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测试题有答案
2020-2021中考物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问题(大题培优)及答案解析
![2020-2021中考物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问题(大题培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4ab6e4eb8f67c1cfad6b8e2.png)
一、初中物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问题1.如图所示,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已知杠杆上每个小格的长度为2cm ,用弹簧测力计在A 点斜向上(与水平方向成30°角)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此时杠杆的动力臂为0.08mB .此时为省力杠杆C .当弹簧测力计向左移至竖直位置时,其示数为1ND .图中钩码的总重力为2N【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 .当弹簧测力计在A 点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杠杆,所以动力臂11142cm 4cm=0.04m 22l OA ==⨯⨯= 故A 错误;B .由图知,钩码对杠杆拉力为阻力,阻力臂的大小l 2=3×2cm=6cm >l 1杠杆为费力杠杆,故错误;CD .由图知,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N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 1l 1=Gl 2可得1123N 4cm =2N 6cmF lG l ⨯== 竖直向上拉A 点时,力臂大小等于OA ,由杠杆平衡条有'12F OA Gl ⋅= ,所以测力计的示数212N 6cm =1.5N 2cm 4Gl F OA '⨯==⨯ 故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
2.如图所示,杠杆挂上钩码后刚好平衡,每个钩码的质量相同,在下列情况中,杠杆还能平衡的是A.左右钩码各向支点移一格B.左右各减少一个钩码C.左右各减少一半钩码D.左右各增加两个钩码【答案】C【解析】设杠杆的分度值为 L,一个钩码的重为G.原来4G×2L=2G×4L;左、右钩码各向支点移动一格,左边=4G×L=4GL,右边=2G×3L=6GL,左边<右边,杠杆向右端下沉,A不符合题意;左右各减少一个钩码,左边=3G×2L=6GL,右边=G×4L=4GL,左边>右边,杠杆向左下沉,B 不符合题意;左、右钩码各减少一半法码,左边=2G×2L=4GL,右边=G×4L=4GL,左边=右边,杠杆平衡;C符合题意;左右各增加两个钩码,左边=6G×2L=12GL,右边=4G×4L=16GL,左边<右边,杠杆右边下沉,D不符合题意,故选C.3.如图所示的轻质杠杆OA上悬挂着一重物G,O为支点,在A端用力使杠杆平衡。
5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5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0398825f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5f.png)
动力臂L1_<___ 阻力臂L2
动力臂L1__=__ 阻力臂L2
新 知
力的
动力F1_<_____ 动力F1__>____阻 动力F1_=_____阻
梳 关系
理
阻力F2
力F2
力F2
既不省力也不
特点 省力但费距离 费力但省距离 费力,既不省距
离也不费距离
撬棒、开酒瓶 缝纫机脚踏板、
应用
托盘天平
的起子
筷子
馈 A
是 支点 ,F1是 动力 ,F2是 阻力 ,L1是 动力臂,L2
是 阻力臂。
图5-1
课 4. 如图5-2所示,一名同学在做俯卧撑,如果把人的躯干看
堂
反 成一个杠杆,该杠杆的支点是 B (填图中字母)点,动力
馈 A
是 地面对手掌的支持力 (选填“手掌对地面的压力”或“地
面对手掌的支持力”),阻力是 人自身的重力 。
水平位置平衡的主要目的是 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
应 用
(2)如图所示,在杠杆左侧
示 A处挂4个相同的钩码,要使杠杆
例
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右侧
B处挂 3 个相同的钩码。
图6-5-4
(3)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
计逐渐向右倾斜时,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
力杠杆的是___A____,属于
等臂杠杆的是__C_____。
(均填字母)
图5-6
课 5.如图5-7所示,轻质杠杆OA可绕O点转动,杠杆长0.4 m,在它
堂 反
的中点B处挂一重30 N的物体G。若在杠杆上A端施加竖直
馈 方向的力F,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求F的大小。
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力和机械-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课件及答案
![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力和机械-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课件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cdb44a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b9.png)
开瓶盖时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表示正确的是
(C
)
物理
八年级 下册 配粤教沪科版 第六章 6.5
3.完成下列各图(图6-5-10),画出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
如图所示: (1)
(3)
物理
八年级 下册 配粤教沪科版 第六章 6.5
(2)
(4)
(5)
物理
八年级 下册 配粤教沪科版 第六章 6.5
知道简单机械.探究并了解杠 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杆的平衡条件.
等概念.
2.会画力臂.
物理
八年级 下册 配粤教沪科版 第六章 6.5
1.把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直棒或曲棒),叫做杠
杆.
(1)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叫做支点,如图6-5-1中的
点O
.
物理
八年级 下册 配粤教沪科版 第六章 6.5
(2)使杠杆转动的力是动力,如图中的 F1 . (3)阻碍杠杆转动的力是阻力,如图中的 F2 .
物理
八年级 下册 配粤教沪科版 第六章 6.5
1.如图6-5-6所示,OB是以O点为支点的杠杆,F是作用在
杠杆B端的力.已知OA⊥AB、AC⊥OB.图中F的力臂是
(A
)
A.OA B.AC
C.OC D.AB
物理
八年级 下册 配粤教沪科版 第六章 6.5
1.解析 由图可知,BA是力F的作用线,OA⊥AB, OA为支点到力F的作用线的距离,所以线段OA表示 力F的力臂. 答案:A.
物理
八年级 下册支点到力作用线的距离,
如图6-5-3中的OC. 2.使杠杆平衡的最小力的作图法:
图6-5-3
(1)在杠杆上找离支点最远的点作为力的作用点;
八年级物理下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88a37b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91.png)
八年级物理下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关于杠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杠杆只有静止在水平位置才是处于平衡状态B.杠杆平衡时,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一定在支点的两侧C.杠杆一定有支点D.杠杆的支点一定在杠杆的正中间2.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3.下列杠杆中,全是省力杠杆的是()A.铡刀、钓鱼竿B.天平、手推车C.动滑轮、起子D.镊子、老虎钳4.下述杠杆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5.如图所示,OA=AB,A点所挂重物重力为10N,在B点施加一个垂直于杠杆的拉力F,此时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拉力F的大小为10NB.此时杠杆为等臂杠杆C.若将F的方向转至图中虚线位置,则拉力F的力臂将变大D.若将F的方向转至图中虚线位置,则拉力F的值将变大6.人在做俯卧撑时可视为一个杠杆。
如图所示,人在用力起身时,下列能正确表示该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的示意图的是()7.如图所示,以下器具在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8.如图所示,裁纸刀在使用的时候,先要对正要裁剪的位置,通过裁纸刀上的标尺左右移动来调整裁剪大小,然后通过裁纸刀的把手匀速向下用力进行裁剪。
裁纸刀在使用中属于()A.省力杠杆且省距离B.省力杠杆但费距离C.费力杠杆且费距离D.费力杠杆但省距离9.同学们在劳动课上修剪树枝,应选用以下的哪种剪刀最合适()10.疫情期间,运送防疫物资车辆途中被巨石挡住了通路,医务人员用撬棍将石头撬开。
如果在撬棍A端分别沿如图三个方向用力,下列关于支点位置和用力最小的说法是()F最小A.C为支点,1F最小B.B为支点,2F最小C.B为支点,3D.A为支点,三个方向用力一样大二、填空题11.小明制作了一个简易杠杆,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在它两边恰当位置分别放上不同数量的同种硬币,使其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如图所示,则力臂12:l l ___________。
若两边同时各取走一枚硬币,则杠杆的___________端将下沉。
6.5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word版有答案)
![6.5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word版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13c8524431b90d6c85c748.png)
2018-2019学年度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课时练习6.5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一.选择题(共12小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选项1.关于杠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杠杆一定是一根直的硬棒B.杠杆的支点一定在杠杆上,且在杠杆的中间位置C.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一定与杠杆的阻力方向相反D.力臂可能在杠杆上也可能不在杠杆上2.如图所示,小明在按压式订书机的N点施加压力,将订书针钉入M点下方的纸张中,下列图能正确表示他使用该订书机时的杠杆示意图是()A.B.C.D.3.如图所示的四个杠杆,悬挂的重物G和杆长都相同。
若各杠杆均处于平衡状态,则所用的最大的力是()A.B.C.D.4.如图所示,正在使用的简单机械中,一定费力的是()A.订书机B.镊子C.定滑轮D.动滑轮5.如图所示,OB是以O点为支点的杠杆,F是作用在杠杆B端的力。
