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密训押题《安全生产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生产技术2017年密训押题
1、机床上常见的传动机构有齿轮啮合机构、皮带传动机构、联轴器等。

这些机构高速旋转着,人体某一部位有可能被带进去而造成伤害事故,因而有必要把传动机构危险部位加以防护,以保护操作者的安全。

下列关于传动机构安全防护措施中,错误的是()
A、齿轮传动机构必须装有全封闭的防护装置。

B、距离地面2米以上的皮带传动机构,不设防护装置。

C、联轴节应安装“Ω”型防护罩。

D、轴上的键及固定螺钉必须加以防护,螺钉一般采用沉头螺钉。

答案(B)参考教材(3-4)页
解析:一般传动机构离地面2m以下,应设防护罩。

但在下列3种情况下,即使在2m以上也应加以防护:(1)皮带轮中心距之间的距离在3m以上;(2)皮带宽度在15cm以上;(3)皮带回转的速度在9m/min以上。

这样,万一皮带断裂,不至于伤人。

2、预防机械伤害有两方面的对策,一是实现设备的本质安全,二是采取
综合措施保护操作者和有关人员安全。

下列关于实现机械本质安全说法
错误的是()
A、实现本质安全应首先考虑消除产生危险的原因。

B、实现本质安全应首先考虑提供保护装置或个人防护装备。

C、不能消除产生的危险时,应减少接触危险部件的次数。

D、使人们难以接近机器的危险部位。

答案(B)参考教材(5)页
解析:实现机械本质安全(顺序)(1)消除产生危险的原因。

(2)减少或消除接触机器的危险部件的次数。

(3)使人们难以接近机器的危险部位(或提供安全装置,使得接近这些部位不会导致伤害)。

(4)提供保护装置或者个人防护装备。

上述措施是依次序给出的.也可以结合起来应用。

3、机械的安全设计包括本质安全、失效安全、定位安全、机器布置和机器安全防护装置。

有关机械安全设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本质安全设计中,应考虑到调整、维修的安全,减少操作者进入危险区。

B、提高设备的可靠性,降低故障率属于失效安全。

C、定位安全是指将机器部件安置到正常情况下不可触及的地点。

D、机器布置应考虑的因素有照明、空间、管线布置和降低故障率。

答案(A)参考教材(8)页
解析:B、提高设备的可靠性,降低故障率属于失效安全。

失效安全的定义是:设计者应该保证当机器发生故障时不出危险。

C、定位安全是指将机器部件安置到正常情况下不可触及的地点。

定位安全不仅要考虑正常情况,还要考虑其他情况。

D、机器布置应考虑的因素有照明、空间、管线布置和降低故障率。

机器布置应考虑的因素有照明、空间、管线布置和维修时出入安全。

4、机械制造场所的通道包括厂区干道和车间安全通道,下列关于机械制造场所通道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车辆双向行驶的干道宽度大于5m
B、车辆单向行驶的干道宽度大于3m
C、通行汽车的车间通道宽度大于3m
D、一般人行车间通道的宽度大于1.5m
答案(C)参考教材(9)页
解析:A、车辆双向行驶的干道宽度大于5mB、车辆单向行驶的干道宽度大于3mC、通行汽车的车间通道宽度大于3mD、一般人行车间通道的宽度大于 1.5m,ABD选项中的大于改成(不小于)
5、金属切削机床是加工机器零件的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刀具与工件的相对运动加工出符合要求的机器零件。

下列机床常见事故中,属于缺少防护罩造成伤害事故的是
A、机床照明灯泡破碎,发生触电事故。

B、旋转部位楔子突出,缠绕人体。

C、零部件飞出,击伤人体。

D、砂轮碎片飞出伤人事故。

答案(B)参考教材(11)页
解析:A、机床照明灯泡破碎,发生触电事故。

(未采用安全电压)
B、旋转部位楔子突出,缠绕人体。

C、零部件飞出,击伤人体。

(装卡不牢)
D、砂轮碎片飞出伤人事故(砂轮有裂纹或装卡不合规定)
6、机床运转过程中,转速、温度、声音等应保持正常。

温升超过允许值时,说明机床超负荷或零件出现故障。

下列哪项能够判断机床的温升出现异常()
A、能闻到润滑油的恶臭和看到白烟。

B、机床转速突然超过或低于正常转速。

C、加工精度出现变化。

D、机床消耗功率异常。

答案(A)参考教材(12)页
解析:A、能闻到润滑油的恶臭和看到白烟。

B、机床转速突然超过或低于正常转速。

(转速异常)
C、加工精度出现变化。

(参数异常)
D、机床消耗功率异常。

(参数异常)
7、砂轮质脆易碎、转速高、使用频繁,极易伤人。

它的安装位置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安全要求,直接关系到职工的人身安全,以下砂轮安装中错误的是()。

