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多发性大动脉炎
儿童多发性大动脉炎10例临床分析
发病机制与病理特点
发病机制
本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自身免疫、感染、遗传等因素有关。
病理特点
病变主要累及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可出现血管壁炎症、纤维素样坏死、肉 芽肿形成等病理改变。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患儿可出现乏力、发热、肌肉或关节疼痛等全身症状。局部症状可表现为受累血 管支配区域的组织缺血、缺氧表现,如头痛、头晕、晕厥等。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儿童多发性大动脉炎的预后 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
01
02
03
04
儿童多发性大动脉炎是一种严 重威胁儿童健康和生命的疾病 。
本研究通过对10例儿童多发性 大动脉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总结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 及预后情况。
结果表明,儿童多发性大动脉 炎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关 节痛等非特异性症状,部分患 者可出现血管杂音及搏动减弱 或消失等体征。
儿童多发性大动脉炎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血管炎, 具有反复发作、进展迅速、治疗难度大的特点。
结果表明,儿童多发性大动脉炎主要表现为发热 、乏力、关节痛等非特异性症状,部分患者可出 现血管杂音及搏动减弱或消失等体征。
本研究通过对10例儿童多发性大动脉炎的临床资 料进行分析,总结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 情况。
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病理学特点,采用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管 学组制定的标准进行诊断。
03
治疗方法与效果
治疗方法
激素治疗
采用口服或静脉注射激素,控制炎症反应。
免疫抑制剂
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等,辅助控制炎症。
生物制剂
如抗肿瘤坏死因子抗体等,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治疗效果及并发症
治疗效果
多发性大动脉炎最有效的饮食保健方法,多发性大动脉炎吃什么好得快
/
多发性大动脉炎最有效的饮食保健方法,多发性大动脉炎吃什么
好得快
多发性大动脉炎最实用的饮食保健方法,多发性大动脉炎吃什么好得快
一、饮食
患者适宜多吃什么?
鼓励患者多食蔬菜、水果,在坏死期间患者应给予高营养及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的补充。
患者少吃什么?
尽量减少脂肪的摄入,少量动物性脂肪,严格戒烟,少量饮酒,禁食生冷、辛辣等刺激食物。
食疗方:材料
鲤鱼1条(约750克),鲜竹笋500克,西瓜皮500克,眉豆60克,生姜、红枣适量。
功效
祛湿降浊,健脾利水。
湿脚气,症见足胫浮肿麻木,沉重无力,身重困倦,小便短少,大便不畅(量少)。
亦可用于湿性脚气病、多发性神经炎、血管神经性水肿、特发性水肿、慢性肾火、高血压病、高血脂症、单纯性肥胖等属于湿浊内盛见有上症者。
做法
1、竹笋削去硬壳,再削老皮,切片,水浸1天,鲤鱼去鳃、内脏(不去鳞),洗净;眉豆、西瓜皮、生姜、红枣(去核)洗净。
2、把全部材料放入开水锅内,武火煮沸后,文火煲2小时,调味供用。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询医生。
文章来自:39疾病百科 /dfxddmy/ysbj/。
内科学-多发性大动脉炎
【临床表现】
本病的发展大多较缓慢,亦偶有自行缓 解者。有研究对171例的统计,平均病 程为2~3年,最短者1月,最长者达20 年。
(一)全身性症状
(2)体征:
单侧或双侧桡、肱、腋、颈或颞等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上肢血 压测不出或明显减低,或两臂收缩压持续相差>20mm Hg,下 肢血压正常或增高。但很少有上肢肌肉萎缩。43%~51.5%的 患者两侧颈部、锁骨上和胸锁乳突肌外的三角区有连续性杂音或 收缩期杂音。
2.胸腹主动脉型
即下肢无脉症型,约占19.3%。
【实验室检查】
依据病史及临床表现,多发性大动脉炎 的诊断一般并不困难,有针对性采用某 些辅助检查对本病的确诊、判断疾病的 早晚、活动期抑或静止期、病变程度以 及范围有很大价值,并为治疗的选择提 供可靠的依据。
【病理】
病变的血管呈灰白色,管壁僵硬、钙化、萎缩与周围组织粘连, 管腔狭窄或闭塞,本病有两个临床阶段——早期的活动期和慢性 血管阻塞期。早期动脉病变由中层的淋巴细胞浸润和有巨细胞存 在的外膜组成,特别是在大动脉壁中的小滋养动脉及静脉部。
