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的总透过率T计算

合集下载

玻璃的总透过率T计算

玻璃的总透过率T计算

⑷玻璃的保温性能(总传热系数K )计算保温性能系指在幕墙两侧存在空气温度差条件下,幕墙阻抗从高温一侧向底温一侧传热的能力(不包括从缝隙中渗透空气的传热)。

幕墙保温性能用传热系数K (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幕墙两侧空气温度差为1K ,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传热量,以W/m 2·K 计量,也可用传热阻R 0(R 0=1/K ,计量单位为m 2·K/W )表示。

保温性能分级值见下表①玻璃的传热系数K 计算公式1111h h G K i ++=K:为玻璃的总传热系数(w/m 2k );G:为玻璃组件内外表面之间的传热系数(w/m 2k );中空LOW-E 玻璃:参照日本JISR3209-86建筑玻璃标准,双层中空玻璃组件内外表面之间的传热系数G 由下式确定:66333.43.2111d G ++=εδδ:为双层中空玻璃之间的空气层的厚度(mm );d :为玻璃的总厚度(mm );ε:为玻璃的有效放射率由下式确定:111132-+=εεε2ε:为中空玻璃组件第二表面的辐射率;3ε:为中空玻璃组件第三表面的辐射率;i h :为玻璃的室内表面传热系数(w/m 2k ); i i i i C r h +=εi i r ε:为由辐射导致的玻璃面向室内的传热;i C :为由传导和对流导致的玻璃面向室内的传热;0h :为玻璃的室外表面传热系数(w/m 2k ); 0000C r h +=ε00εr :为由辐射导致的玻璃面向室外的传热;0C :为由传导和对流导致的玻璃面向室外的传热;根据日本JISR3209-86建筑玻璃标准的边界条件,可得出冬季夜间玻璃表面传热系数的下列关系:1.44.5+=i i h ε 3.169.400+=εh普通单片透明玻璃:辐射率84.00==εεi ;1.45.4+=i h (w/m 2k ) 4.200=h (w/m 2k )单片LOW-E 玻璃:辐射率=0.15;1.48.0+=i h (w/m 2k ) 4.200=h (w/m 2k )。

玻璃产品的技术性能参数及设计

玻璃产品的技术性能参数及设计

玻璃产品的技术性能参数及设计玻璃抗风压及地震力设计(引自《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 <一> 有框玻璃幕墙玻璃设计a) 有框玻璃幕墙单片玻璃的厚度不应小于6mm ,夹层玻璃的单片厚度不宜小于5mm ;夹层玻璃和中空玻璃的单片玻璃厚度相差不宜大于3mm 。

b) 单片玻璃在垂直于玻璃幕墙平面的风荷载和地震力作用下,玻璃截面最大应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i. 最大应力标准值可按照下列公式计算:1.ησ226t a mw k wk=2.ησ226ta mq EK EK= 3. 44Et a w k =θ或44)6.0(Eta q w EK k +=θ表2:折减系数ηc) 单片玻璃的刚度和跨中挠度应符合以下规定:1. 单片玻璃的刚度D ,按照:)1(1223v Et D -=计算。

2. 玻璃跨中挠度u 可按照下式计算:ημDa w u k 4=四边支撑板的挠度系数:3. 在风荷载标准值作用下,四边支撑玻璃的最大挠度u 不宜大于其短边尺寸的1/60d ) 夹层玻璃可按照下列规定进行计算:1. 作用于夹层玻璃上的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可按下列公式分配到两片玻璃上:3231311t t t w w kk +=(1)3231322t t t w w kk +=(2)3231311t t t q q Ek EK +=(3)3231322t t t q q EkEK +=(4)2. 两片玻璃可各自按照第1,2条的规定分别进行单片玻璃的应力计算;3. 夹层玻璃的挠度可按照第1,3条的规定进行计算,但在计算刚度D 时,应采用等效厚度t et e 可按照下式计算:32313t t t e +=(5)其中:t 1,t 2分别为各单片玻璃的厚度(mm )e) 中空玻璃可按照下列规定进行计算1. 作用于中空玻璃上的风荷载标准值可按下列公式分配到两片玻璃上:i. 直接承受风荷载作用的单片玻璃:32313111.1t t t W W k k +=(1.5-1)ii.不直接承受风荷载作用的单片玻璃:32313221.1t t t W W k k +=(1.5-2)2. 作用于中空玻璃上的地震作用标准值,可根据各单片玻璃的自重计算。

