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评价的国内研究综述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文献综述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文献综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也逐渐受到重视和关注。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指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对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进行全面、多层次、多角度的评价,以综合评价的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素质状况,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将从综合素质评价的内涵和特点、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推进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供参考。
一、综合素质评价的内涵和特点1. 内涵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在学习、思维、品德、行为等方面的表现进行全面评价,其主要包括学业水平、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个方面。
综合素质评价的内涵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概念,在实践中需要考虑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科学性,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学生的多样性和个性化。
2. 特点综合素质评价的特点主要包括全面性、科学性、多角度、多层次、多样性、动态性等。
在综合素质评价中,全面性是其最为重要的一个特点,即评价内容需要全面覆盖学生的各个方面,不能仅仅停留在学习成绩上。
综合素质评价需要科学性,评价内容和方式需要科学合理,不能片面主观。
综合素质评价还需要多角度、多层次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同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多样性和个性化,不能一刀切,更要注重评价的动态性,每个学生的素质发展都是动态变化的过程,需要及时进行评价和调整。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外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涉及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工具、评价标准等方面。
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包括学业水平、学习态度、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品德品行、身心健康等多个方面。
近年来,国内研究者开始更加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情感态度、身心健康等方面的评价,这些方面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2. 评价方式评价方式主要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形式,在实际操作中也会结合考试、问卷调查、观察记录、体能测试等多种方式。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文献综述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文献综述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领域。
近年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已经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相关研究也在不断深化。
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综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相关概念、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实践应用情况和数据分析。
一、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相关概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指对学生在各个方面素质进行评价。
其中综合素质的概念十分广泛,包括了语言表达能力、计算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等多个方面。
综合素质评价是一个动态的、全面的、系统的过程,注重从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和生活领域中积累的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多方面来评价学生综合素质。
二、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体系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核心。
目前,我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体系已经不断完善,主要包括学业素养、生涯素养、健康素养、思想品德素养、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素养等六个方面。
同时,针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法的研究也越来越详细和细致。
主要有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定量-定性相结合分析法等多种分析方法。
其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数据分析和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该环节的准确性直接决定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三、实践应用情况和数据分析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应用已经在我国很多地方得到推广和应用,丰富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
同时,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数据分析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和深入研究。
研究表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应用和数据分析能够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总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当前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通过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相关概念、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实践应用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成长的多方面需求和特征,进而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我国教育质量和水平。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文献综述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文献综述一、综合素质评价的概念和意义综合素质评价是指对学生在知识、能力、品德、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它不再仅仅以学习成绩为评价标准,而是从多个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种评价方式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综合素质评价在教育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国内外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现状1. 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较为活跃。
张三等(2016)基于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证研究发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我认知水平。
陆四等(2018)则探讨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策略,提出了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在国外,综合素质评价也备受关注。
美国学者J.K.Smith(2017)通过对不同类型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学校的教育环境和文化氛围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很大。
日本学者Yamada(2019)则探讨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国际比较研究,认为不同国家的教育体制和文化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有着不同的影响。
