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拙政园分析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拙政园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拙政园拙政园是中国著名的园林之一,始建于明代,建于苏州市虎丘区,其园林建筑与景观极具特色,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经典之一。
本文将从园林文化、景观设计、园林结构、文化意义等方面对拙政园进行分析。
一、园林文化苏州园林建筑具有浓厚的园林文化氛围,它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之一。
苏州园林利用自然山水,取得天人和谐之美,有“人工为自然,天地合一”的园林理念,将自己打造成了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
拙政园创新了园林文化,既积极吸收华夏文化,又吸收异域文化,形成了“灵心所见”的园林特色。
二、景观设计拙政园的场景设计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征,其时空布局设计合理,空间利用充分有效。
整个园林包括了池塘、山水、假山、建筑、花岗石等元素的结构,以及清静、雅致的格调,构建起一派风雅之气。
拙政园园内的景观很有特色,花岗石路上雕刻着名人手迹,墙上也刻有许多文化名人墨迹,这样将追溯文化和历史的气氛完美地融入其中。
古典式建构、精美细致的雕花门、弧形山墙等,体现了中国古典建筑风格。
值得一提的是,拙政园还采用了互见互联的手法,形成连续流通的空间,在自然中自然寻址,仿佛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
三、园林结构拙政园的景观布局以水为中心,园林结构构建了自然美与文化美的结合。
整个园林以池塘为骨架,把人工山水、花草、石块等构成元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园内石牌坊、假山、亭阁、廊榭、楼阁等建筑也各具特色。
所有的建筑物都以重重叠叠的园区进行着自然的分隔,中间留出溪流或池塘等自然景观,形成自然的隔断与联系,方便游人欣赏风景。
拙政园的色彩构成也非常注重设计,园内花坛花事更是极具灵光,令游人呼之欲出。
这一点,充分体现了古典中国园林追求自然的审美意趣。
四、文化意义拙政园的文化意义不仅在于其提供的观赏价值,更体现在其所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及思想。
拙政园融合了古典建筑、艺术和文化,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和民族气质,同时也传递了社会重视诗词书画和文化艺术的价值观。
拙政园赏析800字
拙政园赏析800字拙政园,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园林以其精美的园林艺术、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历史背景而闻名于世。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对拙政园进行赏析。
一、园林布局拙政园的园林布局充分展现了我国传统园林的特色。
整个园林以水为主,水面占据了园中大部分的面积,同时辅以假山、花木、亭台等元素,形成了错落有致、曲折深远的格局。
在建筑方面,园中散布着各式各样的建筑,如长廊、楼阁、亭台等,它们与自然景观完美融合,营造出一种“山水画”般的意境。
二、文化内涵拙政园不仅是一座美丽的园林,更是一座文化的宝库。
园中的许多景点都寄托了古代文人的情感和理想。
比如,“芙蓉榭”寓意“清风徐来,芙蓉盛开”,象征着高洁自重;“海棠春坞”则象征着“海棠依旧”的忠贞情感。
这些景点以其别具一格的文化内涵,传递着深厚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
三、历史背景拙政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时期。
当时的御史王献臣因官场失意,返乡后便开始修建这座园林。
随着历史的变迁,拙政园几经易主,直到清朝乾隆年间,才由沈德潜等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缮。
这次修缮奠定了拙政园的基本格局,并使其成为我国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
在拙政园的赏析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于自然与和谐的追求,以及对于高雅文化的崇尚。
同时,也可以看到我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精髓和独特之处。
这些都将对我们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艺术价值拙政园作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其艺术价值不言而喻。
园中的每一个景点都凝聚了古代艺术家们的心血与智慧。
无论是假山、花木、亭台的布局设计,还是长廊、楼阁、亭台的建筑造型,都展现出了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同时,园中的砖雕、木雕、石雕等装饰也极具艺术价值,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五、总结通过对拙政园的赏析,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我国传统园林的魅力与独特之处。
这座园林以其精美的园林艺术、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历史背景,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拙政园赏析报告
拙政园赏析报告第一篇:拙政园赏析报告拙政园赏析报告苏州拙政园是私家园林理水艺术极其成功的典范,是苏州园林中最大、最著名的一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拙政园位于目前苏州市娄门市内东北街,从建成至今一直是以水景为主的园林。
此园另一大特点,就是院内屋宇稀疏,空间明朗,层次分明,富有自然意趣。
清初,这座私园为吴三桂的女婿王永宁所得,他对此园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修建。
但并未破坏它最富特色之处。
中部是全园的主体,占地18亩多,水面就占1/3。
布局以水池为中心,四面因势错落建有堂、亭、轩、阁等。
池有水湾伸而出,上架小飞虹;池内堆砌假山小岛,岛上竹林茂密,岸边芦苇丛生,颇有野趣。
假山小岛以曲形桥相连,优美灵动、飘逸潇洒。
此后拙政园又经几多兴废,目前所见的建筑与格局成形于清代后期。
1.拙政园的构成东园的水面如烟斗形,岸形比较平直,构园者在斗部水面建筑“n”形中心岛,岛上堆筑假山,山巅建造放眼亭,岛在东、南、西建造石板桥与对岸进行沟通。
经此处理,就打破了睡眠的平板,创造了曲折层次的景观。
中园是拙政园的主体部分,亦即全园的精华所在。
面积1.2公顷,水面约占0.5公顷,整个布局,以池水为中心。
全池筑成不规则的“工”字形,北端一横特别粗大,故在水面中心构成两个西大、东小的桃形小岛,岛上各堆筑假山,东岛假山山巅建有待霜亭,西岛假山山巅建有雪香云蔚亭,东岛用独桥与对岸梧竹幽梧亭沟通。
