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深部速度结构远震
四川盆地超深地震大剖面勘探及深部地质结构研究
复杂油气藏Complex Hydrocarbon Reservoirs第14卷第1期2021年3月doi:ki.fzyqc.2021.01.002四川盆地超深地震大剖面勘探及深部地质结构研究胡峰1,梁顺军I,张晓斌打彭业君2,杨智超1,龙思萍2,王中海2(1.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西南物探分公司,四川成都500643;2.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西南物探研究院,四川成都500643)摘要:为了研究四川盆地中部地震诱发因素,了解沉积盖层到莫霍界面的地震反射信息,近年来部署了2018GJ和2009HN 两条超深地震大剖面勘探测线,获得了沉积盖层、岩石圈及莫霍界面的深部地震信息,全景式地再现了四川盆地中部岩石圈结构具明显的3大界面(基地、康拉德界面、莫霍面),4大层系(沉积盖层、上地壳和下地壳、上地幔),对四川盆地深部地质结构,特别是康纳德界面及莫霍界面地质特征有了新的初步认识,为研究四川盆地中部地壳结构和地震诱发因素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资料。
关键词:超深地震大剖面;天然地震;沉积盖层;莫霍界面;康拉德界面;四川盆地中部中图分类号:P631文献标志码:AUltra-deep layers seismic profile exploration and study on deep geologicalstructure in Sichuan BasinHU Feng1,LIANG Shunjun1,ZHANG Xiaobin1,PENG Yejun2,YANG Zhichao1,LONG Siping2,WANG Zhonghai2(1.BGP Southwest Geophysical Company,CNPC,Chengdu500643,China;2.Southwest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fBGP,CNPC,Chengdu500643,China)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seismic inducing factors in the central Sichuan Basin and understand the seismic reflection information from sedimentary caprocks to the Moho interface,two ultra-deep seismic profiles of2018GJ and2009HN have been deployed in recent years,and the deep seismic information of sedimentary caprock,lithosphere and Moho interface has been obtained.A panoramic view of the lithospheric structure in the central Sichuan Basin has three distinct interfaces(base,Conrad interface and Moho discontinuity)and four major strata(i.e.sedimentary caprock,upper and lower crust,and upper mantle).A new preliminary understanding of the deep geo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Sichuan Basin,especially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rad interface and Moho interface,has provide reliable basic data for the study of the crustal structure and earthquake inducing factors in the central Sichuan Basin.Key words:ultra-deep layers seismic profile;natural earthquake;sedimentary cove;Moho interface;Conrad interface;central Sichuan Basin早期的调查四川盆地基底-莫霍界面地质构造、地层结构,常用勘探成本低的天然地震和非地震(电法、磁力及重力)勘探,因其精度低,只能宏观反映基底或莫霍界面的起伏形态和深度,不能满足深入研究的需求IT〕。
青藏高原及邻区壳幔速度结构及面波方位各向异性
青 藏 高 原 及 邻 区 壳 幔 速 度 结 构 及 面 波 方 位 各 向 异 性
苏 伟
( 中 国地震局 地球 物理 研究 所 , 北京 1 0 0 0 8 1 )
中图 分 类 号 : P 3 1 5 . 3 ; 文献标识码 : A;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0 2 3 5 — 4 9 7 5 . 2 0 1 3 . 0 2 . 0 1 4
第 2期
中 国地 震 局 地 球 物 理 研 究所 2 0 1 2届 博 士 论 文 摘 要 ( 1 I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4 5
的易损 性分析 方 法。分 别 以近 断层速 度 脉冲 型地 震 动和 普 通地 震 动作 为 输 入 ,开 展 了基 于结 构 基本周 期加 速度 反 应谱 S ( T ) 的 结构 地 震 反 应估 计 和 易 损 性分 析 。采 用 残 差 分 析 方 法研 究 了速度 脉冲 周 期对 结构地 震 反 应 的 影响 。分析 了采 用 S ( T ) 揭 示脉 冲 型地 震 动 的破 坏 作 用 时 的不足 。分别 采用 多地 震 动参 数 S ( T ) 和R 、 。 ( T。 一2 T ) 、 S ( T ) 和R 。 v ~. 以及 弹 塑 性位 移谱 S ( T ) 作为 输入 地震 动参 数 ,研 究 了以这 些 地 震 动参 数 揭 示近 断层速 度 脉 冲 型地 震 动对 结构 的破坏 作用 时的充分 性 和有 效性 ,提 出 了考虑 近 断层速度 脉 冲 影 响 的易损 性分 析 方 法 。研 究表 明 : ① 近断 层速度 脉 冲 型地 震 动对 结 构 的破 坏 作 用 与地 震 动 的速 度 脉 冲周 期 、
中国青藏高原深部地球物理探测与地球动力学研究(1958
地
球
物
理
OF
学
报
CHINESE JOURNAL
GEOPHYSICS
Vol. 49, No. 3 May , 2006
锐 , 李秋 生等 . 中 国青 藏高 原深 部地 球物 理探 测与 地球 动力 学研 究 ( 1958 ) 2004) . 地球 物理 学报 , 2006, 49 ( 3) :
Deep geophysical probe and geodynamic study on the Qinghai Tibet Plateau ( 1958 ) 2004)
LU Zhan_Wu, GAO Rui, LI Qiu_Sheng, GUAN Ye, ZHANG Ji_Sheng, HE Ri_Zheng, HUANG Li_Yan
计完成长约 45000km 的深部地球物理探测工作 , 取得了 许多科学数据 , 为 探讨高原地 壳上地幔 结构、 隆升机制和 动 力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 为比较全面反映中国学者多年来的工作成果 , 作者广泛收集资料 , 总结了 中国学者在青藏高 原地壳上地幔地球物理探测工作程度 , 并按照方 法分类绘制了系列工作程度图 . 文中分别对地壳结构、 上地幔的横 向不 均匀性、 岩石圈的电性结构、 青藏高原隆升机制、 青藏高原地球 动力学模型等几个方面 所取得的 主要成果做 了 概略 的评述 . 已有资料表明 : 青藏高原的莫霍面埋深变化较大 , 且在几条 重要缝合带 莫霍面两 侧都有断错 ; 根据 目 前的探测结果 , 高原在 20 ? 5km 埋深范围内普遍存 在壳内 低速高 导层 , 速度一 般为 51 6~ 51 8km Ps, 电 阻率约 为 1~ 10 8 #m, 厚度一般为 5~ 10km, 但横向分布不连续 . 低速层与高导层的深度、 厚 度在趋势上一致 , 但不十分吻合 . 天然 地震的研究结 果表明 , 组成高原各个地块内部的地震 各向异 性方向 大致相同 , 各 地块的 分界处各 向异性 方向往 往 有明 显的变化 ; 虽然对高原隆升机制还存在不同的看法 , 但至少认为高原是多期隆 升、 多种 机制共同 作用的结果 这 一点已达成共识 . 综合已有的地球物理调查成果 , 结合地质地球化学资料建立的高原地球动力学模型 , 形象地表达 出青藏高原岩石圈的双向挤压变形模式 . 这些工 作为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和变形机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关键词 青藏高原 , 地壳上地幔 , 地球物理探测 , 工作程度 , 地球动力学 中图分类号 P315, P541 收稿日期 2005- 08- 04,2006- 01- 11 收修定稿 文章编号 0001- 5733( 2006) 03- 0753- 18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的地震层析成像研究
DOI1 . 9 9 j is . 0 0 0 4 . 0 2 0 . 2 4 : 0 3 6 /.s n 1 0 — 8 4 2 1 . 3 0 2
Ga s n u,Qi g a ,Ni g i a d S c u n p o ic r o lc e n hi n xa n ih a r vn e a e c l td。a d fo 5 2 o a h ss we e n r m 0 4 lc 1p a e 5
第 3 4卷
第 3期
西
北
地
震
学
报
Vo _3 No 3 I 4 .
