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危险化学品理化特性(精)

合集下载

危险化学品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危险化学品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表7.6-1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7.6-2苯乙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7.6-31-丙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7.6-42-丙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7.6-5丙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7.6-6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粗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7.6-82-丁氧基乙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7.6-91,2-二甲苯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表7.6-101,3-二甲苯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表7.6-111,4-二甲苯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表7.6-12二甲苯异构体混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7.6-13 2,2-二甲基丙烷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7.6-15 二甲氧基甲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7.6-16 1,2-二乙基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7.6-17 1,3-二乙基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7.6-18 1,4-二乙基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7.6-19 环己酮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7.6-20 1,3-环戊二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7.6-21 环戊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7.6-22 环辛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7.6-23 1,2-环氧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7.6-24 环氧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7.6-25甲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7.6-26甲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7.6-272-甲基-1-丙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7.6-28 2-甲基-2-丙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7.6-29 2-甲基丁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7.6-30甲基叔丁基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7.6-31 甲醛溶液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7.6-32 煤焦沥青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7.6-33 煤油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7.6-34 汽油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表7.6-35 柴油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表7.6-36 溶剂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危险化学品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危险化学品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表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7.6-1
标识
中文名:苯;纯苯
危险货物编号:32050
英文名:Benzene;Benzol
UN编号:1114
分子式:CH66
分子量:78.11
CAS号:71-43-2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芳香味。
熔点(℃)
5.5
相对密度(水=1)
0.88
沸点(℃)
80.1
饱和蒸气压(kPa)
建规火险分级
乙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聚合
禁忌物
强氧化剂、酸类。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遇大火,消防人员须在有防护掩蔽处操作。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相对密度(水=1)
0.91
沸点(℃)
146
)饱和蒸气压(kPa
℃1.33/30.8
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毒性及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性
)(大鼠吸入4:大鼠经口LD:5000mg/kg()。LC24000 mg/m3,小时5050
健康危害
立即引起眼及高浓度时,对眼和上呼吸道有刺激和麻醉作用。急性中毒:上呼吸道粘膜的刺激,出现眼痛、流泪、流涕、喷嚏、咽痛、咳嗽等,继之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全身乏力等;严惩者可有眩晕、步态蹒跚。眼部慢性影响:常见神经衰弱综合征,有受苯乙烯液体污染时,可致灼伤。头痛、乏力、恶心、食欲减退、腹胀、忧郁、健忘、指颤等。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长期接触有时引起阻塞性肺部病变。皮肤粗糙、皲裂和增厚。

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及应急处置专项教程

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及应急处置专项教程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 议操作人员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化学防护服,戴耐酸手套。避免产 生烟雾。防止氯化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及碱类、活性金属 粉末接触。配备泄漏应急处理工具和装备。
储存注意事项:远离碱类、活性金属粉末,切忌混储。盐酸储槽应设置围 堤,并有。
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及应急处理
危险化学品储存的安全要求 1、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仓库,必须建立严格的出入库管理制度。 2、进入危险化学品储存区域的人员、机动车辆和作业车辆,必须采取防
火措施。 3、装卸、搬运危险化学品时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 4、装卸对人身有毒害及腐蚀性物品时,操作人员应根据危险条件,穿戴
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及应急处理
危险化学品烧伤的现场抢救 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腐蚀、有毒等特点,在生产、贮存、运
输、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燃烧、爆炸等事故。出于热力作用,化学刺激或 腐蚀造成皮肤、眼的烧伤;有的化学物质还可以从创面吸收甚至引起全身 中毒。所以对化学烧伤比开水烫伤或火焰烧伤更要重视。
(一)化学性皮肤烧伤 化学性皮肤烧伤的现场处理方法是,立即移离现场,迅速脱去被化学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可能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自吸过 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空气呼吸器。。
储运注意事项:储罐、坛装、瓶装的一般均可露天或棚内存放,下垫砂 土。冬天须防止凝固,离易燃可燃物、碱。避免接触皮肤,误触皮肤应立 即用苏打水冲洗,再作医治。 灭火剂:干砂、二氧化碳。禁用柱状水,以防飞溅伤人。
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及应急处理
7、 氢氧化钠 理化性质:无色液体,易溶于水、乙醇、甘油。本品不燃,具有强腐 蚀性、强刺激性,可使人体灼伤。 危险特性:及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受潮对铝、锌和锡有腐蚀性。并 放出易燃、易爆氢气。本品不会燃烧,其溶液具有强腐蚀性。 操作注意事项:尽可能机械化操作。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 毒面具(全面罩)或空气呼吸器。 储运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应及易燃、可燃物及酸类分开。 灭火剂:砂土、水。但须防止遇水发热而飞溅伤人。

