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及磁路》-电阻电路-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电路与磁路练习题一及解答

电路与磁路练习题一及解答

电路与磁路综合练习题一1-2 设铁心是由D21硅钢片叠制而成,片厚0.5mm,铁心截面A=6.6cm 2, 磁路平均长度l =66cm ,励磁线圈匝数N=1000匝接,至频率f=50H Z ,U=220V 的正弦电压。

求励磁电流有效值及相位角(忽略线圈电阻及漏磁通)。

解:1-1图示为一直流电磁铁。

磁路尺寸单位 为cm,铁心由D21硅钢片叠成,叠装因数K Fe =0.92,衔铁材料为铸钢。

要使电 磁铁空气隙中的磁通为3×10 Wb 。

-3 求:⑴所需磁通势;⑵若线圈匝数N=1000匝,求线圈的励磁电流。

解: ⑴⑵ 求各段长度和截面积l 1=(30-6.5)+2(30-3.25)=77cm l 2=30-6.5+4×2=31.5cm 2l 0=0.1×2=0.2cmA 1=6.5×5×0.92=30cm 2A 2=8×5=40cm2A 3=ab+(a+b)l 0=5×6.5+(5+6.5) ×0.1=33.65cm289.0108.06⨯⨯=mA /1071.06⨯=⑷ 求各段磁路磁场强度m A H /5361=m A H /6322=060108.0B H ⨯=T A B 75.010401034322=⨯⨯=Φ=--T A B 89.01065.331034300=⨯⨯=Φ=--T A B 110301034311=⨯⨯=Φ=--⑶ 求各段磁路磁感应强度mfN E U Φ==44.4)(10910005044.420044.44Wb fN U m -⨯=⨯⨯==ΦA N F I 04.210002036===(6) 励磁电流 002211l H l H l H NI F ++==⑸ 求所需磁通势 A 2036142408.19972.412≈++=002.01071.0315.063277.05366⨯⨯+⨯+⨯=1-3 将一匝数N=100的铁心线圈接到U=200V 的工频正弦电压源,测得线圈的电流 I = 4A 、功率P = 100W ,不计线圈电阻及漏磁通,试求铁心线圈(1)主磁通的最大值Φm ;(2)串联电路模型的Z 0;(3)并联电路模型的Y 0.33/108.7cm kg -⨯=ρkgW p Fe /93.40=W V P P Fe Fe 75.16108.7666.693.430=⨯⨯⨯⨯==-ρA E P I Fe a 084.020075.16===⎪⎪⎭⎫⎝⎛∠+=+=MaM a M a II I I I I I arctan 22 ⎪⎭⎫⎝⎛∠+=56.0084.0arctan 56.0084.022 A︒∠=5.856.0︒=︒-︒=-=5.815.8902απϕ查B m ξ曲线,得ξ=1.25A I I m M 56.025.1299.02=⨯==ξ查比磁损耗数据表得则磁损耗电流 励磁电流为取硅钢片密度B m / TcmA m A H m /15/1500==)(99.010006615A N l H I m m =⨯==查磁化曲线数据表得()T A B m m 36.1106.610944=⨯⨯=Φ=--Ω==25.13R WRI P Cu 82222=⨯==WP P P Cu Fe 16824=-=-=1-5 将一铁心线圈接在3V 直流电源上,测得电流为1.5A 。

电阻练习题及答案

电阻练习题及答案

电阻练习题及答案电阻练习题及答案电阻是电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是指电流通过导体时所遇到的阻碍程度。

在电路中,电阻起着控制电流大小和方向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电阻,我们需要进行一些练习题来加深对电阻的认识。

练习题一:并联电阻的计算1. 在一个并联电路中,有三个电阻,分别为R1=10Ω,R2=20Ω,R3=30Ω。

求并联电路的总电阻。

解答: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计算公式为:1/Rt = 1/R1 + 1/R2 + 1/R3。

代入数值计算可得:1/Rt = 1/10 + 1/20 + 1/30 = 1/6。

因此,总电阻Rt = 6Ω。

2. 如果将上述并联电路中的R2更换为R2' = 40Ω,求新的总电阻。

解答:同样使用并联电路的计算公式,代入数值计算可得:1/Rt' = 1/10 + 1/40 + 1/30 = 1/4。

因此,新的总电阻Rt' = 4Ω。

练习题二:串联电阻的计算1. 在一个串联电路中,有四个电阻,分别为R1=5Ω,R2=10Ω,R3=15Ω,R4=20Ω。

求串联电路的总电阻。

解答: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的计算公式为:Rt = R1 + R2 + R3 + R4。

代入数值计算可得:Rt = 5 + 10 + 15 + 20 = 50Ω。

2. 如果将上述串联电路中的R3更换为R3' = 25Ω,求新的总电阻。

解答:同样使用串联电路的计算公式,代入数值计算可得:Rt' = 5 + 10 + 25 + 20 = 60Ω。

练习题三:电阻的功率计算1. 在一个电路中,有一个电阻R = 10Ω,通过该电阻的电流为I = 2A。

求该电阻消耗的功率。

解答:电阻消耗的功率计算公式为:P = I^2 * R。

代入数值计算可得:P = 2^2 * 10 = 40W。

2. 如果将上述电阻的电流增加到I' = 4A,求新的功率。

解答:同样使用功率的计算公式,代入数值计算可得:P' = 4^2 * 10 = 160W。

电阻练习题及答案

电阻练习题及答案

电阻练习题及答案电阻练习题及答案电阻是电路中常见的一个概念,它是指电流在通过导体时所遇到的阻碍程度。

在电路中,电阻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够控制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阻的概念,我们可以通过练习题来加深对电阻的理解。

练习题一:串联电阻的计算1. 三个电阻分别为10欧姆、20欧姆和30欧姆,它们串联在一起,求总电阻。

答案:总电阻为10 + 20 + 30 = 60欧姆。

2. 两个电阻分别为15欧姆和25欧姆,它们串联在一起,求总电阻。

答案:总电阻为15 + 25 = 40欧姆。

练习题二:并联电阻的计算1. 三个电阻分别为10欧姆、20欧姆和30欧姆,它们并联在一起,求总电阻。

答案: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即1/总电阻 = 1/10 + 1/20 + 1/30。

计算得到总电阻为6欧姆。

2. 两个电阻分别为15欧姆和25欧姆,它们并联在一起,求总电阻。

答案: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即1/总电阻 = 1/15 + 1/25。

计算得到总电阻为9欧姆。

练习题三:电阻的功率计算1. 一个电阻为20欧姆的电器,通过2安培的电流,求功率。

答案:功率等于电流的平方乘以电阻,即功率 = 2 * 2 * 20 = 80瓦特。

2. 一个电阻为30欧姆的电器,通过1安培的电流,求功率。

答案:功率等于电流的平方乘以电阻,即功率 = 1 * 1 * 30 = 30瓦特。

练习题四:电阻的色环识别电阻的色环是用来标识电阻值和精度的。

常见的电阻色环有黑、棕、红、橙、黄、绿、蓝、紫、灰、白和金、银两种金属色环。

其中,金色环表示精度为5%,银色环表示精度为10%。

例如,一个电阻的色环为棕、黑、红、金,求其阻值。

答案:根据色环识别规则,棕色环对应1,黑色环对应0,红色环对应2,金色环对应±5%。

所以,阻值为10 * 10^2欧姆,即1000欧姆。

练习题五:电阻的串并联组合1. 两个串联电阻分别为10欧姆和20欧姆,它们并联在一个电路中,求总电阻。

电路磁路习题答案

电路磁路习题答案

电路磁路习题答案电路磁路习题答案在学习电路磁路时,习题是帮助我们巩固知识、理解概念以及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工具。

然而,有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些难以解答的问题,需要寻找答案进行参考。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电路磁路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电路中的电阻和电感串联,求总阻抗和相位差。

