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下《溶液的形成》ppt说课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9.1《溶液的形成》课件(共18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9.1《溶液的形成》课件(共18张PPT)

练习1:烧杯中有100毫升NaCl溶液,请比较A处和 B处密度的大小( ) C A: A > C : A= B B B : A < B D: 不能确定
练习2:当水分不蒸发,温度不改变时,KNO3溶液放 置一年时间后,KNO3将( B ) A:会沉降下来 C:会浮上水面
B B:不会分离出来
氯化钠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中扩散,在水 中以离子形式(Na+、Cl-)存在于水分子的中间。
溶液形成后各部分的组成完全相同,即溶 液是均一的;
只要水分不蒸发,温度不变化,蔗糖或氯化 钠与水不会分离,即溶液是稳定的。
小结:
溶质
能溶解 被溶解 一种或 分散 另一种 其他物质 溶 几种物 剂 物质 的物质 质 的物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思考?
生活中的纯净水是属于纯净物还是 混合物? 海水、自来水呢?
实验探究一
物质溶解于水
在20ml水中加入一匙蔗糖,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
zxxk
现象 形成 什么
蔗糖颗粒逐渐减小最后消失
形成了均一、稳定的溶液
蔗糖与氯化钠两种物质在水中怎样消失的呢?
蔗糖溶液中的分子运动 食盐溶液中的离子运动
蔗糖表面的分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中扩 散,在水中以分子形式分散在水分子的中间.
水能溶解所有的物质吗? 除了水还有其他的溶剂吗?
学.科.网
通过下列实验你能得到哪些结论
实验现象纪录
溶剂 溶质 现象
几乎不溶(溶液略显棕黄色)
溶解,溶液紫色 溶解,溶液棕色 几乎不溶

zxxk

高锰酸钾水汽油Fra bibliotek汽油碘
高锰酸钾
结论:碘可以溶于汽油,几乎不溶于水;高锰酸钾 可以溶于水,几乎不溶于汽油。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溶液的形成优秀课件32张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溶液的形成优秀课件32张

1.下列物质与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食盐 B.面粉 C.蔗糖 D.味精 2.下列物质中既存在离子又存在分子的是( ) A.氯化钠 B.金刚石 C.氯化钠溶液 D.液氧 3.将下列物质溶于水后,其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 是( ) A.NH4NO3 B.NaOH C.浓H2SO4 D.NaCl 4.在人们的生活中,下列洗涤过程中属于乳化功 能的是( ) A 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 用洗洁精去餐具上的油污 C 用水洗去盘子上的泥土 D 用醋洗去水壶中的水垢
固体
液体
气体
溶剂
溶质


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改正
1.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
2.溶液是均一、透明、无色的混合物( )
3.溶质必须是固体( )
4.只有水才能做溶剂( )
5.98%的硫酸溶液中水做溶质,硫酸做溶剂( )
6.食盐水和蔗糖水混合后仍为溶液( )
7.所有溶液都是由一种溶质和一种溶剂组成的( )
溶液的实质: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分子扩散 形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
自学检测2:溶液中溶质和溶剂是如何确定的?
溶质
溶剂
溶液
气体+液体
固体+液体
液体 + 液体
无水
有水
固体
气体
非水物
液体
液体

量少
量多
小结:
溶质:固体、液体、气体
溶剂:液体(水、酒精、汽油等)
溶液的命名:溶质的溶剂的溶液 (水为溶剂是可省略不读)
归纳
溶解洗涤 如:汽油除油污
乳化洗涤 如:洗涤剂、肥皂除油污
酸溶洗涤 如:盐酸除水垢
当堂训练:

人教版九下化学课件:第九单元 课题1 溶液的形成(48张PPT)

