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第二节 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练习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目录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目录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目录选修一第一章宇宙第一节天体和星空第二节探索宇宙第三节恒星的一生和宇宙的演化第二章太阳系与地月系第一节太阳和太阳系第二节月球和地月系第三节月相和潮汐变化第三章地球的演化和地表形态的变化第一节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第二节板块构造学说第三节地表形态的变化选修二第一章海洋概述第一节地球上的海与洋第二节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第一节海岸第二节海底地形的分布第三节海底地形的形成第三章海洋水体第一节海水的温度和盐度第二节海水的运动第四章海-气作用第一节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第二节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第五章海洋开发第一节海岸带的开发第二节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第三节海洋能的开发利用第四节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第六章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第一节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第二节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第三节维护海洋权益加强国际合作选修三第一章现代旅游及其作用第一节现代旅游第二节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第二章旅游资源第一节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第二节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第三节我国的旅游资源第三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一节旅游景观的审美特性第二节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第三节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第四章旅游开发与保护第一节旅游规则第二节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第五章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第一节设计旅游活动第二节参与旅游环境保护选修四第一章城乡发展与城市化第一节聚落的形成和发展第二节城市化与城市环境问题第二章城乡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第一节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第二节城镇布局与协调发展第三节城乡特色景观与传统文化的保护第三章城乡规划第一节城乡规划的内容及意义第二节城乡土地利用与功能分区第三节城乡规划中的主要布局第四章城乡建设与人居环境第一节城乡人居环境第二节城乡商业与生活环境第三节城乡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活环境选修五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第三节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第一节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第二节中国的地质灾害第三节中国的水文灾害第四节中国的气象灾害第五节中国的生物灾害第三章防灾与减灾第一节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第二节自然灾害的求援与求助第三节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选修六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环境第二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第三节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一节水污染及其成因第二节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第三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第二节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节森林及其保护第二节草地退化及其防治第三节湿地干涸及其恢复第五节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第五章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第一节认识环境管理第二节环境管理的国际合作第三节公众参与选修七第一章数字时代与地理信息技术第一节席卷全球的数字化浪潮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第二章记录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工具——地图第一节地图和地图投影第二节不同地图的特点和用途第三章人眼的延伸——遥感(RS)第一节什么是遥感第二节遥感信息的获取和处理第三节遥感图像的目视判读及其在地图编制中的应用第四章精确定位的现代工具——全球定位系统(GPS)第一节什么是GPS第二节GPS的应用与发展第五章数字时代的产物——地理信息系统(GIS)第一节什么是GIS第二节GIS的基本功能第三节GIS的数据库及其应用第四节GIS的发展第六章地理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与中国数字地球建社第一节3S技术的集成及其应用第二节中国数字地球的建设。

[k12精品]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二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教学案鲁教版必修3

[k12精品]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二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教学案鲁教版必修3

第二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一、可持续发展的含义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组成由经济、社会、生态三大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复合系统。

3.基本内涵(1)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不仅重视经济数量上的增长,更追求质量的改善和效益的提高,要求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生产方式,积极倡导清洁生产和适度消费。

(2)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发展的目的都是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

在可持续发展中,经济发展只是条件,社会发展才是目的。

(3)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保护好生态环境,特别是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因为自然资源的高效与永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1.公平性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是资源分配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应体现公平。

(1)代际公平:指时间上的公平,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都是有限的,需要与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

(2)代内公平:指空间上的公平,包括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是平等的。

2.持续性原则(1)制约因素:可持续发展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资源与环境。

(2)核心: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保持发展的持续性。

(3)首要条件: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的永续利用。

3.共同性原则(1)措施:全球采取共同的行动,建立起良好的国际秩序和合作关系。

(2)表现:对于全球共有的大气、海洋、生物资源等,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照顾各国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4.阶段性原则(1)含义: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推进的过程,不同国家处于不同的阶段,发展目标及承担责任存在差异。

(2)特点:①发展中国家:处于可持续发展的初级阶段,仍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

②发达国家:处于可持续发展的高级阶段,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成为其主要目标,在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方面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教案高二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教案高二地理教案

