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在科学学科中的渗透
学科德育渗透工作计划
学科德育浸透工作方案学科德育浸透工作方案学科德育浸透工作方案1一、指导思想作为老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品德优良的学生。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也包含着这一层意思,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进展施行的,而素质教育又是把德育放在一个很大的位置上加以考量的。
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浸透德育教育成为新课程下的一个崭新的话题。
德育浸透是基于科学课程标准的育人因素。
《课程标准》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的中就表达初德育方面的目的,在“科学探究”和“科学知识”两大目的中也有详细的表达。
在进展科学教学时,我们要发挥在教学中浸透德育教育的责任,更重要的是不要在科学教学中带上沉重的“镣铐”,偏离教学的根本。
要处理好教学和德育教育的问题关系,这也是科学教学过程中德育浸透的一门艺术。
二、详细措施1、利用教材文本浸透德育教育就目前的科学教材而言,假如牵强附会的话,每一课都可以挖掘德育教育内容。
然而,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那种挖掘很容易让课堂的情感付之东流。
因此,在这里强调应该是“科学的利用”而并非是“努力的利用”文本来施行德育教育。
要上好一堂科学课,最重要的是把握好教材,把握好教材文本,寻找德育教育的切入点。
可以这样说,老师在课堂上的调控,浸透才能完全取决于老师对教材的钻研和解读。
所以,老师要研究教材文本的依托性、前瞻性和德育的浸透性。
我们要钻研教材,寻找文本的德育切入点,不能光停留在“文本说了什么”的层面上,更应让学生知道“文本为什么这样说”。
科学课程的德育价值就蕴藏在我们使用的教材之中。
把握好每一个蕴含的教育契机,并扑捉到它,使它成为最有效的德育教育资。
如三年级《我看到了什么》一课,安排了“看图上的大树”、“回想以前在大树前看到什么”、“到一棵真正大树前看到什么”、“和同学们交流”等内容,通过经历上述活动教育学生做事要细心,要实事求是。
随着学习的深化到中高年级又转向情感价值的培养上来。
在物质的溶解性实验时,在这方面就落实的好了,大局部学生可以做好,养成了一个比较好的道德素养。
科学德育渗透实施方案
科学德育渗透实施方案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传播日益便捷,但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伦理道德问题,青少年的道德观念逐渐淡化,缺乏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因此,加强科学德育渗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道德品质,成为当前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首先,学校应当加强科学德育课程的设置。
通过将科学德育融入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对科学的认识和理解,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学校还应当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修养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学生具备正确的行为准则和道德品质。
其次,家庭教育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
家长应当注重对孩子进行科学德育的引导和教育,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品质。
同时,家长也应当注重对孩子进行道德修养的培养,引导孩子正确认识社会,培养他们正确的行为准则和道德品质,使他们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才。
此外,社会环境也是影响学生科学德育的重要因素。
社会各界应当共同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同时,社会应当加强对学生的科学德育引导和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科学知识和道德修养的机会,使他们在社会环境中得到更好的熏陶和培养。
总之,科学德育渗透实施方案的落实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多方合作,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道德品质,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希望各方能够共同关注科学德育工作,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如何在科学课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在科学课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基础知识为宗旨的科启蒙课程, 它具有的独特的人文价值, 为我们在科学教学中渗透德语教学提供了可能。
小学科学教育包括:科学教学知识目标与技能、学习科学的所具备的思维方式、对科学知识的理解、科学认识的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方法来解决科学问题的意识和其他能力等方面。
在科学课程教学中适时渗透德育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 我们应该在科学教学活动中伺机渗透德育, 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的同时具有良好的科学品德。
因此,在科学探究的教学中,如何更有效地渗透思想道德教育, 本文尝试做了一些探讨。
一、在《科学课程标准》的目标中蕴含着德育要求在《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就体现出德育方面的目标,在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两大目标中也有具体的体现。
例如,在五年级科学维护生态平衡,活动建议中就有是什么引发了沙尘暴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我们该怎么做等等具体要求。
摘录《课程标准》和《小学德育纲要》进行对照比较,我们可以从中找到与课程目标相对应的德育要求。
二、教材当中蕴藏着德育价值在这些年的教学中总结发现, 科学课程的德育价值就蕴含在我们使用的教材之中。
现行的教材以研究学生身边的食物和想象为主, 这些在教材里研究的内容和学生参与的科学活动本身就积淀着人类的智慧和相关人文精神。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教材在《写给同学们的信》中有这么一段话:要知道今天我们所有惊叹的科学方面的技术成就,比如,克隆羊、因特网、核电站、航天技术等等,这些都是以科学家对自己身边食物简单的观察和研究为基础的。
这段话其中的德育价值就是要让学生懂得科学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这也是教材德育价值具体的德育目标在每课教材中的体现。
三、在探究活动中感悟,丰富情感体验《标准》指出:培养小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创设学习机会,师生通过积极参与活动,日积月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去感受、体验和内化,这样教师就可以在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对学生在科学课教学中进行对学生的德育渗透。