答案:假设电阻为R,电感为L。

根据串联电路的特性,总阻抗Z等于电阻R和电感L的阻抗之和。

电阻的阻抗为R,电感的阻抗为jωL(其中j为虚数单位,ω为角频率)。

所以总阻抗为Z = R + jωL。

相位差为电感的阻抗相对于电阻的阻抗的相位差,即tan(相位差) = ωL/R。

2. 电路中的电容和电感并联,求总阻抗和相位差。

答案:假设电容为C,电感为L。

根据并联电路的特性,总阻抗Z等于电容C和电感L的阻抗的倒数之和的倒数。

电容的阻抗为1/(jωC)(其中j为虚数单位,ω为角频率),电感的阻抗为jωL。

所以总阻抗为Z = (jωL * 1/(jωC)) / (jωL +1/(jωC))。

相位差为电感的阻抗相对于电容的阻抗的相位差,即tan(相位差) =ωL/(1/(ωC))。

3. 电路中的电容和电阻串联,求总阻抗和相位差。

答案:假设电容为C,电阻为R。

根据串联电路的特性,总阻抗Z等于电容C和电阻R的阻抗之和。

电容的阻抗为1/(jωC)(其中j为虚数单位,ω为角频率),电阻的阻抗为R。

所以总阻抗为Z = R + 1/(jωC)。

相位差为电容的阻抗相对于电阻的阻抗的相位差,即tan(相位差) = 1/(ωC)/R。

4. 电路中的电容和电阻并联,求总阻抗和相位差。

答案:假设电容为C,电阻为R。

根据并联电路的特性,总阻抗Z等于电容C和电阻R的阻抗的倒数之和的倒数。

电容的阻抗为1/(jωC)(其中j为虚数单位,ω为角频率),电阻的阻抗为R。

所以总阻抗为Z = (R * 1/(jωC)) / (R + 1/(jωC))。

相位差为电阻的阻抗相对于电容的阻抗的相位差,即tan(相位差) = R/(1/(ωC))。

电路及磁路题库

电路及磁路题库

电路及磁路(1)试题库一、单选题1. 5A 电流从一个二端元件的a 端流入b 端流出,若b 端电位比a 端高20V ,则此元件是( )。

A 吸收功率 B 发出功率 C 不能确定2. 某实验室有额定电压220V 、额定功率100W 的白炽灯12盏,另有额定电压220V 、额定功率2kW 的电炉5台,都在额定状态下工作,则在2小时内消耗的总电能为( )。

A 22 kWh B 10.4 kWh C 22.4 kWh D 20.4 kWh3. 从外特性来看,任何一条电阻R 支路与恒流源S I ( )联,其结果可以用一个等效恒流源替代,该等效电源值为( )。

A 并,S IB 串,S IC 并,S RID 串,S RI4. 将小灯泡与可变电阻串联后接到恒流源上,当可变电阻增大时,小灯泡的电压( ),所以小灯泡的亮度( )。

A 减小,变暗 B 减小,变亮 C 增大,变亮 D 不变,不变5. 电路中等电位点可以( ),之后对电路的其它部分( )影响。

A 短路,没有 B 短路,有 C 开路,没有 D 开路,有6. 电路中有多个电源共同作用,其中有一个电压源支路的电压增大5倍,则该支路电流( )。

A 增大5倍 B 不能确定 C 减小5倍 D 不变7. 用一个满刻度偏转电流为50A μ、电阻gR为Ωk 2表头,并联分流电阻1R ,制成量程为10mA 的直流电流表,并联分流电阻1R 应为( )。

A 20Ω B 20.05Ω C 10.05ΩD 10Ω8. 用一个满刻度偏转电流为50A μ、电阻为Ωk 3的表头制成2.5V 量程的直流电压表,则附加电阻应为( )。

A 697 k Ω B 597 k Ω C 497 k Ω D 47 k Ω9. 若电源的外特性为I U 210-=(V ),则外接电导0.5S 后的电流为( )A ,电压为( )V 。

A 2.5A ,5V B 2.5A ,10V C 5A , 2.5V D 5A , 5V10. 若电源供电给电阻L R 时,电压源S U 和电阻L R 值均保持不变,为了使电源输出功率最大,应调节内阻值等于( )。

