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例卵黄囊瘤临床病理分析
卵巢卵黄囊瘤疾病详解
疾病名:卵巢卵黄囊瘤英文名:yolk sac tumor of ovary缩写:别名:卵巢内胚窦瘤疾病代码:ICD:C56概述:卵黄囊瘤(yolk sac tumor)是卵巢恶性生殖细胞瘤(OGCT)中最常见的一种肿瘤。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卵巢肿瘤分类中将原通用名卵巢内胚窦瘤改为卵黄囊瘤。
因为其可将几种不同病理形态的亚型包括在内,而内胚窦瘤意味的病理形态比较局限,但仍保留“内胚窦瘤”这个名词为卵黄囊瘤的同义词。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及协和医院的资料,在卵巢恶性生殖细胞瘤(OGCT) 中卵黄囊瘤的发生率居首位。
在总数分别为238 例及 166 例OGCT 中,纯型卵黄囊瘤分别为31.9%及42.2%。
北京协和医院尚有混合型卵黄囊瘤30 例,纯型及混合型共100 例,占总OGCT 的60.2%。
据国外的报道,在OGCT 中,以无性细胞瘤最为多见,其次为卵黄囊瘤。
流行病学:卵巢卵黄囊瘤多发生于年轻患者。
北京协和医院收治70 例患者中80% <30 岁,平均年龄14 岁,最小6 个月,最大43 岁。
病因:卵巢卵黄囊瘤病因尚不明了。
发病机制:1.大体卵黄囊瘤几乎均为单侧性,右侧略多见;双侧者多为转移所致。
肿瘤通常体积较大,直径多超过 10cm;呈圆形、卵圆形或分叶状,表面光滑,有包膜;有时可与周围组织粘连或浸润。
切面以实性为主,粉白或灰白色,湿润质软;常伴有含胶冻样物质的囊性筛状区,呈蜂窝状;出血、坏死常见。
2.镜下卵黄囊瘤具有多种不同的组织学结构,包括:(1)微囊性结构:又称网状结构,最多见。
由扁平或星芒状瘤细胞形成疏松的网状和小囊或微囊结构,低倍镜下似蜂窝状(图1),但高倍镜下瘤细胞的异型性明显,核分裂多见。
(2)内胚窦样结构:又称Schillei-Duval 小体。
由立方或柱状的瘤细胞呈单层排列,包绕毛细血管、薄壁血窦或小静脉样血管,形成血管套样结构,横切面很像肾小球。
虽然这种特殊结构具有诊断意义,但在有些肿瘤形态并不典型,北京协和医院的材料中仅54.2%可找到典型的Schiller-Duval 小体。
卵黄囊瘤11例临床病理分析
卵黄囊瘤11例临床病理分析方虹斐;俞文英;张慧芝【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yolk sac tumor ( YST) , so as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disease. Methods Eleven cases of YST were retrospectively studied to observe their pathological features and immunophenotype combining literature. Results The age of 11 patients (5 males and 6 females) ranged from 8 months to52 years (average age of 19 years). YST was located at ovary in 4 cases, at testis in 3 cases, at mediastinum in 3 cases, and at retroperitoneal in 1 case. The mean tumor diameter was 9. 2cm (2. 0-14. 0cm). Five cases were mixed germ cell tumor, and 6 cases were simple YST. Most tumors appeared as nodules with complete capsule. The cut surface was solid and cystic with hemorrhage and necrosis regions. YST had various histologic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loose mucus, microcyst reticular, macrocyst, solidity, papillary shape, glandular shape, hepatoid shape, and Schiller-Duvalbody, basement membrane, and hyaline body. Immunohistochemically, the tumor cells were positive for AFP ( 11/11 ) , CD117 ( 5/11 ) and PLAP (6/11) but negative for CD30. Conclusion Most YST occur in the gonads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ce, often complicated with elevated serum AFP and various histologic characteristics.%目的:探讨卵黄囊瘤( YST)的临床病理特征,以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
卵巢卵黄囊瘤医学课件
3
发病率统计
卵巢卵黄囊瘤的发病率较低,每年每10万人中 约有3~4例发病。
症状与表现
症状
卵巢卵黄囊瘤早期通常无特异性症状,表现为腹胀、腹部不适或腹部包块等 。当肿瘤增大或出现并发症时,可能出现疼痛、消化道症状、泌尿系统症状 等。
表现
卵巢卵黄囊瘤在影像学检查中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卵巢肿物,边界不清, 内部回声不均匀,伴有出血和坏死。血清肿瘤标志物如CA125、AFP等可能 升高。
新型药物的临床应用前景
针对卵黄囊瘤的分子靶点设计和开发的新型药物,正在进行 临床试验阶段,这些新型药物对卵黄囊瘤的治疗具有很好的 应用前景,有望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生存获益。
相关技术发展概况
基因测序与精准医疗
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针对卵黄囊瘤的基因变异和分子特征的研究 也在不断深入,这将为卵黄囊瘤的精准医疗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并发症
