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文学的趣味》优质教案
文学的趣味优质课件
![文学的趣味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25abfe6b7360b4c2f3f64ad.png)
• 朱光潜 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翻译家。笔名孟实,安徽省桐城县 人。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 者之一。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 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近 代。王国维、蔡元培、鲁迅、周扬 等为我国现代美学的开展作出了卓 越的奉献。但是直到20世纪三十年 代,美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 的 学科。这时朱光潜写的?文艺心理 学?、?谈美?、?诗论?等专著,具 有开拓意义。
1、“蠢牛听琴〞:比喻“根本不知〞 之人,根本不可感受到艺术之美妙的 兴趣;
2、“残废〞:比喻“根本不知〞的人, 艺术感受才能的残缺;
3、“疗饥过瘾〞、“中毒〞:比喻 “知得不正确〞之人,低劣庸俗的欣 赏习惯;
4、“坐井观天、诬天渺小〞:比喻 “知得不周全〞之人,兴趣狭窄又不 能自拔。
重点阅读1—5节〔2005年高考题〕
〔培养文学兴趣要有知〕
研读课文
• 考虑:人们在文学欣赏兴趣上 存在的主要缺点是什么?
不知
无趣味
精神上的残废
知得不正确
趣味低劣
精神上的中毒
知得不周全
趣味窄狭
精神上的短视
研读课文
构造形式 总……分……总
本文阐释的重点?
〔如何使文学兴趣高雅、广泛〕
写作特色
以喻明理
以比喻说明事理,往往更形象、更直观、 更可使读者感受艺术联想的兴趣。
重点字词
• 囿yòu:本义:古代帝王养禽 兽的园林。拘泥。
• 坐井观天:比喻目光狭小,看 到的东西有限。
• 玩索:体味探求。 • 纷歧qí:错杂、纷乱。 • 绮靡qǐ mǐ :华美、浮艳(多
指诗文)。 • 笃嗜dǔshì:特别爱好。
文学的趣味(优质课件)知识讲解
![文学的趣味(优质课件)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02c552ebc1c708a1284a44da.png)
• 2、“残废”:比喻“根本不知”的 人,艺术感受能力的残缺;
• 3、“疗饥过瘾”、“中毒”:比喻 “知得不正确”之人,低劣庸俗的欣 赏习惯;
• 4、“坐井观天、诬天渺小”:比喻 “知得不周全”题)
1、引用孔子话的作用是什么? (引出自己不同的见解)
2、作者对知、好、乐三者关 系的看法与孔子有何不同?
(孔子认为乐是最高境界,作 者认为知是好、乐的基础)
3、作者以估计山的大小为喻,目的是 什么?
• 阐明“扩大眼界,加深知 解”方能获得可靠的文学 鉴别力。
作者观点
(培养文学趣味要有知)
研读课文
• 思考:人们在文学欣赏趣味上存
在的主要毛病是什么?
不知
无趣味
知得不正确
趣味低劣
知得不周全
趣味窄狭
精神上的残废 精神上的中毒 精神上的短视
研读课文
结构形式 总……分……总
本文阐释的重点?
(如何使文学趣味高雅、广泛)
写作特色
以喻明理
• 以比喻说明事理,往往更形象、更直 观、更可使读者感受艺术联想的趣味。
广泛阅读不囿于一家开疆辟土不囿在一个窄狭的圈子里论证方法结构特点语言特点比喻论证举例论证结构疏密相间舒卷自如语言行止自如繁简适度针对读书的三种毛病作者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文学的趣味
朱光潜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了解作者朱光潜; 掌握文中重点字词
• 能力目标:理清文章的论证思 路,把握课文深入浅出、疏密 有致的表达特点;学会运用文 中的观点去选择欣赏文学作品
• 情感目标:培养自己高雅、广 泛的文学趣味
• 朱光潜 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翻译家。笔名孟实,安徽省桐城县 人。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 者之一。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 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近 代。王国维、蔡元培、鲁迅、周扬 等为我国现代美学的发展作出了卓 越的贡献。但是直到20世纪三十年 代,美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 的 学科。这时朱光潜写的《文艺心理 学》、《谈美》、《诗论》等专著, 具有开拓意义。
文学的趣味教(学)案
![文学的趣味教(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c94876a21614791611285e.png)
研读课文
思考:如何才能诊治欣赏趣味上 存在的毛病?
