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ppt
合集下载
202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稳定性
1.信息概念:通常将可以传播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与信号等称作信息 2.信息三要素: ①信息源——信息产生的部位; ②信道——信息传播的媒介,如空气、水及其他介质; ③信息受体——信息接收的生物或其他部位; 3.常见的信息受体:
动物的眼、鼻、耳、皮肤; 植物的叶、芽以及细胞中的特殊物质(如光敏色素); 4.信息传递: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群之间,以及它们内部都有信息的产生与交换,能够形成信息传递, 即信息流; 5.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包括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吗? 不包括 6.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有 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 7.昆虫、鱼类以及哺乳类等生物的体内存在传递信息的 化学物质————信息素 8.含羞草的“害羞”算行为信息吗? 不算,行为信息的来源为动物 9.分别说出信息传递在不同水平中的作用※※※: ①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②种群: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③群落和生态系统: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2)信息只能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 ) 提示:捕食者也会向被捕食者传递信息。
(3)信息传递过程中伴随着一定的物质和能量的消耗。( √)
有利于种群的繁衍
(4)在生态系统中,某些植物在长日照条件下才开花,说明信息传递有利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 )
(5)花香引蝶和孔雀开屏都属于物理信息。( × ) 提示:花香引蝶属于化学信息,孔雀开屏属于行为信息。
水(3×10-12)
度
再次理解:物质循环的全球性和循环性 1.生物圈是不是一个在物质上自给自足的系统?为什么? 课后题P67-拓展应用
是。因为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非生物环境的总和,通过物质循环构成一个物 质上自给自足的系统 思维判断1:任何一个生态系统,物质可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而不依赖于系统外的供应。× 思维判断2:比生物圈小的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不能独立进行物质循环。√ 思维判断3:任何生态系统,能量逐级递减,且单向流动不循环,必须从系统外获得能量√。 2.同碳元素一样,氮元素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也是不断循环的。为什么还要往 农田中不断的施加氮肥呢? ①农田土壤中含氮量不足以使作物高产 ②农产品不断从农田生态系统输出,其中的氮元素并不能都归还土壤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课件(人教版):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7.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关系
项目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信息传递
全球性、循 特点 _单__向__流__动__、__逐__级__递__减__
环性
往往是双向的
范围 途径
食物链(网)的各营养级 整个生物圈 __食__物__链__和__食__物__网___
(μg·kg-1)
21.0
37.9 19.4
乌鳢 124.4
注:鲫鱼主要以植物为食,乌鳢为肉食鱼。
不同成分 水 底泥 水生植物 浮游动物 底栖动物 鲫鱼
DDT浓度/
0.1 0.7
6.3
(μg·kg-1)
21.0
37.9 19.4
乌鳢 124.4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内DDT浓度越高
第7课时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课标要求
1.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不断循环的 规律。 2.举例说明利用物质循环,人们能够更加科学、有效地利用生态系 统中的资源。 3.阐明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地富集的现象。 4.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物理、化学和行为信息的传递对生命活动的 正常进行、生物种群的繁衍和种间关系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分解 作用
A1 A
A2
不变蓝 产生_砖__红__色__沉__淀___
B1
变蓝
B
B2
不产生_砖__红__色__沉__淀__
土壤浸出液中的微生物能分解淀粉
注:在A1、B1中加入碘液,在A2、B2中加入斐林试剂并加热。 3.实验结论:土壤中的微生物具有分解作用。
拓展 提升科学思维
1.探究土壤微生物在落叶分解中的作用 (1)本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是什么? 提示 自变量是土壤中微生物的有无;因变量是土壤中落叶的分解程度。 (2)在本实验中是如何控制自变量的? 提示 实验组的土壤经高温(60 ℃恒温箱中处理1 h)处理,以消灭土壤中 的微生物;对照组的土壤不做处理。
202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以传递信息的
,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
等。化学物质
性外激素
驱蚊草
蝗虫
黄鼠狼
水葫芦根部的分泌 物可以明显地抑制
藻类的生长
二、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23、)行信为息信的息种:类生态系统中以生物的
等行为特征
传递的信息。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能表够现传和递动某作种信息,如孔雀开
屏、
。
蜜蜂跳舞
蜜蜂跳舞
孔雀开屏