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感染、出血、损伤等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 。
预防措施及健康建议
健康饮食
控制体重
保持均衡的饮食,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 等富含纤维的食物摄入。
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肥胖,有助于预防卵 巢卵黄囊瘤的发生。
定期检查
控制激素水平
建议女性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 并治疗卵巢卵黄囊瘤。
肿瘤细胞培养与药物筛选
通过建立卵黄囊瘤细胞系和药物筛选模型,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卵黄囊瘤的 耐药机制和药物敏感性,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THANKS
卵巢卵黄囊瘤医学课件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卵巢卵黄囊瘤的概述 • 卵巢卵黄囊瘤的病理学特征 • 卵巢卵黄囊瘤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 卵巢卵黄囊瘤的治疗方法 • 卵巢卵黄囊瘤的预后及预防 • 前沿研究与最新进展
卵巢囊性肿瘤的多层螺旋CT分析
敏感 性 、 特异 性 比较 高 的 影 像学 方 法 。尤 其分 期 的
作 用显得 尤为重 要 。也 易 为临床所认 可 。 3 1 卵巢囊 性肿 瘤 的 C . T表 现 3 1 1 囊 腺瘤 .. 根 据肿 瘤 内成 分分 为浆 液性 和 黏
盆腹 腔联 合积液 , 卵巢恶 性肿 瘤 的重要 间接征 象 。 是
液性两种 ; ①浆 液性囊 腺瘤[ : 】 为最 常见 的 良性 卵巢 ]
肿瘤之 一 , 占全 部 卵巢 肿瘤 的 2 . , 0 O岁 多 3 1 3 ~4 见 , 变 率 3 % ~ 5 。肿 瘤 体 积 一 般较 大 , 径 恶 O O 直 多在 5 1 c 左 右 。较 少 分 隔囊 , 房 多见 , 薄 ~ 0m 单 壁 且 均匀 一致 , 壁 内面光滑 , 内液 体 C 值近 似 于 囊 囊 T 水 。壁厚 不多 见 , 囊壁 可见 较小 软组织 突起 , 数囊 少 壁或软 组织 内可见 细 小砂 粒 体 , 是该 肿 瘤 的 一个 这 特征 。本组 资 料 中 , 房 5例 , 内 有 细 条 间 隔 2 单 囊 例 , 壁小结节 2例 , 砂 粒 体样 钙 化 l例 ; 黏液 囊 有 ② 性囊腺 瘤l : 见于绝 经后妇 女 , _ 多 2 ] 占全部 卵巢肿 瘤 的 2 . , 17 一般 比浆 液 性 大 , 径 多 大于 l c 直 0 m。恶 变 率 5 ~ 1 。肿 瘤囊壁 较 薄 , 不 均 匀 , 组织 乳 O 但 软
例 、 液 性 囊 腺 瘤 3例 ) 囊性 畸胎 瘤 3 , 腺 癌 8 ( 液 性 囊 腺 癌 3例 、 液 性 囊 腺 癌 5 ) 卵 黄 囊 瘤 4例 , rkn 黏 . 例 囊 例 浆 黏 例 , ku e — br eg瘤 l . 明 细 胞 癌 2例 。各 种 肿瘤 因其 性 质 ( 恶 性 ) 同 而 具 有 相 应 特 征 性 C 表 现 ・ 手 术 病 理 对 照 , 确 地 例 透 良、 不 T 与 准 定性诊断 2 4例 ( 5 7 ) 误诊 4例 (4 3 )准 确 定 位 2 例 ( 6 4 ) 错 误 定位 1例 (. ) 结论 卵 巢 囊 性 肿 瘤 的 8 . , 1 . . 7 9 . , 35 。 C T表 现 有 一 定 特 征 性 , T对 卵 巢 囊 性 肿 瘤 的 诊 断 及鉴 别诊 断具 有 一 定 帮 助 。 C
卵黄囊瘤临床病理分析
卵黄囊瘤临床病理分析题目:卵黄囊瘤的临床病理分析引言:卵黄囊瘤(yolk sac tumor,简称YST)是一种常见的非胚胎性生殖细胞瘤,起源于胚胎发育早期的原器官细胞,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儿童。
该病理类型有一定的异质性,临床表现、病理分析和治疗方案有所不同。
本篇文章将通过分析YST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旨在提供读者对YST的深入认识。
一、卵黄囊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卵黄囊瘤常见于儿童,近年来也有报道发生于成年人。
该肿瘤主要发生在性腺,尤其是睾丸和卵巢,还可发生在脾脏、肝、胃、胸腺等部位。
卵黄囊瘤可以表现为局限性囊性肿块或以囊实性为主的肿块。
肿块边界清晰,颜色多为不同的黄白色,并伴有出血、坏死和囊液。
卵黄囊瘤的病理学特征是其表现出一种假体腔结构,嵌入于细胞想和组织形态之间。
组织学下可见到炎性浸润、异型性细胞和促使炎症反应的变异细胞。
在高倍镜下观察到沿空间的管腔和间隔出现的增强细胞背景。
二、卵黄囊瘤的临床诊断方法1. 临床表现卵黄囊瘤的临床症状不具特异性,常见症状包括腹痛、发热、恶心、呕吐、乏力等。
男性患者可出现阴囊或腹股沟肿块,女性患者可有盆腔块,伴有腹痛和不规则阴道出血。
少数患者还伴有甲胎蛋白(AFP)或其他肿瘤标记物的升高。
2. 影像学检查超声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是常用的卵黄囊瘤影像学检查方法。
超声图像表现为囊实性或囊性肿块,内部可见多发分隔、出血和囊液。
CT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低密度区,边缘清晰,有时可见钙化。
3. 病理学检查组织学检查是卵黄囊瘤诊断的金标准。
通过活检或手术切除获得肿瘤组织并进行组织学分析,可以确诊卵黄囊瘤。
三、卵黄囊瘤的治疗策略卵黄囊瘤治疗的主要方法是手术切除,根据病情的不同,可以考虑进行保守手术或根治手术。
对于有转移的卵黄囊瘤患者,通常需要联合化疗。
此外,放射治疗和靶向治疗也是治疗卵黄囊瘤的重要手段。
1. 手术切除对于早期病变,主要通过保守手术切除肿瘤,保留受影响的性腺或其他受累器官的功能。
卵巢卵黄囊瘤的病理特点分析
