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101-02
在今天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中,提倡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要做到这些,必须在培养学生的思维上下功夫。课堂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思维最活跃的时候,往往是师生探讨一些具有创新意义的问题的时候。那么,怎样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1创设民主的和谐的问题意识,教师在课堂上要尊重并真诚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对他们的创造性的行为予以鼓励,对他们的个性表宽容,对他们的苦恼表示理解,那么,在这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问题意识才会养成,学生才会敢于质疑、善于质疑。
1.2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素质教育的主要特征就在于开发和调动学生的自信、自尊和创新意识。这要求教师把情感融入课堂,如果教学过程中缺少情感纽带的链接,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而且会影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意志的发展,只有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让学生感受到真切,他们才会”入境”,才可能引起对课文中的人物和事物的关注,进而产生审美的感情体验,一旦他们的认知活动能力随着情感而产生,学习就成了学生的主观所需,成了他们主动发展的过程,所以把情感融入课堂,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对知识探究的欲望,由此,学生的问题意识才
会在不觉中培养起来,从而使学生产生了思维意识。
2.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
2.1创造与问题相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触景生情,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观能动性,尽可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让他们在情境的潜移默化中产生疑窦,进而有解惑的欲望,这样才有思维的动力,此时学生才会表现出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效果才会好。比如:我在讲《挖荠菜》之前,利用下午第四节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操场上尽情的做游戏,等到快下课时,学生已经饿了,这时我故意拖延时间,问学生有什么感觉,他们异口同声的说”饿”,我见时机已经成熟,就布置作业,”今天晚上预习《挖荠菜》,看作者张洁饿了会怎么样,然后自己设计出问题,自己解答,看谁做得最好,明天上午检查。”
第二天我检查时发现,学生大都能抓住”饿”设计问题,比如:”作者为什对荠菜有特殊的感情?”,”作者对荠菜的特殊感情来源于何处?”等,解答的也比较得体,都能抓住”我正在长身体时,由于家里穷,所以总是感到饿,于是去偷财主的玉米,被穷追猛赶,丢了鞋子不敢回家,”“一种比饥饿更可怕的东西平生第一次潜入了我那童稚的心。。。。。。”。”饥饿是生理上的感觉,而因饥饿引发的一连窜事件,却使”我”幼小的心灵感受到了这个年龄不该感受到的人生悲苦、恐惧和孤独”。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对荠菜的感情,”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田野里长满了各种野菜”,”最好吃的是荠菜。。。。。。真是无上的美味呀!”,”荠菜对我来说,
并不只是填饱肚子的食物,它还是童年生活中美好的享受”等关键点,这样,一篇课文便很轻松的让学生加深了理解。
2.2巧妙引导、逐渐增加思维的深度。鉴于学生的知识积累、人生经历等方面的局限,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往往会处于比较肤浅的层面,这就要求教师循循善诱,引导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往纵深处发展,不可一步到位,不然,学生会难以理解和接受,这样就难以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当然也就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这与农民训练小牛拉犁有些类似,如果一开始就直接让它耕地,小牛一定会因承受不了而又蹦又跳,无法驾驭,农民很有办法,先让小牛拉它拉得动的东西,然后逐渐增加重量。教学生也是这样,特别是对那些学习程度比较差的学生,一开始要提问那些比较简单的、他们能够解决的问题,然后逐渐加深,既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又有通过努力能达到的目标。如此循环往复,学生自然十分活跃,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容易获得成功,还以《挖荠菜》为例,当我讲到”我”的孩子对采集的态度时,我问:”孩子和母亲对荠菜的态度一样吗”?学生答”不一样”,”他们为什么不一样呢”?学生一时语塞,这时我便继续引导,”他们对荠菜有母亲那种感情吗”?学生的情绪又开始活跃起来,”没有”,”为什么呢”?”他们没有像母亲那样挨过饿、吃过苦”,”他们没有母亲那样的童年”。终于,学生找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2.3适时点拨、恰如其分。孔子说”不愤不悱,不悱不发”。在学生有疑问时,教师不宜一开始就亮出答案,这就好比谜语竞猜,
如果一开始便揭出谜底,就会变得索然无味,也就失去了吸引力,所以教师要先引导学生思考,在他们百思不得其解时再加以点拨,效果往往会更好。比如:在指导学生赏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时,我先让学生泛读,领略这两句诗的意境美,然后问美在何处、为什么美?学生从语言的层面上初步感受到了诗句的美,但要他们说出为什么美、美在何处,他们却不得要领,一个个眉头紧锁。我看火候差不多了,就开始启发:”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就是说写景就是为了抒情,我们先看作者写了什么景,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学生很快就找出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了大雪后的景色。我接着问:”你们觉得把雪比作梨花,这个比喻怎么样”?学生回答:”新颖、传神、美”,我继续问:”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学生终于悟出了诗人”惊喜、好奇之情”。
3.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思维能力
3.1围绕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提问。在讲新课之前,我总是利用早自习对要讲的课文进行朗读,让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进行整体感知,进而思考。有了这个基础,我在课堂上提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比如:我在讲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时,朗读以后提出了以下问题:”你认为翁媪二人”醉里吴音相媚好”和”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的形象表现了什么?”让学生思考。在下一节上课提问时,大部分学生能够回答出:表现了农村和平、安静、自然、朴素的生活,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3.2在给学生做好知识铺垫的基础上提问,由于学生和课文作者所处的时代不同、生活环境不同,人生经历也不同,所以,要让学生一下子准确把握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是不可能的。因此,在品读文章之前要先向学生介绍作者的人生经历,文章创作的时代背景,让学生走进那个时代,从那个时代、那个环境出发去理解文章内容。有了这些准备,学生才会更好的理解文本,才会较为准确的把握文章的主题,比如:我在讲曹操的《龟虽寿》时,我先向学生介绍了曹操的人生经历,讲述了这位颇有作为的政治家以统一天下为己任,一生南征北战,历尽艰辛,既有过胜利的喜悦,也有过失败的痛苦,但他从不消极,总是积极进取,虽届暮年,还是老当益壮,不失雄心壮志。学生了解了这首诗的思想基础,自然也就把握住了诗的主题,对名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此时设问,自然会事半功倍。
3.3提问要关注学生在课文解读中的原初认识与情感体验,当学生认识还比较”单”,情感体验还不够”丰富”时,要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可通过追问、旁问与及时评价的交替进行,鼓励学生形成多样化、个性化的理解。要赋予学生求异的权利,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参与评价、讨论,开放思路,在课堂上形成一种互评互析的互动氛围,使学生认知、体验变得更加敏感丰富,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