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激素与麻醉
甲减病人麻醉注意事项

甲减病人麻醉注意事项
甲减病人在麻醉前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1. 提前告知麻醉医生甲减的情况,并提供相关医疗记录和检查报告,包括甲状腺激素水平、甲状腺功能、心电图等。
2. 麻醉医生需要评估甲减病人的病情和麻醉风险,并选择适合的麻醉方法和药物。
3. 确保甲状腺激素水平在正常范围内,因为甲减病人甲状腺功能低下可能会影响麻醉药物的代谢和排泄。
4. 注意监测甲减病人的心电图和血压变化,因为甲减病人可能存在心血管系统问题,如心律失常、高血压等。
5. 避免使用可能会影响甲状腺功能的药物,如碘剂、锂盐等。
6. 麻醉医生需要密切监测甲减病人的体温,因为甲减病人可能存在体温调节障碍。
7. 麻醉后,要在恢复室密切观察甲减病人的情况,包括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8. 需要为甲减病人提供适当的镇痛和恢复护理,定期监测甲状腺激素水平,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麻醉应该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麻醉应该注意的问题有哪些发表时间:2020-09-27T11:16:21.26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8期作者:杨旭刚[导读] 甲状腺作为具有着分泌功能的腺体,其位于人体的颈前部。
甲状腺功杨旭刚四川省南充市第五人民医院,637100甲状腺作为具有着分泌功能的腺体,其位于人体的颈前部。
甲状腺功能异常主要涵盖了功能低下以及功能亢进,也被人们称作甲亢以及甲减。
在进行甲状腺功能异常检查时,通过激素水平便可以完成诊断。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通常会出现代谢率增长以及交感神经兴奋度增高的情况,便呈现出突眼以及甲状腺肿大的症状,而甲状腺功能低下的人群除去先天原因患上甲减,还有一种情况便是甲亢治疗过度所造成的。
通常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一般会选择手术的方式治疗,那么大家了解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麻醉有哪些注意事项吗?麻醉技术的选择一般情况下来说,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进行麻醉时,通常会采取局部麻醉、全身麻醉的方式。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麻醉技术的选择。
1.全身麻醉在对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进行麻醉时,通常推荐全身麻醉这一方式,除非患者主要要求采取局部麻醉或者是区域麻醉,且身体状况允许。
全身麻醉主要优点为:患者接受麻醉过后,会呈现出无意识的状态,且可以有效控制气道。
另外,在手术开始前便选择全身麻醉的方式,能够避免出现局部麻醉紧急变换为全身麻醉的情况。
2.局部或区域麻醉局部或者是区域麻醉适用于需要进行甲状腺切除手术的患者。
局部或区域麻醉的主要优点是:能够避免出现气管内插管的情况,同时这种方式的恢复时间较短,不易发生恶心的情况,且花费的金钱较少。
术中麻醉管理1.监测对于一些病情控制效果良好的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只需要进行基础的监测工作便可,例如无创血压监测、心电图、二氧化碳监测以及脉搏血氧测定。
在手术的过程中,可以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进行动脉内导管有创血压监测,从而能够第一时间发现患者出现高血压或者是低血压的情况。
甲状腺手术麻醉教学查房

麻醉教学查房
甲状腺患者麻醉
规培医生病例报告
患者女,46岁,60kg,右侧甲状腺肿块,性质
待查,拟行右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入院诊断:甲状腺肿物 既往史:平素体健。 体检:血压110/80mmHg,心率61次/分,呼吸19 次/分。
麻醉诱导过程
患者入室:BP 126/67mmHg HR 68 bpm 麻醉诱导:咪唑安定4mg+依托咪酯20mg+舒芬太尼 20ug+顺式阿曲库铵10mg 气管插管:可视喉镜下7.0#插管成功 术中用药:地塞米松 10mg 麻醉维持:1%丙泊酚 45ml/h 瑞芬太尼 0.1ug/kg•min
示教室讲解 甲状腺手术患者的麻醉
意外与并发症处理实例
术中送标本快切回报:甲状腺乳头状癌,故改扩大 根治术。手术历时三个多小时,麻醉平稳。 14:35送入苏醒室,入室生命体征平稳
14:53患者清醒,反射活跃,呼吸频率及幅度良好,
充分吸痰后拔除气管导管, 14:54患者诉难受,查体发现患者神志清楚,说话 声音清晰,无嘶哑,呼吸呈吸气性呼吸困难,且在 吸气时时闻及高调金属音
麻醉前准备:
1. 了解甲状腺激素水平及其对药物治疗的反应
(指导术中术后用药)
2. 完善术前检查(了解病人气道受压情况)
3. 麻醉前用药
(抑制呼吸道分泌物及预防甲亢危象出现)
4. 围麻醉期的重点是确保呼吸道通畅
麻醉前用药 镇静剂 抗甲亢药物
• 控制甲亢症状、甲状腺缩小、变硬、血管杂音减轻。 • 减轻甲亢的心血管表现,降低心率和心输出量,改善 病人的一般情况。
甲状腺手术麻醉

? Q1:患者心率为何突然升至 165次? ? 1、低血容量?(血压 102/60) ? 2、伴有甲亢? ? 3、在麻醉及手术中使用的药物?如:阿托
品、乙醚、氯胺酮、儿茶酚胺类等,也有可 能导致术中患者出现心动过速现象。 ? 4、麻醉和手术操作的影响:手术刺激神经 反射,又或是和手术干扰与损伤、缺氧与二 氧化碳蓄积、电解质失衡、酸碱紊乱及自主 神经反射等因素有关 ? 5、术前原有心律失常的影响
? (二) 喉返神经或喉上神经损伤
? (三) 手足抽搐
? 因手术操作误伤甲状旁腺或使其血液供给 受累所致
? ( 四) 甲状腺危象
? 又称甲亢危象,是甲状腺毒症急性加重的 一个综合征,发生原因可能与循环中的甲 状腺激素水平增高有关。多发生于较重甲 亢未予治疗或治疗不充分的患者。
? (五) 颈动脉窦反射
? Q2:艾司洛尔的使用是否恰当?
