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玻璃镀膜常见问题及分析

合集下载

光伏玻璃辊涂法镀膜头印的对策

光伏玻璃辊涂法镀膜头印的对策

光伏玻璃辊涂法镀膜头印的对策光伏玻璃本身是无色透亮的,经过镀膜后呈现浅蓝色,尤其头尾部的镀膜痕迹(简称:头英尾印)明显不同于整个板面,简单受到客户关注,对此也提出了较高要求。

我们赐予头酉格的确定的语言定义:镀膜板材进入涂覆辊下方开头镀膜时,由于摩擦力、镀膜液厚度的瞬间变化,使得头部开头的肯定宽度内颜色明显不同于整体板面的现象。

为使头印达到合格,镀膜生产中的详细方案:1、调整镀膜液该方案尤其针对水性镀膜液的使用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对3M镀膜液(202型)使用方法的改进做详细说明:依据我们生产现场的温湿度特点,对3M镀膜液的浓度进行了调整,方案如下:(1)退液擦辊作业:1次/8小时,擦辊后2小时内使用无任何添加的3M镀膜液。

(2)当头印颜色渐渐变蓝时,3M镀膜液添加浓度为1000ml+纯水200ml。

(3)室外温湿度如有较大变化时,尤其是夏季环境温度较高(35℃)、湿度较大(80%)时,可适当增加纯水的添加量(不应500ml),镀膜液的添加量不变。

2、掌握原片质量针对产品头印质量不稳定的缘由,我们经过实际生产的总结,可以确定:(1)原片上表面粗糙度:Ra0.8-1.0m,将粗糙度掌握在这一范围内,镀膜后头印的整体质量可以保持稳定,这一点尤其对使用水性镀膜液(3M镀膜液等)进行镀膜是至关重要的,对使用醇性镀膜液(SK镀膜液等)进行镀膜时可较多放宽(Ra0.65-1.25m)掌握。

(2)当原片上表面粗糙度偏小时(0.6m),头印将严峻发蓝,调整特别困难。

(3)当原片上表面粗糙度偏大时(1.4m),将会使一些外观缺陷简单发生。

3、调整镀膜工艺本节重点叙述针对醇性镀膜液常发生的头部蓝黄不一、头部竖道问题的解决。

3.1调整镀膜涂覆辊的初始水平位置镀膜涂覆辊上机后采纳塞纸法确定初始水平:在涂覆辊两端与传送带之间放两张A4纸,调整涂覆辊高度,当其中一端A4纸不易拉动时,停止调整;然后松开涂覆辊连轴器,调整另一端涂覆辊高度,直到两端A4纸松紧程度相同为止。

LOW-E镀膜玻璃针孔现象分析及解决方法

LOW-E镀膜玻璃针孔现象分析及解决方法

LOW-E镀膜玻璃针孔现象分析及解决方法针孔,是一种最直观的缺陷。

它是没有沉积上膜层的地方,通常线度较小,从微米到毫米,故称为针孔。

针孔的透过率显然与基片相同,如在基片的一侧放置光源,在另一侧可用眼睛直接观察到针孔,并可确定数量和尺寸。

一:针孔产生的原因是(1)在待镀的基片上存在粉尘颗粒,颗粒的存在阻挡了膜材的沉积,也就是在膜层和基片之间产生了一种隔离,在沉积之后,当出片时气流冲去粉尘后,便出现了针孔。

粉尘颗粒的大小决定了针孔的大小。

(2)在基片上存在油渍,或其他的严重影响膜层与基片结合力的污渍,这一诱因往往并不能直接形成针孔,也就是在基片离开真空室后并不能直接观察到,而是通过覆盖带一定粘性的保护膜后,经过一次粘揭即可出现,而这种覆膜往往是必须的。

所以,应该把这后一类的针孔称之为伪针孔,它是有别于前一类的显性针孔的。

二:基片进行前处理阶段出现针孔的原因及解决方法(1)原片一般应选用离开浮法线一个月内的新鲜玻璃,原片玻璃存放过久会产生霉变;另外,玻璃之间的隔离纸张由于并非严格中性,会与玻璃产生反应形成波浪形条纹,这些都无法清除而最终对膜层产生严重危害。

(2)去离子水去离子水冲洗是为了使玻璃表面不留存活性离子,否则将会影响沉积膜层的长期稳定性。

水的纯度是通过电阻率来衡量的,理想的应该达到15兆欧以上。

(3)风机冷热风吹干是除去清洗过的基片上残留的水膜,所用的压缩气体必须是严格净化的,否则即使是洗净的基片,也会在这一过程中染上粉尘。

三:在镀膜过程中产生的针孔及解决方法即使是完全清洁的基片还是有可能出现针孔和类似的缺陷。

如基片运行过程中,从真空室内落下的粒屑滞留在基片上,那么在后续的沉积中必然出现缺陷。

靶材的溅射物不可避免地要沉积在周边的壁面上,当达到一定厚度时,由于应力会引起脱落。

除了定期对真空室进行清扫外,特别是在沉积区的两侧,因为这一区域的影响最为严重。

四:针对沉积的具体膜层,配置合理的清洗设施,一般都能把针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真空玻璃镀膜常见问题

真空玻璃镀膜常见问题

玻璃镀膜常见问题主要有掉膜、斑点或斑纹、划伤或擦伤、破裂等,具体分析如下:一、掉膜:镀膜玻璃膜层表面出现的局部掉膜或脱膜现象。

主要表现为局部的透光率增强或膜层完全脱落,脱膜形态一般是指点状、团状和片状的。

对掉膜现象,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我们都有严格的标准控制,一般来说,掉膜部位的直径大于2.5mm是不允许的。

产生原因:引起掉膜的原因较多,往往也较难界定,其主要原因有:1、生产方面:因镀膜工艺的原因,在生产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针状的掉膜,也叫针眼,是溅射镀膜工艺本身无法避免的。

另外,因镀膜原片本身或设备清洗的原因,也有可能造成掉膜。

2、运输掉膜:因玻璃开箱搬运后或切割完后,没有按要求在玻璃片与片之间垫任何衬垫物或垫得不满不平,致使玻璃之间直接接触,在搬运或运输过程中造成玻璃与玻璃膜面直接的相对摩擦而导致掉膜。

