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西方国家对公务员范围的规定及我国公务员法对公务员范围的调整课件
合集下载
专题三西方国家对公务员范围的规定及我国《公务员法》对公务员范围的调整ptPPT课件
![专题三西方国家对公务员范围的规定及我国《公务员法》对公务员范围的调整pt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3810691dd36a32d737581ea.png)
▪ 第一步,根据干部分类管理的要求,分别 制定各类工作人员管理的基本法规;
▪ 第二步,再根据各类基本法规的基本要求, 制定有关各类人员的任用、考核、升降、 奖惩、培训、轮换、工资福利、退休退职 等方面的单项法规,使单项法规和基本法 规相配套。
26.09.2020
4
(三)1987年5月,《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专题 研讨报告》中设想的公务员范围是:国家行政 机关工作人员。
26.09.2020
5
▪ (3)对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可采取 灵活多样的管理办法。
▪ (4)群众团体的工作人员,除工、青、 妇等少数重要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分别由 党委或政府有关部门管理外,均由本组 织按照自己的章程进行管理。
▪ (5)要建立健全社会调节机制。
▪ 这一 次讨论,为十三大的决定奠定了 理基础。
公务员的范围主要是以下七类机关的 工作人员:
▪ 一是中国共产党机关的工作人员。 ▪ 二是人大机关的工作人员。 ▪ 三是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 ▪ 四是政协机关的工作人员。 五是审判机关的工作人员 。 ▪ 六是检察机关的工作人员 。 ▪ 七是民主党派机关的工作人员 。
26.09.2020
12
▪ 按照这个范围,我国公务员总数为 636.9万人(截至2003年底),其中 中国共产党机关72万人,人大机关 12.5万人,行政机关499.6万人, 政协机关6万人,审判和检察机关 45.9万人,民主党派机关0.9万 人。
▪ 当时对各具特色的管理制度的基本设想是:
▪ (1)党和国家机关经选举产生以及由人大决 定任命的领导人,必须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或 章程的规定进行。
▪ (2)对党的机关和国家权力、审判、检察机 关非选举产生和非经人大决定任命的工作人 员的管理,可参照国家公务员法规,结合各 自的特点,分别制定管理制度和办法。
▪ 第二步,再根据各类基本法规的基本要求, 制定有关各类人员的任用、考核、升降、 奖惩、培训、轮换、工资福利、退休退职 等方面的单项法规,使单项法规和基本法 规相配套。
26.09.2020
4
(三)1987年5月,《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专题 研讨报告》中设想的公务员范围是:国家行政 机关工作人员。
26.09.2020
5
▪ (3)对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可采取 灵活多样的管理办法。
▪ (4)群众团体的工作人员,除工、青、 妇等少数重要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分别由 党委或政府有关部门管理外,均由本组 织按照自己的章程进行管理。
▪ (5)要建立健全社会调节机制。
▪ 这一 次讨论,为十三大的决定奠定了 理基础。
公务员的范围主要是以下七类机关的 工作人员:
▪ 一是中国共产党机关的工作人员。 ▪ 二是人大机关的工作人员。 ▪ 三是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 ▪ 四是政协机关的工作人员。 五是审判机关的工作人员 。 ▪ 六是检察机关的工作人员 。 ▪ 七是民主党派机关的工作人员 。
26.09.2020
12
▪ 按照这个范围,我国公务员总数为 636.9万人(截至2003年底),其中 中国共产党机关72万人,人大机关 12.5万人,行政机关499.6万人, 政协机关6万人,审判和检察机关 45.9万人,民主党派机关0.9万 人。
▪ 当时对各具特色的管理制度的基本设想是:
▪ (1)党和国家机关经选举产生以及由人大决 定任命的领导人,必须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或 章程的规定进行。
▪ (2)对党的机关和国家权力、审判、检察机 关非选举产生和非经人大决定任命的工作人 员的管理,可参照国家公务员法规,结合各 自的特点,分别制定管理制度和办法。
国家公务员制度页PPT文档
![国家公务员制度页PPT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1eb2b90bbcd126fff7050b63.png)
三.西方公务员制度产生的政治条件
• (一)恩赐官职制及其弊端 • 恩赐官职制,是指文职官员的官职,
是由国家最高统治者根据门第和私人 关系赐予的制度。
弊端:
• 第一,官场中卖官鬻爵,贪污腐败,舞弊贿赂成风,官 员队伍极为混乱。买官求职几乎成为公开合法的 现象,政治丑闻屡见不鲜。
• 第二,任命官吏取决于个人好恶,而资历、才能、工 作政绩不是考虑的先决条件。任用亲信、用官职 送人情、拉关系、讲门第、搞裙带关系成为司空 见惯的现象。久而久之,造成文官队伍和任命者之 间的政治依附关系。政府部门冗员充斥,机构臃肿, 形成庞大的官僚机构。在1836—1854年间,经财政 部推荐的55名文官人选中,他们或完全不符合条件, 或体弱多病年龄高迈不能胜任工作,或不学无术品 质恶劣,甚至有一个因欺诈罪而被关押过。
• 2.行政管理的职业主义倾向。职业化是 指以某种特定的、专门的知识或技能 而形成的特定的职业领域,并以此形 成的专门的知识权威和相关的职业操 守状态。
二.西方公务员制度产生的经济条件
• (一)产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 ①工业经济发展是西方公务员制度产生
的经济基础。 • ②18世纪60年代,产业革命开始 • 产业革命是指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国家公务员制度