常见危险化学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汇总

常见危险化学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汇总
临界压力(MPa)4.11
熔点(℃)-94.9
沸点(℃)110.6
闪点(℃):4
爆炸下限(%):1.2
爆炸上限(%):7.0
最小点火能(mJ):2.5
最大爆炸压力(MPa):0.666
引燃温度(℃):535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流速过快,易产生和聚集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起回燃。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戴自吸式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时,戴氧气呼吸器,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工作服,戴橡胶手套。禁止吸烟。注意个人防护。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曝晒。运输按规定路线行驶。
3
甲醇
第3类 易燃液体
CN号:32058
UN号:1230
分子式:CH4O
相对分子质量:32.04
化学类别:醇
物化性质危险特性健危害无色澄清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相对密度(水=1)0.79
相对密度(空气=1)1.11
饱和蒸气压(kPa)13.33
(21.2℃)
燃烧热(kJ/mol)727.0
临界温度(℃)240
泄漏应急处理
防护
储运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会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空间内的易燃性。用沙土或其它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然后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危险化学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危险化学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0.87-0.90
沸点(℃)
80.1
饱和蒸气压(kPa)
9.95(20℃)
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醇、醚、丙酮等多数有机溶剂
毒性及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性
LD50:930mg/kg(大鼠经口),9.4mL/kg(兔经皮)
健康危害
有麻醉性和毒性。吸入高浓度蒸汽能产生眩晕、头痛、恶心、神志不清等症状。
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
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
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
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乙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标识
中文名:乙烯
闪点(℃)
-56
爆炸上限%(v%)
7.6
引燃温度(℃)
420
爆炸下限%(v%)
1.4
危险特性
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
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其蒸气比空气
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若遇高
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吸入高浓度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引起急性中毒;长期接触苯对造血系统有损害,引起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重者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可引起白血病。具有生殖毒性。皮肤损害有脱脂、干燥、皲裂、皮炎。
职业接触限值:PC-TW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mg/m3):6(皮);
PC- STEL(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mg/m3):10(皮);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汇总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汇总

一理化及危险特性表1.1理化及危险特性表一附表醋酸甲酯安全信息资料表第一部分?化学品化学品中文名:乙酸甲酯;醋酸甲酯化学品英文名:methylacetate;aceticacidmethylester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有害物成分浓度CASNo.乙酸甲酯79-20-9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液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具有麻醉和刺激作用。

接触本品蒸气引起眼灼痛、流泪、进行性呼吸困难、头痛、头晕、心悸、忧郁、中枢神经抑制。

由其分解产生的甲醇可引起视力减退、视野缩小和视神经萎缩等。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

燃爆危险: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蒸气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

灭火方法: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用水灭火无效。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行动:消除所有点火源。

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

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常用危险化学品理化特性精

常用危险化学品理化特性精

常用危险化学品理化特性乙酸Acetic Acid其它名称:中文:醋酸英文:国内危规编号:81601 UN编号:2789包装分类:Ⅱ包装标志:20熔点(℃ :16.7 沸点(℃ :118.1相对密度(水 =1 :1.05 相对密度(空气 =1 :2.07 稳定性:稳定聚合性:不聚合爆炸上限(% :17.0 爆炸下限(% :4.0分子式 :C 2 H4O2闪点(℃ :39危险性类别:8.1类酸性腐蚀品污染类别:D船型:3 舱型:2G溶解性:溶于水、醚、甘油,不溶于二硫化碳外观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酸味灭火方法:雾状水、二氧化碳、抗溶性泡沫、干粉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爆炸, 与强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应急措施:057盐酸Hydrochloric Acid其它名称:中文:氢氯酸,盐镪水,焊锡药水英文:chlorichydro Acid国内危规编号:81013 UN编号:1789包装分类:Ⅰ包装标志:20熔点(℃ :-114.8(纯洁沸点(℃ :108.6(20%相对密度(水 =1 :1.20 相对密度(空气 =1 :1.26 稳定性:稳定聚合性:不聚合爆炸上限(% :无意义爆炸下限(% :无意义分子式 :HCl 闪点(℃ :无意义危险性类别:8.1类酸性腐蚀品污染类别:D船型:3 舱型:1G溶解性:与水互溶 , 溶于碱液外观性状:无色或微黄色发烟液体,有刺激的酸味灭火方法:雾状水、砂土危险特性: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

具有较强的腐蚀性,与大事发生中和反应,放出大量热。

应急措施:057硫酸Sulfuric Acid其它名称:中文:英文:国内危规编号:81007 UN编号:1830包装分类:I 包装标志:20熔点(℃ :10.5 沸点(℃ :330.0相对密度(水 =1 :1.83 相对密度(空气 =1 :3.4稳定性:稳定聚合性:不聚合爆炸上限(% :无意义爆炸下限(% :无意义分子式 :HSO4闪点(℃ :无意义危险性类别:8.1类酸性腐蚀品污染类别:C船型:3 舱型:2G溶解性:与水互溶 , 溶于碱液外观性状:无色透明油状液体灭火方法:砂土、干粉、二氧化碳,禁用水、危险特性:能易燃物和有机物接触发生剧烈反应, 放出氢气。

