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不等式基本性质》课件(新人教选修4-5)
合集下载
1.1.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课件(人教A选修4-5)
[例 3] 已知 60<x<84,28<y<33.求 (1)x-y 的取值范围; x (2)y 的取值范围. [精讲详析] 本题考查不等式性质的灵活应用. 解答问
题(1)需要先求出-y 的取值范围,然后利用不等式的同向 1 可加性解决; 解答问题(2)需要先求出y 的取值范围, 然后利 用不等式的有关性质求解.
[解析]
1 1 c c 由 a>b>1, 得, <b, >b; c<0 幂函数 y=xc(c<0) a a
是减函数, 所以 ac<bc; 因为 a-c>b-c, 所以 logb(a-c)>loga(a -c)>loga(b-c),①②③均正确.
[答案] D
点击下图片 进入:
对称性 传递性 可加性 可乘性 乘方 开方 如果 a>b,那么 b<a ;如果 b<a ,那么 a>b.即 a >b⇔ b<a . 如果 a>b,b>c,那么 a>c .即 a>b,b>c⇒ a>c . 如果 a>b ,那么 a+c>b+c. 如果 a>b,c>0,那么 ac>bc ; 如果 a>b,c<0,那么 ac<bc . 如果 a>b>0,那么 an > bn(n∈N,n≥2). 如果 a>b>0,那么 a > n n
[悟一法]
运用不等式的性质时要注意条件,如倒数法则要求两数 同号;两边同乘一个数,不等号方向是否改变要视此数的正 负而定;同向不等式可以相加,异向不等式可以相减.
[通一类]
1 2.(2011· 广州二模)设 a,b 为正实数,则“a<b”是“a-a 1 <b-b成立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即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 )
的范围.“范围”必须对应某个字母变量或代数式,一旦变化 出其他的范围问题,则不能再间接得出,必须“直来直去”, 即直接找到要求的量与已知的量间的数量关系,然后去求.
题(1)需要先求出-y 的取值范围,然后利用不等式的同向 1 可加性解决; 解答问题(2)需要先求出y 的取值范围, 然后利 用不等式的有关性质求解.
[解析]
1 1 c c 由 a>b>1, 得, <b, >b; c<0 幂函数 y=xc(c<0) a a
是减函数, 所以 ac<bc; 因为 a-c>b-c, 所以 logb(a-c)>loga(a -c)>loga(b-c),①②③均正确.
[答案] D
点击下图片 进入:
对称性 传递性 可加性 可乘性 乘方 开方 如果 a>b,那么 b<a ;如果 b<a ,那么 a>b.即 a >b⇔ b<a . 如果 a>b,b>c,那么 a>c .即 a>b,b>c⇒ a>c . 如果 a>b ,那么 a+c>b+c. 如果 a>b,c>0,那么 ac>bc ; 如果 a>b,c<0,那么 ac<bc . 如果 a>b>0,那么 an > bn(n∈N,n≥2). 如果 a>b>0,那么 a > n n
[悟一法]
运用不等式的性质时要注意条件,如倒数法则要求两数 同号;两边同乘一个数,不等号方向是否改变要视此数的正 负而定;同向不等式可以相加,异向不等式可以相减.
[通一类]
1 2.(2011· 广州二模)设 a,b 为正实数,则“a<b”是“a-a 1 <b-b成立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即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 )
的范围.“范围”必须对应某个字母变量或代数式,一旦变化 出其他的范围问题,则不能再间接得出,必须“直来直去”, 即直接找到要求的量与已知的量间的数量关系,然后去求.
高中数学 1.1.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课件 新人教A版选修45[1]
tánɡ)检测
二、用不等式的性质证明不等式
活动与探究
除了课本上给出的不等式性质,还有哪些常用的不等式性质?
提示:(1)a>b,c<d⇒ a-c>b-d.
此性质是异向不等式可减原则,可表述为:两个异向不等式的两边
分别相减,所得不等式与被减不等式同向.简称为“两个异向不等式可以
相减,所得不等式与被减不等式同向”.
边分别相除,所得不等式与被除不等式同向,可简称为“两边都是正数的
两个异向不等式可以相除,所得不等式与被除不等式同向”.
第十四页,共25页。
问题
(wèntí)导
学
课前预习导学
课堂合作探究
KEQIAN YUXI DAOXUE
KETANG HEZUO TANJIU
当堂(dānɡ
tánɡ)检测
例 2 已知 a>b,c<d,求证:a-c>b-d.
∴a-c>b-d.
第十五页,共25页。
问题
(wèntí)导
学
课前预习导学
课堂合作探究
KEQIAN YUXI DAOXUE
KETANG HEZUO TANJIU
当堂(dānɡ
tánɡ)检测
迁移与应用
2 +1
若 a,b,c∈R,a>b,求证:
>
.
2 +1
1
>0.
+1
证明:∵a,b,c∈R,∴2
KEQIAN YUXI DAOXUE
KETANG HEZUO TANJIU
当堂(dānɡ
tánɡ)检测
3 ≤ (1) = + ≤ 4,
方法二:设 f(x)=ax +bx(a≠0),由已知得
二、用不等式的性质证明不等式
活动与探究
除了课本上给出的不等式性质,还有哪些常用的不等式性质?
提示:(1)a>b,c<d⇒ a-c>b-d.
此性质是异向不等式可减原则,可表述为:两个异向不等式的两边
分别相减,所得不等式与被减不等式同向.简称为“两个异向不等式可以
相减,所得不等式与被减不等式同向”.
边分别相除,所得不等式与被除不等式同向,可简称为“两边都是正数的
两个异向不等式可以相除,所得不等式与被除不等式同向”.
第十四页,共25页。
问题
(wèntí)导
学
课前预习导学
课堂合作探究
KEQIAN YUXI DAOXUE
KETANG HEZUO TANJIU
当堂(dānɡ
tánɡ)检测
例 2 已知 a>b,c<d,求证:a-c>b-d.
∴a-c>b-d.
第十五页,共25页。
问题
(wèntí)导
学
课前预习导学
课堂合作探究
KEQIAN YUXI DAOXUE
KETANG HEZUO TANJIU
当堂(dānɡ
tánɡ)检测
迁移与应用
2 +1
若 a,b,c∈R,a>b,求证:
>
.
2 +1
1
>0.
