象的来临的决定因素(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空间因素),古今的差异(时间因素)。
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十七奇妙的克隆1、四个小标题:使得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2、本文说明顺序:逻辑顺序3、说明方法:引用,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做诠释4、一个细菌经过20分钟左右就可以一分为二;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以变成十株葡萄…(化高深为浅显易懂)5、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
6、凡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一个群体,也叫“克隆”。
这种来自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后代群体也叫“无性繁殖系”。
7、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克隆的实验)生物顺序8、本节说明技术在不断发展,为下文作铺垫。
9、鲫鱼(鱼类)→蟾蜍(两栖类)→老鼠(哺乳类)(从低等到高等)10、克隆绵羊“多利”标志着:○1标志着克隆技术取得了新的成就○2既是人类的福音,又是人类的噩兆。
11、克隆技术牵涉到伦理道德问题。
12、克隆技术的利:○1可以繁殖“高附加值牲畜” ○2挽救珍稀动物○3防治人类疾病,延长人类寿命……这也就是用克隆法为人类自身提供“配件”。
拟物,强调其作用十八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阿西莫夫(1920-1992),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
恐龙无处不在1、说明方法:举例子,下定义,列数字,打比方2、语言特色:①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补充说明文字多②多处运用了设问句③采用举例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明白如画。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4523e52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3c.png)
第四单元:《修辞的魅力》知识点总结一、修辞手法的概念及分类修辞手法是指运用特定的语言技巧,通过对词句的修饰和运用,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艺术性,从而达到更好的表达和传达作用。
修辞手法可分为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借代、反问等多种类型。
1.比喻比喻是借用某种事物来说明另一种事物的方法,通过比拟来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和表现事物之间的通联。
例如:他的声音像夜莺一样婉转动听。
2.拟人拟人是赋予非人事物以人的特征、行为和感情,以增强描写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例如:大地在欢迎春天的到来时,红花、绿叶向它们点头致意。
3.夸张夸张是通过对事物的描述进行程度的加强,以突出作品的效果和形象的生动性。
例如:她可是穿越了亿万年来的时间,才走到我的面前。
4.排比排比是通过将相同或类似的句式结构进行并列,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例如:他们为了灭火,不计生命,不顾一切,不怕牺牲。
5.借代借代是借用寓意的形象,暗示某种含义,以增强作品的深刻性和意蕴。
例如:明月从云间出来,犹如一位害羞的新娘。
6.反问反问是作者以问句的形式来表达某种观点或态度,以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例如:难道这一切都是偶然的吗?二、修辞手法的作用和表现1.增强表现力修辞手法通过对语言的运用和修饰,使作品更具有生动性、形象性和感染力,从而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2.丰富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可以丰富作品的表达方式,使作品更加多姿多彩,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3.增加趣味性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可以使作品更具有趣味性和艺术性,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增强作品的阅读体验。
4.引导思考通过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引导读者思考作品所表达的意义和深层次的内涵,增强作品的思想性和感染力。
三、修辞手法在阅读中的应用1.加深理解在阅读中,应当注意作品中的修辞手法,通过对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理解和把握,加深对作品内涵的理解和把握。
2.感受语言魅力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增加语言的艺术性和表现力,使作品更具有生动性和感染力,应当细心感受语言的魅力。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单元复习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单元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dde9596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93.png)
典题训练
基础知识
