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3d25ac6c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3c.png)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十九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要战略目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里程碑。
为了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必须建立健全全面监测的指标体系,以科学、客观的数据为依据,及时了解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发展情况,为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可以从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制定一系列的统计监测指标。
首先,在经济发展方面,可以统计国内生产总值(GDP)和人均GDP增长率,这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此外,还可以监测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率、城镇化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外贸进出口总额、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率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出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程度,为政府提供经济政策的参考依据。
其次,在社会建设方面,可以监测居民就业率、失业率、教育水平、医疗保障覆盖率、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出一个地区的人民生活质量和社会发展状况,判断人民生活水平是否有所提高,为政府提供社会政策的制定参考。
另外,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可以监测空气质量指数、水质指标、土壤质量指标、生态保护区面积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出一个地区的环境保护水平和生态文明建设情况,为政府提供环保政策的制定依据。
除了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方面的指标,还可以甄别其他一些有助于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的指标,例如消费水平、文化建设情况、社会安全指数、城乡差距等。
总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应该包括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的指标。
这些指标是定量化的,能够客观地反映出一个地区的发展状况,为政府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同时,为了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应该加强监测手段和技术,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提升统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加快推进贵州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研讨会综述
![加快推进贵州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研讨会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f8f52212fc4ffe473368aba9.png)
在贵 州全面 建设 小康社 会统计 监 测指标 体 系中 , 今年 七月 省里《 关于 调 整 以县 为单位 全面 建设 小康社 会统计 监 测三项核 心指 标 的方案 》 已将 环境
质 量指 数纳 入新 的三项 核 心指标 , 环 境质 量指 数所 占的权 重 由原 来的5 %
标 准。然 而 , 要 得到8 0 % 以上人 民群 众 的认可 是一 项高 标准 要 求 , 它不 仅 关乎 经 济 社 会 更快 、 更好发展 , 更涉 及 广 大 人 民群 众 的直观 感 受和认 同感 , 是 一个 十 分复杂 的社 会心理 感受 问题 。如 果我 们 实事 求是 地进 行认 可度 测评 , 真正 要
题 进行 了热 烈讨论 , 积 极建 言献 策。
试金 石。 今年 1 月, 我 省 出台 了《 以县 为
单 位 开展 同步 小 康 创 建 活动 的 实 施 意
关于 贵州 同步 全面建 成小 康社 会的生 态文 明行动 问题 。省 委党 史研
究 室主任 徐静 认 为 : 生态 文明是 全面小康 建 设的集 中要 点 , 迈 向生态 文 明 新 时代是 全面 建成 小康社 会 的生态 文 明的行动 方位 ,这种 观点 是递 进式 的。所 以要 明确 , 生态 文 明是 全面 小康 的定调 , 我 们从 全面 建设 小康 到全 面 建成小 康 , 也就 是 目标 的明晰 , 提 出 了现 代生 态文 明是一 个什 么样 的文 明。 迈 向生态 文明新 时代 是全面 建成 小康社 会生 态文 明的行 动发挥 , 多元 文 明供 给 是生 态文 明新时 代 的贵州 行动。 五位一体 当中 , 起引领 作用 的是 生态 文 明。 从这 个角度 来讲 , 生态 文明建 设就是 要解 决我们 在发 展过程 当 中人 民、 生态、 环 境所 付 出 的发展 和 改 革成本 , 只有 搞 生 态文 明才 能确 保
建设小康社会调研报告
![建设小康社会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6be7c2d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bb.png)
建设小康社会调研报告(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公文写作、报告体会、演讲致辞、党团资料、合同协议、条据文书、诗词歌赋、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report experience, speeche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documents, poems and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collection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建设小康社会调研报告建设小康社会调研报告(通用3篇)建设小康社会调研报告篇220XX年8月16日,我按照学院安排,来到抚州市广昌县甘竹镇,调查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实际情况。
内蒙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问题评估
![内蒙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问题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7688ff52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91.png)
内蒙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问题评估王永明【摘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提出的重要战略目标,科学评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难点问题对于实现该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4年底,内蒙古全面建成小康指数实现程度为82.41%,总体呈稳步推进态势,年增长幅度呈N 形走势,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指数实现程度为97.47%.从内蒙古全面小康综合指标增幅走势和现实发展趋势来看,预计2020年如期达标21项,2020年之前需要集中攻坚的指标14项.从目前的实际发展进程看,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文化发展和节能环保方面存在着短板和不足.【期刊名称】《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6(045)005【总页数】4页(P34-37)【关键词】内蒙古;小康社会;进程判断;指标体系【作者】王永明【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640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将其作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战略目标。