+1
证明:∵a,b,c∈R,∴2
KEQIAN YUXI DAOXUE
KETANG HEZUO TANJIU
当堂(dānɡ
tánɡ)检测
3 ≤ (1) = + ≤ 4,
方法二:设 f(x)=ax +bx(a≠0),由已知得
1.1.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课件(人教A选修4-5)
a 3 b 2 又∵ y= =-1,x= =-1, -3 -2 a b ∴y =x,因此⑤不正确. 由不等式的性质可推出②④恒成立. 即恒成立的不等式有②④.
c d 2.已知三个不等式:ab>0,bc-ad>0,a-b>0(其中 a,b, c,d 均为实数),用其中两个不等式作为条件,余下的一个 不等式作为结论组成一个命题,可组成的正确命题有几个?
[解析]
1 1 c c 由 a>b>1, 得, <b, >b; c<0 幂函数 y=xc(c<0) a a
是减函数, 所以 ac<bc; 因为 a-c>b-c, 所以 logb(a-c)>loga(a -c)>loga(b-c),①②③均正确.
[答案] D
点击下图片 进入:
的范围.“范围”必须对应某个字母变量或代数式,一旦变化 出其他的范围问题,则不能再间接得出,必须“直来直去”, 即直接找到要求的量与已知的量间的数量关系,然后去求.
[通一类] 3.若已知二次函数y=f(x)的图象过原点,且1≤f(-1)≤2,
3≤f(1)≤4.求f(-2)的范围.
解:法一:∵f(x)过原点,∴可设 f(x)=ax2+bx.
m+n=4, ∴ m-n=-2. m=1, ∴ n=3.
∴f(-2)=(a+b)+3(a-b)=f(1)+3f(-1). ∵1≤f(-1)≤2,3≤f(1)≤4, ∴6≤f(-2)≤10.
本课时考点主要考查不等式的性质,2012年湖南高
考将不等式的性质及函数的单调性结合命题,是高考命题
b(n∈N,n≥2).
[小问题· 大思维]
1.若 x>y,a>b,则在①a-x>b-y,②a+x>b+y, a b ③ax>by,④x-b>y-a,⑤y>x这五个不等式中, 恒成立的不等式有哪些?
1.1.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课件(人教A选修4-5)
1 1 1 1 解析:若 a<b 且 a>0,b>0,则a>b⇒-a<-b, 1 1 1 1 ∴a-a<b-b.若 a-a<b-b,且 a>0,b>0⇒ a2b-b<ab2-a⇒a2b-ab2-b+a<0,ab(a-b)+(a-b) <0⇒(a-b)(ab+1)<0⇒a-b<0⇒a<b.
答案:C
[研一题]
的一个新亮点.
[考题印证] (2012· 湖南高考)设 a>b>1,c<0,给出下列三个结论:
c c ①a>b;②ac<bc;③logb(a-c)>loga(b-c). 其中所有的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A.① C.②③ B.①② D.①②③ ( )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不等式性质在比较实数大小中的
应用.
2
[例 2]
[研一题]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
(1)若 a>b,c>b,则 a>c; a (2)若 a>b,则 lgb>0; (3)若 a>b,c>d,则 ac>bd; 1 1 (4)若 a>b>0,则a<b; a b (5)若 c>d,则 ad>bc;
(6)若a>b,c>d,则a-d>b-c. A.(1)(2) C.(3)(6) B.(4)(6) D.(3)(4)(5)
(3)错误.此命题当 a、b、c、d 均为正数时才正确. (4)正确.因为 a>b,且 a、b 同号, 1 1 1 所以 ab>0,两边同乘以ab,得a<b. (5)错误.只有当 cd>0 时,结论才成立. (6)正确.因为 c>d,所以-d>-c,又 a>b, 所以 a-d>b-c.综上可知(4)(6)正确.
a 3 b 2 又∵ y= =-1,x= =-1, -3 -2 a b ∴y =x,因此⑤不正确. 由不等式的性质可推出②④恒成立. 即恒成立的不等式有②④.
1.1.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课件(人教A选修4-5)
[悟一法] (1)用作差法比较两个数(式)的大小时,要按照“三步一
结论”的程序进行,即:作差 → 变形 → 定号 → 结论 ,其中 变形是关键,定号是目的. (2)在变形中,一般是变形得越彻底越有利于下一步的判 断.变形的常用技巧有:因式分解、配方、通分、分母有理 化等. (3)在定号中, 若为几个因式的积, 需每个因式均先定号, 当符号不确定时,需进行分类讨论.
[通一类] x 1 2 2 1.x∈R,比较(x+1)(x + +1)与(x+ )· +x+1)的大小. (x 2 2 x x 2 2 解:因为(x+1)(x + +1)=(x+1)· +x+1- )=(x+ (x 2 2
x 1)(x +x+1)- (x+1), 2
2
1 2 1 2 (x+ )(x +x+1)=(x+1- )(x +x+1) 2 2 1 2 =(x+1)(x +x+1)- (x +x+1). 2
提示:由已知可组成三个命题. c d ①若 ab>0,bc-ad>0,则a-b>0,此命题正确,只需在 不等式 bc-ad>0 两侧同除以 ab,根据不等式性质,整理即
得结论; c d ②若 ab>0,a-b>0,则 bc-ad>0,此命题正确,只需在 c d 不等式a-b>0 两侧同乘以 ab,根据不等式性质,整理即得 结论; c d ③若a-b>0,bc-ad>0,则 ab>0,此命题正确, bc-ad c d 因为a-b>0⇔ ab >0, 又因为 bc-ad>0,故 ab>0. 即可组成的正确命题有 3 个.
12 3 3 ∵x -x+1=(x- ) + ≥ >0, 2 4 4
2
∴当 x>1 时,(x-1)(x2-x+1)>0. 即 x3-1>2x2-2x; 当 x=1 时,(x-1)(x2-x+1)=0, 即 x3-1=2x2-2x; 当 x<1 时,(x-1)(x2-x+1)<0, 即 x3-1<2x2-2x.
1.1.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课件(人教A选修4-5)
[读教材· 填要点]
1.实数的大小顺序与实数的运算性质之间的关系 (1)设 a,b∈R,则 ①a>b⇔ a-b>0 ; ②a=b⇔ a-b=0 ; ③a<b⇔ a-b<0 . (2)设 b∈(0,+∞),则 a ①b>1⇔a>b; a ②b=1⇔a=b; a ③b<1⇔a<b.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通一类] x 1 2 2 1.x∈R,比较(x+1)(x + +1)与(x+ )· +x+1)的大小. (x 2 2 x x 2 2 解:因为(x+1)(x + +1)=(x+1)· +x+1- )=(x+ (x 2 2
x 1)(x +x+1)- (x+1), 2
2
1 2 1 2 (x+ )(x +x+1)=(x+1- )(x +x+1) 2 2 1 2 =(x+1)(x +x+1)- (x +x+1). 2
a 3 b 2 又∵ y= =-1,x= =-1, -3 -2 a b ∴y =x,因此⑤不正确. 由不等式的性质可推出②④恒成立. 即恒成立的不等式有②④.
c d 2.已知三个不等式:ab>0,bc-ad>0,a-b>0(其中 a,b, c,d 均为实数),用其中两个不等式作为条件,余下的一个 不等式作为结论组成一个命题,可组成的正确命题有几个?