? 艾司洛尔是一种快速起效的作用时间短的选 择性1肾上腺受体阻滞剂,其主要作用于心 肌的1-肾上腺受体,抑制窦房结与房室结的 自律性、传导性,对心肌无明显直接作用, 因此对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疗效好。
? 但该例患者出现心动过速时未究诱因(是否 存在低血容量?)直接使用爱络,可能也是 导致心脏骤停的原因
艾司洛尔的用法
? 说明书示:成人先静脉注射负荷量 0.5mg/kg/min,约1分钟,随后静脉点滴维持量 :自0.05mg/kg/min开始,4分钟后若疗效理想 则继续维持,若疗效不佳可重复给予负荷量并 将维持量以0.05mg/kg/min的幅度递增。维持量 最大可加至0.3mg/kg/min。
? 根据《国家基本药物(西药)》(人民卫生出 版社,2002年4月第2版)P387“艾司洛尔”“ 用法用量”中规定“静脉注射0.250.5mg/kg.min,必要时重复给予或每分钟0.050.3 mg/kg.min持续静脉滴注”。
内分泌病人的麻醉

第四节 糖尿病病人的麻醉处理
● 糖尿病是由于绝对或相对性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代谢性内分泌疾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 大类,前者以青少年为主,后者以中老年为主。临床表现主要以糖代谢紊乱为主。其特点是血糖 过高或糖尿。糖尿病病情严重或治疗不满意者,容易并发心血管、肾、神经、视网膜等病变,抗 感染能力低下。虽是慢性过程,但呈现不可逆性,后果不良。严重者发生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 循环衰竭、昏迷以致死亡。麻醉和手术刺激可能促使原有病情恶化,增加围术期的危险性和并发 症。如果糖尿病经过适当治疗得以控制,血糖及其他代谢紊乱得以纠正,并发症经治疗得以改善, 则围术期相对安全。
● 2、低血压的处理 原因:儿茶酚胺的分泌随结扎肿瘤血管或肿瘤切除而迅速降低,使外周血管扩 张、α或β受体阻滞剂的残留作用以及血容量不足等。应提前防范:在结扎血管与切除肿瘤前数分 钟就应停用α或β受体阻滞剂,“逾量”补液,一般多于丢失量的500-1000毫升。顽固性低血压: 通常用去甲肾上腺素0.1-0.2mg推注或将1mg去甲肾上腺素溶于5%的葡萄糖溶液250ml中,静脉 点滴,根据血压调整滴速,可延续到术后。3、低血糖的处理 原因:血浆中儿茶酚胺浓度急剧降 低,解除了对胰岛B细胞的抑制作用,出现低血糖。有时低血糖仅表现为持续性低血压,且对加 压药和补液无效,应监测血糖浓度,当确认低血糖时应输注葡萄糖液。
● 不论使用何种麻醉方式,此类病人对失血的耐受性均很差,即使出血量不多,也常见血压下降, 加上体位因素等影响甚至会有休克表现。对此,除正确判断并及时补充血容量外,还应考虑肾上 腺皮质功能不全的可能性,如碰到原因不明的低血压、休克、心动过缓、发绀、高热等,且对一 般的抗休克治疗如输液、升压药等效果不佳时,应考虑经静脉给予氢化可的松100~300mg,并在 术后每8小时经肌内注射醋酸可的松50~100mg,逐渐减少,根据病情可持续应用1~2周或更长时 间。
甲状腺功能异常与麻醉有何关系

甲状腺功能异常与麻醉有何关系【术语与解答】①甲状腺是内分泌系统中最大腺体,位于颈前部甲状软骨下方的气管两旁,并分左、右两叶和中间峡部,其总体构型略类似“H”型,形似“蝴蝶”状;②甲状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之一,主要分泌甲状腺激素和降钙素;③甲状腺素广泛参与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基础代谢等多种活动的调节。
1. 甲状腺激素是一类含碘的酪氨酸衍生物,主要有四碘甲腺原氨酸(即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3) :①T3与其受体结合后的生物活性约为T4的3~10倍,虽T3的生物活性大于T4,但T4的日分泌量可为T3的10多倍,故两者的生理作用无显著的区别;②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促甲状腺激素的调节,释放入血液循环的T3和T4几乎全部同血浆蛋白结合,只有极少量呈游离状态,血液中游离状态的甲状腺激素与结合状态的甲状腺激素可以相互转化,以维持其动态平衡;③甲状腺激素其生理功能包括产热、调节代谢、生长以及对蛋白质、糖、脂肪的代谢和对神经系统的影响等;④甲状腺分泌旺盛(功能亢进),则表现为基础代谢异常,如机体产热与耗氧增加,心动过速、多汗、消瘦、情绪激动、肌肉无力、眼球突出等症状。
若分泌不足,成人患粘液性水肿(包括皮肤变厚、毛发脱落、性功能减退等),小儿则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等。
2. 降钙素①降钙素是由甲状腺的滤泡旁细胞(又称C细胞)合成与分泌的多肽激素,其受体主要分布在骨骼和肾脏;②降钙素基本作用是降低血液中的血钙和血磷,其作用是直接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增加尿中钙、磷的排出,从而实现对血钙、血磷的调节;③降钙素的分泌主要是受血钙浓度的调节,血钙浓度升高,降钙素的分泌可增加。
【麻醉与实践】①麻醉与手术可影响甲状腺的功能,而不同的甲状腺疾病则对麻醉和手术也存在着明显差异;②甲状腺疾病手术患者的麻醉务必结合其病因、病理生理、病情特点等决定麻醉方法、麻醉用药与麻醉管理,只有全方位综合考虑与合理实施,才能避免相关并发症及意外的发生。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麻醉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麻醉一、手术时机选择(一)临床症状有效控制1.基础代谢率已下降并稳定在±20%范围内。