错误!1.世界及我国水资源和耕地资源的状况。

2.我国主要可再生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

3.可再生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措施。

一、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1.世界淡水紧缺解决对策(1)开发水源:科学地修坝蓄水、修渠调水、合理开发与利用地下水。

(2)进行生态环境建设:退田还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

(3)采取全面节水措施:推行生态农业,提高灌溉效率;推行清洁生产,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用水效率;保护水资源,节约生活用水。

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1.耕地的利用与保护(1)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使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2)具体措施⎩⎪⎨⎪⎧ 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措施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耕地质量2.土地退化的防治(1)概念:土地退化是指土地资源质量的降低,在农耕地上通常表现为农作物产量的下降或农产品品质的降低。

(2)表现①土壤侵蚀、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

②不合理灌溉引起土壤盐渍化。

③涝渍、污染造成土地质量下降。

(3)防治①原则:建立“防、治、用”相结合的体系。

②具体措施: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农牧业措施。

1.可再生资源是不断更新再生的,可以不断加大开发力度进行持续利用。

(×)2.由于耕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或耕地质量下降。

(√)3.土壤侵蚀是一种分布广泛、危害严重的土地退化现象。

(√)4.能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是( B )A.改造不稳定径流B.跨流域调水C.大量抽取地下水D.排干湖泊和沼泽5.下列措施中不属于我国解决水资源供需不平衡的主要措施的是( A )A.海水淡化B.开发水源C.进行生态环境建设D.采取全面节水措施6.下列现象的发生能对耕地造成直接危害的是( D )①全球气候变暖②水土流失③赤潮④沙尘暴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读教材P49图3.17,探究下列问题。

(1)常见的灌溉系统有________________、滴灌和________________。

[推荐学习]2018版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第2节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__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

[推荐学习]2018版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第2节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__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

第二节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课标要求1.举例说明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说出人类采取的应对措施。

2.根据有关资料,说出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课标解读1.以石油资源为例,了解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2.以煤炭资源为例,了解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及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3.结合我国煤炭资源利用情况,了解煤炭资源在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及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新课导入建议由2012年11月份我国战略石油储备第二期已尽饱和进行设问,导入新课——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教学流程设计石油资源耗竭与应对措施 1.石油资源潜在危机分析(1)能源矿产:包括石油、煤炭、天然气和核燃料等。

(2)石油危机(3)石油枯竭的影响①世界石油供应出现紧缺态势。

②石油价格上扬。

③我国与石油相关的工业群受到冲击,甚至阻碍经济增长。

2.石油危机应对措施(1)方针:“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

(2)措施:适度开发,扩大加工深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开发石油替代能源。

(3)我国应对石油危机的措施①节约石油,提高资源利用率。

②开发石油的替代能源,降低对石油的依赖程度。

③加强资源勘探,增加探明可采储量。

④到国外投资开发石油,替代石油进口。

⑤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1.为什么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建立了石油战略储备体系?【提示】石油是非可再生资源,其储量有限,而世界经济对石油资源有很大的依赖性。

因此许多国家为了预防石油供应中断,保障石油安全、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采矿过程中的环境保护煤炭资源利用的环境保护措施1.煤炭资源利用造成的环境污染煤炭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以及热污染等。

2.改进煤炭资源利用方式,保护大气环境的措施(1)优化用煤结构,减少原煤直接燃烧的数量,增加煤炭用于发电、制气等二次能源生产的数量等。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第二节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学案湘教版选修6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第二节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学案湘教版选修6

第二节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学考要求1.说明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提出人类应采取的相应措施2.理解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一、石油资源耗竭与应对措施1.石油资源潜在危机分析(1)能源矿产主要包括石油、煤炭、天然气和核燃料。

(2)石油作为一种非可再生资源,其储量是有限的。

2.石油危机应对措施(1)对石油资源要贯彻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方针,适度开发,均衡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