A、直径大于200mm的砂轮装上法兰盘后应先进行平衡调试。

B、砂轮法兰盘直径不得小于被安装砂轮直径的1/3。

C、砂轮磨损到直径比法兰盘直径大10mm时应更换新砂轮。

D、砂轮与法兰盘之间还应加装直径大于卡盘直径2mm、厚度为1.2mm的软垫。

答案(A)参考教材(13)页
解析:A、直径大于200mm的砂轮装上法兰盘后应先进行平衡调试。

应是大于或等于
8、冲压是指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分离获得预定尺寸和形状的工件的加工方法。

冲压作业的危险因素较多,使用时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否则容易造成伤害。

以下选项中,能够引起连冲事故的危险因素是()
A、设备结构具有的危险
B、动作失控
C、开关失灵
D、模具危险
答案(B)参考教材(14)页
解析:2、动作失控
设备在运行中还会受到经常性的强烈冲击和震动,使一些零部件变形、磨损以至碎裂,引起设备动作失控而发生危险的连冲事故。

9、冲压作业有多种安全技术措施。

按结构分为机械式、按钮式、光电式和感应式,下列装置中,描述错误的是()。

A、机械式防护装置中,摆杆护手装置又称推手保护装置。

B、双手按钮式保护装置,是一种用电气开关控制的保护装置。

C、光电式保护装置。

是由一套光电开关与机械装置组合而成的。

D、光电式保护装置可分为红外光电保护装置和白炽光电保护装置。

答案(A)参考教材(15)页
解析:A、机械式防护装置中,摆杆护手装置又称推手保护装置。

摆杆护手装置又称拨手保护装置,是运用杠杆原理将手拨开的装置;
10、木工机械切削过程中噪声大、振动大、粉尘大、作业环境差等,导致木工机械伤害事故多发。

下列危险因素中,和木粉尘有关的是()
A、机械伤害
B、火灾和爆炸
C、化学危害
D、噪声和振动
答案(B)参考教材(17)页
解析:火灾危险存在于木材加工全过程的各个环节,木工作业场所是防火的重点。

悬浮在空间的木粉尘在一定情况下还会发生爆炸。

11、铸造和锻造同属于金属加工方法,两个行业的危险有害因素有相似之处。

以下危险有害因素中,属于铸造但不属于锻造的危险有害因素是
A、火灾爆炸
B、高处坠落
C、尘毒危害
D、噪声振动
答案(B)参考教材(19/23)页
解析:铸造:火灾及爆炸、灼烫、机械伤害、高处坠落、尘毒危害、噪声振动、高温和热辐射。

锻造:火灾及爆炸、灼烫、机械伤害、尘毒危害、噪声振动、热辐射。

12、锻造机械结构应保证设备运行中的安全,而且还应保证安裝、拆卸和检修等工作的安全。

下列关于锻造启动装置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A、锻压机械的启动装置必须能保证设备运行和停车状态的连续可靠。