Se t p ., 2 2 01
21 0 2年 9月
N0RTH W ES TERN EI M 0LOGI S S CAL J OURNAI
青藏 高原 东北 缘 地 壳 上地 幔 速 度 结构 的地 震 层析 成 像 研 究①
近 于大 陆下方 全球 的 P n波 平均 速 度 8 1k s 使得 莫霍 间断 面 比较 清晰 , 霍 面反 射 渡 能 量 较 . m/ , 莫
强 ;2 研 究 区 内发 生 大震 的 震 中 大 多位 于 深 度 图 中 1 m 的 低 速 区 、 0k 的 高 速 区 附 近 和 5 () 0k 3 m O
个 区域 地 震 ( s 1 5 和 1 8个 远 震 资 料 , 5 2 M ≥ .) 6 从 50 4个 区 域 地 震 震 相 中挑 选 出 了 5 1 12 0个 最 大 走
时残差 为 3 0S的震相 , . 选取 了 26 1个远 震震 相 。层析 成像 结果显 示 : 1 青藏 高原 东北缘 地 区下 5 () 地 壳存在 大范围 的 P波速度低 速异 常 , 地幔 顶 部 多数 地 区 平均 P波速 度 为 8 0 m/ 上 . 5k s左 右 , 接
青藏高原地区Lg波衰减成像及其对地壳流分布的约束
4 1
或部 分熔 融 可能导 致地 壳 内物质粘 度 降低 而使其 发 生 流动 。这 样 , 地 震 衰 减 的分 布能 够约 束
可 能存在 的下 地壳 流 。
在青 藏 高原及 其周 边 区域 , 分 布有 1 8个 中 国 国家数 字 地震 台 网的地 震 台 站 ,2 1个 全 球
提取 了大量 高质 量到 时资料 。 利 用 这些 到时 资料 ,我 们 获得 了大 同 火 山下 方新 的成 像 结果 ,
可 以看 出 ,由大 同火 山至 渤海 下方存 在一 “ Y”字形 低 波速异 常 ,这个低 波速异 常往 深延一 直
延伸 至下 地幔 。
由地 幔转换 带和 下地 幔顶部 速度结 构来 看 ,研究 区 的高波 速异常 可能 代表 滞 留 的太平 洋
1 )中 国科 学 院地 质 与地球 物理研 究所 ,地球深 部研 究重点 实验 室 ,北京 1 0 0 0 2 9
2 )美 国加 州大 学圣克 鲁兹 分校 地球物 理 与行星 物理研 究所 , 圣 克鲁兹 , C A 9 5 0 6 4
中图 分 类 号 : P 3 1 5 . 3 1 ; 文献标识码 :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0 2 3 5 — 4 9 7 5 . 2 0 1 3 . 1 1 . 0 1 7
大 同火 山下 方 的上地 幔不仅存 在 明显低 波速异 常 , 而且 该低 波速异 常往 东还 与 日本 岛弧 下 方 的低 波速异 常连成 一 条带 , 可 能暗示 出大 同火 山 的形 成 与太 平洋 板 块俯 冲 密切相 关 。为确 认 这一认 识 , 我们 通过华 北地 区区域地 震 台网高密 度地 震 台站 记 录到 的远 震 波形 资料 ,由手 工
云南洱源地区地壳三维精细速度结构成像
云南洱源地区地壳三维精细速度结构成像曹颖;钱佳威;黄江培;周青云【期刊名称】《地震地质》【年(卷),期】2024(46)1【摘要】云南洱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的滇西北地区中部,区内地质构造复杂,多条断裂交会穿过,且地热活动活跃,显示出很强的断裂构造特征。
地区内地震活动频繁,2013年以来在维西-乔后-巍山断裂西侧发生了多个5级以上地震。
文中利用云南区域固定台网和滇西北密集台阵记录的2008年1月1日—2023年7月20日发生在洱源地区的地震走时数据,采用波速比模型一致性约束的双差层析成像方法,获得了云南洱源及其周边区域的地壳三维V_(P)、V_(S)和V_(P)/V_(S)模型及地震重定位结果。
结果表明:1)在龙蟠-乔后断裂以东,维西-乔后-巍山断裂、红河断裂和鹤庆-洱源断裂交会处聚集了大量小地震,缺乏中强地震。
从现有的层析成像结果分析认为浅层发生的部分小地震可能与地热流体无直接关系,而从浅层向深层逐渐变高的V_(P)/V_(S)值可能暗示深部存在流体,深部流体可能在循环流动过程中逐渐渗透到浅层岩石中,并与部分密集小地震的发生有关。
2)2013年以来发生的4个5级以上地震均发生在维西-乔后-巍山断裂西侧,并呈NNW-SSE走向分布,表明川滇块体西边界断裂系统的地震危险性有所增大。
3)2013年3月3日和4月17日发生的洱源地震序列主要位于低V_(P)、低V_(S)和低V_(P)/V_(S)值的异常体内。
一般而言,如存在流体,则V_(S)比V_(P)下降得更快,从而导致高V_(P)/V_(S)值,而低V_(P)/V_(S)则表明低V_(S)并非由流体所致。
因此,现有的成像证据表明地震序列所处区域并不存在流体,从而推断地震序列的发生与流体无直接关系。
空间上与洱源地震序列接近的2017年3月27日M_(S)5.1漾濞地震序列也具有相同的速度结构特征,因此也可能与流体无直接联系。
2016年5月18日发生的M_(S)5.1云龙地震序列的主震和部分余震主要位于高V_(P)、高V_(S)和V_(P)/V_(S)相对高值区内,高V_(S)表明并非因存在流体而导致出现相对高的V_(P)/V_(S)值,据此推测主震及周围的余震所处区域可能不存在流体,流体并未直接参与到地震序列的发生过程中。
青藏高原北部新生代火山岩区深部结构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现
代
地
质
Vo . 4 No 1 12 .
GEOSCI ENCE
Fb 2 1 e. 00
青藏 高原 北 部 新 生 代 火 山岩 区深 部 结 构 特 征 及 其 成 因探 讨
郑 洪伟 ,李廷 栋。 高 锐 r , ,贺 日政
( .北 京 大 学 地 球 物理 系 ,北 京 10 7 ;2 1 0 8 1 .中 国地 质 科 学 院 地 质 研 究 所 ,北 京 10 3 007
3 .中国地质科 学院 ,北京
10 3 00 7;4 .国土资源部 咨询研究中心 ,北京
10 3 ) 0 0 5
摘要 :青藏高原北部发育 的大量新生代钾 质、高钾 质火 山岩体 的成 因一 直是个 谜。利用 布置在 青藏 高原 内部及其周 缘 的 3 5 临时宽频 地震 台站和 固定地震 台站记 录到 的 96 9个远震事件 ,共 190 1条 P波初 至到时资料对 青藏 高原深 0个 4 3 2 部结构特征进行 了层析成像反演研究 。结果显示 ,印度岩石 圈地 幔俯 冲前 缘 已经到达 了羌塘 地体 中部之下 ,在俯 冲前 缘存在一个从地幔深处延伸至地表 的大规模低 速体。该 低速体 可能是 由于 印度岩 石圈地 幔前缘俯 冲进 入软流 圈深处 而 引起地幔热扰动 ,造成深部软流 圈地幔 的热物质 向上扩散 而形成 的深部 地幔物 质上涌通 道 ;该 通道 为青藏高 原北部 的
d c db nahtecn r f i g n r n , n hr r t cl vrcl o —e c yzn o ept ut e et h e t a t gt a e a dteei age a e i w vl i o ef m de e e oQ n a e s a s e t al ot r o
川西地区地壳三维速度结构环境噪声高分辨率地震成像研究
阵2 。 9 N以北的 16个台站记录的环境地震噪声数据和姚华建等 提 出的基于图像分析的相 5 速度频散 曲线快速提取方法, 筛选并得到 1 8条瑞雷波相速度频散 曲线。 15 3 在此基础上, 利
用瑞 雷波相速度层析成像技术及面波速度结构反演方法, 研究 了 川西台阵下方高分辨率的地 壳三维横 波速度 结构 。本文得 到 的结果为研 究川 西高 原和 四川盆地 的地 壳结构 提供 了新 的独 立观测证据, 为进一步的深入研 究提供 了重要的约束。 本文对从环境噪声数据提取相速度频散 曲线的方法作 了如下改进 : 川西 台阵覆盖 区 ① 域的地形复杂, 且在龙门山断裂带的两侧地形高差变化很大; 为此, 在计算相速度频散 曲线 时考虑了相应的高程修正; 为 了更好地获取近距离台站的相速度频散信息, ② 改进 了经验格 林 函数提取相速度频散曲线时所用的滤波窗, 使其能够更好地压制经验格林 函数曲线上零点 附近 的强振 幅波形。经过 上述处理 ,频散 曲线 的短周期部 分有 了较大 改善 。
关于环 境 噪声面 波层析 成像 方 法 , 文研 究得 到 以下几 点认识 : 本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1 作为一种无源方法, 环境噪声面波层析成像摆脱 了天然地震研究方法对于震源参数 的依赖, 只要有足够长时间连续的地震噪声的观测记录, 就可以通过互相关方法提取到质量
第3 ( 期 总第 3 5期) 7
21 00年 3月
国
际
地
震
动
态
N . ( ea N .7 ) o3 Sr l o35 i
Ma c 2 1 r h, 0 0
Re e t v lp ns i o d S imoo y c n e o me t n W d es l g De
青海共和及周边地区的地壳三维速度结构
第43卷 第1期2021年2月地 震 地 质SEISMOLOGYANDGEOLOGYVol.43,No.1Feb.,2021doi:10.3969/j.issn.0253-4967.2021.01.014罗仁昱,陈继锋,尹欣欣,等.2021.青海共和及周边地区的地壳三维速度结构[J].地震地质,43(1):232—248.LUORen yu,CHENJi feng,YINXin xin,etal.2021.Studyonthe3Dcrustalvelocitystructureofbody waveinGonghearea[J].SeismologyandGeology,43(1):232—248.青海共和及周边地区的地壳三维速度结构罗仁昱1) 陈继锋1,2) 尹欣欣2) 李少华1,2)1)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兰州 7300002)甘肃省地震局,兰州 730000摘 要 文中收集了2009年1月—2019年1月青海、甘肃固定地震台网及野外流动观测台阵记录的青海共和及周边地区的P波和S波到时数据,应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反演了该地区地壳的三维速度结构和震源位置参数,分析了共和1990年4月26日MW6 4地震孕育发生的地质构造背景与该地区速度结构和地震活动性之间的关系。
结果显示,共和地区的地壳速度结构呈现出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共和主震位于共和盆地正下方区域的低速异常体内,主震的SW侧为高速异常,该异常从地下向NE向上逆冲至近地表处,推测35 95°N处即为哇玉香卡-拉干隐伏断裂。
共和主震发生在水平NE向构造应力作用下,由走向NWW、倾向SSW的隐伏断层的滑动造成。
关键词 共和地震 双差层析成像 三维速度结构 地震重定位中图分类号:P63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3-4967(2021)01-0232-17〔收稿日期〕 2020-04-24收稿,2020-08-28改回。
〔基金项目〕 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XH19043)资助。
2015 褚永彬 青藏高原东部和周边地区地壳速度结构的背景噪声层析成像
