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合集下载

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出生至3日龄阶段:
(1)确保仔猪及时吃到初乳,以获得母源抗体,增强抵抗力。

(2)固定乳头,帮助仔猪适应乳头,提高乳汁摄取效率。

(3)观察仔猪的生长发育,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2. 3日龄至3周龄阶段:
(1)逐渐添加高蛋白质的全价颗粒饲料,锻炼仔猪的胃肠消化功能。

(2)注意保暖,采用红外线保温灯等设备,确保仔猪生活环境的舒适度。

(3)加强仔猪的护理,预防疾病发生。

3. 3周龄至断奶阶段:
(1)继续锻炼仔猪的消化功能,逐渐过渡到固体饲料饲养。

(2)关注仔猪的生长发育,确保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3)加强环境清洁,预防腹泻等疾病的发生。

4. 饲养环境管理:
(1)保持圈舍清洁、干燥,防止仔猪受到污染。

(2)合理规划饲养密度,确保仔猪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3)注意观察仔猪的行为变化,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措施。

5. 疾病防控:
(1)做好疫苗接种工作,提高仔猪的免疫力。

(2)定期进行驱虫、消毒,预防疾病的发生。

(3)发现病情,要及时隔离、治疗,防止疾病传播。

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可以提高仔猪的成活率,为养猪生产奠定良好基础。

猪的健康养殖技术

猪的健康养殖技术

猪的健康养殖技术猪的健康养殖技术是保障猪群健康、提高生产效益的关键。

随着人们对猪肉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养殖业也面临着更高的技术挑战。

本文将重点介绍猪的健康养殖技术,包括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环境卫生等方面。

一、饲养管理1、合理饲料配方猪的饲料配方要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进行合理搭配,保证营养均衡。

生长期猪的主要饲料需求是蛋白质和能量,应根据猪的生长阶段确定蛋白质和能量的比例,使饲料营养充分满足猪的需求,促进猪的健康生长。

2、定时定量喂养定时定量喂养是保障猪群健康的重要措施。

定时喂养可以培养猪的饲料摄食习惯,使猪的胃肠道得到充分休息;定量喂养可以保证猪的营养摄入均衡,防止过饥或过饱引发疾病。

3、饮水管理充足清洁的饮用水对猪的健康生长至关重要。

饮水规律不仅影响着肠道的正常蠕动和物质代谢,也对猪的呼吸、体温恒定和解毒反应起着重要作用。

要确保饮水器的清洁卫生,及时更换水源,保证猪的饮水安全。

二、疾病防控1、疫苗接种定时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

常见的猪病有猪瘟、猪流感等,定期接种相应的疫苗可以有效预防这些传染病的发生,保障猪群的健康。

2、定期体检定期对猪进行体检,及时发现患病情况并进行治疗。

体检包括体温、呼吸、身体状态等多个方面,只有定期对猪进行综合体检,才能及时了解猪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疾病,做好隔离和治疗工作。

3、隔离和消毒隔离和消毒是防控传染病的有效手段。

新引进的猪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隔离观察,以确保其身体状况良好,并且防止潜在的传染病传播。

猪场的环境和设施要定期进行消毒,杀灭病原体,减少疾病传播的可能性。

三、环境卫生1、合理的圈舍设计合理的圈舍设计对猪的健康养殖至关重要。

圈舍要保持通风良好,温度适宜,湿度适中,光照充足。

床上要保持干燥,避免积水和粪便淤积,减少病原体的滋生。

2、定期清理卫生定期清理卫生是保证猪场环境卫生的基本要求。

包括清理猪舍内的粪便、残料,更换新鲜的垫料,清洗饲料槽和饮水器等。

生猪饲养技术

生猪饲养技术

生猪饲养技术
1.环境管理:猪舍温度控制、通风换气、灯光管理、消毒等
2. 饲料管理:
(1) 饲料类型:母猪和仔猪需要不同的饲料,应选择营养全面的饲料。

(2) 饲喂量:根据猪的体重和年龄、品种等因素确定合适的饲喂量。

(3) 饲喂频次:根据猪的饥饿程度,分次进行饲喂,保持定时定量。

3. 疫病防控:
(1) 定期注射疫苗,防止猪瘟、口蹄疫等猪病的发生。

(2) 定期进行体检,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治疗。

(3) 做好消毒工作,防止疫情传播。

4. 养殖密度控制:根据猪舍空间和猪的体重、品种等情况,控制养殖密度,避免猪之间挤压过度,造成压死和伤害。

5. 质量管理:加强畜产品质量控制,保持生猪的健康和安全,确保消费者对畜产品品牌的信任和满意度。

养猪技术大全

养猪技术大全

养猪技术大全第一篇:养猪技术大全猪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家畜之一,也是现代畜禽养殖中重要的一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猪肉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养猪已成为许多农户和养殖企业的重要产业。

想要养好猪,就需要掌握一些养猪技术。

下面介绍一些养猪技术的要点:1.选择好的品种猪的品种繁多,不同品种的猪适应不同的环境和饲养方式。

因此,选择好的品种对于养猪来说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常见的猪品种有黑猪、白猪、长白猪、杜洛克猪等。

养殖者应根据自己的饲养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品种。

2.建立合理的养猪场养猪场的建立对于养猪生产的影响非常大。

合理的养猪场应该建在地势较高、通风、采光好的地区,并进行防风、遮阳和防水处理。

同时,养猪场的放养密度也很重要,过高的密度容易导致猪病传播和饲料浪费。

3.掌握科学的饲养技术适当的饲养技术可以提高猪的生产效率,减少猪的死亡率。

养殖者应该掌握科学的饲养技术,保证猪的饮食和环境。

常见的饲养技术包括猪舍的通风、保暖、除臭和消毒,以及合理的饲料配比、饲料消毒等。

4.加强疾病防治养猪过程中,疾病防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为了保障猪的身体健康,养殖者应该加强疾病防治工作。

首先,要定期检查猪的身体状况,尽早发现疾病。

其次,应避免采用过度使用抗生素和激素等药物的方法,防止猪体内残留药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同时,饲养环境应保持清洁、干燥,避免猪的感染和疾病传播。