教学目标
• 了解世界各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历程及演变规律,对 各国公务员制度的改革发展趋势有较为清晰的认识。
• 掌握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知识,对中国公务员的范 围、级别、选用方式、保障机制等制度现状及改革的 现实环境有较为深刻的理解。
• 为各专业学生参加中央及地方公务员考试提供应试辅 导,对胜任公务员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进行训练。
• ③对政府职能的转变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 扩大了政府管理的职能,增加了管理社会事务的内 容——治安、国防、财政、税收+经济、科技、文 化等社会事务
公共行政学【公务员制度】ppt
![公共行政学【公务员制度】ppt](https://img.taocdn.com/s3/m/92373db60029bd64783e2cfc.png)
改善问题的措施
三大建设改善问题 【内部制度建设】 依法行政,加强行政法制建设。
分权
行政 体制 行政 组织
【框架制度建设】
【内部制度建设】 【基础制度建设】
完善公务员制度,提高行政与人员的素质。
健全民主制度,调动各方面人员的积极性。 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机制。 【基础制度建设】 建立政府承担责任的机制,实现权责统一。 要处理好政府于市场、政府与社会、中央 和地方以及地方与基层这三大关系, 总的基调是权力下放、放松管制。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 破除人治管理,实现人事法冶
我国国家公务员
制度是根据我国
的基本国情建立 的,同时又改革
建立了科学的分类管理制度 坚持为人民服 务的宗旨 六大 典型 特点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政治立场明确
了传统的人事制
度的弊端,因此 它既不同于西方
公务员制度也不
同于我国传统的 人事管理制度。
坚持德才兼备的用 人标准 法规体系配套
05
当前我国行政效率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part
行政效率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权力过分集中
道德不正 作风不纯 六大 典型 问题 人事管理制度
组织机构不合理
党政不正之风 尚待根本扭转 行政法规不健全 或有法不依
不够完善
(1)权力过分集中。地方和基层的自主性过小,需要层层请示、层层汇报,这是
产生官僚主义、行政效率低下的重要根源。
西方文官制度的发展过程
(1)英国文官制度
第一阶段是产生政务官与事务官的分野 第二阶段是实现事务官与考试录用的结合:
DRAGON BOAT FESTIVAL
(2)美国文官制度
1871年,美国成立了文官改革委员会,统一负责改革事宜。
公务员制度比较课件
![公务员制度比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28aae9b49649b6648d7475f.png)
• 2.公务员必须是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的人员。纳入 国家行政编制意味着只有具有干部身份的人员才 是公务员,列入工人编制和编外的人员不属于公 务员。工勤人员与国家之间只存在劳动关系,从 改革的发展方向看,行政后勤工作正在逐步走向 社会化,实行有偿服务,因而他们不属于公务员。 但在有的国家,例如英国,工勤人员也属于公务 员。
PPT学习交流
10
• 3.公务员必须是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 人员。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意味着由国家为 公务员提供工资、福利和保险等待遇。公务员属 于国家财政供养人员,但并不是由国家财政供养 的人员都是公务员。财政供养人员中的很大一部 分,如公立学校的教师、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等, 虽然由国家负担其工资福利,但他们并不属于公 务员。
PPT学习交流
4
• 在美国,公务员被称为Government Employee,原 意为“政府雇员,通常也被称为“文官”。
• 美国公务员是指在美国联邦行政机构中的所有人 员,包括经选举或政治任命产生的在政府中任职 的官员,其中非经选举产生和非政治任命官员则 称为职员,他们不与总统共进退。显然,美国公 务员不包括国会雇员和司法部门的人员。
PPT学习交流
11
• 4.公务员必须是依法定方式和程序任用,因而与国家之间 存在着公务员法律关系的人员。普通公民在符合法律规定 的条件下,依法定方式和程序办理任职手续,方能依法履 行公职,成为公务员。任何人非依法定方式和程序均不能 自动成为公务员。这是由公务员所处的特殊地位所决定的。 因为公务员与国家之间存在着公务员法律关系,公务员能 以国家的名义执行公务,行为的后果归属于国家而不是归 属于公务员自己。国家应为其提供执行职务的权力和必要 的条件,并承受其行为的后果。是否依法定方式和程序任 用就成了判别某一公民是否为公务员的重要标准。这是保 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并对公务员进行必要 控制的重要手段。
PPT学习交流
10
• 3.公务员必须是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 人员。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意味着由国家为 公务员提供工资、福利和保险等待遇。公务员属 于国家财政供养人员,但并不是由国家财政供养 的人员都是公务员。财政供养人员中的很大一部 分,如公立学校的教师、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等, 虽然由国家负担其工资福利,但他们并不属于公 务员。
PPT学习交流
4
• 在美国,公务员被称为Government Employee,原 意为“政府雇员,通常也被称为“文官”。