危险化学品物理特性表

危险化学品物理特性表

目录莠灭净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甲基丙烯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丙烯酰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4)镁粉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5)铜粉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6)间氨基苯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7)碳酸二甲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8)镍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9)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0)丙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1)氦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2)氩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3)汽油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4)邻氯硝基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5)渣油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6)沥青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7)硫酸氢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8)二氧化碳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9)硬脂酸钙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0)高密度聚乙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1)乙腈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2)尿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3)对甲苯磺酰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4)正戊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5)白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6)红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7)三乙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8)叔丁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9)邻氨基苯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0)异丁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1)亚磷酸三乙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2)碳酸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3)三氯化氮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4)草酰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5)五氧化二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6)苯磺酰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7)硫酸铜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8)二氯甲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9)顺丁烯二酸酐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40)一甲胺(无水)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41)丁二酰亚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42)氧氯化铜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43)丙烯腈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47)丙烯酸乙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48)丙烯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49)邻二甲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50)间二甲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51)对二甲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52)莠去津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53)铝粉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54)二氯化铜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55)2,4-二氨基甲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56)甲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57)甲硫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58)乙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59)硫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60)甲醇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61)亚硫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62)氟乐灵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63)甲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64)苯乙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65)氯化苄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66)煤焦油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67)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68)甲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69)正丁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70)异丁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71)异丙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72)丁酮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73)乙酸丁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74)盐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75)三氯化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76)硫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77)氢氧化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78)二氯化苄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79)碳酸氢铵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80)氢氧化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81)氯化铝(无水)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82)氨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83)二氧化硫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84)三氧化硫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85)氯化氢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86)氟化硅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87)氟化氢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88)磷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89)硫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93)丙酮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94)乙酸乙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95)N,N-二甲基甲酰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96)环己酮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97)乙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98)重铬酸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99)过氧化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00)硝酸银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01)氨水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02)环氧树脂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03)硝酸钡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04)碳酸钡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05)二氧化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06)石油焦油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07)苯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08)正辛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09)异辛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10)仲辛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11)甲醛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12)氧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13)炭黑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14)正己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15)亚硝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16)硝酸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17)乌洛托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18)电石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19)氟利昂-143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20)氟利昂-21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21)氟利昂-22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22)氟利昂-115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23)氟利昂-113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24)溴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25)苯乙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26)辛硫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27)氰戊菊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28)马拉硫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29)毒死蜱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30)甲基硫菌灵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31)氯氰菊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32)三氟氯氰菊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33)环烷酸锌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34)硫化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35)四氯化碳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39)保险粉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40)过氧化氢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41)乙酸酐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42)4-氟苯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43)硝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44)2-丁酮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45)二氯甲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46)哌啶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47)三氯甲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48)三氧化铬(铬酸酐)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49)氯化钡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50)重铬酸钠(红矾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51)水合肼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52)硫氢化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53)二硫化碳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54)五硫化二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55)二溴甲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56)氯溴甲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57)硫化氢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58)溴化氢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59)磷化氢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60)氯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61)巯基乙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62)氯乙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63)氯乙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64)二氯异氰尿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65)乙二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66)正丙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67)丙二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68)硝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69)吡啶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70)2-甲基吡啶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71)3-甲基吡啶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72)乙醛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73)氮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74)润滑油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75)正庚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76)均三甲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77)硝酸铵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78)高锰酸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79)氯甲酸乙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80)甲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81)五氧化二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85)氯化溴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86)锌粉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87)乙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88)异丙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89)乙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90)磷酸三乙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91)2-氨基-5-硝基苯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92)乙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93)碳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94)氯甲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95)2-硝基乙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96)4-硝基乙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97)对硝基苯甲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98)氯化铵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99)氯乙酸甲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00)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01)β-萘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02)对硝基苯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03)2,4-二硝基氯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04)2,4-二硝基苯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05)2,6-二硝基苯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06)3,5-二硝基苯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07)溴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08)氨溶液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09)溴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10)氢气的理化性质一览表 (211)噻吩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13)四氢呋喃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14)环氧乙烷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15)多聚磷酸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17)氢溴酸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19)氯化亚砜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20)氰化亚铜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21)3-氯丙烯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22)邻苯二甲酸酐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23)次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24)N,N-二甲基甲酰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25)三氯氧磷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26)硫酸二甲酯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27)氰化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28)氰化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29)莠灭净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镁粉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铜粉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镍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氦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邻氯硝基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高密度聚乙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对甲苯磺酰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正戊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白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红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叔丁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邻氨基苯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异丁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亚磷酸三乙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碳酸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三氯化氮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草酰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顺丁烯二酸酐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一甲胺(无水)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联苯-联苯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危险化学品特性表-第3.2类