5.加强猪肉的质量管理猪肉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养殖者的收益和消费者的健康。

因此,养殖者应该加强猪肉的质量管理。

包括加强饲料管理,防止饲料受到霉菌的污染,保证猪肉的安全;采用科学的屠宰方法,保证猪肉的卫生安全;并根据市场需求,科学选择猪肉的加工和销售方式。

总之,养猪是一项技术性较高的产业。

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养猪技术,才能保证养猪的效益和猪肉的质量,从而满足人们对猪肉的需求。

养猪技术手册

养猪技术手册

养猪技术手册猪是我国重要的养殖动物之一,养猪业也是一项广泛发展的行业。

养猪技术的掌握对于养殖户来说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猪的生长发育、繁殖效果以及养猪的经济效益。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养猪技术的要点,帮助您更好地开展养猪业务。

1.种猪的选择与管理种猪的选择是养猪的关键。

需要选择健康、品种优良的种猪用于繁殖。

种猪的饲养管理要保证合理的饲料配方、稳定的饲养环境和适当的运动量。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驱虫和疾病防治,并进行定期的体重测定和营养评估。

2.仔猪的保育新出生的仔猪对温度和饲料要求较高。

饲喂新生仔猪时,应确保饲料的高能量和高蛋白质含量。

同时,保持仔猪舒适的温度环境,防止感染疾病。

饲喂前应先清洁母猪的乳头,避免乳头堵塞影响仔猪正常进食。

3.育肥猪的饲养管理育肥猪的饲养管理主要包括饲料的配制与投喂、饮水的管理、环境的控制和疾病的防治。

饲料要根据猪的生长阶段进行科学配制,并合理控制饲喂量。

饮水设施应保持清洁,保证猪群的饮水量充足。

猪舍的环境要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避免发生疾病。

4.猪的疫病防控猪是易感染病原体的动物,养殖户应加强疫病的防控措施。

常见的猪病有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蓝耳病等。

养殖户应根据猪的生长阶段进行常规的疫苗接种,加强病害监测和早期发现,严格消毒措施以防止病毒传播。

5.猪舍管理与环境控制猪舍的合理建设和管理对于养猪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猪舍的设计应考虑合理的空间布局、通风换气设施以及安全的排水系统。

猪舍内要定期清理消毒,确保猪舍内无害气体的积聚。

同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养猪技术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需要养殖户具备丰富的养猪经验和科学的管理知识。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当地的养猪环境和市场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希望本文所述的养猪技术要点能够为养殖户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并帮助您更好地开展养猪业务。

养猪饲养技术

养猪饲养技术

养猪饲养技术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兴起和养殖技术深入人心,大多数农村都已改以往的散养猪模式,现在更多的是规模化养殖。

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养猪饲养技术,一起来看看。

养猪饲养技术1饲料配比饲料配比是否科学会直接影响猪的生长速度以及猪的健康状况,所以科学配置饲料是十分必要的。

一般饲料的配比要根据猪的生长阶段进行配比。

猪的生长前期:需要20%的玉米、0.25%的食盐、4.5%的鱼粉、4%的青糖、50%的青菜、3.5%的棉饼、15%的大麦、0.5%的石粉以及2.5%的麦麸。

此种饲料配置可以使猪日增长量达到450克左右。

猪的生长中期:需要18%的玉米、0.25%的食盐、2.5%的鱼粉、8.5%的青糖、50%的青菜、2.5%的棉饼、13%的大麦、0.5% 的石粉以及5.5%的麦麸,此种饲料配比可以促进猪快速生长,日增长量约为720克。

猪的生长后期:需要15.5%的玉米、0.3%的食盐、1%的鱼粉、18%的青糖、50%的青菜、1.8%的棉饼、10%的大麦、0.5%的石粉和4.5%的麦麸。

此种饲料配比可使猪日增长量约为830 克。

猪的味觉较为发达,数据显示,猪口腔内的味觉细胞多达 1.5万个,所以饲料配比也要从其味觉入手,可以促进其唾液腺、胃腺以及胰腺的分泌,提高采食量,促进猪的生长发育。

目前在猪饲养中使用的调料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甜味料的调配。

在饲养肥猪时,需要在其每公斤的日粮中添加糖精0.05 克,这样可以增加肥猪的采食量,可以促使肥猪的日增量提高6.5%左右;在哺乳期的母猪日粮中添加糖精55ppm,可以防止母猪在哺乳期产生厌食,并且还可以提高乳汁量。

在仔猪的日龄中加入180ppm的糖精,同样能够提高仔猪的采食量,提高其日增量;二是香味料的调配。

在香味料的调配中,不能一味地使用添加剂来达到效果,而是需要适当加入脂肪和油脂等带有香味的饲料。

一般情况下,肥猪和母猪的使用量存在不同。

在肥猪的日龄中加入脂肪2.5%,可以使肥猪日增长量达到730克,并且有效提高了料重比;母猪的日粮中添加5%的脂肪,可以有效增加乳汁量。

猪要怎么养猪的饲养方法

猪要怎么养猪的饲养方法

猪要怎么养猪的饲养方法一般来说,家猪是指人类蓄养多供食用的猪种。

那猪要怎么正确饲养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猪的饲养方法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猪的饲养方法实行保护性饲养。

夏秋季节在猪舍外栽植葫芦、大瓜、窝瓜、向日葵等植物可遮荫降温,冬季推广塑料暖棚饲养技术,并定期搞好驱虫和免疫注射。

推行高密度养成猪。

冬季0.8平方米猪舍养1头育肥猪,夏季1平方米猪舍养1头育肥猪。

高密度养成猪,不仅建圈少,费用低,而且育肥猪争抢吃食。

没有活动场地吃饱则睡,爱长肉,增重快,减少饲养费用。

育肥猪超90公斤后,日增重速度明显减慢,且以脂肪沉积为主,所以越喂越不合算,而且肥肉增多,不好销售;不足90公斤屠宰,虽饲料利用率高,但因体重小而出肉率低,经济上也不合算,一般育肥猪90~120公斤屠宰最适。