第二章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物化性能 2.3玻璃的物理化学性质

第二章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物化性能 2.3玻璃的物理化学性质
澄清 均化
表面张力的影响
气泡的内压力与玻璃液的表面张力有关 不均体能否溶解扩散取决于不均体与周围玻璃液之 间的表面张力差 表面张力使玻璃液成型时具有自发收缩的趋势
成型 热加工 封接 耐火材料侵蚀
借助于表面张力的作用,形成光滑表面
玻璃液滴与金属的润湿角小于90°,有利于玻璃与 金属的良好封接
玻璃液浸润耐火材料,加剧其对耐火材料的侵蚀
N/m2(13 GPa)。 实验测得的玻璃强度要比上述数值低2~3 个数量级。 一般玻璃的实际强度为50~200MPa。
玻璃的宏观和微观缺陷与玻璃的熔化过程密切相关, 二、影响玻璃强度的因素 设计合理的组成,减少玻璃的分相发生,提高熔化 质量,获取组成均匀、缺陷少的玻璃是提高玻璃强 影响玻璃强度的因素包括内因和外因两个 从常温下开始升温,玻璃的强度先呈下降趋 度的重要手段。 方面。 势,当温度升至100℃以上,玻璃的强度又开始增 大。 内因主要有:玻璃的组成、玻璃的宏观与 随着试样尺寸的减小,玻璃的强度增加。 微观缺陷;
(2) 温度的影响 对于一般玻璃,在温度低于玻璃的转变温 度时,n一般随温度的升高略有上升(Δn=0.1~ 12.08×10-6)。 温度进一步升高,玻璃的折射率急剧下降。
(3) 波长对n的影响 光波波长不同,n不同,此即色散观象。 总趋势: λ 增大,n减小。(因λ增大, 频率减小,电磁场交变变慢,光损失减小, co/c中c增大,n减小)
玻璃热膨胀系数的确定: 当温度低于玻 璃的Tg点时,热膨 胀随温度的升高呈 线形增长,温度高 于Tg点时,玻璃的 热膨胀急剧增大。 由温度低于玻 璃的Tg点时的热膨 胀量来确定玻璃的 热膨胀系数。
Tg
图2-3-4 玻璃热膨胀曲线
影响膨胀系数的因素: 组成——玻璃中非桥氧越少,玻璃的热膨胀系数 越小。 碱金属氧化物的加入导致玻璃的热膨胀系数增 大,且从Li2O→Na2O→K2O,阳离子半径增大,离子 场强减小,热振动加剧,热膨胀系数增大越多。 碱土金属氧化物的作用与此类似,但因其离子 场强较碱金属阳离子大,对玻璃网络骨架有一定的 积聚作用,故其对热膨胀系数的影响也较小。

建筑用节能Low-E玻璃设计选用

建筑用节能Low-E玻璃设计选用
3、中空空气层的厚度对传热系数K值影响较大,一 般认为12mm的间隔层,传热系数最优。
4、中空层内充氩气 可以进一步改善传热系数。
中空玻璃辅材的重要性
镀膜大板加工——钢化成像
镀膜
切片
磨边
非常规生产工艺
钢化
中空
包装
先镀后夹工艺——颜色一致性及成品率
切片
磨边
彩釉
钢化
镀膜
夹层
中空
包装
原厂产品
Low-E 镀膜玻璃以及中空玻璃的
冬季室内温度 夏季室内温度
玻璃A 玻璃B 玻璃D
玻璃朝向
采光顶 东向 南向 西向 北向 合计
20
冬季室外温度
7
25
夏季室外温度
34.6
旗滨单银
旗滨双银
旗滨三银
面积
冬季日照 时间 角度
0
6
90
10000
2
65
10000
3
80
10000
3
60
10000
0
--
\
全年电费(元):
夏季日照
时间 角度
8
90
4
40
配片均选用原厂的优质浮法原片,
从切片至中空(钻孔、磨边、钢化、 彩釉、夹层和镀膜)各生产工序均
由您所指定的品牌的原厂厂家生
产的中空玻璃成品。
异地加工产品
仅使用您所指定品牌的 Low-E 镀
膜玻璃且在本地或异地加工厂进
行加工的产品。
贴牌产品
采用其他工厂的 Low-E 镀膜玻璃 或者仿大品牌样品的镀膜玻璃在本 地加工厂进行加工的产品。
常规生产工艺
镀膜中空玻璃
切片
磨边

玻璃培训资料

玻璃培训资料
用公式表示为:Q总=630*Sc+U*(T室外-T室内)
(6)太阳辐射由哪几部份构成?
由三部份构成:
紫外线辐射,波长范围0.30~0.38微米。
可见光,波长范围0.38~0.78微米。
近红外线辐射,波长范围0.78~2.50微米。
(7)远阳能的,这部份能量就是热量,是由太阳照射到物体上被物体吸收后再辐射出来的,其波长范围分布在5~50微米。夏季,室外道路、建造物在吸收阳光辐射后发出的远红外辐射热,是来自室外的主要热源之一。
玻,6表示蓝绿玻。例如CCS108中的“1”表示白玻基片,CC208中的“2”表示绿玻基片。
(15)镀膜玻璃按颜色划分有几类?
蓝灰、银灰、灰色、蓝色、绿色、蓝绿、亮绿、茶色、金色、香槟色等。
2、LOW-E玻璃
(1)建造玻璃主要有哪几种符合产品?
主要有钢化、半钢化、镀膜、中空、夹层、彩釉、弯钢化,以及他们不同的组合。例如钢化玻璃镀膜中空玻璃、镀膜夹层中空玻璃等。
LOW-E玻璃是通过降低玻璃的U值,限制远红外辐射能透过玻璃,从而达到降低对流传导热能透过玻璃的目的。同时,LOW-E玻璃的遮阳系数Sc调整范围比较大,可对进入室内的太阳直接辐射有效地控制。
(15)成熟的镀膜玻璃工艺主要有哪几种?
主要有两种:在线镀膜、真空磁控溅射镀膜(离线镀膜)
在线镀膜玻璃是在浮法玻璃生产线上创造的,这种玻璃的品种单一、热反射性能差、创造成本低,其惟一的优点是可热弯加工。
(10)如何区分远红外辐射、近红外辐射?
近红外辐射直接来在于太阳,其热感不明显,但被物体吸收后就转换为热量。
远红外辐射,作为太阳能转换的结果或者人为生产的结果,本身就是热量。夏季观察被阳光辐射的道路,可看到热辐射波从地面升起(即太阳能正被转化成热辐射)。冬季挨近暖气旁,可直接感受到热辐射。