(2)我国石油利用的效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节油潜力很大。

因此,要推广应用节油新技术、新工艺;充分利用经济杠杆促进节油。

(3)到国外投资开发石油,替代石油进口,是发展国内石油工业的重要补充。

(4)加强资源勘探,增加探明可采储量还有很大潜力。

石油资源危机与应对措施1.石油资源潜在危机分析石油资源的潜在危机,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石油资源的储量是有限的,并逐渐因消费而耗竭;二是世界经济对石油资源的高度依赖,石油消费日益增加。

两者结合,将使石油供应出现短缺,价格上扬,冲击石化工业,甚至阻碍经济增长,这些均构成石油资源的潜在危机。

2.石油危机应对措施可以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来理解和识记。

(1)“开源”方面①适度开发、均衡生产。

石油资源是一种非可再生资源,对其开发要贯彻“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方针,适度开发,均衡生产。

②加强资源勘探,发掘潜力,到国外投资开发石油,替代石油进口,是发展国内石油工业的重要补充。

因此,要充分利用国内、外石油资源和石油市场,保证国内石油的正常供应。

③加速研究开发石油替代产品。

(2)“节流”方面①节约使用,提高效率。

我国石油利用效率远低于发达国家,节约潜力很大。

要推广应用节油新技术、新工艺,充分运用经济杠杆促进节油,以达到节约使用石油,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目的。

②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结合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石油中长期供需平衡表”(Mt:百万吨)。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第二节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同步备课教学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第二节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同步备课教学

第二节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学习目标定位] 1.举例(以石油为例)说明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说出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

2.根据有关资料,说出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3.结合我国煤炭资源利用状况,说出煤炭资源在利用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一、石油资源耗竭与应对措施1.石油资源潜在危机分析(1)能源矿产:主要包括石油、煤炭、天然气和核燃料等。

(2)石油资源的潜在危机①原因{石油是非可再生资源,储量有限世界经济对石油资源的依赖性强②表现:石油供应出现紧缺态势,石油价格随之上扬。

2.石油危机应对措施项目具体表现应对方针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总体措施适度开发,扩大加工深度,提高资源利用率我国措施①推广应用节油新技术、新工艺;②运用经济杠杆促进节油;③开发替代能源,降低对石油的依赖程度;④加强资源勘探,增加探明可采储量;⑤到国外投资开发石油,替代石油进口思考1.我国石油资源丰富,为何还要到国外开发石油、进口石油呢?答案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石油消耗已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位。

同时,由于国内石油产量严重不足,进口依存度不断扩大。

二、采矿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开采方式地下开采露天开采问题①开采后形成地下空间→矿区周围的应力变化→岩层变形、移动、被破坏→断裂、塌陷;②地表整体下沉①剥离上覆盖地层和表土→地表覆被层毁灭性破坏;②土石堆放占用大量土地→土地退化措施回填采空区,可靠但工程量大,代价高昂土地恢复:开掘时保护好地表土层,矿区回填后进行复垦和再种植等。

成本较高,难以恢复如初三、煤炭资源利用的环境保护措施1.利用中的环境问题:燃烧煤炭释放CO2和SO2,以及热污染等。

2.措施(1)优化用煤结构,减少原煤直接燃烧的数量,增加煤炭用于二次能源生产的数量。

(2)加快洁净煤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

思考2.煤矿开采过程会对环境产生什么不利影响?答案煤矿开采引起的生态破坏,主要经历三个过程:开采活动直接毁坏地表土层和植被——矸石等堆置破坏原有生态系统——地表径流和大气浮尘及重金属对周边土地、林地、土壤、水域和大气造成污染。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三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三