如何在小学科学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在小学科学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小学科学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之一、小学阶段是个体人格和道德品质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科学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可以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情感素养和道德行为。
首先,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教师可以通过以身作则的方式来引导学生。
教师应当成为学生道德修养的榜样,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教学风格、态度等,塑造道德榜样形象,激发学生对科学学科的兴趣与热爱。
同时,在科学学科教学中融入相关的德育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道德的内涵和重要性。
例如,当教授生物学中的生态环保时,可以让学生从道德的角度去思考为什么要保护环境,以及每个人应该怎样履行环保的责任。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和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品德。
在科学课堂中,可以通过讲述和讨论一些现实生活中的科学道德问题,激发学生对道德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例如,讨论科学家应当遵守的伦理规范、科学实验中的道德问题、遗传科学中的伦理问题等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情境任务,让学生通过合作与交流来解决道德问题。
例如,在学习动物保护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野生动物保护区、参与救助流浪动物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和乐趣,培养学生关心、爱护动物的情感。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小学科学学科教学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科学道德。
科学是客观、合理、严谨的,要做到客观,就要遵循科学的方法和原则,不带有主观偏见。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科学思维、实验设计和观察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用科学的眼光看待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
同时,要强调科学实验中的安全和诚信意识。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科学实验和观察活动,引导学生严格遵守实验的操作规范和安全要求,同时要鼓励学生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不抄袭、不欺骗等诚信行为。
最后,通过学习小学科学学科中的科学发展历程和科学家的伦理道德问题,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尊重和敬佩之情,并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的品质和精神。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德育渗透总结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德育渗透总结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德育渗透总结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科学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科学课程是一门关于生活、自然和人类的了解的课程,通过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观察和探究,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这门课程中也渗透了德育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的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
在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科学课程中,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案例,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科学素养。
在学习有关植物和动物的知识时,学生不仅要了解它们的生长发育过程,还要了解如何保护和爱护它们。
通过这些科学知识,学生可以认识到生命的可贵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培养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精神。
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来验证和探索科学规律,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进行实验和观察时,学生需要遵守实验规则和安全知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科学课程中,德育教育贯穿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的培养他们的品德和人格。
学生需要遵守诚实守信、团结友爱、勤奋好学等良好品德,培养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通过这些道德教育,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健康向上的人格,为将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科学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充分融合了科学和德育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和案例,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人格品质。
相信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将不仅能够掌握科学知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2000字】第二篇示例: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德育渗透总结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育德育渗透,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计划范文(7篇)
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计划范文(7篇)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计划范文(精选7篇)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计划范文篇1如何在生物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现如今的中学生是新世纪的一代,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任,他们的健康成长,将直接关系到未来的人生,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中学生物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