这种掉膜一般为点状或团状的掉膜,可用手或检验设备感觉或检查到摩擦的痕迹。

3、腐蚀性掉膜:因玻璃膜面在切割堆放、施工使用或清洗中,因交叉施工或使用了不正确的方法,使得玻璃膜面接触到了酸碱或氧化性物质等,致使玻璃膜面被污染腐蚀而掉膜。

这种掉膜一般能在掉膜面或现场找到腐蚀性物质残留的痕迹。

二、划伤或擦伤:镀膜玻璃表面和其它较硬的物质相对滑动或磨擦造成的线状或带状的伤痕为划伤或擦伤,主要表现为划伤或擦伤部位的玻璃透光率增高,或膜面脱落透亮。

其形态多为不规则的弧形细条状或带状。

产生原因:划伤或擦伤往往是在施工安装使用中产生的,主要有:1、生产方面:由于设备或后清洗的原因,在生产中是存在玻璃划伤可能性的,但这种划伤一般为规则的和直线型的,是能控制和检验出来的。

另外,生产过程中对镀膜玻璃的搬运、装箱也是有可能造成划伤的,原片本身也可能存在划伤。

但客观的说,大片镀膜玻璃因是直接在线用装片机装片,一般是不可能造成划伤的,而强化镀膜玻璃因也是直接贴膜后装箱,膜面一般不会接触其它硬物,所以通常也是不会出现划伤或擦伤的。

镀膜玻璃常见缺陷说明

镀膜玻璃常见缺陷说明

镀膜玻璃使用过程中常见缺陷的说明在镀膜玻璃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由于生产或安装施工等方面的原因,往往使得上墙上窗后的镀膜玻璃产品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质量缺陷,比如出现色差、划伤、掉膜、破裂等现象。

为了能更好的区分和界定这类缺陷,分析和鉴定缺陷产生的原因,在此我们对镀膜玻璃产品在安装使用后,常见的一些缺陷进行分类定义,并说明它可能产生的环节和原因,以便客户能更好的使用我们的产品。

一、玻璃的色差定义和说明:用人眼目测观察某些镀膜玻璃的反射颜色同标准样片或整批其它玻璃比较,有较明显的颜色或亮度方面的差异即为色差。

严格的说,玻璃片与片之间或同一片的不同部位都是存在色差的,也就是说它的反射和颜色是肯定存在差异的,但关键是这种差异的大小。

为了能定量的说明这种差异的大小,在国际上一般是用采用CIE1976L*a*b*色度空间值的D E值来判断,国家标准是允许D E£ 3为合格。

但通常来说,伟光镀膜玻璃产品的D E值一般远远小于标准的允许值,这也正是伟光产品的长处和高质量的保证。

因为我们知道,对一些人眼较敏感的颜色,如金色和紫红色等,其D E值在较小范围内,人眼也能很明显观察出来色差的。

产生原因:产生片与片之间或批与批之间的产品色差,其常见原因有:1、生产方面:由于生产工艺调试没有达到稳定状态,或镀膜室真空状态产生波动而引起的。

另外,由于靶材短路、断路以及传送线出现故障等引起靶材跳闸也有可能产生色差。

这些产生色差的原因都是在生产中可以控制和及时发现的,所以出现色差的产品一般是会检验出来的,是不会出厂。

2、原片原因:由于浮法玻璃原片批与批之间本身的颜色或透过率有变化,或混用了不同原片生产厂家的原片。

3、客户在使用中混用了同一型号但厚度不同的镀膜玻璃,或混用了不同生产厂家的镀膜玻璃产品。

4、玻璃受到了污染:比如幕墙部分的开启窗部分,由于长期开启等原因,或某些玻璃局部受污染或灰尘较多而造成色差。

二、划伤或擦伤定义和说明:镀膜玻璃表面和其它较硬的物质相对滑动或磨擦造成的线状或带状的伤痕为划伤或擦伤,主要表现为划伤或擦伤部位的玻璃透光率增高,或膜面脱落透亮。

镀膜玻璃常见质量问题

镀膜玻璃常见质量问题

一、划伤或擦伤定义和说明:镀膜玻璃表面和其它较硬的物质相对滑动或磨擦造成的线状或带状的伤痕为划伤或擦伤,主要表现为划伤或擦伤部位的玻璃透光率增高,或膜面脱落透亮。

其形态多为不规则的弧形细条状或带状。

产生原因:划伤或擦伤往往是在施工安装使用中产生的,主要有:1、生产方面:由于设备或后清洗的原因,在生产中是存在玻璃划伤可能性的,但这种划伤一般为规则的和直线型的,是能控制和检验出来的。

另外,生产过程中对镀膜玻璃的搬运、装箱也是有可能造成划伤的,原片本身也可能存在划伤。

但客观的说,大片镀膜玻璃因是直接在线用装片机装片,一般是不可能造成划伤的,而强化镀膜玻璃因也是直接贴膜后装箱,膜面一般不会接触其它硬物,所以通常也是不会出现划伤或擦伤的。

2、切割原因:比如切割尺或卷尺在玻璃膜面的拖动;因玻璃膜面上有砂粒或玻璃屑等,擦拭过程中造成的玻璃膜面的擦伤;镀膜面朝下切割或没注意到每箱的最后一片是反方向放置等原因,致使玻璃膜面与它物摩擦而造成划伤。

3、堆放和存放:开箱后或切割后的玻璃没有按要求堆放,片于片之间没有垫任何衬垫物,致使玻璃之间直接接触,由于砂粒或玻璃屑等的原因,在搬运或运输过程中造成划伤或擦伤。

4、安装和清洗:在打胶或安装中,人为原因造成的因硬物的划伤或擦伤;在清洗中使用了不干净或较硬的擦拭物,或是在玻璃膜面有水泥砂浆等污染物,而使用了不正确的清洁方法。

二、掉膜定义和说明:镀膜玻璃膜层表面出现的局部掉膜或脱膜现象。

主要表现为局部的透光率增强或膜层完全脱落,脱膜形态一般是指点状、团状和片状的。

对掉膜现象,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我们都有严格的标准控制,一般来说,掉膜部位的直径大于是不允许的。