(完整版)电阻习题(含答案).docx

(完整版)电阻习题(含答案).docx

电阻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 (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12.0 分 )1.下列关于电阻的说法正确的是()A. 导体通电时有电阻,不通电时没有电阻B. 通过导体电流越大,电阻越大C. 导体两端电压越大,电阻越大D. 导体电阻是导体本身性质2.把一根粗导线与一根细导线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则()A. 细导线的电阻大B. 粗导线的电阻大C. 粗导线中的电流大D. 两导线中的电流一样大3.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B. 通过导体的电流为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C. 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电阻越小 D.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与电流、电压无关4.一根铜导线的电阻为R,将它均匀拉长后,它的电阻()A.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无法判断5.关于铜导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铜导线是导电能力最好的导线B. 铜导线均匀拉长后,电阻变小 C. 铜导线截成两段后并成一根使用,电阻变小 D. 铜导线的温度升到足够高时,电阻为零6.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影响不计,ρ镍铬>ρ铝>ρ铜)A. 两根铝导线,长度越长电阻越大B. 两根铝导线,横截面积相同,长度越长电阻越大C. 相同长度的导线,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D. 铜线的电阻比镍铬合金线的电阻小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 6 小题,共12.0 分 )7.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做“研究决定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时,采用了 ______ 的方法,即每次选用两根合适的导线,测出通过它们的电流,然后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下表给出了实验中所用到的导线的情况.导体代号A B C D E F G材料锰铜钨镍铬丝锰铜钨锰铜镍铬丝长度( m) 1.00.5 1.5 1.0 1.2 1.50.5横截面积( mm )23.20.8 1.20.8 1.2 1.2 1.2( 1)为了研究导线电阻与材料是否有关,应选用的两根导线是______ .( 2)为了研究导线电阻与长度是否有关,应选择的两根导线是______ .( 3)为了研究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是否有关,应选择的两根导线是______ .8.一根粗细均匀的铜导线,电阻为R,如果把它截为长度相同的两段,每段的电阻为R1,则 R1 ______ R;如果原来的导线对折拧成一条使用,其电阻为R2,则 R2 ______ R.(填“<”“>”“)=”9.如图所示的实物电路图中, AB 部分为电阻丝.当电路接通后,用看到的现象是示数______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该现象说明______ .10.如图所示,将不同导体接到电路A、B 之间时,闭合开关,可通过观察、比较______ 来判断不同导体电阻的大小;若两个导体的电阻差异不大,则可以用______表替换灯泡作进一步的判断.11.两根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均匀电阻丝A、B,A 的长度为 L,直径为 d;B 的长度为 2L,直径为2d.根据你所做过的相关实验猜想导体的电阻可能与长度成______ 比、与横截面积成______ 比、 R A B.(选填“>”、“<”或“ =)”______ R12.三条同种材料制成的导线 A、 B、C,A 比 B 长, C 与 B 等长; C 比 B 粗, A、 B 粗细相同.设三条导线的电阻分别是 R A、R B、R C,在相同温度下,三条导线的电阻大小关系为______ > ______ > 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7 小题,共 42.0 分 )13.在做“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时,为了便于研究,而采用控制变量法,即每次需选两根合适的导线,测出通过它们的电流,然后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结论.导线代号A B C D E F G长度 1.00.5 1.5 1.0 1.2 1.50.5横截面积 3.20.8 1.20.8 1.2 1.2 1.2材料锰铜钨镍铬丝锰铜钨锰铜镍铬丝( 1)为了研究电阻与导体材料有关,应选用的两根导线是______ ;( 2)为了研究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应选用导线 C 和导线 ______;( 3)为了研究电阻与______ 的关系,应选用导线 A 和导线 D.14.在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下表是“方博科技实验小组”在实验中所用导体的相关物理量的记录:请问:导体编号A B C D长度( m) 1.0 1.0 1.00.5横截面积( mm 2) 1.2 1.2 2.4 1.2材料镍铬丝锰铜丝镍铬丝镍铬丝( l)要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长度是否有关,应选用 A 与 ______ 两根导体;( 2)选用 A 与 ______ 两根导体要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______ 是否有关.( 3)以上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是采用了“ ______法”.15.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都是用来研究导体电阻大小的相关因素实验的连接装置,认真观察比较和分析每幅图后,回答下面问题:( 1)如果选用 B 图进行实验,导线AB 和 CD 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 ,从实验中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2)如果需要探究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横截面积大小是否有关,应选用______ 图进行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 3)综合 A、B、C、D 四个图实验,可得出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______ 、 ______ 以及 ______ 有关.16.做“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准备在下图中的M、N 两点间接入待研究的电阻丝,电源电压恒定,忽略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待用电阻丝的规格如下:导体编号材料长度横截面积ab镍铬合金丝L Scd镍铬合金丝2L Sef锰铜合金丝L Sgh镍铬合金丝L2S( 1)通过分析猜想:① 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材料有关;② 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温度有关:③ 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④ 电阻应该还与导体的长度有关.要探究猜想③应该选用导线______ 和导线______(填表格中的编号字母)进行对比实验.( 2)正确选择后,将所选电阻丝分别接入M 、 N 两点间,闭合开关,通过观察灯泡的亮暗或电流表的示数来比较电阻丝电阻的大小.实验中,两次电流表指针均有偏转,但第一次的示数小于第二次的示数,且灯泡不亮,说明第二次接入电阻______ ,电流______ .(选填“较大”或“较小”)17.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图 1 电路.( 1)本实验中,小明通过观察______ 现象,来粗略判断 a、b 两点间导体电阻的大小.( 2)考虑到当 a、b 两点间导体电阻的大小差别不大时,灯泡亮度变化不明显,另有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对小明的电路作了如下的改进:甲把灯泡更换为电流表;乙在原电路中串联接入电流表.你认为 ______ 同学的改进更好一些,理由是除了可以精确反映电阻值大小的微小差别外,多一个灯泡还可以起到______ 的作用.( 3)小亮设计了如图 2 所示的电路图,做“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在 A、 B 间接入表中待研究的电阻丝,电源电压U 恒定,序号材料长度横截面积1锰铜合金丝L S2镍铬合金丝L S3镍铬合金丝L2S4镍铬合金丝2L S①小亮选择序号为______ 的两根电阻丝来探究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的关系.②依次把序号为2、 3 的两根电阻丝与A、 B 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发现接序号为3的电阻丝时电流表的示数大,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18.小明的小组做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关物理量的记录:导体编号A B C D长度( m) 1.0 1.0 1.00.5横截面积( mm 2) 1.2 1.2 2.4 1.2材料镍铬丝锰铜丝镍铬丝镍铬丝( 1)要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长度是否有关,应选用______ 两根导体.( 2)选用 A、 C 两根导体,可以得出结论:______ .( 3)若选用A、 B 两根导体进行探究,探究的问题是______ .( 4)这个实验中涉及到的主要研究方法,和下列哪个实验的研究方法是一样的______ A.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B.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C.用水流的形成来类比电流的形成D.用刻度尺直接测量一张纸的厚度测不出来,可以测出100 张纸的厚度,然后除以100求出来.19.在做《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时,为了研究方便,某实验小组同学每次挑选两根合适的电阻丝,测出通过它们的电流后进行比较,得出结论.请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材料锰铜钨镍铬锰铜钨锰铜镍铬电阻丝代号A B C D E F G长度 m 1.00.5 1.5 1.0 1.2 1.50.5横截面积 mm2 3.20.8 1.20.8 1.2 1.2 1.2( 1)研究电阻与导体材料的关系,应选电阻丝______ ;( 2)研究电阻与导体长度的关系,应选电阻丝 C 和 ______ ;( 3)研究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电阻丝 A 和 ______ .四、计算题 (本大题共 1 小题,共8.0 分 )20.是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所用导体的相关物理量的记录:导体编号A B C D长度( m) 1.0 1.0 1.00.5横截面积( mm 2) 1.2 1.2 2.4 1.2材料镍铬丝锰铜丝镍铬丝镍铬丝( 1)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较多,因此本实验要采用的探究方法是______ ;( 2)选用导体AD,可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______ 是否有关;( 3)要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材料是否有关,应选用______ 和______ 两根导体.(以上两空选填导体编号)电阻习题(含答案)【答案】1.D2.D3.D4.A5. C6. B7.控制变量; C、 F; C、 G; A、 D8.<;<9.变小;金属导体温度升高,电阻增大10.灯泡的亮暗;电流表11.正;反;>12.R A; R B; R C13.C、 F; G;横截面积14.D; B;材料;控制变量15.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在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越大;;C;在导体的长度和材料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大,导体电阻越小;长度;横截面积;材料16.ab; gh;较小;较大17.灯泡的亮度;乙;保护电路; 2、 4;在导体的材料、长度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18.A、 D;导体的长度和材料相同时,其电阻与横截面积有关;导体电阻大小与材料的关系; A19.C、 F; G; D20.控制变量法;长度; A; B【解析】1.解: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而与导体两端的电压、通过的电流无关.故 ABC错误, D正确.故选 D.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其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而与导体两端的电压、通过的电流无关.据此分析判断.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属性,导体的电阻大小决定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2.解:粗导线与细导线串联,则通过两导线的电流相等;两根导线的长度、横截面积大小未知,不能判断电阻的大小.由上分析知,ABC错误, D正确.故选 D.要解决此题,需掌握:( 1)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 2)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本题主要考查了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及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要抓住基础知识进行分析,难度不大.3.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属性,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所以ABC错误, D正确.故选 D.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属性,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知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是解决该题的关键.4.解:因为一根导体越长、横截面积越小,电阻就越大,所以当一根导线被拉长后,电阻增大.故选 A.根据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进行分析,即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以及材料有关.知道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以及材料决定电阻的大小,并且知道电阻的大小与其决定因素的关系.5.解: A、银的导电能力比铜导线的导电能力更好,故 A 错误;B、铜导线均匀拉长后,导线材料不变,长度变长、横截面积变小,电阻变大,故 B 错误;C、铜导线截成两段后并成一根使用,导线材料不变,相当于长度变短、横截面积变大,导线电阻变小,故 C 正确;D、随温度的升高,铜导线的电阻变大,当温度降低到足够低时,电阻为零,故D错误;故选 C.根据以下知识答题:(1)导体电阻由导体材料、导体长度与导体横截面积决定;在导体材料一定时,导体越短、横截面积越大,导体电阻越小,反之导体电阻越大;(2)导体电阻同时受温度的影响,金属导体的电阻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3)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导体电阻突然消失,这是超导现象.本题考查了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6.解:A、导体电阻由导体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因为不知两导线横截面积间的关系,因此忽略温度的影响,长度长的铝导线电阻不一定大,故 A 错误;B、在材料、横截面积相等的情况下,导体越长,导体电阻越大,材料相同的两根铝导线,横截面积相等,较长导线的电阻大,故 B 正确;C、导体电阻由导体的材料、长度与横截面积决定,由于不知道材料的关系,长度相等时,横截面积大的导线电阻不一定小,故 C 错误;D、导体电阻由导体的材料、长度与横截面积决定,只知道导体的材料,不知道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关系,无法确定电阻的大小,故 D 错误.