2.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情绪稳定,体重已稳定,或由减转增。
3.心脏收缩期杂音减轻,心率减慢,静止时,心率100次/分钟以下,最好能控制在80次/分钟以下为宜。
4.脉压相对缩小,房颤患者心率大于100次/分钟,经过治疗有明显好转。
5.甲状腺功能试验:如T3、T4、TSH在正常范围。
(二)如果甲状腺功能亢进未得到控制,除非急症手术,手术应绝对后延。
二、麻醉前准备1.甲亢患者非甲状腺手术前,应使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控制,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
(1)强调全面准备,包括抗甲状腺药物治疗、β-受体阻断药、放射性核素碘治疗、消除紧张、适当休息、补充营养和热量、精神治疗等。
(2)抗甲状腺药物和β-受体阻滞剂应持续应用到术日晨。
(3)充分的术前准备可减少麻醉危险性和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2.甲状腺功能虽可控制接近正常,但一般仍存在精神紧张和情绪不稳,因此麻醉前仍应重视充分的精神准备。
(1)术前数天开始给予适量的镇静药,包括巴比妥类、苯二氮类或吩噻嗪类药,但应控制剂量,避免呼吸抑制。
(2)对气管移位、气管受压或入睡后有呼吸困难“憋醒”史者,应引起重视,需避免用任何术前睡眠药,镇静药的剂量也以不导致入睡为原则,需适当减少。
3.术前不宜使用阿托品,因其可引起心动过速,并阻碍体表散热而引起体温上升,可选用东莨菪碱或长托宁。
三、麻醉选择1.对于轻症甲亢患者,术前准备较好、甲状腺较小且无气管压迫症状和能合作者,可以在颈丛阻滞麻醉下进行手术,但应注意严密监护,特别是术中应用阿片类药物者,必须严密监测呼吸功能,备好抢救药物和插管器械。
2.症状严重和甲状腺较大的患者,特别是术前精神紧张、情绪不稳定、甲亢未完全控制、胸骨后甲状腺肿和有气管压迫或移位的患者,采用全麻较为安全。
3.全麻维持原则避免应用兴奋交感神经系统的药物,维持足够的麻醉深度,抑制手术刺激引起的过强应激反应。
甲状腺功能亢进手术麻醉处理

病情评估与手术时机的选择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精神状态、心率和心律的变化、体重、甲状腺局部 的改变、基础代谢率(BMR)的测定值,再参照病史、发病时间、是否曾发生过危 象、是否接受过治疗等,可以对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大致的估计。在甲状腺功 能亢进症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时,其最大的危险是发生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甲状腺 功能亢进的程度愈严重,发生危象的危险性愈大。一般应采用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的药物进行治疗,待患者病情基本稳定后再考虑进行手术治疗。手术的时机可参考: ①BMR下降,并稳定于±20%正常范围内;②体重增加,基本稳定或不再进一步 减轻;③心率减慢,在80次/min左右,脉压减小,心脏收缩期杂音消失或减轻; ④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情绪稳定;⑤心功能衰竭后心脏代偿功能好转;⑥未合并 呼吸道感染;⑦甲状腺功能试验如T3、T4以及TSH在正常范围。
(1)全身麻醉诱导及气管插管:对于有呼吸道压迫症状的患者,可选用表面麻醉清醒气管插管。对于麻醉 前无明显气管压迫的患者,由于弥散性肿大的甲状腺经过药物治疗可变硬,尽管在气管插管时患者的头颈 部可以后仰,但用直接喉镜显露声门仍会发生困难,麻醉前应有所准备,可改用经鼻气管插管,或用光导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进行气管插管。麻醉诱导通常采用硫喷妥钠和琥珀胆碱。硫喷妥钠的特点是能够降低外 周T4向T3的转变,因此较其他静脉麻醉诱导药物具有一定的优点。对血流动力学干扰小的非去极化肌肉松 弛药可安全地用于气管插管。 (2)全身麻醉的维持:静脉麻醉可采用丙泊酚、咪达唑仑、芬太尼、维库溴铵等维持。近年来,暨南大学 附属第一医院大多采用静脉麻醉或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在静脉麻醉的维持阶段,辅以强效吸人麻醉药(如 异氟烷)加强麻醉深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异氟烷降低代谢的效能已得到了公认。避免肌松药的残留。
麻醉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与处理方法

麻醉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与处理方法麻醉是一种医学技术,常用于手术过程中使患者失去痛觉和意识。
然而,麻醉不仅对神经系统产生作用,还可能对内分泌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麻醉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并介绍其中常见的处理方法。
麻醉药物的使用在手术和临床治疗中是非常必要的,它能有效地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和手术过程中的不适。
然而,一些麻醉药物,特别是长效麻醉药物,可能会对内分泌系统产生影响。