图中线段AB与力F 的作用线在一条直线上,且OA⊥AB、AC⊥OB.则表示力F的力臂是()A.OA B.AC C.AB D.OB6.如图,轻质杠杆OA中点通过细线悬挂一个重力为60N的物体,在A端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F,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使杠杆顺时针转动的力是物体的重力B.此杠杆为费力杠杆C.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时拉力F的大小为30ND.保持F的方向竖直向上不变,将杠杆从A位置匀速提升到B位置的过程中,力F将增大7.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下列操作中能让杠杆继续保持平衡的是()A.将左右两边的钩码均向外移动一格B.在左右两边钩码的下方各加一个钩码,位置保持不变C.将左右两边的钩码各去掉一个,位置保持不变D.将左边的钩码去掉二个并保持位置不变,同时将右边钩码向左移二格8.72kg的人站在跷跷板某一位置时,跷跷板处于如图所示的平衡状态。
估测球的质量约()A.10kg B.30kg C.72kg D.120kg9.如图是用羊角锤起钉子的示意图,如果钉子对锤的阻力不变,当施加一个始终与锤柄垂直向右的作用力时,在钉子被完全拔出的过程中作用在锤柄A上的力将会()A.逐渐变大B.不变C.逐渐变小D.无法判断10.如图所示,杠杆OA分别在F1、F2或F3作用下保持静止,O为支点,则关于三个力下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F1最小B.F2最小C.F3最小D.三个力一样大11.如图机械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开瓶器B.行李箱C.筷子D.钢丝钳12.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乙图中在B点悬挂3个相同的钩码,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实验前杠杆如图甲所示,则需要将杠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能使杠杆水平平衡B.在乙图中只在A点用弹簧测力计拉杠杆使杠杆水平平衡,则此时杠杆是省力杠杆C.在乙图中若只在D点挂3个相同的钩码,为了让杠杆水平平衡可以把平衡螺母向左调D.在乙图中为了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D点施加力的方向由a位置到b位置的过程中,所需的拉力大小变小二.填空题(共8小题)13.如图所示,OC是以O点为支点的杠杆,F是作用在杠杆C端的力。
中考物理必考专题突破 实验18 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解析版)
![中考物理必考专题突破 实验18 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bab94f95f46527d3250ce033.png)
实验18 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一.选择题(共8小题)1.下列有关“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我们就说此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B.安装好杠杆,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之在水平位置平衡C.如图保持测力计悬挂的位置不变,若斜向下拉,测力计示数会变大D.测量过程中,若测力计指针不在刻度线上,为方便读数可适当调节平衡螺母【解答】解:A、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状态时,杠杆就处于平衡状态,故A正确;B、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时,为了便于测量力臂,要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故B正确;C、弹簧测力计改为斜向下拉后,其力臂小于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力臂变小,拉力就会大,因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大,故C正确;D、“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过程中不能调节平衡螺母,故D错误。
故选:D。
2.如图所示为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若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g,为了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g取10N/kg)A.在A点挂4个钩码能使杠杆平衡B.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当示数为0.5N时,能使杠杆平衡C.用弹簧测力计在B点拉,无论如何改变用力方向都要省力D.用弹簧测力计在A点拉,无论如何改变用力方向都要费力【解答】解:每个钩码重力为F=0.05kg×10N/kg=0.5N,设每个小格长度为L,则支点左侧力与力臂的乘积为:1N×3L=3N×L;A、在A点挂4个钩码时,杠杆右侧力与力臂的积为:2N×2L=4N×L>3N×L,杠杆不能平衡,故A错误;B、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当示数为0.5N时,杠杆右侧力与力臂的积为:0.5N×5L=2.5N×L<3N×L,杠杆不能平衡,故B错误;C、用弹簧测力计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根据杠杆平衡条件知,1N×3L=F×5L,最小拉力为0.6N;当力的方向改变时,力臂减小,使力臂小于3L时,拉力要大于1N,杠杆费力,用弹簧测力计在B点拉,当力臂为3L时,拉力为1N.根据杠杆平衡条件知,当改变用力方向,使力臂小于3L时,拉力要大于1N,杠杆才能平衡,要费力,故C错误;D、用弹簧测力计在A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根据杠杆平衡条件知,1N×3L=F×2L,最小拉力为1.5N;当力的方向改变时,力臂减小,无论如何改变用力方向力都要大于1.5N,都要费力,故D正确。
2019年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答案解析)
![2019年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66591c0ad02de80d4d840ba.png)
2019年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答案解析1. (2018年深圳)“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①如图甲所示,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把杠杆右的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②如图乙所示,保持杠杆水平位置平衡,测力计从a位置转到b位置,其示数将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③在实验中,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得到多组数据的目的是_______(填序号)A.使测量数据更准确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C.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答案】 (1). 左 (2). 变大 (3). C【解析】分析:(1)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方便测量力臂;(2)弹簧测力计的方向向右倾斜,这时杠杆右侧的力臂变短,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大;(3)通过实验总结实验结论时,一般要进行多次实验,如果只用一组数据得到结论,偶然性太大,因此应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
解答:(1)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左端偏高,应把杠杆右的平衡螺母向左端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大小,同时消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2)保持杠杆水平位置平衡,测力计从a位置转到b位置,此时拉力的力臂变短,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力变大;(3)通过实验总结归纳出物理规律时,一般要进行多次实验,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才具有普遍性,结论才正确;所以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时,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为了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
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 左 (2). 变大 (3). C【点睛】此题是探究杠杆平衡实验,考查了杠杆的调平及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在利用平衡条件公式时,要注意分析力和对应的力臂。
2.(2018滨州)小明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刻度均匀的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0.5N重的钩码若干个。
6.5 杠杆的平衡条件(之二)有答案
![6.5 杠杆的平衡条件(之二)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8df23765ce050877321371.png)
15.如图所示杠杆中,O为支点,请画出图中力F1和F2的力臂L1和L2。
【答案】
【解析】
已知支点为O,延长F2的作用线,过点O作力F1的垂线段L1,作力F2的垂线段L2,那么L1、L2即为所求作的力臂,如图所示:
16.如图中为使杠杆ON在图示位置能保持静止,需在M点施加一个力F.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对杆拉力的力臂和在M点对杆的最小拉力F的示意图.
【答案】A
【解析】
【详解】
如把重力对杆的拉力看作阻力,则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动力臂越大,越省力。F4与重力对杆的拉力都使杠杆沿顺时针方向转动,F1、F2和F3中,F1的力臂最大,最省力。故选A
4.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中点悬挂重为10N的物体,在A端施加一个始终垂直于杆向上的力F,匀速提升杠杆至水平位置B的过程中,力F将( ),在B位置平衡时,拉力F的大小为( )
【答案】支点大于增大
【解析】
【详解】
[1]将鱼竿等效为杠杆,则小猫“左手”握竿处为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即杠杆的支点;
[2]鱼竿在使用时,“右手”拉竿的力为动力,鱼线对竿的拉力为阻力,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右手”拉竿的力大于鱼线对竿的拉力;
[3]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在阻力、阻力臂一定的情况下,若小猫为减小“右手”拉竿的力,可以增大动力臂,即适当增大“两手”握竿的距离。
[5][6]实验过程中,调节钩码的数量和位置,使杠杆依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与之前的目的相同,即便于测量力臂大小、消除杠杆重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14.如图所示,用固定在墙上的三角支架ABC放置空调室外机.如果A处螺钉松脱,则支架会绕________点倾翻.已知AB长40cm,AC长30cm,室外机的重力为300N,正好处在AB中点处,则A处螺钉的水平拉力为______N(支架重力不计).为了安全,室外机应尽量______(填“靠近”或“远离”)墙壁.
