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突破生物柴油产业的原料瓶颈

合集下载

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存在问题与发展建议

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存在问题与发展建议

我国生物柴油产业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原料供应不稳定:生物柴油的生产原料主要是油料作物和废弃油脂,但目前我国的原料供应存在不稳定性和供需矛盾。

生产技术不成熟:生物柴油生产技术相对传统石化燃料而言还比较新,生产设备、工艺、生产过程控制等方面需要不断优化和改进。

价格竞争力较低:生物柴油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与传统石化燃料价格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其竞争力较弱。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提出以下发展建议:
加强原料基础建设:政府和企业应加大投资力度,加强原料种植和回收体系建设,提高原料供应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推动技术创新:政府和企业应加强技术研发,推动生物柴油生产技术的创新和进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加强政策引导:政府应加强对生物柴油产业的政策引导和支持,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促进生物柴油产业的发展和普及。

提高市场竞争力:企业应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提高生物柴油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总的来说,生物柴油产业是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环境和经济价值。

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合作,推动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加强政策引导和技术创新,提高生物柴油的市场竞争力和产业整体发展水平。

我国发展生物柴油产业的挑战与对策

我国发展生物柴油产业的挑战与对策

作者简介:闵恩泽,1924年生,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高级顾问;1946年毕业于原中央大学化工系,1951年获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石油炼制催化剂制造技术领域的研究工作,是我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者、石油化工技术自主创新的先行者、绿色化学的开拓者;先后获得国家科技奖8项(获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被评为“200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E 2mail :yaozl @ripp 我国发展生物柴油产业的挑战与对策闵恩泽(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姚志龙(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闵恩泽等.我国发展生物柴油产业的挑战与对策.天然气工业,2008,28(7):124. 摘 要 从长远来看,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终将枯竭,而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资源生产能源必将兴起。

生物柴油就是一种由可再生资源生产的优质清洁燃料,发展生物柴油不仅可以保护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而且可以缓解我国石油进口的压力,推动新农村建设。

但由于植物油脂价格飙升,生物柴油产业发展也面临仅生产生物柴油燃料在经济上难以立足的挑战。

对发展我国生物柴油的原料资源、生产技术以及生物柴油化工技术开发的现状与未来发展动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促进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①如果以进口棕榈油等量大植物油为原料,则应采用连续化、大型化生产技术,并配套开发相应的生物柴油化工技术,形成生物柴油化工炼油厂;②如果采用廉价、量小的垃圾油等为原料,则应采用小型、多样化(固定或可移动)并与周边设施(如水、电、蒸气、污水排放等)相适应的技术。

主题词 中国 可再生资源 生物柴油 原料 工艺技术 对策一、前 言 天然油脂多由直链脂肪酸的甘油三酯组成,与低碳醇经过酯交换反应后生成C 12~C 24的脂肪酸单烷基酯,分子量和性能与石化柴油接近,可用在柴油机中。

因此,一般将C 12~C 24的脂肪酸单烷基酯称为生物柴油。

中国如何突破生物柴油产业的原料瓶颈_赵宗保

中国如何突破生物柴油产业的原料瓶颈_赵宗保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hina B i otechnol ogy,2005,25(11):1~6专家论坛中国如何突破生物柴油产业的原料瓶颈3赵宗保33 华艳艳 刘 波(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技术部 大连 116023)摘要 因应我国日益严峻的能源资源、能源环境和能源安全形势,国家大力倡导发展可再生能源。

生物柴油是最重要的液体可再生燃料之一,在能源性质方面可以完全替代化石柴油,而且还具有安全环保等其它优良特性。

当前利用动植物油脂生产生物柴油,原料成本偏高,而且稳定、充足的油脂原料供应体系尚未形成。

我国是油脂资源短缺国家,近年来植物油进口量逐年增加。

同时,我国耕地资源匮乏,粮食供应形势不容乐观,扩大油料作物种植的潜力非常有限。

但是,我国宜林地丰富,农林废弃生物质资源量巨大。

综合以上因素,我国应重点发展木本油料植物规模化种植和推广,加快微生物油脂发酵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进程;同时,利用植物遗传育种技术提高油料作物产量以及选择性发展不与粮争地的油料作物。

依靠各方面的进步,发展创新的油脂生产技术,保障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和油脂化工行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 生物柴油 油脂 产油微生物 油料植物 可再生能源收稿日期:2005209212 修回日期:20052102093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资助项目,国家“973”计划资助项目(2004CB719703)33电子信箱:zhaozb@dicp.ac .cn 液体燃油是维持现代社会正常运转的基石之一,是最重要的动力燃料。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全球性化石资源日益枯竭,液体燃油的供应形势日趋严峻,能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国2004年进口原油达到1.2亿吨,占原油加工总量的44%,过高的进口依存度已经威胁到国家能源战略安全。

在能源消费结构上,我国是柴油消费大国,2003年消费柴油8307万吨,汽油4016万吨;2004年柴油产量突破1亿吨,进口量仍达274万吨。

生物柴油行业如何突出重围?

生物柴油行业如何突出重围?

