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语文不容错过的30个文化典故!

合集下载

30个有意思的历史典故

30个有意思的历史典故

30个有意思的历史典故历史典故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热衷探讨和传颂的话题,其中既有悲壮的故事,也有轻松幽默的趣闻。

下面就来分享30个有意思的历史典故,让我们一起领略历史的魅力。

1. 鬼谷子与迟到的学生相传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学生必须准时出席上课,否则就要受到严厉的惩罚。

有一次,一个学生迟到了,他匆忙赶到鬼谷子的门前,却发现门上贴着一张字条,上面写着“不在家”,学生大惊失色,以为鬼谷子已经出走,于是跪在门前苦等。

结果过了半天,鬼谷子走回来了,看到学生跪在门前,笑着说:“你晚到了,我已经出去追寻天地间的奥秘了。

”2. 屈原投江与龙王相助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文学家,他因忠于国家,被贬配到远方。

有一天,他在汨罗江投江自尽,龙王见状,派遣蛟龙将他救了上来,并护送他离开。

这便是“屈原投江,龙王相助”的典故。

3. 刘备三顾茅庐在三国时期,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相助,这一段佳话被传颂至今,展现了刘备对人才的珍视和诸葛亮才华横溢的风采。

4. 秦兵马俑的发现1974年,在陕西省西安市兵马俑陵被发现,这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奇迹,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5. 拔舌自缚的郑和郑和是明朝的航海家,他曾在航行途中遇到险情,为保全船员安全,郑和决定拔舌自缚,这一举动展现了郑和对船员的保护之情。

6. 华盛顿的樱桃树之谎据说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小时候被发现偷吃樱桃,他害怕被父母责罚,便编造了一个说辞。

这个故事引发了后人对于华盛顿诚实品德的深入探讨。

7. 《元宵节的前一天》描绘了元宵节欢乐的场景《元宵节的前一天》是唐代诗人张籍创作的一首诗歌,生动地描绘了元宵节庆典的热闹氛围和人们的快乐心情。

8. 孔子与须陀树孔子曾在须陀树下讲学,他的弟子子贡问他:“须陀树为何这么大?”孔子答曰:“因为有礼。

”这段典故讲述了礼仪的重要性。

9. 独行蛮荒的司马迁司马迁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学家,他在严酷的监禁下仍能独行蛮荒,著有《史记》,为后人留下宝贵的历史文献。

30个必知的成语典故

30个必知的成语典故

《30 个必知的成语典故》同学们,今天咱们一起来了解30 个有趣的成语典故。

先来说说“画蛇添足”。

从前呀,有几个人比赛画蛇,谁先画好谁就能喝酒。

有一个人很快就画好了,但是他觉得时间还早,就又给蛇添上了几只脚。

结果呢,另一个人画好了,就把酒拿走喝了,还说他:“蛇本来就没有脚,你画了脚,就不是蛇啦!”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多余的事,反而不好。

“掩耳盗铃”也很有意思。

有个小偷想偷人家的铃铛,但是他又怕铃铛响被人发现,就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铃。

他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就听不见了。

同学们想想,这多傻呀,这告诉我们不能自欺欺人。

“亡羊补牢”的故事大家也熟悉。

有个人养了一群羊,羊圈破了个洞,他没在意,结果丢了几只羊。

后来他把羊圈修好了,就再也没丢过羊。

这让我们知道,出了问题及时补救,还不算晚。

“守株待兔”说的是一个农民,有一天看到一只兔子撞到树桩上死了,他就天天守在那里等兔子,地也不种了。

这可不对,我们不能光想着不劳而获。

“刻舟求剑”里有个人,剑掉到水里了,他却在船上刻个记号,等船靠岸再按照记号去找剑。

水都流走了,剑能在原来的地方吗?这个告诉我们做事不能死板,要懂得变化。

“滥竽充数”讲的是一个不会吹竽的人,混在乐队里假装会吹。

后来国王要一个个单独吹,他就跑了。

我们可不能像他一样弄虚作假。

“狐假虎威”的故事里,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唬别的动物。

这告诉我们不能仗着别人的权势欺负人。

“叶公好龙”说叶公特别喜欢龙,家里到处都画着龙。

可是当真龙来了,他却吓得要命。

这说明有些人只是表面喜欢,其实不是真的喜欢。

“揠苗助长”中,有个农民嫌禾苗长得慢,就把禾苗拔高,结果禾苗都死了。

做事要遵循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南辕北辙”的人想去南方,却往北走,车再好,马再快,也到不了目的地。

我们要有正确的方向,不然努力也白费。

“买椟还珠”里,有个人买了个装珍珠的盒子,却把珍珠还回去了,只留着盒子。

这可太傻啦,不能只看重外表,忽略了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优秀传统文化 典故

优秀传统文化 典故

优秀传统文化典故1. 神农尝百草:传说中的神农氏尝百草,发现了中药的奇效,为后世研究和利用草药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医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2. 简朴生活:孔子的弟子曾问孔子如何治国,孔子回答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强调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本道理,提倡艰苦朴素的生活方式。

3. 愚公移山:传说中的愚公为了给子孙后代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决心移山。

尽管受到了很多人的嘲笑和阻挠,但他坚持不懈,最终感动了神仙,使得山移动了。

这个典故寓意着坚持不懈的精神和乐观向上的态度。

4. 三人成虎: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一位聪明人看到有人散布谣言说看到了虎,他说:“三人成虎”。

这个故事用来形容谣言的力量,警示人们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传言。

5. 青蛇吃白蛇:白蛇化身为人类,与青蛇成为好友。

但因为误会,青蛇误以为白蛇背叛了他,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这个故事讲述了友谊的珍贵和误解的危害。

6. 曹操与诸葛亮:曹操是东汉末年的一位权臣,诸葛亮是刘备的谋士。

曹操深知诸葛亮的才华,多次派使者前往邀请他,但诸葛亮始终不为所动。

这个故事传达了诸葛亮忠于自己的事业、不为权力所动的精神。

7. 李白醉酒: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以饮酒为乐,他的醉态和豪情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成就了许多优秀的诗作。