作者观点
作者认为要解决缺乏文学趣味的方 法是:“扩大眼界,加深知解。” 广泛 阅读,不囿于一家;“开疆辟土”,不 囿在一个窄狭的圈子里。
论证方法
它。
——罗素
名人格言
和书的缘分就像谈恋爱,越是遭到砍伐杀戮,
越是生长得疯狂,热烈。
——舒婷
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望得越远;读书好
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更丰满。 ——臧克家
拓展阅读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
闻一多醉书 闻一多读书成瘾,一看就
“醉”,就在他结婚的那天,洞房里 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大清早亲朋好 友都来登门贺喜,直到迎亲的花轿快 到家时,人们还到处找不到新郎。急 得大家东寻西找,结果在书房里找到 了他。他仍穿着旧袍,手里捧着一本 书人了迷。怪不得人家说他不能看书, 一看就要“醉”。
作业
运用本文作者提出的文学欣赏的方 法阅读鲁迅的小说集《彷徨》,写 一则读后感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祝您成功!
比喻论证,举例论证。
语言特点
行止自如,繁简适度
名人格言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
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 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培根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列夫•托尔斯泰
读一部书有两个动机:一个是你喜爱它,另一个是你可以夸耀
鲁迅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少年时,学习成绩优异,学 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 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 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 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 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 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 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文学的趣味教案
![文学的趣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424f09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3.png)
【课题】艺术欣赏——《文学的趣味》【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把握课文深入浅出、疏密有致的表达特点。
2、培养高雅、广泛的文学趣味。
【教学重难点】1、培养高雅、广泛的文学趣味。
2、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把握课文深入浅出、疏密有致的表达特点。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讨论法、讲授法等【教具】多媒体 PPT【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每个人都读过很多书,我们的心灵也都曾受到过触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文学作品同样离不开兴趣。
那么,什么是文学的趣味?怎样才会捕捉到真正的文学趣味呢?今天,让我们走进《文学的趣味》,聆听朱光潜先生对我们的教诲。
二、整体感知1、了解作者2、学生读课文疏通字词。
3、解题趣味。
这里是指培养高雅、广泛的文学欣赏趣味。
三、讲析新课1、作者认为文学欣赏的基础是什么?明确:趣味是文学欣赏的基础。
2、朱光潜认为部分人身上存在着三种阅读趣味的毛病:不知──无趣味──精神上的残废知得不正确──趣味低劣──精神上的中毒知得不周全──趣味窄狭──精神上的短视提示:我们是否也存在上述三种问题呢?第二课时3、如何才能诊治阅读欣赏中存在的三类毛病?明确:扩大眼界,加深知解。
4、请搜集的名人读书名言、名人读书故事。
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
──苏轼如果你想从阅读中获得值得你永远铭记在心的知识,你就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研读那些无疑是富有天才的作家们的作品,不断从他们那里取得养料。
──塞涅卡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
……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培根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列夫•托尔斯泰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
──高尔基读一部书有两个动机:一个是你喜爱它,另一个是你可以夸耀它。
──罗素读杰出的书籍,有如和过去最杰出的人物促膝交谈。
(完整版)16.《文学的趣味》教学设计
![(完整版)16.《文学的趣味》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9482bd64b35eefdc9d33389.png)
初步掌握以喻明理、深入浅出的论述技巧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讨论探究、启发引导
学法指导
任务驱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流程
1课前预习;2导入新课;3整体感知;4合作探究;5反馈小结
课后要求与
课外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1.5题
教学仪器设备
多媒体
实施情况和教学反思
本堂课设计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导,以学案引导、任务驱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教师启发引导为辅助教学手段,学生根据目标任务自主探究学习。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本文是一篇文艺性论文,课文是节选,较为简单。通过本文学习,让学生把握作者观点,理清文章思路,使学生能够领会文章深刻内涵,并结合自己阅读的情况,能从课文学习中意识到自己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逐步纠正,逐步培养自己高雅、广泛的文学趣味.
那么,什么是文学的趣味?怎样才会捕捉到真正的文学趣味?
今天,朱光潜先生的这篇文艺论文会回答这些问题,对提高我们的欣赏水平也具有丰富的启迪意义.
1、准确审读题目
[教师提问]:题目中的关键词是什么?
明确:趣味
2、明确课文中心论点
文学与趣味之间应是什么关系?