A 题三: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符合句意的一项是(
)
A.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风景)
B.菌中之王是鸡纵,味道鲜浓,无可方比。(比较,比得上)
C.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
西北风。(高耸在天空中)
折 ①折腾( zhē ) ②折扣( zhé ) ③折本( shé )
形似字
基础知识
栅栏(zhà)/姗姗来迟(shān) 开垦(kěn)/恳切(kěn)
茸毛(rónn)
惦记(diàn)/掂量(diān)/踮脚(diǎn)
绕道(rào)/富饶(ráo)/不折不挠(náo)
A.锁屑
交卸 游逛 旁逸斜出
B.倦怠
狼籍 濒临 张目结舌
C.牛犊
遏制 深渊 恹恹欲睡
D.辟邪
鲜腴 吆喝 坦荡如抵
【解析】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A项,“锁”应为“琐”。B项,“籍”应为“藉”。D项,“抵”应为“砥”。
基础知识
重点词语
典质:(把财产、衣物)典当、抵押出去。典,当。质,抵押。 赋闲: 失业在家。 蹒跚: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颓唐:衰退败落。 锤炼:反复推敲加以提炼。 婆娑:枝叶扶疏,形容姿态优美。 秀颀:美而高。颀,修长。 兴味:兴趣、趣味。 洗涤:冲荡;清洗。又指除去罪过、积习、耻辱等。
砥砺(dǐ)/诋毁(dǐ)/抵挡(dǐ)
土壤(rǎnɡ)/叫嚷(rǎnɡ)/攘除(rǎnɡ)
错综(zōnɡ)/淙淙(cónɡ)/棕榈( zōnɡ lǘ)
凋谢(diāo)/调查(diào)/碉堡(diāo)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汇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bcb6d7671711cc7931b716bb.png)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汇总第四单元第13课《背影》1.文学常识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有诗文集《踪迹》、《欧游杂记》,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背影》是记实散文(叙事散文)。
2.文章思想内容《背影》是一篇纪实散文,也是一篇描写亲情的极好的叙事散文。
作者通过对几年前回乡奔丧<浦口分别<别后思念情景的追述,特别是通过对凝聚着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苦难经历的“背影”的描写,充分体现了父子之间的真挚深厚的感情。
3.重点字词交卸(xiè)狼藉(jí)簌(sù)赋闲(fù)惟(wéi)游逛(guàng)妥帖(tuǒ)踌躇(chóu chú)拣(jiǎn)箸(zhù)迂(yū)蹒跚(pán shān)倾(qīng)拭(shì)晶莹(y íng)颓(tuí)唐琐屑(xiè)惦(diàn)记第14课《白杨礼赞》1.文学常识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中国现代作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中篇小说《蚀》(三部曲),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
2.文章思想内容(1)相关背景:这篇散文写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
由于中国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濒于分裂的局面,中国共产党肩负着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
皖南事变后,作者借礼赞西北高原上的白杨树,来表达对北方抗日军民热爱和赞美之情,便写下了此文。
(2)写作思路:描绘形象(白杨树)——精神品质(不平凡、力争上游)——象征意义(北方抗战军民的精神)——抒发情感(通过礼赞白杨树,歌颂抗战军民不屈不挠、坚持奋斗的精神) (3)写作线索:本文以“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为线索,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是本文的主线。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c27df1aac5da50e2524d7fe5.png)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内容预览:1.作家作品:四文的对比表篇目作者及出处大体内容及中心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施耐庵(元末明初)《水浒传》第三回小说通过鲁达三拳打死镇关西前后情节的叙述,塑造了一个敢爱敢恨、嫉恶如仇、伸张正义、有勇有谋、粗中有细的英雄人物形象,表达了被压迫人民的愿望。
范进中举吴敬梓(清代)《儒林外史》第三回课文通过对比描写范进中举前后,特别是出榜那一天截然不同的境遇,着重刻画范进疯癫的丑态与他周围各色人物等趋炎附势的嘴脸,批判了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及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乃至整个封建社会。
选举风波秦文君(当代儿童文学作家)《男生贾里?女生贾梅》小说围绕一次学生会干部选举而展开,主要记叙了墙外噪音影响孩子们正常上课及林武翔被子砸伤之事,以鲁艳青、贾里为代表的同学积极发起并处理这些小波折的故事,表现了他们的聪明、活泼、热情、积极。
并告诉我们:人生滋味是多味的,人不可能天生是伯乐。
山米与白鹤贝尔斯(美国儿童文学作家)小说描写了山米与外祖父相处的一段经历,它使山米的情感世界发生了天翻页 1 第地覆的变化,表现了祖孙两人的倔强与爱心。
同时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爱不仅使人与人相互理解,相互关切,甚至也能使人与动物,与大自然相沟通。