品种要优。

首先要根据市场需求来选择品种。

当前,要推广多元杂交,至少要三元,最好是五元,如英国PIC猪,五系配套,生长速度快,158天可达110公斤,瘦内率66%,料肉比2.8:1。

栏舍要简。

猪舍不要造得过于豪华,达到防寒保暖通风就行了。

饲料要廉。

饲料占养猪成本的70~75%。

饲料配方要随着市场价格、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不要一成不变。

如夏季天热猪吃得少,饲料要配得营养好些。

饲料营养要均衡,以满足生长需要为宜。

防疫要严。

重视消毒,既要防止外来的疫病,又要防止粪便的污染,传播疾病,还要按免疫程序注射疫苗。

出栏要适时。

如二元猪体重达到70公斤、内三元80~85公斤、外三元95公斤、英国PIC猪105公斤时,为出栏的适时体重。

此外,生猪市场价格高时,体重相对越重越好;价格低时以体重轻些为好,减少饲料消耗,降低成本。

“倒喂法”养猪,就是针对上述的缺点并结合猪的生育规律和特点而确定的新型养猪法,该办法在小猪到中猪阶段。

即50~60千克以前用高能量高蛋白的精料为主,配用必要的饲料添加剂和少量青、绿饲料。

从中猪到出栏期,适当减少精料投入量,增加青、粗饲料,其比例为:精饲料60%,青饲料25%,粗饲料15%。

生猪饲养管理的技术要点

生猪饲养管理的技术要点

生猪饲养管理的技术要点生猪由于饲养条件有限,多圈养。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生猪饲养管理的技术要点,一起来看看。

生猪饲养管理的技术要点一、公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一)在饲养公猪时,必须时刻注意它的营养状况,使其保持不肥不瘦。

过肥的公猪整天睡觉,性欲低下,过瘦则营养不良,没有性欲。

(二)猪体应保持清洁卫生。

每天可刷拭一次猪体。

并要求每天在运动场地运动2小时左右。

此外,种公猪应单圈饲养,减少外界干扰,保持良好的性欲。

(三)种公猪的饲养应以精料为主,粗、青饲料搭配,饲料种类要求3种以上搭配。

配种旺季应加喂豆类、鸡蛋等蛋白质饲料,以提高配种能力和精液品质。

二、空怀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基本要求是保证母猪身体健康、按期发情,消除不孕因素,及时配种,提高受胎率。

配种前母猪的膘情达到6—7成为宜,太瘦或太肥的母猪对受胎都不利。

经产母猪由于哺乳,体况消瘦,应在配种前20—30天实行“短期优饲”,使其恢复体力。

三、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1、身体健康和无遗传疾患。

后备猪应是生长发育正常,精神活泼,健康无病,并来自无任何遗传疾患的家系。

猪的遗传病有多种,常见的有疝气、隐睾、偏睾、乳头排列不整齐、瞎乳头等。

遗传疾病影响生产性能的发挥,给生产管理带来不便,严重的造成死亡。

2、体形外貌的选择。

后备猪体形外貌应具有品种特征。

例如,毛色、耳型、头型、背腰长短、体驱宽窄、四肢粗细高矮等均要符合品种要求。

如长白猪毛色纯白,耳大且前倾,头小嘴长,体驱细长,后驱丰满,四肢细高,给人清秀的感觉。

3、繁殖性能的选择。

繁殖性能是种猪非常重要的性状,后备猪应来自繁殖力高的家系,并有良好的外生殖器官。

4、生长和育肥性状选择。

后备猪的生长育肥性状或者和其同窝猪的育肥性状都是挑选后备猪的依据,包括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等方面四、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1、配种后18~24天以及39~45天认真做好妊娠诊断,及时检测出复发情或未受孕的母猪。

2、配种初期的母猪应少受刺激,避免热应激,不得鞭打、追赶母猪。

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1.建立适宜的猪舍环境:猪舍应具备良好的通风与排污系统,并保持恒定的温度、适宜的湿度和透明的光照。

养殖环境的合理设计可以促进猪的生长和健康,并减少疾病的传播。

2.饲料营养平衡:猪的饲料应具备适宜的营养平衡,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元素。

合理的饲料配方能够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并降低成本。

3.健康管理: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健康检查,确保猪的健康状况。

加强疾病预防和控制,及时隔离和治疗疾病猪只,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4.适当的养殖密度:养殖密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猪只的健康状况和生长性能。

过高的养殖密度会增加疾病的传播风险,而过低的养殖密度则会造成资源浪费。

因此,选择适宜的养殖密度对猪的饲养效果至关重要。

5.合理的饲养管理:建立科学的饲养管理制度,包括定期的饲喂、水、清洁和运动等。

对不同生长阶段的猪只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方式,以满足它们的不同需求,提高生产性能。

6.处理粪便和废料:妥善处理猪只的粪便和废料是防止疾病传播和环境污染的关键。

合理排污和处理粪便能够减少气味和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7.健全的心理环境:为了提高猪只的生产效率,注意优化猪只的心理环境也非常重要。

通过提供适当的游戏和社交环境,减少猪只之间的竞争和压力,可以提高猪只的幸福感和生产性能。

8.培训和沟通:培训养殖人员的技能和知识,提高其饲养管理水平。

定期组织会议和培训,提供相互交流和共享经验的机会,促进猪的饲养管理技术的不断改进。

通过遵循以上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确保养殖企业的持续发展和盈利能力。

猪的养殖技术方法大全

猪的养殖技术方法大全

猪的养殖技术方法大全概述:掌握好科学养猪方法,是**养猪效益的关键。

说起养猪方法,其实没有人会觉得有多难,当然的确不难,但科学的方法并非每个猪场都能细致的执行下来。

因此为帮助广大养猪朋友更好的养好猪,本文接下来将为大家全面介绍猪的养殖技术方法,供参考。

一般从初生到断奶阶段的小猪称为仔猪。

仔猪出生脱离母体后,其生活环境和生理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仔猪的管理任务是获得**的成活率,**的断奶窝重,均称的个体。