1.绘制北京、湖北水资源总量 与供水总量柱状图,以及供水 结构饼状图
水资源量, 湖北, 1498
水资源总量和供水量(亿/m³)
其他
10.0 -
供水量, 北京, 38.8 水资源量, 北京, 35.1
水资源量 供水量
供水量, 湖北, 281.9
地区
北京 湖北
分析水资源和供水量的空间差异
水资源 人均水 人均用水 总量/ 资源量 量m³/人 亿m³ m³/人
2.类型
按是否可再生分类: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海洋资源
水资源
土地资源
矿产资源
气候资源
能源资源
生物资源
3.属性
(1)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要成为自然资源的条件
①是要满足某一时期人类社会的需要。 ②是需要人类具备相应的开发利用能力。
3.属性
(2)自然资源具有两个基本属性
自然属性: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 社会属性:人类如何利用自然资源,受不同 和空间分布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 历史时期人类的需求及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
总量
供水总量/亿m³
地表水 地下水
35.1 161.6 178.6 38.8 11.3 17.5
1498 2552.6 480.5 281.9 273.1 8.8
其他
10.0 -
北, 0%
供水结构, 其他, 10,
26%
供水结构, 地表水, 11.3, 29%
三、自然资源的质量特征
1.自然资源的质量有优劣之分
我国耕地根据生产能力的高低、土壤健康状况好坏等指标,分为优等地、高等 地、中等地和低等地。
2.自然资源的质量用一定的指标来划分
贫铁矿
富铁矿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自然资源及其利用课件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自然资源及其利用课件

B.“独占鳌头”,借指居首位或第一名,肯定张可久在曲坛上的领袖地位。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不可再生资源如何使用? B.黄庭坚作诗善炼句,"卧龙偃蹇雷不惊"一句,表现了横竹苍劲挺拔、处变不惊,传神逼真,也是黄斌老个人品格的写照。
对于非可再生资源,我们更应当珍惜和节约。
3、自然资源的属性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要成 为自然资源的条件:
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第二节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第1课时
• 自然资源及其属性
•自然资源的数量特征
新知导入
哪些是自然资源?
山上的岩石
新知讲解 一、自然资源及其属性
1、自然资源的概念
是指在一定经济条件下,从自然环境中获得 并能满足人类生产活动和生活需求的物质和 能量。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都会成为自然资源吗?
太阳能、地热能、水能、风能、 生物质能、海洋能、光能。
可再生资源如何使用? 对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合理,并且注重保护和培育,便能够实现可持续利用。
不可再生资源: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 2、基于材料的意识:
(2)内容方面:①表达某种情感或思想。②揭示主题。③呈现某种情景或状态。
➢ 煤炭(矿产资源)
二、自然资源的数量特征
1.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齐全
中国耕地总面积居世界第四位
中国已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总值 居世界第三位
2.人均资源占有量不多,许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前列
中国人均耕地占有量约占世界 人均值的三分之一
中国人均矿产资源储量总值 约占世界人均值的五分之三
3.我国自然资源形式严峻
水资源:水资源是指地球上具有一定数量和可用质 量能从自然界获得补充并可资利用的水。水是一切 生命机体的组成物质,也是生命代谢活动所必需的 物质,又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

【学生版】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测试卷

【学生版】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测试卷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测试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1.导致我国自然资源形势严峻的原因是()①自然资源种类少,数量有限 ①人均占有量很少,且人口仍在增长①许多资源利用、管理不当,破坏、浪费严重 ①人均占有量多,但破坏、浪费严重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2.据分析,以每张贺卡10克计算,10万张为一吨,造纸每吨约需5.5立方米木材,折合下来制作3000万张贺卡需砍树7500棵。

而且在造纸过程中,每吨纸浆产生废水300吨。

为此,提出“免赠贺卡”“免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A.减少个人经济支出B.节约木材,保护森林C.减少固体垃圾D.移风易俗3.下列各选项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A.耕地和林地B.滩涂和沼泽C.河水和空气D.煤和石油2014年12月12日下午14时32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