• 美国公务员是指在美国联邦行政机构中的所有人 员,包括经选举或政治任命产生的在政府中任职 的官员,其中非经选举产生和非政治任命官员则 称为职员,他们不与总统共进退。显然,美国公 务员不包括国会雇员和司法部门的人员。
PPT学习交流
11
• 4.公务员必须是依法定方式和程序任用,因而与国家之间 存在着公务员法律关系的人员。普通公民在符合法律规定 的条件下,依法定方式和程序办理任职手续,方能依法履 行公职,成为公务员。任何人非依法定方式和程序均不能 自动成为公务员。这是由公务员所处的特殊地位所决定的。 因为公务员与国家之间存在着公务员法律关系,公务员能 以国家的名义执行公务,行为的后果归属于国家而不是归 属于公务员自己。国家应为其提供执行职务的权力和必要 的条件,并承受其行为的后果。是否依法定方式和程序任 用就成了判别某一公民是否为公务员的重要标准。这是保 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并对公务员进行必要 控制的重要手段。
专题四、西方各国公务员分类制度及我国公务员分类制度 68页PPT文档
![专题四、西方各国公务员分类制度及我国公务员分类制度 68页PPT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5c9b3bf45022aaea998f0f56.png)
职系 职系 职系
29.07.2019
10
3。职位分类与品位分类比较
职位分类的优点: (1)它在调查和评价的基础上,明确规定每个职位的职
责任务和工作标准以及应具备的条件,这为公务员的录用、 考核、奖惩、职务升降等提供了客观依据。 (2)它对确定设置的职位按照工作性质、难易程度、责 任轻重等因素进行类别和等级划分,对现有全部职位进行 纵向和横向排列,使浩瀚杂乱的职位井然有序,形成科学 的人事管理结构。 (3)它要求在进行职位的类别和等级区分的同时,根据 每一职等职责程度的不同,明确规定不同的工资额度,形 成合理的工资结构,以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4)它有一套严格的管理程序,有一套严禁、客观、准 确、完整的法律文件,如职位说明书、职等标准等,有助 于克服人事管理中的客观随意性。
品位标志着其权力等级,即职务,它代表着职责 的轻重、任务的繁简。
品位等级与担任职务可以不相一致,既可以官价
高而职务低,也可以职务高而官阶低,甚至还可
29以.07.2有019 官阶而无职务。
4
2、职位分类模式
(1)职位分类的含义 (PositionClassification),职位 分类是以职位为对象,以职位的工作 性质、难易程度、责任大小及所需资 格条件为评价因素,把职位划分成不 同的类别和等级,作为人事管理基础 的一种人事分类制度。
职位分类以“事”为中心。
29.07.2019
5
职位具有三个要素:
(1)它是由具有充分权力的组织分 配的,不是由工作人员自己或其他组 织、个人决定的;
(2)它的职责必须通过工作人员完 成,每个职位的工作量不能过大也不 能过小;
(3)它具有完成工作所需的权力,
2024版公务员法PPT课件
![2024版公务员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3870bb4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ad.png)
04 公务员的录用与考核
录用条件与程序
录用条件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年满18周岁;
录用条件与程序
01
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 度;
02
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03
录用条件与程序
录用程序
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
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 程度和工作能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行政执法类职务
一级行政执法员、二级行政执法员等。
级别划分与晋升
公务员级别 根据所任职务、德才表现、工作实绩 和资历确定,共划分为27个级别。
级别晋升
累计5年定期考核结果均为称职以上 等次,可以在职务对应级别内晋升一 个级别。
提前晋升
在现任职务任期内,表现突出或者做 出显著成绩的,可以提前晋升一个级 别。
01
03 02
录用条件与程序
发布招考公告; 报名与资格审查; 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
录用条件与程序
考察与体检;
公示与审批。
考核方式与内容
考核方式 平时考核; 定期考核(年度考核)。
考核内容
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重点 考核政治素质和工作实绩。
具体包括:政治立场、思想品德、工 作作风、工作态度、工作实绩、廉洁 自律等方面。
05 公务员的奖惩与纪律
奖励种类与条件
奖励种类
记功、记大功、授予荣誉称号等。
奖励条件
工作成绩突出、有显著贡献和创造、提出有重大价值的建议等。
惩罚种类与适用
惩罚种类
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 开除等。
中外公务员制度比较研究ppt
![中外公务员制度比较研究ppt](https://img.taocdn.com/s3/m/24984f5d1711cc7931b716b7.png)
4、法国的公务员制度
法国公务员制度,从开始建立到形成现代意义上
的公务员制度,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在 法国,18世纪70年代就有人提出有关公务员的 法律草案,以此来限制高级文武官员在公职中的 种种特权,后来又建立了公职人员民选制度,但 从整体上看,由于法国政局长期动荡,封建复辟 与资产阶级的反复辟斗争非常激烈,官吏任用形 成了“恩赐制”与“分肥制”的交替,官场营私 舞弊和任人唯亲很严重,中下级公务员对此强烈 不满并进行了长期斗争,直到1946年10月,国 民议会才讨论通过了《公务员总章程》,使之有 了一个比较完整而系统的公务员制度.