危险化学品特性表-第3.2类

目录
表- 石油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
表- 石油原油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
表- 石脑油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
表- 正庚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
表- 正辛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5)
表- 异辛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6)
表- 甲基环己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7)
表- 二氯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8)
表- 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9)
表- 溶剂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0)
表- 粗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1)
表- 甲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2)
表- 甲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3)
表- 乙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4)
表- 正丙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5)
表- 异丙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6)
表- 叔丁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7)
表- 正戊醛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8)
表- 2-丁酮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9)
表- 甲基异丁基(甲)酮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0)
表- 双丙酮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1)
1 / 96。

危险化学品的理化特性

危险化学品的理化特性

净化车间危险化学品的理化特性1、甲醇的理化性外观与性状:无色、强碱性、极易挥发的气体、有刺激性恶臭气味。

相对密度(水=1):0.82(-79℃)相对密度(空气=1):0.6熔点:-77.7℃沸点:-33.5℃爆炸上限%(V/V):27.4%爆炸下限%(V/V):15.7%饱和蒸气压:506.62kpa(4.7℃)临界温度:132.5℃临界压力:11.4Mpa辛醇/水分配系数:无资料闪点:无资料引燃温度:651℃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乙醚主要用途:用作致冷剂及制取铵盐和氮肥。

2、氢氧化钠的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固碱为白色不透明固体,易潮解;液碱为无色或略带暗红色的粘稠液体。

熔点(℃):318.4,固碱相对密度(水=1):2.12,液碱相对密度(水=1):浓度30%-50%时为1.3279-1.5253(20℃),沸点(℃):1390,饱和蒸汽压(kPa):0.13(739℃)燃烧热(kj/mol):无意义,临界温度(℃):无意义,临界压力(MPa):无意义,辛醇/水分配系数:无资料.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甘油主要用途:用于肥皂工业、石油精炼、造纸、人造丝、染色、制革、医药、有机合成等。

3、硫磺的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淡黄色脆性结晶或粉末,有特殊臭味pH值:熔点(℃):119℃相对密度(水=1):2.0 g/cm沸点(℃):444.6℃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8.9 (vs air)饱和蒸汽压(kPa):0.13(183.8℃) 燃烧热(kJ/mol):临界温度(℃):1040 临界压力(MPa):11.75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闪点(℃):168 °C 爆炸上限%(V/V):1044g/m3引燃温度(℃):232 爆炸下限%(V/V):35mg/m3溶解性: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醚,易溶于二硫化碳主要用途:用于制造染料、农药、火柴、火药、橡胶、人造丝、医药等4、甲醇的理化特性主要成分:纯品外观与性状:无色澄清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常用危险化学品特性及应急处置措施

常用危险化学品特性及应急处置措施

常用危险化学品特性及应急处置措施一、氨别名:液氨;氨气1.特别警示★及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吸入可引起中毒性肺水肿。

可致眼、皮肤和呼吸道灼伤★若不能切断泄漏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处理液氨时,应穿防寒服2.危险性1)燃烧爆炸危险性●易燃,能及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包装容器受热可发生爆炸2)健康危害●职业接触限值:PC—TWA 20mg/m3;PC—STEL 30mg/m3●IDLH:300 ppm●急性毒性:大鼠吸入LC501390mg/m3●强烈的刺激性气体,对眼和呼吸道有强烈刺激和腐蚀作用●急性氨中毒引起眼和呼吸道刺激症状,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肺炎,重度中毒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

可因喉头水肿和呼吸道黏膜坏死脱落引起窒息。

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和心搏停止●可致眼和皮肤灼伤3. 理化特性●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20℃、891kPa下即可液化,并放出大量的热。

液氨在温度变化时,体积变化的系数很大。

极易溶于水。

及酸发生放热中和反应。

腐蚀钢、铜、黄铜、铝、锡、锌及其合金●沸点:-33.5℃●气体相对密度:0.59●爆炸极限:15%~30.2%4.应急处置措施1)隔离及公共安全泄漏:污染范围不明的情况下,初始隔离至少200m,下风向疏散至少1000m。

然后进行气体浓度检测,根据有害气体的实际浓度,调整隔离、疏散距离火灾:火场内如有储罐、槽车或罐车,隔离1600m。

考虑撤离隔离区内的人员、物资●疏散无关人员并划定警戒区●在上风处停留●进入密闭空间之前必须先通风2)泄漏处理●消除所有点火源(泄漏区附近禁止吸烟,消除所有明火、火花或火焰)●使用防爆的通讯工具●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采用关阀、堵漏等措施,以切断泄漏源●作业时所有设备应接地●防止气体通过通风系统扩散或进人限制性空间●喷雾状水溶解、稀释漏出气●如果钢瓶发生泄漏,无法关闭时可浸入水中●高浓度泄漏区,喷稀盐酸吸收●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3)火灾扑救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将容器移离火场●禁止将水注人容器●毁损钢瓶由专业人员处置储罐火灾●尽可能远距离灭火或使用遥控水枪或水炮扑救●用大量水冷却容器,直至火灾扑灭●禁止向泄漏处和安全装置喷水,防止结冰●容器突然发出异常声音或发生异常现象,立即撤离●切勿在储罐两端停留4)人员急救●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

