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新型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ashita (2005) 的研究表明 , 1992-2003 年间 , 世界零部件出口贸易量的年均增长率为 3.4% , 而同
【 基金项目 】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 编号 2007EJL009; 并受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项目 ( 第 5 期 ) 资助 。 唐海燕 :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201620 电子信箱 : tlx@lixin.edu.cn ; 张会清 : 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 。
- 18 -
《 国际贸易问题 》 2009 年第 2 期
经贸论坛
期制造业出口贸易的年增长率只有 2.8% , 零部件出口贸易占制造业出口贸易的比重也从 17.9% 上升 到 21.1%。 与之相对应 , 产品内分工成为当代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 ,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同一产 品 的 不 同 生 产 阶 段 进 行 分 工 合 作 , 根 据 各 自 所 处 的 价 值 链 环 节 分 享 国 际 分 工 的 利 益 。 Gaulier 等 人 (2005) 考察了东亚生产网络中的价值链分布 , 发现日本和新兴经济体出口附加值较高的精密零部件 和资本品 , 由东盟和中国等发展中经济体进行再加工 , 并将低附加值的最终消费品出口至国际市场 , 分工生产的大部分利益归于前者 , 而后者投入大量劳动只换来很少的分工利益 。 随着运输成本的下降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 并在贸易自由化改革的推动下 , 越来越多的国家得以进 入这种新型国际分工体系 。 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 , 基于产品内合作的国际分工模式有着重要的意 义 。 在此之前 , 由于技术和资本的限制 , 很多发展中国家只能进行初级产品和简单工业品的专业化生 产 , 无法从事一些高端产品的生产制造 , 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和层次都很有限 。 而在新型国际分工体 系中 , 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只需专业化于特定部件或特定阶段的生产 , 并不要求具备产品的全部生产条 件 , 这就大大降低了国际分工的进入门槛 , 使其能够参与到高端产品的生产网络 , 在此过程中逐渐提 升技术水平和优化产业结构 , 新加坡和韩国就是其中的成功典范 。 然而 , 产品内分工的机遇与风险并 存 , 因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大多只参与生产过程的特定阶段 , 生产什么 、 生产多少 、 如何生产都要依 靠发达国家企业的 “ 指令 ”, 对发达国家具有较高的依附性 , 容易丧失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自主权 。 发展中国家如果不能在分工过程中通过有效的学习和创新来主动提升价值链层级 , 就可能被锁定在国 际分工的低端层次 , 沦为廉价劳动力 、 资源品和原材料的供应基地 。 中国作为国际贸易体系中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 对其国际分工地位进行科学的评判是非常重要的课 题 。 就笔者所知 , 国内现有文献多是从产业或产品角度来评判中国的竞争力水平和国际分工地位 ( 汪 斌 、 邓艳梅 , 2003; 张小蒂 、 孙景蔚 , 2006), 但在产品内分工的背景下 , 这种评判方法很可能产生 误导的结论 。 例如中国的高科技产品出口比例不断提高 , 但低技术含量的加工贸易在其中占有较高比 重 , 产品层面的分析将会夸大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竞争力 , 从具体的生产阶段或价值链环节来分析可能 更符合实际情况 。 为此 , 本文通过贸易数据的详细分析 , 比较了中国在产品内分工各个阶段的竞争力 状况 , 从价值链角度对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做出较为合理的评价 。 受数据所限 , 在此仅考虑生产过程 中的价值链 , 对研发 、 设计 、 营销等非生产环节的价值链并不涉及 。
表1
中国在各个分工阶段
“加 工 车 间 ” 的 地 位 并 没 有
的商品贸易构成情况 ( 单位 :% )