生物学是反映生命的发生、发展、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当然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主渠道,我认为要在生物学科中进行德育渗透,要从三个方面来入手。
一、认真钻研教材,结合教学内容展开德育渗透教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
德育教育是学科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成分,但在初中生物教材中,德育的内容并没有现成的文字材料,这就容易造成教师忽略教学中的德育内容渗透。
这时就需要教师在工作中,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贯穿于平时的整个教学过程中。
1、爱国主义教育通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我们知道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因而孕育了极其丰富的物种和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但同时,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也面临着来自不同方面的威胁。
通过对这些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既为我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而自豪,又增进了他们爱护环境、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意识,进而培养他们爱国主义的责任感。
在课本中提到的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培育出了两系法杂交水稻,被誉为粮食生产上的一次“绿色革命”,面对已取得的巨大成就,他曾说说:“外国人能做到达到,我们能做到,外国人不能做到的,我们也一定要做到!”这些成果展现了我国科学家的智慧,及为世界科学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并且激励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2、思想品德教育国家颁布的某些法律条文与生物教学内容有密切关系。
例如,《草原法》、《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婚姻法》,其中的某些条文可结合有关生物知识讲解,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操,树立遵纪守法的观念。
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
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本质是塑造人的灵魂,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是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渗透德育是教育的常识。
下面我们来论述一下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的方法和途径。
一、渗透德育的核心思想众所周知,德育是教育的灵魂,但是在学科教育中,德育的重要性容易被忽视。
要使学科教育渗透德育,首先要确立渗透德育的核心思想。
德育渗透学科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将德育融入到学科教学中去,使学科教学成为德育教学的一部分。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价值观念、道德情感等方面的品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二、渗透德育的方法和途径1. 设计德育主题的教学内容在学科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些与德育相关的主题内容,如生命教育、环保教育等,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品德观念。
比如在生物课上,可以讲授关于生命的尊重和珍惜,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爱心。
在地理课上,可以讲授环保知识,引导学生保护环境、珍惜资源。
在语文课上,可以讲授一些感人的故事,启发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
通过这样的教学内容设计,使学生在学科学习中,不仅获得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良好的品德和道德情感。
2. 引导学生在学科学习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3. 设计德育实践活动在学科教学中,设计一些德育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德育的力量。
比如在生物课上,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园内进行环保宣传活动,教育学生珍爱大自然,保护环境。
在地理课上,可以组织学生到社区进行环保公益活动,引导学生亲身体验环保工作的意义。
在语文课上,可以组织学生到老人院进行慰问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关爱他人的幸福。
通过这些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德育的魅力,增强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渗透德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教师们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
在学科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们从教材的选择、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方面入手,不断探索和实践。
科学德育渗透计划3篇
科学德育渗透计划3篇篇一:科学学科德育渗透计划(1770字)在学校里德育渗透贯穿于所有的学科。
我们科学教育是培养有良好品德的高素质学生,因此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德育教育,各科教师都要在所教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
科学的德育渗透,不能仅把科学教育作为一种求知、求真的活动,而应有科学精神的支撑,贯穿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与人格培养融为一体。
一、抓住教育契机,培养科学态度。
科学态度是人对客观世界,自然规律的看法。
实事求是和尊重自然规律是最基本的科学态度,也是科学教学中要重点培养的。
结合教材,开展观察实验,动手操作等活动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养成的重要途径。
譬如在观察事物或现象时老师应要求按科学程序进行,先整体再局部或先局部再整体,由表及里;在做连续测量,月相观察,养植物,养蚕等等必须长期进行的观察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坚持按时观察,及时记录,定期汇总,以便分析^p 研究。
