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学基础(第六版) 第1章_绪论

合集下载

水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水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水文地质学复习资料§1 绪论1、水文地质学是一门研究地下水的科学2、水文地质学的研究内容:研究地下水与周围环境(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及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下,其水质、水量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兴利除害,造福于人类。

§2 地球中水的分布与循环1、水文循环是指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

大循环是指海洋或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

小循环是指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

2、地质循环是地球浅部层圈和深部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

3、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含量或空气干湿程度的物理量,是大气中的水汽含量。

有绝对温度、相对湿度、饱和差和露点等多种表示方法。

4、绝对湿度:表示某一地区某一时刻中的水汽含量,即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汽的质量。

用重量表示时,符号记为m,单位为g/m3;用压力表示时,符号记为e,为空气中所含水汽分压,相当于水银柱高度的mm数或mba(1mba=102Pa),表示空气中水分的不饱和程度。

5、相对湿度:大气中实际水汽含量与饱和时水汽含量的比值,亦即绝对湿度与饱和水汽含量之比,数值上也等于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之比值,即r(%)=e/E×100%=m/M×100%式中,f为相对湿度,以百分数表示,表示实际水汽压,单位为毫米隶柱;E为饱和水汽压、(同一温度下,水汽压的最大值)。

6、蒸发:是指常温下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亦即温度低于沸点时,水分子从液态或固态水的自由面逸出而变成气态的过程或现象。

7、径流是指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现象。

为水流的重要环节和水均衡的基本因素。

分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8、水系是指汇流于某一干流的全部河流所构成的地表径流系统。

9、流域是指一个水系的全部集水面积,亦即地表水、地下水的分水岭所包围的集水区域。

10、分水线(分水岭)是指相邻两个流域之间地形最高点的连线。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新)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新)

第一二章绪论与地球中的水及其循环一、名词解释:1.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它研究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业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去兴利除害,为人类服务。

2.地下水:地下水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3.矿水:含有某些特殊组分,具有某些特殊性质,因而具有一定医疗与保健作用的地下水。

4.自然界的水循环:自大气圈到地幔的地球各个层圈中的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

5.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

6.地质循环: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

7.大循环: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

8.小循环: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

9.绝对湿度:某一地区某一时刻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10.相对湿度:绝对湿度和饱和水汽含量之比。

11.饱和差:某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含量与绝对湿度之差。

12.露点: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气温。

13.蒸发:在常温下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

14.降水:当空气中水汽含量达饱和状态时,超过饱和限度的水汽便凝结,以液态或固态形式降落到地面。

14.径流: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

15.水系:汇注于某一干流的全部河流的总体构成的一个地表径流系统。

16.水系的流域:一个水系的全部集水区域。

17.分水岭:相邻两个流域之间地形最高点的连线。

18.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19.径流总量:某一时间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20.径流模数:单位流域面积上平均产生的流量。

21.径流深度:计算时段内的总径流量均匀分布于测站以上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到的平均水层厚度。

22.径流系数:同一时段内流域面积上的径流深度与降水量二、填空1.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它研究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

2.地下水的功能主要包括:资源、生态环境因子、灾害因子、地质营力、或信息载体。

水文地质学基础-绪论

水文地质学基础-绪论


由此可见,地下水在国民经济上的应 用,应该在查明地下水分布和形成规律 的基础上,寻找和勘察地下水源,进行 水量水质评价。地下水应合理勘探和开 发,以达到兴利除弊。
三.现在世界水资源面临的问题

1.水资源危机;
2.地下水资源污染; 3.与地下水开发有关的环境问题。


地下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六.水文地质学课程内容

本课主要内容 一、水文地质学基本概念 概念、名词与术语 二、水文地质学基本原理 地下水形成基本规律——赋存、分布、运动 三、地下水科学的分析方法 微观——以概念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宏观——地下水系统理论为基础的综合分析 四、应用分析——概念与原理的掌握
地下水利用产生的环境问题:沙化荒漠化加重
地下水利用产生的环境问题:上海地面沉降
地下水利用产生的环境问题:地下水污染
地下水是一种很活跃的地质营力



地下水是一种很活跃的地质营力 ─地壳内能量、热量的传输者 传递应力:水为诱发地震,地质灾害是地下水 作用 人工地震预报──观测地下水 地球是个天然热库——在地质循环和水文循环 中传输地壳内部的能(热)量的传输者
地下水是极其重要的生态环境因子


地下水是影响生态与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 地下水的变化往往会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使环境发 生变化──即可以有益,也可以是有害的。 有害的例子:农业用水不当的次生盐渍化、不统一开 采,河西走廓的民勤县,绿州变沙漠、过量开采地下 水──地面沉降(上海、天津)、海水入侵,地面塌 陷,地下水污染等。 地下水与其周围的环境,人、水、热、动是个相互依 存的有着内在联系的生物生存链,打破一个环节就会 引起或正或负的反馈(报复)。

