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马关扣哈锡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

云南马关扣哈锡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
云南马关扣哈锡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

云南马关扣哈锡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

锡多金属矿矿床产于马关都龙老君山花岗岩岩体中近东西向断裂破碎带中及过渡相含斑二云母花岗岩节理裂隙中。由多期多成因成矿热液、多种物源、多期次区域变质、热液作用下运移、活化、聚集和沉淀形成矿体。

标签:高温热液石英脉型锡、钨矿床内接触带断裂破碎带云南马关扣哈

滇东南地区横跨特提斯—喜马拉雅和滨太平洋两大构造域,以哀牢山为界,西部为青藏滇板块,东部为扬子板块。老君山锡多金属矿区位于扬子板块次级构造单元:屏边—西筹山弧区西南缘,即扬子板块与青藏滇板块、哀牢山地体碰撞带东侧,属华南锡钨多金属成矿带,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造就了区内丰富的矿产资源。

1矿区地质

1.1地层

矿区内地层发育不全,南岭锡钨成矿带西部,属华南锡钨多金属成矿带,扣哈锡多金属矿区位于老君山环形构造西北侧。区域上主要出露地层为寒武系(∈),为一套厚数千米的地槽型复理石矿源层建造,并具有不同程度的变质。已知的锡、钨、铅、锌等绝大多数均赋存于寒武系地层的一定层位中。

1.2构造

矿区紧邻马关—都龙断裂北侧,区内构造极为简单,主要为发育于花岗岩体内部的节理裂隙。受区域主干断裂构造的影响,花岗岩体内节理裂隙配套构造表现为近东西向的张性结构面。所有已知矿体均产于近东西向或近南北向的节理裂隙中。文山-麻栗坡断裂、南温河断裂、马关-都龙断裂对区内构造发展、矿产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图1)。

文山-麻栗坡断裂:是本区规模最大的一条超壳断裂,具剪切压扭性质,沿北西方向延伸。该断裂自晚古生代至中生代具有继承性活动,控制了东西两个构造单元内的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的分布,断裂两侧岩相及矿产均有明显差异[1]。

马关-都龙断裂:位于老君山花岗岩体西侧,总体走向北西,平面上呈一弧形,断裂带宽50~20m,

沿断裂带及附近有花岗斑岩脉和长英岩脉分布,并具热液矿化蚀变。断裂旁侧次级构造和有利含矿层中分布着一系列重要的锡多金属矿床,如铜街、曼家寨、花石头、老寨等[2],反映该断裂为区内重要的导矿构造。

1.3岩浆岩

湖南省桂东县青石岭钨多金属矿区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湖南省桂东县青石岭钨多金属矿区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摘要] 本文在整理和研究青石岭地区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地区的找矿潜力及远景。 [关键字] 钻井地质导向进展 1 区域地质背景 青石岭钨多金属矿区,位于湘赣二省交界处,距桂东县城东南约15Km。处于南岭多金属成矿带中段东缘,诸广山复式岩体西缘。沙田--青石岭印支期至燕山期断陷带与广南--寨前--大洞断隆带之分界线旁侧。炎陵--汝城南北向构造带和炎陵--桂东北西向构造带在此交汇,区域构造位置对成矿十分有利。 2 矿区地质特征 2.1 构造 本区隶属新华夏系第二复式沉降带,湘东早-晚期新华夏褶断带与炎陵--汝城南北向隆起带、炎陵--桂东北西向褶断带的复合部位,本区经受了加里东期--燕山期大的构造运动,受多期次构造--岩浆作用影响,区域上构造十分发育,以断裂构造为主,褶皱构造次之。断裂构造主要为NE 和NNE 走向,与区内矿化、蚀变密切相关。它们基本上控制了区内各矿床点的分布,为各种矿液的运移和富集创造了良好条件,是成矿过程中的导矿构造,而且本身亦是容矿构造。区域上有多处钨多金属矿床、砷铅锌矿床就附存于NE 向压扭性区域大断裂的构造破碎带中。而与区域性NE 向主干深大断裂平行的次级NE 向小断裂也是区内矿脉的主要容矿构造,而且,往往含矿品位较富。青石岭钨多金属矿就属于次级NE 向构造控矿的类型,它们多数以构造破碎带的2形式出露,少数为含矿石英脉,走向基本上与区域性NE 向主干断裂平行,呈大致平行的带状分布。多数倾向南东,倾角50~80 度。沿走向长度从几百米至几千米不等。矿脉形态及产状严格受NE 向构造控制。矿区少数NW 向的构造破碎带或石英脉一般不含矿。 2.2 岩浆岩 矿区大面积出露加里东期第二阶段第一次侵入的粗一中粒少斑状角闪石黑云母二长花岗岩(ηγ3(2)a),部份为花岗闪长岩,其次为印支期第二阶段第一次侵入的中细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矿区钨多金属矿床主要附存于(ηγ3(2)a)岩体中。根据1:5 万区调资料,(ηγ3(2)a)花岗岩划分为桂东序列大塘单元,其锆石u-Pb 年龄为428Ma,其岩石化学成份见下表2-1 3 地球化学特征 3.1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浅谈锡多金属矿床控矿条件与成矿的预测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f2330439.html, 浅谈锡多金属矿床控矿条件与成矿的预测 作者:邓红 来源:《地球》2014年第03期 [摘要]云浮金子窝锡多金属矿床位于广东四会-吴川构造带与肇庆-海丰纬向构造交汇部位。主要控矿条件包括基底地层、岩浆岩、构造等。主断裂派生的次一级断裂交汇部位控制了矿床的定位和空间展布。寒武纪地层的W、Sn等元素含量较高,是重要的矿源层;后期岩浆热液活动使成矿元素发生迁移、富集;混合岩化和花岗岩化作用,使锡等成矿元素在矿液中逐渐富集,并沿构造裂隙上升,在围岩中有利地段充填交代形成矿床。矿床存在垂直方向变化。根据矿体在空间上的展布和变化规律,对矿区边部和深部之隐伏矿体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锡多金属矿床控矿条件成矿模式隐伏矿体预测云浮金子窝 [中图分类号] P61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3-2-3 [摘要]云浮金子窝锡多金属矿床位于广东四会-吴川构造带与肇庆-海丰纬向构造交汇部位。主要控矿条件包括基底地层、岩浆岩、构造等。主断裂派生的次一级断裂交汇部位控制了矿床的定位和空间展布。寒武纪地层的W、Sn等元素含量较高,是重要的矿源层;后期岩浆热液活动使成矿元素发生迁移、富集;混合岩化和花岗岩化作用,使锡等成矿元素在矿液中逐渐富集,并沿构造裂隙上升,在围岩中有利地段充填交代形成矿床。矿床存在垂直方向变化。根据矿体在空间上的展布和变化规律,对矿区边部和深部之隐伏矿体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锡多金属矿床控矿条件成矿模式隐伏矿体预测云浮金子窝 [中图分类号] P61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3-2-3 参考文献 [1]俞受钧,陈志忠.粤西南锡矿床成矿规律[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 [2]王祖伟,周永章.粤桂云开地区庞西垌-金山银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与资源评价[M].地质出版社,2003. [3]彭振东等.广东丰顺县尖笔岽铅锌铜矿区地质特征及控矿条件浅析[J].矿产与地质,2003(2):1402144.