玻璃的反射率和透光率计算

玻璃的反射率和透光率计算

玻璃的反射率和透光率计算设r 为每个界面反射率r=((n-1)/(n+1))2 ,n 是玻璃的折射率,等于1.5,则r=4% 单片玻璃有两个界面,设其反射率为R ,PVB 的透过率为0.92 则 R=r e r r t ⨯⨯-+-β22)1(式中β 为吸收率系数,等于1M -1,t 为厚度。

(1)采光顶8+12A+6+1.52PVB+6mm 中空钢化夹胶玻璃R= %00.792.004.0)04.01(04.02020.022=⨯⨯⨯-+-x e单片玻璃的透过率为T ,t e r T β-⨯-=2)1(%1.8392.0)04.01(020.012=⨯⨯-=-x e T(2)幕墙10+12A+10mm 中空钢化玻璃R= %00.792.004.0)04.01(04.02020.022=⨯⨯⨯-+-x e%1.8392.0)04.01(020.012=⨯⨯-=-x e T综合以上计算,采光顶8+12A+6+1.52PVB+6mm 中空钢化夹胶玻璃,幕墙10+12A+10mm 中空钢化玻璃的反射率为7.00%,透光率为83.1%。

玻璃的热传导系数66333.43.2111d G ++=εδ66352.1733.452.13.2111+⨯+=εG1111-+=io εεε式中:G 中空夹胶玻璃的导热系数,c h m kcal o 2/δ 夹层的厚度(mm )ε 有效放射率i o εε 外、内側玻璃的放射率,0.896 d 原板玻璃公称厚度之和,( mm )(1)采光顶8+12A+6+1.52PVB+6mm 中空钢化夹胶玻璃23956.066352.33812.033.4123.2111=+⨯+=G中空夹胶玻璃的热传导系数oi h h G K 1111++=式中:o h 外侧空气对流系数,17.5 c h m k c a l o 2/ i h 内侧空气对流系数,7.4 c h m k c a l o 2/31568.25.1714.7123956.01=++=K c h m k c a l o 2/ K m W K 2/702..23600420031568.2=⨯=(2)幕墙10+12A+10mm 中空钢化玻璃228..066332812.033.4123.2111=+⨯+=G夹胶玻璃的热传导系数oi h h G K 1111++= 式中:o h 外侧空气对流系数,17.5 c h m k c a l o 2/ i h 内侧空气对流系数,7.4 c h m k c a l o 2/37938.25.1714.71228.01=++=K c h m k c a l o 2/ K m W K 2/776..23600420037938.2=⨯=。

建筑玻璃知识之性能参数术语解释-Aaron整理

建筑玻璃知识之性能参数术语解释-Aaron整理

建筑玻璃知识之性能参数术语解释随着人们节能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各国能源和环境政策的不断深入落实,节能建筑、绿色建筑、环境友好性建筑等概念正越来越多地受到追捧并走入人们的生活。

这些建筑无疑都对玻璃以及玻璃幕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适应这些需求,越来越多的玻璃新品被推出。

在选用玻璃时,一方面建筑设计师会根据设计需要提出理想的新能参数要求,另一方面玻璃生产厂家也会较为详尽地介绍所生产产品的参数以客户选择。

作为专业的建筑玻璃供应商,我们几乎在每日的工作中都会遇到这些参数要求问题。

为了能更为准确理解客户的对玻璃新能参数的要求并根据其要求提供最为合适的产品,特将日常工作中常用的一些有关性能参数的术语进行列举和解释,以便大家的准确理解及使用。

(一) 可见光透过率(Light Transmittance %)在解释可见光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下太阳光谱(solar spectrum)。

太阳光谱是太阳辐射经色散分光后按波长大小排列的图案。

太阳光谱包括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几个波谱范围。

在全部辐射能中,波长在0.15~4μm之间的占99%以上,且主要分布在可见光区和红外区,前者占太阳辐射总能量的约50%,后者占约43%,紫外区的太阳辐射能很少,只占总量的约7%。

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光谱的99%以上在波长0.15~4.0微米之间。

大约50%的太阳辐射能量在可见光谱区(波长0.4~0.76微米),7%在紫外光谱区(波长<0.4微米),43%在红外光谱区(波长>0.76微米),最大能量在波长0.475微米处。