(完整版)《水文地质学基础》要点-吉林大学

(完整版)《水文地质学基础》要点-吉林大学

1 13

中所含水汽的质量.absolute humidity
大气中实际水汽含量14
对湿度与饱和水汽含量之比,数值上也等于实际水气压

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气压的比值.relative humidity
地 下 水 研究地下水在孔隙岩石,裂隙岩石和岩溶(喀斯特)岩 1 15
2 35

(沉积岩)而产生的裂隙.如玄武岩中的柱状节理.
构 造 裂 指岩石在构造变动中受力而产生的裂隙.其特点是具有
2 36

方向性,大小悬殊,分布不均匀. structural fissure
风 化 裂 是指岩石在风化营力作用下发生破坏而产生的裂隙,主
2 37

要分布于地表附近.weathering fissure
1 29

值.runoff coefficient
2 30 空隙
是指岩石中没有被固体颗粒占据的空间.是岩石中孔 隙,裂隙和溶隙(溶洞)的总称.void space
2 31 孔隙
是指组成松散岩石的物质颗粒或其集合体之间的空隙. 其多少可以用孔隙度表示.pore/pore space
孔隙度
2 32
是指某一体积岩石中孔隙体积所占的比例.porosity
度,以毫米数表示.precipitation
是指水由常温下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亦即
1 18 蒸发
温度低于沸点时,水分子从液态或固态水的自由面逸出 而 变 成 气 态 的 过 程 或 现 象 .通 常 用 蒸 发 皿 观
测.evaporation
水面蒸
1 19
发生于河流,湖泊,水库等自由水面的蒸发.
flow rate/ flux

水文地质学基础

水文地质学基础

附件2
2012年度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申报书
(本科)
推荐单位长安大学
课程学校长安大学
课程名称水文地质学基础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水利工程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课程负责人马致远
填报日期2012.11.05
陕西省教育厅制二○一二年九月
填写要求
一、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二、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
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不可作为申
报内容填写。

四、课程团队的每个成员都须在“2.课程团队”表格中
签字。

五、“8.承诺与责任”需要课程负责人本人签字,课程
建设学校盖章。

1.课程负责人情况
2.课程团队
3.课程建设
4.课程内容
8.承诺与责任
9.学校推荐意见
—21 —。

水文地质学基础习题库及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习题库及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习题库[第1章](1)一个地区的年降水量,是用什么表示的,包括哪些组成部分?答:以 雨量计降雨量,以某一地区某一时期的降水总量平铺于地面得到的水层高度mm 数表示。

(2)某山区的地表水系如下图所示,由分水岭圈闭的流域面积为24 km 2, 在8月份观测到出山口A 点的平均流量为8.0104 m 3/d ,而8月份这个地区的总降水量是700 mm 。

试求出该流域8月份的径流深度和径流系数,并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径流系数小于1.0;A 点的平均流量中是否包括地下径流。

解:Q= 8.0⨯104m3/d , F=24km2, X=700mm(3)空气湿度和风速如何影响蒸发量?答:水面蒸发的速度和量取决于气温、气压、湿度、风速等因素。

主要决定于气温和饱和差(饱和差=饱和水汽的含量-绝对湿度)饱和差愈大,蒸发速度也愈大。

风速是影响水面蒸发的另一重要因素。

(4)地球上水的循环包括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它们有哪些区别?水循环的大气过程属于其中哪一种? 答: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是很不相同的自然界水循环。

水文循环通常发生于地球浅层圈中,是H2O 分子态水的转换,通常更替较快。

水文循环对地球的气候、水资源、生态环境等影响显著,与人类的生存环境有直接的密切联系。

水的地质循环常发生于地球深部层圈水与表层圈水之间,常伴有水分子的分解和合成,转换速度缓慢。

(4)地下径流与地表径流的特征有哪些不同点?答:径流可分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两者具有密切联系,并经常相互转化。

降落到地表的水通过下渗环节,对降水进行地表与地下径流的分配。

(5)沙漠地区降雨量很少,但是也能发现大量的地下水或者泉水,为什么?(P14)答:它们或者是从周围高山冰雪融水获得补充,实际仍是固他体降水的转化补给;或者是在长期地质历史时期积聚起来的,是多年水文循环的积累。

[第2章](1) 对比以下概念:空隙和孔隙;孔隙度和孔隙比;孔隙和裂隙;(2) 在一个孔隙度为30%的砾石堆积体中,充填了孔隙度为60%的粉质粘土,试估算该堆积体的实际孔隙度。