据此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4.关于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方案的叙述,正确的是()A.依靠京杭运河输水B.具有很高的航运价值C.调水起点是丹江口水库D.沟通了珠三角与京津唐地区5.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总量越来越少,甚至有可能枯竭的自然资源是()A.土地资源B.气候资源C.生物资源D.矿产资源6.下图中A、B、C三地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A.耕地、林地、草地B.草地、林地、耕地C.草地、耕地、林地D.耕地、草地、林地7.下列有关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B.我国可开垦为耕地的荒地很多C.我国北方耕地多,且以水田为主D.我国西北地区的土地类型以耕地和草地为主8.造成我国自然资源人均不足的原因是()A.我国国土面积广大B.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C.我国人口数量大D.我国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均9.水是生命之源,我国有半数以上城市缺水,今年春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大面积干旱。

下列属于节约用水的措施是()①跨流域调水 ①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①修建水库①工业用水循环使用 ①生活用水一水多用 ①及时关好水龙头.A. ①①①①B. ①①①①C. ①①①①D. ①①①①10.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耕地、林地比重大B.荒地多,后备土地资源充足C.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D.大力植树种草,土地沙漠化消失11.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不正确的是()A.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严重不足B.资源浪费和破坏严重C.我国资源形势严重D.各种资源都是南多北少12.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特点是()A.夏秋少,冬春多B.夏秋少,冬春也少C.夏秋多,冬春也多D.夏秋多,冬春少13.“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国策的制定依据是()A.我国土地资源类型多样B.我国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少C . 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D . 我国土地资源类型单一14.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根本出路是( ) A . 兴建水库 B . 节约、保护水资源C . 跨流域调水D . 提高水价15.华北平原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下列对其缺水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 工农业发达 B . 城市、人口众多C . 泥沙淤积严重D . 水污染严重下图是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18-2019版地理高二同步系列课堂讲义人教版选修六学案:第三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第2节 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版地理高二同步系列课堂讲义人教版选修六学案:第三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第2节 Word版含答案

第二节 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1.了解化石燃料的分布。

2.理解化石燃料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以及合理开发利用措施。

(重点) 3.通过实例和示意图掌握主要可再生能源的优势与不足。

(难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 化石燃料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阅读教材P 38~P 42,完成下列问题。

1.化石燃料的种类: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

2.化石燃料的分布 (1)煤的分布①世界:⎩⎪⎨⎪⎧北半球: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美国和加拿大南半球:断续分布在澳大利亚和南非,少于北半球②中国:主要分布在北方(山西、陕西、内蒙古),南方除贵州外,均严重缺煤。

(2)石油的分布①世界:在东半球,从地中海地区经中东到印度尼西亚;在西半球,从阿拉斯加,经加拿大、美国西部、墨西哥和委内瑞拉,到哥伦比亚。

②中国:东部主要集中分布在大庆、辽河、大港、中原、胜利等油田和沿海大陆架;西部主要分布在塔里木、柴达木、准噶尔三大盆地及吐鲁番—哈密盆地。

3.化石燃料的消耗与前景(1)消耗⎩⎪⎨⎪⎧世界:发达国家能源消耗普遍较高,发展中国家普遍较低我国:人均能源资源相对不足,人均消耗能源水平很低(2)前景:存在耗竭危机。

4.化石燃料开发与利用中的环境问题(以煤为例) (1)开采:破坏地表、占地、废渣自燃、水土环境污染等。

(2)运输与存放:污染空气、水与土壤,破坏景观,造成污染。

(3)利用:污染空气,造成全球增温,导致酸雨形成。

5.化石燃料合理开发与利用的主要措施(1)采用科学方法开采。

(2)环境保护措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同时投入使用。

(3)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

(4)对化石燃料进行深加工和精加工。

(5)实行能源结构改革,在化石燃料中尽可能使用天然气。

填空(1)煤的分布,北半球________于南半球;我国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三省区的储量占全国的64%。

(2)________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出口地区;我国石油资源的分布主要集中在________部和________部。