云南马关扣哈锡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

云南马关扣哈锡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 锡多金属矿矿床产于马关都龙老君山花岗岩岩体中近东西向断裂破碎带中及过渡相含斑二云母花岗岩节理裂隙中。由多期多成因成矿热液、多种物源、多期次区域变质、热液作用下运移、活化、聚集和沉淀形成矿体。 标签:高温热液石英脉型锡、钨矿床内接触带断裂破碎带云南马关扣哈 滇东南地区横跨特提斯—喜马拉雅和滨太平洋两大构造域,以哀牢山为界,西部为青藏滇板块,东部为扬子板块。老君山锡多金属矿区位于扬子板块次级构造单元:屏边—西筹山弧区西南缘,即扬子板块与青藏滇板块、哀牢山地体碰撞带东侧,属华南锡钨多金属成矿带,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造就了区内丰富的矿产资源。 1矿区地质 1.1地层 矿区内地层发育不全,南岭锡钨成矿带西部,属华南锡钨多金属成矿带,扣哈锡多金属矿区位于老君山环形构造西北侧。区域上主要出露地层为寒武系(∈),为一套厚数千米的地槽型复理石矿源层建造,并具有不同程度的变质。已知的锡、钨、铅、锌等绝大多数均赋存于寒武系地层的一定层位中。 1.2构造 矿区紧邻马关—都龙断裂北侧,区内构造极为简单,主要为发育于花岗岩体内部的节理裂隙。受区域主干断裂构造的影响,花岗岩体内节理裂隙配套构造表现为近东西向的张性结构面。所有已知矿体均产于近东西向或近南北向的节理裂隙中。文山-麻栗坡断裂、南温河断裂、马关-都龙断裂对区内构造发展、矿产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图1)。 文山-麻栗坡断裂:是本区规模最大的一条超壳断裂,具剪切压扭性质,沿北西方向延伸。该断裂自晚古生代至中生代具有继承性活动,控制了东西两个构造单元内的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的分布,断裂两侧岩相及矿产均有明显差异[1]。 马关-都龙断裂:位于老君山花岗岩体西侧,总体走向北西,平面上呈一弧形,断裂带宽50~20m, 沿断裂带及附近有花岗斑岩脉和长英岩脉分布,并具热液矿化蚀变。断裂旁侧次级构造和有利含矿层中分布着一系列重要的锡多金属矿床,如铜街、曼家寨、花石头、老寨等[2],反映该断裂为区内重要的导矿构造。 1.3岩浆岩

重金属铜铅锌锡冶金思考题

铅冶金 1、请列举出铅的主要化合物及其重要的性质。 2、请列举出各种提炼铅的方法并写出氧化还原熔炼的工艺流程。 3、请简述硫化铅精矿氧化焙烧时,各金属发生的反应及存在状态。 4、请说出硫化铅直接氧化为金属铅的热力学条件,并通过MeS+2MeO=3Me+SO2的lgp SO2 -T的关系图简要说明各杂质金属的反应。 5、请根据C-O系反应ΔG-T关系图,说明CO还原和碳还原的热力学。 6、硫化铅精矿烧结焙烧脱硫的程度与什么有关系,脱硫的目的是什么? 7、试述烧结焙烧的过程及各个步骤的原则、作用。 8、试述富氧鼓风烧结过程及其与单纯鼓风烧结和返烟烧结有什么不同? 9、简述鼓风炉正常工作时的炉温分布情况以及熔炼完成后的熔炼产物组成情况。 10、请简述QSL氧化熔炼的特点及工艺流程。 11、请简述闪速氧化熔炼(Kivcet)氧化段和还原段的冶炼过程。 12、简述烟化炉的性能参数及吹炼过程。 13、简述烟化炉处理炉渣的原理。 14、试述粗铅火法精炼流程,并简述熔析法除铜的原理和过程。 15、试述粗铅精炼除砷、锑、锡的方法,并说明氧化精炼过程。 16、电解精炼的工艺是怎样的,请写出粗铅电解精炼阳极和阴极的主要反应。 17、请指出粗铅电解精炼前都有哪些杂质元素,铅阳极中杂质元素的行为? 18、请简述再生铅的原料及原料的炼前处理过程。 19、再生铅废料的熔炼技术有哪些,请分别简要进行说明。 20、试述废蓄电池渣泥固相电解还原法回收含铅废料的原理、过程及工艺。 21、与火法炼铅相比,湿法炼铅有哪些特点。 22、湿法炼铅大致有哪几类方法,简述碱浸出过程。 23、写出利用蓄电池铅废料生产三盐基硫酸铅的方法和操作流程。 24、简述有色金属电解中铅阳极材料的应用情况。 25、举例谈谈你对铅产品深加工的发展趋势。 铜冶金 1、当今铜的主要消费领域是哪些? 2、试从资源综合利用和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友好两方面,分析火法炼铜和湿法炼铜的主要优 缺点。 3、造锍熔炼过程中Fe3O4有何危害?生产实践中采用哪些有效措施抑制Fe3O4的形成? 4、酸性炉渣和碱性炉渣各有何特点? 5、闪速炉造锍熔炼对入炉铜精矿为何要预先进行干燥? 6、闪速熔炼过程要达到自热,生产上采用哪些措施来保证? 7、闪速熔炼的发展趋势如何? 8、熔池熔炼产出的炉渣为何含铜较高? 9、奥斯麦特/艾萨法造锍熔炼过程主要控制哪些技术条件?生产上是怎样控制? 10、铜锍的吹炼过程为何能分为两个周期? 11、在吹炼过程中Fe3O4有何危害?怎样抑制其形成? 12、吹炼过程中铁、硫之外的其它杂质行为如何? 13、简述炉渣贫化的过程原理。 14、如果炉渣中含有较多以Cu2O形态存在的铜,用哪种贫化方法处理更有效? 15、简述粗铜火法精炼的过程原理。 16、火法精炼过程中为什么镍较难除去? 17、精炼过程中有一还原作业,目的是什么?过还原有什么不利影响?