第58卷第5期2015年5月地 球 物 理 学 报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Vol.58,No.5May,2015范文渊,陈永顺,唐有彩等.2015.青藏高原东部和周边地区地壳速度结构的背景噪声层析成像.地球物理学报,58(5):1568-1583,doi:10.6038/cjg20150510.Fan W Y,Chen Y S,Tang Y C,et al.2015.Crust and upper mantle velocity structure of the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andadjacent regions from ambient noise tomography.Chinese J.Geophys.(in Chinese),58(5):1568-1583,doi:10.6038/cjg20150510.青藏高原东部和周边地区地壳速度结构的背景噪声层析成像范文渊,陈永顺*,唐有彩,周仕勇,冯永革,岳汉,王海洋,金戈,魏松峤,王彦宾,盖增喜,宁杰远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871摘要 利用连续地震背景噪声记录和互相关技术获得瑞利面波格林函数,进而反演获得了青藏高原东部和周边地区的地壳三维速度结构.地震数据源于北京大学宽频带流动观测地震台阵,国家数字测震台网数据备分中心提供的部分固定台站的连续记录及INDEPTH IV宽频带流动观测地震台阵.首先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取得所有可能台站对的面波经验格林函数和瑞利波相速度频散曲线,反演得到了观测台阵下方周期从6~60s的瑞利波相速度异常分布图像.并且进一步反演获得研究区域三维剪切波速度结构和莫霍面深度分布.短周期(6~14s)相速度异常分布与地表地质构造特征吻合较好,在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之间存在一个明显的南北向转换带.而本文最重要的结果是周期大于25s的相速度异常分布图像显示,以昆仑断裂带为界,柴达木盆地和祁连山脉地区呈现与青藏高原截然不同的中地壳速度结构,反而与青藏高原东缘地区和川滇菱形块体速度结构相似.反演获得的剪切波速度在27.5~45km深度的切片也明显地揭示:青藏高原的松潘—甘孜地块和羌塘地块呈现均一的低速层;然而,柴达木盆地和祁连山脉地区则呈现较强的横向不均匀性,尤其是柴达木盆地的高速异常和四川盆地的高速异常相对应.这些结果为前人提出的青藏高原东北向台阶式增长模式提供了重要的地震学观测证据.与全球一维平均速度模型(AK135)相比较发现,本文测量和反演获得的研究区域内平均相速度和剪切波速度都比AK135模型慢很多,尤其是青藏高原的中地壳(25~40km)剪切波速度显著低于全球平均速度模型.进一步的层析成像反演证实松潘—甘孜和羌塘地块中地壳(27.5~45km)呈现大范围均一的低速层,为青藏高原可能存在大规模中下地壳“层流”提供地震学观测证据.在祁连山脉的27.5~45km深度观测到的明显低速异常体可能对应于该造山带下地幔岩浆活动导致的底侵作用,表明引起该地区地壳增厚的主要机制可能是来自地幔岩浆的底侵作用.关键词 背景噪声;瑞利面波;层析成像;剪切波速度结构;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和祁连山脉地区doi:10.6038/cjg20150510中图分类号 P315收稿日期2014-09-14,2015-04-08收修定稿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90814002;91128210)资助.作者简介 范文渊,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面波和地震震源研究.*通讯作者 陈永顺,男,教授,从事地球动力学研究.E-mail:johnyc@pku.edu.cnCrust and upper mantle velocity structure of the eastern Tibetan Plateauand adjacent regions from ambient noise tomographyFAN Wen-Yuan,CHEN Yong-Shun*,TANG You-Cai,ZHOU Shi-Yong,FENG Yong-Ge,YUE Han,WANG Hai-Yang,JIN Ge,WEI Song-Qiao,WANG Yan-Bin,GE Zeng-Xi,NING Jie-YuanInstitute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ophysics,School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s,Peking University,Beijing100871,ChinaAbstract The crust structure of the Tibet Plateau is still controversial.Whether there is a partial 5期范文渊等:青藏高原东部和周边地区地壳速度结构的背景噪声层析成像melting layer in the anomalously thick crust is critical to understand the dynamics and evolutionhistory of the formation and on going process.We address the issue with robustly invertedsurface wave and shear wave velocity models from the west China dense array data.Ambient noise tomography was applied to obtain the crust and upper mantle velocity modelsof the Tibetan Plateau.The method is based on extracting Rayleigh wave phase and groupvelocity dispersion curve from continuous waveform cross-correlation.Our data comes from thePeking University seismic arrays,INDEPTH IV passive seismic array,and four ChineseProvincial seismic networks.The usable data was collected from 05,2007to 12,2009.The longtime span assures high signal to noise ratio when the cross-correlation is performed.We extractthe empirical Green′s functions from the cross-correlation and perform a surface wave tomographyinversion with the cross-correlation functions.With the phase and group velocity models from theprevious step,a 3Dshear wave velocity model is obtained.Our surface phase/group velocity models and inverted shear velocity model show strongheterogeneity and complexity over the whole studied region.Surface geological features areaccurately depicted by the short period surface waves(6sto 14s,both phase and group velocitymodel).The Qaidam basin and Sichuan basin are well correlated to low velocity anomalies due tothe thick sediments over these regions.Mountains,like Qilian,Kunlun,and Longmenshan aremarked by high velocity anomalies.We also observe a continuous transition zone in between theTibet plateau and Sichuan Basin at short period.For Rayleigh wave tomography models longerthan 25s,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Qaidam-Qilian region and the plateau south ofKunlun fault zone.The newly formed plateau area,i.e.Qaidam-Qilian region shares similarvelocity structure signatures with the eastern boundary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Sichuan basin.Both our phase velocity measurements and inverted shear wave velocity models show that theTibetan plateau has a large-scale uniform low velocity layer in the middle crust(25~40km indepth).The velocity at this depth of the region is much slower than the global average velocity ofAK135.It is also shows distinct deviation from the eastern boundary of the Tibetan Plateau.Thelow velocity layer supports the channel flow model that explains the eastward materialtransportation of Tibet.From the intermediate period velocity maps,we observe a low velocityzone at Qilian Mountain region and it might be related to the elevated temperature in the middleand lower crust of this region.The variation of the temperature at this depth might correlate tothe underplating of magma from the local mantle upwelling.These observations suggest that theon-going crustal thickening at Qilian Mountain area is possiblly due to the underplating process.Our detailed structure of Tibetan Plateau crust is critical to understand the on-going plateauformation process.The Rayleigh wave group/phase velocity models and 3Dshear wave velocitymodel indicate there is a large-scale uniform low velocity within the plateau.The low velocitylayer could explain the eastward material transportation of Tibet.The newly formed Qaidam-Qilian region,as a new plateau shows distinct velocity signatures in our velocity models.And thelow velocity zone below Qilian Mountain is possibly an indication of the ongoing magmaunderplating process in that region.Keywords Ambient noise;Rayleigh wave;Phase velocity Tomography;Shear wave velocitystructure;Tibetan plateau;Qaidam basin and Qilian mountain9651地球物理学报(Chinese J.Geophys.)58卷 1 引言平均海拔5000m的青藏高原是现今地球上最大的陆地高原之一.