的范围.“范围”必须对应某个字母变量或代数式,一旦变化 出其他的范围问题,则不能再间接得出,必须“直来直去”, 即直接找到要求的量与已知的量间的数量关系,然后去求.
[通一类] 3.若已知二次函数y=f(x)的图象过原点,且1≤f(-1)≤2,
3≤f(1)≤4.求f(-2)的范围.
解:法一:∵f(x)过原点,∴可设 f(x)=ax2+bx.
[悟一法] (1)用作差法比较两个数(式)的大小时,要按照“三步一
1.实数的大小顺序与实数的运算性质之间的关系 (1)设 a,b∈R,则 ①a>b⇔ a-b>0 ; ②a=b⇔ a-b=0 ; ③a<b⇔ a-b<0 . (2)设 b∈(0,+∞),则 a ①b>1⇔a>b; a ②b=1⇔a=b; a ③b<1⇔a<b.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通一类] x 1 2 2 1.x∈R,比较(x+1)(x + +1)与(x+ )· +x+1)的大小. (x 2 2 x x 2 2 解:因为(x+1)(x + +1)=(x+1)· +x+1- )=(x+ (x 2 2
x 1)(x +x+1)- (x+1), 2
2
1 2 1 2 (x+ )(x +x+1)=(x+1- )(x +x+1) 2 2 1 2 =(x+1)(x +x+1)- (x +x+1). 2
a 3 b 2 又∵ y= =-1,x= =-1, -3 -2 a b ∴y =x,因此⑤不正确. 由不等式的性质可推出②④恒成立. 即恒成立的不等式有②④.
c d 2.已知三个不等式:ab>0,bc-ad>0,a-b>0(其中 a,b, c,d 均为实数),用其中两个不等式作为条件,余下的一个 不等式作为结论组成一个命题,可组成的正确命题有几个?
的范围.“范围”必须对应某个字母变量或代数式,一旦变化 出其他的范围问题,则不能再间接得出,必须“直来直去”, 即直接找到要求的量与已知的量间的数量关系,然后去求.
[通一类] 3.若已知二次函数y=f(x)的图象过原点,且1≤f(-1)≤2,
3≤f(1)≤4.求f(-2)的范围.
解:法一:∵f(x)过原点,∴可设 f(x)=ax2+bx.
[悟一法] (1)用作差法比较两个数(式)的大小时,要按照“三步一
1.1.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课件人教新课标4
堂 双
主
基
导 学
所以xx-2yx2+x+1y>0.
达 标
所以A2>B2,又A>0,B>0,故有A>B.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课 时 作 业
菜单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新课标 ·数学 选修4-5
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课
当
前 自
(1)若a>b,则ac2>bc2;
堂 双
主
基
导 学
(2)若ca2>cb2,则a>b;
自 主
A.3a>2a
B.a2<2a
双 基
导
达
学
1
C.a<a
标
D.3-2a>1-2a
课
堂 互
【答案】 D
动
探
究
课 时 作 业
菜单
新课标 ·数学 选修4-5
2.已知m,n∈R,则m1 >1n成立的一个充要条件是
课 前
A.m>0>n
自
主 导
C.m<n<0
学
B.n>m>0 D.mn(m-n)<0
()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堂 方面,严格依据不等式的性质和运算法则进行运算,是解答
互 动
探 此类问题的基础.
究
课 时 作 业
菜单
新课标 ·数学 选修4-5
课 前 自
已知-6<a<8,2<b<3,分别求a-b,ab的取值范围.
当 堂 双
主
基
导
达
学
【解】 ∵-6<a<8,2<b<3.
标
∴-3<-b<-2,∴-9<a-b<6,
人教B版数学选修4-5课件:1.1.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向可加性等;
②作差法或作商法; ③函数的单调性.
(2)在直接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证明不等式时,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①是不是同向不等式; ②此性质是不是可以逆用.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题型四
易错辨析
易错点:由于多次应用同向不等式相加(乘)法则导致变量的取值
范围扩大.
【例4】 已知f(x)=mx2-n,且-4≤f(1)≤-1,-1≤f(2)≤5,求f(3)的取值
对于④,当 a=1,b=0,c=-1,d=-2 时,ac>bd 不成立;
对于⑤,当 cd 不一定大于 0,故不正确.
答案:②
1.使用不等式的性质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剖析:(1)在应用传递性时,如果两个不等式中有一个带等号,而另
一个不带等号,那么等号是不能传递的.如a≤b,b<c⇒a<c.
(2)在乘(除)中,要特别注意乘(除)数的符号.
.
解析:(x2-x)-(x-2)=x2-2x+2=(x-1)2+1.
因为(x-1)2≥0,所以(x-1)2+1>0,
即(x2-x)-(x-2)>0.
所以x2-x>x-2.
答案:x2-x>x-2
【做一做1-2】 设x=a2b2+5,y=2ab-a2-4a,若x>y,则实数a,b应满足
的条件为
.
解析:∵x>y,
范围.
错解:依题意,有
-4 ≤ ������-������ ≤ -1, -1 ≤ 4������-������ ≤ 5,
加减消元,得0≤m≤3,1≤n≤7,
从而,得-7≤f(3)=9m-n≤26,即f(3)的取值范围是[-7,26].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题型四
②作差法或作商法; ③函数的单调性.
(2)在直接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证明不等式时,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①是不是同向不等式; ②此性质是不是可以逆用.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题型四
易错辨析
易错点:由于多次应用同向不等式相加(乘)法则导致变量的取值
范围扩大.
【例4】 已知f(x)=mx2-n,且-4≤f(1)≤-1,-1≤f(2)≤5,求f(3)的取值
对于④,当 a=1,b=0,c=-1,d=-2 时,ac>bd 不成立;
对于⑤,当 cd 不一定大于 0,故不正确.
答案:②
1.使用不等式的性质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剖析:(1)在应用传递性时,如果两个不等式中有一个带等号,而另
一个不带等号,那么等号是不能传递的.如a≤b,b<c⇒a<c.