这个典故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志向和追求自由的精神。

8. 孟母三迁:孟母为了给孟子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三次迁居,以求找到一个更好的老师。

这个故事强调了母亲对子女教育的重视,以及追求知识的决心。

9. 负荆请罪:西汉时期,范增因为建议刘邦负荆请罪,使得刘邦重用了他。

这个典故表达了谦虚、诚实和勇于承认错误的精神。

10. 岳飞守桂州:北宋时期,岳飞带领军队守卫桂州,坚守不降。

虽然最终因为政治斗争而被杀,但他的忠诚和勇敢精神深深打动了人们。

这个典故强调了忠诚、爱国和为民请命的精神。

中华典故500则

中华典故500则

中华典故500则本文将精选500则中华典故,从历史传说到名人故事,从寓言故事到成语引用。

让我们一起来探寻这些中国传统典故的魅力。

一、历史传说1. 大禹治水在古代,《大禹治水》是中国四大文化神话之一,也是中华文明的缩影。

传说大禹治水耗时九年,劝农耕田,引河直道,最终战胜洪灾,天下太平。

大禹治水成为了中国改革传统的代表,并且大禹治水也是大禹学堂的教育理念的来源。

2. 妲己在《山海经》中,妲己是商纣王的美女宠妃,她曾经勾结率领各部落反叛,最终被周武王所灭。

3. 吕布与貂蝉《三国演义》中,吕布是曹操手下的大将,貂蝉是国色天香的绝世美女,两人之间的故事成为了千古传颂的爱情故事。

4. 西施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因为长得太漂亮,被迫牵延千里。

5. 孟姜女哭长城孟姜女是一个很感人的古代故事,她丈夫被强迫劳作,她在长城旁召集村民,想重新寻找丈夫的尸体。

6. 白蛇传白蛇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爱情传说,故事主要讲述了荆宁和白素贞之间的爱情故事。

7. 梁山泊《水浒传》中的梁山泊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这个故事讲述了宋江和他的几百兄弟反抗腐败官员的故事。

8. 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三国时期的群雄争霸和英雄豪杰之间的恩怨情仇。

9. 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这个故事讲述了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故事。

10. 燕郊说葛《燕郊说葛》是《史记》中的一篇记载,主要讲述了齐国人葛文的故事,作为后人向往和学习的榜样。

二、名人故事11. 孔子的言行孔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成了后人学习的楷模。

12. 孟子说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他的言行对后人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13. 关公关公是中国古代三国时期的著名将领,他的忠诚和义气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榜样。

14. 范蠡的为山移范蠡是春秋时期越国的贤臣,他通过为山而移水的举动,成就了岳州。

15. 诸葛亮的隆中对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他的用兵谋略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榜样。

小学语文文学典故

小学语文文学典故

小学语文文学典故1. 夸父逐日:追求真理、理想信念、献身精神等。

2. 神农尝百草:开拓创业、勇于实践、不断探索等。

3. 精卫填海:矢志不渝、持之以恒、敢于奋斗等。

4. 尧舜禅让天下:可以论证出于公心、选贤举能、欣然让位等。

5. 大禹治水:奉献精神、公而忘私、勇于实践等。

6. 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眷恋故园、忠贞气节等。

7. 周文王礼遇姜子牙:礼贤下士、起用人才等。

8. 周公吐哺:当政者心怀天下、延揽贤士等。

9. 周成王桐叶封第:言而有信、谨言慎行等。

10. 曹刿论战:知彼知己,审时度势、一鼓作气等。

11. 管仲、鲍叔牙之交:人的诚挚友谊、信任、彼此关怀等。

12. 董狐的直笔:耿直仗义、不畏权势、实事求是、忠于职守等。

13. 晏子使楚:不卑不亢、聪明机智、维护人格国格等。

14. 赵简子与中山狼:不辨敌友、忘恩负义、以怨报德等。

15. 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奋发图强等。

16. 鲁班发明锯子:类比思维、触发灵感、造福后世等。

17. 孙武操练女兵:严于律令、整军经武效果惊人等。

18. 西门豹治邺:破除迷信、革故鼎新、兴利除弊等。

19. 商鞅变法:改革求新、富国强兵、动机与效果背反等。

20. 邹忌讽齐王纳谏:进谏纳谏、广开言路、勇于接受批评等。

21. 孙膑、庞涓斗智:气量之宽窄、智谋之高下等。

22. 孟尝君养士:重视人才、招贤纳士、一技之长皆有用等。

23.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突破传统、努力学习引进等。

24. 孟子母亲择邻而居:正确引导子女、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等。

25. 冯谖孟尝君狡兔三窟:居安思危、深谋远虑、留有后路等。

26. 庄子谈庖丁解牛:得其要道、掌握规律、应刃解难等。

27. 李冰修都江堰:功在当代、泽及后人、科学技术的重大作用等。

28. 扁鹊见蔡桓公:病须早治、讳疾忌医、后患无穷等。

29. 苏秦悬梁刺股:立志自强、勤奋刻苦、持之以恒等。

30. 田单以火牛阵攻燕:不屈不挠、智勇抗敌、创新开拓等。

31. 廉颇与蔺相如:大智大勇、改过从善、团结保国等。

30个文化典故

30个文化典故

30个文化典故1.余音绕梁出自《列子》。

古代有一个善于歌唱的女子韩娥,她曾经去齐国,半路上没了粮食,就在雍门卖唱乞食,人离去后,歌声依然“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余音绕梁”,指声音回旋不散,后用来赞扬歌声之美妙动听,使人难忘。

2.高山流水出自《列子》。

春秋时俞伯牙善于弹琴,只有钟子期能理解他的音乐。

俞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称赞说:“善哉,娥峨兮若泰山。

”俞伯牙一会儿又志在流水,钟子期感叹说:“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后来钟子期去世,俞伯牙痛失知音,废琴终身不弹。