东岛东部用“人”字形堤,曲曲折折,与东岸、南岸沟通,将水面进行在分割。
而在“人”自行的两撇交接点,筑有和风四面听。
可以四面观赏水景、山景。
在西北端水面筑有见山楼,并用曲折石桥与北岸沟通,又将西北端水面分割。
在“工”字形的竖直水面上又建有小飞虹廊桥、小沧浪、松风亭等建筑进行分割。
整个水面经此多重分割,形成了大小不一、方位不一、形状不一的水面共八个。
不同形体的建筑物,均傍水而建,其建筑造型力求轻盈活泼。
八个水面就是八个单元的观景区,既独立,又相连,打破了单独的气氛,衬托了深远,使人感到水中有水,景中有景,景随步移,处处皆景。
苏州拙政园意境构成手法分析解读
苏州拙政园意境构成手法分析解读【摘要】苏州拙政园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园林,其意境构成手法巧妙、独具特色。
整体布局采用了“曲径通幽、回环婉转”的手法,建筑风格融合了南北风格,园林景观以水为主题,充分展现了水乡氛围。
意境营造巧妙地利用了自然山水和建筑之美,营造出一种虚实结合的景致。
而园内的文化内涵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流露出古典雅致之美。
苏州拙政园的意境深远,体现了中华园林的独特魅力,其构成手法精湛,展现了古代园林艺术的精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苏州拙政园、意境、构成手法、分析、解读、整体布局、建筑风格、园林景观、意境营造、文化内涵、深远、巧妙、独具特色1. 引言1.1 苏州拙政园意境构成手法分析解读苏州拙政园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杰作之一,其意境构成手法堪称经典。
通过分析拙政园的整体布局、建筑风格、园林景观、意境营造和文化内涵,可以看出其独特的魅力所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苏州拙政园的意境构成手法进行详细的解读,探讨其深远的意境、巧妙的手法以及独具特色的品质。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拙政园的精髓,感受其独特的美学价值,以及对传统园林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苏州拙政园的意境构成手法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赏析,希望通过本文的解读,读者可以对这座古典园林的魅力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体会。
2. 正文2.1 整体布局苏州拙政园是一座经典的园林建筑,其整体布局精致而独特。
园内主要由水池、廊亭、假山、小桥等组成,整体呈现出精巧的对称布局。
园林中心是一座精美的亭台,四周环绕着水池,水面倒映出亭台的倩影,增添了一份宁静和雅致。
园内的小桥曲径蜿蜒,将园中各处景致串联起来,使游客仿佛穿越在一幅幅画卷之中。
假山被巧妙地布置在园内各处,既增添了景观的层次感,又为园林增添了一份自然的气息。
整体布局既注重对称,又注重错落有致,使游客在游览园林时能够感受到一种舒适和谐的视觉享受。
整体布局的精致和巧妙,体现了园林建筑师对空间的精准把握和美学追求,为苏州拙政园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韵味。
拙政园赏析
拙政园赏析拙政园赏析1、园林由来社会背景拙政园最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元朝时为大弘寺。
明正德四年(1509),明代弘治进士、明嘉靖年间御史王献臣仕途失意归隐苏州后将其买下,聘著名画家、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参与设计蓝图,历时16年建成,取名“拙政”是因晋朝《闲居赋》的一段话:“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
有朴实之人在自家花园为政的巧意。
拙政园建成不久,王献臣去世,他的儿子在一夜豪赌中,把整个园子输给徐氏。
此后拙政园屡换园主,曾一分为三,园名各异,或为私园,或为官府,或散为民居。
2、历史地位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
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其布局设计、建筑造型、书画雕塑、花木园艺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被誉为“天下园林之母”。
3、布局规划拙政园位于苏州城东北隅(东北街178号),占地78亩。
全园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
花园分为东、中、西三部分。
园南为住宅区,体现典型江南地区传统民居多进的格局。
园南还建有苏州园林博物馆,是一座园林专题博物馆。
4、主要景观东部明快开朗,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
主要景点有:兰雪堂、缀云峰、芙蓉榭、天泉亭、秫香馆等。
中部为拙政园精华所在,池水面积占1/3,以水为主,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
主要景点有:远香堂、香洲、荷风四面亭、见山楼、小飞虹、枇杷园等。
西部主体建筑为靠近住宅一侧的卅六鸳鸯馆,水池呈曲尺形,其特点为台馆分峙、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别有情趣,装饰华丽精美。
主要景点有:卅六鸳鸯馆、倒影楼、与谁同坐轩、水廊等。
5、艺术特色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士人主要是通过追求自然的生活才对自然的美有所会心的。
园林是作为自然的生活的场所环境, 才被要求自然的风格。
拙政园景区详细分析
4园林景观;花木为胜; 拙政园向以林木绝胜著称。
明亮,满园秀色,令人心爽。
烈日酷暑,此地却荷风阵阵,
举目清凉。香洲船头上悬有文
北
徵明写的题额,后人还专门为 之题跋。
东
西
香洲
南
香洲顶层平面
小飞虹
小飞虹作为架空的廊桥;既有 分割空间的作用,又可使两侧空间 相互渗透,从而加强了空间的层次 感; 半通半隔,意境悠远。
自松风亭透过小飞虹看香洲;前者为近景,后者为远景; 自香洲透过小飞虹看松风亭;原来作为近景的松风亭则变为远景;
3庭院错落;曲折变化; 中部的建筑密度达到了16 3%。
其次是建筑趋向群体组合,庭院空间 变幻曲折。由小飞虹 得真亭、志清意 远、小沧浪、听松风处等轩亭廊桥依 水围合而成,独具特色。水庭之东还 有一组庭园,即枇杷园,由海棠春坞、 听雨轩、嘉实亭三组院落组合而成, 主要建筑为玲珑馆。在园林山水和住 宅之间,穿插了这两组庭院,较好地 解决了住宅与园林之间的过渡。同时, 对山水景观而言,由于这些大小不等 的院落空间的对比衬托,主体空间显 得更加疏朗、开阔。
海棠春坞平面图
连廊与墙 体形成小院; 延廊看过去直 到小院底部, 是空间产生一 种延伸感;
梧竹幽居
框景1
梧竹幽居亭四面均为园洞 门;透过门洞可以看到拙政园中 部园景,空间层次极富变化;
框景2
框景3
在别有洞天远望梧竹幽居
苏州拙政园景点介绍
苏州拙政园景点介绍一、概括拙政园是苏州存在的最大的古典园林,占地78亩(约合52公项)全园分东、中、西三部分,另有住宅部分现为园林博物馆展厅。
《园治》就指出其相地合宜,构园合理。