明确:欣赏所凭的就是趣味(或趣味是文学欣赏的基础)
促进师生、生生合作互动,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良好情绪,在活动中深刻体验本文深入浅出,亲切自然的语言特点
让学生学以致用,尽量克服习作过程中结构随意,论证无序的弊病
教学评价反馈
尽管我们的学生基础较差,但在课堂上,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合作过程中体验到合作交流的乐趣,把握住了作者的观点,理清了文章的思路,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文学的趣味 教案
![文学的趣味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bf215faeaad1f347933f18.png)
文学的趣味一、导入新课,展示目标(一)导入1.各种常见常吃的面食,你喜欢哪一种?面条花卷馒头饺子油条油饼2.各种pc端与手机端视频软件你下载安装了哪个?快手抖音火山小视频(等)3.说说你最喜欢的一本书《西游记》《诗经》《梦里花落知多少》《小王子》《简.爱》《名人传》《明朝那些事儿》《鬼吹灯》……趣味的不同,决定了选择的不同。
(二)展示目标1.分析品味课文深入浅出、疏密有致的表达特点。
2.重点掌握以喻说理的方法及作用。
3.培养高雅、广泛的文学趣味。
二、设疑激探,自主学习1.作者简介一一朱光潜朱光潜( 1897-1986年),笔名孟实、盟石,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安徽同城人。
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介绍西方美学的人。
早在20世纪30年代,他就编写出版了《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谈美》等几部美学著作。
朱光潜也是我国现代比较文学和比较美学的拓荒者之一。
朱光潜的《我与文学及其他》《诗论》等著作都是在对比中西美学思想的基础上探讨中国的特点的。
2.读一读,记一记重点字词的读音与意思•囿yòu:本义是指古代帝王养禽兽的园林。
拘泥。
•坐井观天:比喻眼光狭小,看到的东西有限。
•玩索:体味探求。
•纷歧qí:错杂、纷乱。
•绮靡qǐ mǐ:华丽、浮艳( 多指诗文)•笃嗜dǔ shì:特别爱好。
3.知识积累一-关于美学美学是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以艺术作为主要对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美学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
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
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艺术,但不研究艺术中的具体表现问题,而是研究艺术中的哲学问题,因此被称为“美的艺术的哲学”。
美学的基本问题有美的本质、审美意识同审美对象的关系等。
三、合作讨论,共同探究1.本文的体裁是什么?文艺论文2.人们在文学欣赏趣味上存在的主要毛病是什么?不知无趣味精神上的残废知得不正确趣味低劣精神上的中毒知得不周全趣味窄狭精神上的短视3.如何才能诊治阅读欣赏中存在的三类毛病?(略)4.作者认为要解决缺乏文学趣味的方法是:“扩大眼界,加深知解。
朱光潜《文学的趣味》优秀教学课件
![朱光潜《文学的趣味》优秀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7e00473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d6.png)
朱光潜《文学的趣味》优秀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1. 文学的审美价值:分析文学作品如何通过语言、形象、情感等元素展现审美价值。
2. 文学的表现手法:探讨作家如何运用各种表现手法来塑造形象、展现主题。
3. 欣赏文学作品:学会从不同角度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朱光潜《文学的趣味》的主要观点,理解文学的审美价值及其表现手法。
2. 提高学生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通过讨论和思考,使学生更加热爱文学,提高人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文学的审美价值、文学的表现手法及其在作品中的具体运用。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一段文学作品朗诵,引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文学的审美价值:分析教材中朱光潜的观点,引导学生理解文学的审美价值。
举例说明文学作品如何通过语言、形象、情感等元素展现审美价值。
3. 文学的表现手法:讲解教材中提到的各种文学表现手法,如比喻、拟人、象征等,并结合具体作品进行分析。
4. 欣赏文学作品: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部文学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作品,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5. 随堂练习:请学生举例说明文学作品中的审美价值和表现手法,并进行简要分析。
六、板书设计1. 文学的审美价值2. 文学的表现手法3. 欣赏文学作品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请阅读一部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分析其中的审美价值和表现手法,并结合朱光潜的观点进行思考。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你对文学的趣味及其价值的认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讨论朱光潜的《文学的趣味》,使学生了解了文学的审美价值和表现手法。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仍有部分学生对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感到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给予更多关注和指导。
文学的趣味(优质课件)
![文学的趣味(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abaf5ee7c1cfad6195fa76f.png)
• 朱光潜 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翻译家。笔名孟实,安徽省桐城县 人。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 者之一。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 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近 代。王国维、蔡元培、鲁迅、周扬 等为我国现代美学的发展作出了卓 越的贡献。但是直到20世纪三十年 代,美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 的 学科。这时朱光潜写的《文艺心理 学》、《谈美》、《诗论》等专著, 具有开拓意义。
作业:(带注释,每个词两遍)
• 囿yòu:本义:古代帝王养禽兽 的园林。拘泥。
• 坐井观天:比喻眼光狭小,看到 的东西有限。
• 玩索:体味探求。 • 纷歧qí:错杂、纷乱。 • 绮靡qǐ mǐ :华丽、浮艳(多指
诗文)。 • 笃嗜dǔshì :特别爱好。
(培养文学趣味要有知)
研读课文
• 思考:人们在文学欣赏趣味上存
在的主要毛病是什么?