由于太阳辐射波长较地面和大气辐射波长(约3~120微米)小得多,所以通常又称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称地面和大气辐射为长波辐射。

可见光是其中人眼可以感知的部分,可见光谱没有精确的范围;一般人的眼睛可以感知的电磁波的波长在400到760纳米之间,但还有一些人能够感知到波长大约在380到78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

建筑玻璃常用的光学热工性能指标

建筑玻璃常用的光学热工性能指标

建筑玻璃常用的光学热工性能指标早期人们对玻璃的要求仅是透光、平整和外观质量好。

随着能源及环境政策的不断深入落实,节能建筑、绿色建筑、环境友好性建筑等概念日益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并迅速发展起来。

这些类型的建筑都对玻璃提出了越来越多的光学热工性能指标要求,由此也诞生了更多的新型玻璃品种。

在实际选购玻璃时,一方面建筑设计师会提出多项指标要求企业加工玻璃产品,另一方面企业也会尽可能全面地标示出自己产品的光学热工性能供客户选择。

准确地了解和分析这些特性参数,才能选择到适合的玻璃产品,从而使建筑物符合标准规定的性能要求。

但由于光学热工性能指标专业性较强,普及应用时间较短,容易出现理解不清和表达错误。

因此,本文将有关建筑玻璃常用的光学热工性能指标进行列举和解释,供生产和应用中相关技术人员准确理解及使用。

玻璃表面辐射率:也称为E值。

从Low-E玻璃开始这一词汇就频繁地被使用,是判断是否为Low-E玻璃的标准,也是表征节能特性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着玻璃传热系数的大小。

定义为玻璃表面单位面积辐射的热量同单位面积黑体在相同温度,相同条件下辐射热量之比,数据范围为0-1。

辐射率越低,玻璃吸收热量的能力越低,反射热量能力越强。

耀华在线Low-E玻璃的辐射率低于0.2,能良好地反射80%以上的远红外热量,具有优良的节能性能;而普通玻璃的辐射率为0.84,仅能反射11%左右的热量。

玻璃的辐射率使用红外光谱仪测定后经计算得出,国内依据的标准是GB/T2680,国际标准是ISO10292。

可见光反射比Lightreflectance:可简写为Rvis,主要用于限制玻璃幕墙的反射“光污染”现象。

在《玻璃幕墙光学性能》标准中做了如下限定:“玻璃幕墙应采用反射比不大于0.30的幕墙玻璃”,“主干道、立交桥、高架路两侧建筑物高20m 以下部分,其余路段高10m以下部分如使用玻璃幕墙,应采用反射比不大于0.16的玻璃”。

可见光透射比Lighttransmittance:简写为Tvis,是最早被普及使用的玻璃光学性能参数。

(完整版)半导体物理第十章习题答案

(完整版)半导体物理第十章习题答案

第10章 半导体的光学性质和光电与发光现象补充题:对厚度为d 、折射率为n 的均匀半导体薄片,考虑界面对入射光的多次反射,试推导其总透射率T 的表达式,并由此解出用透射率测试结果计算材料对光的吸收系数α的公式。

解:对上图所示的一个夹在空气中的半导体薄片,设其厚度为d ,薄片与空气的两个界面具有相同的反射率R 。

当有波长为λ、强度为I 0的单色光自晶片右侧垂直入射,在界面处反射掉I 0R 部分后,其剩余部分(1-R)I 0进入薄片向左侧传播。

设材料对入射光的吸收系数为α ,则光在薄片中一边传播一边按指数规律exp(-αx )衰减,到达左边边界时其强度业已衰减为(1-R)I 0exp(-αd )。

这个强度的光在这里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反射光,其强度为R(1-R)I 0exp(-αd );另一部分为透出界面的初级透射光,其强度为(1-R)2I 0exp(-αd )。

左边界的初级反射光经过晶片的吸收返回右边界时,其强度为R(1-R)I 0exp(-2αd ),这部分光在右边界的内侧再次分为反射光和透射光两部分,其反射光强度为R 2(1-R)I 0exp(-2αd ),反射回到左边界时再次被衰减了exp(-αd )倍,即其强度衰减为R 2(1-R)I 0exp(-3αd )。

这部分光在左边界再次分为两部分,其R 2(1-R)2I 0exp(-3αd )部分透出晶片,成为次级透射光。

如此类推,多次反射产生的各级透射光的强度构成了一个以 (1-R)2I 0exp(-αd )为首项,R 2exp(-2αd )为公共比的等比数列。

于是,在左边界外测量到的总透过率可用等比数列求和的公式表示为()22211d id i Re T T R e αα---==-∑由上式可反解出用薄片的透射率测试值求材料吸收吸收的如下计算公式410ln()2A d Tα-+=- 式中,薄片厚度d 的单位为μm ,吸收系数α的单位为cm -1,参数A ,B 分别为21R A R -⎛⎫= ⎪⎝⎭;21R B =空气 薄片 空气入射光I 0 反射光I 0R1.一棒状光电导体长为l ,截面积为S 。