危险化学品理化特性表汇总(很全哦)

危险化学品理化特性表汇总(很全哦)
侵入途径
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危害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
灭火方法
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包装与储存运输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O52
包装方法
钢质气瓶。
储存注意事项
乙炔的包装法通常是溶解在溶剂及多孔物中,装入钢瓶内。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废弃处置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乙炔理化特性表
项目
内容
标识
中文名
乙炔
别名
电石气
分子式
C2H2
危险货物类别
第2.1类易燃气体
分子量
26.04
危险货物编号
21024
CAS
74-86-2
UN编号
1001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无色无臭气体,工业品有使人不愉快的大蒜气味。
主要用途
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之一。亦是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和塑料的单体,也用于氧炔焊割。

化学品安全特性数据(MSDS)

化学品安全特性数据(MSDS)

化学物质安全数据表1、盐酸(HCL)【理化性状】无色或微黄色发烟液体,有刺鼻的酸味。

与水混溶,溶于碱液。

【毒性及燃爆性】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

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

与碱发生中合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

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个人防护】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

可能接触其蒸气或烟雾时,必须佩带防毒面具或供气式头盔。

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穿工作服、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橡皮手套。

工作后,淋浴更衣。

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储存、运输及使用】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处。

应与碱类、金属粉末、卤素(氟、氯、溴)、易燃、可燃物等分开存放。

不可混储混运。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

运输按规定路线行驶。

【应急处理】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

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0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吸入时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给予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

就医。

误服者立即漱口,给牛奶、蛋清、植物油等口服,不可催吐。

立即就医。

2、硫酸(H2SO4)【理化性状】无色油状腐蚀性液体,有强烈的吸湿性。

密度:1.8,熔点10.4℃,沸点:280℃。

【毒性及爆炸性】属中等毒类。

对皮肤粘膜具有很强的腐蚀性。

最高容许浓度:2 mg/m3。

长期接触硫酸雾者,可有鼻粘膜萎缩伴有嗅觉减退或消失、慢性支气管炎和牙齿酸蚀等症状。

本品虽不燃,但很多反应却会起火或爆炸,如与金属会产生可燃性气体,与水混合会大量放热。

本品为强氧化剂,与可燃性、还原性物质激烈反应。

【个人防护】工作环境中硝酸气雾超过暴露限值时应佩戴有黄色色标滤毒盒(罐)的防毒面具。

防酸型防毒口罩,带化学防溅眼镜戴橡胶手套,穿防酸工作服和胶鞋。

【储存、运输及使用】与可燃性和还原性及强碱物质分开。

常见危险化学品MSDS

常见危险化学品MSDS
防护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急救
措施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清水或 1%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
消防
措施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戴防护手套。
其他: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进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急救
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必要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苯耐油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常用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

常用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
可引起亚急性和慢性中毒。主要损害神经系
统,轻度中毒以周围神经损害为主;重度可引
起小脑病变。中毒主要困皮肤吸收引起
二甲胺
无色气体。易溶于水
气体相对密度:1.6
爆炸极限:2.8%~14.4%
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接
触猛烈反应。气体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
热、光、水分、过氧化物及铁质易自聚而引起
爆炸
溶液对眼和皮肤有强烈刺激作用,伤处愈合
慢。、对呼吸道有刺激性
丙烯酸正
丁酯(丙烯
酸丁酯)
无色液体。微溶于水
沸点:145.7℃
相对密度:0.89
闪点:37℃
爆炸极限:1.2%~9.9%
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
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容易自聚,聚合反应随着
气体相对密度:l.66
爆炸极限:3.9%~21.8%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热源、明火、氧化剂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
水、水蒸气、酸类反应产生有毒和易燃气体。
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吸入后可引起头痛、恶心及不同程度的麻醉
作用;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呼吸麻痹而死亡
邻苯二甲酸酐(苯酐)
白色鳞片状或结晶性粉末。微溶于热水
相对密度:0.80
闪点:15℃
爆炸极限:2.1%-13.5%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蒸气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吸入高浓度蒸气出现眼和上呼吸道刺激及中枢神经抑制症状。大量口服可致昏迷.甚至死亡
附录1
续表
物质名称

危险化学品理化特性表汇总(很全哦)