当前,内蒙古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进入了攻坚冲刺阶段,科学评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的难点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推进,对于内蒙古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科学监测小康社会进程,国家统计局于2003年初步形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之后经过完善形成了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资源环境6个方面23项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
2013年,根据“五位一体”的总体发展布局,国家统计局对原有指标体系再次进行修订,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新指标体系不再以2000年为基期,而是以2010年为基期,部分指标采用2010年不变价)分别从经济发展、民主法制、文化建设、人民生活、资源环境等五个方面39项指标评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
中国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及其对策研究
![中国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及其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8b4442f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74.png)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2020年的奋斗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这里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内涵了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社会领域、生态文明领域“五位一体”的总目标,是惠及广大城镇和农村十四亿人口、多领域协同发展的小康社会。
[1]“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亿万农民能否同全国人民一同步入小康社会,是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对“三农”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
随着“三农”工作全方位的推进,尤其是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更加坚实。
在迈向全面小康的路上,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取得一系列成就。
一、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评估(一)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评估方法及总体实现程度评价1.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2013年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以经济发展、民主法制、文化建设、人民生活和资源环境五个方面作为一级指标,共包含39个二级指标,同时设定了一级【收稿日期】2020-05-21【作者简介】张瑞娟,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崔凯,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中国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及其对策研究张瑞娟崔凯(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北京东城100732)【摘要】对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评价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实现程度稳步提高,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五个方面的实现程度差别逐年缩小,2018年人民生活指标已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水平,农村环境指标实现程度较低。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安排 课后测试 时代光华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安排 课后测试 时代光华](https://img.taocdn.com/s3/m/93d8eee89ec3d5bbfc0a740e.png)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安排1.课程学习2.课程评估3.课后测试课后测试测试成绩:100.0分。
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单选题1、十九大报告指出,从(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10 分)正确答案:C2、( )提出“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目标,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10 分)正确答案:C3、习近平在江西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要像保护( )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10 分)正确答案:B多选题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分为( )等部分。
(10 分)A 2010年到2025年B 2015年到2030年C 2020年到2035年D 2025年到2040年A 毛泽东B 周恩来C 邓小平D 江泽民A 大脑B 眼睛C 生命D 金山银山A 经济发展如果您有完全这里再✔✔✔正确答案: A B C D2、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 )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10 分)正确答案: A B C3、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 )。
(10 分)正确答案: A B D4、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即:( )分)正确答案: A B C D判断题1、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10 分)正确答案:正确B 民主法治C 文化建设D 资源环境A 民主、法治B 公平、正义C 安全、环境D 共商、共建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覆盖的人群更加全面B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覆盖的区域更加全面C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涉及的民族更加全面D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采取的战略举措更加全面A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B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C 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D 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A 正确B 错误✔2、十九大报告指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
支持广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财政政策措施研究_广西财政厅课题组
![支持广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财政政策措施研究_广西财政厅课题组](https://img.taocdn.com/s3/m/60081e0beff9aef8941e0649.png)