产生原因:引起掉膜的原因较多,往往也较难界定,其主要原因有:1、生产方面:因镀膜工艺的原因,在生产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针状的掉膜,也叫针眼,是溅射镀膜工艺本身无法避免的。

另外,因镀膜原片本身或设备清洗的原因,也有可能造成掉膜,对此国家标准有相应的要求和规定,我们出厂的产品都是严格按此规定检验,合格后才出厂的。

镀膜产品常见不良分析、改善对策(文章虽长,值得品味)

镀膜产品常见不良分析、改善对策(文章虽长,值得品味)

镀膜产品常见不良分析、改善对策(文章虽长,值得品味)镀膜产品的不良,部分是镀膜工序的本身造成的,部分是前工程遗留的不良,镀膜最终的品质是整个光学零件加工的(特别是抛光、清洗)的综合反映,对策镀膜不良时必须综合考虑,才能真正找到不良产生的原因,对策改善才能取得成效。

一、膜强度膜强度是镜片镀膜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镀膜工序最常见的不良项。

膜强度的不良(膜弱)主要表现为:① 擦拭或用专用胶带拉撕,产生成片脱落;② 擦拭或用专用胶带拉撕,产生点状脱落;③ 水煮15分钟后用专用胶带拉撕产生点状或片状脱落;④ 用专用橡皮头、1Kg力摩擦40次,有道子产生;⑤ 膜层擦拭或未擦拭出现龟裂纹、网状细道子。

改善思路:基片与膜层的结合是首要考虑的,其次是膜表面硬度光滑度以及膜应力。

膜强度不良的产生原因及对策:① 基片与膜层的结合。

一般情况,在减反膜中,这是膜弱的主要原因。

由于基片表面在光学冷加工及清洗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有害杂质附着在表面上,而基片的表面由于光学冷加工的作用,总有一些破坏层,深入在破坏层的杂质(如水汽、油汽、清洗液、擦拭液、抛光粉等,其中水汽为主要),很难以用一般的方法去除干净,特别对于亲水性好,吸附力强的基片尤其如此。

当膜料分子堆积在这些杂质上时,就影响了膜层的附着,也就影响了膜强度。

此外,如果基片的亲水性差、吸附力差,对膜层的吸附也差,同样会影响膜强度。

硝材化学稳定性差,基片在前加工过程中流转过程中,表面已经受到腐蚀,形成了腐蚀层或水解层(也许是局部的、极薄的)。

膜层镀在腐蚀层或水解层上其吸附就差,膜牢固度不良。

基片表面有脏污、油斑、灰点、口水点等,局部膜层附着不良,造成局部膜牢固度不良。

改善对策:㈠加强去油去污处理,如果是超声波清洗,应重点考虑去油功能,并保证去油溶液的有效性;如若是手擦,可考虑先用碳酸钙粉擦拭后再清擦。

㈡加强镀前烘烤,条件许可,基片温度能达到300℃以上更好,恒温20分钟以上,尽可能使基片表面的水汽、油汽挥发。

光伏玻璃镀膜缺陷分析

光伏玻璃镀膜缺陷分析

光伏玻璃镀膜缺陷分析龙源期刊网 /doc/8d11306228.html,光伏玻璃镀膜缺陷分析作者:李军海王海东宋海龙管亚安来源:《科学与技术》2018年第27期摘要:光伏镀膜玻璃是一种精细深加工产品,生产工艺的影响因素复杂多样,分布在多个生产环节,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多种缺陷。

本文根据光伏玻璃生产中的实际情况,总结了辊涂镀膜工艺中造成镀膜缺陷的多种因素,并结合现场工作经验提出了解决各种缺陷的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光伏玻璃;辊涂镀膜;缺陷;分析1 引言光伏发电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清洁能源行业,近几年在全球范围内都得到了快速发展。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光伏组件生产量最大的国家,光伏玻璃作为光伏组件必不可少的盖板玻璃,随之也得到了高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光伏玻璃生产技术的进步。

减反射镀膜光伏玻璃凭借其较高的透光率性能,可以有效提高光伏电池组件发电功率的优势,已成为当前主流的光伏电池组件盖板玻璃。

2 辊涂镀膜工艺目前,在光伏玻璃深加工行业中,减反射镀膜光伏玻璃普遍采用的生产方法是辊涂镀膜工艺,该工艺与原来个别企业采用的浸镀提拉法、化学刻蚀法等制备方法相比,生产效率高、膜层均匀性好。

该工艺生产流程为:经过磨边清洗后的洁净干燥玻璃原片进入预热炉,在约50℃环境中预热后进入辊涂镀膜机,通过反向胶辊涂布的方式在玻璃表面涂覆一层厚度约120nm的SiO2减反射薄膜,再经过约150℃的高温固化炉固化,最后通过连续式钢化炉钢化后形成稳定的减反射膜层。

光伏玻璃涂镀减反膜后,透光率可提高2~3%,光伏组件的发电功率也会相应提高2~3%。

镀膜光伏玻璃是一种精细深加工产品,生产工艺的影响因素复杂多样,分布在多个生产环节,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多种缺陷。

以下结合多年的现场工作经验,对不同镀膜缺陷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控制措施及解决方法。

3 镀膜缺陷分析3.1白线(蓝线)白线是平行于镀膜玻璃长边的线状缺陷,用透射光观察是白色线条,在自然光下用反射光观察,是蓝色线条。

光伏玻璃镀膜缺陷分析

光伏玻璃镀膜缺陷分析

光伏玻璃镀膜缺陷分析作者:李军海王海东宋海龙管亚安来源:《科学与技术》2018年第27期摘要:光伏镀膜玻璃是一种精细深加工产品,生产工艺的影响因素复杂多样,分布在多个生产环节,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多种缺陷。

本文根据光伏玻璃生产中的实际情况,总结了辊涂镀膜工艺中造成镀膜缺陷的多种因素,并结合现场工作经验提出了解决各种缺陷的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光伏玻璃;辊涂镀膜;缺陷;分析1 引言光伏发电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清洁能源行业,近几年在全球范围内都得到了快速发展。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光伏组件生产量最大的国家,光伏玻璃作为光伏组件必不可少的盖板玻璃,随之也得到了高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光伏玻璃生产技术的进步。