二、字词积累。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聒燥恁地腌臢赊欠绽开绰号眼棱迸出揸开醋钵儿中举作揖商酌拙病相公兀自带挈名讳桑梓啐在嘴上星宿攥着腆着带挈绾了发酵气氛招徕贿赂忌讳巾帼忿忿然噩梦许诺诅咒泰然处之阿谀豢养倔强 2、多音字:喏rě叹词 zhe看着ruò偌大着 zháo着火诺言nuò zhāo高着chóng小种 chāo同焯页 2 第种 zhòng种地绰绰酒zh?ng种子 chuò阔绰3、成语积累(注意成语的意思和加点字的字音字形)不言而喻老态龙钟富丽堂皇了如指掌耿耿于怀心有余悸略胜一畴精疲力竭漫不经心茅塞顿开鬼使神差咄咄逼人三、单元解读1、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与具体的环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载。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要点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c394c9ac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13.png)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
要点
本文档将介绍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复要点。
1. 古代文人墨客
- 介绍古代文人墨客的概念和特点
- 阅读相关古代文人墨客的作品,了解其思想和艺术风格
- 掌握古代文人墨客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
2. 辞章典故
- 研究一些重要的辞章典故,如“尚书”、“春秋”等
- 分析辞章典故的历史背景,了解其在古代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3. 文字技术
- 研究古代的文字技术,如诗歌、对联、篆刻等
- 理解文字技术的表达方式和艺术特点
- 尝试使用一些文字技术进行创作和表达
4. 古代诗词
- 研究古代诗词的基本形式和格律
- 阅读古代诗词的经典作品,欣赏其美妙的语言和意境
- 理解古代诗词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点
5. 词汇积累
- 复和巩固本单元中出现的重要词汇
- 研究相关词语的拼音、释义以及用法
- 运用词汇积累进行词语搭配、句子构造等练
通过学习以上复习要点,能够更好地掌握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
八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汇总(第四单元)
![八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汇总(第四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adb04b9d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a2.png)
八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汇总(第四单元)第14课背影重点字词迂.(yū)腐擦拭.(shì) 搀.(chān)扶交卸.(jiāo xiè) 狼藉.(láng jí) 簌.簌(sùsù)赋.闲(fù) 游逛.(guàng) 踌躇..(chóu chú)马褂.(guà) 蹒跚..(pán shān) 颓.唐(tuítáng)琐屑..(suǒxiè)触.目伤怀(chù) 差.使(chai)(zhù)典当.(dàng)当铺..(dàng pù)床铺.(pù)铺.(pū)开栅.(zhà)栏举箸.(zhù)惦.(diàn)记妥帖.(tiē)晶莹.(yíng)文学常识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主要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等。
背景链接本文选自《朱自清全集》第一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本文是一篇回忆之作,1917年冬,朱自清的祖母去世,其父朱鸿钧被解职,生活困顿。
得知祖母去世,朱自清从北京赶赴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
丧事完毕,朱鸿钧到南京找工作,朱自清回北京念书,父子二人在浦口火车站惜别,课文中所写的就是当时的情景。
知识要点本文抒发了父对子的疼爱和子对父的怀念之情。
四写背影:1 开篇点题——难忘背影2 望父买橘——刻画背影3 父子分手——惜别背影4 读父来信——思念背影外貌描写:穿戴→照应开头所写家境;与我的紫毛大衣形成对比。
动作描写:蹒跚探攀缩倾语言描写:(1)“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2)“不要紧,他们去不好!”(3)“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4)“我走了,到那边来信!”(5)“进去吧,里面没人!”子对父的态度转变:由不理解到理解、体谅、感动、思念四次流泪:徐州奔丧——悲哀之泪望父买橘——感动之泪父子分手——惜别之泪别后思父——伤心之泪两次自责:①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②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重点:1 父亲的每句话所表达的情感,2 描写父亲的动词及其作用,3 四个字表达父子情感。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复习(一、二、三、四、五)名师优秀教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复习(一、二、三、四、五)名师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f4d0e7d5bbfd0a79567353.png)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复习(一、二、三、四、五)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精读课文知识点复习1.新闻的五部分: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2.新闻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事件的经过事件的结果3.新闻的语言:准确、简明。
