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质调查填图方法-实习教程
【精品】数字化地质填图操作(野外部分)

数字化地质填图操作(野外部分)数字区域地质调查主要工作流程为:资料收集、背景数据准备→野外总图库创建→野外手图创建→野外数据采集→桌面PRB数据整理(包括野外手图数据整理、野外采集数据导入野外总图库)→实际材料图制作→编稿原图(地质图)制作→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资料汇交。
1资料收集、背景数据准备1.1资料收集收集前人资料的目的是全面了解掌握前人对调查区基础地质、矿产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方面的调查和研究现状,总结前人的工作成果,找出存在的问题,确定进一步野外工作的主攻方向。
收集的主要内容包括:调查区已有的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地质图及说明书,以便了解工作区区域地质总体特征;调查区所有的综合或专项调查的科研报告、专著、研究论文等,特别是最新的、总结性的资料,以便迅速了解前人的工作全貌;调查区内已有的各种实物资料,如岩石标本、矿物标本、化石标本、钻孔岩心、各类岩石薄片等,以便迅速建立调查区有关地质实体的感性认识;不同时代形成的地质资料,以便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对前人的填图单位进行合理的归并和重新厘定;调查区人文、地理、气候、交通等方面资料,详细了解调查区野外工作条件,为野外工作开展提供必要的有关地形、道路、物质供应、居住等背景资料。
1.2背景数据准备数字填图工作需要数字化的地形图资料,因此要根据工作的需要收集合适比例尺的数字地形图数据或纸介质地形图作为数字填图中背景图层所需要的数字化地理底图。
如果收集到的是纸介质的地形图,需要将地形图数据扫描成数字图像,然后在MapGIS软件中进行矢量化,形成可以使用的数字化地形数据。
如果收集到数字化的地形图数据,将数据转换为数字填图所需要的MapGIS数据格式。
数字填图系统对于作为背景图层的地理底图数据有一定的要求,这些要求是:①数据的单位为米;②坐标系类型为北京54/西安80平面直角坐标系;③投影类型为高斯-克吕格投影,对于比例尺没有特殊的要求。
区域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及地质剖面的测制方法

区域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及地质剖面的测制方法一、区域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主要内容:(一)目的任务(二)地质调查工作程序(三)区域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四)区域地质填图的精度要求一、区域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地质填图是地质工作最基本的工作手段之一。
无论是区域地质调查、还是矿产地质调查、水文地质调查、环境地质调查、灾害地质调查等均离不开地质填图(调查),只是侧重面不同而已。
区域地质填图也称区域地质调查。
区域地质调查的比例尺一般有1∶1000000、1∶500000、1∶250000、1∶200000、1∶50000、1∶10000、1∶5000、1∶2000等等,根据不同的比例尺,其工作方法略有差异。
本次只讨论1∶50000区域地质调查方法。
(一)目的任务一比五万区域地质调查,是一项基础性地质工作。
其目的任务是通过填制一比五万地质图,查明调查区内地层、岩石(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构造以及其他各种地质体的特征,并研究其属性、形成环境和发展历史等基础地质问题,为国土规划、矿产普查、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勘查、地质科研、地质教学等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二)地质调查工作程序地质调查一般遵循立项论证、设计编审、地质填图、成果编审及出版准备五个程序。
(三)地质填图方法1∶50000区域地质填图方法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行业标准(DZ001-1991)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的要求下进行。
并按批准的设计书开展地质填图工作。
填图中要取全取准第一性资料,加强综合研究,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必要时可根据实际情况修改设计,并报审批单位核准。
不同的基岩出露区,应选择不同的填图方法。
1.沉积岩区沉积岩采用多重地层单位划分,岩石地层方法填图。
研究的主要内容是:①查明岩石地层单位的岩性、主要物质成分和地球化学特征、基本层序、化石内容、沉积特征(结构、构造及组构特征)、厚度、产状、形态、成因、含矿性、接触关系、时空分布变化。
地质填图的方法与步骤

地质填图的方法与步骤
地质填图是一项地质工程学中重要的技术,它是为了掌握矿床地质学、岩石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等综合信息而进行的。
其方法和步骤通常如下:
方法:
1.考察:详细收集地质、地形、气候、植被、水文地质等各种资料,对地表岩石、土、泥、砂、矿物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调查和研究。
2.分析:分析选定的工作区域的地质体系,并建立相关的地质模型。
3.采样:实地进行地质采样,并进行详细的分析实验,以了解材料的物理和化学信息,从而作为地质图的基础。
4.绘图:结合采样成果和实地勘测结果,通过专业的地质绘图软件等手段,利用符号和色彩将地质情况表现出来,具有较高准确度。
步骤:
1.研究研究区的历史地质情况,包括地质构造、岩性、结构特征和矿化类型等。
2.根据研究区的特点,选择划定地质填图区域的范围。
3.进入现场,进行地质现场调查,对所选区域的地表岩石、土、泥、砂、矿物物理、化学性质进行采样分析。
4.通过对采样资料和现场勘测等实践资料的综合分析,建立起地质模型。
5.利用专业的地质绘图软件等手段,根据实地勘测和采样资料,将地质模型沿着地图进行绘制。
6.进行地质填图的审核和调整,以确保绘制地质填图的准确率和一致性。
区域地质调查填图方法.