而在实验当中,教师应要求学生按照步骤动手操作,如实记录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p 比较,培养他们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二、结合教学活动,培养意志品质。
在我们科学课程的教学活动中,由于孩子们才刚刚接触到新课程,所以他们兴趣盎然,有时一节课上完后还是意犹未尽,但这种兴趣最终还是维持不了多久,往往不能把观察研究活动进行到底。
如果此时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和监督,对学生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做全程追踪,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 提高他们参于活动的积极性,使他们最终能完成学习任务。
让他们感受到克服困难后取得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这样既能培养他们完成任务的责任感,也能不知不觉地磨练了他们的毅力,培养了他们的意志品质,达到了科学教学的目的三、注重常态教学,培养良好习惯。
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良好习惯主要是通过不间断地反复训练来实现。
良好的习惯平时的点滴积累,课前的准备,实验器材的整理与摆放,倾听别人的回答,耐心细致的观察……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勤提醒常要求,通过严格训练来实现。
科学德育渗透点
三年级科学德育渗透点第一单元《植物》1、《我看到了什么》:团结合作,积极进取。
2、《我的大树》:保持环境清洁,团结合作。
第二单元:1、《寻访小动物》:爱护小动物,不怕困难。
2、《蜗牛》、《蚂蚁》:团结协作。
第三单元:1、《我的手》《运用感官》: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第四单元:《水》保持环境卫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
第五单元:《纸》保持环境清洁;爱劳动。
四年级科学德育渗透点《科学》四年级上册由“溶解”、“天气”、和“声音”“我们的身体”四个单元组成。
第一单元:引导学生从观察身边的物质开始,研究观察物质之间相互混合、溶解的现象;在活动过程中培养他们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渗透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引导他们科学地进行观察和实验,让他们体验到科探究地乐趣,并不断保持和发展他们探究周围事物地兴趣和爱好第二单元:引导和帮助学生开展观察、研究天气的活动;鼓励学生留意生活中天气的变化,在课外或校外坚持对天气的观察和研究;在观察和研究天气的活动过程中注意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组织和指导学生经历一系列的活动过程之中,帮助学生获得关于天气的基本要素、天气的多样性、天气与我们的关系、天气预报等多方面的知识。
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利用各种资源,发展自己对天气的认识,构建对天气的新知识。
第三单元:引导学生用心去倾听、分辨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让他们以关注的态度在充分感知声音的活动之中,学会对各种不同的声音加以简单的区分和鉴别,对声音的大小、高低、远近、方向加以区别和鉴别。
通过对声音的研究,发展学生对声音进行探索的兴趣,认识保持健康环境的重要性。
六年级科学渗透德育点1.通过讲解我国古代在研究地震科学方面的成就(张衡发明的候风地动仪)、认识我国珍稀的动植物,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通过指导学生认识卵石、地层、火山、地震的成因,使学生体会到自然界是永恒变化的;通过指导学生认识电磁铁的性质、简单机械的作用等,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人只有掌握了这些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通过指导学生认识生物与环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体会到自然界中各种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人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保护自然。
在科学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在科学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就是通过学科教学重视德育与智育的结合,来提高教学质量的实践活动。
科学教育是培养有德的高素质学生,因此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德育教育,因此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就显得尢为重要。
让学生在科学课上认识、探索自然,理解社会,体会生命奥秘时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时机。
科学的德育渗透,不能仅把科学教育作为一种求知、求真的活动,而应有科学精神的支撑,贯穿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渗透哲学精神,与人格培养融为一体。
那么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呢?应通过以下的途径和方法来实现的:1、在学习活动中,培养科学态度。
科学态度是人对客观世界、自然规律的看法。
最根本的科学态度是实事求是和尊重自然规律。
科学教学活动中的观察实验、动手操作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科学态度。
指导学生坚持按时观察、及时记录、定期汇总,以便分析研究。
在学生的实验中,我要求学生按照步骤动手操作,如实记录实验结果,有时由于各方面原因使操作中出现误差或失败是很正常的,关键是要我们教师给予正确引导,促使学生从小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如在小组实验?磁跌?,有一组说他们不能使磁铁吸引起来大头钉,我就让他们在实物投影上演示,同学们都肯定了他们连接方法,但还是没有吸引起大头钉来。
于是,我就首先郑重的肯定了该小组做法,同时指出可能是连接材料出了问题,他们就一一换实验材料,结果他们发现是一根导断了,当他们换好材料后他们成功了,这样使他们既能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又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2、在细节中培养良好的习惯。
我认为“勉强成了习惯,习惯成自然。
〞小学科学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对于小学生来说,良好的习惯不是一两天就可以形成的,要经过反复的训练来实现。
良好的习惯来源于细节,我们科学教师要从细节入手,从点滴入手。
例如:在科学教学活动中,我教育他们把用过的实验器材放归原处,教育他们爱惜实验器材,教育他们及时感谢小组内同学给予的帮助,教育他们实验前要有方案,实验时要细致等等。
学科德育渗透的途径和原则
学科德育渗透的途径和原则一、德育渗透的途径1. 课程内容设计:学科德育应融入到各个学科的课程内容设计中,通过学习各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价值观念。
比如,在语文课上,可以通过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感受人文关怀和社会正义;在数学课上,可以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2. 教师的言传身教: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他们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教师应注重自身修养和道德修养,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引导,使学生能够在学科学习中培养出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3. 学科实践活动:学科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科德育的重要渠道。