(2)在乘(除)中,要特别注意乘(除)数的符号.
.
解析:(x2-x)-(x-2)=x2-2x+2=(x-1)2+1.
因为(x-1)2≥0,所以(x-1)2+1>0,
即(x2-x)-(x-2)>0.
所以x2-x>x-2.
答案:x2-x>x-2
【做一做1-2】 设x=a2b2+5,y=2ab-a2-4a,若x>y,则实数a,b应满足
的条件为
.
解析:∵x>y,
范围.
错解:依题意,有
-4 ≤ ������-������ ≤ -1, -1 ≤ 4������-������ ≤ 5,
加减消元,得0≤m≤3,1≤n≤7,
从而,得-7≤f(3)=9m-n≤26,即f(3)的取值范围是[-7,26].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题型四
1.1.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课件(人教A选修4-5)
n n
n
a>
n
b (n=2k+
返回
返回
[例 1]
1 1 4 已知 x,y 均为正数,设 m= + ,n= ,试比 x y x+y
较 m 和 n 的大小.
[思路点拨]
变形 转化为因式 与0比较 两式作差 ――→ ―――→ 乘积形式
判断正负,得出大小
返回
[解]
x+y 1 1 4 4 m-n= x + y - = xy - = x+y x+y
返回
6a2 2.在数轴的正半轴上,A 点对应的实数为 ,B 点对应的 9+a4 实数为 1, 试判别 A 点在 B 点的左边, 还是在 B 点的右边?
-a2-32 6a2 解:因为 ≤0, 4-1= 4 9+a 9+a 6a2 所以 ≤1. 9+a4 当且仅当 a=± 3时取“=”, 所以当 a≠± 3时,A 点在 B 点左边,当 a=± 3时,A 点 与 B 点重合.
“变形”是关键,常用的方法是分解因式、配方等.
返回
1.已知a,b∈R,比较a4+b4与a3b+ab3的大小.
解:因为(a4+b4)-(a3b+ab3) =a3(a-b)+b3(b-a) =(a-b)(a3-b3) =(a-b)2(a2+ab+b2) b 3 =(a-b)2[(a+ )2+ b2]≥0 2 4 (当且仅当a=b时,取“=”号) 所以a4+b4≥a3b+ab3.
返回
求代数式的取值范围是不等式性质应用的一个 重要方面,严格依据不等式的性质和运算法则进行 运算,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基础,在使用不等式的性
质中,如果是由两个变量的范围求其差的范围,一
定不能直接作差,而要转化为同向不等式后作和.
返回
α+β α-β π π π π 5.“已知- ≤α≤ ,- ≤β≤ ”,求 , 的取值 2 2 2 2 2 2 范围.
n
a>
n
b (n=2k+
返回
返回
[例 1]
1 1 4 已知 x,y 均为正数,设 m= + ,n= ,试比 x y x+y
较 m 和 n 的大小.
[思路点拨]
变形 转化为因式 与0比较 两式作差 ――→ ―――→ 乘积形式
判断正负,得出大小
返回
[解]
x+y 1 1 4 4 m-n= x + y - = xy - = x+y x+y
返回
6a2 2.在数轴的正半轴上,A 点对应的实数为 ,B 点对应的 9+a4 实数为 1, 试判别 A 点在 B 点的左边, 还是在 B 点的右边?
-a2-32 6a2 解:因为 ≤0, 4-1= 4 9+a 9+a 6a2 所以 ≤1. 9+a4 当且仅当 a=± 3时取“=”, 所以当 a≠± 3时,A 点在 B 点左边,当 a=± 3时,A 点 与 B 点重合.
“变形”是关键,常用的方法是分解因式、配方等.
返回
1.已知a,b∈R,比较a4+b4与a3b+ab3的大小.
解:因为(a4+b4)-(a3b+ab3) =a3(a-b)+b3(b-a) =(a-b)(a3-b3) =(a-b)2(a2+ab+b2) b 3 =(a-b)2[(a+ )2+ b2]≥0 2 4 (当且仅当a=b时,取“=”号) 所以a4+b4≥a3b+ab3.
返回
求代数式的取值范围是不等式性质应用的一个 重要方面,严格依据不等式的性质和运算法则进行 运算,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基础,在使用不等式的性
质中,如果是由两个变量的范围求其差的范围,一
定不能直接作差,而要转化为同向不等式后作和.
返回
α+β α-β π π π π 5.“已知- ≤α≤ ,- ≤β≤ ”,求 , 的取值 2 2 2 2 2 2 范围.
1.1.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课件(人教A选修4-5)
12 3 3 ∵x -x+1=(x- ) + ≥ >0, 2 4 4
2
∴当 x>1 时,(x-1)(x2-x+1)>0. 即 x3-1>2x2-2x; 当 x=1 时,(x-1)(x2-x+1)=0, 即 x3-1=2x2-2x; 当 x<1 时,(x-1)(x2-x+1)<0, 即 x3-1<2x2-2x.
[悟一法]
运用不等式的性质时要注意条件,如倒数法则要求两数 同号;两边同乘一个数,不等号方向是否改变要视此数的正 负而定;同向不等式可以相加,异向不等式可以相减.
[通一类]
1 2.(2011· 广州二模)设 a,b 为正实数,则“a<b”是“a-a 1 <b-b成立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即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 )
a 3 b 2 又∵ y= =-1,x= =-1, -3 -2 a b ∴y =x,因此⑤不正确. 由不等式的性质可推出②④恒成立. 即恒成立的不等式有②④.
c d 2.已知三个不等式:ab>0,bc-ad>0,a-b>0(其中 a,b, c,d 均为实数),用其中两个不等式作为条件,余下的一个 不等式作为结论组成一个命题,可组成的正确命题有几个?
(3)错误.此命题当 a、b、c、d 均为正数时才正确. (4)正确.因为 a>b,且 a、b 同号, 1 1 1 所以 ab>0,两边同乘以ab,得a<b. (5)错误.只有当 cd>0 时,结论才成立. (6)正确.因为 c>d,所以-d>-c,又 a>b, 所以 a-d>b-c.综上可知(4)(6)正确.
[例 3] 已知 60<x<84,28<y<33.求 (1)x-y 的取值范围; x (2)y 的取值范围. [精讲详析] 本题考查不等式性质的灵活应用. 解答问
1.1.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课件(人教A选修4-5)
a 3 b 2 又∵ y= =-1,x= =-1, -3 -2 a b ∴y =x,因此⑤不正确. 由不等式的性质可推出②④恒成立. 即恒成立的不等式有②④.
c d 2.已知三个不等式:ab>0,bc-ad>0,a-b>0(其中 a,b, c,d 均为实数),用其中两个不等式作为条件,余下的一个 不等式作为结论组成一个命题,可组成的正确命题有几个?