六、野外独立填图期间注意事项野外独立填图主要以小组为单位,实习队任何教师有权对实习的每位成员进行检查或抽查。
实习成员必须遵守实习队的各项规章制度。
2、野外工作注意事项及纪律要求 1)填图工作以组为单位。
每位成员必须在本组内进行野外工作,不得以任何理由到他班他组进行填图。
2)填图组内各成员要相互配合、相互协调,避免只顾自己工种要求的部分而不顾及其它。
4)填图组内每位成员必须服从组长的分配和安排。
若有异议双方或任何一方可在当天工作结束之后,向班长或带班教师反应,进行协调处理。
5)野外记录、野外手图等的记录、素描、定点、送线及各种要素的测量、整理等工作(野外素描的清绘、着墨除外)必须在野外完成。
6)记录人员为组长,在上墨前,要与掌图人员核对相关记录内容与图面是否一致。
祝同学们工作顺利!加油!。
地质填图的方法

地质填图的方法(2008-01-21 09:14:23)标签:杂谈地质填图一、地质填图的目的任务㈠地质填图又称地质测量。
地质填图在固体矿产普查找矿工作中和矿床(区)评价工作中,是一项基本的,又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手段。
㈡地质填图矿产勘查全过程中,常采用的比例尺有1:25000、1:10000、1:5000、1:2000、1:1000五种。
从使用的范围和目的出发,一般在普查找矿阶段。
在物化探及重砂异常找矿中、在矿床(区)勘探期间的矿区外围找矿时,常使用1:25000、1:10000比例尺地质填图;在矿床(区)详查、勘探阶段,常进行1:5000~1:1000比例尺地质填图。
在确定矿区地质填图比例尺时,还必须综合考虑矿区范围的大小、矿体形态复杂程度、矿石质量或矿化均匀程度等因素,通常是当矿体形态较复杂、矿层厚度或矿石质量变化较大、矿化不均匀时,地质填图比例尺应适当放大。
㈢布置1:25000、1:10000比例尺地质填图的目的,在于阐明测区地质构造和成矿地质条件,用以找矿和扩大矿床(区)远景。
测区范围一般应包括:与已知矿床有地质联系的矿(化)点;找矿标志明显地段;各种找矿手段(包括地质、物化探、重砂等)的综合异常地段。
㈣ 1:5000-1:1000地质填图是在矿床(区)普详查或勘探阶段进行,主要任务是:全面而详细研究矿床(区)地层、岩石、构造、矿体形态、规模、产状、矿石质量、矿石类型及其空间分布;研究矿体与围岩的关系及围岩蚀变等。
为探矿工程布置、储量计算,为矿山设计和建设提供地表地质资料。
测区范围通常局限于矿体和近矿围岩分布地段,但应包括探矿工程布置范围。
二、地质填图准备工作㈠资料收集:收集工作区内或大一些范围内有关前人工作成果资料。
1、测区内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方面的资料,如地层、岩石类型特征等。
如果有包括测区的小比例尺地质图(1:10万或 1:20万等)也应收集。
2、测区内发现的矿产种类、赋存层位、矿体规模、矿物成分、矿石类型、品位等。
数字化地质填图操作野外部分

数字区域地质调查主要工作流程为:资料收集、背景数据准备→野外总图库创建→野外手图创建→野外数据采集→桌面PRB数据整理(包括野外手图数据整理、野外采集数据导入野外总图库)→实际材料图制作→编稿原图(地质图)制作→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资料汇交。
1 资料收集、背景数据准备1.1 资料收集收集前人资料的目的是全面了解掌握前人对调查区基础地质、矿产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方面的调查和研究现状,总结前人的工作成果,找出存在的问题,确定进一步野外工作的主攻方向。
收集的主要内容包括:调查区已有的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地质图及说明书,以便了解工作区区域地质总体特征;调查区所有的综合或专项调查的科研报告、专着、研究论文等,特别是最新的、总结性的资料,以便迅速了解前人的工作全貌;调查区内已有的各种实物资料,如岩石标本、矿物标本、化石标本、钻孔岩心、各类岩石薄片等,以便迅速建立调查区有关地质实体的感性认识;不同时代形成的地质资料,以便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对前人的填图单位进行合理的归并和重新厘定;调查区人文、地理、气候、交通等方面资料,详细了解调查区野外工作条件,为野外工作开展提供必要的有关地形、道路、物质供应、居住等背景资料。
1.2 背景数据准备数字填图工作需要数字化的地形图资料,因此要根据工作的需要收集合适比例尺的数字地形图数据或纸介质地形图作为数字填图中背景图层所需要的数字化地理底图。
如果收集到的是纸介质的地形图,需要将地形图数据扫描成数字图像,然后在MapGIS软件中进行矢量化,形成可以使用的数字化地形数据。
如果收集到数字化的地形图数据,将数据转换为数字填图所需要的MapGIS数据格式。
数字填图系统对于作为背景图层的地理底图数据有一定的要求,这些要求是:①数据的单位为米;②坐标系类型为北京54/西安80平面直角坐标系;③投影类型为高斯-克吕格投影,对于比例尺没有特殊的要求。
为了满足以上要求必须对数字化的地形数据进行处理。
区域地质调查及填图方法