3.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一是加大财政对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力度,提高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二是大力支持实施重大科技攻关工程和千亿元产业研发中心能力提升行动,促进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和新产品开发。
三是进一步支持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生物及新医药等产业的重点研发攻关,提高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程度。
4.支持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一是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发展一批集散能力强的综合批发市场和专业批发市场。
二是支持推进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积极打造千亿元产业专业物流。
三是支持发展会展服务,推动发展中介服务业。
四是支持加快旅游业发展,特别是培育一批旅游强县和特色旅游小城镇。
通过促进上述产业发展,着力提高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二)支持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1.支持实施大中城市带动战略。
一是大力支持南宁市五象新区建设,加快广西文化产业城、广西体育产业城、“七馆三街”、国际物流基地等功能区的规划建设。
二是支持柳州汽车城建设,加快柳东新区市政基础和公用服务设施建设。
三是支持加快桂林世界旅游城建设,推进临桂新区建设,促进公共服务资源向新区转移,加快新区产业和人口聚集。
四是支持其他中心城市扩大规模建设,进一步提高大中城市城镇人口比重。
2.重点支持发展县城和中心城镇。
一是加大城镇化建设投入力度。
自治区本级将从2013年起,每年整合城镇化专项资金12亿元,各级财政每年预算内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小城镇建设。
同时,对城镇化率不足30%的县在资金安排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
二是支持对50个镇开展扩权强镇、乡财县管试点,力争2020年前形成20个生产总值超30亿元、财政收入超3亿元、各项发展指标明显高于全区平均水平的经济强镇。
三是支持整合县域资源,重点支持城镇化较低的县城和中心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产业、人口和资源向县城和中心镇聚集。
进一步提高县域城镇人口比重,扩大县域城镇化规模。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的新视角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的新视角](https://img.taocdn.com/s3/m/1a99545ffe4733687e21aa92.png)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的最新特点、收入差距现状及其形成原因,对未来城乡收入差距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初步提出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基本路径与对策。
关键词:全面小康;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收入比中图分类号:F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794(2015)05-0009-04DOI:10.13778/ki.11-3705/c.2015.05.002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要全面建成我国小康社会,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毋谈全国的全面小康。
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是造成城乡小康差距的关键因素。
统筹我国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推动农村与城镇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手段。
最近十年来,在一系列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措施作用下,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的新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是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
该指标概念直观、计算简单、使用方便,是常用来衡量农村居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程度和变化趋势的指标之一,也是纳入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的重要指标。
以下笔者运用该指标来观察现阶段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发展的新特点。
1.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现连续5年缩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343元提高到2013年的26955元,提高77.6倍;同期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8896元,增加66.4倍。
与此同时,还应该看到,由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明显慢于城镇居民,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出波浪式扩大的态势。
1978—2009年,全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以农村居民收入为1,下同)由1978年的2.57∶1扩大到2009年的3. 33∶1,其间经历了“两降、两升”的过程,其中,1984年为近36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最低点,收入比为1.84∶1;2009年收入差距达到最大,收入比为3.33∶1。
苏人版 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下册 14.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共25张PPT)
![苏人版 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下册 14.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共2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f2c0f87284ac850ac024214.png)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 略的意义:在国家实 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的推动下,中西部 地区经济社会快速 发展,经济实力大 大增强,人民生活 水平大幅提高。西 部大开发以来,新 疆新增公路通车里 程达6.5 万公里。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的 总体战略: (以四大板块为标识) 西部大开发 中部崛起 东北振兴 东部率先
文化科技 建设
社会建设 生态文明 建设
根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我国到2020 年:
◇人均GDP 东部地区≥ 57000 元,中西部地区比2010 年翻一番 ◇居民人均收入 东部地区≥ 25000 元,中西部地区比2010 年翻一番 ◇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 95% ◇平均预期寿命 ≥ 76 岁 ◇基层民主参选率 ≥ 95% ◇社会安全指数 100%
第一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学习要点 1、当代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什么? 2、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3、为什么要建成小康社会? 4、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和国家采取了哪些举措? 5、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安排是什么?