生物柴油行业如何突出重围?刘雅文【期刊名称】《化工管理》【年(卷),期】2012(000)012【总页数】3页(P43-45)【作者】刘雅文【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近年来,发展生物柴油作为国家的一项战略性举措,受到了很多企业的追捧,国家也陆续出台了有利于行业发展的政策。

但整体看来,我国生物柴油行业发展仍然缓慢。

据有关资料统计,2011年,我国拥有生物柴油生产企业超过50家,总生产能力为年产200万吨,但装置的实际开工率只有20%~25%。

特别是近期国际原油价格波动,成品油价大幅下调,对于踟躇不前的生物柴油产业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中国生物柴油企业如何才能实现规模化发展,建立长期盈利模式,是当前生物柴油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那么目前制约我国生物柴油行业发展因素有哪些?今后生物柴油行业应从哪些方面去突围?怎样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对此,笔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吃不饱:原料短缺,成本偏高“生物柴油原材料主要来自废弃油脂。

但长期以来由于监管不到位,本来大有用途的废弃油脂很多却流入了餐桌,使得能作为生物柴油原材料的废弃油脂大大短缺,制约了行业的发展。

”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鹿清华开门见山地指出。

其实,近年来我国已经加大了对非法经营地沟油的打击。

去年国家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理城市试点首批33个城市试点工作已逐步落实,今年第二批19个城市也在近期进行了评审。

可在生物柴油行业看来,这对于改观原材料的短缺问题收效不大。

全国生物柴油行业协作组北京站站长助理王风告诉笔者:“尽管国内对废弃油脂监管力度加强,流入餐桌逐步减少,但很多废弃油脂都流入肥料、饲料等领域,用于生产生物柴油领域原料的总体上还是不够,部分地区非常短缺。

”原材料的短缺自然导致价格居高不下,也让相关企业头疼不已。

西安宝润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分公司总经理魏锁平告诉笔者:“目前,我们原料的采购渠道还比较通畅,但很多企业都在竞价,原料价格也就上来了,目前一吨原料价格大概在5000元,而生物柴油市场价格才7000元左右,算上添加剂费用、设备折旧费用,特别是随着人工成本、水电费的增加,生物柴油企业生存真的很难。

中国如何突破生物柴油产业的原料瓶颈

中国如何突破生物柴油产业的原料瓶颈

中国如何突破生物柴油产业的原料瓶颈
赵宗保
【期刊名称】《生物技术世界》
【年(卷),期】2005(000)12M
【摘要】能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2004年我国进口原油达到12亿吨,占原油加工总量的44%。

在能源消费结构上.我国是柴油消费大国,2003年消费柴油8,307万吨,汽油4,016万吨;2004年柴油产量空破1亿吨.进口量仍达274万吨,
【总页数】2页(P62-63)
【作者】赵宗保
【作者单位】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技术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2
【相关文献】
1.专家呼吁突破光盘原料国产化瓶颈
2.攀枝花开始大规模种植小桐子,为生物柴油产业发展准备原料
3.生物柴油产业的原料生产——实验室工艺及特色
4.频哪酮:突破原料瓶颈开拓国外市场
5.加快微生物油脂研究为生物柴油产业提供廉价原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产业链视角下生物柴油的发展瓶颈跟对策

产业链视角下生物柴油的发展瓶颈跟对策

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就已由石油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能源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高度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对我国的能源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大力发展新能源以替代传统能源对于中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由于生物柴油具有可再生性、清洁性和安全性三大特点,同时也拥有良好的动力性能,故被国际可再生能源界誉为最具发展前景的替代油品[1]。

随着石油总量的不断减少,各国环保法规的日益完善,以及新型混合动力车产业化的步伐加快,生物柴油越来越受到青睐。

一、生物柴油产业现状生物柴油是以大豆和油菜籽等油料作物、油棕和黄连木等油料林木果实、工程微藻等油料水生植物以及动物油脂、废餐饮油等为原料制成的液体燃料[2]。

目前,生物柴油使用最多的是欧洲,份额已占到成品油市场的5%[3],并已建立了数家生物柴油工厂,2008年生产了280万吨生物柴油。

美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小规模地使用大豆油生产生物柴油,现在已形成规模,2008年生产生物柴油230万吨,成为第二大生产国。

其他国家如日本、韩国、捷克、巴西、马来西亚、印度、菲律宾等都根据本国国情制定了生物柴油的发展计划[4]。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物柴油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同时,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也为生物能源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使越来越多的产业链视角下生物柴油的发展瓶颈及对策王庆魏新强杨燕(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商管理学院,北京102249)【摘要】随着国际油价的节节攀升、国内石油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能源的日趋紧缺,寻求新能源以替代传统能源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更具有现实意义。

生物柴油作为新能源的代表,在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在我国的发展也处在快速成长阶段,但由于各种原因,生物柴油在我国尚未形成产业规模,本文从产业链的角度具体分析生物柴油在发展中所遭遇的瓶颈,并对生物柴油未来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生物柴油;产业链;发展瓶颈【中图分类号】TE-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0166(2010)08-0052-04作者简介:王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石油工程管理、系统科学理论与应用魏新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系统科学与决策支持系统杨燕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务会计企业加入到生物柴油的生产行列。

我国生物柴油行业的两个死穴,成本和渠道!

我国生物柴油行业的两个死穴,成本和渠道!

我国生物柴油行业的两个死穴,成本和渠道!今年年初,证券日报报道了“悦达投资新能源项目“遇坑”,所购亏损资产至今三年未盈利”,自2014年公司收购悦达卡特以来,这家新能源公司至今尚未盈利。

关于悦达卡特持续亏损,悦达投资解释称:“受成本和渠道的制约,生物柴油行业仍然处于低迷时期。

”上面提到了成本和渠道问题,据生物柴油网观察,自从我国生物柴油行业出的现,这两个问题就没有很好地解决过,顶多是13-14年的时候,国际油价尚可,地沟油同生物柴油的价差处于良好的状态,当时生物柴油企业普遍处于盈利状态;但是好景不长,原油价格急剧下降,到2014年底已经降到54美金;我们知道,生物柴油是高油价的产物,作为替代品出现的,当原油价格低于70美金的时候,生物柴油已经不适合做了。

为什么说原油低于70美金的时候,再做生物柴油已经失去意义了呢?首先,我们得清楚生物柴油是什么,它是柴油,是需要调和到石化柴油里面,供给我们的车辆使用;原油价格的低廉,直接导致石化柴油价格的低廉,低廉的石化柴油已经不需要用生物柴油去调和了;因为,原料成本过高,生产出来的生物柴油价格高昂,跟石化柴油的价差有限,甚至跟其他替代品(非标柴油、地炼油)比,一丁点优势没有,调油商选择哪种油品,很明显,生物柴油会被排除在外。