•1958-1966年:完成了东部地区的1:100万区域地质编图和
编测工作,广泛开展了1:20万区调,并在个别省、自治区开始 了1:5万区调试点;
2014年3月13日星 期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周口店实习队 9
•1966-1980年:除西藏外全国已基本完成1:100万区调工作; 大多数省、自治区已陆续完成了1:20万区调工作,并开始对 部分1:20万区调图幅进行修测再版。在已完成1:20万区调的 省、自治区开展1:20万区调成果资料总结。在成矿远景区带 开展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试点; •1981-1986年:以1:5万区调为重点,在边远高寒地区进行 1:20万区调;部分省、自治区开始编写《区域地质志》和 《区域矿产总结》; •1986-现今:1:5万区调工作快速发展时期,出版了《沉积 岩区1:5万区域地质填图方法指南》、《花岗岩类区1:5万 区域地质填图方法指南》和《变质岩区1:5万区域地质填图 方法指南》。目前还开展了1:25万区调工作。
平行推进法
直线交叉法
单边直线法
• 优点:是在较短的距离内能较容易、较全面地查明 路线通过的地层层序、接触关系、岩相纵向变化以 及地质构造基本特征。 • 不足:是相邻路线之间的地带未能直接观察,连绘 的地质界线可能与实际有出入,甚至漏掉某些较为 重要的小型地质体及横断层等。
2014年3月13日星 期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周口店实习队 21
1)穿越路线:基本垂直于地层或区域构造线的走向布置的路线, 按一定的间距穿越整个测区。填图人员沿观察路线研究地质 剖面并按要求进行其它各项地质研究工作,同时标定地质界 线及各种产状要素。 路线间的地质界线用内插法和“V”字形法测来勾绘。
2014年3月13日星 期四
巢湖实习,报告- 地质填图

2、观测点的布置 观测点:是了解、控制地质界线、矿层或矿体、断层,以及 观测点: 是了解、 控制地质界线、 矿层或矿体、 断层, 其它地质要素的空间位置而在野外进行重点观察、 其它地质要素的空间位置而在野外进行重点观察、描述和编 录所布设的地点。 录所布设的地点。 观测点性质:观测点可按其性质和重点观测的内容,分为地 观测点性质:观测点可按其性质和重点观测的内容, 层分界点、构造点、水文点、地貌点、 层分界点、构造点、水文点、地貌点、岩性控制点等类型 布置原则:一般情况下,地质观察点应布置在填图单位的界 布置原则:一般情况下, 标志层、化石层、岩性和岩相突变的地方,蚀变带边界, 线、标志层、化石层、岩性和岩相突变的地方,蚀变带边界, 褶皱轴部及转折端、断层、节理、劈理、 褶皱轴部及转折端、断层、节理、劈理、片理等构造发育处 及岩层产状急剧变化处。此外,还有水文、地貌、风景、 及岩层产状急剧变化处。此外,还有水文、地貌、风景、 出 土文物地点等位置上,切忌机械地等距离布点) 土文物地点等位置上,切忌机械地等距离布点)。
野外路线地质填图方法
马润勇
一、目的任务 二、填图工作准备 三、填图基本方法与要求 四、路线地质观测程序、内容和编录方法 路线地质观测程序、 五、野外手图的使用与地质界线的勾绘 六、填图资料的室内整理
一、目的任务
1、地质填图: 地质填图: 通过追踪、穿越等方法将野外各种地质体、 通过追踪 、 穿越等方法将野外各种地质体 、 地 质要素、构造现象进行全面系统的观察、 质要素、 构造现象进行全面系统的观察、 研究和编 并用规定的线条、图式, 录, 并用规定的线条、 图式 ,如实地将各种地质界 地质体、 线、 地质体、 地质要素标绘在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底 图上的过程。 图上的过程。
2)地形图的选择
《区域地质调查实习(江山)》实习教学大纲.doc