(一)**仔猪成活率的关键措施1.**每窝产仔数,有利于**仔猪成活率。

据统计,每胎仔猪出生的活仔数增加1头,成活仔猪增加0.77头。

因此一定要选择繁殖力高的种猪。

2.加强对初生仔猪的护理。

⑴保暖防冻。

主要措施是用远红外线吊灯在保育箱上方或猪栏内供暖,设保育箱或保育栏,内铺垫草,隔寒保暖;利用暖床保暖;或产房内设暖气保暖。

⑵防压防踩。

主要措施是在猪产床靠墙面用木棍或钢管制成距离20—30厘米的护仔栏,以防母猪躺卧时压死仔猪。

另外吃乳后将仔猪放入护仔箱内取暖防压。

⑶固定乳头。

目的是使仔猪有秩序地在各自的乳头上吃乳,帮助弱小仔猪尽早吃上初乳。

在固定乳头时,将弱小仔猪固定在前面的乳头上,因为前面后的乳头泌乳量多,弱小仔猪可得到充足的奶水,生长发育快,有肋于获得均匀一致的断奶个体,**断奶窝重。

一般固定乳头在开始的2—3天内连续按编号或颜色固定**成功。

⑷寄养与并窝。

当出现产仔过多或过少时,或母猪生病无奶时,需要并窝式寄养。

一般并窝或寄养的仔猪应与原窝猪产期接近,相差不过3天,以免导致大欺小,强欺弱,发育不均的现象。

**是吃过亲生母猪的初乳。

并窝寄养时将“寄母”的奶水或尿液涂在代哺育仔猪身上,使其气味相投。

(二)哺乳仔猪的饲养技术1.**仔猪出生重的关键措施⑴加强对母猪的选择。

这种选择包括遗传上的选择,从产仔数多,初生重大的窝仔中选择发育好、乳头多,排列整齐,**乳头,瞎乳头,体型好的仔猪做种用。

要定期更新,保持正常年龄结构,一般年更新率为20%—30%为宜。

养猪养殖技术介绍

养猪养殖技术介绍

养猪养殖技术介绍
养猪养殖技术是一门复杂的技术,需要猪场经营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养猪养殖技术介绍:
1. 饲料管理:猪的饲料是养殖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需要根据猪的品种、年龄、体重等因素选用合适的饲料。

同时,还要注意饲料的质量和储存方式。

2. 环境管理:猪舍的环境对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需要保证猪舍的温度、湿度、通风等环境因素处于合适的范围内。

3. 疾病防治:猪的疾病防治是养殖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需要经常对猪进行疫苗接种、常规体检和治疗。

同时,还要注意猪舍的卫生和消毒。

4. 猪群管理:猪群管理是猪场经营者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需要根据猪的品种、年龄、体重等因素进行合理的分群和饲养。

5. 猪的生产管理:猪的生产管理包括配种、妊娠、分娩、断奶等环节,需要掌握相应的技术和知识。

同时,还要注意对母猪的营养管理和健康监测。

总之,养猪养殖技术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猪场经营者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取得更好的养殖效益。

- 1 -。

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杭州农科院

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杭州农科院

妊娠中期(妊娠30~85天) 调节母猪体型,采食量为5斤左右
妊娠85~95天
使乳腺最大限度的发育,采食量为4斤左右
妊娠95~112天
最大限度提高胎儿体重,采食量为6斤左右
8
三、妊娠母猪饲养管理
2、妊娠母猪的日常管理 ①选择合适的饲养方式: A、小群饲养:妊娠前期将配种期相近、体重大小和性情强弱相近的3~5 头母猪在一圈饲养,到妊娠后期最好每圈饲养2~3头。 B、单栏饲养(限位栏饲养):将妊娠母猪饲养在宽60cm、长2.1m的限 位栏内,最好结合地面设计成半漏缝或全漏缝地板。 C、小群加限位饲养:在小群饲养的基础上,设置限位喂料槽,结合以 上两种方式的优点而具有良好的饲养效果。
肉猪来源不同,合群时经常出现剧烈的咬架、相互攻击、强行争食 等不利行为,而原窝饲养已形成群居秩序,不会产生上述行为,对肉猪 生产有利。但在仔猪整齐度稍差的情况下,必须分群、并窝,使同一群 个体的大小应尽量一致,个性间体重差异不超过2~3kg,分群并窝应在 傍晚和夜间进行。 6、消灭僵猪提高出栏率
在饲养过程中遇到有僵猪可以按以下方法加强饲喂: ①把大群中的僵猪挑出来,重新组群,单独喂养; ②治疗慢性疾病:(如气喘病、慢性肠炎等)与寄生虫病; ③加喂健胃药; ④每日每头加喂优质鱼粉50~100克,或加喂豆粕、青绿饲料也行。
10
四、哺乳母猪饲养管理
哺乳母猪饲养关键是要让母猪采食量最大化,防止母猪掉膘。 1、产前准备 ①产房要求:温度在20~22度,相对湿度为65~75%为宜。 ②产房清洗消毒:在母猪产前的10~15天将产房冲洗干净,再用2~3%来 苏儿或烧碱水溶液进行消毒,墙壁用石灰粉进行粉刷,经干燥一两天以 后再使用。 ③进行消毒,猪体的清洁消毒:母猪应在产前5~7天赶入产房,进产房 前应对猪体进行清洁消毒,用温水擦洗腹部、乳房及阴门附近,然后用 2~5%的来苏儿或0.1%的新洁尔灭或0.1%的高锰酸钾进行消毒。 ④接产用具及药品准备:包括母猪产仔记录表格、照明灯、擦布、剪刀 、5%的碘酒、结扎线(浸泡在碘酒中),剪齿钳,保暖电热板或保温 灯、乳猪保温箱等。