2020年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学期《6.5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学期《6.5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测试卷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0bf9b42a32d7375a5178017.png)
C.力F’变大D.力F’的力臂变小
5.下列简单机械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 筷子B. 理发剪
C. 羊角锤D. 钓鱼竿
6.下列图中使用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起子B. 道钉撬
C. 筷子D. 钢丝钳
7.关于杠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杠杆一定是一根直的硬棒
(2)若物块的体积为10cm3,求小球的重力。
2020年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学期
《6.5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测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9小题)
1.如图是用撬棒撬石头的情景,下图中关于该撬棒使用时的杠杆示意图正确的是( )
A.向右移动支点B.换用较长的轻杆
C.换用较轻的秤砣D.换用较轻的空桶
9.密度均匀的直尺放在水平桌面上,尺子伸出桌面部分CB是全尺长的1/3,当B端挂上5N的物体时,直尺的A端刚好没有翘起。如图,则此直尺受到的重力是( )
A.2.5NB.5NC.10N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0.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中点悬挂重为60N的物体,在A端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F,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力F的大小是,保持F的方向不变,将杠杆从A位置匀速提升到B位置的过程中,力F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便于测。
(2)如图乙所示,杠杆上的刻度均匀,在A点挂2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B点挂个相同的钩码: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将A、B两点下方所挂的钩码同时各加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选填“能”或“不能”)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2020-2021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杠杆平衡题含答案
![2020-2021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杠杆平衡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387841856a561252d36fcd.png)
一、初中物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问题1.如图所示,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所用钩码完全相同。
下列做法中能使杠杆再次平衡的是A .分别在两边钩码下再增加一个相同钩码B .左边减少1个钩码,右边减少2个钩码C .两边钩码均向支点移动相同的距离D .左边钩码向左移1.5cm ,右边钩码向右移1cm【答案】D【解析】【详解】设一个钩码的重力为G ,左边钩码到支点的距离为3l ,因为杠杆正处于水平平衡,所以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233G l G l ⨯=⨯右,解得2l l =右,即右边钩码到支点的距离为2l ;A .若分别在两边钩码下再增加一个相同钩码,则3342G l G l ⨯≠⨯,此时杠杆不再平衡,不符合题意;B .若左边减少1个钩码,右边减少2个钩码,则32G l G l ⨯≠⨯ ,此时杠杆不再平衡,不符合题意;C .若两边的钩码均向支点移动相同的距离l ,则223G l G l ⨯≠⨯,此时杠杆不再平衡,不符合题意;D .若左边钩码向左移1.5cm ,右边钩码向右移1cm ,则2(3 1.5)3(21)G l G l ⨯+=⨯+,此时杠杆平衡,符合题意。
2.工人师傅利用如图所示的两种方式,将重均为 400N 的货物从图示位置向上缓慢提升一 段距离.F 1、F 2始终沿竖直方向;图甲中 BO =2AO ,图乙中动滑轮重为 50N ,重物上升速度 为 0.02m/s .不计杠杆重、绳重和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方式 F 1由 150N 逐渐变大B .乙方式 F 2的功率为 3WC .甲乙两种方式都省一半的力D .乙方式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 88.9%【答案】D【解析】【详解】 A .由图知道,重力即阻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动力F 1 的方向也是竖直向下的,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比值是:1221L OB L OA == 所以,动力F 1 的大小始终不变,故A 错误;BC .由于在甲图中, OB =2OA ,即动力臂为阻力臂的2倍,由于不计摩擦及杠杆自重,所以,由杠杆平衡条件知道,动力为阻力的一半,即111400N 200N 22F G ==⨯= 由图乙知道,承担物重是绳子的段数是n =3,不计绳重和摩擦,则()()211500N+50N 150N 22F G G =+=⨯=动, 即乙中不是省力一半;所以,绳子的自由端的速度是:v 绳 =0.02m/s×3=0.06m/s ,故乙方式F 2 的功率是:P=F 2 v 绳 =150N×0.06m/s=9W ,故BC 错误;D .不计绳重和摩擦,乙方式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400N 100%=100%=100%88.9%400N 50NW Gh W Gh G h η=⨯⨯⨯≈++有用总轮 故D 正确.3.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状态保持静止,要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原来的12,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A.去掉三个钩码B.把钩码向左移动2小格C.把钩码向右移动2小格D.把弹簧秤测力计向左移动2小格【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得,4G×4L=F2×8L,解得F2=2G,要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原来的12,即F2=G。
初中物理的杠杆原理与平衡测试题
![初中物理的杠杆原理与平衡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1eab898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12.png)
初中物理的杠杆原理与平衡测试题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杠杆原理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理解杠杆原理不仅有助于我们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还能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物理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下面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些关于杠杆原理与平衡的测试题。
一、选择题1、下列工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A 镊子B 天平C 羊角锤D 钓鱼竿解析:省力杠杆的特点是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镊子和钓鱼竿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天平是等臂杠杆;羊角锤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答案选 C。
2、如图所示的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原来的 1/2,要保持杠杆仍然平衡,可以()A 减少一个钩码B 减少两个钩码C 把钩码向左移动一个格D 把钩码向右移动一个格解析:设一个钩码的重力为 G,一格的长度为 L。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F₁L₁= F₂L₂,原来 2G×3L = 3G×2L。
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原来的 1/2,即 F = G。
要保持杠杆平衡,A 选项减少一个钩码,左边为 G×3L = 3GL,右边为 2G×2L = 4GL,不平衡;B 选项减少两个钩码,左边为 G×3L = 3GL,右边为 G×2L = 2GL,不平衡;C 选项把钩码向左移动一个格,左边为 2G×2L = 4GL,右边为 G×2L = 2GL,不平衡;D 选项把钩码向右移动一个格,左边为 2G×3L = 6GL,右边为 G×4L = 4GL,平衡。
答案选 D。
3、一根轻质杠杆,在左右两端分别挂上 200N 和 300N 的重物时,杠杆恰好平衡。
若将两边物重同时增加 50N,则杠杆()A 左端下沉B 右端下沉C 仍然平衡D 无法确定解析: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设杠杆左右力臂分别为 L₁和 L₂,则200N×L₁= 300N×L₂,可得 L₁/L₂= 3/2。
专题20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题(原卷版)
![专题20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题(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27384d50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4d.png)
专题20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题抓住考点学1.命题点(1)让支点处于杠杆中央的目的:减小杠杆自重对实验造成的影响。
(2)杠杆平衡螺母的调节:左高左调、右高右调。
(3)实验时应调节钩码的悬挂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目的是便于测量力臂。
(4)本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得出普遍规律。
(5)用弹簧测力计代替杠杆一侧所挂钩码,当测力计由竖直方向拉变成倾斜拉,要使杠杆仍保持平衡,测力计的示数会变大,是因为拉力的力臂变小。
(6)实验数据分析。
(7)实验结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2.解决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问题基本要领(1)知道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这样做的目的是方便从杠杆上量出力臂。
(2)实验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写成公式为F1l1=F2l2。
(3)还可以利用动力乘以动力臂是否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来判断杠杆平衡与否。
根据考点考【例题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利用在杠杆两端挂钩码的方法做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
应把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
(2)实验时仍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