内分泌系统是机体内通过分泌激素来调节各种生理过程的重要系统,包括代谢、生长发育、水平衡等。
首先,麻醉药物可以抑制垂体前叶的功能,垂体是内分泌系统的核心腺体之一。
垂体前叶分泌的激素调节着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等腺体的功能。
部分麻醉药物的使用可能导致垂体前叶功能抑制,从而引起一系列内分泌紊乱的问题。
其次,麻醉药物可能干扰甲状腺功能。
甲状腺是内分泌系统中非常重要的腺体,它分泌甲状腺激素,调节人体的能量代谢和生长发育。
研究表明,某些麻醉药物使用后可以引起甲状腺激素水平的下降,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另外,麻醉药物对肾上腺功能也可能造成影响。
肾上腺是内分泌系统中的重要腺体之一,它分泌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等激素,调节机体的应激反应和代谢过程。
研究发现,长时间或高剂量的麻醉药物使用后,可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进而引发内分泌紊乱。
那么,面对麻醉对内分泌系统的这些潜在影响,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呢?首先,对于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在手术前应该进行充分的甲状腺功能评估,并及时调整甲状腺替代治疗的剂量。
这有助于减轻麻醉药物对甲状腺功能的抑制。
其次,麻醉过程中,合理选择麻醉药物和药物剂量,以减少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临床上,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麻醉药物,并控制用药的剂量和时间。
此外,术后监测和恢复阶段的管理也非常重要。
在手术结束后,医生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内分泌指标,及时掌握患者的内分泌状态。
对于出现异常情况的患者,可以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比如对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可以及时调整甲状腺替代治疗的药物剂量。
手术麻醉对人体内分泌系统有何影响

手术麻醉对人体内分泌系统有何影响在现代医学中,手术麻醉已成为保障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然而,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手术麻醉不仅仅是让人在手术过程中失去知觉,避免疼痛,它还会对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内分泌系统是由内分泌腺、分散存在的内分泌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组成,参与调节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各种生理过程。
当人体经历手术麻醉时,这个精密的调节系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首先,手术麻醉会引起应激反应,从而影响内分泌系统。
手术本身就是一种强烈的应激源,会导致身体产生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反应。
在这个过程中,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 轴)会被激活。
HPA 轴是人体应对压力和应激的重要调节系统,它会促使肾上腺皮质分泌大量的糖皮质激素,如皮质醇。
皮质醇的增加有助于提高血糖水平,为身体提供更多的能量,以应对手术带来的压力。
但如果这种应激反应过度,持续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血糖升高、蛋白质分解增加、免疫功能抑制等不良后果。
其次,手术麻醉会影响甲状腺功能。
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对于维持人体的新陈代谢、体温调节等具有重要作用。
在手术麻醉期间,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可能会受到抑制。
这是因为应激反应和麻醉药物的作用会影响下丘脑和垂体对甲状腺的调节,导致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减少。
短期内,这种变化可能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但对于一些本身就患有甲状腺疾病的患者,或者手术时间较长、创伤较大的患者,可能会影响术后的恢复,如延长伤口愈合时间、增加感染的风险等。
再者,手术麻醉对性腺轴也有一定的影响。
性腺轴包括下丘脑垂体性腺(睾丸或卵巢),负责调节性激素的分泌。
对于男性来说,手术麻醉可能会导致睾酮水平下降,影响性功能和生殖能力。
对于女性,可能会影响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分泌,导致月经周期紊乱。
尤其是对于处于生育期的女性,手术麻醉后的内分泌变化可能会对受孕和胎儿发育产生潜在的影响。
另外,手术麻醉还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