猪的饲养技巧猪的饲养与管理

猪的饲养技巧猪的饲养与管理

猪的饲养技巧猪的饲养与管理挑选土猪苗子时一定要选好是正宗的土猪苗。

当然,自家土母猪产的最放心不过了。

土猪的生活的场地是一个敞开的周围有围栏的空地最好。

当然,如果没有,也可以圈养,把土猪关在猪圈里。

保证猪圈周围无任何污染。

包括水污染,气体污染等。

猪的饲料的把关要严格。

将无污染,未撒过农药的粮食,如玉米,红苕苗,厚皮菜等用来喂猪。

当然,如果要使主人放心,最好自己栽培这些粮食。

要给猪充分的活动空间和时间。

这样猪的肉质才更结实。

注意防病虫害。

如果猪生病可以找专业医生看,并将其隔离。

猪的饲养管理技巧根据种母猪不同的生理阶段,实行空怀、妊娠、哺乳分阶段的饲养。

(1)空怀母猪的饲养管理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做好管理工作:①控制膘情,促使及时发情配种:俗话说“空怀母猪七八成膘,容易怀胎产仔高”。

因此,应根据断奶母猪的体况及时调整日粮的喂给量。

采用并窝饲养、公猪诱情、药物催情的办法,都可以促使空怀母猪及时发情排卵。

②做好母猪的发情鉴定和适时配种工作:发倩母猪的典型表现:一是外阴部从出现红肿现象到红肿开始消退并出现皱缩,同时分泌由稀变稠的阴道粘液;二是精神出现由弱到强的不安情况,来回走动,试图跳圈,以寻求配偶;三是食欲减退,甚至不吃;四是从开始时的爬跨其他母猪,但不接受其他母猪的爬跨,到能接受其他母猪的爬跨;五是开始时按压其背部还出现逃避的现象,但随后则会变得安稳不动,出现“呆立反射”现象。

一般认为,母猪出现“呆立反射”现象,适于首配,隔8~10小时再配一次,这样能做到情期受胎率高且产仔数也较多。

(2)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受精是妊娠的开始,分娩是妊娠的结束。

饲养妊娠母猪的任务:一是保证胎儿在母体内得到正常发育,防止流产;二是确保每窝都能生产大量健壮的、生活力强的、初生重大的仔猪。

三是保持母猪中上等体况,为哺乳期储备泌乳所需的营养物质。

我国群众养猪有“母猪怀孕抓两头”的经验,是很有道理的。

母猪怀孕最初一个月有两个胚胎死亡高峰期,一个是在配种后的9~13天,是受精卵的着床期;另一个则是在受精后的第三周左右,为胚胎器官的形成分化期。

生猪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生猪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生猪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生猪饲养是农村养殖业的重要一环,对于提高农民收入、保障肉类供应意义重大。

为了确保猪的健康成长,提高生猪的养殖效益,以下是一份生猪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希望对养殖户有所帮助。

1. 猪舍建设与环境管理:
- 确保猪舍的采光、通风和温度适宜,保持舒适的生活环境。

- 猪舍应保持干燥,定期清理猪圈和更换稻草或麦秸。

2. 饲料管理:
- 猪的饲料应合理搭配,包括糙米、豆粕、鱼粉、蔬菜等,以满足其营养需求。

- 建议配饲专业饲料,避免给猪投喂过多废弃食品,以防疾病传播。

3. 疫病预防:
- 做好疫苗接种,根据当地疫情情况及时接种猪瘟热、猪链球菌等疫苗。

- 注意隔离新引进的猪只,检查其健康状况。

- 定期消毒猪舍,防止疫病的传播。

4. 猪只管理:
- 注意猪只的生长情况,及时测定体重,掌握生长速度。

- 定期检查猪只的精神状态,发现异常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 定期清洗猪只身体,防止寄生虫感染。

5. 生产监控:
- 追踪记录猪只的生长状况、疫苗接种情况、饲料投喂量等。

- 根据记录结果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措施,提高养殖效益。

6. 饲养员培训:
- 饲养员应具备基本的养殖知识和管理技能,定期进行培训。

- 培养员工爱岗敬业的精神,加强团队协作,共同实现养殖目标。

通过科学的管理和规范的操作,可以有效减少生猪饲养过程中的
疾病发生率,提高猪只的养殖效益,并且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希望养殖户在生猪饲养过程中,能够严格按照以上规程进行操作,以
确保猪只的健康和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种猪饲养管理要点

种猪饲养管理要点

种猪饲养管理要点以下是 9 条关于种猪饲养管理要点:1. 种猪的饮食可得讲究啊!就像人一样,得吃得健康有营养。

你想想啊,咱要是天天给它吃些没营养的东西,它能长得壮实吗?所以啊,要给种猪提供优质的饲料,并且要注意搭配合理,可不能随便糊弄。

例子:比如玉米、豆粕这些都不能少啊!2. 环境卫生那是超级重要的呀!这就好比我们住的屋子,脏兮兮的谁能舒服呢?把猪舍打扫得干干净净,定期消毒,让种猪有个舒适干净的环境,它们才能心情好,长得好呀!例子:你看看那脏脏的猪舍,猪能开心吗?3. 种猪得有适量的运动呀!你不运动身体能好吗?给它们点空间,让它们溜达溜达,这样才能身体倍儿棒,繁殖能力也更强呢!例子:你总不能让种猪整天窝在那不动弹吧!4. 你可别小看了温度和湿度哦!这对种猪来说可跟咱们对天气的感受一样重要呢。

太热或太冷,太干或太湿都不行,得调节好。

例子:不然种猪都要闹情绪咯!5. 疫苗接种可不能忘啊!这就好像给种猪穿上了一层保护衣,能预防好多疾病呢。

不打针,万一病了可咋办呀!例子:你想想,不打疫苗多危险啊!6. 种猪也需要关爱啊!时常去看看它们,观察一下状态,要是发现不对劲,赶紧处理呀。

这就跟照顾孩子似的,得精心点。

例子:你难道对它们不管不顾吗?7. 配种时间可得把握好呀!太早或太晚都不行,这可是技术活呢。

例子:就像约会一样,得掐准时间,哈哈!8. 注意种猪之间别打架呀!要是它们闹起来,那可不得了。

所以要合理安排空间,减少冲突。

例子:你见过打架打得头破血流的种猪吧,多吓人!9. 要时常检查种猪的身体状况,就像我们每年都要体检一样。

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可别等出了大毛病才着急呀!例子:等病入膏肓了,那就来不及啦!总之,种猪饲养管理可马虎不得,用心对待,它们才能好好给咱创造效益呀!。