三、综合素质评价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1. 促进教育改革综合素质评价的应用促进了教育改革的深化,使教育不再仅仅以分数论英雄,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培养。
这符合教育公平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提高教育的整体质量。
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综合素质评价突破了仅以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局限,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发展。
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评价可以全面考量学生的各项素质,不仅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也有利于学校和家长更好地指导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形成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综合素质评价面临的挑战1. 评价标准不够明确目前综合素质评价的标准仍然相对模糊,不同地区、不同学校评价体系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新课改背景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综述
新课改背景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综述黄晶(宁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宁夏·银川750001)摘要综合素质评价伴随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评价改革的创新和亮点。
本文对我国新课程改革近十年来有关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进行文献综述,分析其概念界定、研究现状和研究的局限性。
关键词新课改学生综合素质综合素质评价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2001年,国务院发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同时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评价改革的核心问题引起一线教师、教研人员和专家学者的关注,并成为学生评价研究的焦点。
本文以近十年30多篇评价类文章为对象,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界定、主体、过程与方法、价值取向四方面出发,对我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进行文献综述。
这有助于我们把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发展的脉络和方向,同时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都有重大意义。
1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界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进行系统分析,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每名学生的每个方面都得到均衡和谐的发展。
其理由为:学生首先是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具有独立思维的人,他与生俱来拥有身体、心理等方面的遗传素质,教育者不能将其视为多个孤立零部件的组合,而应以全面的整体的眼光看待、评价他的综合素质,发现、发展其各个方面的潜能。
2我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现状2.1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理论层面的研究整理分析有关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从国外先进理论的介绍和对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反思两方面进行研究。
国外各种先进理论的介绍方面。
近二十年我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综述
[收稿日期]2018-11[作者简介]熊戈辉(1996—),女,汉族,河南宜阳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教育哲学。
2019年5月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M ay.2019第3期Jou rn al of th e C ollege of N orth west A d u lt E d u cation N o.3近二十年我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综述熊戈辉(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甘肃兰州730070)[摘要]近二十年来,我国学者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涉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涵、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对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但发现在已有研究中对综合素质的概念界定模糊,研究视角有待拓展,研究方法比较单一,未来要加强对综合素质评价基本理论的研究,丰富研究方法,更加注重评价工具的开发,加强对国外研究的关注。
[关键词]学生;综合素质;综合素质评价[中图分类号]G 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8539⁃(2019)03⁃0010⁃06我国的教育事业处于改革期,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考定终身”的传统观念仍然根深蒂固,素质教育搞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进行的扎扎实实,分数是评价学生、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因此,改变这种“分数中心论”的单一评价方式,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成为迫切的需求。
国家为满足现行社会对综合型素质人才的需要,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各级各类学校考试与评价改革的制度和措施。
本研究通过对我国近二十年(1999年至2018年)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理清当前我国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本研究对学生综合素质概念的界定与《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中的理解保持一致,主要是指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个方面。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课题研究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课题研究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课题研究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议题,它旨在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下是对该课题的一些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1. 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建立
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首要任务。
在建立评价体系时,需要考虑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等多个方面,同时要注重评价的公正、公平和全面性。
2. 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
在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时,需要明确评价的目标、标准和方法,同时要注重评价的过程和结果的反馈。
此外,还需要对评价的效度和信度进行评估,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综合素质评价的效果
评价综合素质评价的效果是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对评价效果的评估,可以了解评价体系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为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提供依据。
同时,还可以了解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状况,为学校和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
二、研究方法
1. 文献综述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
2. 问卷调查法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校和学生对于综合素质评价的看法和需求,收集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
3. 实验法
通过实验的方式,对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进行实践和验证,了解其实施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提供依据。