胰岛素是调节血糖的重要激素,手术麻醉引起的应激反应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即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
麻醉与内分泌系统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0
目录
麻醉与内分泌系统的关系麻醉对不同内分泌系统的影响内分泌系统对麻醉的影响临床应用与展望
01
CHAPTER
麻醉与内分泌系统的关系
麻醉药物可以抑制下丘脑-垂体轴的功能,导致多种激素的分泌减少,如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等。
抑制激素分泌
麻醉药物可以影响激素的代谢过程,导致激素水平的变化。例如,麻醉药物可以抑制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导致血糖升高。
麻醉药物可能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如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和甲状腺素(T4)。这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的变化。
甲状腺激素分泌
在麻醉状态下,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调节作用可能会减弱,影响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分泌。
负反馈调节
糖皮质激素分泌
麻醉药物可能会影响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如皮质醇。这可能对免疫系统和应激反应产生影响。
内分泌系统对麻醉苏醒时间的影响
内分泌失调可能导致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
内分泌系统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04
CHAPTER
临床应用与展望
在手术过程中,麻醉药物通过抑制神经传导和兴奋性来减轻疼痛,从而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手术麻醉
疼痛管理
重症监护
麻醉药物除了用于手术麻醉外,还可以用于疼痛治疗,如术后疼痛、癌痛等。
个体化麻醉管理
加强基础研究
通过基础研究深入了解麻醉药物对内分泌系统的具体影响和作用机制,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综合调控
相互影响
02
CHAPTER
麻醉对不同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下丘脑激素分泌
麻醉药物可能会影响下丘脑激素的分泌,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这可能导致内分泌系统的紊乱。
甲状腺功能能减退患者的麻醉管理

甲状腺功能能减退患者的麻醉管理甲减的定义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或生物学效应不足所致的一组内分泌疾病。
以低代谢率,粘多糖在组织和皮肤堆积为特征,严重者表现为粘液性水肿(Myxedema)及粘液性水肿性昏迷。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hypothyroidism,简称甲减)主要病理改变为黏液水肿,各组织间隙内(如皮肤,心肌,脑组织,骨骼肌等)含有大量的黏液性物质。
它是由于酸性粘多糖分解减慢所致,可引起器官,组织受损与功能障碍。
主要临床表现:为各组织器官功能减退,代谢减慢及粘液水肿一般临床表现1)一般表现畏寒,少汗,乏力,少言懒动,动作缓慢,体温偏低,食欲减退而体重无明显减轻。
典型粘液水肿常表现表情淡漠,面色苍白,颜面虚肿,皮肤干糙而增厚,毛发脱落。
踝部非凹陷性水肿。
(2)精神神经系统记忆力减退,智力低下。
反应迟钝,多嗜睡,精神抑郁。
严重者发展为精分。
后期多痴呆,幻觉,木僵或昏睡。
(3)心血管系统心动过缓,常为窦性。
心浊音界扩大,心音减弱。
常有心包积液。
也可有胸腔腹腔积液。
常合并高血脂,冠心病。
4)呼吸系统肺泡通气减少,呼吸肌功能障碍,肺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影响气体交换,缺氧。
粘液水肿使上呼吸道(口,舌,鼻,咽,喉头)水肿。
(5)消化系统便秘,腹胀,严重者出现麻痹性肠梗阻。
因胃酸缺乏,B12吸收障碍,可导致恶性贫血,缺铁性贫血。
(6)肌肉与关节肌力正常或减退,肌痛,肌强直,关节病变。
7粘液性水肿昏迷见于病情严重者,诱发因素为寒冷,感染,手术和使用麻醉镇静药。
表现为嗜睡,低温(<35℃),呼吸减慢,心动过缓,血压下降,四肢肌肉松弛,甚至昏迷,休克,心肾功能不全而危及生命术前准备明确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原因,原因不同麻醉处理不同。
如:桥本氏甲状腺炎是甲减的主要原因,要注意是否合并其他免疫性疾病。
下丘脑及垂体病变者要注意是否合并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纠正贫血,控制感染,纠正低血糖,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等。
麻醉前应了解所服用的甲状腺制剂及服药过程,用量,同时应测定血T3,T4及TSH 浓度。
甲状腺手术麻醉教学查房ppt课件

气管居中,甲状腺肿大Ⅰ度,甲状腺右
叶可触及一约3cm X 2cm大小包块,甲状腺左叶
未触及明显肿物
.