《区域地质调查实习(江山)》实习教学大纲《区域地质调查实习(江山)》实习教学大纲一、实习目的和耍求1・实习目的区域地质填图工作方法是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
本次实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野外地质填图、编写地质调查报告和编制相关图件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其意义在于通过这次实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会区域地质调查的基本工作方法,进一步理解已学的基础地质理论,提高对各种地质现象的分析能力,为学习后续专业课和进行生产、毕业实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2.实习要求(1)理解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性质、意义和任务,了解国内外区调现状;(2)掌握1:5万区调野外工作方法,包括地质剖面测制、地质填图、采样、野外工具的使用和记录表达方式;(3)掌握1:5万区调室内基本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包括制作各种地质图件,编写地质报告。
(4)掌握实习区区域地质基本情况;(5)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利用高科技手段提高实习质量,如结合遥感图像解译进行地质填图,文字报告和图件用计算机打印;(6)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正确理解苦与乐的辩证关系,培养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学会与工作区老百姓和同学友好协作,遵守实习纪律。
(7)通过实习,学会观察、调查研究、搜集资料、整理报告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我院在浙江江山建立了区域地质调查实习基地,本次实习在浙江江山进行。
根据实习目的与耍求,野外实习内容如下。
1・基本方法训练安排8-10条野外地质教学路线进行教学。
这个阶段主耍是在教师的带领、指导下对学生进行基本功训练。
这是达到实习要求和目标的一个关键教学环节。
在教学过程屮,教师应针对主要地质现象、资源分布与生态环境等问题,通过教师的启发,要求学生主动进行观察,认真记录,经过现场讨论,教师总结,培养学生对主要地质现象的识别能力;学会地质现象的文、图表示方法及其记录要求;掌握地质资料收集的内容与方法;在教师的带领下,要求按地质路线、地质观察点记录要求,系统地观察1-2条地质路线,并在地形图上定点、勾绘地质界限,标绘岩层和构造产状等。
区域地质调查-地质填图-区调填图

第一章
绪
论
调查内容:由地质矿产调查研究,延伸到地 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水文和工程地 质,拓宽到环境、灾害、农业和城市地质等 方面的调查。 调查方法:近几年随着调查内容的延伸和 拓展,相应的调查方法也发生改变,特别 是数字填图的方法引起了区调方法的一场 “革命性”变化,向地质工作主流程数字 化、信息化和现代化逐渐迈进。
国家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
地质调查主流程信息化建设
立项论证 编制设计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成果综合 社会化服务
需求反馈 分析
地质研究 基础设施 政务办公 地球环境 城市建设
信息技术支撑 体系建设
地质调查信息 标准建设
国家地质调查 网络系统建设
国家地质调查项 目管理系统建设
工业交通 农林牧业
国家基础地学数据库建设
缺点:1.堆积如山的资料难于保存、管理;
2.海量数据不能实现共享、不便交流; 3.不能满足地质信息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需要 办法:必须在现代科技与信息发展的新形式下,用新思 路、新的组织形式、新的科学技术方法来从事地质调查 工作,即数字地质填图方法 出路:数据采集、存储、成果表达方式必须是数字化。
第二章 数字地质填图前期准备 1.1 野外数据采集装备准备
第二章 数字区域地质调查程序
2 .2 数字地形资料准备
2.2 . 1 选择并收集备齐合适比例尺的地形 图数据或纸介质地形图作为数字填图中背 景图层所需的数值化地理底图。如1:5万 填图需购买1:2.5万地形图和1:5万地形图 或地形数据
第二章 数字区域地质调查程序
2.2 . 2在MAPGIS系统中对填图所需比例尺的地形图进 行数值化处理 2.2 . 3对MAPGIS形成的点、线、面数据,按照一定的 要求进行投影转换。推荐的1:5万地形数据转换参数: 比例尺分母为50000,单位为米,坐标系类型为平面直 角坐标系统,投影类型为高斯-克吕格投影,椭球参 数为北京54/克拉索夫斯基(1940)椭球。 上述工作由制图专业人员完成。本次用的武汉幅的 地形图,这里不讲。
3.区域地质填图实习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区域地质填图实习是地球科学基础实习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全面训练学生从事地质工作所要求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课程内容包括实习准备、地质踏勘、地质剖面实测、地质填图、专题研究和野外考核、室内整理和实习报告撰写等六个阶段,要求学生提交实测地层剖面图、地质图和实习报告。
Regional geological mapping practic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actical teaching of Earth Science. Its purpose is to comprehensively training students' basic skills and methods required by geological work, and develop the ability of applying theoretical theories on solving practical geological problems. The course includes six stages: preparation, geological exploration, measurement of geological profile, geological mapping, field examination, data compilation and report writing.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submit measured stratigraphic profile, geological map and practice report.2.设计思路:野外地质考察是从事地质工作最基本的技能,包括地质工具的使用(罗盘、地形图、- 1 -GPS等)、岩石地层的识别与划分、地质构造的判别、地质剖面实测、地质填图等,这些技能只能通过野外实习得以训练,所以教学实习是基础地质教学的必备环节。
巢湖实习—野外地质填图