B、锻压机械的启动装置必须能保证对设备进行迅速开关。

C、启动装置的结构应能防止锻压机械意外地开动或自动开动。

D、机械启动装置的停车按钮为红色,其位置比启动按钮高10.12mm。

答案(D)参考教材(23-24)页
解析:D、机械启动装置的停车按钮为红色,其位置比启动按钮高10.12mm。

应是电动起重装置
13、劳动过程中,人体承受了肉体或精神上的负荷,受工作负荷的影响产生负担,负担随时间推移,不断地积累就将引发疲劳。

根据疲劳的定义,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疲劳分为肌肉疲劳和精神疲劳两种。

B、疲劳分为体力疲劳和脑力疲劳两种。

C、肌肉疲劳一般只涉及大脑皮层的局部区域。

D、体力疲劳则与中枢神经活动有关。

答案(D)参考教材(40)页
解析:
D、体力疲劳则与中枢神经活动有关。

(1)疲劳分为肌肉疲劳(或称体力疲劳)和精神疲劳(或称脑力疲劳)两种。

(2)肌肉疲劳是指过度紧张的肌肉局部出现酸痛现象,一般只涉及大脑皮层的局部区域。

(3)精神疲劳则与中枢神经活动有关,是一种弥散的、不愿意再作任何活动的懒惰感觉,意味着肌体迫切需要休息。

14、故障诊断是通过诊断装置获取设备运行状态的信息,再对信息进行识别,以监视和预测设备运行状态的技术方法。

诊断实施过程是故障诊断的中心工作,它可以细分为4个基本步骤。

其中将待检模式与样板模式(故障档案)对比,进行状态分类的步骤,是指以下哪项()A、信号检测B、信号处理C、状态识别D、诊断决策
答案(C)参考教材(47)页
解析:3、状态识别将待检模式与样板模式(故障档案)对比,进行状态分类。

15、雷击有电性质、热性质、机械性质等多方面的破坏作用,并产生严重后果,对人的生命、财产构成很大的威胁。

下列各种危害形式中,不属于电性质破坏是()
A、破坏高压输电系统,造成大规模停电事故
B、形成接触电压电击和跨步电压导致触电事故
C、雷电也能造成飞行事故
D、巨大的雷电流通过导体能够烧毁导体
答案(D)教材页码(P73)
解析:D、巨大的雷电流通过导体能够烧毁导体D选项属于热性质破坏热性质的破坏作用。

直击雷放电的高温电弧能直接引燃邻近的可燃物;巨大的雷电流通过导体能够烧毁导体;使金属熔化、飞溅引发火灾或爆炸。

球雷侵人可引起火灾。

16、雷电是大气中的一种放电现象,下列有关雷电的种类说法正确的是
A、雷电分为直击雷、反击雷、闪点感应和球雷。

B、直击雷能够产生电效应、光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

C、闪点感应能使相邻金属部件之间产生火花放电。

D、球雷应当是一团处在标准状态下的带电气体。

答案(C)参考教材(73)页
解析:A、雷电分为直击雷、反击雷、闪点感应和球雷。

(没有反击雷)
B、直击雷能够产生电效应、光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

雷电具有电性质、热性质和机械性质等三方面的破坏作用。

C、闪点感应能使相邻金属部件之间产生火花放电。

D、球雷应当是一团处在标准状态下的带电气体。

球雷应当是一团处在特殊状态下的带电气体。

17、电击分为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

预防直接接触电击的正确措施是()
A.绝缘、屏护和间距
B.保护接地、屏护
C.保护接地、保护接零
D.绝缘、保护接零
答案(A)参考教材(78)页
解析:绝缘、屏护和间距是直接接触电击的基本防护措施。

18、安全电压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间内不危及生命安全的电压。

我国标准规定的工频安全电压等级有42V、36V、24V、12V和6V(有效值)。

不同的用电环境、不同种类的用电设备应选用不同的安全电压。

水下作业等场所应采用的安全电压是()V
A.6
B.12
C.24
D.36
答案(A)参考教材(86)页
解析:(1)特别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电动工具应采用42V特低电压;
(2)有电击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照明灯和局部照明灯应采用36V或24V特低电压;
(3)金属容器内、特别潮湿处等特别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照明灯应采用12V特低电压;
(4)水下作业等场所应采用6V特低电压。

19、在直接接触电击事故防护中,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只作为直接接触电击事故基本防护措施的补充保护措施。

从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的机理可知,其保护并不包括对相与相、相与N线间形成的直接接触电击事故的防护。

下列事故状态中,漏电断路器不能发挥保护作用的是()。

A.三相短路
B.两线触电
C.两相短路
D.漏电火灾
答案(B)参考教材(88)页
解析:从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的机理可知,其保护并不包括对相与相、相与N线间形成的直接接触电击事故的防护。

注:相与N线形成的触电属于两线触电
20、根据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对危险场所分区,以下油罐场所分区描述错误的是()
A、油罐内部液面上部空间为0区。