(3)英国政府颁布的两个枢密院令宣告了文 官制度的建立
1855年、1870年英国先后颁布了两个
枢密院令《关于录用国王政府文官的 枢密院令》和第二号枢密院令——构 成了英国现代文官制度的基本原则和 基本措施。世界上第一个文官制度诞 生。
2、美国文官制度的形成
美国的文官制度是在英国文官 制度基础上,经过多次调整、 改革而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
第 三 讲
中外公务员制度 的指导原则
一、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意义
1 、 有利于调整干部结构,提 高机关工作人员的政治、业务素 质,强化政府指挥系统,提高机
关行政工作效率。
2、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廉政建 设的核心是提高队伍素质和加强制度建 设,而公务员制度正是从这两个方面为 廉政提供保障机制。通过考试录用、严 格考核、正规化培训等,提高公务员队 伍素质;通过义务权利、纪律、回避、 申诉控告等制度,保证和促进公务员依 法行政,廉洁奉公;通过人事管理的法 制化,避免用人中的不正之风。
中外公务员制度比较研究
第 一 讲
绪 论
一、公 务 员 与 公 务 员 制 度
公务员法PPT课件
![公务员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7170057a6c30c2259019e66.png)
中共河北省委党校政法部
1
整体 概述
一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二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 叙述内容
三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2
一、中国公务员法的几个特点
(一)坚持党的领导 (二)从我国实际出发确定公务员范围 (三)政务类、业务类统一管理
3
(一)坚持党的领导
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实行“政治中 立”原则
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坚持“党管干 部”原则
4
(二)从我国实际出发确定公务员 范围
确定公务员范围的三个标准: 一是职能标准,即公务员是从事国家和
社会公共事业管理的人员; 二是编制标准,即公务员纳入国家行政
编制,严格执行国家编制限额; 三是经费标准,即公务员的工资、福利、
保险都由国家财政支付
5
15
综合管理类公务员非领导职务与级别的对应
(一)巡视员:十三级至八级; (二)副巡视员:十五级至十级; (三)调研员:十八级至十二级; (四)副调研员:二十级至十四级; (五)主任科员:二十二级至十六级; (六)副主任科员:二十四级至十七级; (七)科员:二十六级至十八级; (八)办事员:二十七级至十九级;
20
关于“强制退休”和“自愿退休”
强制退休:《公务员法》第87规定:“公务员 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或者完全丧失工作能 力的,应当退休”。这里讲的是强制退休,也 是公务员的义务。
自愿退休:88条规定:公务员工作年限满三十 年;或者距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不足五年,且 工作年限满20年;符合国家规定的可以提前退 休的其他情形。经本人申请,经任免机关批准, 可以提前退休。这里讲的是公务员的权利
《公务员法》规定的公务员范围共七 类:
1.中国共产党机关工作人员 2.人大机关工作人员 3.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4.政协机关工作人员 5.审判机关工作人员 6.检察机关工作人员 7.民主党派机关工作人员 参照公务员管理共两类: 1.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 2.法律、法规授权具有公共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经批准
1
整体 概述
一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二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 叙述内容
三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2
一、中国公务员法的几个特点
(一)坚持党的领导 (二)从我国实际出发确定公务员范围 (三)政务类、业务类统一管理
3
(一)坚持党的领导
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实行“政治中 立”原则
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坚持“党管干 部”原则
4
(二)从我国实际出发确定公务员 范围
确定公务员范围的三个标准: 一是职能标准,即公务员是从事国家和
社会公共事业管理的人员; 二是编制标准,即公务员纳入国家行政
编制,严格执行国家编制限额; 三是经费标准,即公务员的工资、福利、
保险都由国家财政支付
5
15
综合管理类公务员非领导职务与级别的对应
(一)巡视员:十三级至八级; (二)副巡视员:十五级至十级; (三)调研员:十八级至十二级; (四)副调研员:二十级至十四级; (五)主任科员:二十二级至十六级; (六)副主任科员:二十四级至十七级; (七)科员:二十六级至十八级; (八)办事员:二十七级至十九级;
20
关于“强制退休”和“自愿退休”
强制退休:《公务员法》第87规定:“公务员 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或者完全丧失工作能 力的,应当退休”。这里讲的是强制退休,也 是公务员的义务。
自愿退休:88条规定:公务员工作年限满三十 年;或者距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不足五年,且 工作年限满20年;符合国家规定的可以提前退 休的其他情形。经本人申请,经任免机关批准, 可以提前退休。这里讲的是公务员的权利
《公务员法》规定的公务员范围共七 类:
1.中国共产党机关工作人员 2.人大机关工作人员 3.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4.政协机关工作人员 5.审判机关工作人员 6.检察机关工作人员 7.民主党派机关工作人员 参照公务员管理共两类: 1.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 2.法律、法规授权具有公共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经批准