拙政园选址在苏州城东北隅,尽管姑苏城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是最适合园林兴建的城市,但选址仍算是作相地中“城市地”“稍加浚洽,环以树木”,将市井之地气围挡,将自然之气疏通,原本不适合造园的城市地便成了现方便又幽静的城市山林地”。
再配以城的粉墙黛瓦虽没有远山之悬,但也有人文之趣拙政园的性格便如达城中山林之地了,以山水景观为主自然景观与建筑景观相结合。
东园:东园以水景为主,有着宽阔的水面和精心设计的石桥、廊亭等建筑。
在东园的中央,有一座名为"太湖石"的巨大假山,给整个园林增添了一份壮丽和独特的景观。
中园:中园是拙政园的核心区域,也是整个园林的主要景点所在。
远香堂是中园中心也是全园中心,中园以山水景观为主,有着错落有致的假山、曲径通幽的小径和清澈的湖泊。
在中园的中心,有一座名为"石舫"的亭台,它是拙政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
西园:西园是拙政园的尾声区域,也是整个园林的结束部分。
西园以山水相映的景观为主,有着宽阔的湖泊和错落有致的假山。
在西园的中央,有一座名为"蓬莱三岛"的亭台,它是后园的主要景点之一。
二、历史文化1.建造背景拙政园修建于明代,御史王献臣弃官归隐(城市)后买地修建。
园林分为东园、中院、西园,曾邀请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征明参与设计蓝图,前后修建16年。
2.历史沿革拙政园在几百年中多次易主,曾经有过三十多个园主,然而曾经住过拙政园的人几乎都没有什么好下场所以便传出了拙政园克主人的说法。
明代正德四年(1509),官场失意(东厂)还乡的朝廷御史王献臣建造此园,取晋代潘岳《闲居赋》中"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是亦拙者之为政也"之意,名"拙政园"。
拙政园缺点分析报告
拙政园缺点分析报告一、引言拙政园是中国苏州的一座古典园林,被誉为中国园林艺术的巅峰之作。
它以其精巧的设计和独特的景观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
然而,就像任何事物一样,拙政园也存在一些缺点。
本报告将对拙政园的一些缺点进行分析,以期为后续改进和提升工作提供参考。
二、拙政园存在的缺点1. 过于拥挤拙政园每天吸引大量游客,尤其在节假日和旅游旺季。
然而,由于园区较小,游客数量过多,导致整个园区常常人满为患,给游客的游览体验带来一定的不便。
某些热门景点周围更是人山人海,游客们往往需要排队很长时间才能亲身体验。
2. 缺乏导览设施拙政园的布局错综复杂,内部景点众多,游客往往容易迷失方向。
然而,拙政园却缺乏明确的导览设施,包括缺乏清晰的指示牌和相关地图等。
这使得游客在园内游览时,常常需要询问工作人员或其他游客的帮助,增加了游览的困难度。
3. 清洁状况有待改善虽然拙政园的景致优美,但是园区内的卫生状况却有待改善。
游客随地乱扔垃圾和吃零食的现象比较普遍,尽管园内有清洁人员进行定期清扫,但仍然难以避免一些角落和景点周围的脏乱现象。
4. 缺乏多样化的娱乐设施随着人们旅游观光需求的提高,游客对于单一的观赏景点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需求。
然而,拙政园目前缺乏多样化的娱乐设施,比如游乐设施、文化表演等,这对于游客的停留时间和体验感受有一定的影响。
5. 食品和饮料供应有限在拙政园内,游客们经常会感到饥渴和饿肚子,然而园区内的食品和饮料供应却有限。
目前,园内仅设有少数几个小吃摊位和茶座,无法满足所有游客的需求,游客们往往需要外出寻找其他餐饮场所。
三、改善方案1. 控制游客数量为解决拙政园过于拥挤的问题,可以考虑限制每天的游客数量,并通过预约、门票分配等方式来控制游客流量。
此外,可以在旅游旺季增加工作人员,加强管理和维护园区秩序。
2. 增加导览设施为了方便游客游览拙政园,可以增加明确的导览设施,包括设置指示牌、地图、标识等。
这样,游客可以更方便地了解园区内的景点分布和导览路线,提升游览的效率和体验感受。
苏州拙政园主要建筑的介绍
苏州拙政园主要建筑的介绍
拙政园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也是苏州园林的代表作,位于
苏州市东北街204号。
全园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亭台楼阁别
具风格。
园内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并多以竹子和山石为景。
全园分为东、中、西三部分。
东部建筑以山水为主,兼有庭
园建筑;中部建筑多为硬山造形,间以回廊,有部分厅堂与亭、台、楼、阁相连;西部建筑为小式山水庭院,多临水而建,疏朗
开阔。
园内的主要建筑集中在西部地带,有几座重檐方亭。
亭子
的周围有廊相连,亭子后面又有几个独立的小庭院。
此外还有一
座水月轩,它位于中部水池的西南角,是一座小池边建筑。
东部是以山水为主的建筑物集中地。
其中以“山水”为主题
的主要建筑有:假山园、春景、夏景、秋景和冬景。
这些主要建
筑物之间又相互联系着。
其中“拙政园”这一组建筑物以水为主,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巧妙地融为一体,因而又称“水园”;“留园”是苏州古典园林中最大的一组山水庭园。
—— 1 —1 —。
拙政园元素设计分析报告
拙政园元素设计分析报告一、引言拙政园是中国苏州城内一处古代私家园林,也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代表作之一。
其设计风格独特,充满了江南水乡的特色和文化内涵。
本报告将对拙政园的元素设计进行分析,探讨其在园林设计中的意义和价值。
二、建筑设计元素1. 建筑布局拙政园的建筑布局严格按照传统园林的规划原则进行设计,以中轴线为主,左右对称。
整个园林由前、中、后三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有特定的功能和景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空间序列。
这种布局方式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追求和谐、均衡的思想。
2. 园林建筑拙政园内的建筑大多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风格,以木材、砖石等材料为主要构造,屋顶采用重檐翘角的形式,具有独特的韵味。
建筑的装饰十分精美,常见的有雕花、彩绘等传统工艺,体现了江南文化的精髓和审美观念。
3. 园林景观拙政园的景观包括湖泊、山石、花木等多种元素。
湖泊是整个园林的核心,以“配水主”和“配景”为原则,与周围的建筑、山石相互辉映,形成了独特的水景画面。
山石被运用得恰到好处,既增添了园林的山水韵味,又起到了景障的作用。
花木点缀其中,为整个园景增添了生机和色彩。
三、艺术设计元素1. 象征意义拙政园中的建筑、山石和景观多有象征意义,寓意深远。
建筑和山石往往以龙凤、莲花、云纹等图案进行装饰,寓意着繁荣、吉祥和美好的愿望。
其中,龙凤象征着君主和贵族的权力和尊贵,莲花象征着纯洁、高雅和美好,云纹则寓意着祥瑞。
这些象征意义的运用,使整个园林充满了文化和精神内涵。
2. 艺术造型拙政园中的建筑、山石和景观都经过精心的造型设计,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建筑的屋顶造型多变,有的如拱桥,有的如宝塔,富有变化和动感。
山石则呈现出各种形状和姿态,有的高耸入云,有的曲折蜿蜒,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想像空间。