(3)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动力F 1/N 动力臂l 1/cm 阻力F 2/N 阻力臂l 2/cm 1 3.0 10 2.0 15 2 2.5 20 2.5 20 31.0301.030根据表中的信息,得出“F 1l 1=F 2l 2”的结论。
这个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 。
原因是: 。
(4)如果用杠杆一端挂钩码另一端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的方法做实验。
请分析说明用这种方法做实验的好处。
。
【例题2】(2020四川广安)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所用的器材有:每格长度等距的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每个重力都为0.5N 的钩码若干个。
初二物理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试题
![初二物理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05cec0e5b7360b4c2f3f6430.png)
初二物理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试题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杠杆的平衡条件,所用的4只钩码每只质量都是50g,在图示情况时,杠杆AB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这时弹簧秤的读数为2.80N.设F1的力臂为l1,F2的力臂l2,则.若在杠杆左端钩码下方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重新调节弹簧秤对杠杆右端拉力的方向后,使杠杆AB再次恢复水平平衡,则这时弹簧秤的拉力与对应力臂的乘积应是未增加钩码前弹簧秤的拉力与对应力臂乘积的____倍.【答案】7/10 5/4【解析】图所示的杠杆平衡时,应满足F1l1=F2l2,则.增加钩码后,再次平衡时,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得F1ˊl1ˊ=F2ˊl2ˊ,那么故答案为:7/10 5/4思路分析:杠杆平衡时,应满足F1l1=F2l2试题点评:解决此类的题目的关键是要能准确找到力和力臂。
2.如图所示,用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至位置B,阻力G的力臂,动力F 。
(填“变大”或“变小”“不变”)【答案】变大变大【解析】如图所示:A位置时,阻力G的力臂为l1,力F的力臂为l2,B位置时,阻力G的力臂为L1,力F的力臂为L2,由图可知:l1<L1,所以第一个空填变大.因为A,B两位置杠杆均为平衡状态,所以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得(注:分析中A位置力F用F1表示,B位置力F用F2表示)A:Gl1=F1l2B:GL1=F2L2因为l1<L1,l2=L2,所以F2>F1,即:动力F变大故答案为:变大变大思路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力臂的定义和杠杆的平衡条件,可以通过作图比较A、B两位置阻力G力臂的长短.然后再通过杠杆的平衡条件来分析动力的变化.试题点评:题目在考查力臂的定义的同时也考查了杠杆的平衡条件,所以答题需细心分析.3.如图所示,O为杠杆AC的支点,在O处挂一小球,AO=OB=BC,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画出施加在杠杆上最小动力F1的力臂L1:,并标出F1的方向。
【答案】【解析】杠杆平衡时,动力F1要最小,F1的力臂应最大,即CO为动力臂,力F1作用点在C点,竖直向上拉,如图:思路分析: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动力F1要最小,F1的力臂应最大,因为力F1的作用点一定在杠杆上,从而确定出最大的力臂.试题点评: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阻力×阻力臂是定值,利用数学极值问题,动力要最小,动力臂应最大;本题的难点在于确定CO为动力臂,这种能力在以后的学习中要逐渐培养.4.如图所示,杠杆每小格的长度相等,质量不计,以O为支点.杠杆的左端挂有物体M,支点右边的A处挂钩码,杠杆平衡.若将支点移到B点,要使杠杆重新平衡,在A点应挂个相同的钩码。
初中物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答案)
![初中物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fa4cb90029bd64783e2c46.png)
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1)首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两端在不挂钩码时,保持水平并静止,达到状态。
(2)如上图所示,杠杆每格长度相同,杠杆的a处已挂着2个0.5N的钩码,要使杠杆平衡,则应在杠杆的处,挂上个0.5N的钩码。
2.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1)杠杆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其向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实验时,施加的动力和阻力的方向都是竖直方向,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用图乙装置通过多次实验操作及数据分析,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你认为他的结论_________(选填:“可靠”或“不可靠”)。
(3)利用图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每个钩码重0.5N,杠杆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应为_________N。
3.“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前先要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是为使杠杆所受的重力通过,从而可以不考虑杠杆的重力对其转动的影响.(2)实验时,调节钩码的个数或位置,仍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是为了.(3)在实验中有一组同学猜想杠杆的平衡条件可能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他们经过试验,获得了下列数据: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4 5 5 4于是,他们认为自己的猜想得到了验证,你认为他们实验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答:.4.某同学想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测量刻度尺的质量.(1)将刻度尺平放在支座上,左右移动刻度尺,找出能够使刻度尺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的支点位置,记下这个位置,它就是刻度尺的__ __;(2)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 1的物体挂在刻度尺左边某一位置,向__ __(选填“左”或“右”)移动刻度尺,直到刻度尺能够在支座上重新保持水平平衡.记录物体悬挂点到支座的距离l 1和刻度尺的__ __到支座的距离l 2;(3)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以计算出刻度尺的质量m =___ _(用题目中所给物理量表示). 5.小明和小红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在杠杆支点的两边分别挂上钩码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如图甲,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 __(选填“左”或“右”)移动. (2)小明在实验中记录了三次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数据次数 动力F 1/N动力臂l 1/cm阻力F 2/N 阻力臂l 2/cm1 1.0 10 0.520 2 2.0 10 1.0 20 32.0204.010__ __(3)小红调节好杠杆平衡后,在杠杆两端挂上钩码,杠杆的状态如图乙所示,为此,小红又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重新回到水平平衡位置,然后正确记录下钩码重、动力臂OA 和阻力臂OB 的值,分析实验数据后发现得不到教材中的“杠杆的平衡条件”,小红的哪一步操作导致了实验结果与教材中的结论不一致?6.小轩同学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他将杠杆挂在支架上,结果发现杠杆左端向下倾斜。
第六章 6.5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一)
![第六章 6.5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一)](https://img.taocdn.com/s3/m/a13cf3ef59eef8c75ebfb356.png)
(2)调好后,第一组按图乙进行实验,第二组按图丙进行实验。
你认为第 二 组实验更好,理由是 便于从杠杆上直 接读取力臂 。
(3)第三组在杠杆上 A 点处挂 5 个钩码,在 B 点处挂 4 个钩码, 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
件为: F1l1=F2l2 。他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 不 合理 ;为什么? 只测量一组数据,结论具有偶然 性(结论没有普遍性) 。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302021/8/302021/8/302021/8/308/30/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30日星期一2021/8/302021/8/302021/8/30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302021/8/302021/8/308/30/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302021/8/30August 30,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302021/8/302021/8/302021/8/30
(4)实验结束后,有人说:“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 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丁所示 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 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
与杠杆的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 杠杆自重的影 响。
能力提升
1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杠杆上每格等距: (1)实验中,用如图所示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平衡,但采
第六章 力与机械(6.5-1)杠杆类习题 (学生网络版)
![第六章 力与机械(6.5-1)杠杆类习题 (学生网络版)](https://img.taocdn.com/s3/m/f2c6369f89eb172dec63b740.png)