危险化学品理化特性表汇总(很全哦)
毒性与健康
危害性
接触极限
中国MAC(mg/m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 : 300 TLVIN: ACGIH窒息性气体TLVWN未制定标准
毒性
LD50:无资料
LC50:无资料
健康危害
甲烷对人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降低,使人窒息。当空气中 甲烷达25%〜30%时,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 共济失调。若不及时脱离,可致窒息死亡。皮肤接触液化本品,可致冻伤。
溶解性
微溶于水、乙醇,溶于丙酮、氯仿、苯。
熔点(c)
-81.8(119kPa)
燃烧热(kJ/mol)
1298.4
沸点(c)
-83.8
饱和蒸汽压(kPa)
4053(16.8 C )
相对密度(水=1)
0.62
临界温度(C )
35.2
相对密度(空气=1)
0.91
临界压力(MPa)
6.14
燃烧爆炸危 险性
火灾危险类别
包装与储存
运输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052
包装方法
钢质气瓶。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Co应与氧化剂等分开
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 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运输注意事项
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 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运输时运 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 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严禁与氧化剂等混装混运。夏季应 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 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完整版)危险化学品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完整版)危险化学品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表7.6-1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7.6-7粗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7.6-82-丁氧基乙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7.6-111,4-二甲苯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表7.6-12二甲苯异构体混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7.6-14 二甲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7.6-22 环辛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7.6-23 1,2-环氧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7.6-24 环氧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7.6-25甲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7.6-26甲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7.6-272-甲基-1-丙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7.6-28 2-甲基-2-丙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7.6-29 2-甲基丁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7.6-30甲基叔丁基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7.6-33 煤油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7.6-34 汽油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表7.6-35 柴油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表7.6-36 溶剂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7.6-37 溶剂油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7.6-381,2,3-三甲基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7.6-41石脑油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7.6-42石油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7.6-43 石油原油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7.6-44叔丁基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7.6-451,2,4,5-四甲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7.6-46松焦油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7.6-47 天然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7.6-48 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7.6-49乙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7.6-50 异丁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7.6-51异辛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常见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常见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1.类别:第8.2类 碱性腐蚀品
2.理化性质:无色透明发烟液体,有强烈刺激性酸味。与水混溶,不溶于烃类,可混溶于醇。熔点(℃):8.2;相对密度(水=1):1.23;沸点(℃):100.8相对密度(空气=1):1.59;饱和蒸气压(KPa):5.33(24℃);临界温度(℃):306.8;燃烧热(KJ/mol):254.4;临界压力(MPa):8.63;折射率:1.3714。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急救措施:吸入溶剂汽体: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处,并保持温暖和安静。情况严重者应立即求医治疗。接触皮肤:使用专用清洁布,以肥皂水冲洗。不要使用溶剂。污染的衣物清洗后方可使用。如果出现不良症状,应求医治疗。溅入眼睛:以大量清水冲洗,如疼痛不止,应立即求医治疗。不慎入口:不要引发呕吐,要用清水冲冼口腔,并立即求医治疗。
健康危害:皮肤接触可为主要吸收途径,可致急性肾脏损害。柴油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油性痤疮。吸入其雾滴或液体呛入可引起吸入性肺炎。能经胎盘进入胎儿血液中。柴油废气可引起眼、鼻刺激症状,头晕及头痛。
急性毒性:急性毒性:LD50无资料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3.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易燃,闪点(℃):-20,爆炸下限(%):2.5,爆炸上限(%):13.0,引燃温度(℃):465,最小点火能(mJ):1.157,最大爆炸压力(MPa):0.870。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序号
品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危险化学品理化特性乙酸Acetic Acid其它名称:中文:醋酸英文:国内危规编号:81601 UN编号:2789包装分类:Ⅱ 包装标志:20熔点(℃ :16.7 沸点(℃ :118.1相对密度(水 =1 :1.05 相对密度(空气 =1 :2.07 稳定性:稳定聚合性:不聚合爆炸上限(% :17.0 爆炸下限(% :4.0分子式 :C 2 H4O2闪点(℃ :39危险性类别:8.1类酸性腐蚀品污染类别:D船型:3 舱型:2G溶解性:溶于水、醚、甘油,不溶于二硫化碳外观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酸味灭火方法:雾状水、二氧化碳、抗溶性泡沫、干粉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爆炸, 与强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应急措施:057盐酸Hydrochloric Acid其它名称:中文:氢氯酸,盐镪水,焊锡药水英文:chlorichydro Acid国内危规编号:81013 UN编号:1789包装分类:Ⅰ 包装标志:20熔点(℃ :-114.8(纯洁沸点(℃ :108.6(20%相对密度(水 =1 :1.20 相对密度(空气 =1 :1.26 稳定性:稳定聚合性:不聚合爆炸上限(% :无意义爆炸下限(% :无意义分子式 :HCl 闪点(℃ :无意义危险性类别:8.1类酸性腐蚀品污染类别:D船型:3 舱型:1G溶解性:与水互溶 , 溶于碱液外观性状:无色或微黄色发烟液体,有刺激的酸味灭火方法:雾状水、砂土危险特性: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