再就是渠道,我们还没有看到有正规的渠道,比如进入石化加油站,生物柴油网认为,这个渠道,估计一时半会是很难打通了;除非,像国外一样,政策强制掺混添加。

我们目前看到的情况是,在低油价持续的两三年间,很多生物柴油企业已经转型或者处于停机状态中;仅有的少数工厂在开机,但是他们做的生物柴油多数走国内化工渠道或者出口欧盟,据生物柴油网观察,出口已成为主流。

对于生物柴油行业来讲,不管是成本,还是渠道,都严重制约着我国生物柴油企业的生存,行业的发展。

只有解决这两个问题,生物柴油行业才有可能会出现新的起色,或者国际油价大幅回升,但是,就目前来看,一时半会,原油是指望不上了。

2023-2025年生物柴油产业现状与市场前景分析报告

2023-2025年生物柴油产业现状与市场前景分析报告
产业链上游
产业链中游分析
生物柴油行业中游企业原材料大部分依靠进口,主要原因是下游消费终端为保障科研成果,对行业产品的质量稳定性要求较高,因此,中游科研用制备厂商更倾向于选择仪器先进、供应链稳定的进口原材料供应商。企业产品价格主要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由于生物柴油企业的产品毛利较高,原材料价格波动不会对企业的盈利能力产生重大影响。
社会环境1
中国自20世纪末开始研发废弃油脂炼化生物柴油的生产技术,至今已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历程。由于不同于世界上其他国家所拥有的原料资源,中国主要采用废弃油脂制备生物柴油,并在该领域上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相关企业生产工艺不断更新换代,逐步在技术与设备上都达到世界领先的水平,助力行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要求石油销售企业应当按照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的规定,将符合国家标准的生物液体燃料纳入其燃料销售体系。
《以废弃动植物油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等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70%》对销售自产的以废弃动物油和植物油为原料生产的生物柴油工业级混合油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70%
行业经济环境
行业现状分析
行业市场分析
生物柴油作为普通柴油的替代品,其市场规模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影响。在原油价格走高时,生物柴油的市场价格水涨船高,生产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市场参与者积极扩大产量,支撑生物柴油市场规模快速提升;在原油价格走低时,生物柴油生产利润被逐渐削薄,厂家纷纷降低产能利用率,抑制了生物柴油的生产与消费。得益于中国政策的持续利好,中国生物柴油行业在2000年至2014年间实现了快速的发展,行业产能持续走高,产能利用率稳步提升。2014年,中国生物柴油市场规模达到97.2万吨,实现了历史的最高点。之后两年间,受国际原油价格回落影响,中国生物柴油行业遭遇严重打击,市场规模骤降至2016年的49万吨。2017起,国际油价重新进入上行通道,带动中国生物柴油行业逐渐复苏,市场规模恢复至2018年的57.9万吨

生物柴油产业发展及国内外开发利用现状

生物柴油产业发展及国内外开发利用现状

生物柴油产业发展及国内外开发利用现状
一、绪论
生物柴油是一种新型的、清洁、高效的能源,无污染、低碳排放,在全球可持续发展视野下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是由生物质经过微生物或化学热裂解制备而得到的燃料,可以实现机动车的替代和可再生能源的生产。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法律法规的制定,政府政策、技术创新、经济资源等多方面的支持,生物柴油产业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发展迅速。

(一)国内
1、政策驱动。

2023年,中国政府开始实施“生物燃料发展行动计划”,制定许可证制度、财政补助制度、财政投资制度、价格机制等,有利于生物柴油产业的发展。

2023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部署新能源燃料汽车行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推动新能源汽车应用,生物柴油汽车也受到了重点推广。

2、企业技术创新。

中国的企业都在不断努力提高生物柴油产品的品质,并致力于技术创新,提升其应用效率,大力发展生物柴油产业。

近年来,中国企业研发出大量新型生物柴油技术,如低温裂化技术,热裂解技术,热裂解加氧技术,可以把原料中的不同油脂分离出来,有效减少生物柴油中的多环芳烃,使其符合要求。

我国生物燃料产业发展瓶颈及对策

我国生物燃料产业发展瓶颈及对策
本性 的突破 , 些 关键 技术和 工艺 问 一 题 亟待 破解 。 然一 些 问题从 理论 上 虽 得 到 了解决 , 走 出实验 室进 行产 业 但 化仍 然困难重重 , 急需进 行攻关 。 发 研 和产 业化 是 一项 系统 性 的工程 , 实 从
验 室到 工厂 生产 要牵 涉到方 方 面面 ,
素 ; 外, 此 成本 也 是 影 响生 物 柴油 产
业 发展 的 重 要 因素 。 使 原 油 价 格 即
达 1 0 元 /桶 ( 0 0 /t 右 ) O美 6 0元 左 , 生 物柴 油 60 5 0~7 0 元 。 的 成 本 2 0 /t 价仍 比石油 柴 油 的市场 价 略高 。 且 并 生 物 柴 油 生 产 用原 料 属 于 低 密 度 能
发展 生物燃料 的关键 是原料 的供
应, 原料 少 、 本高 、 成 很难 盈 利将 成为 制约我 国生 物燃料 发展的瓶 颈之一 。 原料是 燃料 乙醇 成本构成 的主要 因素 , 黑龙江 、 吉林 、 安徽 、 南地 区以 河
元 , 是 自20 年 9 底 以 来首 次 破 这 08 月 百 。 际原 油价 格上 涨 给燃料 乙醇 和 国 生物 柴油的价格带来 了一定 的升值 空 间, 燃料 乙醇 和生 物柴 油 的发展 带 给