慢性血管阻塞期的特点是病变动脉段的纤维增生导致血管腔的阻 塞;病变呈多节段性,在两段病变之间的动脉壁可正常。晚期可 并发局部动脉瘤形成、狭窄后扩张和钙化。头臂动脉型(上肢无 脉症型)的受累动脉常为主动脉弓发出的三支大动脉,由锁骨下 动脉伸展至椎动脉开口处,造成头、眼和上肢组织缺血。
【发病情况】
本病以青少年多见,发病年龄多在5~40岁,30岁以内占70%, 女性的患病率高于男性,约为7∶1~8∶1,头臂型以女性居多, 肾动脉型男女比例相仿。
多发性大动脉炎
s n J .E r J P am el20 e 1 3 4 2 3 :5 - 3. i [ J u hr ao,0 3 Sp 0,3 (- ) 17 6 o
6 Fed n L Ag ir L, il , t 1 I elu i-1 i hbt lma J, u re Zo M e a . ntre kn 0 n iis
5 Ha wa d y r R, No s l sui TO, S a i R , e a . C r i p oe f e f cl a t 1 a d o r t i e- c v f e o i t re k n _ 0 n e t f n el u i —1 i mu n my a d a i h mi — e e f - i f e c o r i l s e a ‘ p ru c r
lu i-1 i a e h ma ah mslm t pa u s: rlt n o e kn 0 n ncd u n te ce i lq e c eai t o
4
l ortis n a oi poen k ok u mc J . o i poe i pl o rti p n p E n o t ie【 ]M l d, c Me
i t l h p r l i a tr n go a t o se t i l tto i n i y e p a a f a 4 plsy r tn mp a a in n ma s e n
id cbe ii x e y tae : rsi n cl et J . n u i ntc i sn s epes n a d e dah【 ] l r o d h  ̄ o l A t oce ho ac Bo,19 r 1 3 : 1- . r f sl T rmb V s i e i r l 9 9 Ma,9( )6 1 6
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护理策略
**营养支持**:提供合理的营 养支持,包括均衡的饮食和必 要的补充剂,以增强患者的免 疫功能和促进康复。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支持 和教育,帮助患者和家属理解 疾病,应对精神压力,促进心 理健康。
护理规范
**康复护理**: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 训练,如物理治疗、康复运动等,促进 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和提高生活质量。
**教育指导**: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关于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教育指导,包括病因 、病症、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知识,帮 助他们更好地管理疾病。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的 护理PPT课件
目录 引言 病因和病症 护理策略 护理规范
引言
引言
**背景介绍**:多发性大动脉 炎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 病,影响身体的大中型动脉, 特别是动脉壁。本PPT将介绍多 发性大动脉炎患者的护多发性大动脉炎的了 解,提供患者护理的有效策略,促进康 复和预防并发症。
病因和病症
病因和病症
**病因**:多发性大动脉炎的 具体病因尚未明确,但自身免 疫和遗传因素可能与其发病机 制有关。
**病症**:多发性大动脉炎的 典型病症包括发热、压痛、血 管壁增厚以及血管阻塞等。
护理策略
护理策略
**早期识别和治疗**:及早发现多发性 大动脉炎的症状,进行早期治疗,以减 轻炎症反应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策略
**预防并发症**: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 发展,提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动脉 瘤、血栓形成等。
护理规范
护理规范
**系统护理**:根据患者病情 制定系统化的护理计划,包括 定期观察、记录和评估患者的 症状和体征,及时调整治疗方 案。
多发性大动脉炎全攻略
多发性大动脉炎全攻略*导读:多发性大动脉炎是累及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非特异性闭塞性炎症。
又称主动脉炎综合征、主动脉弓综合征、无脉症、Takayasu病等。
……[病因]尚不明确。
目前多数认为本病可能是与链球菌、结核菌、病毒等感染有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有的患者曾检出抗主动脉抗体,但其病原作用不肯定。
在亚洲和非洲发病率较高。
多见于年青女性。
女与男之比约8:1。