B、油罐顶上呼吸阀附近为1区。

C、油罐外3m内为2区。

D、油罐外5m内为3区。

答案(D)参考教材(92)页
解析:D、油罐外5m内为3区。

根据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对危险场所分区,分为:0区、1区、2区,根本就没有3区
21、工艺过程中所产生的静电有多种危险,必须采取有效的互相结合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进行预防。

下列防静电措施中,不属于工艺控制消除静电的方法是()
A、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生产设备。

B、油管装油时,应限制液体石油的流速。

C、在输送工艺过程中,在管道的末端加装一个直径较大的缓和器。

D、用三氯乙烯代替汽油做洗涤剂。

答案(D)参考教材(102)页
解析:工艺控制的措施有:(1)材料的选用A、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生产设备。

(2)限制物料的运动速度B、油管装油时,应限制液体石油的流速。

(3)加大静电消散过程C、在输送工艺过程中,在管道的末端加装一个直径较大的缓和器。

D选项属于环境危险程度的控制
22、锅炉是一种密闭的压力容器。

在高温高压下工作,可能引发锅炉爆炸的原因有很多,以下不是引起锅炉爆炸的原因是()
A、锅炉缺陷
B、严重缺水
C、超温、超压运行
D、排气管自动排放
答案(D)参考教材(120)页
解析:引起锅炉爆炸的主要原因有(1)水蒸气爆炸(2)超压运行(3)缺陷导致爆炸(4)严重缺水导致爆炸
23、锅炉缺水是锅炉运行中最常见的事故之一,对最高火界在水连管以上的锅壳锅炉,一旦发现缺水,应
A.立即给锅炉上水
B.关闭水位表的汽连接管旋塞
C.立即停炉
D.执行叫水操作
答案(C)参考教材(120)页
解析:“叫水”操作一般只适用于相对容水量较大的小型锅炉,不适用于相对容水量很小的电站锅炉或其他锅炉。

对相对容水量小的电站锅炉或其他锅炉,以及最高火界在水连管以上的锅壳锅炉,一旦发现缺水,应立即停炉。

24、当确定锅炉满水时,应立即关闭给水阀停止向锅炉上水,启用省煤器再循环管路,此操作的目的是()
A、减弱燃烧
B、保护省煤器
C、给锅炉疏水
D、冲洗水位表
答案(B)参考教材(121)页
解析:关闭给水阀停止向锅炉上水后,省煤器内部的水由流动状态变成静止状态,外部加热省煤器的热量不能被水带走,容易造成省煤器损坏,因此要开启省煤器再循环,防止省煤器温升过高。

25、压力容器在运行中由于超压、过热,而造成受压元件承受能力下降到不能承受正常压力的程度,发生爆炸、撕裂等,对于压力容器事故应急措施,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如果因超温引起的超压,除采取相应措施外,还要通过水喷淋冷却以降温。

B、压力容器发生泄漏时,要马上切断进料阀门及泄漏处后端阀门。

C、压力容器本体泄漏时,要使用专用堵漏技术和堵漏工具进行堵漏。

D、易燃易爆介质泄漏时,要对周边明火进行控制,切断电源,严禁一切用电设备运行,并防止静电产生。

答案(B)参考教材(126)页
解析:B、压力容器发生泄漏时,要马上切断进料阀门及泄漏处后端阀门。

应是前端阀门
26、起重机械重物失落事故是指起重作业中,吊载、吊具等重物从空中坠落所造成的人身伤亡和设备毁坏的事故,简称失落事故。

以下事故中,不属于起重失落事故的是()
A、重物从捆绑的吊装绳索中脱落溃散发生的伤亡毁坏事故。

B、重物、吊装绳或专用吊具从吊钩口脱出而引起的事故。

C、起升绳和吊装绳因破断造成的重物失落事故。

D、起升机构的制动器失效造成重物急速下滑坠落的事故。

答案(D)参考教材(129/131)页
解析:重物失落事故包括:(1)脱绳事故A、重物从捆绑的吊装绳索中脱落溃散发生的伤亡毁坏事故。

(2)脱钩事故B、重物、吊装绳或专用吊具从吊钩口脱出而引起的事故。

(3)断绳事故(未出题)(4)吊钩断裂事故C、起升绳和吊装绳因破断造成的重物失落事故。

D、
起升机构的制动器失效造成重物急速下滑坠落的事故。

(制动下滑坠落)
27、保护装置是锅炉安全附件之一,以下不属于锅炉保护装置的是()
A、超温报警和联锁保护装置。

B、高低水位警报和低水位联锁保护装置。

C、超压报警装置。

D、锅炉泄漏保护装置。

答案(D)参考教材(137)页
解析:锅炉保护装置有(1)超温报警和联锁保护装置(2)高低水位警报和低水位联锁保护装置。

(3)超压报警装置(4)锅炉熄火保护装置
28、锅炉运行中,运行人员应不间断地通过水位表监督锅内的水位,锅炉水位应经常保持在正常水位线处,并允许在正常水位线上下()mm内波动。