卵巢卵黄囊瘤的病理特点分析发表时间:2017-05-18T15:27:20.327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5期作者:罗文伟[导读] 探讨卵巢卵黄囊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湖南省湘潭市中心医院病理科湖南省湘潭市 411100 【摘要】目的探讨卵巢卵黄囊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卵巢卵黄囊瘤病例3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典型病例及混合型病例临床比例均显著高于其他类型(P<0.05),术后随访发现:临床处于Ⅰ期及Ⅱ期患者都健在为12例、8例;2例为混合型Ⅰ期患者术后3年死亡;2例为临床Ⅱ期患者术后2年死亡,其中1例为混合型;其中6例Ⅲ期患者,术后存活1年为2例,另外4例存活未超过2年;临床Ⅳ期1例患者手术后存活未超过3个月。
结论病理多取材及进行全面观察的方法有利于对卵巢卵黄囊瘤的明确诊断,手术治疗联合化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关键词】卵巢卵黄囊瘤;病理分析卵黄囊瘤又称为内胚窦瘤,组织学类似人胚卵黄囊的结构,故称为卵黄囊瘤,为高度恶性肿瘤,可发生各年龄段[1.2]。
大多数学者认为该肿瘤起源于生殖细胞或者多潜能胚胎细胞,常发病于儿童期和青春期,好发于性腺部位,主要在前纵膈、鞍区、尾部以及腹腔与中线靠近的性腺及性腺以外发生卵黄囊瘤。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湘潭市中心医院2010-2014年间收治的31例卵巢卵黄囊瘤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对其病理特点及其临床预后进行综合分析。
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1例卵黄囊瘤病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年龄10-37岁,平均年龄20.1岁,其中Ⅰ期13例,Ⅱ期11例,Ⅲ期5例,Ⅳ期2例,31例术前检测血清AFP均呈阳性。
1.2 方法 31例肿瘤大体标本,均经10%甲醛溶液固定、脱水、包埋、石蜡切片及HE染色制片。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罗氏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仪染色,分别设阳性对照及阴性对照。
性腺外卵黄囊瘤的临床CT分析
性腺外卵黄囊瘤的临床CT分析(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目的:探讨CT在性腺外卵黄囊瘤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的性腺外卵黄囊瘤的临床及CT影像表现。
结果:3例发生于腹膜后,1例发生于纵隔内,2例发生于骶尾部。
1例肿瘤呈囊实性,边缘强化明显,其内可能少量出血灶;5例呈不均匀软组织肿块,增强后均呈不均匀性强化,其内有不同程度坏死灶。
结论:性腺外卵黄囊瘤的CT影像表现虽具有恶性肿瘤的特点,但缺乏特异性,确诊有赖于病理学检查。
【关键词】内胚层窦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诊断[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CT image of yolk sac tumor out of gonad. Methods: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clinical manifestation and CT image of yolk sac tumor out of gonad in 6 cases. Results: 3 had tumor behind peritoneum, 1 in mediastinum and 2 at sacrococcygeal region. 1 had cystic and solid mass with obvious enhancement and possible hemorrhagic spot with small amount, while 5 cases had soft tissue mass with uneven enhancement and necrosis foci at different degree.Conclusion: Although the yolk sac tumor out of gonad have characteristics of malignant tumor by CT scanning, it is still lack of specificity, and need further physiological examination.[KEY WORDS] Endodermal sinus tumor; Tomography; X ray computer; Diagnosis卵黄囊瘤是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肿瘤,又称为内胚窦瘤,80%发生于生殖腺内,10%~20%发生于生殖腺外[1],本文对行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性腺外卵黄囊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新近文献,进一步探讨CT在性腺外卵黄囊瘤的临床应用价值。
性腺外卵黄囊瘤6例分析
4 例有 明确 结果 , 术后 2月 死亡 1 , 侧 术后 6月 死亡 1 , 侧 术 后l 0月死亡 1 , 例 术后 l 个 月 4 死亡 1 。 例
1 . 标本 肉眼观察 .1 4
肿瘤呈
多种颜色, 淡黄、 灰红 、 褐色不一。
态及免疫组化检测 , 确诊 为卵黄
囊瘤。
及 其附近 。
1 . 切 片显微镜下 检查 .2 4
组织结构较琉松 , 呈网状, 有散在 小囊状结构 , 囊壁上皮被覆扁平 或立 方 状 细 胞 , 线 不 清 、 质 界 胞 少, 核染色质略深 , 可见内胚窦小 体 , 血管套样结构”其 中心为 即“ , 血管, 其周围有疏松结缔组织 , 边 缘被覆立方或柱状胚 胎性 上皮 。 部分 区域瘤细胞呈乳头状、 索状 、 腺管状排列 , 中 1 其 例可见肝样 结构 , 4例瘤组织腔 隙内可见大 小 不等的目球 形嗜酸性小 体 , 6 例均有不规则嗜伊红透明基膜样 物质, 间质均有不 同程度 的粘液 变性。免 疫组 化检 测 6例 A P F 均 阳性 。
6 例从发病到入院 的时间为 2 天 至 3个 月 。病 程 短 , 展 0 进
快, 根据肿瘤发生部位不 同, 表现
各有差异 , 无特异性体征和临床 表现。性腺 发育 均 正 常。血清 A P检查 5 阳性 。 F 例
14 病理 检查 .