[病理]病理变化主要是慢性、进行性、闭塞性炎症。
基本病变为弥漫性纤维组织增生伴有圆形细胞浸润,而以增生性病变为主。
常累及动脉全层,内膜和外膜显著增厚,中层弹力纤维变性和纤维化,管腔有不同程度的狭窄,常合并有血栓形成。
动脉壁中层破坏严重者可形成局限性动脉瘤和狭窄后扩张。
病变主要累及主动脉及其大、中分支,分支开口处常最严重。
好发部位依次为锁骨下动脉(90%);颈动脉(45%);椎动脉(25%)和肾动脉(20%)。
常为多发性,约84%患者病变侵犯2支以上动脉。
可分两个阶段:初始的活动期和后期血管闭塞期。
一、活动期约3/4的患者于青少年时发病。
起病大多缓慢,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全身不适、食欲不振、体重下降、夜间盗汗、关节痛和疲乏等。
病变动脉处可有局限性疼痛和压痛。
活动期症状可自行隐退,经过长短不等的隐匿期后出现大动脉及分支闭塞的症状和体征。
二、血管闭塞期狭窄病变血管处可有血管杂音和震颤,远端的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血压降低或测不出。
临床上根据血管受累部位可分为三型:(一)头臂动脉型(主动脉弓综合征)病变主要位于主动脉弓和头臂血管。
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堵塞时,可有不同程度的脑缺血,表现为头昏、头痛、眩晕、视觉障碍等,严重者可有晕厥。
颈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可听得血管杂音,少数伴有震颤。
眼底视网膜贫血。
当锁骨下动脉受累时,可出现患肢无力、麻木和冷感,活动后间歇性肢体疼痛。
患侧挠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血压降低或测不出,是为无脉症。
(二)主-肾动脉型病变主要累及胸腹主动脉及其分支,特别是肾动脉。
大动脉炎的分型
大动脉炎的分型
大动脉炎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影响大动脉,包括主动脉、颈动脉、肱动脉、肾动脉、髂动脉和股动脉等。
根据病变部位和临床表现,大动脉炎可分为多种类型。
1. Takayasu动脉炎
Takayasu动脉炎是一种以主动脉和颈动脉为主要病变部位的大动脉炎。
该病多见于年轻女性,临床表现包括颈部搏动减弱或消失、上肢血压降低、头晕、头痛、视力模糊等。
治疗方案包括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
2. 巨细胞动脉炎
巨细胞动脉炎是一种以颞动脉和颈动脉为主要病变部位的大动脉炎。
该病多见于老年人,临床表现包括头痛、颞动脉区域疼痛、颞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等。
治疗方案包括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
3. Buerger病
Buerger病是一种以下肢动脉为主要病变部位的大动脉炎。
该病多见于年轻男性,临床表现包括下肢疼痛、间歇性跛行、下肢溃疡等。
治疗方案包括戒烟、改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等。
4. 血管炎性肠病
血管炎性肠病是一种以肠道血管为主要病变部位的大动脉炎。
该病多见于年轻女性,临床表现包括腹痛、腹泻、便血等。
治疗方案包括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
大动脉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不同类型的大动脉炎病变部位和临床表现不同,治疗方案也有所不同。
因此,患者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同时,生活方式的改善和戒烟等措施也有助于疾病的控制和预防。
多发性大动脉炎 它的症状有哪些
多发性大动脉炎它的症状有哪些--> 多发性大动脉炎,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不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了,但是很多人对它一无所知。
下面呢,小编就给大家仔细讲解多发性大动脉炎病因,以及多发性大动脉炎饮食。
因为累计部位的不同,多发性大动脉炎的症状以及临床表现也大不相同。
下面小编就分别给大家介绍。
一、头臂动脉型大动脉炎临床症状1、可引起脑部不同程度缺血,出现头昏、眩晕、头痛、视力下降、失明、嚼肌无力、鼻中隔穿孔、面肌萎缩等。
2、脑缺血严重者可有反复晕厥、抽搐、甚至发生脑梗塞。
3、颈动脉、桡动脉脉搏减少或消失,颈部或锁骨上可听到收缩期血管杂音,有一些颤抖,但杂声响度和狭窄程度之间并不完全成正比,轻度狭窄或闭塞的动脉,噪音不明显。
二、胸腹主动脉型大动脉炎临床症状1、伴有高血压者可有头痛、头晕、心慌等症状,由于下肢缺血可出现无力、发凉、酸痛、易疲劳和间歇性跛行等症状。
2、合并肺动脉狭窄出现肺动脉高压者,则出现心慌、气短。
3、累及冠状动脉者,可出现心绞痛、心肌梗塞。
三、肺动脉型大动脉炎临床症状1、这种类型的血管病变患者主要涉及肺动脉,肺动脉周围有丰富的侧枝循环,所以缺血性症状不明显,很少出现呼吸道症状,严重损伤可能发生活动后气短、阵发性咳嗽和间歇性咳血。