它形成于约50Ma之前的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陆-陆碰撞(Harrison et al.,2000;Tapponier et al.,2001).自北向南,青藏高原可以大体上分为柴达木块体,松潘—甘孜块体,羌塘块体和拉萨块体;昆仑断裂带,金沙缝合带和班公怒江缝合带依次将这些块体分开.时至今日,印度板块仍以每年6cm的速度向北运动(Bilham et al.,1997).由陆-陆碰撞引起的压缩变形由南向北延伸至整个青藏高原,导致其地壳增厚(60~70km).位于青藏高原向北新生长的柴达木块体正在经历着地形的隆升和地壳增厚(Meyer et al.,1998).然而,青藏高原巨厚的地壳结构仍无定论.国际上用于解释青藏高原的隆升和地壳增厚的两种主要的学说是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大陆逃逸模型(Tapponnieret al.,1982)和连续形变模型(England and Searle,1986).地震层析成像是用于研究地球内部地震波速度结构不均匀分布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在过去的30年中,地球物理学家利用宽频带流动观测地震台阵记录,运用各种地震层析成像技术来探测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地壳结构.前人通过瑞利面波的频散特性大尺度地研究了整个欧亚大陆(Curtis et al.,1998;Feng and Teng,1983;Ritzwoller and Levshin,1998;Ritzwoller et al.,1998;Wu and Levshin,1994),也曾利用更多数据,采用更小网格精细地获得区域面波层析成像结果(Bourjot and Romanowicz,1992;Brandon and Romanowicz,1986;Griot et al.,1998;Huang et al.,2003;Romanowicz,1982).被认为青藏高原东部物质溢出出口的川滇菱形块体也被很多学者所研究(Huang et al.,2002;Yao et al.,2008).同时,青藏高原内有诸多体波研究层析成像结果.若干研究(Huang and Zhao,2006,Xu et al.,2002)使用区域和远震地震数据来反演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区域的三维P波结构.还有学者(Barron and Priestley,2009;Hearn et al.,2004;Liang and Song,2006;Liang et al.,2004)采用Pn波和Sn波来研究青藏高原地壳底部的横向不均匀性和各向异性.然而,已有的研究结果对于全面了解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地壳速度结构的横向变化仍存在较大的局限性.(1)限于台站覆盖的区域和空间分辨率,现有结果对所感兴趣区域浅部结构分辨率有限;而且大多数流动台站分布于藏南地区,柴达木块体及青藏高原北缘的流动台站观测稀缺.(2)基于传统方法的面波研究因为短周期信号衰减较快,对地壳浅部结构分辨率有限;而采用天然地震的体波成像结果对纵向分辨率略逊于面波成像.(3)除少数反射折射地震学方法所得的二维地壳成像结果外,整个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高分辨率地壳三维成像结果稀缺.所幸近几年布设结束的INDEPTH IV的流动台阵覆盖了大部分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和柴达木块体.本文所用数据源自多个流动地震台阵和固定台网,覆盖了青藏高原东部和周边地区(图1).采用背景噪声层析成像方法对连续地震记录数据处理,得到了研究区域的地壳瑞利面波相速度异常分布图像.研究目的是利用连续记录的背景噪声数据和相应的相速度层析成像技术,反演获得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和东缘的三维地壳结构.进一步,通过瑞利面波相速度分布结果反演得到研究区域的三维剪切波速度结构和莫霍面深度分布.本研究所得青藏高原东部和周边地区的地壳三维地震波速度结构,为进一步深入讨论青藏高原形成和生长的动力学机制提供了重要地震观测约束.2 数据及处理流程本文所用的连续记录地震资料来源于:在过去5年里完成的3个北京大学宽频带流动观测地震台阵,包括北京大学银川台阵,于田台阵和东昆仑台阵;国家数字测震台网数据备分中心提供的甘肃、青海、四川及西藏台网的固定台站的连续记录及INDEPTH IV宽频带流动观测地震台阵(Zheng etal.,2010).图1为地震台阵分布图.表1为所用地震台阵及台网的仪器信息.由表1可以看出,不同地震台阵、台网之间至少有10个月的记录时间重叠,得以保障最终所得各台站对之间的互相关函数信噪比(SNR)较高.表1还显示,不同的台阵、台网所采用的仪器不同,所以在做互相关之前,需要去除仪器响应,将记录转换为位移记录.由于研究目标是获取瑞利面波信号,所以仅采用垂向记录.同时,将记录时间全部换算至格林威治时间(GMT).这些数据的预处理保证了之后获取的瑞利面波群速度和相速度频散曲线的一致性和准确性.0751 5期范文渊等:青藏高原东部和周边地区地壳速度结构的背景噪声层析成像图1 台站分布及研究区域地质块体边界Fig.1 Station map of studying region表1 地震台阵及仪器信息Table 1 Station and instrument list台阵记录日期台站数目地震仪类型北京大学银川台阵2007-10—2008-09 15CMG-3ESP北京大学于田台阵2008-04—2009-04 10CMG-3ESPC北京大学东昆仑台阵2008-09—2009-04 15CMG-3ESPCCMG-3ESPINDEPTH IV台阵2007-05—2009-04 94STS-2ESP CMG家数字测震台网数据备分中心台网2008-01—2009-12 140CMG-3ESPC BBVS-60CTS-1JCZ-1CTS-1EKS-2000M 背景噪声层析成像(Ambient Noise Tomography)近年来在地震大地构造学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从地震尾波的互相关(Campillo and Paul,2003;Paul et al.,2005)(Seismic Coda)或背景噪声的互相关(Shapiro et al.,2005;Shapiro and Campillo,2004)(Ambient Noise)函数中,可提取出面波经验格林函数.近几年来被广泛地应用于区域层析成像研究(Shapiro et al.,2005;Kang and Shin 2006)和大陆尺度的层析成像研究(Yang et al.,2007;Zhenget al.,2008).相关文献(Shapiro and Campillo,2004;Campillo,2006;Lobkis and Weaver,2001;Snieder,2004;Wapenaar,2004)就背景噪声层析成像的理论和方法做过详细讨论.这些研究成果是本文的理论依据.本文数据处理主要依据Bensen等(Bensen etal.,2007)发展的由背景噪声数据测量瑞利面波相速度频散曲线及相速度层析成像的方法及处理流程.首先,对一个台站对的垂向记录做互相关运算,之后从互相关函数里获取该台站对之间的经验格林函数.并且对所获取的台站对经验格林函数做带通滤波,以保留高信噪比记录.本文采用Bensen(Bensenet al.,2007)所提出对信噪比的定义,对噪声即“在一给定时窗内的面波信号与之后的噪声信号的均方根之比”,对面波为最大振幅之比.图2为叠加正负部分后的台站A01与其余台站之间的互相关函数.其次,采用时频分析方法(FTAN)获取所有台站对之间的周期从6~60s的瑞利面波群速度及相速度频散曲线.台站对A01和XHA(图1)的群速度频散曲线如图3所示.该台站对跨越青藏高原东缘(图1中的浅蓝色虚线(张培震等,2003)),由图3可以看出,在12s周期附近群速度出现局部极值,这与其特殊路径相关.基于台站对距离需大于三个波长的挑选准则,因此对于本文使用的地震台站分布(图1),大于60s周期的群速度无法可靠的从互相关函数所得的经验格林函数中获取.最后,在得到了所有台站对之间的瑞利面波群速度和相速度的频散曲线之后,采用Barmin(Barmin etal.,2001)提出的面波层析成像反演方法来获取研究区域的瑞利面波群速度和相速度的速度异常分布.计算格点为0.5°×0.5°,所用平滑阻尼参数依据所采用反演格点而定.瑞利面波相速度的变化对介质密度和P波速度变化不敏感,而对S波速度的变化非常敏感(Takeuchi et al.,1964).基于所得的瑞利面波相速1751地球物理学报(Chinese J.Geophys.)58卷图2 A01及其台站对之间的互相关函数(5~100s)Fig.2 Cross-correlation of A01and its station pairs度层析成像,反演得到研究区域的三层地壳剪切波速度模型及莫霍深度分布.剪切波速度模型反演对初始参考模型敏感,而本文的研究区域涵盖面积较大,包括青藏高原东部和周边地区,其地质构造复杂.因此我们将研究区域以昆仑断裂带(36°N)和龙门山断裂带(102°E)为界,划分为3个子区域(图4):青藏高原、新造高原—即柴达木地块、青藏高原东缘地区.在3个子区域内,分别依据区域内平均瑞利面波频散曲线反演获得该区域内的一维剪切波平均速度模型.之后以获得的平均速度模型为初始参考模型,在各子区域内计算每一个格点的一维剪切波速度及地壳厚度.最终将各格点反演获得的一维速度结果拼合可得研究区域的三维剪切波速度模型.在剪切波速度反演过程中,利用Saito的程序(Saito,1988)计算理论相速度和其对速度的偏微分.在线性反演过程中,用一系列水平层来描述地球2751 5期范文渊等:青藏高原东部和周边地区地壳速度结构的背景噪声层析成像图3 不同频段经验格林函数(a)及台站对A01-XHA群速度频散曲线(b)Fig.3 (a)Empirical Green′s functions in differentfrequency bands and(b)Group velocity dispersion curseof station pair A01-XHA介质,每层厚度10km到30km不等.