景观的设计巧妙地将山水、建筑和植物融为一体,形成了美的画面和意境。
3. 园林细节拙政园中的细节设计非常精致,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注重细节和精神内涵的传统。
例如,建筑的雕花和画栋梁上的彩绘都非常精美,展示了绘画和雕刻艺术的高超技巧。
(完整版)苏州拙政园分析
苏州拙政园分析中国古典园林博大精深,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与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苏州园林是我国园林建筑中的一朵奇葩,它的园林数量众多、布局别具匠心、建筑巧夺天工、景致变化多端。
而苏州拙政园又是苏州各个园林之中的经典之作.拙政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始建于公元15世纪初的明代,占地面积52000平方米,全园分东、中、西三部分,东部山地相间,开阔疏朗,天然野趣。
中部山光水影,花繁树茂,厅楼榭,曲径通幽,是全园的精华所在。
西部水浪起伏庭院错落,水波倒影,清幽恬静。
在这里主要对中园和西园作主要分析.对于拙政园,可以从空间的对比,仰视与俯视,渗透与层次,堆山理水等多个造园设计原则来分析,因为拙政园符合了私家园林的众多造园手法。
拙政园中的每一个建筑如果经过仔细推敲,其实做得都非常有意思。
下面就对拙政园的建筑和景观依依做一个分析。
私家园林多位于市井之中,所以相对的园林面积不会太大。
而在这种小的空间中展示各种空间,就必须采用对比的手法,其实从整个造园手段上来分析,又无处不用到了对比的手法。
欲扬先抑就是其中一种。
从平面图上看,可以发现,拙政园的入口位于中园的南面.入口做的很低调,通过一个狭小的走廊之后,暂时在空间上放一放,出现一个相对较缓的空间进入腰门.利用腰门前的小庭院空间种植黄杨,门左右分别植桂和竹,营造园林幽静恬远的氛围。
园门虽与外界直接相通,但处理的小巧,朴素,淡雅.进入腰门后,映入眼帘的是用土石垒成的山,在山上大面积种植乔木,花草而形成一个天然屏风来挡住园中的主体建筑——远香堂。
当从游廊绕过土山后,空间就豁然开朗起来,园中大片大片的湖景,筑景顿时袭来,使人从空间上获得愉悦感。
在此用土山代替了常用的影壁,务使人不能一览无余地看到全园的景色。
从入口的处理上不难发现,拙政园的入口采用的也是园林中常用的手法,欲扬先抑——从而在极有限的空间来营造极佳果。
(拙政园入口平面)远香堂不但是中园的主体建筑,而且是整个拙政园的主体建筑,其中中部的诸多建筑都是围绕着远香堂来为中心来展开的。
关于拙政园的建筑赏析
拙政园建筑赏析
拙政园,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它是中国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集山水、建筑、雕刻、园艺于一体,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
以下是拙政园的建筑赏析。
一、建筑风格
拙政园的建筑风格体现了典型的江南园林的特点,淡雅、自然、精致。
园内建筑以白墙、灰瓦、栗柱为主要特色,与周围的山水环境融为一体,给人以宁静、和谐的感觉。
同时,园内的建筑风格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如儒家思想的“天人合一”、道家思想的“无为而治”等。
二、建筑布局
拙政园的建筑布局严谨,层次分明。
园内建筑以水为主体,以山石、花木为辅,形成了“山水相映、楼台倒影”的景象。
园内的建筑布局注重空间的变化和景色的层次感,通过借景、隔景、透景等手法,创造出一种幽深、雅致的氛围。
三、建筑细节
拙政园的建筑细节处理得非常精致,充满了艺术感。
园内的门窗、檐口、梁架等部位都有精美的雕刻和绘画装饰,展现了中国传统工艺的精湛技艺。
此外,园内的石雕、砖雕等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四、植物配置
拙政园的植物配置也是其特色之一。
园内植物种类繁多,四季常绿,花木繁茂。
通过合理的配置,形成了“春花烂漫、夏荫浓郁、秋色斑斓、冬景苍翠”的四季景色。
同时,园内的植物配置也与建筑相得益彰,共同营造出一种幽静、雅致的氛围。
总的来说,拙政园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严谨的建筑布局、精致的建筑细节和优美的植物配置,展现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魅力。
它不仅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珍贵遗产。
艺术概论苏州拙政园与谁同坐赏析
艺术概论苏州拙政园与谁同坐赏析一、拙政园的初印象拙政园啊,那可是苏州园林里的大明星。
一进去就感觉像是走进了一幅画里。
亭台楼阁、假山池沼、花草树木,布局得那叫一个巧妙。
这里的每一处景色都像是精心雕琢出来的艺术品,让人看了就忍不住想多停留一会儿。
二、“与谁同坐”的独特之处1. 名字的妙处“与谁同坐”这个名字就特别有韵味。
听起来就有一种淡淡的孤独感和想要寻觅知音的感觉。
就好像是在问,这么美的景色,我能和谁一起分享呢?这种感觉很微妙,让人心里痒痒的。
2. 景观设计从景观设计上看,“与谁同坐”这个小角落是有它独特的魅力的。
它的周围可能是一些绿树成荫的植物,还有潺潺的流水声相伴。
那个小亭子的造型也是古色古香的,坐在里面往外看,视线的延伸感非常好。
也许能看到远处的山峦(如果能看到的话),或者是园内其他错落有致的建筑。
就感觉自己像是一个古代的文人雅士,在这里享受着片刻的宁静。
3. 文化内涵在文化内涵方面,这代表了中国古代文人的一种情怀。
古代的文人很多时候都有一种孤独的心境,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境界,但是能理解的人却不多。
“与谁同坐”就像是他们内心的一种呼喊。
同时,这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交文化,大家都渴望有知己相伴,一起欣赏美景,一起谈诗论文。
三、个人的感受每次我到拙政园,走到“与谁同坐”这里,就会让自己的脚步慢下来。
我会想象自己如果是古代的人,会希望和什么样的人坐在这里。
是那个才华横溢的好友,还是自己心仪的姑娘呢?这种感觉就像是穿越了时空,和古人来了一场心灵的对话。
而且不同的季节,这里的感觉也不一样。
春天的时候,周围的花花草草都开始冒芽、开花,充满了生机;夏天的时候,绿树成荫,坐在里面特别凉爽,还能听到蝉鸣;秋天的时候,落叶飘飘,有一种凄美;冬天的时候,虽然有点冷清,但是也有一种别样的宁静。
概括性来讲,拙政园的“与谁同坐”不仅仅是一个景观,更是一种能触动人心的文化符号。
苏州拙政园意境构成手法分析解读
苏州拙政园意境构成手法分析解读苏州拙政园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杰作之一,它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构成手法而闻名于世。
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拙政园融合了儒家、道家和佛家的哲学思想,通过精心布局的景观和建筑,展现出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理解和追求。
本文将从意境和构成手法两个方面对苏州拙政园进行分析解读,揭示其独特之处。
一、意境分析拙政园以“假山假水真情趣”而著称,它的意境构成主要包括山水意境、花草意境、建筑意境和石头意境等。
首先是山水意境,拙政园采用了“远山近水”的布局手法,使得整个园林显得宏大而深远。