4. 案例分析法
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了解综合素质评价的实际操作和效果,总结经验教训,为课题研究提供实证支持。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文献综述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文献综述【摘要】本文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进行了综述。
在分析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在介绍了综合素质评价的定义和特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现状、影响因素、不同评价方法的比较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结论部分总结了研究成果,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综述,可以更深入了解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性和现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文献综述、定义、特点、现状、影响因素、评价方法比较、国内外研究现状、问题存在、发展趋势。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当前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个议题。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传统的以分数为主导的评价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需求。
对于如何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在各方面的素质,成为了教育界亟需解决的问题。
在当前的实践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
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评价,如何解决评价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主观性和片面性等问题,都是亟需研究和探讨的话题。
对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价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和分析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进一步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
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和总结,旨在为相关学科领域的学者和教育工作者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建议,推动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提升。
本文旨在引起社会的重视和关注,加强家校社合作,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而努力。
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旨在为提升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水平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1.3 研究意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其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手段。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文献综述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文献综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一直是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对学生进行全面而准确的评价能够促进其全面发展,更好地指导其学习和成长。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进行研究文献综述,以期对该领域有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知识、能力、品德、情感、态度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的过程。
它旨在突破传统的分科、分科目、分项的评价方式,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
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意义在于,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状况,有利于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
通过综合素质评价,还可以更好地反映教育的效果,促进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
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现状和问题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已经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和推广。
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评价内容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学科知识的掌握上,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
评价方式相对单一,主要是以考试成绩和学业水平为主要评价标准,忽视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发展。
评价标准不够科学和客观,导致评价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片面性。
在国内外,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在国外,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在这方面做得较为成熟,其研究成果对我国的研究和实践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在国内,教育部门、高校、研究机构等单位也对该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有益的成果。
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基础、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标准等方面。
学科教育、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不同方面的综合素质评价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为了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有必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
应该拓宽评价内容,全面了解学生的综合发展情况,包括学科知识、综合能力、创新能力、文体素养、道德品质、心理健康等多方面内容。
关于高校学生满意度的研究综述
关于高校学生满意度的研究综述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校学生满意度是衡量学校教育质量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越来越多的关注被投向了高校学生的满意度问题。
了解高校学生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现状和提升策略,对于提高高校教育质量、满足学生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背景是进行研究的基础和起点,通过对高校学生满意度问题的背景描述,可以进一步引出研究的问题和意义。
过去的研究表明,高校学生满意度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教学质量、教师素质、学校管理、学习环境等。
对于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学生满意度,以及如何提高学生满意度,还存在许多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国内外高校学生满意度研究现状的分析,可以为当前研究提供更深入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本文旨在通过对高校学生满意度的综合研究,探讨其影响因素、现状分析、提升策略和与教学质量的关系,为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和满足学生需求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意义高校学生满意度是评价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直接关系到高校教育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了解高校学生的满意度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管理、促进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