后人就用“高山流水”来比喻知音难遇,也指乐曲绝妙。

3.龙凤呈祥出自《列仙传》。

春秋时,秦穆公筑凤楼,让女儿弄玉居住,楼前筑有高台,名叫凤台。

弄玉和萧史因为音乐而相识相爱,婚后一天晚上,二人在月下吹箫,有紫凤飞来聚于凤台之左,赤龙飞来盘踞凤台之右。

于是,萧史乘赤龙,弄玉乘紫凤,成仙而去。

后世家喻户晓的典故“乘龙快婿”也是出自这个故事。

4.鸥鹭忘机出自《列子》。

有个渔夫喜欢水鸟,每次出海时,常常有上百只的水鸟飞来和他一同玩耍。

当有一天,他想捉几只回去时,水鸟只是在他的头顶盘旋飞舞,却并不落下来。

人能忘机,鸟即不疑;机心一动,鸟即远离。

劝人莫生机心。

后来用“鸥鹭忘机”来比喻淡泊隐居,不以世事为怀。

5.窈窕淑女出自《诗经》。

“窈窕”是女子的外形美,“淑女”是女子的心灵美。

天生丽质的自然美,贤淑纯洁的人性美,两者和谐统一,是先民对女性美的认知,“窈窕淑女”也就成为了中国古典时代女性美的典范。

6.庄周梦蝶出自《庄子》。

战国时,庄周有一次在梦中变成了蝴蝶,飞来飞去,觉得很快乐,醒来后还是庄周,不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究竟是庄周在梦中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在梦中变成了庄周呢?后世就用“庄周梦蝶”来比喻人生如梦幻,飘忽而过。

7.倾国倾城李延年在汉武帝面前唱了一首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复倾国,佳人难再得。

”武帝无限神往,李延年趁机献上了自己绝色的妹子,即后来深受宠幸的李夫人。

高中语文不得不知的100个文学典故

高中语文不得不知的100个文学典故

高中语文不得不知的100个文学典故1.炎黄子孙:大约四千七百多年前,轩辕(即黄帝)联合炎帝战胜九黎族蚩(chi)尤,蚩尤俘虏被称为“黎民”,之后黄帝打败炎帝族,成为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

后人将黄帝誉为华夏族的祖先,因为黄帝和炎帝是近亲,又融合在一起,所以我们又称为“炎黄子孙”。

2.禅让制:尧是黄帝以后比较著名部落联盟首领,尧去世后,舜建议把帝位让给尧的儿子丹朱,诸侯不拜丹朱却拜舜,推舜为帝。

这种让位,历史上称为“禅让”。

3.鲧(gun)的儿子禹采取“开、通、疏、凿、引”方法治水有功,被推为部落联盟首领。

4.禹禅让帝位给伯益,禹的儿子启夺位称帝,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自此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5.夏王朝第16代君王“桀(jie)”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桀犬吠尧”、“桀骜不驯”都出于此人。

6.“汤”以“网开一面”展示他的仁慈,并取得了黎民百姓的拥戴,后打败夏桀,灭夏建商;汤又名成汤,是尧舜时期契(qi)的后裔。

7.“伊尹”是商王朝的开国功臣,也是中国第一位贤臣,历史上被视为臣道的楷模,后辅佐“外丙、仲壬(ren)、太甲”三王执政,亲作《伊训》、《肆命》等,有“伊尹囚帝(太甲)”之典故。

8.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就是从商朝开始的。

9.商第三十代大王纣和夏桀一样是典型的暴君,历史上有“桀纣”并称。

纣创造了“炮烙”、“虿(chai)池”等刑罚,造“鹿台、酒池、肉林”,劳民伤财,草菅人命。

10.姬昌,后人尊称周文王,实施仁政,有太颠、辛甲大夫、闳(hong)夭、散宜生等贤臣,在姜尚(名望、字子牙)的辅佐下奠定了灭商的基础,著有《周易》,将八卦演为64卦,并做卦辞、辞。

11.殷商“谗言进用,忠良远黜(chu)”,比干被挖心、萁(qi)子装疯、微子出走,周武王兴兵伐纣,奴隶倒戈,纣王鹿台自焚,奸臣恶来、费忠被斩首,殷商灭亡,周王朝诞生,周武王封姜尚在齐、周公旦(武王的兄弟)在鲁,后有周公辅成王,“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典故。

六年级必背古代故事30则

六年级必背古代故事30则

六年级必背古代故事30则1. 《盘古开天辟地》故事背景:讲述了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揭示了宇宙的起源和发展。

2. 《女娲补天》故事背景:女娲用不干的泥土补天,修复了破损的天空,为人类创造了宜居环境。

3. 《神农尝百草》故事背景:神农尝试各种植物,发现了许多药草,为人类的医学发展做出了贡献。

4. 《愚公移山》故事背景:愚公因山阻挡交通,决心移山,表达了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

5. 《大禹治水》故事背景:大禹用心全力治理了洪涝灾害,保护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6. 《后羿射日》故事背景:后羿射下九个太阳,拯救了人类免受灼热之苦,象征了智慧和勇气。

7. 《精卫填海》故事背景:精卫为了报答父母,投海填山,努力改变河山的形状,显示了坚强和奋斗。

8. 《孟姜女哭长城》故事背景:孟姜女为老公修长城,不幸的事发生,她哭倒长城,表达了深情和不畏艰难的精神。

9. 《白蛇传》故事背景:白蛇为救丈夫徐天巧,在人界经历了许多磨难,展现了坚贞不屈的爱情。

10. 《牛郎织女》故事背景:牛郎织女因众神之忌阻挡,被迫分离,每年七夕才有一次相会的机会。

11.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故事背景:孙悟空与白骨精斗智斗勇,最终将其击败,展示了聪明和正义的力量。

12. 《关羽刮骨疗毒》故事背景:关羽用刮骨疗毒的方法医治自己,表现了刚强和治愈的精神。

13. 《杨贵妃舞步云间》故事背景:杨贵妃的舞姿飘逸动人,成为传世佳话,显示了美和艺术的力量。

14. 《屈原投江》故事背景:屈原为了表达爱国情怀,投江身亡,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

15. 《陶渊明放牛》故事背景:陶渊明放牛过着简单自由的生活,展示了追求真善美的心态。

16. 《文成公主西行》故事背景: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展现了为了国家大义舍弃私欲的精神。