减反射镀膜光伏玻璃凭借其较高的透光率性能,可以有效提高光伏电池组件发电功率的优势,已成为当前主流的光伏电池组件盖板玻璃。

2 辊涂镀膜工艺目前,在光伏玻璃深加工行业中,减反射镀膜光伏玻璃普遍采用的生产方法是辊涂镀膜工艺,该工艺与原来个别企业采用的浸镀提拉法、化学刻蚀法等制备方法相比,生产效率高、膜层均匀性好。

该工艺生产流程为:经过磨边清洗后的洁净干燥玻璃原片进入预热炉,在约50℃环境中预热后进入辊涂镀膜机,通过反向胶辊涂布的方式在玻璃表面涂覆一层厚度约120nm的SiO2减反射薄膜,再经过约150℃的高温固化炉固化,最后通过连续式钢化炉钢化后形成稳定的减反射膜层。

光伏玻璃涂镀减反膜后,透光率可提高2~3%,光伏组件的发电功率也会相应提高2~3%。

镀膜光伏玻璃是一种精细深加工产品,生产工艺的影响因素复杂多样,分布在多个生产环节,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多种缺陷。

以下结合多年的现场工作经验,对不同镀膜缺陷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控制措施及解决方法。

3 镀膜缺陷分析3.1白线(蓝线)白线是平行于镀膜玻璃长边的线状缺陷,用透射光观察是白色线条,在自然光下用反射光观察,是蓝色线条。

在正常生产时,玻璃是倾斜进入镀膜机胶辊,白线一般发生于先进入胶辊的一个长边。

镀膜产品常见不良分析

镀膜产品常见不良分析

镀膜产品常见不良分析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镀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光学、电子、航空、汽车等。

然而,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镀膜产品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现象,影响其性能和品质。

下面将对镀膜产品常见的不良进行分析。

1.膜层缺陷:镀膜产品的关键是涂层的质量。

常见的膜层缺陷有气泡、裂纹、均匀性差等。

气泡形成主要是因为基材表面有污垢或油脂,镀膜过程中没有很好去除干净,导致气泡的产生。

裂纹则是由于镀膜时的应力超过了基材的承受力,使涂层出现裂纹。

而均匀性差是因为涂层沉积不均匀,可能是镀膜工艺参数不合理或设备故障所致。

2.色差:对于镀膜产品来说,色差是一个重要的质量指标。

常见的色差包括单一颜色不均匀、无色差不均匀、色差偏差等。

单一颜色不均匀是指镀膜产品的颜色在不同区域具有差异,可能是因为工艺参数不合理或设备故障导致沉积不均匀。

无色差不均匀则是指镀膜产品在从中心到边缘的区域没有明显的颜色差异,可能是因为沉积不均匀或基材不平整。

色差偏差是指镀膜产品的颜色与要求的颜色有一定差距,可能是因为工艺参数调整不当或材料不合格。

3.光学性能不佳:镀膜产品的主要功能是改善光学性能,如增透、增反射、滤波等。

但是,不良的光学性能可能导致光的损失、不那么透明或反射不均匀等问题。

其中,光学透过率不佳可能是因为膜层的折射率不符合要求、沉积过程中有杂质或气泡等。

光学反射率不均匀可能是因为镀膜过程中的控制不准确,导致薄膜厚度不一致或反射率不稳定。

4.耐久性差:镀膜产品通常需要具备一定的耐久性,能够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其性能稳定。

然而,有时镀膜产品可能会出现脱层、氧化、变色等问题,导致其耐久性下降。

脱层通常是由于涂层与基材之间的附着力不强,可能是因为沉积工艺不合理或基材表面未处理好。

氧化和变色则是由于镀膜产品在长期暴露于氧气、水蒸气或其他化学物质中,使涂层发生化学反应而导致。

总结起来,镀膜产品常见的不良现象包括膜层缺陷、色差、光学性能不佳和耐久性差等。

光伏玻璃镀膜质量自检分析

光伏玻璃镀膜质量自检分析

光伏玻璃镀膜质量自检分析摘要:减反射镀膜光伏玻璃目前已完全替代普通光伏玻璃,成为光伏行业主流的电池组件盖板玻璃。

在镀膜光伏玻璃生产过程中,镀膜质量控制是工序控制的重点,本文结合生产实际,对镀膜工序质量自检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镀膜光伏玻璃;质量自检引言随着光伏行业对电池组件功率要求的逐步提高,减反射镀膜光伏玻璃凭借其较高透光率的优势已逐步替代了普通光伏玻璃,成为各个组件厂家首选的电池组件用盖板玻璃。

镀膜光伏玻璃作为一种精细深加工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多种多样的缺陷。

因此,在产品质量管理方面必须采取与生产工艺特点相适应的的控制方法和手段。

由于镀膜生产工艺复杂、缺陷多样,所以操作工对产品质量自检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是控制批量不合格产品的重要手段。

1 镀膜光伏玻璃生产工艺流程及质量自检的必要性1.1 工艺流程镀膜光伏玻璃生产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图1 光伏镀膜玻璃生产工艺流程图在镀膜光伏玻璃深加工生产过程中,镀膜工序是缺陷种类较多,较容易产生缺陷的工序。

目前实际生产过程中就有豹斑、挥发印、蓝线、漏镀、横条纹、皮带印、头印、纠偏印、辊印、尾印、周长印等十几种缺陷。

1.2 生产现状及工序质量自检的必要性以安彩高科光伏一厂钢化车间生产情况为例,该车间自2013年6月份开始批量生产镀膜产品,当月加工良品率只有93.6%,与公司要求的96.0%的目标差距较大。

良品率低的主要原因是镀膜缺陷废弃较多,废弃比例达4.4%,且批量缺陷占总废弃量比例达61.7%。

因此,如何减少镀膜缺陷批量废弃量是提高整个车间加工良品率的关键。

经过对整个生产过程分析发现,从镀膜生产工序到成品包装前的全检岗位,单条生产线流动的产品数量约30-40片,如果全检岗位发现了某种镀膜缺陷,再反馈到生产工序,即使操作工及时对策,也会造成约40片以上的产品废弃。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操作工能够提前发现缺陷,就能节省时间提前对策,避免大批量缺陷产品流到后工序,造成批量废弃,这就要求操作工重视镀膜质量自检工作。