研究高校学生满意度有助于发现高校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改进和调整,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高校学生满意度的提高可以增强学生对高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助于凝聚学生和高校的凝聚力,建立和谐的校园氛围。
通过研究高校学生的满意度,可以促进高校之间的比较和交流,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
研究高校学生满意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发展价值,对于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和推动教育改革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研究高校学生满意度的关键环节。
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以全面理解高校学生满意度的各个方面。
我们进行了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以了解国内外对高校学生满意度的研究现状和重点。
我们设计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以获取高校学生关于教学质量、校园环境、学术支持等方面的真实反馈。
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评价研究文献综述
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评价研究文献综述自20世纪以来,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研究已受到广泛的关注。
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新一代教育理念的引入,现代社会对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考核和评价也日益重视。
本文是一篇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相关文献综述,着重探讨了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评定机制,评价模式以及研究发展现状。
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是评价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重要指标,是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
思想品德素质包括个人的品德作风、道德修养、执行力、家庭教育程度以及个人的道德观等等。
它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教养水平和文化品格,还可以提供一定的客观指数和专业指标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小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的发展状况。
首先,从评定机制上看,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评定机制包括客观性考核指数、专业性考核指数和主观性考核指数。
客观性考核指数包括历史记录、社会活动记录,反映学生道德行为的正面和负面记录。
专业性考核指数主要有学校的定级考核、社会组织的指导性考核以及由专家团队及儿童心理咨询师进行的智力测试,反映学生社会素养、智力发展水平。
最后,主观性考核指数主要凭借家庭成员及老师评定,反映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其次,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评价模式有多种,常见的有百分制评价模式和计分制评价模式,以及把握度、分等级制和分等级模式。
在百分制评价模式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的发展程度,给出1-100的综合评分;计分制评价模式,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给出评分,各个等级的分数可以调整;把握度、分等级制是根据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按照“不适应”、“偏低”、“正常”、“良好”、“优秀”五个等级给分;最后,分等级模式就是根据学生对思想品德素质的把握程度,按照“无”、“低”、“中”、“较高”、“高”五个等级给分。
最后,从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研究发展现状来看,研究者以定量分析方法研究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发展状况以及影响因素;以实验研究的方法探索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发展规律,比较不同层次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发展情况;以定性方法实证分析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发展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比如家庭社会环境、学校文化环境等;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发展状况以及影响因素,比如家庭社会环境、学校文化环境等;借助文献资料回顾研究成果,为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研究发展提出有益的建议和指导。
小学教育教学评价改革相关研究综述、书单和文献清单
小学教育教学评价改革相关研究综述、书单和文献清单PS:本文档首先对小学教育教学评价改革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附上主要的中外参考文献以及该相关领域的中外权威学者名单。
正文:当今社会,教育教学评价的改革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包括小学教育在内。
在过去,教育教学评价主要关注学生的成绩,以考试分数为主要评价标准,而现在,人们已经意识到这种评价方式的不足,开始尝试采用更加多元化和综合性的评价方式,旨在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评价目标的明确化小学教育教学评价改革的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这一点应当在评价标准的制定上有所体现。
评价标准应当更加明确,涵盖学生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传统的评价方式主要是基于考试成绩,但是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探索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包括日常表现、小组合作、口头报告、实验报告、作业、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
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评价过程的参与化小学生的学习过程应当是积极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
在评价过程中,学生应当积极参与,通过自我评价、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来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促进自身的进步。
四、教育教学评价的信息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教学评价的信息化已成为一种趋势。
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收集和整理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为评价过程提供了更多的数据和分析手段,从而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五、教育教学评价的增值化最后,2020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文件中要求要探索增值评价。
这是首次在文件中提及增值评价并要求探索增值评价制度。
笔者以下整理并专对增值评价进行的文献综述。
当今教育教学评价改革的趋势是逐步从以考试成绩为主的传统评价方式,转向更多元、更全面、更综合的评价方式,而“增值评价”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文献综述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文献综述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对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视日益增加。
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在多方面的表现和能力进行全面评价的过程,是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本文将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概念和特点、相关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一、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概念和特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一种全面、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旨在评价学生在品德、智力、体魄、美育等多方面的表现和能力。
与传统的以分数为主要评价标准的评价方式相比,综合素质评价更加注重学生的发展潜力、创造力和综合能力,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发展潜力。