[悟一法] (1)用作差法比较两个数(式)的大小时,要按照“三步一
结论”的程序进行,即:作差 → 变形 → 定号 → 结论 ,其中 变形是关键,定号是目的. (2)在变形中,一般是变形得越彻底越有利于下一步的判 断.变形的常用技巧有:因式分解、配方、通分、分母有理 化等. (3)在定号中, 若为几个因式的积, 需每个因式均先定号, 当符号不确定时,需进行分类讨论.
(3)错误.此命题当 a、b、c、d 均为正数时才正确. (4)正确.因为 a>b,且 a、b 同号, 1 1 1 所以 ab>0,两边同乘以ab,得a<b. (5)错误.只有当 cd>0 时,结论才成立. (6)正确.因为 c>d,所以-d>-c,又 a>b, 所以 a-d>b-c.综上可知(4)(6)正确.
∵28<y<33, 1 1 1 ∴-33<-y<-28, <y < . 33 28 60 x 84 又 60<x<84,∴27<x-y<56, <y < . 33 28 20 x 即 < y<3. 11
[悟一法] 本题不能直接用 x 的范围去减或除 y 的范围,应严格利用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去求得范围,其次在有些题目中,还要注意 整体代换的思想, 即弄清要求的与已知的“范围”间的联系. 如 已知 20<x+y<30,15<x-y<18,要求 2x+3y 的范围,不能 分别求出 x,y 的范围,再求 2x+3y 的范围,应把已知的“x 5 1 +y”“x-y”视为整体,即 2x+3y= (x+y)- (x-y),所以 2 2 5 1 需分别求出 (x+y)、- (x-y)的范围,两范围相加可得 2x+3y 2 2
高中数学新人教A版选修4-5课件:第一讲不等式和绝对值不等式1.1.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探究四
探究一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对于考查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选择题,解答时,一是利用不等式的相关
性质,其中,特别要注意不等号变号的影响因素,如数乘、取倒数、开方、平
方等;二是对所含字母取特殊值,结合排除法去选正确的选项,这种方法一般
要注意选取的值应具有某个方面的代表性,如选取 0、正数、负数等.
J 基础知识 Z 重点难点
几乎都有类似的前提条件,但结论会根据不同的要求有所不同,因而这需要
根据本题的四个选项来进行判断.选项 A,还需有 ab>0 这个前提条件;选项
B,当 a,b 都为负数时不成立,或一正一负时可能也不成立,如 2>-3,但 22>(-3)2
1
a
b
不正确;选项 C,c2+1>0,由 a>b 就可知c2+1 > c2 +1,故正确;选项 D,当 c=0 时不
A.P≥Q
B.P>Q
C.P≤Q
1
−
a+1+ a
解析:P-Q=( a + 1 − a)-( a − a-1)=
a-1- a+1
=
D.P<Q
.
( a+1+ a)( a+ a-1)
∵a≥1,∴ a-1 < a + 1,即 a-1 − a + 1<0.
又∵ a + 1 + a>0, a + a-1>0,
a-1- a+1
格依据不等式的性质和运算法则进行运算,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基础.在使用
不等式的性质中,如果是由两个变量的范围求其差的范围,一定不能直接作
1.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课件(新人教选修4-5). ppt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c d 2.已知三个不等式: ab 0, bc - ad 0, - 0 a b (其中a , b, c , d均为实数), 用其中两个不等式作为 条件, 余下的一个作为结论组 成一个命题, 可组成 的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D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同解不等式:
形式不同但解相同的不等式.
其它重要概念:
绝对不等式、条件不等式、矛盾不等式.
基本理论:
O
x
1.实数在数轴上的性质:
研究不等式的出发点是实数的大小关系。数轴上 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因此可以利用数轴上点的 左右位置关系来规定实数的大小:
A
a a <b
B
b x
B
b a >b
A
a x
设a 、b是两个实数,它们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分别 是A 、B ,那么,当点A在点B的左边时, a < b;当点 A在点B的右边时, a > b. 关于a,b的大小关系,有以下基本事实: 如果a > b, 那么a-b是正数;如果a=b,那么a-b等于零;如果a < b,那么a-b是负数;反过来也对.
a - b 0 a b; a - b 0 a b; a - b 0 a b.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 a b b a ( 对称性 ); (2) a b , b c a c (传递性 ); (3) a b a c b c (可加性 );
n n
(6) a b 0, n N , n 1
n
a
n
b.
例2
a b 已知a b 0, c d 0, 求证 d c
c d 2.已知三个不等式: ab 0, bc - ad 0, - 0 a b (其中a , b, c , d均为实数), 用其中两个不等式作为 条件, 余下的一个作为结论组 成一个命题, 可组成 的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D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同解不等式:
形式不同但解相同的不等式.
其它重要概念:
绝对不等式、条件不等式、矛盾不等式.
基本理论:
O
x
1.实数在数轴上的性质:
研究不等式的出发点是实数的大小关系。数轴上 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因此可以利用数轴上点的 左右位置关系来规定实数的大小:
A
a a <b
B
b x
B
b a >b
A
a x
设a 、b是两个实数,它们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分别 是A 、B ,那么,当点A在点B的左边时, a < b;当点 A在点B的右边时, a > b. 关于a,b的大小关系,有以下基本事实: 如果a > b, 那么a-b是正数;如果a=b,那么a-b等于零;如果a < b,那么a-b是负数;反过来也对.
a - b 0 a b; a - b 0 a b; a - b 0 a b.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 a b b a ( 对称性 ); (2) a b , b c a c (传递性 ); (3) a b a c b c (可加性 );
n n
(6) a b 0, n N , n 1
n
a
n
b.
例2
a b 已知a b 0, c d 0, 求证 d c
1.1.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课件(人教A选修4-5)
返回
点击下图进入创新演练
返回
x+y2-4xy x-y2 = , xyx+y xyx+y ∵x,y均为正数, ∴x>0,y>0,xy>0,x+y>0,(x-y)2≥0. ∴m-n≥0,即m≥n.(当x=y时,等号成立).
返回
比较两个数(式子)的大不,一般用作差法,其 步骤是:作差—变形—判断差的符号—结论,其中
n n
n
a>
n
b (n=2k+
返回
返回
[例 1]
1 1 4 已知 x,y 均为正数,设 m= + ,n= ,试比 x y x+y
较 m 和 n 的大小.