17. 《刘邦发飙喝酒》故事背景:刘邦发泄情绪时喝酒,反省自己的过错,表现了谦虚和勇于自我反思。

18. 《李白醉酒赋诗》故事背景:李白喜欢醉酒作诗,将酒作为灵感的源泉,表现了创作的独特方式。

古代典故20个小故事

古代典故20个小故事

古代典故20个小故事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的典故如璀璨星辰,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这些典故不仅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这 20 个古代典故的世界。

1、烽火戏诸侯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

诸侯们见烽火燃起,纷纷率兵赶来救驾,却发现这只是一场玩笑。

后来,犬戎真的攻打过来,周幽王再次点燃烽火,诸侯们却不再相信,最终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做人要诚实守信,不能随意戏弄他人,否则会失去别人的信任,导致严重的后果。

2、卧薪尝胆越王勾践战败后,被吴国俘虏。

在吴国期间,他受尽屈辱,但始终不忘复国之志。

回到越国后,他睡在柴草上,每天品尝苦胆,以提醒自己不忘耻辱。

经过多年的努力,越国终于强大起来,勾践一举灭掉了吴国。

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在面对困境时,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决心,忍辱负重,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3、三顾茅庐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三次亲自到诸葛亮居住的茅庐拜访。

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所打动,最终决定出山,帮助刘备成就帝业。

这个典故体现了求贤若渴的精神,以及真诚待人的重要性。

4、完璧归赵蔺相如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将和氏璧完好无损地从秦国带回赵国。

他在秦国大殿上与秦王斗智斗勇,最终成功保护了赵国的国宝。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面对强敌要勇敢机智,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化解危机。

5、负荆请罪廉颇因为蔺相如职位比自己高而心怀不满,蔺相如却以国家利益为重,不与他计较。

廉颇得知后,感到十分惭愧,便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

从此,两人成为了刎颈之交。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要有宽容大度的胸怀。

6、纸上谈兵赵括熟读兵书,但缺乏实际作战经验。

在长平之战中,他按照兵书上的理论指挥作战,结果导致赵军大败。

这个故事警示我们,不能空谈理论,要注重实践,将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7、闻鸡起舞祖逖和刘琨为了报效国家,每天听到鸡叫就起床练剑。

他们的勤奋和爱国精神令人敬佩。

25个著名的历史典故

25个著名的历史典故

著名的历史典故作为一名中国人,对于一些历史的典故,我们是需要掌握好的。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著名的历史典故,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1、高山流水春秋时俞伯牙工琴,琴曲托意摇深,常人难解,仅钟子期能赏。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赞曰:“善哉,娥峨兮若泰山。

”伯牙旋又志在流水,钟子期叹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无论是“志在高山”,还是“志在流水”,伯牙在曲中每表现某一主题或意象时,钟子期必能领会其意。

一日,伯牙与钟子期共游于泰山之阴,逢暴雨,二人止步于岩下。

伯牙心情郁闷,于是弹奏了一会琴。

琴曲起初表现的是雨落山涧的情景,接着模拟山流暴涨和岩土崩塌之音。

每段曲弹奏完毕,钟子期“辄穷其趣”,把曲中意象说的穷极通透。

伯牙于是离开琴而叹道:“善哉,善哉,阁下能听出曲中志趣,君所思即是我所思啊,我哪里能隐藏的了我的音声呢?”于是二人成为人生知己。

但《列子》中并无伯牙因钟子期离世而从此不再鼓琴的内容。

”后来钟子期去世,伯牙痛失知音,废琴终身不弹。

后人遂以“高山流水”喻知音难遇,也指乐曲绝妙。

2、庄周梦蝶战国时哲学家庄周主张是非齐一,物我两忘。

《庄子》中有一寓言申喻此理:庄周梦见自己化作一只蝴蝶,翩翩飞舞,怡然自乐。

梦醒以后,自身依然是庄周。

因此说,不知是庄周化为蝴蝶呢,还是蝴蝶化为庄周。

后世遂以“庄周梦蝶”比喻人生如梦幻,难以究诘。

唐李商隐名作《锦瑟》云:“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诗中额联即用此典。

3、倾国倾城汉武帝时,协律都尉李延年,曾在武帝前作歌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古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复倾国,佳人难再得。

”武帝无限神往,叹息良久曰:“世岂有此人乎?”平阳公主进言,谓李延年有妹,姿容绝代,妙丽善舞。

武帝召见,纳入后宫,即后来深受宠幸的李夫人。

“倾国倾城”一词,即用以形容女子美貌绝伦,文学作品中引用甚多。

30个有意思的历史典故故事

30个有意思的历史典故故事

30个有意思的历史典故故事1. 普罗米修斯偷火,普罗米修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位巨神,他偷取了火种并将其带给了人类,使人类能够学会使用火。

2. 牛郎织女,中国传说中的故事,讲述了牛郎和织女相爱但被天帝分离,最终在每年的七夕相会一次。

3. 荷马的《奥德赛》,古希腊史诗,讲述了勇士奥德修斯回家的冒险故事。

4. 罗马的建立,根据传说,罗马城是由兄弟罗慕卢斯和雷穆斯建立的,他们是被母狼养大的。

5. 哈姆雷特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讲述了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复仇故事。

6. 斯巴达三百勇士,在波斯战争中,斯巴达的三百勇士奋勇抵抗波斯军队,成为了传奇。

7. 凯撒的背叛,古罗马将军凯撒被自己的朋友布鲁图斯和卡西乌斯背叛,导致了他的暗杀。

8. 罗宾汉,英格兰传说中的英雄,他抢劫富人,帮助穷人,并与腐败的政府作斗争。

9. 红楼梦,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描写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荣华与衰落。

10. 拿破仑的失败,法国皇帝拿破仑在俄国战役中遭受惨败,最终导致了他的崩溃和流亡。

11. 罗马斗兽场,古罗马的斗兽场是举办角斗士比赛和野兽表演的场所,展示了古罗马的残酷娱乐文化。

12. 孔子的教诲,孔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诲强调了道德、孝顺和正直的重要性。