4.新闻的表达方式: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描写、抒情。
5.新闻的特点:真实、及时、准确6.新闻的电头组成及作用:组成:通讯社的名称、发电时间和地点。
作用:强调材料真实可信,消息及时。
新闻体裁分消息、通讯、新闻、特写等,其中用来考查考生的最具有可操作性的是消息。
一篇消息稿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要统一考虑,统一布局,层次清楚,逻辑严谨。
消息的标题,其作用是使读者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所需的信息。
标题拟写要求是:准确概括,反映新闻事实,简要评价事实,语言表述简明得体。
消息的导语,就是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
它由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最精辟的议论组成,以吸引读者。
平常所说的消息的结构是“倒金字塔”式,原因就在于此。
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
它承接导语,阐述导语所揭示的主题,或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对消息事实作具体的叙述与展开,将导语高度概括的事实具体化,或补足导语中未出现的新闻要素,以便读者全面、完整地了解消息的内容;同时在导语所概括的新闻事实之外,增补新的内容,用以扩充消息的信息量,扩大读者的视野,提升新闻主题的高度。
这种结构方式被称为新闻(消息)写作的“三度反复”。
意思是,对同一新闻事件,从标题到导语再到主体,分三步呈递进式展开叙述:标题:第一次用一句话报告事实,起索引作用。
是导语的概括。
导语:第二次叙述事实,补充标题,吸引读者。
是主体的概括。
主体:第三次叙述事实,展开、补充导语,完全打开包袱。
据此,考查该考点的常有题型主要有:?表述题:限定字数为新闻拟一个简洁的标题;找出一则消息的导语。
?概述题:限定字数将一则消息概括成一句话新闻;限定字数用一句话概括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主要信息;从语段中筛选出两条主要信息;限定字数用一句话概括语段的观点。
第四单元知识点考点梳理 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知识点考点梳理(统编版)
![第四单元知识点考点梳理 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知识点考点梳理(统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c8dfd142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4e.png)
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第四单元一、文学、文体常识(一)文学常识(作者作品)1.朱自清,字佩弦,江苏省扬州人。
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代表作品有《背影》《春》等。
其创作的散文被誉为“美文”。
2.《白杨礼赞》的作者是茅盾,现代作家。
本文体裁是抒情散文,选自《茅盾全集》。
“礼赞”含有尊敬和赞美之意。
3.《永久的生命》选自《严文井选集》,是一篇带有比喻和哲理意蕴的散文。
4.《我为什么而活着》的作者是英国的罗素,他是一位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作家。
曾获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
5.《昆明的雨》选自《汪曾祺全集》,作者汪曾祺江苏高邮人,作家。
代表作品有《受戒》《大淖记事》等。
(二)文体知识1.散文特点。
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一是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日月星辰、山川流水、人生百态、历史风云……无一不可);二是指散文的写作方法灵活多变,叙事、写景、状物……各呈异彩,不受时空限制。
“神不散”指所运用的材料必须为中心思想服务,即以某个线索组织材料,集中地表现中心思想。
散文的选材虽说是无比的自由与广阔,但作者所写的总是自己感悟至深的生活经验的一部分。
2.散文的分类:叙事性散文、抒情性散文、议论性散文(1)叙事性散文(《背影》《昆明的雨》)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
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间充满饱满的感情。
(2)抒情性散文(《白杨礼赞》)抒情散文是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感情的散文。
它虽然也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通常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
它或直抒胸臆、或触景生情,一般都洋溢着浓烈的诗情画意。
(3)议论性散文(《散文二篇》)以说理为主,也称为“哲理散文”或“哲学散文”,许多随笔、杂感都属于议论性散文。
议论性散文的写作目的主要不是让读者获得某种理性的概念,而是要通过富有哲理的形象,带有感情的叙述,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提供给读者一个广阔的思考和联想的空间。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e0a8920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89.png)