典型嗜酸性小体伴基 膜样物质 ,
其中 1 例可见肝样结构 。免疫组 化检 测 6侧 均 表达 A' F P阳性 。1 例血清 A P阴性者 , F 经组织学形
维普资讯
四川肿瘤 防治 2∞ 年第 l 卷第 1 0 5 期
短篇 ・ 个案
性 腺外 卵黄 囊 瘤 6例 分 析
类似卵巢性索肿瘤的子宫肿瘤4例及其临床病理特征
类似卵巢性索肿瘤的子宫肿瘤4例及其临床病理特征白忻如;陈旭;张佩;张威;杜艳敏;班振英;曾宪旭【期刊名称】《临床与病理杂志》【年(卷),期】2024(44)2【摘要】目的:类似卵巢性索肿瘤的子宫肿瘤(uterine tumor resembling ovarian sex cord tumor,UTROSCT)是发生于子宫体的罕见肿瘤。
本研究旨在探讨UTROSCT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
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诊治的4例UTROSC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免疫组织化学及荧光原位杂交等检查结果,总结其病变特点。
结果:4例患者年龄为44~59(中位数46.5)岁,3例因月经异常就诊,1例为体检发现。
肿瘤直径为3.0~5.0(中位数4.1)cm,3例肿瘤位于黏膜下,1例位于肌壁间。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提示不均质低回声,2例行宫腔镜下黏膜肌瘤电切术,1例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加双侧输卵管切除术,1例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
4例患者随访2~42(中位数33.5)个月,均未见复发及转移。
显微镜下肿瘤细胞呈片状、巢状、小梁状和条索状排列,3例肿瘤细胞由上皮样细胞构成,细胞中等大小,细胞质中等或稀少,部分细胞质透亮,1例肿瘤细胞由上皮样细胞和泡沫样细胞构成,其中泡沫样细胞大小较一致,胞质丰富,2种肿瘤细胞核呈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较细,可见核仁。
4例肿瘤细胞均形态温和,未见明确坏死、脉管内瘤栓及病理性核分裂象。
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肿瘤细胞表达波形蛋白(vimentin)(4/4)、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s,CK)(3/4)、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4/4)、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receptor,PR)(4/4)、白细胞分化抗原10(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10,CD10)(3/4),并且至少表达2种以上性索源性标志[钙网蛋白(calretinin)(3/4)、类固醇生成因子-1(steroidogenic factor-1,SF-1)(2/4)、白细胞分化抗原99(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99,CD99)(4/4)、神经细胞黏附分子(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56,CD56)(4/4)、α-抑制素(α-inhibin)(2/4)、肾母细胞瘤基因1(Wilms’tumor gene 1,WT-1)(3/4)]。
卵黄囊瘤声像图与病理对照分析
本 文 分析 卵 黄囊 瘤 的声 像 图 特征 与 病理 组 织 结 构 之间 的关 系 , 合 免疫 血 清学 AF 结 P测值 , 为临 床提 可 供相 应 的病 理 学诊 断 依 据 。
资 料 与 方 法
情 况 ,以及 盆 腔 内有 否 腹 水 。并 扫 查肝 脏 有 无转 移 病 灶 ,同 时抽 血 检查 AF P.术 后 标本 送 病 检 。
作 者单 位 :2 2 2 江 苏 省 , 连 云 港 市 第 二 人 民 医 院 203
结 果 :大体 标 本 切 开 呈囊 实性 。可 见 多个 不 等 蜂窝 状 微囊 及 小 囊 ,囊 腔 内 含有 水样 液 体 或 血性 浆 液 ,微 囊
维普资讯
1 9 . 3 3 8 9 4
图 2 右 侧 输 卵 管 积 水
3 叶 晓 波 ,马 宗 扬 .2 1例 卵 巢 冠 囊 肿 的 经 阴 道 超 声 诊断 . 中 国超 声 医
学 杂 志 . 1 9 .1 ( ) 8 9 9 9 :6 0 5
为 :( )将 注 意 力集 中于 寻找 同侧 卵巢 以 区分 卵巢囊 1 肿及 卵巢 冠囊 肿 , 忽 略 了考 虑囊 肿 可 能 的其 他来 源 ; 而
卵 黄 囊 瘤 声 像 图 与 病 理 对 照 分 析
刘 君 黄 红 梅 刘 吉 凤 杨 恒 史 建 伟 摘 要 目的 : 探讨 1 2例卵黄 囊瘤二维 声像 图特征及 其病理组 织结构 。方法 :1 2例卵黄囊 瘤经超声 检查 了
解 其 形 态 、边 界 、内 部 回 声 及 肿 块 后 方 回声 。术 后 全 部 经 病 理 组 织 学 证 实 。结 果 : 组 1 本 卵 黄 囊 瘤 以实 性 为 主 2例 混合性 包块多见 (0] ) 1 / 2 ,肿 瘤 内部 以 实 质 性 等 回 声 为 主 ,形 态 不 规 则 ,边 界 清 晰 ,可 移 动 ,其 内 乳 头 状 强 回声 与 液 性 暗 区 相 互 交 错 ,后 方 回 声 衰 减 。 结 论 :根 据 卵 黄 囊 瘤 声像 图 表 现 。 参 考 AF P测 值 可 明 确 诊 断 。
卵黄囊瘤临床病理分析
卵黄囊瘤临床病理分析简介:卵黄囊瘤(yolk sac tumor)是一种常见的卵巢肿瘤,通常发生在妇女的生殖年龄段。
本文将对卵黄囊瘤的临床病理进行分析,以提供对该疾病的深入理解。
一、疾病概述卵黄囊瘤是一种起源于胚胎胚囊外胚层组织的恶性肿瘤。