通过开展各种学科实践活动,如实验、调研、实地考察等,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学科的魅力,激发他们对知识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4. 学科评价体系:学科评价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科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科评价应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除了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外,还要关注学生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可以通过班级评议、自评互评等方式,对学生的道德表现进行评价和奖励,激励学生积极向上。
二、德育渗透的原则1. 个性化原则:学科德育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特点,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
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德育需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2. 综合性原则:学科德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学科教学,全面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美感、情感和道德等方面。
德育不应与学科教学相割裂,而是要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相互渗透,实现德育和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
3. 实践性原则:学科德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科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际操作,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合作意识。
学科德育渗透工作总结
学科德育渗透工作总结学科德育渗透工作总结1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指出,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首先是对整体培养目标来讲的;其次是要求每一个教师成为德育工作者;最后是要还应每一个学科都应当从本学科的实际和特点出发,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本文拟从教育学的角度出发,对学科教学为什么要渗透德育,怎样渗透德育及学科教学渗透德育应注意的问题略抒己见。
一、学科教学为什么要渗透德育?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是教学工作客观规律的反映,是由教学具有教育性这一特点决定的。
1、教学过程具有教育性教学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认识能力,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培养认识能力的同时,必将影响学生思想、品质、意志、性格的发展。
在学校教育中,学科教学所占时间最多、最长,对学生影响也就最大,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培养着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观点和态度,影响着学生思想品德和世界观的形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智育人,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以德育人,才能适应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人才提出的要求。
2、教师形象具有教育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学什么,怎样学都有赖于教师的指导。
而这种指导成功与否又与教师自身形象即教师本身的职业道德形象和智能结构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教师自身形象的直接体现就是教学中的“讲台形象”。
教师教学中的“讲台形象”本身就具有教育性,是教师素质的综合体现,是教师学识、才干、教学技巧和品德修养等多方面素质的集中表现。
因此,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在学识、思想、仪表、操行等方面都能显示出较为完美的讲台形象,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强化非语言行为的作用,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且能在本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外,以教师的整体形象对学生产生整体的实际影响。
3、教材内容具有教育性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和中、小学教育的目的、任务所编写的学科教材内容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选择、组织的,注意了教材的思想、政治倾向,使教学大纲和教科书里的有关知识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现实和长远目标联系起来。
小学科学渗透德育教案
小学科学渗透德育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通过观察和实验,学生能够了解自然界的规律和科学现象。
2. 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2.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会观察、思考、分析问题,培养科学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究,培养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大自然的规律1. 教学目标:了解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界中的现象,如季节变化、日出日落等,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界有规律可循。
第二课时:植物的生长1.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
2. 教学内容: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奇迹,培养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品质。
第三课时:水的奇妙1. 教学目标:了解水的性质和用途,培养学生的资源意识。