ISG T H IH  ̄
() 料 及 成 本 问题 1 原
然我 国已实现 以粮食 为原料 的燃料 乙 醇 的产业 化 生产 , 以甜 高 梁和 纤维 但 素为原料生 产燃料 乙醇要实 现大规模
生产 , 需要 在 生产 工艺 和产 业 组织 还
了 1%以上 的涨 幅。0 1 1 3 日, 0 2 1年 月 1 伦敦布 伦特 原油 率先 突破每 桶 10 0 美

2023年生物柴油企业未来发展前景堪忧方案模板

2023年生物柴油企业未来发展前景堪忧方案模板

. TEAM
06
PART SIX
The Rise of Biodiesel Substitutes
生物柴油替代品崛起
替代品市场需求不足
1.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政策的推动,生物柴油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其市场需求正在逐渐增加。然而,由于其生产成本较高,且替代能源如煤炭、天然气等价格相对较低,使得生物柴油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较弱,导致其市场需求不足。
3. 技术创新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技术创新是生物柴油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然而,由于资金和技术实力的限制,大多数生物柴油企业难以进行大规模的技术创新。
据统计,2019年,仅有约30%的生物柴油企业进行了技术创新,而大部分企业的技术水平仍然停留在2015年的水平。技术创新不足导致企业的竞争力下降,难以应对市场变化。
4. 技术创新降低生物柴油企业的生产成本:通过技术创新,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同时,技术创新还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环境污染。

生物柴油企业未来发展前景堪忧需加大技术创新
自主研发能力
生物柴油制造技术
未来生物柴油企业
年技术研发投入
年消费量
进口
. TEAM
生物柴油市场前景广阔
. TEAM
05
PART FIVE
Unclear biodiesel policy
生物柴油政策不明朗
生物柴油企业现状
其他主题:生活哲学与心理学,分享心灵成长的干货其他主题:
生物柴油企业现状:绿色能源的发展趋势生物柴油企业现状
生物柴油企业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价值,以及未来发展前景的担忧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能源,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替代能源。然而,尽管生物柴油企业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他们的未来发展前景却令人担忧。以下是生物柴油企业现状的两个主要方面:

生物柴油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生物柴油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生物柴油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日益增加,生物柴油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逐渐受到关注。

生物柴油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展望,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生物柴油是通过将植物油脂、废弃动物油脂或粮食余材利用催化剂进行酯化反应而制成的柴油燃料。

与传统的石油柴油相比,生物柴油具有较低的温室气体排放、无硫和无铅等特点,更加环保和可持续。

因此,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生物柴油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生物柴油产业发展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

一方面,在技术研发方面,国内外的研究机构和企业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提高了生物柴油的产率和质量,并且不断降低生产成本。

这为生物柴油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另一方面,在市场方面,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建立生物柴油产业链条,包括种植、收购、加工、销售等环节,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来鼓励生物柴油的发展。

然而,生物柴油产业发展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生物柴油的成本较高,主要是由于原料的成本较高和生产工艺的复杂性所导致。

其次,生物柴油的市场容量较小,由于其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市场需求和接受度还不高。

第三,生物柴油的可持续性仍然存在争议,包括对原料资源的使用冲突和对环境的潜在影响等问题。

展望未来,生物柴油产业仍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济规模的扩大,生物柴油的生产成本将逐渐下降,使其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其次,随着可再生能源政策的不断完善和政府对清洁能源的支持,生物柴油的市场需求预计也会持续增加,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多机遇。

此外,生物柴油与传统柴油的兼容性较高,可以直接替代一部分石油柴油,从而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安全性。

为了推动生物柴油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努力。

首先,科研机构和企业应加大投入,加强生物柴油生产工艺和原料开发的研究,提高生物柴油的产率和质量。

其次,政府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鼓励和支持生物柴油产业的发展,包括减税和补贴等政策。

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化发展面临两大障碍

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化发展面临两大障碍

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化发展面临两大障碍生物柴油是一种优质清洁燃料。

近年来,油价飙升推动了国际生物柴油的发展,也引起了我国政府和一些企业对生物柴油的重视。

然而,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原料价格和充足的原料供应已经成为制约生物柴油发展的关键,只有破解了这两大难题,我国生物柴油才可望走上产业化发展的道路。

国际生物柴油产业近年发展很快从动植物油脂通过脂交换生产的柴油称为生物柴油,生物柴油不含硫和芳烃、十六烷值高、润滑性能好,是一种优质清洁柴油。

近年的油价飙升促进了国际生物柴油的发展。

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对发展生物柴油非常重视,纷纷制定激励政策。

欧盟对生物柴油采取原料(菜籽油)种植补贴、生物柴油差别税收刺激等政策,还要求各国降低生物柴油税率,并且将从2009年开始,强制性将生物燃料调入车用燃料中,调和量最少1%。

在2002年,美国参议院提出包括生物柴油在内的能源减税计划;2004年10月美国总统签署了对生物柴油的税收鼓励法案,大力支持生物柴油在美国的发展。

其它国家如巴西、菲律宾、韩国、日本、加拿大等国都已经或正在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世界生物柴油产量近年来取得了迅速增长。

从欧洲生物柴油委员会获得的数据显示,2002年欧盟共生产生物柴油106.5万吨,2003年提高到143.4万吨,2004年进一步提高到193.3万吨,相比2003年增加35%;欧盟计划于2010年生物柴油产量达到800万-1000万吨。

2002年美国生物柴油销售量为5万吨,2003年提高到8万吨,增加67%;美国规划2011年生物柴油生产115万吨,2016年达到330万吨。

日本目前利用废弃食用油生产生物柴油的能力已达到40万吨/年。

韩国从德国引进了生产技术,2002年生物柴油的生产能力为10万吨/年,正扩建至年产20万吨。

新的脂交换工艺不断开发成功。

传统的脂交换工艺是以液体酸碱为催化剂的均相工艺,此类工艺有对原料要求苛刻、流程复杂、废液排放多等缺点,并且由于甲醇和油脂不相溶,此类反应传质差,影响反应速度和脂交换效果。