假定这些水平层厚度不变,拟合频散曲线来反演每一层的剪切波速度.另外,为了得到莫霍面的深度,莫霍面上下两层的厚度也设为待反演的参数,即在反演过程中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由变化.3 结果3.1 检测板测试为了检验本文层析成像结果的分辨率和可靠性,按照惯例做了检测板测试.输入检测板的速度异常体大小约为200km(2°×2°),输入模型为相速度,在±2.5%之间变化.反演格点为0.5°×0.5°,输入模型和检测结果如图5所示.从检测结果可以看出,在周期为6s和60s范围内,青藏高原的东缘和北缘可以较好的得以重建,但其余地区分辨率略低.在8~55s周期范围,本文的地震台站分布和反演方法能够在研究区内得到比较可靠而且稳定的结果,包括祁连山、柴达木盆地、松潘—甘孜地块、羌塘地块、拉萨地块的北部和青藏高原东缘地区,速度异常均可被精确的分辨重建.在台阵内部,或射线覆盖好的区域,分辨率小于200km,不仅能够探测到速度异常体的形态,而且能较好地反映异常体的速度差异.而在射线覆盖不好的区域,分辨率随着周期的增加逐渐降低.3.2 群速度和相速度层析成像图6为观测到的研究区内瑞利面波平均群速度和相速度频散曲线.与全球一维平均速度模型AK135的频散曲线相比较可以得出一个很重要的结论:本文测量的研究区域(包括青藏高原、柴达木地块和青藏高原东缘)内平均相速度都比AK135模型的相速度慢很多.这可以部分归因于研究区内增厚的地壳(主要影响在30~60s范围),但是对应于6~20s范围则可能是由于研究区内物质不同所致(如存在比平均大陆厚很多的沉积层).这一点在后面展示反演获得的一维剪切波速度模型时还要进行详细讨论.图7和图8的各个周期图像中的二维速度异常分布均相对于图6中的平均速度频散曲线而言.不同周期的群速度和相速度的敏感核对应于不同深度,同时不同周期的群速度和相速度的敏感核又有部分重叠.长周期的速度敏感核较为宽泛,因而所得的不同周期的瑞利波相速度异常变化图像随周期加大而趋于平缓.经验而言,基阶瑞利波群速度和相速度对约1/3波长深度附近介质的S波速度结构最为敏感;面波成像反应平均结果,而非特定深度结果.图7和图8分别展示了瑞利面波群速度异常和相速度异常分布图像.图7中的群速度异常与图8中的大多数相速度异常一致,些许不同源于群速度和相速度不同的敏感核.短周期相速度异常分布图像中(图8,6~14s),高速异常与低速异常同地表地质构造相关性较高.例如,柴达木盆地和四川盆地的范围被低速异常精确地勾绘出来.短周期图像反映了上地壳的地震波速度特征,因此盆地的低速异常反映了这两个盆地内大范围的沉积层.柴达木盆地和四川盆地沉积层3751地球物理学报(Chinese J.Geophys.)58卷图4 研究子区域划分Fig.4 Sub-regions division of studying area厚度的差异也为两块低速异常体所描述,相较于四川盆地的低速异常消失于12s周期之后的分布图像,柴达木较厚沉积层的影响,使该地区低速异常持续至更长周期.山脉为高速异常体所勾绘,例如四川盆地西部的岷山和龙门山山脉均显示为条带状高速异常.昆仑山和祁连山对短周期相速度异常图像有同样的影响,但其高速异常被低速异常间或分隔为块体状而非条带状.在祁连山脉和昆仑山脉交汇的地方,共和盆地的沉积层为8~12s异常分布图像中的低速异常所描述.基于本文数据分辨率,青藏高原主要显现低速异常.同时,不同地块之间存在差异,相较于羌塘和拉萨地块的较为均一的低速异常体,松潘—甘孜的低速异常间或被小的高速异常分割.使用较大阻尼系数加强平滑反演后仍得到相似结果.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青藏高原东缘并无一明显边界来界定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而是在两者之间存在若干小的速度异常体.在图8,10s周期的相速度异常分布图像中,可以看到A和B两块速度异常体.A位于尼玛—玉树—鲜水河断裂带和金沙—红河断裂带的交汇点,走向位于喜马拉雅东构造结的北北东延长线上,在A和青藏高原东缘地区之间为川滇菱形块体.川滇菱形块体在短周期图像中,呈现为高速异常,但随周期加大,异常逐渐转换为低速异常.B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地区,鄂尔多斯地块和柴达木地块的交汇处,为低速异常.中周期相速度异常分布图像(图8,16~35s)描绘了更深的速度结构.16s及更长周期的图像与较短周期的图像差异很大.这是由于16~30s这段周期的相速度对30~40km深的速度结构最为敏感,而此深度也正好是平均大陆莫霍面的深度.青藏高原的莫霍面远深于这个深度,因此,在青藏高原与青藏高原东缘地区之间应该存在明显速度异常差异.如图8,中周期相速度异常分布图像所示,所得结果与预期一致,高速区对应于莫霍面较浅的地区(如青藏高原东缘地区),而低速异常对应于莫霍面较深的地区(青藏高原).短周期图像中存在的青藏高原东部与青藏高原东缘地区之间的若干破碎状速度异常体逐渐融合.在短周期图像中松潘—甘孜地块间或出现的高速异常逐渐消失,整个块体呈现均一低速异常;但仍与羌塘和拉萨地块存在差异.整个青藏高原呈现低速异常.青藏高原东缘地区呈现均一高速异常,这是因为下地壳速度结构影响了该地区的中周期的速度异常分布.相似的低速异常转为高速异常的特点也出现在柴达木盆地和祁连山下.但其低速异常的消失较四川盆地缓慢,低速异常一直影响至30s周期的相速度异常分布图像.这可能是源于柴达木盆地更厚的沉积层.从30s周期图像开始,明显的青藏高原东缘和北缘边界出现.速度异常的对比勾勒出青藏高原与周边地体的边界.前面提到的高速异常A消失于30s周期的相速度异常图像之后.同时,川滇菱形块体呈现低速异常.但这一异常以鲜水河断裂和金沙红河断裂为界并未与青藏高原的低速异常融合.从图8,20s的相4751 5期范文渊等:青藏高原东部和周边地区地壳速度结构的背景噪声层析成像图5 相速度层析成像检测板实验Fig.5 Checkerboard test for phase velocity tomography速度异常分布图像中,可以看出在柴达木盆地以北的祁连山脉中出现东西走向低速异常条带.标记这一低速异常体为C.它的出现可能与祁连山脉下物质流变性质有关,也可能与过深的莫霍深度相关.长周期相速度异常分布图像中(图8,40~60s),青藏高原东缘地区和柴达木地块的速度异常反映了上地幔结构信息,而青藏高原则为下地壳信息.祁连山脉中的低速异常C逐渐消失,祁连山脉整体高速5751地球物理学报(Chinese J.Geophys.)58卷图6 平均相速度群速度频散曲线Fig.6 Average dispersion curves of group andphase velocity异常强度减弱,趋于均值.青藏高原东缘地区呈现均一高速异常.川滇菱形块体下的低速异常消失,出现高速异常,并与青藏高原东缘地区的高速异常融合.青藏高原仍然呈现低速异常,但与其东缘和北缘地区速度异常相比强度减弱,高速异常与低速异常数值均减小趋于平均值.青藏高原东部和西部速度结构出现差异,西部速度异常强度大于东部异常.在40~60s周期范围内的速度异常图像中,速度异常结构主要为莫霍面深度控制,因此青藏高原的东西速度差异可能源于东西不同的地壳厚度.同时,青藏高原下的印度板块俯冲深度不同(Li et al.,2008),也可能引起青藏高原南、中部地区地壳底部物质成分及温度的东西差异.这些原因均可能引起青藏高原在长周期的相速度异常分布图像中出现东西差异,需要更多观测证据约束.3.3 剪切波速度结构和莫霍面深度根据瑞利面波相速度分布结果进一步反演获得剪切波速度分布,可以更直接地认识地下速度结构.研究区域内青藏高原东缘地区,柴达木地块和青藏高原的地壳厚度差异很大,而不同的初始速度模型在我们采用的反演剪切波速度结构及莫霍面深度的算法中对结果影响较大.因而,将研究区域划分成3个子区域(图4).在不同子区域内分别进行剪切波速度及莫霍面深度反演,最终将结果拼合便得研究区域内的三维剪切波速度模型.图9为3个子区域的平均相速度频散曲线及反演所获得的一维平均剪切波速度结构.由图9可以看出3个子区域存在明显差异:除最短周期时青藏高原的平均相速度最高外,其余周期的相速度青藏高原均为最低,青藏高原东缘地区最高,柴达木地块居中.反演所得子区域的一维剪切波速度模型特征与其对应的相速度频散曲线特征一致,青藏高原除在最浅层剪切波速度高于其他两个子区域外,在其余层中(中下地壳)速度均为最低.尤其注意到青藏高原在25~40km深度范围内存在显著低速层,这是否对应于青藏高原中地壳的“层流”(Channelflow)?该结果与藏南瑞利面波所得结果一致(Jiang et al.,2011).由图9中还可看出青藏高原的平均地壳厚度为70km,比其他两个子区域厚约10km.图10展示了剪切波速度分布的3个深度切片及莫霍面深度分布图像.射线密度决定反演所获得的相速度层析成像的精度,而相速度频散的准确性限定了反演所得的剪切波速度结构的准确性.为防止误差放大,我们仅反演计算了射线密度大于500条区域的剪切波速度模型.如图10所示,所得结果与图8所示的瑞利面波相速度层析成像结果特征比较一致.在图10深度为7.5km的切片上可以看出,剪切波速约为3.0km·s-1的剪切波速约为3.2km·s-1的剪切波速将四川盆地和柴达木盆地与青藏高原分离.在深度为27.5km的切片中可知,其速度分布与图8相速度异常分布的中周期部分对应.前面提到的高速异常A也在该切片显现.在此深度下,剪切波波速在青藏高原中为3.2km·s-1,与相速度异常层析成像中的低速异常相对应.其中若干速度异常分块与青藏高原内部的横向不均匀性相对应.从深度为45km的切片中可知,青藏高原内部速度分布均一,但绝对剪切波速度显示其仍为中地壳速度值,而青藏高原东缘地区和柴达木块体则已经达到了下地壳的速度值.限于我们采用的计算莫霍面方法,所得莫霍面深度结果较接收函数等方法而言精度较差.但是莫霍面深度分布模式还是与其他研究结果有较好吻合.在松潘—甘孜地块内,青藏高原的莫霍面深度达到最大值,约80km;柴达木盆地的地壳厚度为50km左右,较青藏高原东缘地区深.川滇菱形块体的中部莫霍面深度较深.祁连山地壳厚度较深,为70km左右,这可能是孕育出现图8中低速特征C的原因之一.4 讨论4.1 青藏高原:松潘—甘孜地块,羌塘地块和拉萨地块青藏高原主要由3个地块构成:松潘—甘孜地6751。
利用面波和接收函数联合反演滇西地区壳幔速度结构
地 球 物 理 学 报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Vol. 48 , No. 5 Sep. , 2005
胡家富 ,朱雄关 ,夏静瑜等. 利用面波和接收函数联合反演滇西地区壳幔速度结构. 地球物理学报 ,2005 ,48 (5) :1069~1076 Hu J F , Zhu X G, Xia J Y, et al. Using surface wave and receiver function to jointly inverse the crust-mantle velocity structure in the West Yunnan area. Chinese J . Geophys. (in Chinese) , 2005 , 48 (5) : 1069~1076
面波资料携带着丰富的 、关于其路径所经过的 介质信息 ,其特征是存在频散现象 ;面波频散对介质 的 S 波速度值变化较为敏感. 单一振型的面波频散 提供了不同深度的 S 波速度的平均值 ,地震学家广 泛地用面波频散来反演地壳上地幔的 S 波速度结 构. 远震 P 波接收函数对台站下方速度界面所产生 的 Ps 转换波特别敏感 ,故从接收函数的解释中可得 到转换界面的深度. 虽然面波频散和接收函数均对 介质的 S 波速度结构敏感 ,但二者从不同的方面反 映了介质特征 ,故联合利用面波频散和接收函数资 料可以获得比单一方法更为可靠的 S 波速度结构. 另外 ,由于两种数据是同时拟合的 ,它可以有效地抑 制解的不惟一性.