故选 B.导体电阻由导体的材料、长度与横截面积决定,与导体两端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本题考查了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知道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即可正确解题,本题是一道基础题.7.解:在物理学中,当探究一个物理量与多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时,就要利用控制变量法.( 1)为了研究导线电阻与材料是否有关,就要使导线的长度、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只有C、 F 两根导线符合条件.(2)为了研究导线电阻与长度是否有关,就要使导线的材料、横截面积相同,长度不同,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只有C、 G两根导线符合条件.(3)为了研究导线电阻与横截面积是否有关,就要使导线的材料、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只有A、 D两根导线符合条件.故答案为:控制变量;( 1) C、 F;( 2)C、 G;(3) A、 D.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的问题常采用控制因素的办法,把多个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此题通过实验考查控制变量法在探究影响电阻大小因素中的应用,要记住控制变量法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8.解:一根铜导线,材料一定,横截面积一定,截成两段后,任何一段与原来的相比,长度都减小了,所以电阻值减小,则R1< R;将原来的导线对折拧成一条使用,材料不变,长度减小一半,横截面积增大一倍,电阻值减小,则 R2< R.故答案为:<;<.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以及温度有关,要选择导体或改变导体电阻就要围绕以上影响因素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易错点在第二空的解答,理解导体对折后,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都发生变化是解决此题的关键.9.解:因为金属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可以观察到灯泡的亮度变暗,电流表示数变小.故答案为:变小;金属导体温度升高,电阻增大.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由欧姆定律可得出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则可知灯泡的亮度变化.本题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电阻的大小与温度有关,同时会灵活应用欧姆定律分析电学中三个基本物理量的关系.10.解:将不同导体接到电路 A、 B 之间时,电路中接入的电阻不同,会导致电路中电流也不同,所以灯泡的亮度也不同,因此我们可以简单的通过灯泡的亮暗比较两个电阻的阻值大小;若两个导体的电阻差异不大,则必须用电流表替换灯泡,作更为准确的判断.故答案为:灯泡的亮暗;电流表.电路中接入的电阻不同,会导致电路中电流也不同,所以灯泡的亮度也不同,因此我们可以简单的通过灯泡的亮暗比较两个电阻的阻值大小,这种方法叫做转换法,如果要精确比较,还是要用电流表.本题型中将比较电阻的大小转化为比较灯泡的亮度或电流表的示数,这是我们物理学中经常用到的转换法,故在平时的学习时,应注意对常见物理研究方法的积累.11.解:两根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均匀电阻丝A、B,A 的长度为 L,直径为 d;B的长度为2L,直径为 2d,设 A 导体的电阻为R A, B 导体的电阻为R B,B 导体可视为两个直径为2d、长度为L 的同种材料导体 1 串联而成的,设其中每个导体的电阻为R1,根据等值电阻的串联规律,则有2R1=R B,将 B 导体与导体1 相比较, B 导体的长度是导体 1 长度的2 倍,而横截面积和材料均相同,故可得出:在材料不变,横截面积变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成正比;因横截面面积与直径的平方成正比,所以 B 导体可视为 4 个直径 d、长度为 L 的同种材料导体 R2并联而成的,B 导体的横截面积等于 4 倍的导体R2的横截面积;设其中每个导体的导体电阻R2,根据等值电阻并联的规律,则有=R B,将导体 B 与电阻R2相比较,导体 B 的横截面积为导体 2 横截面积的 4 倍,而两导体的长度、材料均相同,可知:在导体长度、材料相同的条件下,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导体 B 与导体 A 相比材料相同,而 A 的长度是 B 的倍,而 A 的横截面积是 B 的倍,根据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成正比、与横截面积成反比,所以横截面积对电阻的影响更大一些,即 R A>R B.故答案为:正;反;>根据等效替代法,将 B 导体视为两个直径为2d、长度为 L 的同种材料导体 1 串联而成的,由串联电阻的规律得出导体电阻大小与长度的关系;求出导体 B 和 A 的横截面积的关系,将导体 B 视为与其等长而与 A 相同横截面积、同种材料的 4 个导体 2 并联,根据并联电阻的规律得到导体的电阻与横面积的关系;根据上面得出的结论,综合得出影响电阻大小因素较大的一个因素,从而判断导体AB 电阻的大小.本题考查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运用到控制变量法和等效替代法,和串联、并联电阻的知识,综合性较强,有一定难度.12.解:因为 A、B、C 三根导线的材料相同,由于 A 和 B 一样粗,但 A 比 B 长,粗细、材料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越大,因此 A 的电阻大于 B 的电阻;又因为 B 和 C 一样长,但 C 比 B 粗,而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因此 B 的电阻大于 C 的电阻;故: R A> R B>R C.故答案为: R A; R B; R C.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长度越长、横截面积越小、电阻率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根据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进行分析.本题考查了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的掌握情况,本题的关键是牢记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13.解:( 1)要研究材料与导体电阻大小的关系,就要控制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相同,导体的材料不同,在表格中给的导线中,只有CF符合条件.( 2)要研究长度与导体电阻大小的关系,就要控制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相同,导体的长度不同,在表格中给的导线中,只有CG符合条件.(3)导体的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已经探究了导体的电阻与材料和长度的关系,所以下一步应该探究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要研究横截面积与导体电阻大小的关系,就要控制导体的材料、长度相同,导体的横截面积不同,在表格中给的导线中,只有 D 与 A 的材料、长度相同,而横截面积不同,故选D.故答案为:( 1) C、F;( 2) G;( 3)横截面积.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有三个: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并且与长度成正比,与横截面积成反比.由于导体的电阻与三个因素有关,所以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要用到控制变量法.探究电阻大小与哪个因素有关时,就要控制其他的因素不变,只让这一个因素变化.(1)( 2)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路,利用实验目的,选取符合特征的实验器材.(3)根据使用控制变量法使用方法,要逐个对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进行探究,在已经探究了材料、长度这两个因素的基础上,从而可以确定下一步的探究方案.用控制变量法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4.解:( 1)要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长度是否有关,就要控制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相同,长度不同,如表中数据控制,应选用导体 A 和 D;( 2)如表中导体 A 和 B 材料、横截面积相同,长度不同,材料不同,所以选用导体A 和 B,可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材料是否有关;(3)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较多,因此本实验要采用的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故答案为:( 1) D;( 2) B;材料;( 3)控制变量.(1)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长度、材料、温度和横截面积等因素有关.在探究性的实验题中,若要探究的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都要用到控制变量法.(2)分析表中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所控制的变量分析答题.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的办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一定要掌握控制变量法.15.解:综合观察 4 个图可知, A 中导体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 B 中导体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而长度不同;C中导体的长度和材料相同,横截面积不同;D中研究与温度的关系.(1)如果选用 B 图进行实验,可知,导线 AB和 CD必须满足的条件是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从实验中可得出的结论是:在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越大;(2)如果需要探究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横截面积大小是否有关,要控制导体的长度和材料相同,改变横截面积,应选用 C图进行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在导体的长度和材料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大,导体电阻越小(3) A 中导体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电流表示数不同,说明电阻与材料有关,综合 A、B、 C、 D 四个图实验,可得出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有关.故答案为:( 1)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在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越大;(2) C;在导体的长度和材料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大,导体电阻越小;(3)长度;横截面积;材料.仔细对比四个图,找出相同的量及不同的量,根据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在研究电阻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其它的因素不变;通过电流表的示数可表示电阻的大小,用到了转换法;本题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考查控制变量法及转换法的应用.16.解:( 1)要探究猜想③,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路,应该控制导体的长度、材料相同,横截面积不同,因此应该选择导线ab 和 gh;( 2)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所以电流大的,电阻小,电流小的,电阻大;且灯泡的亮度由灯泡的实际功率决定,灯泡越暗,灯泡的实际功率越小,说明第二次接入电阻较小,电流较大,所以第一次的示数小于第二次的示数,且灯泡不亮.故答案为:( 1) ab; gh;( 2)较小;较大.(1)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有关,当研究电阻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时,应控制其它的因素不变;入导线的电阻大小,根据I=,电压相同,电阻越大,电流越小.本探究实验中用到了两种物理学方法:一是控制变量法,二是转换法(通过电流大小比较电阻大小).17.解:( 1)因为通过灯泡的电流越大,灯泡越亮,因此a、b 间的电阻越大,电路中的电流越小,灯泡的越亮;反之,灯泡越暗;故根据灯泡的亮度反映a、 b 间电阻的大小;( 2)将灯泡换为电流表,a、 b 间的电阻决定电路中的电流,因此,当a、 b 间电阻过小时,电流会过大,电路可能会被烧坏;在原电路中串联一个电流表,灯泡可以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因此乙同学的方案更好,可以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3)①要研究电阻与导体长度有关,应选用导线材料、横截面积都相同,长度不同的导线,故 2、 4 符合要求;②导线 2、 3 的材料、长度都相同,导线 3 的横截面积是导线 2 横截面积的 2 倍,通过导线 3 的电流大,说明导线 3 的电阻小于导线 2 的电阻,说明在导体的材料、长度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故答案为:( 1)灯泡的亮度;( 2)乙;保护电路;( 3)① 2、4;②在导体的材料、长度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1)根据电阻是阻碍电流大小的因素,而与其串联的灯泡通过灯泡的明暗程度可以反映电流的大小进行分析;(2)电路的总电阻越大,电路中的电流会越小,电路以及电路中的各元件越安全,因此根据保护电路的思路进行分析;(3)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这三个,要研究电阻与某个决定因素的关系,就要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路,来选取合适符合条件的金属丝:即只有要研究的那个因素不同,其余的其他的几个因素相同,这种方法物理学上叫做控制变量法.本题通过影响电阻大小的实验,考查电路的组成以及欧姆定律的应用,本题的关键是知道灯泡中的电流可以影响灯泡的亮度,要学会应用控制变量法来解决物理问题.18.解:( 1)要研究导体的电阻与长度的关系,就要选取材料、横截面积都相同,而长度不同的两根导体作为实验器材,故选用 A 和 D 两根导体;(2)A、C 的长度和材料相同,横截面积不同,可以研究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可以得出结论:导体的长度和材料相同时,其电阻与横截面积有关;(3) A、 B 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可以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材料的关系;(4)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A、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B、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运用了模型法;C、用水流的形成来类比电流的形成,运用了类比法;D、用刻度尺直接测量一张纸的厚度测不出来,可以测出100 张纸的厚度,然后除以100求出,运用了累积法.因此与本实验方法一致的是A.故答案为:(1)A、D;(2)导体的长度和材料相同时,其电阻与横截面积有关;(3)导体电阻大小与材料的关系;(4)A.(1)电阻的大小在不考虑温度的前提下,有三个决定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2)因此要研究电阻的大小与每一个因素的具体关系时,要用到控制变量法.即,研究。