(3) 若 将 本 题 图 修 改 为 该 生 态 系 统 的 能 量 流 动 示 意 图 , 可 将 D 的 含 义 改 为 ___非_生__物__环_境_____ , 其 他 字 母 及 文 字 代 表 的 含 义 不 变 , 还 需 要 修 改 之 处 有 : 增 加 “ 光 →A”、取消“→E→D”、 ___取__消__“__D__→__A_”____。
第三单元 生态系统
01
(一)物质循环的概念和特点
1、概念:组成生物体的 C、H、O、N、P、S等元素
都不
断进行着 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
,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
的 循环 过程。
2、范围: 生物圈(全球)
3、特点: 全球性 因此又称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循环性 4、物质循环的主渠道:_食__物___链__和__食__物__网____。
值,单位是 J·hm-2·a-1)
青蛙摄入的能量
青蛙同化的能量 青蛙粪便中的能量
青蛙呼吸作用散失 C
的能量
1.05×109
7.95×108
2.55×108
m
3.55×108
分析可知,卷叶螟到青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1_1._36_______%(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小数),青蛙粪便中的能量属于__第__二__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5、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生态系统中能量的相关计算 • 如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
单位为103kJ/(m2·a)],据图分析: (3)生产者→植食性动物、 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的 能量传递效率分别是多少? (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生产者→植食性动物的能量传递效率: 植食性动物固定的能量中来自生产者的能量/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 ×100%=(16-2)/110× 100%≈12.7%;
生态系统 对人类最有益的部位
采取措施
森林
优质木材
适量砍伐
草原
肉、奶、优质皮革
适度放牧
农田
农作物
清除杂草、除虫
湖泊
鱼类
适度放养、适时捕捞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 (2021年湖南六校高三联考)如图甲表示食物链上能量流动的部 分情况,图乙表示兔的能量来源与去向。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B)
A.图甲中草到兔的能量传递效率为(能量②/能量①)×100%
考点二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 碳循环
非生物环境 ( CO2 )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 呼吸作用、微生物分解作用
生物群落 (有机物)
非生物 环 境 (CO2)
呼光
呼
微
吸合
吸
生 物 的 分
作作
用用
捕食
生产者(有机物)食物链(网)
作
燃
用
烧
消费者(有机物)
解
作
用
分解者
煤、石油
考点二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 物质循环的概念
单向流动
①只能沿食物链由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 ②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无法再被利用
高三生物复习第五章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第二课时精品课件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PPT课
第31页
解析:兔经同化作用所取得能量=兔摄入量- 兔粪便量,所以,B项中能量去向并非来自于 兔同化取得能量。 答案:B
第32页
(·江苏生物)以下4种现象中,不宜用生态系统 中能量流动规律进行合理分析是( ) A.虎等大型肉食动物轻易成为濒危物种 B.蓝藻易在富营养化水体中暴发 C.喂养牛、羊等动物,成本低、产量高 D.巨大蓝鲸以微小浮游动物为食 答案:B
①植物→人,在此食物链中,人要增重0.5 kg, 消耗植物为0.5÷10%=5 kg; ②植物→羊→人,在此食物链中,人要增重 0.25 kg , 消 耗 植 物 为 0.25÷10%÷10% = 25 kg; ③植物→植食动物→小型肉食动物→人,在此 食 物 链 中 , 人 要 增 重 0.25 kg , 消 耗 植 物 为 0.25÷10%÷10%÷10%=250 kg。所以人要 增重1 kg,共消耗植物280 kg。
• ②物质是能量沿食物链(网)流动载体
• ③能量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往复循环动力
第27页
图 示
第28页
尤其提醒: 任何一个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 保持着相正确平衡,这是决定一个生态系统相 对稳定主要确保。
第29页
第30页
在由草、兔、狐组成一条食物链中,兔经同化 作用所取得能量,其去向不应该包含( ) A.经过兔子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B.经过兔子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 C.经过狐狸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 D.流入到狐体内
第11页
4.能量散失:散失能量是经过生产者、消费者 和分解者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而产生,一部分 形成ATP,被生物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另一部 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5.能量流动特点原因分析
(1)单向流动
①能量流动是沿食物链进行,食物链中各营养 级之间捕食关系是长久自然选择结果,是不可 逆转;
解析:兔经同化作用所取得能量=兔摄入量- 兔粪便量,所以,B项中能量去向并非来自于 兔同化取得能量。 答案:B
第32页
(·江苏生物)以下4种现象中,不宜用生态系统 中能量流动规律进行合理分析是( ) A.虎等大型肉食动物轻易成为濒危物种 B.蓝藻易在富营养化水体中暴发 C.喂养牛、羊等动物,成本低、产量高 D.巨大蓝鲸以微小浮游动物为食 答案:B