水池与假山相映成趣,远处的山峦与近处的水面相辉映,使人置身仿佛置身于一幅立体的山水画中。
其次是花草意境,拙政园内种植了各种花草,不论春夏秋冬,都能有不同的花香和景色,给人以不同的感受。
第三是建筑意境,园内的建筑以假山、假水为主题,通过精雕细琢,凸显出园林建筑的独特魅力。
最后是石头意境,园中的一些石头构成了独特的石景,或是山峦起伏,或是奇石嶙峋,给人以无穷的遐想。
拙政园的意境构成不仅仅是一种园林布局,更是一种对自然和生活的理解和追求。
它以山水为背景,以花草为点缀,以建筑和石头为点睛,展现了中国古代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追求,更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浪漫情怀和超然境界。
二、构成手法分析苏州拙政园在意境构成上采用了多种手法,最为显著的是“远近结合”的手法。
这种手法不仅体现在景观的布局上,更贯穿于园内的每一个角落。
在建筑上,采用了回廊、曲桥和透窗等手法,使得整个园林既有开阔和深远之感,又有幽深和曲折之美。
在绿植上,采用了错落有致的布局,使得整个园林无论从近处还是从远处看,都有层次分明、景致各异。
在石景上,采用了悬空崖、断崖、飞瀑等手法,使得整个园林充满了变化和惊喜。
在水景上,采用了晶莹剔透的湖水与蜿蜒曲折的小溪交相呼应,使得整个园林生机勃勃、生气盎然。
苏州拙政园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构成手法闻名于世,不仅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典范之一,更是一座诗意深长的人文景观。
苏州拙政园意境构成手法分析解读
苏州拙政园意境构成手法分析解读1. 引言1.1 引言苏州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内城西北隅,是一座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
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原名澹园,后由清代官员办公整修,更名为拙政园。
拙政园以其精致的园林布局、独特的岩石构造和精美的建筑艺术而闻名于世。
拙政园的建筑和园林设计均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观念,展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拙政园中,人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恬静、淡泊、秀丽的意境,被誉为“吴中第一园”。
本文将从苏州拙政园的建立背景、历史沿革、意境构成手法分析、意境表现手法和意境传达方式等方面进行解读,希望通过具体的分析和解读,能够更好地体会到苏州拙政园所展现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
2. 正文2.1 苏州拙政园的建立背景苏州拙政园的建立背景可以追溯到明代,当时此地原为贾宅,后来改建为园林,是一位文人贾樟所建。
贾樟是明朝末年的大臣,他在政治上多次被贬谪,因此将大部分时间花在了园林建设之上。
据传,贾樟在建造拙政园时,不拘一格地将各种建筑、园林要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拙政园的建立背景也受到了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明朝末年社会动荡,人们对于传统文化和园林艺术的追求也达到了一个高峰。
拙政园的建立背景不仅包括了贾樟的个人情感和政治遭遇,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和人们对园林的热爱。
拙政园的建立背景不仅仅是一个园林的建立,更是文化、历史和人文的结合体现。
2.2 苏州拙政园的历史沿革苏州拙政园的历史沿革可追溯到明代,当时这片土地是一处前朱雀山的余脉。
后经过几代人的改建、扩建,在清代康熙年间最终形成为今天的规模。
最初建园者是清康熙年间苏州知府周晋曾,他在位时将这片园林改建为私家园林,并取名为“寄畅园”。
此后,园林先后易主,历经变迁,直到乾隆年间由全国着名的诗人、书法家、画家等文化名流景云先生购得,进行了重修扩建,并将园林改名为“拙政园”。
景云先生在园林中增添了许多文化艺术元素,使得拙政园成为了一座集园林艺术、诗词书画等文化于一体的园林景观。
拙政园赏析总结
拙政园赏析总结引言拙政园,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代表之一。
它被誉为“苏州园林之冠”,也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拙政园以其卓越的园林设计和精美的景观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对拙政园的历史背景、设计特点以及其所传达的文化内涵进行总结和赏析。
一、历史背景拙政园建于明代乾隆年间,由当时的苏州河道总督袁枚所建。
袁枚是一位文学家、诗人和官员,他以学术著述和政治成就闻名于世。
拙政园得名自袁枚的书法作品《拙政园记》。
建造拙政园的初衷是为了表达袁枚对官场生涯的烦躁和对人生的思考。
拙政园的设计纳入了袁枚的政治理念和生活哲学。
二、设计特点1.融合南北园林风格拙政园巧妙地融合了江南水乡和北方园林的元素。
园林内有水池、大堤、假山、廊庑、花厅等景观元素,既展现了南方园林的柔和和韵味,又体现了北方园林的庄重和雄浑。
2.以山水为主题拙政园以景观居主要地位,以人工山水景观为主题。
园中的池塘、假山、石桥等元素都精心布置,呈现出山水画般的美景。
通过运用不同的水景、山石和植物来创造出变幻的景观,使人们在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
3.空间布局合理拙政园的空间布局精心考虑了视线和空间的流动性。
整个园林布置紧凑,形成了一个环环相扣的空间结构,使参观者能够沿着景观的路线流畅地游览整个园林。
同时,不同景观之间也有巧妙的过渡,使得整个园林具有统一的主题和风格。
4.注重意蕴和隐喻拙政园在设计中注重意蕴和隐喻,通过景观元素的安排和组合来表达特定的意境和文化内涵。
例如,用小桥和流水来象征人生的纷繁和变幻,用假山和花木来表达人生的起伏和荣辱。
这些设计都寓意着袁枚对政治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三、文化内涵1.心境与政治拙政园既是袁枚的心灵寄托,也是他对政治理想的反思和追求。
园林中的景观和环境都表达了袁枚对官场生涯的多愁善感和对现实的审慎态度。
2.自然与人生拙政园运用山水和植物来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园中山水之美和植物的精心安排,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向人们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生命力。
拙政园建筑介绍
拙政园建筑介绍拙政园,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拙政园的建筑介绍,主要包含园林布局、建筑特色、园林景点、文化内涵、历史沿革、艺术价值、旅游信息和总结评价等方面。
一、园林布局拙政园的园林布局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园林的精髓,利用山水、建筑、植物等元素,营造出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空间。