具有较强的腐蚀性,与大事发生中和反应,放出大量热。

应急措施:057硫酸Sulfuric Acid其它名称:中文:英文:国内危规编号:81007 UN编号:1830包装分类:I 包装标志:20熔点(℃ :10.5 沸点(℃ :330.0相对密度(水 =1 :1.83 相对密度(空气 =1 :3.4稳定性:稳定聚合性:不聚合爆炸上限(% :无意义爆炸下限(% :无意义分子式 :HSO4闪点(℃ :无意义危险性类别:8.1类酸性腐蚀品污染类别:C船型:3 舱型:2G溶解性:与水互溶 , 溶于碱液外观性状:无色透明油状液体灭火方法:砂土、干粉、二氧化碳,禁用水、危险特性:能易燃物和有机物接触发生剧烈反应, 放出氢气。

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与水放出大量热。

应急措施:057硝酸Nitric Acid其它名称:中文:英文:国内危规编号:81002 UN编号:2031包装分类:I 包装标志:20熔点(℃ :-42(无水沸点(℃ :86(无水相对密度(水 =1 :1.50(无水相对密度(空气 =1 :2.17 稳定性:稳定聚合性:不聚合爆炸上限(% :无意义爆炸下限(% :无意义分子式 :HNO3闪点(℃ :无意义危险性类别:8.1类酸性腐蚀品污染类别:C船型:2 舱型:2G溶解性:与水互溶外观性状:纯品为无色透明发烟液体,有酸味灭火方法:砂土,雾状水、二氧化碳危险特性:强氧化剂。

能与多种物质如金属粉末、电石、硫化氢、松节油等猛烈反应,甚至发生爆炸。

与还原剂、可燃物如糖、纤维素、木屑、棉花、稻草等接触,引起燃烧并散发出剧毒的棕色烟雾。

具有强腐蚀性。

应急措施:057磷酸Phosphoric acid其它名称:中文:英文:Orthophosphoric acid国内危规编号:81501 UN编号:1805包装分类:II 包装标志:20熔点(℃ :42.4(纯品沸点(℃ :260(纯品相对密度(水 =1 :1.87(纯品相对密度(空气 =1 :3.38 稳定性:稳定聚合性:不聚合爆炸上限(% :无意义爆炸下限(% :无意义分子式 :H 3 PO4闪点(℃ :无意义危险性类别:8.1 类酸性腐蚀品污染类别:D 船型:3 舱型:2G溶解性:与水互溶 , 可混溶于乙醇外观性状:纯品为无色无味结晶灭火方法:砂土,干粉、泡沫、二氧化碳,用大量水灭火危险特性:遇金属反应放出氢气, 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受热分解产生剧毒的氧化磷烟气。

具有腐蚀性。

应急措施:057氢氧化钠Sodium hydroxide其它名称:中文:烧碱英文:Caustic soda国内危规编号:82001 UN编号:1823包装分类:Ⅱ 包装标志:20熔点(℃ :318.4 沸点(℃ :1390相对密度(水 =1 :2.12 相对密度(空气 =1 :无资料稳定性:稳定聚合性:不聚合爆炸上限(% :无意义爆炸下限(% :无意义分子式 :NaOH 闪点(℃ :无意义危险性类别:8.2类碱性腐蚀品污染类别:C (溶液船型:3 舱型:2G溶解性:混溶于水 , 乙醇 , 甘油 ; 不溶于丙酮外观性状:白色不透明固体,易潮解灭火剂:砂土危险特性:不燃,具有强腐蚀性,与酸中和反应并放出热。

硫sulfur其它名称:中文:英文:国内危规编号:41501 UN编号:1350包装分类:Ⅲ 包装标志:8熔点(℃ :119 沸点(℃ :444.6相对密度(水 =1 :2.0 相对密度(空气 =1 :无资料稳定性:稳定聚合性:不聚合爆炸上限(% :无资料爆炸下限(% :2.3分子式 :S 闪点(℃ :207危险性类别:4.1类易燃固体污染类别:船型:舱型:溶解性:不溶于水 , 微溶于乙醇、醚,易溶于二硫化碳外观性状:淡黄色脆性结晶或粉末,有特殊臭味灭火方法:砂土,雾状水危险特性:与卤素、金属粉末等接触剧烈反应。