①植物→人,在此食物链中,人要增重0.5 kg, 消耗植物为0.5÷10%=5 kg; ②植物→羊→人,在此食物链中,人要增重 0.25 kg , 消 耗 植 物 为 0.25÷10%÷10% = 25 kg; ③植物→植食动物→小型肉食动物→人,在此 食 物 链 中 , 人 要 增 重 0.25 kg , 消 耗 植 物 为 0.25÷10%÷10%÷10%=250 kg。所以人要 增重1 kg,共消耗植物280 kg。
• ②物质是能量沿食物链(网)流动载体
• ③能量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往复循环动力
第27页
图 示
第28页
尤其提醒: 任何一个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 保持着相正确平衡,这是决定一个生态系统相 对稳定主要确保。
第29页
第30页
在由草、兔、狐组成一条食物链中,兔经同化 作用所取得能量,其去向不应该包含( ) A.经过兔子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B.经过兔子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 C.经过狐狸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 D.流入到狐体内
第11页
4.能量散失:散失能量是经过生产者、消费者 和分解者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而产生,一部分 形成ATP,被生物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另一部 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5.能量流动特点原因分析
(1)单向流动
①能量流动是沿食物链进行,食物链中各营养 级之间捕食关系是长久自然选择结果,是不可 逆转;
【课件】202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生态系统的结构+能量流动+
思考1:分析食草昆虫减少对食草鸟的影响
思考2: 1.大鱼全部捕杀,短时间磷虾的数量变化? 增加 海豹数量变化? 减少 虎鲸数量变化? 基本不变
2.较长时间内虎鲸、企鹅、磷虾的数量变化?
虎鲸数量增加;企鹅数量减少;磷虾数量先增多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
2.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由于某种原因蚱蜢大量减少,则蜘蛛数量的变化是( )
(1)单向流动的原因?①食物链中捕食关系不可逆转②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不能重复利用 (2)逐级递减的原因?每个营养级能量还有其他去向:呼吸作用散失、分解者分解、未利用 ★6.食物链一般不超过五个营养级的原因?P57 能量流动逐级递减,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 (其他考法:食物链通常不会1.很帮长助;人食们物将生链物的在营时养间级、数空量间一上般进行不合会理太配多置,,原增因大?流)入某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7.生态金字塔——能量金字塔、2.生帮物助量人金们字科学塔规、划数,量设金计字人塔工生概态念系统?,P5使7 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注意:能量金字塔一定是正立3.的帮;助生人物们量合理金地字调塔整、生数态量系金统字中塔的能可量能流有动倒关置系的,情使况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 8.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P最58有三益条的部分。
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过程:P55图3-5 3.总结各营养级能量的来源与去向? ★注意:(1)生产者、消费者能量的来源不同。
(2)能量的去向可有不同的分类方法:2个、3个、4个去向 (3)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包含什么? (4)“未利用”的能量是指什么?P56 (5)某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包含哪两部分? 某一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 属于谁的能量? ★5.能量流动的特点?各自的原因又是什么?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课件
C.由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 16%n
D.由羊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 64%n
【解析】 羊同化量=摄入量-粪便中的 能量=64%n。储存在羊体内的能量=同化量 -呼吸作用散失量=16%n。根据能量流动传 递效率10%~20%,故由羊流向下一营养级的 能量为(10%~20%)×64%n。
【答案】 A
1.食物网中,能量传递效率是指某营养级流 向各食物链下一营养级的总能量占该营养级的 比例。如
【答案】 C
1.物质循环
(1)物质: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化学元
素。
(2)循环过程:无机环境
元素 元素
生物群落。
(3)循环特点:全球性、循环性。
(4)碳循环过程:
图解如下:
项 目
2.物质循能环量与流能动量流动的关系物质循环
形 式
以有机物为载体
无机物
特 点
单向传递、逐级递减
往复循环
(1)此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________,消费 者是________,分解者是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体现了________和________ 的多级利用,使系统中________和________的 转化率达到最高程度。
(3)请你设计绘出该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 动简图。
【解析】 (1)由题干信息可知,天麻、葡 萄等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为生产者;鸡、 猪等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的动物为消 费者;蚯蚓、蘑菇和密环菌等为分解者。(2)该 生态系统为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体系,体现了 物质、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物质和能量的 转化率与利用率。(3)绘制该生态系统物质和能 量流动简图时,易错处在于能量流动图,考生 常常受食物链的定式影响,使能量流动描绘不 全。