我国的国情
1.两个百年奋斗目标:
第一个一百年,是到中国共产党 成立100年时(2021年)
3.2018年2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 意见》正式发布。这是新世纪以来第15个持续关注“三农”问 题的中央一号文件。《意见》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 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 ( ) ①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②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③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施 A ④消除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②③④ D.①③④
沈阳经济区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研究
![沈阳经济区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8af3933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4c.png)
District economy| 区域经济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84沈阳经济区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研究葛俊忠辽宁社会科学院 辽宁沈阳 110000摘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突破经济社会发展瓶颈,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合作共赢的必然选择。
沈阳经济区作为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经济总量占比偏低、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不同地区产业发展水平差距过大、产业创新能力不足等,应充分发挥沈阳市的带头引领作用,优化营商环境,加快第三产业发展进程,提高科技创新扶持力度,推动沈阳经济区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关键词:沈阳经济区;产业结构;协调发展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673-5889(2020)32-0084-02区域协调发展是打破地区间行政壁垒,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化改革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发展策略,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迎来了新的历史契机。
沈阳经济区包括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阜新、辽阳、铁岭八市,经济总量占辽宁省的比重达到52.1%,整合沈阳经济区要素资源,推动区域内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对辽宁省乃至整个东北地区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完成小康社会建设任务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沈阳经济区三次产业发展现状2018年沈阳经济区生产总值(GDP)为13194.4亿元,占辽宁省的比重达到52.1%,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分别为877.27亿元、5406.56亿元、6910.58亿元,占辽宁省的比重分别达到43.1%、53.9%、52.1%,三次产业的比重为6.6: 41.0:52.4,根据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和工业化阶段理论[1],沈阳经济区整体发展水平处于后工业化阶段。
从沈阳经济区各市产业发展的具体情况来看(如表1所示),根据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和工业化阶段理论,沈阳市、鞍山市、本溪市、营口市发展水平处于后工业化阶段,抚顺市、辽阳市发展水平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阜新市、铁岭市发展水平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dc5a190755270722192ef775.png)
3.0
≤110
35
单位GDP建设用地占用面积(2010年不变价
公顷/亿元
3.0
≤60
36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2010年不变价)
吨/万元
2.0
≤2.5
37
环境质量指数
PM2.5达标天数比例
%
4.0
=100
地表水达标率
森林覆盖率
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38
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指数
单位GDP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
%
4.0
=100
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强度
单位GDP氨氮排放强度
单位GDP氮氧化物排放强度
39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3.0
≥85
监测指标
单位
权重
目标值
一经济发展
1
人均GDP(2010年不变价)
元
4.0
≥57000
2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2.0
≥47
3
居民消费支出占GDP比重
%
2.5
≥36
4
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
1.5
≥2.5
5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
件
1.5
≥3.5
6
工业生产率
万元/人
2.5
≥12
7
互联网普及率
%
2.5
元
4.0
≥25000
20
地区人均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差异系数
%
1.5
≤40
21
失业率
%
2.0
≤6
22
全面小康社会的两种指标体系解析