2、肺动脉瓣关闭不全或肺动脉闭塞引起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大多为一种晚期并发症,约占1/4,多为轻度或中度,重度则少见;临床上出现心悸、气短较多。
3、重者心功能衰竭,肺动脉瓣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和肺动脉瓣第二音亢进,肺动脉狭窄较重的一侧呼吸音减弱。
4、本型多与胸腹主动脉型混合存在。
四、肾动脉型大动脉炎临床症状1、肾性高血压,以舒张压升高为主,血压控制不良会出现高血压脑病,脑出血。
2、一侧肾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导致肾萎缩;两侧肾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两肾萎缩并出现尿毒症。
五、混合型多发性大动脉炎临床症状1、患者血管病变范围较广,具有以上类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2、大多数患者先有局限性病变,以某种类型为主,到病变后期发展为混合型。
大动脉炎确诊标准
大动脉炎确诊标准大动脉炎(Giant Cell Arteritis,简称GCA)是一种罕见的慢性炎症性血管疾病,主要累及头部和颈部的动脉血管。
该疾病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年和老年人,特征性症状为头痛和颞动脉的压痛,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视力丧失等严重后果。
对于大动脉炎的确诊,目前临床上仍然依靠一系列的检查和标准来确定。
以下是大动脉炎的确诊标准的相关参考内容:1. 确定年龄:大动脉炎主要发生在50岁以上的中年和老年人群中,因此在确诊大动脉炎时,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年轻患者。
通常,年龄较轻的患者需要进一步进行其他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
2. 颞动脉相关症状:颞动脉的症状是大动脉炎的一个主要特征,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颞部压痛、颅内动脉炎性病变等。
在确诊大动脉炎时,临床医生需要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这些症状,并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3. 血液检查:血液检查是确诊大动脉炎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见的血液指标包括血沉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升高。
这些指标在大动脉炎患者中常常明显升高,但并非特异性指标。
因此,在进行血液检查时,还需要考虑其他相关因素,如患者是否同时存在其他疾病等。
4. 动脉活检:动脉活检是确诊大动脉炎的“金标准”。
通过手术切取患者颞动脉的组织样本,可以进一步观察动脉炎症的局部病理改变。
典型的大动脉炎组织活检结果表现为颞动脉管壁的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并有内膜增生、破坏等显著病理改变。
总结起来,确诊大动脉炎依靠多个因素的综合考虑。
上述是大动脉炎确诊的相关参考内容,其中包括年龄、头痛和颞动脉相关症状、血液检查和动脉活检等因素。
然而,为确诊大动脉炎,通常需要综合评估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以及其他可能的疾病并排查诊断,务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关检查和评估。
多发性大动脉炎
多发性大动脉炎多发性大动脉炎又名Takayasu's动脉炎,以往又称无脉症、不典型性主动脉缩窄症、主动脉弓综合症、高安病等。
本病好发于女性,据文献统计,男女发病比例大约为1:7~8,发病年龄以15~30岁多见。
本病可累及全身多处动脉,受累动脉的好发部位依次为:锁骨下动脉85%,降主动脉67%,肾动脉62%,颈动脉44%,升主动脉27%,锥动脉19%,髂动脉16%,颅内动脉15%,肠系膜动脉14%,冠状动脉9%。
近年发现肺动脉受累可达45%。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病因至今尚不明确,曾被考虑的可能因素有风湿性疾病(风湿热或系统性红斑狼疮)、感染(结核病或梅毒)、遗传因素、雌激素等。
发病机制亦不清楚。
近来认为可能是感染引起血管壁的变态反应所致。
在患者血液中α、γ球蛋白和免疫球蛋白G增高、血中抗大动脉抗体阳性,提示本病可能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范畴。
病理学研究提示:多发性大动脉炎为大动脉全层性炎症,呈阶段性分布,早期是动脉周围炎及动脉外膜炎,以后向血管中膜及内膜发展,受累动脉各层均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及弥漫性纤维组织增生,或伴有中层弹力纤维和平滑肌纤维破坏和断裂以及内膜增生、水肿,滋养血管增生、肉芽肿形成,管腔出现不同程度的狭窄,并可继发血栓形成使管腔闭塞,或伴有动脉狭窄段后的动脉异常扩张或动脉瘤形成。