这篇带有很强抒情性的写人记事散文。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追忆了作者和父亲在浦口车站分别的情形,刻画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慈父形象,表达了真挚深沉的父子之情,抒发了作者对父亲深切的思念之情。
叙事性散文指以记人叙事为主,又洋溢着浓厚抒情气氛的散文。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间充满饱满的感情。他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1.构思巧妙,角度独特;
2.语言朴实,感染力强
3.政策面结合,感情真挚。
4.运用外貌,动作,语言等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
5.运用反语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
课题
作者
题解
重点字词
主要内容
文体知识
写作特点
15.《白杨礼赞》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作家、社会活动家,矛盾是他的笔名。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子夜》《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以及散文《白杨礼赞》《风景谈》等。
“白杨”是作者描写和讴歌的对象。礼赞只用纯净的心情赞美,题目的意思是:怀着崇敬的心情赞美白杨树。标题简明扼要地交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感情基调。
无边无垠(yín)恹恹欲睡(yānyānyùshuì) 开垦(kāikěn)妙手偶得(miàoshǒuǒudé)坦荡如砥(tǎndàngrúdǐ)鄙视(bǐshì)旁逸斜出(pangyìxiéchū)不折不挠(bùzhébùnáo)秀颀(xiùqí)纵横决荡(zònghéngjuédàng)楠木(nán)傲然(àorán) 宛然(wǎnrán) 主宰(zǎi)倦怠(juàndài)丫枝(yāzhī)倔强(juéjiàng)婆娑(pósuō)虬枝(qiúzhī)伟岸(wěiàn) 潜滋暗长(qiánzīànzhǎng)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4,15,17课知识点梳理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4,15,17课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38e25db110a6f524ccbf85b4.png)
第14课《背影》一、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散文家、诗人、学者。
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
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
其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练、文笔清丽,极富有真情实感。
代表作有《春》《绿》《荷塘月色》《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二、故事背景本文记叙的是1917年的事。
那年冬天,作者的祖母死了,在徐州工作任职的父亲朱鸿钧也被解除了职务。
作者当时在北京大学读书,得到祖母去世的噩耗,便从北京赶到徐州,同父亲一道奔丧回家。
父亲朱鸿钧没有积蓄,回到扬州后,借钱办了丧事。
办完丧事后,作者回北京念书,朱鸿钧到南京找工作,父子二人便在浦口车站依依惜别。
《背影》所写的就是这一段事。
三、文学常识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1.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散文与韵文、骈文相对,不追求押韵和句式的工整。
这是广义上的散文。
2.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的一种文学体裁。
这是狭义上的散文。
四、理解词义1.祸不单行: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2.狼藉:乱七八糟的样子。
3.簌簌:纷纷落下的样子。
4.典质:(把财产、衣物)典当、抵押出去。
5.赋闲:失业在家。
6.勾留:短时间停留。
7.踌躇:犹豫。
8.颓唐:衰颓败落。
9.蹒跚: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10.不能自已: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
11.情郁于中:感情积聚在心里。
12.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13.琐屑:细小而繁多的事。
五、课文分段第一部分(①):开篇点题,点明自己对父亲的背影难以忘怀。
第二部分(②-⑥):车站离别,望父买橘,刻画背影,表现了父亲的爱子之情。
第三部分(⑦):写别后思念,泪光中再现父亲的背影,抒发怀念父亲之情。
六、问题归纳1. 文章是以什么方式开头?有什么好处?这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以倒叙的方式开头,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从而吸引读者。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总结记背(部编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总结记背(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c610b41e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27.png)