麻醉术前评估查体
• 规培医生查体 • 床边讲解
.
麻醉诱导过程
患者入室:BP 126/67mmHg HR 68 bpm
麻醉诱导:咪唑安定4mg+依托咪酯20mg+舒芬太尼
20ug+顺式阿曲库铵10mg 气管插管:可视喉镜下7.0#插管成功
.
术后呼吸困难的原因:
➢术后出血压迫气管 ➢气管软化与气管萎陷 ➢术中气管受压 ➢喉头水肿 ➢颈部软组织过边常备粗针头和气管切开包 ➢密切观察呼吸 ➢观察颈部引流 ➢观察周围组织肿胀 ➢拔除气管导管前要充分吸痰,操作轻柔
.
意外与并发症处理实例
术中送标本快切回报:甲状腺乳头状癌,故改扩大 根治术。手术历时三个多小时,麻醉平稳。 14:35送入苏醒室,入室生命体征平稳 14:53患者清醒,反射活跃,呼吸频率及幅度良好, 充分吸痰后拔除气管导管, 14:54患者诉难受,查体发现患者神志清楚,说话 声音清晰,无嘶哑,呼吸呈吸气性呼吸困难,且在 吸气时时闻及高调金属音
➢ 保留呼吸气管内插管:气管受压明显且病人有明
显的呼吸困难
小剂量镇静、镇痛+表面麻醉
麻醉管理:呼吸管理(确保呼吸道通畅)
.
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正确掌握拔除气管导管的时机
拔管指征: ➢ 神志完全清醒,持续抬头5 s; ➢ 潮气量>8ml/kg,吸气力≥25 cm H2O,呼吸频率 <30 次/分; ➢ T4/T1 >75%,咳嗽、吞咽反射活跃
麻醉教学查房
甲状腺患者麻醉
.
规培医生病例报告
患者女,46岁,60kg,右侧甲状腺肿块,性质 待查,拟行右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入院诊断:甲状腺肿物 既往史:平素体健。 体检:血压110/80mmHg,心率61次/分,呼吸19 次/分。
麻醉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麻醉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麻醉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手术过程中或其他疼痛性操作中,以使患者处于无痛状态。
然而,麻醉操作不仅仅影响神经传导和感觉,还会对内分泌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就麻醉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进行探讨。
一、短暂性的应激反应在麻醉手术中,引入麻醉药物往往会导致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其中包括内分泌系统的应激反应。
这种应激反应往往表现为垂体激素、肾上腺素和胰岛素的一时性增加,以及血浆抗利尿激素的水平升高。
这些暂时性的生理反应是机体对手术应激的自我保护机制,通过这种反应,机体能更好地应对手术刺激。
二、麻醉药物对激素分泌的影响1. 垂体激素麻醉药物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垂体激素的分泌。
例如,氟烷麻醉药可以抑制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分泌,并抑制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
而丙泊酚则被认为可以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
不同的麻醉药物对垂体激素分泌的影响机制各不相同,但总体来说,麻醉药物的使用会对垂体激素的正常分泌模式产生一定影响。
2.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麻醉过程中,常常使用的药物如异丙酚和丙泊酚,可以通过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而抑制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
这种抑制作用可以减少手术刺激带来的交感兴奋,使术中的生理状态更加稳定。
3. 胰岛素麻醉药物对胰岛素的影响主要是由于麻醉药物的使用会改变胰岛素分泌的方式和水平,导致手术过程中的血糖控制出现异常。
例如,氟烷麻醉药可以降低胰岛素的分泌水平,而丙泊酚则可能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进而影响机体对血糖的调节。
三、麻醉对性腺激素的影响性腺激素在人体内的作用十分重要,而麻醉对性腺激素的分泌有一定的影响。
具体来说,长时间的全身麻醉和使用高剂量的麻醉药物,如芬太尼和异丙酚等,可能会引起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的改变。
这可能导致男性和女性患者在性腺激素方面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
四、麻醉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甲状腺激素在机体的代谢和生理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麻醉药物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能够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甲状腺手术的麻醉