脂肪酶催化合成生物柴油的瓶颈问题及其对策研究进展

脂肪酶催化合成生物柴油的瓶颈问题及其对策研究进展

脂肪酶催化合成生物柴油的瓶颈问题及其对策研究进展
生物柴油是一种由生物质或油脂转化制备的可再生能源,因为其具有低环境影响、可持续、安全性高等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

而脂肪酶催化合成是生物柴油制备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之一,但其存在一些瓶颈问题,阻碍了生物柴油的大规模生产。

目前,脂肪酶催化合成生物柴油的瓶颈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催化效率低:脂肪酶在催化转化过程中易受到温度、pH值、离子强度、酶浓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酶的催化效率受到限制。

2.废催化剂处理:由于催化剂需要用于多次催化反应,因此过
多的催化剂积累会影响生物柴油的纯度和成本,并带来环境污染问题。

3.底物多样性:生物柴油的原料可以是多种油脂,但不同种类
的油脂在脂肪酶催化反应中的反应性有所差异,影响了生物柴油的质量。

针对以上瓶颈问题,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些对策:
1.催化剂改良技术:采用改性、复合、固定化等技术对催化剂
进行改良,提高其催化效率和稳定性,例如采用金属氧化物、离子液体、聚合物材料等进行催化剂的改良。

2.催化剂回收利用技术:通过反应后的催化剂的回收和再利用,降低成本,减少污染,增加生产效率。

例如采用超滤、透析、聚集、膜分离等技术进行催化剂回收。

3.优化反应条件: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如调节 pH 值、温度、
反应物配比等,使反应条件更加适合酶的催化反应,提高反应效率和选择性。

综上所述,尽管脂肪酶催化合成生物柴油面临一些瓶颈问题,但科学家们通过改良催化剂、回收利用催化剂和优化反应条件等方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相信这些困难将得到进一步的克服,使生物柴油的生产更加可持续、环境友好。

农科院油料所突破生物柴油的关键技术

农科院油料所突破生物柴油的关键技术
国内外 科技 动 态
农 科 院 油 料 所 突 破 生 物 柴 油 的 关键 技 术
近 日,中国农 科 院油料 所 等单 位研 发 了 以小 桐
技术转化率低 、 能耗高 、 废水排放大 、 产品质量不稳 定等一系列瓶颈,解决了因缺乏高效的非食用油脂 资源 生物 柴油转 化技 术 而导致 我 国生物 质能 产业 发
同申报 中欧政府合作项 目,共 同研发世界一流的电 推进 系统 产 品。 意大利奥塔公司总裁马里亚诺 ・ 安德努西表示 , 中意合作共建电推进联合实验室 ,将充分发挥各 自 的技术 、人才等优势 ,以技术创新带动工程技术发 展, 服 务 于 中国和 欧洲 的航 天 市场 。
5 1 0 所所长张伟文介绍说 , 该所历经 4 O年的技
北等 省和 柬埔寨 的多家企 业 推广应 用 。
桐子、 光皮树等能源油料资源数十种 。 利用非食用油 脂 资源 发展 生 物柴 油 既可 缓解 能源 紧缺 、促 进边 际 性土地利用和生态保护 ,还可避
项目 创新团队负责人黄凤洪介绍 ,这项技术真
术研 发 , 实 现 了产 品在轨 应 用 。 产 品具有 大 幅减少 推
进剂燃料 、 操控更灵活 、 定位更精准 、 推进速度增量 更高等优势 , 可应用于通信卫星平台 、 深空探测等 。 此次 中意联合共建电推进实验室 ,将大大提升中国
【 摘 自 中国科学报 】


种植 能 源 油料 的边 际性 土 地利用 潜 力 巨大 ,拥有 小
方面, 该技术表现出高效率、 低成本的特点。例如其 研制的双向分级聚结技术开发 出高效油 水分离装 置, 分离效率达 9 3 %以上 , 可广泛用于餐饮 、 食 品油 脂加 工企 业 的含 油废 水 回收 ;开发 的 多功能 生物 柴 油品质改 良剂 ,显著提高了生物柴油产品的氧化安 定性 和低 温流 动性 。 上述成果 已获国家专利 l 2 项 ,其中发 明专利 1 O 项, 获发 明展览会奖 2 项, 在国内湖北 、 湖南 、 河

2024年生物柴油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生物柴油市场分析现状

生物柴油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能源,由生物质资源转化而来,具有较低的温室气体排放和对环境较小的影响,被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领域。

本文旨在分析当前生物柴油市场的现状,并展望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

2. 生物柴油市场概述生物柴油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保持了稳定的增长。

随着对可持续能源需求的增加和环境意识的提高,生物柴油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据统计,全球生物柴油市场在2019年的规模达到了XX亿美元,并有望在未来几年内继续增长。

3. 生物柴油市场的主要驱动因素3.1 政府政策支持政府的政策支持是生物柴油市场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之一。

许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以鼓励生物柴油的生产和使用。

这些政策措施包括减税、补贴和法规要求等,有效地促进了生物柴油市场的发展。

3.2 环境意识的抬头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减少碳排放的重要性。

生物柴油作为一种绿色能源,能够较少地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欢迎。

这一环境意识的抬头也推动了生物柴油市场的增长。

4. 生物柴油市场的挑战生物柴油市场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4.1 原料供应问题生物柴油的生产需要大量的生物质资源,包括植物油、动植物油脂等。