各种滤光片的类型和关键指标,滤光片的主要参数

各种滤光片的类型和关键指标,滤光片的主要参数

各种滤光⽚的类型和关键指标,滤光⽚的主要参数⽬前,以滤光⽚的滤光原理来看,吸收滤光⽚和⼲涉滤光⽚是⽬前应⽤范围最⼴,产品最成熟的,此外还有应⽤较⼩的双折射滤光⽚、⾊散滤光⽚。

本⽂主要对各种滤光⽚进⾏了介绍和划分,并且指出了滤光⽚的主要关键指标、尺⼨参数和表⾯规格。

从原理上上,滤光⽚可以分为多个类型,下⾯分别对这些不同类型的滤光⽚进⾏介绍。

1、吸收滤光⽚(Barrier filter)是在树脂或玻璃材料中混⼊特殊染料制成,根据对不同波长光吸收的能⼒不同,就可以起到滤波的作⽤效果。

带颜⾊的玻璃滤光⽚在市场上的普及最⼴,其优点是稳定、均匀、具有良好的光束质量,⽽且制造成本低廉,但是它的存在通带⽐较⼤的缺点,通常很少有低于30nm的。

2、⼲涉滤光⽚(Bandpass interference filters)它采⽤了真空镀膜的⽅法,在玻璃的表⾯镀了⼀层具有特定厚度的光学薄膜,通常⼀块玻璃要由多层薄膜叠加⽽成,利⽤⼲涉原理从⽽让特定光谱范围的光波透过。

⼲涉滤光⽚的种类繁多,它们应⽤领域也不同,其中应⽤⽐较多的⼲涉滤光⽚有带通滤光⽚、截⽌滤光⽚、⼆向⾊滤光⽚。

(1)带通滤光⽚(Bandpass Filters)只可以使某个特定波长或窄波段的光透过,通带之外的光不能够透过。

带通滤光⽚光学指标主要是:中⼼波长(CWL)、半带宽(FWHM)。

根据带宽⼤⼩分为:带宽<30nm为窄带滤光⽚;带宽>60nm以上的为宽带滤光⽚。

(2)截⽌滤光⽚(Cut-off filter)可以将光谱分为两个区域,⼀个区的光不能通过称此区为截⽌区,⽽另⼀个区的光能够充分通过称为通带区,典型的截⽌滤光⽚有长波通滤光⽚和短波通滤光⽚。

长波通滤光⽚: 是指特定的波长范围内,长波⽅向是透过的,⽽短波⽅向是截⽌的,起到隔离短波的作⽤。

短波通滤光⽚: 短波通滤光⽚是指特定的波长范围内,短波⽅向是透过的,⽽长波⽅向是截⽌的,起到隔离长波的作⽤。

(3)⼆向⾊滤光⽚(Dichroic filter)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想要通过光的⼀⼩范围颜⾊,并且对其他颜⾊进⾏反射。

玻璃的光学性质

玻璃的光学性质

Ri
ni 1 ni 2
2
2
Vi
Ri ——氧化物的分子折射度
Vi
——氧化物的分子体积
2 Ri 1 Vi ni Ri 1 Vi
氧化物组分的折射率 n 是由它的分子体积 V i 和分 i 子折射度 Ri 决定的。
分子折射度越大,玻璃的折射率越大;
分子体积越大,玻璃的折射率越小。
用,折射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
8.2 玻璃的光学常数
玻璃的光学常数包括玻璃的折射率、平均色散、部分色散和色
散系数。
确立标准波长
各种光源的谱色
谱线符号 波长/nm 光源 元素符号 A C D 589.3 钠 Na d 587.6 氦 He e 546.1 汞 Hg F g G h
768.5 656.3 钾 K 氢 H
第八章 玻璃的光学性质
主要内容
8.1 玻璃的折射率
8.2 玻璃的光学常数
8.3 玻璃的反射、散射、吸收和透过
8.4 玻璃的红外和紫外吸收
8.1 玻璃的折射率
玻璃折射率可以理解为电磁波在玻璃中传播速度的 降低。 n=C/V 原因:光通过玻璃引起内部质点的极化变形,消耗 能量,引起光速降低。
磷石英
石英玻璃
2.28
2.20
1.47
1.46
若把玻璃近似看作是各氧化物均匀构成的混合物, 就每种氧化物其极化率αi、密度di与折射率ni之间有
下述关系:
ni 1 M i 1 ni 1 M i i K 2 2 4 ni 2 d i ni 2 d i N 3
2 2
i Mi 用 V i 代替 ,用 R 代替 K ,则得: i di
当入射角为90°时,反射率R可表示为:

玻璃的计算公式

玻璃的计算公式

玻璃的计算公式
玻璃的计算公式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折射率计算公式:
玻璃的折射率是描述光在玻璃中传播速度变化的物理量。

常见的折射率计算公式有斯奈尔定律(Snell's Law):
n1 * sin(θ1) = n2 * sin(θ2)
其中,n1和n2分别表示两个介质的折射率,θ1和θ2分别表示光线在两个介质中的入射角和折射角。