电路与磁路教材答案(2章)

电路与磁路教材答案(2章)

习题 二一、填空题2-1 串联电路的特点 串联的各元件电流相等_____ __ __。

2-2 并联电路的特点 并联的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 _ ____。

2-3 两个电阻1R 和2R 组成一串联电路,已知1R :2R =1:2,则通过两电阻的电流之比1I :2I =_1:1_,两电阻上电压之比为1U :2U =_1:2 _,消耗功率之比1P :2P =_1:2__。

2-4 两个电阻1R 和2R 组成一并联电路,已知1R : 2R =1:2,则两电阻两端电压之比为1U :2U =__1:1__,通过两电阻的电流之比1I :2I =_2:1_,两电阻消耗功率之比1P :2P =_2:1__。

2-5 三个电阻原接法如图(a ),是 星形 接法,现将图(a )等效成图(b ),图(b )R= 是 三角形 接法,其中3×18=54Ω 。

题2-5图(a ) (b )2-6 支路电流法是以_各支路电流__为未知量;节点电压法是以__各节点的电位__为未知量。

2-7 叠加定理只适用于线性电路,并只限于计算线性电路中的__电流__和__电压_,不适用于计算电路的_功率。

2-8 运用戴维南定理可将一个有源二端网络等效成 一个电压源 ,等效电压源的电压OC U 为有源二端网络_开路时的端__电压。

二、判断题2-9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中流过的电流成反比。

(×) 2-10 两个阻值分别为Ω=101R ,Ω=52R 的电阻串联。

由于2R 电阻小,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小,故流过2R 的电流比1R 中的电流大些。

( × )2-11 在并联电路中,由于流过各电阻的电流不一样,因此,每个电阻的电压降也不一样。

( × )2-12 电流表与被测负荷串联测量电流,电压表与被测负荷并联测量电压。

(√ ) 2-13 两个电压值不同的理想电压源可以并联,两个电流值不同的理想电流源可以串联。

电路与磁路教材答案(3章)

电路与磁路教材答案(3章)

第三章 正 弦 交 流 电 路一、填空题3-1 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为____最大值_____、___角频率___和___初相___。

3-2 已知一正弦交流电流A t i )30314sin(30+=。

则它最大值m I =___30___A ,有效值I =230A ,初相角为θ=30,频率f =Hz 50; ω= __314___rad/s ; T =__0.02___s 。

3-3 两个___同频率的_______正弦量的相位之差,叫相位差,其数值等于_初相_____之差。

3-4某初相角为60°的正弦交流电流,在2Tt =时的瞬时值A i 8.0-=,则此电流的有效值I =__0.65A_____,最大值m I =__0.92_A____。

[因为)60sin(28.0ot I +=-ω即)6022sin(28.0o TT I +⋅=-π] 3-5 已知F 1.0μ=C 的电容器接于Hz 400=f 的电源上,mA I 10=,则电容器两端的电压U =__39.8V___,角频率ω=__2512 rad/s ____。

3-6 在交流串联电路中,若感抗大于容抗,则总电流比总电压_滞后_ϕ角,电路呈现_感___性。

3-7在RLC 串联电路中,已知Ω=3R ,Ω=5L X ,Ω=8C X ,则电路的性质为_容__性,总电压比总电流__滞后45。

3-8给某一电路施加V t u )30100sin(2100 +=π的电压,得到的电流A t i )120100sin(25+=π。

该电路的性质为__容性___,有功功率为__0______,无功功率为_____500 Var___。

3-9 RLC 串联电路的谐振条件是C L C L X X X X ==-或0,其谐振频率LCf π210=。

串联谐振时, 端口电流__达到最大值。

二、判断题3-10 若一个正弦交流电的周期为0.04s ,则它的频率为25Hz 。

电子科大19春《电路及磁路》在线作业

电子科大19春《电路及磁路》在线作业

(单选题)1: 在RLC串联的正弦电路中,如果电阻上电压为30伏,电感上电压为50伏,电容上电压为10伏,那么总电压为()A: 70伏B: 50伏C: 10伏D: 90伏正确答案:(单选题)2: 某元件的复阻抗Ω,则可判断其为()元件。

A: 电阻性B: 电容性C: 电感性D: 无法确定正确答案:(单选题)3: 有源二端电阻网络外接电阻时,输出电流为0.5A,电压为3V;当外接电阻变为时,电流为1.5A,电压为1V,则其诺顿等效电路中isc和G0分别为()A: 2A,0.5B: 4A,2SC: 2A,0.5SD: 4A,2Ω。

正确答案:(单选题)4: 电容器C1、C2串联后接在直流电路中,若C1=3C2,则C1两端的电压是C2两端电压的:()。

A: 3倍B: 9倍C: 1/9倍D: 1/3倍正确答案:(单选题)5: 已知交流电流,当它通过2Ω的电阻时,电阻上消耗的功率是:()A: 32WB: 8WC: 16WD: 10W。

正确答案:(单选题)6: 将小灯泡与可变电阻串联后接到恒流源上,当可变电阻增大时,小灯泡的电压(),所以小灯泡的亮度()A: 减小,变暗B: 减小,变亮C: 增大,变亮D: 不变,不变正确答案:(单选题)7: 理想电压源的内阻为()A: 0B: ∞C: 有限值D: 由外电路来确定正确答案:(单选题)8: 一根粗细均匀的电阻丝,阻值为25Ω,将其等分成五段,然后并联使用,则其等效电阻是()A: 1/25ΩB: 1/5ΩC: 1ΩD: 5Ω正确答案:(单选题)9: 从单口网络端口特性来看,任何一条电阻R支路与恒流源联,其结果可以用一个等效恒流源替代,该等效电源值为( )。

A: 并,B: 串C: 并,D: 串,正确答案:(单选题)10: 设两个二端网络对外是等效的,则下列说法哪个是正确的?()A: 它们的端口特性相同B: 它们的内部特性相同C: 它们的内部结构相同D: 它们的内部电源相同正确答案:(单选题)11: 关于感性负载并联合适电容的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 可以提高负载本身的功率因数B: 可以提高总的功率因数C: 负载的工作状态发生了改变D: 总电流增大。

1电路与磁路教材习题一解答

1电路与磁路教材习题一解答

习题一一、填空题1-1 下图电路中, _B__端电位高于 _ A__端电位,电流的实际方向是由__B _端流向_A_ 端。

题1-1图 题1-8图 1-2 已知U ab = —6V ,则a 点电位比 b 点电位 低6V 。

1-3 有一只220V 、100W 的电灯泡,220V 是其 额定电压 ,100W 是其 额定功率 。

其额定电流为45.0 A ,电阻为Ω=4841002202。

接至220V 电压的电源上连续工作了100小时,共消耗电能 10 度。

1-4 生活中常说用了多少度电,是指消耗的 电能 。

电路中某点的电位是该点 与参考点 之间的电压。

1-5 一度电可供“220V/40W ”的灯泡正常发光的时间为__ 25 __小时。

1-6 在电压和电流为非关联方向下,电阻为10Ω,电压为2V ,电流为2.0102-=-A 。

1-7 “100Ω、1/4W”的碳膜电阻,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_0.05_A;允许承受的最高电压为_5_V。

1-8 在下图所示电路中,Uab 与I 的关系为U ab = i R -Us 。

1-9 在下图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 闭合后,电流A I 1=。

题1-9图二、选择题1-10 一只额定功率为1W ,电阻值为100Ω的电阻,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B 。

A.100A D.1A1-11如图a 、b 、c 、d 四条曲线分别为4321R R R R 、、、四个电阻的I -U 曲线,若将四个电阻并联到电路中,消耗功率最大的电阻是 A 。