不知
无趣味
知得不正确
趣味低劣
知得不周全
趣味窄狭
精神上的残废 精神上的中毒 精神上的短视
研读课文
结构形式 总……分……总
本文阐释的重点?
(如何使文学趣味高雅、广泛)
写作特色
以喻明理
• 以比喻说明事理,往往更形象、更直 观、更可使读者感受艺术联想的趣味。
重点字词
• 囿yòu:本义:古代帝王养禽 兽的园林。拘泥。
• 坐井观天:比喻眼光狭小,看 到的东西有限。
• 玩索:体味探求。 • 纷歧qí:错杂、纷乱。 • 绮靡qǐ mǐ :华丽、浮艳(多
指诗文)。 • 笃嗜dǔshì :特别爱好。
研读课文
• 思考:本文的体裁是什么?
朱光潜《文学的趣味》优秀教学课件
![朱光潜《文学的趣味》优秀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3719970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5d.png)
朱光潜《文学的趣味》优秀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朱光潜的《文学的趣味》,具体章节为第三章节“文学的趣味与欣赏”。
详细内容包括文学趣味的重要性、文学趣味的培养、文学欣赏的方法和技巧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文学趣味的基本概念,认识到文学趣味在文学创作和欣赏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文学欣赏的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评价文学作品。
3. 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文学趣味的培养及文学欣赏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文学趣味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文学创作和欣赏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文学的趣味》阅读材料、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用一句有关文学趣味的名言,引发学生对文学趣味的思考。
2. 新课内容讲解:a. 介绍文学趣味的基本概念。
b. 分析文学趣味在文学创作和欣赏中的作用。
c. 举例说明如何培养文学趣味。
d. 讲解文学欣赏的方法和技巧。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阅读一段文学作品,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欣赏。
4. 例题讲解:分析一篇具有文学趣味的文章,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欣赏。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一篇自选的文学作品,分享自己的欣赏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文学的趣味》2. 主要内容:a. 文学趣味的基本概念b. 文学趣味在文学创作和欣赏中的作用c. 文学趣味的培养d. 文学欣赏的方法和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阅读一篇文学作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评价。
2. 答案要求:内容完整、观点明确、条理清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朱光潜的其他作品,深入了解其文学思想,提高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的具体操作。
3. 作业设计的深度和广度。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
朱光潜《文学的趣味》优秀教学课件
![朱光潜《文学的趣味》优秀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da4ec70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be.png)
朱光潜《文学的趣味》优秀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1. 文学的审美价值:分析文学作品的审美特征,如形象性、情感性、思想性等。
2. 文学的表现手法:探讨作家如何通过各种表现手法来塑造文学形象,如描绘、叙述、对话等。
3. 文学作品的欣赏方法:介绍如何正确欣赏文学作品,包括感知、理解、鉴赏和批评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的趣味性所在,提高他们对文学的鉴赏能力。
2. 通过分析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运用文学语言进行创作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正确欣赏文学作品,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文学作品的趣味性及其表现手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欣赏文学作品,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文学的趣味》、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以一部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为例,如《红楼梦》,引导学生思考文学作品为何具有如此大的魅力。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和认识。
2. 文学的审美价值(10分钟):通过讲解和举例,分析文学作品的形象性、情感性和思想性等审美特征。
引导学生认识到文学作品之所以具有趣味性,很大程度上在于其独特的审美价值。
3. 文学的表现手法(10分钟):介绍作家如何通过描绘、叙述、对话等手法来塑造文学形象。
以具体作品为例,分析作品中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4. 文学作品的欣赏方法(10分钟):讲解如何正确欣赏文学作品,包括感知、理解、鉴赏和批评等方面。