RCA ) 指数 , 该指标通过比较特定产品占一国出口
比例与占世界出口比例的相对水平, 确定该国在 此类产品上的国际竞争力状况。 然而, 正如
Amighini ( 2004) 所 指 出 的 , 在 产 品 内 分 工 环 境
数据来源 : UN Comtrade Database , 并经作者计算处理 。
表2
中国在国际分工各阶段的 NET 指数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0.24 -0.54 -0.53 -0.77 -0.82 -0.20 -0.23 -0.21 -0.13 0.02 -0.26 -0.26 -0.23 -0.24 -0.18 0.01 0.04 0.02 0.12 0.26
1998 8.3 45.3 22.1
19.8 4.5 2006 18.3 26.6 31.2 19.6 4.3 1998 3.8 23.0 9.9 15.1 48.2 2006 1.4 22.4 17.6 27.2 31.4 1998 5.8 32.6 15.1 17.1 29.4 2006 9.0 24.3 23.7 23.8 19.2
二 、 中国参与新国际分工的总体情况
20 世纪 80 年代 , 我国确立了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战略 , 并根据自身经济条件以加工贸易作为突破
口 , 在关税减免 、 出口退税 、 以及设立出口加工区等一系列政策推动下 , 加工贸易量从 1995 年 的
132 亿美元跃升至 2007 年的 986 亿美元 , 占进出口贸易总量的比重高达 45.3% , 加工贸易已成为中
国参与新国际分工的重要途径 。 与此同时 , 中国还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外商直接投资 , 以跨国公司 为代表的外商投资主体不仅通过自身的生产和贸易活动提高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水平 , 而且通过外包 (Outsourcing ) 等形式的生产合作引领本土企业进入产品内分工环节 , 借助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和销 售网络 , 中国迅速融入到新型国际分工体系中 。 为客观反映中国参与新国际分工的程度和地位 , 我们 参考 Lemoine 和 Kesenci ( 2002) 的方法 , 根据联合国按宽泛经济类别 ( Broad Economic Categories , 简记 BEC) 划分的国际贸易分类体系 ( 见附表 1), 分析工业制成品中的初级产品 、 零部件 、 资本品 等不同阶段产品的贸易数据 , 在此基础上归纳中国的专业化分工特征 。 首先考察中国在国际贸易格局中的位置变迁 。 计算结果表明 , 中国不仅在世界贸易总量中的份额 大幅提升 , 而且各阶段产品的贸易份额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 尤其是中间品贸易份额从 1998 年的
3.2%上升到 2006 年的 8.5%, 反映出中国已经全面参与到新国际分工体系中 , 且参与程度还在不断加
深 。 从图 1 中出口贸易的份额变化来看 , 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上的位置也有了明显改善 , 高附加值的零
- 19 -
经贸论坛
《 国际贸易问题 》 2009 年第 2 期
Biblioteka Baidu
部件出口份额从 1998 年的 1.8% 上升到 2006 年的 8.5% , 中等附加值的资本品出口份额也上升 11 个 百分点 , 而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出口份额则由 1.9% 下降到 1.1% 。 我国是以 “ 制造基地 ” 的角色出现 在国际分工体系中 , 而不是简单的 “ 原材料基地 ”。 其次比较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的自身演变 。 表 1 显示 , 1998 年以来中国的外贸结构较为稳定 , 中 间品和最终产品的贸易量一直占据工业制成品对外贸易总量的九成以上 , 说明中国主要是在生产环节 的中后期阶段参与国际分工 。 但在具体内容上却有所分化 , 零部件和资本品占对外贸易总量的比例分 别从 1998 年的 15.1% 和 17.1% 上升到 2006 年的 23.7% 和 23.8% , 而半成品和消费品贸易所占比例则 明显降低 。 在同期的出口商品构成中 , 零部件和资本品的比例分别上升 7.7 个百分点和 12.1 个百分 点 , 最终消费品所占比例则大幅下降 16.8 个百分点 , 表明中国的生产能力正在向价值链的中高端环 节转移 。 但是 , 鉴于附加值较低的最终消费品在出口构成中仍占据主导地位 , 而零部件和半成品也还 是最主要的进口商品, 进口中间品再加工出口的 生产模式依然延续, 得到根本改变 。 最后来判断中国在国际分工各阶段的竞争力 水平。 衡量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常用指标是显示比 较 优 势 (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 简 记