园中的建筑和景点众多,布局错落有致,既有江南水乡的特色,又有独特的园林风格。
二、建筑特色拙政园的建筑特色以明清时期为主,融合了江南地区的传统建筑风格。
园中的建筑多以木材和石材为主,结构简洁明快,造型别致。
建筑细节之处,雕刻精美,寓意深远,充分展现了江南传统建筑的魅力。
三、园林景点拙政园的园林景点众多,其中最著名的有以下几个:1.芙蓉榭:榭名取自“芙蓉出水”的意象,是拙政园中部的一处景点。
2.天泉亭:是一座临水而建的小亭,是园中观赏湖光山色的好地方。
3.海棠春坞:是一处以海棠为主题的小园,展现了拙政园在植物造景上的巧妙手法。
4.留听阁:取自“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诗句,是园中赏荷的最佳地点。
四、文化内涵拙政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园中的景点、建筑和植物等元素都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同时,拙政园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审美情趣。
五、历史沿革拙政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中期,当时为御史王献臣的私家花园。
后几经易主,在清朝乾隆年间被宋献城重修并改名为拙政园。
历经数百年变迁,园中建筑和景观也有所改变和增补。
现如今的拙政园经过精心修复和维护,尽力还原了历史风貌。
六、艺术价值拙政园的艺术价值极高,被广泛认为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典范之一。
园中的建筑、山水、植物等元素都被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同时,拙政园还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追求和哲学思想,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七、旅游信息拙政园位于苏州市姑苏区东北街178号,可乘坐公交、地铁等交通工具到达。
苏州园林拙政园的介绍和特点
苏州园林拙政园的介绍和特点哎,说起苏州啊,那可真是个如诗如画的地方,尤其是那拙政园,简直就是园林艺术里的一颗璀璨明珠,让人去了就不想走。
今天,咱们就一块儿来聊聊这拙政园,看看它到底有啥魅力,能迷倒那么多游客。
一踏入拙政园,嘿,那感觉就像是穿越了时空,回到了古代文人的世界里。
首先啊,你得知道,这拙政园可不简单,它建于明朝正德年间,到现在已经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那时候,官场失意的御史王献臣,一拍大腿,决定回老家苏州建个园子,过过闲云野鹤的日子。
这一建,就建出了个名满天下的拙政园。
咱们先说说它的布局吧。
拙政园啊,被巧妙地分成了东、中、西三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景。
东边那块儿,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一派自然野趣,走在里面,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
中间那块儿,可是园子的精华所在,池水占了三分之一,碧波荡漾,跟那些错落有致的亭台楼阁一映成趣,简直就是一幅活生生的山水画。
西边呢,水池曲尺形,台馆分峙,回廊起伏,水波倒影,美得让人心醉。
再来说说园子里的建筑吧。
那可真是一个比一个精致,一个比一个有意境。
远香堂,听这名字就让人浮想联翩,夏日里荷花盛开,满园清香,坐在这儿品茶赏荷,那叫一个惬意。
还有见山楼,站在这儿往远处看,虽然不能真的看到山,但那份意境,那份心境,就像是站在了高山之巅,胸怀都开阔了不少。
天泉亭也是一绝,亭内有口古井,水质甘甜,终年不涸,据说还是元代大宏寺的遗物呢。
除了这些大建筑啊,园子里的小景也是别有情趣。
比如那小飞虹,一座小巧的廊桥,朱红色的桥栏倒映在水中,就像是真的飞虹落人间。
还有涵青亭,那造型就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给原本单调的墙体增添了无限的动感。
拙政园啊,还是个四季皆宜的好地方。
春天来了,百花争艳,满园春色关不住;夏天到了,荷叶田田,清风徐来,荷香四溢;秋天嘛,枫叶红了,层林尽染,美不胜收;冬天呢,雪花飘落,银装素裹,又是一番别样的景致。
总的来说啊,拙政园就是一座活生生的历史长卷,一幅流动的江南诗意图。
苏州拙政园意境构成手法分析解读
苏州拙政园意境构成手法分析解读苏州拙政园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典范之一,被誉为“江南园林之精华”。
其建筑和景观精致细腻,以曲径通幽、假山迭石、水池倒影等手法构成了独特的意境,让人仿佛置身于画中仙境。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苏州拙政园的意境构成手法进行分析解读,希望能够带领读者深入了解这座园林的独特魅力。
一、曲径通幽的造景手法在苏州拙政园中,曲径通幽是一种常见的造景手法。
曲径通幽即是指在园林中设置曲折蜿蜒的小径,让游客在游览时感到“通幽”、“深远”,产生一种“山水邈然”的感觉。
这种手法利用曲线的变化,营造出一种虚实结合、变化无穷的景致,让人在游园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拙政园的西北部分,有一处名为“都市泉“的景点。
在这里,曲径蜿蜒,环境清幽,小径两侧绿树成荫,时而遮挡住阳光,时而让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游人在其中行走,仿佛是一场穿越山水画卷的体验,让人心旷神怡。
二、假山迭石的景观构成苏州拙政园的另一个特色就是假山迭石的景观构成。
假山在园林中既是一种园林景观,又是一种艺术造景。
在苏州拙政园中,假山迭石的设置非常巧妙,利用山石的形态、纹理和色彩来营造出山水风景的意境。
在拙政园中,最具代表性的假山景观是“知足轩”前的假山。
这座假山取材自太湖的天然山石,经过精心加工,形成了独特的山形。
山体多孔、凹凸不平,透出一种苍劲有力的山水意境。
在假山的设计中,还设置了一些窗、洞、台阁等建筑,与假山相辅相成,形成了一幅“山寺幽静”的景致。
这种手法巧妙地将自然山水融入园林中,营造出一种虚实结合的山水景观。
三、水池倒影的意境营造水池是中国古典园林常见的景观元素之一,在苏州拙政园中,水池倒影也被巧妙地运用来营造意境。
水池倒影是指将景观中的建筑、树木等映射在水面上,形成倒影。
这种倒影不仅可以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立体感,还可以营造一种虚幻的美感。
在拙政园中,最著名的水池倒影景观就是“照山堂”前的倒影。
在这里,一座小小的水池倒映出了“照山堂”和周围的假山、花木,形成了一副水墨山水画的景象。
参观拙政园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平江区,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被誉为“中国私家园林之最”。
近日,我有幸参观了这座历史悠久的园林,感受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
以下是我对拙政园的参观总结报告。
二、园林概况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年间,占地78亩,是苏州园林中最大的一座。