高二地理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ppt实用资料

高二地理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ppt实用资料
湘教版选修Ⅵ
第二章 自然资源保护
2.2 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
材料一:他们曾是朋友,共同对付伊朗;但当他想独霸海湾时, 他毫不留情的把他从地窖中搜出来,处以极刑,因为他想侵占 他的“血液”。
——《纽约时报》评价某战争。
材料二:这次对抗(指09年3月初的中美海军南海对峙) 有一个隐性原因:南海是中国进口石油的咽喉要道。
40目的是什么?
20
大连新面港对石油危机,应如何应对?
0
防止突发事件导致石油供应中断,
保障美国1 国家经济安日2 全本;抵御德3油国价剧烈中4国青岛黄岛
建立石油战略储备系统
波动,保护我国的石油安全。
2、石油储备基地的选址主要考虑什么区 位因素?
海运便利,靠近消费市场
舟山岙山
宁波镇海
【课堂探究】石油资源危机与应对措施 面对石油危机,应如何应对?
——中国国防大学 张自忠教授
上周岛城成品油价格上涨,网 民愤怒“降价时装聋作哑,涨 价时雷厉风行”。
自然资源概述、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课程标准】 1 自然资源的涵义、属性、主要类型,我国主要的资源问题。 2 举例(以石油为例)说明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
响,并说出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 3 根据有关资料,说出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
【课堂探究】煤炭开采、运输、利用中的环境问题与保护措施 1、采矿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②露天开采: 容易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废料堆放占用大量土地,造成土地退化; 造成水污染。
措施:矿区复垦。保护水资源
【课堂探究】煤炭开采、运输、利用中的环境问题与保护措施 2、运输、利用中的环境问题:
运输中的环境问题:增加运输压力;粉尘污染 利用中的环境问题:大气污染(固体悬浮颗粒、全球变暖、酸雨) 措施:建坑口电站;推广洁净燃烧技术,提高煤炭利用效率;

2017-2018年高中地理 第2章 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第1节 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学

2017-2018年高中地理 第2章 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第1节 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学

第一节 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1.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2.掌握土地资源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重点)3.正确分析能源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重点)一、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1.矿产资源是绝对不可再生的吗?【提示】 矿产资源并不是绝对不可再生的,只是由于它的更新时间太长,相对于短暂的人类历史来说可以认为是不可再生的。

二、主要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1.土地资源问题及产生的原因(1)日趋减少的耕地(2)土地退化①原因⎩⎪⎨⎪⎧农业开垦植被破坏过度放牧不合理农业活动有毒物质排放②表现形式⎩⎪⎨⎪⎧水土流失土壤沙化土壤盐渍化土壤肥力下降③结果:土地质量下降2.能源问题及产生的原因(1)能源问题: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活需求的增长,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猛增,这将造成能源供应紧张。

(2)产生原因 ①石油、煤、天然气等常规能源储量有限; ②能源的地理分布与实际消费量不平衡; ③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2.导致土地退化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主要有哪些?【提示】 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砍滥伐森林、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工矿预习完成后,请把你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第1步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1.如何划分非可再生资源与可再生资源?【提示】 按照自然资源是否能够更新或恢复。

2.如何理解非可再生资源的非可再生性?【提示】 其再生周期远远长于人类历史;再生速度慢于人类对它的消耗速度。

3.可再生资源一定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提示】 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和气候资源等只有利用合理、保护得当,才能够不断更新、循环使用,如果它们的资源环境遭破坏,或者利用速度超过了更新速度,就会出现资源的短缺和枯竭。

第2步结论——自我总结,素能培养1.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区别和联系自然环境是指人类周围客观存在的事物,而自然资源是指人类能够用于生产和生活的部分,因此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

(如图)2.自然资源的判断标准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1)自然属性:直接从自然界获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二节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一)教材第40页思考思考提示:“西气东输”工程既有利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协调东西部经济发展,也有利于东部地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二)教材第41页思考思考提示:1.石油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终将枯竭。

2.短期内,可能给人类带来一系列的不便甚至危机,但从长期看,人类必能寻求出新的石油替代品。

3.人们可采取的措施有:减少能源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单位产值的能耗;寻找可再生能源作为替代品。

(三)教材第42页思考思考提示:1.节约能源不仅仅是技术的问题,能源管理和人们的节能意识同样很重要,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通过发展科技,提高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技术,还要树立节约意识,自觉节约能源。