甲状腺手术的麻醉甲状腺是重要的内分泌腺之一,主要分泌甲状腺激素,对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甲状腺的功能受诸多因素的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或减少均可导致机体内分泌代谢紊乱。
一些甲状腺疾病可通过手术治疗,许多手术病人也可伴随甲状腺功能障碍,故应了解甲状腺解剖生理特点和甲状腺手术的麻醉特点,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和麻醉药物,保证病人术中安全,防止各种并发症发生。
一、甲状腺手术麻醉的特点(一)甲状腺的解剖和生理特点人类甲状腺起源于第一对咽囊之间的内胚层,胚胎第5周在咽底壁出现一正中突起,即为甲状腺原基,以后逐渐向下凹陷形成甲状腺囊,并向下发展至颈前方。
甲状腺位于颈前下方软组织内,大部分位于喉及气管上段两侧,其峡部覆盖于第2~4气管软骨环的前面。
有时甲状腺向下深入胸腔,称为胸骨后甲状腺,当其肿大时,常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
甲状腺由许多球形的囊状滤泡构成。
滤泡衬以单层上皮细胞,滤泡细胞分泌甲状腺素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二者释放进入血液后,即组成甲状腺激素。
而滤泡旁细胞则分泌降低血钙水平的激素,即降钙素。
甲状腺激素的主要生理功能:①促进细胞内氧化,提高基础代谢率,使组织产热增加。
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肝糖原酵解和组织对糖的利用;促进蛋白质的分解,如骨骼肌蛋白质分解,出现消瘦和乏力;并增加脂肪组织对儿茶酚胺和胰高血糖素的脂解作用,加快胆固醇的转化和排泄。
正常的基础代谢率为±10%。
②维持正常生长发育,特别对脑和骨骼发育尤为重要。
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儿童,表现为智力下降和身材矮小为特征的呆小病。
③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甲状腺激素能增强心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
④对神经系统的影响,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可出现易激动,注意力不集中等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症状。
⑤对消化系统影响,甲亢时食欲亢进,大便次数增加,此与胃肠蠕动增强及胃肠排空加快有关。
(二)甲状腺手术麻醉特点甲状腺手术麻醉方法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①甲状腺疾病的性质和手术范围;②甲状腺功能状况;③有无声带麻痹,气管、大血管和神经受压及对通气功能影响;④患者全身状况及其他并发症;⑤患者的精神状况和合作程度。
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麻醉和相关知识

麻醉与甲状腺功能减退临床麻醉实践中,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得病人尽管少见,但它对麻醉得反应异常。
若未能在麻醉前诊治,术中意外与术后得并发症将增多,危及病人生命。
现将有关得麻醉处理问题扼要讨论如后。
一、甲状腺激素得生理机制(一)甲状腺得合成(1)聚碘:在胃肠道吸收得碘离子(I-)被滤泡上皮细胞主动摄取与聚集,然后碘经细胞顶端转入滤泡腔中。
(2)碘化:在滤泡上皮细胞顶端膜微绒毛与滤泡腔得交界处,I- 在H2O2存在得条件下,被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氧化为“活化碘”(可能就是碘原子)。
同样在TPO催化下,活化碘瞬间即取代酪氨酸残基苯环3位或3位5位上得氢,生成一碘酪氨酸残基(MIT)与二碘酪氨酸残基(DIT)。
(3)缩合:在TPO得催化下,同一TG分子内得MIT与DIT分别双双偶联生成T4与(或)T3。
MIT与DIT缩合生成T3与极少量得rT3,两个DIT缩合生成T4与少量得rT4。
(二)甲状腺激素得分泌在TSH得作用下,甲状腺滤泡细胞顶端膜微绒毛伸出伪足,以吞饮得方式将含TG得胶质小滴移入滤泡细胞内,并形成胶质小泡。
胶质小泡随即与溶酶体融合,在蛋白酶得作用下,水解TG得钛键,释放出游离得T3、T4以及MIT与DIT。
T3与T4由滤泡细胞底部分泌进入血液循环。
(三)甲状腺激素得运输与降解(1)运输:体内有1/2-2/3村在甲状腺外。
TH主要就是以血浆蛋白得形式存在循环血液中。
血浆中与TH结合得蛋白质主要有甲状腺素合球蛋白(TBG)、甲状腺素转运蛋白与白蛋白。
TBG得浓度只有0、3μmol/L,但它与T4与T3得亲与力最高,就是TTR得上百倍,与TBG结合得TH约占结合总量得75%。
以游离形式存在得TH浓度极低,T4约占总量得0、03% ,T3约占总量得0、3%,但只有游离得TH才具有生物活性。
(2)降解:TH主要在肝、肾、骨骼肌等部位降解。
80%得T4在外周组织脱碘。
T4脱碘转换为T3多于rT3。
手术麻醉对人体内分泌功能有何影响