公务员法PPT课件
![公务员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48d96b6941ea76e58fa04c7.png)
规章和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等行政规则的行为。
• 【例题】下列何项属于抽象行政行为?(
)
• A.某长江大桥桥头有一块牌子,上写“6:00—21:
00非机动车不得上桥”,落款为该市公安局
B.某区公安局对违反规定驾驶人力三轮车上长江大桥的
人员处以100元的罚款
C.某县劳动局规定,本辖区内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劳动合
向有复议权的行政机关提出申请,请求对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
适当性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行为
• 2.基本原则
•
1)一级复议原则
•
2)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适当性进行全面审查原则
• 3)不适用调解原则
• 3. 不能行政复议的范围:
•
1)内部行政行为,如内部处分等。
•
2)对民事争议的调解
•
3)抽象行政行为 (但,国务院各部门,各级地方人民政府
• 4)不服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可以向直接管理该组
织的地方人民政府、地方人民政府工作部门或者国务院部门申请复议。
• 【例题】1.某市政府所属A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后
被撤销,其职能由市政府所属B行政机关继续行使。受到
行政处罚的公民不服,准备提起行政复议。此时他应以
( )作为行政复议被申请人。
种类的处罚
• (6)裁执分离原则
•
例外情况:20元以下的罚款,不当场收缴以后难以执行的;
在边远、水上、交通不便的地区,当事人去指定缴款处缴款确有困难,
要求当场收缴的,行政机关可以当场收缴。
• 2. 行政处罚的种类 • 1)人身罚:行政拘留 • 2)财产罚: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 3)行为罚: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
公务员法讲座PPT课件
![公务员法讲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122fb83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ab.png)
英国·北威尔士警察局长诉伊文斯案
正如大法官黑尔什姆勋爵所言:法律救 济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个人反对行政机关 对权力的滥用。它不是要取消法律赋予 这些权力机构的权力和自由裁量权,而 让法院代替它们成为作出决定的机构。 它是要看到有关的权力机构以正当的方 式行使它们的权力。(参见[英]丹宁勋爵 著:《最后的篇章》,法律出版社2000 年版,第135页以下。) 思考题:中国的公务人员是否能、是 否应该受到同样的程序保障?
利;报酬权;身份保障权 2、违纪惩戒
十六项纪律。 处分种类: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 职、开除。规定了具体的“处分期间”。 3、回避 任职回避、地域回避、公务回避。
4、申诉控告
申诉:二级申诉机制。 复核后向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或上一级机 关申诉;对省级以下机关作出的申诉处理 决定不服的,可以向其上一级机关再申诉。
2、我国公务员的界定标准及范围
“公务员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 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具体 包括:
1)中国共产党机关的工作人员; 2)人大机关的工作人员 3)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 4)政协机关的工作人员 5)审判机关的工作人员; 6)检察机关的工作人员; 7)民主党派机关的工作人员。
3、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人员(第106条)
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 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经批准参照本法进行管理。主要包括:
1)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 2)政府系统行使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如银
监会、证监会、海关管理干部学院等; 3)党委系统担负党的领导机关工作职能的事
问:本案中,交通警察李某的行为属公务行 为,还是个人行为?
行政公务行为的认定
行政人行为是否属于公务行为常与下列要件 有关:
公务员制度专题.ppt
![公务员制度专题.ppt](https://img.taocdn.com/s3/m/aeb6d90bf78a6529647d534b.png)
不思进取 定性为主、 定性为主、功绩原则 不突出
考核特征
(五)西方公务员分类制度的发展演变
1英国为代表的品位分类的发展变化
⑴1870年分类制度初创时期 1870年分类制度初创时期
两级制到三级制 ⑵1920年形成的四级分类制 1920年形成的四级分类制 行政级 执行级 文书级 助理文书级 ⑶横向分类的出现—1969年的《富尔顿报告》 横向分类的出现—1969年的 富尔顿报告》 年的《 主要在专业技术类中,选才标准从此由通才转向专才。 主要在专业技术类中,选才标准从此由通才转向专才。 典型的品位分类制从此不复存在。 典型的品位分类制从此不复存在。
3推行实施阶段(1993—2005) 推行实施阶段(1993—2005)
从《暂行条例》到《公务员法》的正式颁发 暂行条例》 公务员法》
4健全法治阶段(2005—) 健全法治阶段(2005—
三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原则 (一)西方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原则
1政治中立原则 2常任原则 3法制原则 4公开平等原则 5竞争择优原则 6功绩制原则 7分类管理原则
(三)中国公务员的涵义与范围 1《公务员法》的规定 公务员法》