内的纯路径频散. 为了抑制反演的不惟一性 ,从接 收函数中测量出 Ps 转换波以及多次反射波 PpPs 与 直达波的时差 ,估计出台站下方的地壳厚度和泊松 比[3] ,并以此作为反演的约束条件. 最后利用滇西 17 个台站下方的接收函数和网格内的纯路径群速 度频散反演出该区的 S 波速度结构 ,进而研究滇西 地区的壳幔三维 S 波速度结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远震层析成像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730
2010年 科研热词 首都圈 青藏高原北部火山岩区 远震波形 灵敏度核 有限频率层析成像 层析成像 地震层析成像 地震台阵 地壳上地幔 印度岩石圈地幔 华北 低速体 上地幔速度结构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14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科研热词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远震层析成像 岩石圈拆沉 陆内俯冲 阿尔山 长白山 软流圈上涌 深反射地震 拆沉模式 层析成像 地球动力学模型 五大连池 中国东北
推荐指数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推荐指数 3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3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013年 科研热词 深部结构 层析成像 青藏高原东北缘 阿尔山 长白山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重力反演 远震成像 软流圈上涌 芦山地震 深部起源 深部孕震环境 汶川地震 接收函数 扬子板块拆沉 山西大同 密度结构 壳幔解耦 噪声层析成像 五大连池 中国东北 推荐指数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1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科研热词 层析成像 p波速度 面波 西藏地区 汶川地震破裂带 接收函数 岩浆活动 地震层析成像 地幔上涌 地壳低速层 地壳与上地幔 印度板块俯冲 南北向裂谷 华北 中国东北地区 fmtt
青藏高原
1.青藏高原研究进展和争论一、高原岩石圈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是由5条缝合带和被它们分隔开的6个地体组合而成的。
综合地球物理的观测研究,揭示了高原具有巨厚、多层、高低速相间的地壳结构。
青藏高原北部的陆块不仅阻挡印度大陆向北的碰撞,而且塔里木-阿拉善地块正向高原下俯冲,问题在于是主动俯冲还是被动俯冲。
二、高原形成演化模式20世纪70~80年代以来,中外地质学家提出了关于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碰撞变形及隆升机制的一系列解释模型,如双地壳模型、挤入模型、逃逸模型、挤压模型、旋转模型等。
由于缺乏对三维变形量与变形方式的详细研究,这些模型各自较好地解释了某些现象,但却与另一些现象相矛盾,因而未能被大家所接受和公认。
大陆碰撞后印度板块持续北移,在南北向强大的挤压作用下,高原岩石圈在经向上缩短并被压扁。
经历多次叠加变形后,高原岩石圈的刚性不断增强,塑性和变形能力减弱,变形域缩小,在周围刚性块体的夹持下表现出以整体抬升为主。
在岩石圈深部温压条件增大,受分异作用和热作用的影响加大,岩石塑性增强,主要以垂向拉伸为主。
南北方向的压缩量等于垂向伸展增厚量加东西向流展滑移量。
将高原多次叠加压扁变形、南北缩短、垂向拉伸、东西流展以及热作用过程归纳起来,提出了青藏高原形成与隆升的叠加压扁热动力模型。
三、高原的隆升过程20世纪60年代,中国学者在希夏邦马峰北坡海拔5000m以上的上新世地层中发现高山栎化石,提出青藏地区在第三纪末期以来发生强烈隆升的观点。
70年代末李吉均等认为,青藏地区在上新世中晚期,地面的平均海拔在10000m以下,自上新世晚期和第四纪早期才开始强烈隆升。
90年代以来,国外学者对这一观点相继提出了挑战。
有人认为高原隆升是一个渐进过程,只是在新生代晚期隆升速度显著加快,而对开始加速隆升的时间存在重大分歧。
我国学者对岩石圈地球物理和大地构造、岩石抬升年龄、侵入体剥离速度等的研究结果与从新生代地层、湖芯所获得的信息作了比较。
藏南裂谷系的研究综述
藏南裂谷系的研究综述才巴央增;赵俊猛【摘要】There developed series of giant structures with south-north direction in southern Tibet.The geological scholars usually call them “Southern Tibet Rift System”.At present,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uthern rift system has been studied,but its formation mechanism and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ep structure and shallow one have still a lot of controversy.Through summarizing the predecessors' geology,geochemistry and geophysic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uthern Tibet rift system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 Nepal earthquake,we discussed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is rift system,and thought that the formation of the southern Tibet rift system and the typ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continentalrift may be different.%在青藏高原的南部发育了数条近南北走向的巨型构造,地质学者通常称之为“藏南裂谷系”,目前对该裂谷系虽有所研究,但对它们的形成机制、深浅部构造关系等仍存在很大的争议.通过综述前人对藏南裂谷系的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等特性,及其与尼泊尔地震的关系,对该裂谷系的形成机制进行论述,认为藏南裂谷的形成机制与典型意义上的大陆裂谷可能不同.【期刊名称】《地震研究》【年(卷),期】2018(041)001【总页数】8页(P14-21)【关键词】藏南裂谷系;深部构造;形成机制;尼泊尔地震【作者】才巴央增;赵俊猛【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3.60 引言青藏高原是大陆中分布最宽、活动最强的构造形变带。
青藏高原北部沱沱河—格尔木地区的地壳结构和深部作用过程
青藏高原北部沱沱河—格尔木地区的地壳结构和深部作用过程卢德源;王香泾【期刊名称】《地球学报》【年(卷),期】1990(000)002【摘要】通过对沱沱河—格尔木地区地震测深资料的重新解释,给出了该区地壳的二维速度分布剖面及Q值分布。
上地壳横向速度结构具有明显的分区性。
该分区范围大体与“亚东—格尔木项目”中所划分出的地体相一致。
地震资料为本区划分地体提供了佐证。
本文讨论了地体的拼合、碰撞的深部作用过程。
认为上地壳的逆冲、叠覆,中、下地壳的挤压增厚,以及岩浆的贯入,壳幔物质的混合导致了青藏高原的隆升。
【总页数】11页(P227-237)【作者】卢德源;王香泾【作者单位】[1]中国地质科学院岩石圈研究中心;[2]中国地质科学院岩石圈研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相关文献】1.庐-枞金属矿集区深地震反射剖面解释结果——揭露地壳精细结构,追踪成矿深部过程 [J], 高锐;卢占武;刘金凯;匡朝阳;酆少英;李朋武;张季生;王海燕2.深部探测揭示中国地壳结构、深部过程与成矿作用背景 [J], 董树文;李廷栋;陈宣华;高锐;吕庆田;石耀霖;黄大年;杨经绥;王学求3.青藏高原北部新生代火山岩区深部结构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J], 郑洪伟;李廷栋;高锐;贺日政4.阐明壳幔物质架构和深部过程是解决重大资源战略问题的关键:评侯增谦和王涛论文《同位素填图与深部物质探测:揭示地壳三维架构与区域成矿规律》 [J], 莫宣学5.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走廊域地壳-上地幔岩石学结构与深部过程 [J], 邓晋福;吴宗絮;杨建军;赵海玲;刘厚祥;赖绍聪;狄永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青藏高原东缘地壳密度结构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第45卷 第4期2023年8月地 震 地 质SEISMOLOGYANDGEOLOGYVol.45,No.4Aug.,2023doi:10.3969/j.issn.0253-4967.2023.04.008李丹丹,唐新功,熊治涛.2023.青藏高原东缘地壳密度结构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J].地震地质,45(4):936—951.LIDan dan,TANGXin gong,XIONGZhi tao.2023.CrustaldensitystructureoftheeasternTibetanPlateauanditsgeodynamicimpli cations[J].SeismologyandGeology,45(4):936—951.青藏高原东缘地壳密度结构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李丹丹1,2) 唐新功1) 熊治涛1,3)1)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1002)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武汉 4300793)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深圳 518055摘 要 青藏高原东缘是高原物质向E及SE扩展的重要通道,掌握青藏高原东缘的地壳密度结构对研究青藏高原的隆升、变形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文中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了地面实测的9条交叉的重力测线数据,以深地震反射剖面为约束,采用人机交互模式反演得到了青藏高原东缘地下的二维密度结构,并通过克里金插值法获取了三维密度结果。