2.可从照明、取暖、做饭、烧水等生活方面和节约日常工业用品如纸张等两个方面组织答案,因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能,工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同样要消耗大量能源。

(四)教材第44页(上)思考思考提示:我国的西北和青藏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

太阳能资源丰富与否直接取决于太阳辐射的强度和辐射时间的长短。

而太阳辐射的强度和辐射时间的长短又主要与纬度位置、气候类型、季节等密切相关。

(五)教材第44页(下)思考思考提示:风力发电站的选址要求年平均风速高,而且比较稳定。

(六)教材第46页思考思考提示:相似点:都是间接形式的太阳能,都是洁净、可再生的资源。

不同点:生物燃料属于二次能源,风能、水能属于一次能源。

[课堂小结]1.在世界两大煤带上的国家是( )A.巴西、中国B.俄罗斯、南非C.美国、乌克兰D.加拿大、澳大利亚答案:C2.下列关于我国能源地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东南沿海和西藏、云南一带,是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热丰富B.我国北方农村利用沼气的季节比南方长,是因为北方原料丰富C.西南地区水能和天然气资源丰富D.华东、华南地区降水量丰富,水能资源特别丰富解析:云南一带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

北方气温低,利用沼气的季节短。

华北、华南地区由于地势落差较小,水能资源远比西北、中南地区少。

答案:C能源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

能源的利用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读图,完成第3~4题。

全球能源消费历史及趋势图3.全球能源消费历史及趋势图中体现的1900—2100年全球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特点是( )A.固体燃料的消费比重上升B.液体、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降低C.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上升D.液体燃料的消费比重稳步上升4.下图表示的是某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这种能源消费结构易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①大气污染加剧②土壤肥力下降③土壤污染严重④水污染严重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第3题,由全球能源消费历史及趋势图可知,1900—2100年全球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特点是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上升。

第4题,该地区能源消费以煤炭、薪柴、秸秆为主,易产生大气污染;秸秆被大量燃烧不能以有机肥的形式返还农田,易使土壤肥力下降。

答案:3.C 4.A能源是现代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作为清洁能源的风能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据此回答5~7题。

5.下列与风能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风能属于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B.风能是一种非可再生资源C.撒哈拉沙漠是风能开发最好的地区D.风能发电投入少,效益好6.我国内蒙古高原和东部沿海都是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两地利用风能最佳季节分别是( )A.秋季、春季B.冬季、夏季C.冬季,春季D.夏季、秋季7.塔里木盆地内部是我国风能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A.距海遥远,深居大陆的腹地B.岩石裸露,下垫面摩擦力大C.盆地地形,周围有高山阻挡D.海拔较高,气温日差较小解析:第5题,风能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能,可以持续利用,属于可再生资源;撒哈拉沙漠地区人口稀疏,经济基础薄弱,科技实力差,风能开发存在储存和输送问题;风能能量密度低、设备造价较高。

第6题,风力发电站的选址要求年平均风速高而且比较稳定。

内蒙古高原和东部沿海分别受冬、夏季风的影响,风力强且较稳定。

第7题,塔里木盆地是盆地地形,周围有高山阻挡,地形封闭,风力较弱。

答案:5.A 6.B 7.C8.据中国海关统计,2015年我国石油进口量为3.28亿吨,2015年我国对外依存度首次达到60.6%,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留下严重隐患,为此目前我国正在谋求多元化进口通道并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

根据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我国石油进口通道示意图。

材料二我国核电增长图。

我国在建核电站总装机容量达2 540万千瓦材料三风电与火电发电成本预测变化趋势。

(1)线路①油气主要来自________地区,线路④油气主要来自________(国家)。

(2)分别说明西南、东北油气进口通道施工建设中在自然因素上可能遇到的困难。

(3)西南油气通道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应注意哪些生态环境问题?(4)说明我国大规模发展核电的条件。