引导学生掌握欣赏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5. 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如《水浒传》、《西游记》等,让学生分析其中的趣味性及其表现手法。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6.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选取一部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分析其趣味性及其表现手法。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大学语文文学趣味教案怎么写
![大学语文文学趣味教案怎么写](https://img.taocdn.com/s3/m/fc6c5e8d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95.png)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作者朱光潜的生平及其美学思想;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如“趣味”、“品味”、“欣赏”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文章结构、论证思路的能力;提升学生运用美学理论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培养高雅、广泛的文学趣味。
教学重点:1. 以喻明理、深入浅出的论述技巧。
2. 培养文学趣味。
教学难点:1. 理解朱光潜美学思想的核心内容。
2. 将美学理论应用于实际文学作品欣赏。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朱光潜的生平及其在美学领域的贡献。
2. 提问:什么是文学的趣味?为什么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二、作者简介1. 学生分组查阅资料,了解朱光潜的生平、作品及美学思想。
2. 各小组汇报成果,教师补充并总结。
三、课文分析1. 学生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结构、论证思路。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如“趣味”、“品味”、“欣赏”等。
3. 提问:文章中提到了哪些影响文学趣味的原因?如何培养正确的文学趣味?四、讨论与交流1. 学生结合自身阅读经历,谈谈自己对文学趣味的理解。
2.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美学理论分析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情况。
2. 提问:如何将美学理论应用于实际文学作品欣赏?二、课堂活动1. 学生分组选取一部文学作品,运用美学理论进行分析。
2. 各小组汇报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文学趣味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阅读一篇文学作品,结合美学理论进行欣赏,并撰写一篇读书笔记。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朱光潜美学思想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运用美学理论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
3. 学生对文学趣味的理解及培养情况。
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
2. 结合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学理论。
文学的趣味
![文学的趣味](https://img.taocdn.com/s3/m/88676ab5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ec.png)
文学的趣味(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诗词鉴赏、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文学的趣味文学的趣味(精选2篇)文学的趣味篇1【教学目的】1.辨析品味课文深入浅出、疏密有致的表达特点。
朱光潜《文学的趣味》优秀教学课件
![朱光潜《文学的趣味》优秀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0ece4a0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0b.png)
朱光潜《文学的趣味》优秀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朱光潜的《文学的趣味》,主要围绕教材第二章“文学的审美特性”展开,详细内容涉及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形式美和意境创造三方面。
通过深入分析朱光潜的文学观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文学作品的审美特性,提高其文学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文学作品。
3. 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提高其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形式美和意境创造。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理论层面理解并应用到具体的文学作品分析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文学的魅力,引发他们对文学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朱光潜及其《文学的趣味》,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3. 理论讲解:a. 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以鲁迅的《狂人日记》为例,分析作品中的情感内涵。
b. 文学作品的形式美:以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探讨其艺术形式美。
c. 文学作品的意境创造:以王维的《山居秋暝》为例,解读作品中的意境。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文学的审美特性a. 情感表达b. 形式美c. 意境创造2. 作品案例分析a. 鲁迅《狂人日记》b.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c. 王维《山居秋暝》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教材中的一篇文学作品,从情感表达、形式美和意境创造三个方面进行解读。