地质大水文地质学课件第1章 绪论

地质大水文地质学课件第1章 绪论
水文地质学
为什么要学习《水文地质学》?
>>地质调查(Geological survey)泛指一切以地质现象(地形 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质矿产、水文地质等)为对象 ,以地质学及其相关科学为指导,以观察研究为基础的调查 工作。
>>根据调查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区域地质调查、水文地质 调查、环境地质调查……等等。地质调查一般以不同比例尺 的填图为主要手段。国家对不同比例尺的填图精度有明确的 要求,因此不同比例尺的填图精度代表了该项地质调查的详 细程度。
1.2.4 重要的信息载体
由于地下水是应力传递者,同时又是在流动,所以地下水水 位,水量,水温,水化学等的变化或异常可以提供埋藏在地下的 许多信息,如找矿、地震预报、地质演变。
第一章 绪 论
1.1 水文地质学的任务及其与其它科学的关系 1.2 水文地质学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1.3 水文地质学发展概况(自学) 1.4 本章小结
1.4 本章小结
1.4.1 学习要求 >>掌握水文地质学的研究任务; >>理解水文地质学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了解水文地质学发展概况。
1.4.2 思考题 (1)水文地质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 (2)地下水的主要功能包括哪些? (3)哪些地质环境问题或地质灾害是由地下水引起的?
第一章 绪 论
1.1 水文地质学的任务及其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1.2 水文地质学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1.3 水文地质学发展概况 1.4 本章小结
1.2 水文地质学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水文地质学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与地下水及其赋存介质 的功能有关。
地下水的主要功能有:宝贵的资源、敏感的环境因子、活跃的 地质营力、重要的信息载体。

水文地质学基础第一章

水文地质学基础第一章

转下页
水文循环示意图
水汽输送
降水
降水
水汽输送
蒸发
蒸发

径流

水文循环尺度——全球、流域(区域)、水-土-生
思考:水文循环发生的动力条件是什么?
1.2 自然界的水循环
地质循环
(1)定义: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
(2)过程:初生水的形成;在地幔下降流区,含有大量水 的地壳岩块沉入地幔,使地幔得到浅层圈水的补充;此外 ,地质循环还发生在成岩、变质、风化等作用过程中。
km3,占地球水的99.98%。
地球浅部层圈水
矿物结合水:矿物结晶内部及其间的水。如沸石水、结晶水 、结构水等。其在一定温度下从矿物中释出成为自由态的水( H2O ),与其它水体相互转换。
1.1 地球上的水
1.1 地球上的水
深部层圈水:分布于地壳下部直到下地幔这一范围内。 地壳下部(深约15~35km):地温高、压力大,水不能以普通液
1 气象因素
(1)大气圈结构 a.空气组成:氮78%;氧21%;水汽及其它1% b.水汽分布不均匀:赤道2.6%(v/v);北纬70度0.2%;90度 0.9%;垂向分布,3.5km以内 70%,5km以内 90%。 c.分5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外层 (2)大气热源 a.太阳辐射:8.16 J /(cm2 Min)
露点与凝结, 温度露点差
1.3 与水文循环有关的气象、水文因素
1.3 与水文循环有关的气象、水文因素
1 气象因素
(3)主要气象要素 d.蒸发:在常温下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 影响因子: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风速; 测量仪器:蒸发皿,强度mm/a; 包括水面蒸发、土面蒸发、叶面蒸发,通常以水面蒸发 量的大小表征一个地区的蒸发强度。

《水文地质学基础》完整版

《水文地质学基础》完整版

第一章地球上得水及其循环一、名词解释:1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就是研究地下水得科学。

它研究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业下地下水水量与水质得时空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去兴利除害,为人类服务。

2。

地下水:地下水就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得水。

3、矿水:含有某些特殊组分,具有某些特殊性质,因而具有一定医疗与保健作用得地下水。

4。

自然界得水循环:自大气圈到地幔得地球各个层圈中得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得过程、5。

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与地壳岩石空隙中得地下水之间得水循环。

6、地质循环:地球浅层圈与深层圈之间水得相互转化过程。

7. 大循环:海洋与大陆之间得水分交换、8. 小循环:海洋或大陆内部得水分交换。

9. 绝对湿度:某一地区某一时刻空气中水汽得含量。

10. 相对湿度:绝对湿度与饱与水汽含量之比。

11。

饱与差:某一温度下,饱与水汽含量与绝对湿度之差。

12、露点:空气中水汽达到饱与时得气温。

13 .蒸发:在常温下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得过程。

14。

降水:当空气中水汽含量达饱与状态时,超过饱与限度得水汽便凝结,以液态或固态形式降落到地面、14。

径流:降落到地表得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得水流。

1 5 .水系:汇注于某一干流得全部河流得总体构成得一个地表径流系统。

16。

水系得流域:一个水系得全部集水区域、17。

分水岭:相邻两个流域之间地形最高点得连线。

18 .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得水量。

19。

径流总量:某一时间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得水量。

20。

径流模数:单位流域面积上平均产生得流量。

2 1.径流深度:计算时段内得总径流量均匀分布于测站以上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到得平均水层厚度、22 .径流系数:同一时段内流域面积上得径流深度与降水量得比值。