云南省腾冲县冻冰河铁矿普查汇总

06530833 云南省腾冲县冻冰河铁矿普查 08531196 云南省石屏县西老河铁矿详查 08531694 云南省沧源县芒哈铅锌矿地质普查 08531580 云南省兰坪县宝塔铜多金属矿普查 08531604 云南省永善县永胜得铜多金属矿普查 08531613 云南省腾冲县碗子塘金多金属矿地质普查08531619 云南省巧家县羊角落铅锌矿普查 08531584 云南省维西县陈新厂铜多金属矿普查 08531541 云南省腾冲县白米庄铁铅锌矿地质普查 08531536 云南省龙陵县芒旦铜多金属矿普查 08531561 云南省宁蒗县巴打湾重晶石矿地质普查 08531568 云南省沧源县班洪班莫铅锌矿地质普查 08531355 云南省盐津柿子铅锌矿地质普查 08531358 云南省昌宁县鸡街子地区铜银金矿勘查 08531359 云南省镇康县竹瓦房金矿地质普查 08531384 云南省贡山县僳贡雪山银铅锌多金属矿普查08531521 云南省麻栗坡县新寨铜多金属矿普查 08531399 云南省昭通市炎山街铅锌银矿地质普查 08531547 云南省安宁市盖棚锰矿普查 08531322 云南省水富县太平富荣煤矿地质普查 08531505 云南省罗平县盈源煤矿普查 08531506 云南省罗平县盛源煤矿普查 08531404 云南省红河县底勐坝铜铁多金属矿普查 08531490 云南省巍山县五里巷—茶雷村金矿普查 08531599 云南省玉龙县木瓜打铁铜多金属矿普查 08531573 云南省大姚县小河~石门坎铜矿普查 08531136 云南省元江县路通铁矿普查 08531692 云南省隆阳区椅子山铅锌多金属矿地质普查08531642 云南耿马县香竹林金矿普查 08531610 云南省巧家茂租铅锌矿深部及外围增储找矿08531648 云南省永善县佛滩铅厂坪铅锌矿详查 08531640 云南省大理市太邑乡已早村恩组场铅锌矿地质普查08531578 云南省富源县老蚂蚁煤矿地质普查 08531379 云南省龙陵县响水河铜铅锌多金属矿地质普查08531159 云南省彝良县棱嘎铅锌矿地质普查 08531312 云南省墨江县坤勇金多金属矿普查 08531311 云南省景谷县文海金多金属矿普查 08531406 云南省麻栗坡县新路坡锰矿普查 08531466 云南省腾冲县小场锰银矿地质普查 08531683 云南省梁河县卡子寨铅锌多金属矿普查 08531605 云南省楚雄市小水井金矿普查 08531590 云南省龙陵县大坡地区铌钽矿普查 08531586 云南省龙陵县二光金多金属矿地质普查(跨潞西市)

柿竹园复杂钨多金属矿选矿工艺的进展

柿竹园复杂钨多金属矿选矿工艺的进展

主要内容 简介 1 矿石性质 2 钨多金属矿选矿工艺流程历史沿革3 存在的问题 4

? 湖南柿竹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是湖南有色金属控股集团的核心企业,是集采、选、冶于一体的大型矿山企业。公司目前 现已形成采掘能力现已形成采掘能力300300300万吨万吨万吨//年,选矿处理能力年,选矿处理能力150150150万吨万吨万吨/ /年,冶炼能力能力320032003200吨 吨/年的生产规模。主要产品有钨、钼、铋、萤石等精矿和高纯铋、氧化钼等冶炼产品。矿和高纯铋、氧化钼等冶炼产品。201120112011年资产总值年资产总值年资产总值19.6719.6719.67亿元, 亿元,销售收入销售收入20.9220.9220.92亿元,利润亿元,利润亿元,利润2.592.592.59亿元。柿竹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亿元。柿竹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与全国多家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在“八五”、“九五”、“十五”和“十一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中,对柿竹园复杂钨钼铋萤石多金属矿选矿工艺进行了一系列的详细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多项研究成果分别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其中钨钼铋复杂多金属矿综合选矿新技术—“柿竹园法”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复杂难选黑白钨混合矿石选矿新技术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柿竹园公司共有五个多金属选厂和一个萤石选厂,柿竹园公司共有五个多金属选厂和一个萤石选厂,它们分别是它们分别是380380380选厂、野鸡尾选厂、柴山选厂、千吨选选厂、野鸡尾选厂、柴山选厂、千吨选厂、二千吨选厂和萤石选厂,五个多金属选厂日处理量共计为共计为4750t/d,4750t/d,4750t/d,主要产品有钨、钼、铋、萤石等精矿,主要产品有钨、钼、铋、萤石等精矿,20112011年产钨精矿折合量年产钨精矿折合量年产钨精矿折合量530853085308吨、钼精矿折合量吨、钼精矿折合量吨、钼精矿折合量138313831383吨、吨、铋金属量铋金属量128212821282吨、萤石精矿量吨、萤石精矿量吨、萤石精矿量9 9万吨。

云南腾冲—梁河地区锡铜铅锌稀有多金属成矿模式探讨矿讨论

云南腾冲—梁河地区锡铜铅锌稀有多金属成矿模式探讨矿讨论 云南腾冲-梁河地区Sn、Cu、Pb、Zn等多金属矿藏丰富,找矿标志比较明显。研究人员发现,这些矿床在分布上也是有一定的规律的。由东往西划分,可以分为四个次级成矿区域。本文根据这些成矿带的成矿地质条件,分析矿产分布特征和目前的找矿标志等,将这里的成矿模式分为5种成矿模式。 标签:矿产分布成矿模式腾冲-梁河地区 腾冲-梁河地区矿产十分丰富,是滇西的重要矿区之一,特别是Pb等有色金属,在全国的储量都是占据前位的。目前这里已经发现了六十多处矿产地,比如一些出名的产矿地区:老厂坪子、铜厂山、大硐厂等都是大型的产矿区。通过总结这些矿床的分布特点,分析并找出相关的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研究者主要是希望通过研究这些矿区各自的成矿地质条件,总结出这里锡铅锌多金属成矿的模式。 1基本的成矿运动 矿产形成最初的动力来自地壳运动,地壳运动就是对部分板块进行升降运动,通过挤压使一些地区隆升起来,形成一定的地层带。更重要的是地壳运动中,会有大量中酸性、酸性花岗岩流出来,为岩区的化学变化提供大量的热源和矿液,这是形成矿藏的根本条件。例如,喜玛拉雅运动会使附近的地壳剧烈运动起来,在互相挤压中形成褶皱、断裂带等。在这一时期,还会形成第四纪火山喷发活动,在这种高温高压的作用下,使大面积的花岗岩变成岩浆热液,在这不断的化学变化中形成矿藏,这也是成矿的重要时期。腾梁地区位于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南部,体现初明显的构造控岩特征。 2主要的矿产分布特点 目前在腾冲-波密成矿带内发现的矿产就有W、Sn等十多种,主要有Sn、Pb、Zn、Fe、Ag这几类稀有多金属。现在开发出来的金属矿床、矿点就有57个,有3个非金属矿床、矿点,还有一些能源矿产和矿化点等。这些矿床、矿点的分布是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差不多可分为四个次一级成矿带,如图1所示。 2.1高黎贡山成矿带 这部分矿带主要分布在单龙河断裂以东,主要属于变质岩区。这类矿床类型是由气成高温热液形成的伟晶岩型,主要由后期的动力变质和岩浆侵入作用形成的。 2.2东河成矿带 这部分矿带主要位于单龙河断裂和班瓦-固东断裂之间。通过对燕山早期的