2023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3章第345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件
__不__同__生__物____之间。
信息源:信息产生的部位
信道:信息传播的媒介 5.信息传递三要素信息受体:信息接收的生物或
其部位
6.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往往在生态系统各
组分之生__命__活__动__的__正__常__进__行__,海豚的回声定位;莴苣种
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4)区别与联系。
类型
抵抗力稳定性
恢复力稳定性
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 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
含义 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 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
原状(不受损害)的能力 复到原状的能力
保持自身结构与功能相对 恢复到原来的结构与
区 实质 稳定
功能
别
核心 抵抗干扰、保持原状
遭到破坏,恢复原状
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越高,营养 影响 结构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 因素
全球(生物圈) __全__球__性___、循环性
(2)联系。 ①二者均开始于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固定太阳能,然后沿共同的渠道一起进行。 ②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 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都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 分解等过程。 ③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非 生物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总体上来说,二者是同时进行的,彼此相互依存,不 可分割。
3.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1)正反馈调节与负反馈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正反馈
负反馈
加速最初发生变化 调节方式 的那种成分所发生
的变化
抵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 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
常使生态系统远离 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
结果
稳态
稳定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PPT课件
②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③化石燃料的燃烧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也是顺着生态系统的 营养结构即食物链和食物网这个主渠道进行循 环流动的。 前面讲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是不同的,能量 在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 单向不循环的。 而物质循环是在生态系统的生物与无机环境之 间可以反复出现,是循环流动的。
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
森林、草原等植被的破坏 极地冰川加速融化
3、温室效应的危害
沿海城市被淹没 农田减少,粮食减产
4.缓解温室效应的措施
保护植被,植树造林 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 开发新能源
2.施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只占陆地面积的一小部 分,可是远离施药地区的南极,动植物内也发现 了DDT,该现象说明了: ( B )
绿___色__植__物__的__呼__吸___作__用_,用
箭头在图中表示出来。
5)由该循环可见,生态系 统的物质循环具有以下 特点:
①____反__复__循__环_______ ②_____全__球__性________
O2 ④
CO2
①②
③
A BC ⑤
动植物遗体和排泄物
D
煤,石油
例、右图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A、B、C、D是生态
呼吸 作用
呼吸 作用
呼吸 作用
生产者 (植物)
一(初)级 消费者
(植食动物)
二(次)级 消费者
(肉食动物)
呼吸 作用
… 三级消费者
(肉食动物)
注意:
分
解
者 呼吸作用
方框从大到小:随营养级的升高,储存在生物体 内的能量越来越少。
箭头由粗到细:表示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逐级递减。
3、能量流动的特点 第一、能量流动不是循环的而是单向的: 从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 级消费→……。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也是顺着生态系统的 营养结构即食物链和食物网这个主渠道进行循 环流动的。 前面讲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是不同的,能量 在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 单向不循环的。 而物质循环是在生态系统的生物与无机环境之 间可以反复出现,是循环流动的。
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
森林、草原等植被的破坏 极地冰川加速融化
3、温室效应的危害
沿海城市被淹没 农田减少,粮食减产
4.缓解温室效应的措施
保护植被,植树造林 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 开发新能源