涵义: 本法所称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 涵义:“本法所称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 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范围: 范围:同时具备上述三个条件的所有机构中除工勤人员以 外的工作人员。具体包括:中国共产党的各级机关、 外的工作人员。具体包括:中国共产党的各级机关、人大各级 机关、各级政府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机关、各级政府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政协机关和民主 党派机关中的具备上述三个条件的工作人员。 党派机关中的具备上述三个条件的工作人员。 关于参照实施:共青团、工会、 关于参照实施:共青团、工会、妇联等人民团体的各级 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 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经批 准参照实行。 准参照实行。
考核特征
(五)西方公务员分类制度的发展演变
1英国为代表的品位分类的发展变化
⑴1870年分类制度初创时期 1870年分类制度初创时期
两级制到三级制 ⑵1920年形成的四级分类制 1920年形成的四级分类制 行政级 执行级 文书级 助理文书级 ⑶横向分类的出现—1969年的《富尔顿报告》 横向分类的出现—1969年的 富尔顿报告》 年的《 主要在专业技术类中,选才标准从此由通才转向专才。 主要在专业技术类中,选才标准从此由通才转向专才。 典型的品位分类制从此不复存在。 典型的品位分类制从此不复存在。
3推行实施阶段(1993—2005) 推行实施阶段(1993—2005)
从《暂行条例》到《公务员法》的正式颁发 暂行条例》 公务员法》
4健全法治阶段(2005—) 健全法治阶段(2005—
三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原则 (一)西方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原则
1政治中立原则 2常任原则 3法制原则 4公开平等原则 5竞争择优原则 6功绩制原则 7分类管理原则
(三)中国公务员的涵义与范围 1《公务员法》的规定 公务员法》
涵义: 本法所称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 涵义:“本法所称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 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范围: 范围:同时具备上述三个条件的所有机构中除工勤人员以 外的工作人员。具体包括:中国共产党的各级机关、 外的工作人员。具体包括:中国共产党的各级机关、人大各级 机关、各级政府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机关、各级政府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政协机关和民主 党派机关中的具备上述三个条件的工作人员。 党派机关中的具备上述三个条件的工作人员。 关于参照实施:共青团、工会、 关于参照实施:共青团、工会、妇联等人民团体的各级 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 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经批 准参照实行。 准参照实行。
国家公务员制度概况(PPT 60张)
![国家公务员制度概况(PPT 60张)](https://img.taocdn.com/s3/m/d25c3c39a216147917112888.png)
1833年英国政府各部开始实行官职的考试补缺制度。
1853年英国议会派遣麦克莱等3人组成委员会调查 东印度公司的用人制度。该委员会在调查报告中明 确提出了要摒弃用人制度上的“恩赐”主义,实行 考试任用制度。1854年,英国财政部高级官员查里 斯·屈威廉和斯坦福·洛斯克特对英国文官进行了 全面调查,提出了著名的《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 制度的报告》。报告建议设立常任文官制度,包括 考试、录用文官、重视文官的专业水平、提拨优秀 文官等等。1855年英国政府以枢密院令的形式公布 了这个报告,并决定成立了3人委员会负责文官的 考试、录用事宜。1870年,英国政府又颁布了第2 号枢密院令,对文官的考试、录用、等级结构等重 要原则做了进一步的确定和完善。至此,世界近代 史上的第一个文官制度在英国正式确立。
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文官制度获得了较
大程度的发展。 在英国,1968年,以苏塞克斯大学名誉副校 长福尔顿勋爵为首的12人委员会提出了改革 文官制度的报告。这份报告共158项,主要内 容有:精简文官层次,打破行政官员系统的封 闭性,建立开放的、统一的分类制度;成立文 官事务部,代替财政部行使文官管理权限,改 革对文官的管理办法;重视专家和专业技术人 员的作用;成立文官学院,专门从事对文官的 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等等。报告建议具体,操 作性强,其中大部分建议被采纳和实行,大大 推动了英国文官制度的发展。
3、法国、德国和日本
与英美不同,法国、德国和日本在历史上都曾 存在过强大的中央集权官僚体制。法国在拿破仑统 治时期就建立了庞大的官吏队伍,德国在“铁血宰 相”俾斯麦执政时期建立了中央集权政府体制,日 本在明治维新之后,建立了以天皇为权力中心的中 央集权的官僚体制。1946年,法国颁布了统一的公 务员法,开始将文官的管理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1947年日本通过了《国家公务员法》,其主要内容 有文官实行公开考试,择优录用,实行功绩制等; 1949年,联邦德国制定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 法》,对帝国的官吏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确立 了“考试用人”、“机会均等”、“文官常任”等 原则,1950年又颁布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公务员 法》,形成比较完整的现代文官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PPT课件(20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PPT课件(2024)](https://img.taocdn.com/s3/m/a8e9f495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f3.png)