人教版九下化学课件:第九单元 课题1 溶液的形成(48张PPT)
子之间的过程。
5
二.溶液、溶质与溶剂之间的量的关系
m溶液 =m质 +m剂 V溶液 V质 + V剂
• 1.固体溶于液体的部分才是溶液中的溶质,未溶解的固体则不属于溶液中的溶 质;从微观上分析,溶液形成的过程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分散到溶剂分子 中的过程,因为离子之间存在间隙,它们相互填充,所以溶液体积不等于溶质 体积与溶剂体积之和。
14
题模三:溶液各成分的关系
• 5.20℃时,向a g食盐水中加入b g食盐,得m g食盐溶液, 则a、b、m之间的关系为( )
• A. a+b=m
B.a+b m
C. a+b m
D. a+b<m
15
题模四:溶解过程的热现象
• 6.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___________;浓硫酸溶于水时,溶液的温 度__________;大多数物质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不变,如氯化钠。
12
题模一:溶液的概念
• 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①无色;②混合物;③化合物;④均一;⑤稳定;⑥ 各部分性质相同,其中正确的是( )
• A. ①③④⑤ B. ②④⑤⑥ C. ①②④⑤ D. ①③⑤⑥
• 2.生活中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 A. 汽水 B. 白酒 C. 食醋 D. 液态氧
9
四.溶解过程中的热现象
【特别提醒】氧化钙加入水中后溶液温度升高,但它不是溶于水放热, 而是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后放出热量。 (1)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表现为放热,温度 升高。 (2)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大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表现为吸热,温度 降低。 (3)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等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表现为温度不变。
• 2.【答案】D【解析】 液态氧是氧气在低温下的物理状态。 • 3.【答案】D【解析】 溶质的状态不受物理状态限制。 • 4.【答案】D【解析】 水是常用溶剂,但不是唯一溶剂。 • 5.【答案】C【解析】 通常情况下,一定温度下的a g食盐水有远未饱和和接近饱和2种情况,

《溶液的形成》PPT课件

《溶液的形成》PPT课件

B.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可除去;
C.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一段时间,不会出现浑浊;
D.实验室常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
提高反应速率。
课堂检测
能力提升题
2.对下列各组中溶液、溶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D ) A.澄清石灰水中的溶质为石灰; B.Zn加入到稀H2SO4中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的溶质为Zn; C.少量Fe和CuSO4溶液反应后溶液的溶质为FeSO4; D.少量KMnO4加入水中形成的溶液的溶质为KMnO4。
溶液温度随时间推移而___降__低______ (填“升高”或“降
低”),其原因是_溶__液__散__失__热__量_____。
课堂小结
溶解的能量 变化
扩散过程 吸热
水合过程 放热
吸热和放热的大小表现为溶 液的温度变化。
乳浊液
定义 由不溶于水的、许多分子集合成的小液滴 分散到水里形成的混合物。
乳化作用 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其中一种以极小的 液滴均匀分散到另一种液体里的作用。
课堂检测
能力提升题
3.胆矾晶体放置在空气中不能溶解,在水中能溶解得
到蓝色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胆矾晶体溶于水得到的溶液,溶质是胆矾;
B.胆矾晶体在水中获得能量,在空气中没有能量;
C.胆矾晶体在水中能解离成离子,扩散到水中形成溶液;
D.胆矾晶体在水中与水分子有相互作用,在空气中与空
气中的分子无相互作用。
课堂小结 概念
特征 溶 液
组成
用途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 一、稳定的混合物。
均一性
稳定性 溶质 被溶解的物质
溶剂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人教版 化学 九年级 下册

溶液的形成(第1课时)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人教版)

溶液的形成(第1课时)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人教版)

分组实验
乙醇溶于水中
实验9-3
实验步骤 在盛有2 mL水的试管中滴入2~3滴红墨水(用红墨水是为 了显色,利于观察 ),振荡。 然后将试管倾斜,用滴管沿试管内壁(注意:滴管不要接触 试管内壁)缓缓加入约2mL乙醇,不要振荡,观察溶液是 否分层。 然后振荡并静置几分钟,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振荡前现象 振荡后现象 静置后现象
课堂小结
溶液
概念 特征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 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均一性、稳定性
组成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随堂练习
1. 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
溶液的是( A)
A.花生油
B.食盐 C.白酒 D.蔗糖
2. 下列物质溶于水能形成溶液的质和溶剂的方法
2.根据溶液的名称来确定 溶液的名称一般是“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的酒精溶液; 若溶剂是水,溶剂的名称可以省略,如蔗糖溶液,即蔗糖的水 溶液。
指出下列溶液中溶质、溶剂各是什么?
溶液 (1)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 (2)硫酸铜溶液 (3)铁与硫酸铜溶液恰好完全反 应后所得溶液 (4)锌与过量稀盐酸完全反应后 所得溶液
01PART ONE
溶液
探究实验
在20 mL水中加入一匙蔗 糖,用玻璃棒搅拌,观察 现象。 实验现象: 蔗糖颗粒逐渐减小最后消 失。这是蔗糖在水中扩散, 形成了蔗糖溶液。
蔗糖溶液
蔗糖放进水中后,很快就“消失”了,它到哪 里去了呢? 蔗糖表面的分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逐步向水 里扩散,最终蔗糖分子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 间,形成一种混合物——蔗糖溶液。
A.牛奶
B.面粉 C.汽油 D.酒精