二、填空1.水文地质学就是研究地下水得科学。

它研究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与水质得时空变化规律。

水文地质学基础第1章_水文地质学基础_绪论

水文地质学基础第1章_水文地质学基础_绪论

二次运移
地下水与岩土体稳定性
膨胀岩的崩解(Zhang,2012)
边坡失稳(CGS)
护坡
边坡排水管道(Alden)
地下水与地震
印度洋地震致广东出现井喷 (2004)
水库诱发地震:广东河源 (水信息网, 2012)
不可忽视的致灾因子 地面沉降
不均匀沉降:比萨斜塔
抽水沉降:墨西哥城 1891~1973年老城区下沉8.7m
水文地质学基础
第一章 绪论
杨峰田 讲师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yangfengtian@
2012年11月7日
苏联学者: 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圈的科学
地下水的功能
宝贵的资源:地下水的特点 生产生活用水:占总供水量的~20%
西北、华北:主要供水水源
矿水、地热水
储能、热源
地下水与板块构造
大气降水
安山火山 -2 0 ‰
加积楔
-2 0 ‰ 水热系统
陆壳 岛弧岩浆
1 0 0 0O 地幔楔
洋中脊 水热系统
0‰
1 0 0 0O
-60‰
地幔对流
-60‰ 沉
含积 水物
蚀变洋玄武岩+孔隙水 壳 -60-3‰0‰
安山水的形成机制
地下水与油气成藏
油气聚集
初次运移
运载岩 生油岩 运载岩
20世纪中叶,理论研究方法框架完备,我国开始引入
发展时期:环境水文地质学
地下水系统概念的提出,新技术的应用
Darcy
Bear
Neuman
Theis
William B. White
Elizabeth L. White Witherspoon
国外著名水文地质学家(部分)

水文地质学基础讲义

水文地质学基础讲义

水文地质学基础讲义(地质工程专业适用)总学时:40学分:2.5江西理工大学何书2010年主讲内容及学时分配(讲课学时:38学时)第0章绪言 2学时第1章自然界的水循环 2学时第2章地下水的赋存 6学时第3章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6学时第4章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形成作用 4学时第5章地下水的补给、排泄与径流 4学时第6章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 4学时第7章孔隙水 2学时第8章裂隙水 2学时第9章岩溶水 2学时第10章特殊类型地下水 2学时第11章地下水资源分析及其开发管理1学时第12章地下水调查概要 1学时教材:《水文地质学基础》,章至洁,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 参考教材:绪论➢与水文地质学相关的学科:1. 从水文循环来看,地球上的水资源是个整体,研究地下水科学需要与相关学科相结合《地质学(普通)》、《第四纪地质学》、《自然地理学》、《陆地水文学》、《水文气象学》等相关知识参考2. 与工程应用角度《水资源开发工程》、《土质土力学》、《岩体力学》、工程地质学等3. 后续课程《地下水动力学》《水文地球化学》《水资源开发与保护》、《专门水文地质学》等基础类、应用类和技术方法类课程§0.1 地球上的水与水资源地球上的水及所占比例:●海洋水:占96.54%●淡水占全球水量的2.527%●地下水占淡水资源的30%一、利用自然资源有两种方式:1.不可再生资源:如果某种资源的存量大到足以保证上百年的需要,而且在资源耗竭以后,可以开发替代资源。

——————矿产资源是典型的不可再生资源2.可再生资源:如果某种资源的再生速率高于人们的消费速率,就可以保证永续利用。

可再生资源是永远不会耗竭的——————淡水资源的主体是可再生的二、地球上的水与水资源的重要性1. 水——自然界存在,自然属性●不断循环运动●良好的溶剂,重要载体●水具有能量2.水——人类生存、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社会属性●生命之源,是地球系统的“血液”●旱灾、水灾、水污染,对人类发展不协调●水资源可再生,但水资源有价值(价值规律)●水资源管理不当,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之一三、地球上的水与水资源:我国水资源概括➢中国的大气降水与水资源分带➢中国的人口密度与分省人均淡水资源我国是世界上最缺水的13个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4§0.2地下水的功能(作用)⏹概念:水文地质学简言之──研究地下水的科学➢水对人类生活与生产起着不可或缺的重大影响➢地下水是水资源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functions)为:1、地下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resource)2、地下水是极其重要的生态环境因子3、地下水是一种很活跃的地质营力4、地下水是地球内部地质演变的信息载体一、地下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1. 供水水源——优点:分布广,动态变小,洁净,不易污染据报道:陆地一半为干旱、半干旱地区1/3耕地,2/3牧区水源不足城市供水不足,近来更有增加趋势世界上,阿拉伯国家-进口雨水,中东的长期摩擦一是石油,二是水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缺水总体也愈来愈严重,很显然:水资源的欠缺严重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水文地质学1章