• 职务与级别的具体对应关系:根据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领导职务层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为:国家级正职对应 一级,国家级副职对应二级至四级,省部级正职对应四级至八级,省部级副职对应六级至十级,厅局级正职对 应八级至十三级,厅局级副职对应十级至十五级,县处级正职对应十二级至十八级,县处级副职对应十四级至 二十级,乡科级正职对应十六级至二十二级,乡科级副职对应十七级至二十四级。而非领导职务中,巡视员对 应八级至十三级,副巡视员对应十级至十五级,调研员对应十二级至十八级,副调研员对应十四级至二十级, 主任科员对应十六级至二十二级,副主任科员对应十七级至二十四级,科员对应十八级至二十六级,办事员对 应十九级至二十七级。
照管理权限进行处理。 • 地域回避:公务员不得在本人成长地担任县(市)党委和政府以及纪委监委、组织部门、法院、检察院、公安
部门主要领导成员,一般不得在本人成长地担任市(地、盟)党委和政府以及纪委监委、组织部门、法院、检 察院、公安部门主要领导成员。 • 公务回避:在执行公务过程中,如涉及本人利害关系或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情况时,应主动申请回避;如 本人未申请回避,相关部门或领导应要求其回避。
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的需要
公务员是国家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到国家机关的运转和效能。通过立法,可以明确 公务员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公务员的行为,提高公务员的素质和能力。
4
公务员法的调整对象
国家机关的公务员
01
包括各级国家机关的领导干部、工作人员和聘任制公
务员。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2024/1/30
35
08
CATALOGUE
公务员的工资、福利与保险
2024/1/30
36
工资制度的基本原则和构成
照管理权限进行处理。 • 地域回避:公务员不得在本人成长地担任县(市)党委和政府以及纪委监委、组织部门、法院、检察院、公安
部门主要领导成员,一般不得在本人成长地担任市(地、盟)党委和政府以及纪委监委、组织部门、法院、检 察院、公安部门主要领导成员。 • 公务回避:在执行公务过程中,如涉及本人利害关系或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情况时,应主动申请回避;如 本人未申请回避,相关部门或领导应要求其回避。
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的需要
公务员是国家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到国家机关的运转和效能。通过立法,可以明确 公务员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公务员的行为,提高公务员的素质和能力。
4
公务员法的调整对象
国家机关的公务员
01
包括各级国家机关的领导干部、工作人员和聘任制公
务员。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2024/1/30
35
08
CATALOGUE
公务员的工资、福利与保险
2024/1/30
36
工资制度的基本原则和构成
美国公务员制度课件
![美国公务员制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05a506d31b765ce0508145a.png)
1-5
3、第三阶段文官制度发展完善阶段( 1883年至今)
• 美国完成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需要稳 定高效的文官系统。1883年,议员彭德 尔顿提出以英国文官制度为蓝本,结合 美国自身特点的文官制度法案,把工业 时代的自由竞争机制引入文官的选拔录 用,打破了政党分肥原则,逐步形成了 以考绩制为基础的文官任用原则,《彭 德尔顿法》标志着美国文官制度的正式 建立。
• 物质奖励,包括奖励假期、发奖金(一般从几 千美元到数万美元不等);又有精神奖励,包括提级 晋升、以其姓名命名建筑物或自然景观等 • 美国高级行政官员,每年有5%的人员获得总统 授予的“优秀行政官员”奖金$10000;有1%的官员可 获“卓越行政官员”奖金$20000;有50%的官员考绩合 格获得工资的20%奖金
1-9
考核制度 • 1、考核分为平时考勤和年终考绩。 • 2、考核机构:中央(人事管理总署)— —考绩委员会——复合委员会 • 3、考试结果: 一等优异、二等满意、三等不满意 •
1-10
绩效考核的特点
1、在保障上注重法律依据 • 2、在内容上注重客观公正 • 3、在过程中注重沟通交流 • 4、在运用上注重奖惩分明
1-28
• 3、病假制度 • 每人每年为13天带薪病假,过期不能 带薪,但年未用完着可一直沿用下去, 并可在退休时作为工龄计算退休金。
1-29
五
职位分类制度
• 美国公务员分为行政首长类、一般行政 类、情报类科技类、医务类、教育类警 察类、消防类、邮政类、外交类等。其 中, 一般行政类人数最多, 占公务员总数 的一半以上。在每一类中又分为若干个 等级。比如, 行政首长类分为5 等。一般 行政类分为15 等, 每一等中分为10 级。 外交类则分为9 等, 每一等中分为14 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在横向上的适用范围,也有三种意见:
▪ 只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其他方面的干 部暂不纳人;
▪ 包括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 察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
▪ 包括所有干部。
▪ 1986年将《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条例》改名
2020/为9/19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3
(二) 1987年3月 ,《关于干部人事制度总体改革方案 的构想》中的立法思路是:分别制定各类工作人员的基 本法规。
照”、“参照”、“依照”管理机关全部纳 人公务员的范围。
▪ 二是将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一揽子纳人公务 员范围。