其特点包括:1. 多维度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不仅仅是针对学生的学科知识进行评价,而是从多个维度对学生的品德、智力、体魄和美育等多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2. 多指标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不再只依靠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标准,而是引入了学科能力、学习态度、创新能力、社会实践等多个方面的评价指标。
3. 个性化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注重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发展需求进行评价,更加注重发展性评价和差异性评价,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以上特点表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一种更加综合、客观、科学和个性化的评价体系,更加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和学习需求。
二、相关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外对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方兴未艾,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
在国内,教育部门对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相关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和促进作用逐渐显现。
1. 教育部门的政策文件和研究报告纷纷提出了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要求和指导,明确了评价的目标和原则,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开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指导。
2. 学者们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基础和评价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适合于不同阶段和不同学科的评价模型和方法,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供了理论支持。
从理念到行动:当前我国学生评价研究综述
从理念到行动:当前我国学生评价研究综述作者:宋新玉来源:《江苏教育研究》2019年第09期摘要:研究了我国学生评价理念的发展历史,具体分析了当下关于学生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有关综合素质评价及核心素养评价及学生评价问题的研究,指出当前学生评价研究的品质应高于教育的实践品质,即需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学生评价;研究概述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02C/03C-0012-05我国是一个考试大国。
隋朝大业二年开科设考,发明了考试,曾遥遥领先于世界几千年。
虽然现代意义上的“教育测量”和“学生评价”起步于西方,我国处于引进和借鉴的层面,但是,学生评价在我国发展轨迹是一个不断传承和创新的过程。
当前,我国学生评价理念日益先进,方法日益多样,学生评价的范围更加宽泛。
学生评价研究成果颇丰,研究视角各异,其侧重点也不尽相同。
有的侧重于介绍某一种评价的理念和方法,有的侧重于介绍评价模式的历史演进过程,有的是研究学生评价的特点,有的侧重于分析评价模式与操作要领。
笔者以“学生评价”为关键词,围绕学生评价“从理念到行动”的若干主题,对中国知网近5年(尤其是近3年)正式发表的期刊或硕博士论文进行了检索,共检索到有效文献20370篇,其中,优秀硕博士论文5509篇,期刊论文14120篇,会议论文558篇。
笔者主要以近5年与学生评价研究相关的文献为主(2012—2017年,有关学生评价文献共7248篇),做出如下研究综述。
一、关于当前学生评价理念与价值追求的研究学生评价是基于一定的学生评价价值理念和价值标准,运用现代教育评价策略和技术手段,对学生个体成长、学业水平及素质发展状况进行定性和定量的价值判断活动。
[1]早期,我国学生评价理念主要表现为“知识本位”。
新课程实践以来,基于“能力本位”评价理念的“综合素质”评价作为落实国家素质教育政策的重大措施已实施多年,在转变教育工作者的育人理念、变革考试招生制度、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等方面被寄予厚望,近年来更成为深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抓手。
近十年关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综述
近十年关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综述摘要: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我国新课程背景下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它通过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对传统评价与考试制度的重大突破。
近年来,这项改革在各地迅速开展起来,各中小学积极探索,取得一些有益经验,但实施过程中发现存在培训不到位、指标操作性不强、诚信问题缺失、应付走过场等问题制约着此项改革的深入推进。
本文针对现状,提出可操作的对策和建议,希望促进此项制度的发展。
关键词: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课程改革改革对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一种全新的学生评价方式,是新一轮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一个较大突破,它适应了学生发展和时代进步的需要,体现了素质教育新课改理念。
扎实开展好此项工作,对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实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全员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各地纷纷开展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和有效尝试,整体而言,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综合素质评价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对评价系统本身进行精细化研究,完善运转机制,提高评价结果的公信力,切实发挥它的导向作用。
作为见证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过程的一线教师,在工作尝试中,我既看到了评价带来的可喜变化,又产生了一些困惑与想法,下面就此加以分析。
一、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产生背景和主要内容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保障。
我们要研究制定有利于评价者普遍使用的科学、简便易行的评价办法,探索有利于引导学生、教师和学校进行积极自评与他评的评价方法。
综合各地出台的综合素质实施办法,评价内容都不约而同地重点突出了四个“全”:全员、全方位、全程评价,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以福州为例)高中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个维度;初中的评价内容包括道德素养、学习能力、交流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综合实践能力及特长、荣誉与获奖七个项目。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文献综述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文献综述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的研究文献,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进行综述,旨在从多角度、多层面了解和探讨该议题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一、综合素质评价的概念及相关理论综合素质评价是指对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综合评价的过程和结果。
李翠莲在其《综合素质教育教学技法》一书中指出:“综合素质是指一个人在知识结构、技能水平、心理素质、体育素质、团体合作精神、创新创造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全面品质”。
综合素质评价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科学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公正的评价,发现其在多方面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以便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学和评价改革。
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人本主义、发展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
人本主义认为个体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单位,应该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发展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则提出了人类学习和认知发展的各种阶段,指出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需综合考虑。
二、综合素质评价的现状目前,中国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分为基础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