太阳能光伏玻璃镀膜缺陷解析

太阳能光伏玻璃镀膜缺陷解析

太阳能光伏玻璃镀膜缺陷解析太阳能光伏玻璃镀膜缺陷解析-SK镀膜安彩高科光伏玻璃二厂赵俊涛秦胜利宋志华陈志勇摘要:安彩高科光伏二厂钢化车间镀膜工序自2014.7.16日开工以来,长期使用SK镀膜液,在实际生产中遇到并解决了较多问题,并取得明显成效,在此汇总一下,希望能对今后的生产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峰值补给量下压量纠偏印1、光伏玻璃SK镀膜综述光伏玻璃SK镀膜透过率曲线:峰值535±5,头部偏瘦为宜。

这时外观较好:呈现均匀的黄蓝色;发黄时透过率偏低,膜层较薄;发紫时透过率偏高,膜层较厚。

镀膜玻璃透过率曲线图如下:2、光伏玻璃SK镀膜透过率波动1 镀膜液自身的不稳定性,导致镀膜生产中的透过率波动。

1.1对策1:调整胶辊、钢辊速度(速度差值不变),直接改变透过率。

膜层较薄时,提速;膜层较厚时,降速。

1.2对策2:随着季节的变化,室内湿度大幅变化时,相应调整异丙醇补给量。

膜层较薄时,降低补给量;膜层较厚时,增加补给量。

2镀膜液长期使用后,浓度波动或混入较多杂质,导致镀膜生产中的透过率波动。

2.1对策1:更换新镀膜液,使镀膜液恢复新鲜洁净。

2.2对策2:通过退液擦辊,使镀膜设备恢复洁净,避免对镀膜液的污染。

3、镀膜辊涂机示意图现将光伏镀膜玻璃-SK镀膜玻璃外观缺陷及对策方案详列如下:1、前压辊印如图所示:一道距离尾部约720mm的辊印。

原因分析:前压辊下压量过大或倾斜;导致玻璃脱离前压辊时产生较大的震动。

对策措施:升高、调平前压辊;使用八字带将前压辊与压辊连接可根除2、压辊印如图所示:一道距离尾部约360mm的辊印。

原因分析:压辊下压量过大或倾斜;压辊与传送速度不匹配;压辊表面腐蚀发粘,与玻璃粘连;导致玻璃脱离压辊时产生较大的震动。

对策措施:升高压辊;校准压辊速度、高度;更换压辊3、周长印如图所示:一道距离头部一个圆周的辊印(圆周=胶辊周长785mm*传送速度/胶辊速度)原因分析:玻璃进入胶辊时产生的痕迹没有消除,胶辊运转一周后,镀在玻璃上。

LOW-E镀膜玻璃脱膜现象分析及解决方法

LOW-E镀膜玻璃脱膜现象分析及解决方法

LOW-E镀膜玻璃脱膜现象分析及解决方法一:生产中导致脱膜的几个主要因素及解决方法造成脱膜大致有以下几个因素原片、水质、真空度、清洗机、工艺气体、靶材。

1:原片因素(1)原片表面新鲜度玻璃表面越新鲜, 表面活性越大, 与膜层的结合力越强, 反之则差。

使用存放期过长的玻璃, 由于玻璃表面霉变和附着的污物会大量增加, 而且附着力很强, 在清洗环节很难清除掉, 这就造成膜层与基片的结合力大大降低, 从而导致脱膜。

建议视季节采用存放期在一个月以内的制镜级或汽车级浮法玻璃。

(2)原片切割因素许多原片生产厂家为了提高玻璃的切裁率, 在切割刀上注入了过多的煤油, 这些煤油残留在原片上, 在清洗环节难以清除掉, 造成脱膜。

在采购玻璃原片时, 应要求无油切割。

若不能无油切割, 应在正式清洗前用稀盐酸或阴离子去垢剂进行预清洗。

2:水质因素(1)水处理设备水质的好坏对于镀膜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去离子水纯度应控制在电阻率在15兆欧以上。

若低于该值, 则应对EDI进行调节使电阻率达到要求的值, 否则, 会因水质不纯导致原片清洗不净而脱膜。

(2)管道和水箱的杂质连接水处理设备和清洗机水箱的管道应定期吹扫清洗。

因为管道中若残留不流动的水时间久了,会滋生细菌、藻类, 在使用时会带到水箱里, 使清洗水本身就不过关, 造成镀膜不牢。

3:清洗机(1)清洗刷清洗刷使用一段时间后, 上面会残留一些污物,包括油污、絮状物、纸屑、甚至细菌, 若不能有效地进行清洗, 也会带来污染, 造成脱膜。

所以, 必须定期用蒸汽清洗机清洗毛刷, 必要时, 可用双氧水清洗。

(2)风刀风压大小、风刀角度调整的好坏将影响到原片能否吹干, 若吹不干, 镀膜后, 肯定脱膜。

必须保证进人真空室的玻璃干燥。

4:真空度真空度必须达到一定标准, 方可镀膜, 否则, 会因气体中残留杂质气体, 导致膜层成分不纯, 结合力不强。

一般应控制在10-5mbar以下。

5:工艺气体、靶材若使用纯度不高的工艺气体或靶材, 会使膜层中杂质成分偏高, 产生大面积针孔, 进而导致脱膜,所以采用高纯度气体和靶材是消除脱膜的重要前提。

关于光伏镀膜玻璃色差问题探讨

关于光伏镀膜玻璃色差问题探讨

关于光伏镀膜玻璃色差问题探讨摘要:近期多个组件厂反馈接到客户色差反馈、投诉。

具体情况表现为组件条状色差,组件两侧与中间区域颜色差异及不同组件间的色差,色差在室内不易发现,在室外容易发现色差,客户对组件色差异常反应较强烈,已出现组件退换货及补偿事件。