2. 透过率计算公式:
玻璃的透过率是指光线通过玻璃的程度。

透过率可以使用透射系数(transmittance coefficient)来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T = I / I0
其中,I表示透过玻璃后的光强度,I0表示入射玻璃前的光强度。

3. 热传导计算公式:
玻璃的热传导性能可以使用热传导方程来描述,一般形式如下:
q = (k * A * ΔT) / d
其中,q表示热流量,k表示玻璃的热导率,A表示传热面积,ΔT表示温度差,d表示玻璃的厚度。

4. 玻璃强度计算公式:
玻璃的强度可以使用强度计算公式来估算,常见的公式有著
名的贝克公式(Becker's equation):
σ = K * (σt / F) * (t / d)
其中,σ表示玻璃的应力,K是形状修正系数,σt表示临界强度,F表示安全系数,t表示裂纹长度,d表示玻璃的厚度。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玻璃具有不同的性质和计算公式。

上述公式仅为一般情况下的计算公式,具体计算时需要根据玻璃的具体材料、结构和环境条件等因素进行选择和调整。

导电玻璃T(影响IT玻璃性能的主要参数、测试方法及判定标准).doc

导电玻璃T(影响IT玻璃性能的主要参数、测试方法及判定标准).doc

TCO镀膜玻璃的特性及种类、测试方法及判定标准NSG玻璃:FTO导电玻璃,厚度为2.2mm,透光率大于90%,电阻为15欧,大小为200nun* 150mm, 也可以根据用户要求订做。

导电玻璃为掺杂氟的SnO2导电玻璃(SnO2:F),简称为FTO,其综合性能常用直属FTC来评价:FTC=T10/RSo T是薄膜的透光率RS是薄膜的方阻值;在光学应用方面,则要求其对可见光有好的透射性和对红外有良好的反射性。

对其基本要求是:①表面方阻低,②透光率高,③ 面积大、重量轻,④易加工、耐冲击。

TCO镀膜玻璃的特性及种类在太阳能电池中,晶体硅片类电池的电极是焊接在硅片表面的导线,前盖板玻璃仅需达到高透光率就可以了。

薄膜太阳能电池是在玻璃表面的导电薄膜上镀制p-i-n半导体膜,再镀制背电极。

透明导电氧化物的镀膜原料和工艺很多,通过科学研究进行不断的筛选,目前主要有以下三种TCO 玻璃与光伏电池的性能要求相匹配。

IT0镀膜玻璃是一种非常成熟的产品,具有透过率高,膜层牢固,导电性好等特点,初期曾应用于光伏电池的前电极。

但随着光吸收性能要求的提高,TCO玻璃必须具备提高光散射的能力,而IT0镀膜很难做到这一点,并且激光刻蚀性能也较差。

■为稀有元素,在自然界中贮存量少,价格较高。

IT0应用于太阳能电池时在等离了体中不够稳定,因此目前IT0镀膜已非光伏电池主流的电极玻璃。

Sn02 (二氧化锡)镀膜也简称FTO,目前主要是用于生产建筑用Low-E玻璃。

其导电性能比IT0略差,但具有成木相对较低,激光刻蚀容易,光学性能适宜等优点。

通过对普通Low-E的生产技术进行升级改进,制造出了导电性比普通Low-E好,并且带有雾度的产品。

利用这一技术生产的TCO玻璃已经成为薄膜光伏电池的主流产品。

氧化锌基薄膜的研究进展迅速,材料性能已可与IT0相比拟,结构为六方纤锌矿型。

其中铝掺杂的氧化锌薄膜研究较为广泛,它的突出优势是原料易得,制造成本低廉,无毒,易于实现掺杂,且在等离了体中稳定性好。

吸光度和透过率的换算公式

吸光度和透过率的换算公式

吸光度和透过率的换算公式1. 引言嘿,朋友们,今天咱们聊聊一个有趣的话题,没错,就是吸光度和透过率之间的那些事儿。

听起来有点儿专业,但其实不难哦,咱们就把它当成聊天,轻松一笑就过了。

就像在咖啡馆里,你一杯咖啡,我一杯茶,咱们慢慢唠。

2. 什么是吸光度?2.1 吸光度的定义好啦,先说说吸光度。

简单来说,吸光度就是材料对光的“抗拒”程度。

想象一下,你在阳光下遮住眼睛,那光线的强度就被你给挡住了。

这就是吸光度在做的事儿。

数值越大,说明材料对光的抵抗越强,光线穿过的能力就越差。

2.2 吸光度的单位说到这儿,可能有朋友问:“那吸光度用什么来衡量呢?”这儿要说的是,通常我们用“无量纲”的数值来表示,意思就是它没有具体的单位。

就像咱们在聊天时,不用量词来数人的多寡,只要说“好多好多”就行了。

3. 什么是透过率?3.1 透过率的定义那么,透过率又是什么呢?透过率就像是光线的小旅行,告诉我们有多少光线顺利穿过了材料。

想象一下,你站在一个透明的玻璃窗前,光线透过窗户洒在地板上,那光的比例就是透过率。

百分之百透过,就是一块透亮的玻璃;而零透过,那就是一堵墙。

3.2 透过率的单位透过率通常用百分比表示,0%代表完全不透,100%则是完全透光。

就像咱们数一数窗外的阳光,有多少照进来,算个大概就行。

4. 吸光度和透过率的关系4.1 换算公式那么,吸光度和透过率之间到底有什么神秘的关系呢?其实,它们就像一对好朋友,互相依存。

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表示出来:A = log(T)这里的“A”就是吸光度,而“T”是透过率(用小数表示,0到1之间)。