它最常见于妇女的卵巢,但也可发生在其他部位,如睾丸、宫颈和阴道等。
二、发病原因尽管卵黄囊瘤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有一些重要的研究表明,该疾病可能与遗传因素、胚胎发育异常以及雌激素和雄激素水平的改变有关。
三、临床表现卵黄囊瘤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下腹痛、盆腔包块、腹部肿块可触及,以及阴道出血等。
此外,由于某些卵黄囊瘤可分泌瘤胎蛋白(AFP),AFP水平异常增高也是一种常见的临床表现。
四、病理特征1. 组织学特征卵黄囊瘤的组织学特征是其最重要的诊断依据之一。
典型的卵黄囊瘤组织学特征包括大量悬浮在胶原纤维网中的卵黄囊样结构、小囊泡及纤维间质等。
此外,瘤细胞可呈现出分泌性粘液和黏液囊等特征。
2. 细胞学特征卵黄囊瘤的瘤细胞具有高度异型性和增生活性,核分裂象明显。
同时,瘤细胞质浆较为丰富,并可见到胆囊泡和颗粒性结构等。
这些细胞学特征有助于与其他肿瘤进行鉴别。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1.诊断卵黄囊瘤的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特征和瘤胎蛋白水平的检测。
组织学检查是确诊卵黄囊瘤的关键,结合瘤胎蛋白水平的变化,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预后。
2.鉴别诊断卵黄囊瘤与其他卵巢肿瘤如畸胎瘤、滋养细胞瘤等有时存在一定的鉴别困难。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借助其他组织学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等辅助手段来进行鉴别诊断。
六、治疗方法目前,手术治疗是卵黄囊瘤的首要治疗方法。
手术方式一般采用卵巢切除,通过根据病变的严重程度和病变的部位来选择手术方式。
对于晚期病例,手术后通常需要进行放疗或化疗等辅助治疗,以提高疗效和预后。
七、预后和复发卵黄囊瘤的预后与病变的严重程度、组织学类型和治疗时机等因素有关。
卵黄囊瘤临床病理分析
卵黄囊瘤临床病理分析卵黄囊瘤是一种常见的妇科良性疾病,主要发生在年轻女性身上。
本文旨在通过临床、病理学以及诊断方面的分析,对卵黄囊瘤进行深入探讨。
一、临床表现卵黄囊瘤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症状包括腹部隐痛、月经紊乱、不孕及腹部肿块等。
疾病的症状和体征与囊肿的大小和性质密切相关,以及患者的年龄、病程等因素有关。
二、病理特征1. 形态特征:卵黄囊瘤通常呈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不一。
囊内充满淡黄色乳块状物质,一般为胆固醇结晶、酯化类脂肪以及黏液等成分。
2. 病理类型:根据囊肿壁的组织类型,卵黄囊瘤可分为单壁型和多壁型。
单壁型囊肿壁较薄,由单层颗粒膜或单层鳞状上皮细胞组成;多壁型囊肿壁由两层以上上皮细胞构成,如卵巢滤泡上皮和绒毛上皮等。
3. 化生和并发症:部分卵黄囊瘤还可发生黏液样囊肿、恶性变等,并发症包括囊肿破裂、卵巢扭转等。
三、诊断方法1. 临床检查:通过询问病史、盆腔检查、B超以及血液检测等手段,对患者进行初步判断与筛查。
2. 影像学检查: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帮助明确囊肿的位置、大小、形态等特征。
3. 细针穿刺活检:对于可疑恶性病变或巨大囊肿,可进行细针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
四、治疗方法1. 小囊肿观察治疗:对于直径小于5cm、无症状且无恶性征象的卵黄囊瘤,可选择观察治疗,定期随访观察囊肿的生长情况。
2. 囊肿穿刺引流:对于直径较大的卵黄囊瘤或有症状者,可行囊肿穿刺引流,达到缓解症状和缩小囊肿的目的。
3. 手术治疗:对于囊肿破裂、并发严重恶性变或继发感染者,以及其他治疗无效的患者,需进行手术治疗,包括囊肿剥除、卵巢囊肿切除等。
五、预后评估与随访卵黄囊瘤的预后较好,手术后肿瘤的复发率较低。
术后需定期进行B超复查,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以及及时发现复发或转化为恶性肿瘤等并发症。
结论卵黄囊瘤是常见的妇科良性疾病,临床病理分析对于准确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其临床表现、病理特征、诊断方法以及治疗策略的分析,可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认识和处理该疾病,提高临床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卵巢卵黄囊瘤的超声及临床、病理特征
卵巢卵黄囊瘤的超声及临床、病理特征叶小剑;徐荣全;黄春燕;鄢磊【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年(卷),期】2017(033)007【摘要】目的探讨卵巢卵黄囊瘤(YST)超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例卵巢卵黄囊瘤(共13个病灶)患者的二维声像、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超声表现,并与临床、病理表现对照.结果超声显示12例患者中,11例YST单侧单发,1例双侧单发,共13个病灶,瘤体中位径线11.82 cm× 11.19 cm;13个病灶均呈囊实性混合回声,实性区域血流Adler半定量法分级均Ⅱ级及以上,阻力指数0.37~0.55;6例合并腹腔积液.病理显示2例有网膜或直肠陷窝转移,1例合并患侧输卵管、卵巢动静脉浸润.结论 YST具有一定的超声特征,但确诊必须结合临床表现,部分病例仍需病理免疫组化确诊.