野外地质填图
中国矿业大学 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提纲
• 一、地质填图概述 • 二、填图的基本工作方法 • 三、填图要求 • 四、地质填图报告的编写
巢北地质基础实习
一、地质填图概述
巢湖忠庙、姥山
一、地质填图概述
地质填图是由地质工作者在工作区范围内,选择一定的观 测路线和观测点对地质露头进行系统的观测、研究和描述;并 通过一定的方法,采用各种符号,色谱和花纹,按一定比例尺 将出露在地表的地层,岩体,褶皱、断裂和矿产等概括地投影 到地形图上的工作。
二、填图的基本工作方法
1、确定填图单位
为了工作方便,习惯上常在野外填绘的地质草图(地形图) 上用铅笔绘成方格,每个方格一般2×2cm2。
A B CD E FGH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Ⅷ
二、填图的基本工作方法
2、观测路线的布置 地质填图方法视比例尺不同,主要有追索法、穿
越法和全面踏勘法。 • 穿越法:观测路线横穿岩层走向和主要构造方向 • 追索法:沿着各种地质界线进行走向追索 • 全面踏勘法:又称露头圈定法,没有严格的路线
2、区域地质填图 又称中比例尺地质填图。常用比例
为1:20万,少数地区用1:10万。这种地质图通常是在已经 做过踏勘性地质填图的地区进行,目的在于了解该区域内 较详细的地质情况、矿产分布及其价值。
一、地质填图概述
3、详细地质填图 又称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常用比例
为1:5万或1:2.5万。这种地质图往往是在区域地质填图圈定 的含矿地段或成矿有利地段、或在理论上有意义的地区进行, 目的在于对该区的地质情况作进一步详细了解,初步查明矿 产的储量、质量(或品位)、赋存条件。
C2
C1
2011级填图实习

剖面的起点与终点应作为地质点,标定在地形图 上。
人员分工合作
前测手2人: 导线方位, 坡角, 导线长度
后测手2人: 导线方位, 坡角
分层1-2人: 岩性、分层位置(将分层斜距报告给记录者) 测产状, 采集标本1-2人(将相应的产状报告给记录者) 记录表格1-2人 (全组1份, 室内每人清抄1份) 现场作图1-2人
中侏罗统窑街组(J2y) 深灰色-紫色细砂岩、页岩互层夹灰绿 色细砂岩,中部具煤层,底部为灰白色石 英砾岩。与下伏大西沟组呈平行不整合接 触。
中侏罗统新河组(J2x) 草黄色细砂岩夹灰绿色砂岩、紫色粉砂 岩、紫灰色页岩、粘土岩。与下伏窑街组 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属河流-湖泊相沉积
四、构造
1 褶皱 1)加里东期褶皱 2)海西-印支期褶皱 3)燕山期褶皱 A 罗家川向斜 B 刀棱山-白土梁背斜
白银市平川区刀棱山地 区野外地质填图实习
1、刀棱山及其邻区地质概况
2、沉积岩地区野外工作方法
3、踏勘的目的和要求
4、实测地质剖面的方法与要求
刀棱山及其邻区地质概况
一、地理概况
兰州东北部 东经104°48′—104°55′ 北纬36°41′—36°48′ 最高气温(7月)高于30°
交通方便,有铁路和公路相通
B001
20
32
特 别 注 意
换导线的原则
坡度明显变化处
尽可能在分层界线处
岩层分层
分层是根据岩石的岩性、颜色、成分、结构、构造上 的差异性特征,按照比例尺的精度要求,划分出不同的岩 石单位,并且将分层的位置在导线上读出。 首先确定沉积岩大类,然后根据具体特征进行边观察 边描述,准确定名,详细描述、记录。取样人员同时配合 采集地层标本和各种样品。 分层人员要及时向记录人员报告分层位置、层号及岩 性定名,当一导线工作完毕及时指挥测手前进。 重要的地质现象要作素描图或照像。对一些出露不好 而又关键的地段,要向导线两侧追踪补充描述,必要时可 将导线附近的地质界限沿走向平移至导线上来。
地质填图实习ppt课件

4. 野外资料整理
• 野外填图中构成的文字、图、实物等资 料,要求当天内完成整理,不允许多天 后累计整理。
• 1、记录本〔地质点记录表〕整理 2、手图整理 3、实物资料的核对整理
4.1. 记录本〔地质点记录表〕整理
• 应检查地质点记录表中填写内容能否齐 全,文字能否照射、有无错漏字、用语 能否准确;素描图能否需求完善;检查 后,给数据和素描图上墨。
b〕加密点:为进一步控制地质界限和构造形状 的变化,在满足根本点密度要求的前提下,在 根本点之间沿地质界限加密布置的察看点。加 密点只作简要的文字记录。
c〕岩性或产状点:为控制和了解地质界限之间 岩层产状变化及岩性特征、满足根本点密度和 数量要求而布置的察看点,岩性或产状点只需 记录岩层产状和岩性特征。
11预备地形图预备地形图地形图可以搜集或由专业人员实测地形图的精地形图可以搜集或由专业人员实测地形图的精度应符合测区设计要求比例尺应大于或等于填图比度应符合测区设计要求比例尺应大于或等于填图比22野外踏勘与技术要求野外踏勘与技术要求针对拟定的任务重点和需求处理的问题组织主针对拟定的任务重点和需求处理的问题组织主要人员对测区进展实地踏勘在综合研讨的根底上要人员对测区进展实地踏勘在综合研讨的根底上一致填图单元一致野外岩石命名一致填图方法和一致填图单元一致野外岩石命名一致填图方法和要求一致图式图例
3.3.2. 地质点密度及数量
a〕地质点布置的密度及数量应根据填图比例尺 大小、构造复杂程度、基岩出露情况、自然地 理条件等要素确定,见下表。
b〕根本点数与加密点数之和,应大于地质点总 数的70%。
c〕简测的地质点密度及数量为正测的70%,草 测为50%。
地质点密度及数量表
08-3章7-区域地质填图技术与方法