华南钨和锡大规模成矿作用的差异及其原因初探_华仁民

2010年2月Feb.,2010矿床地质 M IN ERAL D EPOSI T S 第29卷第1期 Vol.29No.1 文章编号:0258-7106(2010)01-0009-15 华南钨和锡大规模成矿作用的差异及其原因初探X 华仁民,李光来,张文兰,胡东泉,陈培荣,陈卫锋,王旭东 (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3) 摘要钨和锡都是中国的优势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南尤其是南岭及其邻近地区,关系密切、相互共生,但两者之间仍然存在着很明显的差异。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东钨西锡:南岭东段,钨矿密集产出;中段,钨锡并重,但锡矿化明显增强;西段则为大规模锡成矿作用。在成矿时代上,钨和锡都以160~150M a为成矿高峰期,但锡还有雪峰期、印支期成矿作用,以及燕山晚期的又一个成矿高峰期。锡的成矿作用及与其相关的花岗岩类显示出与地幔物质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因此,锡的大规模成矿作用或发生在有地幔物质参与的/十-杭带0附近,或发生在地壳强烈拉张的燕山晚期。钨与锡在元素地球化学性质上的差异,以及华南东、西两部分在构造背景、沉积物特征和岩浆活动等方面的差异,是造成华南钨与锡大规模成矿作用差异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地质学;钨;锡;大规模成矿作用;差异;华南 中图分类号:P618.67;P618.44文献标志码:A A tentative discussion on differences between large-scale tungsten and tin mineralizations in South China H UA RenMin,LI GuangLai,ZHANG WenLan,H U DongQuan, CH EN PeiRong,CH EN WeiFeng and WANG XuDong (State K ey Labor ator y for M iner al Deposit Research,School of Earth Science and T echnolog y, N anjing U niversity,Nanjing210093,Jiangsu,China) Abstract Both tungsten and tin ar e the most prevailing mineral resources in https://www.360docs.net/doc/7f2330439.html,rg e-scale tung sten and tin mineralizations too k place mostly in South China,especially in the N anling M ountains and the neighboring areas.T he two elements ar e v er y closely r elated to and accompanied wit h each other and always occur together in most or e deposits.Ho wever,differences do ex ist between tungsten and t in miner alizations in many aspects.Spat ial distribution shows that the eastern sector of the N anling M ountains is character ized by strong and dense W mineralizat ion,w hile Sn mineralization becomes stronger westwards.China's tw o lar gest Sn or e deposits are dis-tr ibuted in the western margin of the South China fold system.Although both tungsten and tin mineralizations have the same highest or e-forming epoch of160~150M a,the t in miner alization is spanned fr om t he late Xuefeng Period(~800M a)to L ate Yanshanian M ov ement(80M a).T he L ate Yanshanian Mov ement is in fact another highlight of tin mineralization.T he tin-bearing g ranite and t in miner alization show much closer relationship with the participatio n of mantle derived mat erials than tungsten mineralizatio n. T herefore,the larg e-scale tin mineralization took place either near the so-called Sh-i Hang Zone where long-term deep faulting w as ac-tiv ated and A-ty pe granites w er e emplaced or during t he L ate Yanshanian per iod when the South China continent was in a strong ten-sional geodynamic environment.T he pr incipal factors responsible for these differ ences may include the div ersity of geochemical proper-ties betw een the two elements and the differences in tectonic backgr ounds,str atigraphic char acteristics and magmatic activities be-tw een the eastern part and the western par t of Sout h China. X本文得到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411404)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730423)的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华仁民,男,1946年生,教授,主要从事矿床学研究与教学。Email:huarenmin@https://www.360docs.net/doc/7f2330439.html, 收稿日期2009-10-12;改回日期2009-12-01。许德焕编辑。

浙江平阳龙尾钨锡铍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浙江平阳龙尾钨锡铍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浙江省平阳县龙尾钨锡铍多金属矿床位于浙东-闽东沿海火山喷发带内,处于山门火山洼地的北东侧边缘地带。该破火山内环状构造发育,且被花岗斑岩和辉绿岩等脉岩充填。通过综合分析地质、物化探、岩浆岩等条件,从而认为本矿床属于外接触带石英脉型钨锡铍多金属矿。 标签:龙尾钨锡铍多金属矿破火山五层楼 1前言 浙江省平阳龙尾钨锡铍多金属矿位于浙江省东南部飞云江南岸平阳县与瑞安市接壤地带,矿床主要发育于平阳山门沉积型火山洼地东部的内部边缘,跟燕山期火山活动有关。围绕该破火山边缘及中心分布有铜、铅锌多金属、钨锡、铌钽、银、金、铀、黄铁矿、明矾石及高岭土等多个矿床,具有较好的成矿背景前景。目前矿区正在进行普查地质工作,本文旨在通过综合分析矿区的地质特征,总结找矿标志,以期对矿床成因认识和找矿工作有所裨益。 2区域地质背景 矿区位于华南褶皱系浙东南褶皱带温州—临海拗陷带南段之泰顺—青田拗断带的中部,位于北东向温州—镇海大断裂与泰顺—黄岩大断裂之间,松阳—平阳大断裂从矿区北东部通过,山门沉积型火山洼地东部的内部边缘(图1),区内岩浆侵入作用频繁,火山、断裂构造极为发育,属于矾山—山门—南田明矾石、叶蜡石、萤石、伊利石、多金属成矿远景区的东部,区域成矿地质条件有利。 3矿区地质特征 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上侏罗统一套火山碎屑岩和下白垩统河湖相沉积岩组成。其中上侏罗统主要有高坞组、西山头组、茶湾组和九里坪组火山岩系列,其主要岩性由流纹质晶屑熔结凝灰岩、流纹质晶屑玻屑熔结凝灰岩、粉砂质泥岩、沉凝灰岩等火山碎屑岩夹河湖相沉积岩组成,产状微斜内倾,厚度>2000m;下白垩统主要由馆头组、朝川组沿山门盆地中心呈北东向展布,为内陆湖相沉积的一套紫红色砾岩、砂砾岩和青灰色泥岩、粉砂岩等,厚度>2700m。高坞组、西山头组、茶湾组和九里坪组主要分布于山门复活破火山盆地边缘。 矿区内构造主要由断裂构造和火山机构组成。其中北西向平阳—松阳大断裂西起衢州之北,经松阳、平阳经过该区延入东海。该构造主要形成于燕山中晚期,白垩纪后期活动较为强烈,与成矿关系密切。自矿区北西延至南东,贯彻整个矿区,断裂宽数米,倾向北东,倾角75~80°,断面呈舒缓波状,具擦痕,倾伏角15°,倾伏方向南东,显示左行。构造带中见构造角砾岩及糜棱岩化,并具硅化、黄铁矿化及局部绿泥石化等蚀变。矿区位于双尖山破火山的北部边缘地带,本地区火山构造显示了线状区域构造与环状火山构造的复合关系。该破火山内环状构