▪ 三是维持《暂行条例》的公务员范围。 ▪ 争论随着《公务员法》的出台,就统一到
《公务员法》上来了。
2020/9/19
10
第二节 《公务员法》中关于公务员范围 的规定及其理由。
▪ 一、《公务员法》中关于公务员范围的规定。
2020/9/19
5
▪ (3)对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可采取 灵活多样的管理办法。
▪ (4)群众团体的工作人员,除工、青、 妇等少数重要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分别由 党委或政府有关部门管理外,均由本组 织按照自己的章程进行管理。
▪ (5)要建立健全社会调节机制。
▪ 这一 次讨论,为十三大的决定奠定了 理基础。
▪ 《公务员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公务员,是 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 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 根据这一定义,只有全部符合三个条件的工作人 员才属于公务员,这三个条件是:
▪ 1、依法履行公职;
▪ 2、纳入国家行政编制;
▪ 3、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
2020/9/19
11
公务员的范围主要是以下七类机关的 工作人员:
2020/9/19
6
二、1987年,党的十三大关于公务员范围 的决策:主要指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 十三大,党中央确定了“干部分类管理”与 “人事分类立法”的思路。
▪ 1988年,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做出了人事立 法分两步走的部署:“要尽快制定《国家公 务员条例》,研究制定《国家公务员法》。”
▪ 1993年走了第一步; ▪ 2005年走了第二步。
务员 。
2020/9/19
15
2、以美国为代表的中范围划分法
▪ 即国家行政机关中的所有工作人员,统称 公务员。美国公务员范围包括总统、特种 委员会成员、部长、副部长、部长助理以 及独立机构的长官等政治任命官员和行政 部门的所有工作人员,也包括在政府部门 工作的工勤人员。在美国联邦政府的公务 员按职务性质可分两大类,即政务类公务 员(也称“政务官”)和事务类公务员。
▪ 1.行政机关“按照”管理; ▪ 2.那些完全行使行政职能而使用事
业编辑的单位“依照”管理; ▪ 3.党的机关、人大、政协、各个民
主党派以及社会团体机关是“参 照”管理。
2020/9/19
9
▪ 四、1992年十四大以来,《暂行条例》实施 过程中,党对人事分类管理的进一步讨论。
▪ 主要有三种意见: ▪ 一是将现在人民团体、群团机关以外的“按
专题三: 西方国家对公务员范围
的规定及我国《公务员法》 对公务员范围的调整
2020/9/19
1
第一节 、从1982年到《暂行条例》中关 于公务员范围的讨论。
▪ 一、从1982年—1987年十三大的前期准备。
▪ 1982年十二大提出了对干部制度进行改革的要求。 人事立法随之起步。
▪ (一) 1984年着手起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法》 时设想的公务员范围:先总后分的立法思路。
2020/9/19
7
三、《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实际调 整的公务员范围
▪ 1993年8月14日颁布的《国家公务 员暂行条例》规定:适用于“各级 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 工作人员。”
▪ 关于公务员的范围只是限定在国家 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 人员。
2020/9/19
8
关于按照、参照、依照管理:
2020/9/19
14
二、对公务员范围界定的理由
▪ (一)目前,世界各国没有一个统一的公务 员范围.
▪ 世界各国(地区)公务员范围分为三种情况。
▪ 1、以英国为代表的小范围划分法
▪ 在英国,公务员仅指国家政府系统中非选举
产生和非政治任命的公职人员,即常务次官
以下通过公开考试择优录用并实行常任制的
政府工作人员,也称事务类公务员或常任公
▪ 一是中国共产党机关的工作人员。 ▪ 二是人大机关的工作人员。 ▪ 三是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 ▪ 四是政协机关的工作人员。 ▪ 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审判机关的工作人员 。 ▪ 六是检察机关的工作人员 。 ▪ 七是民主党派机关的工作人员 。
2020/9/19
12
▪ 按照这个范围,我国公务员总数为 636.9万人(截至2003年底),其中 中国共产党机关72万人,人大机关 12.5万人,行政机关499.6万人, 政协机关6万人,审判和检察机关 45.9万人,民主党派机关0.9万 人。
2020/9/19
13
▪ 1。关于参照管理问题:
▪ 依据《公务员法》106条的规定,公务 员参照管理的范围主要是:具有公共 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 员以外的工作人员,经批准参照本法 进行管理。
▪ 注意:人民团体和群众组织此次没有 列入参照管理。
▪ 2。关于公勤人员:明确规定不属于公 务员。
▪ 当时对各具特色的管理制度的基本设想是:
▪ (1)党和国家机关经选举产生以及由人大决 定任命的领导人,必须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或 章程的规定进行。
▪ (2)对党的机关和国家权力、审判、检察机 关非选举产生和非经人大决定任命的工作人 员的管理,可参照国家公务员法规,结合各 自的特点,分别制定管理制度和办法。
▪ 第一步:先制定一个干部管理或人事管理的基本 法;
▪ 第二步,再根据基本法的有关规定,制定若干单
项法规或实施细则。
2020/9/19
2
▪ 1、在纵向上的适用范围当时有三种意见:
▪ 上自副部长下至一般干部;
▪ 上自国家主席下至一般干部;
▪ 上自国家主席,下至机关工勤人员。当时倾向 采取第二种意见居多。
▪ 第一步,根据干部分类管理的要求,分别 制定各类工作人员管理的基本法规;
▪ 第二步,再根据各类基本法规的基本要求, 制定有关各类人员的任用、考核、升降、 奖惩、培训、轮换、工资福利、退休退职 等方面的单项法规,使单项法规和基本法 规相配套。
2020/9/19
4
(三)1987年5月,《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专题 研讨报告》中设想的公务员范围是:国家行政 机关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