猪的饲养管理猪饲养管理的技术

猪的饲养管理猪饲养管理的技术

猪的饲养管理猪饲养管理的技术(1)一贯育肥法将肉猪整个饲养期分成两个阶段,即前期20~60千克,后期60~100千克;或分成三个阶段,即前期20~35千克,中期35~60千克,后期60~100千克。

各期采用不同营养水平和饲喂技术,但整个饲养期始终采用较高的营养水平,而在后期采用限量饲喂或降低日粮能量浓度方法,可达到增重速度快,饲养期短,肉猪等级高,出栏率高和经济效益好的目的。

(2)肉猪原窝饲养(3)饲料调制和饲喂科学地调制饲料和饲喂,对提高肉猪的增重速度和饲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有着重要意义.①饲料调制:饲料调制原则是增强适口性,提高饲料转化效率。

②饲喂方法:自由采食与限量饲喂两种饲喂方法,前者日增重高,背膘较厚;后者饲料转化效率高,背膘较薄。

为了追求高的日增重用自由采食方法最好,为了获得瘦肉率较高的胴体采用限量饲喂方法最优。

如果肉猪为三元杂交猪或杂优猪,采用自由采食法,日粮稍加调整则也可以获得高的日增重和优等级胴体。

肉猪前期采用自由采食,后期限制能量饲料饲喂量,则全期日增重高,胴体脂肪也不会沉积太多。

限量饲喂方法的饲喂次数,应按饲料形态,日粮中营养物质的浓度,以及肉猪的年龄和体重而定。

在小猪阶段,日喂次数可适当增加,以后逐渐减少。

一般前期日喂4次,中期3次,后期以2次为宜。

(4)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肉猪的饮水量随体重、环境温度、日粮性质和采食量等而变化,一般在冬季,肉猪饮水量约为采食风干饲料量的2~3倍或体重的10%左右;春秋季约为4倍或16%左右;夏季约为5倍或23%左右。

饮水的设备以自动饮水器最佳。

(5)调教①限量饲喂要防止强夺弱食:当调入肉猪时,要注意所有猪都能均匀采食,除了要有足够长度的食槽外,对喜争食的猪要勤赶,使不敢采食的猪能得到采食,帮助建立群居秩序,分开排列,同时采食。

②采食、睡觉、排便三角定位,保持猪栏干燥清洁:通常运用守候、勤赶、积粪、垫草等方法单独或几种同时使用进行调教。

例如:当小肉猪调入新猪栏时,已消毒好的猪床铺上少量垫草,食槽放人饲料,并在指定排便处堆放少量粪便,然后将小肉猪赶人新猪栏。

猪饲养管理技术ppt课件

猪饲养管理技术ppt课件
6
猪的行为特点
4.争斗行为 争斗行为包括进攻、防御、躲避和守势等,
生产中见到的争斗行为主要是为争夺群体 内等级、争夺地盘和争食。 密度太大、饲槽短窄、单位空间下降时采 食或游戏中的争斗行为会明显增加,当饮 水供应不足,钙、磷、铜、铁等矿物质缺 乏,或潮湿、拥挤或疥癣、虱子寄生或季 节转换,毛孔发痒或有病猪在群中发出异 味或陌生的异地猪合群均可引发争斗行为。 猪只争斗主要表现为咬头、咬尾或啃其他 部位,发现争斗要查明原因及时采取措施。
4猪的Biblioteka 为特点2.排泄行为猪属于喜欢清洁的一类家畜。在条件许 可的情况下,家猪很自然的将生存空间 划分为采食区、躺卧区和排泄区。
当猪圈过小、猪群密度过大时导致饲养 空间狭小,没有一定的功能分区,无法 使猪表现出集中排泄。
当环境温度过高时,猪遍地排泄以求降 低温度。
5
猪的行为特点
3.群居行为
10
猪的行为特点
7.活动与睡眠 猪是多相睡眠动物。一天内活动与睡眠交
替几次,猪睡眠时全身肌肉松驰,发出鼾 声,仔猪昼夜休息时间平均60%~70%, 种猪70%,母猪80%~85%,肥猪为70 %~85%。休息高峰在半夜,清晨休息最 少。
11
猪的行为特点
8.探究行为 探究行为包括探查活动和体验行为。猪通
3
二、猪的行为特点
1.采食行为
拱土觅食是猪的 突出特征。 猪的采食具有选择性,喜爱甜食,由于初生仔
猪就喜爱甜食,所以人工诱食补料要加糖,仔 猪蔗糖酶不发达,最好是乳糖和葡萄糖。颗粒 料和粉料相比,猪爱吃颗粒料;干料与湿料相 比,猪爱吃湿料(一般一斤料加一斤水)。 猪采食时有抢食、争食行为,单栏与群养相比, 群饲的猪比单饲的猪吃得更多、更快,而生长 也更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的饲养管理技术第一节肉猪生产一.仔猪的培育哺乳仔猪饲养管理的任务是使哺乳仔猪获得最高的成活率和最大的断奶重。

仔猪成活增重的饲养关键措施(1)抓好仔猪初生、开食补料、旺食关早吃初奶,固定乳头仔猪出生时缺乏先天性免疫力,而母猪初乳中富含免疫球蛋白等物质,可以使仔猪获得被动免疫力;初乳中蛋白质含量高,且含有轻泻作用的镁盐,可促进胎粪排出;初乳酸度较高,可弥补初生仔猪消化道不发达和消化腺机能不完善的缺陷;初乳的各种营养物质,在小肠内几乎全被吸收,有利于增长体力和御寒。