辽宁省阜蒙县六家子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辽宁省阜蒙县六家子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矿区处于建平-阜新镍钨铜铅锌金多金属成矿带,是辽宁省主要的铜、铅、锌、金、银、砷、锑、镍、钨、锡、钼等金属成矿带之一。本文通过对矿区地质、矿体地质特征进行总结,分析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为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帮助。 标签: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找矿标志阜蒙县六家子 1区域地质概况 大地构造位置属于中朝准地台(Ⅰ)内蒙地轴(Ⅰ2)建平台拱(Ⅰ21)旧庙断凸(Ⅰ21-3)与内蒙—大兴安岭褶皱系(Ⅲ)内蒙优地槽褶皱带(Ⅲ1)交接部位(图1)。 区域出露地层主要有太古界的表壳岩组合、中生界白垩系下统的义县组、新生界第四系等。中生代陆相火山岩仅出露早白垩系义县组,侵入岩不发育,仅新太古代和白垩纪有侵入。区域上变质岩较发育,主要为区域变质岩之庄头营子片麻岩,分布于八家子火山沉积盆地周边。区域上地质构造变形以脆性断裂为主。 2矿区地质特征 2.1地层 2.1.1太古界变质表壳岩组合 零星分布于矿区太古宙变质深成岩中。呈近北东向展布,倾向南东为主,局部受构造影响倾向北西。主要岩性有:斜长角闪岩、磁铁石英岩、角闪石岩。 2.1.2中生界白垩系下统义县组(K1y) 义县组一段(K1y1)岩性为黄褐色片麻岩质巨砾岩、紫色泥质页岩、黄绿色泥质粉砂岩,是一套山前坡麓地带快速堆积的基底粗碎屑岩,几乎是原地堆积。 义县组二段(K1y2)以火山爆发相为主,兼有喷发相,另夹有火山活动间歇期的河湖沉积相。岩性主要为凝灰岩,流纹岩及互层的砂岩与泥岩,复成分砾岩。 2.1.3新生界第四系 仅发育全新统(Qh),主要分布在山间、坡麓地带,构成高低不同的带状、裙状等阶梯式地貌。 2.2构造

云南永平老凹子金异常特征及金矿(化)体成因

云南永平老凹子金异常特征及金矿(化)体成因[摘要]由1:25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圈出5个金异常带,查证后圈定2条 金矿(化)体。矿体产于白垩系下统景星组下段(K1j1)、三叠系上统三合洞组(T3sh)构造蚀变带中,严格受地层、构造蚀变带控制。矿体成因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大比例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在该区金矿找矿效果显著。 [关键词]构造蚀变型金矿断层破碎带呈脉状、似层状产出异常明显永平老凹子 1矿区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矿区位于西藏-三江造山系扬子西缘多岛弧盆系兰坪-思茅双向弧后-陆内盆地西缘,地处西南“三江”成矿带南段,巍山-永平铜多金属矿化集中区内。 矿区1:25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Cu、Pb、Zn、Au、Ag、Sb、As、Co、Ni异常下限分别取65×10-6、45×10-6、90×10-6、5×10-9、190×10-9、5×10-6、40×10-6、25×10-6、45×10-6,共圈出了5个综合异常(图1)。 Ⅰ金异常:位于矿区北东部近南北向展布,长约2000米,宽800~1200米,面积2.07平方千米,北端延伸出矿区,F4断裂呈近南北向展布于异常带西侧。异常区出露灰岩、泥岩、页岩、砂岩、板岩,岩石均具碎裂岩化、局部具孔雀石化、褐铁矿化、重晶石化、碳酸盐化。异常带内元素套合性较好,有2个浓集中心,单点数值极大值金0.44 g/t,具强度高、梯度陡、浓集中心突出、浓度分带清晰的特点。经初步查证,于异常浓集中心发现金矿(化)体,该异常为矿所致。 Ⅳ金异常:位于矿区中部呈长条状展布,长约4250米,宽2000米,面积6.15平方千米,两端均延伸出矿区,F2断裂呈北西向展布于异常带东侧。异常区出露砂岩、页岩、泥岩及灰岩透镜体,普遍具碎裂岩化,局部具硅化、孔雀石化、褐铁矿化。异常元素套合性较好,有3个浓集中心,单点数值极大值金1.66 g/t,具强度高、梯度陡、浓集中心突出、浓度分带清晰的特点。经初步查证,于异常浓集中心发现金矿(化)体,该异常为矿所致。 2矿(化)体特征 2.1矿(化)蚀变带特征 对Ⅰ号金异常进行地表槽探工程揭露,发现一条含金蚀变矿化带,受近南北向F4断裂控制,位于断层东部,走向长大于200米,宽度大于40米,总体产状85°∠72°。矿(化)体由构造角砾岩组成,岩性主要是土状褐铁矿、重晶石、灰岩。普遍具强褐铁矿矿化、碳酸盐化、重晶石化,局部具孔雀石化、黄铁矿化、碎裂岩化,金矿化与褐铁矿矿化、重晶石化、黄铁矿化、碎裂岩化关系密切,载金矿物以褐铁矿、黄铁矿为主。异常带内圈出了一条工业金矿体,编号KT1(图