13. 美索不达米亚的创世神话,美索不达米亚是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其创世神话包括了各种神祇和神话故事。

14. 汉尼拔的战象,古罗马将军汉尼拔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使用战象,给罗马军队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15. 罗马的滑铁卢,拿破仑的最后一战,他在滑铁卢战役中被英国和普鲁士联军击败,最终导致了他的流亡。

16. 埃及的法老,埃及的法老是古代埃及国王的称号,他们建造了金字塔和众多的壮丽建筑。

17. 蒙古帝国的崛起,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帝国,征服了亚洲和欧洲的大片领土。

18. 罗马帝国的衰落,罗马帝国在政治腐败、军事压力和经济崩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逐渐衰落。

19. 汉朝的丝绸之路,汉朝时期,中国通过丝绸之路与中亚和欧洲进行了贸易往来,促进了文化和经济交流。

这30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典故值得讲给孩子!

这30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典故值得讲给孩子!

这30个中国传统⽂化的典故值得讲给孩⼦!1、夸⽗逐⽇:追求真理、理想信念、献⾝精神等。

2、神农尝百草:开拓创业、勇于实践、不断探索等。

3、精卫填海:⽮志不渝、持之以恒、敢于奋⽃等。

4、尧舜禅让天下:可以论证出于公⼼、选贤举能、欣然让位等。

5、⼤禹治⽔:奉献精神、公⽽忘私、勇于实践等。

6、伯夷、叔齐不⾷周粟:眷恋故园、忠贞⽓节等。

7、周⽂王礼遇姜⼦⽛:礼贤下⼠、起⽤⼈才等。

8、周公吐哺:当政者⼼怀天下、延揽贤⼠等。

9、周成王桐叶封第:⾔⽽有信、谨⾔慎⾏等。

10、曹刿论战:知彼知⼰,审时度势、⼀⿎作⽓等。

11、管仲、鲍叔⽛之交:⼈的诚挚友谊、信任、彼此关怀等。

12、董狐的直笔:耿直仗义、不畏权势、实事求是、忠于职守等。

13、晏⼦使楚:不卑不亢、聪明机智、维护⼈格国格等。

14、赵简⼦与中⼭狼:不辨敌友、忘恩负义、以怨报德等。

15、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奋发图强等。

16、鲁班发明锯⼦:类⽐思维、触发灵感、造福后世等。

17、孙武操练⼥兵:严于律令、整军经武效果惊⼈等。

18、西门豹治邺:破除迷信、⾰故⿍新、兴利除弊等。

19、商鞅变法:改⾰求新、富国强兵、动机与效果背反等。

20、邹忌讽齐王纳谏:进谏纳谏、⼴开⾔路、勇于接受批评等。

21、孙膑、庞涓⽃智:⽓量之宽窄、智谋之⾼下等。

22、孟尝君养⼠:重视⼈才、招贤纳⼠、⼀技之长皆有⽤等。

23、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突破传统、努⼒学习引进等。

24、孟⼦母亲择邻⽽居:正确引导⼦⼥、重视环境对⼈的影响等。

25、冯谖孟尝君狡兔三窟:居安思危、深谋远虑、留有后路等。

26、庄⼦谈庖丁解⽜:得其要道、掌握规律、应刃解难等。

27、李冰修都江堰:功在当代、泽及后⼈、科学技术的重⼤作⽤等。

28、扁鹊见蔡桓公:病须早治、讳疾忌医、后患⽆穷等。

29、苏秦悬梁刺股:⽴志⾃强、勤奋刻苦、持之以恒等。

30、⽥单以⽕⽜阵攻燕:不屈不挠、智勇抗敌、创新开拓等。

30个经典的历史典故

30个经典的历史典故

30个经典的历史典故30个经典的历史典故导语:历史,一是指过去事实的记载;二是指已过去的事实;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关于历史典故你们了解多少呢。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30个历史典故,欢迎大家阅读!30个经典的历史典故【典故】:1、顾恺之东晋时期绘画卓越的代表人物,是我国早期绘画理论家,代表作《洛神赋图》。

2、隋统一公元581年,杨坚灭北周,称帝,国号隋,为隋文帝,建都长安。

杨坚登基后以“节俭”、“杀贪官污吏”稳定了政权,后进行了系列的改革,其中最大的功绩是,废除了曹魏以来的九品中正制,开创了科举制。

公元587年,隋文帝举兵南下,消灭了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陈朝”,统一了中国,结束了270年(东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

3、唐朝建立公元604年,杨坚次子杨广夺取皇位,是为隋炀帝,公元617年,晋阳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反隋,攻入长安,立代王侑为帝。

公元618年三月,隋炀帝被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杀于江都,五月李渊在长安废隋恭帝侑,称帝,国号唐,建元武德,是为唐高祖,隋朝灭亡。

4、玄武门之变唐高祖李渊有四子:三子玄霸早亡,长子太子建成、次子秦王世民、四子齐王元吉。

长子建成、四子元吉因惧怕李世民的势力,屡次设计谋杀李世民,公元626年,李世民伏兵玄武门,杀太子建成、齐王元吉,高祖立李世民为太子,八月李世民即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5、房谋杜断指唐太宗的两个得力的宰相,房玄龄、杜如晦,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能断大事,二人默契配合共同辅佐唐太宗,唐太宗视为自己的左膀右臂。

6、文成公主和亲公元641年,文成公主与吐蕃王朝松赞干布和亲,为加强藏、汉两族的友好作出了贡献。

7、玄奘西游取经公元627年,玄奘孤身西行取经,历经大小110个国家,到达佛教圣地——天竺。

公元645年返回长安,历时18年,带回佛经600余部,著《大唐西域记》。

8、贞观之治公元649年五月,唐太宗病逝,太宗九子李治(唐高宗)即位,唐太宗在位期间“偃(yan)武修文”,使得百姓安居乐业,文化繁荣,国力鼎盛,史称“贞观之治”。