【总页数】4页(P1029-1032)【作者】叶小剑;徐荣全;黄春燕;鄢磊【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影像科,福建福州 350005;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影像科,福建福州 350005;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影像科,福建福州 350005;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影像科,福建福州350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31;R445.1【相关文献】1.浅论用超声检查诊断卵巢卵黄囊瘤的临床意义 [J], 尹丽丽2.超声诊断卵巢卵黄囊瘤伴巧克力囊肿的表现及临床价值分析 [J], 郝美嘉;范静;柯伟3.卵巢卵黄囊瘤13例临床表现及超声特点分析 [J], 邱秀青;刘兆董;翁宗杰;王俐萍4.卵巢卵黄囊瘤的超声及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J], 郑红艳5.卵巢卵黄囊瘤的超声及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J], 郑红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卵巢卵黄囊瘤病理特点分析
卵巢卵黄囊瘤病理特点分析作者:樊荣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2014年第07期【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卵巢卵黄囊瘤病理特点。
方法:选取我院200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2例卵巢卵黄囊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典型病例及混合型病例临床比例均显著高于其他类型(P【关键词】卵巢卵黄囊瘤;病理;手术;化疗卵黄囊瘤又被称作内胚窦瘤,病情发展较迅速且较恶性程度较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1]。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2例卵巢卵黄囊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讨分析卵巢卵黄囊瘤病理特点,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2例卵巢卵黄囊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病理检查确诊。
患者年龄9-32岁,平均(24.8±2.6)岁。
患者中经病理证实Ⅰ期13例,Ⅱ期10例,Ⅲ期6例,Ⅳ期3例,其中18患者术前血清AFP检测结果呈阳性。
1.2 病理学检查分型肉眼测量肿瘤最小体积为7cm×6cm×3cm ,最大体积为20cm×16cm×8cm ,以圆形及椭圆形居多,均有包膜且部分呈结节状,多数为质软且脆的实性,主要颜色为淡黄及灰白色,并伴有黏液感。
肿瘤镜组织学形状不一,主要包括微囊性、实性、内胚窦样、腺泡状及多泡性卵黄囊结构等,各结构中均存在数量不一的嗜酸性透明点滴。
微囊性结构主要为相互勾连的瘤细胞胞浆突形成的蜂窝形网状结构。
偶有病例呈现黏液瘤样、乳头状、巨囊性、肝样及原始内胚层结构等罕见组织学结构,但有时可发展成为肿瘤主体成分。
各组织结构在临床上呈现相互混杂及相互移行的状态。
其细胞核呈深染且多显示分裂像,网孔间多显半透明黏液基质与血管。
实性结构主要由较小体积的多角形上皮样细胞聚集形成,核分裂活跃程度与胚胎癌较相似。
卵巢恶性混合性生殖细胞瘤临床病理分析
【 摘一要 1Fra bibliotek目的:观察右侧 卵巢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病理形 态,进一 步探讨其组织起 源,病理 学诊 断及鉴别诊 断。方法:对
例卵巢混合性生殖 细胞肿瘤 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 性分析总结。结果:①患者女 ,2 0岁;② 卵巢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病理
形态主要表现为 卵黄 囊瘤和精原细胞瘤结构 。卵黄囊瘤结构复杂 ,细胞异型性明显,基 本结构 为 网状结构 、实性 结构 、内胚 窦样 结构 、透 明小体 无性细胞瘤瘤细胞大小较 一致 ,有 纤细纤维组织分隔及淋 巴样 细胞 浸润。③ 卵巢混合性生殖 细胞肿瘤常规组织
右侧 卵巢 肿 瘤 并 蒂 扭转 。
1 方 法 . 2
标本经 1%福尔马林 固定 ,常规脱水,石蜡包 埋,3微米 0 切片 ,H E染色 ,光镜观察 ,免疫组化标记 。 2 结 果
1 对象和方法
11对 象 . 111年 龄 ..
21肉眼检 查 .
肿瘤体积较大 ,椭 圆形,体积为 1 ×95 . m,包膜完 3 .×65 c 整 ,切面呈实性 ,灰 白灰黄灰红色,质中 。 22显微镜 检查 .
囊 瘤 与 无 性 细 胞 瘤 间 均 见 有 大 片坏 死灶 。两 种 恶 性 肿 瘤 混 合 存
在 。比较而 言,无性细胞瘤镜 下形 态相对 比较一致 。卵黄 囊瘤
形态复杂 。
23 免 疫 组 化 .
卵黄囊瘤瘤 细胞 显示:A P( ) AC + 、 L P( ) F + 、A T( ) P A + 、
hs lgcl p ern ea di m hs ce cl npci e scer i n s . o c s n :@o ai l nn x dgr cl i ooia ap aac n t mmt o ioh mi set n hl la a oi C n l i s t ai o p dg s uo vr n mag at e em el a i mi
类似卵巢性索肿瘤的子宫肿瘤4例并临床病理分析