2. 教学内容: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水的性质,如透明、无色、流动性等,探讨水的用途,培养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第四课时:地球的运动1. 教学目标:了解地球的运动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2. 教学内容: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认识到地球运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第五课时:能量的转化1. 教学目标:了解能量的转化原理,培养学生的转化思维。
2. 教学内容: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各种能量的转化过程,如机械能、热能、电能等,培养学生善于转化的思维方式。
三、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情境教学、小组合作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操作能力等,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进行评价。
关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团队合作、沟通能力和道德品质,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教学资源:教材、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等。
六、教学内容:第六课时:保护环境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科学学科德育渗透总结
科学学科德育渗透总结1. 引言科学学科德育渗透是指在科学学科教学过程中融入德育教育内容,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德育品质。
本文将总结科学学科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和实施策略。
2. 科学学科德育渗透的重要性科学学科德育渗透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品德修养。
通过在科学学科教学中强调道德价值观和科学道德规范,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惯。
科学学科德育渗透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科学学科德育渗透的实施策略为了有效实施科学学科德育渗透,以下策略可以被采用:- 系统规划:制定科学学科德育渗透的整体规划,明确目标和指标,并与学校的教育目标相契合。
- 渐进推进:德育渗透的实施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从简单到复杂,从表面到深入,逐步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
- 整合资源:整合学校和社会资源,提供丰富的科学学科德育渗透教育资源,包括教材、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等。
- 创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和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主动性。
- 评估改进:定期进行科学学科德育渗透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和调整,确保教育效果。
4. 结论科学学科德育渗透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和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通过系统规划、渐进推进、整合资源、创学和评估改进等策略的实施,可以提高科学学科德育渗透的效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做出贡献。
以上是关于科学学科德育渗透总结的要点,希望对您有帮助。
参考文献:- 张明亮. (2008). 科学学科德育渗透问题研究. 实验科学与技术, 6, 119-120.- 李晓飞. (2014). 科学学科中的德育渗透策略. 高中化学, 6, 61-64.。
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材渗透德育
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材渗透德育
一、通过知识的传授,设计问题从中渗透德育渗透德育
幼小的学生社会经验少,知识面狭窄,理解能力低,学习基础各不相同,为此教师可以通过知识的传授,从实际出发,恰当地设计问题从中渗透德育。
二、在科学观察活动中渗透德育
教师应充分利用科学课程中的德育因子,积极实施德育渗透。
三年级科学《植物》单元中,教材提出让学生利用课内外时间在校园内进行一些观察植物和搜集树叶的活动。
其中,在教学《各种各样的树叶》内容时,学生观察的树叶最好应该是捡来的落叶。
其用意是进行“珍爱生命”教育,渗透“保护环境”的教育。
三、在科学实验材料的准备上渗透德育
在科学实验所需的材料中,我们也可以适时进行德育教育。
四、在学生实验合作中渗透德育
如今家庭中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很少有机会和其他孩子交流,于是造成现在的孩子们自我意识强而集体意识薄弱的现象,这必将对其今后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
针对这一点我认为科学课堂中的合作实验,恰好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
为此,在教学中开展了一些分组合作学习的尝试。
在科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都分配到每个小组中进行探究活动,每个人都要与同伴进行协作分工合作,发挥集
体作用来完成任务,在这种环境氛围里学习,于是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学会了与他人和谐相处,从而形成了集体主义精神。
物理学科德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
物理学科德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
以下是 9 条关于物理学科德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
1. 在物理实验中培养认真与严谨呀!就像做那个探究摩擦力的实验,学生们如果不认真操作,怎么能得出准确数据呢?德育不就该这样慢慢渗透嘛!
2. 通过物理史故事传递坚持和探索精神哟!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不就是靠着坚持不懈的探索嘛,让学生了解这些故事不就能感受到这种精神啦!
3. 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来培养责任感呢!家里灯泡坏了,懂物理的孩子是不是得主动承担修的责任呀,这不就把德育渗透进去了嘛!
4. 小组合作学习物理能培养团队精神呀!几个人一起做物理实验,互相协作,这团队精神不就慢慢有啦!比如一起研究电路连接的时候。
5. 让学生讲解物理知识可以锻炼表达和自信呀!就好像让学生给大家讲讲他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要是能条理清晰地讲出来,那自信心不得爆棚嘛,德育也在其中啦!
6. 在物理课堂中强调科学态度的重要性哇!像对待测量数据,必须要一丝不苟吧,这不就是科学态度嘛,这么做肯定能把德育融入进去呀!
7. 利用物理现象引发学生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呢!看看那神奇的闪电,不敬畏大自然能行吗?这德育效果不就有啦!
8. 鼓励学生质疑物理知识来培养批判性思维呀!凭啥书上说的就一定对呢,要多问个为什么呀,这不就把德育也渗透咯!
9. 引导学生把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可以增强社会责任感哒!想想怎么利用物理原理让生活更节能环保,这就是对社会负责呀!