杠杆类习题一、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0.0分)1.如图所示,正方体金属块A质量为100kg,边长2dm,静止放在水平面上,通过轻绳系于轻质杠杆BOC的B端,杠杆可绕O点转动,且BC=3BO.在C端用F=100N的力竖直向下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求:此时(1)绳对B端的拉力F;拉(2)物体A对地面的压强p.12.如图所示,一轻质杠杆OA可绕O点无摩擦转动,A端用绳子系在竖直墙壁的B点,在杠杆的C点悬挂一重为20N的物体,杠杆处于水平静止状态.已知OA长为50cm ,OC长为30cm,∠OAB=30°.(1)请在图中画出绳子对杠杆拉力F的力臂.(2)拉力F的大小是多少?第2页,共!异常的公式结尾页3.如图杠杆重力不计,提纽O至B点的距离是5cm,OA为30cm,在秤钩上挂6N的物体时,秤砣应挂在距O点10cm的C点才平衡,求:(1)秤砣的重力;(2)这杠杆最多可以称多重的物体.34.如图所示,质量不计的光滑木板AB长1.2m,可绕固定点O转动,离O点0.2m的B端挂一重物G,板的A端用一根与水平地面成30°夹角的细绳拉住,木板在水平位置平衡时绳的拉力是6N.然后在O点的正上方放一质量为0.3kg的小球,若小球以25cm/s的速度由O点沿木板向A端匀速运动,问小球至少运动多长时间细绳的拉力减小到零.(取g=10N/kg,绳的重力不计)第4页,共!异常的公式结尾页二、作图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0.0分)5.在图中,画出动力F1所对应的动力臂L1.6.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可绕O 点转动,请在图中画出杠杆OA的动力臂L1和其受到的阻力F27.如图所示为生活中使用的“开瓶起子”,请在图中画出作用在“开瓶起子”上动力F1的力臂和阻力F2的示意图。
第5题图第6题图第7题图8.利用钓鱼竿钓鱼的示意图如图所示,O为支点,F1是手对鱼竿的作用力,请画出:F1的力臂及阻力F2的示意图.9.如图所示,杠杆AO在力F1、F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L2是力F2的力臂,请在图中画出力F1的力臂L1和力F2的示意图。
杠杆实验测试题及答案
![杠杆实验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e92b55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03.png)
杠杆实验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杠杆的五要素包括:A. 支点、力臂、动力、阻力、杠杆B. 支点、力臂、动力、阻力、平衡C. 支点、力臂、动力、阻力、作用点D. 支点、力臂、动力、阻力、杠杆长度2.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B. 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动力C. 动力臂×动力=阻力臂×阻力D. 动力臂+阻力臂=杠杆长度二、填空题3. 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杠杆属于________杠杆。
4. 杠杆平衡条件的数学表达式是:________。
三、简答题5. 请简述杠杆的分类及其特点。
四、计算题6. 已知一杠杆的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为2米,阻力为300N。
若要使杠杆平衡,求动力的大小和动力臂的长度。
五、实验题7. 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杠杆平衡条件,并说明实验步骤。
一、选择题1. 答案:A2. 答案:A二、填空题3. 答案:省力4. 答案: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三、简答题5. 杠杆根据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可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
省力杠杆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可以省力但费距离;费力杠杆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但省距离;等臂杠杆的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既不省力也不费距离。
四、计算题6. 答案:由于动力臂未知,设动力为F,动力臂为L。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有F×L=300N×2m。
若要使杠杆平衡,动力的大小 F 与动力臂L 成反比,即F=(300N×2m)/L。
动力臂的长度 L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
五、实验题7. 答案:实验步骤如下:- 准备一根均匀的木棍作为杠杆,一个支点,两个钩码作为阻力,一个弹簧秤作为动力。
- 将木棍放在支点上,确保木棍可以自由旋转。
- 在木棍的一端挂上钩码作为阻力,测量并记录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作为阻力臂。
- 使用弹簧秤在另一端施加力,测量并记录动力的大小和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作为动力臂。
小学杠杆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杠杆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4abde1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ee.png)
小学杠杆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杠杆的五要素包括:A. 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B. 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力矩C. 支点、动力、阻力、力矩、力臂D. 支点、动力、阻力、力臂、力矩答案:A2.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A.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B. 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动力C. 动力臂×阻力臂=动力×阻力D. 动力×阻力臂=阻力×动力臂答案:A3. 杠杆分为三类,其中费力杠杆的特点是:A. 省力费距离B. 费力省距离C. 省力省距离D. 费力费力距离答案:B4. 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这句话体现了杠杆的哪种特性?A. 省力B. 省距离C. 省时间D. 省能量答案:A5. 下列哪个工具不是杠杆?A. 扳手B. 剪刀C. 螺丝刀D. 橡皮擦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杠杆的五要素中,______是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答案:支点2. 杠杆的平衡条件可以用公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3. 杠杆可以分为______杠杆、______杠杆和______杠杆。
答案:省力,费力,等臂4. 费力杠杆的特点是______,但可以______。
答案:费力,省距离5. 杠杆原理的发现者是古希腊科学家______。
答案:阿基米德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述杠杆的工作原理。
答案:杠杆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支点,通过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使动力臂和阻力臂之间产生力矩的平衡,从而达到省力或省距离的目的。
2. 在日常生活中,你能找到哪些杠杆的应用实例?答案:日常生活中的杠杆应用实例包括:扳手、剪刀、撬棍、秤、门把手等。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 已知一个杠杆的动力臂为10cm,阻力臂为20cm,阻力为50N,求动力的大小。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复习题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287a2f8c1c708a1294a4414.png)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复习题一:选择题1.(2013•天津)如图为用瓶起开启瓶盖的情景,关于该瓶起使用时的杠杆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C .D .2.如图中的皮划艇运动员一手支撑住浆柄的末端,另一手用力划桨,此时的船桨可看作是一个杠杆.下图中的船桨模型中最合理的是( )A .B .C .D .3.(2013•扬州)下列机械或工具的使用,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羊角锤B .筷子C .起瓶器D .独轮车4.(2009•梧州)如图所示的杠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杠杆是省力杠杆B.该杠杆是费力杠杆C.该杠杆的动力臂是l2D.该杠杆的阻力臂是l15.(2013•巴中)如图所示,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平衡,作用在杠杆B点的力在位置1时为F1,在位置2时为F2.则F1与F2的大小关系是()A.F1<F2B.F1=F2C.F1>F2D.无法判断6.(2013•永州)如图所示,在调节平衡后的杠杆两侧,分别挂上相同规格的钩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两侧各去掉一个钩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左端下沉B.右端下沉C.仍然平衡D.无法判断7.(2010•德州)如图所示,要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在B点分别作用的四个力中,最小的是()A.F1B.F2C.F3D.F48.(2012•达州)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杠杆上每格均匀等距,每个钩码都相同.下列四项操作中,会使杠杆右端下倾的是()(1)在杠杆两侧同时各减掉一个钩码;(2)在杠杆两侧钩码下同时各加挂一个钩码;(3)将杠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外移动一个小格;(4)将杠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内移动一个小格.A.(1)(3)B.(2)(4)C.(2)(3)D.(1)(4)9.(2010•福州)小华用钓鱼竿钓起重为15N的鱼,如图所示,OA=0.4m,OB=2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钓鱼竿钓鱼费距离B.钓鱼竿是个省力杠杆C.手对鱼杆的拉力F1的大小为75N D.手对鱼杆的拉力F1的大小为3N二:填空题10.(2009•攀枝花)如图所示的起瓶器是一个省力杠杆,在向上撬开瓶盖的过程中,它的支点是_________点(填“A”、“B”、“C”或“D”).使用它打开瓶盖_________省功(填“能”或“不能”).11.如图所示,OB为一轻质杠杆,O为支点,OA=0.3m,OB=0.4m,将重30N的物体悬挂在B点,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在A点需加_________N的拉力,这是一个___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若手斜向右上方拉动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手受到的拉力_________(选填“变大”或“不变”或“变小”)12.(2013•揭阳)如图所示,重力不计的杠杆OA,O为支点,在拉力F和重力为30N的重物G的作用下,杠杆OA恰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OA=80cm,AB=20cm,杠杆与转动轴间的摩擦忽略不计.那么拉力F的力臂L=_________cm,拉力F=_________N.13.(2012•大连)图中是活塞式抽水机的示意图.其手柄相当于一个杠杆,O是支点.请画出阻力F2对支点O的力臂l2;并画出在a点施加的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14.(2013•玉林)下面是小王利用刻度均匀的匀质杠杆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每个钩码重0.5N)(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如图1所示,①在杠杆A点处挂4个钩码,则在B点处应挂_________个同样的钩码,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②把B点处的钩码取下,在B点处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拉力F=_________N时,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当拉力F向右倾斜时,仍要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拉力F的大小将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3)如果小王又进行了如图2所示的探究,考虑杠杆_________的影响,发现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拉使杠杆仍然处于水平位置平衡时,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大于_________N.15.