初中语文 文化典故

初中语文  文化典故

初中生提高语文素养必备的30个文化典故1、牛角挂书形容勤奋读书的典故。

《新唐书·李密传》:“(李密)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

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

问所读,曰:‘《项羽传》。

’因与语,奇之。

归谓子玄感曰:‘吾观密识度,非若等辈。

’玄感遂倾心结纳。

”后人遂以“书横牛角”、“角挂经”、“茧栗挂汉书”、“束书牛角”、“书挂(牛)角”、“牛角之悬”来形容勤奋读书。

或以“挂犊之才”、“牛角书生”来指勤奋学习而才思卓捷的书生。

2、负薪读书形容勤学的典故。

出自《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买臣字翁子,吴人也。

家贫,好读书,不置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

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

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

买臣笑曰:‘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

女苦日久,待我富贵报女功。

’”此典一般以“负薪”或“负樵”的形式出现。

有时,此典也用来形容未遇时的贫居生活。

3、带经而锄形容生活贫苦依然坚持学习的典故。

语出《汉书·公孙弘、卜式、倪宽传》:“(倪宽)受业孔安国,尝为弟子都养(为弟子们做饭),时行凭作(有时还要下地干活),带经而锄,休息辄诵读,其精如此。

”此典常以“带经锄”的形式出现。

4、挟策读书比喻勤奋读书的典故。

语出《庄子·外篇·骈拇第八》:“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

问臧奚事,则挟策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以游。

”策,写书的竹简。

博寒,古代的一种游戏。

后人便以“挟策”、“挟册”、“挟策读书”、“挟策亡羊”、“读书亡羊”表示专心致志地勤奋读书。

5、高凤流麦形容专心致志勤奋读书的典故。

语出《后汉书·逸民传·高凤》:“高凤字文通,南阳叶人也。

少为书生,家以农亩为业,而专精诵读,昼夜不息。

妻尝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

时天暴雨,而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

中华文化典故

中华文化典故

中华文化典故是指在中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故事、传说、寓言等。

这些典故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华文化典故:
1. 孟母三迁:孟子的母亲为了让他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三次搬家,最终让孟子成为一代圣贤。

2. 卧薪尝胆:春秋时期,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为了复仇,他卧薪尝胆,刻苦自励,最终成功复国。

3. 三顾茅庐:东汉末年,刘备为了得到诸葛亮的帮助,三次亲自前往诸葛亮的住处,最终得到了诸葛亮的辅佐,成就了一番事业。

4. 四面楚歌:楚汉战争中,项羽被刘邦围困在垓下,听到四周传来的楚歌,以为刘邦已经占领了楚国,大势已去,最终自杀。

5. 画龙点睛:南北朝时期,画家张僧繇在墙壁上画了一条龙,但没有画眼睛。

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画上眼睛,龙就会飞走。

”别人不信,他就画上了眼睛,结果龙真的飞走了。

6. 刻舟求剑:战国时期,一个人乘船时不小心把剑掉进了河里,他就在船上刻了一个记号,认为剑会从记号的位置掉下去,结果船移动了,剑却没有移动,他最终没有找到剑。

这些典故在中国文化中被广泛应用,不仅在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也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80个文化典故

80个文化典故

80个文化典故1. 伯乐相马:比喻有眼光,能识别人才。

2. 揠苗助长:比喻急功近利,不顾事物的自然发展规律。

3. 刻舟求剑:比喻停留在过去的经验,无法适应新的环境和变革。

4. 曹操赋诗:形容文才出众,多才多艺。

5. 杯弓蛇影:比喻因过度敏感而产生的多疑和恐惧。

6. 铁杵磨针:比喻坚持不懈,勇往直前。

7. 黄粱一梦:比喻虚幻的幻想或一时的美好。

8. 画蛇添足:比喻做事不合适,反而弄巧成拙。

9. 狐假虎威:比喻借势欺人,以强凌弱。

10. 一箭双雕:比喻一举两得,达到双重目的。

11. 守株待兔:比喻坐享其成,不思进取。

12. 李代桃僵:比喻代替别人受罚或承担责任。

13. 狼狈为奸:比喻两个坏人勾结在一起,共同做坏事。

14. 画龙点睛:比喻文章或演讲中关键性的一笔或一句。

15. 拔苗助长:比喻急于求成,结果适得其反。

16. 三顾茅庐:比喻尽力邀请或劝说。

17. 鸿毛易擎:比喻小事容易办成。

18. 望洋兴叹:比喻感慨无能,无法解决问题。

19. 蜜蜂采蜜:比喻勤奋努力,积极工作。

20. 画蛇添足:比喻做事多此一举,反而不美观。

21. 深山老林:比喻僻静幽深的地方。

22. 纸上谈兵:比喻只会空谈,没有实际行动。

23. 风驰电掣:形容速度非常快。

24.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

25. 背水一战:比喻在绝境中奋力作战。

26. 一日三秋:形容思念之情非常深。

27. 梦醒时分:比喻幻想破灭,现实触动。

28. 风花雪月:形容风景优美。

29. 四海为家:比喻在任何地方都能适应。

30. 一碗水端平:比喻公正对待,不偏袒任何一方。

31. 刻舟求剑:比喻固守成规,不适应新环境。

32. 鸡犬不宁:形容极度混乱的局面。

33. 不翼而飞:形容东西突然失踪或消失。

34. 乌鸦喝水:比喻人模仿别人,却不知其真正用意。

35. 画蛇添足:比喻多此一举,不必要的增加。

36. 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37. 虎头蛇尾:比喻开始时有声势,后来却没有结果。

【历史典故】三十个经典历史典故及简析

【历史典故】三十个经典历史典故及简析

历史典故三十个经典历史典故及简析典故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十个经典历史典故及简析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历史典故三十个经典历史典故及简析篇1以管窥天【出处】《史记·扁鹊列传》。