总的来说,物理学科完全可以成为德育渗透的重要阵地,只要我们用心去挖掘和引导,就一定能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同时,也收获良好的品德和素养!。
浅谈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1. 引言在现代社会中,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学科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何将德育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中,成为了教育界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在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2. 渗透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德育教育和学科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与传统的分科教育相比,渗透德育教育能够更加全面地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品德修养,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必要性:2.1 培养学生的人文关心学科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而德育教育那么关注学生成为一个有责任感和同理心的公民。
渗透德育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关心,使他们更加关注社会和他人,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2.2 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学科教育强调的是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德育教育那么要求学生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念。
通过渗透德育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塑造积极向上的人格,使学生具备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
2.3 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学科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在现实社会中,学生需要具备更多的社会能力。
渗透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和社会需求。
3. 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和策略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需要教师灵巧运用各种方法和策略,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和策略:3.1 教师言传身教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应该成为学生的典范,通过自身的言行和形象影响学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3.2 融入学科内容教师可以通过选择有关道德伦理的案例或者引用相关名言佳句等方式,将德育教育与学科知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学科的过程中也能够了解和思考有关道德的问题。
3.3 运用故事教育故事教育是一种很有效的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教师可以运用相关的故事或者小说来引导学生思考伦理道德问题,激发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思维能力。
3.4 进行德育主题讨论在学科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立一些德育主题讨论的环节,让学生自由发表观点、展开辩论,增强他们的思辨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
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多 种方式进行德育渗透。例如,通过科 学实验、观察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 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科学家 的故事、科学史实等,培养学生的科 学精神和人文素养;通过科学与社会 、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 感和环保意识。
德育渗透的效果
通过德育渗透,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和 道德品质得到了显著提高。他们更加 热爱科学,更加关注社会和环境问题 ,更加懂得尊重他人和珍惜生命。同 时,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 和解决问题的述: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式,探索未知领域。教师可以通过引导 ,鼓励学生提出新的问题、新的想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案例三
总结词:环保意识
详细描述:在环保主题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了解环保知识、参与环保实践等方式,增强环保意识。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保护环境。
垃圾分类与处理
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和处理的方法, 培养他们的环保习惯。
03
德育渗透的方法与策略
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渗透
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
小学科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元 素,如科学家的故事、科学发展的历 程等,可以结合这些内容进行德育渗 透。
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 受科学发展的艰辛与不易,培养学生 的科学精神和爱国情怀。
促进全面发展
德育是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德育渗透,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 学生的综合素质。
适应社会需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科学知识,还需要 具备良好的品德和道德素养。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适应社会需求 的必然趋势。
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
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品德、道德和价值观。
传统上,德育往往被视为独立于学科教育的一部分,但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和变革,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的观念也逐渐得到重视。
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科知识水平,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使他们成为有良好道德修养的公民。
学科教育中的德育渗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课堂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渗透道德教育内容。
在语文课上,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有关道德伦理的文章,让他们了解和思考什么是正确的行为标准;在数学课上,可以教导学生正确处理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培养他们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二、课外活动:学科教育中的德育渗透并不仅限于课堂教学,还可以通过课外活动来实现。
学校可以组织各类社团和俱乐部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在活动中促进学生的交流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责任感。