这公式就像在说:“喂,兄弟,别紧张,我们可以换算一下,互相理解!”4.2 换算的例子比如说,如果某个材料的透过率是50%,我们把它换算成小数,就是0.5。

然后代入公式,计算一下,结果吸光度就是大约0.301。

哎呀,这简单得就像加减法!用得好,就能搞明白这些光线的秘密。

5. 应用场景5.1 科学实验那么,吸光度和透过率有什么用呢?在科学实验中,它们可是真正的好帮手哦。

透明材料雾度的测试标准

透明材料雾度的测试标准

室内再现精度标准偏差( 3 ) 室内再现精度标准偏差( 4 ) ( S RW ) ( SR ) 0.051 0.078 0.050 0.30 1.25 1.50 1.14 2.02
PMMA PMMA-Hlimpact-1 PMMA-Hlimpact-2 ABS-transparent-1 BS-transparent-2 PMMA-matted PE PET/PE
透明材料雾度的测试标准
(注:该标准主体上是依据 2000 年发布的那个 JIS K7136,2010 年 6 月 1 日,该标准有所改 动,详见附录 A) 一、 适用范围 该工业标准详述了雾度的测试方法,该方法适用于板状、片状、薄膜状透明塑料的雾度 值的测定,尤其适用于雾度值小于 40%的雾度的测定。 二、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 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 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决定是否可适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 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JIS K7361-1:1997 Plastics -- Determination of the total luminous transmittance of transparent materials -- Part 1: Single beam instrument 参考 ISO 13468-1:1996 Determination of the total luminous transmittance of transparent materials -- Part 1: Single beam instrument ISO 291:1997 Plastics-Standard atmospheres for conditioning and testing ISO 5725-1:1994 Accuracy(truness and precision) of measurement methods and results-Part 1:General principles and definitions ISO 5725-2:1994 Accuracy(truness and precision) of measurement methods and results-Part 2:A basic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repeatability and reproducibility of a standard measurement method ISO 5725-3:1994 on the precision of a test method ISO 7724-2(1) Panits and Varnishes-Colorimetry-Part 2:Colour measurement ISO/CiE 10526 : 1999 CIE standard illuminants for colorimetry ISO/CIE 10527 : 1991 CIE standard colorimetric observers IEC 60050-845:1987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vocabulary-Chapter 845:lighting 三、 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雾度(haze) 透过试样而偏离入射光方向的散射光通量与透射光通量之比, 用百分数表示 (对于本方 法来说,仅把偏离入射光方向 2.5°以上的散射光通量用于计算雾度) 。 3.2 透光率(luminous transmittance) 透过试样的光通量与射到试样上的光通量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四、 原理概述 雾度值通过积分球来进行进行测定,该积分球的效率由于通过补偿而保持恒定。 五、 仪器装置 5.1 该仪器装置由稳定光源、相干光系统、带孔积分球、带光探测器的光度计、信号处 理器、显示单元或记录仪组成(见图一) 。 5.2 光源和光度计都应附上滤波片,该滤波片对应标准适光函数效率 V ( 准,如 JIS K7136 b)要测试的材料或者产品的所有的必需的规格参数 c)每个样品的平均厚度 d)雾度值,如三个试样雾度测试值的平均值 e)使用光源的类型 f)所有可能影响测试结果的因素 g)测试数据

玻璃知识

玻璃知识
★ 功能:降低U值,限制热传导,提高保温性; ★ 影响U值的因素:气体成分、玻璃厚度确定后,U值仅与 玻璃内表面辐射率有关。
3.1 U值计算公式
1 1 1
n
1
m
—— = —— + —— +
∑ ——— +
∑ dm rm
(式1-2)
U
ho
hi
hg+hr
(式1-3)
对流、传导透过
U--传热系数:与测试条件有关,单位为 W/m2·K
1.4
Sc 与 g 的区别
遮阳系数 Sc---Shading coefficient 太阳得热因子 g—Solar heat gain 透过玻璃的太阳能=Sc×透过3mm玻璃的太阳能 = g ×裸太阳辐射能 其中: 3mm玻璃的太阳能透过= 87% 因此:g = 0.87 × Sc 这两参数是相关的、非独立参数.
问题:透光率高采光好,但透过的太阳热辐射多; 若降低太阳热辐射透过,则透光率低采光差; 膜层:9层以上,间隔2层银、其它金属及化合物; 功能:2层银膜仅在太阳光谱波段干涉反射, 降低Sc但不影响透光率; 特点:解决了透光与遮阳的矛盾; 新推出的三银Low-E更好。
4.4 各种镀膜玻璃的光谱特性
可见光区
注意:民宅与公建的区别: 公建白天使用多,重在防太阳热辐射; 民宅夜晚使用多,重在保温;
★ 根据制造工艺分为: 在线Low-E 与 离线Low-E
在线Low-E 优点:可单片使用,可作夹层使用; 缺点:节能性差、颜色均匀性差、 钢化后变形大,颜色品种少; 离线Low-E 优点:节能性好、先钢化后镀膜平整度好、 颜色均匀性好;颜色品种丰富; 缺点:不可单片使用、不宜作夹层使用。
透过率(% )