2.施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只占陆地面积的一小部 分,可是远离施药地区的南极,动植物内也发现 了DDT,该现象说明了: ( B )
绿___色__植__物__的__呼__吸___作__用_,用
箭头在图中表示出来。
5)由该循环可见,生态系 统的物质循环具有以下 特点:
①____反__复__循__环_______ ②_____全__球__性________
O2 ④
CO2
①②
③
A BC ⑤
动植物遗体和排泄物
D
煤,石油
例、右图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A、B、C、D是生态
呼吸 作用
呼吸 作用
呼吸 作用
生产者 (植物)
一(初)级 消费者
(植食动物)
二(次)级 消费者
(肉食动物)
呼吸 作用
… 三级消费者
(肉食动物)
注意:
分
解
者 呼吸作用
方框从大到小:随营养级的升高,储存在生物体 内的能量越来越少。
箭头由粗到细:表示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逐级递减。
3、能量流动的特点 第一、能量流动不是循环的而是单向的: 从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 级消费→……。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第4讲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课件新人教版
答案
(2)能量流经生态系统的过程
①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__产___者_固___定__的__太__阳__能__。 ②能量流动渠道:_食__物__链__和__食__物__网__。 ③能量传递形式:有机物中的_化__学__能__。 ④能量散失途径:各种生物的_呼__吸__作__用__ (代谢过程)。 ⑤能量散失形式:_热__能____。
(6)桑基鱼塘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 × ) 提示:能量传递效率由两营养级的同化量决定,外界因素不能改变 能量传递效率,但桑基鱼塘可以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2.思考回答(规范表述) (1)必修 3P96“思考与讨论”的图为桑基鱼塘。该生态系统中有生产 者桑树等,但是在管理该鱼塘过程中还要定期往水体中投入饲料,从生 态系统的功能分析,其原因是什么? 提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不足以满足鱼类的需要,且不断地输出 经济鱼类,而其中的元素无法返回该生态系统。
[判断与表述]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 ) 提示: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有三个去路,即呼吸散失、流入下一个营 养级、流向分解者。
(2)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散失的能量越多。
(3)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生产者同化的能量。( √ )
答案
2.能量流动的过程 (1)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过程
①c 代表_初__级__消__费__者__粪__便__中__的__能__量__。 ②流入某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的能量的去向 d:自身呼吸作用散失。 e:_用__于__生__长__、__发__育__、__繁__殖__等__生__命__活__动__的__能__量__。 i:流入下一营养级。 f:被分解者分解利用。 j:_未__被__利__用__的__能__量___。
(2)能量流经生态系统的过程
①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__产___者_固___定__的__太__阳__能__。 ②能量流动渠道:_食__物__链__和__食__物__网__。 ③能量传递形式:有机物中的_化__学__能__。 ④能量散失途径:各种生物的_呼__吸__作__用__ (代谢过程)。 ⑤能量散失形式:_热__能____。
(6)桑基鱼塘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 × ) 提示:能量传递效率由两营养级的同化量决定,外界因素不能改变 能量传递效率,但桑基鱼塘可以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2.思考回答(规范表述) (1)必修 3P96“思考与讨论”的图为桑基鱼塘。该生态系统中有生产 者桑树等,但是在管理该鱼塘过程中还要定期往水体中投入饲料,从生 态系统的功能分析,其原因是什么? 提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不足以满足鱼类的需要,且不断地输出 经济鱼类,而其中的元素无法返回该生态系统。
[判断与表述]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 ) 提示: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有三个去路,即呼吸散失、流入下一个营 养级、流向分解者。
(2)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散失的能量越多。
(3)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生产者同化的能量。( √ )
答案
2.能量流动的过程 (1)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过程
①c 代表_初__级__消__费__者__粪__便__中__的__能__量__。 ②流入某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的能量的去向 d:自身呼吸作用散失。 e:_用__于__生__长__、__发__育__、__繁__殖__等__生__命__活__动__的__能__量__。 i:流入下一营养级。 f:被分解者分解利用。 j:_未__被__利__用__的__能__量___。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型 项目
能量金字塔
数量金字塔
生物量金字塔
含义
各营养级固定 每个营养级生 的总能量 物个体的数量
每个营养级现存 生物有机物的总
质量
模型
特点 形状
能量沿食物链 流动过程中逐
级递减
正金字塔
个体数量随营 养级升高而逐
级减少
生物量沿食物 链流动逐级递减
一般呈正金字 塔,有时呈倒
金字塔
一般呈正金字塔, 偶有倒置现象
( D)
