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课昆虫的一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教学设计遵循多元智能理论,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利用音乐歌曲导入,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寻找昆虫的特点,喜爱和表现昆虫,组织学生围绕问题展开学习探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同时,以小学美术新课标为指导,在教学中体现以下基本理念:
1.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2.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3.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
教学背景分析
(一)《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分析
本课教学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美术课标第一学段对“造型表现”给出了这样的具体要求: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吧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由此可见,在《昆虫的一家》一课中要引导学生认识昆虫的特征,运用多种手段表现昆虫的这种特征,并在一定的情景中表现昆虫的一家。
具体说来,设置“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旨在突出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淡化过于强调学科特色的倾向。本学习领域不是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是要贴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种造型方法;不仅关注学生美术作业的结果,更重视学生在“造型•表现”活动中参与和探究的过程。(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节造型表现课,让学生们了解和运用各种表现方法(绘画,泥捏,粘贴,面具和头饰)表现自然界中不同昆虫的特征,给学生参与体验和展示自我的机会.在学生掌握知识,了解昆虫特点的同时,培养孩子们实践能力和不断探索创新精神,使学生的多元智能得到发展。我在本课时选择学生运用绘画的表现方式完成教学任务.
本课在本册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本册教材是表现动物单元的一课,前面学生已经对爬行动物和鸟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表现,对抓住动物的特点进行表现是画好动物的关键有一定的认识,所以在本课抓昆虫的特征学生接触起来不是很陌生,本课是巩固孩子们表现动物特征的一课。
本课在整套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第一册《勤劳的蜜蜂和蚂蚁》一课学生已经初步接触过昆虫一词,第四册《彩蝶》一课学生将进一步巩固昆虫知识,所以本课在整套教材纵向知识技能链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三)学情分析
从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上看,通过近一年美术知识的学习,学生对形、色有了感性的认识,并能够按要求进行造型表现及涂色练习。这对表现昆虫的造型和色彩有较好的基础。
从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情况可知: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昆虫已是孩子们在生活中不常见的物象,可以说比较陌生。因此应从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以创设情景为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感受造型表现的乐趣。
从非智力因素发展的角度来看,学生对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还不是很强,兴趣保持的持久性不够,有待教师抓住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点,运用多种教学手段,随着课程的进行,学生们的兴趣逐步发展,从最初的有趣逐渐向乐趣、志趣进行发展,培养学生积极自觉、长时间的持续的强烈兴趣。
本节课容易出现的问题:
①昆虫特点表现得不够明显。
②组织画面、遮挡关系表现的欠佳。
(四)教法与学法说明
1、教法:本节课主要以感受、体验的教学方式为主,结合教师引导、讲解、演示,对学生进行启发。体验昆虫特点的丰富变化。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强直观性,创设广泛的文化情境。
2、学法:探究法和体验法为主,探究昆虫的特点,然后自主进行探究后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