【释义】以:用或从的意思;管:就是竹管、竹筒;窥是从小孔或缝隙里看。

本意是从竹管里看天空,只能看到很小一部分。

比喻见闻狭隘,看问题片面。

【历史典故】战国时期齐国的名医扁鹊,原名秦越人。

因为他救活了许多濒于死亡的人,所以当时人们把他称作传说中黄帝时代的神医扁鹊,而不去提他真实的姓名了。

传说,扁鹊曾得到过仙药和秘方,能隔墙给人看病,并能看清病人的五脏六腑,病灶在什么地方。

有一年,扁鹊带领弟子外出巡医,路过虢国都城的王宫,隔墙听到宫内一片哭声,不知除了什么事,他就向宫外守门人询问。

方才得知是太子刚刚去世。

扁鹊又问:“他什么时候去世的?得了什么病?”守门人回答:“今天早晨鸡叫二遍的时候去世的。

太子的病是血气运行没有规律,陰陽交错而不能疏泄,所以突然昏倒而死。

”扁鹊凭借自己的经验,已经知道太子得了什么病。

于是,他对守门人说:“请禀告君王,我是齐国的医生秦越人,能使太子复活。

”守门人瞧了瞧扁鹊,说:“先生该不是胡说吧?人死了还能治活?我听说上古有个姓俞的医生,治病不用汤剂、药酒及其他东西。

一解开衣服诊视,就能知道疾病所在,然后剖开皮肤,疏通经脉。

先生的医术能如此,那么太子就能再生了,不然的话,要使他再生是骗人。

”扁鹊再三请求守门人,他就是不答应。

扁鹊叹息说:“您说的那些治疗方法,就像从管子里去看天,从缝隙中看花纹一样。

我用的治疗方法,不用给病人切脉、察看脸色、听声音,只要观察病人的体态神情,就能说出病因在什么地方。

”守门人见他说得很有把握,终于答应替他去禀报国君。

国君一听太子有救了,非常高兴,即刻请扁鹊进宫给太子看病。

扁鹊仔细检查了太子的身体,切了太子的脉,然后为太子实施针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此典的其它形式有“书种”、 “读书种”。
比喻将书卷弃置不用的典故。
束之高阁
• 典出《世说新语·豪爽第十三》 刘孝标注引《汉晋春秋》:“是时 刘乂(yì)、殷浩诸人盛名冠世, (庾)翼未之贵也,常曰:‘此辈 宜束之高阁,俟(等到)天下清定, 然后议其所任耳。’”
• 此典本不指书,但后来人们往 往以此典来表示把书扔在一边不再 读或不再用。其形式有“束高阁”、 “束阁”、“束置高阁”。
下帷读书
形容闭门谢客、专心读书学习的典故。
• 语出《史记·儒林列传·董仲 舒》:“董仲舒,广川人也,以治 《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 (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讲诵,弟 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 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精如 此。”
• 此典的其它形式有:“下帷 (帏)”、“下书帷”、“闭户垂 帷”、“垂帷闭户”等。
高凤流麦
语出《后汉书·逸民传·高凤》: “高凤字文通,南阳叶人也。少为 书生,家以农亩为业,而专精诵读, 昼夜不息。妻尝之田,曝麦于庭, 令凤护鸡。时天暴雨,而凤持竿诵 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凤 方悟之。其后遂为名儒,乃教授业 于西唐山中。”
后人于是以“流麦”、“麦 流”、“弃麦”、“麦不收”、 “中庭麦”、“高凤”等来形容专 心读书。
形容作品很有价值因而非常值得珍视的典故。
勉励人读书的典故
开卷有益
• 勉励人读书的典故。
• 典出宋代王辟之《渑水燕谈 录·文儒》:“太宗日阅《御览》 (指《太平御览》,该书原名《太 平编类》,因宋太宗曾经通读而改 名)三卷,因事有阙,睱日追补之。 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 也。’”
• 陶渊明也有“开卷有得,便欣 然忘食”(《与子俨等疏》)的句 子。后人也有写成“展卷有益”的。
寻章摘句
形容读书只顾及文中的片言只语而不深究 其精神实质。
• 语出《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裴松之注引《吴书》:“(赵咨) 使魏,魏文帝善之,嘲咨曰:‘吴 王颇知学乎?’咨曰:‘吴王浮江 万艘,带甲百万,任贤使能,志存 经略,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 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 已。’”
断章取义
指称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典故。
三坟五典
• 语出《左传·昭公十二年》: “左史倚相(左史,官职名,倚相, 人名)趋过(快步走过),王曰 ‘是良史也,子善视之(好好对待 他)。是能读《三坟》、《五典》、 《八索》、《九丘》。’”
• 后人便以“三坟五典”、“典 坟”、“坟典”、“坟籍”、“丘 坟”等词来泛指古代文化典籍。
• 后人遂用“等身书”形容读书 很多,只是后来是说将书册摞起来 有身子高,与典源中所指有所不同。 也可以用来形容著述极富,多作 “著述等身”、“等身著作”。
一字千金
形容诗文作品精心创作、极有价值典故。
• 事出《史记·吕不韦列传》: “吕不韦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 以为八《览》、六《论》、十二 《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 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 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 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此典流传甚广,主要有“映 月”、“趁月亮”、“月下读”、 “对月影”等形式。
比喻在生活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坚持读书的典故。
比喻贫士苦读的典故。
囊萤映雪
• “囊萤”典出《艺文类聚·续晋 阳秋》:“车胤字武子,学而不倦。 家贫不常得油,夏日用练囊盛数十 萤火,以夜继日焉。”
• “映雪”典出《初学记》卷二 引《宋齐语》:“孙康家贫,常映 雪读书。
形容勤学的典故。
温舒编蒲
事出《汉书·贾枚邹路传》: “路温舒字长君,巨鹿东里人也。 父为里监门。使温舒牧羊,温舒取 泽中蒲,截以为牒,编用写书。”
晋时的王育也在牧羊时折蒲学 书,最后博通经史。
此典的其他形式有“编蒲”、 “截蒲”、“削蒲”、“题蒲”、 “编简”等。
凿壁偷光
形容贫寒之士刻苦夜读的典故。
出自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二: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 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 书映光而读之。”
此典又可写作“凿壁借光”、 “凿壁借辉”、“穿壁借光”、 “偷光凿壁”,或简称“凿壁”、 “偷光”、“匡壁”等。
映月读书
事出《南齐书·孝义传·江泌》: “(江)泌少贫,昼日斫屧(做鞋 子),夜读书,随月光握卷升屋 (登上屋顶)。”