2. 答案:待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进行批改并给出详细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更多文学作品,提高其文学素养,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当代文学作品,了解文学发展的新趋势。
朱光潜文学的趣味优秀教学课件ppt
![朱光潜文学的趣味优秀教学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3b71669f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30.png)
没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和人生目标,实 现自我 人生价 值就无 从谈起 。人生 价值就 是人生 目标, 就是人 生责任 。每承 担一次 责任
名人格言
和书的缘分就像谈恋爱,越是遭到砍伐杀戮, 越是生长得疯狂,热烈。——舒婷
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望得越远;读书好似 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更丰满。——臧克家
没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和人生目标,实 现自我 人生价 值就无 从谈起 。人生 价值就 是人生 目标, 就是人 生责任 。每承 担一次 责任
名人格言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 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 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 修辞使人善辩。——培根
•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 砌成此恨无重数。
•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
------秦观《踏莎行》
没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和人生目标,实 现目标, 就是人 生责任 。每承 担一次 责任
• 冯正中、王安石极赏“细雨梦回” • 王国维:“菡萏香销”二句有众芳芜秽美
人暮之感
王国维、苏东坡对秦观《踏莎行》的不同看法
评判优劣显示趣味的高低
对于一章一句的欣赏可反映一个人的一般文学趣味 (即对文学的敏感)。
没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和人生目标,实 现自我 人生价 值就无 从谈起 。人生 价值就 是人生 目标, 就是人 生责任 。每承 担一次 责任
• 小结: • 作者通过简单的例证和比喻,论
•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杆。 ------ 李璟《浣溪沙》
没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和人生目标,实 现自我 人生价 值就无 从谈起 。人生 价值就 是人生 目标, 就是人 生责任 。每承 担一次 责任
最新文学的趣味教案【精】
![最新文学的趣味教案【精】](https://img.taocdn.com/s3/m/670ced632af90242a895e554.png)
文学的趣味
朱光潜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朱光潜;掌握文中重点字词。
能力目标: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把握课文深入浅出、疏密有致
的表达特点;学会运用文中的观点去选择欣赏文学作
品。
情感目标:培养自己高雅、广泛的文学趣味。
教学重点:
掌握文中重点字词。
学习以比喻明事理、深入浅出的论述技巧。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文中的观点去选择欣赏文学作品。
培养自己高雅、广泛的文学趣味。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每每提到“趣味”,每个同学立刻会想到玩的事情,绝对不会把它和“文学”联系在一起——“文学的趣味”,“文学的趣味”到底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朱光潜先生的这篇课文,揭开它的
神秘面纱。
快乐。
《文学的趣味》教案
![《文学的趣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8d00d53186bceb19e8bb49.png)
5
授课班级
授课时数
2
授课形式
授课章节
名称
《文学的趣味》教案
使用教具
教学目的
1.辨析品味课文深入浅出、疏密有致的表达特点。
2.培养高雅、广泛的文学趣味。
教学重点
辨析品味课文深入浅出、疏密有致的表达特点。
教难点
辨析品味课文深入浅出、疏密有致的表达特点。
更新、补充、删节内容
课外作业
学习指导用书及课后练习
教学后记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一、作者简介:
朱光潜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笔名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人。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近代。王国维、蔡元培、鲁迅、周扬等为我国现代美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直到20世纪三十年代,美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时朱光潜写的《文艺心理学》、《谈美》、《诗论》等专著,具有开拓意义。
(二)(2-4)列举文艺趣味在知上有欠缺的三种表现
(三)(5)提出解救方案
(四)(6)如何培养高雅的文学趣味
阅读指导
本文是一篇文艺论文。作者针对文学趣味方面的三种通病,着重论述了如何获得“活”的、“可靠”的文学趣味的问题,提出了趣味是欣赏的基础;广泛地阅读和比较作品,才能获得可靠的鉴别力;要不断地创造新的趣味等有关文学欣赏问题的精辟见解。有助于我们培养高雅、广泛的文学趣味。
阅读本文,应首先运用既有知识(感知、理解、概括、筛选、比较等等)把握文章内容,在此基础上,重点辨析品味下边三个方面。
一是深入浅出的论述技巧。