(2010•盘锦)如图所示,是小明和小亮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装置图(1)实验时,把杠杆放在支架上,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_________.(2)实验中,某次杠杆平衡后(如图),小明拉弹簧测力计的手向右偏转了一下,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是因为_________(3)若将测力计挂在左侧某处,为了使杠杆平衡,则拉力的方向应是竖直向_________.(4)若不用测力计而在右侧第四格挂钩码.应挂_________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平衡.(钩码规格相同)16.(2006•山西)如图所示,使用羊角锤拔钉子,动力作用在锤柄上A点.请作出拔钉子时所用最小动力F的示意图.(注意:请在图上保留为确保作图准确所画的辅助线)17.(2013•大连)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利用在杠杆两端挂钩码的方法做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应把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2)实验时仍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有什么好处?(3)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1 3.0 10 2.0 152 2.5 20 2.5 203 1.0 30 1.0 30根据表中的信息,得出F1L1=F2L2的结论.这个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4)如果用杠杆一端挂钩码另一端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的方法做实验.请分析说明用这种方法做实验的好处._________.三:解答题18.如图所示的杠杆,AO=20cm,BO=60cm,在A端挂30N的重物,在B端应挂多重的物体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19.(2013•德州)如图所示,请画出杠杆AB在图示位置静止时作用在B点的最小力F及其力臂L.20.(2011•辽阳)如图,杠杆处于平衡状态,O为支点,A为动力作用点,B为阻力作用点.请在图中画出阻力F2的力臂l2,以及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参考答案与解析1.(2013•天津)如图为用瓶起开启瓶盖的情景,关于该瓶起使用时的杠杆示意图正确的是()A.B.C.D.考点:杠杆及其五要素.专题:图像综合题.分析:理解力臂的画法: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解答:解:在使用瓶起时,支点在最前端,而AB的支点搞错,所以错误;动力F1方向向上,而阻力F2方向向下,所以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有关杠杆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的判断,是一道基础性题目.2.如图中的皮划艇运动员一手支撑住浆柄的末端,另一手用力划桨,此时的船桨可看作是一个杠杆.下图中的船桨模型中最合理的是()A.B.C.D.考点:杠杆及其五要素.专题:简单机械.分析:在分析时,注意确定杠杆的支点即杠杆围绕转动的点.当人向后划桨时,浆的上端为支点,人给浆的力向后,水给浆的力向前.解答:解:由题意可知,撑住浆柄的末端为支点,下面的手给浆向后的力,这时水给浆一个向前的力,所以船前进.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杠杆的受力分析,主要确定支点,动力和阻力的方向.3.(2013•扬州)下列机械或工具的使用,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羊角锤B.筷子C.起瓶器D.独轮车考点:杠杆的分类.专题:简单机械.分析: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解答:解:A、羊角锤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B、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C、起瓶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D、独轮车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4.(2009•梧州)如图所示的杠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杠杆是省力杠杆B.该杠杆是费力杠杆C.该杠杆的动力臂是l2D.该杠杆的阻力臂是l1考点:杠杆的分类;力臂的画法.专题:应用题;简单机械.分析:(1)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2)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解答:解:由图可知,该杠杆的动力臂是l1,阻力臂是l2,故CD错误;该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A正确,B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5.(2013•巴中)如图所示,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平衡,作用在杠杆B点的力在位置1时为F1,在位置2时为F2.则F1与F2的大小关系是()A.F1<F2B.F1=F2C.F1>F2D.无法判断考点:杠杆的平衡条件.专题:简单机械.分析:画出作用在杠杆上的力在位置1和位置2的力臂,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臂变小,动力变大.解答:解:如图,动力在位置2时,动力臂是OB,动力在位置1时,动力臂是OC,OC<OB,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动力臂增大,动力减小,所以F1>F2.故选C.点评:力竖直作用在杠杆上,并且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力臂才在杠杆上.6.(2013•永州)如图所示,在调节平衡后的杠杆两侧,分别挂上相同规格的钩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两侧各去掉一个钩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左端下沉B.右端下沉C.仍然平衡D.无法判断考点:杠杆的平衡条件.专题:压轴题;简单机械.分析: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判断:平衡时F1L1=F2L2,若乘积不相等,则乘积大的一端下沉.解答:解:设每个钩码的重力为G,每个小格的长度为L,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若两侧各去掉一个钩码,则:左边=G×3L;右边=2G×2L;右边乘积大于左边乘积,所以右端下沉.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有关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需掌握杠杆平衡条件,计算出两边力和力臂的乘积,比较大小便可.杠杆向力和力臂乘积大的一端倾斜.7.(2010•德州)如图所示,要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在B点分别作用的四个力中,最小的是()A.F1B.F2C.F3D.F4考点: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专题:图析法.分析:分别画出四个力的力臂,因为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找出最长的力臂,此时的动力就最小.解答:解:如图,F4不能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不符合题意;F1、F2、F3的力臂分别为L1、L2、L3,其中L2最长,又∵阻力和阻力臂一定,FL=GL′,∴F2最小.故选B.点评:使用杠杆,当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时,动力臂越长越省力,找出最长的动力臂是本题的关键.8.(2012•达州)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杠杆上每格均匀等距,每个钩码都相同.下列四项操作中,会使杠杆右端下倾的是()(1)在杠杆两侧同时各减掉一个钩码;(2)在杠杆两侧钩码下同时各加挂一个钩码;(3)将杠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外移动一个小格;(4)将杠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内移动一个小格.A.(1)(3)B.(2)(4)C.(2)(3)D.(1)(4)考点: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专题:计算题.分析: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对各选项进行逐一进行分析得出正确选项.解答:解:设一个钩码的重为G,一个格为L,原来杠杆:2G×3L=3G×2L,处于平衡状态,(1)在杠杆两侧同时各减掉一个钩码,左边=G×3L,右边=2G×2L,右边力和力臂的乘积大,右端倾斜,符合题意;(2)在杠杆两侧钩码下同时各加挂一个钩码,左边=3G×3L,右边=4G×2L,左边力和力臂的乘积大,左端倾斜,不符合题意;(3)将杠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外移动一个小格,左边=2G×4L,右边=3G×3L,右边力和力臂的乘积大,右端倾斜,符合题意;(4)将杠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内移动一个小格,左边=2G×2L,右边=3G×L,左边力和力臂的乘积大,左端倾斜,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杠杆是否平衡取决于力和力臂的乘积是否相等,只比较力或力臂大小不能得出正确结果.9.(2010•福州)小华用钓鱼竿钓起重为15N的鱼,如图所示,OA=0.4m,OB=2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钓鱼竿钓鱼费距离B.钓鱼竿是个省力杠杆C.手对鱼杆的拉力F1的大小为75N D.手对鱼杆的拉力F1的大小为3N考点:杠杆的分类;杠杆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根据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判断杠杆的类型;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计算动力的大小.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动力臂OA小于阻力臂OB,所以钓鱼竿是费力杠杆,费力但省距离,故A、B不符合题意.(2)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得:F1•OA=G•OB∴F1===75N故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杠杆的分类和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由本题可以看出,动力是阻力的几倍,动力臂就是阻力臂的几分之一.二:填空题10.(2009•攀枝花)如图所示的起瓶器是一个省力杠杆,在向上撬开瓶盖的过程中,它的支点是A点(填“A”、“B”、“C”或“D”).使用它打开瓶盖不能省功(填“能”或“不能”).考点:功的原理;杠杆及其五要素.专题:简答题.分析: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叫支点;根据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据此分析回答.解答:解:起瓶器是一个杠杆,在向上撬开瓶盖的过程中,绕A点转动,A就是支点;向上撬开瓶盖,省力、但要费距离,所以不能省功.故答案为:A;不能.点评:本题考查了杠杆的支点、功的原理(使用杠杆不省功),属于基础题目.11.