[思路点拨]
变形 转化为因式 与0比较 两式作差 ――→ ―――→ 乘积形式
判断正负,得出大小
返回
[解]
x+y 1 1 4 4 m-n= x + y - = xy - = x+y x+y
返回
∴(a-c)(b-d)>0. eb-a+c-d e e ∵e<0,∴ >0.即 > . a-cb-d a-c b-d
c<d<0⇒-c>-d>0 ⇒ 法二: a>b>0
1 1 a-c>b-d>0⇒ < a-c b-d⇒ e > e . a-c b-d e<0
返回
(2)设a+3b=λ1(a+b)+λ2(a-2b) =(λ1+λ2)a+(λ1-2λ2)b. 5 2 解得λ1= ,λ2=- . 3 3 5 5 5 2 2 ∴- ≤ (a+b)≤ ,-2≤- (a-2b)≤- . 3 3 3 3 3 11 11 ∴- ≤a+3b≤1.即a+3b的范围为[- ,1]. 3 3
高二数学人教b版选修4-5课件:第一章_1.1_1.1.1_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1)用作差法比较两个数(式)的大小时,要按照“三步一结 论”的程序进行,即: 作差 → 变形 → 定号 → 结论 ,其中变形 是关键,定号是目的.
(2)在变形中,一般是变形得越彻底越有利于下一步的判 断.变形的常用技巧有:因式分解、配方、通分、分母有理化等.
(3)在定号中,若为几个因式的积,需每个因式均先定号,当 符号不确定时,需进行分类讨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若 0<a<1<b,则 0<1b<1, ∴loga1b>0, logab<0,条件③不可以.故应填②. 答案:②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8.设 x=a2b2+5,y=2ab-a2-4a,若 x>y,则实数 a,b 满足 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x>y,∴a2b2+5-2ab+a2+4a =a2+4a+4+a2b2-2ab+1 =(a+2)2+(ab-1)2>0. ∴ab≠1 或 a≠-2. 答案:ab≠1 或 a≠-2.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三、解答题 9.已知-π2≤α<β≤π2,求α+2 β,α-2 β的范围.
解:∵-π2≤α<β≤π2, ∴-π4≤α2<π4, -π4<β2≤π4. 因而两式相加得-π2<α+2 β<π2. 又∵-π4<β2≤π4,∴-π4≤-β2<π4.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π2≤α-2 β<π2. 又∵α<β,∴α-2 β<0.∴-π2≤α-2 β<0. 即α+2 β∈-π2,π2,α-2 β∈-π2,0. 10.已知 a,b∈{正实数}且 a≠b,比较ab2+ba2与 a+b 的大小. 解:∵ab2+ba2-(a+b)=ab2-b+ba2-a =a2-b b2+b2-a a2=(a2-b2)1b-1a
(1)用作差法比较两个数(式)的大小时,要按照“三步一结 论”的程序进行,即: 作差 → 变形 → 定号 → 结论 ,其中变形 是关键,定号是目的.
(2)在变形中,一般是变形得越彻底越有利于下一步的判 断.变形的常用技巧有:因式分解、配方、通分、分母有理化等.
(3)在定号中,若为几个因式的积,需每个因式均先定号,当 符号不确定时,需进行分类讨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若 0<a<1<b,则 0<1b<1, ∴loga1b>0, logab<0,条件③不可以.故应填②. 答案:②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8.设 x=a2b2+5,y=2ab-a2-4a,若 x>y,则实数 a,b 满足 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x>y,∴a2b2+5-2ab+a2+4a =a2+4a+4+a2b2-2ab+1 =(a+2)2+(ab-1)2>0. ∴ab≠1 或 a≠-2. 答案:ab≠1 或 a≠-2.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三、解答题 9.已知-π2≤α<β≤π2,求α+2 β,α-2 β的范围.
解:∵-π2≤α<β≤π2, ∴-π4≤α2<π4, -π4<β2≤π4. 因而两式相加得-π2<α+2 β<π2. 又∵-π4<β2≤π4,∴-π4≤-β2<π4.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π2≤α-2 β<π2. 又∵α<β,∴α-2 β<0.∴-π2≤α-2 β<0. 即α+2 β∈-π2,π2,α-2 β∈-π2,0. 10.已知 a,b∈{正实数}且 a≠b,比较ab2+ba2与 a+b 的大小. 解:∵ab2+ba2-(a+b)=ab2-b+ba2-a =a2-b b2+b2-a a2=(a2-b2)1b-1a
高中数学 1.1.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课件 新人教A版选修4-5
第一讲 不等式和绝对值不等式 1.1 不 等 式
1.1.1ppt精选
栏 目 链 接
2
用作差比较法比较大小
已知x>1,比较x3-1与2x2-2x的大小. 分析:两式作差比较大小.
栏
解析:x3-1-(2x2-2x)=x3-2x2+2x-1=(x3-x2)- 目
链
(x2-2x+1)=x2(x-1)-(x-1)2=(x-1)(x2-x+1)=(x 接 -1). ∵x>1,∴x-1>0.又∵+>0, ∴(x-1)>0, ∴x3-1>2x2-2x.
比较系数得解得
栏 目
所以f(-2)=3f(-1)+f(1).
链 接
又因为-1≤f(-1)≤2,2≤f(1)≤4,
所以-1≤f(-2)≤10.
ppt精选
9
►变式训练 3.已知a>b,c<d,求证:a-c>b-d.
3.证明:∵c<d,∴-c>-d.
栏 目
链
又∵a>b,∴a+(-c)>b+(-d).
接
即 a-c>b-d.
栏 目
由π2 <β<π得π6 <β3 <π3 ,-1<cosβ<0.
链 接
∴ - π3 < -β3 <-π6 ,
于是得- π3 <2α-β3 <5π6 ,-1<sin α+cos β<1.
ppt精选
7
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证明简单的不等式
已知a>b,e>f,c>0,求证:f-ac<e-bc.
分析: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对不等式进行变形,从
否则易出错.例如,若忽略 ɑ<β,则会导致的取
目 链
接
值范围变大.
(2)本题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求解,在变换过程
1.1.1ppt精选
栏 目 链 接
2
用作差比较法比较大小
已知x>1,比较x3-1与2x2-2x的大小. 分析:两式作差比较大小.
栏
解析:x3-1-(2x2-2x)=x3-2x2+2x-1=(x3-x2)- 目
链
(x2-2x+1)=x2(x-1)-(x-1)2=(x-1)(x2-x+1)=(x 接 -1). ∵x>1,∴x-1>0.又∵+>0, ∴(x-1)>0, ∴x3-1>2x2-2x.