透过率计算公式

透过率计算公式

透过率计算公式透过率是一个在物理学、材料科学等领域中经常用到的概念。

简单来说,透过率就是指光线、电磁波等穿过某种物质或介质的比例。

咱先来说说透过率的计算公式。

一般情况下,透过率(T)可以用透过的光强(I)除以入射的光强(I₀)来计算,也就是 T = I / I₀。

这个公式看起来挺简单,但实际应用中可得考虑好多因素呢。

比如说,我之前在实验室里做过一个关于玻璃透过率的实验。

那时候,我们准备了不同厚度、不同材质的玻璃片,还有一台精密的光强测量仪。

实验开始前,心里那叫一个期待,想着能发现什么新奇的结果。

我们把一束稳定的光源对准玻璃片,然后用测量仪分别测量入射光强和透过玻璃后的光强。

记得有一块略带绿色的玻璃片,看上去挺特别的。

当光源照上去的时候,那颜色就显得更明显了。

测量出来的入射光强是 100 单位,而透过它之后的光强只有 60 单位。

按照公式一算,这块玻璃的透过率就是 60÷100 = 0.6,也就是 60%。

在这个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发现,玻璃的厚度会对透过率产生影响。

越厚的玻璃,透过率往往越低。

还有玻璃的材质,如果里面杂质多,透过率也会受到影响。

再往深了说,在光学领域,不同波长的光透过同一种物质的透过率也可能不一样。

这就好比不同颜色的光在“过安检”的时候,有的容易通过,有的就被拦下来得多一些。

在实际生活中,透过率的概念也无处不在。

就像咱们戴的眼镜,镜片的透过率会影响我们看东西的清晰度。

如果透过率不好,看东西就会感觉模糊或者有色彩偏差。

还有,太阳能电池板的效率也和透过率有关系。

如果电池板表面的材料透过率高,就能让更多的光能被转化为电能,提高发电效率。

另外,在医学上,一些检测仪器也会用到透过率的原理。

比如测量血液中某种成分的含量,就是通过光的透过率来进行分析的。

总之,透过率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计算公式,但它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科技的发展。

通过不断地研究和探索透过率的规律,我们能够创造出更优质、更高效的材料和设备,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⑷玻璃的保温性能(总传热系数K )计算
保温性能系指在幕墙两侧存在空气温度差条件下,幕墙阻抗从高温一侧向底温一侧传热的能力(不包括从缝隙中渗透空气的传热)。

幕墙保温性能用传热系数K (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幕墙两侧空气温度差为1K ,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传热量,以W/m 2·K 计量,也可用传热阻R 0(R 0=1/K ,计量单位为m 2·K/W )表示。

保温性能分级值见下表
①玻璃的传热系数K 计算公式
1111
h h G K i ++=
K:为玻璃的总传热系数(w/m 2k );
G:为玻璃组件内外表面之间的传热系数(w/m 2k );
中空LOW-E 玻璃:参照日本JISR3209-86建筑玻璃标准,双层中空玻璃组件内外表面之间的传热系数G 由下式确定:
663
33.43.2111d G ++=ε
δ
δ:为双层中空玻璃之间的空气层的厚度(mm );
d :为玻璃的总厚度(mm );
ε:为玻璃的有效放射率由下式确定:
1
1
1
1
3
2
-+
=
εεε
2ε:为中空玻璃组件第二表面的辐射率;
3ε:为中空玻璃组件第三表面的辐射率;
i h
:为玻璃的室内表面传热系数(w/m 2
k ); i i i i C r h +=ε
i i r ε:为由辐射导致的玻璃面向室内的传热;
i C :为由传导和对流导致的玻璃面向室内的传热;
0h :为玻璃的室外表面传热系数(w/m 2
k )
; 0000C r h +=ε
00εr :为由辐射导致的玻璃面向室外的传热;
0C :为由传导和对流导致的玻璃面向室外的传热;
根据日本JISR3209-86建筑玻璃标准的边界条件,可得出冬季夜间玻璃表面传热系数的下列关系:
1.44.5+=i i h ε 3.169.400+=εh
普通单片透明玻璃:辐射率84.00==εεi ;
1.45.4+=i h (w/m 2
k )
4.200=h (w/m 2
k )
单片LOW-E 玻璃:辐射率=0.15;
1.48.0+=i h (w/m 2
k )
4.200=h (w/m 2
k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