反演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缘地区具有巨厚的地壳,莫霍面埋深最深约为61km,而四川盆地的莫霍面埋深约为42km,以龙门山-安宁河-小金河断裂为界,两侧形成了莫霍面深度变化梯度带;从反演得到的沉积层厚度来看,沉积层在青藏高原东缘几个块体内呈现中心普遍厚度较大、边缘厚度较薄的特点。
结合该地区的地震空间分布特征分析,青藏高原东缘的莫霍面和沉积层厚度分布与该地区的地震分布均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这对未来地震预测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横跨中国西部的两条地学断面速度结构研究
横跨中国西部的两条地学断面速度结构研究X田先德(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266100) 摘 要:中国西部地域辽阔,海拔高耸,具有复杂的地形和地质构造,有着世界第三极的青藏高原,亚洲最大的沙漠盆地-塔里木盆地。
对于青藏高原的隆升机制,一直是全球地学专家争论的焦点,例如,青藏高原是分块隆升还是整体隆升,驱动青藏高原隆升的源动力是什么。
地震速度能有效的反应地下介质的性质,因此通过对研究区域莫霍面上下的速度结构分析,可以推断莫霍面上下岩石圈的性质。
关键词:中国西部;青藏高原;速度结构;莫霍面 中图分类号:T E3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2)14—0003—021 概述中国西部地域辽阔,海拔高耸,具有复杂的地形和地质构造,有着世界第三极的青藏高原,亚洲最大的沙漠盆地-塔里木盆地,中亚典型造山带代表-天山造山带等等。
其中,青藏高原是全球范围内隆升程度最大,构造活动时间延续最长,地壳厚度最大(平均60~75km)的一个特殊区域,被人们称之为“世界屋脊”。
中国西部所处区域为75~107E ,25~42N 之间,是世界岩石圈活动最强烈的地带之一。
作为欧亚大陆与印度大陆汇聚地,研究区内巨大的地形负载,使得该区域内地形有较大的起伏。
中国西部区域根据地形特征包括青藏高原、扬子板块的西部区域、柴达木盆地、中朝板块中南部区域(如图1)。
中国西部区域现今构造运动仍很明显,是全球新构造变动和现今构造运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是研究大陆岩石圈的一个优越地区,可谓天然的野外地学实验室。
图1 中国西部地形格局图 典型地学断面的选取本文参考近年来文献中有关青藏高原地壳速度结构以及层析成像等资料,将其速度资料进行整体数字化,得到了整个青藏高原及其邻区的速度结构数据。
然后将这个数据体投影在横跨青藏高原主要断裂及构造带的两条典型地学断面A A'和BB'上(如图2),得到了P 波在青藏高原地区30km ,50km ,70km深度的剖面变化。
谈地壳与上地幔的深部构造特征
谈地壳与上地幔的深部构造特征施剑飞【摘要】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地震层析成像技术对深部地质的研究,以及对地震剪切波的研究利用,揭示了中国大陆地壳与上地幔密度分布的不均匀性及其速度结构差异。
【期刊名称】《黑龙江科技信息》【年(卷),期】2012(000)028【总页数】1页(P40-40)【关键词】地壳;上地幔;深部;构造特征【作者】施剑飞【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第五地质勘察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42.5目前,国内已完成几十条、近40 000km长的深地震测深剖面,特别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完成的11条地学断面所提供的深部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1:400万全国航空磁力异常图与全国布格重力异常图,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地震层析成像技术对深部地质的研究,以及对地震剪切波的研究利用,揭示了中国大陆地壳与上地幔密度分布的不均匀性及其速度结构差异。
根据地壳厚度的变化情况,以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武陵山巨型重力梯级带和环绕青藏高原的昆仑山一阿尔金山一祁连山一龙门山巨型重力梯级带为界,大致可将中国大陆地壳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新疆与青藏高原)三大区域。
巨型重力梯级带在地表对应着由造山带组成的山链,其深部则对应于地幔陡坡带,将地壳底部划分成与地壳厚度相对应的三个不同深度的幔坪区。
近年来深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研究进展情况,揭示正常大陆地壳分三层结构:由被岩浆岩(主要是花岗岩)侵入的沉积盖层与结晶基底组成的上地壳、以混合岩化为主的角闪岩相的中地壳和由高变质级的火成岩等组成的麻粒岩相的下地壳。
我国地域辽阔,处于印度、西伯利亚、太平洋三大板块相互作用的结合部,其各构造单元的形成及发展演化历史千差万别,因此,不同构造区的地壳厚度分层与速度分布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尤其是盆地和造山带的地壳结构差异最大。
大型盆地因重力分异程度较高,所以地壳相对较薄,壳内界面比较平缓,层厚度变化不大,层内横向较均匀,且各层厚度相差不大(如四川盆地)、盆地下面的岩石圈地幔厚,地震波速高,较“刚性”。
远震的概念
远震的概念远震是指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遇到不同的介质边界而发生折射、反射和衍射现象,从而在远离地震源的地方造成地震波传播的现象。
远震的概念主要是指发生在地球地幔和地核之间的地震活动,它们的震中距离通常在几百千米至几万千米之间。
远震是地震的一种重要形式,主要体现了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特点。
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类型的岩石和介质边界,比如固体-液体的边界、固体-固体的边界等。
当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它们会因为介质的改变而发生折射、反射和衍射现象,使得地震波传播路径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地震波在远离震源的地方产生明显的震动。
远震的观测和研究对于地震学的发展和地球深部结构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远震的观测,可以获取到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路径和速度信息,进而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地幔的物理性质以及地震发生机制等问题。
远震的研究还可以用来推断地球的动力学过程,比如板块构造和地球的热力学演化等。
远震的观测需要使用地震仪器进行测量和记录,通常需要使用远震台网进行连续监测。
远震台网由许多地震台站组成,这些台站分布在世界各地,能够多角度地记录地震波的传播轨迹和振幅变化。
通过对不同方向的地震波记录进行分析,可以确定地震波传播的速度和路径,进而研究地球的深部结构和地震活动。
远震的观测结果对于地震学的研究和地震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远震观测数据的分析,可以研究地震发生的规律和机制,进而预测地震的发生概率和震级范围。
远震观测还可以用来对地震活动进行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措施减少地震带来的危害。
总的来说,远震是指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遇到不同介质边界而发生折射、反射和衍射现象,导致地震波传播路径发生变化,从而在远离震源的地方引起明显的震动。
远震的观测和研究对于地震学的发展和地球深部结构的认识非常重要,它可以揭示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动力学过程,为地震预测和减灾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青藏高原东构造结及周边地区上地幔顶部Pn速度结构和各向异性研究
青藏高原东构造结及周边地区上地幔顶部Pn速度结构和各向异性研究崔仲雄;裴顺平【期刊名称】《地球物理学报》【年(卷),期】2009(052)009【摘要】东构造结是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的奇点,历来是地学研究的热点.本文在中国及区域地震台网资料所得结果的基础上,增加了1964~2006年的ISC数据,总共349475个Pn波到时资料,着重反演了东构造结及周边地区Pn波速度结构和各向异性.结果表明该区Pn速度结构与现代构造活动存在较明显的关联:四川盆地,印度板块是构造稳定的地块而具有高速异常;藏东南和南北地震带构造活动强烈而显示低速异常,云南南部、中南半岛北部因处于缅甸弧弧后扩张区其低速异常尤为明显. Pn波各向异性表明快波方向在东构造结有一顺时针旋转的趋势:在藏东南是北东方向,然后在南北地震带先转向东南,再转向南,最后在中南半岛北部突变为近东西向. 这是因为青藏高原物质在东流的过程中,相对于东构造结和四川盆地,在藏东南和南北地震带存在强烈的简单剪切变形,而在缅甸弧后扩张区为纯剪切变形所致. SKS快波方向也有类似的旋转趋势,但在中南半岛北部附近,具有近东西向Pn快波方向的区域,比云南南部东西向SKS区域偏南3°左右,这可能是由于该地区岩石圈上部运动比下部更快的结果.【总页数】10页(P2245-2254)【作者】崔仲雄;裴顺平【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大陆碰撞与高原隆升实验室,北京,100085;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大陆碰撞与高原隆升实验室,北京,10008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5【相关文献】1.中国东部及其邻区上地幔顶部Pn波速度结构及各向异性 [J], 王倩;黄金莉;刘志坤;葛赟2.青藏高原东缘上地幔顶部Pn波速度结构及各向异性研究 [J], 黎源;雷建设3.东亚地区上地幔顶部Pn速度结构的构造动力学意义 [J], 张国民;汪素云;王辉4.青藏高原东缘上地幔顶部Pn波速度结构及各向异性研究 [J], 黎源;雷建设5.山西断陷带上地幔顶部Pn波速度结构与各向异性成像 [J], 殷伟伟;雷建设;黄金刚;张娜;张广伟;张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5