如图所示,OB为一轻质杠杆,O为支点,OA=0.3m,OB=0.4m,将重30N的物体悬挂在B点,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在A点需加40N的拉力,这是一个费力(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若手斜向右上方拉动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手受到的拉力变大(选填“变大”或“不变”或“变小”)考点:杠杆及其五要素.专题:简单机械.分析:(1)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可直接求出动力F1的大小;(2)当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时,动力大于阻力,杠杆是费力力杠杆;(3)拉力的方向倾斜后,动力的方向与杠杆不垂直,力臂变小,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拉力的变化.解答:解:由图可知,O点为支点,OA为动力臂,OB为阻力臂,阻力大小等于所挂物体的重力,在A点的拉力为动力;(1)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F1==40N;(2)因为OB大于OA,即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是费力杠杆;(3)动力作用点与支点之间的距离是最长的力臂,因此手斜向右上方拉动杠杆时,力臂将小于OA,而阻力和阻力臂不变,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手受到的拉力将变大.故答案为:40;费力;变大.点评:此题结合实例考查了对杠杆的平衡条件的理解与应用,会通过计算比较动力和阻力的大小,从而判断是什么类型的杠杆.12.(2013•揭阳)如图所示,重力不计的杠杆OA,O为支点,在拉力F和重力为30N的重物G的作用下,杠杆OA恰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OA=80cm,AB=20cm,杠杆与转动轴间的摩擦忽略不计.那么拉力F的力臂L=40cm,拉力F=45N.考点:杠杆的平衡条件;力臂的画法.专题:计算题.分析:画出动力臂,根据三角形的角边关系得出动力臂的大小,又知道阻力和阻力臂的大小,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求动力的大小.解答:解:如图,在△ACO中,知道∠CAO=30°,则拉力F的力臂L=L OC=L OA=×80cm=40cm;L OB=L OA﹣L AB=80cm﹣20cm=60cm,G=30N,∵FL=GL OB,∴.故答案为:40,45.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杠杆平衡条件的掌握和利用,画出动力臂根据三角形的角边关系求出动力臂的大小是本题的突破口.13.(2012•大连)图中是活塞式抽水机的示意图.其手柄相当于一个杠杆,O是支点.请画出阻力F2对支点O的力臂l2;并画出在a点施加的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考点:力臂的画法;力的示意图.专题:作图题;压轴题.分析: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在杠杆中的阻力、阻力臂一定的情况下,要使所用的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长.而在通常情况下,连接杠杆中支点和动力作用点这两点所得到的线段最长,据此可解决此题.解答:解:过O点作阻力F的垂线,即为阻力F2对支点O的力臂L2;动力最小,即动力臂最长,阻力的方向已标出,所以动力的方向应该向下,连接支点O与a点,过a点作Oa的垂线就得到在a点施加的最小动力F1,如下图所示.点评: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要使杠杆上的力最小,必须使该力的力臂最大,而力臂最大时力的作用点一般离杠杆的支点最远,所以在杠杆上找到离杠杆支点最远的点即力的作用点,这两点的连线就是最长的力臂,过力的作用点作垂线就是最小的力.14.(2013•玉林)下面是小王利用刻度均匀的匀质杠杆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每个钩码重0.5N)(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右(选填“左”或“右”)端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如图1所示,①在杠杆A点处挂4个钩码,则在B点处应挂6个同样的钩码,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②把B点处的钩码取下,在B点处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拉力F=3N时,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当拉力F向右倾斜时,仍要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拉力F的大小将变大(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是F的力臂变小.(3)如果小王又进行了如图2所示的探究,考虑杠杆重力的影响,发现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拉使杠杆仍然处于水平位置平衡时,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大于3N.考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专题:压轴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在调平杠杆平衡时,杠杆的哪端高,平衡螺母要向哪端移动;(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计算出在B点挂的钩码个数或拉力的大小;当拉力F向右倾斜时,分析出力臂的变化结合杠杆的平衡条件判断力的变化;(3)若杠杆的支点在杠杆的中点处,此时重力恰好作用在支点,若不在中点,此时杠杆的平衡会受重力的影响,根据重力的方向判断出重力是使杠杆向哪个方向转动,从而判断出测量结果偏差.解答:解:(1)杠杆静止时,杠杆左端下沉,说明右端偏高,平衡螺母需向右调节;(2)①设杠杆每个格的长度为L,每个钩码的重力为G,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 A L A=F B L B4G•3L=F B•2L解得F B=6G需挂6个钩码.②若在B点处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拉力,则F B=6G=6×0.5N=3N;若拉力F向右倾斜时,此时F的力臂变短,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力变大;(3)若不计杠杆的重力,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向上L向上=F向下L向下F′•3L=3G•6L解得F′=6G=6×0.5N=3N由于杆的重心在杆的中点,方向竖直向下,重力与钩码同时使杠杆向逆时针方向转动,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大于3N.故答案为:(1)右;(2)①6;②3;变大;F的力臂变小;(3)重力;3.点评:此题是探究杠杆平衡实验,考查了杠杆的调平及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在利用平衡条件公式时,要注意分析力和对应的力臂.15.(2010•盘锦)如图所示,是小明和小亮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装置图(1)实验时,把杠杆放在支架上,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便于测量力臂大小,同时消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2)实验中,某次杠杆平衡后(如图),小明拉弹簧测力计的手向右偏转了一下,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变大(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是因为阻力、阻力臂不变,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动力臂减小,动力将变大(3)若将测力计挂在左侧某处,为了使杠杆平衡,则拉力的方向应是竖直向上.(4)若不用测力计而在右侧第四格挂钩码.应挂3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平衡.(钩码规格相同)考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同时杠杆的重心通过支点,消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进行判断,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臂减小,动力变大.(3)根据阻力是阻碍杠杆转动,动力是使杠杆转动来判断拉力方向.(4)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进行判断.解答:解:(1)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同时杠杆的重心通过支点,消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2)弹簧测力计的手向右偏转了一下,杠杆左端的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臂减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动力变大,所以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3)加在杠杆左端的钩码阻碍杠杆顺时针转动,动力加在杠杆左端,为了使杠杆顺时针转动,拉力要竖直向上拉动.(4)设杠杆一个小格代表L,一个钩码重代表G,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4G×3L=nG×4L,n=3,所以在右侧第四格挂钩码.应挂3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平衡.故答案为:(1)便于测量力臂大小,同时消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2)变大;阻力、阻力臂不变,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动力臂减小,动力将变大;(3)上;(4)3.点评: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要竖直作用在杠杆上,力臂才在杠杆上,否则力臂不在杠杆上.16.(2006•山西)如图所示,使用羊角锤拔钉子,动力作用在锤柄上A点.请作出拔钉子时所用最小动力F的示意图.(注意:请在图上保留为确保作图准确所画的辅助线)考点: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力的示意图.专题:作图题;压轴题.分析: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当动力臂最大时,动力最小,即最省力.连接支点和力的作用点A即是最大动力臂,当作用力与之垂直时,作用力最小.解答:解:力臂越长越省力,最长的力臂即支点与作用点的连线,然后根据力臂的画法作出垂直于力臂的作用力即可.故答案为:点评:求最小的力是常见的题型,关键是找到最大的动力臂,一般来说,支点与动力作用点的连线就是最大的动力臂.三:解答题17.(2013•大连)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利用在杠杆两端挂钩码的方法做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应把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选填“左”或“右”)调节.(2)实验时仍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有什么好处?(3)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1 3.0 10 2.0 152 2.5 20 2.5 203 1.0 30 1.0 30根据表中的信息,得出F1L1=F2L2的结论.这个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不具普遍性.原因是:原因是2、3次实验都是等臂的,相当于一次实验,所以少一次实验.(4)如果用杠杆一端挂钩码另一端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的方法做实验.请分析说明用这种方法做实验的好处.