湖南省郴州市玛瑙山铁锰钨锡多金属矿(新增资源储量)

湖南省郴州市玛瑙山铁锰钨锡多金属矿(新增资源储量) 采矿权出让收益评估报告 摘要 鄂永矿权评[2019]字第WH0039号 提示:以下内容摘自评估报告,欲了解项目的全面情况,请阅读本评估报告全文。 评估机构:湖北永业地矿评估咨询有限公司 评估委托人:湖南省自然资源厅 采矿权申请人:湖南玛瑙山矿业有限公司 评估对象:湖南省郴州市玛瑙山铁锰钨锡多金属矿(新增资源储量)采矿权 评估目的:湖南玛瑙山矿业有限公司申请办理湖南省郴州市玛瑙山铁锰钨锡多金属矿采矿权延续登记,经核实,矿区范围内有新增资源储量,根据湖南省自然资源厅有关规定,需对该新增资源储量采矿权出让收益进行评估。本次评估即是为确定“湖南省郴州市玛瑙山铁锰钨锡多金属矿(新增资源储量)采矿权”出让收益提供参考意见。 评估基准日:2019年6月30日 评估方法:收入权益法 评估范围:根据《矿业权评估委托书》(湘自然资矿评委托字[2019]36号)及采矿许可证(证号:C4300002014012230134020),评估矿区范围由19个拐点组成,标高为+850米~+248米,矿区范围面积为5.2618平方公里 评估矿种:铁矿、铋矿、锡矿、钨矿、萤石 评估计算年限:矿山服务年限为20.00年,评估计算年限8年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 1-

一、截至2017年12月底矿山保有资源储量 截至2017年12月底矿山保有122b +332低+333低氧化铁锰铅矿石量5.1万吨,保有122b +333氧化铁锰矿石量9.1万吨;保有122b +333原生铁锰铅矿石量31万吨,保有122b+333+332低+333低原生铁锰矿石量87.1万吨,保有122b+333磁铁锡铋矿石量78.5万吨,保有332+333+332低+333低云英岩型钨矿矿石量953.1万吨保有332+333+333低云英岩型锡矿矿石量162.7万吨,保有332+333+333低硫化物型钨矿石量12.4万吨,保有332+333+332低+333低硫化物型锡矿矿石量198.3万吨,保有333+333低硫铁矿矿石量10.5万吨,保有122b+333磁铁矿矿石量16.2万吨,保有333硫铁锡矿石量1.6万吨,保有122b+333铅锌矿石量10.7万吨,保有333+332低+333低铅矿石量12.3万吨,保有122b+333矽卡岩型白钨矿矿石量4.5万吨,保有332低+333低低品位综合矿石量9.3万吨,保有破碎带型白钨矿总矿石量245.5万吨。 二、已有偿化处置及期间采损量 本次评估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333低)可信度系数为0.7,已有偿化处置资源储量228.18万吨(其中井下开采评估利用的资源储量70.5万吨;露天开采评估利用资源储量157.68万吨);期间采损量为0; 三、新增评估利用资源储量 本次评估新增评估利用资源储量为1067.48万吨,其中: (1)玛瑙山矿段新增评估利用资源储量888.96万吨(露采新增-20.86万吨,地采新增909.82万吨),新增Sn金属量9367.96吨、新增WO3金属量6620.15吨; (2)水湖里矿段新增评估利用资源储量6.98万吨,TFe%平均品位为44.62%、新增Bi金属132.80吨、新增Sn金属1127.70吨、新增WO3金属量52.30吨、新增CaF2矿物量59894.80吨;

铟锌锡铜共伴生多金属矿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一、项目基本情况 成果登记号:1072016Y0003 项目名称铟锌锡铜共伴生多金属矿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候选人童雄、何庆浪、兰希雄、莫峰、谢贤、卢致明、尤腾胜、崔毅琦、朱俞仿、简胜、张旭东 候选单位云南华联锌铟股份有限公司、昆明理工大学、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昆明冶金研究院 推荐单位(盖章)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科学技术局 推荐专业(学科)评审委员会地球科学国土 资源与利用 项目所属学科1 选矿工程 项目所属学科2 项目所属学科3 已呈交的科技 报告编号 所属国民 经济行业 采矿业 任务来源 A.国家计划计划下达 单位/部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委员会、云南省科技厅 计划名称和编号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1项:“难选锌锡铜铟多金属硫化矿综合回收共伴生金属的选矿关键技术”,编号:发改办高技【2009】606号;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项:“复杂多金属矿中稀贵金属铟、锗、银载体矿物选择性浮选的理论与应用”,编号:51174103;“综合回收文山都龙锌锡矿中稀贵金属的理论与应用研究”,编号:50464003;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从锡矿山尾矿中综合回收有价金属的理论与应用研究”,编号为U0937602; 4、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都龙锌锡矿选矿技术开发及产业化示范”,编号为2012AA008。 项目开始时间2005年1月1日项目结束时间2015年12月31日密级/期限(年)定密机构 成果应用于生产 时间2014年1月 成果应用 单位数量 1 成果类别应用技术类 授权发明 专利(项) 6 授权的其他 知识产权(项) 10

云南省腾冲县铁窑山地区铁、锡、钨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云南省腾冲县铁窑山地区铁、锡、钨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摘要] 通过对原有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及区域构造、岩浆和围岩等成矿条件 的分析,结合找矿标志,指明了原矿区外围进一步寻找钨、锡、铁多金属矿的找矿方向。 [关键字] 铁锡钨矿矽卡岩岩体云英岩化控矿破碎带铁窑山 铁窑山锡铁钨多金属矿区所在成矿带是滇西最主要的锡成矿带之一,已知矿床有猫甜石锡铁矿、冻冰河锡铁、大松坡-小龙河锡矿(大型)、铁窑山锡铁钨多金属矿(中型)和木梁河锡矿、和尚塘金矿等。本文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以期提出铁窑山一带原矿区外围的地质找矿方向,对该区甚至成矿带内的类似矿床和矿点的进一步工作提供借鉴和启示。 1 地质概况 铁窑山矿区,处于成矿带中东部靠腾冲-棋盘石断裂附近,分布有古永岩群和东河岩群的多个岩体,其中的大哨塘单元(K11Dηγ)细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晒米坡单元(K32Sηγ)中粒斑状角闪二长花岗岩与成矿关系密切,直接构成部分已知铁锡钨矿体或钨矿体的下盘;分布在西部的节节河(K22Jηγ)中粗粒斑状黑云二长花岗岩则可能和石英脉和金矿化有关。区内主要分布有上古生界石炭系中统丝光坪组下段(C2s1)和上段(C2s2)、石炭系上统空树河组一段(C3k1)二段(C3k2)和三段(C3k3),石炭系主要为多个旋回组成的由含砾石英砂岩、石英粉细砂岩、二云板岩组成,顶部为粉砂质炭质板岩,多具浅变质和角岩化特征,与上覆的二叠系由含砾炭质泥灰岩、生物灰岩(P1dn1)、白云岩到白云质灰岩(P1dn2)整合接触。其中现有的含矿地层主要为丝光坪组上段(C2s2)和空树河组上段(C3k3)角岩化含砾黑云石英砂岩夹(互)粉砂质二云板岩中。断裂构造除分布于矿区中部的大西山残缺的向斜外,还发育了近南北向、北西向、北东向组和东西向四组12条规模大小悬殊的断裂,其中近南北向断裂是区域上的导矿构造,北西(北北西)向断裂是矿区内的容矿构造,北东向断裂是破矿构造。 2 矿床地质特征 2.1 围岩蚀变及围岩特征 2.1.1 围岩蚀变 矿区内热液蚀变种类较多,主要有矽卡岩化、磁铁矿化、黄铁矿化、角闪-黑云母化、萤石化、云英岩化等。 (1)矽卡岩化