A.R 1B.R 2C.R 3D.R 4 题1-11图1-12 一电器的额定值为W 1N =P ,V 100N =U ,现要接到200V 的直流电路上工作,问应选下列电阻中的哪一个与之串联才能使该电器正常工作 D 。

⎪⎭⎫ ⎝⎛⨯=Ω====W P R V U A I R R 01.0100,01.0100,100,01.01001 A.5k Ω、2W B.10k Ω、0.5W C.20k Ω、0.25W D.10k Ω、1W1-13 如图所示,测2R 两端电压发现U U =2,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 或D 。

《电路及磁路》习题集答案

《电路及磁路》习题集答案

第一章习题集答案一、填空题1. B,A,B,A。

2. 电源,负载,中间环节。

3. 定向,正电荷。

4. 5,2,-18。

5. 电压源,电流源。

6. 外电路,电源内部。

7. 2A,5Ω。

8. 10V,3Ω。

9. 三条,三条。

10. 支路,回路。

11. 节点电流,∑I=0。

12. 回路电压,∑U=∑IR。

13. 电流,绕行。

14. 1A,-12V。

15. 1A,0A。

二、判断题√×1√ 2√ 3× 4√ 5×6× 7× 8√ 9× 10√11× 12√ 13× 14× 15√16× 17× 18× 19√ 20√21× 22× 23× 24× 25×26√ 27× 28√ 29√ 30√三、选择题1B 2B 3B 4A 5D 6A 7B 8B 9C 10C 11B四、计算题1. 1.8kW.h2.(a)25V、100Ω,(b)1 W3.(a)U ab=8V;(b)U ab=-12V;(c)U ab=-3V4.I1 =58.8mA,I2 =-397mA, U ab =3.06V5. W=53.4度。

第二章习题集答案一、填空题1. 电流,正。

2. 电压,反。

3. 14V,7Ω。

4. 8A,4V。

5.1:1;1:2;1:2。

6. 1:1;2:1;2:1。

7. 1A,200V。

8. 电流,电压,功率。

9. 2A,1A,3A。

10. 两个出线端,电源。

11. 开路,0。

12. 8V,4Ω。

13. 10V,3Ω。

14. 10V,2Ω。

二、选择题1B 2C 3D 4A 5B 6D 7C 8C 9D 10B 11B 三、判断题×√1× 2√ 3× 4× 5√ 6× 7×8× 9√ 10√ 11√ 12× 13√ 14√四、计算题1. R 1=20Ω;R 2=80Ω2. R =7.5Ω;I R1=9A ;I R2=3A3.-1.25A4.2A5. I =-0.18A6. U 5 = -5V7. 0.6A第三章 习题集答案一、填空题1.相同频率,初相角。

电阻练习题及答案

电阻练习题及答案

电阻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电阻的基本单位是:A. 欧姆B. 伏特C. 安培D. 法拉答案:A2. 一个电阻器的电阻值为100欧姆,通过它的电流为0.2安培,根据欧姆定律,该电阻器两端的电压是:A. 20伏特B. 5伏特C. 10伏特D. 15伏特答案:A3. 串联电路中,总电阻与各部分电阻的关系是:A. 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B. 等于各部分电阻之积C. 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差D. 与各部分电阻无关答案:A4. 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这个关系说明总电阻:A. 总是大于任何一个支路电阻B. 总是小于任何一个支路电阻C. 总是等于任何一个支路电阻D. 与支路电阻无关答案:B5. 电阻的温度系数表示电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快慢,对于大多数金属导体,其温度系数是:A. 正值B. 负值C. 零D. 无法确定答案:A二、填空题6.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用符号________表示。

答案:Ω7. 当电阻器两端的电压为5伏特,通过它的电流为1安培时,该电阻器的电阻值为________欧姆。

答案:58. 在串联电路中,如果R1=200Ω,R2=300Ω,那么总电阻R总=________Ω。

答案:5009. 在并联电路中,如果R1=200Ω,R2=300Ω,那么总电阻R总=________Ω。

答案:12010. 电阻的功率P=________,其中R是电阻值,I是电流。

答案:I²R三、简答题11. 什么是电阻的串联和并联?请简述它们的特点。

答案:电阻的串联是指电阻器首尾相连,形成单一的电流路径。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

电阻的并联是指电阻器两端分别连接,形成多个电流路径。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总电阻总是小于任何一个支路电阻。

12. 什么是欧姆定律?请举例说明。

答案:欧姆定律是描述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关系的定律,表达式为V=IR,其中V是电压,I是电流,R是电阻。

电路与磁路教材答案(4)

电路与磁路教材答案(4)

习题四一、填空题4-1 _端线与端线_之间的电压称为线电压,每相电源绕组或负载的端电压称为__相电压_,在星形连接时其参考方向和相应习惯选择为__端点__指向__中点__,在三角形连接时其参考方向和相应的线电压相同。

4-2 对称三相正序正弦电压源作星形连接时的线电压∙U UV =380/30º V,则∙UVW =380/-90º V,∙UWU = 380/150º V 。

4-3 每相_阻抗__相等的负载称为对称负载。

每相线路__阻抗____相等的输电线称为对称线路,_电源_____对称、__负载____对称、__输电线____对称的三相电路称为三相对称电路。

4-4 某对称三相负载接成星形时三相总有功功率为600W,而将负载改接为三角形而其他条件不变,则此时三相总有功功率为__1800W__。

(33//33cos 3cos 3======∆∆∆∆P l P l PY P lYl lY l l l Y U U Z U Z U I I I I I U I U P P ϕϕ) 4-5 Y 接对称三相对称正弦电路中,已知线电流的有效值Il =2A,cos φ =O.5,设∙U u =U u /0º ,三相有功功率P=3803W, 则线电压u uv =Vt o )30sin(2380+ω。

线电流i u =A t o )60sin(22-ω。

(o l l V I P U 60,380cos 3===ϕϕ即相电压与对应的相电流相位差60o )(线电压与对应的相电压相位差30o )4-6 三相对称负载连成三角形,接到线电压为380V 的电源上。

有功功率为5.28kW ,功率因数为0.8,则负载的相电流为____5.79______A ,线电流为___10__A 。

二、选择题_4-7 三相电路功率公式ϕcos 3l l I U P =中的ϕ是指( B )。

A 、线电压与线电流的相位差;B 、相电压与相电流的相位差;C 、线电压与相电流的相位差4-8 每相额定电压为220V 的一组不对称三相负载,欲接上线电压为380V 的对称三相电源,负载应作( A )连接才能正常工作。

电路与磁路练习题二及解答

电路与磁路练习题二及解答

电路与磁路综合练习题二2-1 2.5R =Ω,25L H μ=,400C PF =,25i R K =Ω,U S =10V 。

求I 、I C 、U 。

解: 或2-2已知RLC 串联谐振电路,L =400mH ,C =0.1μF ,R =20Ω,电源电压U S =0.1V ,求谐振频率f 0、特性阻抗Z ,品质因数Q 、谐振时的U L0、U C0各为多少? 解:796Hz 21O ==LC πf ,Ω⨯==3102CL Z ,200==R L ωQ O ,20V ===S CO LO QU U U 。

2-3已知RLC 串联谐振电路,特性阻抗ρ=1000Ω,谐振时的角频率ω0=106rad/s ,求元件L和C 的参数值?解:由s /rad 1016O ==LC ω,Ω⨯==3101CL Z ,解得1m H =L ,F 001.0μ=C 。

2-4 R 、L 、C 并联电路中,已知ωO =5⨯106rad/s,Q=100,谐振时阻抗=2K Ω 求:R ,L ,C解:Q= =ωO CR 谐振时 =R=2K Ω∴ L= =C= =2-5已知R、L和C组成的并联谐振电路,L =0.25mH ,C =85pF ,R =13.7Ω,电源电压U S 为10V ,求电路的谐振频率f 0、谐振阻抗|Z0|、谐振时的总电流I 0、支路电流I L0和I C0各为多少? 解:09MHz .121O ==LCπf ; 1257.131025.01009.1236=⨯⨯⨯⨯==-πR L ωQ O ; Ω=⨯==214k 7.13125||22R Q Z O ;L R O ωO Z O Z Q R O ω10010510263⨯⨯⨯R Q O ω36102105100⨯⨯⨯0.4s s i U I mA R ∙∙==10.22s I I mA ∙∙==5o U Z I V ∙∙=='5s U R I V ∙∙==220c o I f CU mA π==A 471021410|Z |3S μ=⨯==O O U I ; 9m A .5===O CO L O QI I I 。