类似卵巢性索肿瘤的子宫肿瘤4例并临床病理分析景红霞;李世兰;张智弘【摘要】目的探讨类似卵巢性索肿瘤的子宫肿瘤(uterine tumor resembling ovarian sex cord tumor,UTROSC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HE和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会诊为UTROSCT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镜下肿瘤细胞呈相互吻合的条索状、小巢状、小管状排列,瘤细胞胞质少,呈嗜酸性,核大小一致,形态规则,核分裂象少见;免疫表型肿瘤细胞表达vimentin、CD99.结论发生于子宫的UTROSCT 临床罕见,具有低度恶性潜能,临床及影像学诊断不明确,最终确诊依赖于病理组织学形态特点及免疫表型.【期刊名称】《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年(卷),期】2016(032)007【总页数】3页(P818-820)【关键词】类似卵巢性索肿瘤的子宫肿瘤;免疫组织化学;诊断;鉴别诊断【作者】景红霞;李世兰;张智弘【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宁医院病理科 211100;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南京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南京21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3类似卵巢性索肿瘤的子宫肿瘤(uterine tumor resembling ovarian sex cord tumor, UTROSCT)临床较罕见,国内外相关报道较少。
最早由Clement和Scully[1]于1976年提出,WHO(2014)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中,将其归类为子宫间叶性肿瘤和混合性上皮-间叶性肿瘤,并定义为UTROSCT。
本文现收集4例UTROSCT,对其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以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
1.1 临床资料收集经江苏省人民医院会诊的4例UTROSCT,4例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68、58、40、45岁,平均52.75岁。
卵巢卵黄囊瘤
组织病理
大体病理:单侧、类圆形或分叶、包膜、边缘规则、体积大 镜下:内胚窦瘤小体(S-D小体)、嗜酸性小体、腺泡样或 腺管状结构、实体细胞团结构,多种结构混合存在 免疫组化:AFP、Vimentin、CK、PAS
影像学表现
体积大,椭圆形、分叶状,边界清 囊实性或实性(90%),囊性(少见) 出血、钙化 带状分隔 不均匀明显强化 逐渐、持续强化 血管丰富,粗细不均,扭曲成团
卵巢卵黄囊瘤
yolk sac tumors
卵巢卵黄囊瘤 (卵巢内胚窦瘤)
少见高度恶性生殖细胞肿瘤 第二常见的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20%) 生长迅速,病程短 易早期转移,预后差(80%-90%患者2年内死亡) 来源于原始生殖细胞,胚体外卵黄囊分化
临床资料
好发人群:婴幼儿、年轻女性 临床症状:腹胀、腹盆部肿块、腹痛、发热 实验室检查:血清AFP水平明显升高(来自卵黄囊) 积极外科治疗
绝经后阴道出血5 个月,腹胀1月余 雌二醇 633.4
成熟囊性畸胎瘤 女,18岁,主诉:发现盆腔肿物2个月
小结
生长迅速,病程短,易早期转移 婴幼儿,年轻女性 血清AFP水平明显升高 病灶体积大,境界清 囊实性或实性 出血、钙化、带状分隔 不均匀明显强化 逐渐、持续强化 血管丰富,粗细不均,扭曲成团
女,21岁 主诉:体检发现盆腔肿物3月余 AFP >24200ng/ml
女,2岁8月 主诉:反复腹部疼痛1月,加剧3天 AFP>1210 ng/ml
迂曲动脉,来自右侧卵巢动脉分支
女,27岁 主诉:腹痛、腹胀1个月 AFP 9576ng/ml
女,1岁2月 主诉:反复小便后滴血10天 AFP 8484ng/ml
鉴别诊断
上皮性细胞肿瘤:中老年女性,CA125升高,双侧,形态不 规则,边界不清
卵巢:恶性卵黄囊瘤(内胚窦瘤)
pathology
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卵巢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类
型、多为双侧、半实质性、囊内或囊外有乳头状突起
pathology
黏液性囊腺瘤:体积较大、表面光滑、多房性、内含
胶冻样粘液、囊内壁光滑
pathology病理
黏液性囊腺癌:体积较大、囊实性、实性区为灰白色
或质松脆的乳头状物、囊内含有粘血性混浊液体
临床表现
• • • • • 年轻女性, 以盆腔肿块为主, 常伴有腹痛、消瘦 常有内分泌症状(早熟、闭经、多毛等) 血清AFP及HCG升高
总结
• 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卵黄囊瘤、无性细胞瘤、未成熟 畸胎瘤、良性畸胎瘤恶变、胚胎性癌。 1、无性细胞瘤多为实性,内有纤维分隔,很少出现腹膜种 植,多数患者的血清乳酸脱氢酶和碱性磷酸酶升高。 2、未成熟畸胎瘤多为实性肿块,内含多发散在脂肪、钙化 和毛发为其特征。 3、良性畸胎瘤恶变发病年龄较大,多为绝经期妇女,CT上 表现为囊性肿块。可伴大而明显不规则的结节、钙化和脂 质。 4.卵黄囊瘤发病年龄小,多见于儿童及年轻妇女(30岁以下 多),血清AFP几乎均升高。 5.胚胎性癌:年轻女性,常有内分泌症状(早熟、闭经、多 毛),血清AFP及HCG升高。
•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 • (Ovarian gonadal sex cord stromal tumor ) • 源于原始性腺中的性索及间质组织 • 占卵巢恶性肿瘤的5-8% • 最常见的是 颗粒细胞瘤 • 卵泡膜细胞瘤
pathology
颗 粒 细 胞 瘤:常产生雌激素,低度恶性肿瘤,预