然而,生物质资源的供应是有限的,供需失衡可能导致成本上升和市场不稳定。

4.2 价格竞争传统石油柴油的价格相对较低,这给生物柴油市场带来了竞争压力。

生物柴油的生产成本较高,如果无法与传统柴油价格竞争,将会影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5. 生物柴油市场的发展前景生物柴油市场在未来有望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5.1 技术进步随着技术的进步,生物柴油的生产成本有望降低,同时提高生产效率。

这将为市场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5.2 新兴市场的潜力新兴市场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也为生物柴油市场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对生物柴油的需求将会大幅增加。

6. 总结生物柴油市场近年来取得了稳定的增长,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环境意识的抬头是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

脂肪酶催化合成生物柴油的瓶颈问题及其对策

脂肪酶催化合成生物柴油的瓶颈问题及其对策

2008, 28 (2)
吴义真 等 :脂肪酶催化合成生物柴油的瓶颈问题及其对策
119
摇瓶相比 , PBR 避免了对固定化细胞的机械损失及过 量醇的毒性作用 ,从而提高了循环的醇解率 。该过程 工艺 对 工 业 化 生 产 有 极 大 的 价 值 。M atsumoto 等 ( 2001)通过在啤酒酵母 MT821 内构建胞内超量表达 R h izopus oryzae ( R. oryzae)脂肪酶并作为全细胞生物催 化剂催化制备生物柴油 ,在无溶剂含水体系中 , 37℃反 应 165h,反应混合物中酯含量为 71wt%。 Hama 等 [16 ] 用固定化稻根霉 ( R. oryzae) 细胞作为全细胞催化剂催 化大豆油甲醇醇解合成生物柴油 ,研究表明该脂肪酶 位于细胞膜上 ,且其在胞内的含量及相应的转酯率随 膜上脂肪酸组成 、含量而改变 ,可通过向培养基中添加 相应的油酸 、棕榈酸等物质以提高胞内脂肪酶的含量 、 并对酶催化活性 、稳定性及膜的通透性 、强度加以调 控 。如当细胞膜的油酸与棕榈酸比例为 2 ∶1时 ,细胞催 化的稳定性 、转化率较好 , 循环 10 次以上 , 每次均为 2. 5h,转化率都在 55%左右 。L i等 [17 ]采用响应面方法 优化大豆油醇解合成生物柴油 ,结果表明 :全细胞催化 剂在无溶剂体系中稳定性差 ,反应 4 批次后 ,酯得率降 为零 ,而在叔丁醇体系稳定性较好 , 10 批次后酯得率仍 在 90%以上 ;且从无溶剂体系的细胞中检测到大量甘 油 、甲酯 ,而叔丁醇体系中的细胞则检测不到 。估计是 大量的甘油和甲酯使得酶迅速失活 。而叔丁醇的存在 恰好可以溶解甘油及甲酯 ,保持了催化剂的活性和稳 定性 。 2. 2 甲醇等低碳醇对酶的失活效应 甲醇或乙醇作为酰基受体制备生物柴油时 ,因其 与油脂的混溶性较差 ,反应所需量的甲 /乙醇无法全部 溶解于油脂中 ,未溶解的在体系中形成微粒 ,与酶接触 将引起酶失活 。在无溶剂体系中 ,如果将反应所需的 甲醇一次性投入到反应体系中 ,酶将会立刻失活 ,回用 第 2批时转化率急剧降低 。针对此瓶颈问题 ,研究人 员采取了不同的技术手段加以克服改进 。 2. 2. 1 甲醇流加方式的改进 醇解 1mol的甘油三酯 理论上需要 3mol的甲醇 ,实际上醇油比多数超过 3 ∶1。 而一次性往无溶剂反应体系中加入醇油比大于 1 ∶1的 甲醇都可能会严重抑制酶活性 。故多数研究 [15 ]采用均 分 3次流加所需的醇以缓解过量醇对酶的毒性作用 。 随后发现 ,反应生成的甲酯会促进甲醇在反应体系中 的溶解 ,故 Shimada等 [18 ]又发展了两步醇解法 ,即反应 开始时先加入 1 /3总需求量的甲醇 ,待 10h后再加入剩 下的 2 /3 总需求量的甲醇 ,相同反应时间 ,两步法与三 步法醇解的酯得率一样 ,为 97. 3%。该改良后的工艺

生物柴油生产技术及我国进展现状

生物柴油生产技术及我国进展现状

生物柴油生产技术及我国进展现状摘要:能源危机推动了生物柴油产业的进展,生产生物柴油的方式要紧有:直接利用和混合法、微乳化法、热裂解、酯互换法。

本文介绍我国生物柴油产业进展状况,当前生物柴油产业进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初步解决方法。

关键词:生物柴油;进展现状;存在问题;解决方法能源是现代社会赖以生存和进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能源危机,和石化燃料燃烧所引发的一系列生态危机,正严峻要挟着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持续进展,最近几年石油消耗量的增加及国际政治的阻碍,石油价钱飞速上涨。

油价飙升给全世界经济和个人一辈子活带来了严峻的冲击,同时也推动了世界生物柴油产业的进展。

一、生物柴油生产技术生物柴油制备要紧有直接利用和混合法、微乳化法、热裂解法和酯互换法。

前两种方式由于油粘度高和不易挥发性,致使发动机喷嘴不同程度结焦、活塞环卡死和碳沉积等问题。

植物油和动物脂肪裂解缺点是在高温下进行,需催化剂,而且反映难以操纵,设备昂贵;而酯互换法要紧通过酯基转移将高粘度植物油或动物油脂转化成低粘度脂肪酸酯,采纳酯互换法制备生物柴油具有粘度低,无需消耗大量能源等显著特点。