记背手册(第四单元)14.背影一、知识梳理:文学常识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
现代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
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诗集《雪朝》(与人合作)。
散文代表作品有:《背影》《荷塘月色》《绿》《春》等。
字音字形【易错读音】迂.(腐)(yū)交卸.(xiè)簌.簌(sù)踌躇..(chóu chú)颓.唐(tuí)琐屑..(suǒ xiè)举箸.(zhù)丧.事(sāng)【易错字词】赋闲狼藉蹒跚搀扶惨淡勾留妥帖触目伤怀祸不单行不能自已词语运用◆根据下列成语的意思和用法,判断下列成语运用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触目伤怀【释义】怀:心。
看到(家庭败落的境况)心里感到悲伤。
【用法】中性词,近义词有:触目伤心等。
【判断】回到物是人非的故园,他每每触目伤怀。
(√)2.祸不单行【释义】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用法】贬义词,近义词有:雪上加霜、避坑落井、横遭不幸等。
【判断】你这样做,对他来说简直是祸不单行!(×)主题识记本文是一篇饱含深情的写人记事散文。
作者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来构思全文,追忆了与父亲在浦口车站分别时的情景,刻画了一个感人至深的父亲形象,表达了父子之间真挚深厚的感情,也抒发了作者对父亲深切的思念。
二、重点讲解课文重点句子赏析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白描、动作描写:把父亲买橘子时的情景再现出来,真实朴素地表现了父亲爱子之深。
“黑布小帽”“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等词语三、素养提升本文用白描记叙事实,抒情气氛浓厚。
作者追忆了八年前和父亲在浦口车站分别时的情景,通过对回家奔丧、浦口分别、别后思念的描述,特别是对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的描写,刻画一位感人至深的慈父形象,表现了父子真挚深厚的感情,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思念之情。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知识清单及精讲精练(含答案解析)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知识清单及精讲精练(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e3702112af90242a895e573.png)
第四单元知识清单类型内容文学常识1.《背影》选自《》。
2.《白杨礼赞》作者,原名,字雁冰, 、社会活动家。
代表作有小说《》三部曲、《》《》《春蚕》等。
3.《散文二篇》之《永久的生命》作者,作家。
主要作品有《》《严文井童话集》。
《我为什么而活着》作者, 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
4.《昆明的雨》作者,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戏剧家, 作家的代表人物。
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代表作有小说《》等。
字音字形1.差.使( ) 2.簌.簌( ) 3.妥.帖( ) 4.奔.丧( )5.颓.唐( )6.举箸.( )7.勾留..( )( )8.蹒跚..( )( ) 9.踌躇..( )( )10.yū() 11.擦shì() 12.琐xiè()13.游guàng() 14.马guà() 15.交xiè() 16.狼jí() 17.fù()闲18.chù()目伤怀19.huò()不单行20.婆娑.( ) 21.秀颀.( ) 22.倔强.( ) 23.虬.枝( )24.参.天( ) 25.宛.然( ) 26.鄙.视( ) 27.丫枝..( )( )28.坦荡如砥.( ) 29.不折不挠.( ) 30.潜.滋暗长( ) 31.恹.恹欲睡( )32.主zǎi() 33.开kěn() 34.妙手ǒu()得35.旁yì()斜出36.纵横jué()荡37.nán()木 38.倦dài()39.濒.临( ) 40.俯瞰.( ) 41.洗涤.( ) 42.牛犊.( )43.茸.毛( ) 44.遏.制( ) 45.兴.味( ) 46.深不可cè() 47.消shì() 48.繁zhí() 49.diāo()谢50.深yuān()51.星chén() 52.bēi()微53.鲜腴.( ) 54.辟.邪( ) 55.缅.桂( ) 56.密匝.匝( )57.lí()笆58.yāo()喝 59.苔hén()60.连mián()不断词语理解1.正是(不幸的事接连发生)的日子。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提纲总结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提纲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a721371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fd.png)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提纲总结一、课文复1. 《佛说阿弥陀经》- 概述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念- 理解的救度世人的愿望- 分析对人生的思考和引导2. 《林则徐上书》- 了解林则徐的背景和行为背后的动机- 掌握林则徐上书的核心内容和主题- 思考林则徐的行为对历史的影响二、知识点梳理1. 对联- 掌握对联的定义和特点- 能够欣赏和理解经典对联的词句、结构和内涵- 了解对联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和意义2. 