病变动脉可有侧支形成。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临床表现多样,儿童以高血压、瓣膜反流、充血性心力衰竭为主要特点。
据统计,儿童出现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血沉升高表现,提示大动脉炎可能性为62%。
成年人一般可分为无脉前期(包括Ⅰ期:血管炎前期、Ⅱ期:血管炎渗出期)和无脉期(Ⅲ期:纤维化期)。
无脉前期主要为非特异症状,主要有发热、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出汗、皮肤苍白、头晕、头痛、关节痛、肌痛等;无脉期以肢体或器官缺血的症状和体症为主要表现。
根据动脉受累部位不同可分为以下几型:1.头臂动脉型病变累及锁骨下动脉、颈动脉、无名动脉,临床上出现上肢易疲劳,有疼痛、发麻或发凉感,咀嚼时面部肌肉疼痛,情绪易激动,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易惊厥、视力减退和一过性黑朦;单侧或双侧桡、肱、腋、颈或颞等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而下肢动脉搏动正常;上肢血压测不出或明显减低,或双上肢收缩压相差>2.67kPa(20mmHg),下肢血压正常或增高。
多发性大动脉炎误诊为视网膜病变
多见, 发病率 为 6 … 。在 我 国 以头臂 型 和混 合 型 为主 要病 %
变, 目前大 量 证 据倾 向 于本 病 为 自身 免 疫 病 , 病 因 不 明。 但 目前 绝大 多数专 家认 为本病 分为 2个 阶段 , 即无 脉前 期 和无 脉 期 , 血表 现是无 脉期 最 具 特 征 的 临床 表 现 , 大 多数 缺 绝 患 者确诊 时 已处于此期 。受 累血 管不 同 , 不 同器 官缺 血 的 有 症 状与 体征 , 头痛 、 厥 、 昏 、 力 减 退 、 如 晕 头 视 四肢 间歇 性 疲 劳 , 上肢血 压相 差 >1 两 0mmH 。本 例 以视 力下 降 为首 发 表 g 现 , 后 出现 晕厥 , 其 即由头臂 干 、 颈总动 脉 闭塞所 致 的缺 血 引
【 病例 】 男 ,2岁。 因 右 眼 视 物 模 糊 2个 月 , 右 眼 3 伴
红 、 1个月人 院 。查体 : 痛 血压 9 /0 mm 。双 肺 呼吸音 清 0 6 Hg 晰 , 干 、 性 哕音 , 无 湿 心界不 大 , 心率 6 / n, 4 mi 各瓣 膜听诊 区无 杂音 , 软 , 压 痛 , 、 未 触 及 , 压 痛 , 腹 无 肝 脾 无 双下 肢 无 水肿 。 眼科 检查 : 眼上 睑 活 动 自如 , 结 膜 充 血 , 膜 透 明 , 右 球 角 角膜 K P(+) 房水 不清 ty , n (+) 瞳孔 散 大 , , 对光 反 射 消失 , 虹膜 纹理 清晰 , 晶体 表 面 色 素沉 着 , 浊 不 明 显 , 璃体 混 浊 , 混 玻 视 乳头 清 , 生理 凹 陷正 常 , 斑 区 水 肿 , 网膜 可 见 出血 及 渗 黄 视
多发性大动脉炎疾病
多发性大动脉炎疾病多发性大动脉炎又称原发性大动脉炎综合征、主动脉弓综合征、无脉症。
多见于青年女性。
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多数认为本病可能是与链球菌、结核菌、病毒等感染有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多发性大动脉炎为主动脉及其分支的慢性、进行性、且常为闭塞性的炎症,临床上依据受累动脉的不同而分为不同的临床类型,其中以头和臂部动脉受累引起的上肢无脉症为最多,其次是降主动脉、腹主动脉受累的下肢无脉症和肾动脉受累引起的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也可见肺动脉和冠状动脉受累而消失肺动脉高压和心绞痛甚至急性心肌梗塞。
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确,近年来认为这是一种与免疫复合物镇静有关的自体免疫性疾病,且多数可能与某些感染有关联。
目前多数认为本病可能是与链球菌、结核菌、病毒等感染有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有的患者曾检出抗主动脉抗体,但其病因作用不愿定。
在亚洲和非洲发病率较高。
多见于年青女性,发病年龄5-45岁,男女之比约1:8。
病因多发性大动脉炎是由什么缘由引起的?疾病病因动脉栓塞主要由血栓所造成,此外,空气、脂肪、癌栓以及导管折断等异物也能成为栓子。
栓子的主要来源如下:①心源性,如风湿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及细菌性心内膜炎时,心室壁的血栓脱落;人工心脏瓣膜上的血栓脱落等。
②血管源性,如动脉瘤或人工血管腔内的血栓脱落;动脉粥样斑块脱落。
③医源性,动脉穿刺插管导管折断成异物,或内膜撕裂继发血栓形成并脱落等。
其中以心源性为最常见。
栓子可随直流冲入脑部、内脏和肢体动脉。
一般停留在动脉分叉处。
在四周动脉栓塞中,下肢较上肢多见,依次为股总动脉、髂总动脉、奈动脉和腹主动分叉部位;在亡肢,依次为肱动脉、腋动脉和锁骨下动脉。
主要病理变化有:早期动脉痉挛,以后发生内皮细胞变性,动脉壁退行性变;动脉腔内继发血栓形成;严峻缺血后6-12小时,组织可以发生坏死,肌肉及神经功能丢失。
症状多发性大动脉炎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症状体征急性动脉栓塞的临床表现,可以概括为5“P”:痛苦、感觉特别、麻痹、无脉和苍白。