广东省阳春市热水锡多金属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浅析

广东省阳春市热水锡多金属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浅析 通过对广东省阳春市热水锡多金属矿区开展地质测量工作,初步了解了矿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蚀变、矿脉等地质特征。本区构造和岩体发育,以北东-北北东向构造为主,矿(化)体受含矿花岗斑岩体及云英岩化带控制。经反复对比研究,认为本区矿床类型主要为斑岩型锡多金属矿,次为石英脉型和热液充填型锡多金属矿。 标签:地质特征找矿潜力热水锡多金属矿广东阳春 阳春盆地构造复杂,岩浆活动强烈,多期次多系列成矿岩体沿构造脆弱带侵入,赋存众多的金属矿床,形成粤西主要金属成矿带之-阳春-新兴钨锡铜铅锌多金属矿带[1],已发现的矿床(点)近200个,大型矿床4个,中型16个,小型100余处,尤其以多金属成矿为显著特点[2],矿床类型有斑岩型、矽卡岩型、构造蚀变岩型、热液脉型等[3]。矿区位于阳春盆地的南缘,北邻林湾、三尖,东近石菉,大地构造位置处于粤中地块和云开地块的交汇处,吴川-四会断裂带的东南侧,阳春断陷盆地的西南部。 1矿区地质特征 1.1地层 区内地层出露的地层由老至新有寒武系、泥盆系中统、第四系。 (1)寒武系八村群:出露最广,岩性主要为绢云母石英砂岩、绢云母页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及混合岩。本层是区内锡多金属矿床的主要含矿层位。 (2)中泥盆统桂头群上亚群和东岗岭组、老虎坳组:受断裂影响,岩石普遍具片理化及轻微变质。桂头群上亚群岩性主要有石英砂砾岩、石英粉砂岩、粉砂质页岩、局部夹灰岩透镜体;中泥盆统东岗岭组岩性主要有灰岩、生物灰岩、白云岩化灰岩、鲕状灰岩、泥质灰岩及少量页岩;中泥盆统老虎坳组岩性主要有石英质砂砾岩、含砾石石英砂岩、粉砂岩、绢云母泥质页岩及少量凝灰质粉砂岩。 图1 热水矿区地质简图 1.第四系; 2.泥盆系东岗岭组; 3.泥盆系老虎头组; 4.泥盆系桂头群; 5.八村群; 6.花岗斑岩; 7. 黑云母斜长片麻岩; 8.矿化带; 9.推测/实测断层;10.整合/不整合界线(3)第四系:以砂质粘土及砾石层为主,次为粘土层、砂泥质砾石层。 1.2构造 本区的断层发育,北东-北北东向的构造是主要构造形式,它的形成和发展,