3
结果
为了证实层析成像结果的可靠性,必须要进行各种人工合成测试进行检验。人工检测 板分辨率试验用于评价研究区域内层析成像的空间分辨率效果。给予初始模型中相邻速 度网格结点 ± 0.5 km/s 速度扰动值,研究区域内的台站数目、分布位置以及远震事件均 保持不变。人工检测板分辨率试验可以直观的分析研究区域内反演效果。 图 4 为人工检测板分辨率试验水平剖面结果,在 60~150 km 深度范围内,台站分布 较密集的区域,检测板还原效果较好,随着深度增加,在 190~290 km 深度范围内,检 测板还原效果一般。
[17]
。自适应叠加方法采用范数表达式,
314
CT 理论与应用研究
20 卷
Fig.2
图 2 远震事件分布图 Distribution of teleseismic events
Fig.3
图 3 各个台站平均走时差分布图 Distribution of average traveltime residual of each station
(a)
(b)
(c)
(d)
(e)
(f)
图 4 水平剖面人工检测板分辨率测试 Fig.4 Checkerboard test alone horizontal slice
316
CT 理论与应用研究
20 卷
(g)
(h)
(i)
Fig.4
图 4 水平剖面人工检测板分辨率测试(续) Checkerboard test alone horizontal slice(continued)
青藏高原东缘深部速度结构远震层析成像
赵启光,楼海,王椿镛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81)
摘要:本文利用 FMTOMO 层析成像软件以及远震 P 波走时数据,获得青藏高原东缘地区 300 km 深度范围内的 P 波速度结构,得到以下结果:① 在 60~140 km 深度范围内,102° E~104° E、 29° N~31° N,四川盆地西南部存在一个相对低速区域;② 在 60~140 km 深度范围内,沿着龙 门山断裂带,在龙门山断裂带的西北侧区域出现相对高速的现象;③ 在 190~290 km 深度范围 内,青藏高原东缘西南区域存在着高速现象,龙门山断裂带、安宁河断裂带不再是高低速区域 的分界带。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缘;远震层析成像;深部速度结构 文章编号:1004-4140(2011)03-0311-10 中图分类号:P 315 文献标识码:A
[18]
2010 年的研究结果,水平方向速度网格结点间距为 1° ,垂直方向
速度网格结点间距为 35 km。 最终成像结果见图 5。在 60~140 km 深度速度扰动水平剖面图中可以看出,包含四川 盆地在内的川中块体的速度相对较高,川青块体以及川滇菱形块体的速度相对较低,并且 川滇菱形块体相对较低的速度区域呈南北向分布。龙门山断裂带为低速的川青块体与高速 的川中块体的速度分界线,安宁河断裂带为低速的川滇菱形块体与高速的川中块体的分界 线。 纵观 60~140 km 深度速度扰动水平剖面图,在 102° E~104° E,29° N~31° N 范围内, 四川盆地西南部(图 5 中区域 A 内)存在一个相对低速区,该低速区穿过龙门山断裂带与 安宁河断裂带进入到四川盆地内部。随着深度的增加,这一相对低速区域的面积逐渐减少, 直至 150 km 深度处,此低速区域消失。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为:在下地壳至上地幔 的深度范围内,由于青藏高原物质东流作用,东流的较软物质在龙门山断裂带附近遇到 了坚硬的四川盆地的阻挡,部分东流物质由于阻挡作用,沿着东南方向流动,但是仍有
[11] [10] [9]
将惠更斯原理应用于有限差分近似中,
在 1994 年使用初至波的波前作为计算的前沿部分。该方法沿
着计算区域的边沿选择最小走时值,利用此最小走时值,计算相邻点的走时,通过这种 方法使计算区域延伸发展至整个模型区域。这种思路保证了计算前沿的形状符合初至波 波前的形状。 1999 年,Sethian 和 Popovici
1
层析成像方法
1988 年,Vidale 开创了利用有限差分求解程函方程的先河。Vidale 利用中心差分方
[8]
法近似求解程函方程,利用已知的走时值计算相邻网格走时值,在计算时利用了扩展区域, 扩展区域从震源开始,横扫整个模型区域,直到所有的走时计算区域都被计算,通过从每 个地震仪到震源的时间梯度,可以回顾性地找到射线的路径。但是该方法没有彻底解决首 波的射线追踪问题,当介质中存在较大的速度间断面时,求解会出现不稳定。 1991 年,Van Trier 与 Symes 利用熵满足一阶迎风有限差分方法,提升了计算效率, 解决波前的不连续性。 1991 年, Podvin 和 Lecomte 对 Vidale 的算法进行了相当好地改进。 Cao 和 Greenhalgh
[15]
。其主要思想是首先
依据参数的相互关系以及反演环境下目标函数对反演参数的敏感性,将反演参数划归为子 集(子空间) ,再在子空间内对参数进行反演。对于非本次反演参数的取值,若此参数已在 前次被反演过,则取反演结果,否则可以依靠经验或实验数据取值,或者在开始进行一次 粗略的全局反演得到其值。这类算法有效缩减了反演空间,且可以根据子空间的特点选取 相应的频段反演,不需全部频段参与,因此反演算法的效率较高
本文初始模型参数化所使用的网格结点分为三种类型:速度网格结点、界面网格结点、 传播网格结点,其中速度网格结点与界面网格结点构成基本初始模型。速度网格结点之间 的速度值利用 B 样条插值获得,以保证速度变化的连续性。界面网格结点可以反映界面的 起伏状态,界面网格结点之间的变化同样利用 B 样条插值获得。传播网格结点的作用为对 速度进行采样。 本文的初始模型以起伏的 Moho 面为界面, 将研究区域分为两层。 起伏的 Moho 面结构来自于 Wang 等
Fig.1
图 1 青藏高原东缘主要构造格局与台站分布图 Major tectonic pattern in eastern edge of Tibetan plateau
选取 2008 年 1 月至 2010 年 7 月之间 211 个远震事件,震中距为 30° ~90° ,震级大于 5.4 级,震源深度为 20~90 km,挑选了 9 194 个远震 P 波到时,并且保证每一个远震事件至 少在 10 个台站具有清晰的记录。远震事件的分布如图 2 所示。 本论文采用自适应叠加方法计算远震 P 波走时差 计算初至 P 波实际走时与理论走时之差。
[2-3] [2-5] [1]
提出青藏高原物质有横向流动的可能性,并且曾融
提出了印度次大陆向欧亚大陆挤入的模式:印度次大陆向青藏高原的下部地壳挤
入,青藏高原下部增多的地壳物质向青藏高原东部地区的上地幔的软流层下插。青藏高原 中部及川滇地区上地幔较轻的物质自地壳底面涌入地壳中,通过此模式解释了青藏高原物 质东流的路径和特征。 王椿镛等 利用初至 P 波和 S 波走时资料,并结合其他深部地球物理资料,对川滇地区 地壳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进行研究,认为在上地壳速度异常分布中,四川盆地为正异常、 川西高原为负异常;龙门山断裂带、鲜水河断裂带,在下地壳和上地幔的速度异常中显示 出构造分界特征;川滇地区地壳结构的总体特征是:地壳和上地幔为低平均速度,地壳厚 度变化剧烈,川西高原的地壳结构具有地壳增厚的特点,地壳和上地幔存在高导层、高热 流值。 黄金莉等 利用体波层析成像得到川滇地区 0~85 km 深度范围内三维 P 波速度结构, 认为该地区地壳和上地幔的速度存在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上地壳速度图像与地表地质特
第 20 卷 第 3 期 2011 年 9 月(311-320)
CT 理论与应用研究 CT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Vol.20, No.3 Sep., 2011
赵启光, 楼海, 王椿镛. 青藏高原东缘深部速度结构远震层析成像[J]. CT 理论与应用研究, 2011, 20(3): 311-320. Zhao QG, Lou H, Wang CY. Teleseismic tomography of deep velocity structure in the eastern edge of Tibetan plateau[J]. CT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2011, 20(3): 311-320.
[15]
3期
赵启光等:青藏高原东缘深部速度结构远震层析成像
313
[13-14]
利用以上的正演与反演方法,FMTOMO 层析成像科学计算软件具有以下优点 1)可以模拟追踪任何折射和反射震相; 2)对于包含复杂速度结构与复杂界面的问题能够有效的解决; 3)可以联合使用近震和远震地震数据进行层析成像计算; 4)可以同时对界面、速度、震源位置三者进行反演; 5)可以对任意界面和速度进行反演。
青藏高原东缘位于青藏高原与扬子地台之间的过渡带,这一过渡带是印度洋板块与欧 亚板块碰撞过程的关键地区之一,该地区地形起伏剧烈,构造发育强烈,并且位于南北地 震带内,地震频发。龙门山断裂带、鲜水河断裂带、安宁河断裂带,将青藏高原东缘地区 划分为三个块体,分别为川青块体、川中块体、川滇菱形块体 。 曾融生、Blackman、Sliver 等 生等
收稿日期:2011-06-02。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计划) “汶川地震发生机理及其大区域动力环境研究” (2008CB425704) ;国家科技专项“深部探测技术试验与集成(Sinoprobe-2) ” 。
[7] [6]
312
CT 理论与应用研究
20 卷
征明显相关,四川盆地呈现低速,川西高原地带为明显的高速区;大型断裂带两侧存在明 显的速度差异。 青藏高原东缘地区巨大的地形起伏,强烈的构造发育,地震频发的自然现象,促使我 们对其深部构造的研究。本论文的研究区域为 98° E~108° E,26° N~34° N。对地下 300 km 深度范围内的 P 波速度结构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