本文论述的文学趣味的问题理论性较强,比较抽象。作者运用“以喻明理”“现身说法”等技巧,使论述深入浅出,清楚明了。比如,在阐明“扩大眼界,加深知解”,方能获得可靠的文学鉴别力的道理时,作者以估计山的大小为喻,化抽象为形象,变深奥为浅显,把难懂的道理说得一清二楚。又比如,作者将战胜惰性,获取新的趣味比喻成“开疆辟土”,“须逐渐把本来非我所有的征服为我所有”,不仅形象地说明了要想获得新的文学趣味,就必须战胜心理惰性,而且突出了惰性的“顽强”与获得新的趣味之不易。在阐明这一观点时,作者还不厌其烦地从初习文言文到改习语体文、学文言文、学诗、学外国文学等多方面结合个人经验反复阐述,令人倍感亲切,文章也深入浅出,增强了说明力。
《文学的趣味》创新教案
![《文学的趣味》创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7e00f40242a8956bece464.png)
《文学的趣味》【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作者朱光潜;掌握文中重点字词。
能力目标:厘清文章的论证思路,把握课文深入浅出、疏密有致的表达特点;学会运用文中的观点去选择欣赏文学作品。
情感目标:培养自己高雅、广泛的文学趣味。
【教学重难点】1、以喻明理、深入浅出的论述技巧。
2、培养文学趣味。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作者简介:朱光潜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
笔名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人。
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
毕生从事美学教学和研究,在西方美学思想和中西方文化研究方面造诣较深。
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近代。
王国维、蔡元培、鲁迅、周扬等为我国现代美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但是直到20世纪三十年代,美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这时朱光潜写的《文艺心理学》、《谈美》、《诗论》等专著,具有开拓意义。
我国美学界的一代宗师。
《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二、疏通字词:囿yòu:本义:古代帝王养禽兽的园林。
拘泥。
坐井观天:比喻眼光狭小,看到的东西有限。
方剂:简称方。
方指医方。
剂,古作齐,指调剂。
治病的药方。
玩索:细细地体会探寻。
纷歧qí:错杂;纷乱。
绮靡:华丽,浮艳(多指诗文)。
笃dǔ嗜:特别爱好。
盛shèng感惰duò性索然无味:形容对某样事物没有兴趣(多指文章)。
生生不息:不断地派生、发展。
生生,不断地滋生。
先入为主:指先听进去的话或先获得的印象往往在头脑中占有主导地位,以后再遇到不同的意见时,就不容易接受。
三、整体感知:(一)解题(文艺论文)提问:课文标题中的关键词是什么?明确:趣味。
这里是指培养高雅、广泛的文学欣赏趣味。
(二)学生快速浏览,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明确:趣味是欣赏的基础。
(三)划分段落:第一部分(1)提出文学欣赏的依据是趣味。
第二部分(2-4)分析一些人在文学欣赏趣味上存在的问题。
文学的趣味 教学设计
![文学的趣味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28c635db90d6c85ed3ac60c.png)
教学设计文学的趣味朱光潜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作者;掌握重点字词。
能力目标:学会运用文中的观点去选择欣赏文学作品。
情感目标:培养自己高雅、广泛的文学趣味。
教学重点以喻明理、深入浅出的论述技巧。
课前准备学生分组布置预习任务:第一组:查找资料,了解朱光潜及其作品。
第二组:调查本校学生读书情况,包括读了多少书,哪类书,对哪类书感兴趣。
第三组:搜集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或名人读书故事,课上交流。
第四组:介绍我最喜爱的一本书及喜欢的原因。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阅读丰富人生,技能改变命运。
“兴趣是甜蜜的牵引”,阅读文学作品同样离不开兴趣。
那么,什么是文学的趣味?怎样才会捕捉到真正的文学趣味呢?今天,让我们走进《文学的趣味》,聆听朱光潜先生对我们的教诲。
二、关于作者1.学生根据查找的资料情况,介绍朱光潜的生平及创作情况。
2.教师补充明确。
朱光潜(1897-1986)美学家。
安徽桐城人。
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文科教育系。
1930年获英国文科硕士学位。
1933年获法国文科博士学位。
回国后,任大学教授,1946年后任北京大学教授、文学院代院长。
著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译有《美学》(德黑格尔)等。
三、整体感知(一)学生读课文疏通字词。
囿yòu:本义:古代帝王养禽兽的园林。
拘泥。
坐井观天:比喻眼光狭小,看到的东西有限。
方剂:简称方。
方指医方。
剂,古作齐,指调剂。
治病的药方。
玩索:体味探求。
纷歧qí:错杂、纷乱。
绮靡:华丽、浮艳(多指诗文)。
笃dǔ嗜:特别爱好。
(二)学生快速浏览,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教师明确:趣味是欣赏的基础。
四、研读课文(一)人们在文学欣赏趣味上存在的主要毛病是什么?1.学生交流讨论自己调查学生读书情况。
2.交流讨论。
(1)学生指出作者提出的三种毛病。
(2)教师明确。
朱光潜认为部分人身上存在着三种阅读趣味的毛病:不知──无趣味──精神上的残废知得不正确──趣味低劣──精神上的中毒知得不周全──趣味窄狭──精神上的短视(二)如何才能诊治阅读欣赏中存在的三类毛病?1.学生组内交流搜集的名人读书名言、名人读书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的趣味》
朱光潜
教学目的:
1、析品味课文深入浅出、疏密有致的表达特点
2、重点掌握以喻说理的方法及作用
3、培养高雅、广泛的文学趣味。
教学过程:
一、由作者简介导入课文
二、整体感知结构、思路
准确审读题目
题目中的关键词是什么?
明确:趣味
明确课文中心论点
文学与趣味之间应是什么关系?朗读课文第一节,回答上述问题。
明确:欣赏所凭的就是趣味(或趣味是文学欣赏的基础)
作者为什么要就此中心展开论证?
明确:许多人在文艺趣味上有欠缺:⑴根本不知,感到无趣,精神残废。
⑵知得不正确,趣味低劣,精神中毒。
⑶知得不周全,趣味窄狭,精神短视。
如何才能获得正确的文学趣味?
明确:唯一的方法是扩大眼界,加深理解。
又如何才能获取正确的新的文学趣味?