A、20
B、30
C、40
D、50
答案(D)参考教材(141)页
解析:锅炉水位的监督调节。

锅炉运行中,运行人员应不间断地通过水位表监督锅内的水位。

锅炉水位应经常保持在正常水位线处,并允许在正常水位线上下50mm内波动。

29、锅炉停炉后,汽水系统内部为避免或减轻腐蚀应进行防护保养。

以下常用的保养方式不正确的是()
A、压力保养
B、湿法保养
C、干法保养
D、充水保养
答案(D)参考教材(142)页
解析:停炉保养主要指锅内保养,即汽水系统内部为避免或减轻腐蚀而进行的防护保养。

常用的保养方式有:压力保养、湿法保养、干法保养和充气保养。

30、做好压力容器的维护保养工作,可以使容器经常保持完好状态,提高工作效率,延长容器使用寿命。

下列有关压力容器保养的内容,错误的是()
A、应保持完好的防腐层,即使是局部防腐层损坏,也应该先经修补后再继续使用。

B、所有的工作介质都会对容器造成腐蚀,因此要尽力消除腐蚀。

C、停用的容器,要注意防止容器的“死角”积存腐蚀性介质。

D、容器上所有的安全装置和计量仪表,应定期进行调整校正,使其始终保持灵敏、准确。

答案(B)参考教材(144)页
解析:容器的维护保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保持完好的防腐层。

(2)消除产生腐蚀的因素。

B、所有的工作介质都会对容器造成腐蚀,因此要尽力消除腐蚀。

有些工作介质只有在某种特定条件下才会对容器的材料产生腐蚀。

(3)消灭容器的“跑、冒、滴、漏”(4)加强容器在停用期间的维护。

(5)经常保持容器的完好状态。

31、起重机械的安全装置中,位置限制装置是用来限制机构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运行的安全防护装置。

这类安全防护装置有的是通过机构运行到极限位置时触发一个电气开关,切断机构的动力电源,使电动机停止运行,同时机构的制动装置动作,使机构停止在安全位置中。

以下位置限制与调整装置描述错误的是()
A、凡动力驱动的起重机,其起升机构均应装设上升极限位置限制器。

B、凡动力驱动的起重机,其运行极限位置都应装设运行极限位置限制器。

C、跨度等于或超过4m的装卸桥和门式起重机,应装偏斜调整和显示装置。

D、桥式、门式起重机和装卸桥,以及门座起重机或升降等都要装设缓冲器。

答案(C)参考教材(157)页
解析:C、跨度等于或超过4m的装卸桥和门式起重机,应装偏斜调整和显示装置。

(3)偏斜调整和显示装置。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要求,跨度等于或超过40m的装卸桥和门式起重相.应装偏斜偏斜调整和显示装置。

32、司索工主要从事地面工作,例如准备吊具、捆绑挂钩、摘钩卸载等,多数情况还担任指挥任务。

司索工的工作质量与整个搬运作业安全关系极大。

对于司索工的安全操作技术,以下错误的是()
A、对吊物的质量和重心估计要准确。

B、对吊物进行必要的归类、清理和检查,被埋或被冻的吊物要完全挖出。

C、吊钩要位于被吊物重心的正上方,不准斜拉吊钩硬挂。

D、摘钩卸载时,绳索如被吊物压住无法抽出,可利用起重机抽索。

答案(D)参考教材(161)页
解析:D、摘钩卸载时,绳索如被吊物压住无法抽出,可利用起重机抽索。

(4)摘钩和卸载摘钩时应等所有吊索完全松弛再进行,确认所有绳索从钩上卸下再起钩,不允许抖绳摘索,更不许利用起重机抽索。

33、可燃物质的燃烧过程包括许多吸热、放热的化学过程和传热的物理过程。

在燃烧发生的整个过程中,热量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传播,以下不属于热量传播方式的是()
A、热传导
B、热辐射
C、热对流
D、热感应
答案(D)参考教材(176)页
解析:
可燃物质的燃烧过程包括许多吸热、放热的化学过程和传热的物理过程。