野外路线地质调查精度要求-2
③花岗岩类侵入岩填图可分如下几种情况分别厘定 基本填图单位: A.同源花岗岩类按单元、超单元划 分填图单位; B.异源花岗岩类、(浆混花岗岩类) 暂按“浆混体”、“浆混单元”和“浆混单元组合” 划分填图单位; C.变位花岗岩类(指经构造强烈肢 解移位无根的构造岩片拼贴体)可按构造岩片、超 岩片法划分填图单位,但必须查明不同类型花岗岩 岩片的时代、岩性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等。地 台区与造山带区花岗岩类填图单位的确定,应有所 区别,需要通过填图实践进一步总结
实测剖面的技术规定-4
实测剖面图和柱状图制作:一般要求沉积 岩、沉积—火山岩(含浅变质的沉积—火 山岩)要制作实测剖面图和柱状图:第四 系堆积物如为水平岩层(倾角小于5°)可 只制作柱状图:中深变质岩、侵入岩和造 山带区混杂岩一般只要求制作实测剖面图, 该类地质体的部分填图单位可视综合研究 要求可制作柱状图
详细路线剖面-2
详细路线剖面均应有较大比例尺(一般为 1:1000—1:2500 )的路线剖面图编绘。所有地 质点、产状、样品等应在信手路线剖面上准确 标定。 详细路线剖面调查中,应多量取各类产状,较 详细岩性分层,并采集必要样品,记录各界线、 产状、样品等的准确位置,并在信手剖面图和 手图上全面反映
沉积岩剖面
确立沉积序列的岩石组成和结构、划分地层、 建立填图单位。 在剖面上详细分层,逐层描述,系统采各类样 品,逐层寻找和采集大化石 采集有关微体化石样品 用宏微观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地层中的各种地质 特征、合理划分岩石地层单位和年代地层单位, 视具体情况进行生物地层、年代地层、事件地 层、层序地层、旋回地层、气候地层、化学地 层和磁性地层等多重地层划分对比研究,为路 线地质调查和填图打下基础
13秭归实习填图指导1

• 中比例尺:1/30万、1/25万、1/20万、1/10万
• 大比例尺:1/8万、1/7.5万、1/6.336万、1/5万、1/2.5万
• 换算关系:1幅(1:25万)=36幅(1:5万)
•
1幅(1:20万)=16幅(1:5万)
•
1幅(1:25万)=18幅(1:10万)
• 区域地质调查的意义: • 找矿缓解我国资源紧张 • 工程施工 • 旅游开发 • 保护生态环境 • 地质科学发展
秭归野外地质实践教学
地质填图指导
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 秭归野外教学团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18年9月
本路线共有2个知识点 一、地质调查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程序 二、地质调查的基本方法
• 知识点1:
•
•
地质调查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程序
主要内容
一、地质调查的基本概念 二、 地质调查的基本程序
一、区域地质调查的基本概念 1.什么叫区域地质调查 区域地质调查按相关程度要求,通过野外路线
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
•
•
结束
地质调查等方法将地质体的时空分布规律表达在地 形图上—形成地质图。
不同比例尺、程度不同、要求不同。
• 2.区域地质填图的基本种类与比例尺
• ①种类:
• 应用地质图、过渡型地质图、传统型地质图
(工程、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矿产、生态、旅游)
•
(通常做的:传统型基础地质调查)
• ②比例尺
• 小比例尺:1/100万、1/50万
主要内容
一、地质调查的基本概念 二、 地质调查的基本程序
• 二、区域地质调查的基本程序 • 1.立项论证(国家规划) • 2.设计编审(按照国家规范) 15% • 3.野外地质调查与野外验收 40 % • 4.最终成果(图和报告)验收与出版 35 % • 5.资料验收与汇交 • (原始资料、电子资料) 10 %
实习1-沉积岩区区域地质调查方法实习