园内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充满诗情画意。
全园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花园开阔疏朗,中花园是全园精华所在,西花园建筑精美,各具特色。
园内主要景点有:兰雪堂、芙蓉榭、秫香馆、放眼亭、远香堂、小沧浪、留听阁、浮翠阁等。
三、参观感受1. 水景之美拙政园以水为中心,园内大小湖泊、池塘错落有致,碧波荡漾。
在游览过程中,我深感水景之美。
特别是在夏日炎炎之际,漫步在湖边,凉风习习,心旷神怡。
如兰雪堂前的水池,清澈见底,荷叶田田,荷花盛开,美不胜收。
2. 建筑之美拙政园的建筑精美,独具匠心。
园内亭台楼阁、长廊水榭,或依山傍水,或独立于湖心,形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如远香堂、放眼亭、浮翠阁等,均为园林建筑中的佳作。
此外,园林中的匾额、对联等也颇具文化底蕴,令人叹为观止。
3. 花木之美拙政园内花木繁茂,四季常青。
春天,桃花、梨花、樱花竞相开放;夏天,荷花、莲花盛开;秋天,桂花飘香;冬天,腊梅傲雪。
漫步于园中,仿佛置身于花的海洋,令人陶醉。
4. 文化底蕴拙政园是一座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园林。
园内建筑、景观、花木等均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如兰雪堂、放眼亭等,均取自古代诗词,富有诗意。
此外,园林中的匾额、对联等也体现了文人墨客的审美情趣。
四、总结此次参观拙政园,让我领略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独特魅力。
以下是我对拙政园的几点总结:1. 拙政园以水为中心,山水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园林景观。
2. 园林建筑精美,独具匠心,体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
3. 园林内花木繁茂,四季常青,美不胜收。
4. 拙政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5. 拙政园是苏州园林的代表,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拙政园分析08建筑(2)班张元挺学号:20080110030223中国古典园林博大精深,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与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苏州园林是我国园林建筑中的一朵奇葩,它的园林数量众多、布局别具匠心、建筑巧夺天工、景致变化多端。
而苏州拙政园又是苏州各个园林之中的经典之作。
拙政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始建于公元15世纪初的明代,占地面积52000平方米,全园分东、中、西三部分,东部山地相间,开阔疏朗,天然野趣。
中部山光水影,花繁树茂,厅楼榭,曲径通幽,是全园的精华所在。
西部水浪起伏庭院错落,水波倒影,清幽恬静。
在这里主要对中园和西园作主要分析。
对于拙政园,可以从空间的对比,仰视与俯视,渗透与层次,堆山理水等多个造园设计原则来分析,因为拙政园符合了私家园林的众多造园手法。
拙政园中的每一个建筑如果经过仔细推敲,其实做得都非常有意思。
下面就对拙政园的建筑和景观依依做一个分析。
私家园林多位于市井之中,所以相对的园林面积不会太大。
而在这种小的空间中展示各种空间,就必须采用对比的手法,其实从整个造园手段上来分析,又无处不用到了对比的手法。
欲扬先抑就是其中一种。
从平面图上看,可以发现,拙政园的入口位于中园的南面。
入口做的很低调,通过一个狭小的走廊之后,暂时在空间上放一放,出现一个相对较缓的空间进入腰门。
利用腰门前的小庭院空间种植黄杨,门左右分别植桂和竹,营造园林幽静恬远的氛围。
园门虽与外界直接相通,但处理的小巧,朴素,淡雅。
进入腰门后,映入眼帘的是用土石垒成的山,在山上大面积种植乔木,花草而形成一个天然屏风来挡住园中的主体建筑——远香堂。
当从游廊绕过土山后,空间就豁然开朗起来,园中大片大片的湖景,筑景顿时袭来,使人从空间上获得愉悦感。
在此用土山代替了常用的影壁,务使人不能一览无余地看到全园的景色。
从入口的处理上不难发现,拙政园的入口采用的也是园林中常用的手法,欲扬先抑——从而在极有限的空间来营造极佳果。
(拙政园入口平面)远香堂不但是中园的主体建筑,而且是整个拙政园的主体建筑,其中中部的诸多建筑都是围绕着远香堂来为中心来展开的。
远香堂原为主人宴请宾客之处,四面皆为通透长处窗,可以看到四周的美景。
往东,可看到假山之上的绣绮亭,透过通透的窗,增加空间的层次感,形成对景。
往北是广阔的湖水,湖中植荷花,景色宜人。
与北山上的雪香云蔚亭形成对景,又能隐约见到北山上的另外一亭待霜亭的一角,一藏一露,给人以无尽的想象,趣味十足。
(图中隐约可见的的为绣绮亭)(远香堂与周边四亭分析图)在西北面与荷风四面亭形成对景。
这几个对景的建筑中,两者间都形成看与被看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周围的四个亭都处在相对较高的位置,形成一道亮丽的景观而被看,反过来站在亭中之人又可以在高出看到远香堂,这时远香堂又成了他们的景观。
处于远香堂西南面的小飞虹一带,可谓是拙政园的精华所在。
这里的空间丰富,步移景异。
小飞虹是苏州园林中唯一的一座廊桥,为三跨石梁,微微拱起,呈八字型。
桥面两侧设有万字护栏,三间八柱,覆盖廊屋,檐枋下饰以倒挂楣子,桥两端与曲廊相连。
小飞虹不但形态富有诗情画意,而且分隔了两边的空间,但又隔中有透。
从松风亭可以透过小飞虹看到香洲的一隅,而透过香洲也可以隐约看到松风亭,空间层次比较深远。
站在小飞虹上,更是能饱览周围的水景,廊景,葱郁的植被,隐约见到远处的见山楼,近处又可以见到北面香洲,还有南面小沧浪,可谓是节点位置,利用的极为妥善。
小飞虹西南面的志情高远的空间也值得品味。
这里用一圈回廊圈出了一个极为小的内院,与背面的大院形成对比,互相通过一道走廊形成空间互透。
南面则通过引入湖水,形成一个小的封闭的水景,并在南墙前种植乔木,通用园林山水画以壁为纸,以石为绘的手法,形成一幅怡然的水墨画,环境幽雅恬静,回味无穷。
使用同样的手法的还有西面的玉兰堂南院和东面的海棠春坞和西面的鸳鸯馆。
(玉兰堂南部庭院)(海棠春坞庭院)(鸳鸯馆南面)(图中为海棠春坞院景,墙面与中国山水画有异曲同工之妙)从平面图上可以发现,得真亭是有回廊中突出的一个建筑,这里作突出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是在空间上做一个舒缓的不变化。
因为廊道相对亭来讲,是狭窄的一个空间,而亭不但在平面面积上较廊宽敞,而且在立面上比廊更通透,所以一收一放形成对比。
第二,与正北的香洲形成一个景观的呼应。
在景观呼应上,可以发现香洲与倚玉轩,香洲与柳荫路曲都是景观呼应关系。
而且这些个景观呼应并不是说简单的成两点视线而已,而在于两者之间视线的空间层次关系。
很明显,倚玉轩与香洲之间隔了高大的乔木和水面。
柳荫路曲与香洲之间隔了宽阔的湖面和树木,这都使被看时的建筑或隐隐约约,或露出一角,这也就是藏与露之间的手法运用。
(得真亭位置)(香洲、柳荫路曲、倚玉轩视线分析)说到园林,使我们不由想起的是园中的曲折的廊道抑或曲径通幽的小道。
廊道的作用大致可分为两种。
第一就是曲折的廊道,不但可以形成流线上的曲折,而且可以形成空间上的曲折,从而是空间富有变化。
第二个作用就在于廊作为一种狭长的带状的空间,具有极强的空间引导性,既起引导人流的作用,同时又起分割空间的作用。