A.图中①~⑤可表示航天员所需的 食物、氧气和水等生活资源 B.飞船中的能量循环利用,使飞船 生态系统保持长期稳定 C.分解罐中的微生物可将流入的排 出物分解,为立体农业中的植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D.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差,需航天员进行调控
4.(2016·温州模拟)如图为现代版“桑基鱼塘”农业生 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模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B. 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 C. “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 D. 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 标准
2.(2015·全国卷Ⅱ)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3.物质循环的特点 (1)全球性:物质循环的范围是 生物圈 。 (2)往复循环,重复利用:物质可以在无机环境和生物 群落之间反复利用。
4.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
(1)两者是 同时进行 的,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2)物质作为能量的 载体
,使能量沿
着 食物链(网) 流动;能量作为 动力 ,使物质能够不断
B.900 g D.5 600 g
3.如图表示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示意图[单位
J/(cm2·a)],据图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A.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为 400 B.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 100 C.能量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 20% D.该生态系统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是 15
( D)
A.“ →桑”不能代表能量流动 B.模式图中不应有“ →池塘”的箭头 C.鱼是次级消费者 D.该生态农业促进了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建体系·先填后看]
填充: ①生产者固定的能量 ②食物链(网) ③热能 ④单向流动 ⑤逐级递减 ⑥全球性 ⑦循环往复 ⑧生物群落 ⑨生物圈
1、(2016 年全国Ⅱ)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 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 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
(2)在某食物网中,确定生物量变化的“最多”或“最少” 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知低营养级获能量最多按选×最2短0%食计物算链 ①求高营养级获能量最少选 按×最1长0%食计物算链
知高营养级需最多能量按选÷最1长0%食计物算链 ②求低营养级需最少能量选 按最 ÷2短0%食计物算链
角度一 能量流动的过程及特点
第 4 讲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 物质循环
考纲要求: 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Ⅱ)
1.能量流动的过程图解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可以概括为下图:
(1)能量的来源:太阳能。 (2)起点: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
(3)数量: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 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4)海洋会受到石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如果
污染超过海洋生态系统的__自__我___调__节___能__力____,海洋生
态系统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1)根据图甲分析,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
鱼种群数量应处于___b_____点。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大黄鱼种
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_偏___低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2)海洋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
_垂___直___结构。新建码头的桩柱表面很快被细菌附着,随
错误的是( B )
A.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B.分解者所需的能量可来自各营养级生物所储存的能量 C.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 量 D.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下 一营养级
5.(2015·福建高考)如图为某人工鱼塘食物网及其能 量传递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 J·m-2·a-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1)某次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种群数量为 550 头 , 则 该 生 态 系 统 中 乙 种 动 物 的 种 群 密 度 为
_2__.2__头__/_K_m_;2 当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__2_头__/__K_m__2____时,
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
(2)若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后,甲种