影响组件色差的主要因素有电池片及镀膜玻璃,本文只探讨镀膜玻璃对组件色差的影响。

关键词:组件色差、膜层厚度、玻璃厚度、厚度极差一、色差机理分析1.太阳光谱为太阳辐射经色散分光后按波长大小排列的图案。

包括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y射线等几个波谱范围。

2.当光波从一种介质传到另一种介质时,在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将发生反射、折射现象。

光在照射于组件表面会发生折射与反射,人眼所观察到的颜色为组件反射光的影响。

3. 光伏组件的光反射主要为电池片与玻璃的影响。

对于电池片,色差现象是由不同介质或不同电池表面粗糙度、钝化度产生的不同折射效果而产生的视觉上的颜色差异。

对于玻璃,不同膜层厚度对于不同波段光的吸收不同,同样会产生视觉上颜色的差异。

二、镀膜玻璃对组件色差的影响经试验,同一批次电池片配不同厂家、不同批次的玻璃产生的组件色差,可以确认为是玻璃原因导致的色差。

玻璃影响因素主要有:1.玻璃原片影响,玻璃原片本身存在一定的薄厚差与原始色差。

2.镀膜影响,由于原片薄厚差和镀膜工艺限制,镀膜不均匀造成色差明显。

三、对策措施(一)降低玻璃原片的厚度极差,要求同一片玻璃的厚度极差小于0.2mm,消除原片厚度极差镀膜色差的影响。

1.压延机的稳定状态是对策厚度极差的关键措施,加强压延机的转动系统维护、更换,使得压延机始终处于较稳定的状态。

2.原片边部温度的不稳直接影响玻璃厚度极差。

改进燃烧系统改善火焰的稳定性,将原来燃烧系统空气及天然气用的截止阀更换为稳压阀以控制气源的稳定。

(二)对同一客户同一批次订单,生产玻璃原片时,尽可能安排在同一原片生产线生产,避免不同玻璃原片生产线生产同一客户同一批次订单的原片玻璃,保证原片色差的一致性。

离线镀膜玻璃常见缺陷及解决对策

离线镀膜玻璃常见缺陷及解决对策

离线镀膜玻璃常见缺陷及解决对策随着人们审美观及对环保节能的要求,离线镀膜玻璃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幕墙及民用住宅上。

本文对离线镀膜玻璃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常见缺陷作出分析,并结合实际生产经验,针对其缺陷找出相应对策。

离线磁控溅射镀膜玻璃可分为阳光控制镀膜玻璃(solarcontr01coatedglass)和低辐射镀膜玻璃(Low—Eglass)两大类。

此两大类产品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其不同缺陷比例各不相同,下文针对这两大类产品分别阐述其缺陷及解决对策。

1.阳光控制膜玻璃常见缺陷及解决办法阳光控制镀膜玻璃:是指对波长350~1800nm的太阳光具有一定控制作用的镀膜玻璃。

它有如下缺陷:针孔:从镀膜玻璃透射方向看,相对膜层整体可视透明部分或全部没有附着膜层的点状缺陷;斑点:从镀膜玻璃的透射方向看,相对膜层整体色泽较暗的点状缺陷。

注:S是以平方米为单位的玻璃板面积,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1.1针孔、斑点的形成有以下几个因素,其相应的解决对策如下:1.1.1真空度不够,膜层附着力差。

对于磁控溅射镀膜玻璃,需在高真空环境下进行,溅射室的基础压力需达到4×10-2Pa才能有效地镀膜。

若真空度不够时勉强镀膜会出现批量性的膜层结构不牢,用酒精擦洗时会出现大量块状透光区。

针对这种情况,只有提高溅射室内的基础真空度,在有真空度达到要求的情况下才能进行镀膜。

1.1.2原片新鲜度不够,与膜层的附着力差。

由于原片存放时间长或者储存条件恶劣,使浮法玻璃表面污染严重,虽然在镀膜前经过去离子水清洗,但仍无法彻底清除表面污染区,镀膜时就会出现膜层结构不牢的情况。

针对这种情况,要采用新鲜的原片,不同厂家的原片,其保鲜期各不相同,即使是相同厂家的原片,其保鲜期与季节、储存环境还有很大关系。

因此,针对不同厂家,不同季节对原片有不同的要求,需各镀膜厂家自行把握。

1.1.3清洗机清洗能力不够。

玻璃表面的洁净度直接影响了镀膜质量,在整个镀膜生产的过程中,对质量的控制除了真空环境外,最关键的步骤就在于清洗机的清洗上。

太阳能光伏玻璃镀膜缺陷解析

太阳能光伏玻璃镀膜缺陷解析

太阳能光伏玻璃镀膜缺陷解析
且内容应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几项:
一、太阳能光伏玻璃镀膜缺陷种类
1、超材料:超材料是最常见的太阳能光伏玻璃镀膜缺陷之一,它是
由于玻璃面积过大,光伏技术的发展和膜层的堆积造成的。

此类缺陷会导
致太阳能光伏玻璃的光学性能明显下降,从而影响太阳能光伏系统的效率。

2、过滤层氧化:过滤层氧化是指太阳能光伏玻璃表面的光谱过滤层
由于长期暴露于高温、紫外线、雨水等环境条件,导致光谱过滤层表面出
现局部的深色颗粒,从而影响光伏系统的效率。

3、反射率过高:由于表面膜层太厚或表面无光滑度,使太阳能光伏
玻璃的反射率过高,从而影响光伏系统的效率。

4、表面色斑:由于太阳能光伏玻璃表面出现零散的色斑,从而影响
光伏系统的效率。

二、太阳能光伏玻璃镀膜缺陷检测方法
1、数字化检测:数字化检测是最常用的太阳能光伏玻璃镀膜缺陷检
测方法,它使用摄像头对玻璃表面进行高分辨率的图像拍摄,然后使用计
算机进行图像分析,以精确测量太阳能光伏玻璃表面缺陷的大小、位置和
形状。

2、热等离子检测:热等离子检测是一种特殊的太阳能光伏玻璃漏洞
检测方法,它首先向。

光伏玻璃镀膜常见问题

光伏玻璃镀膜常见问题

光伏玻璃镀膜常见问题1. 引言光伏玻璃镀膜是一种常用于太阳能电池板的技术,通过在玻璃表面涂覆一层特殊的薄膜,可以提高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和耐候性。