水文地质学1章

水文地质学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1.1地球上的水一、地球上的水的起源及其存在空间1、起源2、存在空间浅部层圈水,深部层圈水二、浅部层圈水的总水量地球浅部层圈水的分布1.2自然界的水循环水循环:自大气圈到地幔的地球各个圈层中的水构成的系统中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叫做自然界的水循环。

自然界的水循环分为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两类。

水循环水文循环示意图1.2.1 水文循环1、天然水循环1)循环过程2)循环原因:a:内因:固液气三相水可以相互转化b:外因:太阳辐射使得水体蒸发,地球重力使水降落到地面。

3)循环环节:蒸发-运移-降水-径流4)循环类型:a:大循环(洋陆之间)b:小循环c:内循环1.2.1 水文循环5)水循环的作用(对水):a:促进天然水的更新b:促进海洋和大气水的交换,也促进大陆内部不同流域内的水交换; c:促进各个圈层之间的交换(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6)研究水循环的意义:加强小循环,阻截大循环塔里木河,世界第二大内陆河新疆塔里木河的断流和输液疗法1.2.1 水文循环2、人为因素影响下的水循环1)循环的过程:在蒸发和径流两环节之间加入了人为因素。

2)人为活动影响的结局:a:由于水量变化导致地下水量的变化b:天然水受到污染,水质发生变化c:打破了原有的生态系统平衡。

1.2.1 水文循环研究水文循环的意义:全球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130mm,折合水量57.7万km3,还不到全球总水量13.86亿km3的0.0416%。

但是这部分经常参与水循环运动的有效水量,对于自然界和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却有重大意义。

1.直接影响气候的变化。

2.形成江、河、湖、沼等水体及各种地貌。

3.造成巨大的水利资源。

4.形成一切水文现象。

1.2.2 地质循环1、定义: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叫做地质循环。

2、过程有二:1.3.1 与水文循环有关的气象因素1、气象因素:影响地下水形成与动态的气候特征及其变化的要素。

水文地质学基础--1.绪论

水文地质学基础--1.绪论
源,应急水源地——紧急打井 ( 发展历史
四个时期:1856年前的萌芽时期,1856年至20世纪中叶的奠 基时期,20世纪中叶至末的发展时期, 21世纪的转变时期。
萌芽时期:由逐水而居到凿井取水——重大转折;
奠基时期:1856年,达西定律,标志可进行地下水渗流的 定量计算—— 奠定了水文地质学的基础;
信息,可以重塑历史时期及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是全 球变化的新方向。
1.2 研究内容
研究地下水的形成、演化、分布及运移规律,掌握地下水水量 和水质的时空变化特征; 研究地下水在自然状态及人工干扰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及其变 化趋势,并运用所发现的规律合理调控地下水,达到兴利除害, 为人类服务的目的。
普查勘探水文地质学
专门水文地质学
水 文 地 质 学 基 础
地水 下文 水地 动球 力化 学学
区 域 水 文 地 质 学












水 文 地 质
水 文 地 质
水 文 地 质
水 文 地 质
素 水 文 地 质
水 文 地 质






城 市 水 文 地 质 学
矿 区 水 文 地 质 学
水资源水文地质学
➢ 利用地下水水位、水温、水化学、气体等的变化或异常,可 以预测地震;
➢ 地下水及其沉淀物的化学组分(常量组分、微量组分、痕量 组分、同位素组分、气体组分、现代元素等),能够提供不 同时空尺度的环境信息,重塑一个地区的水文地质历史;
➢ 水文地球化学找矿; ➢ 利用同位素和现代元素对地下水及其沉淀物测年并提取气候
第1章 绪言(Preface)

《水文地质学基础》完整版

《水文地质学基础》完整版

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一、名词解释:I •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它研究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业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去兴利除害,为人类服务。

2. 地下水:地下水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3 •矿水:含有某些特殊组分,具有某些特殊性质,因而具有一定医疗与保健作用的地下水。

4•自然界的水循环:自大气圈到地幔的地球各个层圈中的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

5•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

6•地质循环: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

7.大循环: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

&小循环: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

9. 绝对湿度:某一地区某一时刻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10. 相对湿度:绝对湿度和饱和水汽含量之比。