后良好,多为实性,多为单侧性
镜下所见
• 卵巢生殖细胞肿瘤分类:
良性生殖细胞瘤 :畸胎瘤 按良恶性分类 无性细胞瘤 恶性生殖细胞瘤 胚胎性癌 卵黄囊瘤 良性畸胎瘤恶变 畸胎瘤 按细胞分化方向 无性细胞瘤 胚胎性癌 卵黄囊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张 万蕾 , 建 国. 波 ・自然 谐 波 和 彩 色 多 普 勒 超声 对 急 性 阑尾 2 李 基
炎诊 断价值 [ ] 中国超声 医学杂志 ,0 52 ( )44. J. 2 0 ,1 6 :4
嘱其加深 加快 呼吸 , 带动肠 蠕 动 , 进一, ,. , 男 25岁 , 阴囊 肿物 8个月 。 发热 , 左
形, 切面囊 实性 , 囊性 区占大多数 , 内含 黄色浑 浊液 体 。 实性 区灰 黄色 , 较脆 。光 镜 检 查 : 上述 结 构 外 , 质 除 胞 浆 和问 质 中还 可见 滴 状 嗜伊 红 染 小体 。病 理 诊 断 : 卵
样 , 现 内胚 窦样 结 构 及 卵黄 囊 样 结 构 等 , 与 胚 胎 性 癌 、 明 细 胞 癌 、 黏 液 的低 分 化 腺 癌 及 幼 年 型 颗 粒 细 胞 瘤 出 需 透 含
相 鉴 别。
[ 键 词 ] 卵黄 囊 瘤 ; 床 病 理 ; 别 诊 断 关 临 鉴 [中 图 分 类 号 ] R3 5 6 [ 献标 识码 ] B 文 [ 章 编 号 ] 1 7 - 1 6 2 1 0 -0 8 2 文 6 1O 2 ( 0 0) 2 3 - 0 0
尾 壁水肿 、 增粗 、 回声 杂 乱 , 超声 图像 典 型 。大 部分 患 者 都能通 过超声 检查 得 到诊 断 , 并且得 到及 时 的治疗 。 部 分患者 因 阑尾位 置 深在 , 体 较 多造 成 阑尾 显示 不 气
清, 炎症 图像不 典型 , 时 应 找 寻一 些 间 接征 象 , 合 此 结
到轮廓 清晰形 态不 规 则 与周 围组 织分 界 不 清 , 边呈 周 较 宽实性 低 回声 , 内部 回声 呈 点 状 、 状 分 布 极 不 均 斑
匀 , 吸时 活 动 性 消 失 。C F : 述 几 型 阑尾 炎 均 未 呼 D I上
探 及 明显血 流信 号 。
3 讨论
阑尾 的基 底部 与盲 肠 关 系 固 定 , 急性 阑尾 炎 时 阑
本 文编 辑 : 因原 原
4例 卵 黄囊 瘤 临床 病 理 分析
白金 梅
( 山西 省 垣 曲县 人 民 医 院 , 西 垣 曲 山 0 30 ) 4 70
[ 摘
要 ] 目的 : 察 卵 巢及 睾 丸 卵 黄 囊 瘤 的病 理 形 态免 疫 组 化 的 特 点 。 方 法 : 用 组 织 病 理 学 、 疫 组 化 方 法 观 运 免
山 职 Z 压 学 院 学握 21 年5 第 2 卷 第 2 0 0 月 0 期
尾 穿孔 的表 现 。阑尾 周 围脓 肿 表 现 : 仅在 阑尾 区可 见
该 组病 例虽 无异位 阑尾 患者 , 但做超 声扫查 时 , 应
该 熟悉 阑尾 的常见 位 置 , 着压 痛 点 扫查 发 现 肿胀 阑 寻 尾, 以提高 诊 断 的符 合 率 。本 资 料 病 例 C F 均 未 探 DI 及 明显 的血 流信 号 , 以笔者 认 为 彩 色 多普 勒对 阑尾 所 炎的诊 断价值 不大 , 扫查 阑尾 时采 用 二维 B型 超 声并 用7 5MH 高 频 线 阵 探 头 即 可 。急 性 阑 尾 炎 变 化 多 . z 端 , 童患 者表 述不 清 , 以 B型 超声 已成为 儿科 、 儿 所 外
阑尾 。当遇 到体型偏 瘦 及 儿童 患 者加 用7 5MH 高频 . z 探 头检查 , 获得更 为满 意 的阑尾炎 图像 。 可
[ 者 简 介 ] 贾艳 蓉 ( 93 ) 女 , 西五 台 人 , 治 医师 ,94 作 16 一 , 山 主 19 年 毕 业 于 山 西职 工 医 学 院 。
黄囊 瘤 。术后 联合化 疗 , 至今 3 5年 , 在 。 . 健
烦躁 , 啼哭 1 周。行肿物单纯切除送病理检查。大体 观察 : 肿物 大d 6 0c 5 5c 5 4c 有完 整 的厚 x. m× . m X . m, 壁薄 膜 , 面灰 白灰黄 色 , 软 而 湿 润 。光镜 检 查 : 切 质 星 芒状 瘤细胞 排列 成疏 松 网状 结构 , 以黏液样 基 质 ; 伴 扁 平、 立方 、 柱状 或鞋钉 样 的瘤细 胞排列 呈腺样 、 管样 、 腺 血管套样( ci r ua小体 , sD小体 ) Sh l — vl l D e 即 - 及肾小球 样 结构 ; 被肿瘤 组织挤 压 的 曲细 精管 呈致 密条索 状 , 似
1 临床 资料
纤维 , 与包 膜纤 维 相平 行 。病 理 诊 断 为 卵黄 囊瘤 。术 后未 化疗 , 存活 1 月 。 3个 例 2 患 者 , ,6岁 , , 女 1 临床 主要 症状 为 下腹 隐 痛 6 个月, B超诊 断 为 左 卵巢 畸 胎 瘤 。切 除 肿 物 , 送病 检 。 大体 观 察 : 肿物 大 小 1 . m×8 5c 4 5e 扁 圆 0 3c . m× . m,
科 医生 给急腹 症患 者采 用 的首选 检查 方式 。
[ 参考文献]
[ ] 周永 昌. 1 超声 医学 [ . M] 3版. 北京 : 学技术 文献 出版社 ,0 2 科 20 .
9 4 2 .
临床表 现体征 及其他 辅助 检查 , 如实验 室检 查示 : 白细 胞 、 中性 白细胞增 多 。探 头加 压或离 开麦 氏点 , 嗜 患者
卵黄囊 瘤是起 源 于生殖 细胞 的高度 恶性肿 瘤 。本 文收集 19 9 2年 至 2 0 0 8年垣 曲县 人 民医院病 理 科 4例 卵黄 囊瘤 临床资料 , 合 文 献 分析 该 肿 瘤 的病 理 形 态 结 学特 点 、 免疫 组化 特点 、 床特点 及其鉴 别诊 断要 点 。 临
进 行 病 理 分 析 , 结 合 文 献 资 料 进 行 分 析 。 结 果 : 瘤 组 织 学显 示 AF (+), AC 并 肿 P A T(+) P AP(+), E 局 灶 阳 ,L CA
性 , MA(一), E HCG( 一), K( a ) C p n (+ +), L P AB / AS 染 色 示 玻 璃 小 滴 阳 性 。 结 论 : 瘤 由 多 种 成 分 组 成 , 态 多 肿 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