然而,在使用光伏玻璃镀膜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

本文将介绍光伏玻璃镀膜常见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

2.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2.1 薄膜剥离在使用光伏玻璃镀膜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薄膜剥离的情况。

这可能是由于施工不当、材料质量不佳或环境因素等原因导致的。

解决方案: - 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具备正确的施工技巧。

- 选择优质的镀膜材料,确保其粘附性和耐候性。

- 在施工过程中注意环境条件,避免温度、湿度等因素对镀膜造成影响。

2.2 膜层损坏光伏玻璃镀膜的薄膜层很容易受到刮擦、化学物质侵蚀等因素的损坏,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和性能。

解决方案: - 在使用光伏玻璃镀膜产品前,了解其耐磨性和耐化学性等指标,并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产品。

- 在清洁过程中,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化学物质,选择专用的清洁剂进行清洁。

- 定期检查光伏玻璃镀膜的表面情况,如发现损坏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

2.3 反射率降低光伏玻璃镀膜的反射率是影响其转换效率的重要指标。

如果反射率降低,会导致光能无法充分利用,从而影响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效果。

解决方案: - 确保在制造过程中严格控制薄膜的质量,避免出现反射率降低的情况。

- 定期对光伏玻璃镀膜进行清洁,避免灰尘等污染物的堆积,影响反射率。

- 选择具有高反射率的镀膜材料,提高光伏玻璃镀膜的转换效率。

2.4 热损失增加光伏玻璃镀膜在吸收太阳能的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热损失。

如果热损失增加,会导致太阳能电池板发热过多,影响其工作效果。

解决方案: - 选择具有优良隔热性能的镀膜材料,在减少热损失的同时提高光伏电池板的转换效率。

- 在安装过程中注意保持适当的通风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热。

3. 结论光伏玻璃镀膜在太阳能电池板应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光伏镀膜设备故障的应急处理分析

光伏镀膜设备故障的应急处理分析

光伏镀膜设备故障的应急处理分析发表时间:2019-07-25T12:22:00.363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8期作者:王海东王文堂李军海[导读] 保证自动化设备在快节拍状态下连续稳定运行是各企业面临的技术性问题。

河南安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安阳 455000 摘要:随着国家对光伏玻璃市场产能过剩的形势加大管控,各光伏玻璃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对设备产能和生产效率要求极高,如何高效、快捷的排除设备故障,保证自动化设备在快节拍状态下连续稳定运行是各企业面临的技术性问题。

关键词:光伏镀膜;设备;故障;应急处理引言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光伏玻璃企业降低补贴、限制产能等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光伏玻璃行业经过行业洗牌,已逐步形成少数规模化、集约化、高度自动化企业竞争的格局。

主流光伏企业在规模效益、产品质量、成本控制、技术研发等方面占据竞争优势。

通过提升设备产能、加快生产节拍、提高良品率、降低人工成本等措施提高企业的盈利空间。

这些措施的实施对自动化设备运行稳定性提出更高要求,光伏玻璃工厂是自动化连续生产的工厂,任何设备故障都可能造成全线停机,生产失控。

本文针对光伏玻璃镀膜生产线各工序设备的运行特点和故障信息,分析快速应急处理,尽快恢复设备运行的方法。

1、光伏镀膜生产线设备工况 1.1变频传动系统工况变频传动系统是光伏玻璃工厂的主要传动系统,各工序传动辊运行、钢化炉传动、镀膜皮带传动等均采用变频传动,变频传动可以通过调节电机频率达到运输玻璃速度的调整要求,要求速度反馈的场合编码器的同步运行可以精确记录电机转速和玻璃位置,在节能降耗的同时,也保证了电机运行参数的稳定性。

在生产现场,变频器通讯故障、过热、过载故障的发生,会造成传动故障停机。

1.2伺服驱动系统工况伺服驱动系统主要在玻璃上下片、钢化炉炉体传动、镀膜机胶辊升降系统中应用。

伺服驱动系统调速范围宽、定位精度高、可以实现速度、位置、电流闭环控制,具有较强的温度、湿度、振动等环境适应能力和抗干扰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伏玻璃镀膜常见问题及分析
摘要: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减少和污染的加重,各国开始大力发展光伏发电。

光伏玻璃作为光伏组件的主要材料之一,其性能对光伏组件发电功率有着较大影响。

SiO减反射膜层主要为纳米SiO颗粒构成的多孔膜层,是硅源经过一系列的
溶胶-凝胶化学反应和热处理过程后所形成的光学功能膜层。

采用辊涂镀膜方法,将减反射膜层施镀于超白压延玻璃上,可以将超白压延玻璃对太阳光的透过率由91.5%提升至93.5%以上。

相应的,晶硅电池组件输出功率也会有2%~4%的提升。

关键词:光伏玻璃;镀膜;问题;分析
引言
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的清洁能源应用广泛。

目前能够有效利用太阳能之
一的是太阳能电池。

太阳能电池板表面需要面板玻璃进行保护,因此,提升光伏
玻璃面板的透光率能有效提高玻璃的发电功率。

沈军等研究了用溶胶-凝胶法在
玻璃表面镀制一层减反射(AR)薄膜,可以将入射光强度提高5%以上。

但其复杂
的工艺以及机械强度的缺陷,大大限制了它的应用。

2010年以来,随着光伏行业
的发展,大规模工业化减反射镀膜技术确立起来。

中建材、福莱特、信义、安彩
高科等企业均已经建立成熟的减反射镀膜生产线。

根据安彩高科内部以及客户数据,单层减反射镀膜能提高组件发电功率2.5%以上,是光伏组件必不可少的材料
之一。

1透过率性能
光伏减反射镀膜玻璃的透过率性能对光伏组件的发电功率具有直接影响,决
定了光能到达电池片表面的多少,所以透过率性能是衡量其质量标准的核心指标
之一。

根据GB/T30984.1—2015《太阳能用玻璃第1部分:超白压花玻璃》标准
要求,在晶硅光伏电池响应区间380~1100nm波段内,光伏减反射镀膜玻璃的透
过率要求≥93%。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光伏组件厂商对透过率的要求高于国家标准。