II •饱和差:某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含量与绝对湿度之差。

12. 露点: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气温。

13. 蒸发:在常温下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

14. 降水:当空气中水汽含量达饱和状态时,超过饱和限度的水汽便凝结,以液态或固态形式降落到地面。

14 •径流: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

15. 水系:汇注于某一干流的全部河流的总体构成的一个地表径流系统。

16. 水系的流域:一个水系的全部集水区域。

17. 分水岭:相邻两个流域之间地形最高点的连线。

18. 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19. 径流总量:某一时间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20. 径流模数:单位流域面积上平均产生的流量。

21. 径流深度:计算时段内的总径流量均匀分布于测站以上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到的平均水层厚度。

22. 径流系数:同一时段内流域面积上的径流深度与降水量的比值。

二、填空1. 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它研究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

水文地质学-00-第一讲-PPT精选文档

水文地质学-00-第一讲-PPT精选文档
1.1.1 研究任务
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它的任务是研究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 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分布特征和迁移转化规律,
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特征和规律去兴利除害,为人类服务。
1.1.2 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Ⅰ)是地质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Ⅱ)必需具备气象学、水文学、水力学的基础知识; (Ⅲ)地球化学是水文地质学的基础学科; (Ⅳ)需要物理学、数学、信息科学等相关知识。
1.2.3 活跃的地质营力 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与载体。因而,分布于地表以下各层 圈中的地下水在其活动过程中广泛地与周围物质进行各种物理和 化学作用,从而不断地改造着周围的地质环境,同时也改造着地 下水本身,这种水与环境介质相互作用的过程及结果即是地下水 的地质作用。
地下水的主要作用是传递应力、传输热量和化学组分、潜蚀
讲课──34学时 实习──06学时 实验──08学时
考查方式: 闭卷考试
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20-30%!
第一讲 绪 论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章绪 论
0.1 0.2 0.3 0.4 水文地质学的任务及其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水文地质学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水文地质学发展概况 本章小结
1.1 水文地质学的任务及其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化学溶蚀和机械侵蚀)等。 1.2.4 重要的信息载体 由于地下水是应力传递者,同时又是在流动,所以地下水水 位,水量,水温,水化学等的变化或异常可以提供埋藏在地下的 许多信息,如找矿、地震预报、地质演变。
为什么要学习《水文地质学》?
>>地质调查(Geological survey)泛指一切以地质现象(地形 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质矿产、水文地质等)为对象 ,以地质学及其相关科学为指导,以观察研究为基础的调查 工作。

《水文地质学基础》完整版

《水文地质学基础》完整版

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一、名词解释:1.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就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它研究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业下地下水水量与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去兴利除害,为人类服务。

2.地下水:地下水就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3.矿水:含有某些特殊组分,具有某些特殊性质,因而具有一定医疗与保健作用的地下水。

4.自然界的水循环:自大气圈到地幔的地球各个层圈中的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

5.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与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

6.地质循环:地球浅层圈与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

7.大循环: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

8.小循环: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

9.绝对湿度:某一地区某一时刻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10.相对湿度:绝对湿度与饱与水汽含量之比。

11.饱与差:某一温度下,饱与水汽含量与绝对湿度之差。

12.露点:空气中水汽达到饱与时的气温。

13.蒸发:在常温下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

14.降水:当空气中水汽含量达饱与状态时,超过饱与限度的水汽便凝结,以液态或固态形式降落到地面。

14.径流: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

15.水系:汇注于某一干流的全部河流的总体构成的一个地表径流系统。

16.水系的流域:一个水系的全部集水区域。

17.分水岭:相邻两个流域之间地形最高点的连线。

18.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19.径流总量:某一时间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20.径流模数:单位流域面积上平均产生的流量。

21.径流深度:计算时段内的总径流量均匀分布于测站以上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到的平均水层厚度。

22.径流系数:同一时段内流域面积上的径流深度与降水量的比值。

二、填空1.水文地质学就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它研究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与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