电路与磁路习题解答(2016最新)讲解

电路与磁路习题解答(2016最新)讲解

电路与磁路练习题解答20161-1有一只220V 、100W 的电灯泡,220V 是其 额定电压 ,100W 是其 额定电功率 。

1-2、生活中常说用了多少度电,是指消耗的 电能 。

电路中某点的电位是该点 与参考点 之间的电压。

1-3、已知U ab = —6V ,则a 点电位比 b 点电位 低6V 。

1-4、“220V ,60W”白炽灯额定电流为 0.27 A,额定情形下的电阻为 807 Ω。

接至220V 电压的电源 上连续工作了100小时,共消耗电能 6 度。

1-5、图1所示电路中,U ab 与I 的关系为U ab = IR -Us 。

图2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 闭合后,电流I= 1A 。

1-6、在图3所示电路中,a 点的电位φa = 6V 。

(24102-⨯=+⨯=I I a ϕ,而A I 42210++=,方向向左)1-7、一个12V 的理想电压源与4Ω电阻串联,可以等效为数值为_ 3A _的理想电流源与__4Ω _的电阻并联。

1-8、一个20A 的理想电流源与2Ω电阻并联组合,可以等效为数值为_40V_的理想电压源与_2Ω_的电阻串联组合。

1-9、“100Ω、1/4W”的碳膜电阻,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_0.05_A;允许承受的最高电压为_5_V。

1-10、通过5Ω电阻的电流I=0.4A,若该电阻的电压U和电流I取非关联参考方向,则U=_-IR=-2_V。

1-11、图4电路中,图a 元件功率为_4_(2A×2V )_W,_ 消耗 _(发出、消耗)电能;图b 元件功率为-(-2)V×2A=4W,_消耗_电能。

1-12、图5电路中,电压源的功率为_2A×10V=20_W,实为_消耗_(发出、消耗)电能的元件;电流源的功率为_-(2A×2Ω+10V )×2A=-28_W,实为___发出__电能的元件。

1-13、图6电路中,Uac =_2A×5Ω+(-1A )×5Ω=5_V,Uab =_2A×5Ω-3V=_7__V。

电路及磁路答案

电路及磁路答案

电路及磁路试题库一、填空题(每空1.5分)1、在含有L、C的电路中,出现总电压、电流同相位,这种现象称为谐振。

_____2、谐振发生时,电路中的角频率-Q, LC,仏=1/2刃、LC。

3、工业上通常在发电机三相引出线进行涂色标记,一般A相涂以黄色,C相涂以红色,B相涂以绿色。

4、品质因数越大,电路的选择性越好,但不能无限制地加大品质因数,否则将造成带宽变_____窄,致使接收信号产生失真。

5、三相电源作Y接时,由各相首端向外引出的输电线俗称火线」各相尾端公共点向外引出的输电线俗称零线,这种供电方式称为三相四线制。

6、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电源线电压在数值上等于相电压的___________ 倍;相位上,电源线电压__________ 于相应的相电压 ___________ 。

(月,超前,30° )7、三相不对称负载作星形连接时,中线的作用是使三相负载成为三个 _________________ 电路,保证各相负载都承受对称的电源_______________ 。

(互不影响的独立,相电压)8、对称三相电路中,三相总有功功率P=3U P I P CO⑷或是月U L I L CO&。

9、我们把三个频率相等、有效值相同,在相位上互差120°度的正弦交流电称为对称的三相正弦量。

10、理想变压器除可以改变电压电流,还有改变阻抗作用。

11、在磁路中,磁感应强度B、磁导率卩、磁场强度H三者之间的关系为:B = uH。

12、磁感应强度的单位符号_T_ ,磁通的单位符号_Wb_,磁场强度的单位符号__A/m__,磁通势的单位符号__A—,磁阻的单位符号 __________ H-1_______13、定量描述磁场中各点磁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是_________ ,表示符号—,它的单位是—表示符号___ 。

(磁感应强度,B,特斯拉,T)14、磁滞是指磁材料在反复磁化过程中的的变化总是滞后于的变化现象。

《电路及磁路(1)》试卷及答案

《电路及磁路(1)》试卷及答案

试卷代号:C083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成人教育学院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电路及磁路(1)》(90分钟)试题2009年6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1、如图1所示电路中元件A 吸收功率20W ,则元件B_____ ______功率___________W (本题第一空填“吸收”或“提供”)。

2、交流电流()4sin(62845)i t t A =-流过某二端口网络,两端产生关联电压()1600sin(62815)u t t V =+,则u (“超前”或“滞后”)i 度,等效阻抗Z = ,呈 (“电容性”或“电感性”)。

该网络的视在功率S = 。

3、已知三相Y 接发电机的相序为abc ,且22030a U V ∙=∠,则b U ∙=___________V ,线电压ab U ∙=__________V 。

4、任何由电阻通过串联、并联或混联构成的二端网络都可以用 来等效。

5、1A 的电流流过1H 的电感,若该电流在410s -内由1A 下降为零,则电感两端将产生幅值为____________V 的电压,方向与电流方向 (“一致”或“相反”)。

+_图1+_图2图3∙22_∙∙6、在图2所示电路中,当电阻R 从零开始增加时,恒压源的电流I 将随着R 的增加而________,可变电阻R 获得的功率将随着阻值的增加而__ _ _。

(该题两空可选择填入:增加、减小、先增加后减小、先减小后增加)7、一个具有n 个节点,b 条支路的网络,在用节点分析法和网孔分析法分析电路时,独立的节点电压方程数为 个;独立的网孔电流方程数为 个。

8、如图3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变比为100∶5(原边为100),设原边电压、电流分别为11∙U 、11∙I ;副边电压、电流及阻抗分别为2222,,LU I Z ∙∙。

则11∙U = 22∙U ;1111∙∙I U = L Z 。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画“×”。

电气工程系(部)《电路与磁路》课程试题与参考答案

电气工程系(部)《电路与磁路》课程试题与参考答案

U 1、Ati)5-314sin(21︒=,Ati)85314sin(42︒+=,则1i与2i的关系为:()A)同相;B)反相;C)正交2、在R-L-C串联电路中,阻抗的模Z是()。

A) IUZ/=B) 22XRZ+=C) iUZ/=D) jXRZ+=3、下列各变化量中可能发生跃变()。

A) 电容电压B) 电感电流C) 电容电荷D) 电感电压4、日常生活中,照明线路的接法为()。

A)星形联结三相三线制B)星形联结三相四线制C)三角形联结三相三线制D)既可为三线制,又可为四线制5、有b条支路,n个节点的电路应用支路电流法可以列出的独立方程为b个。

其中独立节点方程和独立回路方程的个数分别为()。

A) n-1, b-n+1 B) n-1, b-n-1 C) n, b-n-16、在线性电路中使用叠加定理时,电压源及电流源置零的方法()。

A) 电压源视为开路,电流源视为短路;B) 电压源视为短路,电流源视为开路;C)电压源视为开路,电流源视为开路;D)电压源视为短路,电流源视为短路。

7、某RLC串联电路,R=2Ω,XL=5Ω,XC=7Ω该电路呈()。

A) 感性B) 容性C)阻性8、RLC电路发生串联谐振的频率()A) f=LC B) f=LC1C) f=LCπ219、如图所示电路两个电感串联后的等效电感为()。

A) L1+L2B) L1+L2+2MC) L1+L2-2M10、将两个电容值相等的电容串联,其等效电抗()。

A) 减小一半B) 不变C) 增大一倍三、判断题(将对应题号的答案选项填入下表,每题1分,共10分)1、电路中电流的实际方向与所选取的参考方向无关。

()2、铁磁性物质按其磁滞回线形状区分,可分为软磁材料、硬磁材料及矩磁性材料。

()3、运用戴维宁定理求解有源两端网络的等效内电阻时,应将有源两端网络中所有的电源都开路后再求解。

()4、正弦交流电的最大值和有效值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

()5、在R、L、C串联电路中,总阻抗Z=R+X L+X C。

《电路及磁路》-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习题及答案

《电路及磁路》-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习题及答案

《电路与磁路》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一、填空题1. 图1电路中,____端电位高于____端电位,电流的实际方向是由____端流向____端。