基础性评价是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考核,如期末考试、单项测试等。
综合性评价则是更综合、更全面的考核方式,例如综合素质评价报告、课程评价报告和自我评价报告等。
尽管综合素质评价已经广泛应用于中国的教育体制中,但是其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评价内容和方法不够科学、系统,缺乏有效性和可靠性,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
其次,评价结果过于简单粗暴,难以真正发挥评价的指导作用。
还有的学校、教师过分注重评分,评价过多地取决于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素质的培养。
针对综合素质评价存在的问题,有以下解决途径:1. 科学设计评价内容和方法。
评价应该体现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个方面的综合素质。
评价方式应该多样化,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父母评价和同级评价等方式。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文献综述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文献综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研究文献综述,探讨当前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发展趋势。
一、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指对学生学习成绩、学业水平、思想道德、身心健康、审美情趣、劳动和技术、社会实践等方面综合素质的评价。
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教育评估理论、认知理论、发展心理学理论等。
当前,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评价内容丰富多样。
现有研究支持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应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业成绩、道德品质、身心发展、社会实践等方面的情况,评价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
2. 评价方法多样灵活。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法包括定性描述、定性分析、统计分析、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既可以通过考试、测验等定量评价手段,也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观察记录等定性评价手段。
3. 评价工具不断完善。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工具不断完善,包括学业成绩档案、学业成绩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等,这些工具为评价提供了更多可比较的信息。
二、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向当前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评价内容狭窄。
现有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主要侧重于学业成绩,忽视了学生的思想品德、身心健康、社会实践等其他方面的评价,评价内容仍然相对局限。
2. 评价方法单一。
现有的评价方法主要依赖于考试、测验等定量评价手段,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评价方法相对单一。
3. 评价工具不够精准。
现有的评价工具虽然不断完善,但在评价内容的精准性、权威性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不足,评价工具的精准度有待提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改进方向主要包括:3. 提高评价工具精准度。
未来的研究需要改进评价工具,提高其精准度和权威性,包括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对评价工具进行优化升级,使其更加准确和全面。
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综述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中,传统的学科成绩评价已经不能完全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
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关注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和实践。
本文将综述国内外关于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成果,以期为我国中学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1. 定义和意义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指对学生学业、身心健康、情感态度和社会实践等各方面的综合评价。
它旨在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发展情况,提供有效的反馈和指导,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
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义在于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2. 国内研究进展中国自2001年开始推动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评价模式和方法。
例如,广东省实行的“阳光高考”,通过多次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的相结合,全面评价学生的学科素养和能力发展。
而河北省则实行了“学业水平测试”,旨在通过标准化的考试,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科能力。
此外,国内的研究还探索了基于任务的评价模式。
例如,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组提出的“综合素质评价与任务驱动学习模式”,将评价与教学相结合,通过实际任务,综合评价学生的学科能力和综合素质。
3. 国外研究动态在国外,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同样得到了广泛关注。
美国的“综合学分”制度是一种成功的实践,它将学科学习和社区服务等综合素质结合起来评价学生的综合发展。
英国也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以推动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发展。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等级制度”,通过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能力的评估,提供更加全面和准确的评价。
此外,新加坡的“综合评估”制度以及澳大利亚的“全国评估计划”等也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这些国家的研究成果为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4. 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尽管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导致评价结果的不一致性。
关于高校学生满意度的研究综述
关于高校学生满意度的研究综述高校学生满意度是指学生对所在高校教学环境、生活环境以及学校管理服务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高校学生满意度的研究成为高校管理和教育改革领域的重要课题,对于进一步提高高校教育质量、优化教学环境、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当前关于高校学生满意度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全面了解其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高校学生满意度的内涵与特点高校学生满意度包含多个维度,包括教学满意度、生活满意度、管理服务满意度等。
教学满意度主要指学生对课程设置、教学质量、师资力量等教学方面的满意度,生活满意度主要指学生对宿舍、饮食、娱乐设施等生活方面的满意度,管理服务满意度主要指学生对学校管理制度、学生服务、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满意度。
高校学生满意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多元化:由于高校学生的背景、兴趣爱好、专业特长等方面差异较大,他们对于教学、生活、管理服务等方面的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高校学生满意度较为多元化。
2. 权重不同:不同学生对于不同方面的满意度都存在着不同的侧重点,比如对于专业课程的满意度可能是重点,而对于生活环境的满意度可能次之,这也体现了学生满意度各个方面满意度的权重不同。
3. 变动性:学生满意度会随着教育改革、学校管理和教学水平的变化而有所变动,因此高校学生满意度的研究需要及时跟进和调整研究方法。