三、实验报告主要内容
①沉积岩区主要岩石地层单位“群、组、段、 层”的基本概念总结; ②”组”的涵义、表达、建立、解体与归并、 命名; ③任选一实验实例,描述其中某个“组”的特 征及其与年代地层单位、生物地层单位的关系; ④分析“关岭组”基本特征,仿照原“大哈拉 军山组”的划分沿革表,表格化列述“母家坝 组”的划分沿革。
二、实验内容
1.沉积岩区典型地区的1∶5万调查样板图和 说明书 沉积岩区典型地区的1∶5万调查样板图和说明 书,主要有:①贵阳花溪地区地质图;②陕西 商南县赵川幅地质图及说明书;③安徽银屏地 区地质图;④陕西古道岒地区地质图。
二组”级地质填图单位的基本概念,讲授 岩石地层单位”组”建立的原则和基本条件,” 组”的基本属性和特性,”组”的命名、清理 与修订和重新厘定。 3.实验实例 ①西秦岭西汉水群的清理、修订与“母家坝组” 的建立;②西天山阿吾拉勒“大哈拉军山组” 清理与修订;③西天山伊什基里克山一带阿克 沙克组的清理与修订和东图津河组的厘定与确 立。
岩石地层单位--组(Formation)
组是岩石地层划分中的基本正式单位。任何地区的全 部地层柱,都以组为单位作无遗漏的整分;组是可鉴 别、可填图的岩石地层体。它虽然是客观上具有成因 联系,但它并不是以成因为基础所划分的单位;组的 厚度可大可小,从大于1米到数千米,总体具划分适 度、等级居中的特点;其界线和延伸必须清楚,易于 鉴定,如特殊岩性、特殊结构构造标志层、单一岩性 中的复杂互层或复杂岩性中的单一岩性夹层、生物层、 火山岩夹层等,但不允许存在长期间断;组级单位的 延展和建立应与相应的地层分区或地层小区大体一致 或基本吻合;为避免产生混乱,组宜概分而不宜细分, 以保持实际效用最大,数量最小。在条件不具备时可 先建非正式地层单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1 D1
C-O
D 2- 3 D1
张家坪
D018
O 3 -S 2
余师
D017
D1
O 3 -S 2
D 2-3
C-O
O 3 -S 2
2013年7月11日星 朝阳 D 2-3 期四
C-O
D016
O 3 -S 2
柴坪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周口店实习队 C-O
D 2-3
26
• 地质观察点的布置
• 地质点的布置以能够有效地控制各种地质界线和 地质要素为原则,一般应布置在具有明确地质意 义的位置。如:填图单位的界线、标志层、化石 点、矿点或岩相明显变化的地点;侵入体的界线、 内部相带界线及与围岩的界线等;褶皱枢纽、褶 皱转折端、断层破碎带;节理、劈理测量统计点、 线理测量统计点;代表性产状要素测量统计点; 取样点;有其它意义的地质现象如水文点、地貌 点等。
• 地质图是通过将一系列地质观察点确定的地质界线按一定 的规则连接起来完成的。
• 一系列地质观察点组成了不同的地质路线。
• 按照不同的填图精度要求和具体的地质情况,确定填图路 线密度。
2013年7月11日星 期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周口店实习队 19
• 按规范要求,选择一定路线进行系 统野外观察是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 路线布置大致包括三种情况:
2013年7月11日星 期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周口店实习队
16
• 一般情况下填图单位不能大于地质调查精度所要求 的最大地层单位范围;一个填图单位的特征与其它 填图单位要有主观上的区别;同一填图单位内部不 能有明显的沉积间断面(如平行不整合或角度不整 合); • 每个填图单位在图上的表示的宽度不应小于1mm; 被不整合限制的填图单位(包括侵入体)出露宽度 在图中不足1mm时,应适当夸大表示,不能与相邻 填图单位合并。
2013年7月11日星 期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周口店实习队 5
2013年7月11日星 期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周口店实习队
6
6、地质图分类
1)按用途或专业
• (普通)地质图、地质矿产图、工程地质图、环境地质 图、基岩地质图、第四纪地质图、水文地质图、旅游地 质图等
2)按照精度的不同通常分为:
4、目的
• 区域地质调查不仅为地质矿产普查 、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勘查、地质科学研究和教学 等提供必不可少的基础地质资料,而且为国民经 济各部门、重大工程项目以及国土规划、国防建 设等方面提供必要的区域地质资料及相应的地质 科学依据。
5、地质图
• 是用各种规定的符号、花纹等把出露于地面的各 种地质体、地质要素按一定的比例尺的要求和空 间方位关系反应到平面图(一般为地形图)上而 编绘成的图件。
3)控制各种地质资料的联系以及文、图资料与实地位置和检验工作质量。
2013年7月11日星 期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周口店实习队 25
Qn
η1 γ5
C-O
崇家
D 2-3
D022
D1
C-O
文家
D021 D019 O 3 -S 2
S2 C-O C-O
O 3 -S 2
2013年7月11日星 期四 1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周口店实习队
三)野外工作阶段 •任务:系统的路线地质填图及矿产调查、各 类地质剖面的测制和研究、物探测量、化探测 量、各类样品的采集等。 成果:野外地质图(矿产图)、地质实际材料 图、各类地质剖面图及各类标本、样品
2013年7月11日星 期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周口店实习队
2、资料搜集、整理和研究:地质、矿产、物探、化探、
遥感与专题、论文等资料→存在问题→工作方法与思路
论证立顶
2013年7月11日星 期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周口店实习队 12
二)设计编写阶段
• 任务:地质踏勘和航片、卫片的地质解译:踏勘路线应 尽可能垂直穿越工作区构造线方向,各类重要接触关系、 矿化或矿产地均应布置踏勘路线; • 目的:了解地质矿产基本特征、工作程度及前人已有资 料和分析测试数据;统一岩石分类、命名方案和图例图 式;初步确定填图单位方案;编制地质、矿产草图;提 出地质、矿产调查应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 的途径、措施、方法和手段;设计所需的实物工作量、 人员及仪器配置、经费及材料,完成全部工作的时间以 及最终必须提交的地质成果等 • 成果:设计编写要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简详合适。