![全面小康社会的两种指标体系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239055cad02de80d4d84085.png)
全面小康社会的民间指标体系" 可谓异彩纷呈! 种 类繁多" 其显示出来的特点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
!% 参与讨论! 献计献策者" 不胜枚数! 难以全概 其中除了政府官员! 科研人员! 大学教授以外" 还 包括军方人士! 农民! 劳动保护科技人员! 环保人士! 教育工作者! 医务工作者! 房地产投资者! 汽车业老总 等&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研究员王凤仙认为" 必须’ 将性别平等"公正#指标纳入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 我们应该’ 对比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数字" 总结我 们以往 $% 年发展中没有关注性别指标的代价以及由此带 来的问题和它对妇女利益的伤害#( 另外" ’ 妇女发展的 终极目标要分阶段实现# 在对现阶段妇女发展目标有一 个集中讨论之后" 应将指标阶段化" 要尽可能从可实现 和 发 展 的 角 度 战 略 性 地 规 划 # (&!’ 有学者认为" 全面小康社会的特征之一是’ 富裕型 老年群体( 的数量庞大" ’ 我国现有 (% 岁以上老年人口 !)* 亿" 其中 +% 岁以下的低龄老年人 +(,- 万" 占老年人 总数的 ./0" 他们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忽视的重 要力量#( 同时" ’ 老龄产业的作用不仅在于满足老年人 的需求" 更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换言之" 全 面小康社会指标应该反映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全社会为 老 年 人 提 供 的 关 爱 #&$’ 全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可委办公室主任冯志 斌工程师指出" ’ 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和财产安全是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就 是 对 人 的 生 命 健 康 安 全 和 财 产 安 全 的 良 好 保 护 #(&*’言 下 之 意是说全面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中" 应包含’ 生命健康 安全和财产安全( 的指标#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授曾天山则认为" 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 ’ 更重要的是使中国社会走向全 面发展和进步" 突出表现在以教育为基础% 以人为核心 的现代化进程(# 应该到’ $%$% 年" 我国教育发展将有显 著的进步$ 教育经费将保障教育发展的基本需求" 使生 存型教育全面转向质量型教育) 高质量% 高水平地普及 九年义务教育 " 初中阶段学龄人口入学率超过 /.1) 学 前 教 育 入 园 率 达 到 /%2左 右 ) 基 本 普 及 高 中 阶 段 教 育 " 人口覆盖率达到 -.3左右 ) 高等教育在学人数和毛入学 率 在 $%!% 年 的 $.%% 万 左 右 % $*4左 右 的 基 础 上 又 有 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情况汇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1e9eae72b307e87101f696f3.png)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情况汇报篇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工作推进情况汇报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神,加快我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确保到2020年我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始终坚持以发展绿色经济为总抓手,以项目建设为重点,突出发展经济,积极兴办实事,加强环境整治,扎实推进全面小康建设。
现将情况汇报如下:一、管理区全面小康统计监测指标完成情况(一)20XX年指标预计完成情况根据文件确定的我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表进行监测,20XX年,XXX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预计实现程度为72.9%,比20XX年提高3.8个百分点。
在5大方面中,经济发展预计实现程度为50.9%,比20XX年提高4.3个百分点;人民生活预计实现程度为79.8%,比20XX年提高7.2个百分点;社会发展、民主法治和生态文明预计实现程度均为100%,均保持了20XX年的实现程度。
在监测的11项指标中,实现程度预计达到100%的指标4项,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社会安全指数、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率和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预计实现程度80%--90%的指标1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2%;预计实现程度70%--80%的指标1项,林业加工产值与林业产值比为73.1%;预计实现程度60%--70%的指标3项,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67.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9.1%、农村居民安全饮水比率为61%;预计实现程度低于50%的2项,林业产值占农业产值比重为29%,人均财政总收入为26.6%。
(二)1—9月指标完成情况从1—9月统计监测数据来看,XXX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社会安全指数、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率、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农村居民安全饮水比率等5个指标均实现了年初目标。