直接或混合利用直接混合法将天然油脂与石化柴油、化学溶剂或醇类直接混合利用。

国内外学者曾将柴油机供油提早和喷油压力调整后,研究直接燃用棕榈油、葵花籽油、棉籽油、大豆油、小桐子油等植物油与柴油混合油,可取得良好动力性,能达到标定功率。

但利用植物油存在冷启动困难,容易显现燃烧室积碳,活塞环粘结、润滑油增稠等问题。

微乳化法微乳液是由两种不相溶液体与其它两性分子混合形成胶体分散系统,透明、热力学稳固,且各向同性,分散相粒径为1-150nm之间,微乳化法是利用乳化剂,是植物油分散到粘度较低的溶剂中,从而将植物油稀释,降低粘度,以知足作为燃料利用要求,微乳液组分中含有低沸点成份,因此能够改善雾化特性。

但发动机长期利用植物油乳化燃料会显现积碳和润滑油粘度增加等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如何突破生物柴油产业的原料瓶颈作者:张宏翔来源: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5,25(11):1-6 发布者:赵宗保华艳艳刘波日期:2005-12-19 今日/总浏览:7/15997中国如何突破生物柴油产业的原料瓶颈*赵宗保** 华艳艳刘波(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技术部, 大连116023)摘要因应我国日益严峻的能源资源、能源环境和能源安全形势,国家大力倡导发展可再生能源。

生物柴油是最重要的液体可再生燃料之一,在能源性质方面可以完全替代化石柴油,而且还具有安全环保等其它优良特性。

当前利用动植物油脂生产生物柴油,原料成本偏高,而且稳定、充足的油脂原料供应体系尚未形成。

我国是油脂资源短缺国家,近年来植物油进口量逐年增加。

同时,我国耕地资源匮乏,粮食供应形势不容乐观,扩大油料作物种植的潜力非常有限。

但是,我国宜林地丰富,农林废弃生物质资源量巨大。

综合以上因素,我国应重点发展木本油料植物规模化种植和推广,加快微生物油脂发酵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进程;同时,利用植物遗传育种技术提高油料作物产量以及选择性发展不与粮争地的油料作物。

依靠各方面的进步,发展创新的油脂生产技术,保障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和油脂化工行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生物柴油油脂产油微生物油料植物可再生能源*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资助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2004CB719703)** 通讯作者,E-mail:zhaozb@1. 发展生物柴油产业对保障我国液体燃油供应意义重大液体燃油是维持现代社会正常运转的基石之一,是最重要的动力燃料。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全球性化石资源日益枯竭,液体燃油的供应形势日趋严峻,能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国2004年进口原油达到1.2亿吨,占原油加工总量的44%,过高的进口依存度已经威胁到国家能源战略安全。

在能源消费结构上,我国是柴油消费大国,2003年消费柴油8307万吨,汽油4016万吨;2004年柴油产量突破1亿吨,进口量仍达274万吨。

因应我国特殊的燃油消费结构,近年来炼化企业不断提高柴汽比,2004年生产柴汽比达到1.94。

但是,我国消费柴汽比在2.0以上,云南、广西、贵州等省区的消费柴汽比甚至在2.5以上。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近年来农用柴油年消费量在1500万吨以上。

随着农业机械化进程和世界范围内车辆柴油化趋势的加快,未来柴油的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

因此,在石油资源日趋枯竭、柴油需求量日益扩大和油品结构性矛盾长期存在的多重压力下,寻找和开发柴油替代能源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生物柴油由各种动、植物油脂经酯化或转酯化工艺而得,其主要成分是长链脂肪酸甲酯。

生物柴油具有能量密度高、润滑性能好、储运安全、抗爆性好、燃烧充分等优良使用性能和可再生性、环境友好性及良好的替代性能,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大宗生物基液体燃料。

采用生物柴油的发动机废气排放指标不仅满足目前的欧洲Ⅱ号标准,甚至满足随后即将在欧洲颁布实施的更加严格的欧洲Ⅲ号排放标准。

目前在美国、欧洲、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已陆续建立商品化生物柴油生产基地,并把生物柴油作为代用燃料广泛使用。

生物柴油使用最多的是欧洲,份额已占到成品油市场的5%,规划2020年达到20%。

到2002年底德国就已经形成了200万吨规模生物柴油的生产能力,美国和日本也都形成了几十万吨规模的生产能力。

我国海南正和生物能源公司、四川古杉油脂化工公司和福建卓越新能源发展公司等先后建立了年产生物柴油万吨级规模的装置。

我国“十五”纲要提出需发展各种石油替代品,将发展生物基液体燃料确定为国家产业发展方向。

在我国发展生物柴油产业,不仅是应对日益严峻的能源形势所必需,也是舒缓能源消费结构矛盾的客观要求,还可促进我国环境保护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1]。

2. 生物柴油产业原料供应的国情分析2.1 生物柴油的生产原料目前世界各国纷纷根据本国国情选择合适的油脂原料生产生物柴油。

欧洲和北美地区耕地资源丰富,农业高度发达。

因此欧洲各国,尤其是德国,大规模种植油菜,采用菜籽油生产生物柴油,并建立了相应的产品标准。

美国主要利用高产转基因大豆,发展以大豆油为原料的生物柴油产业。

东南亚国家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或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但雨水丰富,适于规模化种植油棕,棕榈油已成为当地发展生物柴油的重要原料。

世界可再生能源生产大国巴西,主要利用蓖蔴籽油进行生物柴油生产。

按照当前技术,利用动植物油脂原料生产生物柴油,原料成本占生产总成本的70%-90%,所以油脂原料是决定生物柴油价格的最主要因素。

我国是植物油脂资源短缺国家,现有油料作物年产油脂在1000万吨左右,尚不足以满足国内食用油消费市场需求。

近几年油脂进口量逐年递增,2004年超过700万吨,成为全球最大食用油进口国。

据农业部公布的数据,2005年上半年我国仅食用植物油进口就达290万吨,用去外汇13.5亿美元;同期进口食用油籽1200余万吨,用汇36亿美元。

我国目前进行小规模生物柴油生产的企业,基本上依赖资源非常有限的餐饮业废油—“地沟油”,尚缺少稳定、可靠的油脂原料供应基地和渠道。

因此,开拓油脂资源成为我国未来生物柴油产业发展的瓶颈。

2.2 土地资源分析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稀缺,要在占世界7%的耕地上,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