(4)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 (5)能量转化:太阳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最终散 失)。 (6)流动形式: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7)散失途径:呼吸作用,包括各个营养级自身的呼吸消耗以 及分解者的呼吸作用。 (8)能量散失的形式:以热能形式散失。
[归纳] 每一营养级能量的来源与去路分析
(1)能量 来源生 消产 费者 者的 的能 能量 量主 来要 自来 于自 上太 一能 营阳 养级同化的能量
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组成成分,正是通过能量 流动和物质循环,才能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 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角度一 物质循环的过程 1.如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甲、乙、丙、 丁构成生物群落,箭头①~⑨表示循环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
确的是( D )
A.大气中的气体 X 是指 CO2 和 CO B.完成①过程的能量主要是由⑧过 程提供的 C.丁经⑤⑥⑦过程获得的能量占 甲、乙、丙总能量的 10%~20% D.丙处在第三营养级
后依次出现硅藻、藤壶、牡蛎等,该过程称为
群___落__的___演___替__。
(3)图乙表示某海域能量流动简图,A、B、C、D 表示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
中___A_____和___B_____
(填字母)在碳循环过程中 起着关键作用;能量在第
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
间的传递效率为__2__0__%__。
DD.在人为干预下,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之间传递效率
为 14.6%
角度三 生态金字塔的识别和分析
5.(2016·长沙模拟)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金字塔由最下面一层到最上
面一层共四层,分别为甲、乙、丙、丁(如图),若有外来种生物戊入侵, 且会与丙竞争食物,但不会被丁所捕食。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 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 C.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 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3.(2015·全国卷Ⅱ)某生态系统总面积为 250 km2,假
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 物,乙种动物种群的 K 值为 1 000 头。回答下列问题:
植物数量也增加,其原因是:
由于乙种动物以甲种植物为食,丙种动物的
数量增加导致乙种动物的数量减少,从而导
致甲种植物数量的增加
。
(3)在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这一食物链
中 , 乙 种 动 物 同 化 的 能 量 __大___于___量。
4.(2015·海南高考)关于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
(3)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公式 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
能量传递效率=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100%。 2.能量传递的相关“最值”计算 (1)如食物链 A→B→C→D ①已知 D 营养级的能量为 M,则至少需要 A 营养级 的 能 量 = M÷(20%)3 , 最 多 需 要 A 营 养 级 的 能 量 = M÷(10%)3。 ②已知 A 营养级的能量为 N, 则 D 营养级获得的最多 能量=N×(20%)3,最少能量=N×(10%)3。
2.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D )
A.f 表示大气中的 CO2 库 B.图中的 a 一定是自养生物,b、c、d、e 一定是异养生物 C.a 所示的营养级在食物链中占有的碳元素最多 D.碳只能通过光合作用从 f 进入 a
[总结提升] “三看法”快速确认碳循环的各环节
角度二 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 3.如图是人们设想的宇宙飞船生态系统模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1.物质循环
2.碳循环过程
(1)请写出图中各标号的名称: ① 呼吸作用 ,② 光合作用
,③摄食,
④ 呼吸作用 ,⑤ 燃烧 ,⑥分解作用。
(2)温室效应的产生原因 ①化学燃料的大量燃烧,产生 大量 CO2 。 ② 植被破坏 ,降低了对大气中 CO2 的调节 能力。 (3)碳循环及存在形式 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间:以 CO2 形式循环。 ②在生物群落内部:以 含碳有机物 形式传递。 ③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 CO2 和 碳酸盐 形 式存在。
[思考] 观察能量在营养级之间流动 的过程图解,回答相关问题:
(1)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三者之间的 关系是摄入量= 同化量 + 粪便量 。
(2)分析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原因。 提示:①能量只能沿着食物链由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而
不能倒过来流动,食物链中各营养级之间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 选择的结果,是不可逆转的。②各营养级生物都会因呼吸作用消 耗大部分能量,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 10%~ 20%,各营养级的能量都会有一部分流入分解者,包括未被下一 营养级生物利用的部分。
A.该食物网中最高营养级为第六营养级
BB.该食物网中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