林业产值占农业产值比重、林业加工产值与林业产值比等2个指标与实现年初目标接近,分别达到98.6%、99.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年初目标的79.5%、75.3%。
县市区小康指标解释及计算方法
![县市区小康指标解释及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6a45d0d964bcf84b9d57bfa.png)
考评方法对各市(州)、县(市、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采用综合加权评分的统计方法,即通过对单项指标设置权重,计算综合得分,来评价分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状况。
各市(州)、县(市、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包含正指标、逆指标、区间指标和合成指标四大类。
各类指标均采用标准化方法对指标数据进行处理,具体方法如下:1、正指标。
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等。
其标准化处理的公式为:标准化值=实际值÷目标值。
2、逆指标。
如单位GDP 能耗、贫困发生率等。
其标准化处理的公式为:标准化值=目标值÷实际值。
3、区间指标。
如失业率(城镇)、基尼系数、城乡居民收入比、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差异系数和耕地面积指数。
其实现程度计算公式为:[][]12221111112221111110, ,221100% ,()()()100% i i x m m q m q m x x x m q q m q m q m z i ∉⎛⎫--++⨯∈ ⎪---⎝⎭=如果, 如果,[][]1222222222222222222 ,221100% ,()()()i i x q q q m q m x x x q m q m q m q m ⎧⎪⎪⎪⎪⎨∈⎪⎪⎪⎛⎫--++⨯∈⎪ ⎪---⎝⎭⎩如果, 如果其中i z 为i x 的评价值,i x 为实际值,12[,]q q 为指标i x 的目标区间值,1m 、2m 为指标ix 的一个允许下、上界限值。
每个区间指标的具体目标区间值,允许上、下界限值如下:失业率(城镇):目标区间为[3,6],允许下界限值为0,允许上界限值为8;基尼系数:目标区间为[0.3,0.4],允许下界限值为0,允许上界限值为0.5;城乡居民收入比:目标区间为[1,2.8],允许下界限值为1,允许上界限值为4;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目标区间为[0,60],允许下界限值为0,允许上界限值为80;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差异系数:目标值为100,允许下界限值为80,允许上界限值为120;耕地面积指数:目标区间为≥94,允许下界限值为90。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1ee94feede80d4d8d05a4fa3.png)
≤8
≤8
12
社会安全指数
-
=100
=100
13
每万人口拥有律师数
人
≥2.3
≥2.3
文化建设
14.0
14
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5
≥5
15
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
元
≥150
≥150
16
有线广播电视入户率
%
≥60
≥60
17
每万人口拥有“三馆一站”公用房屋建筑面积
平方米
≥400
≥400
18
≥80
≥75
32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
%
≥75
≥80
≥75
≥70
资源环境
20.0
33
单位GDP能耗(不变价)
吨标准煤/万元
≤0.6
≤0.55
≤0.62
≤0.65
34
单位GDP水耗(不变价)
立方米/万元
≤110
≤105
≤110
≤115
35
单位GDP建设用地占用面积(不变价)
公顷/万元
≤60
≤55
≤62
≤65
≤2.8
≤3.0
25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住房面积达标率
%
≥60
≥60
26
公共交通服务指数
-
=100
=100
27
平均预期寿命
岁
≥76
≥76
28
平均受教育年限
年
≥10.5
≥10.5
29
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医师数
人
≥1.95
≥1.95
全面小康的评定标准
![全面小康的评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76724c7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cb.png)
全面小康的评定标准全面小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党的十八大确定的战略目标之一。
全面小康的评定标准要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民生改善状况、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指标。
下面就全面小康的评定标准进行一些相关参考内容的阐述。
首先,全面小康评定标准之一是人均收入的提高。
人均收入是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可以反映人们的经济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全面小康标准下,普通公民的人均年收入应达到一定水平,同时要考虑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其次,就业形势的改善也是全面小康的评定标准之一。
一个社会的全面小康程度应该能够保持较低的失业率,并且有较高的就业率。
这意味着应有较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和稳定的就业环境,并且不同地区之间就业机会相对均衡,劳动力在市场中能够得到合理的利用。
第三,健康教育与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也是全面小康的评定标准之一。
人民健康是民生福祉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全面小康需要建立一个覆盖全民、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保障人民能够享受到健康的医疗服务。
此外,全面小康还需要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人民的健康素养。
第四,教育程度和素质的提高也是全面小康的评定标准之一。