比较系数得解得
栏 目
所以f(-2)=3f(-1)+f(1).
链 接
又因为-1≤f(-1)≤2,2≤f(1)≤4,
所以-1≤f(-2)≤10.
ppt精选
9
►变式训练 3.已知a>b,c<d,求证:a-c>b-d.
3.证明:∵c<d,∴-c>-d.
栏 目
链
又∵a>b,∴a+(-c)>b+(-d).
接
即 a-c>b-d.
栏 目
由π2 <β<π得π6 <β3 <π3 ,-1<cosβ<0.
链 接
∴ - π3 < -β3 <-π6 ,
于是得- π3 <2α-β3 <5π6 ,-1<sin α+cos β<1.
ppt精选
7
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证明简单的不等式
已知a>b,e>f,c>0,求证:f-ac<e-bc.
分析: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对不等式进行变形,从
否则易出错.例如,若忽略 ɑ<β,则会导致的取
目 链
接
值范围变大.
(2)本题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求解,在变换过程
人教版高中选修4-5《1.1.1不等式的性质》课件(共12张PPT)
• 答案 ②④
源于 练习册 变式训练2
例2
已知
a
b
0
,比较
a a
3 3
b3 b3
与
a b 的大小 ab
2.已知 a≥1,P= ������ + 1 − ������,Q= ������ − ������-1,则 P 与 Q 的大小
关系为( ) A.P≥Q 答案:D
B.P>Q
C.P≤Q D.P<Q
人教A版选修4-5 第一章
1.1不等式的性质
知识回顾
• 1.对于任何两个实数a,b的大小比较
•
a>b⇔ a-b>0
;
•
a<b⇔ a-b<0
;
• a=b⇔ a-b=0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想一想:怎样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在比较时通常作怎样的
数学变形? 步骤:①作差 ②变形 ③定号 ④下结论
通过分解因式、配方、通分、分母有理化等恒等变形, 转化成若干个因式的乘积或者商的形式
变式 已知 20 x y 30,15 x y 18,求 2x 3y 的取值范围。
【例 4】 已知-π2≤α<β≤π2.求α+2 β,α-2 β的取值范围.
知识回顾 • 2.不等式有如下一些基本性质 (1)对称性:a>b⇔ b<a ; (2)传递性:a>b,b>c⇒ a>c ;
(3)加(减):a>b⇒ a+c>b+c ; (4)乘(除):a>b,c>0⇒ ac>bc ;
a>b,c<0⇒ ac<bc ; (5)乘方:a>b>0⇒ an>bn ,n∈N*,且n≥2; (6)开方:a>b>0⇒ n a n b ,n∈N*,且n≥2.
又 ������ + 1 + ������>0, ������ + ������-1>0,
源于 练习册 变式训练2
例2
已知
a
b
0
,比较
a a
3 3
b3 b3
与
a b 的大小 ab
2.已知 a≥1,P= ������ + 1 − ������,Q= ������ − ������-1,则 P 与 Q 的大小
关系为( ) A.P≥Q 答案:D
B.P>Q
C.P≤Q D.P<Q
人教A版选修4-5 第一章
1.1不等式的性质
知识回顾
• 1.对于任何两个实数a,b的大小比较
•
a>b⇔ a-b>0
;
•
a<b⇔ a-b<0
;
• a=b⇔ a-b=0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想一想:怎样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在比较时通常作怎样的
数学变形? 步骤:①作差 ②变形 ③定号 ④下结论
通过分解因式、配方、通分、分母有理化等恒等变形, 转化成若干个因式的乘积或者商的形式
变式 已知 20 x y 30,15 x y 18,求 2x 3y 的取值范围。
【例 4】 已知-π2≤α<β≤π2.求α+2 β,α-2 β的取值范围.
知识回顾 • 2.不等式有如下一些基本性质 (1)对称性:a>b⇔ b<a ; (2)传递性:a>b,b>c⇒ a>c ;
(3)加(减):a>b⇒ a+c>b+c ; (4)乘(除):a>b,c>0⇒ ac>bc ;
a>b,c<0⇒ ac<bc ; (5)乘方:a>b>0⇒ an>bn ,n∈N*,且n≥2; (6)开方:a>b>0⇒ n a n b ,n∈N*,且n≥2.
又 ������ + 1 + ������>0, ������ + ������-1>0,
1.1.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课件(人教A选修4-5)
(3)错误.此命题当 a、b、c、d 均为正数时才正确. (4)正确.因为 a>b,且 a、b 同号, 1 1 1 所以 ab>0,两边同乘以ab,得a<b. (5)错误.只有当 cd>0 时,结论才成立. (6)正确.因为 c>d,所以-d>-c,又 a>b, 所以 a-d>b-c.综上可知(4)(6)正确.
[例1] x∈R,比较x3-1与2x2-2x的大小. [精讲详析] 本题考查利用作差法比较两个代数式的
大小.解答本题需要将作差后的代数式分解因式,然后根 据各因式的符号判断x3-1与2x2-2x的大小. (x3-1)-(2x2-2x)
=(x3-x2)-(x2-2x+1)
=x2(x-1)-(x-1)2 =(x-1)(x2-x+1).
∵28<y<33, 1 1 1 ∴-33<-y<-28, <y < . 33 28 60 x 84 又 60<x<84,∴27<x-y<56, <y < . 33 28 20 x 即 < y<3. 11
[悟一法] 本题不能直接用 x 的范围去减或除 y 的范围,应严格利用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去求得范围,其次在有些题目中,还要注意 整体代换的思想, 即弄清要求的与已知的“范围”间的联系. 如 已知 20<x+y<30,15<x-y<18,要求 2x+3y 的范围,不能 分别求出 x,y 的范围,再求 2x+3y 的范围,应把已知的“x 5 1 +y”“x-y”视为整体,即 2x+3y= (x+y)- (x-y),所以 2 2 5 1 需分别求出 (x+y)、- (x-y)的范围,两范围相加可得 2x+3y 2 2
1 1 1 1 解析:若 a<b 且 a>0,b>0,则a>b⇒-a<-b, 1 1 1 1 ∴a-a<b-b.若 a-a<b-b,且 a>0,b>0⇒ a2b-b<ab2-a⇒a2b-ab2-b+a<0,ab(a-b)+(a-b) <0⇒(a-b)(ab+1)<0⇒a-b<0⇒a<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1 a2 an ≤ a1 a2 an .