最新-人教版化学初三下9.1溶液的形成(共34张PPT)-PPT文档资料

最新-人教版化学初三下9.1溶液的形成(共34张PPT)-PPT文档资料

实验现象的记录
水中加入 的溶质
溶解前后 温度变化
情况
结论
NaCl
NH4NO3 NaOH
实验现象的记录
水中加入 的溶质
NaCl
NH4NO3 NaOH
溶解前后 温度变化
温度基本不变
温度降低 温度升高
情况
结论
有的物质溶解时吸热,有的物质溶 解时放热。
扩散过程:溶质分子(或离子)扩 溶解: 散到溶剂分子中去----吸收热量
I2 C2H5OH
澄清的 石灰水
Ca(OH)2 H2O
实验现象的记录
溶质 碘 碘 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
溶剂 水
汽油 水
汽油
现象
实验现象的记录
溶质 碘 碘 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
溶剂 水
汽油 水
汽油
现象 几乎不溶于水 溶解,溶液棕色 溶解,溶液紫色
不溶于汽油
实验讨论
通过上述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相同的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不同的溶质在相同的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试管内加 入的物质
振荡前
现象
振荡后
把液体到 掉后试管
静置后 是否干净
Hale Waihona Puke 水和植物油分层浑浊
分层
不干净
水和植物油 分层 和洗涤剂
浑浊
不分层 干净
生活小常识
用洗涤剂去油污 洗涤剂是乳化剂,能使油分
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成大 的油珠。这些小液滴能随水流走。 达到洗净衣物的目的。
乳化作用
振荡
静置
这种小液滴分散到 液体分层
2、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B )
A.冰水混合体 B.稀硫酸 C.泥水 D.豆浆

溶液的形成ppt课件

溶液的形成ppt课件

例题 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或用加了洗涤剂的水可除去 C.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一段时间,不会出现浑浊 D.实验室常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提高反应 速率
[解析]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 体不一定是混合物,例如蒸馏水,A叙述错误;B.汽油能溶解 油污,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B叙述正确;C.溶液具有稳 定性,密封一段时间,不会出现浑浊,C叙述正确;D.溶液中 进行的反应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快,D叙述正确。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悉溶液的特点,知道溶解和乳化的 区别。
3.乳化现象。 (1) 乳浊液。 ① 概念:__小__液___滴___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 ② 特征: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静置后会___分__层___。
(2) 乳化现象。 在含有植物油的乳浊液中加入洗涤剂后,洗涤剂能使植物油在 水中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从而使油 和水不再分层,所形成的乳浊液___稳__定__性___增强。这种现象称 为乳化。
C. NH4NO3 D. CaCO3
7.化学实验后我们要有清洗仪器的好习惯,以下清洗方法中, 原理与另三种不同的是( D )。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酒精清洗内壁有碘的试管 C.用水清洗蒸发皿中的少量食盐 D.用洗洁精清洗内壁有植物油的试管
中考链接
8.[2023·北部湾] 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
跟踪训练.关于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将20毫升汽油放入烧杯中,加50毫升水搅拌,得到溶液 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和固体 C.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氢氧化钠溶于水形成溶液时,温度下降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的形成说课PPT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的形成说课PPT课件
为什么会这样?
教 材 上 的 四个实验也分别进行了强 化处理、弱化处理、类比处理和对比处 理。每个实验探究可概括为四步:
创设情景 → 实验探究 → 联想质疑 → 归纳总结
四、学法指导
⒈组织学生分组,用三个实验探究来突破重点。 ⒉引导学生分析、讨论、稳对定性比是,相用对的,是指条件不变 多媒体动画演示来突破难时点溶。质和溶剂长期不会分离。 ⒊溶液的基本特征是教学关键, 要抓住均一性和稳定性
第二杯:雪碧
/ 配料:水、二氧化碳、甜味剂;
第三杯:蔗糖水 / 配料:水、蔗糖;
第四杯:食盐水 / 配料:水、食盐;
第五杯:橙汁汽水 / 配料:水、果葡糖浆、蔗糖等;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的形成说 课PPT课 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的形成说 课PPT课 件
海 水 是 纯 净 水 吗?
海水为什么会是又苦又咸的呢?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的形成说 课PPT课 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的形成说 课PPT课 件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一:
整体上,我从几个方 面来详细说明… …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说 课
教法分析


一.教材分析:
二.<一>、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1、课标解读: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本课题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实 验探究中练习观察、记录、 过程与方法 分析实验现象。
情感态度 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养成善于 与他人交流、倾听与协作的习惯, 敢 于 依 据客观事实提出自己的见 解。
<三>教学重难点和关键
溶液的概念 教学重点: 溶液、溶质、溶剂;
溶液的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o4ur t实ext验in h探ere究,拓展思维
5 讨论总结,巩固所学 6 反馈练习,复习回顾