因此,仔猪应早吃初乳,出生到首次吃初乳的间隔时间最好不超过2小时。

仔猪天生有固定乳头吸乳的习惯,开始几次吸食某个乳头,一经认定就不肯改变。

如不人为干预,强壮的仔猪就先占领最前边的乳头,而弱小的仔猪难以占到理想的乳头,因此,必须人工辅助固定。

一般可让仔猪先自寻乳头,再对弱小和强壮的仔猪作个别调整。

抓开食仔猪开口吃料叫开食。

仔猪2周龄后母乳即不能满足仔猪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求。

解决办法就是补给高营养的乳猪料。

同时,提早补料可以锻炼仔猪的消化器官及其机能,促进胃肠发育,防止下痢,为断奶打好基础。

一般在5~7日龄时开始诱食,可在仔猪吃奶前,将料涂在母猪乳头上;或将炒香的高粱、玉米或大小麦撒在干净地面上,让母猪带仔舔食;也可在乳猪料中加调味剂如乳猪香,让仔猪自由采食。

补料由少到多,逐日增量。

在训练仔猪开食的同时,应训练仔猪饮清洁水,否则仔猪就会饮脏水或尿液,导致下痢。

(C)抓旺食仔猪20日龄以后随着消化机能渐趋完善和体重的迅速增加,食量也大增,进入旺食阶段。

为了提高仔猪的断奶重和断奶后对成年猪饲料类型的适应能力,应加强这一时期的补料。

此时必须喂给接近母乳营养水平的配合料,才能满足仔猪快速生长的需要,要求高能量、高蛋白、营养全面、适口性好、容易消化,每千克饲料含粗蛋白18%以上,必需氨基酸品种齐全,赖氨酸达1.15%以上。

仔猪进入旺食阶段,可适当增加喂食次数,每天5~6次,注意夜间补料一次。

(2)加强保温,防冻防压初生仔猪的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冬季或早春寒冷季节应做好猪舍的防寒保暖工作。

常用红外线灯、暖床、电热板等办法给予加温。

最初每隔1小时让仔猪哺母乳一次,逐渐延至2小时或稍长时间,3天后可让母猪带仔哺乳。

仔猪在出生后2~3天,行动不灵活,同时母猪体力也未恢复,初产母猪又常缺乏护仔经验,常因起卧不当压死仔猪,所以栏内除安装护仔栏外,还应建立昼夜值班制,注意检查观察,做好护理工作。

(3)均窝寄养生产中常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需进行仔猪寄养工作。

寄养的原则是要有利于生产,两窝产期不超过三天,个体相差不大,要选择性情温顺、泌乳力好、母性强的母猪负担寄养的任务。

(4)预防仔猪黄白痢可在母猪妊娠后期,按要求注射疫苗。

也可采用其它方法防止初生仔猪的黄白痢。

(5)补铁和硒补铁有很多方法:A 生后7天颈部肌肉注射2~3毫升铁钴合剂;B 生后3日肌肉注射右旋糖酐铁;C 红土补铁,在圈内放一堆红土,任其舔食等。

(6)剪牙初生仔猪有尖锐的犬齿,用于取食、自卫和攻击。

因此可能会咬破其他仔猪的头脸及母猪乳房和乳头等,为避免这些伤害,于出生后第一天要修剪这些牙齿。

(7)断尾通常在出生后第一天断尾以阻止相互咬尾。

一般用手术刀或锋利的剪刀剪去最后3个尾椎即可,并涂药预防感染。

(8)仔猪断奶的时间与方法应根据猪场性质、仔猪用途及体质、母猪的利用强度及仔猪的饲养条件而定。

一般猪场可35或45日龄断奶,饲养条件好可以实行21~28日龄断奶。

美国现推行的14—20天断奶、并隔离,称为早期隔离断奶(SEW)。

断奶方法有三种:A 一次断奶:也称果断断奶法,即当仔猪达到预定断奶日期时,断然将母仔分开的方法。

由于断奶突然,极易因食物及环境突然改变而引起消化不良性拉稀,因此,可在断奶的最初几天将仔猪仍留在原圈饲养,饲喂原有的饲料,采用原有的饲养管理方式。

此法虽对母仔刺激较大,但因方法简单,便于组织生产,所以应用较广,规模养猪场常采用该断奶方法。

B分批断奶:即按仔猪的体质发育及用途分先后陆续断奶。

一般是发育好、食欲强、体重大的仔猪先断奶,弱小的及要留作种用的仔猪后断奶,适当延长其哺乳期,以促进发育,故称加强哺乳法,缺点是断奶时间拖长,不利母猪发情配种。

一般农户养猪可以采取此法断奶。

C 逐渐断奶法:是指逐渐减少哺乳次数,即在仔猪预定断奶日期前4~6天,把母猪与仔猪分开,然后每天定时让母猪给仔猪哺乳,次数逐日减少,如第一天哺乳4~5次。

第二天减少到3~4次,经3~4天即可断奶。

此法可避免母猪和仔猪遭受突然断奶的刺激,对母仔均有好处,缺点较麻烦,增加工作量,故采用较少。

(二)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断奶仔猪也叫保育仔猪,它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虽然比新生仔猪明显增强,但较成年猪仍有很大的差距。

因此,这个时期的饲养管理主要是控制猪舍环境及猪群内环境,减少应激,控制疾病的发生。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刚断奶时仍要用乳猪料饲喂1周左右,但不可让其吃得过饱,做到饲喂每次量少,每天次数多。

有利于仔猪增重和预防下痢。

然后通过10~14天的时间,逐步过渡到全部换用仔猪料。

第二,断奶仔猪对温度的要求仍很高,因此,断奶猪舍一定要有保温箱,在箱的底部可铺上一层干燥洁净的木板。

第三,断奶仔猪可以原窝养育,也可根据仔猪大小进行重新分群。

食槽要符合要求,并保持充足的饮水。

第四,仔猪在饲喂配合饲料及温、湿度合适的情况下,仍可能有相互咬斗的现象,这是仔猪的天性,可在圈栏内吊上橡胶环、铁链及塑料瓶等,让其玩耍,以分散注意力,减少互咬现象。