2.地下水的功能主要包括:资源、生态环境因子、灾害因子、地质营力、或信息载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文地质学基础 General Hydrogeology
第1章 绪 论
一、水文地质学概念
水文地质学(Hydrogeology)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地下水(Groundwater)即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土体空 隙(孔隙、裂隙、溶隙)中的水—存储空间。 包气带、饱水带—存储形式。 研究内容:地下水与岩石圈、地幔、水圈、大气圈、 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 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去兴利除 害,为人类服务。
在水文地质学原有的概念、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建立当代水文 地质学的概念、理论与方法体系。将系统分析、系统动力学和系统工
程方法全面引入水文地质学,围绕当代水文地质学的研究目标—构建
人和自然协调的、可持续的水资源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建立新的概 念、理论与方法体系。
(2)加强水文地质过程与机理研究
水文地质过程与机理的研究,还相当薄弱。例如降水入渗补给机
国内:
1)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2)加强地下水资源的科学管理;
3)加强与地下水资源开发有关的环境保护;(当今世界 面临的三大问题:人口、资源、环境)
4)一些重大研究课题:
地下水过量开采的对策; 地下水污染防治; 相关的环境质量评价; 研究水资源的管理模式。
五、水文地质学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1)核心课题转移 找水水文地质学→资源水文地质学→生态环境水文地质学
初期的水文地质学实际上是找水水文地质学,只关心水井周围含
水层的局部——“影响半径”;20世纪初叶,随着取用地下水的规模增
大,发觉某一范围内可供利用的地下水的数量是有限的,探明地下水 资源成为核心课题,进入了资源水文地质学阶段。随着人类活动对包 括地下水在内的自然环境的改造异常强烈,产生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 题,水文地质学进入了生态环境水文地质学的阶段。
理研究的不足,使得一系列相关的问题无法得到满意的解决。而非饱
和水流在非均质介质中的选择性渗流机制的研究,为包气带核废料处 置等提供了理论基础。 运用控制性实验手段进行水文地质过程与机理物理实验模拟,结 合数学模拟的方法,互相验证,探索水文地质作用过程与机理。
(3) 水文地质工作需要向生产领域延伸
地下水环境工程——包含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工程、生态
(4)研究内容扩展
从地下水的水量研究为主→水量与水质的研究并重 从狭义地下水(饱水带水)的研究→扩大到广义地下水(含饱水 带与包气带水)→地下水圈的研究
随着水质问题(天然水质不良、地下水污染、海水与咸水入侵等) 的凸现, 以及对水化学信息重要性的认识加深,地下水的研究已经从以往的水量研究 为主,转向水量与水质的研究并重。 地下水水量与水质的形成,与包气带密不可分,因而,水文地质学研究从 以狭义地下水—饱水带水为对象,扩大到包括包气带与饱水带在内的广义地 下水。 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圈的科学,地下水圈包含从地壳浅部到下地幔以 各种形式存在的水—岩石空隙中的水、矿物和岩浆中的水,以及分解为氢离 子和氧离子的“水”。愈来愈多的证据说明,地壳浅部参与水文循环的地下 水,与地球深部层圈中参与地质循环的水,存在着密切联系。
• 地下水是(地球内部地质演变的)信息载体 由于是应力传递者,同时又是在流动—— 所以地下水水位,水量,水温,水化学等的变化或异 常可以提供埋藏在地下的许多信息。 • 强的溶剂:在地质循环和水文循环中化学组分 溶解,传递到适宜的部位沉淀(沉积):成矿 如找矿、找油、地震预报、地质演变
三、水文地质学的发展的三个阶段
介质中地下水的运动。
20世纪中叶,地下水赋存、运动、补给、排泄、起源、水 化学以及水量评价等方面,已有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与研 究方法,水文地质学已经为一门成熟的学科(形成时期)。
发展阶段 二战后,出现地下水水位深降、水资源枯竭、 地面沉降、海水与咸水入侵淡含水层、地下水污染等问题。人 们意识到,正确地评价、开发、管理与保护地下水资源及保护 生态环境。
地质环境退化控制与改良工程、地下水污染控制工程、废物地质处
置工程等; 西南岩溶地区,利用帷幕灌浆建造地下水坝以抬高补给迳流区 地下水位,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是地下水工程的良好范例。 土壤水有效利用、咸水改造、地下水库调蓄水资源等,都是水
文地质学向生产领域延伸的重要方向。
(4)加强包括软科学在内的多学科跨部门研究
(5) 研究思路的改变
对现象的规律性为主的研究→加强过程与机理研究的比重
水文地质学研究目标的改变,要求采用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如果
说为了解决具体的生产问题,传统水文地质学更多着眼于研究现象的 规律,那么,进入当代的生态环境水文地质学阶段,就必须从生成角 度研究目标系统的作用过程与内在机理。 目标系统的研究,需要采用将分析与综合有机整合的系统分析方