据国土资源部《2004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介绍,我国现有国土面积为9.32亿公顷,其中耕地面积为1.22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3%,人均耕地面积仅1.43亩,不到0.1公顷,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全国有666个县(含县级行政区)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警戒线。

虽然目前多数国家是以油料作物或食用油所产生的废油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但我国用于扩大常规油料作物种植的土地资源没有保障,要依托农产品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并不现实。

2.3 油脂供应形势分析油脂不仅是生活必需的食用品,还是传统化工行业的基本原料,用于生产包括黏合剂、溶剂、脱漆剂、表面活性剂、工业化学品、润滑剂、塑料、增塑剂及农用化学品等产品[2]。

油脂化工副产品甘油除用在医药、食品和化妆品等行业外,近年国内正在开发用于生产1,3-丙二醇。

随着能源形势的恶化,油脂成为生物柴油生产的原料,其需求量将远远大于当前的生产能力。

同时,生物柴油产业发展将会竞争性地掠夺传统油脂化工行业资源。

据报道,在欧洲由于动植物油被划归为生物质,越来越多地用于燃烧发电或生产生物柴油,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油脂化学品工业正受到巨大威胁,生产商只能进口棕榈油或以矿物油为原料来生产所需的油脂化学品。

当前世界各国都注意到油脂原料供给问题是生物柴油产业发展的关键。

可以预计,随着世界生物柴油产业的发展,国际植物油供给市场将日趋紧张。

3. 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发展的资源对策欧美等生物柴油发展较快的国家均以油菜和大豆等植物油脂为原料,东南亚国家则可以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种植油棕,获取油脂资源。

目前我国已提出了开发生物柴油的能源战略,然而我国油料作物的生产成本和规模尚不适于生物柴油开发。

因此,要深入认识国情,理性分析自然和资源条件,从多方面着手,狠抓油脂资源开发,发展创新油脂生产技术。

作者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保障我国未来油脂资源供应:3.1 发展木本油料植物我国木本油料植物种类丰富,可用作建立规模化原料基地的乔灌木种近30种,其中分布集中,并能利用荒山、沙地等宜林地进行造林,建立良种供应基地的油料植物有10种左右[3]。

木本油料植物可利用占我国国土面积约69%的山地、高原、丘陵地区甚至沙地生长,不仅可以为生物柴油产业提供丰富的可再生原料,改善生态环境,还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解决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木本油料植物抗逆性强,管理粗放,不与粮食争地,而且是栽种一次,收获多年,采集时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合乎我国国情。

我国境内重要的木本油料植物如大戟科的麻疯树(Jatropha curcas)、漆树科的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山茱萸科的光皮树(Cornus wilsoniana)、无患子科的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山茶科的油茶(Camellia oleifera)等,都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近年来虽然有一些研究单位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有的还建立了油料林示范基地,但同国家需求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需要继续加快推广。

3.1.1 麻疯树麻疯树,又名小桐子,广泛分布于云南、四川、广西、广东、海南等地,为大戟科麻疯树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树高2-7 m,分枝多,掌状形单叶,互生。

卵圆形肉质蒴果成熟时黄色,纵径2.5-3.0 cm,横径2.0-2.5 cm,每果一般具种子3 枚,少数2 枚;种子长椭圆形、黑色,一般每公斤干籽有1 800 粒,种子重量占成熟果重50%以上,含油率40%~60%。

小桐子油脂肪酸组成和菜籽油非常相似,是生物柴油的理想原料[4]。

麻疯树干果产量可达9吨/公顷,折合成产油量为1.5-3吨/公顷。

我国在“八五”期间完成了金沙江流域燃料油植物资源的调查及栽培技术研究,建立了30公顷的小桐子栽培示范片。

目前四川大学生命科学院正储备以麻疯树油为原料,建立年产2万吨生物柴油的装置[5]。

3.1.2 黄连木中国黄连木为漆树科黄连木属落叶乔木,树高可达30 m以上,在长江中下游及华北、西南各地均有分布。

黄连木有着极强的适应性,在温带、亚热带、热带地区均能够正常生长,是重要的荒山、荒滩造林树种和观赏树种,也是优良的油料及用材树种[6]。

种子含油率在40%左右,脂肪酸组成和菜籽油非常相似,可作食用油,也是优良的生物柴油原料。

海南正和生物能源公司已建成10万亩黄连木种植基地,用于为其生物柴油生产供给油料。

根据对中国24个省、市、区进行的初步调查:目前中国黄连木资源量13.3万公顷,以种子平均产量7.5吨/公顷计,则可产种子100万吨,折合油脂相当于40万吨,能够生产生物柴油40万吨。

3.1.3 光皮树光皮树是山茱萸科梾木属落叶灌木或乔木,分布于长江流域至西南各地的石灰岩区,黄河及以南流域也有分布。

采用嫁接苗栽植2-3 年后可开花结果,盛果期50 年以上,寿命可达200 年以上。

大树每年平均产干果50 公斤,多可达150公斤,果肉和核仁均含油脂,干全果含油率33%-36%,油脂主要含C16和C18系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含量近50%,可用于生物柴油生产[7]。

据湖南、江西、广东、广西的不完全统计,石灰岩山地总面积有2200万公顷,按10%面积栽植光皮树,可年产光皮树油3000万吨。

3.1.4 油茶油茶,别名茶子树、茶油树,分布在我国17个省市,是我国特有的山茶属多年生木本油料植物,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树高3-6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