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所以全面小康需要有较高的教育普及率和良好的教育质量,使人民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
第五,社会稳定和法治水平的提升也是全面小康的评定标准之一。
社会稳定是全面小康的重要前提条件,而法治水平的提升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保障。
全面小康需要建立健全的社会管理体系和法治体系,保障人民的社会安全和公平正义。
最后,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的建设也是全面小康的评定标准之一。
全面小康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应该以保护环境和建设生态文明为前提。
因此,全面小康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可持续的平衡。
综上所述,全面小康的评定标准应该是一个多维度的综合指标体系,包括人均收入、就业形势、健康教育与医疗保障体系、教育程度和素质、社会稳定和法治水平、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等方面。
2013年12月23日时事政治热点
![2013年12月23日时事政治热点](https://img.taocdn.com/s3/m/6f14d156be23482fb4da4cdd.png)
2013年12月23日时事政治热点1.为落实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决定,依法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海洋环境保护法等7部法律的修正案草案23日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
草案修改的7部法律是海洋环境保护法、药品管理法、计量法、渔业法、海关法、烟草专卖法、公司法,内容涉及取消下放11项行政审批项目和改革工商登记制度。
2.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23日发表文章表示,加快建立提质增效升级监测体系和综合评价制度,不断淡化GDP(生产总值)在政绩考核评价中的作用。
国家统计局官网刊载的马建堂文章说,要更加突出提质、增效、升级统计,推动各地不再简单以GDP论英雄排名次。
统计部门已制定经济转型升级统计指标体系、应对气候变化统计指标体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以及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创新指数等一系列全新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调查制度,要在进一步完善改进基础上,认真做好组织实施工作。
3.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发布会上了解到: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将批复10家民营企业开展移动通信转售业务。
这意味着民营企业进入基础电信领域有了实质性进展。
4.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获悉:“中国珍稀濒危植物DNA条形码鉴定平台”日前开通并向社会提供服务,为珍稀濒危植物的快速可靠鉴定提供了技术支撑。
5.近日,中央纪委、中央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发出《关于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严肃整治“会所中的歪风”的通知》。
通知指出,近年来,一些地方将历史建筑、公园等公共资源变为私人会所的现象屡见不鲜,其中存在违法设立经营、侵占群众利益、助长奢靡之风、滋生腐败行为等问题,群众反映强烈。
特别是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出入私人会所,吃喝玩乐,甚至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严重影响党风政风,带坏了社会风气。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四风”,遵照中央指示,就严肃整治“会所中的歪风”提出明确要求。
6.韩在脆弱的全球经济和政策不确定性影响下,2013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增长乏力,流量基本与去年持平,复苏时间超出预期。
我国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估
![我国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7fe798a003d8ce2f01662314.png)
2035 年目标值按照两个原 则 来 设 定:一 是 借 鉴 高 收 入 国 家 平 均 值,在 年 度 指 标 值 的
①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与一般统计指标所采用的人均 GDP 不同,本 文 采 用 人 均 GN
I, 主 要 是 为 了 方
的数值进行累乘,然后相加,最后计算出综合评价指数.根据 2035 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
化蓝图,从经济发展、人民 生 活、民 主 法 治、文 化 建 设、社 会 治 理、生 态 环 境 六 个 维 度
形成一级指标体系.在 每 个 维 度 之 下 依 据 数 据 的 可 得 性、可 比 性、可 持 续 性 和 普 遍 性 的
2019 年 第 10 期
宏 观 经 济
我国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估
郭锋 张永军
摘要: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 代 化 是 我 国 “两 个 一 百 年” 目 标 奋 斗 过 程 中 的 中 期 目
标.本文从经济发展、民主法 治、 文 化 建 设、 人 民 生 活、 社 会 治 理 和 生 态 环 境 等 6 个 方 面、15
个指标构建了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标体系.从世 界 银 行 所 划 定 的 高 收 入 国 家 的 平
均发展水平和我国预期潜在增 长 率 的 方 式 对 这 些 指 标 赋 值 并 进 行 评 估. 根 据 2017 年 数 据 衡 量,
到 2035 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 义 现 代 化 的 目 标 实 现 率 为 57
便进行国际比较,因为世界银行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所采用的都是人均 GNI.