手术麻醉对人体内分泌功能有何影响手术麻醉,这一在医疗领域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对于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舒适与安全起着关键作用。
然而,很多人可能并未意识到,手术麻醉不仅会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还会对人体的内分泌功能带来一系列的改变。
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就像是一个精细而复杂的“调控中心”,通过分泌各种激素来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内环境的稳定。
当面临手术和麻醉时,这个“调控中心”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
首先,我们来谈谈手术本身带来的应激反应对内分泌的影响。
手术作为一种创伤性的刺激,会导致身体产生应激反应。
在这个过程中,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 轴)会被激活。
HPA 轴就像是内分泌系统中的“应急指挥部”,当它接收到手术带来的应激信号后,会促使肾上腺分泌大量的皮质醇。
皮质醇是一种重要的应激激素,它的增加可以提高血糖水平,为身体提供更多的能量来应对手术创伤。
但如果皮质醇的分泌过度且持续时间过长,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如抑制免疫系统、影响蛋白质代谢等。
同时,手术引起的疼痛刺激也会导致体内的内啡肽和神经肽等物质的释放增加。
这些物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减轻疼痛,但也会对内分泌系统产生复杂的调节作用。
接下来,再看看麻醉药物对内分泌功能的直接作用。
不同类型的麻醉药物,其作用机制和对内分泌的影响也各不相同。
全身麻醉药物,例如异丙酚、七氟烷等,它们可以通过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来抑制神经内分泌的反应。
这些药物可能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功能,从而减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生长激素(GH)等激素的分泌。
局部麻醉药物,如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虽然主要作用于局部神经,但也可能对全身的内分泌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如,它们可能会影响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进而间接影响激素的分泌。
除了上述直接作用外,麻醉过程中的一些操作,如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也可能引起身体的应激反应,导致内分泌的改变。
手术麻醉对甲状腺功能也可能产生影响。
甲状腺激素对于维持人体的代谢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状腺激素与麻醉
甲状腺手术中或者术后,我们经常发现患者的血压总是居高不下。
麻醉浅?不会啊!尤其是,仅仅实施颈丛神经阻滞的时候,这种情况更明显。
看过下面这段内容,您一定恍然大悟!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3)在心血管系统发育、急性调节和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T3影响心脏收缩相关蛋白、钙循环相关组件和β肾上腺素受体发育和密度相关的基因表达,其水平正常是心脏发育与成熟的必需因素。
外源性T3导致的细胞核介导蛋白质合成增加至少需8h。
具体影响包括上调β肾上腺素受体,增加心肌收缩蛋白合成,增加线粒体密度、体积和呼吸作用,增加SR钙泵mRNA,以及改变肌球蛋白重链亚型。
然而,T3 与心肌细胞特殊膜受体结合,也可在几分钟内发生急性效应,包括激发肌质网L型钙泵活性、增加蛋白激酶活性和减少受磷蛋白。
心脏手术和心肺转流干扰甲状腺素(T4)转化为T3,婴幼儿心脏术后血清T3水平显著降低。
T3输注可改善心脏手术后患儿的心肌功能,减少重症监护病房的停留时间。
【儿科麻醉的要点】要掌握正常心脏与患病心脏的心肌细胞受体功能:
1.肾上腺素受体系统,特别是β受体系统,通过G蛋白和腺苷酸环化酶偶联在调节心血管收缩中起核心作用。
2.新生儿心脏的钙循环不成熟,T小管和肌质网发育不良,至6-12月龄才达成熟状态。
3.甲状腺激素是心肌收缩蛋白生成、钙循环相关组件和肾上腺素受体密度的相关基因正常表达所必需的,也可快速增强心脏肾上腺素受体敏感性,提高钙循环效率。
了儿童各脏器的发育生理学、解剖学、药理学、心理学,以及儿科麻醉各个亚专业的特点。
著者挑选了大量精美图片,并绘制了生动形象的示意图,以帮助读者理解基础知识的重点难点。
此外,书中将知识扩展到儿科麻醉的伦理问题、试验设计、儿科麻醉医师的教育与培养,以及儿童围术期外科之家等麻醉医师亟待掌握的领域;部分临床章节还列出了疑难病例的管理经验,更加凸显了书中内容的“实战性”,能够让读者将理论知识深入浅出地运用于临床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