此典一般以“负薪”或“负樵”的形 式出现。有时,此典也用来形容未遇时的贫 居生活。
带经而锄
语出《汉书·公孙弘、卜式、 倪宽传》:“(倪宽)受业孔安国, 尝为弟子都养(为弟子们做饭), 时行凭作(有时还要下地干活), 带经而锄,休息辄诵读,其精如 此。”
此典常以“带经锄”的形式出 现。
形容生活贫苦依然坚持学习的典故。
• 此两典的主要形式有“囊萤”、 “聚萤”、“照萤”、“读书萤”、 “映雪”、“照雪”、“窗雪”等, 两典并用还有“雪窗萤火”、“萤 雪”等形式。
形容发愤读书的典故。
悬梁刺股
• 悬梁,语见《太平御览》卷61 引晋张方《楚国先贤传》:“孙敬 好学,时欲寤寐(打瞌睡),悬头 至屋梁以自课”;
• 刺股,语出《战国策·秦策一》: “(苏秦)乃夜发书。陈箧数十, 得太公《阴符》之课。伏而诵之。 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 刺其股(大腿),血流至足。”
比喻勤奋读书的典故
挟策读书
语出《庄子·外篇·骈拇第八》: “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 问臧奚事,则挟策读书,问谷奚事, 则博塞以游。”
策,写书的竹简。博寒,古代 的一种游戏。后人便以“挟策”、 “挟册”、“挟策读书”、“挟策 亡羊”、“读书亡羊”表示专心致 志地勤奋读书。
形容专心致志勤奋读书的典故。
三十乘书
• 语出《晋书·张华传》:“(张 华)雅爱书籍,身死之日,家无余 财,惟有文史溢于机箧。尝徙居, 载书三十乘。秘书监挚虞撰定官书, 皆资华之本以取正焉。”
形容藏 书 丰 富 或 学 识 渊博的 典 故 。
• 受此典影响,后人论书之丰富, 也每以“三十”为数,不一定必是 “乘”或“车”。如果形容书少, 则用“无乘书”。
形容刻苦认真读书的典故。
韦编三绝
• 语出《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读《易》,韦编三绝。 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 则彬彬矣(研究得差不多)矣。’”
• 韦编,是用来串连竹简的熟牛 皮;三绝,是断了三次。此典的其 它形式有:“绝编”、“三编绝”、 “韦三绝”、“绝韦编”、“三绝 韦编”等。
后人遂以“书横牛角”、“角挂经”、 “茧栗挂汉书”、“束书牛角”、“书挂 (牛)角”、“牛角之悬”来形容勤奋读书。 或以“挂犊之才”、“牛角书生”来指勤奋 学习而才思卓捷的书生。
形容勤学的典故
负薪读书
出自《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 传》:“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 书,不置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 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 毋歌呕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 买臣笑曰:‘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 女苦日久,待我富贵报女功。’”
梦笔生花
比喻文人文思大进,文笔优美俊 逸。
• 典出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 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 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 下。”
• 因此,后人多以“梦花”、“梦生 花”、“彩笔生花”、“笔花入梦”、 “花从笔生”等比喻文思大进。
文不加点
形容写文章一气呵成,不加任何修改。
形容书多或学识丰富的典故。
学富五车
• 语出《庄子·杂篇·天下第三十 三》:“惠施多方(方术),其书 五车,其道舛驳(他的学说多差错 而杂乱),其言也不中(正当)。”
• 后人便以“五车”、“五车 书”、“书五车”、“五车竹简”、 “惠施车”等来表示书多;用“学 五车”、“学富五车”等来表示读 书多或学问大。
形容抓紧时间学习的典故。
三余读书
• 语出《三国志·魏书·钟繇华歆 王朗传》裴松之注解所引《魏略》: “(董)遇善治《老子》,为《老 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人 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 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 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 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 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 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比喻世世代代的读书人象种子 一样播撒开去,衍生不息。
读书种子
• 语出周密《齐东野语·书种文 种》:“裴度常训其子云:‘凡吾 辈但可令文种无绝,然期间有成功 能致身万乘之相,则天也。’山谷 (黄庭坚,号山谷道人)云:‘四 民皆坐世业,士大夫子弟能知忠信 孝友,斯可矣。然不可令读书种子 断绝。有才气者出,便当名世矣。 似祖(效法)裴语,特(只不过) 易文种为书种耳。”
形容不愿示人的珍贵图书。
枕中秘宝
• 典出《汉书·楚元王传》所附 “刘向”条:“上(汉宣帝)复兴 神仙方术之事,而淮南有枕中《鸿 宝》、《苑秘书》,书言神仙使鬼 物为金之术,及邹衍重道延命方, 世人莫见。”
• 后人于是以“鸿宝”、“秘 宝”、“秘枕书”、“枕函书”、 “秘之枕中”、“枕中之秘”、 “枕中秘书”等来指道术书或珍贵 而不愿示人的图书。
• 此典的主要形式有:“一字千 金”、“千金字”、“金悬秦市”、 “悬金”等。
洛阳纸贵
• 典出《晋书·左思传》:“及赋成, 时人未之重。……安定皇甫谧有高誉,思 造(拜访)而示之。谧称善,为其赋序。 张载为注《魏都》,刘逵注《吴》、《蜀》 而序之。……司空张华见而叹曰:‘班、 张之流也,使读之者尽而余,久而更新。’ 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 《世说新语·文学》也有:“庾仲初 作《扬都赋》成,以呈庾亮,亮以亲族之 怀,大为其名价,云可三《二京》,四 形容著作风行一时,人人争相传抄的典故。 《三都》(与《二京赋》鼎足而三,与 《三都赋》并列而四)。于此人人竞写, 都下纸为之贵。”
藏之名山
• 语出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 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 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此典 的主要形式有“藏之名山”、“藏 诸名山”、“藏版名山”、“名山 藏”、“藏名岳”、“藏述著”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