二、地下水的功能
2.重要的地质营力
地下水承受载荷,应力传递者,热量、化学组分的传输 者——水是良好的溶剂与润滑剂
水库诱发地震
指在原来没有或很少地震的地 方,由于水库蓄水引发的地震 称水库地震,是诱发地震的一 种类型。水库蓄水是引起岩体 中应力集中和能量释放而产生 地震的直接原因。水库地震一 般是在水库蓄水达一定时间后 发生,多分布在水库下游或水 库区,有时在大坝附近
加强水文地质学与社会人文科学的结合,其重要性如何强调也
不为过。任何自然科学技术问题的解决,都无法回避人们的价值判
断与利益协调,因此自然科学技术成果,需要借助于社会人文学科 的支撑,逾越种种利益门槛,才有可能被社会所接受,否则,只能 停留在纸面上,无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5)加强水文地质信息的社会传播
水文地质学已形成了若干分支学科,其学科体系可分为: 基础学科 水文地质学基础,地下水动力学,水文地球化学 应用学科 供水水文地质学,矿床水文地质学,农田供水水文地 质学,油田水文地质学,工程水文地质学…… 技术学科 计算水文地质,同位素水文地质,RS、GIS……
四、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的未来
二、地下水的功能
3. 不可忽视的致灾因子
地方病:天然地下水缺乏某种人体必需元素或过量富集某 种元素而导致; 矿坑水:采矿或地下工程,地下水涌入,造成施工困难, 甚至造成事故——矿床水文地质学; 滑坡,岩崩,岩溶塌陷,基础及边坡的地质稳定问题
地面沉降
全球地裂缝分布
Hale Waihona Puke 美国美国墨西哥
埃塞俄比亚
沙特
泰国
2008年 11月15日15时许,杭州风情大道地铁施工工地发生大面积地面塌陷 事故。一些行进中的汽车坠入塌陷处。
黄河断流、淮河污染等大量看得见、摸得着的地表水问题的报道,
吸引着受众的眼球。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也给公
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地下水短缺与地下水污染的隐蔽性,地下水引起 的某些地质灾害的缓变性,使得媒体对此类没有轰动效应的新闻缺乏 兴趣。因此,公众与决策者便对水文地质工作缺乏认识。 水文地质学信息传递受阻还有另外原因。随着水文地质成果的服 务领域拓宽,而我们仍然习惯于用专业性的文字和图件来传递信息。 随着水文地质工作的公益性不断加强,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公众与决 策者传递有关信息,愈来愈有必要。
天津市首个大规模集中 的供热地源热泵项目2013年 12月在宝坻经济开发区正式 投入使用。跟传统燃煤、燃 气供热相比,新的供热项目 综合节能可达到一半以上。 该地源热泵项目将地下 水热量提取出来并通过压缩 机升温到60℃后,通过管道 将热量传导到用户端进行制 热。 过去采用燃煤锅炉,满 足5000户家庭一年的取暖需 求,要烧一万吨煤,花费 800万元;现在采用地源热 泵系统,只需要300万元电 费,费用省了,污染物排放 少了。
(7)多技术手段的应用
计算机硬件与软件、遥感技术、同位素方法、地理信息系
统的引入,以及向工程方向扩展,增强了水文地质学解决实际
与理论问题的能力 (8) 学科性质的转变 单纯的应用学科分支→地球系统科学的应用性分支以及理 论性基础学科分支
六、水文地质学发展的对策
(1)构建当代水文地质学的理论方法体系
硬基岩中开凿了深逾百米的自流井。
地下水的利用——坎儿井,近3000年历史
余姚河姆渡井
奠基时期
1856年,法国达西Darcy,进行了水透过砂试验,得出著 名的达西定律。 1863年,法国裘布依Dupuit提出了地下水稳定井流公式。 1935年,美国泰斯(Theis)得出了地下水非稳定井流方程— —泰斯公式。 20世纪30年代起,马斯卡特(Muskat)提出用电流模拟连续
(3)研究目标改变
由局部性的问题→全局性可持续发展的课题→构建人与自然协调
的、良性循环的地下含水系统、水文系统、地质工程系统、地质环境
系统以及地质生态系统
水文地质学的任务,最初是解决各种局部性的生产实际问题,随后逐步转 向全局性的课题。 当认识到资源耗竭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势必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水文地质学的任务,由解决当前的问题转向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课题。 从可持续发展理念出发,构建人和自然协调的、良性循环的地下水(流 动) 系统、水文系统、地质环境系统和生态系统。当良性循环的天然系统尚 未受到人为活动损害时,研究的目的是掌握其演变规律,警惕与预防人为活 动的不良干扰。当良性循环的天然系统已经遭受人为损害时,研究目的是修 复其损害。当天然系统存在不利于人类的缺陷时,则需要遵循自然规律,对 系统进行优化。
1856年以前的萌芽时期,1856 年至20世纪中叶的奠
基时期,20世纪中叶至今的发展时期。 萌芽时期 远古人类由“逐水而居”到“凿井取水”。 我国发现最古老的水井是浙江余姚河姆渡井。 公元前7世纪,亚美尼亚就有了坎儿井。修建坎儿井对 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有清晰的概念。 公元前约200年的我国汉代,在四川为开采卤水,在坚
法;良性循环系统的构建,要求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要求采取治本
对策, 而不是治标措施;不仅要求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更要求正 确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