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时,由于测力计的力可以连续变化,容易得到所需要的力,不需要调整力臂,所以这种方法很容易使杠杆平衡..考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调节杠杆平衡时,哪端高,平衡螺母向哪端调节;(2)为了便于测量力臂,应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3)要得到普遍性的规律,在实验中应多测几组数据进行分析;(4)在实验中,一端用钩码,若另一端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杠杆,可以使杠杆更快的平衡.解答:解:(1)杠杆右端下沉,左端上翘,应将平衡螺母向左端移动;(2)实验时仍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更容易测量力臂;(3)由表格中数据知,2、3数据非常特殊,得出动力和动力臂的乘积等于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积也是偶然的,所以结论不具普遍性;(4)若两端都用钩码,则需不断调节钩码的位置及数量使杠杆平衡,可能操作有些麻烦,若另一端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的方法做实验,这样只要确定测力计的位置,通过改变力的大小便可很快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更加方便.故答案为:(1)左;(2)便于测量力臂;(3)不具普遍性;原因是2、3次实验都是等臂的,相当于一次实验,所以少一次实验;(4)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时,由于测力计的力可以连续变化,容易得到所需要的力,不需要调整力臂,所以这种方法很容易使杠杆平衡.点评:此题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考查了杠杆的调平,及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在实验中为得到普遍性的规律,应多测几组数据进行分析.18.如图所示的杠杆,AO=20cm,BO=60cm,在A端挂30N的重物,在B端应挂多重的物体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6.5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2020-2021学年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检测
![6.5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2020-2021学年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d574edcba76e58fafbb00364.png)
6.5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一、杠杆及其五要素1.下列关于力臂的说法,正确的是()A.力臂是从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B.力臂一定在杠杆上C.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D.动力臂一定比阻力臂大2.如图所示,使用起子向上用力打开瓶盖时,起子可视为杠杆,这时杠杆的支点是()A.A点B.B点C.C点D.D点3.关于支点的位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支点必须在动力作用点与阻力作用点之间B.支点一定在杠杆的某一端C.支点一定在杠杆上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4.日常生活中的镊子是一种杠杆,如图所示,使用镊子夹取物体时,将手压在B处,则该杠杆的支点是___________点,动力作用点是___________点,阻力作用点是__________点。
二、杠杆的平衡条件5.如图所示,杠杆的两侧挂有钩码,处于水平位置平衡状态。
接下来的一些操作,仍能使杠杆保持水平位置平衡的是()A.两侧钩码同时向外移一格B.两侧钩码同时向内移一格C.左侧的钩码向外移一格,右侧减去一个钩码D.左侧减去一个钩码,右侧的钩码向内移一格6.如图所示,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操作中不能使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的是()A.增加钩码的个数B.将钩码悬挂点的位置向左移C.保持拉力方向不变,将弹簧测力计向右移D.保持弹簧测力计悬挂点的位置不变,使其向右倾斜7.如图(a)所示的杠杆是平衡的,在此杠杆支点两侧的物体下方分别加挂一个相同物体,如图(b)所示,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端下沉B.B端下沉C.杠杆仍水平平衡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8.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杠杆左端下沉,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调节(选填“左”或“右”),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______;(2)如图乙所示,杠杆上的刻度均匀,在A点挂4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B点挂______个相同的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______ ,当杠杆平衡后,将A、B两点下方所挂的钩码同时朝远离支点O方向移动一小格,则杠杆______(选“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3)如图丙所示,若不在B点挂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B点向下拉杠杆,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当测力计从a位置转到b位置时,其示数大小将______;(选填“不变”或“变大”、“变小”)(4)如图丁所示,已知每个钩码重0.5N,杠杆上每个小格长度为2cm,当弹簧测力计在C点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拉力F的力臂大小为4cm,弹簧测力计示数大小为______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5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测试题
1.工地上建筑工人常用如图所示的小车运送重物,为了更省力 ( )
A. 手尽可能握在车把的前部,减小阻力臂
B. 手尽可能握在车把的前部,减小动力臂
C. 手尽可能握在车把的后部,增大阻力臂
D. 手尽可能握在车把的后部,增大动力臂
2.如图,杠杆在物体A和力F作用下处于水平平衡,现在将力F方向改为沿虚线方向,要使杠杆仍保持平衡,必须是()
A. F变大
B. F减小
C. F大小不变
D. F大小比物重小
3.如右上图作用在杠杆上始终竖直向上的力F,缓慢地由位置A拉至位置B,在这个过程中,力F()A. 变小 B. 变大 C.不变 D. 先变大后变小
4.①面包夹②天平③瓶盖起子④火钳⑤撬棒⑥理发剪刀⑦羊角锤⑧手动抽水机⑨筷子,属于省力杠杆的有,属于费力杠杆有,属于等臂杠杆的有。
(填序号)
5.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杠杆左端下沉,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便于测量;
(2)如图乙所示,杠杆上的刻度均匀,在A点挂4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B点挂个相同的钩码;当杠杆平衡后,将A、B两点下方所挂的钩码同时朝远离支点O方向移动一小格,则杠杆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3)如图丙所示,若不在B点挂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B点向下拉杠杆,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当测力计从a位置转动到b位置时,其示数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如图丁,每个钩码重0.5N,杠杆上每小格长度为2cm,当弹簧测力计在C点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拉力F的力臂大小为cm,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为N。
6.如图是用木棒撬石块的示意图,请在图中用小黑点标出支点,用符号O表示,并画出动力F1的力臂.7.如图,支点为O,在A点挂一重物,请用最小的力使杠杆在此位置处于静止状态,画出该力的示意图8.轻质杠杆AB在图所示位置平衡,请画出此时的阻力臂L和最小动力F.
9.如图,OB为轻质杠杆,OA=60cm,AB=20cm。
在杠杆的B端挂一个质量为6kg的物
体,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上平衡,在A点加一个多大的竖直向上的拉力?
解:
610/60
G mg kg N N
==⨯=
㎏,602080
OB OA AB
L L L cm cm cm
=+=+=,
∵
杠杆在水平位置上平衡,∴OA OB
FL GL
=
,∴
80
6080
60
OB
OA
L cm
F G N N
L cm
==⨯=
.
6.5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测试题
1.工地上建筑工人常用如图所示的小车运送重物,为了更省力 ( D )
A. 手尽可能握在车把的前部,减小阻力臂
B. 手尽可能握在车把的前部,减小动力臂
C. 手尽可能握在车把的后部,增大阻力臂
D. 手尽可能握在车把的后部,增大动力臂
2.如图,杠杆在物体A和力F作用下处于水平平衡,现在将力F方向改为沿虚线方向,要使杠杆仍保持平衡,必须是( A )
A. F变大
B. F减小
C. F大小不变
D. F大小比物重小
3.如右上图作用在杠杆上始终竖直向上的力F,缓慢地由位置A拉至位置B,在这个过程中,力F( C )A. 变小 B. 变大 C.不变 D. 先变大后变小
4.①面包夹②天平③瓶盖起子④火钳⑤撬棒⑥理发剪刀⑦羊角锤⑧手动抽水机⑨筷子,属于省力杠杆的有③⑤⑦⑧,属于费力杠杆有①④⑥⑨,属于等臂杠杆的有②。
(填序号)
5.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杠杆左端下沉,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 (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便于测量力臂的大小;
(2)如图乙所示,杠杆上的刻度均匀,在A点挂4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B点挂 6 个相同的钩码;当杠杆平衡后,将A、B两点下方所挂的钩码同时朝远离支点O方向移动一小格,则杠杆_____ 不能___(选填“能”或“不能”)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3)如图丙所示,若不在B点挂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B点向下拉杠杆,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当测力计从a位置转动到b位置时,其示数大小将变大(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如图丁,每个钩码重0.5N,杠杆上每小格长度为2cm,当弹簧测力计在C点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拉力F的力臂大小为5cm,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为 2.4N。
6.如图是用木棒撬石块的示意图,请在图中用小黑点标出支点,用符号O表示,并画出动力F1的力臂.7.如图,支点为O,在A点挂一重物,请用最小的力使杠杆在此位置处于静止状态,画出该力的示意图8.轻质杠杆AB在图所示位置平衡,请画出此时的阻力臂L和最小动力F.
9.如图,OB为轻质杠杆,OA=60cm,AB=20cm。
在杠杆的B端挂一个质量为6kg的物
体,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上平衡,在A点加一个多大的竖直向上的拉力?
解:610/60G mg kg N N ==⨯=㎏, 602080OB OA AB L L L cm cm cm =+=+=,∵杠杆在水平位置上平
衡,∴OA OB FL GL =,∴80608060OB OA L cm F G N N L 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