第五,不管采用双列式还是单列式,舍内均应保持通风、干燥,定期清扫,以保持舍内清洁卫生,防止蚊蝇滋生,减少有害气体含量。

二.肉猪的饲养管理(一)一贯育肥法将整个饲养期分成两个阶段,即前期20~60千克,后期60~100千克;或分成三个阶段,即前期20~35千克,中期35~60千克,后期60~100千克。

各期采用不同营养水平和饲喂技术,但整个饲养期始终采用较高的营养水平,而在后期采用限量饲喂或降低日粮能量的方法,可达到增重速度快,饲养期短,肉猪等级高,出栏率高和经济效益好的目的。

(二)原窝饲养猪是群居动物,来源不同的猪并群时,往往出现剧烈的咬斗,相互攻击,强行争食,分群躺卧,各据一方,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猪群生产性能的发挥,个体间增重差异可达13%。

而原窝猪在哺乳期就已经形成的群居秩序,小猪期仍保持不变,这对肉猪生产极为有利。

但在同窝猪整齐度稍差的情况下,难免出现些弱猪或体重轻的猪,可把来源、体重、体质、性格和吃食等方面相近似的猪合群饲养,同一群猪个体间体重差异不能过大,在肉猪(前期)阶段群体内体重差异不宜超过2~3千克,分群后要保持群体的相对稳定。

(三)饲料调制和饲喂科学地调制饲料和饲喂,对提高肉猪的增重速度和饲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有着重要意义.A 饲料调制:饲料调制原则是增强适口性,改善饲料利用率。

B 饲喂方法:自由采食与限量饲喂两种饲喂方法,前者日增重高,背膘较厚;后者饲料利用率高,背膘较薄。

为了追求高的日增重用自由采食方法最好,为了获得瘦肉率较高的胴体采用限量饲喂方法最优。

如果为三元杂交猪,采用自由采食法,日粮稍加调整,则也可以获得高的日增重和优等级胴体。

前期采用自由采食,后期限制能量饲料饲喂量,则全期日增重高,胴体脂肪也不会沉积太多。

限量饲喂的方法和饲喂次数,应按饲料形态,日粮中营养物质的浓度,以及年龄和体重而定。

在小猪阶段,日喂次数可适当增加。

以后逐渐减少。

一般前期日喂4次,中期3次,后期以2次为宜。

(四)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猪的饮水量随体重、环境温度、日粮性质和采食量等而变化,一般在冬季,肉猪饮水量约为采食风干饲料量的2~3倍或体重的10%左右,春秋季约为4倍或16%左右;夏季约为5倍或23%左右。

饮水的设备以自动饮水器最佳。

(五)调教限量饲喂要防止强夺弱食,当调入肉猪时,要注意所有猪都能均匀采食,除了要有足够长度的食槽外,对喜争食的猪要勤赶,使不敢采食的猪能够采食,帮助建立群居秩序,达到分开排列,同时采食的目的。

采食、睡觉、排便三角定位,保持猪栏干燥清洁:通常运用守候、勤赶、积粪、垫草等方法单独或几种同时使用进行调教。

例如:当小肉猪调入新猪栏时,已消毒好的猪床铺上少量垫草,食槽放入饲料,并在指定排便处堆放少量粪便,然后将小猪赶入新猪栏。

发现有的猪不在指定地点排便,应将其散拉的粪便铲到粪堆上,并结合守候和勤赶,这样,很快就会养成三角定位的习惯。

做好调教工作,关键在于抓得早,抓得勤。

(六)去势、防疫和驱虫去势:我国猪种性成熟早,一般多在生后35日龄左右,体重5~7千克时进行去势。

近年来提倡仔猪生后早期(7日龄左右)去势,以利术后恢复。

目前我国集约化养猪生产以饲养国外引进猪种的幼母猪,多数不去势,公猪采用早期去势,这是有利肉猪生产的措施。

但我国地方猪种和含有地方猪种血源的杂种猪,因性成熟早,幼母猪必须去势,以免影响肉的品质。

防疫:预防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猪口蹄疫、仔猪副伤寒和病毒性痢疾等传染病,必须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

驱虫:猪的寄生虫主要有蛔虫、姜片吸虫、疥螨和虱子等体内外寄生虫,通常在90日龄或购回仔猪上圈2个星期后进行第一次驱虫,必要时在135日龄(四个月)左右时再进行第二次驱虫。

服用驱虫药后,应注意观察,若出现副作用时要及时解救。

驱虫后排出的粪便,要及时清除并堆制发酵,以杀死虫卵防止再度感染。

第二节种猪的饲养管理一.后备公猪的饲养管理为了培养优秀的种公猪,应从小开始加强饲养管理。

准备留作种用的小公猪,最好在其他仔猪断奶后,再随母猪多吃1~2周母乳,使幼龄公猪发育得更好些。

断奶后,可根据其生长发育情况,供给必要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

饲养标准要在同窝仔猪的基础上提高10%~20%。

后备公猪必须与其他仔猪隔开饲养,后备公猪每天应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适当的运动。

二.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对后备母猪的饲养既要使其正常地生长发育,又要保持适宜的体况,正常的生殖功能。

发育良好的后备母猪8月龄可达成年体重的50%左右,因此,适宜的营养水平是后备母猪正常生长发育的保证,营养水平过高或过低会对后备母猪的种用价值造成不良影响。

过高,会使母猪过肥,影响排卵,发情周期出现异常,妊娠率下降;过低,则使母猪生长发育受阻,总的繁殖成绩下降。

在饲养技术上,5月龄以前的青年母猪,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旺盛期,日粮应营养全面,以满足正常发育的需要,喂量也应充足。

在管理上,注意猪舍通风,对地面、用具、食槽等消毒,使母猪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并按时驱虫和预防。

三.种公猪的饲养管理良好的饲养管理和完善的饲料营养能促进种公猪健康和提高配种利用能力。

(一)日粮和饲喂技术对于采用季节性产仔和配种的猪场,在配种季节到来之前45天,要逐渐提高种公猪日粮的营养水平,最终达到配种期饲养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