对于多发性大动脉炎治疗的讨论
对于多发性大动脉炎治疗的讨论摘要:多发性大动脉炎又称无脉症或Takayasa病(TA)。
患者临床表现比较多,加上是大动脉出现病变,会导致不同的部位有闭塞以及狭窄,患者动脉扩张和动脉瘤产生,这些器官组织会有出血以及不同的症状。
此次我院对该类患者的临床病情变化进行研究分析,对患者提供比较合理的治疗以及让患者接受运动可以对患者的症状起到非常好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善,临床中患者为患者提供治疗的时候,还要对其进行运动指导,让患者获得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提供比较好的生活质量基础。
关键词:多发性大动脉炎;运动;相关因素[Abstract] Takayasu's arteritis and pulseless disease or Takayasa disease(TA).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the patients with more,and is large artery lesions appear,will lead to different parts of the occlusion and stenosis,the patients artery dilatation and aneurysm. These organs and tissues will be bleeding and different symptoms. The hospital for the patients with clinical condition change to carry on the research analysis,provide reasonable treatment for patients and let patients underwent an exercise can play very good improvement to the patient's symptoms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atients with greatly improved,in patients for patients provided for treatment,but also the were exercise guidance,let patients received individualized rehabilitation,provide a good basis of quality of life.[Key words] Takayasu arteritis;exercise;related factors1.临床资料多发性大动脉炎临床中并不多见,患者的动脉和分支会有慢性、进行性、闭塞性炎症。
儿童多发性大动脉炎诊治进展
儿童多发性大动脉炎诊治进展
谭傲雪(综述);唐雪梅(审校)
【期刊名称】《儿科药学杂志》
【年(卷),期】2024(30)1
【摘要】多发性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是一种主要累及主动脉及其重要分支,包括冠状动脉或肺动脉的慢性、肉芽肿性血管炎,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大血管
炎[1]。
据Kerr G S等[2]报道约30%TA于儿童时期起病。
由于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儿童TA延迟诊断时间约为成人的4倍[2],病死率可高达35%[1]。
近年来,对儿
童TA研究不断深入,对儿童TA的认知也不断加深。
本研究就儿童TA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特征、活动性评估、诊断及治疗进展方面作一综述。
【总页数】5页(P58-62)
【作者】谭傲雪(综述);唐雪梅(审校)
【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5.4
【相关文献】
1.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治进展国际儿童肿瘤协会亚洲分会2006年上海年会信息反馈
2.第九届全国儿童皮肤病诊疗进展学习班暨第三届皮肤血管瘤诊治和激
光治疗进展学习班通知(第一轮)3.2014年国家级第十届全国儿童皮肤病诊治进展
学习班暨第四届皮肤血管瘤诊治和激光治疗进展学习班通知4.儿童肝血管瘤的诊
治现状与进展5.儿童肝血管瘤的诊治现状与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诊断要点是什么?
专业的血管病医疗服务平台 /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诊断要点是什么?多发性大动脉炎对于人们来说是一种危害性比较大的疾病,在临床上有报道过因为多发性大动脉炎而死亡的患者,很多的人在患上多发性大动脉炎后都不能够正确的诊断出自己的疾病,而延误病情,那么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诊断要点是什么?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诊断要点是什么?