教学过程
1 展示图片,感受存在

教学过程
1 展示图片,感受存在

教学过程
2 情境设疑,孕育新知
观察图片后思考:
这几种物质分别都是由哪些物质组 成的,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教学过程
3 对比实验,获得新知
植物油加入水形成的并不是溶液,而是另外的一种混合物。五Fra bibliotek教学过程
3 对比实验,获得新知
溶液就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 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质就是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溶剂就是被溶解的物质
溶质、溶剂?
蔗糖溶液

教学过程
3 对比实验,获得新知
氯化钠溶于水
溶质、溶剂?
氯化钠在溶液中是以钠离子和氯离子的形式存在。
乳化现象 4 溶液的用途
不管是离子还是分子都是极其微小的颗粒,都是均
匀的分散在水分子中间的。

教学过程
4 实验探究,拓展思维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9-2
1汽油可以做溶剂
2不同的溶质在同 一溶剂中的溶解能力 不同;同种溶质在不 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 不同;

教学过程
4 实验探究,拓展思维
一种液体物质放入到另一种液体物质中能形 成溶液吗?——实验9-3
同, 不同。
3、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溶液的是
A 澄清石灰水、水 B 氧气、稀硫酸
C 空气、汽水
D 氯化氢气体、盐酸
4、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往往是先分别配制成溶液,后再进行反应,
其原因是( )
A 在溶液中两种物质才能反应
B 因为它们都溶于水
C 配制成溶液后才能生成不溶性的氢氧化铜
D 配制成溶液后两种物质的粒子易接触碰撞,反应快而且彻底
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 气体。

教学过程
4 实验探究,拓展思维
液体做溶质时,如何确定溶液中的溶质、溶剂? 1 不同的溶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同
种溶如质果在两不种同液溶体剂互中相的溶溶解解时能,力一不同; 般把量多的一种叫做溶剂,量少的 一种叫2 溶做质溶可质以。使固体、液体、气体;
如果其中一种是水,一般把水 叫做溶3 两剂种。 液体互相溶解时,一般把量多的一种叫做 溶剂,量少的一种叫做溶质。
生活中类似的乳化现象?

教学过程
溶液有什么作用呢?

教学过程
65反讨馈论练总习结,,复巩习固回所顾学
1、在糖水中,溶质是 ,溶剂是 。在澄清的石灰水中,溶质
4 是实验探,究溶,剂是拓展。思在维酒精溶液中,溶质是 ,溶剂是 。在稀盐酸
中,溶质是 ,溶剂是 。在碘酒溶液中,溶质是 ,溶剂是 。
2、今有NaCl、KOH 和 H2SO4,从溶液组成看,它们的 相
实验9-1 向盛有植物油、蔗糖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荡
蔗糖消失 植物油与水(浑浊) 上部的蔗糖水比下部的甜吗?

教学过程
3 对比实验,获得新知
实验9-1 向盛有植物油、蔗糖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荡
蔗糖溶液就是溶蔗液糖就表是面一的种分或子几在种水物分质子分的散作到用另下一,种向物水里扩散, 并均一质的里分,散形到成水均分一子的中、间稳而形定成的的混一合种物稳。定的混合物;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认识溶解现象。 2 知道溶液、溶质、溶剂等概
念;知道一些常见的溶剂;
掌握溶液的基本特征。
3 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4 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
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观察、做实验、 问题讨论和自我总结,练习观 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学 习科学探究和归纳总结的方法,

教学过程
44 实实验验探探究究,,拓拓展展思思维维
分组进行实验实验9-4
乳浊液 小现液象滴分散到液体倒里掉形液成体的后试管是否干 振荡前 振荡 静混置合物净


水和植物油
植物油与水(浑浊)
水和植物油 及洗涤剂
洗涤剂有乳化的的功能。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
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能随着水流走。 (与溶解不同)

板书设计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组成 一 溶液
1 概念 溶液就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 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质就是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溶剂就是被溶解的 物质。 2 不同的溶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同种溶 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一般把量多的一种叫做溶剂, 量少的一种叫做溶质。 3 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1 增强探究学习的意识
2 提高独立思考和合作 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难点
建立有关溶液的概念
认识溶液、溶质和溶 剂三者的关系
从微观角度理解溶解 的过程
乳化和溶解的区别

教学过程
1 展示图片,感受存在
2 情境设疑,孕育新知
3 对比实验,获得新知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一)

教材分析

教法和学法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材分析
知识 结构
地位和 作用

教法和学法
学情分析
教法
演示法 实验法 讲授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法
观察法 合作学习法 探究学习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