在科学实验室中,学生可以通过合作完成实验,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三、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学科教育中德育渗透的重要环节。
教师要起到榜样的作用,用自己的行为和言行去影响学生。
教师要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和需要,通过独特的教育方式去引导他们,培养他们的道德修养。
四、评价方式:学科教育中的德育渗透还包括评价方式的改革。
传统的评价方式以考试成绩为主要标准,忽视了学生的品德和道德素养。
现在的评价方式应该更加多元化,不仅要考察学生的学科知识掌握情况,还要考察他们的道德行为和品德修养。
可以通过课堂观察、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在学科教育中的德育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育在科学学科中的渗透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而科学素养较之传统科学教育目标的一个区别是更为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科学学习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但日常科学教学过程中,往往重视科学探究,而忽略了科学学科的德育功能。
《标准》明确提出小学科学的三个分目标为: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科学知识。
而德育方面的目标,主要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关联,但在“科学探究”和“科学知识”也有所体现。
所以说科学教学的德育功能已渗透在各目标之中。
下面就个人的点滴体会谈谈:
一、结合课程,正面接触
1、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渗透
对于小学生来说,最好的德育渗透就是具体化、形象化,这样他们才能够更容易理解、更好地接受,在科学课中这方面的题材始终贯穿整个教材。
在备课时,要努力做到挖掘教材,揭示“知识点”和“德育点”的内在联系,在教学中把二者结合起来,同步进行。
如《寻找有生命的物体》这一课时,学生观察时要求“尽量不要惊动或伤害有生命的物体;如果是到校园外面去寻找,记得一定要和成人打招呼,也可以要求成人陪同。
”使学生能保护和珍爱有生命的物体,培养学生的爱心。
同时让学生与成人打招呼或有成人陪同,一方面考虑到学生的安全,一方面也使学生受
到懂礼貌的思想品德教育。
2、配合科学探究进行德育渗透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但在探究的过程中,不能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
《标准》指出:培养小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能像传授知识一样直接“教”给学生,而是要创设机会,通过参与活动,日积月累,让学生感受、体验与内化。
我认为在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首先,在猜想、假设、制定计划阶段,要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
现代社会绝大多数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由于不同程度的溺爱,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骄傲自满、自以为是、自私自利的心理得以滋生、蔓延。
而且随着现代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学生的知识面越来越宽广,信息积累越来越丰富,这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滋长了学生过于自信,盲目自大的情绪,认为自己知识渊博,无所不知。
基于这些特点,学生在讨论问题制定探究计划时就会出现各抒己见,各方争执不下的现象。
这一现象在高年级尤为突出。
这种盲目自大会无形中阻碍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甚至会影响他们对事物做出较理性的正确判断,因此开展活动中如何纠正这些不良心理倾向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其次,在实验验证阶段,要注重事实,乐于合作,克服困难,善始善终。
从众心理是一种心理特征,这种特征在儿童身上表现的尤为突出,当自己的研究数据或结果与别人不同时,往往倾向于
用别人的结果。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学生动手实验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精神。
在实验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如语言行为的表达、知识含量的多少、工具材料的使用、操作技能的掌握,以及对所收集的信息的处理等各个方面都有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难题。
对待这些困难的积极态度是意志锻炼的开始,解决这些困难是动机、信心、意志磨炼的过程,也是知识再创造的过程。
合作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其就包括了平等待人,善于与人沟通,能够团结他人,合作共事的团队精神。
开展小组合作是科学探究学习的重要途径。
一方面,学生的不少分组实验往往以小组为单位,一个实验的完成需要相互配合,有利于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另一方面,小组讨论中,在四人或两人的交流中,学生的内部思维通过语言表达了出来,更有利于体现学生的参与。
最后,在交流汇报阶段,要能与人交流,取长补短。
学生探究中获得的成果要进行交流,除了小组之间内部交流以外,还有小组之间的交流。
让学生通过自己所擅长的表达方式,把自己通过探究所获得的新知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交换意见。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鼓励学生用口头、书面、事实证据等方式去说服其他人及反驳他人。
使学生体会到“一个苹果换一个苹果,得到的是一个苹果;一种思想换另一种思想,得到了两种思想。
”只有当学生了解到交流的价值,能够尝试着去交流,并且在交流中得到了鼓励和承认,获得了成
功与自信,才会形成乐于交流的沟通意愿,才有利于形成开放、开朗的良好个性品质。
3、利用校外考察进行德育渗透
科学课程中有一些如:水域的空气的污染情况,家乡的岩石,土壤等内容,需要学生校外进行考察研究,作为教师要结合这些内容对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德育方面的渗透。
例如:在教学《水域的污染和保护》,我带领学生到家乡的白沙河,进行实地考察,一幕幕事实,让学生认识到是人为因素使环境遭到破坏,让美丽的水库失去了往日清彻、明净。
我让学生写出考察报告和心得体会,使他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办了一期专栏,“从我做起,不乱扔垃圾”,并且举办了一次以“水、水、水”为主题的考察汇报活动,通过实际的考察案例,让学生对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比在课堂上一些枯燥乏味的说教要有力得多。
二、以身作则,侧面引导
作为科学教师要认真领会《标准》精神,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活动之中。
要学生实事求是、质疑探究、说话要有依据,教师自己要起表率作用,不要轻易把答案、结论等告诉学生。
例如,在研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学生提出猜测:可能与摆锤的轻重有关、可能与摆线的长短有关、可能与摆动的角度大小有关、也可能与摆动时的力量有关。
进行实验验证时,由于受到实验条件、器材、学生对无关因素的控制等原因,学生
实验的结果往往与科学的结论不相同,这时老师不要直接说“你们的结论不正确,正确的是……”而应该带领学生分析实验中可能存在的干扰因素,让学生再次实验有效的控制这些干扰因素,引导学生得到比较科学的结论。
同时在实际的教学中对学生可能存在的贪图省力、不肯动手、粗枝大叶、抄袭数据等不良现象,要耐心细致地进行批评纠正。
在科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还有很大的操作空间,只要我们不懈努力、认真探索,科学课将不但是传播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的主战场,也将成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它必将能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做出更大的贡献。
德育在科学学科中的渗透
青岛市城阳长城路小学
栾素珍
二〇一六年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