评点评句- 了解评点评句的基本知识和评价要素- 能分析诗句的意境、修辞手法和诗人思想情感- 理解文学作品中的评点评句对作品的补充和赏析三、技能训练1. 阅读理解- 控制阅读速度和技巧,提高阅读效率- 掌握常用阅读方法和策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针对不同类型的文章,应用不同的阅读技巧2. 写作技巧- 研究写作基本规范和结构,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掌握常用的写作技巧和修辞手法,增加作文的表现力- 针对不同的写作题目,运用不同的写作方法和思路四、综合练1. 根据课文内容和相关知识点,完成选择题和填空题2. 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3. 写作练:根据所学知识和课文内容,完成一篇作文五、复建议1. 定期复已学过的课文和知识点,巩固记忆2. 多做题目练,提升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 注意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的准确性和表达能力4. 与同学交流讨论,扩展对课文和知识的理解5. 遇到问题及时向老师请教,及时解决研究困难以上是对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复提纲总结,希望能对你的复有所帮助。
加油!。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36b81f502e3f5727a5e962af.png)
第四单元复习《背影》一、知识梳理1.作者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主要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
《背影》是一篇记实散文,通过描写父亲在浦口车站送子上学的情景,透过朴素真切的语言,表现了父亲的一片爱子之心和儿子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2.从内容来看,作者以“背影”为父爱的象征点、父子之情的交汇点父子关系改善的触发点;从结构来看,“背影”是文章叙事的线索(明线)、表情达意的切入点,也是“我”的情感变化的转折点。
另一条线索(暗线):父子深情。
【金榜p50考点】3.第一段的作用?结构上:总领全文;内容上:A.开篇点题,抒写思念之情,B.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C.提示了全文内容核心,突出背影,D.使读者产生悬念。
4.我与父亲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见面的?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境惨淡祸不单行这句话交代背景,烘托家境的悲凉。
(或为下文描写“背影”渲染气氛。
)5.四次背影第一次是文章的开头:开篇点题,指出自己最难忘父亲的“背影”,表达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第二次是“车站送别”的场面中:通过父亲的穿戴、走路姿势、动作等写出了父亲心情的沉重、买橘子过程的艰难,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挚的关爱。
第三次是告别时:“混”字写出了来来往往的人多,也写出了父亲的平凡普通,没有特别之处,表现儿子对父亲的不舍之情。
第四次是在文章的结尾:与文章开头点到父亲的背影相呼应,与中间特写父亲背影相照应,形成全文的中心线索,显示出背影已在儿子的心坎上刻下不可磨灭的爱痕和痛点。
衬托父爱的真挚和力量。
6.四次流泪见父亲,睹家境,想祖母——悲哀的泪◆第一次流泪,是悲哀悲伤。
作者怀着沉重的心情,从北京赶到徐州跟父亲一起奔丧,见到那“满院狼藉的东西”,触目伤怀,才不禁潸然泪下。
望父亲买橘,父子离别——感动的泪◆第二次流泪,是感动、惭愧。
因父亲在如此困境下还这样关心我,使我感动而流泪背影远去,依依惜别——惜别的泪◆第三次流泪,是惜别、惆怅。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各单元(课程)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各单元(课程)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c1f4dcdb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18.png)
第一课消息二则1.文学常识《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选自《人民日报》,《中原我军解放南阳》选自《东北日报》)。
作者毛泽东,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新中国的缔造者。
代表作品:《沁园春雪》《长征》《论持久战》等。
2.文章思想内容《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作者用富有感情的笔调,简明扼要地报道了渡江战斗的过程,赞扬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精神,也从侧面反映出国民党军队军心涣散、毫无斗志的状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闻报道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胜利横渡长江的战况,歌颂了我军英勇善战的精神,展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给全国人民和全军将士以极大的鼓舞,对瓦解敌军斗志、鼓舞我军士气起了很大的作用。
3.重点字词芜湖(wú)击溃(kuì)督战(dū)绥靖(suíjìng)阻遏(è)荻(d í)港摧枯拉朽(xiǔ)歼灭(jiān)要塞(sài)杜聿(yù)明锐不可当(d āng)第二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1.文学常识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于1901年首次颁发。