硫磺为不良导体,在储运过程中易产生静电荷, 可导致硫尘起火。

粉末或蒸气与空气或氧化剂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应急措施:057汽油 GASOLINE ; PETROL国内危规编号:31001 UN编号:1203包装类:Ⅰ、Ⅱ 包装标志:3 (主熔点(℃ :く— 60 沸点(℃ :40— 200相对密度(水 =1 :0.70~0.79 相对密度(空气 =1 :3.5 稳定性:稳定聚合性:不聚合爆炸上限(V% :6.0 爆炸下限(V% :1.3分子式:C 4 ~C9(脂肪烃和环烃闪点(℃ :— 50危险性类别:3类,低闪点易燃液体污染类别:船型:舱型: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苯、二硫化碳、醇,易溶于脂肪。

外观形状: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具有特殊臭味。

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用水灭火无效。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 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 与明火会引着回燃。

应急措施:煤油 KEROSENE其他名称:火油 KEROSENE国内危规编号:33501 UN编号:1223, 1202包装类:Ⅲ 包装标志:3 (主熔点(℃ :沸点(℃ :175~325相对密度(水 =1 :0.8~1.0 相对密度(空气 =1 :4.5稳定性:稳定聚合性:不聚合爆炸上限(V% :5.0 爆炸下限(V% :0.7分子式:闪点(℃ :43~72危险性类别:3类,易燃液体污染类别:A船型:舱型: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溶于醇等多数有机溶剂外观形状:水白色至淡黄色流动性油性液体,易发挥。

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用水灭火无效。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应急措施:沥青 BITUMEN ASPHALT危规编号: UN编号: 1999包装类:Ⅲ 包装标志: 3 (主熔点(℃ :沸点(℃ :く 470相对密度(水 =1 :1.15~1.25 相对密度(空气 =1 :稳定性:稳定聚合性:不聚合爆炸上限(V% :爆炸下限:30(克 /立方米分子式:闪点(℃ :204.4危险性类别: 3类,易燃液体污染类别:船型:舱型:溶解性:不溶于水,不溶于丙酮、乙醚、烯乙醇等,溶于四氯化碳等外观形状:黑色液体,半固体或固体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能燃烧。

燃烧分解时放出腐蚀性、刺激性的黑色烟雾。

应急措施:石蜡 PARAFFIN WAX; PARAFFIN SCALE危规编号: UN编号:包装类:包装标志:熔点(℃ :47-65 沸点(℃ :大于 371相对密度(水 =1 :0.88-0.92 相对密度(空气 =1 :稳定性:稳定聚合性:不聚合爆炸上限(V% :爆炸下限(V% :分子式:闪点(℃ :199危险性类别:污染类别:船型:舱型:溶解性:不溶于水,不溶于酸,溶于苯、汽油、热乙醇、氯仿。

外观形状:白色、无臭、无味透明的晶体。

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 1211灭火剂、砂土。

用水可引起沸溅。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

应急措施:原油 GRUDE OIL危规编号:32003 UN编号: 1267包装类:Ⅱ、Ⅲ 包装标志: 3 (主熔点(℃ :沸点(℃ :120~200相对密度(水 =1 :0.78~0.97 相对密度(空气 =1 :稳定性:稳定聚合性:不聚合爆炸上限(V% :8.7 爆炸下限(V% :1.1分子式:闪点(℃ :— 6.67~32.22危险性类别: 3类,易燃液体污染类别:船型:舱型: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多数有机溶剂外观形状:红色、红棕色或黑色有绿色荧光的稠厚性油状液体。

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用水灭火无效。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应急措施:柴油 DIESEL OIL危规编号: UN编号: 1202包装类:Ⅲ 包装标志: 3 (主熔点(℃ :— 18 沸点(℃ :282~338相对密度(水 =1 :0.87~0.9 相对密度(空气 =1 :稳定性:稳定聚合性:不聚合爆炸上限(V% :爆炸下限(V% :分子式:闪点(℃ :38危险性类别: 3类,易燃液体污染类别:船型:舱型:溶解性:不溶于水外观形状:稍有粘性的棕色液体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若遇高热, 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应急措施:石油焦油 PETROLEUM TAR危规编号: UN编号: 1999包装类:Ⅱ 包装标志: 3(主 ,海洋污染物熔点(℃ :沸点(℃ :120~200相对密度(水 =1 :相对密度(空气 =1 :稳定性:稳定聚合性:不聚合爆炸上限(V% :爆炸下限(V%分子式:闪点(℃ :— 6.67~32.22危险性类别: 3类,易燃液体污染类别:船型:舱型:溶解性:不溶于水外观形状:褐色至黑色油状液体。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危险特性: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应急措施:乙酸乙酯Ethyl acetate其它名称:醋酸乙酯英文名称:acetic ester国内危规编号:32127 UN编号:1173包装分类:Ⅱ 包装标志:3熔点(℃ :沸点(℃ :77 相对密度(水 =1 :0.90 相对密度(空气 =1 :稳定性:稳定聚合性:不聚合爆炸上限(% :11.5 爆炸下限(% :2.0 分子式 : CH3COOC2H5 闪点 (%:-4危险性类别:3类污染类别:类溶解性:不与水混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