明确:往往须战胜一种很顽强的抵抗力。
全文提纲:
(1-4)指出一些人在文学欣赏方面的三种现象
1.2---没有趣味
3-----趣味低劣
4-----趣味狭窄
(5-6)提出如何诊治精神上的“残废”、“中毒”、“短视”这三种“流行的毛病”。
5-----提出诊治的唯一方剂是“扩大眼界,加深知解”;
6-----“培养文学趣味也需时时创造。
三、字、词疏通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盛感囿于纷歧(分歧)
惰性笃嗜含英咀华
瘾发见揣摩
绮靡窄狭精湛
靡糜
掌握词义:
索然无味生生不息先入为主面面俱到
开卷有益玩索揣摩笃嗜
文中一些俗语、引语的出处
四、阅读分析课文
(一)分析(1-4)段
孔子的话:重在“乐”(学习方面)引用
作者的话:重在“知”(文艺方面)
提出观点:许多人在文艺趣味上有欠缺,大半由于知上有欠缺。
根本不知感不到趣味“蠢牛听琴”精神上的“残废”
三种流行病:知的不正确趣味低劣精神上的中毒
知得不周全趣味狭窄“坐井观天”精神上的短视
问:文学欣赏方面的三种不良现象什么?
作者对这三种现象是如何论述的?采用了哪种论述方法?请简要叙述。
提示:没有趣味
三种趣味低劣
现象趣味狭窄
作者采用了以喻明理的方法进行论述。
比喻说理
以比喻说明事理,往往更形象、更直观、更可使读者感受艺术联想的趣味。
1、“蠢牛听琴”,比喻“根本不知”之人,根本不可感受到艺术美妙趣味。
2、“残废”,比喻“根本不知”之人,艺术感受能力的残缺。
3、“疗饥过瘾”、“中毒”,比喻“知得不正确”之人,低劣廉俗的欣习惯。
4、“坐井观天窥天藐小”,比喻“知得不周全”之人,趣味狭窄又不能自拔。
(二)分析(5-6)段
问:作者认为应该如何诊治这三种不良现象?找出你认为是诊治方法的一些关键语句。
1、问:作者认为应该如何诊治这三种不良现象?找出关键词句。
“要诊治……方剂是扩大眼界,加深知解。
”
2、对这一“方剂”如何具体实践?(作者是如何论证这一观点)
①比较(类比)
山的高度世界名山都游历过、测量过准确
多
种类复杂
研究文学玩索的作品风格分歧鉴别力愈可靠
比较资料丰富
透视正确
比喻说理
1、“方剂”:比喻治疗剔除上述三种欣赏毛病的方法。
过渡:“扩大眼界,加深知解”,通过以上方法使你的鉴别力可靠,这是最基本的,除此之外要获得一种新趣味,在你的趣味领域上开疆辟土,还需要哪些因素?(第6段)
①“玩索的作品多,种类愈复杂,风格愈分歧,比较资料愈丰富,透视愈正确,你的鉴别力也就愈可靠。
”
②克服惰性,克服先入为主,战胜一种很顽强的抵抗力
举例说理许多旧文学家……
“我”自己习文言文
欣赏诗作
③创造趣味
引用说理
比喻说理
2、“开辟疆土”:比喻应当不断开拓欣赏领域提高鉴赏水平的能力。
3、“死水”:比喻艺术趣味的陈旧、迂腐。
小结:以喻明理生动形象使论述深入浅出清楚明了。
五、课文小结
本文中心:本文是一篇文艺论文,作者针对文学趣味方面的三种通病,着重论述了如何获得“活的”、“可靠”的文学趣味的问题,提出了趣味是欣赏的基础;广泛地阅读和比较作品才能获得可靠的鉴别力;要不断地创造新的趣味等有关文学欣赏问题的精辟见解,有助于我们培养高雅、广泛地文学趣味。
本文结构特色
[本文疏密有间,舒卷自如的论证结构特点。
]
⑴本文在论证过程中,对于论证内容的稀疏与繁密的安排有什么特点?
⑵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⑴文章在结构安排上疏密相间,在论述三种通病时文章三段排列,行文疏朗;在论证怎样获取“趣味”及“新趣味”时,行文繁密,论证透彻,这样,全文论证结构腾挪多变,重点突出。
⑵因为作者写作阐明的重点是如何使文学趣味高雅、广泛,而并不在批判文学趣味方面的欠缺,指出毛病仅为治疗作用。
文中作者借用了以喻明理、现身说法、巧妙引用等多种论证手法,使理论性较强的文学问题变得通俗易懂。
你能于文中找到例子并简明分析其作用吗?
⑴引用论证
a.孔子之言:引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b.英国诗人华兹华斯:重申结论,要获得新的趣味
⑵比喻论证:化抽象为形象,变深奥为浅显。
a.以山设喻:扩大眼界,加深知解
b.开疆辟土:战胜惰性,获取新趣味
⑶举例论证:以个人经验为例,倍感亲切,深入浅出,增强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