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个奖项。
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的一种文体。
一般来说,消息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构成。
2.文章思想内容本文是路透社的一篇新闻,它介绍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地点、获得者和原因,并补充说明了诺贝尔奖的资金来源、资金管理和评议情况,是一篇典型的新闻报道。
3.重点字词颁发(bān)仲裁(zhòng cái)遗嘱(zhǔ)巨额(é)第三课“飞天”凌空1.文学常识新闻特写是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地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孕yùn育萌méng发销声匿nì迹连翘qiáo
点拨:注意多音字“翘”字的读音。
2.解释下列词语。
(1) 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2) 孕育:怀胎生育,用来比喻酝酿着新事物。
(3) 销声匿迹:原意是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本课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
(4)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3.用恰当词语填空。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大自然的语言》的作者是我国气象学、地理学家(称谓) 竺可桢(人名)。
2.说明文按说明对象的不同分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两种,本文属于事理说明文。
3.说明文的结构特征有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三种。
4.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最基本的特征。
【第17课奇妙的克隆】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胚pēi胎蟾蜍chán chú 两栖qī类
分泌mì濒bīn临繁衍yǎn
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关于克隆的设想,我国明代的大作家吴承恩已有精彩的描述--孙悟空经常在紧要关头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猴毛变猴就是克隆猴。
(2)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奇妙的克隆》的作者是谈家桢。
【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臀tún 骨骼gé 铱yī潮汐xī
尘埃āi硅guī追溯sù
点拨:“臀”不要误读成dian
2.解释下列词语。
(1) 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2) 天衣无缝:神话传说,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针线制作,没有缝儿,比喻事物没有一点破绽。
(3) 致密:细致精密。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阿西莫夫是美国着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称谓)。
【第19课生物入侵者】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归咎jiù 藩fān篱扼è制
2.解释下列词语。
(1)束手无策:比喻没有任何办法对付。
(2)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
(3)归咎:归罪。
(4)藩篱:篱笆。
比喻门户或屏障。
3.用恰当词语填空。
(1)一些产自他乡的宠物,如蛇、蜥蜴、山猫等,往往会因主人的疏忽或被遗弃而逃出藩篱,啸聚山林,为害一方。
(2)他们警告说,夏威夷岛上没有任何可以扼制棕树蛇繁衍的天敌,一旦棕树蛇在夏威夷安家落户,该岛的鸟类将在劫难逃。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专家们把这种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称为“生物入侵者”--它们不仅会破坏某个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而且还可能给人类社
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生物入侵者》的作者是梅涛。
【第20课你一定会听见的】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宇注音。
喷嚏tì嚼jiáo饼干嘈cáo杂面颊jiá
点拨:注意多音字“嚼”的读音。
2.解释下列词语,
(1)潜意识:下意识。
心理学上指不知不觉、没有意识到的心理活动。
是有机体对外界刺激的本能反应。
(2)过滤:这里是选择的意思。
(3)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
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你当然知道,声音就是物体振动时与空气相激荡所发出的声响,而每一种声响,每一种声音,都代表了不同的意思。
从声音里,人学会了分辨、感受各种喜怒哀乐,也吸收了知识。
愉快动听的声音,带给我们快乐,嘈杂无聊的声音,则会使人痛苦。
从声音里,我们逐渐成长。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你一定会听见的》的作者是桂文亚。
本文由索罗学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