一 、 新国际分工的基本背景
早期的国际分工模式表现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间分工 , 包括工业品生产国与初级 产品生产国之间的分工体系 , 以及高端工业品生产国和一般工业品生产国之间的分工体系 , 产业间贸 易是国际分工得以实现的基础 。 各国根据自身的要素禀赋条件参与国际分工 , 专业化生产具有比较优 势的工业品或初级产品并对外出口 , 同时进口处于比较劣势的商品 。 但在二次大战之后 , 发达国家之 间的产业内分工逐渐成为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 , 即发达国家在相同技术水平的产业内部进行分工 , 专 业化于同一产业中某类或某几类产品的生产 , 并通过产业内贸易交换各自所需的多样化商品 , 发达国 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在国际贸易格局中占据核心位置 。 在产业内分工体系中 , 发展中国家逐渐被边缘 化 , 失去了分享国际分工利益的机会 。 从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开始 , 国际生产和贸易格局出现了新的变化 。 由于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 产 品周期大为缩短 , 发达国家的企业逐渐将一些不具备竞争力的生产环节转移出去 , 特别是将劳动投入 较多而附加值较低的组装环节外包给劳动要素充裕的发展中国家 , 仅在国内保留一些关键性的零部件 生产 、 研发和销售环节 , 专注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 垂直专业化的生产模式带动产品内贸易迅速增 长 , 尤其是以零部件产品为主的中间品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上升更快 。 Athukorala 和 Ya-
经贸论坛
《 国际贸易问题 》 2009 年第 2 期
中国在新型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 —基于价值链视角的分析
唐海燕 张会清
摘要 : 本文通过贸易数据的深入分析 , 从全球价值链视角对中国在新国际分工体系中的竞争力和 地位进行评判 。 研究发现 , 中国在产品内分工体系中的专业化层次较低 , 主要扮演 “ 加工车间 ” 的角色 , 尽 管高技术产业和高技术产品发展迅猛 , 但竞争力集中在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生产阶段 , 从中获取的分 工利益极为有限 , 总体而言 , 目前处于新国际分工体系的中低端位置 。 但纵向比较结果显示 , 中国在很短 的时间内实现了产业升级和技术升级的阶段性目标 , 比较优势逐渐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延伸 , 国际分 工地位也有了明显改善 。 关键词 : 中国 ; 产品内分工 ; 价值链 ; 竞争力 改革开放以来 , 中国的对外贸易飞速发展 , 目前已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贸易国 , 在国际生产网络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 与此同时 , 国际分工形式也在不断演变 , 从最初的产业间 分工 (Inter-industry Specialization ) 到后来的产业内分工 (Intra-industry Specialization ), 再到如今的 产品内分工 (Intra-product Specialization ), 世界各国通过产品内各流程的专业化生产 , 在国际分工体 系中 “ 对位入座 ”, 获取来自价值链各个环节的差异化利益 。 那么 , 中国在新型国际分工体系中究竟 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 在全球价值链上的竞争力水平如何 ? 对这些问题的正确判断不仅有助于我们客观 评价对外开放的成效 , 而且有利于我们确定产业结构调整的合理方向 , 对赶超战略的政策制定也具有 重要的参考价值 。
下, 出口与进口是相互依存的, 忽视进口因素将 会得出偏离实际情况的结果, 兼顾进口和出口因 素的净贸易指数 ( NET ) 比 RCA 指 数 更 能 反 映 一 国 “ 真实的 ” 比较优势 。 因此 , 采用 NET 指数作 为数量评价指标 ①, 据此判断中国在国际分工各阶 段的竞争力水平以及所处的分工地位, 计算结果 如表 2 所示 。 很明显, 我国的比较优势主要集中在最终产 品阶段, 尤其是附加值较低的消费品阶段, 在国 际分工体系中的专业化层次并不高。 但纵向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