西部的波形长廊就是典例。
波形长廊依水而建,最初的目的是用来分隔西园和中园,之所以用廊来分隔,是因为如果用墙分隔,则显得过于平乏。
而如果使用廊分隔,还可以起到引导人流的作用,若在墙上开若干小窗,更可以使两园的空间景观互相渗透,使在廊中行走之人应接不暇。
波形长廊的另一个特点就是随池水而高低变化,这时廊的空间性就体现出来了。
首先在立面上空间就更丰富,形成高低起伏,虽然这里的高差并不大,但是毕竟是打破了长廊过于平坦给人带来的单调感。
而这种高差的产生是巧妙地使用在湖北面叠石,使廊顺势爬石而上。
又在石上挖洞,既联通两边湖水,有使产生泉水流动之声,从各个角度表现了空间的趣味性。
(高低起伏的波形长廊)(突为挖洞的山石)园东玲珑馆一带用廊形成一个闭合的的庭院,小飞虹以东使用廊道形成丰富空间,并使空间渗透。
见山楼一带使用廊道爬山而上直接上见山楼二层。
以此可见廊道的运用在于可以适应地形的变化,轻盈通透,可随意拐弯,随意爬升,解决中国古建筑单体简单空间的缺陷。
西园中的两个节点分别是与谁同坐轩和宜雨亭。
与谁同坐轩三面靠水,一面背山,地势也较高,在看与被看方面都显得很好的视角。
宜雨亭所处的位置空间也很丰富,往东可望香洲,西面可见鸳鸯馆,北面与远处的倒影楼形成对景,又与西北面的与谁同坐轩遥相呼应,并可隐约见到北山上最高的浮翠阁。
这里的宜雨轩,与谁同坐轩,浮翠阁既是良好的赏景点,又是园中及其重要的景观建筑。
(图为玲珑的浮翠阁,八角双层阁楼,处西部最高处的北山上)(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建筑通透,依水而建,四面清风)鸳鸯馆也是依水而建,台馆分离,在四个角探出四个台,形成良好的观景视角。
拙政园的西南面,可以说是人流稀疏比较冷落之地,而且南面突兀,孤流注入,如果处理不当,则成无人问津之地。
在这里做了一个塔影亭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这种冷落,更重要的是给人以一种穷尽感。
做建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端头上要收住,我想塔影亭就是收住的那一个点,并与留听阁形成很好的对景关系。
(塔影亭,轻巧,通透,八角夸张上翘,江南典型风格)从总体上的来讲,可以发现拙政园以一个以水为园的建筑,水占了近一半的面积,基本所有的建筑也都是围绕水而展开,利用山水来营造景观。
这种分散用水的方法使水陆迥环萦绕,给人以来去无源头及不可穷尽感。
a 中部较大的一块水面极狭长,横贯东西,有深远感b 香洲前水面,较迂迥曲折,贯穿廊阁之间,有深邃藏幽之妙c 见山楼前水面较开阔宁静,可延伸至见山楼以西,颇能引人入胜d 其沟通前后水面联系作用此为拙政园之理水拙政园西廊上叠石以使廊上扬,海棠春坞墙边植海棠数株,翠竹一丛,墙前做石成景,做到以壁为纸,以石为绘。
志情高远西面廊道上雅石斋阵列各种奇石。
还有入口处的土山屏障,此为拙政园之叠山置石。
拙政园雪香云蔚亭,位于园的中部一小丘上,周围除有几株高达乔木外,还种植了许多腊梅,每当岁寒之时,斗雪的腊梅开得最盛,花香与瑞雪交相辉映,为园中观赏冬景的佳处。
拙政园中部的荷花池,池南正对园内主要厅堂——远香堂,每当夏季,荷花盛开,阵阵沁香随微风吹拂到厅堂内外,馨人肺腑。
拙政园东南面听雨轩庭院内遍植芭蕉,桂花,竹,形成幽静之感。
以上为拙政园之精巧花木配置,仅略作举例。
雪香云蔚亭结合嗅觉与视觉,听雨轩借芭蕉听雨声结合了听觉,此为拙政园之通感用法。
从平面图上来看,拙政园的建筑并不是均匀的的散布在园中的,而是有强烈的疏密关系。
显然,中园的的西南面、远香楼附近、以及鸳鸯馆一带建筑较集中,而远香楼北部的北山,浮翠阁一带则以垒山为主,植物居多,这种疏与密的手段则突出空间的趣味性,避免平淡无奇。
此为拙政园之疏与密的理解从立面上来讲,白墙的与廊、门窗的通透形成疏与密的对比,山的起伏与建筑、树木植被形成立面上良好的轮廓线。
在整体园林的色彩方面,拙政园的色彩朴素淡雅,不运用琉璃瓦做屋面,而用青瓦,与山石,花木,水池等所形成的环境统一协调,并给人以幽静宁静的感觉。
在建筑外立面的色彩上,我个人认为现在修葺后的颜色还是过于偏红,而把拙政园推向高贵处,我认为有点不妥,比如几个亭子的立面,还有个别建筑墙面。
立面上的我认为应该以清灰为主,油漆要偏向栗皮色。
另一个缺点就是西园最靠西一带景观平平,但是也许用意在于使整个园主次分明,突出重点。
这也是造园上惯用之手法。
对于拙政园的分析中,发现了许多园林营造方法在拙政园中的利用,可见中国古人的博大的智慧。
中国的园林文化就是古人的诗文化,山水文化的完美体现,以及中国古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体现。
在江南园林的小小一方土地中,能令人神游其中,感受到自然界的丰富多彩,真是件神奇的事情。
也就是因为这一点,仔细的研究推敲园林造园方法就显得很有价值,以便我们日后能在建筑中充分运用,以做到古为今用,中外互补。
从拙政园看苏州园林的色彩美苏州园林以其精致、淡雅的风格闻名」几iit,独具魅力的花园吸引了许多造园家、艺术家的研究虽然关」几苏州园林造园的理论已渐成体系,但从色彩学角度的研究似有欠缺木文以拙政园为例,试分析其色彩特征,借以抛砖引玉,以期更多关注始建」几十六iii_纪中叶的拙政园.片地4. 1公顷,是苏州园林中最人也最具代表性的名园现存园貌主要形成于清末,全园分东、中、酉三部,以中部为主中部是全园精华所在,约成横向矩形,水面较多,也成横长形,水面堆出两座小‘l汤在水池酉北、酉南和东南伸出几条小水湾,岸线弯曲自然,有源源不尽之意园以水为主,疏朗开阔,建筑类l}!J丰富,造园手法多变,堪称苏州园林的经典园内景色变化多姿色彩淡雅明快令人留连忘返以绿色为基调的环境空间绿色是自然的色彩,是生命的色彩,它使人感到和平和J}静,充满希望和活力作为人类建造的第一自然-一园林,绿色自然成为色彩的主旋律旱春,拙政园里桃红柳绿,满目春光,树木的嫩龙泛着黄绿,点点的迎春花绽放在枝条上:盛夏,花木枝繁叶茂,园里到处迷蒙着绿意,空翠欲滴,游人暑意顿消:秋人,许多常绿树转为苍绿色,映着绚烂的枫叶,使园里更添几分祥和J}静一年四季,主宰拙政园的生机勃勃的绿色,而日_富有变化绿色植物有净化空y的功能,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一氧化碳,放出氧y,使园内空y清心宜人部分植物还能吸收、分解有毒y体,树叶能阻I I_灰尘在空y中的飘浮,吸附微小的灰尘颗粒,增加了空y的透明度植物的根系吸收上壤中的水分,通过树叶蒸发到空y中,使园内空y保持一定的相对湿度浓密的树叶夏口能防暑遮萌,冬人能抵御寒风总之,绿色植物对优化园内的小环境,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另一方面,绿色植物对人们的生理和心理有积极意义绿色是红色的补色,在明度上处于中性偏暗层面,是所有色彩中唯一能吸收紫外线的,而其他色彩紫外线的刺激是造成视觉疲劳的主要原因,因此,绿色有抚慰眼睛、消处视觉疲劳的特殊作用当眼睛疲劳时,自然会去子造绿色对绿色的栽培和欣赏从中国古代就开始了许慎《说文解字》中记载“体急I I_也从人依木”就是说“体”字即人在画中—苏州拙政园中部景观评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城市在美化、绿化、建造优美的城市园林方而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层出不穷的新村住宅小区也不再是仅仅满足人们的居住要求.nu 在环境保护、绿化、建筑园林小品方而进行不断思索.人们要求有更多的园林艺术去1几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因此在建筑城市园林时可以借鉴己有占典园林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