推论 2: 如果 a、b、c 是实数,那么 a c ≤ a b b c , 当且仅当 (a b)(b c ) ≥ 0 时,等号成立.
课堂练习: 1.(课本 P15 例 1)已知 ε 0, x a ε , y b ε , 求证: 2 x 3 y 2a 3b 5ε . 2.(课本 P20 习题 1.2 第 1 题)求证: ⑴ a b a b ≥ 2 a ;⑵ a b a b ≤ 2 b 3. (课本 P20 习题 1.2 第 3 题)求证: ⑴ xa xb ≥ ab ; ⑵ xa xb ≤ ab
1.提示 :恰当运用重要不等式 : a1 a2 a3 ≤ a1 a2
2.提示 :
a3 .
⑴ a b 2c a c b c ,…… ⑵ 3a 3c (a b 2c) (b c 2a) ,……
作业:课本 P 第 2, 4, 5 题 20
证明 :对于 a 2 b 2 ,可想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 这时可构造出图形: 以 a+b+c 为边长画一个正方形,如图
2 2 2 2 则 AP1 a b , P1 P2 b c ,
P2 B c 2 a 2 , AB 2(a b c ) .
显然 AP1 P1 P2 P2 B ≥ AB , 即 a 2 b 2 b 2 c 2 c 2 a 2 ≥ 2 (a b c ) .
| a | | b | | a | | b | 综合10,20知定理成立.
定理 1 如果 a, b 是实数, 则 ab ≤ a b (当且仅当 ab ≥ 0 时,等号成立.) ⑴若把 a, b 换为复数 z1 , z2 ,
结论: z1 z2 ≤ z1 z2 成立吗?
z1 z2
可以看到,几何背景在问题解决中有其独特的魅力。
这节课我们来研究:绝对值有什么性质? 我们知道,一个实数 a 的绝对值的意义: a (a 0) ⑴ a 0 (a 0) ;(定义) a (a 0) | a | a x 0 ⑵ a 的几何意义: O A
关于绝对值还有什么性质呢?
答案继续
-2 x 30 ( x 10) S ( x) 10 (10 ≤ x ≤ 20) 2 x 30 ( x 20)
所以( S x)的最小值是10, 60 当 10 ≤ x ≤ 20 时取到. 40
答: 生活区建于两路碑 间的任意位置都满足条 件.
20 0
1.在" (1)若a b, 则 , ( 2)若ac 2 bc 2 , 则a b, a b ( 3)若a b 0, c d 0, 则ac bd , ( 4)若a b, 则 b b x " 这四个命题中 , 正确的个数是 C a a x
z1 z2
z2
z1
z2
z2
⑵若把 a, b 换为向量 a , b 情形又怎样呢?
定理 1(绝对值三角形不等式)如果 a, b 是实数, 则 a b ≤ a b (当且仅当 ab ≥ 0 时,等号成立.) 如果把 a, b 换为向量 a , b ,根据向量加法的三 角形法则,易知 a b ≤ a b .(同向时取等号)
x a y b
成立的( C
)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对于实数a、b、c,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a b (1)若c>a>b>0,则 (真命题) c a c b 1 1 (2)若a>b, ,则a>0,b<0。 (真命题) a b
①a a
2
表示数轴上坐标为a的点A到原点O的距离.
a a ② ab a b , ,…… (从运算的角度来看绝 b b
对值的特点,你发现了什么?)
思考 : 用恰当的方法在数轴上把 a , b , a b 表示出 来,你能发现它们之间的什么关系?
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⑴ a 表示数轴上的数 A 对应的点与原点 O 的距离 OA ; ⑵ a b 表示数轴上的数 A 对应的点与数 b 对应的点 B 的距离.如图: 即 a = OA , a b AB
2 2 2
20. 当ab<0时, ab | ab |,
| a b | (a b )2 a 2 2ab b 2 | a |2 2 | ab | | b |2
2
2
| a | 2 | a || b | | b | (| a | | b |)
2
| a |2 2 | a || b | | b |2 (| a | | b |)2
猜想: a b ≤ a b (当且仅当 ab ≥ 0 时,等号成立.)
证明猜想 定理延伸
已知 a, b 是实数,试证明: a b ≤ a b (当且仅当 ab ≥ 0 时,等号成立.)
证明:10 .当ab≥0时,
ab | ab |, | a b | (a b ) a 2ab b
新课标人教版课件系列
《高中数学》
选修4-5
1.1.1《不等式基本性质》
第一讲不等式和绝对值不等式(二)
欣赏
新问题研 究
探究性质
绝对值三角 形不等式
例2
作业:课本 P 第 2, 4, 5 题 20
第一讲不等式和绝对值不等式(二)
[欣赏] 已知 a 、b 、c R , 求证: a 2 b 2 b 2 c 2 c 2 a 2 ≥ 2 (a b c )
ab a b
a
ab
b
由这个图,你还能发现什么结论?
推论 练习
定理(绝对值三角形不等式) 如果 a, b 是实数,则 a b ≤ a b ≤ a b
注:当 a、b 为复数或向量时结论也成立.
我们还可讨论涉及多个实数的绝对值不等式的问题:
推论 1(运用数学归纳法可得)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c d 2.已知三个不等式 : ab 0, bc ad 0, 0 a b (其中a , b, c , d均为实数), 用其中两个不等式作为 条件, 余下的一个作为结论组 成一个命题 , 可组成 的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D
A.0个
B.1个
C.2个
例2 两个施工队分别被安排在公路沿线的两个地 点施工,这两个地点分别位于公路路碑的第10公里 和第20公里处.现要在公路沿线建两个施工队的共 同临时生活区,每个施工队每天在生活区和施工地 点之间往返一次,要使两个施工队每天往返的路程 之和最小,生活区应该建于何处?
· 10 · x · 20
解:如果生活区建于公路路碑的第 x km处,两 施工队每天往返的路程之和为S(x)km 那么 S(x)=2(|x-10|+|x-20|)
D.3个
3.已知0 x y a 1, 则有 D
A. log a ( xy ) 0 C .1 loga ( xy ) 2
B.0 log a ( xy ) 1
D. loga ( xy ) 2
x y a b 4、若a、b、x、y∈R,则 是 ( x a )( y b) 0
课外思考:
1.已知函数 f ( x ) ax 2 bx c , 当 0 ≤ x ≤ 1 时, f ( x ) ≤ 1 求证: a b c ≤ 17
2. a、b、c 均为实数 , a b, b c, a c , a b 2c b c 2a c a 2b 3 2. 求证 : ≤ 2 a b bc c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