1、多发性大动脉炎大多发生于年轻病人,70%在30岁以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2、一侧或双侧桡动脉、肱动脉细弱或消失,上肢血压明显下降或测不出,而下肢血压和脉搏正常。
3、一侧或双侧颈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颈动脉部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和震颤。
4、上肢血压上升,而下肢血压下降,股动脉、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在剑突下可闻及血管杂音。
5、年轻病人高血压,在上腹部闻及血管杂音。
6、免疫学检查可见红细胞沉降率加速、抗链球菌溶血素O滴度上升以及C 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抗住动脉抗体均阳性,血清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
7、多普勒血管显像仪器、眼底检查、DSA和MRI血管造影检查可明确诊断、病变部位、范围和严重程度。
多发性大动脉炎病人的护理
护理效果评估
定期评估
定期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护理效果。
评估结果可指导后续护理计划调整。
护理效果评估
反馈机制
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收集患者和家属的意见。
持续改进护理质量与服务。
谢谢观看
何时进行护理?
出院后护理
出院后患者仍需定期复查和随访。
遵医嘱进行长期药物治疗与生活方式调整。
何时进行护理?
急性发作
如出现急性症状加重,需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及时处理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
如何进行护理?
如何进行护理? 药物管理
严格遵循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定期评估药物 效果。
监测药物副作用,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多发性大动脉炎病人的护 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多发性大动脉炎? 2. 谁需要护理? 3. 何时进行护理? 4. 如何进行护理? 5. 护理效果评估
什么是多发性大动脉炎?
什么是多发性大动脉炎? 定义
多发性大动脉炎是一种影响大血管的自身免疫性 疾病。
常见于老年人,可能导致血流受限和器官损伤。
什么是多发性大动脉炎? 病因
如何进行护理?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提供疾病知识和自我管理技巧 。
强调饮食、运动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如何进行护理? 心理支持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应对疾病带来的压 力。必要时可Biblioteka 引入心理咨询服务。护理效果评估
护理效果评估
护理目标
设定短期和长期护理目标,确保患者健康状况改 善。
目标应具体、可测量且可达成。
谁需要护理? 护理团队
护理团队通常包括护士、医生、营养师和心 理咨询师。
团队合作有助于提供全面的护理。
罕见病症的背后:儿童多发性大动脉炎病例
罕见病症的背后:儿童多发性大动脉炎病例儿童多发性大动脉炎,一种影响儿童的大动脉炎症,表现为血管壁的增厚和变硬,可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进而影响器官的血液供应。
虽然确切原因尚不明确,但可能与遗传、感染和免疫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
记得小明,一个10岁的男孩,自幼血压偏低,四肢无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病情逐渐加重,出现了呼吸困难、疲劳等症状。
多次就诊后,医生确诊为儿童多发性大动脉炎。
经过积极治疗,小明的病情得到一定控制,但需要长期服药和定期复查。
还有小花,一个8岁的女孩,自幼反复发热、咳嗽。
一次感冒后,她出现了剧烈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
紧急就诊后,医生发现小花患有儿童多发性大动脉炎,病情已经较为严重。
经过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小花的病情得到缓解,但需要密切关注。
儿童多发性大动脉炎的症状多样,包括发热、乏力、头痛、视力模糊等。
由于这些症状与其他疾病相似,容易被误诊。
因此,对于疑似病例,医生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包括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和血管功能测试等。
治疗儿童多发性大动脉炎的方法多样,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等。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控制炎症和减轻症状,包括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
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主要用于缓解血管狭窄和改善器官血液供应,包括血管扩张、支架植入等。
面对儿童多发性大动脉炎这一罕见病症,家庭和社会需要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和就诊。
医生要加强对该疾病的认识和了解,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
同时,政府和社会团体也要关注罕见疾病患者的生活,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救助和支持。