东坡_黄沙坪钨锡多金属矿成矿规律浅析

中华民居2012年3月 前言 东坡—黄沙坪地区位于南岭多金属成矿带中段北缘,大地构造位置为炎陵—郴州—蓝山北东向深断裂与郴州——邵阳北西向断裂带的交接部位,在主要成矿带与次级褶皱断裂带的相交部位分布着东坡、芙蓉、黄沙坪等多金属矿田。区内矿产资源丰富,以钨、锡、钼、铋、铅、锌为主,除少数矿床外,其主要矿床成因类型均属岩浆热液型矿床,总体上看它们在成矿空间和时间上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均是岩浆活动、地质构造及地层岩性综合控制的产物。 1.矿床成矿系列 经区内的基本构造格局和深部构造,岩浆岩的分布及其成因分类,地层岩性组合,矿化组合及分带特征和有成因联系的若干矿床在空间分布上的规律性等的研究,将本区内生金属矿床划分两个成矿系列,即与酸性中浅成花岗岩类有关的钨锡多金属矿成矿系列和与中酸性深源浅成花岗闪长岩类有关的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 1.1 与酸性、中浅成花岗岩类有关的钨锡多金属矿成矿系列 本系列矿床主要出现于一相对隆起带,经受了加里东至燕山期的构造运动,褶皱断裂发育,岩浆活动繁且规模较大,深部推断有多个隐伏岩浆岩带,地表出露的岩基、岩株体多为壳源型(Ⅰ类)花岗岩,侵入时代为加里东至燕山期,其中以燕山早期最为发育,具有多期多阶段的特点。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为一区域性航磁正值高磁区和区域性重力低值区、以W、Sn、Pb、Zn、Nb、Ta、Be等地球化学高背景区。已知有东坡、芙蓉等钨锡多金属矿田(床)。 对成矿起主导作用的为燕山早期多期次、多阶段的花岗岩岩浆活动,地表出露的岩体是深部大岩基有关的高侵位岩体,是岩浆不断演化的产物,具有丰富的物质基础,并且随着岩浆的分异演化使成矿金属元素组分得以聚集,从岩浆中分异出的挥发组分和含矿溶液具有较高的压力梯度,并向岩浆侵入前缘汇集,在构造断裂的诱导下向所开拓的空间运移,于造当的有利空间和岩性条件下,含矿气水热液经过充填、交代、改造又叠加等矿方式,在内、外接触带及其附近地区形成成因上具有同源演化的一系列不同矿种和类型的矿床,构成一个与酸性中浅成花岗岩类有关的岩浆演化成矿系列。 1.2 与中酸性、深源浅成花岗闪长岩类有关的铜铅锌多金属矿成矿 系列 本系列矿床主要出现于本区西部,郴州一桂阳断裂的北西侧,为一相对拗陷带,岩浆活动规模较小,地表出露多属同熔型(Ⅱ类)的花岗闪长斑岩、花岗斑岩等小侵入体,时代为燕山早、晚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为一区域性重力高和负值平稳磁场区,区域化探异常以Pb、Zn、Ag、As异常为主,已知有宝山、大坊等铜铅锌金银多金属矿床。 矿床的形成主要为与基底断裂有成因联系的同熔型花岗岩浆为成矿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盖层的紧闭线型褶皱及其伴生产出的逆冲断裂为成矿热液的运移提供了通道、为矿化富集提供了有利的储矿空间,在有利的岩性组合和构造部份,含矿气水热液经过交代、充填等成矿作用,形成不同的矿化组合和矿床类型,并且有明显的分带性。 本区一些沉积改造岩浆热液叠加型矿床,虽具有叠加成矿系列的特点,但主要为岩浆活动使金属元素迁移富集而成,如玛瑙山铁锰多金属矿等,故未单独列为一个系列。 2.找矿标志 2.1 地质标志 2.1.1 岩浆岩标志 ①燕山期复式岩体是形成区内多金属矿的首要条件,燕山早期晚阶段和燕山晚期早阶段的花岗岩与钨锡矿形成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铅锌矿的形成与燕山晚期的花岗岩关系密切。当大岩体中有小岩体分布时对成矿更有利。 ②北东向展布的花岗斑岩与铅锌矿在空间上紧密伴生。 ③岩体侵位较高的突起部位及其附近是寻找蚀变岩体型(云英岩型)及裂隙充填型锡铅锌矿的重要部位。 2.1.2 构造标志 ①南北向断裂是本区主要的导岩、导矿构造,钨锡铅锌多金属矿矿床往往发育在南北向与北东向两组断裂构造交汇的部位及其附近次级构造中。 ②北北东向和北北西向断裂构造,往往是主要容矿构造,是寻找含锡石英脉、云英岩脉以及锡石硫化物及铅锌矿的有利部位。 ③在花岗岩体与中、上泥盆统及二叠系栖霞组碳酸盐岩的接触带,捕虏体及岩体顶面凹陷,侧洼或缓倾斜面,是厚大矽卡岩型矿体的产出部位。 ④在岩体附近的中、上泥盆统碳酸盐岩中,节理、裂隙、层理、劈理等小构造特别发育的地段,有利于热液的渗滤交代,有利于成矿。 2.1.3 地层标志 ①与岩体接触的中、上泥盆统及石炭系中上统及二叠系下统栖霞组的碳酸盐岩是寻找矽卡岩型和网脉大理岩型锡多金属矿的重要部位。 ②震旦系浅变质砂岩、板岩是裂隙充填型锡石—硫化物矿床、含钨锡石英脉矿床及裂隙充填型的铅锌矿的主要控矿层位。 2.2 物化探异常标志 1、物化探综合异常区往往是重要的矿化集中区。 2、重力负异常是寻找矽卡岩矿床的间接找矿标志;磁异常的存在与否是判别矽卡岩型多金属矿的典型标志;各种明显的电法异常是寻找硫化物多金属矿的重要标志。 3、W、Sn、Mo、Bi、Pb、Zn化探异常与磁法、电法异常重叠时出现的综合异常,找矿效果好。 2.3 矿化蚀变标志 2.1.1 矿化标志 ①区内矿化水平及垂直分带较明显,由岩体向外依次为W、Sn、Mo、Bi —Sn、Cu、Pb、Zn —Pb、Zn — Hg、Sb矿化,可以借以某一矿物组合进行预测另一种矿化的大致地段。 ②地表(或者浅部)含锡硫化物脉可直接预测深部蚀变岩体型及矽卡岩型锡矿床。 ③地表网脉大理岩很可能预示着深部矽卡岩及云英岩的存在。 ④在花岗岩与碳酸盐岩接触带附近的褐红色、黑色疏松土状物,或有铁帽存是寻找矽卡岩型锡矿的标志。 2.1.2 蚀变标志 ①矽卡岩化是直接找矿标志。当矽卡岩中有云英岩脉穿插,则下面有可能找到云英岩型矿体。 ②云英岩是找云英岩型锡矿的直接标志,蚀变越强,则矿化越强。 ③钠长石化、萤石化是寻找蚀变岩体型锡矿的重要标志。 ④硅化、绿泥石化及绢云母化组合是寻找充填型铅锌银矿的间接标志。 3.矿床分布规律 3.1 矿床的时间分布规律 东坡—黄沙坪地区的绝大多数与有色金属成矿有关的岩体多属燕山早期第二、第三阶段侵入定位的。区内成矿是多期多阶段的,经历了三期五阶段,即岩浆期、矽卡岩期和石英硫化物期,成矿阶段有早矽卡岩阶段、晚矽卡岩阶段、氧化物阶段、早硫化物阶段和晚硫化物阶段。 总的看来,与钨锡成矿有关的岩体,形成时代相对较早;而与铅锌成矿有关的岩体,形成时代相对较晚。通过一批典型的成矿岩体研究发现,不少同期多阶段多期次形成的复式岩体,如千里山、骑田岭等岩体,在其周围的某一部分自岩体向外,可以出现有钨锡铅锌等矿化分带现象(如柿竹园—野鸡尾矿区)。 一般地说,燕山早期第一次侵入活动在本区形成了较大范围的W、Sn、Mo、Bi、Pb、Zn矿化,但较弱;第二次侵入活动进一步扩大了前次矿化范围和强度,出现较强的W、Sn、Mo、Bi、Pb、Zn矿化;第三次侵入活动挥发分较前两次更加充分,进一步强化了锡的矿化,并出现大量的铍矿化。故本区锡铅锌矿化与燕山期第二次、第三次岩浆侵入活动有关,主要成矿期为燕山早期中、晚阶段。另外,有时也可出现不同侵入阶段产生的矿化,在同一空间相互叠加而造成分带不明显的现象。 东坡-黄沙坪钨锡多金属矿成矿规律浅析 陈 杰 许东明 张怡军 (湖南省湘南地质勘察院) 摘 要:通过分析东坡—黄沙坪地区各类钨锡铅锌多金属矿床的对比分析,总结出在大地构造背景下的特殊成矿物质来源和特殊的成矿作用,探索燕山期花岗岩型钨锡多金属矿床的形成机理,并建立全区的成矿模式。 关键词:钨锡矿;分布规律;成矿模式 ?2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