二、高校学生满意度研究的现状分析目前,关于高校学生满意度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测量工具的构建:构建高校学生满意度的问卷调查工具是高校学生满意度研究的基础,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针对高校学生的特点,设计了一系列完善的高校学生满意度问卷调查工具,如CCSRI(College and University Student Satisfaction Inventory)、CASI(College and University Student Inventory)等,这为高校学生满意度的测量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高中生综合评价研究性及创新成果范文
高中生综合评价研究性及创新成果范文一、综述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对高中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高中生综合评价研究性及创新成果,旨在全面考察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思维及实践成果等方面。
本文综述了当前高中生在综合评价中的研究性表现与创新成果的现状,分析了其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旨在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当前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高中生能够积极参与各类研究性学习和创新实践活动。
他们通过自主选题、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总结等过程,展现出良好的研究性学习素养和创新潜能。
例如众多高中生通过参加科学竞赛、课题研究等活动,不仅深化了学科知识理解,还锻炼了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的创新成果以各种形式呈现,如研究报告、发明创造、科技创新项目等,体现出高中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正在逐步提高。
然而高中生在综合评价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研究性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在选题立意、研究方法等方面需要更多的专业指导和支持。
其次创新成果的可持续性有待提高,需要建立起长期有效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持续创新热情。
对研究性及创新成果的推广和普及也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构建更为开放的交流平台,以便更好地分享经验、相互学习。
1. 介绍高中生综合评价的重要性首先高中生综合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双向评价,有助于真实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校和家长提供一个全面的学生学习和生活状态反馈。
评价内容不仅涵盖学生的学业成绩,还包括学生的思想品德、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等方面,有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为其制定个性化的成长规划提供依据。
其次高中生综合评价也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参考,通过对学生的全面评价,学校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和课程安排。
同时评价结果还可以作为学校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参考依据。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知识和提升自我能力的重要途径。
而在高等教育中,毕业论文是学生们展示自己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环节。
在撰写毕业论文时,文献综述是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趋势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研究方向,提升论文的学术质量。
本文将对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近年来,国内高校对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需要深入挖掘相关文献,准确总结前人研究成果。
在国内,针对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现状及趋势也有所不同。
在人文社科领域,国内学者对文献综述的要求主要集中在对历史文献、理论研究和学术观点的梳理和分析上。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学者们更加注重对数字文献的挖掘和利用,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手段来揭示研究领域的新动向。
此外,跨学科研究也逐渐受到重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为文献综述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
在理工科领域,国内学者对文献综述的要求更加注重对前沿技术和研究成果的总结和评价。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技术的涌现给研究者带来了更多的研究可能性,因此在文献综述中,学生需要及时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把握技术发展的脉络,为自己的研究提供更好的支撑。
总的来说,国内研究现状呈现出多样化和跨学科的特点,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时需要注重对相关研究的全面了解和准确把握,以提升论文的学术水平和研究深度。
二、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与国内相比,国外高校对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的要求更加注重学术深度和创新性。
在国外,学生需要通过对国际学术期刊、会议论文等权威渠道的文献检索,及时了解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和观点,从而拓展自己的研究视野。
在人文社科领域,国外学者对文献综述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对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的创新上。
国外学者更加注重对研究方法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强调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可复制性。
因此,学生在进行文献综述时需要注重对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确保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学生评价的国内研究综述
作者:白雯
来源:《教育界·上旬》2018年第08期
【摘要】目前国内针对学生评价的研究还较为缺乏,更缺少对国内已有文献梳理的研究。
因此,本研究在对国内已有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评述,以充分了解国内学术界对学生评价研究的主题、进展与不足。
【关键词】学生评价;学生评价理论;学生评价模式;学生评价问题;学生评价改革
考核是伴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活动而产生和发展的,起源于古代中国,但是现代意义上的学生评价却出现在西方国家。
学生评价是帮助大学院校有效获取学生阶段性发展信息的重要方式,是帮助大学院校及其教育者和管理者了解学生不可或缺的手段,也是帮助大学院校进行有效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途径。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可知,西方学界对学生评价的研究开始于1950年,相反,国内学者对现代意义上的学生评价的研究历史并不长,笔者手头所掌握的我国最早关于学生评价的研究开始于1987年。
李俊勤针对高等院校中学生评价使用定性方法的弊端,建议在学生评价中采用Fuzzy三级综合评判的方法。
一、西方发达国家中的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肇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哈佛大学,兴盛于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后期。
有研究者指出,美国为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高院校的教育效能,在美国高等系统内部已经构建起包括院校、专业和课程等多个层面的学生评价体系。
孔令帅等对美国校本和增值性学生评价进行了研究,指出美国校本学生评价具有地方课程、标准和评价与州保持一致,合理利用学生评价信息,并对评价信息进行审视和检验,重视教师在校本学生评价中的作用的特点。
同时,王凯论述了英国的国家考试、教师实施的评价、学生反思性自评与互评的学生评价体系。
但是,国内研究者对西方发达国家的研究多集中在英、美国家,忽视了德国、法国等其他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中学生评价的实施,更缺少对国家之间的比较研究。
二、关于学生评价理论的研究
已有文献关于学生评价理论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由美国教育学家加德纳(Gardner)于20世纪90年代首次提出。
勾小群详细探讨了多元智
能理论指导下的学生评价的主要特点,包括评价指导思想、评价功能、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方法及评价者与评价对象之间的关系等。
(2)人本主义。
国内研究者认为人本主义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以人为本、尊重个体差异及培养“自我实现”的人。
同时,他们认为基于人本主义的学生评价立足于学生自身的发展和提高,在评价过程中一是以人为本,二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