在燃烧发生的整个过程中,热量通过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三种方式进行传播。

注:此种题型易出现在综合题目
34、按照物质的燃烧特性可以把火突分为A-F六个类别。

下列关于火灾分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棉、麻、纸、张等引起的火灾属A类火灾。

B、原油、沥青等引起的火灾属B类火灾。

C、铝镁合金引起的火灾属D类火灾。

D、色拉油引起的火灾属F类火灾
答案(D)参考教材(176/177)页
解析:D、色拉油引起的火灾属F类火灾F类火灾:指烹饪器具内烹饪物火灾,如动植物油脂等。

强调烹饪器具内
35、典型火灾事故的发展分为初起期、发展期、最盛期、减弱期和熄灭期。

所谓的“轰燃”发生在()。

A.初起期
B.发展期
C.最盛期
D.减弱期
答案(B)参考教材(178)页
解析:典型火灾事故的发展分为初起期、发展期、最盛期、减弱期和熄灭期。

发展期是火势由小到大发展的阶段,一般采用T平方特征火灾模型来简化描述该阶段非稳态火灾热释放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即假定火灾热释放速率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轰燃就发生在这一阶段;
36、广义的讲,爆炸是物质系统的一种极为迅速的物理或化学能重释放或转化的过程,是系统蕴藏的或瞬间形成的大重能重在有限的体积和极短的时间内,骤然释放或转化的现象。

下列有关爆炸的特征,错误的是()
A、爆炸过程高速进行。

B、爆炸点附近压力急剧升高,少数爆炸伴有温度升髙。

C、发出或大或小的响声。

D、周围介质发生震动或邻近的物质遭到破坏。

答案(B)参考教材(180)页
解析:B、爆炸点附近压力急剧升高,少数爆炸伴有温度升髙。

一般说来,爆炸现象具有以下特征:爆炸过程髙速进行;爆炸点附近压力急剧升高,多数爆炸伴有温度升髙;发出或大或小的响声;周围介质发生震动或邻近的物质遭到破坏。

爆炸最主要的特征是爆炸点及其周围压力急剧升髙。

37、爆炸形成的高温、高压、高能量密度的气体产物,以极高的速度向周围膨胀,强烈压缩周围的静止空气,使其压力、密度和温度突跃升髙,像活塞运动一样推向前进,产生波状气压向四周扩散冲击。

这种冲击波能造成附近建筑物的破坏,其破坏程度与冲击波能量的大小有关,与建筑物的坚固程度及其与产生冲击波的中心距离有关。

以上叙述是是爆炸破坏作用中的()
A、冲击波
B、碎片冲击
C、震荡作用
D、次生事故
答案(A)参考教材(181/182)页
解析:1、冲击波爆炸形成的髙温、高压、高能量密度的气体产物,以极高的速度向周围膨胀,强烈压缩周围的静止空气,使其压力、密度和温度突跃升髙,像活塞运动一样推向前进,产生波状气压向四周扩散冲击。

这种冲击波能造成附近建筑物的破坏,其破坏程度与冲击波能量的大小有关,与建筑物的坚固程度及其与产生冲击波的中心距离有关。

38、空气泡沫灭火剂种类繁多,根据发泡倍数的不同可分为低倍数泡沫、中倍数泡沫和高倍数泡沫灭火剂。

对于高倍数泡沫灭火剂,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A、高倍数泡沫灭火剂的发泡倍数髙
B、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充满着火空间
C、特别适用于大空间火灾,并具有灭火速度快的优点
D、伴有水渍损失
答案(D)参考教材(202)页
解析:空气泡沫灭火剂种类繁多,根据发泡倍数的不同可分为低倍数泡沫、中倍数泡沫和高倍数泡沫灭火剂。

低倍数泡沫主要靠泡沫覆盖着火对象表面,将空气隔绝而灭火,且伴有水渍损失。

39、干粉灭火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和少量的防潮剂硬脂酸镁及滑石粉等。

其中,起主要灭火作用的基本原理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