• 1:100万、1:50万(小比例尺) • 1:25万、 1:20万、1:10万(中比例尺) • 1:5万、1:2.5万(大比例尺) • 1:1万 • 及其他不同的精度(1:2000、1:1000)
2013年7月11日星 期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周口店实习队 7
7、地形底图
• 用于地质填图的地形图。
2013年7月11日星 期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周口店实习队 10
三 、 地 质 填 图 方 法
2013年7月11日星 期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周口店实习队 11
一)前期资料准备工作
1、地形底图的准备
• 地形底图作为手图、实际材料图和地质图的底图,其精 度和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填图和制图的质量。因此,区 域地质调查对地形底图有严格的要求:野外手图所用地 形图的比例尺应比最终成果图的比例尺大一倍。不允许 将小比例尺地形图机械放大。
2013年7月11日星 期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周口店实习队 17
2、实习区填图单位及其代号 沉积岩:第四系(Q)、其它沉积岩地层以“组” 或“段”为单位。
1)关于太原组(C3t)和马家沟组(O1m)时代。 2)寒武系地层以“组”和归并为以“统”为单位。
变质岩:官地杂岩(ArG) 岩浆岩:以侵入体(含岩脉等)或“岩相”为单
2)追索路线:沿地质体、地质界线及区域构造线走 向布置路线,用于追索标志层、接触关系、断层、 化石层、含矿层等。 追索路线类型: 同向推进过程中的追索。 侧向追索法(直线追索、波浪线追索) 优点是可以详细查明地质体、接触关系、断层 等的横向变化,准确地勾绘地质界线。此方法主 要适合专门性的地质位体的研究。
2013年7月11日星 期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周口店实习队 22
3)综合路线:是将穿越路线和追索路线结合 使用而开展填图工作。 本次填图要求在穿越路线时遇到重要的 地质体、地质界线、断层等沿走向适当向两 侧追索。
2013年7月11日星 期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周口店实习队
23
•地质路线布臵原则
3、任务
• 通过地质填图,查明测区内的地层、岩石(沉积 岩、岩浆岩、变质岩)、构造以及地貌、水文地 质等基本地质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研究其属性、 形成环境和发展历史以及矿产的形成条件和分布 规律等基础地质问题,并提交地质图、说明书与 区调报告等基础性资料。
2013年7月11日星 期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周口店实习队 4
15
1、填图单位的初步确定
• 填图单位是地质填图的基本单位,根据有关规范的精度 要求(不同比例尺)和测区实际情况,在野外踏勘和实 测剖面及典型区段解剖的基础上确定填图单位。 • 各填图单位之间的界线与地面的交线为地质界线。填图 单位确定的是否合理,将影响地质填图质量,故要求所 有测量人员都要明确并掌握填图单位,以便分组工作时 按统一标准进行,同时与相邻地质填图路线(或相邻填 图组)进行衔接。
1)穿越路线:基本垂直于地层或区域构造线的走向布置的路线, 按一定的间距穿越整个测区。填图人员沿观察路线研究地质 剖面并按要求进行其它各项地质研究工作,同时标定地质界 线及各种产状要素。 路线间的地质界线用内插法和“V”字形法测来勾绘。
2013年7月11日星 期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周口店实习队
20
1、基本含义
•区域地质调查(也称区域地质测量或 区域地质填图,简称区调、区测或填图) 是指对某地区的岩石、地层、构造、矿 产、水文地质、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的 调查研究工作。
2013年7月11日星 期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周口店实习队 3
2、特点
• 区域地质填图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综合性的基 础地质工作。具有多学科、多工种、综合性强、 服务领域广等特点。
8、野外手图
• 在野外用于填制、勾绘各种地质内容的地形底图。 是野外第一手资料。
9、实际材料图
• 将野外填的各种地质内容、地质要素、地质界线、 地质点、填图路线等转绘到相应比例尺的地形底 图上的综合地质图件。是野外第一手资料。
2013年7月11日星 期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周口店实习队 8
二、区域地质调查历史
位
闪长岩()、闪长玢岩(m)、石英闪长岩()、石英 二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细晶岩 ()、伟晶岩()、煌斑岩()。
2013年7月11日星 期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周口店实习队 18
3、地质路线布置
• 地质路线(又称填图路线):在野外工作中,为完成某项 地质任务而部署的一系列观察线路,即实际行走的线路。 野外按实际前进方向用带箭头的黄绿色线段勾绘在地形图 上,路线上标汇地质点、地质界线、产状、断层、样品号、 矿产等地质内容。路线不能穿过点(d<2mm)。
•1949年前:少数中外学者在秦岭、南岭、祁连山、天山以及
云贵高原、青藏高原等做过零星的路线地质调查,在北京西山、 江苏宁镇、湖南、江西、四川等地区填制过大、中比例尺区域 地质图;
•1949-1957年:1:100万区域地质编图和编测地质图为主,
部分省、自治区进行了1:20万区调试点;
•1958-1966年:完成了东部地区的1:100万区域地质编图和
2013年7月11日星 期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周口店实习队 27
2013年7月11日星 期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周口店实习队 24
4、地质观察点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