(5)分析风电与火电发电成本变化的原因。

答案:(1)南美(拉美)或非洲哈萨克斯坦(2)西南通道:地质复杂,多滑坡、泥石流;山高谷深,地势起伏大;雨季长,雾气重;森林茂密,地面湿滑,蚊虫多等。

东北通道:暴雨、洪水,严寒且寒冷期长;冻土、沼泽面积广;森林茂密;积雪厚等。

(3)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环境污染。

(4)技术成熟;经济实力提高;能源需求量大;政策支持等。

(5)技术进步,风电规模扩大,风电成本下降。

煤炭资源价格上涨,环境成本不断增加,火电成本上升。

能力提升下面为黄河金三角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9.黄河金三角地区最适宜发展的产业部门是( )①技术指向型产业②动力指向型产业③市场指向型产业④原料指向型产业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0.当地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易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①水土流失②土地沙化③土壤盐碱化④地面塌陷A.①③ 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第9题,黄河金三角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铝土矿等资源,动力资源和原料丰富,最适宜发展的是动力指向型产业和原料指向型产业。

第10题,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资源开发过程中易引发水土流失;该地主要资源是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使地下形成漏斗区,可能引发地面塌陷。

该地为半湿润气候区,一般不会出现土地沙化;土壤盐碱化是在农业灌溉过程中形成的,和资源开发无关。

答案:9.C 10.D11.近些年探明,海底“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储量极为丰富,其开发技术亦日趋成熟,开发利用“可燃冰”将产生的环境效益有( )①可取代一些核电站,减少核废料的污染②无二氧化碳排放,减轻“温室效应”③可取代水电站,改善大气环境④部分替代煤和石油,减轻对大气的污染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解析:本题切入点是科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并结合地理教学内容设问,充分审题,提取信息。

如①,虽然不知道“可燃冰”的成分,但据提示可知,天然气中有甲烷成分,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

水电站无污染,不存在取代问题。

答案:D下图是不同国家单位GDP能源消耗变化图。

读图,完成12~13题。

12.美国与日本相比( )A.美国单位GDP能耗一直高于日本B.两国从高能耗到低能耗同步过渡C.美国能源利用率高于日本D.美国早期能耗增长比日本缓慢13.目前,发展中国家单位GDP能耗超过发达国家的主要原因是( )A.持续开发能源资源,能源丰富B.人口持续增长,能源紧张C.工业发展迅速,大量进口能源D.生产粗放,能源利用效率低解析:第12题,图中反映出的能耗变化是随时间发生变动的,这个过程并不是单纯的上升或者下降,在具体分析时要根据选项的要求做出判断。

第13题,目前发展中国家能耗普遍高于发达国家主要是技术落后,生产粗放,能源利用率低造成的。

答案:12.A 13.D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丹麦地理位置图。

材料二丹麦位于欧洲北部。

南同德国接壤,西濒北海,北与挪威、瑞典隔海相望。

海岸线长7 314千米。

地势低平,平均海拔约30米。

距离丹麦日德兰半岛东岸15千米的海中央,坐落着一个树木葱茏,但从外表看来毫不起眼的小岛——萨姆索岛。

该岛平均海拔不到30米,基本上实现了能源自给自足,并且能源基本上来自于可再生能源。

11座岸上风力涡轮机和10座海上风力涡轮机日复一日的转动,满足岛上4 000名居民所有的电力需求。

萨姆索岛早已实现碳中和(指通过各种方式中和抵消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标。

(1)丹麦矿物能源使用量不大,但却是欧洲酸雨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分析其原因。

(2)简述丹麦开发利用风能资源的有利条件。

解析:第(1)题,酸雨的形成主要从酸性气体的来源和丰富的降水条件分析,该地区虽然自身矿物能源使用量少,但由于受盛行西风影响,故带来其西南部经济发达国家的大量酸性气体。

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降水多,利于酸雨形成。

第(2)题,开发风能资源的条件主要从风力资源、地形、技术等方面分析。

答案:(1)受西风带影响,带来其他地区的酸性气体;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多。

(2)常年受强劲的盛行西风影响,风能资源丰富;地形平坦,有利于风能的开发;风能利用历史悠久,技术条件先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