随着减反射镀膜玻璃技术的进步,减反射镀膜玻璃产品的透过率性能得到提
升,基本能够满足组件厂商的透过率技术要求。

光伏减反射镀膜玻璃的透过率性
能受基片透过率、减反射膜层增透性能及基片花纹等因素影响。

目前市场上的减
反射镀膜玻璃产品透过率性能一般能够达到93.6%以上。

随着市场对高功率组件
的需求,组件生产商要求制造商提供更高透过率的减反射镀膜玻璃产品。

制造商
一般是通过提升基片透过率和增透膜的增透性能提升光伏镀膜玻璃透过率。

增透
膜的增透性能提升的同时需要兼顾耐候性能和耐脏污性能,对于单层膜而言,增
透性能提升到一定程度后,会难以兼顾耐脏污性能和耐候性能,所以目前市场上
单层增透膜的增透性能已处于瓶颈期。

在增透膜透过率提升方面,市场上已出现
双层膜光伏减反射镀膜玻璃,但该类产品依然存在耐脏污性能不良的问题,耐候
性能有待验证。

2双层镀膜理论设计
本文利用薄膜光学理论对多层减反射膜系进行各种光学特性的分析,并运用TFCalc膜系设计软件进行膜系拟合,来指导具体的实验工作。

使用的底层膜为
SiO实心薄膜,折射率为1.44;表层膜为多孔SiO薄膜,折射率为1.29。

因太阳
辐射的能量主要分布在可见光区和红外光区,前者占太阳辐射总量的50%,后者
占43%。

从可见光波段(400~760nm)到近红外波段的太阳辐射能占了绝大多数,因此本文以590nm作为相干波长。

根据厂家提供的膜液与薄膜光学原理,选用
l/4-l/4的V型膜系。

设定SiO实心膜和多孔膜的厚度值为102.5nm、114.5nm。

根据我司单层膜折射率为1.29,计算理论厚度为114.5nm,双层镀膜具有明显不
同的曲线结构,其特性为:(1)曲线整体较平,峰谷不明显。

其最高值低于同
等孔隙率单层镀膜,但在短波长430nm以下以及长波长780nm以上则明显高于单
层镀膜。

(2)全波长平均透过率高0.1%左右。

(3)双层镀膜在长波长处透过率
提高明显,对于组件的发电效率增益会更突出。

3应用过程中的物理性能及机械性能
光伏减反射镀膜玻璃在生产过程中的尺寸精度控制、外观缺陷质量控制、弯
曲度控制也是十分重要的性能控制指标,对玻璃生产制造商而言,这些指标的质
量控制能快速直观地反映出其加工质量的高低。

减反射镀膜玻璃起保护电池片的
防护功能,在实际应用时要求其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需要进行如抗冲击、颗粒
度、散弹冲击、耐静压等机械性能测试。

玻璃生产供应商一般从原片的生产过程、加工时的尺寸切裁、镀膜外观质量及均匀性、钢化工艺控制等几个方面进行制程
控制以达到组件生产商和后续使用的性能要求。

随着技术发展,双玻组件的发展
十分迅速。

双玻组件用光伏玻璃分为前板玻璃和背板玻璃,且双玻组件用玻璃的
厚度趋向于轻薄化,而薄玻璃的钢化加工工艺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尤其是2mm
及2mm以下的玻璃的加工机械性能的实现需要进行技术攻关才能够满足应用要求。

4减反射镀膜光伏玻璃的可靠性
光伏玻璃作为光伏组件的重要组成,对组件起到抵御外力,阻隔水、风沙等
保护作用,要求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高透光率。

一般使用超白压花钢化玻璃,要求
含铁量不超过150ppm。

目前常用的3.2mm厚的超白压花钢化玻璃在可见光范围内
的透过率大于91.5%,约有8%的光因为反射而损失,如果能够采取措施减少反射
损失、增加透光率,将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

有效的手段是
利用等厚干涉原理,在玻璃表面镀上一层减反射膜,从而降低玻璃表面光的反射率,提高透光率。

实践证明,使用减反射镀膜玻璃可将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提高2.5%,是一种提高光伏组件发电效率廉价而有效的手段。

常用的镀膜方法有磁控
溅射、化学气相沉积、物理气相沉积、溶胶-凝胶等,磁控溅射和气相沉积法所
用设备昂贵,生产成本高,不适合大面积镀膜。

减反射镀膜光伏玻璃主要采用溶
胶-凝胶法生产。

该方法生产工艺简单,设备价格低廉,膜层折光指数可以在
1.15~1.45范围内进行调节,非常适合工业生产。

目前行业内主要有两种工艺:
一种是先镀膜后钢化,即将二氧化硅溶胶涂于玻璃原片表面,经过干燥、固化后
进入钢化炉钢化,该工艺生产的镀膜玻璃表面硬度高,但表面易吸水、沾灰尘;
另一种是先钢化后镀膜,即将玻璃原片先钢化处理,再将二氧化硅溶胶涂于玻璃
表面,经过干燥、固化而成,生产的镀膜玻璃表面含有少量有机物,有一定的疏
水性和防污性能,但该类镀膜玻璃硬度低、膜层附着力差、易被刮破。

由于减反
射镀膜玻璃在光伏行业的使用时间较短,行业内重点关注其初始透光率,却没有
对其可靠性进行研究,导致减反射镀膜玻璃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透光率下降、
表面出现彩虹斑纹等现象。

如何测试并保证减反射镀膜玻璃能够长期经受紫外照射、高温高湿、空气污染等环境的作用,持续保持良好的透光率是一个必须研究
的课题。

结语
通过上述试验,影响减反射玻璃透过率的主要因素为镀膜液种类。

用户对透过率提出相关要求后,在生产中选择合适的镀膜液,可以满足用户对减反射玻璃透过率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沈军,谢志勇,吴筱娴,等.溶胶-凝胶法制备用于太阳能电池的SiO减反射膜(英文)[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2008,37(S2):47-50.
[2]王晓栋,沈军,谢志勇,等.太阳能玻璃表面高强度双层减反膜制备研究[J].光子学报,2009,38(10):2501-2505.
[3]唐晋发,顾培夫,刘旭,等.现代光学薄膜技术[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4]GB/T6739—2006,色漆和清漆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