儿童多发性大动脉炎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疾病,对儿童的健康和生命造成威胁。
通过加强宣传、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我们可以更好地关爱和支持这些患儿,让他们健康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发性大动脉炎
多发性大动脉炎
多发性大动脉炎又名Takayasu's动脉炎,以往又称无脉症、不典型性主动脉缩窄症、主动脉弓综合症、高安病等。
本病好发于女性,据文献统计,男女发病比例大约为1:7~8,发病年龄以15~30岁多见。
本病可累及全身多处动脉,受累动脉的好发部位依次为:锁骨下动脉85%,降主动脉67%,肾动脉62%,颈动脉44%,升主动脉27%,锥动脉19%,髂动脉16%,颅内动脉15%,肠系膜动脉14%,冠状动脉9%。
近年发现肺动脉受累可达45%。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病因至今尚不明确,曾被考虑的可能因素有风湿性疾病(风湿热或系统性红斑狼疮)、感染(结核病或梅毒)、遗传因素、雌激素等。
发病机制亦不清楚。
近来认为可能是感染引起血管壁的变态反应所致。
在患者血液中α、γ球蛋白和免疫球蛋白G增高、血中抗大动脉抗体阳性,提示本病可能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范畴。
病理学研究提示:多发性大动脉炎为大动脉全层性炎症,呈阶段性分布,早期是动脉周围炎及动脉外膜炎,以后向血管中膜及内膜发展,受累动脉各层均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及弥漫性纤维组织增生,或伴有中层弹力纤维和平滑肌纤维破坏和断裂以及内膜增生、水肿,滋养血管增生、肉芽肿形成,管腔出现不同程度的
狭窄,并可继发血栓形成使管腔闭塞,或伴有动脉狭窄段后的动脉异常扩张或动脉瘤形成。
病变动脉可有侧支形成。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临床表现多样,儿童以高血压、瓣膜反流、充血性心力衰竭为主要特点。
据统计,儿童出现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血沉升高表现,提示大动脉炎可能性为62%。
成年人一般可分为无脉前期(包括Ⅰ期:血管炎前期、Ⅱ期:血管炎渗出期)和无脉期(Ⅲ期:纤维化期)。
无脉前期主要为非特异症状,主要有发热、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出汗、皮肤苍白、头晕、头痛、关节痛、肌痛等;无脉期以肢体或器官缺血的症状和体症为主要表现。
根据动脉受累部位不同可分为以下几型:
1.头臂动脉型病变累及锁骨下动脉、颈动脉、无名动脉,临床上出现上肢易疲劳,有疼痛、发麻或发凉感,咀嚼时面部肌肉疼痛,情绪易激动,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易惊厥、视力减退和一过性黑朦;单侧或双侧桡、肱、腋、颈或颞等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而下肢动脉搏动正常;上肢血压测不出或明显减低,或双上肢收缩压相差>
2.67kPa(20mmHg),下肢血压正常或增高。
狭窄的血管部位可听到持续性或收缩期杂音。
2.胸腹主动脉型病变累及胸主动脉或/和腹主动脉,临床上可有下肢麻木、疼痛、发凉的感觉,易疲劳,间歇性跛行;上肢血压持续增高者可有高血压的各种症状,下肢动脉一侧或双侧搏动减弱或消失,血压测不出或明显降低,上肢血压增高;腹部或肾区可听到收缩期杂音,可有左心室增大或出现急性左心衰竭的体征。
3.肾动脉型病变累及一侧或双侧肾动脉,出现持续、严重或顽固的高血压(收缩压可高达180~200mmHg),以及由高血压所引起的各种症状,四肢血压均明显增高;可有左心室增大或左心衰竭的体征,上腹部或肾区可听到收缩期杂音。
4.肺动脉型单纯肺动脉型的轻者可无明显症状,重者可有紫绀、心悸、气短;肺动脉瓣区、腋部和背部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等肺动脉高压的表现。
5.混合型病变累及上述两组或两组以上的血管。
大多数患者有明显高血压表现,其他表现随所受累血管的不同而异。
多发性大动脉炎超声表现为病变血管管壁及其内膜节段性不规则增厚,导致管腔狭窄甚至闭塞。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狭窄的血管内五彩镶嵌血流束。
多普勒超声在狭窄处可探及高速湍流动脉频谱。
若血管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且多普勒超声未探及频谱,则提示可能该段血管闭塞。
锁骨下动脉盗血是多发性大动脉炎常见并发症之一。
在椎动脉开口水平以上的锁骨下动脉发生狭窄时,同侧椎动脉的血液无法由锁骨下动脉充分供给,而由对侧椎动脉通过颅内基底动脉供给,再逆流入锁骨下动脉远端供给患侧上肢的需要,产生“虹吸作用”。
由于左锁骨下动脉直接由主动脉弓发出,较右锁骨下动脉长,且口径较右侧细,更易发生狭窄,引起盗血。
锁骨下动脉狭窄区可探及高速血流,同时同侧椎动脉血流频谱出现异常,可因盗血程度不同表现为“松鼠尾征”、双期双向动脉频谱、完全性反流等。
参考文献:
1.Band JR;Charboneav JW;Stanson AW Takayasu's arteritis carotid duplex sonographic ppearance
including color Doppler imaging 1990(11)
2.Khoroshaeva RA;Bakhritdinov FSH;Sharapov NV The comprehensive diagnosis of the aortie arch syndrome in nonspecifie aortoarteritis 1992(04)
3.方圻等现代内科学 1996
4.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5.李治安,临床超声影像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6.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TA诊治指南(草案).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