图12. 电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个部分组成。

3. 电荷的_______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的实际方向为________运动的方向。

4. 图2电路中,U ab=________V;U cd=________V;U ef=________V。

图25. 一个电源可以用________或________的形式来表示,二者间可等效互换。

6. 电压源与电流源进行等效变换时,对________等效,对________不等效。

7. 将图3电路等效为电流源时,其电流源电流I S=_ __,内阻R i=_____。

图38. 将图4电路等效为电压源时,其电压源电压U S=______,内阻R i=____。

图49.节点是指汇聚__________或__________以上导线的点。

10.两节点之间不分叉的一条电路,称为一个_ __;电路中任何一个闭合路径称为一个_ _。

11.基尔霍夫第一定律也称__________定律,其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

12.基尔霍夫夫第二定律也称__________定律,其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

13.用基尔霍夫定律求解电路时,必须预先标定各条支路的_____方向和回路的____方向。

14. 图5为某电路的一部分,已知I1=-1A,I S=2A,则I2=____,U ab=___。

图515. 图6电路中,电流I1=________,I2=________。

图6二、判断题1. 在电路中,电源是指提供能源的设备,它把非电能转换为电能。

()2. 在电路中,负载的作用是把电能转换成其它形式的能量。

()3. 电路中的导线起着传输能量的作用,所以在电路分析中,不论电路如何,均可把连接导线的电阻视为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路与磁路》
第二章电阻电路
一、填空题
1.电阻串联时,因_________相同,其消耗的功率与电阻成__________比。

2.电阻并联时,因________相同,其消耗的功率与电阻成________比。

3.图1电路中,U X=________,R X=________。

图1 图2 图3 图4
4.图2所示电路中,I=________,U=________。

5.两个电阻R1和R2组成一串联电路,已知R1: R2=1:2,则通过两电阻的电流之比为I1: I2=_______,两电阻上电压之比为U1: U2=_______,消耗功率之比P1: P2=_______。

6.两个电阻R1和R2组成一并联电路,已知R1: R2=1:2,则两电阻两端电压之比为U1: U2=______,通过两电阻的电流之比I1: I2=______,两电阻消耗功率之比P1: P2=______。

7.若图3所示电路中所标功率为实际消耗功率,则I=________,U2=________。

8.叠加定理只适用于线性电路,并只限于计算线性电路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不适用于计算电路的________。

9.用叠加定理求解图4所示电路中的I2。

当U1单独作用时I2’= ______,当I S单独作用时I2”=________,两电源共同作用时I2=________。

图5 图6 图7 图8
10.有源二端网络是指具有_____________,并含有____________的电路。

11.运用戴维南定理将一个有源两端网络等效成一个电压源,则等效电压源的电压U S为有源两端网络________时的端电压U OC,其内电阻R i为有源两端网络内电源为________时的等效电阻。

12.将图5所示电路等效为电压源时,其电压U OC=________,内电阻R i=________。

13.将图6所示电路等效为电压源时,其电压U OC=_____,R i=_______。

14.将图7所示电路等效为电压源时,其电压U OC=______,内电阻R i=______。

二、判断题
1.两个阻值分别为R1=10Ω,R2=5Ω的电阻串联。

由于R2电阻小,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小,故流过R2的电流比R1中的电流大些。

()
2.串联电阻在电路中的物理意义为“当电路中的电压高于负载所需电压时,就应串联适当电阻,使多余的电压恰好降在该电阻上”。

()
3.如图8所示,在一次实验中,有人为了从100V电源上分出40V电压,将一只“1W、1.2kΩ”的电阻和“3W、
800Ω”的电阻串联。

()
4.含有两个电源的线性电路中的某一支路电流,等于两电源分别单独作用时,在该支路产生的电流之和。

()
5.在应用叠加原理时,考虑某一电源单独作用而其余电源不作用时,应把其余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

()
6.应用叠加原理时,对暂不作用的电压源应将其开路。

()
7.应用叠加原理求解电路时,对暂不考虑的电源应将其作短路处理。

()
8.在含有两个电源的线性电路中,当U1单独作用时,某电阻消耗功率为P1,当U2单独作用时消耗功率为P2,当U1、U2共同作用时,该电阻消耗功率为P1+P2。

()
9.叠加原理只适用于求解电路中某支路的电流或某两点间的电压,而不能用来求解功率。

()
10.戴维宁定理只对外部电路等效。

()
11.任何一个有源二端线性网络,都可用一个恒定电压U OC和内阻R i等效代换。

()
12.运用戴维宁定理求解有源两端网络的等效内电阻时,应将有源两端网络中所有的电源都开路后再求解。

()
13.有源两端线性网络的外电路含有非线性元件时,戴维宁定理仍然适用。

()
14.在图9有源两端线路网络中,引入任意值的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压源U1和U2后,负载R所在支路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不变。

()
图9 图10 图11 图12
三、选择题
1.一段导线的电阻值为R,若将其从中间对折合成为一根导线,则这根导线的电阻值为[ ]。

A.R/2
B.R/4
C.R
D.2R
2.两个阻值均为R的电阻,作串联时的等效电阻与作并联时的等效电阻之比为[ ]。

A.2:1
B.1:2
C.4:1
D.1:4
3.已知每盏节日彩灯的等效电阻为2Ω,通过的电流为0.2A,若将它们串联后,接在220V的电源上,需串接[ ]。

A.55盏
B.110盏
C.1100盏
D.550盏
4.如图10所示,a、b两点等效电阻为[ ]。

A.10Ω
B.2.4Ω
C.29Ω
D.17.9Ω
5.如图11所示,a、b两点等效电阻为[ ]。

A.29Ω
B.5Ω
C.20Ω
D.7.1Ω
6.两个阻值均为R的电阻串联后接于电压为U的电路中,各电阻获得的功率为P;若两电阻改为并联,仍接在U下,则每个电阻获得的功率为[ ]。

A.P
B.P/2
C.2P
D.4P
7.图12为某电路的一部分,图中哪两点间等效电阻最大[ ]。

A.AB间
B.BC间
C.CD间
D.DA间
8.将图13所示有源两端网络等效为电压源后,U OC和R i分别为[ ]。

A.0V,4Ω
B.2V,4Ω
C.4V,2Ω
D.2V,2Ω
9.将图14所示电路等效为电压源后,U OC和R i为[ ]。

A.12V、4Ω
B.2V、4/3Ω
C.12V、4/3Ω
D.2V、6Ω
图13 图14 图15 图16
10.将图15所示电路化简为戴维宁等效电路后,U OC、R i为[ ]。

A.7V、1Ω
B.9V、6Ω
C.18V、3Ω
D.39V、9Ω
11.把图16电路化简为戴维宁等效电路后,U OC、R i为[ ]。

A.8V、11Ω
B.24V、4Ω
C.66V、11Ω
D.16V、4Ω
四、计算题
1.电阻R1、R2串联,已知总电压U=10V,总电阻R1+R2=100Ω,测出R1上电压为2V,求R1和R2的阻值。

2.两电阻R1、R2并联,已知R1=10Ω,R2=30Ω,总电流I=12A,试求等效电阻及流过每个电阻的电流。

3.求图17电路的电流I1。

4.求图18示电路的电流I。

5.在图19所示电路中,已知电阻R1=4Ω,R2=8Ω,R3=6Ω,R4=12Ω,电压U S1=1.2V,U S2=3V,求电流I。

图19
6.在图20所示电路中,已知电阻R1=R3=1Ω,R2=2Ω,R4=R5=3Ω,电压U S4=3V,I S1=9A,求电压U5。

图20
7.已知如图21,求R3的电流。

图21
第二章《电阻电路》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 电流,正。

2. 电压,反。

3. 14V,7Ω。

4. 8A,4V。

5.1:1;1:2;1:2。

6. 1:1;2:1;2:1。

7. 1A,200V。

8. 电流,电压,功率。

9. 2A,1A,3A。

10. 两个出线端,电源。

11. 开路,0。

12. 8V,4Ω。

13. 10V,3Ω。

14. 10V,2Ω。

二、选择题
1B 2C 3D 4A 5B 6D 7C 8C 9D 10B 11B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四、计算题
1. R1=20Ω;R2=80Ω
2. R=7.5Ω;I R1=9A;I R2=3A
3.-1.25A
4.2A
5. I=-0.18A
6. U5 = -5V
7. 0.6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