061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5f26cda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52.png)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D的十六大提出的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
依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1],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和各地统计研究部门对2000年~2022年全国及各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进行了统计监测。
结果标明,过往的十年中,在D中心、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努力克服了严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生产本钞票上涨、“非典〞疫情、罕见的冰雪灾难与大地震、泥石流,以及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等众多不利因素的碍事,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开发,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态建设与自然环境保卫态势良好。
全国及各地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一、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展顺利,实现程度由2000年的59.6%提高到2022年的80.1%据最新统计数据分析,2022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2]抵达80.1%,比2000年提高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个百分点。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六大方面:经济开发、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资源环境的实现程度都有较大的提高〔见表1〕。
表1:2000-2022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在六大方面的实现程度76.1%“经济开发〞包括人均GDP、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镇人口比重和失业率〔城镇〕五项监测指标,要紧反映经济方面的开发情况。
据监测,2022年中国在经济开发方面的实现程度为76.1%,比2000年提高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个百分点。
从五项监测指标来瞧,2022年人均GDP抵达29992元〔当年价〕,按可比价格计算,是2000年的倍,十年间年均增长9.8%,实现程度首次超过60%,抵达64.0%;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抵达1.76%,比2000年的0.90%几乎翻了一番,实现程度为70.4%;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抵达43.1%,比2000年的39.0%上升了个百分点,实现程度为86.2%;城镇人口比重抵达49.95%,比2000年的36.22%上升了个百分点,实现程度为83.3%;失业率一直维持在目标范围内,实现程度为1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乡居民收入比
以农为1
≤2.8
≤2.6
≤2.8
≤3.0
25
城乡居民家庭人均住房面积达标率
%
≥60
≥60
26
公共交通服务指数
-
=100
=100
27
平均预期寿命
岁
≥76
≥76
28
平均受教育年限
年
≥10.5
≥10.5
29
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医师数
人
≥1.95
≥1.95
30
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
%
≥95
≥97
≥95
4
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
≥2.5
≥2.7
≥2.3
≥2.2
5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
件
≥3.5
≥4
≥3.2
≥3.0
6
工业生产率
万元/人
≥12
≥12
7
互联网普及率
%
≥50
≥55
≥50
≥45
8
城镇人口比重
%
≥60
≥65
≥60
≥55
9
农业劳动生产率
万元/人
≥2
≥2
民主法制
10.5
10
基层民主参选率
%
≥95
≥95
11
每万名公务人员检察机关立案人数
人/万人
≤8
≤8
12
社会安全指数
-
=100
=100
13
每万人口拥有律师数
人
≥2.3
≥2.3
文化建设
14.0
14
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5
≥5
15
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
元
≥150
≥150
16
有线广播电视入户率
%
≥60
≥60
17
每万人口拥有“三馆一站”公用房屋建筑面积
公顷/万元
≤60
≤55
≤62
≤65
36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2010年不变价)
吨/万元
≤2.5
-
37
环境质量指数
-
=100
=100
38
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指数
-
=100
=100
39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85
≥90
≥85
≥80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国家统计局2013)
具体指标
权重
计量单位
目标值
(方案一)
目标值(方案二)
东部地区
中部
地区
西部
地区
经济发展
22.0
1
人均GDP(2010年不变价)
元
≥57000
比2010年翻一番
2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47
≥50
≥47
≥45
3
居民消费支出占GDP比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6
≥36
≥93
31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
%
≥80
≥85
≥80
≥75
32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
%
≥75
≥80
≥75
≥70
资源环境
20.0
33
单位GDP能耗(2010年不变价)
吨标准煤/万元
≤0.6
≤0.55
≤0.62
≤0.65
34
单位GDP水耗(2010年不变价)
立方米/万元
≤110
≤105
≤110
≤115
35
单位GDP建设用地占用面积(2010年不变价)
平方米
≥400
≥400
18
城乡居民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
%
≥5
≥5
人民生活
26.5
19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2010年不变价)
元
≥25000
比2010年翻一番
20
地区人均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差异系数
%
≤60
≤60
21
失业率
%
≤6
≤6
22
恩格尔系数
%
≤40
≤40
23
基尼系数
-
0.3~0.4
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